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稳就业工作措施范文
时间:2023-04-10 07:0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落实稳就业工作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6月5日省委常委会议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居民就业是首要任务,做好援企业保就业、扩投资保就业、促消费保就业、保重点群体保就业、灵活就业保就业、创新创业保就业、劳务输出保就业、招商引资保就业、政府采购保就业、强化服务保就业(以下简称“十保”)工作。6月10日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要切实按照省委要求做好“十保”工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确保全市就业大局稳定。为此,市稳就业工作专班拟制定我市稳就业“十保”工作实施方案,请各相关单位按要求上报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措施及完成时限。具体分工如下:
一、援企业保就业。牵头部门:市人社局,责任部门: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市金融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卫建委、市林草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联,各县(市)区。
二、扩投资保就业。牵头部门:市发改委,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
三、促消费保就业。牵头部门:市商务局,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
四、保重点群体保就业。牵头部门:市人社局,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司法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佳木斯大学、佳木斯职教集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各县(市)区。
五、灵活就业保就业。牵头部门:市人社局,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城管局,各县(市)区。
六、创新创业保就业。牵头部门:市发改委,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服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工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扶贫办、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市各县(市)区。
七、劳务输出保就业。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司法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
八、招商引资保就业。牵头部门:市商务局,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
九、政府采购保就业。牵头部门:市财政局,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各县(市)区。
十、强化服务保就业。牵头部门:市营商环境局,责任部门:市直属各相关单位,各县(市)区。
请各相关单位于6月20日前将材料报市稳就业专班办公室。
篇2
凝聚组织力量破解贫困难题,坚持尽锐出战,配强攻坚力量。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文写作政务材料提纲,欢迎大家阅读。
强化人才支撑,打造智力引擎。
1.强化“六项措施”,扎实推进“三排查三清零”回头看工作
强化“清底数”措施。强化“夯政策”措施。
强化“抓清零”措施。强化“建机制”措施。
强化“回头看”措施。强化“交总账”措施。
2.凝聚组织力量破解贫困难题
坚持尽锐出战,配强攻坚力量。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
强化人才支撑,打造智力引擎。
3.专技人才下基层建功立业新时代
教育人才定点帮扶。
农技人才上门培训。
卫生人才签约服务。
4.推行“三四五”产业扶贫模式巩固脱贫发展成果
紧扣“三有”目标,明确主攻方向。村村有集体经济。户户有长效产业。人人有稳定就业。
围绕“四扶”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扶企业。扶集体经济。扶能人。扶建档立卡贫困户。
发挥“五带”作用,突显益贫效果。全域旅游带动。龙头企业带动。集体经济带动。社区工厂带动。能人兴业带动。
5.为脱贫攻坚注入“加速剂”
审批提效——上下扶贫协作跑出“加速度”
服务进村——农民合作共赢开出“致富花”
功能延伸——标准优化服务擦亮“金招牌”
就近快办——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6.坚持“五化”闭环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服务识别精准化。
服务要求规范化。
服务手段多样化。
服务过程务实化。
服务督导制度化。
7.“五抓五提升”破解农民工党建“五大难”
抓责任体系,提升机制运行效能。
抓组织建设,提升两个覆盖水平。
抓平台搭建,提升教育管理质量。
抓就业服务,提升致富造血功能。
抓选育管用,提升人才回引实效。
8.抓好“四个环节”——推动脱贫攻坚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抓节点,聚焦“关键少数”增质效。
抓统筹,强化整治督办聚合力。
抓整改,深化以案示警堵漏洞。
抓培训,做实“师学帮带”提能力。
9.“十个一”推动“爱国奋斗、建功立业”活动持续升温
开展一轮学习研讨。举办一轮专题研修。
开展一批主题活动。引领一批立岗建功。
推动一批人才下沉。选树一批先进典型。
举办一轮宣传宣讲。形成一批活动成果。
表彰一批典范楷模。建立一批长效机制。
10.东西部协作开启人才建功立业新篇章
坚持“双向对接”,构建帮扶机制。
坚持“双向挂职”,建强骨干队伍。
坚持“双向交流”,推进资源共享。
坚持“双向保障”,优化协作环境。
11.“危”中化“机”业更强——疫情之下产业查漏补短逆势突围
“政策+资金”,实现转“危”为“机”
“线上+线下”,扩大销售半径
“创新+转型”,延长产业链条
12.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回头看”县级抽查核查工作
对标清零,解剖麻雀。
精心部署,严明纪律。
以上率下,精锐出战。
13.深化产销对接助力精准扶贫
同心谋划搭起“连心桥”
同力助推带动“产业链”
同行致远铺就“致富路”
着力打造政务服务金字招牌
14.推进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侧记
政务服务标准化——企业办事更省心
政务服务高效化——企业发展有信心
政务服务精准化——企业投资更安心
诉求渠道多样化——企业办事更放心
15.“四抓四治”深化软弱涣散村整顿
抓班子整顿突出治软。
抓党员队伍突出治散。
抓集体经济突出治弱。
抓基层治理突出治乱。
16.从“衣食住行”着手暖民心解民忧
“以情感人”让贫困户穿的暖心
“改厨改灶”让贫困户吃的放心
“厕所革命”让贫困户住的舒心
“四好公路”让贫困户出行顺心
17.技能培训掀热潮就业创业稳民心
订单定向培训促就业优服务。
县校合作培训提技能强素质。
实用技术培训兴产业促增收。
网红带货培训扶创业促消费。
18.搬来幸福的“红色密码”
建强新堡垒,构建红色先锋家园
提供新服务,构建金色阳光家园
发展新就业,构建橙色乐业家园
培育新市民,打造绿色和谐家园
创造新生活,打造蓝色关爱家园
19.念好“四字诀”脱贫“加速度
念好“实”字诀,基础设施“强筋健骨”
念好“特”字诀,农业产业“百花齐放”
念好“美”字诀,乡村旅游“逐步升温”
念好“心”字诀,民生福祉“情润万家”
20.“三抓三提升”完善新民风建设长效机制
抓好阵地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抓好活动组织,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抓好典型培树,提升示范引领效应。
21.脱贫产业的“破冰之旅”
因地制宜,时尚魔芋有“魔力”
持续发力,茶叶发展初成园
六畜兴旺,生态养殖齐绽放
实现突破,万顷绿叶变“金叶”
22.用“严管厚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突出政治导向“严管”。
积极减压减负“厚爱”。
聚焦关心关爱“激励”。
23.“小热线”产生“大力量”—汉阴12345便民服务平台获好评
荣誉——从这里聚力
服务——从这里生力
便民——从这里给力
联动——从这里发力
24.践行“两山理论”走绿色发展新路子
保护生态环境,打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美
优化生态布局,打造协调发展的城乡美
发展生态产业,打造低碳高效的产业美
弘扬生态文化,打造绿色环保的风尚美
共享生态红利,打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美
25.青山绿水助力脱贫
立足区情,变绿水青山为群众脱贫“希望山”
用活政策,在守护好绿水青山中脱贫致富
壮大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26.八项举措有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复工复课
精心安排部署。完善管理机制。
夯实培训指导。做细健康排查。
落实环境消杀。充实物资筹备。
严格资格审查。强化监督检查。
27.“三端”发力服务市场主体
聚焦“前端”优化,实现自主式服务。
强化“中端”协同,实现引导式服务。
完善“后端”管理,实现保姆式服务。
28.多措并举促创业稳就业
一是实施“三百三千”创业工程。
二是实施“三个一”创业服务工程。
三是开展“三个十”创业精英评选活动。
四是打造“三个一批”创业示范工程。
五是推进稳就业“三强三有”工程。
29.实施重点项目集中攻坚“稳投资”
一是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二是强化措施,夯实责任。
三是加强督办,严格考核。
30.“三加四亮”引领搬迁群众乐业安居
落实组织覆盖,打造小区“聚心核”
建立“三加”模式,搭建党群“连心桥”
篇3
一、围绕产业提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乡政府在20__年工作中,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共筹资1.3亿元,建设项目26个,其中投资500万以上的项目11个,新建烟花爆竹企业9家。4月份,在全县项目建设现场调度会(马田片)上做典型发言;10月份,副乡长陈湘洲被评为全县项目建设之星。一是突出重点抓特色。筹集资金4080万元,引进和建设了永浏烟花爆竹厂、祥安爆竹厂、东发爆竹厂、富鑫爆竹厂、星光爆竹厂、高堂爆竹厂、高港烟花爆竹厂、银都爆竹厂等9个烟花爆竹项目,其中全县“百亿投资计划”重点项目永浏烟花爆竹厂和祥安爆竹厂均顺利试产。二是立足长远抓引导。规范整治了再生纸行业,取缔非法再生纸厂9家,规范建设了投资300万元、年产再生纸3万吨的华连冠再生纸厂和投资260万元、年产再生纸2万吨的高堂兴旺纸业有限公司。启动建设了投资110万元的窝黄村农村危桥改造项目和投资155万元的高亭乡自来水厂一期工程。三是放大优势抓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采用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和内向招商等方式,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外资企业建设项目4个,引进资金4650万元。四是强化措施抓整治。建立了党政领导和乡村干部联系项目制度,为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共查处扰乱经济发展环境案件6起,抓捕犯罪分子12人,协调处理企业在征地、拆迁、青苗补损等各类纠纷5起。
二、围绕应收尽收,强力推进财税征收
紧紧围绕财税工作目标任务,强力推进财税征收,确保应收尽收,完成国税代征任务6万元,完成地税38.2万元,其中烟叶收购了2540担,预计烟叶税将超收10万元左右;耕地占用税完成了5.8万元,契税完成了0.1万元。一是加强税源摸底,合理分解任务。认真开展了税源摸底工作,到各村、各企业实地走访调研,掌握各企业生产规模和产量、农民建房占地面积等第一手资料,并造册登记,将收入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落实到税种、税源,明确到单位、到人,科学、合理地分解全乡税收任务,力求公平公正。二是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切实加强服务纳税人的意识,对个别企业和个人存在问题和困难及时加以解决,在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培训、部门协调、农民建房审批等方面提供服务,对主动及时申报纳税的企业和个人,按最优惠的税收政策执行。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配合税征部门开展工作,为税征部门提供税源资料、企业情况,为税征部门搞好后勤服务,配合开展税收政策宣传等工作,配合税征部门执法,对个别纳税意识不强的“钉子户”、“难缠户”,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偷税、漏税、抗税的坚决从重从严打击,严防税收的流失,维护税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四是奖罚兑现,充分调动促税积极性。对于财税工作实行“三挂钩”,即与下乡补助挂钩,与年终奖金挂钩,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完成税收任务,对工作成员按税收返还的10%予以奖励,对烟花爆竹企业业主主动完成税收任务的,按财税返还比例予以一定的奖励。
三、围绕打防结合,强力推进安全监管
