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保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续保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于解决水利基本建设民工伤亡抚恤办法的报告
为了妥善解决水利基本建设民工伤亡抚恤问题,适应国家水利建设动员民工的需要,经与省民政厅、财政厅、劳动局、建委等部门协商,提出以下办法:
一、民工因工死亡,由使用民工单位发给丧葬费一百五十元,并按下列规定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供养一人者,发给一千五百元;二人者,发给三千元;三人以上者,发给四千五百元。民工非因工死亡,由使用民工单位一次发给一百元的丧葬费和三百元的救济费。
二、民工因工负伤,由使用民工单位负责安排治疗费和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就医路费、护理费的支付。民工住院医疗期间工资照发,直至治疗终结,住院期间其日工资不到一元的,可补到一元。
治疗终结,经工程单位医务部门、人事劳动部门和使用民工单位共同评定,分别不同情况办理:(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一次付给抚恤费五百元至一千元。(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每月发给本人抚恤费三十六元,直至其死亡为止;其中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每月加发护理费二十至三十元。家中有人照顾的,护理费由其家庭使用;家中无人照顾的,由所在乡、村负责用其护理费雇用护理人员。
三、在紧急情况下因英勇抢险和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而致残或死亡者,增加抚恤费百分之二十。
四、民工非因工病伤,医疗期以三个月为限,限期内医疗待遇与因工负伤民工相同,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发给。逾期未愈者,一次付给一百五十元救济费送还回家。但初到工地,即因带有疾病需要遣回者,不发给救济费。
五、民工因病伤未愈或致残回家时,由使用民工单位按其路程和交通情况发给路费及途中膳费、宿费。
六、民工因工负伤未愈动员回家或治愈后回家伤口复发的,其医疗费用仍由原使用民工单位支付。
七、以上费用列入当年基建工程承包预算内报销,原单位已经移交或撤销的,由所在县水利部门从经济收入中开支。
承包合同中,应列明上述费用由承包单位支付
八、对因工负伤致成残废的民工或死亡民工的直系亲属,按规定给予抚恤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可按下列办法处理:凡是符合“五保”条件的,由乡、村实行“五保”;不符合“五保”条件的,所在乡、村应在生产、生活上给予适当安排和照顾;经过照顾后他们的生活仍不能维持所在村农民的一般生活水平时,应从农村集体提留公益金中给予定期定额补助;农村照顾有困难的,由乡、镇政府给以适当社会救济。
篇2
辽宁新华教育网注册_新华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管理工作分工新华中学 2017 届高三年级管理工作分工 一、基本思路 年级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学校各部门,联合全体高三教师共同完成。
在学校统一领导和管理之下,年级组科学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年级工作分工 不分家,具体工作由牵头人负责,其他管理人员协助完成。
二、具体分工 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年级组认真执行、高效落实。
蒋选荣:年级主任,负责教务、课务和教师工作;统筹安排年级教师会、学科 分析会;统筹协调学校各部门、学科组,协调管理艺体和文科组合。
负责年级宣传报道。
华 芳:年级主任,负责学生工作、常规管理和年级大型德育活动策划,广播 操或跑操的进出场、站队等。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整理;早读、晚自习 值班表;协调管理理科组合。
李庆国:年级组长,负责理科组合。具体工作包含年级工作量统计;考场布置、 监考、阅卷、分数统计、考试用准考证、条形码的制作,网上阅卷的 试卷扫描、切割等,视频安排(联系张晶、王斌、陈元) 。联系教务处。
侍海霞:年级组长,负责文科组合。具体工作包含包含告家长书的设计、印刷, 活动横幅和戗牌的布置、落实,各种会议、活动的安排、落实;负责 教师阅卷等活动的后勤保障和学生就餐、宿舍卫生管理等。联系学工 处、总务处。
沈 军:年级组长,负责艺体组合。具体工作包含年级课表;监考、周六和周日课表;艺体教学整体安排和艺体生管理工作,艺术和体育考试的组织、封卷、 阅卷、登分以及质量分析。2016.07
辽宁新华教育网注册_2017年新华会计网会计继续教育-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试题及答案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 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属于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施行日期是( )。
A.2016 年 1 月 1 日 B.2016 年 3 月 1 日 C.2016 年 6 月 1 日 D.2016 年 9 月 1 日 A B C D2.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当牵头会计档案鉴定工作的机构是( )。
A.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B.单位会计机构 C.审计机构 D.纪检监察机构 A B C D3.下列各项中,属于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 保管的期限是( )。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A B C D4.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是 30 年的是(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银行对账单 C.纳税申报 D.分类账 A B C D5.下列各项中,属于销毁的会计档案时,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的清册是(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A B C D6.下列会计资料中,属于其他会计资料的是( )。
A.固定资产卡片 B.其他辅账簿 C.纳税申报表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7.下列会计资料中,属于会计账簿的是( )。
A.原始凭证 B.固定资产卡片 C.月度财务报告 D.银行对账单 A B C D8.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的最长年限是( )。
A.不超过 2 年 B.不超过 3 年 C.不超过 4 年 D.不超过 5 年 A B C D9.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的清册是(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A B C D10.下列各项中,属于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施行日期是( )。
A.2016 年 1 月 1 日 B.2016 年 3 月 1 日 C.2016 年 6 月 1 日 D.2016 年 9 月 1 日 A B C D11.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所形成的会计资料是 (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A B C D12.下列各项中,适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资料是( )。
A.预算 B.计划 C.制度 D.会计报表 A B C D13.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权批准推迟移交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的机构是( )。
A.董事会 B.管理层 C.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14.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是 30 年的有( )。
A.会计凭证 B.银行对账单 C.纳税申报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A B C D15.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 会计档案应当附有的签名是( )。
A.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B.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C.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会计档案借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 B.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C.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 D.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A B C D E2.下列关于会计档案移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 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B.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 C.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 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D.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E.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 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ABCDE3.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当列明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的会计资料有( )。
