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 中外投资银行业务比较 发展对策

投资银行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金融中介机构之一,我国投资银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主要业务涉足证券承销和经纪、企业融资、兼并和收购、资产管理、创业投资、财务顾问与咨询、资本市场研究开发与创新等。与国际投资银行业相比,我国投资银行业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以及我国加入WTO后资本市场的开放,我国投资银行将面临一些列挑战,同时也面临很多发展机遇。

一、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

投资银行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投资银行一般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主要指从事证券发行承销和证券交易业务的证券公司;广义的投资银行是指任何经营资本市场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公司等。本文主要分析狭义投资银行业务。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和证券流通市场的开放,产生了一批以证券公司为主要形式的投资银行。1997年以后,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实施,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及管理的体制逐步形成,银行、保险、信托业务与证券业务脱钩,诞生一批金融集团附属的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截至到2009年末,我国有证券公司106家,其中12家股票已在A股市场上市;总资产中位数为109.2亿元,总资产最多的是海通证券公司为1103.5亿元,最少的是长江保荐2.36亿元;净资产中位数23.6亿元,净资产最多的是中信证券为524.6亿元,最少的是航天证券为1.27亿元。这些证券公司主要承担了国内1718家公司的国内上市,共26162.85亿股股份的发行、上市流通;股票市值达243939.12亿元,占2009年GDP的72.7%。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投资银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2.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问题

(1)业务单一、缺乏创新能力。中国投资银行呈现出业务结构雷同,业务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经纪、承销和自营三项业务,企业并购、资产证券化、创新业务、国际化业务等其他业务还有待开拓。从收入来源看,中国大部分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左右,其中,前5大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2.18%,也就是说,国内证券公司对风险较大的股票自营业务依赖程度较高,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而在美国,证券公司收入来源多元化,经纪、自营、承销三项业务之占总收入的40%左右。高盛、摩根、雷曼兄弟、美林、JP摩根等国际投资银行的国际性业务收入依次占总收入的45.9%,37.3%,36.8%,34.8%,26.2%平均达到36.3%。其中高盛的国际化程度最高,在其2006年376.7亿美元的净收入中,有45.9%来自于国际业务。

(2)资本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2009年底,我国前 106家证券公司注册资本总和约为124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规模约为4400亿元人民币,与国外单个投资银行数千亿资本资产规模比较相差甚远。我国最大的投资银行银河证券的注册资本金为45亿元人民币,最小的投资银行注册资本金只有1000万元人民币,而摩根斯坦利的注册资本就有1231亿美元;资产方面,中国证券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为1240亿美元,同期美林集团的总资产为4072亿美元。中外投资银行的资本资产规模差距巨大。

中国投资银行由于资本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在每一次系统风险来临时,破产、关闭、合并重组等都不乏其例。1996年万国证券炒作“327国债”失败,被迫与申银证券合并;2006年,南方证券由于代客理财导致亏损严重,被法院宣告破产。

(3)公司治理不规范,违规违法现象多。我国投资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表现在融资业务上,我国证券商靠拉拢、腐蚀、贿赂上市企业领导的行为不在少数;在自营业务上,非法挪用巨额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大规模从事违规自营;在经纪业务上有相当多的咨询服务是为券商的自身利益着想,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使股民上套。公司治理不规范,必然导致违规违法现象增多。2005年南方证券、闽发证券、辽宁证券、汉唐证券、大鹏证券、五洲证券等13家券商也因类似原因先后被托管、重组甚至关闭,2006年约有50家中小型券商被关闭、托管或者合并给大型券商。

(4)缺少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有106家券商业务基本雷同,只是规模稍有不同。各家业务鲜有特色,创新能力不足,加入WTO后,与外国同行相比缺少核心竞争力。美国美林是世界领先的债券及股权承销人,高盛以咨询业务闻名等,都在各自领域特色鲜明。

二、我国投资银行业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制缺陷

体制缺陷是制约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原因之一。我国投资银行业实行的是特许经营制,这一方面在国内使新投资银行的进入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也使很多券商跨出国门,进行国际化业务也很困难,获得资格的投资银行对外竞争乏力,难以形成一个真正竞争自由的市场化环境;券商的融资渠道被严格限制,渠道少,融资困难;对券商的公司治理缺少严厉的制度安排等。

2.法制不健全

我国的《证券法》虽已出台,但是还比较笼统,还未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法有待出台。目前在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务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违规行为,一些管理条例还很不完善。例如《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的一些规定与投资银行本身的业务相矛盾。它规定任何金融机构不得为股票交易提供贷款,而根据国际惯例,投资银行在从事并购时,可以为并购公司提供资金融通。要使投资银行规范其行为,首先要有完善的法规体系,稳定的法律框架,方能有法可依。

3.多头管制、政出多门

我国目前投资银行业务的管理体制是:证券机构的检查与审批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从事债券交易的财政证券公司由财政部管理,其它证券业务由中国证监会管理。这种多头管理格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各管制部门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使投资银行业难以得到协调统一的管理,并由此造成效率低下。

4.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主要是因为相当多的投资银行人员是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投资银行家。

三、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途径与趋势

1.政府政策和监管措施的完善

中央政府对投资银行的监管,要逐步采用市场化的政策,放宽进入门槛,允许公平竞争,严把公司治理关。

政府更多的是完善监管的法律法规,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由自律管理向立法管理过渡的趋势。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对投资银行的管理主体、设立条件、业务范围、行业原则、检查和稽核作出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按照证券法规的要求对投资银行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投资者和融资者双方的利益,谋求投资银行业在自律的氛围中得以健康发展。

2.投行正确的战略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金融市场将在更大领域和更深层次上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使我国的证券公司面临国内国外同行的极大挑战。为了不再重蹈日本证券公司的覆辙,我国的证券公司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业务上都无法同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相比,因而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市场定位,进行金融创新,形成自己专业化的业务特色。