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强力推进安全监管。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制订了《高亭乡烟花爆竹企业内部管理处罚细则》,进一步完善了烟花爆竹安全巡查制度、煤矿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日报告制度以及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了乡、村、企业安全责任网络。二是强化安全巡查,排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四级巡查体制,及时掌握非法生产动态,处置非法生产行为,排除安全隐患。今年来,共组织大规模非法生产排查32次,发现并及时化解安全隐患8起,其中重大安全隐患5起,现场取缔非法生产户22户,经济处罚12人,拘留6人。三是强化安全监管,开展安全整顿。对全乡11家烟花爆竹企业实行了全面停产整顿,并全部顺利通过上级安监部门检查验收。切实加强企业的安全监管,尤其是高温季节期间,确保了安全事故为零目标的实现。加强安全培训,先后8次组织烟花爆竹企业业主和主要负责人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并督促企业对其员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四是强化专项整治,扭转安全形势。高堂村“6.14”事故发生后,以铁的心肠、铁的手腕、铁的措施,集中开展了烟花爆竹非法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对高堂村482户生产户清查,收缴销毁氯酸钾260斤,银粉50斤,硫磺300斤,引芯7件,半成品50万响,成品30万响。共发现有16户重点户有生产迹象,并对生产现场照相备案建立台帐。
四、围绕
综合治理,强力推进平安建设
始终把平安和谐高亭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力度,打造平安高亭。一是加大摸排力度,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多次开展了矛盾纠纷的“地毯式”的大排查,建立健全了乡、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领导干部包案机制,每月及时上报了重点人员台帐和矛盾纠纷台帐。共发生大小纠纷52起,调解成功48起。二是加强治安整顿,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加强村民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出法制宣传栏4期,张贴宣传标语400余张,发各种宣传挂图100余份,到中小学上法制课4课时,发放农民法制教育读本20__余册。加大“打黑除恶”工作力度,在“2.24”事件中,共抓捕了涉案人员19人,在古城村与大城村正月十五龙灯扫册纠纷中,共抓捕为首人员5人。三是加强平安建设,构建和谐高亭。制定了高亭乡开展创建“平安边界”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高亭乡边界矛盾纠纷调处应急机制,提高处置边界矛盾纠纷能力。全年开展睦邻友好活动8次,其中协助处理好了马田镇5月24日煤炭瓦斯突出事故,与桂阳县洋市镇联合行动打击捣毁非法鞭炮生产作坊1个。四是加强疏堵力度,强化工作。切实加强对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79年兵和夺煤大会战人员等老上访户和重点人员的思想疏导和稳控工作,全面实行人盯人、五包一和四帮一的责任制,落实稳控措施。共发生赴省上访3人次,赴市上访2人次,到县上访2人次,是历年以来上访人次最少的一次,是全县稳控工作较好的乡镇之一。
五、围绕保类进位,强力推进计生集中服务活动
紧紧围绕控制政策外生育、保类进位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服务,创新方法,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夯实基础。加大工作力度,以超常规的措施,超常规的劲头,如期如质地完成各项人口计划。共出生人口295人,其中计内出生267人,往年补报58人,计划生育率为90.51%,婴儿性别比为100:118,统计准确率为100%,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为100%,药具应用率100%,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满意率80%,三查一治到位率98%,计划生育五期知识培训接受率90%,乡村二级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基本合格达标。二是落实措施。将任务细化,分配到村、到片,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定期通报,严格兑现奖惩,对未完成任务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了工作实效。三是健全机制。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新出生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时掌握流出、流入人员的信息,及时建立档案。全乡共有流动人口1225人,领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938人,签订合同938份,其中流出已婚育龄妇女194人,寄回有效证明108张。
六、围绕改善群众民生福祉,强力推进为民办实事
始终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工作作为提升政府形象、改进干部作风、改善干群关系和提高民生水平的重点工作来抓,突出抓好了水利、道路、农网、就业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问题,切实做到办好、办实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改善生产条件。在黄里村和承上村启动农村人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高亭自来水厂,解决黄里村、承上村、大城村、高亭村共10000多人的饮水困难;全面启动高亭村、金坪村和东冲村等村的沼气生态村建设,新建沼气池38口,完成比例为127%。二是夯实基础设施。完成通村水泥公路建设4.2公里,其中承上村1.4公里,联合村2.8公里,完成比例为221%;窝黄村农村危桥改造项目顺利招标进入施工阶段;启动了金坪村、大城村、宜秋塘村、高亭村、十联村农网改造工程,超额完成县里下达的目标任务;组织了全乡13个行政村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安装工作,配置齐全远程教育设备安装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建成了高亭村农家书屋和板梁村农家书屋等2所农家书屋。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民政工作力度,审核通过发放农村低保683户,发放补贴205.94万元。发放五保户分散供养补贴143户,3.86万元。办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13户,发放救助资金2.45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5万元,退耕还林生活和粮食补贴18.5万元,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资金149.25万元;能繁母猪补贴4.84万元,种粮大户奖励资金补助6546元。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51.3万元,全面完成县里下达的新农合筹资目标任务。建成大源村“五保之家”,入住五保户9户、10人。建立返乡农民工动态档案和台帐,积极组织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参加县里的就业招聘会,安排培训2次,培训农民工136人次,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和创业424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率达78%。认真组织开展爱心基金活动,爱心人士自愿结对帮扶我乡贫困学生28名。
七、围绕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农业农村工
作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农村相关工作的开展。一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优质烤烟产业,出台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奖励制度和对农户的扶持政策,并积极向县政府争取资金、政策,做大做强高亭烤烟产业。全乡共种植优质烤烟708亩,完成烤烟收购2540担,实现烤烟税48.95万元。东冲、永华等村继续保持冰糖橙开发的良好态势,全面扩大种植面积,发展冰糖橙种植面积100亩。继续发展和扩大莲藕种植面积,将十联村107国道沿线纳入莲藕种植规划,积极引进良好品种和先进技术,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稳妥推进林权改革。以永华村为全乡林改工作的试点村,在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面铺开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永华村勘界工作,启动金坪村、高亭村、高堂村、宜秋塘村、十联村和承上村的现场勘界工作,预计于12月底完成30%的发证,50%的矛盾纠纷化解,70%的勘界工作。三是有效推进森林防火。及时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签定村级责任状,出版森林防火专栏3期,书写宣传标语220条,开展巡回宣传28次,悬挂横幅4条,发放宣传资料20__多份。建立了一支50人的森林防火应急分队,配备了专门的扑火工具和扑火制服,加强巡查巡护,确保火源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及时对森林火警和火情进行扑灭。今年共组织扑火灭火8次,扑灭火警火情14次。
八、围绕干部管理,强力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制定出台了《高亭乡专职村干部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乡村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整体推进。一是令行禁止,以严肃纪律为首。进一步规范了考勤管理、言行举止和考核评价,建立干部考勤制度,对干部的出勤、请假、外出办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建立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由乡党委组织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特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打破了过去工作凭印象,靠关系,看感觉的旧模式,提高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二是权责统一,以培育责任为先。将安全生产、维稳、计划生育、为民办实事、农业基础建设等工作分配到人,落实到人。明确在村支书的统一安排调度下,实行村干部驻片包干责任制,驻片村干部包干负责本片的综治维稳、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全部工作,专职村干部按照分工和职责要求,对所分管的工作和业务包干负责,实现了权责利统一。三是工学结合,以提升素质为重。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着重培养干部的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共组织集中培训2次,培训干部28人。同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大走访”活动,每名村干部走访了10人以上,及时了解群众生活、生产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奖惩并举,以推进工作为主。将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定期组织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严格兑现奖惩措施。根据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情况,按照制度规定和有关程序进行严格查处。对于干部违反考勤纪律、财务纪律、未能完成工作任务、本村或所驻片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或因工作不力导致本村或所驻片发生矛盾纠纷和重大安全隐患的,启动问责程序,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实行通报批评、诫免谈话、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和。
今年来,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维稳方面:宗族观念抬头,宗族势力日益嚣张,存在宗族械斗的不稳定因素,如元宵节倒灯大城村与古城村的矛盾纠纷至今未得到妥善处理;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日益增多,如十联村“9·24”事件,十里洞自然村黑恶分子到富鑫烟花厂阻工闹事、违法犯罪行为至今未得到处理,犯罪分子未抓捕归案;涉军涉煤、民办教师、电影放映员等对象较多,盯死看牢难度大。二是安全生产方面:烟花爆竹非法生产反弹容易,且非法生产户的手段越来越隐蔽、操作越来越不规范、排查打击难度越来越大。三是计划生育方面:底子薄,基础差,违法生育现象较多,计生迎检压力大;节育措施落实难以到位,二胎、多胎未落实节育措施的对象较多;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低、征收难度大。四是财税征收方面:历史欠帐较多,包袱较重;财力薄弱,每年财政收入仅仅依靠烟花税分成、烤烟税分成等几块收入,刚性支出较多,保运转的开支较大,入不敷出;后源财税较少,缺乏对财政有贡献的大项目、大企业和支柱产业。五是项目建设方面:全乡大项目集中在烟花爆竹产业,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方面的项目比较少,项目结构比较单一,缺乏投资20__万元以上、对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对财税贡献大的项目,且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20__年工作计划
20__年是我乡改革发展关键一年,也是提振信心,奋力拼搏,重振雄风的关键一年,做好20__年的工作对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
工作目标:紧紧围绕“苦干实干三五年,打造经济富裕乡”的奋斗目标,力争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工作思路: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围绕一个主题,即“保稳定、谋发展、促和谐”这个主题;突出抓好两项工作,即安全维稳和项目建设工作;壮大三大产业,即烟花爆竹产业、特色农业(烤烟、莲藕)和旅游产业;实现四个根本转变,即乡村干部勤政为民的工作作风有较大转变;干部群众求发展的思想观念有较大解放;乡村建设面貌有较大改观;乡域经济有较大发展。
