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变化范文

时间:2023-07-10 17:1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变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变化

篇1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变迁;阿细跳月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040-04

Abstract: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In the modern social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the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model, such as ritual activities, self entertainment, youth villages of marriage, family influence inevitably happen different degree of variation. In the government's care and the help,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inheritance of the main body into middle age by the young, the elderly and the special art display team, and to the need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instrument selection, music layout and action in the commercial and become more market-oriented. In the market economy in order to keep the national commercial tide,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in traditional worship still guarantee the continuity and seriousness, in performances emphasize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living style, make in the modern and traditional tries to find a balance point between and, thereby,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n important way.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transition;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1 前 言

当前,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创建体育强国步伐的跟进,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再次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综观我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困惑。体现在:一方面许多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以及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得到深度挖掘而获得重生;另一方面又有诸多具有鲜明民族、农牧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显得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可以看出,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获得一定的发展生机后,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发展迷茫。因此,“传承”已经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所谓“传承”,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和经验甚至包括历史记忆的跨世代的延展,它既指体育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亦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也可用来指体育文化的传递方式。在全国林林总总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彝族古老的“阿细跳月”,因其独特的民族体育传承方式,重新焕发出的生命力和活力,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科研方法,走访了弥勒县西三镇可邑村、凤凰村等地方,以“阿细跳月”为案例,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现场考察,并将材料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重要的民族风俗与体育文化活动,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阿细跳月”生成于早期人类生产、劳动和生活,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由于阿细人世世代代的传承。

3.1 传统的传承方式

3.1.1 宗教祭神的神圣传承

“阿细跳月”早期是与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应该说,它最初是寄寓着阿细人的宗教情感的,这一点从可邑村的钻木取火仪式和凤凰村参与祭火到随祭火仪式的消失而分离出来的过程可以印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娱神到娱人的过程,最后从宗教祭祀中分离出来,发展成娱乐性较强的活动。“归根到底,舞蹈总要追溯到宗教仪式的实际原因上,只是到了后来舞蹈才流入一个完全审美享乐主义的范围内,在那里,它失去了严肃的意义”(鲁道夫•桑纳)。

3.1.2 自我娱乐的自发传承

祭神是人类早期对自然极度依赖的表现,随着人类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娱神功能也在不断地退化,相对而言,娱人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阿细跳月”脱离了祭祀场合,原本在祭祀过程中既娱神又娱人的娱乐功能转化为专娱人的单一娱乐功能。在传统彝族阿细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阿细跳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群众性的体育文化项目,男女老少都参与,参与面广,互动性强。阿细人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学成,“我们阿细人天生就会跳月”的说话并不夸张。

3.1.3 男女婚恋的本能传承

在传统社会里,“阿细跳月”主要是男女青年交际的工具。“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慢稳重。青年舞则热情激越,是男女青年沟通感情,选择对象的自娱活动。每当节日或农闲,邻近村寨未婚的成年男女青年先约定聚会的时间地点,届时,如一方失约,另一方则于路中用石头压上树枝,表示“压魂”(魂是彝族对生命的诠释),被压一方须说明原委,道歉并得到谅解,可再订日期。这种约会,甲村来男,乙村只能来女。相会前,女方在林中梳妆打扮,故意磨时间,男方明知女方在梳妆,也故意把短笛吹得短促,把大三弦弹得急迫,一方急,一方缓,别有一番情趣。就在笛悠弦扬时,女方拍着清脆的掌声跳出树林,在草坪上列队与男方欢歌起舞,曲调合着舞步,弦声扣着心声,间或爆发“哦!哦!”的吼声。在载歌载舞中,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然后变换队形,一男一女对舞。由于“阿细跳月”舞蹈强度大,尤其是男青年肩挎四五公斤重的大三弦,弹、唱、跳、旋,常常跳得满头大汗,但颇具感召力的“阿细跳月”,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吸引着青年男女尽兴尽情通宵达旦地进行。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阿细跳月”被潜移默化地传递、传承着。而现在,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阿细青年婚恋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靠跳月为中介的婚恋方式逐渐被遗弃,致使“阿细跳月”的主要传承功能也在逐渐消失。

