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地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地的传统文化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象征与隐喻

符号学,简言之就是研究符号理论的科学,它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变化、发展规律及符号的各种意义。基督神学时期的圣・奥古斯汀将符号定义为“使思考超出对事物感官印象的东西”。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符号,如一般符号中的图像符号,语言符号中的声音符号,设计符号中的建筑符号等。通过建筑符号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再表达,可以使我们重新树立建筑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探寻一条保护历史文化与现实城市发展的新路子。

1 建筑符号的定义

建筑本身的形式就具有其自身的符号意义,建筑符号在符号体系中属于最复杂,含义最丰富的符号之一。总的说来,建筑符号就是将主观领域中难以把握的经验加以客观化、形式化,使这种经验可以被人们直接掌握、理解和接受。并且建筑在为人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传达着一种场所感,使置身其中者产生独特的感知。建筑符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建筑所提供的空间和功能性可以引导受众的一定行为。然而,这种行为的产生也时刻受到历史环境、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建筑所面对的人群具有不同时代特定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受众的改变、行为方式的改变都会推动着建筑功能乃至形象所传达符号意义的改变。

2 符号的象征与隐喻

在建筑外观所传达的视觉刺激中,符号意义一般存在于其原始意义即外延意义。如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柱造、台基和游廊等。这些具体的符号具有鲜明的传统意味和象征性,其内涵意义一般来自于其色彩、大小、地域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如厚重的重檐庑殿顶象征着皇家的高贵;而粉墙黛瓦则描绘着一副江南风情[1]。

建筑的空间所产生的场所感则带来更深层次的象征与隐喻。中国传统的围合式外部院落空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深源文化背景,它暗含着中国人内敛、保守内收型的文化性格。其中由建筑外壁与周边环境共同围合而成的外部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特色之处。在宫殿建筑中,建筑沿中心轴线排列形成充满序列感的院落空间,给人威严、规整的感受;而在江南苏州的文人园林中,采用朴素的自然轴随意放置,产生轻松、惬意的庭院空间。不同于西方开放式的园林所传达的信息,中国式的空间处理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并显现出独特的中国式传统空间文化符号。

建筑本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人造符的一种就具有鲜明的符号特征。不仅在于传统文化符号所包括的古建筑、园林中,在当代建筑也发挥着重要的符号作用。从约会碰头的标志到一个城市的象征,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建筑在现代生活中的符号属性也逐渐为人所认知和接受。

作为一种产品艺术,建筑的形状、色彩、材质、空间等等元素在实现了自身功能的同时也传达着其符号象征意义。而这种意义,通过环境和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来传达。如理解宗教建筑就需要宗教文化背景,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只有具有天主教信仰的信徒才能体会其救世主升天的宗教含义。同样是门,在中国的宫殿建筑中却具有不同的等级含义,其与中国传统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和儒家的等级观念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所以,进行地域性的设计必须对其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外界的文化环境才能得到适合的建筑设计。

3 传统文化与建筑符号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符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证明了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建筑的符号性表达。建筑作为一种具有使用功能的艺术创作,因其内部的使用性质往往具有更强的象征意义。比如天安门、太和殿就代表了皇家的权利;天坛、地坛等祭祀建筑象征了神圣与庄严;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的文化气质等等。所以,一座建筑所在的地域、文化背景、使用功能都成为了它的表意符号。现代的符号设计就要理解传统建筑的符号特性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就运用了天安门这一建筑符号

靳埭强先生曾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为现代的标志设计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思想养料,同时也需要时代的更新来延长它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符号中的建筑符也不例外。只有深刻理解传统建筑符的内涵,并且贴切的进行时代的创新,才能使中国的设计不断发展。

4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应用

传统文化符号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经过时代、环境、条件的更迭往往其原始意义已经逐渐弱化,而其象征意义被保留并得到强化。在象征符号的表达过程中,中介是必要条件。相似性、传承文化或文化解释又是中介的必要条件。建筑作为象征符号表达的中介之一,其自身具有复杂的结构特性。勃罗德彭特将建筑深层结构概括为四点:

4.1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

4.2 建筑是既存环境气候的调节器;

4.3 建筑可作为文化的象征,它从属于一定时代、地域;

4.4 建筑是各种资源的消费者,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

可见任何一座建筑都必然将生活形式颇为基本的某些文化客体象征表现出来, 若想做出既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审美理解的建筑就必须准确认识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层上;不仅要认识传统文化符号的原始意义,更要把握符号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价值标准都发生了进步与变化,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也必然后产生相应的变化。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

2008北京奥运会为世界所关注,位于北京中心轴线两侧的“鸟巢”和水立方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在它们的身边矗立的一栋龙形的建筑更是夺人眼球,光彩不逊于前者。这栋龙形建筑就是北京大观。大观的建设者,将龙形这一艺术符号付诸于建筑之上,在大观站起来的中国龙的造型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龙”是极具中国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中国人自古将自己称之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崇高的精神意义,它代表着威严与神圣,吉祥和幸福。在古代,龙是君权的代表代表的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旅馆、居住于一身的综合性建筑。如此复杂的功能就要求建筑外观的大气统一。建筑抽象的龙的造型,即气韵古雅又线条流畅简约,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和谐的组合。大观正是用最简单的线条、颜色和材质,成功地彰显出东方文化隽永悠长的质感。

5 结语

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着这个时代人的审美,更深层次的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当今的社会,全球已经逐步在向“世界村”的概念迈进。经济的互通,文化的交流,技术的覆盖,信息的共享,使全世界的文化日趋同化。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所有地域性文化的强大挑战。谁能够在跟上世界发展脚步的同时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谁就能使自身的文化永远保持活力。而这就需要每一个设计师都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对于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中的应用应该充分注重实际,尊重地域文化,使用恰当的文化符号。应深入的理解建筑的功能性质,以及建筑的内涵,从而把握使用符号的方向。在选择文化符号时,应全面了解符号的自身内涵和属性,避免符号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运用的时候注意与现代审美意象的结合,推动符号语义的发展。

篇2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化愈发受到重视,并且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既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了古诗词,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笔者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了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品德情操的目标。本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起点、在古诗词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究。

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鲤鱼溪文化

一、探索与实践

怎样将古诗词教学与当地传统结合起来,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鲤鱼溪文化、民族图腾文化等精髓。笔者结合平常古诗词教学实践,进行了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尝试。

