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审美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审美的分类

篇1

隶书的出现与形成,使人们书写的线条在空间范畴内得到了净化,净化的条件是审美的介入与情感的灌注,而净化的结果则使中国汉字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周俊杰先生在《论书法“新古典主义”》中指出,“儿童期”的古典书法对当代艺术家无可抵御的诱惑力在于它的“纯真之美”从来没有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在以后的书史中呈现过。我认为,此种“纯真之美”的来源,其来源是创造隶书本体的本体书写者。这种“纯真之美”的外化具有朦胧感与不可把握的性格,但是却具有“天然的合艺术性”。这种“纯真之美”正是自我意识处于经验的感性冲动在下意识的状态下组织起来的,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受到灵魂灌注的生命形式。

远哲先民们在书法的流变中,渗入了他们对书法的共同理解。换言之,即集体无意识或下意识。由于它无所不在,潜藏于人们的意识深处,于是构建了书法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集体约定,更是书写者们下意识的必须遵守的方式即思考、分析、书写的方式。它制约着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并参与到了书法流变的建构过程当中。这种集体无意识或下意识一边成为历史与体制的“规范”,一边又成为书法流变及艺术化道路中的真正动力。这种真正动力以实用为外在表征,构建了书法隶变的全部过程。于是当我们来看中国书法的隶变史时,我们会发现作为“艺术”的竹简木牍其实就是日常物什,它的首要作用是非艺术的,当我们在欣赏判断这些汉字所凝合的文化意义或者别的什么时,往往被某种“纯真之美”所吸引,而这种美的本质,其实就是凝结在这些简牍之后的历史与体制的“规范”、或曰“历史语境”、集体无意识;其实就是远哲先民们的思维本质力量的体现。正是由于这种原始本真的渗入才使得中国书法拥有了无限的魅力,有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天然美感。

然而书法终究超越不了历史与体制的“规范”,灵魂灌注的生命形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早期形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往往相互交叉,并且接受其影响与改造,在经过思想信仰的渗透与文化的交融之后,才有可能走向艺术与审美。当审美变为自觉,当审美的泛化与日常化在生活中深入人心,将隶书的审美化研究纳入视野便已可能。

按照书法本体层面分类,可以把隶书分为带波挑的隶书和不带波挑的隶书,有学者命其名曰:“典型隶书”与“通俗隶书”。在清代,有些学者将汉隶分为方整、流丽、奇古三类,有的分为雄古、浑劲、方整三类,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列举了汉碑的各种风格;近代则有日本松井如流、真田但马和侯镜昶先生的分类;在当代,华人德先生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对碑刻隶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或许因为简牍与碑刻的隶书系统不同,前人对于汉代隶书的整体分类却很少,并且借助于审美意义上的分类更是少之又少。笔者不揣浅陋,以期抽绎出一条主要的审美线索来做一次梳理。

审美是有关生存与艺术的形而上的构想。隶书在审美的意义上主要有三种“趋向”:趋向感性审美的类型,趋向理性审美的类型,趋向游戏审美的类型。

A.趋向感性审美的类型。

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感性。于是在隶书草创阶段,自我意识处于审美的感性阶段,是下意识地组织起来的。感性经验占上风的隶书,均可归入此类。在时间上,以隶变为线索,从隶书基本成型到章草今草的出现,均有趋向感性审美类型的隶书。甚至可以说章草今草的出现,正是这种类型隶书隶变的结果。其特点为:文字排列不甚规则,结体较自由,行笔中侧锋并用,自然随意,时有长笔画出现,具有明显节奏感和动态美。例如:《云梦秦简・编年纪》后半部分,睡虎地4号秦墓木牍,张家山汉简,凤凰山木牍,东海汉简,居延汉简等等,特别是马王堆出土的《永元器物薄》与居延汉简中的《侯粟君所责寇恩事册》,更表现出构形无拘无束,书写率意,用笔爽劲,线条流利,一派自然质朴、稚拙生动的气象。

B.趋向理性审美的类型。

理性,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在秦皇汉武的时代,思维的统一成为理性成熟的标志,但却付出了特色泯灭的代价。理性占上风的隶书,均可归入此类。在时间上,从西汉至汉魏之际,均有趋向理性审美的隶书,尤其以“八分”最具有代表性。在隶书中,趋向理性审美的类型其特点为:文字排列极为规则,结体整齐而富有理性,笔法丰富统一,不出规矩之外。例如: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竹简,武威《仪礼汉简》,《甘谷汉简》,以及东汉八分碑刻书法等。

C.趋向游戏审美的类型。

当理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脱离感性的直观意识,而艺术的批判与审美却因为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而趋向随意或是僵化。当理性的隶书类型发展到汉末,八分书已趋“矫厉方板”而程式化,程式化的后果必然导致书法本质的沦丧。于是为了协调理性与感性的分裂,而趋向于游戏审美。其特征为:文字排列较为规则,结体大小、纵扁不拘,书写率意而具法度,用笔提按意识很强,线条柔润遒劲。可以说,趋向游戏审美的隶书类型是在儒家思想强调中和的审美下,融入玄学思想,汇合个人情感与理性的产物,是汉代末年群体意识受挫后转向个体意识的具体表现,这一类型最终发展成为行书的形成。从时间上由东汉延至魏晋,开魏晋书法风气之先。例如:马王堆汉简,敦煌汉简,银雀山汉简、一些摩崖石刻等。

篇2

[关键词]饮食荚学;研究进展;内涵界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46―04

饮食审美对象是特定人群在特定区域及其地理条件下,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基于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的,使用共同的语言,具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的饮食审美倾向,其特色往往通过特异的食料、食具、食技、食品、食规、食趣和食典展示出来。因此,饮食活动的社会性与文化性使其成为旅游活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构成要素的第一大要素,而饮食审美更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而饮食美学也成为需要旅游美学研究深入探讨的新领域。

中国是在美食观念的悠久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具有人类先进饮食文明的国家。由《说文》中“美者,从羊从大”、“甘者,口中含一”以及“美,甘也”,可知中国人最初的审美意识,源于具有物质功利性的“肥羊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漫长的中国饮食历史进程中,随着“味”的观念不断推广与深化,“味”不仅指饮食的“五味”美感,成为中国烹饪追求的核心,还指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和艺术领域,如“韵味”、“意味”、“品味”等,而成为中国审美的最典型感受。这使得中国饮食文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具有了超物质功利性以及感性思考的特征,也最终将中国饮食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使饮食的目的作用由维持生存走向了审美观照。但基于中国感性思维的民族性,自古以来的历代美食家多关注于烹饪理论和烹饪技巧的总结与介绍,而鲜有将饮食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论述和探讨的论著。回顾中国饮食美学研究演进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历程。

