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

篇1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 二维动画创作 可借鉴性

一、国内动画发展现状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动画在世界上是最强的。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动画以其针对性强、情节紧凑、角色表现比较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审美的特征,慢慢地赢得中国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内相当数量的忠实观众。夸克市场研究公司在2000年对京、沪、穗三地的14―30岁青少年进行卡通及卡通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日本动画的人占60%,喜欢欧美动画的人占29%,而喜欢中国原创(包括港台地区)动画的占11%。现在距离这个调查已经过去10年的时间了,国内动画正在发生变化。以前世界上许多动画片的动画部分都是在中国加工完成的,比如《死亡笔记》,它的动画部分就是由北京的动画公司和上海的南旭动画公司完成的。《死亡笔记》已经在百度贴吧中盖起了讨论的“高楼”。目前为止有9万多个相关主题、200多万的跟帖,可见该动画传播范围之广,受欢迎的程度之深。另外还有《柯南》、《网球王子》、《功夫熊猫》等相当一部分漫画也是在中国制作的。近年来,随着2005年《喜洋洋与灰太郎》、2008年《风云决》的上映,一大批中国原创动漫在国际市场走红,中国动漫业已经不满足于加工外国动漫。自国家广电总局在2007年推出《关于促进中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动画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势头。据悉,2007年一年的中国原创动画产量,比1993年到2003年这11年间原创动画产量的2倍还多,达到186部,时长超过10万分钟。目前,制作规模已经超过日本。

2007―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总局与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起“优秀国产动画原创展播”活动,2006年和2009年两次举办“中国文化遗产动漫大赛”,以及自2005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国家级、国际性动漫盛会――“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动漫节甚至已被列入中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政府的这些举措目的无非是为了推进中国动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巩固中国国产动画和原创剧情在动画界的地位,在丰富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为动漫产品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提供平台。

二、由现状引发的思考

我国于1999年出品的《宝莲灯》、2001年出品的《我为歌狂》、2003年出品的《隋唐英雄传》、2004年出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动画片,从角色造型到故事情节,都有明显的日、美动画片的痕迹,过多地模仿外国动画片,从而日益失去自我。随着大批原创动画日趋成熟,动画设计师也逐渐找到了动画发展和创作的途径。国外动画制作先进的技术可以借鉴,但是成功的动画必须有中国元素,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整合。正如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刘曙光于2006年7月7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文化遗产动漫大赛新闻会上所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孕育和传承中华文明重要载体,是我们今天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知识和力量的源泉,也应该成为中国动漫产业和动漫产品独特优势与鲜明特色的所在。”将文化遗产与动漫创作结合的目的是唤起国内外及社会各界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了解与热爱,使文化遗产更加贴近观众,深入人心,同时也为推动国产动漫产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三、新疆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对二维动画创作的可借鉴性

国内目前虽在如何融会民族特色的动画设计方面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但是新疆由于动画设计发展落后,本土动画设计师数量有限,疆内为大家熟知的动画形象几乎只有阿凡提。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动画产业开发及研究,尤其是将新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作为二维动画设计风格和题材借鉴的研究在疆内乃至全国尚属空白。除了原创意识的觉醒和人才策略优先之外,如何在当下新疆处在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机遇下,使二维动画设计在新疆这个处女地上开花结果并能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这里我有几点设想和建议。

1.题材设想

二维动画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由于其能够借助网络传播,因此传播范围广,宣传力度大。除去政府制定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发展动画创作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新疆具有动画创作的土壤,有极为丰富的创作资源,如神秘的传说、美丽的风景、异域风情等,能为动画设计师提供数不尽的创作题材。尤其是新疆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对二维动画的创作更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体现在表现题材的可借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互动。将新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过程作为二维动画表现的题材,如英吉莎小刀、新疆土陶、维吾尔族花帽、和田地毯的制作等,一方面可宣传新疆的民风民俗,另一方面可让想来新疆旅游的人对新疆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能产生社会效益,同时对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对像土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作进一步挖掘,不仅能提升动画的品位,而且能借助动画的形式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这类动画集知识性和审美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宣传和教育意义。现将该种动画片制作的看点列举如下:

(1)英吉沙小刀

看点:造型多样的小刀艺术。中国传统打造刀的方法,锻造形体、淬火打磨、刀柄制作。小刀刀柄制作工艺,如铸花工艺、金属雕刻工艺、镶嵌工艺。

(2)新疆少数民族民间刺绣

看点:形式多样的刺绣艺术。现代新疆民间刺绣常见的几种刺绣技法:平绣、十字绣、辫纹绣、串珠绣、雕绣、补花绣、植绒绣等。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刺绣的特点与有代表性的绣品。

(3)和田地毯

看点:有关的传说故事、和田地毯的类别、和田地毯的织造工艺、和田地毯的鉴赏、传统染色方法演示。

(4)工艺葫芦

看点:工艺葫芦的制作方法及加工工序:雕刻、镂刻、烙、拼接等,工艺葫芦装饰图案的类别。

(5)新疆维吾尔族土陶

看点:土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土陶的制作工艺,包括陶土加工、成型技术、装饰技术、釉陶上釉技术及烧制。土陶的形制和纹饰。

(6)新疆维吾尔族帽饰

看点:帽饰的类别及名称,包括适合的季节、年龄、性别和人群。不同类别花帽的式样及其艺术特征,花帽的装饰色彩、图案与配饰的讲究。花帽与的关系。

(7)其他还可以用当地的神话传说、地名由来、民族风俗、节日庆典场面、民间故事作为创作题材。通过二维动画的形式表现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2.表现形式设想