1.特色公开课,融入传统文化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学习与交流的最佳机会,也是将当地传统文化向外宣传的难得时机。古诗词公开课授课过程中,不仅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还要和当地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相结合,有计划的开展古诗词观摩课。如教学古诗《江南》时结合鲤鱼文化,可以先创设情境,出示剪纸画――“年年有余”剪纸图腾,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诗意。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感悟诗意。教学“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段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读课文,分析人鱼嬉戏的场景。师:看到采莲姑娘这么开心,鱼儿也来凑热闹做游戏和捉迷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从“戏”字可以看出。师:小鱼儿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溜到北面,你觉得小鱼儿怎么样?生:鱼儿欢腾跳跃,争相追逐,很开心。这时可以播放周宁鲤鱼溪《人鱼同乐》的视频课件,师:我们的鲤鱼溪中的大小鲤鱼在悠然自得地游弋,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请你说说你和鱼儿怎么相处?生:鱼儿见到我们就游过来摇头摆尾,我们用手轻摸鲤鱼,鱼儿不跑,鱼儿和人很亲。师:鲤鱼溪人与鱼同处一块儿,人鱼嬉戏,构成一幅美妙的人鱼同乐的和谐画面……。这样,课文就可以巧妙地结合浦源八百年来的护鱼文化来充实。从宋代开始,当地村民就已经形成规定,要保护家乡的鲤鱼,小学生对本土的护鱼风俗早已耳闻目染,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特色传统文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意,更能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中的精髓。

2.古诗词擂台赛,传承传统文化

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班级每年举行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古诗词擂台赛。首先,组织诗词朗诵会。内容都是小学生必需掌握的近百首唐宋诗词和一些简单的古文常识,有些是小学课本中学到过的,比如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鹿柴》等。其次,开展古诗词知识竞赛活动,设计一些诗词文化常识、名家名作,以书面的形式让学生解答。再次,以擂台赛形式推进比赛。学生根据事先分组推荐代表参赛,由教师出题,内容为小学课内外古诗词,还包括周宁本土的《怡园诗集》《乐天室诗草》等一批优秀诗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背诵整首古诗,或整组背诵古诗词,不能重复,最后将这几轮成绩进行汇总,成绩高者胜出。通过这样的擂台比赛活动,学生不但更深入的了解课外古诗词知识,同时感受了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氛围。这样,使古诗词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好地弘扬了中华国粹,传承了本土文化。

3.诵读经典,同品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前人智慧结晶,反映着深沉历史文化。如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对本土文化的人文价值更不甚了解。因此结合古诗的经典诵读学习,会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本土文化所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时候,让学生思考:重阳节这天古人会做什么,而我们会做什么?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重阳节古人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而我们当地会吃芋头,吃糍粑,孝敬老人,组织老人登山比赛。古诗学习是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要让学生收集周宁本土传统节日古诗词,了解当地民俗,并在班级交流会上展示。例如,在一节展示课上,学生通过交流,他们了解到当地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绝不打井,因为浦源村地形像太极,形状酷似鱼,而郑氏祠堂形状为船,打井了无疑是船凿洞。除了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了解三月三驼灯节、清明祭祖,及独特鱼葬习俗等。引导和提示他们,用古诗词,来描摹眼前看到的情节,使得古诗词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学习充分地结合在一起。

4.联通实践,弘扬传统文化

实践出真知,结合导游活动开展“我是鲤鱼溪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让班级的小导游在课余时间置身导游实践。让学生根据景点的文化,加工撰写导游词,将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结合,活跃孩子们的思维,拓宽孩子们的想象,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品格得到塑造。例如:小导游在给游客介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石牌坊――“孝子坊”时,结合唐朝孟郊的《游子吟》的诗句,《游子吟》写的是母爱,百善孝为先,在浦源这里有现实生活中的孝行,儿子为母敷药割股疗伤的事迹,可谓孝感动天,为后世孝子之楷模。

二、收获与思考

多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收到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更高涨。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古诗词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当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结合之后,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并且学习的负担减轻,学习的兴趣也提 高了。

2.学习气氛更浓郁。让每个教育墙都说话,在班级墙上教师设置了“传统文化区”和“古诗词学习区”,让墙壁潜移默化地发挥育人作用。当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古诗词教学的工作过程中之后,课堂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发言,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是非常浓郁的。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因此,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拥有开放的文化心态的同时,拥有民族文化的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传人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课堂是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新教材改版后也着力于传统文化的呈现。

一、挖掘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

依托当地资源,整合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将民间美术引入到中小学美术课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探索民间美术在基础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利用,这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教学《脸谱的色彩及其象征意义》《紫砂壶》《汉民族服饰的历史与发展》时,渗透有代表性的如:中国传统剪纸、京剧脸谱、角色游戏、皮影、剪纸脸谱、印刷的快乐、中国古代建筑等。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在身边找寻可传承的文化。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泥玩具》一课时,为了能够营造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先让学生欣赏陕西的《彩色羊》,河北的《大公鸡》等,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了在众多民间艺术品类中,民间泥玩具因其色彩鲜艳,造型简练、稚拙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此时兴致勃勃地抢着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学生也知道了艺术因传承而保留,艺术也因创新而发展。

二、在艺术欣赏中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知识,对现有的教材上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地扩展和补充,用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赏析,从器皿的纹饰、外形等各个方面欣赏古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给民间艺术加入新元素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现实生活中皮影戏离学生距离遥远,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皮影和卡通的联系,让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同时结合录像、视频,了解皮影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使学生对此有所了解。

四、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性学习

从学生感兴趣又易于操作的剪纸、陶艺、面具、纸艺等入手进行系统教学展示民间工艺的博大精深。定期的作品展示极大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创意制作,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促进了学生了解品味广博厚重的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化选择观,展现多元智慧。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写一手好书法,学会了变形脸谱的制作方法,能在粉笔上、酒瓶上绘制脸谱,能做剪纸脸谱,更多的学生能制作精美的卡纸脸谱,作品中闪动着智慧和灵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充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中,不仅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还培养了艺术特长,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

总之,课堂是动态的、多变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尊重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在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和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寻找有效途径进行教学活动。这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区域活动 可行性策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浩瀚无垠,博大精深,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夯实幼儿生命的基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必要而有难度的课题。那么采用什么方式实施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优选哪些内容作为幼儿传统教育的切入点,以什么教育形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等成为我们需要深思和探究的问题。为此,我就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和渗透到区域活动中,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等问题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总结了一些可行性策略,现与大家一起分享与探讨。

一、区域活动是开展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之一。

区域活动以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使其成为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同时,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其特有的美和乐趣使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获得有益一生发展的知识与体验,成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的、积极的承载方式。

二、以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为载体,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区域活动同行。

民族传统文化是个大的概念,它包罗万象,涵盖文学、艺术、体育、建筑等各个领域。因此在3到6岁的幼儿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要找准切入点,从局部入手,从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入手。据此,我以当地传统文化特色为切入点,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渗透、延伸到区域活动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原本枯燥、深奥,幼儿不易理解的教育内容,变为生动、有趣、幼儿喜爱的自主游戏,让幼儿在开心、快乐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开设特色区域。