一、饮食美学的研究进展

在国内,我国饮食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初,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时,中国烹饪界提出了“中国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而将以烹饪为核心的饮食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深化,在实践美学观的指引下,为适应人们饮食生活双重目标的追求,饮食美作为社会美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直接、最广泛的实体部分,才逐渐进入人们研究视野,成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时代饮食生活领域美、造美与审美活动的实用美学。因此,我们说中国饮食审美的历史虽然古老,但饮食美学的学术年龄却的确过于年轻。其年轻的表现,就在于从研究对象、概念范畴到基本理论体系,都尚少有定论。

1.“立足美学”的起步阶段

由于美术学者的发起和一些心理学家、烹饪大师等的多方参与,饮食(烹饪)美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在学科的界定上呈现以美学逻辑为特征,并一开始就进入了饮食美感领域的研究。

青年美术史论学者郑奇第一次公开提出了“烹饪美学”的概念,提出“烹饪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体,是文科和理科的结合体,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体,是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结合体,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以及“烹饪美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烹饪美学的重点是烹饪艺术”等系列观点,为当时的中国烹饪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在饮食美感研究方面,《江苏商专学报》刊登的记录郑奇与生理心理学博士朱锡侯教授关于饮食美感问题的谈话《饮食・生理心理・美学》一文,第一次提出了“饮食美学”的概念。随后,朱锡侯教授从感觉系统的发生机制论证了与美感的一致性,而确立了饮食美感这一研究方向。同时,郑奇又从“美感的生理基础”与“的心理效应”人手,论证了低级感官味觉至少可以通过统觉反映通向高级的审美感。在此基础上,陈孝信对“饮食审美的范围、饮食美感的生理基础、饮食美感与一般美感的异同、饮食美感的特殊性(综合性、实用性、个性、多样性、特殊地位)”作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饮食美感的体系雏形。此外,吴志健从审美联想的角度,论述了其在塑造菜肴形式美中的作用,以及烹饪审美过程中审美联想的特征、分类及应用,是早期对饮食审美联想的深入思考。后来,郑奇通过论述烹饪美学的研究概况,并从实用与理论两方面论述了烹饪美学学科建立的意义,进一步确立了烹饪美学的地位。在专著方面,郑奇编著的《实用美术(22)――烹饪美学知识专辑》和纪晓峰编著的《烹饪美学》将烹饪技艺上升到了美学层面来探讨。郑奇、陈孝信合著的《烹饪美学》纳入《门类美学丛书》出版,标志了从学术观念上将烹饪美学正式纳入实用美学体系。

2.“局部探索”的初级阶段

饮食(烹饪)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学术界着眼于饮食美学的局部研究,虽然对于某些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研究者立论基础各异,而使这个阶段各研究成果在内容上既存在相互涵盖交错的区域,又存在相互割裂的真空地带。

丁应林对饮食触觉美的审美特征、触觉审美的过程及其机理,以及菜点触觉美的创造规律进行了研究,肯定了饮食美感中触觉美的地位。而吴志健首先从联系的观点,提出中国烹饪艺术作为中华传统艺术之林中的一株奇葩,当然也应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和谐统一的观点,阐述了烹饪艺术“真”、“善”、“美”的内涵及其联系;随后,从“意境”人手,又提出了“烹饪艺术意境是由形象及食品的味道交融、化合和升华等三大部分构成”的观点,分析了烹饪意境“情”、“景”的关系,以及常用的烹饪美的意境及其塑造。

笔者曾从审美客体的角度人手,探讨了美食概念、美食的构成要素和美食的直接创造者,形成了美食构成中“三特性”(质美、感觉美和意美)的理论雏形,并初步论述了美食三要素与饮食心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筵席设计与美学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剖析,指出筵席设计由两大原则支撑:基本原则和特殊原则。基本原则又由自然科学基础和美学基础构成饮食美,并进一步从饮食美具体存在的方式的角度,提出了饮食美的概念、性质和构成要素,包括“三特性”、“十美”(质美、味美、触美、嗅美、色美、形美、器美、境美、序美和趣美);特殊原则分别为筵席的主题(左右筵席的表现形式)、规格(左右筵席的档次)和礼仪(左右筵席的程序)。后来,笔者又对饮食美研究范围与性质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了“饮食美是人们在饮食生活中的美的创造和审美,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的观点,并作了简要的论述,还提出了饮食美感是“高级心理活 动――精神”的观点。

此后,学者们继续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着眼点,阐述着自己对于饮食美的理解。万建中从“中国饮食对味的追求是产生原始审美意识的直接动因”、“古典美学中的‘和’这一美学范畴,也是建立在中国烹饪调和鼎鼐基础上”的立论,指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社会功利性特征,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中国烹饪的美学原则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食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以及‘实体美与意境美的有机结合’”的观点;汪悃款、张力平着眼饮食美感功利性突出的性质,论证了饮食烹饪美感的功利性存在的合理性,并以饮食烹饪文化的众多事实阐明审美活动和功利性二者之间客观、辨证的特殊性质;麦浪介绍了中国烹饪美学的综合性特征。此外,苏娜的《饮食的美学特征》、李长生的《烹饪艺术与美学》以及王迎全《试论中国菜肴的“属性”》(上、下),实际上都是对烹饪艺术美表现形式(饮食美形态)的介绍;季鸿良联系中国古代的美食思想,说明美食和风味的关系、饮食美感的内涵,讨论了饮食文化的社会功利性,最终提出了“‘致中和’与‘大统一’观念为当代中餐的饮食审美原则”的观点。

而在论著、教材方面,杨东涛等人编著的《中国饮食美学》,从中国饮食美学思想发展史、“美性”概念、饮食美感及饮食美的创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通史的形式对古典文献中的饮食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概括总结不同时代的相应特征,并从属于直觉感悟的一种传承认识模式――美性认识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饮食制度产生进行了论述,还从饮食、美感的关系,饮食美感的构成以及饮食审美能力的构成及规律三方面对饮食美感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而顾仲义主编的《餐旅实用美学》、苏志平,王利琴编写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教材《烹饪美学》,从严格的烹饪美学的体系来说,它们仅仅涉及到了烹饪美的形式美层面。周明扬编写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餐饮管理专业指定教材《餐饮美学》界定了餐饮美学的概念,指出“餐饮美学是运用美学原理研究餐饮消费与餐饮服务中美的创造与美的欣赏问题,研究餐饮环境、建筑、装饰、形象、食品造型以及色彩、音响、灯光在餐饮业各个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法则”的观点。从整体上看,该书虽然突破了烹饪(餐饮)美学教材的一贯研究范围――烹饪工艺美术,但还是局限于餐饮活动中形式美的层面。

