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

篇1

人类对于美的认识来自各个感觉器官的体验,是人类精神满足的感知,这是人类生理和心理共同活动、人与物互相融合、直觉和思维互相补充的结果。在设计艺术中,美感不仅是艺术设计形式客观的反映,更主要的是接受者主观的感受和联想。

一、设计艺术美学

设计艺术学和美学都是人文学科,而设计艺术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更新兴、更具交叉性的学科,因此设计艺术美学的基本定位也是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在设计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中的价值实现问题。在当代西方美学中,对设计艺术的美学研究有取代纯粹艺术美学研究和美的基本原理研究而成为美学的趋势,研究设计艺术美学、走向设计艺术美学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艺术的美学内涵

设计艺术的美学是一种应用美学,是把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艺术中而产生的一种美学,这种美学消减了生活与艺术的距离,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也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西方学者维尔什在《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中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对设计艺术的审美应作整体的把握,它的内涵包括功能美、形式美、技术美、生活美等。

1.设计艺术的功能美。设计艺术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适用、经济、审美。适用兼具实用和使用,设计艺术一定要具备满足人们需求的实际用途,同时还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环境,要使人用起来方便、顺手、舒适、安全等。设计艺术的审美,不是为了美而美,而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2.设计艺术的形式美。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艺术设计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象的表现形态。形式美是对美的形式的知觉抽象和概括。设计艺术形式的美学意义与主旨思想的美学价值的有机结合,又包含设计作品本身所显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的美。

设计艺术形式的意境美。设计艺术的意境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感情化为形态,做到托物言情,情感与境界相和谐,情形合一;另一方面就是凝聚、象征和暗示,做到意在象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虚实相生。对艺术设计作品的鉴赏和感受,可以使人进入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精神境界,使审美主体超越感性的具体物象,领悟到某种宇宙或人生真谛的艺术境界。

设计艺术的形式美还体现在实用的基础上。实用功能反映在产品的技术性能、环境性能和使用性能上,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实用功能。在设计艺术实践过程中,尽管实用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实用与审美两方面的功能的侧重却要视不同类型和不同档次产品而各异。

设计艺术的形式美还体现在简洁上,尤其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简洁体现出视觉的完整、单纯和一目了然的特点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快节奏、高效率和节约时间的生活方式相吻合。简洁的本质表达出的效率显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文化的基本特征,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实际上也就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历史。

3.设计艺术的技术美。在西方美学史上,纯艺术一直是主流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美学因之称作“艺术哲学”。美学家们忽视了技术美的存在,从手工业时代到大工业时代,直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技术美一直存在着。技术美作为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即功利性、物质性和情感性。人类最早的设计活动,是从实用功利出发的,而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孕育而成的。

4.设计艺术的生活美。设计艺术的本质,就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设计,生活美就是设计美学的主要范畴;社会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娱乐方式等等),往往决定了设计艺术的审美本质。设计艺术之中的生活美,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服饰的美、家具的美、交通工具的美、产品的美等。

篇2

【关键词】教学 艺术 深化 教学 水平

教学艺术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主要是指教学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教育者就开始重视教学技能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说它年轻主要是指把教学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研究,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结果,而且教学艺术还会随着现代教学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要对教学艺术进行研究,首先就面临着如何论证教学艺术立论的问题。对教学艺术进行理论论证,有利于为教学艺术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根基。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而言,我们也必须首先对这门学科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主要从教学与艺术的内在关系来说明。这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学与艺术具有相似的对象,教学中有艺术的内容。教学与艺术的功能相通,教学与艺术的过程相似,教学体现着艺术的特点,教师具有艺术家的素质等。

一、对象的相似性

艺术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艺术既反映客观世界,又反映主观世界。但它不管反映主客观世界的哪一方面,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的命运、感情、内心世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艺术常常被人们称为“人学”。教学的对象也是人,而且是处于发展中的活生生的具有极大可塑性的青少年学生。所以,教学也是名副其实的“人学”,教学和艺术都受其对象的制约,深入了解对象的生活及其特点是从事这两项活动的共同前提。从终结目的来说,艺术的作用是培养知、情、意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的知识、感情和意志和谐地发展,使人们的感觉和感情成为合乎理性的,使理性、道德的认识体现在感觉和感情中的东西。而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教学与艺术都是以人为对象的。

二、功能的相通性

艺术因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社会中起着巨大作用,这具体表现为三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是指艺术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历史风貌,扩大知识领域,加深对社会生活规律的理解,提高认识能力;教育功能是指艺术能够改善人们的思想感情、端正人们的世界观、树立祟高的道德品质、增进改进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勇气。审美功能是指艺术能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打动人们心灵而引起审美愉悦和精神乐趣,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三者之间各有区别,又相互渗透,教学也具有这三种功能,但功能发挥的方式和领域有所不同。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掌握认识世界的先进方法,提高它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水平,这完全可以讲是教学的认识功能;通过教学,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可以讲是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达创造美的能力,这可以讲是教学的审美功能。当然,教学的三大功能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三、过程的相似性