3.产品创新与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投资银行的产品大同小异,没有形成差异化服务,而争取客户的关键是提供个性化服务。我国的投资银行应该顺应投资银行发展的历史潮流,以新产品开发为契机,强调金融创新,突破传统业务局限,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推动主体业务从传统型向创新型以及衍生型转变,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从而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增长,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满足来自企业等不同层面的需求。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最主要的是依靠对人才的培养。在不断培养国际型人才的背景下,使创新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完善投资银行的公司治理制度。第一,严格贯彻执行统一法人体制,对属于高风险行业的投资银行来说,统一法人体制是减少管理层次、淡化行政色彩,从而达到高度集权、控制风险、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第二,严格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等级管理和授权管理;第三,尽快建立垂直领导的内部稽核审计体系;第四,要逐步构建与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在公司最高领导层的支持下,实施清晰明确、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设置合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制定系统、持续的风险管理流程,选用胜任的风险管理人才和顾问,采纳先进的风险管理知识及风险管理工具,运用支持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宋国良:投资银行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赵雪情: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探究.消费导刊,2009

[3]csrc.省略/pub/zjhpublic/G00306204/zqscyb/201001/t20100115_175451.htm.[EB/OL].[2010-10-25].

[4]罗晓青: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及发展分析[J].甘肃科技.2009.

篇2

一、商业银行把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外资不断涌入市场,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商业银行的利润不可避免的被挤占和压缩。为了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扩大银行的利润,开展新的银行业务,开发新的投资产品将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在当前,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将会是银行发展的首选项目。商业银行之所以着重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被资本市场严重挤压,如:证券市场分流商业银行的存款,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项目有萎缩的倾向,商业银行的利润严重下降;第二,金融机构改革的趋势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转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会把投资银行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投资银行业务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相互补充,共同成为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并且已经逐步发展成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开拓和发展过程中,品种不断增多,覆盖的领域也不断拓展。原有的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一些债券品种,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投资银行的业务逐步拓展到企业债券、一些金融机构债券甚至拓展到政府债券。除了承销对象的不断拓展,新兴投资银行业务也不断发展,在商业银行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产品线更加多样。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除了传统的债券承销、兼并收购、财务顾问、项目融资等方面外,商业银行可尝试开展以下几种业务:第一,基金管理,目前,基金已经发展成为金融支柱产业之一,商业银行投资基金主要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票或者收益券,将分散的资金汇集成较大的基金,再对基金加以运作,从中获益;第二,资产证券,这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发行的证券多为票据、和优先股票等形式,获利主要是来源于债务人所付的本金和利息;第三,金融创新,分为三种:期货、期权、调期;第四,风险投资,主要是对一些新兴公司进行资金融通。对于一部分风险较高的投行业务,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建立较为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规避和解决。

三、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策略将进一步转变

银行和客户之间是赖以共存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客户,就意味着银行没有发展前途。因此,决不能把客户资源当成一次性的消费品。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充分重视客户资源的重要性,善于开拓客户价值。

因此,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客户的对话机制,充分尊重每一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地把每一个客户当成上帝,为他们量身打造一站式服务,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帮助客户创造了价值,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银行进行资源整合,拓宽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从目前的银行发展现状来看,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性,在为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但是,现在这种一站式的服务覆盖的人群还比较少,今后的发展必将朝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前进。

四、内部制度建设更加规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是新兴产业,虽然现在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它其中的一些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尚有不健全之处,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投行业务的混乱。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离不开银行的内部管理,要想不断拓展投资银行的业务,就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更加规范的投资银行的业务流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打造一支致力于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队伍。

篇3

关键词: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趋势

作者简介:周丽丽(1973-),女,吉林长春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资金结算部会计师,会计主管;

吴桓(1971-),女,吉林长春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支行经济师,财务会计部副经理。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53-03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全球化正不断融合。网络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形式逐渐融合起来,就成为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以下称为“网银”)已经作为银行一种新的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成为传统银行柜台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一、网银简介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网上银行业务,其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一种。中国银监会在《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定义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电话银行业务;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手机银行业务;另外,还包括其他利用电子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服务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银行业务。

与网络技术相同,网银业务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电子化网络在西方进入飞速发展阶段,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随后,我国招商银行在1997年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中国网银业务的市场导引者。1999年9月,针对企业的网银业务也相继开通使用。目前,中行、建行、工行的网银业务发展日渐成熟,网银与物理网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构成了现代化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渠道。

网银利用Internet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是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务系统。客户在柜台上办理的传统服务项目,均可以通过网银自行操作即可完成办理。一般的个人网上银行可以开办的业务类型有:(1)基本业务,包括在线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信用卡管理、转账、外汇买卖、电子对账和网上缴费支付等;(2)网上投资和理财,包括买卖股票、基金、黄金业务、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3)网上购物,如开通支付宝业务等,可以实现网上购物协助服务,为客户进行网上购物提供支持,这也是营业柜台无法实现的特殊服务项目。

企业版网银的服务品种比个人客户的服务功能更强大,也更复杂。一般可以提供的服务,除账户余额查询、交易记录查询、转账、在线支付各种费用等基本服务外,还包括开通账户归集和集团理财、工资代扣、差旅费报销、商务信用卡服务、公积金管理、国际业务等服务,其具有多人操作、流程灵活等特点。

网银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突破点有3个:一是打破了银行在提供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再有每天8小时办理时间和固定营业场所的限制;二是客户利用自己的设备进行的所有操作,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自助完成,减少了银行的服务成本;三是由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管理的方式转移,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

二、网银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使网银成为一种必然。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需要灵敏的国际信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无论是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方向,都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金融服务网络化。各种基础金融服务结合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使银行业金融服务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中,网银就是银行适应网络时展需要而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网银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简单方便的先进网络支付方式改革着商业支付结算的趋势和方向。