现代许多成功的二维动画设计作品,包括一些被国际设计界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佳作,如《大闹天宫》《哪吒传奇》等成功的原因,都与立足本土、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是分不开的。一个国家动画设计艺术的发展,应以本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思想、造物原则和造型方法能够成为现代二维动画设计的表述语言。新疆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造型属于独立的视觉符号系统,它是在原始实用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着人类原始的思维特点。民间工艺美术深受民俗意识影响和心理制约,其表现方法采用“直抒胸臆”、“自由时空”、“象征寓意”、“阴阳观念”、“移花接木”等方式别出心裁地传达主题思想。花帽的装饰变形法、土陶的几何造型法和工艺葫芦中的文字表现法等多元的造型方式都有可以借鉴运用的,可以丰富二维动画的设计表现形式。

3.造型设计设想

动画的造型设计包括人物造型设计、镜头造型设计和场景造型设计三部分。人物造型和场景造型设计具有少数民族装饰风格才能体现出地域特色。人物取材于当地少数民族人物,场景可以应用有代表性的地域风光,尤其要注重细节设计。如新疆维吾尔族图案就具有鲜明的特点,类别上主要是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如巴旦木、石榴花、葡萄藤与几何多角纹样等,都能作为动画造型中人物衣着、场景配饰的装饰。在用色上,新疆维吾尔族是信仰伊斯兰教却使用浓烈的对比色和鲜艳的色彩并置做装饰的民族之一,这种用色习惯与阿拉伯国家的用色有着明显差异。掌握这些特点是做好有新疆特色的二维动画设计的重要一步。

4.内涵挖掘设想

新疆面积166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新疆是47个民族聚居区,是多宗教地区,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喇嘛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萨满教,其中伊斯兰教为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等10多个民族所信奉。伊斯兰教在新疆社会生活中有较大的影响。二维动画设计的审美和情节要符合少数民族的,体现真、善、美和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对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促进民族团结会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国产动画必须坚持走原创的路线,彰显民族特色,才能真正制作出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动画。因此,新疆的本土动画必须融会新疆少数民族特色才能迈出新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喜爱。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动画设计也不例外。

四、结语

将新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制作作为动画题材,融知识性于其中,一改以往动画为小朋友而做的特点,动画设计风格借鉴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体现其艺术性,可吸引更多的观众。相信借着动画设计业发展的强劲东风,新疆的动漫产业必将迎来春天。到时会有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新疆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以期在达到娱乐和宣传作用的同时带动新疆旅游业的繁荣,并以此促进新疆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玺.国产动画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青年记者,2007,(18).

[2]周著.文化符号在动漫中的共享与异化[J].电影评介,2008,(20).

[3]王昊.由《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发的思考――试析“中国学派”动画造型的嬗变.装饰,2010,(07).

[4]王晶.关于中国动画发展的若干思考.装饰,2009,(01).

[5]孙立军.动画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民族艺术;三星堆;青铜艺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人口数量占多数的汉族以外,还有众多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西南地区,包含了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南是一个少数名族集中聚居的地区,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被称为“西南夷”或者“南夷”等。西南少数民族不仅种类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而且还是一个极其独特的民族构成群体。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各种各样,他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为创造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都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在艺术方面,中国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不断的与外界的交流之中,在古代这种交流多半是在各民族之间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少数民族艺术在交流上的桥梁地位,也决定了少数民族艺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中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美术传统。从远古的时候起,大量的岩画都发现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品。岩画在原始艺术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全世界都发现了岩画。岩石可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在岩石上刻画和涂绘,来描绘他们自身的生活,以及想象和愿望。中国的岩画与民族艺术的关系更精密相连,中国的岩画大都发现在边疆地区,是古代少数名族先民的艺术遗存,中国一些重要的岩画点也是在民族艺术调查时发现的,由于这些资料特别缺乏,岩画就成了研究民族历史、民族艺术、民族习俗的极端宝贵的资料。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少数民族及其先民们的最初文献,岩画不仅涉及史前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经济情况。同时岩画作为人类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精神产品。它还以其艺术、其美打动人心,因此它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品。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从商周至秦汉时期,是青铜艺术走向辉煌的时代,其中国少数民族的青铜艺术也格外引人注目。在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发掘,就可以说西南地区已经具有相当发达的青铜文化了。三星堆的发现表明以氏,羌系民族为主体的古蜀国的青铜艺术,无论事故其青铜艺术的数量,还是它巨大的体积,抑或是艺术的质量在中国美术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三星堆发现如此众多的造型独特,质地精美,铸造水平高超的艺术品,这无论是在中国艺术史还是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史中,均属罕见的首次发现,它本身所具有的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在东方乃至世界艺术史中都占有辉煌的一页,并被誉为比有的中国兵马俑更非同凡响。这种罕见的高水平的青铜人像艺术,不但填补了中国商周时期缺乏人像青铜艺术的空白,而且也改写了中国民族艺术发展得历史。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库;现状;建议

一、基本情况

2010年以来,酒泉市在对乡镇金库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目前全市辖内已无乡镇国库,商业银行的国库全部为县支库。2015年末,酒泉市共有支库2家,专兼职国库人员5人,办理预算收入28749笔、金额72382万元,办理预算支出12616笔、金额154253万元,办理预算收入退付134笔、金额33万元,办理更正调库112笔,2504万元。

从整体情况分析,酒泉市支库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地域分布广,2家支库全部在民族地区,分别设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二是银行机构均为国有商业银行,且距离中心支库较远。肃北县支库由农业银行,阿克塞县支库由建设银行,两个支库距离中心支库均在500公里以上。三是国库人员少、轮岗快,兼职多。全市支库共有国库人员5人,仅1人是专职,其余全是兼职,平均在岗时间1.4年。

二、存在问题

(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到位

按照《商业银行、信用社国库管理办法》的规定:“支库业务量在30万笔以上或年预算收入3亿元以上的行,必须设立国库科(股)专门办理国库业务。业务量较小、预算收入较少的行,经上级人民银行批准,可设立国库专柜办理业务,但至少应配备3名以上人员专职办理国库业务”。从2015年业务开展情况看,肃北县预算收入4.71亿元、阿克塞县预算收入2.53亿元,按要求至少要设立国库专柜办理业务且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员。但2个行均未设置专柜,专职人员的配备也远未达到要求,库均专兼职人员不到3人,且人员流动性较大、换岗频繁,业务操作随意性较大。