篇3

【关键词】装饰艺术;低碳环保材料;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43-01

装饰艺术是一种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形式,它不仅风格多样,技术技巧表现无固定模式,并且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现代装置艺术、日常用品装饰、商品包装等等,几乎一切工艺领域均与装饰艺术有关。从其与装饰主体的关系看,它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必须从属于主体,即装饰是从美感的角度来标明主体的特征、性质、功用以及价值。另一方面,装饰艺术亦可从主体当中独立而出,显示出自己的审美价值。意大利孟菲斯集团的设计师索特萨斯说过,设计应该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可见,现代装饰艺术设计更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材质、色彩、形体构造及整体传达它的功能目的和深层的文化含义,当观者在感知低碳环保材料的装饰艺术时,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也渐渐融入其头脑中,这也是艺术作品在无形中对人们的精神理念传递。

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就需要本着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导装饰艺术材料的具体应用。在人居环境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时,低碳排放、环保生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低碳环保材料装饰艺术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基础上增加环保功能,符合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符合当今社会的健康理念,更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这也是现代装饰艺术应用材料发展最简单最具人性化的重要途径。归纳而言,此类装饰艺术材料根据艺术创作可分为:材料环保型、功能环保型以及概念环保型三大类。

材料环保型装饰艺术是指使用环保型材料做成的装饰艺术,它的制作材料采用天然绿色材料、可持续使用材料、废气循环材料、低碳环保材料,这类装饰艺术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或造成二次伤害。目前,针对于低碳环保题材的艺术创作而言,此类装饰艺术是当下创作的主要形式,诸多艺术家利用废弃循环材料或可持续使用材料进行多种装饰艺术尝试。利用废弃材料,经过人们的巧妙构思、手工制作,把这些废弃材料变成一幅美好的装饰图案,使它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沙子、旧报纸、麻布、木头、石头、绳子、竹片、羽毛、网状物、贝壳、金属、光盘等材料,被艺术创作者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致的手工制作制成精美的装饰画,当这些装饰画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它的内容、主题以及思想进行一定的环保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凤凰》是近年来装饰艺术的杰出代表,那些废弃的建筑材料、塑料安全帽、红蓝彩条布、铁锹、钢管等等在《凤凰》中熠熠生辉。曾说:“我希望它很浪漫,很美,同时又很凶猛,带有神性,怪异同时又非常现实,它用一种非常低廉的材料来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很尊严,又带着伤痕累累的感觉,这就是《凤凰》的感人之处。”同时,在全社会的呼吁及主流媒体的影响下,多种产品装饰及各类小型装饰艺术都采用了材料环保型的装饰手法。当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追求时,因材施艺将各种现成材料加工进行创新成为艺术的新风尚。

功能环保型装饰艺术是指制作装饰艺术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净化环境功能,例如活性炭、氧化铝、天然植物、天然纤维等可以吸收、过滤、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物质,采用这类材料可增加装饰艺术的环保功能,从而改善室内环境、优化生活质量。其中活性炭和天然植物、天然纤维的广泛使用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呈普遍趋势,其繁衍产品造型可塑性强,服务范围大,价格适中,发展趋势良好,在实际生产销售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概念环保型装饰艺术是在创作中将材料、主题、内容、思想进行一定的环保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当然概念环保型装饰艺术的材料内容也必须是在材料环保型装饰艺术或功能环保型装饰艺术的范畴内。目前此类装饰艺术的主要展示手法多为大、中、小各类形态的装置装饰艺术形式。其创作主题有着鲜明的低碳环保理念,通过或平面、或立体、或静态、或动态的多种展示方法,通过摄影、摄像、绘画、雕塑等多种语言综合运用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和思考,例如王九良的《垃圾围城》,通过装置艺术和图像语言的结合充分向人们阐释重视垃圾问题和正确看待垃圾的存在的时效观念。

综上可知,随着装饰艺术的不断拓宽与更新,各种类型材料的使用在装饰画艺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物质消费激增的当下,艺术家们有机地利用低碳环保材料创作出更多的新型作品,必将使社会对装饰艺术的体会和认知上升到新的层次。

篇4

关键词: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及建筑艺术的概念

1 建筑的概念。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是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创造的空间环境。