3.1.4 村落家庭的熏陶传承

传承涉及到“传”和“承”两个连续的动作,其主导都是人。无论是传还是承,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传承人是传承的主体,承载和传递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人又分为群体传承(村落、家庭等)和个体传承(长辈等)。群体传承人就是整个民族内部所有民众。家庭是“阿细跳月”传承的首要途径,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使他们从祖辈、父母那里得知“阿细跳月”的传说、历史、发展变化,学习相关乐器的弹奏、制作,从而使阿细跳月这一古老文化在家庭中得到直接的传承。凤凰村里 50 多岁的老人都表示,在他们年轻时,也就是上世纪 60、70 年代,父母一定会在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长到 10 岁以后,就开始着为孩子制作三弦、笛子等乐器,他们自己也会学习做三弦。

3.2 传承方式的变迁

可以说,任何形式的体育文化成果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根植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特有的底色和痕迹,随着时代的变迁,背景和重点的转换,都会使其适用性、针对性和意义价值大打折扣。而通过传承创新,将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要义加以重新阐释,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它们发生质的飞跃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达到一种新境界,以便更能深刻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更能强烈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通过修正、完善和改造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理论和价值体系,实现内容和形式的自我超越,使之能与时偕行,与世界潮流同步,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3.2.1 传承主体的变迁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只有符合时展,顺应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并为国家与社会所认可。换言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受民族文化和民众生活的影响和制约,还受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在现代社会,政府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扶持与推动作用,往往在短时间内能够使民族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阿细跳月自然也不例外。

3.2.1.1 政府对“阿细跳月”传承的推进

在文化政策和文化旅游热的带动下,弥勒县政府和文化部门大力宣传“阿细跳月”,特别重视“阿细跳月”的继承和发展。在“阿细跳月”的传播、民族艺人培养和组织、音乐舞蹈的改进和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弥勒县文化馆、图书馆以及西一、西二、西三镇相关文化部门收列了有关“阿细跳月”的音乐材料、舞蹈材料,对舞蹈及艺人状况进行了一些整理和研究,编写了相关书籍,还制作刻录了 CD、DVD、VCD 等影视材料。弥勒电视台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每天定时插播介绍“阿细跳月”的影视片段,让人们从电视中就能领略“阿细跳月”的风采。

3.2.1.2 传承人的变迁

“阿细跳月”是产生并流传于阿细民众中的群体艺术,创作者是群体民众,传承者也是全体民众。它历经数百年不变,完全得力于阿细民众对它的热爱和珍视。一直以来,阿细青年是传承的中坚力量,是手持“接力棒”的大多数。然而,今天的阿细青年却不再是传承的主要群体,扮演传承角色的多是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

“在稍稍发达的社会,文化分层突出,社会文化的整体性时间里在个体文化的特色之上,并由无数个不完整的个体组成。个体的变迁将会导致亚文化的产生或变迁。”

“现在的青年人多向往外边的世界,不屑于整天在家打打跳跳。”可邑村一位老人和年轻人谈起时说。个人本是构成村落的基本元素,也是构建文化的基本要素,个人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向将会牵动着村落文化的发展。青年们行为的变化,导致“阿细跳月”传承的变更。由于传承个体的发展变迁,导致“阿细跳月”传承群体的不断流失。在政府及基层村组织的干预下,采取各种方案促进“阿细跳月”的传承,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加强对中年传承人的塑造。传承人的培养是当今保留正在消失和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喜的是,阿西人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也积极响应,避免后继无人的困境。

由于少有自发进行的“阿细跳月”娱乐活动,年轻人失去了耳濡目染的条件,传承变为以文艺队、文化室的特别教授方式进行。即由特定的某一个或是几个传承人对部分年轻人进行传授,以前的集体传承已然不复存在。对于青年来说,学习舞蹈的方式不再是在社交活动中的自学实践,而是通过文化室的专门教授和训练。现在的学习,接受的是文艺队对传统“阿细跳月”编排后的动作,目的是适应舞台表演。

