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历程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的发展历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模式
一、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
自从1844年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以来,合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发展。是一个有了近200年历史,有着许多丰富经验和模式可供学习和借鉴,成熟的制度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事物。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合作运行模式,它们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的经济体系中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价值与作用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1972年,欧盟开始启动共同农业结构政策,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它对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支持各成员国农业经营单位进行组织结构改革,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其现代化水平。对于符合条件、订有发展计划并得到本国政府批准的农业经营单位,在给于优惠贷款的同时给于其购买或租用土地及兴修水利工程等方面的资助,所需资金25%由欧洲农业指导和担保基金支付,其余部分由本国政府承担。其次,为促进农业经营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欧盟要求成员国建立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和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农业经营单位提供有关经济和农业技术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帮助培训农业经营所需的各种人才,所需费用一部分由本国政府负担,另一部分由欧洲结构基金提供。最后为鼓励农业经营方式的改进。欧盟和各成员国政府共同对农业经营单位为改进经营方式而进行的互助合作、联合经营、扭亏转产等活动提供技术知道和经济上的资助。
在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一般都受益于国家的扶持。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农业合作社的管理,主要从立法、税收、财政信贷、合作教育和专业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扶持合作社。对农业合作社的经营与增长起积极影响与推动作用。
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法国政府特别重视并积极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完善,并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对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最大的支持,如给予农业合作社创办投资补贴、免收各种赋税、提供低息贷款等。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法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极为迅速。法国农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及其提供的良好服务,为法国农业经营单位的规模扩张和公司化、资本化农业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澳大利亚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发展壮大,约有400多家农业合作社。组织内部成员约有35万人,占农业劳动力的80%,资产22亿澳元。农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以及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在同一时期的比利时,农民联盟所属合作社的正式名称是“市场供销公司”。在比利时全国900个村庄都有基层商店,在合作社内部成员中,农民持有股权,基层供销社的经理由社员选举。基本任务是有效地组织和集体购买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集体销售农民的农产品。
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他们的起源、基本规定、组织机构、业务内容等有所不同,但存在着共同的成功经验,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农业合作社,也叫农协它是日本目前最主要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的农协是半官半民的组织,而不是完全的集体或民办组织。它即是农民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自发建立的群众机构,也是日本政府借以推行农业政策的中介机构。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日本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在生产中为了对抗风险需要组织起来;另一方面,二战刚刚结束时,日本农业的形势比较严峻,要让农业合作社自然发展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因此,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并进行了直接干预。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则被界定为实行生产者(劳动者)联合、民主赶里和平等合作的集体组织。具体规定了合作社的集体性质包括三条:第一,合作社的社员必须是生产者。第二,不论股份多寡,任何社员只能拥有一票的表决权。第三,合作社每年与非社员的交易额不得超过与社员的交易额。
德国的合作社是社员群众共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具备民有、民办、民享、自主、自治、自助的特性。合作社积累的公共资产(固定资产和自有资金)的所有权归社员集体,并由国家基本法和合作社作保证。它具有完全的法人地位,具有独立的权利和义务。通俗一点说,它是由社员群众自愿组织起来,通过“民办国助”和相互资助,促进社员经济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
可以看出日、美、德农业合作社的群众组织色彩顺次加强,而政府的作用则依次减弱。日本的农协是半官方组织;德国对合作社的规定中提到了“国助”;而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政府只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其他干预则较少。
篇2
1水利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健全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各种各样的粮食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国家统一修建水利工程,有利于降低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的成本,防止农民在开渠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帮助他们避免了自己开渠灌溉的麻烦,降低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成本;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多样,而且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国家中的水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河势,改变农业灌溉的水质和水温,使其变得更加有利于自然灌溉。健全的水利工程更有利于为各种鸟类和水禽类提供更好的栖息地,提供更好的避难所,而各种鸟类又是许许多多农业害虫的天敌,进而更好地保证农业生物链的正常运行,而这则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进而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更有利于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部分环保技术措施有利于各种动物的快速成长,有利于各种植物的快速生长,从而有利于维持农业生态平衡,大大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2防止农业生产遭受洪涝灾害
作为产生农业生产研究人士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我们都知道农业生产最怕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力巨大,而国家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措施,不断建立比较完善的防洪体系,而与水利工程有关的各种措施都这些有利于防止农业生产遭受大型的洪涝灾害,在枯水期或干旱季节的时候,水库可以放水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灌溉水,防止大片农作物枯死;而在洪水期或将于充沛的季节,水库可以贮蓄多余的雨水并对洪水进行拦截,以更好地防止降水过多或洪水泛滥而淹没大片田地,造成农业破坏,同时贮蓄在水库的水更有利于在旱季的时候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更有利于保证广大农村地区的安全。