2 建筑艺术的概念。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3 建筑与建筑艺术。建筑具有双重性,即精神性和物质性。它们之间的比例不是均等的,而是根据其需要确定的。低标准的仓库、车棚等的物质性就特别强。一般的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就比仓库的精神性提高了,博物馆、剧院、美术馆、文化宫等就要更高了,若是游泳、健身、标志性建筑等,它的精神性因素要求就越高了,而有些纪念碑塔等装饰性的建筑几乎就没有什么建筑性了,是纯艺术品。

二、建筑艺术的内容

1 环境。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若干建筑之间都构成建筑环境。环境是人对建筑艺术产生最初审美感受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环境配合得当,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和艺术趣味。

2 序列。组群中的各座建筑之间和单座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可以展示丰富的造型画面,形成节奏很强的韵律,更有效地突出主体形象。

3 造型。由各种式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组成的各种造型,是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对于建筑造型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共同的标准。首先要求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是和谐的、有机的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同时每种类型建筑的造型也要求表现出各自所固有的特征。

4 形式美法则。环境、序列、造型以及结构、色彩、质地等都有形式美的要求,都要求符合某些客观的美的规则。在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中,最主要的是比例尺度和节奏韵律。

5 附属艺术和建筑小品。建筑小品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是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形成建筑艺术的总体效果中,它们主要起以下作用:作为环境和序列的组成部分(如台阶、栏杆、水池、墙篱、门坊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壁画、浮雕、匾联等);作为象征涵义的表现手段,直接用以其形象和文字来表现、提示、说明所象征的主题内容。

三、建筑艺术的创作要求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首先必须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现形式。

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达到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

3 构思与技巧的关系。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

4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建筑艺术欣赏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的性格美。所谓建筑的性格,是指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

2 建筑的造型美。建筑造型包括建筑体型、立面、色彩、细部等,它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3 建筑的结构美。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4 建筑的环境美。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早就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论,也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私人别墅,坐落在一个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优美环境之中。

5 建筑的风格美。建筑的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艺术表现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和类型的风格。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一般说来,时代不同,基本风格也不同,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民族风格比较稳定,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肖默.浅论建筑“美”和“艺术”[J].建筑学报,1981(11).

篇5

随着现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摄影已从简单的复制对象、记录现实发展成为目前的一个多分支、多门类、多功能的大家族,如艺术摄影、科技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摄影的分类也就赋予了这些不同类别的摄影以不同的目的和功能。简单理解摄影只有记录实况的价值和其它实用功利价值,而忽略艺术摄影的审美价值,这种倾向是有害的。

艺术摄影是为创造美的价值而存在的,是以它的审美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摄影艺术要想在艺术园地里寻到自己的席位,就必须具备它特殊的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摄影在通过特定的场景,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它往往不以反映具体事物为终极,而是通过画面形象来表现作者的感情、生活态度,并对生活做出自己的评价。艺术摄影还要求通过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的真实,首先是激起观众的美感情绪,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价值也决定着我们的艺术创造者在创作时的审美物化中,审美意识的高度集中,才有可能创造出较高水准的摄影艺术品。如果只用认识的、政治的、记实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来作为衡量艺术摄影作品的标准,那就可能会混淆了艺术和生活、艺术和历史、艺术和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界限。关于艺术的标准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恩格斯这里对艺术的评价是历史和审美价值的评价,而不是其它标准。就艺术摄影作品来说必须以它审美价值来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体现其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

艺术摄影属文化范畴,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物,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同样也是人类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手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但它又不同于哲学、政治、法律等其它社会意识形式。艺术摄影的本质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就艺术的把握方式而言,艺术摄影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它决不是简单的对客体进行复制,而是用艺术的“掌握”方式主动地对客体予以艺术的观照。表现在创作上是主体审美意识对客体的艺术掌握方式上,不同的主体掌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其目的也不相同,这就是艺术摄影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曾在《1844经济手稿》中指出“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艺术摄影审美活动的独特方式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也显示了它的独特本质。就艺术摄影的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而言,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摄影艺术家应该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照社会生活实践这个客体世界。面对巍峨的群山,我们的摄影艺术家看到的是山峦起伏的线条、层次、光影、色彩诸因素,考虑的是选择怎样的最佳角度,将客观世界通过艺术的方式,构成美的摄影艺术形式,来体现审美价值的实现。同样面对这个客体,地矿学家看到的将是地理构造的形成,注意研究的是各类矿产资源的含量成份,构想的是怎样开发利用来服务于社会。而一个佛教徒看到的可能是山中古色古香的庙宇,理想的世外桃源,幻想中静观入化的妙景,很显然它是以宗教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笔者曾在某次创作活动中,在牧区遇见人们正在修建饲养场,此时正值中午,光线将房顶梁擦的影子投在室内地面上,眼前的客体构成一个可见而不可求的美妙的光影世界。主体审美意识中长期寻觅的积蓄在这一瞬间客体的刺激下得以实现,在主体的审美观照中客体成了主体审美情感的载体,主体灵光附体似的在创作中进入了痴迷状态,经过高度的凝聚,瞬间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主体的审美意识迅速得以物化。这里我们看到,艺术摄影的创造它既来源于客体的刺激,更重要的则来源于作者审美情感的观照。