A.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A B C D E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定期保管期限有( )。
A.10 年 B.20 年 C.30 年 D.40 年 A B C D E5.下列各项中,属于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适用范围有( )。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 D.事业单位 E.其他组织 A B C D E6.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的人员有( )。
A.单位负责人 B.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 C.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 D.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 E.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 A B C D E7.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是 10 年的有( )。
A.月度财务报告 B.季度财务报告 C.半年度财务报告 D.年度财务报告 A B C D E8.下列各项中,属于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的机构包括( )。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国家档案局 D.中国人民银行 ABCDE9.下列关于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B.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 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C.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 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
交接完毕后, 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 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D.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 并移交。
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 确保所接收 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A B C D E10.下列关于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事项时会计档案保管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 B.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 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C. 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 的单位统一保管 D.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A B C D E三、判断题(本类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 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单位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后, 对于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 应当重新划 定保管期限。
对 错2.单位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对 错3.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对 错4.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
对 错5.预算、 计划、 制度等文件材料, 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 不适用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对 错6.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 对错7.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管理机构应共同派员监销会计档案销毁工作。
对 错8.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和依法建账的个体工商户, 其会计档 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参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对 错9.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记账的, 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 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 及相应责任。
对 错10.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对 错11.单位内部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和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仅以 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对 错1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高保管期限。
对 错13.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 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 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对 错14.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
篇3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条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 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 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账簿;
(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第七条 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第八条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一)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二)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三)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第九条 满足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第十条 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负责定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第十一条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第十二条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第十四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20xx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条 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第十六条 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第十七条 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
第十八条 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第十九条 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第二十条 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或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一条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承接业务单位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二条 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后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四条 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第二十五条 单位的会计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处罚。
第二十八条 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九条 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和依法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其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档案局,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总后勤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8月2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同时废止。