3有利于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粮食生产的多样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在粮食方面也要求五谷杂粮都要吃,在蔬菜方面也要求进行绿色生产和多样化生产,以保证身体的健康,而这无形中要求农业生产的多样化,要求农业生产的高产量,而作为促进农业生产高产量的重要因素—水利建设便显得更为重要,不断加强水利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产生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水利基础的保障,为各种粮食生产和蔬菜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改变广大农民群众靠天吃饭的消极现象,提高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多样化。
4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来源
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短暂的时间性的就业,增加他们的额外经济来源,而这不仅有利于自己他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使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来投资于自己的农村生产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所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各种农业生产工具,而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而粮食产量的提高又再一次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经济来源,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其余的则用于农业生产,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5结语
篇3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探索养老服务业与城镇化建设共同发展的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探索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之上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模式,分析了其在推动养老服务以及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作用。
[
关键词 ]养老服务;农家乐;城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长期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将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造成劳动力的数量供给不足,同时会导致劳动力人口自身的老龄化,影响了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有碍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养老比率上升,不但是社会负担加重,还会大大提高劳动力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和经济发展速度。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影响。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沉重的支付负担。养老金领取者的相对增多和缴纳者的相对减少,会导致养老金的严重缺口,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重冲击。由于老年人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将增加医疗卫生和医疗保健体系的支出压力。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养老资源不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之中国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使得社会养老需求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和家庭养老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4-2-1”的家庭结构使得子女难以独自负担起养老责任;就业机会和观念的转变,人口流动成为普遍现象,家庭成员分散在各地,家庭观念淡薄;传统家庭向核心家庭分化过程中,子女与大家庭脱离;部分老年人独立意识增强,愿意自己生活。因此,探讨新的养老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迫在眉睫。
二、农家乐养老服务发展的可行性
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适应老龄化需求。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以及空巢家庭的逐渐增加,弱化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并引起居住方式、供养方式、照料方式、交流与沟通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养老服务会逐渐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区服务养老和机构养老偏移。而利用农家乐为依托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具有其优势。
利用原建筑改造节约成本。老年住宅不需要建造楼房,这样易于老年人的居住和行动,因此可以利用农家乐原有的住宿场所或进行适当改造,从而节约了拆迁重建的成本。由于农家乐大都存在大片空余土地,建设老年人生活需要的设施方面也可以节约土地资本。
老年人易于满足情感需求。在精神生活上,老年人最怕寂寞和孤独,不同子女一起住的老人,尤其是单身老人,散居在城镇和乡村对老人十分不利。农家乐多处于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处,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里易产生归属感,人群一般也是同一阶层、同一群体,人群熟悉度高、生活习惯一致,会降低孤独、陌生的心理。另一方面,农家乐大都距离城市不远,易于子女的探视和照顾。
养老服务所需劳动力充足。老年人特别是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有极大的照料需求,需要家政服务业、医疗保健服务业、老年用品业、老年文化等产业的辅助功能。利用农家乐发展养老服务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吸纳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养老服务业的入门门槛较低,经过比较短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医疗知识护理培训就可以把这些劳动力转换为老年服务人员,因而能够为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同时解决了老年人的照料需求。
双向经营实现共同盈利。利用农家乐发展养老服务业并不是将农家乐转变为养老机构,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养老与旅游的共同发展。传统的农家乐旅游只是在节假日才会出现客源旺盛的场面,而工作时间农家乐则面对客源短缺的问题,此时正是发展农家乐养老服务的机会,而节假日老年人大多回到子女身边团聚,那么农家乐也可以恢复原有的传统旅游聚会的经营模式。由于老年人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不大,这两种模式转变并不会产生过高的成本。
三、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一是养老地产设施业。按照老年人的需求建设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追求房屋设计、道路建设、健身器材、商铺规划等方面的适老型方案和设计。二是养老医疗卫生保健业。加强医疗卫生设施、专业化的医生和护理队伍、专业的保健医生和保健服务、康复中心、保健设施和保健用品的的建设。三是养老文化产业的发展。老年人在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多为老年人提供健身器材和健身场所、开展和举办适合老年人需要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活动。四是养老用品产业。在老年人的食品、服装、家具、行动用品等生活用品方面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五是养老产业体制。社会养老保险方面不断变革、商业养老保险积极发挥补充作用,积极探索新型的养老模式。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是实现人性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需要和保障。在推进城镇化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有效的与养老服务产业相结合,不但有利于解决养老问题、提高政府的公信形象,保障家庭和睦、改善老年人生活,并且大大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科技创业,2011,11(5).