第二,网银是银行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不仅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等多元化的压力,还面临着同业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不断涌入的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技术手段、经营经验和全球化网络上都具有显著优势,它们拥有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和更快的金融创新速度。如果说国内的银行业服务还停留在水泥加板凳式的传统服务方式上,且不说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多元化的需求,也会把最有经济潜力的高端客户市场拱手送给强大的竞争者。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认识到网络银行业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业务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另一方面,大多数网银产品都是建立在银行自身科技应用水平的基础上,持续研发且不断深化,都有其创新特质,是其他银行很难同步模仿的。成功的银行还可以在这一领域确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总体来说,网银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新型金融服务渠道。

第三,网银是改善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客户对银行服务数量和种类的需求趋势逐年扩大,而银行的服务供给相对不足。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在增强,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经受考验,相应的各种风险也居高不下。无论是对公客户还是对私客户,都希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抱怨排队等待现象,但是银行的服务窗口不可能无限制的增设,而且设立柜面渠道的成本很高。供需矛盾的彻底化解,就需要找到成本低廉且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不受空间和时间制约的电子渠道就成为必然趋势。拥有开放式的网络、巨大的虚拟空间的网上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批量化、综合化、程序化的产品服务。对银行来说,既节约了运营成本,也做到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根本性提高。

三、网银对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

网银作为商业银行的电子服务渠道,能够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开拓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还能够巩固、稳定和发展客户,提高服务效率,改善银行服务,为银行业务发展改革和创造价值等发挥重要作用。

(一)促进银行业务发展和经营战略转型

在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金融机构急需与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看齐,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和调整。我国的大型银行正由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型,并由操作型、核算型的网点向营销服务为主的综合化网点方向转进。网银的开办,不仅重整了业务流程、创新了服务产品设计,也把网点大量的标准化、操作型、核算类的现金和单证类业务逐渐迁移过来。不但分流了网点业务,减轻了员工工作负荷,缓解了客户排队压力,也将富余下来的人力资源转用于开展理财等高级、人性化的服务,进而增强网点的实际综合能力。

(二)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网银具有费用开支少、服务功能全、业务市场大等优势,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运作,大幅提高了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使银行经营方式更趋科学合理。这不仅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通过无边界的网络,在金融同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深层次和更广泛的合作。在网银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分流柜台压力,节省部分人力、物力,降低了柜面设立成本,从而减少了业务经营成本。网银拓宽了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同时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客户对金融创新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网银的安全高效发展将为银行带来更快速的效益增长。

(三)提高客户满意度,推动银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网银的优点是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便利,除了时间、空间的便利,客户也无需填写各类存取款单、支票等纸质凭证,只要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就可以享受到快捷及时的金融服务。它的自助流程,标准化、透明化服务,友好易用、安全可靠也在实际使用中被众多用户所证明和认可。在公众最关心的安全方面,银行不断探索,并进行版本升级。以中国建设银行的网银技术为例,其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USBKEY储存证书和动态口令,并提供短信通知服务、多个密码验证和限额控制等保护措施,保证其既具有方便的可操作性,也让用户真正的放心使用。网银的安全性在逐渐被大家接受,每年的新增用户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可以说,网银的高度可用性会进一步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依赖性和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增加客户稳定性,最终推动银行为保持客户满意度,在持续保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方面的努力。

虽然网银存在支付功能有待突破和完善、安全性亟待解决等问题,但其是银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渠道。毋庸置疑,随着网银日益被公众所接受和使用,不断完善的网上银行在银行电子化发展的道路上前景将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 王光化.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时代金融,2007,(05).

[2] 张劲松.网络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高文思.浅谈网络金融的发展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30).

篇4

关键词 网络银行 现状 网络金融 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借助于传统的商业银行现有的平台作为基础。面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每家银行都在千方百计地利用信息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其中网络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只有将网络银行的发展融合到金融业创新改革的大潮中,我国的银行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切实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本文将对我国国内银行网络银行业务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讨论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发展迅速的原因及发展策略的分析与研究。探讨网络银行创新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从客户角度出发讨论如何使网络银行更易于用户所接受。讨论新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长尾理论、免费商业等代表性理论。

1网络银行的概述

1.1网络银行的概念

广义的网上银行是指在互联网拥有自己的独立网站,并且能够为客户提供以下的服务的银行:信息服务;传统的银行业务。广义的网上银行既包括能够提供具体银行业务的银行,也包括仅仅拥有网页的银行。我国正是采用狭义的网上银行的概念。本文采用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网上银行的定义:网上银行又叫网络银行,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信息查询、对账、网上支付、转账、信贷、投资理财等传统金融服务的银行。

1.2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其趋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客户群逐渐庞大,网络银行的发展将迎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网络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它将成为金融发展的趋势,未来网络银行的市场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1)网络银行日趋安全,技术和行业管理标准将逐步形成

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降低网络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的存在和多样性是阻碍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推动网络银行的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人们的诚信观念,努力建立网络银行行业的统一标准,网络银行安全性的提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网络银行客户的信心,推动网络银行的大幅度的发展。

(2)金融、网络和产业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大企业逐渐参股传统银行,共同建立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也逐渐与网络银行寻找契合点。这些发展趋势将逐步推动网络银行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企业与个人对网络平台的信心,增加对网络平台的依赖性,从而扩大网络银行的发展空间并显著提高网络银行的经济效益。

(3)网络银行创新实现业务的多样化

网络银行一方面改造了传统银行的业务,使得传统银行业务能够高效率的完成,另外,网络银行利用现代金融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开辟新的产品和服务种类以持续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逐渐趋向于利用互联网作为产品设计和营销渠道,交叉出售各种产品和服务以更大范围的拓展市场空间,同时产品和服务品种的增多也为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2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2.1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起步较晚。1996年2月,中国银行在国际互联网络建立了自己的主页,成为第一个在互联网络信息的中国银行。1998年3月,随着中国银行又成为了第一个成功地办理了国际间互联网电子交易的网络银行服务系统,也正式拉开了我国网络银行业的序幕。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型商业银行都愿意更加突出自己的网络银行或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

2.2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2.2.1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

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是进行网络交易的金融机构和一般客户最为关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网络银行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上存在漏洞,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操作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造成的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