(二)监管职能履行难

日常监督管理是履行国库职能的重要内容。从酒泉辖内支库情况看,监督管理却是国库履职最薄弱的环节。支库日常工作中,对财政开具的拨款凭证不做政策性和实质性的审核,只做形式上要件上的审核即办理资金的拨付,对财政部门的拨款指令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由于同业竞争关系,其他银行机构对支库的监督检查有抵触情绪,支库履行监督职责时处境较为尴尬,监督检查基本无法开展。

三、原因分析

(一)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银行的积极性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支库的业务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国库业务手续费,酒泉市2家支库2015年手续费收入在2万元到3万元不等,在很大程度上,商业银行国库业务是无偿为地方政府、财税部门服务,直接收益较少。据测算,维持一个支库的基本运转,一年大致需要10万元。但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企业,而国库是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的机关,政策性较强。尽管商业银行国库存在形象改善、增进与地方政府和财税机关关系、获取政府和机关存款便利的无形收益,但是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业务不能带来更多有形收益,支库会尽量减少相应成本,因此,在设备配置、人员安排、投入的精力等方面就难以达到制度要求。

(二)银行企业属性影响其履行监管职责

行在日常国库业务开展过程中,往往将国家金库与财税部门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尤其当履行支库监管职责触动地方政府利益、或与财税部门发生冲突时,行很容易偏离国库监管履职的要求,放松监管甚至是干脆不予监管。同时,行作为税费的缴纳者,需接受财政和税务的管理,而财税部门又是行存款的重要客户资源,这种“双重”身份造成行不敢行使管理权,形成事实上的国库监管缺位。

四、几点建议

(一)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及相关制度,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达不到要求的支库取消资格,以提高行对国库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质量。同时,适当提高现行每笔业务0-1元的费标准,由政府根据行业务量大小、工作开展情况,对亏损的商业银行支库予以一定补贴,年初编制预算,年终予以兑现,以弥补支库成本收益倒挂问题。

(二)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

将银行上级行对支行的管理情况纳入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的考核内容,适时考核通报,督促其加强管理,有效促进支库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要求支库上级行将支库考核评比结果纳入其行内业绩考核范围,充分调动国库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国库业务的核算质量。

(三)强化对银行的业务指导

篇4

论文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这也必然导致其建筑风格的不同。人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不同时期的人文艺术特点。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是具有独特东方艺术魅力的一种视觉元素。对其建筑风格中人文艺术元素的探讨,应用,发扬,能很好的体现贵州建筑的特色,弘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精神。  

 

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传统特点。贵州省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分别是侗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和瑶族建筑等。以下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 

(一)风雨桥,侗族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式桥梁。是处于村头寨尾、连接溪河两岸的交通设施,可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因建造地名不同而各有专名。桥梁结构精密,坚固耐久。过去,在风雨桥上的亭阁里还设有神台祭坛,阁中有文臣武将的彩色塑像,四壁挂有彩绘帷帐。桥上备有长凳、泉水等物,供来往行人取用。风雨桥既是贵州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也是侗族热心公益事业和互助精神的象征。著名的黎平南江河上的地坪风雨桥,包括上寨、下寨、甘龙3个自然寨。南江河从寨子之间蜿蜒流过,河上花桥将三个寨子连成一体,桥上建有长廊和三座鼓楼,均用小青瓦覆盖,可挡风蔽雨,故又称风雨桥。 

桥上有一大两小的3座楼,俗称桥上鼓楼。高大的中楼建在河心石墩上,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有葫芦宝顶,宝顶下有如意装饰,与鼓楼建筑形式相同,桥廊顶脊上彩塑双龙抢宝,鸾凤展翅,鸳鸯比翼等图形,楼檐翼角彩塑各种珍奇异兽,楼顶天花板彩绘龙凤鹤牛等纹样,廊宇内侧檐板,彩绘历史人物故事、侗族人民生活情景、山水、花草等;中楼四柱浮雕金龙绕柱,桥头门柱镌刻对联,其余柱子髹涂朱漆,各处雕塑、绘画、无不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二)鼓楼,侗族的一种融合宝塔与亭阁风格于一体的特有建筑物。可分为干栏式、楼阁式、密檐钟铃式、门阙式等构造。楼身全用杉木凿榫衔接,结构严谨。上部似塔,重檐斗拱,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少的5层,多可达11层;下部似亭,为一正方形厅堂,宽约二三丈见方,中砌大火塘,四周设座,可容二三百人集会。鼓楼全身均描龙雕凤、玲珑秀雅。在侗族人民擅长建筑,而且其建筑独具特色,侗族村村寨寨都有鼓楼耸立、花桥横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节比,构成侗寨特有风光,特别是鼓楼花桥建筑,无论多浩大的工程,整个建筑都不用一钉一铆,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中国侗族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侗族工匠不愧为“神奇的建筑师”。榕江县晚寨的鼓楼、从江县增冲寨的鼓楼都是贵州侗区著名的鼓楼。其中增冲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吊脚楼,苗族民居的典型建筑。是一种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面则盖小青瓦或杉皮。吊脚楼的造型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可分内外两部分,内部柱、枋、梁、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网络体系,奠定长方形结构的基础。由于这种型制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占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 

(四)石板房,以安顺一带为中心的布依族民居建筑。与特定的喀斯特地区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就地取材、用石料为主构筑房屋,以石为基,以石砌墙,以石板盖顶。石板房的堂屋及两侧间均有楼板,门有朝门、大门、小门、后门和耳门之分,除大小门为木枋、木框、木心外,其余常为石枋或木框、木心。窗多以石条为棱、石枋为框。石板房的正面讲究装饰,以线条和图案为主,每一图案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人文艺术元素 