会计档案主要特点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它是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通过会计档案,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一个单位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在会计资料中有无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行为;会计档案还可以为国家、单位提供详尽的经济资料,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单位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相比,会计档案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成范围广泛,凡是具备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都要形成会计档案。这些单位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按规定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一方面会计档案在社会的各领域无处不有,形成普遍;另一方面,会计档案的实体数量也相对其他门类的档案数量更多一些。尤其是在企业、商业、金融、财政、税务等单位,会计档案不仅是反映这些单位的职能活动的重要材料,而且产生的数量也大。
篇4
为了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的经营行为,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保险业发票管理和财务监督,保障国家税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使用保险业专用发票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保险业务,在收取保险费时,必须开具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发票。从事财产保险业务必须使用《全国保险业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对于小额、分散性家庭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机动车辆定额保险、机动车辆提车暂保险等保险业务发票式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商当地保监办确定。
财产保险业务以外其他险种发票的式样和管理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自行确定。
二、《专用发票》分电脑票和手工票二种,采用汉、英二种文字。电脑票规格190mm×127mm;手工票规格190mm×132mm(32开)。《专用发票》基本联次为四联,第一联为存根联,印色为黑色,第二联为发票联,印色为棕色,第三联为记帐联,印色为红色,第四联为业务联,印色为蓝色。《专用发票》采用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干式复写纸作为印制专用纸,存根联、发票联背涂为浅绿色,第三联背涂为浅蓝色,第四联为普通打印纸(发票样式附后)。发票联、记账联填开的字迹为浅绿色,业务联填开字迹为浅蓝色。发票监制章和发票号码仍采用红色荧光油墨套印。《专用发票》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集中印制。
在本规定之外,需要增加《专用发票》联次,以及增加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对照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三、由同一付款人统一付款投保同一险种填开多张保单时,可合并开具一张《专用发票》。开具发票时,在“保险单号”栏列明所有保单号或多张连续保单的起止号码,打印空间不足时,可在“附注”栏继续列明。付款人或承保险种不同时,不得合并开具一张《专用发票》。
四、对于约定分期付款的保险业务,应在每次收取款项时,分别开具《专用发票》。
五、《专用发票》领购、发放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六、《专用发票》于2001年10月1日启用,旧版财产保险业发票可延用到2002年3月1日。
篇5
随着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沉寂多年的历史缴费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由于社会保险历史缴费记录档案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参保人员的缴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争议。
我市自1987年就开始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加上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参保人员原始缴费记录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保定市社保所在开展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确认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缺少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的职工档案,通过查询企业职工花名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卡、补缴缴费分解表、历年缴费记录表等相关材料,确定缴费事实,重新整理、归集参保数据,真实记录每位参保人员的参保历史,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兼并、倒闭,职工下岗、中断劳动关系、中断缴费情况大量出现,如何记录、保存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缴费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及时开展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形成一种被动的工作局面。
1980年参加工作的李桂兰,今年已经46岁。1980年11月,李桂兰成为保定市水泥厂的一名正式职工。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李桂兰参加了当地的养老保险。1998年李桂兰离开保定去了新疆打工。2009年,李桂兰从新疆特地赶回到保定市社保所查询以往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所这里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录?李桂兰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保定社保所,档案员根据李桂兰的身份证输入名字后,几秒钟就查到记载李桂兰详细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卡。李桂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保定市社保所依据李桂兰的养老保险卡,重新为她补办了养老保险手册,恢复了缴费情况。
2社会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
在保定市,类似李桂兰的情况非常的多,在养老保险手册丢失的情况下,保定市社保所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询,为他们补办养老保险手册,保证其继续参保。
社保业务档案对参保人员十分重要,但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经办机构来说还十分陌生。没有现成的样板,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抓库房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归类、整理、立卷,使业务档案整理和立卷从不规范到规范,社保档案库房从无到有;业务档案内容由简单到丰富;并把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中,把业务档案工作作为社保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档案目录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从而使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规范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和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档案局《冀人社发2009(11号文件)》要求,我市社保所出台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对业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仅确定了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有力地维护了参保人员的权益。保定市纺织厂等7家企业,由于在改制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多。改制时,职工强烈要求其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通过查阅历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分解表,社保机构为职工提供了这些企业历年欠缴的准确数字。企业补缴了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3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社保业务档案是全面系统记录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3.1统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根据我市社保所下发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等七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结合我所业务情况的实际需要,业务档案主要采取分级管理、便于查询、集中保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底可查,统一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3.2统一档案室标准。档案室是社保业务档案的“家”,统一档案室的标准至关重要。为此,保定市社保所建立了一个具有防火、防光、防尘、防盗、防潮、防高温、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八防”功能的档案室,基本实现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办公三分开,并配置与档案数量相适应的档案柜和档案密集柜、灭火器、温湿度计、空调、计算机等专用设备。
