传统文化的滋养范文
时间:2023-07-10 17:2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滋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培养;传统文化;自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在治国安邦、兴业理政、修身齐家、化育子孙等方面都饱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千百年来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晶,更是潜藏在各民族的心理意识,而又时隐时现地显现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图书馆里的典籍文献,所以,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传统文化的强劲脉搏的律动。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大众心态
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学凭借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正在逐渐走热,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甚至表现出大众对国学热的热情不减。在当前国学热中的大众心态,有四方面值得关注:
(1)对中华智慧的渴求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精华。其中,许多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哲理、成就大业的路径等,反映了先哲们对人生的种种体悟,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智慧。这些智慧,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所谓1966年的“”,要革中华文化的命,要破“四旧”,对中华文化全盘否定,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所以普通大众对国学比较陌生,随着祸国殃民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学者们对国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国学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渴望得到国学中所蕴含的智慧的滋养。
(2)对传统美德的期待
大众对国学充满热情,不只是因为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还因为国学中蕴含着传统美德。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人精神世界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道德领域的这些问题引起了大众对传统美德的关注和期待,希望用传统的仁爱、宽容、知礼、孝敬等美德来纠正当下道德领域的一些偏差。
(3)对儒雅风度的向往
儒雅风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子形象的重要审美要求。男子不仅要求相貌堂堂,威仪亦亦,而且要学识渊博,能力出众,品德高尚,谦和温润。关于女子,“窈窕淑女”则是一个理想形象,这种审美要求,对于当下的人们依然具有导向作用。比如当今社会,企业家最不愿意听到的是“暴发户”这个称号,而对“儒商”这样的评价都会欣然接受。人们相信,懂一点国学可以培养自己的儒雅风度。这是大众对国学充满热情的重要原因。
(4)利于自己下一代的教育
人们所期待的,只有自己懂得国学,才有利于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成长为一个大义凛然、堂堂正正的有道德、有文化、德才兼备的人。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把握三个重点环节
党的十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需要从认识、评价和继承三个方面把握其重点环节:
(1)前提条件――全面系统地认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其他文化类型,具有独特的内容,也有严密的体系,还有自己的终极关怀。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下,中国传统社会被打破,丧权辱国,亡国灭种背景下的救亡情绪成为近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结,以军事力量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为评价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部分知识分子丧失文化自信,倡导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都效从西方。这种自信的缺失,在当前部分人身上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不过,扎根于衣着饮食、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文化规范却始终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文化自信的短暂迷失后,必然是更大范围内的自觉。全面系统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百年来在西方思想冲击、打倒孔家店等过程之后必然要进行的文化清理工作,也是重新盘整文化家底以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传统文化清理工作,近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已多次提起,但均因时势或个人等原因而偏于支离,清理成果缺乏系统性、一贯性。在新形势下,对于传统文化的清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坚持以为指导。
为了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遗漏乃于不遗漏,打牢文化的基础。为了系统认识传统文化,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打破经史子集的框架,放下义理考据辞章的束缚,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现代学科分类归纳传统的思想精髓,结合现当代情况进行系统化归类,尽量形成便于人们学习、评价和继承的传统文化体系。
(2)重要基础――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任何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科学正确地评价传统文化,首先,要求立足中国国情,既要防止以西方价值观为评价标准带来的盲目否定而产生的全盘西化思想,又要避免极端保守的全面复古思想,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因机械理解而产生的教条化倾向。其次,要求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角度出发,为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精神支持,因而必须既要警惕单纯强调市场经济唯物质发展思想,防止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对人性道德带来的伤害;又要避免纯粹的决定论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保持社会的整体活动,以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应对日益复杂的各种矛盾。
(3)必然要求――批判、发展地继承传统文化
批判地继承,既要注重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尤其是能够指导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思想,如隆礼重法、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等思想,又要抛弃男尊女卑、封建等级、愚教愚忠、权力本位、迷信鬼神等与时展不相适应的思想,发挥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发展地继承,要求更加关注当前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与推进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同思考,不仅要考虑解决当前问题,而且要考虑解决进一步发展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包容性,持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持。
三、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努力。在众多方面中,有一个方面是基础性的,这就是“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1)国民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文化由人创造,也由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行合一,才能培养符合时代的新人。党的十报告在阐述文化建设时强调了“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的途径有很多,但基础的无疑是通过国民教育。国民教育一般是指政府所办的中、小学教育,也可包括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国民教育的特点,一是由政府主办,它是人们接受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公共教育,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