在贵州少数民族当中的建筑中,融合了大量的一些人文艺术元素,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等,其中运用了我们以前学的平面构成当中的许多知识,如重复、渐变、对比、夸张等手法。 

在建筑设计当中,也大量的运用了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中的手法,如在鼓楼的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了重复、渐变的手法。吊脚楼运用了虚实的手法,把底层架空,当然架空不仅是为了美观,祖先们首先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为防止野兽、蛇虫的袭击。在建筑立面雕塑当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对比的手法,也有很多写实的手法。在如侗族的门楼设计,作为迎宾送客之门。门楼的建造非常讲究,雕梁画栋,多姿多彩,从江银谭的广场双鱼图腾 ,岜沙木楼古朴厚重的黑色,都体现了丰富的人文艺术元素。 

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平面构成元素也极其丰富,这些平面构成元素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这里有侗族鼓楼立面的逐层渐变、村间邻里交通道路上鹅卵石的发射构图以及密集构成等都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文件有的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就能很好的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当中,能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上寻求发展契机,能使设计师们利用这些传统的民族符号、民族元素结合原有的作品本身的文化特色或历史风情重新组合,这样的设计既充满了现代气息又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民族特色的人文艺术特征。 

在我国的建筑艺术文化宝库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少数民族的建筑,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建造。他们的建筑,是他们人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产物,是少数民族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秉承和发展少数民族建筑的设计元素为,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这些少数民族建筑元素注入到设计师头脑中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也是我们立足于国际化建筑设计之林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篇5

1.翁郎溪的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

1.1旅游资源

所谓的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翁郎溪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资源也有人文资源,有很强的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1.1.1自然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优美。翁郎溪是一个山间小盆地,海拔700多米,这里山不是很高,阴雨天山腰会罩着一层乳白色的水雾,林木葱茏,主要以竹子和红松为主,风吹竹林沙沙作响,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这里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很高;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山区赋予了这里气候独有的特点,夏天,凉风习习,凉爽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冬天受季风和小区域地形气候影响有下雪和结冰的气候现象,在南方地区十分独特。这里有一片小有名气的高山天然草场――老山草场,山上草长没膝,劲风飒爽,风光优美,五月的时候山上漫山的杜绝花开放会让老山草场变成一片花的海洋。离这里三个小时车程的岩鹰洞,集险、瀑、幽、秀、奇、诡于一体,将军岩、牛鼻子、水帘洞、一线天、白吊水瀑布等众多景点令人叹为观止。

1.1.2人文旅游资源

村寨的历史起于明代,历史悠久,人文氛围厚重,村民基本上都是瑶族,尽管他们在日常衣着和言语上与当地的汉族差异不大,但是他们保留了很多的瑶族传统文化和习俗,当地村民是少数民族村寨活态文化资源的载体,盘王节、达努节、“三月三”等等节日极具民族特色;翁郎溪瑶族的“挂袋子”“祭杨公”“放河灯”“对歌”“劝酒歌”等等习俗新奇独特。村内的很多吊脚楼都建在巨大光滑的石头上,被称为“岩石上的村寨”,很有特色。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村支书兰华新的带领下,村中修电站、改水改厕、修路,一改以前“黑房子,破被子,床前摆着马桶子,太阳底下晒虱子,冷天解衣烤肚子”的面貌,人人家里窗明几净,进屋脱鞋,门前种花。这段光荣历史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莫大的荣誉,自1985年以来,连续十年被国务院、省、地、县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但是现在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和吊脚楼的老化,翁郎溪的卫生环境远不如前,如果开发旅游业,翁郎溪重拾卫生的传统也是一项重要的人文资源。

1.2区位优势

1.2.1交通条件

在政府的支持和村民自己集资下,翁郎溪有完整的村际公路与外部相连,交通比较方便;这里距离龙船塘瑶族乡40多分钟的车程,距离洪江市2个多小时的车程;距离S222省道42.9公里,与G60沪昆高速、G65包茂高速和209国道分别相距41,8公里、77.3公里和57.1公里,与怀化火车站和芷江机场分别相距87.2公里和92.2公里,如图一所示翁郎溪到达这些交通节点历时都在两个小时以内,交通可进入性强。

1.2.2旅游区位

翁郎溪村位于龙船塘瑶族乡的中东部,村中91.9%人口是瑶族。它附近500千米以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图二所示,它处于张家界、梵净山、凤凰、德夯风景区、衡山、?山、桂林和黔东南侗寨瑶寨群的辐射范围之内,旅游资源密集度很高。这些景区知名度很大,很多景区在旺季都超负荷运转,太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的舒适度大大降低,大景点的旅游的节奏很快,自主比程度较低,因此翁郎溪可以采用差异化的战略,利用自身未被开发、慢节奏的乡野生活以及自主性的户外探险体验游来吸引附近的游客前来体验。此外就旅游客源而言,这里靠近怀化、邵阳、新晃、芷江、通道、遂宁、吉首城市群,附近的潜在客源丰富。

2.翁郎溪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2.1基础设施落后

2.1.1接待设施落后

旅游业开发中对景点的接待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直接反应接待能力的一个硬性指标就是接待设施的好坏。翁郎溪在改革开放之后,像中国的其他农村一样,随着年轻人的外出打工、农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市场经济下个人自利性的强化,不断的衰落。以前因文明卫生而享誉全国的村寨,现在也出现了脏乱差的景象。村中没有商店、旅馆、饭店、垃圾回收点和停车场等设施,来这里游玩的户外爱好者往往住在村民家里或者搭建帐篷,对于旅游开发而言,不是长久之计。要发展这里的旅游业,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自身的接待能力,能够解决游客最起码的“吃、住、用、行”。