工作措施:
一、突出项目建设,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一是创新手段促项目“进门”。立足自身优势,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招商引资的新形式、新手段、新办法,更好地引项目“进门”。全面启动湘南烟花爆竹专业市场的建设,整体开发107国道沿线城镇建设,完成政府整体搬迁工程,引进建设3—5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烟花爆竹企业,加快板梁古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湘南旅游名村。二是夯实载体促项目“落地”。准确定位,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建设规模大、产业带动强的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高亭烟花爆竹企业。加快农业项目建设力度,完成大源村油
茶复垦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油茶建设20__亩;壮大莲藕基地,力争完成种植面积20__亩,引进深加工企业;开发冰糖橙1000亩,多方多措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优质烤烟1000亩,壮大乡级财政。三是要优化服务促项目“结果”。继续完善重点项目乡村干部联系制度,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在项目建设中组织指挥、协调服务、督促检查作用,进一步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二、坚持综合治理,扭转安全生产形势
一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开展以治理“三超一改”和“三违”为重点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全乡所有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和治理。二是落实“打非”工作机制。采取突击检查和专项打击相结合的办法,对重点村实行专人包村监督,把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打非”工作落实到实处。三是加强合法企业安全监管。严格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日常监管密度,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坚决停产整顿,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三、突出打防结合,确保乡村大局稳定
全面分析影响全乡社会稳定的因素,正确面对综治维稳工作的严峻形势,积极有效地落实各项综治维稳工作措施。一是强化综治队伍建设。加大村级调解理事会和综治队伍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综治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立足源头,重点突出,发挥各村、企业在化解矛盾纠纷的主渠道作用。三是强化工作力度。突出抓好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的治理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发现“三访”苗头,超前化解矛盾。四是强化综治专项整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建立长效机制,净化社会风气。
四、突出集中服务,确保低生育水平
一是提高队伍素质。以岗位培训、进修轮训、更新知识为重点,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计生队伍,为推动全乡计划生育事业提供人力保障。二是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建立以满足群众合理需求为导向的基层工作决策运行机制,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健康发展。三是提高工作成效。合理安排,充分调动驻村干部、计生办人员、村干部的积极性,各司其职,确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五、突出为民办实事,改善群众民生福祉
一是着力增强“四种意识”。着力增强民本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兴办一批安民心、得民心、暖民心的实事好事。二是着力强化“四项保障”。要积极筹措资金,强化投入保障;要构建“绿色通道”,强化环境保障;要完善健全机制,强化制度保障;要浓厚实事氛围,强化舆论保障,为实事项目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着力抓好“四个统筹”。要统筹当前办实事与长远办实事、在建为民办实事项目监管与项目后续监管、纳入实事考核项目与未纳入实事考核项目和为民办实事与推进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办实事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和持续性。
篇4
刚才,胜利区长、区长和驰晔区长分别就“五提升”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讲的都很具体,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按照三位区长的讲话要求,进一步明确认识,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五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全市组织开展“四提升”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为实现“三个千亿元”和增加城乡群众收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四提升”工作,共涉及五项重点指标,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对于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们的发展实际来看,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西咸新区和泾渭新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的发展已跻身国家战略层面,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省市各级的高度关注。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千亿元”和增加城乡群众收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都寄希望于泾渭新区和的发展。但是,从2009年全省24个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看,我区仍处在第10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率等指标,也都落后于秦都区。从今年上半年全区各项重点指标完成情况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指标在全市排名比较靠后,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和15%,增速均名列全市倒数第二,低于全市0.3和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8亿元,与计划进度相差25.7亿元,增速全市排名倒数第三,低于全市增速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亿元,与计划进度相差4.4亿元。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强等突出问题,这与我们当前所处的发展位置极不相符,与建设大西安现代化新区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省市各级的期望值相比差距还非常大,给我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全区上下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五提升”工作为抓手,以百倍的干劲和过硬的措施,抢时间,抓进度,促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确保我区在全市年终考核中稳居前列。
二、明确抓落实的重点和关键。
现在,已是八月中旬,正是一年大搞建设、加快推进工作的黄金时期。各镇办、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五提升”工作,扭住六项指标,集中攻坚,埋头苦干,确保各项工作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提升。一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打固定资产投资翻身仗的重点,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精神,招引、建设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6亿元,增速达到43%;二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城镇化率的关键,大力实施“粮、果、畜、菜”四大提升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劳动力转移力度,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全民创业。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1810元和6408元,增速达到25%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三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富民强区的重点,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尽快出台《区工业经济考核奖励办法》,使辖区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加速推进泾渭新区中小企业园建设,为企业发展打造良好平台。要抓紧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谋划建立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积极牵线搭桥,促进银企合作。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解决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在土地、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力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7%。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要对守法经营、诚信纳税的企业家,在政治上关心爱护,在精神上、物质上奖励支持,使全社会对他们高看一眼、厚待三分,努力营造企业发展、企业家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座的各位企业老总、项目负责人,也要树立起全区“一盘棋”的思想,主动承担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为发展多做贡献。四要把环境建设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树立“服务就是形象,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把今后工作的重点放在服务泾渭新区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城乡群众上来,时刻将泾渭新区发展的热点、企业发展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做到工作围着新区干,服务围着企业转,办好群众最急办、最难办、最需要办的事。要切实加强机关管理,下茬立势解决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办事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区环境办和各镇办环境保障工作组要从严整治违法建设,坚决打击乱搭乱建、顶风抢建等违法行为,配合项目建设搞好服务、征地拆迁、环境保障等工作。严肃查处强吃强要、强行供应施工材料、刁难施工单位等影响项目建设的人和事。总之,要通过扎实有效地优质服务,促进五项工作全面提升。
三、全面夯实抓落实的责任。
全区上下从现在开始,都要把主要心思凝聚到五项提升工作上来,把精力集中在抓落实上来,以五项提升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各副区长要切实负起责任,紧紧抓住各自包抓的工作任务,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到一线去解决问题、亲自督促落实。要定期听取部门和镇办“五提升”工作汇报,分析存在问题,议定措施,逐月、逐旬推进。各镇办、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把“五提升”工作作为今后四个月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予以重点部署,对每项提升的任务、目标的实现都要用具体工作来支撑,用具体的措施来实现。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时间观念,根据工作进度要求,逐项倒排工期,逐人细化任务,能超则超,能快则快,能赶则赶,切实做到按季、按月、按周、按日,加大工作力度,奋力赶超进度。区政府督查室和考核办要尽快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督查考核计划和措施,逐旬、逐月、逐项通报“五提升”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进展缓慢的镇办和部门,要及时通报批评。年底前,五项中处于后位的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区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说明原因。