网络银行自身的局限性,如设备的硬件性能差、通讯故障多、软件不安全等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自然因素,如雷电、磁场以及水、火、鼠等危害直接造。

来自外界的恶意攻击,尽管目前各家均采取了防火墙和网络检测等安全措施,但对于超级黑客来说,仍存在防不胜防的问题。由于缺乏业务的广泛性和流程的规范性,网络银行面临着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客户对网络银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持怀疑态度。

2.2.2银行的网络业务种类单一,产品匮乏

目前网络银行的产品种类单一,银行业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银行出现的这个契机,进行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尽管有许多银行对外宣称能提供网络银行业务,但是大多数也只能提供简单的查询、转账、支付等一般业务,真正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产品种类并不多。我国网络银(下转第123页)(上接第120页)行的产品没有完全摆脱传统银行业务功能的束缚,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网络银行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渠道的作用。

2.2.3法规建设与监管滞后

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制度,而网络银行业务往往是相互交叉的,在监管的问题上,有可能会造成三家主要监管机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业务交叉,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形成监管的漏洞,使得部分网络业务处于真空的状态之下,降低了监管的效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领导。但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按大区设置,而银监会的分支机构则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这就意味着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机构具有浓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政府干预的较多,监管机构缺少应有的独立性。

3网络银行发展策略的研究

3.1提高安全性能力

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问题是商业银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一个具有绝对权威性的机构作为担保人,并且完善全国统一的金融认证中心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现在,我国已形成了12家商业银行共同建设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初步形成的这一目标。但是,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逐步开展,业务范围的逐步扩大,这个团体只有逐步增大,并且逐步形成统一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才能满足需求,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

3.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根据网络银行业现在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建立起适用于网络银行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并严惩利用网络银行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以完善和补充有关网络银行方面的法律法规。把与网络银行有关的法规政策进行更进一步的整合,以明确网络金融业务的监管权力,确定网络银行业务的管理办法,以使金融监管当局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明确化、规范化。但也要注意到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加强与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的合作,共同解决好对跨国、跨境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

3.3注重人才的培养

网络银行时代对于银行内部员工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全面的网络化知识。因此人才的培养很重要,如美国的卫法银行,它的指导思想是如果客户希望在家中接受银行服务,那么我们就提供这种服务。卫法银行之所以会那么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自己的网络银行开业的前一年就开始着手进行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工作。我国的银行业也应借鉴卫法银行的成功经验,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

4建议

首先应认识到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不足之处,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大力推进网络银行的建设。在技术上,应实时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加密技术、身份认证、防火墙等安全技术手段来杜绝各种安全隐患,避免安全风险;在管理上,完善我国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用制度,降低网络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加大国内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注重人才的培养。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的网络银行能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李欢欢.消费者创新性与网络银行接受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95-03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念及类型

所谓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就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根据划分标准不同,有着不同的类型,本文根据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结构来看,将盈利模式分为传统业务型和非传统务型两种。

(一)传统业务型

传统业务型顾名思义就是以传统业务为主导的盈利模式,即收入来源中以信贷利息收入为主,而利息收入中又以批发业务利息收入为主。这类盈利模式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以资产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存贷款规模的增长来维持利润的增加。自然,由于更多的关注信贷,其所提供的服务品种就相对比较单一,银行之间服务的差异化较小。我国商业银行无疑是这类盈利模式的典范。

(二)非传统业务型

顾名思义,就是非传统业务收入占较大份额的盈利模式。这里的非传统业务主要指:

1.零售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是相对于批发业务而言的,批发业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公司、集团,而零售业务面向的是零散的消费者和小企业。就提供的服务而言,批发业务主要是信贷,零售业务除了贷款外,还包括信用卡、财产管理、个人理财等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具有客户广泛、风险分散、利润稳定的特点,但同时也需要商业银行具备完善的机构网络。

2.中间业务。所谓中间业务,就是商业银行除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以外,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仅动用自己的少量资金,为社会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并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中间业务大体可分为性中间业务、结算性中间业务、服务性中间业务、融资性中间业务、担保性中间业务、衍生性中间业务六种。目前银行的金融创新大部分在中间业务,其触角涉及到资金清算结算、基金托管、现金管理、买卖、财务顾问、企业银行、理财服务等;也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外汇买卖、理财、汇款、工资、缴交公用事业费等等。中间业务是目前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总利润的20%,其余80%的都是由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大量中间业务创造的。

3.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客户按重要性分层管理,为重要的客户群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银行业务。其具体服务内容包括:财富管理业务、信托产品、咨询服务、遗产规划、托管业务等。私人银行业务与零售银行业务相比有三大特点:一是要求较高的准入门槛;二是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一种综合解决方案;三是私人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顶级的专业化服务。私人银行业务位于商业银行业务金字塔的塔尖,它以资产管理业务为基础,已成为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原因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近几年来,为了改变利息收入比重过高的盈利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致力于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零售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中间银行业务和混业经营盈利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应该看到,截至目前为止,传统的盈利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利息收入依旧占到各商业银行全部收入的80%以上,而非利息收入不到20%,与国际先进银行差距还很大。另外在20%的非利息收入里边,又以低技术含量的手续费收入为主。而各种创新业务,中资银行却少有涉足。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

1.间接融资占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始终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的发展来看,银行贷款占比实际上始终高于80%。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逐步壮大和完善,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有所提高,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而在间接融资中,银行贷款又是其最为主要的融资途径,这种金融结构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维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环境。

2.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的投资率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由于投资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很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经济发展阶段,积累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需要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资金是发展的原材料,高速的发展形成了我国长期以来资金供不应求的基本格局,而这种格局为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充分享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能够保持高速的贷款扩张。近十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贷款平均增速都以2倍于GDP的增速在增长。多年以来的贷款快速扩张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居高不下,传统批发信贷业务非但没有减弱,甚至有进一步强化的情况。