综上所述,目前,在国内对于饮食美学的研究中,极少有人注目和涉足饮食美学的全面思考与系统研究,造成现有的相关成果由于集中形成于其研究的起步阶段而内容陈旧,且缺乏研究深度与广度。大多数人集中于饮食美的形态研究和美感研究。不可否认,在一些饮食美学者的努力下,对饮食美学的这两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如对于饮食美的形态,建立起了“三特性”、“十美”的体系构架;对于饮食美感,在《中国饮食美学》的“饮食与美感”中也有了较系统的论述。但除此以外的大多数研究成果,要么局限于烹饪工艺美术,这在相关《烹饪美学》、《餐饮美学》等教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要么习惯以中国古典哲学切入,仅着眼于饮食活动的意蕴进行深入探讨;要么从美学美感人手,进行饮食美感的局部研究。因此,可以说,迄今为止,由于缺乏美学体系的理论指导,国内饮食美学研究零散而不成体系,而对饮食美学全面性、系统性的把握尚未真正开始,还存在学术空白。

二、饮食美学内涵界定

鉴于以上对饮食美学研究发展历程的分析,针对其研究存在的学术空白,从核心词汇“饮食”人手,我们知道,饮食涉及到饮食制品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管理、技术、科学、艺术、观念、习俗、礼仪等等方面所有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认为,饮食美学是一门把美学与烹饪学、服务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艺术理论等结合在一起,用于饮食活动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

篇3

本文作者:李新青何芹作者单位: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结构与审美意识的更新,艺术家们把服饰材料通过现代陶艺中的坯体材质、釉质材料及装饰材料来表现,一方面使服饰元素借助陶瓷的质地、肌理、色彩和光泽等综合材料的对比赋予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使现代陶瓷以更加独特新颖的艺术品格在新时代陶艺方面独领。a.彩绘装饰:陶瓷彩绘是一门独立艺术价值的艺术种类,它有自身的艺术特点语言。同时又具有自身材料、工艺和载体的个性。它有众多绘画艺术中以表达主观情感、自我意识的共性,陶瓷绘画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从烧成工艺来分类有釉上和釉下两大类;从陶瓷材料特定来分类,又可分为粉彩、古彩、新彩、青花和釉下五彩等艺术形式。彩绘装饰在很大程度上给现代陶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料。b.颜色釉装饰:颜色釉是金属氧化物着色的产物,色彩鲜艳动人,艺术感染力耐人寻味颜色釉的色彩特性也是颜色釉具有装饰特性的前提。颜色釉综合装饰是陶瓷装饰艺术的一种形态。目前,颜色釉的装饰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三大类:一是单色的颜色釉;二是用颜色釉作为绘画材料;三是利用颜色釉的不同质地、色彩和特点在不同温度和气氛变化下得到不同效果的产品(即窑变)。颜釉装饰发展到今天,是在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精髓的同时,不断接受新的科技手段及科研成果,引领时代生活气息的形式美的结果。它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现代陶艺家创作的流行艺术手法。其多种装饰效果极大的丰富了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c.捏塑与肌理的装饰:陶瓷捏塑与肌理的装饰是我国传统的陶瓷塑造技法,其中陶瓷捏塑指手捏成、雕刻、浮雕及模印。肌理指自然肌理、制作肌理和釉面肌理。这两种装饰表现形式使陶瓷作品在更生动形象有立体感的同时也强调不同肌理质感带给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现代陶艺中,自由的使用,巧妙的配合,就是现代陶艺家选择陶艺的原因。

艺术是多元化的,服饰艺术和陶瓷艺术都是其中之一。其都有自己的创作技法和文化特色,写实或写意形式,抽象或夸张形式,块面构成或图案拆散形式等等。其艺术形式的存在说明了社会的需求性与本身的合理性,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形式美的追求。在服饰艺术的领域中,服饰元素的设计是以传达创作者的个人审美价值为核心,就现代陶艺的发展,把服饰元素运用在现代陶艺中进行装饰,让现代陶艺吸收服饰元素的优点并且融入其艺术语言,又把世界不同的文化艺术融合进来,,用现代最完美的形式美的语言,表现着艺术家个性化风格,同时也装点着现代人的生活。从现代对众多陶艺作品赏析中看出,陶艺创作中装饰的形式语言表现法则主要有:对比、对称、夸张、韵律等等。

现代陶艺借助泥与火为媒体,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它是一种原始的大众化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把时尚服饰元素运用在现代陶艺中,使其又成为了新潮的艺术,艺术家把服饰元素结合在现代陶艺中一齐表现出来。首先,服饰元素的表现丰富了现代陶艺的创作形式;其次服饰元素的表现使得现代陶艺作品更加美观;再者,服饰元素的表现还让人们更直观的用最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具流行的服饰文化元素,准确地将当代人的所思所想和对世界的感悟主动揉合到现代陶艺形体的设计中去,感受到新时代的审美价值;最后,服饰元素使本身就是属于现代艺术的一部分的现代陶艺有了充满情调的新生活享受,进一步促成了现代审美的视野开阔,这样审美的改变也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接受心理,促进了现代陶艺在现代人精神文化领域的新生,使得现代陶艺从实用趋向艺术化、时尚化、情趣化,让陶瓷与生活紧密相连,使现代陶艺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则陶瓷的社会属性不言而喻。

篇4

关键词:传统美学;审美价值;美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66-01

一、美的探讨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

回顾百年美学的发展,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对“美”字的起源和原意没有明确的解说。不过,有“羊大为美” 的说法,是从味的感性愉悦去言说美的。李泽厚认为“从美学看,人类统一系统的意义就在,它强调了自然感官的享受愉快与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的交融统一”。在孔、孟、旬这些中国古代大哲人那里,便经常把味、色、声一起来讲人的愉快享受。把他们相联系实际上是在理论上去建立和论证感性与理性、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结构,这具有很重要的哲学意义。

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不停的追问。“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感性”的最高级,就是艺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美的本质问题在当今西方美学中已有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从中国的传统美学角度继续对美的起源以及美的发展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

二、中国美学在发展中对美的研究

中国美学对美的研究还是建立在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受西方美学的影响,搁置美的本质问题,发展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传统美学有没有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我们又能否从中找到美的本质的答案呢?美的本质是存在的,但不是传统美学的追问方式所能问出来的。总而言之,艺术中“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进行学术史考察,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在弘扬国学之美的同时,更应该注意现代审美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不断的追求美的本质问题,对美的研究也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21世纪对“美”的研究的展望