在设置区域时,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开设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使整个区域活动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机结合,凸显传统文化的特色。如:结合山西的饮食文化特点,开设了角色游戏区“三晋拉面馆”、“晋南蒸馍房”、“汾酒专卖店”等;结合民间艺术特点,开设了美工区“美丽新娘剪纸”、“小小布老虎”等;结合民俗文化,开设了表演区“小小秧歌队”、“小小旱船摇”等;结合地产特色,开设了自然区“山西煤炭、矿产自然角”,等等。每一个活动区都赋予了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内涵,而使区域活动拥有了新的魅力,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浅显的方式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

2.把握幼儿兴趣点,有选择地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区域活动中。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领悟其内涵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以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幼儿的兴趣点为依据,选择一些形式活泼、操作性强、形象生动、难易适当、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这样才能使幼儿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1)可以有选择地把主题活动中部分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如在晋商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可以在建构区融入山西特色建筑的活动,孩子们了解山西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创意搭建,兴致盎然。

(2)可以选择地方传统文化中的某一特色活动为载体,进行区域活动。如:在山西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社火”这一民间活动,人物形象丰富,活动形式活泼多样,色彩艳丽,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表演、装饰的欲望。美工区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运用自己的想象装饰旱船;动手区的孩子们用各种美丽的亮片和串珠等材料为秧歌服设计富有创意的图案;表演区的孩子们随着秧歌曲尽情地投入表演;角色区的孩子们为所有工作者准备着丰盛的山西面食;建构区在为社火活动搭建舞台;语言区的孩子们在为社火活动制作宣传册……孩子们情绪高涨,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创造性的活动中,在与周边区域的互动中,感受着民俗活动传递的快乐情感,感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民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收到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

3.特色区域的材料投放。

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做到“三结合”、“四根据”,即结合传统文化主题教学投放材料、结合传统节日活动投放材料、结合地方特色活动投放材料;根据特色区域设置的需要投放材料、根据幼儿特色活动的需要投放材料、根据幼儿发展情况有层次地投放材料、根据活动发展情况阶段性投放材料。材料的投放应包含图片、制作原材料、音像制品、成品与半成品等,以支持、满足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活动需求为原则。

三、教师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指导策略。

1.只有努力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才能游刃有余地创设、指导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活动。

2.支持幼儿在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活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对外来文化要适当接纳,形成客观、平等的态度。

3.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为目的,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积极的内容渗透在区域活动中,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

4.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把握好区域活动内容和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5.传统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要以传统文化特色主题活动为铺垫,通过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

6.活动后的小结,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活动从表面的形式提升为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层次,把握这些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从中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篇5

【关键词】关键词]传统文化;重要性;当代平面广告设计;影响因素

通过平面广告设计可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是企业打造良好品牌形象的主要途径,平面广告设计自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同时也具有艺术美和文化性的特征。如果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可有效提升平面广告的文化气息,而也可以达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效果。但我对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对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如下分析。

1、将传统文化融入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

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诞生了很多独具特色且具有意义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弘扬、继承,形成了一套具有当地特色、包容性、统一性的文化体系。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软件实力,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理念、新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要想得到不间断的发展和应用,就必须跟着时展的潮流,进行适当调整和发展。当地平面广告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设计效果会受到设计人员自身文化思想和文化底蕴的影响。而传统文化则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重要最深远的一个因素。传统经历过多个朝代更迭的洗礼,不但包含着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理念也博大精深。因此,如果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不但能进一步充实广告的形式,而且还可以促使平面广告的内涵和精神更加丰富多彩。

2、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2.1传统民间艺术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各个传统民间艺术都包含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文化和精神的传统,将其应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可大幅度提升平面广告设计的借鉴价值。同时还能使当地平面设计作品中拥有更多的人文魅力,比如:西周到先秦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唐代的金银器物、明清时代的盛行的瓷器等,都可以的应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比如:国航的企业标识由一只艺术化的凤凰以及英文“AIRCHINA”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国航的企业标识展翅欲飞的凤凰就是取材于一件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凤凰是中华民族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拜的吉祥鸟,无论飞到哪里都会给哪里带来吉祥和安宁,而从凤凰的外向上看又似“VIP”的艺术变形。用传统中国红绘制成展翅欲飞的凤凰,具有吉祥、圆满、祥和、幸福的意义,深得国内外游人的喜爱。

2.2中国传统水墨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目前很多企业平面广告设计时,就充分应用了水墨画随意触笔、虚实相间画风,把水墨画不规则的特性和商业广告设计的严谨性巧妙融合到一起,可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我国传统文化水墨画从其表现形式上而言,属于一种不可逆的创造思维,一旦落笔就不能见第二次修改,因此,从水墨画中可以清楚体会到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由的向往。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都比较偏爱水墨画此种意义而发的特点,比如:中国旅行社的标识在设计时,就是通过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把一个行走的人表现为自由自在、随意而为、无所拘束的状态,虽然开起来非常简单,则是黄维教授苦心经营的结果,充分体现人在旅途就应该放松身心,不去管世俗问题,亲身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2.3中国传统书法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传统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书法艺术形式非常多,包括:草书、行书、隶书、楷书等,虽然我国经历了过个朝代的更替,但书法一直被人们广泛喜爱。如果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融入传统书法文化,则可以设计出独具文化特色的广告设计作品。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背景”如图2所示:

从如2中可以看出,会徽由两部分共同组成。其中上部为中国的传统印章,是印章上刻着一个奋力向前奔跑的运动员,正在迎接比赛胜利的喜悦,又像现代文字中的“文”字,也像北京的“京”字,即体现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融入了奥运会的举办地,非常形象深刻。下部为采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把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

2.4构图时处理方式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平、和、中、庸”,对我国传统文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中”指的就是的恰到好处,对我国千百年来各行业的发展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中线排版是当地平面广告设计时经常应用的方法,就是一条中心线从上到下贯穿了整张画面的构图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一种均衡的状态,此种观念根深蒂固,对当地平面广告设计人员有很大影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深入分析了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年文化内涵和人文理念,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可大幅提升广告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房丽娜. 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2]龚敏敏.试析我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48-49. 