摄影创作中它不是推理,而是主体审美经验实践积累在瞬间闪现的直接悟见。这里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是主体进入创作中审美境界的前奏,也是审美感应发生的动力,主体感情在客体刺激的感应中表现了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创作中客体形式的感应是主体审美意识觉醒与客体表象之间作用的沟通也反映了创作中情与景的交融的相互作用。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的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摄影创作中审美意识的观照,是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的根本,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以上的创作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创作主体是以艺术的方式把握客体世界的,艺术的掌握世界从本质上区别于纯实用功利意识、科学求真意识或道德理性意识,而表现出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根本是审美意识。

篇6

关键词:环境艺术;特质;积极;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对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如何把设计师对于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呈现出来,作为客观的具体方案展现在受众面前,这就涉及到了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表达方式以及在具体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软装饰等,这些就摆在当前设计师的面前,因此,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做到观念的不断更新,还要做到对设计思想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1 环境艺术对环境改良的作用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改善和建设的实施是一种意志和决策的结果,同时也是群众参与的结果。现在,每个城市的执政者每年都提出为市民做几件实事,达到几项目标,都是社会群众参与,产生共同意志和计划的结果。对人类所共有的空间环境的改造,有群体的参与、公众的参与,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群众文化的影响下进行的,离开这个群众共同的文化约定,个体就不能有所作为。群体的参与最重要的是创造文化。群体参与是个人不断接受经验和价值意识的过程。当一个新的群体共同价值意识开始形成,任何个人都希望了解别人,了解社会,了解新的文化意义,这些因素反映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正是孕育新的规定与规范的过程。在新的环境中,群体会根据社会经济物化的形态― 生存环境,按照新的群体关系和新的生存方式修正自己。人们在新的群体关系中,在群体参与中,不断创造新的文化。

由群体共同构建的共同社会价值意识,体现了社会群体共同的经验、知识、情感和意识,它既是价值的共同认知,又是价值的取向。作为群体文化和积累的价值心理倾向和观念倾向,是一种历史价值意识。如社会共同认可的建筑模式,反映出群体对这种模式的价值态度和价值标准,也是群体一个时期共同参与和文化积累的结果。这种参与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全民素质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城市人群对居住环境的认可,反映了该城市的市文化品味的提升,而城市文化品味的提升,对居住在该城市的民众和谐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创造高尚、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也是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2 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

从设计史上看,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 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 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与环境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

3 环境改良的有效措施

对于公共艺术来说,其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彰显其个人的意义生存,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

3.1 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2 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3.3 城市特色风貌的指标控制。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篇7

一、高等院校设置艺术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概论》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由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情况较好,学生们对这门课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我国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针对高职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之所以在各项功能前都加上“审美”二字,意在强调艺术的功能核心是审美。

第一,艺术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它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物的内涵。学生通过这门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掌握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艺术形象丰富借用夸张、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等手法得以塑造完成,当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因对其表现手法的探讨,从陌生不理解到完全把握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更为灵敏锐利。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二,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从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着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它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首先,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它不同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常常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大学生们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得到提升。其次,审美意识提高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追求美的事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我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艺术概论》这门课的开设,恰恰是应和了这一思想,它关注的并非单纯的艺术知识及其技能,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优秀的艺术实例引导大学生去追求去体会独特的思路、丰富的情感,学生以各自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促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另外,通过艺术欣赏,大学生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上可以得到休息,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以新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三、加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修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理论课在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待遇。在课程设置也更多的安排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艺术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且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往往只限制在两个课时。正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对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认识更是不足,很多文理科学生认为它应该属于艺术系的专业课,与其它专业无太大联系,因此没必要去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其实,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重实用而轻学术的现象,这种心理还可以从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其他情况得到确证。首先是师资对比悬殊,一些院校的技法老师往往较多,而理论教师常常不足。前些年,有些院校的理论课甚至还是技法老师代上的。很难想象,专工画画、唱歌、跳舞的老师去讲艺术史或艺术概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p#分页标题#e#

那么,对于高职的学生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如果能够加强以理论学术支持,最终培养应用型人才会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显然,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实际,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追求是必备的修养。