“美是一种价值”,对与这个问题。在20世纪初,价值概念,如美学中的“美”,伦理学中的“善”等等。“美”作为一个价值术语,已经历了二度衰变:一度衰变是把美的价值看成是审美价值的一种;二度衰变是把审美价值看作是艺术价值的一种。换言之,艺术价值要大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又大于美的价值,把“美”当作评价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已被认为是过时了得“美学的废墟”。因此不能单纯的用“美”来评价艺术作品的“好”与“坏”。

(一)审美泛化现象的出现

近代社会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的统治使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受到了来自物质现实社会的干扰,而为了保持自身精神世界的自由与纯净,就必须采取远离日益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方式。于是一切艺术与文化都在寻求一种乌托邦,逐渐地进入了一种虚拟的对话交流方式,艺术中介的多样性便应运而生。可以说齐美尔的“距离说”预言了“审美泛化”现象出现的可能。李泽厚提出的美感结构的四因素说,他认为“审美感受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心理功能的复杂动力综合”。他把这几种心理功能的综合看作是审美感受的中介是比较全面的。但这些心理功能主要在主观世界中体现,缺少客观理念的参与,并非人的审美活动强调的审美价值。如果发展到极端也必然会走向“审美泛化”的轨迹。

(二)美的现代扩张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的美学范畴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例如出现了像“美是矛盾的,荒诞的”;“美与丑的对立”;“反美学”等等。

西方现代美学家用思想来推演描画人类的生存状态,当他们在这个毫无意义可言的世界中找寻终极的价值,当他们试图将这个物欲的世界还原为价值的世界时,荒诞美便应运而生了。“荒诞的核心是人无法解释自己和世界,也无法相信现有的解释世界理论,因此,人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以批评家和艺术品策划人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通过他们自以为是的理论和炒作的评判结果,

艺术变成为更加荒诞的、难以言传的,但不再是“美”的。

总之,不论是李泽厚提到的“羊大为美”,还是美发展到至今出现的荒诞美,这些都不足以解释美到底是什么。因为美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建立在审美对象、美感等等因素的结合。美不是要特定的物特定的地点,生活中处处会有美,时时会出现对美的表态。对于一朵花,一件艺术品,一首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美存在的价值,通过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相信美无处不在,美的内涵和真谛也会清晰的显露出来。

篇5

关键词:园林专业;审美教育;审美素养;诗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53-02

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园林专业学习中,园林艺术美的接受、欣赏、鉴别、创造都对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美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农业职业院校园林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适当的审美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专业学习服务,又能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1 提高园林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园林艺术的特点看,美的园林艺术通过巧妙的构思,把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合而为一,形成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表达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同时让身在其中的人们心灵得到舒适的感受或宁静祥和的体验。从园林艺术的创作过程看,造园、插花、盆景制作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项艺术创造活动。优秀的园林工作者不仅需要娴熟的造景技巧,更加需要对美的鉴别和创造能力。因此,园林专业学生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审美素养是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实情况是园林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十分欠缺。我校五年制高职园林专业学生文化基础一般,知识面较为狭窄;初中阶段美育缺位,学生对美有着肤浅和庸俗化的认识和态度;审美概念模糊,对美、艺术美、园林艺术美没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是知识的积累和简单的模仿。对园林艺术,往往能学其形而不解其神,能制作而不能设计,能成匠人而不具匠心,严重制约了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升,故而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尤为迫切。

审美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善良和诚挚之母。审美教育一方面培养和提高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的发展,有助于健全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也就是说,通过审美教育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培养适应新型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所以,对园林专业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审美素养,既是专业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 诗歌读赏活动是契合园林专业实际的审美教育载体

专业课程当然是园林专业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就学生素质教育而言,诗歌读赏活动是较为适当的方式。

诗歌是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古典诗歌作为中国艺术的精品,展现出独特的音韵美、意境美、意象美、情感美、形式美,无论从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诗歌与园林艺术也有着共同共融的审美特征和紧密的内在联系。园林艺术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东方式插花和盆景艺术,是民族艺术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几乎包容了古典艺术的各个门类。它不仅重形,更加尚意,追求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情景交融,以具有“神似胜形似,无声胜有声”的深远意境为佳,这与中国古典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艺术追求有共同共融之处,园林类艺术作品常常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等。就古典诗歌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对意境美的共同追求 追求意境,创设意境,欣赏意境已经成为园林等艺术的共同追求。中国园林追求生境、画境、意境三种艺术境界,而又以“意境”为最终目标。中国古典诗词的动人之处在其意境。读者在有限的实景中探视出虚境,从虚境中体会到实情,在虚虚实实的变化中领略到无限的审美空间,诗歌艺术因而有了无穷的韵味。

2.2 意象美的不谋而合 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诗歌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主要通过意象进行。古典诗词与插花、盆景、园林艺术设计在这点上不谋而合。在传统插花艺术中,与意象相对应的是花材。花材不仅是传统插花造型的素材和展现形式美的基础,还是构思、传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载体。在盆景设计和造园活动中,山石、植物等素材的选用,应该考虑物象精神,造景也该因地制宜,不能有悖于意象的内在涵义。

2.3 相似的艺术手法 诗词常运用虚实相生、以小见大、对比映衬、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插花、园林设计、盆景制作亦如此,二者在这点上基本相同且方法基本相似。

2.4 题名点景中诗句的直接运用 用古诗名句来做题名是园林、盆景艺术的常用方法。古诗名句本是长期积淀的经典,自身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用诗句题名能够迅速让人把握所造之景的主题,能“看其名,见其景,饶有深意,引人思索,富有形象性”。

3 开展园林专业班级诗歌读赏活动措施

3.1 提高学生对诗歌与园林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职校中很多学生不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仅仅将个人的发展局限在所学的专业课上,对于人文社科知识积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因此要帮助学生提高对审美素养提升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文学、音乐、历史、绘画等艺术与园林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2 找准诗歌读赏和专业学习的结合点 感受诗歌音律美,提高对诗歌美的认识和理解。诵读从来都是诗歌学习鉴赏的重要途径。鉴赏诗歌意境美,提高审美立意能力。品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广袤阔大、清新雅致、落寞寂冷、苍凉悲伤等各类意境之美,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并由此增强对园林等艺术的诗意感悟,提高审美品位,培养立意能力。品析诗歌意象美,提高选材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诗歌意象的独特哲理内涵,借鉴诗人意象选择的手法,以触类旁通,提高园林艺术设计中选材能力。借鉴诗歌的艺术手法,提高整体表现能力。加强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理解,理解其对表现主题,营造意境的重要作用,实现能力迁移,提升插花、园林等作品的整体表现能力。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开展园林诗词搜集活动,积累园林诗词,并为赏读提供资料;开展诗歌意象整理活动,让学生搜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在搜集过程中注意使用频率较高、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把这些意象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整理分类,便于理解园林艺术的意象美学;开展插花、盆景题名活动,规定用古典诗词句为其命名,增加艺术品美的意蕴;开展园林、插花、盆景解说词写作比赛,让学生学会在专业实践中使用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和鉴赏的热情和兴趣。