(2)国民教育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还有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等,其基本精神一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要求树立积极向上、革故鼎新的精神,在历经磨难而始终不屈不挠、勇于开拓;二是浩大刚正、大义凛然的“浩然之气”,一方面是维护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格力量;三是“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崇高精神,一方面推崇“和为贵”的价值观,视和谐为社会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强调“和而不同”,把包容差异求得平衡视为理想的和谐状态。将这种崇和精神通过国民教育传承下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3)国民教育应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第一、坚持古为今用两者结合,培养既有深厚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视角来看,现代经济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等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思想内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第二、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建设结合的视角看,现代政治是现代文明的政治基础,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等概念;第三、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视角看,两者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基础,应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第四、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视角看,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实生物等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氛围;第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有利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意识。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要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二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篇2
一、利用区域美术资源,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思考和发现的基础上体验创作的乐趣。美术作品是表现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看法,画家必须首先学会从生活中感受、思考和发现,才能在创作中运用多种媒材和造型语言表达出来。美术教育可以利用区域内的美术资源,促进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体验到生活的乐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
白云区太和镇正处于城市化进程,来自各地的外来工在此和谐相处。通过组织欣赏、写生、线描、速写、色彩等区域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观察、创新,丰富创作内容和题材。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以及现代化的生产、工艺等,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既提高美术水平的同时,也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还能够引导外来工子弟融入区域文化。
二、利用区域美术资源,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挖掘本区域内的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
在欣赏、写生、国画、水彩、彩墨、线描等美术课程阶段,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帽峰山山水自然美、人文美。铜锣湾水库、沙田水库及景区内重要的动植物等自然环境、自然景观都能唤起人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有趣的插花》一课,学生通过利用身边常见的仿真插花和校园边田地里的鲜花制作工艺插花作品。学生通过对插花构图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审美情趣。同学们通过十几分钟的研究制做出了形态各异的插花作品,并且为自己的作品起了“争齐斗艳”“绚丽多彩”等名字,好像闻到花的清香。好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在教学中得到认可,把美术学科开发的课程资源带进课堂,带进师生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
三、利用区域美术资源,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美术学科新课标强调: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了解美术文化,利用区域内的美术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欣赏是把艺术作品与欣赏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在艺术欣赏中,学生可以获得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由此引发学生对艺术欣赏的思想感情。选择本区域内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寓教于乐,是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最佳方法。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职业思想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大学生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职业思想注入不竭的活力之源。
一、汲取理想信念的文化元素,树立大学生坚定的职业理想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也是人生价值与职业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石。大学生的职业思想引领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理想信念的文化元素,以明确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朱熹的一番话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理念信念的认识水平,只有培育大学生确立坚定的职业思想,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一个有事业、有追求的时代骄子。
目前不少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弱化了大学生的职业思想。我们要从迷信外来文化中转变过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从儒家经典中汲取理想信念养分,如《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句就解释了大丈夫应该肩负起重任。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要以职业为起点,脚踏实地,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以传统文化为滋养,在实现职业理想中成就人生伟业。
二、萃取励志敦品的文化元素,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职业态度
如果说理想信念是风向标,那么励志敦品则是理想信念起航的帆,为理想信念提供动力之源。当前,不少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思考问题往往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大学生缺乏传统文化滋养,这就需要我们重拾中国传统文化,萃取传统文化中励志敦品的元素,培育大学生积极的职业态度。
当代大学生要全方位萃取传统文化中励志敦品元素,为职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之源。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启示我们,人应该有坚强的意志和永不妥协的肉体,努力增强自我修养,完成自己的学业并开展事业,大学生要将自强不息作为开拓职业、开拓人生的思想动力。《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启示我们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越自己的优点,就谦逊讨教,仔细学习,想方法赶上他,和他到达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陷或缺乏,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陷或缺乏。在对待职业上,大学生也要学会保持谦逊,善于反省。
三、吸收处世修身的文化元素,培育大W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强调“厚积薄发”。处世修身作为人生的一种积淀,在不经意间会使我们的人生达到厚积薄发的最高状态。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古人就很注重处世与修身,以至于达到人生的高境界。《论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处世修身要善于创造性学习,一个人再平凡,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则启示我们讲理想,不凭空猜想;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敏,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要与周围的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义务。这对当代部分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
四、倡导乐业奉献的文化元素,培育大学生高远的职业思想
当前不少大学生缺乏幸福感,突出表现在学习中,这种思想必将会影响大学生将来的职业思想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倡导“乐业奉献”,这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远大的职业思想有重要意义。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就是说敬业与乐业在于主观的心,而不在于客观的事。
大学生如果能够潜心于我国传统文化,就必然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感染,将职业做到一种忘我的境地并乐在其中,大学生也就没有什么学业做不好,没有什么职业不热爱了。
总之,当代大学生职业思想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每一位大学生要批判地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吸取思想精髓,将传统文化作为自己职业思想的甘露,这样才能成就人生伟业,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重要内容;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3-01
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能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远航!