3.3统一规范整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结合本所业务职责,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共分六类三十八项,以此规范全市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收集、积累、整理、保管、应用、查询服务工作。
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还要求对社保业务档案进行统一集中清理。各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先收集后筛选、保齐全少缺漏的办法集中清理,要求每位职工将橱柜的所有原始资料、文件集中起来,进行鉴定整理、组卷归档。
篇6
关键词:养老保险 社保业务 档案管理
1 维护社会保险档案,保护职工权益
随着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沉寂多年的历史缴费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由于社会保险历史缴费记录档案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参保人员的缴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争议。
我市自1987年就开始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加上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参保人员原始缴费记录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保定市社保所在开展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确认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缺少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的职工档案,通过查询企业职工花名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卡、补缴缴费分解表、历年缴费记录表等相关材料,确定缴费事实,重新整理、归集参保数据,真实记录每位参保人员的参保历史,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
随着国有企业重组兼并、倒闭,职工下岗、中断劳动关系、中断缴费情况大量出现,如何记录、保存每一位参保人员的缴费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及时开展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形成一种被动的工作局面。
1980年参加工作的李桂兰,今年已经46岁。1980年11月,李桂兰成为保定市水泥厂的一名正式职工。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李桂兰参加了当地的养老保险。1998年李桂兰离开保定去了新疆打工。2009年,李桂兰从新疆特地赶回到保定市社保所查询以往的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所这里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录?李桂兰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保定社保所,档案员根据李桂兰的身份证输入名字后,几秒钟就查到记载李桂兰详细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卡。李桂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保定市社保所依据李桂兰的养老保险卡,重新为她补办了养老保险手册,恢复了缴费情况。
2 社会保险业务规范化管理
在保定市,类似李桂兰的情况非常的多,在养老保险手册丢失的情况下,保定市社保所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询,为他们补办养老保险手册,保证其继续参保。
社保业务档案对参保人员十分重要,但是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经办机构来说还十分陌生。没有现成的样板,保定市社保经办机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抓库房建设、文件材料收集、归类、整理、立卷,使业务档案整理和立卷从不规范到规范,社保档案库房从无到有;业务档案内容由简单到丰富;并把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中,把业务档案工作作为社保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档案目录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从而使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规范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和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档案局《冀人社发2009(11号文件)》要求,我市社保所出台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对业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仅确定了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有力地维护了参保人员的权益。保定市纺织厂等7家企业,由于在改制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多。改制时,职工强烈要求其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通过查阅历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分解表,社保机构为职工提供了这些企业历年欠缴的准确数字。企业补缴了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3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社保业务档案是全面系统记录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管理的统一与标准化。
3.1 统一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根据我市社保所下发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等七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结合我所业务情况的实际需要,业务档案主要采取分级管理、便于查询、集中保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底可查,统一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3.2 统一档案室标准。档案室是社保业务档案的“家”,统一档案室的标准至关重要。为此,保定市社保所建立了一个具有防火、防光、防尘、防盗、防潮、防高温、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八防”功能的档案室,基本实现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办公三分开,并配置与档案数量相适应的档案柜和档案密集柜、灭火器、温湿度计、空调、计算机等专用设备。
3.3 统一规范整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结合本所业务职责,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共分六类三十八项,以此规范全市社保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收集、积累、整理、保管、应用、查询服务工作。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档案工作; 科学化; 专业化
档案工作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于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人员以及相关发展也是非常重要。为了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规范高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笔者将在分析《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对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以及对从事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人员要求的基础之上,讨论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基础性以及所需明确的建设