4 结语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审美教育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园林专业的审美教育绝不限于某一个时刻,某一个载体。同时,美育是和智育、德育紧密相连,园林专业中的审美教育不会局限于功利的作用和意义。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审美教育对人的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健康心理素质的促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希军,葛星.审美教育[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2]肖驰.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篇6

[关键词]美的规律 美的载体 美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5-01

美的教育,就是寻找出美的规律,选择正确的载体和方法进行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最早是由康德提出的,中国虽然很早就有关于美的研究,但是“美育”的概念一直到了中国近代初期,也就是1800年以后才被提出。近一个世纪,教育界与学术界对于美育的探索与讨论一直风波不止,看法也未统一过。不外乎有以下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在高校中进行的审美教育其实和艺术教育是等同的,课堂中审美内容就是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运用音乐、美术、造型等艺术作品作为培养审美情趣的手段;另一种意见是,大学审美教育就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审美水平的提高,其审美的范围可以是除艺术作品以外的事物。而笔者认为,大学审美教育应该是摸索出美的规律,将这一规律运用到教学当中进行审美教育,把美育当做一种教育思想。

按照第一种说法,高校的审美教育就是根据大学美育的规律去进行的人格、品行上的教育,那么它的范围就会很大,以致于大到一切科目都是审美教育。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正确理解“美的规律”,从这个角度去进行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工作。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自己内在固有的尺度去建造,而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句话明确地告诉人们,低级动物的厮杀和弱肉强食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为了满足最低级的生存需要,它们的行为只是为了在自然残酷的竞争中得以生存而进行的实践,但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能动地改造自然。自人类出现在这个地球上以来,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能动地去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标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实践,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属于有限中的无限。但是,这里所说的有限中的无限并不是恣意妄为,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所限制的,自由是在对客观规律有着足够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独有的智慧进行改造客观世界,在一边改造一边进步的实践过程中追求一种境界和达到一种创造的形式。当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我们必须首先面对一个客观存在物,之后才能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改造一个或者创造出新的事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审美教育也可以理解为是运用美的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具有的技能就是恰当和准确地选择美的载体的能力。教育者饱读诗书,进而具备对各类艺术作品的理解力,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教育受教育者。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文学作品是进行审美教育最有效、最直观、最受欢迎的载体。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型来说,文学艺术作品比较便于接近和携带,而最主要的方面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在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后,将琐碎生活进行筛选、提炼、整合之后创造出来的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曾经说过:“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们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艺术作品的产生以及艺术美的审美判断属于人类的精神想象,同时也是人的一种主观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所以说,审美教育不仅是审美主体——人,将客体世界在脑海中所做的重构,而且也是审美客体——客观存在物,作用于人脑后新生出来的高于现实生活的产品。第二个重要的方面,教育者要具备积极、正确的思维模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他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怎样的,高校的审美教育应该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马克思说:“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是人类获得成功的唯一选择”。心态决定状态,心态决定命运,说的就是人的思维方式在其身心发展和性格形成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审美教育者应该紧紧抓住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达到从精神上使受教育者得到应有的洗礼和熏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2]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等.文艺论著选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5.4.

[3]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理论教研室.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4.1.

篇7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作品;美;现实主义;丑;幻象;创作主题;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审美意识,是精神现象领域里心理判断的标准。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对美学的研究直到18世纪才有了公认的称呼,但审美意识的存在是无法计算起始年代的,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审美观念如影随形,始终引导、启迪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审美意识,决不是个简单的、显而易见的表面事物。要发现、扑捉到它,需要深入、冷静地思考、分析。审美意识的形成,有历史文化的因素,有当代生活的影响,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心里判断。

自19世纪末,中国画家开始接触、学习西方油画,在经历过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思想,学习西方古典主义油画技法,模仿西方现代艺术思潮这一系列过程之后,慢慢地,中国油画开始走向成熟。所谓成熟,就是对事物具有了独立的判断认知和标准,不会过多地因为外部的因素而影响内部的认知。中国当代油画走向成熟的最大标志就是中国画家们不再过多地受西方的影响,随波逐流,而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入思考、发现当代艺术的前沿问题。这就呈现出中国当代油画的特点:思想多元化发展,思想个性化深入发展。画家们可以从各个层面,去有思想地发掘、表现最敏感的艺术话题,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界,给我们带来纯艺术的视觉冲击和思考。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领域里的一个门类有其悠远的历史,它不能脱离人类大文化的发展轨迹而独立存在,审美意识对其同样重要。对于艺术而言,审美意识是一个敏感的、重要的方面。随着数码技术的应用及全球国际大文化的融合,当代艺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发展和审美思辨阶段。虽然中国油画的发展史是短暂的,但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水平却又站在当代世界的前沿。当我们内心很强大时,我们的外在表现会显得特别丰富和自由,那么,中国当代画家的思想究竟是什么状态呢?它反映出什么样的审美意识呢?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表现美的主题的审美意识

表现美一直以来都是绘画首选的主题。早在希腊时代,艺术美表现出的是和谐、庄重和恬静的美,艺术作品给人一种高雅、优美、神圣的感觉,追求一种完美主义表现,一种神话、超人类的感觉。这种美是一种完美性的美,似乎不是具体的美,而是一种共性的美。人们对这种美是认知的,但人们不会只满足于这种共性美的追求,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深化,使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发展的更加人文和个性,更加细腻和丰富,表现美的主题的审美意识也是宽泛、多样的,很多时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像希腊时代那样有明显的美的标准,很多情况下,得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人类发展每个时期对美的造型的认识和判断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不能脱离时代去空洞地谈论美。

立足于当代,对美的主题的造型表现仍然是艺术的主流。美的问题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乍看起来,视乎美无处不在,但当你审慎下来,具体面对它时,美视乎又很难捕捉到,更难通过造型表现出来。当代社会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构成了多元的社会生活模式,美的标准也在变化,代表希腊时代和谐、庄重、恬静的美已经不能成为美的统一标准,不能满足当代人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心理,当代需要的是更新鲜的、不同以往的美。当代艺术家在社会的组成中敏感地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社会对美的文化认知推动着艺术家们通过造型艺术表达出这种社会心理,艺术家们背负着社会文化的重任,努力地将当代美的文化明确化、清晰化。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须要大量的艺术家积极地思考、工作,不断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仿佛大浪淘沙,很多敷衍着秽的东西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淘汰掉。终究怎样的美最能代表当代社会美的标准呢?我们时代崇尚的美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呢

?什么样的审美标准最能消解当代社会的审美饥渴?