1.校园传统文化的缺失
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正逐渐丢失了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素养,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言谈举止上,都有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表现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愤世嫉俗、无病、为赋新词强说愁等特征。学生的作文中充斥着英文、火星文、网络语言,甚至是自己生造出来的一些词语,在思想上故意剑走偏锋,以走极端来表现自己的创造性。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无可厚非,我们也想把"中国制造"改成"中国创造",但我们不能因此丢失自己的传统。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虽然仁义、希望、进取、豪壮、一切事无不可为等气质都在当代青年身上依稀可见,但是他们身上缺乏中国的传统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气味在他们身上淡不可闻。北京市一所中学的调查表明,在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有69%的学生选择和各学科有关的教辅资料,20%的学生选择了动漫及一些畅销书籍,只有9%的学生选择经典名著,而且在选择经典名著的学生中也有超过60%的学生是由于教师的推荐。
中国的传统文化哪里去了?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局面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从远的方面来说,的一大要义是对传统的反叛。在当时,传统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力量;从近的方面来说,经济浪潮和全新的文化媒体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历史被戏说,宫廷剧盛行,娱乐大众的节目收视率最高,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低俗化、低劣化。这一切深深地影响着校园,同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考什么就教什么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枯燥无味的课堂也进一步抹杀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语文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传承文化应有的功能。
2.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裂。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学生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的平台。
2.1 以活动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积淀。一是要求学生对有关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这样的调查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二是组织学生过各种传统节日。如春节时,要求学生了解"年"的来由及各地过年的不同风俗习惯,记录每户人家有特色的春联等;清明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包粽子;中秋节时,举办诗歌朗诵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重阳节时,去登高秋游等。三是定期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诗会、参观走访、听国学讲座等。四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亲身感受与体验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最后撰写考察报告。
2.2 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同时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如书法、国画、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学常识等,将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格培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3 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字不仅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还可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国画,在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们可以创造出悠远的意境。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如此,"小桥流水人家"由三个简单的名词组合成了江南的绝美景色:流水潺潺、青石板、白墙黑瓦、吴侬软语、莺飞燕舞。所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并让他们感悟其中的意境,是教师的职责。与学生交流是一种启发学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们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把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中,如秋风起了,"无锡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星期五了,"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星期六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痛快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忧愁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浪费时,劝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维艰";豪放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怕作文不出彩吗?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是难事,教师要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学生就能纠正在阅读写作过程中背离传统文化的倾向,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赵咏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中国科教创新杂志,2014年第9期;
篇5
在教材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加入古诗文,“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本来是教育、也是语文教育应有的题中之意。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传承、熏陶和滋养心灵,而传承、熏陶和滋养心灵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巨大的资源库。
我以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小就灌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古代经典诗词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得历代知识分子把报国为民作为最高的理想。无论对知识精英,还是对普通民众;无论对那些舍生忘死的改革家,还是对理应享受改革最终红利的老百姓,经典诗词中传递的人生理念和治国态度都能够为我们的改革提供最原始的动力,这是中国教育之基因,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常识。