2.1.2交通通行力差

虽然这里有了村际公路,但是村路十分狭窄,而且盘山而建,大型客车很难进入;在暑期,旅游旺季时南方多雨,山路多滑坡泥石流,直接影响交通的通行能力。区域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交通来实现,现代社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对于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资金流和信息流往往也需要通过物流和人流为载体来发生作用。所以交通通行能力的不足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限制很大。翁郎溪村寨发展旅游业面临的最关键障碍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滞后。

2.2人力资源流失

像翁郎溪这样的瑶族村寨,除了旖旎的自然风光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外,瑶族文化传统和习俗也是该村旅游业起步、发展、实现可持续必不可少的因子。直接反应瑶族文化的物质资源十分有限,比如瑶寨吊脚楼,石板路等,瑶族文化最大的载体却是瑶寨的村民,他们的衣食住用行、习俗、禁忌等等都是瑶族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市场经济下客观上需要人口流动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在权衡利弊后往往选择外出打工。调研期间,在翁郎溪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连读书的儿童都在外边读书,人力资源的流失使得瑶族文化这样的旅游因子的旅游价值下降。此外,因为人口外流,村里也缺乏人力来完善基础设施,缺乏购买力,也影响村内商业的发展。

2.3非物质遗产感知弱化

民族村寨是一个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组织严密的资源系统,其中,民居建筑、生产生活器物等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捉摸的一方面,也是最先被注意的。[3]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很容易被感知,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却不容易被感知。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的民族文化,在翁郎溪瑶族身上逐渐消失,村中现有的村民基本上都说汉话,穿普通衣服,会说瑶语的寥寥无几。更不要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受到大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下,更不会坚守瑶族文化。翁郎溪村民对瑶族非物质文化感知出现整体弱化的趋势,这样不利于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

3.对翁郎溪旅游业开发的建议

3.1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

3.1.1文化生态村模式

所谓的文化生态村模式是指弘扬村社文化、保育生态环境,整合各类资源,由当地居民自觉参与,自主经营、管理,以达到可持续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4]它实际上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原生态民族村寨直接发展旅游业的模式。既能满足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和少数民族文化,又能促进村寨经济发展,强化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体而言文化生态村的模式是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四个因子的辩证考量,村寨、生态、文化和经济,四者相辅相成,互相起作用,对任何一方面的忽视可能使得村寨旅游发展不可持续。生态环境是村寨和文化甚至于旅游经济的基础,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业的核心,村寨是旅游业发展的载体,经济是发展目标。经济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生态的保护,村寨的保持和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3.1.2社区自主发展模式

现有研究中,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之一,是政府的权力和企业的资本结合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强势剥夺,而作为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村寨村民不仅仅承担着村寨文化载体和服务提供者的功能,而且还要承担因为开发后造成的物价上涨,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村寨村民在利益分配不公和利益表达机制不畅通的情况下往往采取非理性的抗争方式,造成旅游业的停滞,官民或民资矛盾激化,基层的不稳定。而那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村寨往往采取的是社区自主的方式。社区原住民群体基于自愿精神,在民主的方式下参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的选择和决策,在选择旅游发展道路和进行相关实践方面有充分自主性,这就是旅游业发展中的社区自主。对于村寨村民而言,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动力往往来源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如果没有潜在回报的激励,行为主体将会发现花费过多的努力和创造力是不值得的”[5]。通过民族村寨的社区自主实践,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享、参与表达和民主监督机制是将来翁郎溪旅游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3.2多方融资发展基础设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翁郎溪要想发展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资金的支持。具体资金来源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政府的财政支持。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服务人民是政府的义务。翁郎溪可以利用自身少数民族村寨和武陵山贫困集中连片区的条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政策优惠,争取财政支持,政府在翁郎溪村旅游业发展中应该起服务和监督的作用,不宜过度参与;第二,向企业融资,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旅游潜力,通过产权转让和承包的方式招商引资,吸引企业投资,但也要明确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不放弃村寨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向村民集资,通过集资来改善基础设施,并通过营业后的利润分红的方式给予村民报酬。

3.3增强地区文化自信心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依托的是村寨居民鲜活的生产生活技能、容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等等。[6]而这一切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翁郎溪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经验,通过引导居民穿瑶衣、学瑶话、重拾瑶族习俗,隆重庆贺瑶族节日,不断强化村民对于瑶族文化的认识,一旦旅游业发展起来,因为对于民族文化的重拾和推行带来的现实好处会强化村民文化自信心,消除文化自卑感,这又会进一步的促进村寨瑶族文化的强化,旅游特色更加突出。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社会功能;建设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不再仅仅是保存历史或自然遗存物的场所,还应该是一个底蕴深厚的社会文化机构,担负着存续历史遗产、传承文明传统的社会功能。博物馆的文物收藏、保护、管理以及展示使得原本断裂的历史残片连缀成一段完整的历史之链,从而给人们带来感悟和启迪。这就是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而社会功能正是博物馆的生命价值之所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独具特色,也就决定了当地的博物馆建设具有的特殊性和艰巨性。

一、吐鲁番博物馆简介

吐鲁番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三易其址形成现今规模。2009年9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与展陈、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社会科教宣传教育等职能于一体的国有综合类博物馆。博物馆建筑群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馆藏文物2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00余件,藏品类别有石器、陶器、文书、泥塑、纺织品、干尸等35种。常设展厅包括:吐鲁番地区通史陈列展厅、吐鲁番巨犀化石陈列展厅、吐鲁番出土文书陈列展厅、沉睡千年―吐鲁番出土干尸及其随葬遗物展厅、吐鲁番出土钱币陈列展厅。

二、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作为当地文化遗产的贮藏所和守护者,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开发、抢救和征集文物等,并将各种文化元素借助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为社会服务,为经济服务。博物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一)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具有文物展示、文化传承功能