当代审美特征是人类发展到目前为止最难明确、最模糊、最难归类的阶段,似乎什么都可以,又都不能代表什么,似乎没有什么审美主流,这种貌似没有审美主流的审美实际上隐含着太多的包容和内涵。既不轻易去肯定什么,也更不会轻易去否定什么,极大的包容性容纳着所有的一切,势必会在时间方面大大地延长其寿命,给予这个有着极大包容性的庞大的审美文化慢慢地成长的时间和空问。

当代艺术承载着这样的审美文化背景,而艺术又担当着发现时代美、表达时代美这样的社会角色,艺术也就站在了时代审美的最前沿,而当代艺术责无旁贷地站在了我们这个时代审美的最前沿。在这样的审美文化下,当代艺术显现的是丰富多彩的姿态,取向多样,技法丰富,注重社会审美观念的表达。以杨飞云、王沂东、艾轩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画家,他们既延续了学院传统的具象画风,同时又将油画的古典特征个人化或者风格化了,无论是王沂东作品中所散发出的那种隽永的民族性风味,还是杨飞云的古典回归和艾轩追求的忧伤美,都属于为艺术而艺术的理想化倾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当代艺术的这种发展态势只是一个刚刚的开始,它的发展轨迹会沿着社会审美观念表达越来越全面、深入地展开,没有什么力量能改变它的轨道。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所谓的艺术的民族性、地域性、方式性、技法性等一系列诸多问题的研讨,都显得狭隘了。我们如果能抱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来看当代艺术,也许你不再会无所适从,也许你会感受到一片新的天地,也许你将会更清晰地感受到时代审美的脉搏。

希腊时代的审美标准是明确的,这种明确性从另一个方面同样会起到限制的作用,相对于我们的时代,我们会感觉到它还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文化,也更能感受到现代文明和现代审美文化丰富细腻的触角,这样的比较常常会令我们激动不已,更加激励、坚定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力图寻求美的真谛,但我们永远找不到最后的答案,因为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人类的本性喜欢刨根问底,终究是要不停地追寻下去,生命不止,战斗不息,这也许就是生命的真谛。其实在寻求的过程中,人类留下了一串串美的足迹,一片片审美意识的涟漪,一件件艺术品的颤动。尽管美是摸不到的,但在艺术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它、嗅到了它的气息,它的神秘不由地引起人们的震颤,激起人们更大的追寻热情,这种能量就是美,无与伦比的美。

二、现实主义主题的审美意识

每一个现实中的人,在思想意识的深处都有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不管生活的经济层面如何,都会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精神需要。艺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艺术家能真挚地表达出对事物的认知,更在于它能启迪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使人们的情感需要得到宣泄。表现现实主义主题的艺术作品从表面上看离我们的生活最近,更容易与人们产生心灵上的互动。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类是经验性的智能动物,生活经验和文化经验的积累是其智慧的表现,我们最善于从经验积累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就像人们照镜子一样,人们希望从艺术作品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反思、回味自己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生活的坐标。

在审美意识指导下的当代油画艺术,正是我们奔向智慧的渡船、阶梯,而表现现实主义主题的当代油画艺术作品就是这其中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耀眼的艺术光芒,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和进步照亮着航向。

中国当代艺术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在表现现实主义主题。虽然并不是每一位画家都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审美意识判断,但这种判断的明确性对一个画家来说确是弥足珍贵的,它会使你作品的思想深入到社会现实主义审美意识的精髓,摄人心魄,充满张力,散发出难以抗拒的气息,这是作品的精髓所在。它透过造型、色彩、艺术手法等相关方面,更多地是从现实主义审美意识判断方面给人们以呼唤,唤醒沉睡在人们灵魂深处、朦胧的审美价值观,从而给人以美的启迪和引导。造型、色彩、艺术手法等艺术手段是每位画家必不可少的造型技法基础,通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对画家来说并不是难题,当然,对每位画家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技法的高度永远代替不了艺术思想的高度,最终还是艺术思想的高度决定作品的价值,高超的画家是能够具备将两者完美结合的能力者。

现实主义审美意识透过社会文化

生活的表象,向我们散发出阵阵幽香,每个人都会从中嗅到不同的味道,它是客观的存在,但需要主观的发现,需要画家的敏感、睿智、成熟以及熟练的技能,并通过作品将这种幽香传达给观者。忻东旺作为近几年具象绘画创作中最具实力的青年画家,他笔下的民工系列体现了一种乐观的精神活力,其间的每个人物身份能得到对象的指认,这是真正体现社会现实民生的作品。每位艺术家发现的视点可能都会不同,但殊途同归,通过作品,画家和观者会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虽然观者可能永远不会完全体会到画者的心意,可能一百位观者会从中嗅出一百种香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并没有完美,更没有完美的契合,但新的创造、新的幽香可能就是在这并不完美的对接中碰撞出来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艺术家和观者的交汇都是令人期待的幽香。这种幽香成就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而只有有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事物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

三、表现丑的主题的审美意识

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一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人们向往真、善、美,社会需要真、善、美。在现实世界中,真就是真实,就是存在,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道德判断标准,美是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判断标准的高级升华,这三者呈现阶梯递进式状态模式存在。

真的事物未必都是善的,也未必都是美的,只有将三者连结在一起时才会达到一种人类追求的美好状态,这也许就是哲学家和人类社会学家总是将之放在一起,呼唤人性美好闪光一面进发的用意所在,这种呼唤具有召唤功能的巨大潜力,因为人性是复杂、多面的,它可以引导人们将人性中美好、善良的一面呈现出来,将邪恶、丑陋的方面进行修炼,而这两个方面的积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走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一直在修为着,艺术在其中起到了无语替代的作用。

从物理学的范畴来看,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都是以对应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阴阳两种性质的方式同时空存在着。虽然人性是思想领域的范畴,但也和物质存在一样,思想也是以对应的形式存在着,即所谓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等。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表现丑的主题的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而表现丑的主题的审美意识可能比表现美的审美意识更为复杂。