同志是运用传统文化的典范。在他的讲话中,古代经典诗词可谓信手拈来,令人过目难忘。譬如,2013年3月1日,他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引用《诗经》中的话“如履薄冰,如临深渊”;2013年5月4日,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引用《国语・周语下》中一句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014年3月18日,他在河南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时引用宋代朱熹的话说:“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他引用《墨子・修身》里的一句话:“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第二批布置会上,他引用《吕氏春秋・诚廉》中的句子:“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在的讲话和文章中,类似这样的古诗文比比皆是,可见传统文化精髓对于他执政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影响。
从经史子集,到忠孝仁义礼智信理念的传承,古往今来,历代教育无论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也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传统文化这个脉不应该断了,这也是维系教育的根本。
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个常识,不知什么原因,常常被人违反,丢弃,甚至粗暴践踏。据报道,今年开学,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被发现变“薄”了,其中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被删去。其实,比上海大面积删减小学课本古诗更普遍的例子还多得是呢!我在最近从事教材编写中发现,不知谁定的什么规矩和标准,小学生只能接触古诗,不能接触古文,而古诗只能泛泛而讲,只能讲大意不能讲词语。甚至到了中学,古文的篇幅也不能超过20%。
对此,我非常反感并多次呼吁。我所在的语文出版社,在语文教材的修订中十分重视古诗文学习,并增加了相关内容,希望以此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很奇怪,一方面,我们宣传并主张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拼命减少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降低难度,甚至中文系的学生能读懂古文的也少之又少,长此以往,谁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最有利的载体就是古诗文,如果不能认真研读,如何渡过传统之河,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呢?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却被教育界内外的人广为忽视。
目前,我们无法预测同志的讲话对于正着手进行的中小学教材修订有怎样的影响,但至少让我们反思,并给所有人一个重要启示:他的话不是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或深刻定律,而是将一个本来的教育常识回归、复位和提请人们注意。
值得一说的是,类似这样违反教育常识的声音和事情在当下还相当多:韩国一艘游船出事,由于船长的指挥不利,造成听话的孩子死亡,有人得出结论说,教育要培养不听从指挥的孩子才能活命;还有领导以重视教育现代化为名,到处推广电脑网络教学,而忽视汉语言文化教学和课堂上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还有多地所谓“培养百名教育家”工程项目,号称通过几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教育家等等。说到底,这些言行和做法不仅违反教育常识,也让一线老师和学生吃尽苦头。
篇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各位家长的事。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是家长给孩子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孩子性格的养成,做人原则的形成,都是靠家庭教育而完成的。家庭教育是家风的基础,家风靠家庭教育来培育。
家庭是园圃,孩子是苗,家长就是这个园圃的园丁。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可见,家风的重要。好的家风,能培育出积极、健康的孩子;不好的家风,只能把孩子带入歧途,形成不良的人生观。
重视家风,注重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华夏子孙世世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曾几何时,家风家教,被疏远,被遗忘,然而,带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惨痛的,社会上人的道德沦丧,人情淡漠,是非难辨,美丑不分。我们要像拯救民族文化遗产一样去梳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去拯救我们的家风家教。我们要激活华夏民族优良传统,重新审视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有人曾探讨,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东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注重家庭美德教育”。
重视人伦教育,培养情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也是华夏文明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
汉字“孝”的形义,不仅是“子”要继承“老”,而且是“老”传传给“子”。中华文化的人伦教育和情感文化的培育都是通过家庭代代相传。
走进新时代,国家不断加强对公民道德方面尤其是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不仅注重公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而且还注重“个人品德”培养,加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教育。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实,儿童的早期记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优良沃土,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优良养份,好的家风又为孩子成长注入高尚的精神滋养。青少年高尚人格的形成,个人伦理道德的养成,都需从每个家庭的人伦教育入手,家庭美德教育入手,从家风家教入手,从每个儿童的早期教育入手。
注重家庭教育,唤醒家风家教,是时展的需要,是提升全民道德水准需要;加强人文伦理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善举,是增进人们友谊和情感的需要。
注重家庭教育,唤醒家风家教,是公民道德教育从细微处抓起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是家庭美德、个人伦理道德教育的好载体,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我们要拯救民族文化,重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唤醒家风家教,激活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传统美德的基因。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放异彩,一个注重礼仪,注重个人美德的新型人文社会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让我们从每一个家庭入手,从家庭教育入手,从个人美德培养入手,从家风家教入手,摒弃旧的“三纲五常”中的糟粕成分,呼吁建立新型的亲子爱、夫妻情、师生义、同事情。
呼唤家风家教,愿家风家教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走进人们心里,走进千家万户。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被这“润物细无声”的家风滋润,滋养,成长,成人,成才!