以文物为主体的各种馆藏资料,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它们,地域文化的内涵得以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相对于以社会普遍接受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存在并传播的大众文化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通过博物馆这个载体,既有利于保持地域文化的特色与内涵,又使多样的民族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吐鲁番由于特殊的历史位置和气候特征,出土文物保存较好,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馆藏非常丰富,规模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0000余件。其中,吐鲁番博物馆通史展厅,重点展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假肢,元代已消失的箜篌(竖琴),古人食用的饺子、馕、葡萄干、红枣等食品,以及吐鲁番阿斯塔那二区墓葬出土的壁画描摹的“庄园生活图”等文物,形象的再现了古人生产生活场景。人们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观察历史实物,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吐鲁番的历史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

(二)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是文化领域的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从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看,博物馆扮演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的角色。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展示区域文化、宣传和研究国家政策理论,其直接作用就是通过精神文明的范畴,推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角度看,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不但满足了当地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从博物馆的功能角度看,抢救、保护珍贵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利用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三)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展览展示的形式实现的,它通过生动形象、多维直观的视觉展示,使观众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教育。由于展览的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所以能够发挥很好的正面教育的功能。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也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充分的爱国主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一直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吐鲁番博物馆作为爱国教育基地和学校、军队、社区等建立合作机制,并将教育基地建设作为长期发展的有效方法。吐鲁番博物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小志愿者”开展宣教活动,使活跃在这批服务群众最前沿的特殊人群成为吐鲁番博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借助“5・18世界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保护日”,开展“流动博物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通过讲座、知识竞赛、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吐鲁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及党的民族政策。吐鲁番博物馆每年都会接待大批的学生、军人、爱国宗教人士等社会各类人群,使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三、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短缺

博物馆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事业,经费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限制,地方财政对于文化事业的投入非常有限,对博物馆建设的经费投入更加有限。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和有关文物工作部门,普遍存在着抢救征集文物经费短缺、策划举办展览经费困难等问题,缺少运作资金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博物馆虽然明确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但不排除可以在博物馆运作过程中借鉴市场运营模式。但是大部分博物馆在正常的运作过程中很少考虑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创造经济效益,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意识相对比较弱。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公益性事业性质的前提下,顺应当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趋势,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地区文化优势及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和促进文博事业发展作为出发点,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博物馆的经济增长点。

(三)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几十年来,博物馆通过大学招收学生,短期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文博专业人才,但是相对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在培养、吸收人才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缺乏综合性管理人才。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领导是由于工作需要从别的系统调过来;有的领导虽是学业务出身,但在行政管理方面又缺乏改革创新的魄力。另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现在的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大都缺少文物保管人才、档案国内管理人才、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文物鉴定人才、科学研究人才,以及高水平的讲解员和陈列宣教人才等各类专业人才。不仅从业人员少、人员流动性大,而且高级职称人才稀缺,再就是在岗业务人员的比例配置不尽合理。专业人才的匮乏,大大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社会关注度,积极争取社会资金

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建设要立足地域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但也需要国家的扶助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作为博物馆要大力宣传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使命的了解,增进社会关注度,使人们认识到特点鲜明、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直观体现,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工作者必须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思考,对博物馆的发展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定位,对珍贵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要利用文物、藏品向社会传播知识,增强创新动力,不断提高博物馆建设的整体水平。

吐鲁番博物馆的通史陈列展厅,介绍了从刀耕火种的远古到繁华的西周再到清朝郡王时期的历史种种,记录了古代姑师、汉、突厥、回鹘等古代民族在吐鲁番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吐鲁番作为丝绸之路重镇,东西方文明在此汇聚、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且灿烂辉煌的吐鲁番文明。吐鲁番博物馆作为吐鲁番地区的宣传窗口,既传承了历史文化,也满足了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将吐鲁番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社会正能量宣传出去,使社会各界人士认可博物馆的特殊性,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度,并根据的博物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向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及社会争取社会资金壮大博物馆建设。

(二)利用文化优势,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地。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博物馆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陈列人员精心设计将静态文物与动态科技相结合,展示给观众,可以作为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基础,博物馆可以开发带有博物馆标志或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纪念品。吐鲁番博物馆作为新建博物馆,地理位置好,且场地较大,可以结合实际,规划一定的经营场地,针对参观游客,销售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学术报告厅等场地也可以作为召开会议、讲座、学习班对外租借,既能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又能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积极要主动加强与旅游、教育、科研等机构的联合协作,使之成为旅游资源、教育资源、商业资源,将会对博物馆的经济起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特别是到少数民族地区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发展势头很猛。旅游行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良机。吐鲁番地区拥有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大量的有机物质得以很好的保存,通过考古学家的努力将这些珍贵的历史实物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吐鲁番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其中吐鲁番出土文书、巨犀化石、丝毛制品、泥塑和干尸是吐鲁番博物馆独具特色的镇馆之宝,也成为吸引游客来此一观的主要看点。吐鲁番博物馆展示的文物多为吐鲁番地区各文物景区出土的历史实物,又能和各文物景区的历史内涵相互呼应,因此,吐鲁番博物馆也成为吐鲁番旅游精品路线上的重要一站。近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成功,吐鲁番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这对丝路“姊妹城”成功入选,又使吐鲁番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这些均成为吐鲁番地区博物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健全人才队伍建设

在加强民族博物馆人才的培养方面,很多领导、专家都提出过很好的意见。1984年,在全国少数民族工作会议闭幕式上,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的杨静仁同志指出:“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和多种形式,培养民族文物工作专业人才,特别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宋兆麟先生曾多次提出民族文物专业干部缺乏,专业管理干部缺乏,认为培养人才可以通过院校培养、短期培训等途径进行。索文清先生在谈到培养民族文物专业的人才问题时,也提出可以向离退休的老同志、老专家咨询、请教,与科研单位合作,参与学术交流,建立考核和奖赏制度等办法培养人才。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的马建先生的《当代民族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探讨》,更是提出博物馆的人才队伍建设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并指出了博物馆需要培养的九类专业人才。吐鲁番博物馆为了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除了招牌文博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外,大力支持在职人员继续深造外,还主动抓住各种培训机会,选派专业人员培训学习,并积极争取各种与内地文博研究机构合作机会,加强学术交流。