篇6

作者:董素云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镇化发展,导致三峡民族地区的农民外出务工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近三年来,据笔者在重庆万州恒合土家族乡、地宝土家族乡、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的社会经济调查,发现这三个乡青壮年男女大都往广东、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打工,还有不少在重庆主城区从事建筑工作,年轻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长的达五十多岁;笔者2009年7月对恒合乡八一村100户农家外出务工人员分布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略)。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共110人,约占100户农家总人口375人的29.37%。(表略)在外出务工的人员中,青壮年劳动力(20岁≤年龄<50岁)共93名,占到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4.5%,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状况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外流,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劳动力的自然趋利选择,是劳动力由劳动报酬低的行业和地区向劳动报酬高的行业和地区流动的一种必然趋势,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另一方面,这种农村青壮年劳力由农村向城镇的大量外流,在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村主要劳动主体的幼化、老化趋势,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对于经济和社会基础本来就十分脆弱的三峡少数民族地区,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随着三峡地区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地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衰落和现代工业经济入侵,许多本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和长期脱离农村,三峡地区的茅古斯、土戏、踩堂戏、建东花鼓戏、南戏、皮影戏、阳戏、三小戏、柳子戏、傩戏、木偶戏等传统戏剧,宜昌灯调、丰都七星锣、龙船调、兴山围鼓、涪陵八牌锣鼓、劳动号子、哭嫁歌和甘宁鼓乐等传统音乐以及许多传统文化已经面临无人继承、无人知晓,随时可能消亡的危险境地。在地宝、磨子、恒合等民族乡调查过程中发现,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都会唱土家族民歌,年龄在45岁以上有个别的会唱民歌,其它的人偶尔能听懂一些,但并不能歌唱。据当地居民讲,他们对学习民歌关键在于兴趣,如果有兴趣的就去拜师学艺。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许多青年男女大都离村外出打工,许多传统文化技艺根本找不到年轻人来学习。年轻人不再喜欢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他们的观点是“老古董,不喜欢!”2.城镇化造成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破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消费市场向三峡内陆民族地区的渗透和扩展,周边农村少数民族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基本生活消费品中的现代电视、电脑等现代电子产品以及生产资料中城市货的比例发生急剧增长。尤其是最近四五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中国各种价格低廉的电子产品的极大丰富,许多三峡民族地区(如重庆酉阳、秀山、万州、彭水等)的交通越来越便捷,外出务工接触的现代消费品越来越多,这些现代消费品已经成为了三峡民族地区农村新经济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消费品的流行首先开始于这些地区的城镇,然后向乡镇及周边农村渗透,并在第一个的示范效应下快速扩展。以洗衣机和电脑为例,2005年前,恒合、磨子、地宝、酉阳等地区农村家庭还没有这种电器产品,但自2006年,恒合乡八一村黄氏一家从江苏带回第一台洗衣机开始,短短两年间,其它家庭陆续也将洗衣机买回家或从外地运回家,到2008年末,洗衣机在当地农村中便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2008年,磨子乡李氏一学生升入大学,其用亲戚给予的奖金购买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在他之后,磨子乡一些家庭纷纷给小孩买电脑,电脑在这些农村的高中、大学生中便很快开始流行起来。现代工业产品的大面积流行,导致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村经济商品化、现代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原有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分崩离析甚至消亡。原有农村经济结构的消亡,必将导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破坏,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的生存和传承必然受到极大的挑战。例如现代信息产品(如电视、电脑等)的广泛流行,使人们信息获取渠道大大扩展,眼界更加开阔,但同时随着新产品而来的现代城市生活习惯和习俗,又导致传统民俗、民歌、传统戏剧等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边缘化,甚至在很多场合显得不合时宜。3.少数民族传统居住地域消失,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原有生存土壤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加上近十年来的三峡移民,三峡民族地区原居民的生活地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一百多万移民离开原来的生活居所,就地后移或远迁他乡;另一方面,许多少数民族青壮年,长期远离传统居住地在外务工或者永远离开原居住地到附近的乡镇、县城或城市重新定居。随着这种越来越普遍的人口流动和迁移,传统的少数民族居住场景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存土壤和社会环境逐渐消失,传统文化难以继续生存与发展。对于三峡民族地区而言,当其处于非常封闭状态下时,传统文化很有市场。而现在,外来的、现代化的、新的文化消费品种日益增长,他们不再满足以往的传统民间文化形式的需求,而热衷于追求时髦、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电视、电脑、网络等。现如今,一方面是民族地区的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到了新的生活区域,他们远离了传统文化场景:儿时围在火堆旁听老人讲神话故事、唱民歌,民族节日时的祭拜、聚餐等活动都与他们无关了。相反的,在新的社会场景中,“现代生活方式”、“现代娱乐方式”是主流。现代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快捷、通俗的方式向村民传播流行文化,这使得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存环境逐渐丧失。如服饰是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之一,据万州五桥移民区一位老人讲:“我们原来几个老邻居经常在一起织布、染布的,还一块哼点老歌(土家家民),讲点故事什么的,大家你帮我,我帮你,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一人能做好整套服装的,可现在我们原来的传统民居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我们住在高楼里,原来熟悉的乡邻只能在上街或路上偶尔碰到,自2003年搬到这新房后,我们几个老姐妹再也没在一块做服装了。”在恒合、地宝、磨子三个民族乡调查过程中,笔者只在一个86岁的老人那找到一件能看清图案的土家族服装。4.城镇化带来的科技、信息等现代通讯,以快捷的方式传播着最新的文化信息,而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难以与之抗衡长期以来,长江以及支流是长江沿岸城市联系的天然通道,在促进长江流域物流、人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的城镇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通讯设施,BP机、手机、电脑等的广泛应用,这些现代通讯工具把各类信息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意识观念、时尚、风俗,非常快速地送到三峡广大农村地区,包括处于内陆深处的少数民族农村,并对当地的人们产生重要影响。当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视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后,每天播送时事消息、社会经济新闻,邻近各地都竞相购买电视,磨子乡小李村一李姓家庭于1993年花了900多元专门从重庆市主城区买了本村第一台电视机。当时的电视机比较笨重,有八十来斤重,但由于能及时观看到山区外的市场情况、时事新闻,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当本世纪现代手机、电脑在三峡内陆地区农村出现后,这些地方的人们能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不仅国内的连国外的各种新闻事务也能及时了解到。这种新通讯手段将西方文化、城市文化等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了三峡的每一角落,各种新风尚和新习俗快速地让人们接受,如婚姻礼俗中都有了更多现代文化的韵味,当地人们都聘请乐队主唱,歌唱内容都是当代流行歌曲。这些现代文化通过手机、电脑、MP3等工具能快速地传播到各个角落、每一个体中,这些人群又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快速地在各个村广泛传播开来,其传承手段、传播速度是传统文化所无法比拟的。而传统文化传承手段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等传统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不管是在时间还是在速度以及便利程度上都远远不及当代通讯工具。这也是现代流行文化快速普及,而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繁荣,并使广大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另一方面,也让三峡内陆深处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如何保护好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是摆在三峡地区少数民族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政府与社会共同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第一,完善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强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城镇化和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尤其是商业意识的冲击,结果可能有两种:一是急功近利,不顾一切甚至是破坏性地开发与建设,这对民族文化将造成极大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另一种情况是,前瞻性地开发利用与进行城镇建设,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使它们得以完整保存。如果是前者,发展了当地经济,却失掉了用经济无法换取的文化资源,成为历史的罪人。如果是后者,则利国利民。“在美国西进运动中,美国人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摧毁了印第安人的文化。后来不再狩猎、说着英语的印第安人没有了文化归宿感,并且犯罪率上升,酗酒和自杀的人数增多,文化生态对于一个独特民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2]因此,三峡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和现展一定要吸取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教训。一方面,要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建立起严格的评审标准和科学认定办法,逐步形成国家级和省、市、乡等各层次保护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各民族聚居区内国家乡和省、市级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单位,并明确其相应的管理责任和权力,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调查与整理,建立多种类别的文化遗产档案。第二,加强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于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保护这样的文化需要专业人士来做。然而,目前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较多,但专业人员很少,尤其是那些濒危遗产的专业人士更少。要让这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保护,必须尽快培养文化传承者、研究者以及专业管理者等专业人才。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三峡少数民族内部挑选合适的人员就地培训。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科研机构和一批专家学者,培养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技术人员,对内自觉地承担保护职责,对外则与国外学者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交流对话。在此方面,三峡民族地区应当与三峡地区高校通力合作,在各民族聚居区建立保护实践基地,在保护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第三,建立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现代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壮年都离开原居住地,这让我国目前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尤其是一些掌握某种技艺的老艺人去世后,导致许多影响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非物质遗产无人继承。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要得到有效的传承,当地政府就必须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一些办法,建立起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在乡、县、市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从三峡各少数民族中选拔、培养、建立一支职业传承人队伍。这方面既可以从日本、韩国获取经验,也可向贵州、云南等地学习[3]。国内有学者对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保护提出了许多建议,值得我们学习。如,李磊提出的三种保护方式:一是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利用合同法和民事侵权法保护其权利,二是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利用各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其权利,三是民族文学艺术传承人利用各种行政资源保护其权利[4]。第四,为传统文化构建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让传统文化有场景可以承载。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存活下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社会与人文环境。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三峡民族地区现今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遗产快速消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场景与教育环境。因此,要注重三峡民族优秀文化生存环境的创造。一是要通过社会宣传、社会教育的方式,在三峡民族地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如利用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将这些文化遗产转化为图、文、声、像保存,如电视节目、VCD、DVD等影像制品,面向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三峡内陆广大社会大众,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将三峡丰富的文化遗产的概念、人文魅力、节庆、服饰、刺绣技艺等在三峡各地方电视台、电台乃至中央电视台、网络进行传播,从时间与空间上拓展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影响力,让民众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切领略到三峡民族文化遗产的人文魅力。二是要在社区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当选取那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如哭嫁歌、摆手舞、跳丧舞、巴渝舞、川江号子等传统音乐舞蹈,以及赶年、小年、女儿会等民族节日,在三峡民族地区的各个乡镇、赶集场以及民族聚居社区开展这类传统文化活动[5]。这些传统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对社区居民行为的观念和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对社区居民具有教育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社区的建设。