篇8

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范畴及特点

(一)范畴

公共环境艺术的产生与现代城市的出现密切相关,由于人类对城市环境的越发关注,环境中的一切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在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后,人们希望它更多地承载城市的文化、市民的意趣。从形态上看,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既包括静态的,也包括动态的。静态的如雕塑小品、街具、店面招牌、绿化种植等,动态的包括动态水景、行为艺术等。从功能上看,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可以分为功能性的与观赏性的,功能性的包括道路铺装、休息设施、消防设施、安全设施等,观赏性的包括景观小品等,而无论是功能性的还是观赏性的,都是审美信息的载体。它随时随地存在于现代社会生活中,作为一种艺术理念存在于人们周围,影响着城市的风貌,反过来城市的变迁也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特点

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点是公共性,它不是私人收藏品,它归属于城市这个开阔空间,使用者和观赏者是所有的城市居民和游客,它是在用艺术的符号传递信息给公众,它所铸就的公共精神可以穿越时间被不同时代的人所共享。所以,不断在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构筑意义共识的桥梁,是当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关注的问题。美国著名城市学家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同样,看看城市的公共环境艺术,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公众的思想文化。

二、公共环境艺术的演变及出现原因

(一)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雅典城市的广场是公共环境艺术的起始舞台,那时大型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陆续出现,市民演讲、集会之风日盛,相应地产生了很多城市公共设施供人使用,公共设施的艺术性也就更增加了民主和参与的特性。

现代意义的公共环境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的美国,由于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与城市管理方法,人们增加了对城市环境艺术的理解,一些艺术家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作,出现了很多新的室外艺术,其中以雕塑为典型代表,公共环境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基金会实行“公共环境艺术计划”,从此,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广泛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二)公共环境艺术出现的原因分析

1.人文因素

城市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城市环境的变化,公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与精神文化水平也必然会唤醒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对人文精神的渴求。在当今社会,文化逐渐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的文化氛围已经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指标。人们将这种文化投射在艺术品中,这就是公共环境艺术作品,它成为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作品代表了人们新的价值取向,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的新融合。

2.功能因素

公共环境艺术是建设现想城市的一种要求。现代城市需要给人们创造安全、便利、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城市环境中有这样一种特殊载体:它既是有艺术品味的,又能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它必须是公共性的,而非个人所占有;它不是纯艺术和架上艺术,但它承载着社会的文化功能。就是在这种功能性的促使下,现代城市的公共环境艺术产生了,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人们体会到生活在其中的美感和乐趣。

三、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公共环境艺术这个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其在城市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公共环境艺术的理念在我国城市居民心中不断深入,其文化价值日益突显。在这一概念出现之前,我国的公共环境艺术是以城市雕塑为主要形式。例如,20世纪80年代北京修建了我国第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石景山雕塑公园,长安街沿线也汇聚了众多的城市雕塑,成为公共环境艺术出现较早的地方。后来,北京798地区逐渐汇集了众多艺术家,他们创作了很多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该地成为公共环境艺术比较集中的展示基地。

我现代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很多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其中有的艺术水准较高,有的只考虑商业效果,对城市景观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第二,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更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兴趣;第三,由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引入,城市的环境建设更注重建筑与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从室外延伸到室内,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我国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现存问题及对策构想

(一)关于原创性

我国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涌现出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但总体来说水平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公共环境艺术作品经常被批量化生产,同一条座椅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环境中反复看到,雕塑作品缺乏原创性,基本都由工厂定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好的艺术作品被克隆到另外的城市。由于缺乏原创性,许多作品浪费了建设资金,难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甚至成为一处败景。针对这种现象,可以调动一些社会资源参与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比如艺术院校的师生,通过公开竞赛、竞标等方式来进行公共环境艺术方案的确定,以此来提高作品的原创性,避免雷同。

(二)关于公共精神

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的浓缩,是特定城市共有的地域文化的表现,因此在题材的选择和形式的塑造上都必须体现公共精神。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应该深入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研究当地的历史和民俗民风,不能仅凭着自己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偏好进行创作。虽然我国现在还暂时缺乏对公共环境艺术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但设计师应该有充分的人文关怀和公共意识,一味追求夸张的造型和晦涩的主题,就是置公众的需求于不顾,这样就会与公共环境艺术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关于艺术性

由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多种艺术的有机整合,而不是随便的拼凑,它涉及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广泛性,具有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特点。我国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经常对环境与艺术的互动缺乏考虑,机械组合的多,有机融合的少。例如,在有的环境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的广告“异军突起”,只顾自己的商业宣传,完全不管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有的环境艺术作品像是街边为应付检查的点缀品,无人欣赏,无人使用,无人维修,日渐生锈,完全不顾其对城市生活的影响。针对该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公共环境艺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能让低级趣味的作品流入市场,对城市的风貌必须从建设之初就严格规定,不符合规定的不能批准其立项建设。