[2]杨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3]闫晓英.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困境与重构[J].中国民政,2010(8).
[4]伍鹏,刘建.特色旅游“农家乐”及其深层次开发探讨——以重庆农家乐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1(16).
篇4
一、现代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包括除涝、排害、灌慨等各种水利措施。当前,我国现代农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诸如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增产增收的促进、旱涝灾害的抵御、农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等问题。作为农业生产设施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既关系着农业生产的命脉,同时对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也会产生很多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间的关系。我国的社会的发展史中水涝灾害不断。据调査,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耕地面积不断持续减少,但是灌溉面积稳定增长,水平持续提高,这种现象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进人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过去无人过问的在农业基础设施,被广大农民充分应用,这也根本上扭转了我国粮食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
(二)社会的稳定也依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进步,而社会的和请稳定又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惜惜相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的大部分份额,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民问题属于一个基础性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以有效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打好农业生产基础,并为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打下基础,才能有力支撑起国民经济的持续而快速发展,进而才能真正解决好农民问题,使广大农民享受发展成果,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粮食安全问题依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我们国家,灌溉用耕地是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因此可以说,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效益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农田水利建设。灌溉水平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体现。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高灌溉技术和设施,以适应现代农业的灌溉水利用率高的新要求。由此,现代农业发展的进步和效益是与农田水利工程直接相关的,受其制约。为了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就要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步进行。
二、埔桥区农业水利发展中现存的问题
埔桥区地处淮北平原东北部,属于淮河流域。淮河自古以来就是水害多发的流域,当地农民一直与水旱灾害进行了长久而激烈的斗争。我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774~895毫米,年平均气温在四季气候变化较大,冬季十分寒冷,处于冬季的时间其他季节较长,有四个月之久;夏日炎热,梅雨期持续时间较长,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目前,埔桥区农田水利存在如下问题: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低。全区160座各类涵闸,蓄水库容为7万平方米,对水流的拦截少,利用率低,加上设施陈旧,蓄水不足,现有的地表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区现有1.7万眼电井,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5眼,达不到农业灌慨要求。水源短缺,很多灌溉区域用水得不到保证。随着用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缺水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二)工程老化,蓄水能力衰减。全区地表水资源重要依靠灌溉。目前全区有300多座灌溉站,但90%以上属于70-80年代建设,老化严重,年久失修,大部分工程无人管理,不能正常运转,造成电灌站形同虚设。
(三)现有水利工程设施配套有短板。如有的缺乏田间配套,有的缺少排放设施,这使得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再加上一些管理缺失,如:管理督导不力,维修养护不符要求,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效益,达不到水利灌溉的真正目的。
(四)新建工程实施难度加大。比如:人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这就需要加大更多的人力物力。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促进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笔者以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制定一个总体的农田水利建设纲领规划。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建设规划可谓是一项最为基本的工作,起到宏观指导作用。那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呢?一是制定出村级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制定村级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过程中,立足于配置水资源的合理性,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和统筹兼顾的原贝。二是对规划编制工作要加强指导和领导力度。为了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应由水利管理的主管部门牵头,并联合规划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拓展投资渠道。一是对于政策性资金要积极争取,得到投人的资金越多越好。加强统筹利用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资金,可以分期对一次性解决有问题的灌区建设项目进行改造,使灌区的骨干工程与小型田间工程相结合,配套齐全,做到建设好就能发挥作用,避免建而无用。而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可以设立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抓好田间工程配套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作,并根据旱涝碱沙荒的总体情况,实施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发展水平。二是充分利用资金统筹。从实际出发,既确保国家财政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断加大,又要鼓励民间投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整合资金项目,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民间投资主体参与水利投资。建立起国家,民间多元化的投资与农民自愿人资相结合。
(三)增大水利建设的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推进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要积极引进适合于水利建设的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提高水利建设的高科技水平,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联合调度灌区水资源系统,改进地面灌溉网络,大力推广管道输水灌溉等,最大化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篇5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措施;对策
Abstrac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we must work hard i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o we need to explore a variety of irrigation techniques and related technical measures to further reduce the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need for ration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griculture and irrigatio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effective measure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to analyze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historical background,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sprinkler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micro-irrig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prospects and other issues more deeply aware of the cont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its related issues to be discussed.