通过上述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既能让人们愉悦身心,又能传承民族文化,同时还能增进不同民族间、不同人群间的了解,加强本地居民与移民、农民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为城乡的和谐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三是要通过学校教育传承与保护三峡民族文化遗产。这要求学校教育在教学管理、教学思想、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加入一些三峡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6]。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三峡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乡土教育中专门开设此类课程,请当地民间艺人讲授传统文化;在三峡地区高校中,也可考虑开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修课,如讲授与欣赏各民族口头神话故事,学习少数民族手工艺制作,并配以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另外,要与该区域各高校进行合作,积极开展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科学研究。

篇7

一、礼敬传统文化,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群

北京市八一学校将“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具备中国传统‘和’文化的修养和气质”作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学校以此构建了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并在课程中突出对学生进行中国精神、国际视野、卓越技能、语言表达等九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通过品读、思辨、实践、体验等方式,在不同领域获得对“中国精神”的多视角认知,体会“中国精神”的内涵,理解家国情怀,并对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做到“知行合一”。

1.语文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学生构成复杂,有小初一贯制的学生,有初中才进入学校的学生,还有来自几十所学校经中考进来的高中生。鉴于此,学校打通学段,建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小学部研发了以国学为中心的系列课程,形成了《国学与经典》等六门校本课程,并以大、小课形式,使小学生从诵读、练笔、习惯等多方面体验国学。初中开展“国学周”活动,激发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高中开展古诗文教学,把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作为学生的精神落脚点,通过游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触摸和理解传统文化。

2.艺术类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

音乐学科在“兼顾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的课程模式。初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京剧引入课堂教学中,高中开设了演奏模块的《古筝演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太平鼓》等特色校本课程。

美术学科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教育资源,向学生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

初中将《书法》《皮影》作为校本必修课程,还开设了《篆刻》《剪纸》《陶艺》《京剧脸谱绘制》等选修课。高中开设了《中国画》《陶艺》《扎染》《书法》等校本选修课程,广受学生欢迎。

学校还建立了多个专业美术工作室,实行导师制,指导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练习技艺,陶冶情操。

二、体悟传统文化,积极探索文化教育的模式

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走进课堂,学校进行了不同课程的实施模式探索。

1.语文《国学》专项课程实施模式

学校在高一开设《国学》校本必修课程,由专任教师负责,以中华书局的《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为课程的指导教材。该教材单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的学习、人格修养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教师经过学情调查、同行研讨设定了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流程,制订了过程性、终结性和特殊表现性等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课程实施两年来,对学生的人格与认知产生了很大影响。

2.艺术类课程实施模式

艺术类课程以美术为例,其课程内容从经典和学生热点人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实施,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成果非常丰厚。比如《皮影》课程,学生通过分组模式,结合传统文化剧目、借鉴现代动漫表现形式来自行创作皮影短剧,凸显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通过剧目展演扩大了皮影在校园生活中的影响力。

美术虽是技艺类课程,但教师却跳出了技法层面的教学,通过明确目标,精选内容,以灵活的方式和互动的实践,与学生共同体会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智慧。

3.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模式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以及跨学科系列文化游学等活动类课程。以文化游学为例,该课程整合了语文、历史、政治、地理学科,开发了四条文化游学线路,即齐鲁文化行――走访三孔,登临泰山;江南文化行――访金陵,访绍兴;中原文化行――访洛阳,探龙门石窟;西安文化行――游大雁塔,观兵马俑。

出发前,语文教师会介绍当地诗词歌赋等文化精髓;政治教师会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当地的政治、经济、商业等情况;历史教师会介绍当地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朝代更迭等历史知识,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地理教师会结合学科分析当地的经济、人口、气候特点等。各学科都会以研究课题形式,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上路,为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迁移性开拓了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学生在行走中触摸到古老文明与灿烂文化的脉搏。

今后学校还将开发《自然地理之游》校本课程,包括沙漠文化、海洋文化、植被文化等;《红色之游》校本课程,如重庆、江津等地一系列的红色文化游学。

4.社团活动践行传统文化实施模式

社团最能实现“体验式”教育的精髓,传统文化国学社团在校园中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有班主任引领下自发成立的“国学社”,有语文教师指导的“国学社”,有艺术中心领衔的“京剧社团”等。