(四)关于功能的整合

现代城市是复杂的综合功能体,多种元素在此集合,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兼顾到建筑、景观、公共环境艺术作品的统一整合。然而,目前,这三者的设计、立项常常不是统一的平台,并且经常缺乏沟通,造成了其功能上的缺失和艺术上的不协调。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层面要加强立法管理,政府应从顶层设计时就开始干预,对环境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整体协调后再进入下一层面的设计。

(五)关于人性化设计

人的需求是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因为城市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人,如果环境中的各种“艺术品”都无视人性的需求,那么就会使人与环境陷入对立与僵局,也会使人在城市中找不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如广场上只有巨大的雕塑而无遮阴的场所,地面刻意追求华丽的铺装而让行人在雨雪天行走举步维艰,城市中只有巨大的不能进入的草坪而没有合理的休息设施,凡此种种,不管设计的如何“艺术”,都是失败的设计,因为缺少最基本的原则:对人性的关怀。我们应从艺术人才的培养开始,就多做一些实际的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测量人体及活动范围的基本尺寸,考察周边环境设施的尺寸与功能,随身携带尺子、记录工具等,踏踏实实从每个细节入手,真正做到对人性的关怀。

五、Y语

篇9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崭新的理念从现代主义的城市设计理念中被剥离并渗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实体空间之中而成为城市精神与公众文化实践的理想载体,其价值取向体现出当代主流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在寻求艺术高度与社会学意义、个人艺术观与公众的审美与接受、艺术品质与环境适应度等价值的均衡。“艺术家不是进入一个反现实和超现实状态,而是栖身于他的自身存在的具体之中,使作品植根于社会环境的信念里。这需要艺术家从形式主义回到社会、政治和大众中”。

在1960-1970年代,像美国极少主义艺术家理查德・塞拉、莱维特、罗伯特・莫里斯以及波普等众多艺术家开始了将架上雕塑或室内雕塑引向室外公共空间的思想实验,开始了与现代主义艺术家追求功能至上所完全不同模式的探索和尝试。他们积极寻求雕塑与大自然、周围建筑环境以及城市文化积淀的结合与重构,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与现代主义规划理念下由于功能分区而产生的提供观赏或休憩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完全不同的许多极少主义雕塑本身的纪念性尺度,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了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设立公共艺术的概念,艺术家试图摆脱旧的模式和局限来开启当代公共艺术的思想实验,推动公共艺术以破界的姿态转化并超越自身的边界――从城市雕塑、壁画等传统样式拓展到装置艺术、城市公共设施以及艺术设计及其行为等不同的层面,当代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探索与创新姿态和面貌与社会的大文化场在公共空间领域取得了思想和价值理念的链接;而当代公共艺术的破界并不简单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颠覆与打破,它不是简单意义上从架上走向空间、从室内移植到室外的角色转换,而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流变与实践所带来的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与现实的冲突,《倾斜之弧》是美国著名艺术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于1979年受美国联邦公共事业部的委托为纽约联邦广场设计的公共雕塑,并于1981年落成,这是一件极少主义风格的室外“散置雕塑”重约73吨、长120英尺、高约12英尺的巨大拱形结构的散置雕塑互相平衡地依靠在一起,占据了联邦广场的整个宽度,将广场截为两部分。雕塑的材料是耐候钢,是在钢中加入磷、铜、铬、镍等微量元素后,使钢材表面形成致密和附着性很强的保护膜,可以阻碍和减缓锈蚀向钢铁材料纵深发展,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而具有永久性的特点,并且材料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会出现一定的锈蚀,锈蚀后会形成极为统一和稳定的色泽,这件极少主义风格的作品落成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塞拉认为:“去看就是去思考,去思考就是去看。如果你能改变人们观看的方式,就能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因此,作品没有必要被所有的人接受和喜爱,最后,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有过一个改变人们思维模式的机会。”然而在1989年进行了多次听证和讨论后,这件反向于公众期待和接受的公共雕塑不得不接受被拆除的命运,使理查德・塞拉将室内环境里的雕塑过渡到公共雕塑来试图颠覆和质疑现代主义所固有的价值和偏见的探索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倾斜之弧》进入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和批评视野的主要原因。这起公共艺术事件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城市中将现代艺术大师作品从架上、馆藏中移植于后现代语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晚期现代主义手法的终结,他颠覆性的创作符合公共艺术对空间的乌托邦式的探索原则,却忽视了公共空间中各种柔性价值的判断,比如,广场对于公众的生活、视觉、心理等不同价值尺度的综合考量,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城市的空间环境、视觉环境,也是城市的文化环境,而城市文化环境是塑造公正人格的心理环境;是城市居民共同的文化知识体系的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而不是“一个无名的物理实体的集合”;是基于开放性并以价值均衡为基本取向的“审美共同体”。因此,公共艺术一方面继续担负和传递视觉艺术的功能和美学意义;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还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及改善城市环境的载体和工具,其社会学意义使得公共艺术以多样的艺术方式在体现当代文化的意义的基础上与“公共空间中的人”发生联系,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