高职院校档案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和日常管理以及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及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这是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基础性的体现。《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中强调了档案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基础性地位,进而强化各级学校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促进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在新形势下,所需明确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理清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学校校长负责领导学校的档案工作,并进一步明确校长的主要工作职责。一是学校校长要确保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出台的相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二是根据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批准并制定学校档案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三是为了促进学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保持同步发展的进程,应当在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明确档案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便于今后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重视学校档案机构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馆库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确保学校档案机构能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模相协调;五是明确方向,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奖惩和其他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
2、明确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管理范畴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应当对纸质文件档案料和电子文件档案材料同步归档。归档范畴主要有:党群类、行政类、教学类、学生类、出版物类、外事类,此外还有科研类、基本建设类、仪器设备类、产品生产类、财会类等,这一些范畴都必须归于档案工作的管理范围。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管理范畴的明确,是新时期国家重视档案工作基础性的重要体现,有利于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便于提高档案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作用,对促进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明确高职院校档案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的逐渐深入,学校档案工作的研究性和学术性日益上升,从而对高职院校档案机构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在第二章第九条中明确规定:“馆长、副馆长和综合档案室主任应当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由此可见,作为高职院校档案机构的负责人,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管理与组织开展档案工作,也只有具有创新的思维和开拓的意识,才能做好新时期档案建设与发展工作。
其次,对高职院校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高校档案机构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因此,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是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基本力量,只有配备了相应数量和较高专业水平的专职档案人员,才能保证高校档案工作的正常、有序推进。同时《办法》还对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文化知识以及管理技能等进行了明文规定,如档案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档案业务知识理论,具备较为宽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要精通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当前档案信息化水平要求日益增高,提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业务素质。
二、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建设与发展的机制
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直接服务的作用,不仅是高职院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和增强办学实力的重要财富,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建设与发展的机制,才可以在新形势下建设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范围,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科学化
在现行高等院校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基础上,《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对学校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进行了划分,并明确规定“高校档案工作由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负责档案工作”。这一规定为高职院校档案工作领导与管理体制的科学化提供了实施的依据和方案。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复杂,校长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不可能直接管理学校的一切工作,高职院校可以由副校长分管档案工作,由该副校长承担第一责任人校长的责任,并对校长负责。这样可以使高职院校档案机构有明确的直接负责人,而且也能够确保《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校长负责制”真正落实到位。当高职院校档案工作职责纳入到校长的管理职责中,就转化成为校长应尽的义务,并相应地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从而构建科学化的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2、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管理范畴的细分化
高职院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在建设中、发展壮大中的见证。为了加强高职院校档案资源建设,更好地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应该坚持集中管理为基础,在保证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完整、齐全的前提下,需要研究档案网络分级管理,进一步加快学校档案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也即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分级管理可以采用实体分级管理和流程分级管理两种模式,即分别以档案实体和档案工作流程为划分依据,进行分范围、分阶段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具体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分级管理遵循国家制定颁布的档案法规和学校制订的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坚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对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并辅助于分级管理;同时,分级管理还应坚持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同步归档的原则,保证归档材料的齐全、完整、安全和利用。而针对高职院校,分级管理的机构主要由各院系、部门成立的档案分级管理机构组成,统一管理院校所形成的档案。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制订出各类档案管理办法与细则,以及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为各院系、部门顺利开展档案工作提供指导依据,从而更好地构建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管理范畴的细分化。
3、培养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化
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档案信息化己成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档案工作急需要档案信息化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同时己在岗的档案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快慢与否。因此,拥有专业化的档案工作人员是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关键。一个专业的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精通档案工作各个业务环节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挖掘、分析材料及编研能力。特别是要学习掌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电子环境下产生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逐步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其次,服务与沟通意识也是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素质。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应当继续保持蓬勃向上的势头,为了在根本上满足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需求,应不断通过协同创新,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扎实推动新形势的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向前发展的科学化与专业化。
参考文献:
[1]熊欢欢,高校信息公开与高校档案提供利用的差异化与整和性研究[J].档案管理,2011(03).
