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典的传统文化

篇1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中学教学 方法与尝试

经典是民族的符号,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积淀,它蕴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是文化的象征。而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生存数字化、传播信息化、网络虚拟化的新世界社会背景不断冲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充满了功利性和实用性,冷落和疏远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众多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精神的荒芜,产生精神危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为此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

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相比之下,我国在阅读方面所做略显欠缺。一位中学生文学社的社长一语道破真谛:"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的是如何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其实不会阅读,或者说,随着考试能力的增强,我们已丧失了阅读能力。"这实在是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很多有识之士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的齐大卫教授曾主持汇集了北京市学术界的20多位教授、11位副教授和一批优秀中学教师坐在一起,为中学生精心奉献了一套语文补充教材《阅读》。

此后,2002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语文读本》(小学卷),2006年6月全国第十六届书市开幕期间,很多作家呼吁学校要承担起责任,“希望在外界浮躁的时候,通过阅读让孩子们的心静下来,沉下来,由‘浅阅读’走向内涵丰厚的深入阅读,让孩子们的灵魂通过阅读高贵起来……有文学经典伴随的童年阅读,会给孩子的一生罩上诗意的光芒,使一个人的一生都相伴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

笔者现根据在南师附中任教多年的教学尝试和积累的教学思想,希望通过对本校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在中学阶段的编选情况及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的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能够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状况,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的教学现状

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在中学教材的编选情况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一册 第五单元 《论语》十则

第三册 第六单元 《买椟还珠》(韩非子)?摇?摇《滥竽充数》(韩非子)

第四册 第五单元 《公输》(墨子)

第五册 第六单元 《孟子》二章?摇?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六册 第五单元 《鱼我所欲也》(孟子)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第五单元 《论语》八则

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论语》

第三册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第五册 《逍遥游》(节选)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

第一册 《劝学》(节选)

第四册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专题《逍遥游》(节选)

(五)苏教版选修教材

1.《史记选读》

2.《唐诗宋词选读》

3.《唐宋家散文选读》

目前,中学阶段正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是最新的一套教材,它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的产物,编选的意图也正是教学工作者所要把握,学生所要接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

二、中学教师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讲授情况

中学阶段的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不仅是因为一线老师及学生重视不够,更有人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尤其是今天,新课程标准虽已实施多年,但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忽视了文言文对提高中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只停留在最为浅显的字词的梳理与记忆,而作为文言文最为精髓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东西,则涉及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厌,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文言文,不愿读文言文。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文言无用”思想的根本所在。

三、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学习情况

当前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习文言文就是要记住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背诵一些根本不理解的文句,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和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篇目外,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

四、“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对于中学教学的影响和价值

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对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具有现代文不可企及的真切感,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同时,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也促进了现代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 语文教育实践中经典教学策略的失误

目前,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广泛使用,导致出现了“多媒体致使经典阅读脱离文本”的现象。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感,极富感染力的音响效果,以及极具时代气息的视频效果,吸引广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多媒体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文本的阅读。过度依赖多媒体,导致学生脱离文本,使作品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消失殆尽,从而让学生丧失了自我的感悟和思考。《红楼梦》的魅力是电视剧、电影永远都无法反映的,《论语》《庄子》也不是于丹侃侃而谈就能全部诠释的……

同样“用笔记代替阅读体验”、“用形象标签化取代学生自己的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缺失了思考,没有了辩论,甚或一味模仿,如“私塾教育以及颇受争议的读经热”等,都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永远是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是自我的想象和延伸,是自我的收获和启迪,真正的“阅读”与模仿无关,与灌输无关,它是个人的独特的行为,是个人的意志行为,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所以它与操纵无关。

那么学生究竟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呢,南师附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了阅读课的课程标准,并总结了四种阅读方法:

一、精读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好一本好书的办法就是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他还总结出精读的三个步骤:了解、批评、接受。这就是著名的"三步"精读法。这也就是说读书首要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表达情感,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质疑,批判的接受,对作品进行消化吸收。

朱熹对于精读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要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如此,则得书之真髓矣。”这就是著名的“剥笋”读书法。精读,即精心、精确地去读。不但读懂字面义,还要读出潜台词与画外音。