学校京剧社团是2008年成立的学生社团。通过京剧讲座、参观京剧团、制作手抄报、专家授课、京剧社小演员表演剧目等形式,将京剧真正引到学生身边,让学生了解了京剧,甚至喜欢上了京剧这一国粹。

近年来,京剧社团参加了多种展演、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等,获得了众多赞誉。为了更好地跟上时展的步伐,学校聘请专家创作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孔子拜项橐》《封金育子》《老子说》《毛遂自荐》等优秀成语典故新编京剧。

三、反思,以利前行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取得了一些成果,今后,学校将进行以下方面的改进和深化。

一是转化。学校现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立在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之上的,今后学校将从这种模式直接转化为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二是渗透。在更多的学科,包括自然学科课堂上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哲学思考。

三是内化。通过显性和易行的课程和经历,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对中国文化的依赖,或者是下意识的行为。

篇8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17-03

一、民族旅游和民族文化的内涵

(一)民族旅游

根据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科恩教授(Erik Cohen)的定义,民族旅游是:(1)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2)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3)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便被贴了旅游性标志。换句话说,民族旅游就是把古雅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民族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以经济为基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灵魂。

(二)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民间,传承于社会,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二、我国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大多数民族旅游资源还处于尚未开发或未得到完全开发利用的状态,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更能体现出中国旅游业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已不能满足游客返朴归真,探本溯源,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民族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已率先对基于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促进民族社会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民族旅游为增进少数民族地区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机会。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来到旅游目的地游览、观光,与当地居民交际沟通,旅游者承载着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来到异地他乡,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原有文化带到了旅游地,影响了当地居民,扩大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视野。

2.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民族地区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得到了发展,传统的音乐、戏剧、舞蹈等受到重视与挖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设又得到维修与管理。这也促使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使那些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使用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能转化其生存方式和用途而继续传承下去。

3.加速民族文化世界化的进程。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购买、消费商品化的民族文化时,附在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内的文化观念也在旅游者接受的过程中被结合进他们的观念系统,从而扩大了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使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封闭的传统文化显现于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显示出新的价值,甚至使一些发展前景堪忧的民族文化因素也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二)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

正如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民族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

1.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被同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居住在较偏僻的地方,保留了更多的该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在异族异地文化的强力冲击下,接待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有可能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如中国少数民族汉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过汉族的春节、端午节等,穿轻便灵巧的汉族服饰,甚至一些民族村寨、民族城市也丧失了民族特色。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内涵日益与外界趋同,旅游地吸引力也日益减弱。

2.民族文化舞台化、商品化。由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当地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在旅游商业运作中,为了满足旅游者求奇的心理,旅游开发商往往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使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旅游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时采取一些庸俗化的举措,在某种程序上亵渎和歪曲了原有民族文化的纯朴性。

3.传统文化价值观退化。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虽然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大,但各民族仍有共同的价值观,如热情好客、忠诚朴实、吃苦耐劳、重义不重利等,民风十分淳朴。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游客的大量涌入,有意无意地带来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引起了以往相对封闭的接待地居民价值观念上的急剧变化。其中也有进步的积极因素,但也引起了当地居民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甚至遗失,从而导致一些诸如传统失落、道德失范的现象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接待地原本良好规范的旅游氛围。

4.民族文化遗址、遗迹被破坏。客观上旅游会对旅游地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造成损害,如照相机的闪光灯、游客的汗水、呼吸及指印等都会使庙宇中的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成千上万游客的脚步可以磨平任何建筑地面上的精美图案,再加上一些游客的不检点行为,如乱涂滥画、乱砍滥挖,使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伤痕累累,不堪负重。还比如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开放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修复带来了极大困难。

四、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关系

民族旅游开发不只是一个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方面的经济问题。在把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必须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首先是特定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愿望的载体,其次才是可供展示、出售的“民族旅游产品”。因此,开发民族旅游绝不能仅注意其经济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更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在传承民族精神、维系民族道德传统、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这是民族旅游开发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所以必须重视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问题。

(一)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展”之间的和谐

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展”之间的和谐其核心在于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开发。不管是采用何种方式和形式,都应该符合特定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文化当代的发展方向,绝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旅游市场吸引力而不加选择地肆意开发。民族旅游开发必须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旅游者的消费权与民族地区居民文化发展权之间的和谐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吸引旅游者,但是必须尊重和保障民族地区居民的包括“文化意愿”、“文化利益”、“文化表达权”等在内的文化发展权。

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包装必须征求该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对民族文化中任何内容的公开化展示与出售,都不应造成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损害与剥夺,不应在满足旅游者文化消费需求的旗号下、在商业资本与权力政治的双重压力下武断地侵犯或剥夺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

(三)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

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是负载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民族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发展民族旅游带来的一切收益的分配应当保证当地居民的应得利益。当前,我国许多民族旅游开发中虽然也强调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的应得利益,但由于居民参与面不广,参与层次低,参与效益有限,大量的旅游利益从居民身边流走,有的民族地区和居民甚至成为外来强势集团的“摇钱树”,由此引发了各利益主体矛盾冲突、产权纠纷、开发无序,导致资源破坏和旅游地形象受损,极大地影响了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管理者协调好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那么对促进民族旅游的开发、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如桂林“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印象刘三姐”中的表演者都是当地的居民,这里的居民不仅不排斥这一节目,而是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参与者能获得不少的报酬。因此,必须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才能促进民族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四)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民族旅游的兴起,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他们平常的生活内容可以成为赚钱的资源。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旅游产品生产”,但这种自发的旅游谋利冲动若得不到科学引导与调控,往往会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展发生冲突,因此要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实现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必须对政府、开发者、旅游者、当地居民等各个方面有所要求与制约

政府对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的发展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创汇、创收和解决就业人数等经济方面的效益上,仅考虑其产业和市场层面的问题,而是必须把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社会转型与整合等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政府的民族旅游开发理念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开发者、当地居民天然的旅游谋利冲动。应通过由民族文化专家、文化人类学家参与制定的着眼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民族旅游开发规划,对民族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与调控,引导旅游发展朝着与当地社区和谐一致的方向发展。而在旅游者层面,应大力提倡“尊重一理解一融入”这样一种民族旅游新理念,培育健康的民族文化旅游心态,摒弃居高临下的审视、肆无忌惮的窥视等心态,倡导对民族文化进行平和的探索和小心翼翼的探询,真正成为民族文化的欣赏者而不是民族文化的骚扰者和入侵者。

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发展确实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实现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即要保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抑制其负面因素,真正把民族旅游开发当作民族地区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作为发展经济的途径与手段。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最终目的是,使民族旅游地居民由于享受到文化开发与发展的成果而乐于参与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造和文化生产,使民族旅游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上的优化,使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群,现代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