[2]王玉玲,高校档案机构职能延伸的困境与出路[J].档案学通讯,2013(02).
篇8
一、失业职工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记录不全现象比较突出。原先的国有企业,由于企业领导在档案方面存在误区,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这方面的意识,表现在一是个人档案材料不完整。缺少招工手续、劳动合同、转正定级手续,工资表等资料,类似的重要材料没有装入档案的情况较为常见。有的复转军人部队档案一直存放在武装部或当地民政部门,高校毕业生档案一直存放在人社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到企业工作后一直没有并入职工个人档案,影响到了连续工龄的计算,造成了失业职工经济补偿金与失业保险金的少领现象,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二是档案记录前后不一。由于原先对档案工作的严肃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招录工人时劳资人员代填职工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档案中出现的职工姓名同音不同字、出生年月与身份证信息不符、参加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从事特殊工种时间记录不清等,导致下岗失业人员不能按期办理退休,直接侵害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2.多部门交叉管理档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在青州市,目前企业破产改制后绝大部分档案归入青州市劳动事务中心托管,另外部分单位比如种子公司、市府第一招待所等原属事业单位,这几家单位改制后其档案归人社局干部科管理,还有一些国企业单位的领导档案归组织部管理,但办理失业手续后,这部分人员的保险续缴、退休申报还得由劳动事务中心负责,这种按单位性质、人员身份划分的档案管理办法,造成失业人员档案管理混乱,查找困难,给失业人员落实相关待遇,办理退休手续带来极大不便。
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制度不够健全,一是在档案的分类、期限设置、归档和档案资源的收集、存储、传输、查询、管理、应用等环节缺少必要的依据;二是在档案生成、转递、查阅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造成职工档案记录不全、流失,对于职工尤为重要的招工手续、亦工亦农轮换合同、工资审批表、上山下乡证明材料没有及时归档,导致档案利用价值降低。三是部分企业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且缺乏培训,不能保证档案材料的正常收集和整理。有的从业人员缺少档案管理业务工作基本知识,对职工档案内应有的项目不清楚,为档案收集后再利用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二、加强失业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档案重要性认识。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档案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企业及职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档案对于职工权益的维护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投入资金、人才健全完善档案室建设,安排高素质人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工作,从源头上树立起档案民生地位的重要意义,为档案的管理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2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为档案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失业职工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的前提基础,依据制度建立起职工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转递、使用、登记、统计和保密等项制度,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资料的完整,杜绝因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档案流失、资料不全、信息不实、流转不畅、保险续缴不便问题。
3.解决档案归属问题,为后续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彻底解决档案多头管理局面,只要是失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没有档案保管能力的个体私营企业档案一律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介绍机构保管。机构须具备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与安全措施,配备专职档案保管人员,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方可开展失业职工档案托管并开展一系列后续服务工作。企业破产、改制、重组后的人员不再以干部或工人身份、领导级别划分档案归属,破产企业生成的档案一率归劳动事务机构保管,负责其后续保险的代缴、档案查询、证明材料的出据、退休手续的申办、档案的转移等服务工作。
4.做好入库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为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便利。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管理失业职工档案之中,是管理好、利用好失业职工档案的必由之路。在失业职工档案移交过程中,要求档案托管机构即时将职工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录入档案托管系统,建立准确和完备的职工信息数据库,依托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快捷准确地为相关部门提供人员基本情况及综合信息服务,实现无纸档案与原始档案的双重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比如青州档案托管机构现存失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小微企业者档案6万余份,每天缴纳保险、政审、退休、调动等使用档案上百次,如果不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现有的工作人员难以应付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