另外,借此机会,我就综治维稳和工作再作以强调:
篇5
“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户是我街道建卡贫困户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后续扶持工作事关我街道脱贫攻坚成效大局。根据中央、市、县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有关要求,推动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向后续扶持转移,扎实做好这一特殊群体后续扶持工作,在易地扶贫搬迁户充分享受全县建卡贫困户各项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城口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2020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我街道“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户67人,在易地扶贫搬迁户享受建卡贫困户的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这一特殊群体,进一步加强后续扶持措施,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精准发力,解决易地扶贫分散安置建卡贫困户的产业、就业等问题,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全面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完善,有效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二、重点任务
(一)精准完善基础信息台账,制定一户一策后续扶持措施
1.按照“强台账扶精准”的要求,各村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迁出地资源、迁入地资源等相关摸底情况,与帮扶责任人一道,在充分尊重搬迁建卡贫困户意愿前提下,依据“缺什么、补什么,适宜什么、发展什么”的原则,采取农业产业覆盖、就业创业扶持、旅游发展支持、民政兜底保障等措施,因户施策制定一户一策后续扶持台账,建立完善好一户一档台账。
(二)积极强化搬迁后续产业支撑
2.我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发展产业9户,包括大巴山森林人家4户17人,根据实际置办设施设备给予6000-9000元补助;发展其他产业5户18人,根据实际发展产业种类及规模给予2000-5000元补助。我街道还积极为搬迁户8户33人做动员工作,将空置房出租,赚取租金,年均增收1000-2000元。4户11人已实施社会兜底保障。
3.我街道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产业到户扶持力度,对在家有意愿有能力的搬迁贫困户鼓励发展家庭产业或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在享受贫困户普惠产业到户补助基础上,再给予最高不超过500元/户的一次性补助。
4.切实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充分利用迁入地的撂荒地、未承包集体土地、未利用地等资源,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菜园地”,按照不高于1000元/亩·年标准,支持5年的土地流转及整治费用,保障部分搬迁群众有1分“菜园地”。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搬迁户集中畜禽圈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1000元/户的标准给予补助。
5.巩固完善超面积整改工作。明确整改工作中的市场带动主体及中心带动户,给予室内发展生产经营的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不低于50%投入的补助,每户最高不超过5000元。
(三)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
6.加大就业政策扶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实现就业,在享受建卡贫困户劳务收入绩效奖补的政策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给予当年劳务收入最高不超过500元的绩效奖补。
7.开发公益性岗位。在原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公益性岗位对无法离乡、无产业发展、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每户可安排2个扶贫开发综合岗位,原则上同一个人只能从事一个公益性岗位。
8.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培育扶持劳务经纪人,对转移城口籍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0人以上到县外务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劳务经纪人,在享受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奖补的基础上,再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奖补。鼓励县内企业和在建项目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对吸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劳动力50人以上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企业在享受产业扶持政策、援企稳岗等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一次性带动就业示范奖补5万元。
(四)稳步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
9.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及“建新必须拆旧”规定,综合利用好农房收储和宅基地复垦地票交易政策,稳妥有序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工作,消除旧房安全隐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已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但不愿意收储复垦的建卡贫困户挂牌明确为“生产性用房”,并与易地扶贫搬迁建卡贫困户签订旧房拆除责任书。对已纳入收储的农房落实好收储农房的安全管护责任。对已实施收储暂不纳入拆除的夹心房、连体房挂牌明确为收储资产;对已实施收储暂未实施复垦的农房,在保障房屋安全的提前下,考虑搬迁贫困人口在过渡期的生产需求,尊重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意愿,可适当预留一定的旧房拆除过渡期,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过渡期原则上为搬迁农户搬迁入住新建房屋1年以内,同时通过合同约束等方式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五)切实保障搬迁群众权益。
10.一是依法办理安置房不动产权。保障搬迁群众对搬迁安置住房的合法权益,组织搬迁群众依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对具备办理产权证的对象要应办尽办、愿办尽办。二是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做好搬迁群众生活方式调整适应性教育引导,推进移风易俗。动员乡村干部与搬迁群众“结对子”,开展生活融入、心理疏导、邻里互助、健康养老等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科室与各村沟通协调与调度检查,对后续扶持工作开展情况及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每两周向分管领导报告进展情况,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研判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篇6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的总体要求,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基本任务,以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提高群众安全感为目标,以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安防控、综治基层基础、公共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绩效的新提升。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系列平安创建覆盖率达100%,深化基层基础建设,综治工作各项机制不断完善,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不断下降;治安重点地区得到有效整治,居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明显提升,确保群众安全感92%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提升维护稳定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严格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切实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二是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面实施重大决策、政策、项目和活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稳评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向村(场)、社区延伸,不断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工作,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发生。
三是完善大调解组织网络。扎实推进镇调处中心平台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确保人员、经费、制度、办公场所和设施落实到位,强化调解员队伍建设。
四是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和相互融合的工作机制。整合专业调解和社会调解资源,推进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动大调解与工会、妇联、劳动、法律援助、仲裁、民政等社会资源有效对接。
五是着力解决进京非正常上访。积极参与依法治理进京非正常上访专项治理,大力推行“阳光”,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积案终结制,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依法做好劝返接回工作,依法规范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行为,坚决压降进京非正常上访。
(二)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突出问题,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一是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推进流动人口居住区建设,按照“集中住宿、集中服务、集中管理”和社区化管理模式,在工业园区高标准建立新市民服务管理站,落实新市民社会化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和“群租”现象的专项治理。建立对社区、企业、物业、中介、学校、旅馆等全覆盖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体系,切实掌握流动人口落脚点动态。
二是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机制。抓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深化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切实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和改进吸毒人员社会化管控工作,配好禁毒社工,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达80%以上,戒毒康复人员安置就业率达70%以上。建立精神病人定期排查机制,实行分级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80%以上。
三是构建公共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工作,推进以“四个文明交通建设”为抓手的交通安全进社区工作,加强道路交通智能化、社会化、精细化管理。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大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今年要按照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的要求,对集镇交通秩序实行挂牌整治,突出抓好校园周边地区的整顿,完善安全隐患“群防、群控、群治”社会动员机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提高监管水平,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创新鲜明正确舆论导向机制。抓好平安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禁毒、反、交通安全、防火防盗等治安防范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平安建设成就和治安防范举措。加强网络虚拟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建设,强化基础信息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深化“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三)紧紧围绕提高群众安全感目标,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一是开展专业化打击违法犯罪行动。组织开展打黑除恶、治爆缉枪、打击“两抢一盗”、打击电信诈骗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多发财犯罪和涉众涉稳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深入开展反专项工作,大力推进“无地区”创建活动。