3.利率管制与高利差。当前,我国仍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虽然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但是直到今天为止,利率市场化进程并没有完全结束,特别是存贷款利率,依旧受到央行严格的管制。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我国一直保持了平均3%到4%的息差水平,虽然这一息差水平相对于其他转型国家6%的息差而言还不算高,但与成熟的工业化国家2%的息差相比,还是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利润来源。

4.高储蓄率。受历史、文化及经济状况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与高储蓄相对应的是低消费水平。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投资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投资于股市、债市的支出日渐增加,但高储蓄的根本格局依旧没有改变。高储蓄率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成本低廉、稳定性高的资金来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5.其他金融市场的不发达。我国金融市场改革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步伐,金融市场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金融市场依旧处于初级阶段,金融机构还显得较为单一,金融产品还不够丰富,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足。而像综合理财、投资银行业务、衍生性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的开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外部金融环境。企业的多样化融资以及家庭收入的理财投资实现都离不开一个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融资渠道严重单一,居民投资渠道短缺。在这种环境下,个人将储蓄更多地存入银行而不是去投资、企业向银行借钱而不是发行债券、银行更多地依靠信贷业务而不是其他业务便成了各个金融活动参与者自然的选择。

6.商业银行的成长历史。我国商业银行从改制至今,仅仅经过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商业银行虽然已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财政出纳,但也没有完全转变为现代金融体制下的新型金融机构,其整体的经营体制、人力资源、客户结构以及发展理念依旧深深地打着“传统信贷模式”的烙印。这种现象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各大商业银行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中间业务等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领域,但可以看到,在传统因素占主导的经营环境下,信贷业务依旧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盈利来源。

(三)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缺陷分析

1.传统业务的不可持续性。首先,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新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是未来我国利率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激烈的竞争使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利差的缩小将对银行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况造成巨大的挑战,传统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型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

其次,金融脱媒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客户日益减缩。近年来,随着股市、债市及大型财务公司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也渐渐出现“脱媒”状况。以财务公司为例,目前中国已有许多家财务公司,资产规模庞大,资金调配能力加强,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已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2.单一收入来源缺乏稳定性。传统盈利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业务以批发信贷业务为主,而批发信贷业务与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收窄及利率波动风险的影响,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呈现出被动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3.新型业务发展“千行一面”。我国大多商业银行已经在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及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就目前而言,这些新型业务的发展依旧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已开发的新型业务和新型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普遍缺乏有自身特色的差别化产品,缺乏对中间业务整体发展真正起到核心、支柱作用的重点产品;另外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开发创新力度仍然不足,吸纳型和模仿型创新较为多,自主式创新较少。高附加值产品少,在一些新业务、新产品的种类与功能拓展方面,还不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与客户需要,导致在一些低层次的中间业务上出现了销售为主、尽先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能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趋势及不利条件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不可持续的局面,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已是不争的事实,商业银行也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在金融危机面前,大家依旧只有靠打“信贷”这张牌来度过危机。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变身”的信念不坚定,而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才能明确我国商业银行要不要转变盈利模式,如何转变盈利模式有更好的解答,这些因素包括:

(一)非传统业务具有时滞性

由传统业务到非传统业务,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业务的转变而对自身的人力机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以及客户群体进行全方面的更换,同时非传统业务相对与成熟的传统信贷业务而言,具有高投入低回报的特征,盈利能力并不强,而且商业银行很难足够快地建立与新型业务相应的规模和技能来迅速产生新的利润,这些业务需要数年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投入与回报之间有着较长的时滞性。

(二)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发达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市场发育程度依旧不是很高,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畸形金融体系,“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表现并不明显。商业银行依旧可以通过扮演资金媒介依靠存贷利差的商业模式而存续。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发展业务多元化、去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内在冲动。同时,投资银行业务、综合理财业务、金融顾问、私人银行业务等非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无一不是建立在资本市场高度成熟的基础上的,我国资本市场的欠发达,导致这些业务开展缺少良好的产品设计环境,从而直接抑制了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

(三)存在着严格的金融管制

目前,我国依旧对利率、汇率以及金融产品等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在监管模式上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模式,这直接限制了商业银行发展风险资产交易、股票基金买卖等交易业务的发展,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空间。而交易业务收入往往正是西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呈现出高度同质化趋势。缺乏核心创造力是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非传统业务需要的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特征,导致在研发、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持,涉及到许多专业性知识、现在科技手段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而国内商业银行员工一直从事单一的信贷业务,普遍远离信托业、证券业,缺乏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财务顾问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是导致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现有盈利模式的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一方面都意识到传统模型的各种弊端,都在通过各种努力希望改变现有的单一而又传统的盈利方式;但另一方面造成目前盈利模式结果的各种决定性因素依旧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实现盈利模式的大变身并不现实;而与此同时,外部经济、金融等各方面的积极发展变化又为其实现盈利模式转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条件。因此,商业银行的变身过程,在这种微妙的现实情况约束下,将是一个曲折、渐进而又略显漫长的过程。在机会不断闪耀而基本面仍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的这个时刻,商业银行在发展新型业务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就会显得异常重要。

(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旧坚持传统业务为主的发展策略

虽然长远来看,传统业务具有不可持续性,但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间接融资体,具有高依存度,以及较高的利差水平可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传统业务还将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就目前而言,传统业务更加适合目前我国经济现状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全面发展非传统业务的条件还不具备,时机还不成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需要依靠公司银行业务来实现盈利水平的提高。

(二)坚持渐进式发展思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发展的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要使我国商业银行达到国外银行其他业务收入占50%的程度还为时过早。可以看到,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型及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累积渐进的过程。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会对商业银行发展非传统业务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同时也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既不能放弃非传统业务的发展,也不能超越条件的限制过快的发展。目前情况下,更应该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试验,通过渐进式发展,始终保持与外部条件的同步向前。