篇9
摘 要 国有企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权利。本文通过分析在当前国有企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以期对医保基金的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从而推动医保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医疗保险 建议
在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医疗保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谓的社会医疗保险就是在劳动者因病而不能从事劳动的时候所获得的一定的经济和物质上面的补助,从而在经济上为患者解决基础困难,促进其有效康复。因此,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具有有效推动作用。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国有医疗保险基金的不断完善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改革的成功与否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起到直接影响作用,也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多种筹集方式增加管理难度
在我国,医疗保险的种类相对比较多,在实际的征收操作中就会存在多种筹集方式,从而在收、支和管方面就会存在比较低下的情况。同时在筹集数量方面,医保基金的数目是比较多的,在处理方面也比较复杂,那么管理起来难度也相应增加。同时对于医保基金的上级部门,他们没有对医保财务人员的真正职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只是简单的收账、结账、查账等,并不重视对财务人员的相关专业技能训练,这样长期下来就会导致管理制度的缺失,管理难度加大。
(二)管理方式上相对比较落实,监管是非常不利的
在当前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方面,单纯采用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管理需求。而且在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方面,并没有将相关监管信息库建立进去,这样监管的职能就减弱了。这些漏洞的存在对于整个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安全有效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三)缺乏比较高的增值率,影响整体收支
对于筹集到的医保资金,当前大多数都是用于国债购买或者存款,缺乏大的增值空间。医保基金在管理方面是统账结合,在筹资方面是现收现付。这种独立的基金运行方式,由于地方财政没有给予一定的扶持,对于企业医保基金而言则不能实现实时到账,进而对医保基金的整体收支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医保政策的有效开展和落实。
(四)存在比较高的筹资成本,违规行为存在
在当前我国的医保资金筹集中,成本较高是一个普遍现象。刚经历了改革之后的医保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和宣传等活动,这样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就比较多。同时,对于一些机构和地区,截留医保基金的行为也存在,这些违规行为就会严重影响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
(五)在医改认识方面职工的认识存在不足
对于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员工没有充分的认识,觉得去医院看病自己是不用花钱的,都由单位来负担。所以当听到自己还需要承担部分费用或者在报销的时候有一定延迟,他们就觉得这样的医疗保险是不可信的,因此在投保或者续保方面表现出来的就是消极的情绪,这样对于整体企业医保政策的落实造成较大影响。
二、相关改进建议及对策
(一)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医保部门
在企业规模和职工人数方面,国有企业都是占据首位的,因此需要有专门的医保部门来进行医保基金的相关事务处理,否则在医保行为方面,效率低下肯定是必然的结果。企业可以外聘专业管理人员来医保部门就职,对医保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当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联网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这一系统有效管理和监督职工的参保、就医情况。
(二)注重对医保管理人员相关技能和管理意识的提升
改革后的医疗保险统筹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相关医保管理人员意识的跟进,只有他们有了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和理念,这样才能在技术的有效支撑下实现医保管理的高效率。因此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要加强对医保管理人员相关技能和管理意识的提升。
(三)全面引入会计电算化
在当前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有很多财务人员仍然在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会计电算化的引入是实现医保管理高效化的必然要求。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上,财务人员才能在数据处理上更加及时、准确,账目才会做到有效核实,避免错登、漏登、数据出错等问题的发生。
三、结语
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有企业的医疗保险基金是一项重要的制度,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应该在国有企业和社会各界给予重视。医疗保险基金制度的有效落实是有效改善职工医疗困境、解决职工看病难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红红.新时期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
[2] 飞绞形逋ㄇ徘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J].四川劳动保障,2013(10).