二、研读法

研读,也称为精读,是阅读的另一种主要类型,它以研究为主。所谓研读,就是要对需要学习的教材、书籍、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并且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研究,必要时还要边读、边思、边作笔记。因此可以说研读与通读一样,是学习社会科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三、诵读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在诵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感与情感体验也是与众不同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同时他又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这段话表明了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

“口诵心惟”是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强调诵读的关键,不只是简单的朗读,还要注意思考。

四、其他,如讲座欣赏法、讲解评析法、辩论讨论法等等

这些方法更强调了他人的指导作用以及质疑、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对阅读的巨大作用。这更能加深阅读者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思维的拓展和训练。

阅读的方法并不仅有这几种,学生阅读可以以其中一种为主,也可以几种相结合,关键在于个人的所得。

当然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也有困惑。一是现在阅读量相当大,那么多名著阅读要完成,实属不易。但学生的阅读时间很难保证,时间太少;二是学生对阅读名著缺乏兴趣,反而倒是对一些肤浅的流行读物兴趣颇大,我们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三是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师的阅读时间。

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南师附中还不断进行经典研读的实践尝试,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开展活动课程三个方面。

一、走进经典阅读现场

南师附中王栋生老师认为,阅读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明显优于读书少的同学,所以他们的各科学习往往很轻松,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底子”。人站得高了,天地才会变得更大。

基于此,南师附中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走进经典阅读现场”,目前已经尝试教学三年多。我们不仅在学生的阅读现场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还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列出了《高中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二、开设选修课

阅读课程是“经典阅读”的第一保证,而选修课程则是校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的形式。本校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每个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现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举例如下:

三、开展活动课程

在我校的新课程体系中,语文组承担着三门校本必修课程,一是基础年级的“写字课”,一是所有年级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及名为“走进经典”的课外阅读课。这三门课程,都是我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校本必修课程,因为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书写水平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一个人的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一个人的阅读量,阅读面,阅读习惯,更是一个人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不二法门。

新的课改需要凸显学生的个性与提升学生的素质,老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我们开展丰富多彩且扎实有效的活动,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提升孩子的素质。

通过一系列阅读课程的开发实践,对我校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开创出了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模式,学校的新型课堂得到了很多专家首肯;其次,各种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再次,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推出了“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推荐阅读书目”;最后,作文教学硕果累累,多次获得省市各项奖项,且高考成绩异军突起,多次有学生获得语文单科状元。

总之,这一系列的成绩跟我校的课程理念,跟学生的广泛阅读是分不开的。

结语

曾有家长问王栋生老师,为什么语文一直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还要背诵古典诗词,学习文言文?王老师无奈而痛心地说:如果数理化学不好,那仅仅会落后,如果母语学不好,缺少人文素养,那就是愚蠢了。如果在愚蠢和落后中间让你选一个,你选什么?进而王老师又说,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上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所以我们希望这些名家名作,这些“经典作品”,能让我们的学生有修养、有情趣、有思想、会生活,能给我们生活和人生的启迪,从而促进自身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记得《金蔷薇》中描述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老兵沙梅,为了那朵金蔷薇,他是怎样地用碎屑来熔铸它。经典,就像那朵蔷薇,每一缕都是金一般高贵,每一缕都是一段传说,每一段都充满着甜蜜和悲凉……我们相信那些慰藉心灵的阅读就像那沙梅积储的“珍贵尘土”,总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心中绽放出最美的“蔷薇”,不仅滋养我们的生命,更能美化我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由历史沿袭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古迹文物、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其保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可选择性。每一代人都需要向传统文化搜求发展的蓝本与灵感,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它的保护与传承事关民族的未来、国运的兴衰。

二、电视媒体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电视媒体作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之一,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对现实环境信息的纪录具有最大量和最逼真的效果。同时,形象直观的传播特点,使电视媒体受众较少受文化程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其传播规模与效益也居当今媒体之首。如何利用电视传播的这些优势和特点,来完成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应该是电视人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1.丰富节目的类型和内容

观众对反映传统文化内涵的节目需求是呈现多样化的。以传统节日文化的电视传播为例,目前的文艺晚会或新闻资讯类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清明诗会”、“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中秋诗会”等电视节目颇具中华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同时兼顾传统节日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在海内外都吸引了大批观众。而央视文艺频道在春节期间推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系列讲座——《丹韵词音》,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美、文学美与电视媒介的形象直观性巧妙地融合,对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做了创新性的改变和尝试。从传播效果来看,这些节目将尊重观众与完成媒体责任有机结合,将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电视媒体的通俗表达完美融合,很好地完成了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解读。