篇7
先说说小说类的书籍吧。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我是百看不厌,翻开小说,里面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浮现在眼前。曲折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还会被小说里平凡的人物的优秀品质所感动。当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太富足了,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时,小说中的那些任劳任怨的主人公就会提醒我:不要去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料理好自己的家,就是很伟大的了。
哲理性的书籍让人心情愉悦。加厚本的《意林》《读者》虽然是消遣类的书籍,但这些书里面的文章篇篇精美,读了这些文章,让我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在生活中用一颗欣赏的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周围的人交往。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我可是最爱。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了解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点说不过去。看看这类书籍,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篇8
对于文化遗产而言,首要的工作当然是保护和抢救。但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种源,更需要培育和生长。保护意味着对种源的保存,而文化传统不能只成为书卷,或者是博物馆式的储存物。它需要传承,需要播种,需要用人民和社会的土地滋养和生长,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遗产焕发出应有的活力,而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成分,它也是世界文化知识的结晶,需要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和受益。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传统文化建设也同样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只有通过教育的手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我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来实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第一、 从幼儿园教育做起
早期的文化灌输,对一个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会的心理基础。国家幼儿教育中很少涉及传统文化,建议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出发,设计一套有关传统文化的幼教课程,向幼小的心灵传播民族文化的美感。
第二、重视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小学阶段是知识框架建构的重要阶段,也是早期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系统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以音乐教育为例,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着西方系统,对于真正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文化却很少关注。建议: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合理开发和构建课程设置,有效增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
第三、建立高等教育民族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生观建立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大学作为知识承传与创新基地,同样要发挥优势成为传承文化遗产的最佳阵营。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创造发展主体的青年学生,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民族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体系,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唤起青年群体对自身文化自信心与文化判断力的思考,培养学生对原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基因的认读。
第四、建立终身教育,弥补历史遗憾
在贯穿一生的教育中,不仅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包括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个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更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可通过定期举办文化遗产展览,建立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等措施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构建面向未来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支持系统。
篇9
民族传统文化就像是养料一样,滋润着、充实着广告设计,而设计师们则在文化这片土地上汲取营养,吸收知识,发挥出更大的才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商品。好的设计,好的创意,也就更容易拉近设计师与顾客的距离。掌握民族的特性,从文化入手,用文化来滋养,使设计作品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广告设计中体现文化的,往往都会渗透一个“意”字,而2008年的申奥标志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设计师似乎用的是一种写意的手法,将中国结与运动员这两个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不仅仅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国特有的审美韵味,也包含了奥运会这一现代化的元素。
平面广告设计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1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图像对民族文化的借用
在影像时代中,平面广告设计将视觉、听觉等所有感官调动在一起,更好地传达了震慑力,更有冲击性。而设计中占大部分的则是画面,它能够用它独特的特性来抓住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并且能够迅速地将商品的信息传递出去。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像是最基本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是一种感情与外界沟通的方式,通过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形成的某种形象来诱惑广告受众,从而完成交流。设计师则要努力地将图像尽量趋于视觉化,让人们有感触地去理解,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设计也就失去了意义。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元化的文化资源,信息似乎信手拈来,但平面广告设计仍然无法摆脱与文化的联系,民族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不管你的创作风格是什么,你在构思的时候是不能摆脱文化对你的影响的,在构思的时候,运用鲜明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像来反应文化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地丰富广告所要表达的意思。
2民族传统文化对平面广告受众说服
在平面广告设计领域,东西方文化在互相渗透着,各种新思潮不断涌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但即使在新思潮的冲击下,我们依然没有丢弃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依然在影响着我们。因此,蕴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平面广告设计似乎能够更好地抓住广告受众的目光,也能更好地符合他们的文化口味以及风俗习惯。也就是说,广告的说服力、影响力与魅力的体现完全是靠民族文化体现。因此,如何认识民族文化艺术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关系,使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将是我们的广告设计师们今后不懈的追求。一则平面广告能够生存的源泉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打动甚至是蛊惑人心。而要打动广告受众的关键则是能够唤起他们对某种价值观念的认同。在这里,就必须使平面广告作品在构思的时候能拥有某种打动人心的文化底蕴,能够触动消费者内心的某根琴弦,让他们有共鸣之处。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来表达商品的内涵,用视觉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从而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购买。成功的平面广告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够很好地处理民族文化在平面广告中的地位,用富有文艺的气息把文化的精髓凝练出来。以民族文化为基础,能够有效地减少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商业气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的品味,增强了表现力与张力。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也应该与时俱进,当代学者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解读和深刻认识。值得传承的民族文化,应该是绵延流传、通古贯今的,是纵向、动态、流动的文化。也就是说,值得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指由过去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同时它还能够被现代社会所认可,是有价值的事物,并且是具备持续的生命力、在未来能够发展的事物,以上三者汇聚成一条从过去流向未来的绵延之河。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我们从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等角度阐述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的理解。传统文化意义的脉络关系,主要由两大方面构成:国家和个人。在国家方面,有利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个人方面,有利于公民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归属,有利于优良性格的塑造与完善,有利于感性的滋养,有利于道德责任感的提升,有利于未来生存力的潜在影响。