3.2.2 传承心态的变迁

阿细跳月是阿西人的文化瑰宝,在阿细的传统社会里,阿细人出于本能的热爱,将“阿细跳月”看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上个世纪80、90 年代,社会发生了转型,阿细地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增加,当地一部分汉族以有色眼光来看待“阿细跳月”,致使一部分阿细青年对自己的民族舞蹈失去信心,认为是落后的、粗野的,并有意识地放弃了“阿细跳月”,从而致使阿细跳月的“文化认同”受到挑战。“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亨廷顿)。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本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有了偏向,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加之民俗旅游热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民族原生态文化艺术,“阿细跳月”在此之中受到广泛关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自此,“阿细跳月”这一传统的歌舞又重新引起了阿细青年人学习的兴趣。只不过,这种兴趣不再完全是为了生活本质的需要,更多趋向于生活需求的功利。

现在的“阿细跳月”,除了每年祭祀时的仪式外,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而出现的,参与“阿细跳月”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如可邑村与文化旅游联系的非常紧密,每周都会为大量的游客进行文化表演,包括进寨时的敬酒和歌舞表演,祭祀地方的钻木取火和阿西表演,会餐时的敬酒等歌舞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彝族风格和文化特色,游客不知不觉陶醉其中,甚至流连忘返。再如凤凰村文艺队经常出外表演,每年都会到民族村表演,县上、镇上的任何活动的开幕以及接待外宾事项,凤凰村的“阿细跳月”队都会参加。平时各村有什么喜事,比如建新房、孩子满月、结婚等,也会有人请文艺队去表演。

正是由于存在一定诱惑,外出打工以及赋闲在家的阿细青年又愿意加入到跳月队。最为主要的是,当演出所得到的费用远远超出在家务农及外出打工的收入时,阿细年轻人的热情自然就高涨起来。在这样心态的驱动下,青年人愿意学、而且希望学好“阿细跳月”。凤凰村文艺队长毕仕福也说:“现在村里人不会经常跳了,我们那个时候,从小跟在父母身边,经常在村里跳月,看着看着就会了,不用别人教。现在不行了,由于跳月不经常搞,所以那些小孩都没多少机会学,平时在家父母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教小孩,所以现在的很多阿细年轻人会是会跳,但跳得不是很好,如今村里有专门的文艺队,小伙子们可以跟着学,但有的小伙子还不愿意学呢。”

3.2.3 阿细跳月自身音乐、舞蹈的变迁

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和舞台表演需要的刺激下,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审美需求,“阿细跳月”自身也发生了改变。从舞蹈动作的整体来看,“阿细跳月”分为音乐和舞蹈两个部分。在乐器方面,从最初的小三弦到现在的大三弦,增加了声音的震撼度和影响力,各村寨可自由发挥,只要旋律相似,节奏是 5 拍子,歌词可自由撰写。这样使得“阿细跳月”更具艺术特色和审美倾向,各村寨可根据村民的审美情趣编写歌词。有的地方为了配合现代舞台演出,尤其是大型舞台演出,还以现代电声乐进行配乐,从而取代了表演者的乐器吹奏,另外就是在歌词调子的组合加工上,更加适应舞台表演。在舞蹈表现方面,各村寨文艺队也可以融合、分解百年流传下来的各“阿细跳月”舞蹈动作,使一支舞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从而在不同的村落社会中呈现出不同的表演样式。为适应舞台表演,在继承传统集体圆圈舞的基础上,改编成为艺术加工的舞台表演形式;将传统舞蹈的动作加快,手部拍掌、弹跳、转身的方式转变,舞蹈动作更加轻快温柔;再者就是以人数取胜,制造欢乐、气势磅礴的气氛,尤其是在现场的表演过程中,邀请更多的观众和游客加入,进行现场同乐以及即兴演出,使现场的欢乐氛围达到。