(三)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可能所有的银行在所有的非传统业务领域都齐头并进,也没有一家银行有能同时在所有非传统业务领域都处于领先。非传统业务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转变盈利模式的时候必须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尤其是对于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在规模上存在绝对的劣势,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又需要高的投入,在投入产出间还有较长的时滞性。因此,在判定发展哪种非传统义业务时,必须对外部条件和发展趋势及自身实力和优势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或几种非传统业务进行重点投入和发展。而不是盲目地随大流,以致出现一窝蜂现象,等到投入了许多才发现自己完全不具有优势的时候,其他业务往往已经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而且再次转型往往比第一次转型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存在更多的风险。由此可见,在目前非传统业务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发展趋势还不明朗的时候,各商业银行更需要注重投入前的评估和规划,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还处在由传统盈利模式向非传统业务类型的盈利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处在发展变化的十字路口。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盈利模式,但在各项条件还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依旧要坚持传统业务为主的发展策略,同时在发展中坚持渐进式发展道路和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实现盈利模式的成功转型。

篇6

[关键词]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问题;对策

1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1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个人网上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户数量激增,产品也日益丰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6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4亿关口,较2009年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网上支付交易额连续五年增速超100%。

1.2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

一是网上银行业务将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网上银行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延伸改造传统的业务,而且会不断设计业务新品种,创新业务方式,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二是网上银行业务的创新将会推动金融市场网络化发展。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深入开展,迫切需求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网络化长足发展。三是网上银行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我国将主要靠网上银行的发展来增加客户,扩展业务范围。因为网上银行的发展使整个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它缩短了国与国之间遥远的距离,业务的竞争将变为信誉的角逐和技术装备水平及服务质量的竞争。

2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的问题

2.1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在中国,网上银行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尚无明确规定。对于消费者保护法如何适用于网络银行还不确切,电子合同和数字签名的法律有效性的具体问题尚未解决。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这就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

2.2安全问题

银行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国内网上银行的技术设计是借鉴并引进国外网上银行的技术设计标准的,这种技术标准在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及应用,不存在大的设计及管理上的缺陷。但在具体业务应用细节及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漏洞。

2.3服务有待提高

以产品为导向,忽视客户需求。目前,国内网上银行大多只满足存款、汇款、汇兑等业务,只是一个简单化的传统业务外挂,缺乏根据互联网特点的金融创新,不能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策略,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客户自助服务和产品选择,所以对客户的吸引力较弱。

3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对策

3.1完善监管机制

作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部门,既要认真研究网上银行开展的业务种类和特点,尽快制定网上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又要针对现有的相关金融法律规章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加强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有效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3.2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建立和规范安全认证体系。建议强化网上银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为之建立起一套集保护、监测、反应为一体的动态自适应的安全监控和预警体系,以有效监管自身安全漏洞和来自外部的攻击,并事先制订出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二是加强用户安全教育。网上银行是一个新兴的事物,银整理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广大网民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宣传,然而目前广大网民对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市场的认知程度还很有限,银行在对用户进行网上银行安全的宣传、推广和教育上应承担相应责任。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 策略

1、西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1.1、产品开发策略

西方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涵盖个人消费、储蓄、投资等全部领域,其产品开发策略可以概括如下:一是强调产品差异,实行分层服务。这种差异化的分层服务体现在不同类型的产品设计中。其主要区别在于,或要求帐户保持不同的最低余额并以此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或根据帐户类型和金额采用不同档次的利率优惠、手续费减免或贷款额度等。二是强调以人为本,实行终身服务。西方银行家认为:好的金融服务是涵盖一个人一生中所有方面的。许多西方商业银行针对客户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生活方式,设计、开发了涵盖人身全过程的金融产品,使个人客户一生中都能得到银行的金融支持,并且在顾客和银行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稳定的、长期的联系,大大提升了银行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三是强调产品功能,实行高效服务。为了在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西方商业银行十分重视运用科技进步的成果,大力发展电子网络,增加产品功能,使许多业务处理实现了自动化。客户可以通过电话银行、PC银行、网络银行、电视银行等服务渠道,足不出户办理银行业务。

1.2、营销服务策略

西方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较为成功的银行,不仅仅十分重视个人高价值客户的需求,还十分注重研究客户需求背后更广泛和复杂的各种变量因素,通过规模、业务量、信誉等指标将客户划分等级,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级别的客户提供满足其特定需求的高质量、多样化的不同服务,使自己在多重关系的互动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这样一方面,便于银行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使银行集中资源,以最周到的服务和最优惠的条件吸引住银行的核心客户。私人银行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情感密集型的服务,因而西方商业银行普遍为客户提供具备高度技巧、训练有素的客户关系经理,由其针对客户的所有需求提供全面的服务。

1.3、业务经营策略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采取了一体化的经营策略。一是产品一体化,即按照水平多样化原理,一个产品开发出一个系列;二是优惠一体化,以发挥整体优势;三是按照集团多样化原理,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投资业务一体化经营;四是将信用卡与航空、旅游、商贸、饮食行业一体化经营,提供折扣和优惠。

2、对开拓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尽管我国与西方国家在金融监管、法律及客户取舍、市场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从发展的大趋势看,我国银行在业务品种开发上肯定会向国际市场靠拢。西方银行业务品种的多样化、市场化、规范化以及服务特点与发展策略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2.1、对私人银行业务“基本客户”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个人逐步成为社会金融活动的主体之一,私人发展成为与机关团体及企业法人平等的经济活动决策者、财富支配者和金融服务的对象。银行应将私人银行“基本客户”定位在中高收入阶层。大力挖掘高收入、高消费的个人客户群体,使之成为营销活动的主要目标。对具有“高净资产值的个人”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级别的客户和不同的金融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差别化的服务。

2.2、采取多种方式创新业务和产品

(1)开发推出全新业务和产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和人们未来需要,不断推出新业务和新产品,创造新的顾客,如对与资本市场相连接的产品或投资咨询理财等金融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推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等。如西方商业银行所创新的指数定期存单、住宅股权贷款、多币种杠杆贷款、消费者现金管理方案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开展业务和产品组合创新。针对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开展产品组合和功能整合,向客户提供复合性产品。例如以活期帐户(借记卡)为基础,整合定期帐户、信用卡帐户、证券帐户,为个人客户提供集资金划拨、异地存取、消费、证券交易、外汇买卖、小额信贷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帐户,实现产品和经营的一体化。