Keywords: agriculture and irrigation; irrigation; water;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农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的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作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
(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2)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 )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3)滴灌技术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道和滴头三部分组成。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滴灌系统可分为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两类。固定式滴灌系统是指全部管网安装好后不再移动,适用于果树、葡萄、瓜果、蔬菜等作物。半固定式滴灌系统干、支管道为固定的,只有田间的毛管是移动的,一条毛管可控制数行作物,灌水时,灌完一行后再移至另一行进行灌溉,依次移动可灌数行;这样可提高毛管的利用率,降低设备投资,这种类型滴灌系统适用于宽行蔬菜与瓜果等作物。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历程 网络安全 农业领域
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应经由当初的低速、简单、用途单一的网络技术状态,变成今天的高速化、网络交换复杂化、应用类型多样化、综合化等全新状况。与之紧密相关的社会应用延伸,诸如多媒体会议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远程医疗系统、远程电子商务系统等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宝库Internet几乎涵盖了:通信、教育、商业、科研、艺术、娱乐、农业、工业、书籍、政府部门等涉及到人们活动的全部资源,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就需要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经历的简单历程。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不同地域的能够进行独立操作的很多计算机以及该计算机的外部设施,用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按照网络通信协议的要求,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软件等相关设备,能够达到资源共同享有,信息彼此互通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能够避免单一电脑力量的有限,把昂贵的硬件、先进的软件和难以计算的海量数据实现共同使用,从而为每个连接用户节省了大量重复且昂贵的开销,节约了社会资源。当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激增,网络服务需求出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此通讯设施正在不断改进、不断增加,计算机技术也在加大改进步伐,提高更新的速度。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将全球千家万户紧密相连,当今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2 计算机网络技术经历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初始阶段,这是计算机第一次与通讯技术实现了连接。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地面防空系统通过通讯线路把远程雷达设备与测量控制设备连接到同一台计算机上。这就是人类社会第一次尝试将计算机技术同通讯技术结合。这次取得成功之后,美国航空公司飞机订票通过将中央计算机与遍布全美国的2000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又一次获得了成功。而且实现了集中控制与分时段多个用户的处理技术,这样就完成了以中央计算机为中心,成为了终端机,并完成了多机并联的新尝试。也形成了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致雏形。
第二个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网络逐步走向标准化。微型计算设备和微处理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的应用逐渐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就需要有相应的网络使用规则加以规范。于是,美国IBM公司最先公布了(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SNA标准(即系统网络结构),DEC公司也提出了(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DNA标准(即数字网络体系结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委员会,专门服务于开放系统互连分技术,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这些都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标准化。
3 总结
3.1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
当今社会依托互联网技术,把世界各地人们的相关生产、生活有效的连接起来;世界各国间依托互联网技术,无论政府,还是不同国籍的网民间,凭计算机互联网很简单的就能实现网上文字、图片和视频的交流,这就极大的增进了国际间的交往等等。然而,在互联网带给人们,带个各国,以及各国家间交流的无比便捷之余,涉及到的:个人家庭住址、姓名、联系方式、银行帐号,涉及公司的财务统计、业务安排等,以及国家的军事信息、部门管理的信息等等,好多都是需要保护的,甚至是绝密的东西,但这些涉及到法律问题的东西,都出现了违法泄露和违法窃取问题。这不但引发了社会对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极大担忧,有时还引发国家间的外交冲突。所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研究远没有止步,可以说永远需要改革进步。这里包括:
(1)国际间需要不断改进互联网技术的原有的不适应时展的老套规则。
(2)国际间需要制定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规则。
(3)互联网技术需要改进、设备需要更新以适应新时期网络安全的需要。
(4)加大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使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能够懂法、守法,按规则办事。