表现丑的主题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表现美的主题的作品更刺激、更强烈,甚至是震惊和恶心,会在人们的心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引起更深刻的心灵触动。从这个方面看,其审美价值及社会价值并不比表现美的主题的作品逊色。因为在人类的行为中,丑和美是同时空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要正视它的存在,客观地分析它的存在,这样人类可能会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在张小刚、方力钧、岳敏君、伊德而、蒋丛忆、毛同强、沈小彤、刘炜、刘野等为主体的先锋艺术的画家作品中,这批艺术家受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他们讲究形式的饱和而无视意蕴的存在,在纯粹的客观操作中放逐了痛苦和怀疑,由审美超越走向审丑的本能宣泄。人们往往习惯于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是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方面,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给心灵带来希望和美好。但艺术作品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给人们的生活增添姿色、歌功颂德,当代艺术可能被赋予了更为广大的审美内涵和价值功能,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大着,这也是在此以前的艺术所不具备、没有涉猎的。所以说表现丑的主题的艺术作品,绝不是简单的创造选题问题,其审美意识的内涵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正如前面提到的,审美意识的觉醒有时需要时间的酝酿和沉淀,人类的艺术以往一直在追求、歌颂美好的事物,久而久之,人们觉得总是在一个方面看问题不免有些乏味,于是就像有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一样,出现了形形进行各种艺术尝试的艺术家,丑自然也就成了和美对立的一个被关注的重要主题,关键是当我们在以丑为主题进行描绘时,在将现实中的丑转化成艺术作品时,我们会发现丑的事物或丑的现象已被艺术家从客观主题注入了主观审美思想,因而丑的事物或丑的现象在这一创作过程中就发生了质的转变,最后出现的已经不是丑的审美效果,而变成了美的审美效果。这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比直接表现美的主题能给艺术家带来更大的,给观者带来更大的震撼,所以这种表现也就具有更大的诱惑力

,也就不难理解艺术家们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

四、表现幻象主题的审美意识

理想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两个世界的存在,孰轻孰重?那要看你更注重哪个世界、你更需要哪个世界。理想和现实是矛盾互存的,又是矛盾互补的,现实对于人们来说不可回避,而理想对于人们来说是充满希望,人们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想,需要在某个方面得到心灵的慰藉,因而理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比现实更具有现实意义。表现幻象主题的艺术创作正是满足人们这种方面的心理需求,使人们的心灵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是件可怕的事情,有梦想是美好的,而所有年轻的心灵更具有梦想的冲动,梦想虽然不能马上解决现实问题,但它可以引导思想朝多元的方向发散,给人们设想出未来思想、生活空间的可能性,假定出生活的方向,而这些假定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了现实,人类的历史经历着这样演化往前发展着。

表现幻象主题的的艺术作品从审美意识方面,反映的是非现实的理想,理想是现实的补充和引导,所以这个角度的艺术作品所反映出的审美意识情趣更是丰富多彩,充满神秘的色彩,是心灵想象的直接表达,是心灵的释放,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不愿被外界打扰的空间。每个世界都有他自己的审美理想,每个世界都渴望能自己用画笔亲自表达出心中的世界,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色彩和造型。毛焰是当代颇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直接将模特儿作为自己风格的实验对象,迷恋于神经质的笔触与梦呓般的失语表情,自我精神远远大于对象精神。作品中的人物宛如从梦境中走出的魅影,给人以不可辨性的陌生感。幻象的审美意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精神的家园还是需要物质的载体将之传达出来。

篇8

美术教学应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审美感受

1.在充分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动手制作美术作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穿插设计一些与其相关的主题性创作课,将抽象的、生涩难懂的概念转变为有趣的练习,让学生多动手制作,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慢慢熟悉各种美术语言,掌握创作的技巧与方法,从而增强美术的学科特点。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美术的三种绘画形式——具象、意象、抽象之后,就可以将其运用到装饰绘画之中,学以致用,亲自尝试创作具象、意象或抽象的装饰画,装点家居或校园。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创作的艰辛与快乐,也有了成就感与自信心,同时还强化了概念,一举多得。实践证明,这样的创作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写生参与度极高,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学生在交流、评价作品的时候还可以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学效果极佳。类似的美术课题还有设计创作泥塑、卡通T恤衫、剪纸书签、个性橡皮章、黑白装饰画等。

2.参观画展也是一条提高审美的有效途径参观画展为学生打开了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看到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能够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能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敦煌莫高窟的飞天是研究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珍贵资料。她们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仅用绵长的飘带就使她们优美、轻盈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学生都知道西方的写实绘画惟妙惟肖,殊不知中国的工笔画亦能够做到精妙细微,如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朝曾鲸的《张卿子像》等。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早于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近千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境界。学生在参观画展的时候与美术作品进行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感受不同的制作方式、形式语言、材质所带来的不同美感,体验美的过程。虽然课本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但其终究是印刷品,学生无法感受因其材质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美感,因而难以理解其创作的表现手法,以至于影响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美术分类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水粉画、水彩画、油画、丙烯画有什么区别?而学生在面对作品,与画面进行交流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传递出的艺术语言及形式所带来的美感,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点拨、引导,真正做到从理解中获得审美享受。

篇9

关键词:农业景观;审美;思想;技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S-0:B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020-005

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尽管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的命脉所在,可是,农业景观却很少进入审美的视野。然而,在当代,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大众审美活动把农业景观推向了审美生活的前台,农村、农舍日益与城市、展览馆争宠,成为旅游、休闲、审美目的地。在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会议上,国外环境美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之前,我们并没有把农业景观当作审美的对象,为什么在当代我们对农业景观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卡尔松的问题是富有代表性的。

一、思想:回望农业社会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在审美领域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从最早的工艺品,到后来的纯粹艺术,再到深受工业技术影响的现代艺术,莫不如此。因此,人类审美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历史,黑格尔就把美学限定在艺术哲学的范围内。不过,在当代,技术的进步给审美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机械复制与大众传播的影响十分深远。

机械复制技术对审美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作方面。过去,手工创作的艺术作品具有唯一性,少量制作,价格昂贵;而现在,机械复制的作品则数量巨大,统一制作,价格低廉。过去,作品以年久为珍,以岁久为贵;而现在,作品借光于永无止境的改头换面和提高,以新颖取胜。[1] 这样一来,本雅明所说的美的灵光便从艺术品周围消失了。艺术品不再是人所膜拜的审美对象,而沦落成为同其它工业产品一样的消费品。大众传播技术对审美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的欣赏方面。由于广播、电影尤其是电视、网络的发达,审美活动再也不是柏拉图所说的纯粹的静观,也无须保持布洛所说的心理距离,反倒转变为全民的娱乐,成了由无数的陌生人共同参与的肆虐狂欢。紧随着狂欢而来的,则是热情的消退、感觉的麻木、系统性的审美疲劳的发生。

于是,在艺术终结、系统性审美疲劳发生之后,审美似乎已经进入“贫困时代的黑夜”。那么,我们又该向何处去寻找那片审美的“澄明的林中空地”?