[2]吴晓萍,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1).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案例;初中地理;问题应用情况

初中地理教学面对的是身心发展比较迅速的学生,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欲望是促进学生学习以及身心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案例体验分析活动,能让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收到良好的效果。初中地理借助传统文化案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全身心参与讨论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使得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初中地理所用到的传统文化案例主要包括民居、服饰、古代诗词等地方特色,用探究性活动使得学生们在参与探究中掌握分析、探究等地理思维意识。教师设计好体验分析活动能让学生在参与地理活动中不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地理赏析和观察等能力。

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时期,初中地理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应该注意知识与实践并重。教师需要抓住“从做中学”的思想精髓,避免传统枯燥的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在体验性学习环境中使得学生更好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很好地让学生保持兴趣,加之他们的好奇心重,使得讨论气氛一般比较活跃。但因为学生的学习、交流和理解等能力差异较大,还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时刻保持辅助角色,让学生的讨论进程更加有条理、有秩序,而不是完全以玩耍为主。另外,对传统文化的取舍和选材等工作要做好。在民居、服饰、古诗词等地方特色文化的选择上教师要做好分析,把适合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课堂,不适应的应该及时舍去。

二、实际应用情况分析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前,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和兴趣,结合当地的民居、服饰等地方特色文化,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能容纳多种文化的探究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讨论,把学习的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步骤和方法,带着目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交流等技巧。

1.传统诗歌、传统建筑等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教师首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学生身边的传统建筑,把当地建筑和古代、国外等建筑进行比较,将传统建筑文化与地理紧密结合起来。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领会当地建筑和其他国家的差别,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建筑,做好发言总结和归纳。最后,教师指名学生将小组和个人对当地传统建筑的想法和居住体验分享给全班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广泛参与传统文化的地理课堂活动中,进而让学生敢于创造性地分析当地建筑与气候、降水、气温等方面的联系,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教师可以把古代诗歌引入课堂,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诗句帮助学生树立海拔与气温的关系。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帮助学生理解降雨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用“秋高气爽”等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天气与地理联系。

2.借助传统服饰,加强地理与传统服装文化的联系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入传统服装文化,借助服装差异讲解不同地方的气候情况。比如,在我国新疆地区因为深处内陆,降水少而温差大,所以当地人们中午时的服装是薄而轻的纱布,到了晚上或者早上则是厚厚的棉袄。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新疆气候的兴趣,又能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一举两得。进而,教师在进行探究活动设计时就可以把青藏地区的服装情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分析新疆地区和青藏地区服装的差异,从而得出青藏地区和新疆地区气候上的差异。在学生学习中国地理地形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传统民谣等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比如,在讲解西南地区地形时,教师可把《云南十八怪》这个民谣用了起来,这样,课堂既有趣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另外在讲解蒙古高原时则引入了“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以此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发展。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腾冲大塘;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经济发展

傈僳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现约62万人口,主要居住在云南省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高山峡谷之中[1]。傈僳族先民在公元8世纪以前的商、周时期属青藏高原北部一带的古氐羌部落族群中的一支,傈僳族人民为了生存从青藏高原迁徙到四川盆地,再经云贵高原进入澜沧江、怒江峡谷地带生息繁衍[2-4]。腾冲地区的傈僳族于清康熙四年从怒江迁移至此,由于民族人口数量的弱势与迁徙的客观因素,使得傈僳族民族本源文化与地域内的其他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族源相同而地域文化不同的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和傈坡等支系[5]。由于傈僳族的生活习俗,一直选择山高谷深、地势险峻的地区栖息,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因此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保留了傈僳族独特的传统文化[6,7]。

云南省腾冲县界头乡大塘社区,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25°38’N,98°40’E),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北与泸水、西与缅甸交界,国土面积133.64km2,海拔约1850m,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800mm[8]。大塘社区大河边傈僳族自然村是完全由傈僳族村民组成的村民小组,该地的傈僳族村民是从怒江洲泸水、碧江、兰坪,大理州云龙,保山市潞江坝及缅甸岗房等地迁徙至此,现有农户45户,人口285人,13个姓氏,16个家族。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经济收入主要以烤烟、林木产品和畜牧养殖为主[9],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约2500元。村民交流的语言有汉语和傈僳语2种,但是现今已没有人会写傈僳族文字。由于大塘产业基础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缺乏经济主导产业和集体经济来源[10],与曲石乡的烟草、油菜、粮食基地相比,不具备大面积开发农业的条件。本文重点探讨了大塘社区傈僳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以期从花傈僳族传统文化着手,寻求民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1.传统文化

1.1服饰文化

居住在大塘社区的傈傈族,由于传统服饰色彩艳丽、图案丰富多彩,自称为“Xiangxiang Pa”,当地的其他族同胞根据他们美丽的服饰而称之为花傈僳。当地傈僳族妇女服饰主要由包头、银须项圈、串珠珠、披挂、大裆裤、膝箍、吊筒、竹麻尼等组成,同时佩戴傈僳族民族服饰中最重要的装饰元素“贝饰”,主要款式有拉本里底、海贝集、俄勒帽等。傈僳族男子传统服饰称为“喜鹊衣”,由傈僳语叫“Wu Te”的青布包头头饰、项圈、白布长衫、大襟衣、腰带、大裆裤、漆箍、吊筒、竹麻鞋组成,配以海贝带花包、胸花、辫花缀、长刀、箭包、努子、弹笼和火枪等装饰物,有些富裕的年纪较大的长者,还爱挂珊瑚或玛瑙耳坠。

与怒江地区傈僳族相比,大塘社区花傈僳族服饰装饰更加丰富多样,无论是形态各异的头饰、银光闪烁的耳饰、色彩艳丽的颈饰和层次多样的胸腰饰,以及流光溢彩的佩饰,都显示出了当地花傈僳族人民的爱美情节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1.2传统节日

虽然大塘社区的傈僳族属花傈僳支系,但也同样保留有傈僳族传统的节日,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澡塘会、刀杆节、新米节等。“阔时”是傈僳语音译,为“岁首”、“新年”之意,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11],每年12月20至22日举办,相当于汉族的新年。过年期间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同时在春节期间还要举行“澡塘会”,傈僳族人们相聚在温泉边一起洗浴,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他们用圣洁的温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秽,迎来吉祥。

刀杆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举办,已有数百年历史。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滚,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刃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杆上,组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刀杆节是僳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产物,更是僳僳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僳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新米节又叫收获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至十月,当稻谷、玉米成熟收获季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以举行收获节活动方式,品尝刚收获的粮食并煮酒杀牲聚众活动来庆祝一年辛劳的收获。在聚众活动中,寨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自带酒、肉和米饭聚集在村寨中央的晒场、草坪或者附近的田地中,人们燃起篝火,边聊天边饮酒尝新。老人围着熊熊的火塘过讲述远古的祖先历史故事,男女青年三五成群欢歌笑语,弹着琵琶歌唱丰收,往往通宵狂欢,尽兴方散,这种活动往往延续十几天,因而,傈僳族习惯上称九至十月为“醉酒月”。