(3)对业务和产品进行结构调整。即对现有产品进行评估定位,以贡献度和发展前景为标准,淘汰落后业务和产品,扶持创利型和潜力型业务和产品,形成新的核心产品体系,从而不断丰富私人银行业务的内容。

(4)树立业务和产品的特色品牌。品牌是银行获得稳定收益和长期发展的重要无形资产。通过产品品牌的建设,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银行的社会形象。

2.3、提高对私人客户的服务水准

客户是上帝,是银行服务的对象,是银行服务最权威的评判者,对如何改进银行服务也最具发言权。西方商业银行在提高对私人高价值客户的服务水准方面,有3点特别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为客户提供人性化和人情化的服务。花旗银行前总裁沃尔特・瑞斯特曾非常明确地指出,“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取决于为其提供服务的银行职员,而不是银行产品”。客户经理要针对客户的特殊金融需求,为其提供度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是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理财服务。私人高价值客户最关注自己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银行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更要注重为他们提供增值服务。私人客户经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客户现在需求的了解和未来需求的变化分析、研究和预测上,把了解客户的想法、需求以及怎样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为客户最大限度地提供增值服务作为银行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是要认真对待客户的投诉。作为消费者,客户在使用各类金融产品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现一些不方便、不完善和不尽人意之处,将金融生活中的难题、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反馈给银行,即通常所说的投诉。对于银行来说,能及时了解自己服务的种种不足,进而通过完善,不断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也是银行获取最佳利润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银行可以从这些投诉中,了解和发现金融产品和银行服务的不足之处,掌握用户的消费需求及其隐含的市场信息,进而找准问题的关键。对银行行业管理部门来讲,要把对银行的有效投诉提高到金融管理的高度,制定一部完整的法律来规范,尽快出台金融服务法规及其有关操作细则。

参考文献:

[1]贺辞.浅谈商业私人银行客户营销竞争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2(1).

篇8

关键词:电子银行 发展趋势 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电子商务、支付缴费、融资理财等网络服务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依托互联网诞生的电子银行开始带动人们的生活变革。现阶段由于银行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电子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基本服务范畴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相信在未来的银行服务中,电子银行将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起步较晚,还存着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一、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趋势

(一)电子银行品牌建设

近年来,各家银行已经逐渐注意到了品牌的巨大价值,加快了品牌化发展的速度,电子银行渠道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对品牌的拓展作用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阵地,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特色电子银行服务平台和产品,如工商银行的“金融e通道”,农业银行的“金e顺”、交通银行的“金融快线”、昆仑银行的“智能通”以及建设银行的“E家亲”等。如今可供客户选择的银行越来越多,这也直接导致了银行竞争的日益激烈。而电子银行品牌建设,是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好坏的一个侧面反映,也是银行在市场上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证明,在网络化的今天,将会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于银行的选择。马云曾对银行隔空喊话,“银行不改变,那就改变银行。” 阿里巴巴集团陆续推出一系列支付增值服务,目前虽受央行相关政策的限制不能大张旗鼓地代替银行吸收存款之后放贷,整合产品,但也让我们看到第三方投资管理机构想与银行争夺业务的意向,因此商业银行大力推进本行电子银行平台的品牌和产品建设已刻不容缓,谁能给客户带来更便捷、贴心的服务,谁能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谁将占据电子银行平台这个商机。

(二)全方位财富管理

一般来说,财富管理包涵有现金储蓄管理、保险管理、退休管理、债务管理、投资管理等几个部分,主要目的是帮助客户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实现个人财务目标。通过财富管理,可以增加客户的投资收入,实现资金的累积和扩大化,从而有效提高财富水平和生活质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日益加重的生活压力下既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生活,又因为时间的缺失或者相关知识的不足往往只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达成自己的财务目标。因此电子银行业务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日常资金管理,又能提供全方位的财富帮助,目前,各家银行大多仅能实现对账户的管理,对财富管理仍有较为缺乏,因此今后电子银行平台的发展应从以账户为中心向全面财富管理转变,并逐渐实现个性化。

(三)3G智能金融理财终端产品将为电子银行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An―droid、BlackBerry和Apple的应用商店的飞速发展,终端的出货量已经取代个人电脑成为最广泛的适用平台,银行业务也必须适应3G技术的潮流,逐渐向网络化、随身化及私密化迈进。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时可以借助通讯公司的技术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使得双方在营销渠道、客户服务、应用平台等方面充分互补。为客户定值基于3G智能金融理财的多种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对移动终端安全、快捷、方便的需求,实现真正的银行虚拟化、电子化。结合目前电子银行的业务范围,3G智能金融理财终端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账户查询、转账、理财、基金、外汇等金融业务,证券、黄金等产品的客户端交易软件,风险收益对比图,家庭财务报表,保险咨询以及与客户经理视频的工具。

二、 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挑战及解决策略

(一)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意识薄弱

安全是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资金的安全对于银行、客户来说都是最为关键的,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银行带来了全新的商业风险,电子信息的无纸化、开放性等等严重威胁着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目前大多数银行虽然组建或者聘用了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防御,但是计算机犯罪、网络黑客事件仍然屡有发生,于是很多银行采取了限制交易额和使用客户安全证书。前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客户的损失,但是限制了客户的交易金额需求,带来不便。而后者需客户缴纳一定的费用来购买“数字证书”,部分客户不愿承担这个费用,而且使用、冻结、更换证书等程序比较繁琐,使客户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银行应该从自身出发,将风险管理的成本从客户尽量转移到自身上,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的特征,量身定制风险管理策略,从而真正实现对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应该保障交易系统的安全性。银行可以通过设立防火墙、屏蔽相关网络、对网络实时监控等手段阻止银行服务器受到恶意攻击,从而防治网络入侵,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其次,在网络通讯方面,电子银行一般使用大型的多种通信媒体,是基于多种互联网协议而建成的,复杂、多变。银行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网络管理服务的一体化,当某个协议受到攻击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遏制并保证对其他协议不造成影响,避免造成大面积的网络瘫痪。