参考书目:

篇7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少数民族文化;影视传播

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国家将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云南的定位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与对话之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条跨越千年的古老丝绸之路重焕生机,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酝酿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影视艺术的创作来源,同时又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1 “一带一路”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覆盖面广,涉及几十个国家,这些国家在数千年历史中都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明,它们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音”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突出反映。[1]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云南共有26个世居民族,被誉为少数民族之乡,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缩影。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云南应充分发掘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2]

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云南偏远欠发达山区,脆弱的人文环境在外界的强势冲击下将被一元化消融,这对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威胁。然而,我们坚信的是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发展。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其中,与不少沿线国家都互办过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和旅游推介活动,在不同国家多次举办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2]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表现为一个民族的外在面貌,而且是它内在的灵魂。[3]立足云南本地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基础,以全新的思路,探索新模式,推动与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大环境下将获得更多传播的机会。本文将以少数民族相关的影视作品为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究影视与少数民族手工艺传播的关系,力图解决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2 影视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当地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受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4]影视艺术就是视觉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影视艺术凭借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提供了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影像和声效,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丰富了传播内容,这是其他艺术无法媲美的。利用影视艺术的优越性,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能保障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在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与手工相关的事物在逐渐消失。格式化、标准化的东西越来越多。民族文化逐渐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原始特性被用来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融合现代消费观念,迁就浓厚的商业文化,这就使民族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原有的民族语言、手工艺也随着全球化浪潮渐渐褪去原有的本色。因此越来越多的民族风俗、即将消失的仪式、濒临失传的手工艺等等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被保护起来。

笔者曾深入到大理白族阳南村进行实地考察,走进村落时,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穿着白族服饰、用白族话交流外,60岁以下的中青年,普遍都不穿本民族服装,基本不说本民族语言。年轻人从服饰上看很难反映出民族身份,白族人自己缝制的服装已经很罕见了。笔者认为,保护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手工艺应从重新认识和接受开始。

影视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包括电影和电视两种形式。在艺术门类中,它出现的时间最短,但却是发展最快,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最具科技含量,影响力最大的艺术样式。影视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它以形象逼真的视听语言再现生活,满足了受众在娱乐、审美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影视艺术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古老艺术样式的新型艺术,它包含了文学、戏剧、音乐、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它借鉴了人物、叙事、故事情节等文学、戏剧艺术的共性特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境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增强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对民族形象的塑造也是不可替代的。

少数民族电影应该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一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传统、历史和宗教等等。一部影片只有具备了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这是地洞察到少数民族人们的内心生活状态,才能保证文化上的原汁原味。[5]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记录和传播日渐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将有助于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3 影视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

篇8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要求维护健康寻求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日趋迫切,尤其是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差,人们缺乏卫生知识,自我保健意识薄,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工作至关注意,本文就我院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1.1 病人及家属对疾病认识不足,由于农村部分地区卫生条件差,自我保健意识淡薄,长期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偏食等影响人体健康,加之经济条件受限,致使病人的需求仅限于求医生治病解除痛苦,对护理人员的宣教漠不关心,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1.2 出院指导内容简单,抽象,病人不易接受,少数护理人员对出院指导的意义缺乏认识,只重视书写病历,出院指导内容较笼统,如: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复查等,病人不易接受。 1.3 护理人员业务,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护士缺乏有关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难以与病人沟通,不能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

1.4 护理管理上缺乏检查督促,使之流于形式。

2 对 策

2.1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根据病人的文化水平,采取易于接受,简单易懂的形式,如:图片,版报,散发小册等,主动对病人进行宣教,使病人在治疗的同时,获得防病,治病的知识,变被动地接受治疗为主动地参与医疗与护理过程,护士注意收集卫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宣教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自觉纠正不良习惯,排除不良因素,如:劝慰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病人戒烟,保证病人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身心尽快康复。

篇9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数学双语教师培训 现状 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坚持把加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作为“稳边兴疆”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从2003年9月开始,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集中开展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根据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为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过程中具体的教学经验加以推广和应用,我院师训处开展了新疆地区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课题研究。参加培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如何,对如何实施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因此,实施培训的数学教师针对小学数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参加培训的小学数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针对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进行小学数学专业课程培训的对策建议,以求为新疆地区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少数民族数学双语教师。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我们选取了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2006年9月―2007年7月的自治区小学数学少数民族教师培训班和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少数民族教师培训班进行调研,学员共113人。

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及试卷分析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其中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为113份。

三、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汉语掌握情况

问卷结果显示:HSK水平是0级的教师有10%,1-4级的教师有45%,5级以上教师有45%。在我们的实际课堂观察与访谈过程中发现,由于语言环境的因素,参培的大多数教师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较低,大部分教师只具有初级汉语能力,不会用汉语表达数学专业用语。

参培教师的汉语掌握情况直接影响了数学专业培训课程的效率,培训初期迫切要求尽快提高参培教师的汉语水平。

(二)参培教师小学数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问卷结果显示:

1. 8%的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数学专业,60%的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非数学专业,2%的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数学专业,30%的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非数学专业。

2. 到目前为止,从没教过数学的教师有23%,已从事数学教学的时间是1-5年的教师有35%,5-10年的教师有12%,10年以上的教师有30%。

3. 17%的教师认真研读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57%的教师基本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5%的教师不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在我们的实际课堂观察与访谈过程中也发现,一部分参培教师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准确地表述小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基本概念,不能独立地解决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问题。

2. 90%参加培训的教师没有进行过高等数学教育,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和新课程标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甚至一部分教师不了解小学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参培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小学数学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掌握情况会影响母语授课和汉语授课的效果。

(三)参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整体水平

问卷结果显示:

1. 36%的教师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运用迁移类推的教学方法构建出新知识,54%的教师有时能,10%的教师不能。