(5)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人材的培养,建立一个管理范围广、管理精准的网络安全管理队伍。
3.2 我国计算机互联网应用单就农业领域而言,还远没有实现其应有价值
我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这些都离不开农业技术信息的现代化。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能够把数亿亿计的中国农户连接起来,让他们及时了解某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当前的市场价格、今后的市场价格趋势等,避免农户因为信息不畅搞种植上的“一窝蜂”,造成丰产不丰收。当然,这只是计算机网络带给农业好处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但是,当前的中国农业上能实现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这个目标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1)加大对农民计算机网络的培训力度,让每家农户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接收。
(2)加大农村计算机普及力度,通过政府补贴,信贷帮扶等形式,帮助农民购置计算机设备。
(3)建立专业、规范的农业互联网平台,为农业信息资源提供全面、最新的东西。
篇7
[关键词]中国火龙果之乡 罗甸火龙果发展历程 发展优势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6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23-01
一、前言
黔贵大地是优良农业物种的理想发展之地。罗甸更是贵州天然的农作物养殖温室。十二年罗甸致力于火龙果的产业发展之路,从引进到大面积推广,从品种单一到自主培育多种优良品种,从不知名到名声在外,都让罗甸火龙果成为了贵州省政府推动精品水果发展的重点项目。罗甸火龙果产业发展的历程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其产业前景广阔,采用初级产品与精深加工产品相结合的方式,做大做强指日可待。
二、中国火龙果之乡——罗甸
罗甸位于黔贵之南,接邻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该县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了年均气温在19摄氏度左右,年日照时长1350-1520小时,年降雨1100-1400毫米,全年霜降期仅为一个月左右的独特气候资源。而且罗甸县土地资源丰富,这些有利资源完全符合原产于中美洲的火龙果生长需要。这种绿色健康的精品水果被引入罗甸,其产业前景非常宽广。截至到2012年8月份,罗甸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约5万亩,每亩产量在八百到一千三百公斤,实现产值两万元以上,成为了全国闻名的中国“火龙果之乡”。
三、罗甸火龙果产业发展历程及优势
1.发展历程
罗甸县于2001年成功引进火龙果种植项目,通过对火龙果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让火龙果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孕育成长起来。六年内罗甸对火龙果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已经获得了可喜成效,先后培育出“紫红龙”、“粉红龙”和“晶红龙”等优良品种。2007年,罗甸县全面推广火龙果种植,还获得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11年罗甸全县火龙果投产面积0.6万亩,2013年年底预计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继续深入,罗甸县火龙果产业会得到迅猛发展,预计五年后达到全县火龙果盛产期,实现年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预计年产值达23个亿。
2.发展优势
2.1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发展的保障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了罗甸县种植火龙果的有利气候条件,除此之外罗甸的土壤为喀斯特石灰岩发育的石灰性土壤。酸碱度呈现中性或者微碱性,特别适合火龙果的生长。
2.2火龙果自身营养价值
火龙果的营养价值不胜枚举,富含大量营养元素的火龙果还有保健和药用价值,对降血糖控血压、血脂等方面有极好的功用。这些优点为火龙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2.3政府引导,全县联动式发展优势
火龙果产业已经作为贵州罗甸农业发展的主力,从县政府每年不低于二百万元的转向资金扶持,到种植大户的贷款贴息,再到省级果树科学研究所和财政、农业开发等各部门共同推动,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对罗甸火龙果发展事业的支持。通过长期专家论证《贵州省火龙果优势区域布局暨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火龙果产业成为了罗甸县“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依靠“政府推动、项目支持、群众参与、部门联动”,将火龙果产业做大做强。
四、罗甸县火龙果发展前景展望
1.发展从起步到中期阶段过渡
罗甸火龙果产业经过了12年的发展,已经从初步阶段进展到了中期全面发展阶段。这一转变,会对全国火龙果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也需要加大罗甸自身产品优势,拉开与同类产品的区别,占据市场最大份额。高速发展的阶段必须加强管理,把罗甸建设成全国火龙果培育、种植、销售的重要基地。
2.创新发展火龙果产业
没有转型和创新,火龙果产业不会形成恒久动力,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中也就站不稳脚跟。后期发展更需要对火龙果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套措施”的要求,成立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集团承包的工作方法,推进火龙果项目建设。以项目捆绑和农户自筹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以公司带头与农户自产自销相结合,以专业种植带动农户种植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创新式发展。
3.树立品牌,开辟罗甸火龙果产业新理念
罗甸后续工作要以打响品牌,致力于广泛宣传为主。侧重于罗甸火龙果自身品质、口感、生态、环保等特色的宣传。加快推动商标注册和申报国家级别农业标注化示范区及火龙果地理产品保护标识等工作。充分利用农产品交流会、科研展销会甚至生态旅游等项目来提高罗甸县火龙果的知名度。依靠互联网平台以及相关报道平台来全面促进罗甸火龙果在广大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提升市场占有率。
4.持续研发新品种
单一品种在市场上不能够获取优势,火龙果新品种的引进是今后罗甸县火龙果发展的重头戏。黄皮白肉火龙果的发展要加快步伐,抓好新品种选育工作,可运用引种、嫁接等方式进行培育研究。与贵州省甚至外省市科研单位挂钩,共同进行此方面的探索,不断发现新的优良品种,完善培育技术。在开发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现有品种栽培,提高火龙果品质和口感,以产品质量稳固市场。