2.转换表达方式,营造媒介景观

电视媒体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应一味追求收视率,而是要准确理解自身价值,精心策划好各类节目。充盈着民族化的思想意识和情感诉求的表达方式,才是观众习惯和乐于接受的。近些年,中华经典诵读会的逐渐兴起,就是电视媒介转变表达方式、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有益尝试。而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是电视媒体通过营造媒介景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清明祭祖大典”、“端午龙舟大赛”、陕西“华山论剑”等等电视直播活动所营造出的媒介景观,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融为一体,使观众在酣畅淋漓地品味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引起持续地注意和思考,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3.制定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电视媒体要提升传统文化节目的传播效果,还要制定系统的传播策略,加强节目的整体包装,使之与内容相融合,凸显节目个性特色。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的古典诗词讲座——《丹韵词音》,不仅在节目内容上对中国优秀古典诗词进行现代化解读,而且在节目整体包装上也下足了功夫。无论是片头、片花的制作,还是现场布景、舞台道具的设计布置,包括主讲人于丹的服饰色彩搭配,都与每期节目的主题完美契合,处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精心设置的每一个细节,节目编导轻而易举地带领观众走进了深邃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从中体味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美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传播策略对于提升节目的整体传播效果,无疑是有效的。

篇3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国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再加上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中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情感的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生活中觅传统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寻觅传统的影响。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有精妙的传说,有经典诗文、独特的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它们是千百年来千秋万代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认为,现在初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中品内涵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比如说清明节。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沉重的日子”、“怀念与哀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怀念故人,二是保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探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2) 组织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3) 随同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争辩,有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再比如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比较中得新知

和洋节日相比,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成不变一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组织各种类型的校际、班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接受中悟情感

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篇4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课 宽度 深度 精度 长度 广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平稳实现。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上好每周一节的中华传统文化课,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以自己在“端州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评比中获特等奖的《节选》这堂课为例,进行探索。我认为,上好中华传统文化课必须关注“五个度”。

一、扩展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宽度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所以,教师不能为了教而教,而要“授人以渔”。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去感受经典,去积累语言材料,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以举一反三,迁移到其他经典读物的学习上。

在《中庸》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理解―创意背诵―铭记于心”的识记,让学生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魅力。除了教会高学段的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我们还让学生积累了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拓展了关于读书的名言。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不像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有更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畅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和学生一起讲经典故事,遇到节奏与内容很美的句子,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表演……这样,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拓宽了他们的语文学习知识面,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让一节中华传统文化课的宽度得以扩展,达到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璀璨文化的目的。

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精度

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的同时,还要提高中华传统文化课堂讲授的精确度。

首先,教师在课前要用心准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愉快、宽松的诵读氛围,让学生爱听、愿念、肯读。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把学生写的读后感、创作的经典配画、设计的阅读卡张贴在班级的文化墙上……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无不是书香盎然,国蕴飘香,从视觉上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当然,教师也必需积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对经典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才能在讲课的过程中引经据典,顺手拈来,上好中华传统文化课。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策划。心理学研究表明:六到十二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三岁达到记忆力最高峰。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课堂策略: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倡导不求甚解的素读、素背,旨在通过多种多样活泼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读经典,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在他们熟读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同时,选取关键点进行切入、拓展,联系生活的实际事例,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经典中的精髓,使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相连。

准确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精度,使其难易适中,教师才能在中华传统文化课堂上左右逢源。

三、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深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理解力从一到十三岁呈缓慢上升态势,十三岁后方有长足发展,十八岁后渐趋成熟。想要五年级的小学生一下子把晦涩难懂的《中庸》真正读明白,领悟其精华是不可能的,“读经典,悟道理”靠单纯的说教也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必须以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经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深度。

在《中庸》的课堂中,我通过让学生感受今天身边施行“仁爱”的行为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理解经典等环节,让经典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与几千年前的圣贤直面相对,加深了认识和理解,并把经典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应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去践行经典,一个星期,一节课,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经典中受益,在经典中成长,从而真正做到“自悟、明理、导行”。