二是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感知安保3.20”和家庭技防建设,60%以上的城市老小区和安置房小区达到城市安防标准,积极推进“平安E家”等安防项目,提高居民户、商铺等技防设施覆盖率。加强专业巡防队伍常态化巡防,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巡防,大力弘扬见义勇为行为。
三是开展常态化治安重点地区整治。以治安复杂、案件高发的地区和部位为重点,坚持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原则,发挥综治部门牵头作用,组织和动员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排查整治,健全滚动排查整治、包干问责、巡防管控、联合整治等长效机制,落实长效管理。
四是深化系列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村(社区)等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交通、平安工地、平安娱乐场所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
(四)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深化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统一指挥、集中办公、整合资源、处理实务的工作机制。加强村(场)、社区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各村(场)、社区落实1名主管综治工作的干部,实现综治办、治保会、警备室、调委会“运作一体化、运转实体化、流程规范化”,使之成为化解矛盾、畅通民意、治安服务、重点帮教的基层综治工作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是落实责任。强化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责任意识,严格履行综治和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与个人责任制,通过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等办法,健全并严格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的责任机制,做到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做、责任有人负,确保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
二是强化保障。切实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保障,确保组织健全、人员落实、资金保障,为综治和平安建设有序开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健全完善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机制制度,并切实加以落实,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绩效。
篇7
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财政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2012年上半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23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二)支出完成情况。上半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3673万元,完成县人代会任务数85595万元的39.34%,比上年同期数21896万元增支11
777万元,增长53.79%。
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443万元。
(三)“三个一百”财政支出完成情况。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6116万元,完成市委、市政府“三个一百”责任目标104000万元的34.73%,完成县委、县政府奋斗目标106700万元的33.85%。二、2012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紧紧围绕县人大十届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力组织收入,确保重点支出,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强化征管,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二)加大投入,确保民生支出
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扩大“家电下乡”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消费能力,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高社会保障功能。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5413万元,比上年同期3536万元增长1877万元,增长53.08%。其中:落实农村低保资金1227万元,受益25558人;农村五保供养支出114.29万元,受益2381人;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651万元
,失业保险基金3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599.1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7.5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8.86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56.43万元。同时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完成新增就业4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发放鼓励创业“贷免扶补”贷款850万元。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为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四是落实兑现惠农补贴。积极兑付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半年共兑现农村综合直补2468万元,涉及农户70621户,面积41.13万亩;兑现食种补贴605.63万元;兑付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258.56万元,涉及农户3698户,兑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74.2万元,涉及农户3862户。六是做好票据年审工作。认真做好财政票据年检工作,共查阅66个县直单位,8个省、市驻单位、2个代收罚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银行(信用社)、10个乡镇、9个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深入21个收费单位,认真地查看了有关原始凭证,库存物资、交款单及结算凭证,通过查看,各单位都认真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
(三)创新体制,继续深化财税改革
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成全县113个预算单位预算统一编制,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二是全面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的改革,加强乡镇财政上半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全县财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财税收入实现了双过半,各项重点支出也得到保障,2012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财政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各种不确定、不可预计因素增多。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加大,支出不断增加,公共服务压力增大,财政吃饭与建设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在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的配合协调税务部门,加强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目标。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收支任务认真分析税源,强化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保障全县重点项目支出、努力解决难点、加强薄弱环节,不断提高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强化征管,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坚持依法征管,据实征收,应收尽收,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在抓好利税大户、重点税源的同时,强化零散税源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加大清理欠税工作力度,努力消化陈欠,防止新欠。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深化“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加大对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土地出让收益全额纳入财政基金预算管理的规定,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入库。
(二)强化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紧紧围绕全县财政支出完成10.67亿元的责任目标,在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的基础上,重点保障“三农”、民生,综治维稳等支出,全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上。一是加大“
三农”投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支持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土地整治等建设,着力改革农村基础设施。二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支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落实到位,积极筹措资金,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三是要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对全县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个人缴纳的参合资金给予全额补助,加大对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救助,着力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继续落实好农村综合直补、种粮农民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确保事关民生、强农惠农等支出。
(三)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一是做好县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和全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含两个试点乡镇)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提高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水平;二是不断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探索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大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力度,规范集中采购行为,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提高采购效率。四是营造节约型财政。认真做“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改革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制定完善一般性开支标准,推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会议经费、购车经费、出国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增长。五是做好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保障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8