五、结束语
火龙果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在领导重视、政策扶持,只有切实加强对火龙果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统筹协调,将政策落实到位,形成一体化的发展体系,才能促进罗甸火龙果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另外罗甸要围绕火龙果产业发展加大力度推进边缘产业,如包装、储存、再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形成配套产业链,相辅相成的促进火龙果产业上台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85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指的是:研究人员在成功研究一项农业新技术或新成果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边传播,并逐渐被大众接受、使用的全过程。以我国实际情况为为基本出发点,学习借鉴国外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加速我国农业技术的扩散与使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发展历程
国外对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初期,并将扩散概括为模仿定律。扩散研究广泛涉及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地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十分复杂,因其研究目的和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农业技术创新采用行为的研究,它以农民为研究对象,以诱导农民行为为最终目的,方法上侧重对经济行为的分析,重点影响研究农业技术创新采用的各个因素;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农业技术创兴扩散的整体特征为对象,重点研究扩散过程中,影响扩散的因素、扩散的速度、扩散渠道等。另外,在对农业技术创新分类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公益性技术扩散、经营性技术扩散及中间性技术扩散等。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扩散研究十分有限,研究分散,成果较少,还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化。尽管如此,也需要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
1.1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辨析
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上,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农业技术创新采用、农业技术推广等。对于创新与扩散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两者有关系,认为扩散是创新的后续子过程,创新是技术研究的源头,要研究扩散,必须先创新;另一种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关系,扩散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规律性的独立系统。
1.2影响扩散的因素
影响扩散的因素主要有: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和效益性、技术适用的地域环境限制、经济社会环境等。在分析出影响因素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大政府诱导行为和政策支持、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户素质等。
1.3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模式有以下三种:传播型、交互型和指导型。传播型的扩散内容为单一的农业技术,以大众媒体为主要的扩散渠道,扩散方式以面对面传授、示范为主,其缺点在于传播速度满、传播周期长、受众面小。交互型是以互联网、农业专家系统为载体,扩散内容广、速度快、质量高。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是传播型,并逐渐向指导型甚至交互型过度。
2国内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比较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国外扩散研究始于农业,研究内容宽泛。国外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实力研究众多,这些研究结合了农业技术的特性,针对性强、可信度高,能真实反映具体内容。兼顾微观和宏观研究。对微观行为和宏观定量化数学建模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起步晚,虽有一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对成功扩散的研究多,是百姓的研究却很少,着重关注已完成的扩散,而忽视了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监督的研究广泛,但缺乏微观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加强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将对新技术的研发进行探讨和简要分析。
3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未来发展
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实证研究,提高成果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关注扩散现象的空间过程研究,农业技术的扩散不仅是时间过程,也是一个空间过程,应加大地理学科的研究与应用,发挥学科专场。例如,一项农业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状各异的区域的扩散路径、扩散速度都会不同,通过对他们的跟踪调查,可得出不同的空间扩散模式。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农民素质低、农业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低等特点,重视中国特色研究,切实结合中国国情展开工作。
4结束语
我国从实际国情出发,在国外先进经验的指导下,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和改革,从而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刘笑明,李同升.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趋势[J].经济地理,2006.