四、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长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奇葩。它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了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靠每周的一节课,教师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每周一节的中华传统文化课只能为学生打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要让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热情不减,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经典的乐趣,还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课后自觉阅读经典,并形成长久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中庸》的课堂背诵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有创意地背诵,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背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把经典创作成歌曲唱出来……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和创新。我顺势把精挑细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奖给学生,学生读经典的热情与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内外必定手捧经典,读得津津有味,并形成时时都是读经典之时,处处都是学经典之地的良好态势。我还让学生制定了自己阅读经典的目标、班级目标,定期开展读书笔记、经典配画、阅读卡、“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在家长会上请来学校的行政领导颁发证书。这样,中华传统文化课就走出了每周只有一节课的桎梏,延伸到课外,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长度。

五、拓宽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广度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靠文字记载的书面材料,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仁、义、礼、智、信、忠、孝、琴、棋、书、画……三百六十行无不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在中华传统文化课堂上,有技巧地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武术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拓宽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广度。如我根据自身的优势,通常会在课堂的结尾,即席挥毫写出整堂课所学的经典的精髓,把这份毛笔书法作品赠予学生,同时寄予学生厚望,还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播放一些名家古诗文让学生诵读。这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不仅限于书中记载的文字,还能不留痕迹地在其他领域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篇5

关键字 我国;经典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使用

我国经典装饰设计其实就是指将我国一些具有“中国风”式的因素融入装饰设计中,形成具有中国色彩的经典的装饰设计。我国经典的装饰设计的形成是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我国的经典装饰设计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

1.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1.1 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

自中国的装饰艺术发展以来,就跟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尽管现代室内设计者不断地要求时代化、现代化,但是,实际情况是现代室内设计者并没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室内设计中完全的摒除,无论从格局还是从环境上来说,角角落落都流露着中国传统的文化。我国经典的装饰设计对于空间的布局以及环境的衬托都具有一定的传统设计,而这些传统元素的融入是依据个人的审美观念的。我国经典装饰中的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显性的影响,另外一种则是隐性的影响。显性的影响就是从形态语言、媒介或者表现手法等方面影响着室内设计,而隐性的影响则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情感或者意境方面影响着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赋予室内设计灵活地形象,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经典装饰设计。甚至有的室内设计者将中国的儒家、道家的思想融入到室内设计中,目的是为了迎合室内的环境与气氛。

1.2 室内设计是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管室内设计者的设计风格如何,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与环境下,都具有着特定的精神文化与心理结构。中国文化发展几千年,其中独有的艺术形态是其他设计无法比拟的,我国的经典装饰设计就是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应用到装饰设计中,让室内设计中所蕴含的民族风格不断地演变,进而发展成影响中国传统艺术的艺术形式。这种室内设计其实就是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室内设计的形成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下逐步形成的,具有深远的民族气息。

1.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让当代室内设计者具有前人不具备的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改变了室内设计者的设计工具,从手工设计逐渐变成了计算机设计,从平面设计也逐渐变成了立体设计。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室内设计者时代的气息,现如今,室内设计都追求个性化,而我国经典的装饰设计恰好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的气息相结合,在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缺乏时代的气息。这就是说,现如今的室内设计是将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并存到现代的室内设计中的。

2.我国经典装饰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

2.1 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

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主要是具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或者纹样,例如古代龙凤呈祥的图案,中国传统的宗教纹饰符号等等。特殊的符号具有特殊的意义,现如今,室内设计者很多喜欢用梅兰竹菊来设计,而梅兰竹菊的意义就在于用梅兰竹菊这“四君子”分别表示勇敢、正直、亮洁、高风等四种气质,还有就是鸳鸯的应用,鸳鸯代表着夫妻恩爱,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还有很多很多。我国经典装饰设计就是将传统的文化符号恰如其分的应用到室内设计中,用来表现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2.2 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完美结合

我国经典装饰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就是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完美的结合到中国元素的室内设计风格当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的融合,将人的文化认知与时代内涵统一在一起,用现代的审美来打造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室内设计,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定义,在当代来讲,是艺术与文化的结合,也是室内设计者逐渐形成的一种设计风格。