所以,公共艺术除了具有扩大了的艺术功能价值属性之外,最重要的莫如其文化价值――既以艺术的介入公众精神生活,并且可以被不同的人使用以及容纳不同的活动内容的“异质性”的特征;以艺术为媒介建构人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新型关系,诸如公共艺术的生态、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政策中的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以及多元的社会元素共存和交融的能力等,以均衡的价值为取向的公共艺术得到政府、社会与市民的关注和欢迎,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丰富并塑造了新的城市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公共艺术是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和设计,不如说是引发公共空间的精神、引出对于公共时空的分享,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或其它形式的公共界面之中的艺术,将公共空间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并将重点转向重视城市空间在物态之上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建筑空间论》中说:“尽管我们可能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我们从建筑中所获得的美感――这种美感大部分是从空间中产生的。”赛维所讲的美感并不是现代艺术的精英式的品味对公共空间所做的种种自上而下的诸如理查德・塞拉式的介入,而是强调公共艺术以均衡的价值取向对待艺术与公众、艺术与环境等公共艺术生态问题。其实质就是强调艺术精神、强调社会意义和物质适用性的交互存在,其典型特征就在于公共艺术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展现审美价值,而是与环境相融、以文化为支撑并同构出一个以艺术为依托的整体对话机制,依托作品在与公众的联系和互动中来呈现其精神创造,强调艺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多维的视角,容纳、引申公共艺术的精神创造和多元取向,发掘介入当代现实社会之内涵的可能性,凭借城市建筑环境中的不同公共界面来重视、回应、表达不同的主张和诉求。公共艺术由审美向文化多元性的转型中,伴随着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公共空间理论与当代公共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表现出公共艺术独特的价值取向,使得公共空间这一“现实”问题在他们观念中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维度和关切度,反映在作品中就会有多元的阐释和风格表现,其形式、功能与语言折射出艺术家对人类自身以及与之息息相关问题的人文主义的文化思考和价值判断,这种努力与探索符合雅各布所讲的:“公共空间的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是形成社会相互理解和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这在一定意义上实践并丰富了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提出的“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的思想。当代公共艺术追随现代艺术精神和实践的同时,更强调艺术背后文化与社会的关联和建构。其核心就是来引发、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特征的社会意义,而这样的思想实验嵌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并随着公共艺术的地域和场所扩张至传统的既存权力结构之外,公众参与的热情和力量也随之扩张。作为公共艺术所栖息、立命的现代城市为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机遇和场所;反过来,“作为回报”,公共艺术也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反哺”以世界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

综览公共艺术的实践和属性,可以看出,作品融入社会和生活的意义远胜于进入传统画廊或美术场馆,如果说艺术作品进入美术馆而成为经典,那么公共艺术则是将经典融入公众日常生活的俯仰之间。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其以绝对价值为指向的等级与精英制度对待环境所特有的一系列丰富的价值缺乏公正的对待,公共艺术的实验突破了博物馆和画廊类型中艺术的静态呈现和结果而具有互动的意义,这也成为公共艺术的愿望与价值取向并由衷地改变和矫正着以绝对价值为指向的以精英等级制度为表征的博物馆艺术和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艺术原则对待公共空间和环境的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价值判断。美国当代艺术家吉斯・哈林在阐释他的公共艺术创作观念时说:“地铁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另一种对艺术理解的方法,即艺术作为某种东西可以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或者将信息传递给他们,而这些人正在逐渐成为艺术的港湾”。公共艺术多元价值的核心是以艺术为媒介介入公共空间;一方面建构、反思、质疑、批判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并与公众发生思想与行为方式联系的一系列互动过程中得以彰显,并在过程中呈现出新的意义,既追求艺术与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实现与均衡,另一方面,正视公共艺术的功能意义,公共艺术作为建成空间中的艺术,难以忽视建筑与空间属性和功能的限定,“尺度”的判断和把握是公共艺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点与结合点,规避以理查德-塞拉为代表的激进式的公共艺术观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风险,使得公共艺术名至实归。