篇9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北京市的农村统计以农业生产统计为主,农业生产统计又是以粮食生产统计为重点,因此粮食生产统计是统计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当时实行的是体制下的统一经营,粮食产量都进行了检斤过秤,国家又对粮食进行统购统销,统计起来还相对比较容易也比较准确。统计过程主要是由生产队统计员根据销售和检斤过秤的数量加总上报,用逐级汇总的方式取得资料。
党的以后,在农村中实行了以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北京市的农村统计对象一下子由原来实行统一经营的3995个生产大队转变为113个联合体、11298个专业户和90多万个分散经营的农户。每个生产经营单位在粮食的种植品种、种植方式和销售渠道上都不一样。因此如何适应这种形势,准确、及时地反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国家统计局于1984年2月正式组建了农村抽样调查总队,同年6月北京市也组建了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前身之一――北京市农村抽样调查队。从统计内容、统计方式到统计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粮食产量统计上采用抽样调查实割实测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这种方法减少了调查工作量,缩短了调查时间,提高了数据质量,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在抽样调查初期,许多人(包括统计系统的人员)对抽样调查的方法不理解。昌平区有个乡镇统计员,不太相信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于是,就在当年搞了一个试验,组织对全乡的粮食产量进行检斤过秤,结果采用实割实测调查出来的亩产与检斤过秤的亩产只相差1公斤,从此他成为了抽样调查的倡导者和宣传员。通过几年的实践,抽样调查方法已被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广泛认可,调查数据为各级政府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参谋作用。每年一到6月和9月,1000多名调查员头戴草帽、手拿测框和测绳活跃在农村的田间地头,有的推着小车,有的测量距离,有的收割样本,有的纪录数据,远远望去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北京市综合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粮食产量调查工作又迎来了一个前从未有的发展机遇。2006年3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北京市将原农调队、城调队、企调队合并,组建了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同时采取与市统计局融合的模式,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北京一号”小卫星发射成功,为统计部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调查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北京市正在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建设生态城市,农业的生态服务价值调查提到了统计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在抽样调查工作内部,由于粮食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使粮食收获和播种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也给抽样调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北京统计人借机构改革的东风,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研究用遥感(RS)测量方法代替抽样调查方法进行粮食产量调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经过三年的实践,获得了成功,并从2009年夏粮产量调查开始实现了业务化运行。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绿色覆盖面积、农业设施面积等调查。通过改革,开拓了调查领域,充分利用遥感技术的现势性、客观性、空间性等优势,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快速统计;节约了人力和调查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调查的数据质量。同时,调查手段也有了一个大的提高,测量面积用上了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及时监测农业的发展变化,还建立了农业生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回顾调查总队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笔者有三点体会:
一是调查总队是为改革开放而生,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前身――市农调队和市城调队组建于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6月,在此之前北京市就开展了农产量抽样调查、城市和农村住户调查,编制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查队组建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1989年4月为了适应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将农村、城市抽样调查队更名为农村、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开始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1998年7月为了加强企业调查工作又新成立了北京市企调队,开始建立工业企业规模以下抽样调查制度和开展大企业大集团调查;2006年3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调查数据质量又将三支调查队合并,成立了北京调查总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调查队系统的抽样调查体系。从这些发展的历程看,每一次机构改革都与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都是为改革开放服务的。今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北京调查总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调查总队始终把提高数据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回顾20多年来统计调查工作走过的道路,不管是机构改革还是方法制度改革,不管是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每走一步都要把提高数据质量放在第一位,始终把数据质量视为统计调查的生命,因为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作为政府决策的依据。如果说原三支调查队的组建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那么调查总队的成立同样也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20年前开展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是想采用科学地方法提高数据质量,如今采用遥感测量方法调查农产量和生态服务价值也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原来实施的城乡住户调查超级汇总是提高数据质量一项重要措施,现在开展中加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研究是要与国际统计接轨,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还有住户调查实行电子记账、消费价格调查使用采价器进行采价等等。为了保证调查的数据质量,我们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科技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金融概念,并从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构建其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拓展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开辟了农业科技金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对于实现科技创新战略、“四化”同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技金融 农业 理论框架 逻辑起点
引言
农业科技金融是在科技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农业自身的特征,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限定在农业领域,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以及本质等重要概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界定。本文首先依据历史的逻辑对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演进进行回顾,进而对农业科技金融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最后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是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拓展,对未来科技金融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也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的研究逻辑上来看,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农业科技金融的铺垫阶段和农业科技金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阶段等。
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阶段。在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初期,国家政策主要是推动科技和金融的融合、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在这一时期,科技贷款、风险投资等形式也开始起步,但金融资源的配置并没有体现市场的特点,更多的是将金融元素“有计划”的引入科技领域,以实现资金对科技的支持。
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铺垫阶段是指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重视农业科技与资金的结合,这其中又分为农业科技金融雏形期以及农业科技金融形式不断创新的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这一阶段。这一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风险投资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科技金融的其他形式更加的丰富,并且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形式日益成熟。
农业科技金融概念的提出源于2010年7月首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举行。这次大赛开创了农业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新模式,创新了农业科技领域科技管理体制,延伸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也为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材料。