2.3 我国经典装饰设计中传统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不外乎追求朴素与简约。中国文化发展到现在,中国人民的传统观念还是存在的,现代人追求的一些健康、安全、效率、舒适等实在传统要求之上的。而我国经典的装饰设计就是把传统的文化底蕴赋予新的定义,然后再将新时代的一些要求加入进去,充分体现了当代人具有的时代特色。

总之,我国经典装饰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外乎是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应用到室内设计中,进而形成具有中国色彩并且具有中国时代气息特色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发展到现在,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在不断的完美,但是,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同,这就要求室内设计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室内设计,用更加经典的室内装饰设计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将更好更完美的设计展现给大家。

参考文献:

[1]庞贵凌,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2]张炜,色彩与环境艺术:现代室内环境色彩设计初探[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3]石谦飞,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J],山西建筑,2005

篇6

关键词:诵读经典;传统文化;文化底色;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44-02

著名的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说:“一个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中国人。”那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经三年来的研究,我认为诵读经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诵读经典的意义深远,特别是在学生时期,诵读经典,更是意义深远。因为初高中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在这关键期,让学生诵读经典、诵读名篇佳句,能让学生感受文化内涵之深厚,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诵读经典的意义。

一、诵读经典,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人生价值观

新加坡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实验。比较新加坡学生中偏好汉语的和偏好英语的华裔的价值观的,结果发现那些偏好英语的大学生,他们更注重现代性的价值观,而偏好汉语的华裔大学生,他们传统的价值观特点比较明显。这个实验非常有说服力——说明我们学习的语言,除了语言外,语言里包含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因此,学哪个国家的语言,实际是在学这个国家的文化,接受这个国家的价值观。而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诵读经典能在诵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人生价值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选入教材的课文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人生价值观。学生在诵读这些经典课文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更重要的是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人生的价值观。如《寡人之于国也》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曹刿论战》中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生于忧患?摇死于安乐》中的忧患意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的爱国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洒脱形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精神;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这些民族文化精髓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奠定了学生的人生根基;正是这些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诵读经典,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青少年时期,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能提高学生记忆力。如果这种记忆潜能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同样,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选择记忆内容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常要思考,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我们该让学生记住什么呢?难道就让学生记些流行歌曲、网络流行语吗?让学生记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不是更有意义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能把自己的阵地转让了呢?我主持《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后,自2009年提出的一个做法是:每天背一句古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七~九年级的文言文课文及诗歌。另外,要求实验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增加《三字经》、《论语》、《孟子》、《诗经》和唐诗宋词的部分篇目让学生背诵。刚开始实验教师带着疑虑说:“学生怎么可能背完?”经过一年多来的实验,老师们就惊叹学生的记忆力之强,一首古诗,学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能够熟读成诵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学生的记忆力的提高了,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对背诵产生浓厚兴趣,对背诵不再视为畏途,而是当作精神享受。诵读经典,

在学生的记忆黄金时期,在记住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经典同时,提高了记忆力。

三、诵读经典,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五四时期诞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沈从文、巴金、钱钟书、老舍、陶行知……这些大师都接受过严格的传统的私塾教育,大师们在儿童、少年时期诵读了大量经典著作,从而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他们大多又都在青年时期远渡重洋,接受了西方文明的熏陶。传统文化的扎实根基,西方先进思想的启蒙,二者融合,造就了三四十年代这样一批大思想家、大学者、大作家、大教育家。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我们为什么说“学贯中西”,而不说“学贯西中”?“中西”和“西中”同的是字,不同的是语序。语序不同,内涵却大不相同。因为只有有了深厚传统文化根基,有了深厚的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对外来文化(西方文化)才能融会贯通,才能把外来文化化为己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少年时期没有打好文化经典的根基,就难以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诵读经典,正是让学生像大师们一样,在脑中存储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打下深厚的文化根基,积淀文化底蕴。

正因为如此,我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中开展了多样的诵读活动:(1)传统节日活动固定化:春节猜谜,端午诵读屈原,中秋诵读中秋。(2)用《弟子规》上班会课。(3)读“经”时间。“经”即经典。这些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诵读经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年来,实验学生诵读了不少的作品,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统文化陶冶,更重要的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诵读经典,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7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18-02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其蕴含的语言力量与文化精神值得每一位国人学习。“文以载道”,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浓缩体现,其传承不仅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为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有力支柱。诵读模式在古时即被广泛用到语言教学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学经典的诵读需要引入新的方式方法,才能起到将经典真正带入学生心中、提高学生语文鉴赏水平的作用。本文将从诵读国学的目的、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和国学诵读的课堂实践3个方面阐述笔者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思考。