因此,对于公共艺术来讲,公共空间则是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以及关乎人们生存等现实问题在暴露、讨论、批判、消解的博弈中具体化、形式化的“质”的外化与显现及自身价值的均衡,也就是公共艺术的本质所在。在公共艺术的视野中,公共空间恰恰是将当代艺术家寻求独特高度与内心寻求审美理想之间,以及与它相遇时对它独特性的领悟和把握所面临的双重属性而取得价值链接的理想场域与空间界面,其价值在于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是形成社会的相互理解与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正像袁运甫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以与环境的外在形态和风格指向协调一致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的比较特殊的大型化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已进入社会的大舞台,成为结构现代文明,影响人类视觉素质的重要手段。”

公共艺术的社会学意义即是其价值均衡的凸显,也是其观念发展与实施的依据。政府的扶持和管理以及艺术家的操作和公众参与等被视为这种思想实践的一种技术行为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是早期公共艺术实践所依赖与艺术家之间的雇佣关系,而是发展为一种积极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城市文化制度,它不仅是存在于公共空间中作为一种简单意义上大众化的、或体现公众意志与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城市艺术形态,而是作为普遍的一种文化策略来共同铺就、塑造城市的文化品格与文化认同感。首先,进入21世纪,新旧艺术都在找寻文化价值,文化被视为整体社会繁荣的剂而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意识到他们可以在保证未来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作为,确保公共艺术得以健康、智性的发展;其次,可以有效地对公共艺术项目的管理和引导,使其在艺术、文化和社会价值,甚至由此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等基础上,使城市的历史和精神定格于其显性和隐形价值之上而获得广泛的影响,由此以“审美共同体”的姿态呈现出价值均衡的状态。

篇10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09—02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定义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性的、有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也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理想与激情的一种集中反映。它是对于公共空间精神的再造和设计,用艺术的形式和公众的思想和行为交流,人们在空间中感受这种视觉语言并且与之对话,那么,人们的行为和思考就会因为艺术的侵染而自律,精神获得自觉和升华。公共艺术用这种方式继承和传播城市文明,这是场所中功能化设施无法达到的,是以艺术化的形式融入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给人们以生存的启迪。

城市公共艺术是由城市、公共和艺术三个要素组成。它是指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是人们共同享有和欣赏的艺术。另外,它应当具有公共意识,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取向,要反映时代精神。城市公共艺术要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时代精神、审美风尚等方面相融合。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具体形态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最强烈的文化现象就是很多文化艺术变成民众的一种分配,需要共享化了。这给人们带来的福祉就是现代的一个普通公民可能拥有皇帝不曾拥有的东西。艺术的公共化、文化的公共化,实际上是在协调整个社会的完善。整个社会的完善很难从物质分配上去完善,但文化就是可以做到的。文化在观念中帮助人们建立这种民享意识,以往不具有这个意识的时候,艺术很自私。

公共艺术的物质形态一般指的是较大的场所和开敞的环境,例如广场、绿地等,不是私家的需经允许才可进入的空间,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国家大剧院这种有一些局部需经许可方能欣赏的艺术。

城市是艺术创作的载体。我们的个人艺术在城市中生,在城市里展,被城市人看。可以说城市是艺术家创作的全部。公共和艺术两者在概念上是一个互补的,它一方面很强调公众,另外一方面又强调公众之前的导引的这种前瞻的力量和理念,就是要艺术。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审美特征以及市民文化气质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公共艺术同时也是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促进城市社区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和途径。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

德国的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这样说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这是一件结论性的事实……世界历史是市民的历史,这就是世界历史的真正标准,这种标准把它非常鲜明地同人类史分开来了。民族、国家、政治、宗教,各种艺术以及各种科学都以人类的一种重要现象——市镇,为基础。”

人是城市生活的主题,公共艺术是城市的艺术,与城市的生活密切相关。因为高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城市的建设已经不能只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城市也是人类文化和世俗感情的集散地,它的真正魅力取决于生活设施的良好与否和文化活动是否丰富。人们便开始追求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所以,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许多国家与政府渐渐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纵观欧洲历史,公共艺术最早的体现方式是依附在建筑上的装饰艺术,近现代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文化与公众文化的新需求则租金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演变。在西方,城市公共艺术更多的指向一个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演变的,强调艺术的公益性和文化福利,通过国家、城市权利和立法机制建置而产生的文化政策。其实,从最早的城市美丽运动开始,西方就对城市文化建设和美学风格有所追求了,到后来的“百分比艺术”的出现,再直到现在的几乎每一座欧洲的主要城市,公共艺术已经成为承载历史文化建设的标志了,因此公共艺术被亲切的称之为“城市名片”。

四、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城市公共艺术方面的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艺术在公共空间”,到“艺术作为公共空间”,到最近的“公益艺术”。在理论方面,公共艺术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审美和艺术历史等领域,它和法律、经济、城市管理、社区等领域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就我所做的调查了解到,不少美国的大学都严肃地把公共艺术纳入了教育和研究中,尝试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