上述对农业科技金融发展历程的回顾表明,农业科技金融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进的。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
鉴于国内对科技金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体系还很不成熟,本研究借鉴目前农业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总结农业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经验并加以提炼,进而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这一过程遵循归纳式理论构建模式,属于理论构建研究。
本质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本文采用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认识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起点,从本质出发,可以把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结构中各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且有利于农业科技金融各项工作更好地运行。
(二)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构建路径
本文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构建过程,以本质为起点来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构成要素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
1.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农业科技金融可以理解为一个产业概念,即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就可称之为农业科技金融。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完整概念应该是:在一定制度背景下,汇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有机结合,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该定义需要进一步说明:
政府和市场的结合。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较低的资本产出比和较高的风险等特性,使其很难吸引市场化的金融资本进入该领域,再加上我国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以财政性的资金为主。但是完全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在资源配置上又有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上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大胆的创新。
农业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农业科技金融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有需求,农业科技创新要求金融工具或是金融服务形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满足包括融资、分散风险、监管在内的各种需求。
农业科技金融是全社会投入性活动。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需要政府、银行、科技企业自身、担保机构、各种中介机构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进行资金投入的一体化组织构架和机制。
2.农业科技金融的主体。一是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根据前面对农业科技金融定义的阐述,农业科技金融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融资需求、农业科技金融服务需求。其需求主体包括:农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政府和农民等。其中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科技金融的主要需求方。
二是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与农业科技金融需求相对应,农业科技金融供给包括:资金供给、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供给。供给主体包括: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政府和个人等。其中,投资机构是农业科技金融最有潜力的供给主体,在提供资本的同时,还能提供人力资本、企业管理方法及社会资源等附加服务。
三是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是连接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桥梁。中介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中介机构;另一类是金融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担保公司、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主体的融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性机构。包括:信用评级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咨询公司、以及各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
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供给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及其活动构成了农业科技金融市场。
3.农业科技金融的功能。满足科技资源的融资需求。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农业科技金融的核心。农业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无足够的固定资产,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类的“软”资产很难变现和估价,导致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融资。再加之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现阶段无论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探索科技银行、建立政府引导基金,还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都是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科技工作提供包括融资、担保、评价、监管在内的一系列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融资前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价,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担保,融资后的监管等诸多问题。因此,农业科技金融不是简单的投融资体系,而是包括投融资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政策法律体系等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其作用是为了满足融资以及为融资提供相关的服务。
4.农业科技金融结构生物学视角剖析。和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似,农业科技金融也呈现出双螺旋结构。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中,农业科技和金融分别是两条主链,这两条主链也呈现反向平行的方式。农业科技金融实际上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从结合到高度融合的演进过程。当农业科技与金融达到高度融合,农业科技金融也就达到了稳定的结构。第二,科技活动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会有不同金融的工具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配置金融资源。这就实现了农业科技与金融的“配对”。第三,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由于金融资源与农业科技活动结合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农业科技金融形式的多样性。第四,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充当“氢键”的是一系列的运行机制,包括: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信息共享、财政投入、金融支持、风险管理以及创业风险投资等一系列的运行机制。第五,DNA处于一定的环境当中,不同环境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农业科技金融也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即政府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
5.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当农业科技金融双螺旋结构稳定后,就会实现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可以分为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
初级目标是帮助农业科技资源解决融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但是在科技创新的初级阶段对金融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而该需求是农业科技企业自身难以提供的。农业科技金融能够用金融资本来孵化、支持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最终目标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四化”同步。农业科技创新是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但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将农业科技与金融结合,就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为农业科技注入大规模的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科技的资金问题,而且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浪潮。
6.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内容剖析。农业科技金融的体系分为农业科技金融的投融资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支撑服务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政策法律体系三部分。
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是为了满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按照金融制度的一系列规则,而建立的资金融通系统。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将金融资源进行聚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配置。在借鉴国内外融资体系建设,并结合目前我国融资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农业科技企业融资体系应呈现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政府支持体系为辅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