一、明确国学经典的种类,传递学生诵读目的

1. 国学经典的种类与诵读资源的选择

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学生对传统国学知之甚少,不少学生对国学的了解仅局限于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等,然而,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不过是九牛一毛,若想让学生真正开始接触国学,首先须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范畴。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周礼・春官・乐师》篇,指古代的学校。随着明末西学等的引入,有人便提出与之对应的“国学”,国学的定义变为研究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学问,经部主要为儒家经典,包括《周易》《尚书》《春秋》《孝经》等,史部为各种历史著作,如《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子部为诸子百家之著作,阐述百家之思想,如《老子》《庄子》《墨子》等,集部是古代文学和艺术作品统称,包括《楚辞》《乐府诗集》《全唐诗》等。最经典的国学当属“四书”和“五经”,在不同A段和不同版本的语文教学中,四书和五经的内容都有所选取,其在经典国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随着对国学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如今的国学经典泛指那些影响深远、价值高、具有传承价值的资料。

在对国学经典诵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筛选。对开始接触国学的学生,可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等进行诵读,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具有实用性;对中阶学生,唐诗宋词、《论语》《史记》等是不错的选择,这些经典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又能结合语言环境进行相关揣测,还能为学生提供语言素材积累,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对高学段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涉猎可以更为广泛,《诗经》《楚辞》《大学》等都是经典书目,这些书籍或意境深远,可提高学生文学底蕴,或讲述圣贤之道,传授为人处世之法,都能使学生获益匪浅。

2. 诵读国学经典的目的

明确诵读国学经典的目的是塑造良好诵读环境的前提。中学时期正处于精神文化培养的初始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和对社会的认知还处于探索时期,学生越早诵读国学经典,越能尽早树立基本的价值观念。尽管早期接触国学经典时,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及其文化内涵的把握还存在缺陷,但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长期和反复的诵读中,当学生的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脑海中的国学经典便会日益明晰,国学中蕴含的智慧和文化将在学生的反复研读中根植于学生的精神家园,为学生日后为人处世指引正确的方向。

此外,国学经典的语言往往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哪怕不知其意,学生读来亦朗朗上口。一些国学经典通俗易懂,内容明晰,如《三字经》等,可为学生奠定基本的语言基础,而一些国学经典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需反复研读,如《诗经》等,这些国学经典集中华语言文化之大成,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可向其学习行文的思路,积累优美的词句和丰富的语言材料,构建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框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

随着国学经典诵读走入课堂,旧的教学理念有待革新。传统诵读缺乏系统讲授,将诵读片面地理解为诗文朗诵或简单的文字重复,既未培养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又未教导学生诵读的要义,结果导致国学诵读占用了语文课程时间却并未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基于此,笔者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 合理安排诵读时间

语感的培养是诵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积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习惯,最好每周有固定的国学经典诵读课,有利于教师对诵读进行集体教学。此外,可安排朝读或晚读的部分时间专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既可作为对课程的预习,又可作为课后的巩固,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

2. 教授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

不少教师在诵读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朗诵,却并未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导致学生诵而不知其味、不知其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诵读的兴趣。对中高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诵读方式是有必要的,如在诵读中的抑扬顿挫应该如何把握,诵读时发声有哪些技巧。诵读时既要有外在的语言表达,又要有内在的情感表现,语言的表达要有规律,朗诵时脑海中要有相应的画面,这样有声的文字才能转化为画面和情感。朗诵是对文字的二度创作,特别是在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时,其语言简洁凝练,情感和意境的表达需通过“诵”的方式体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诵读基本方法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朗诵家,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能更深入地融入国学的语言环境,领会国学经典独特的音韵之美。在进行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名家的诵读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诵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学生进行诵读时,教师也应进行相关指导,帮助学生回归语境,把握诵读节奏。

3.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诵读

课本中的国学经典非常有限,仅凭课本教学还远远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拓宽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国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进行《论语》教学时,教师可多准备相关背景材料,如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的话是对谁说的等,增强学生对诵读经典的了解,并提供相关的诵读资料,将课内外诵读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经典诵读的课堂实践