在此,思想有两个方向,分别通向过去和未来。卡西尔就曾经说:“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我们发现一种基本的两极性,这种两极性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一方面,我们“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另一方面,“对过去的新的理解同时也就给予我们对未来的新的展望。” [2] 梯利也说:“摈弃旧的东西,渴望新鲜事物,有两条出路:创造生活、艺术和思想的新形式,或者复归于古代以求范本。”[3] 因此,在面临着困境,想要找到新的出路之时,向历史和过去寻找答案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这样的思想方法,葛兆光称之为回溯,他曾经把中国先秦时期儒家、道家等对上古美好社会的描述称为回溯式的想象,并且指出其对焦虑的思想者的抚慰作用:“当追忆者对现实不那么满意的时候,对古代的追忆就成了他们针砭现实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中显现出来的总是温馨的历史背影。”[4] 在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建设方面,柏拉图和近代美国的摩尔根都采用过这样的思想方法。柏拉图认为当时实行的僭主政制是城邦最后的祸害,而先前的民主政制应该受到赞扬。[5] 作为社会进化论者代表的摩尔根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未来社会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复活。

在美学史上,经由回溯式的思想道路而推崇过去时代艺术的典型代表是黑格尔。他把由理念发展而来的特殊艺术类型划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明确地表达了对属于过去时代的古典型艺术的推崇:“古典型艺术是理想的符合本质的表现,是美的国度达到金瓯无缺的情况。没有什么比它更美,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6] 与此相似,维科曾经谈到三个不同的时代,分别是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他宣称只有在前两个时代才能找到诗的起源。

而对于过去的农业社会的推崇,思想史上也不乏先例。在古希腊,诗人赫希俄德《农作与日子》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五纪,他认为人类进行原始农作的第一纪才是黄金世纪。在近代,卢梭把科学、艺术看作奢侈怠惰的产物与道德败坏的根源,主张回归原始的自然与农作社会;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则详细描述过一些残存的原始部落的农耕之美。在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士子都表达过归隐田园与山林之心。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曾经写过大量歌颂田园生活的诗篇,可谓山水田园诗乃至中国古代农业美学思想的开创者。唐朝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的许多诗篇都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山水田园诗派。

在当代,在面临审美的困境时,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转向了历史和过去。于是,那个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显得落后的农业社会进入大众审美的视界,一种怀旧的情调笼罩在当代社会。不管事实怎样,这样的思想方法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在几乎要被遗忘的农业景观中发现审美价值的可能性。既然这令人倦怠的当代审美困境不是理想的居留之所,而一种新的未来尚未诞生,回到过去、回到农村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技术:寄望农业生产

篇10

摘要:由于教师往往忽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所以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生活的贫乏,情绪体验的消极,为了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会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带来审美享受。”对语文课堂如何营造审美的意境,谈几点粗略的看法:首先教师应对美有深刻的体验,有充沛的激情,善于切中学生的兴奋点,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营造美;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审美想象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把美育当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附属物,忽视其独立性,更没有认识到学科教学活动也存在美,没有认识到教学渗透着美育,它也对学生审美素质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学科教学就成为在教师指导之下的纯认知活动,忽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教学美育因素,这就自然地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生活的贫乏,情绪体验的消极。即斯卡特金在《现代教学论问题》所说的那样了“我们建立很合理、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客观事实表明,教学越是重视其审美价值的追求,学生参与的审美活动就越多,审美经验就越丰富,一般心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就更容易提高,教学效果就越好。

那么,如何营造审美的意境呢?

美是一种情感体验,要是学生能够受到感染,走入美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应对美有深刻的体验,有充沛的激情,善于切中学生的兴奋点,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一般说来,课始五分钟内,学生处于兴奋的初始阶段,呈上升状态。5—15分钟学生心理维持兴奋状态。15—25分钟内学生心理处于疲劳波谷,注意力下降。”(卿成《课堂教学结构》)因此,导课环节成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学生课始五分钟内处于的第一兴奋点上,营造美的氛围是必要的。所以导语的设计要注入教师对美的理解,注入教师的激情,要进入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美感,从而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氛围中。

其次,教师需要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讲的“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体现了无声之教。一张名人画像会砥砺学生的志向,一句哲理名言能使学生敛容深思,美丽的风景画可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这些都能起到精神、品德、情操上的陶冶和感染作用。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着新知识,学生虽然有接收能力,但并不一定乐于接受,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激起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师的激情是营造意境的一种手段,教师的语言更是学生体会到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其教学的内容能准确、形象、灵活地表达出来,能够利用语气节奏的变化是教学语言富于音乐美,从而调控学生的情趣与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把坚定与动摇、倔强与脆弱、高昂与低沉、稳重与轻佻、美丽与丑陋、高尚与卑鄙、欢乐与悲哀等复杂的感情,通过声音语调的起伏停顿、轻重缓急、有爱有憎地表现出来。能使学生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地步,能使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共鸣。

所以说,美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美读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读者如文章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着读着,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增进一层感受。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本身即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之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另外,还可以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唤醒人的艺术感觉。”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就有着难解之缘,优美的音乐流入语文课堂,在营造了美的意境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审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禁锢在文字里,但在音乐所展现的虚邈空灵的世界里,人们的想象可以自由驰骋,思维更具发散。

此外,还可以通过写作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一关更在于要中学生能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地挺立着,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引导学生感受现实世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帮助他们弄清什么样的形式是生命特有的形式。树叶是在“倾诉”?海洋是在“呼吸”?小鸟是在“欢闹”?老牛是在“叹息”?外部自然界中有多少与生命同构的运动形式啊!一棵垂柳,一汪池水,飘零的花朵,落日的余辉……不都具有着生动的表现,不都能从中折射出不同的人类情感么?经过这样无数次的观察与感受,外物与内心之间无数次的相互作用,自然界种种事物变化的运动模式与种种复杂的人类内在情感体验之间的一一对应,便会在感知中变得稳定、持久和巩固。到那时,“甚至是一朵微小的花,也能唤起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思想”。(华尔华兹)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获得的,正是这样一种感受。

“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必然有一颗美好美的心灵。”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实在是一件会而不费的事。

让语文审美的清泉流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润泽孩子的心田,萌发美的种子。让语文教学绽放生命的异彩吧!

参考文献:

[1]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许建中.语文高效学习艺术[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7

[3]柳菊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