2. 46%的教师经常注重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35%的教师有时注重,19%的教师没有注重。

3. 54%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做到分层次教学,28%的教师有时能,18%的教师不能。

4. 61%的教师能观察、倾听并参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32%的教师有时能,7%的教师不能。

5. 42%的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重点、突出关键,54%的教师基本能,4%的教师不能。

6. 36%的教师能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授课,60%的教师不能,4%的教师不能。

7. 14%的教师对教材经常重组使用,54%的教师有时重组教材,32%的教师原封不动使用教材。

8. 23%的教师用汉语进行过数学教学。

9. 22%的教师认为当前最需要提高的是专业基础知识,46%的教师认为当前最需要提高的是课堂教学能力,59%的教师认为当前最需要提高的是口语表达能力。

统计的结果表明,部分参培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说明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在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能够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少数已经尝试用汉语进行授课。所有参培教师都希望通过培训有所收获,能够胜任汉语授课工作。

四、进行小学数学专业课程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在进行小学数学专业课程的培训中注重培养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术语的运用能力

参培教师汉语水平不仅要依靠汉语课程培训,还要在小学数学专业课程的培训中进一步实践和强化。参培教师通过汉语课程培训,都能在汉语水平考试(HSK)中成绩达标,达到培训要求。但汉语水平考试(HSK)缺乏汉语口语考核,参培教师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并不都能达到汉语授课的要求,这要求在小学数学专业课程的培训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参培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术语的运用能力。具体做法: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规范自己教学语言,用多种方法训练参培教师的汉语口语和专业术语的表达能力,如传统教学中的模仿诵读、案例教学中的听觉感知和口语表达、试讲过程中反复练习等。

(二)抓好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培训,并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参培教师已有的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良莠不齐,所以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要从基础抓起,进行分层教学,切实提高每一位参培教师的学科基础知识。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开设《小学数学基础理论》课程,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作全面系统的归类,并把精讲与精练结合起来,进行梯度强化训练,使参培教师不但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解决学中的疑难问题,而且能提高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抓好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培训,注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首先,邀请有关专家为参培学员准确、科学、有重点地联系教学改革过程解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供小学数学学科的新理念、新方法,提供新课程教材教法和学法研究案例,帮助小学数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转变数学教学观和教学法。其次,在参培教师熟悉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吃透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后,通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这一学科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过反复实践,我们探索总结出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六步提高法”。“六步提高法”分为教学设计、说课、讲课、评课、反思、修正六个步骤。实践证明,“六步提高法”是新课程环境下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形式,它会使参加培训的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更加科学、规范,其程序的合理性、实用性、实践性,会使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即使是中老年教师,如此循环往复,其课堂教学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建军王小梅陈鹏.中国教师手册.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

延边州作为吉林省唯一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总体表现为发展不力,已经到了十分紧迫和危急的地步。如何及时调整有关经济、金融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现状

(一)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表现为经济发展不力。一是地区人均生产总值逐年下降。(1)同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越来越大。1990年,人均GDP延边州2041元,高于全国、全省水平;2000年,延边州582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999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1183元;2010年,延边州24448元,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差越来越大。(2)同省内各发达地区相比,已望尘莫及。1990年,人均GDP长春市和吉林市与延边州相差无几甚至不如延边州;2000年,延边州与长春市相差6552元、与吉林市平均水平相差3421元; 2010年,延边州已经是相差甚远。二是财政收入越来越匮乏。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延边州财政收入总体逐年下降,同省内各发达地区相比,相差甚远。2001年,延边州财政收入为9.17亿元,与长春市相差27.09亿元、与吉林市相差4.85亿元;2010年,延边州财政收入为41.26亿元,与长春市相差139.54亿元、与吉林市相差98.28亿元。三是平均工资水平每况愈下。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与省内部分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拉越大。2001年,延边州平均工资水平为795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16元,与长春市相差3135元、与吉林市相差530元;2010年,延边州平均工资水平为2375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46元,与长春市相差11970元、与吉林市相差7239元。

(二)金融业发展滞后,导致金融抑制。一是延边州各项存款逐年大幅度上升。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各项存款增幅除2007年以外,基本上都高于全省和省内部分发达地区。二是各项贷款增长缓慢,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且占全省比重逐年下降。三是存贷差逐年增加,资金外流严重。十年间延边州存贷差逐年增加,尤其是自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存贷比未超过50%,从资金流入地区逐步变成资金流出地区。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滞后,经济的货币化不足,经济循环中信贷和货币化的程度过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力与金融抑制成因

(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受阻。延边州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矛盾,许多企业、产业是资源消耗型企业和产业,受行业政策的限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银行业的信贷介入,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如医药行业虽然成为延边州优势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但还没有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序列,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

(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效益低下。延边州工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同其他地区的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且资金投入一直偏低,没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其主要表现是工业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较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未能形成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较低。

(三)财源匮乏,自我调整乏力。财政收支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县级财政困难问题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实力较弱,总量相对偏低,税源基础薄弱,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不景气,亏损面大,包袱沉重,财政支出较大,地方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

(四)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适应市场能力较低。一是原有一些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没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完善,与改革后出台的一些政策不配套,缺乏连续性,以致失去原有的效力,难以操作和落实。二是“等、靠”政策依赖思想仍比较严重,没有认清政策只是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催化剂,而最根本的动力还是要靠自身,适应市场能力较低。

(五)货币政策“一刀切”、信贷权限的上收,导致金融功能弱化。货币政策全国“一刀切”,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在资金管理方式、二级准备金要求、资金调拨、利率、专项资金、利润核算等方面没有享受优惠政策。相反,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基础差,金融总量小,贷款风险大等原因,商业银行总行普遍采用贷款限额管理和授信额度管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限制。随着审贷分离、信贷权限上收,信贷业务准入门槛过高,延长了贷款时效,一些好的项目或企业未能及时得到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