按照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提高楼宇产出率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优质楼宇载体建设,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密切关注重点地区的重点楼宇,着力引进实力强、信誉好、品牌优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快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销售中心、结算中心、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切实推动重大项目的税收落地,确保招商引资企业新增区级税收1.5亿元,新增年税收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企业10家,完成楼宇招商20万平方米,全年“亿元楼”总数达到11幢以上。
集聚发展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服从服务于*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的大局,以外滩金融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引进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极具发展潜力的资产管理机构,积极引进船舶融资、国际结算等航运金融服务业企业,大力推动金融和航运物流业的发展。加快集聚咨询、会计、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高能级企业和机构,不断扩大为金融服务的专业服务业规模。探索建立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公寓供给机制,为现代服务业人才在*的集聚积极创造条件。密切关注信息咨询、互联网服务等新兴行业,促进为商业、文化、娱乐和个人服务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区的楼宇载体建设和项目开发。根据“远近结合、滚动开发、以近为主、突出重点”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外滩金融集聚区功能定位和形态规划的深化研究,超前谋划业态布局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突破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难点,着力推进半岛酒店等高端商务商业楼宇建设和老大楼置换改造,加快204、596、B4地块的动迁收尾进度,为外滩金融功能的向南延伸提供优质载体,使南外滩地区成为*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陆家嘴地区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扎实推进旧区改造
坚持从努力改善民生、加快改变城区面貌的目标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推进旧区改造,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为打赢世博前城区建设决胜战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推进世博配套重大工程建设。按照市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时间节点,继续推进世博配套路网建设,完成人民路—淮海东路小三角、世博协调区停车场地块等6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动拆迁;实施*路二三期及南车站路、斜土东路—国货路道路改建工程,并同步做好沿线架空线入地工作;配合做好外滩南北通道、十六铺公交枢纽、十六铺水上旅游中心以及世博园区周边相关道路人行天桥、电力隧道和轨道交通10个站点等工程建设工作。
加快实施旧区改造。按照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多元处理的要求,多方式、多渠道大力推进旧区改造。一是结合迎世博环境整治,推进世博周边联洋、中福二三期、百润等旧区改造项目动迁,做好12个地块动拆迁收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成片旧里土地储备,继续实施复兴等地块动迁。三是积极实施零星地块改造,三季度启动荷花池幼儿园扩建等3个公益性设施建设项目。四是认真实施旧区改造多元安置方案,大力推进东元坊地块配套动迁房建设;积极推进*南路老工房协商协议置换改造;在北部地区选择居住条件较差的街坊地块,进行改造试点。
确保动拆迁工作有序推进。根据旧区改造动拆迁工作任务重、困难多、时间紧的特点,大力弘扬不畏艰险、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坚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优良作风,全力以赴做好动拆迁工作。一是突出重点,紧紧围绕重大工程和重点地区旧改项目,缜密制定工作方案,合理把握工作节奏,统筹调配各类资源,确保各基地动拆迁按节点要求扎实推进。二是坚持探索创新,完善动迁安置补偿机制,健全动拆迁工作组织和管理机制。三是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坚持“统一标准、公开操作、严肃纪律、依法拆迁”的原则,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实施动拆迁,确保工作质量,尽量减少后遗症。四是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全区合力,积极营造支持和配合旧区改造动拆迁的良好氛围;认真做好房源、资金筹措工作,加强动迁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动迁力量,确保动拆迁顺利推进。五是坚持一手抓推进,一手抓稳定,切实做好疏导和稳控工作,积极化解历史遗留矛盾,真正做到“地平事了”。
(三)积极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
按照上下衔接、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要求,抓紧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落实时间节点,落实保障措施,积极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努力使市规定项目成为示范点和放心点,使自选项目形成特点和亮点。
切实加强城区管理。按照迎世博环境整治要求,加强城区网格化管理,下沉各类管理、执法、作业队伍力量,认真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全面提高城区管理水平。一是抓好建筑立面整治、户外广告清理和店牌店招规范工作,加强道路保洁和养护,加大暴露垃圾治理力度,切实治理无证设摊、流浪乞讨、违法搭建等城市管理顽症。二是继续加强外滩等重点区域的交通组织,完善停车诱导系统,规范停车管理,整治违章占路和占用人行道现象,推进步行系统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三是加强环境保护,确保通过扬尘污染控制区复验,确保全面完成第三轮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完成人民公园借地复绿工程。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积极创建*路步行街、豫园商城节能减排示范街区。四是完善应急管理运作机制,强化企业和工地的安全生产监督,加强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切实整治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全面落实防台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进一步优化窗口服务。以满足世博需求为导向,加快落实产业发展项目,不断改善和优化服务环境。一是推进外滩、*路、豫园等重点地区商业设施建设,加速支马路和特色街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商业设施布局。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集聚发展高档餐饮业,大力发展宾馆住宿业,抓紧培育发展与世博需求相适应的生活服务业,加强世博周边和主要出入口商业设施建设,精心办好*旅游节、购物节等大型商旅文营销活动。三是以主要商业街区和旅游景区为重点,规范各类场所通道、导向标识等设施标准,深化“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积极创建*路市服务标准化示范街区,加大对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置力度,保持主要商业街区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四是积极开展“迎奥运、迎世博,学双语、学技能”优质服务立功竞赛活动,加强商业、餐饮、旅游等窗口行业服务人员培训,加快提高窗口服务质量。
广泛进行社会动员。按照“服务精彩世博,展示经典*”的要求,大力宣传世博理念、城区建设发展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美好前景,充分展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风尚的新面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市民积极参加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共同营造城区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文明行业和文明示范标志区域创建活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四)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要求出发,坚持把做好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措施,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落实科技扶持政策,支持传统产业、老字号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科技含量。深入开展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工作,建立全区可调整资源信息库。以接受市教育综合督政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完成永安路、好小囡幼儿园改造项目,区第一中心小学迁建工程结构封顶。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建成10个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切实加强人口综合服务管理,着手开展区实有人口结构与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研究。认真承办第十届中国*国际艺术节“天天演”主题论坛,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相关工作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入册工作。做好区文化馆的搬迁和项目扩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三山会馆主体修缮工程。加快推进社区健身设施建设,认真举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为奥运会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就业和保障工作。完善就业援助机制,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多形式、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群众走上工作岗位,确保全年失业登记人数控制在1.337万人以内,职业技能培训14000人,青年职业见习2000人。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关心和重视职工的利益诉求,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落实社区居民综合帮扶计划,加大“双困”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托底安置力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全面实施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配租工作,确保配租率达95%以上。继续做好各项养老服务工作,全年为本区1010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积极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区。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继续抓好社区“三个中心”设施配置和功能建设,加强社区公共设施规范化管理,更好发挥“三个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作用。推进居委会硬件设施改善工作,力争年内76%的居委会综合用房建筑面积达到200平方米。
全面完成为民办实事工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确保全面完成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12项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居民群众生活条件。
(五)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继续加强和改进工作,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城区环境。