篇10
关键词:办公室 车辆管理 制度
近年来, 滨州市气象局高度重视车辆管理工作,局办公室加强调研,认真论证,科学合理地制订和实施车辆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管理,使车辆正规化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1.事业单位车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事业单位车辆的管理使用中,存在着运行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公车私用等现象,增加了单位支出,影响了办事效率,不利于单位健康发展。据统计,公务用车经费开支在我国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中占了很高的比重,而且逐年还在呈上升趋势。在车辆管理方面,过分依赖于驾驶人的自我管理,造成车辆的故障率高,使用率低,维修成本高居不下。
2.车辆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是关键, 制度是基础。滨州市气象局认真分析本单位车辆配备使用管理的现状及相关方面的基本情况,结合上级的有关规定,参考其它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公务车辆的管理使用制度。根据单位实际,制定出台了《滨州市气象局车辆管理办法》,对车辆使用、保养、维修、技术培训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管理人员和驾驶员职责分工明确,真正做到了管理有制度、考核有依据。局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车辆管理调度,一名政治素质高,业务熟练的人员任车队队长,负责日常管理和技术培训工作。车辆调度采取“先急后缓、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合理调度”的原则,确保一线业务用车和单位外事活动用车。办公室建立用车记录台账,每月月初将上月用车情况(日期、地点、乘用人)报分管领导和财务部门。实行用车签派制度,办公室主任填写派车单,并通知驾驶员出车。派车单须由用车人签字确认,没有确认签字的派车单不予认可。驾驶员月底上报里程及加油记录时,连同派车单一并上交办公室。
对驾驶员实施绩效考核。做好燃油消耗的数据统计工作,及时兑现燃油考核的奖惩。提高车辆维护质量,调整修理作业时间,保证车辆及时修复,提高车辆技术状况。车辆的投保、续保、索赔由办公室统一办理。车辆外出期间出现违章如罚款、扣分、满12分办班等所需费用一律由驾驶员本人承担。严格车辆日常管理制度,坚持责任与行为的统一,严格落实定人、定车、定责任、定奖惩的责任制,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和“三证一匙”集中保管制度,杜绝私自出车等问题,维护车辆管理的严肃性。车辆实行节假日收车制度。法定节假日期间,除值班车辆以外的所有车辆集中地点存放。
车辆维修、保养实行审批制。维修、保养前驾驶员填制“车辆维修审批单”进行审批,确定维修方案和预算,经领导签批后,进行维修。车队队长负责所有车辆维修、保养的台账记录。月初将上月车辆维修、保养台账记录、车辆维修审批单(复印件)报办公室,并进行公示。所属车辆必须到指定的维修点进行维修,维修时必须由驾驶员和一名工作人员共同到场,根据拟定维修价格与修理核定实际费用。车辆修理完毕,单位验收合格后,对修理所用材料进行核对,查验是否更换配件,必要时,将调换的配件交办公室核对。并在所用材料、工时费等验车单上签字确认。
车辆的购买和处置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在计划、购置、配备公务车辆时,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在处置变卖旧的公务车辆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评议审定程序以及具体有效的监督控制,按照有关车辆报废标准和资产处置程序逐级申报,局各职能科室审核后报局办公会批准,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
3.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办公室定期召集驾驶员研究、总结、改进工作,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每月组织有关车辆保养、维修技术讲座,通报车检情况, 使驾驶员从理论上、意识上对车辆管理形成一个认识和概念,同时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车辆责任人制度,车辆与驾驶人责任权利挂钩。驾驶员培训注意强化技术观念,法纪观念和效益观念。预防车辆事故,驾驶员的法纪观念是基础,能否自觉遵章守纪是前提。要求驾驶员加强安全交通法规及业务技术的学习,定期组织安全常识学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利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教育, 切实打牢驾驶员重视安全的思想基础。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违规驾车,严禁车辆“带病”出车。发现车辆存在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车辆车况安全良好。
4.提高过程管理水平
加强技术检查, 提高安全系数。日常管理中,我局对车辆实施季检、月检、抽检、复检,与日常维护相结合,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及时通报与奖惩,有效防止各类机械事故的发生。严格控制车辆油料使用。办公室每月对车辆行车加油情况进行抽查,重点监督百公里油耗异常的车辆。无特殊情况,所有车辆必须持卡到中国石化加油站加油,如需现金加油,应提前向办公室主任进行请示,持乘车人签字证明进行报销,无乘车人签字的油票不予报销。车辆实行一车一卡制度,严禁车辆、加油卡混用。为确保科学、及时、准确地掌握车辆和人员情况,安装了GPS系统。GPS系统可以实现车辆监控,信息查询、调度指挥等功能,对安全行车和避免公车私用能够发挥作用[1]。 GPS 技术在我国车辆管理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逐渐获得全方位应用。
5.结语
车辆安全、高效运行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滨州市气象局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设,实施过程管理,有效约束公车私用等现象,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满足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
-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
- 下一篇:劳动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