1. 小组合作形式的课程教学

学生掌握基本诵读要点后,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使学生在诵读中占主导地位,老师仅起到辅助指导的作用,一方面,小组中每人轮流朗诵,可为彼此提供诵读意见;另一方面,诵读就是为了理解文意,体会情感,在小组讨论时,不同的观点进行相互碰撞,可扩展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范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有效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面。

2. 开展多N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多元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活动形式可以是国学黑板报大赛,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国学经典故事展现出来;可以在校园或班级范围内开展国学诵读比赛或国学小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诵读的热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平台,在每日固定时间由教师进行国学经典朗诵,营造学生学习国学氛围;还可以在节假日举办与节日相关的引经据典活动,如教师节时举办“尊师重道”国学经典引用比赛,将节日和国学经典联系到一起,使国学经典中传递的文化和精神深入每位学生的日常生活。

3. 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是为了检验课程效果,为课程的改进提供方向。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为教师和学生的课程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可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后辅导、课堂活跃度等进行评价,也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实现诵读课程的评级,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的自评、互评,以及学生给教师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把握课程定位,更加明确教学需要,通过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核心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小研.在国学经典诵读中诗意成长[J].中国德育,2015,(9).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新课改指出,应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以及爱国主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思想以及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保护了文化知识,而且传承了文明。

一、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共同创造且共同享有的文化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也会形成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国家的根基所在就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品传统文化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是国学。国学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学者,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研读与学习习惯,有助于初中生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挑选经典著作,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亦可以根据文章、季节等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语文教研组可以在学生中间展开诗词或经典文章的诵读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赏析,让初中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神韵。

(二)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已逐步在人们心中淡化,绝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将视频、动画、声音以及文字图像等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听觉、视觉等)刺激初中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书本教材制作成课件,并且可以将图片或者音乐等多媒体演示手段适当地插入课件中,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把各个方面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资料鲜活化,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现实感与时代感。教师给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以及优秀的视听材料,使学生在了解经典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的真谛。随着人们继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以诗词、成语以及汉字等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大众媒体,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组织初中生收看这类节目,并适当加以点评,激发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坚持知行合一,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弘扬应做到知行合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感知其魅力。第一,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契机就是传统节日。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传统习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屈原的缅怀等这些众所周知的习俗,语文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亲朋好友来了解更多的传统习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名胜古迹,认知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活动,引领学生参观古迹、访问群众并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些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学生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三、结语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永存的支柱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扬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76-78.

[2]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3]王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4(10):95.

篇9

[关键词]国学经典 诵读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30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天人合一”的唯物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气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开放理想,“和而不同,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德修行,“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境界等,处处闪烁着中华文化的思想光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这些凝聚在国学中的思想、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固本培元的奠基作用。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实现“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目标。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说过:“少年人如朝阳,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十三岁以前是儿童学习、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经典诵读,重视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一件功在当下、意泽千秋的大事。

一、培养兴趣,使之爱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的开篇,就强调学习和交流重在“悦”和“乐”。阅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何来兴趣?兴趣应从喜欢开始,喜欢不喜欢,绝不是天生具有的。“你喜欢《三字经》吗?”对于连《三字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来说,问这样的问题多么可笑。开始喜欢诵读经典,只是表层的、感性的、最初的刺激,不能决定他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国学文化经典。为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结合《三字经》的韵律和节奏,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学生在教师的诵读中感受到诵读的魅力。只有在教师的诵读中分享到诵读的愉悦,学生才会产生诵读的强烈动机,进而去尝试诵读。等到有了一定的诵读积累,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对诵读的兴趣就会大增。当然,兴趣需要表扬、鼓励,更需要鞭策、督促。作为教师,要善于培养兴趣,维持兴趣,提高兴趣。这样,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对背《三字经》等国学经典一定会产生较强的长久的兴趣,从而养成习惯,终身受益就可能从此开始。