如在凤凰村“阿细跳月”的舞台展演中,女演员们已经将拍手、踢脚、转身等这样的动作表现得轻柔、明快,显示出与传统集体性共舞的差别。这样的改编主要为了迎合现代舞台审美的标准和审美视角,与传统靠力量营造欢乐气氛的表现方式迥然不同。

3.3 传承方式变迁的现代审视

在当代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中,最明显的特征是民众的消费水平和文化需求在日益提高。当现代社会需要将“阿细跳月”传出村外,而大众传媒又把各种时尚元素带到村里时,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大批游客的到来,村民的娱乐方式和内容发生改变,并且形成了新的娱乐习惯,顺应了依靠视听娱乐的当今文化消费的趋势。而为了市场化的需求,取悦于观众和游客,阿细跳月在音乐的配器与选择上、舞蹈动作的编排上都尽可能向舞台化转移,舞美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满足观众。可以说,走向消费市场,成为文化消费品,充当建构地方文化和经济的文化产品,已经使阿细跳月这一文化品牌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扶持和追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阿细跳月是否可以传承民族文化?

3.3.1 在功利与本能之间如何保持阿细跳月的民族性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阿细跳月的传承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于是,就产生一个问题,当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而进行文化传承时,这种文化的延续会不会因为市场的不景气而产生中断?慢慢舞台化的“阿细跳月”在展演过程中,其文化传承的功能会不会弱化?一旦功利丧失,阿西人是否还有继续传承阿细跳月的热情与动力?也许是认识到这一问题,基层的村组织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如在彝族春节的民俗活动中,村民小组及文化队共同组织的文艺汇演,把外出打工、工作而过年回家的人聚拢在一起,为促进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当村民都聚在广场上时,集体意识和共同的民族价值观念必然适情而生。虽然村民站在一起不是“跳月”,但是大家眼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仍然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舞台化的表演和文化互动体验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彝族民众和村落进行有效整合,凝聚民族情感,激发对阿细跳月的热爱。

3.3.2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保持阿细跳月的民族性

不可否认的是,阿细跳月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在于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性,彝族文化始终是阿细跳月的“根”与“源”。为了做到与社会、时展的同步性,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大胆的革新,从音乐配器到动作编排,大量引进外来的文化因素,在使其符合表演性的同时,更要注意“矫枉过正”,不能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需要,一味的进行“创新”,传统的内容却是越来越少。如果离开原生态的民间体育文化越远,阿细跳月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难以找到合适的土壤供其养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可喜的是,在彝族庄严的祭祀活动中,阿细跳月传统的舞蹈形式又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小三弦清亮、优美的配乐下,动作虽然简单朴实无华,但整个祭祀活动显得庄严而肃穆,似乎在那一刻,所有阿西人的心又被重新贴在一起,所有的华丽浮躁的外表都逐渐的退去,原生态的阿细跳月将今天的阿西人与祖先又紧紧的连在一起,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民族情感和纽带。

4 结 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它自身的传承和延续并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制”,而是处于持续的发展变迁之中。古老的阿细跳月,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冲击,传统的祭祀传承模式、娱乐传承模式、婚恋传承模式、家庭村落传承模式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在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热潮中,阿细跳月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都发生了改变。而为了达到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政府加大了对阿细跳月传承工作的推进,使得传承的主体由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而为了舞台表演的需要以及迎合观众和游客的口味,阿细跳月在乐器选择、音乐编排和动作改编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阿细跳月成为目前民族文化旅游热潮中的一颗奇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过多的现代因素、尤其是市场商业因素被植入进来,在商业利益和功利面前,在传统礼仪与现代创新之间,如何保持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如何在传承过程中保证本民族文化的延续性,也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变迁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而保证民族传统礼仪的延续性和严肃性、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群众化与生活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之间,阿细跳月的文化传承无疑在寻找一条平衡点,以此架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所桥梁,使古老的彝族文化能够得以跨过商业大潮的冲击,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生,从而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常汗林.“阿细跳月”的传说[J].今日民族,2002,(2).