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开展大接访工作要求,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考核管理,更好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合力作用。完善问题排查化解机制,积极探索终结机制,真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解决群众合理的要求上去。
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做好矛盾排查和接待,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问题,注重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性解决率,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扎实推进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加大突出问题和群体性矛盾督办督查力度,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突出矛盾。做好奥运会、残奥会等重要节点的稳控工作。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为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措施,依法打击涉黑、涉恶、涉毒等严重刑事犯罪以及扒窃、入室盗窃等严重影响治安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深入推进反恐斗争,切实加强重要目标的安保措施,坚决打击各种破坏活动,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的事件。扎实推进街面图像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平安商务楼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居民住宅小区技防设施和老式居民住宅楼安装电控防盗门等项目建设,努力创建安全社区。
(六)全力做好支援灾区重建工作
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的要求及市委、市政府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部署,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做好对口乡镇的支援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归口管理,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努力为灾区提供所需的各类物资,支援灾区开展生产和生活重建工作;积极组建队伍并派遣相关人员,为灾区社会重建和基层政权等方面的重建提供人员和智力支持,确保将支援当地软件项目建设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鼓励区域内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帮助其解决产品销售和旅游推介等问题,恢复造血功能,增强经济实力。坚持勤俭办事,严格贯彻削减5%经常性经费的要求,节约用好每一分钱。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加强依法行政,创新运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增强政府服务能力。以建设行政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城区之一为目标,继续深化外商投资项目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
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继续完善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使用、实事工程等重点工作的监督。
篇9
县委、县政府邀请各位在此欢聚一堂,召开全县返乡民工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大量民工返乡回流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关心全县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座谈会的召开,对进一步做好全县返乡民工各项工作,全面稳步推进2009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听了各位的发言,谈得都非常好,我深受感动。各位民工朋友远离故土和亲人,在他乡艰苦创业、奋力拼博,增加了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你们以*人的勤劳和质朴,为祖国的建设出了力,为家乡争了光、添了彩,很不容易。
下面,我就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27277人,占总人口的46%。其中18-34周岁的5585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3%;35-44周岁的36551人,占总数的30%;45-55周岁的3487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小学以下文化程度8820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0%;初中文化程度26802人,占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268人,占9%。20*年外出务工的有618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8.5%;在家务农的有6547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1.5%。
二、20*年以来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成效
我县紧紧围绕“提高民工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长短结合、外输内消相结合、务工与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强化用工市场开发,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扩大带动规模,加大外出务工人员法律和维权服务力度,切实抓好“阳光工程”、基地培训和夜校培训,不断提高务工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整体推进,取得明显成效。20*年以来,全县共完成培训98期711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77期4550人,技能培训21期2560人。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1800人,同比增长13%;其中有序转移46000人,同比增长30%。务工稳定率达85%以上。民工劳务收入达到5.23亿元,同比增长48%;务工净收入2.1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807元,同比增长28%。
三、突出重点,克难攻坚,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尽管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领导到位,措施得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影响,2009年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务必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度,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找准重点,落实责任,克难攻坚,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扎实抓好当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各项工作,确保2009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顺利推进。
(一)未雨绸缪,全力以赴,确保外出务工返乡回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随着春节临近,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也不断增多,截至目前返乡人数已达2万余人,其中受金融危机返乡近1万人。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维稳工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就业与再就业、返乡孩子教育等问题越加凸显。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全力以赴抓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各项工作。
1.高度重视,注重监测,准确掌握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信息。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监测工作,迅速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基础台账,落实专人负责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情况的调查统计、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工作,准确掌握返乡回流的原因、分布、行业、人数、再就业的需要和存在问题。
2.加强宣传,狠抓培训,进一步提升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创业和再就业能力。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温暖”的创业和就业援助活动,广泛动员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积极参加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各培训单位要认真落实技能培训政策,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对选择就近就地就业和继续外出务工的,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愿望的,要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对在家务农的,要开展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技术。真正让返乡回流人员学到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上下联动,内外沟通,扎实抓好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创业和再就业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回流人员,在创业指导、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和优质服务,帮助返乡回流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机构作用,加强与劳务输入地联系和衔接,掌握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情况,通过信息引导,促进外出务工返乡回流人员根据市场需求有序外出务工,避免因盲目外出务工造成损失。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机遇,加强与周边地区用工市场开发与合作,合理引导返乡务工人员就近转移就业。
4.强化执法,多方协调,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加强与县外劳务输入地区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配合,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和其他应得酬劳,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
5.明确任务,把握时限,认真做好监测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大政办发〔20*〕182号文件要求,将本乡镇20*年12月到2009年6月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参加培训、就业和再就业等监测统计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核准,形成本乡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阶段性报告,并在每月的7日、17日、27日书面上报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所报情况务必详实、准确,并经主要领导审核签字认可。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确保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1.工作目标。2009年,计划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5亿元以上,务工纯收入2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70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600人,示范基地技能培训400人,阳光工程培训2000人,农民工夜校培训3000人,温暖工程培训1000人。