(二)银行基础设施薄弱

电子银行的发展是建构在原有的银行基础设施之上,因此其是否完备直接影响到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银行都存着设施滞后的问题。银行系统不集中,客户信息不能共享。电子渠道建设的分撒规划,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滞后等导致在实际运作中不能对客户实现细分,电子渠道不同的客户信息数据格式也不统一,不能实现相关信息的互联;内部管理流程不完善。银行应该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业务为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电子银行管理流程,但大多数银行在业务为王的前提下,存在着多头开发,管理缺乏的现象;银行产品缺少电子化改造。电子化不是“一股脑”的将银行产品放到网络上,需要把汇款、理财等业务产品通过业务梳理,辨别出不同的层次,然而在进行销售。

基于以上,银行应该明确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策略,明确客户需求,让客户满意,提高客户的信任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客户进行引导,并逐步将效率低下且占用柜台资源多的业务通过电子银行分流。同时,电子银行业务整体上说应该是以网上银行为中心,围绕业务创新网上银行独有的业务产品,使得各渠道能均衡发展,并逐步规范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网上银行业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另外,还应该加强对银行传统网点和电子渠道建设的整合。单一的分支机构或者交易渠道已经难以满足客户对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多渠道、整合性后的银行产品更能适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殷治平.电子银行[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篇9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7岁(1989年3月9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4******(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1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银行

职 位:银行产品方案分析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信用管理

学 校:上海财经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综合素质佳,能够吃苦耐劳,忠诚稳重,坚守诚信正直原则,勇于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善于学习,勤奋务实,刻苦钻研,具备广泛的兴趣和很丰富的知识,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融入一个新的领域,适应它并且把它做好。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银行

目标地点:上海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银行产品方案分析员

工作经验

2014/3 — 2015/4:XX有限公司[1年1个月]

所属行业:银行

推广部

银行产品方案分析员

1.搜集、分析国内外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动态,组织行内电子银行业务研讨和交流,研究电子银行发展趋势。

2.负责电子银行业务需求和应用系统功能的审定和整合,组织电子银行应用系统、产品方案分析设计和测试验收工作。

3.组织推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指导和监督电子银行业务工作,制定年度计划指标,考核工作绩效。

2012/5 — 2013/11:XX有限公司[1年6个月]

所属行业:银行

推广部

银行产品方案分析员

1.配合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和同业业务等专业营销部门,为做好产品服务营销和市场推广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2.策划电子银行业务营销宣传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客户服务中心流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投诉受理。

3.负责客户服务中心的各项运营工作,接听客户呼入电话,处理电子邮件和BBS的咨询、投诉内容,提供人工咨询和人工交易辅助服务。

教育经历

2008/9— 2012/6 上海财经大学 信用管理本科

证书

2009/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

自2010年后,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始为贵宾理财的最高形式——私人银行做准备,纷纷将VIP贵宾理财升级为财富管理中心。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理财中心、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建设银行的财富中心、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等各式各样的理财中心都在向私人银行业务挺进,国内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层次。

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众多,但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众多银行已纷纷开始进军私人银行市场,政策监管方面也给予支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势在必行。

1.私人财富市场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造就了大批高净值人群。2010年末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 千万人民币) 数量比2009年增加22%,达到50万人;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众多中资银行、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私人银行业务。

2.客户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当前我国金融方面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太完善,风险管理方面与软件硬件设备相对落后,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呈现出诸多特点。约70%的受访高净值人群认为需要一定的专家建议进行理财。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外资银行相对成熟的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服务相比,我国私人银行服务刚刚起步,存在不少的制约发展因素。(1)政策限制显著。在中国境内,银行业尚未完全实行混业经营。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之间的有机联动和合作机制亟待形成。(2)产品单一雷同。在现有混业经营还没有完全放开的基础上,产品设计开发常见于基金、外汇等理财产品,与金融理财服务并没有太大差异,较难有大的突破。(3)人力资源缺口较大。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投资理财类人力资源,在这方面的制约更加明显。

三、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及思路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市场发展不确定性较大,对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内,随着CPI的高起,抗通胀是重要任务,人民银行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21.5%,超过美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水平(21%)。针对未来几年零售业务发展需求和发展环境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方式

目前零售业务从资产规模、客户数量、业务贡献等方面看,都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收入和财富的不断增长,零售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10年将是中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2.推动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重点要做好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个人信贷类产品,以及银行卡、结算通等个人支付结算类产品的创新。在重点地区针对优质个体私营业主,采用“优质客户+有效资产抵押”等模式,加快推进个人助业贷款的发展;选择特色区域扩大个人支农贷款试点。

3.创新金融市场服务发展模式

从传统业务向有效益、质量好、低资本占用的业务转型。第一,逐步建立客户分层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分层特征下的服务模式;第二,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转型。主动挖掘潜在客户群,实施主动跟进营销。第三,网点功能向专业化转型。除营业面积等客观条件限制外,打造集综合营销、经办业务的能力和现场音效的综合服务能力。

4.积极推进将“社区金融”服务

“向社区前进”是当前零售业务的发展方向。强调“社区金融”的原因,首先在于,所有的经济元素都落脚在各个不同类型的社区。第二,社区内涵宽广,既是物理的,也是虚拟的;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第三,社区是金融产品和客户之间的桥梁。金融产品本身不是金融,找到客户进行交易才形成金融。

5.切实提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

银行是服务产业,行业属性就要求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做好服务是银行经营的灵魂。以主动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方便服务,创新产品覆盖面和渗透率,秉承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为重要抓手,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雪.汇丰集团私人银行业务及风险管理[J].银行家,2008(09).

[2]连建辉,孙焕民.走近私人银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王志军.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4]梁文宾.竞争合作关系下的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J].新金融,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