具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促使国民对前人所积累下的传统文化保持着敬畏与学习的态度,养成对于传统文化的憧憬与留恋的情感,有助于增强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自信与力量。人类有着追根溯源、传承创新的动力。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要去哪里?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因此,想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本民族的特质,探究传统文化便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回顾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作为东方的四大古国之一,我国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富足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哪一种传统文化,在某一个时间轴上的出现,都是以新事物的角色呈现的。中国历代的祖先们曾不断地突破局限,打破规则,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民族印记,这些印记通过“有形”与“无形”的方式被传承下来,并转换成隐性的基因,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然后又通过各种文字载体、艺术形态、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演绎出来。在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我们祖先千锤百炼的经验与智慧的积累,借助教育与科技的手段,可以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中学习并获取其中的奥秘,并作为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繁荣,有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还有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人类在古代时期发明了劳动工具,随着文明的发展,这些工具被反复地修改以满足各种迫切的生活需求,加之文化习俗演变越来越复杂,工具被改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便适应新型的交流和社会需要。概括地说,社会永远需要不断的、不同领域的生产创新。传统文化的创新意识不仅能使国家和社会更好前进,而且能促使我国人民心智的进步,并防止文化倒退。当然,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传承,并非是对所有传统思想、物质技术、文化习俗都持保护意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有的实践产品是进化发展的,而有的实践产品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随着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碾压,人类会不断以崭新的形式将优质的文化经验传承下去。
21世纪初,世界各国和社会的关注点聚焦于“创新”二字。自工业革命以来,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思维已无法适应当下激烈的国际竞争。创新精神是决定各国在21世纪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各国的科技创新会以广博多元的文化积淀为根基,文化、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才是激活生产力的最佳路径。
我国传统工艺种类丰富,包含衣食住行,遍布中国。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扶贫、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 当下我国经济产业存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是过于追求功利化,为了追求急速、高效的经济利益,忽视产品的质量。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推动中国工匠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开始行动起来。而传统艺术精神的作用之一就是让人们体验“慢工出细活”,它正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一切有品质的产品,都是在精琢细磨的过程中获得卓越的效果的。丰富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形式,给我们提供一个追求品质生活的载体和平台。它滋养着人类的灵魂、陶冶情操,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提升了我们国民的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价值在于对国民性格的熏陶。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人类性格的调和具有独特价值,这其中包括:身体与精神的调和、美的要求与道德的调和、本能与知性成熟的调和。美的意识的熏陶为何重要?自觉对美的追求可以约束人类的行为,真正提升人性的道德,法律虽然同样可以规范人类的道德行为、约束人类的犯罪行为,但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会促使人自觉地、发自内心地追求更美好的事物,而不是被迫去约束自己,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最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是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的,这是其他领域无法媲美的。
以教育、科技、社会的协作力量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近年来,我国各界对重视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中国政府和教育部的许多文件都在强调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高校、美术馆、教育出版社、科技研究所、社区等机构纷纷推出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题项目,并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研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微课程。提高文化软实力、建立文化强国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势在必行。
我们应联合学校、教育科技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专业人士的协力合作,全方位打造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的创新发展。近十年,各个领域在积极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将学校、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媒体聚集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还需要与传统、当下和未来文化相关联的广阔视野,这些方面还需要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并且通过国际交流打开文化创造的新局面,以跨学科、跨领域的思维模式将文化传承过渡到文化创新。
在这个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卷土归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激荡和沉淀所留存下来的珍贵财富,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和血汗、理想与使命;即使遭遇战乱和灾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并未因此而毁损,反而更加展现出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的文化精神。文化的传承者是一代代的人;而传承前人的文化智慧,戮力一心,使其繁荣辉煌,是所有华夏子孙的命运所系、职责所在。而在国际全球化、多元化复杂交融的情势下,民族文化的创新更是时代的要求。一方面,不同文化圈之间的交融乃至同化,都急切需要找回自己过去迷失的归属与认同;另一方面,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这条东方巨龙能够在可预见的将来,走向文化崛起的必由之路、点题之义。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
【注:本文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亚洲国家传统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12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规范
- 下一篇: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