二、培养方法,使之会诵

背诵经典的方法很多,没有定式,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每个学生的年龄、经验、智力、家庭环境虽不尽相同,只要让学生读了、背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自己就会有自己的一套背诵技巧,而且还会变化运用。总之,学生会愈背愈顺、越背越快,无论怎么背都顺,到最后就能一大段一大段地背,过目不忘。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经典诵读训练呢?不妨先看看朗读的三个基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第一是对读音的基本要求;第二是对文字的感悟,即对字词句篇的感悟;第三是对文字理解的程度。对国学经典的诵读需要经过“三步六正”的逐步训练,即正音正读、正字正义、正心正行,相对应的具体步骤是:识字、朗读、直译理解、文化感悟、联系实际、知识积累。教有方,亦无法。国学课堂教学重在读。读的形式是多样的,齐读、独读、轮读、赛读,教师范读、引读,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等。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经典的字音,将它读正确、读流利。“读”字前面加一个“诵”字,意义肯定与单独一个“读”有着不同的意义。诵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熟读;背诵;述说”。经典的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也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要不断变化形式,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诵读的形式虽然很多,但最终目的是正心正行。比如,配乐读、配动画读、配视频读,摇头晃脑读、手舞足蹈读等,都是对经典的进一步认知、感悟,是导行的基础。诵读经典,关键在于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品味,最终是为了强记博闻、厚积薄发、开阔视野、丰富底蕴。

三、不求甚解,使之多诵

经典诵读兴趣有了,方法掌握了,还要坚持,让学生多诵。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说明学生语言思维的基点靠的是大量的阅读。“月映万川,一理万殊。”回顾中国的私塾教育,蒙童自进入私塾的第一天起,“子曰诗云”就不离口。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反复吟诵之后,他们能豁然开朗,最后能出口成章,写出文章也不会出现什么文法错误。

小学生精力充沛,这时是他们记忆的黄金时代。如果能系统地引导他们诵读一些国学经典,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必然有助于将来对语文的融会贯通。也许有人会问,小小的年纪,脑袋能装得下那么多东西吗?答案是肯定的。脑科学家研究告诉我们,儿童的大脑就像一座空的数据库,而且十三岁前正是这个数据库开放的时间,就看身为教师的我们,往数据库中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如果是经典的、有价值、经久不衰的东西,他们肯定一辈子受用不尽。要知道一个孩子能够在头脑里面存放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孟子》《老子》,加上《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几十篇。这样一个知识模块,熟记于心,对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难估计的。日后,它们就会像长江黄河那样滔滔不绝,滋润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的生命力蓬勃向上。教育就是这样简单,就是这样轻松愉快。

“孔孟之音日日熏,一笔一画学做人。梅兰竹菊真君子,琴棋书画养精神。”这是经典诵读的实质。作为教师要反复思考,如何教学才能使经典诵读深入持久。经典现在背下来,将来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终身受益,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经典诵读的目的。

篇10

关键词:吟诵诗句;积累名篇;激发兴趣

何谓经典?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经过岁月的淘洗,时间的考验,最终被人们所选择并流传下来的传统典籍。经典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吟诵古典诗句,感受自然魅力

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是诗文的源泉。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自然情境中感受经典诗文的境界。

春风送暖,桃花开得正旺,粉中透白的花瓣别有一番韵致;鸭子戏水,河水潺潺,水草抽出了嫩芽。经典的春之旋律浮现在孩子的脑海,吟诵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秋风送爽,校园花池里迎着深秋的寒风怒放着,粉的似霞,黄的似火,每次看到那“秋丛绕舍似陶家”的景象,总会让那些爱摆弄经典的小精灵们欣赏到“遍绕篱边日渐斜”,情不自禁地学着元稹低吟一番“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欣赏中,在低吟中,秋菊傲霜高洁的品质也浸润了孩子们那纯洁的心灵。

二、积累经典名篇,提高语文素养

《弟子规》《三字经》《论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等国学经典,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它们,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于人格熏陶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一,经典阅读可以扎实语言功底。学习经典,教师引领读,学生自主读,小组合作读,熟读成诵,在读背中简单理解。经年累月,经典亦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浸润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第二,阅读经典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在农村,由于家庭教育资源匮乏,家长教育意识淡薄,不少学生平时读书少,缺乏观察能力,不能很好地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即使自己亲身经历过,也很难形成流畅的文字。鉴于此,我跟学生共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积累好词佳句,然后开展相应的读书交流活动。渐渐地,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读经典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第三、经典阅读能够提升思想认识。经典中蕴涵着深邃的思想,对于修炼学生的人格,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激发兴趣,促进经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