1.3表演文化

傈僳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唱歌跳舞,每当有传统节日时,能歌善舞的傈僳族都要进行表演[12]。花傈僳作为傈僳族重要分支,唱歌更是大塘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当地舞蹈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模仿动物行动的舞蹈,如鸟王舞、鸡吃食舞、猴抓虱舞,反映被人们所猎取捕获的鹿、熊、猴、兔,到人们所驯服的猪、鸡、羊、马的沸腾的王国,一个鸟飞鱼跃、鸡跳羊斗,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而异常热闹的天地。鸟兽舞大多是独舞形式,跳舞的人怀抱琵琶,自弹自舞,舞蹈趣味幽默诙谐。二是生产生活舞,当地居民将生活中的动作姿态,如收小米、开火山、狩猎、洗衣等赋予艺术的韵味,表演起来活泼多变,热情奔放。三是表现战斗的舞,这种舞蹈表现勇猛无畏的精神,体现了男子的阳刚之美。群众自娱性的《琵琶舞》是年节、婚嫁时人们最为喜爱的舞蹈,只要弹拨乐器“弦子”一响,从儿童到老人都会翩跹起舞。“跳戛”是一种集体歌舞,过去只要一跳起来就要跳几天,短的也要跳一夜。常在堂屋和院坝转着火塘、烧着水酒,边唱边跳,由长辈或有威望的人及其他人相和。结尾时,由群舞者唱高八度。《锅庄舞》是彝族、傈僳族所喜爱的舞蹈。“锅庄”,则因为最初围着火塘跳的舞而得名。

歌唱与当地花傈僳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13,14],民间谚语说:“盐不可不吃,歌不唱不得”。花傈僳族人民在探亲访友、打猎放牧、田问耕作、谈情说爱、节日聚会、婚丧嫁娶时都要唱歌,更有甚者就民事纠纷或打官司时也用唱歌来表达、调解,堪称世界歌唱一绝。花傈僳民歌按歌曲功能和歌唱内容可分为两类,其中歌曲功能类可分为九种,分别是:(1)木刮亦称木刮哺即叙事古歌;(2)摆时即山歌;(3)优叶即情歌;(4)喂然哦即结婚调;(5)尸乌刮即丧葬调;(6)密达即劳动歌;(7)赤罗嘎即牧歌;(8)萨讷其哦即儿歌 (摇儿歌、摇篮曲);(9)然哈枯即祭祀歌。歌唱内容类可分为十部即“大调十部”。

2.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探索

2.1整理和收集传统文化

建立专门的资料整理、文物收藏、档案管理的机构,整理和收集传统文化,建立社区文化博物馆,展示花傈僳族的传统文化。请专门的学者对民族文学和文字作科学分类、收集、贮存,除了对现有传统建筑和民族服饰进行文字和图片资料保存外,还要注重对传统手工制作方法的记录,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保障花傈僳族民众在文化保护方面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文化传承人[15],保障花傈僳传统文化传承。

2.2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连接点

挖掘、筛选出大塘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中可与现代化嫁接的文化因素,促使经济与文化相结合,使文化成为花傈僳族走向现代化的支撑。

塘社区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可现代化的因素,如恋爱自由、婚礼简单、火葬习俗、重视生态、保护水源及水源林、重视畜牧、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尊长敬老、耻于偷窃等。此外还有许多直接可与现代经济嫁接的文化因子,如服饰、节日、民间文学艺术、刺绣、传统饮食等[16]。只要认真挖掘、筛选,研究这些传统文化中可与现代经济接轨的文化因素,导入现代科技文化、经济文化,使传统文化融入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那传统文化也就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如对傈僳族的传统节日阔时节、澡塘会、刀杆节、新米节等进行包装、提升,利用举办民族传统节日,充分展示本民族的历史、民俗和风情,吸引本民族及外地游客参与,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花傈僳族群众带来了经济实惠,又使本民族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经济发展了,就能唤起花傈僳族爱护、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2.3实施经济的文化战略

如何从过去不经意的“文化资源”中开发出经济效益,为大塘花傈僳族脱贫致富开辟新思路,这需要培养一种新的意识。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特点,但表现方式不一,开发的价值、难度不一,“文化战略”则帮助我们寻找闪光点、开发点。例如大塘社区花傈僳族作为山地民族,它的采集、生产方式和民风民俗,对于外民族、外文化的人就极具吸引力,加上当地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宝贵的旅游资源,加以组织开发就是财富。因此,大塘社区的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不能为保护而保护,而应将其注入旅游业的发展之中。一方面扩大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体现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不同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为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积累资金,从而形成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2.4收外来优秀文化

经济发展给大塘花傈僳族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加之汉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当地其他民族文化的渗透,同时腾冲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商业文化,都使其传统文化内外交汇,导致花傈僳族传统文化衰退、消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该现象必须正确应对,这就需要主动、积极地吸收整合外来优秀文化,丰富、发展本民族文化。大塘花傈僳族有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传统,在当今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不能闭关自守、孤芳自赏,只有敞开胸怀,吸纳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并充实到本民族文化中去,民族传统文化才有生机和活力。

3.结语

大塘社区是一个非常具有旅游开发潜质的地方,温泉群、田园风光、抗战历史、大树杜鹃等。近几年来,进入大塘开发、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旅游开发将作为大塘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把握好花傈僳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生态旅游。花傈僳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并存的局势,有巨大的可塑性与发展空间,合理把握文化开发与经济发展共进,是今后大塘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科]

【参考文献】

[1]王学辉.法人类学的体验——云南省怒江大峡谷傈僳族习惯法文化简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7):233-244.

[2]杨套华.傈僳族刀杆节伦理意蕴研究概述[J].金田(社会视野),2002,12:270.

[3]马世雯.傈僳族的传统思想及其当代社会观念的演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5):39-43.

[4]高志英.流动的文化和文化的流动——唐代以来傈僳族的迁徙及其文化变迁研究[J].学术探索,2007,3:117-121.

[5]杨晨飞.傈僳族历史变迁对其传统体育的影响[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3):63-65.

[6]赵学先.民族理论视野下怒江傈僳族的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25-29.

[7]斯陆益.僳僳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8]薛纪如.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9]沈立新,马建忠.高黎贡山西坡大塘村社会林业活动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8,(3):58-62.

[10]熊清华,朱明育.高黎贡山周边社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1]侯兴华.傈僳族刀杆节的由来及其演变[J].保山学院学报,2012,31(3): 84-89.

[12]李茂林,斯琴高娃.傈僳族风俗志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13]李艳芳.傈僳族婚俗类大调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 2013,26(3):91-96.

[14]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