2.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培养一支敬业敬职、业务精干、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队伍;要认真实施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充分利用好各乡镇信息公开公示栏、县政府及各乡镇、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好信息服务。
二是加大对外联络,建全服务体系。要加强引导和扶持力度,及时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或劳务输出公司。要在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广州、深圳等地建立外出务工联络点,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跟踪服务。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确保民工能够方便、快捷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人才市场,推动人才市场化进程。
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全力促进就业。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拓展对外劳务合作,强化对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市场的开发;继续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扩大能人带动规模;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劳务中介、务工能人的作用,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宽领域的转移渠道,多渠道促进就业。
四是强化管理服务,确保社会稳定。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民工和民工家庭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关心、关注、关爱留守人群,做好民工家庭的生产生活安排、子女入学、计划生育等工作。各法律援助机构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广大民工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提高劳务输出稳定率,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关注边贫地区,关心弱势群体。劳务输出要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寒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参加各种培训,使他们学会和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外出务工效率,增加务工收入,促进老少边穷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三)对民工朋友的期望。
在座各位民工朋友是全县6万多民工兄弟的杰出代表,你们是创业能手,是技术精英,是行业代表,返乡后,你们要切实发挥能人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建设;要带头参与并广泛发动全县各地农村劳动力参与“阳光工程”等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资金、技术等优势,不断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对自身的资金、技术等进行再创收,创造出更多更大的辉煌。同时,各位民工朋友要带头维护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找准重点,克难攻坚,抓实抓细全县民工返乡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10
2016年,通过落实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政策措施,我区工业经济实现总体平稳、稳中向优、效益质量活力同步提升的可喜局面,为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具体表现在:
(一)工业经济总体企稳回升
2016年前12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如以年初PPI核算增速为10.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5位,周边省市第2位(宁夏7.5%)。全区重点监测的30种主要产品中,1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超过10%的有8种,产量居全国前3位的18种,居全国第1位10种;产品产销率达到96.4%,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从9月开始扭转了50个月的下降态势,12月同比增长10.8%。30N主要工业品中,90%的价格回暖。前11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7712.1亿元,同比增长6.0%,较去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5位;实现利润总额1059.1亿元,同比增长23.4%,较去年同期提高46.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3位;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9.6%,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6.6个百分点,降幅较全国扩大7.7个百分点,降幅居全国第11位;停产半停产企业从年初的814户降到440户。
(三)结构调整成效初显
初级产品转化率、产业集中度提高,煤炭占比、工业能耗逐步下降。电解铝、电石、甲醇、煤炭、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分别达73%、65%、43%、32%和60%,比去年提高3、5、2、3和2个百分点。117个工业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8%以上。能源、冶金原材料工业占比下降,由去年的43.8%、22.6%分别下降到43.4%和21.9%,煤炭占工业比重由去年22.9%下降到21.9%;新型化工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占比上升,分别由去年的8%、16%提高到8.5%和16.7%。
(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1-12月,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425.6亿元,同比下降0.4%,增速比前三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量65.7%的能源、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3个行业投资增速实现同比增长,分别同比增长6.1%、7.9%和14.8%;占投资总量25.5%的装备制造、化工、高新技术行业投资分别下降4.7%、35%和0.7%。
(五)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16年底,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74.7万户,注册资本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25.2%。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36.8万户,同比增长8.3%。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前11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增速居周边省区第3位。
二、2017年我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主要措施
回顾2016年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之路,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也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增添了信心。2017年,我区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工作思路和目标上,建议: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十次党代会、十届二次全委会精神,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和做大总量同步抓,持之以恒做优做强工业“四大基地”,加快发展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在具体工作措施上,建议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进一步落实惠企政策,完善帮扶措施,稳定工业增长
落实好自治区降成本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抓住煤炭供应趋紧机遇,释放先进煤矿产能,增加供给、稳定市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保持电价洼地优势和产业链竞争优势。探索研究扩大直供电、自备电厂、微网改革的具体措施,降低东部地区工业用电价格,助推新一轮蒙东振兴发展。通过企业重组、债转股、融资担保等多种措施,化解企业债务,防止资金链断裂。继续采取 “一企一策”的办法促进新投产企业、停产企业复产达效,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环境,精准招商,促进工业投资增长
在全区范围开展优化工业投资环境创建活动,设立全区工业投资投诉中心,受理投资者举报申诉,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业发展环境。推动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大数据产业基金实质性运作,完善基金投资目录,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跟进。制定自治区鼓励民间投资意见的操作细则,将优惠政策逐条兑现给企业。研究出台支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建立支持技改的产业目录,调动企业技改积极性。加强规划引导,五大基地、十三大产业规划,对大数据、石墨、稀土、多(单)晶硅、电动汽车等产业研究实施路径,制定项目指南。创新招商方法,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集中招商与日常招商、广泛招商与定向招商相结合,利用产业基金、富余产能、电价优势、产业链等综合优势,实施精准招商,千万百计增加工业有效投资,扭转投资下降局面。
(三)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全力推进煤炭、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按照国家化解过剩产能准入、节能、环保、质量、安全五条标准,依法监管,综合施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退出60万吨以下煤矿,退出过剩钢产能55万吨、煤120万吨。严格执行国家新的准入标准和政策,严格控制煤炭、电力、单纯电石、水泥、甲醇、尿素等新增产能,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贯彻自治区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政策,加大煤电、煤电化、煤电冶金重组力度,再推动一批企业重组,使化工产业煤化一体化比例、冶金产业煤电冶一体化比例提高到80%以上,电解铝产业全部实现煤电铝一体化,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
(四)推动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的操作办法,兑现好承诺的优惠政策。跟踪服务好已签约的80个重点项目,重点推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通辽等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规划和建设,吸引数据存储、应用产I、制造产业向园区集聚。重点建设公安、交通、安全、环保、国土、教育、卫生、社保等数据共享、数据公开及考核制度,推动政府部门大数据统一建设、管理、运维、开发、共享。落实国务院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指导意见,推进“两化融合”企业贯标,实现43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信息化。加快推进“互联网1+7”工作体系。抓好自治区工业云平台与航天云网、沃特玛电动汽车制造云网的融合,引导我区原材料加工企业在平台上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积极争取国家“四基工程”、创新中心等政策支持,建成国家重要的石墨烯、稀土等新材料产业基地。
(五)突出问题导向,加强示范引领,加快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进一步优化园区管理考核办法,完善工业园区统计监测体系,建立数据信息系统,通过规范管理和严格考核评价,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认真开展工业园区机构超编制超职数、政府债务问题和土地利用不规范问题三项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工业园区整合,完善园区产业规划,集中建设全区35个重点工业园区。抓好创新、绿色、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四类示范园区建设,重点解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集聚问题,加快培育百亿园区、千亿园区,力争新增百亿园区2个、总量达到 50个,推动园区优质高效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园区投入产出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