[2] 姚艳.文化传承的困境――阿细跳月的个案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1).

[3] 克利福德•格尔兹(美).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刺绣;商品化;文化遗产;经济;发展

施洞是贵州台江县小镇,只有7.8%的耕地大部分集中在狭窄的平原上,更多的土地基本上属于山地。除了传统经济,施洞得益于贵州旅游的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姊妹节与龙舟节,吸引了不少游客,旅游业和工艺商品贸易创造了经济收入。工艺品以银器、银饰制作与苗绣为主。家庭贫困,有限的土地或劳动力资源缺乏,是家庭进入商业化刺绣贸易的主要诱因。但一些人本身不是生产者,却以“中间人”角色,成为销售,将家庭生产者与县城以及更遥远的城市中心如贵阳,甚至香港和台北连接起来。

刺绣制作依赖于经纪人所提供的销售机会。传统手工业在社会经济方面开始高度分层,这反映了经济改革使中国农村经济产生新的社会分工,使像贵州这样以农业以维持基本生计的偏远省份,成为市场一体化和农村经济商业发展趋势的一部分。这为施洞小镇的农村家庭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产生了社会阶层断层线。尽管概念化的“市场经济”一直淡化或否认农民的社会阶层分化。少数农民已经能够从农业生产脱离,其中一些人变成了非农户口,他们正挖掘着旅游经济带来的广阔市场。新的本地企业家,不一定是那些掌握传统手工艺技能者。相反,他们代表那些最近才凭借经济权力从呈现“蜂窝多孔”的农村社会结构日益上升到层次结构顶部的精英。

然而,商业化生产的刺绣买卖是在新型的贸易方式中进行的,并完全依赖于外部市场的维持。因此,它是全新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商品化这样一门手艺,以家庭作坊式全手工操作出产极为有限,只有以古董价格才可能反映劳动的生产所需价值。商业刺绣市场的发展,也暴露了刺绣固有的脆弱性或者说商业刺绣生产的不可持续性。虽然家庭生产刺绣有弹性工作的时间优势,但这些作品花费的工作时间很长,一件“壁挂”,常常要花整整一个月时间。而工头却以极低价格收购,当问及为什么不直接向游客推销壁挂时,他们列出了一些想赢得更高利润所面临的障碍:缺乏现金购买绣花所需要的材料,而这些都是由工头提供。更为困难的仍是无法直接出售给游客。

施洞工艺品销售下降原因是:刺绣生产的商品化导致质量低劣的工作,为了挣钱,农民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用心工作;生产者的数目有所增加,而市场一直保持稳定或下降;出售仿制古董工艺品,已成为农民的主要选择,出售一块古董可以比刺绣收入多5到10倍收入;更重要的是,掌握刺绣工艺的妇女数量下降。

贵州商业工艺品生产是在农业经济商品化后,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后出现的. 台江政府明确援引传统和文化以吸引投资者,被吸引到台江工艺品行业的投资者,看重的是其众多农村劳动力独特技能的优势。政府意识到传统文化价值是无形资产,便努力推广苗族文化遗产,开发旅游景点,来吸引投资。施洞的姊妹节与龙舟节节日复兴成为改革时代文化复兴的一部分,充当着展示象征性资本价值的重要角色 。

台江苗族姊妹节苗语叫"浓嘎良",苗族青年女子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它被喻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游客被告知,施洞有“苗疆腹地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政府期望通过奇特人文景观来吸引潜在投资者发掘刺绣文化产业市场。台江所销售的是一种古老的,甚至神秘的作为文化象征的遗产。在施洞,游客所体验的姊妹节,当地人说这并非真正的苗族节日,而是“被汉化”的节日,商品化和汉化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随着游客的大量到来及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得到“涅",从某种意义上,得到了重构和新生。

但在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被商品化弱化以至同化 。异质文化的强力冲击使传统文化被冲淡、同化甚至被扭曲变形。这种接触与冲击是持久的。来自文化强势地区的旅游者对相对处于文化弱势地区的原住民会起一种”榜样“,并无形中改变了他们价值观。

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独特性,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使传统民族文化原有的文化内涵发生变异,而旅游者很大程度上并非关注文化的价值,而是对“神秘”的猎奇心。传统文化成为经济的附庸,而内在的价值却常常被非自然地切割,独特的文化价值完全被商业价值置换;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传统文化将会消耗掉而不可再生。对民族文化进行不计后果的开发,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生态。

市场机制和商业化生产的新型关系有助于确立某种符号,发展商业经济带来的阶层分化,也代表着一种文化和政治身份的分化,使施洞传统工艺生产者有可能在更广阔的发展话语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苗族文化。它需要以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变化作为背景,这些更广泛的语境背景后的“制度价值”为塑造像刺绣这样传统产品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提供了条件。标志着即使在偏远像施洞这样的中国农村内部,也被中国的改革以深刻而复杂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维度。然而,传统的真正的苗族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在全面商业化中走向消亡。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州省年鉴社.2005年贵州年鉴[M].贵阳:贵州年鉴社出版, 2005.

篇3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传统文化 送羊节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1 社会变迁的概念

社会变迁是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中的常用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其概念,但是对于其概念并没有绝对统一的界说。本文采用马和民教授的社会变迁的观点。

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的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文化的变迁、科技变迁等。社会变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社会整体和局部的变迁、社会的渐变与突变、社会的进步与退步等。①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深深影响着传统习俗与文化,使之也只有在不断的更新与变化中延续下来。

2 “送羊节”的习俗及演变

2.1 “送羊”的来历

来源于“羊羔跪乳”的故事:从前有个老妇人,她的丈夫死得早,自己一人辛辛苦苦将儿子养大,但是儿子却不懂事,不孝顺,老妇人非常难过。老妇人的哥哥知道了这件事,便送给外甥 1只母羊和 1只小羊,让外甥看小羊吃奶的情景,外甥看到小羊每次吃奶总是跪着,很是惭愧,从此痛改前非,孝顺母亲。村里人知道这件事后,传为美谈,并纷纷效仿,从此,便有了舅舅给外甥送羊的这一习俗。

2.2 “送羊节”的习俗

所谓“送羊”,是指外公、外婆或舅舅蒸面羊送给外孙。每年夏季麦收刚过,出嫁过的姑娘便会带着礼物回娘家“修麦礼”,带着礼物,娘家人张罗一桌好菜,谈谈麦子丰收情况,聊聊家常。当地还有句俗语,叫“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瞧娘不为瞧娘,为着跟娘去要羊”。所以,一进农历六月,家里有外孙的村民便开始蒸“羊”送“羊”了。汤阴县当地人将一份成为“一具羊”,这 3只由大羊、二羊、三羊组成。除了3只面羊,还有一些小“耍物”,有动物,有蔬菜,如卧羊、蝴蝶、兔子、青蛙、蛇、茄子等。当地人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做出模样可爱的小耍物,也是为了让孩子开心。

2.3 “送羊节”习俗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的习俗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送羊节”的深刻寓意、方式、内容都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而产生了变化。

“送羊节”习俗的变化中 “羊”的变化,从真羊到“面羊”再到 “面包羊”。20世纪90年代末,姥姥或舅妈会起个大早起来为外甥、外甥女起来蒸面羊。进入21世纪,科技的发展,国外的文化的传入,面包、咖啡等日益被人们所接受。面包店利用这一变化,推出了面包羊,并设计出了招广大小朋友喜欢的图样,图样也随着儿童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从原来的小蛇、小兔等到现在的流行动画片的卡通形象如奥特曼、喜羊羊等。并用纸箱做包装,方便快捷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年轻人生活节奏的需要。

“送羊节”的习俗变化不仅体现在“羊”上,送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过去送羊,要送好多年,俗语有“妗(舅妈)不老,羊不倒”之说。但近年来逐渐变为只送三年,现在也有人家嫌送羊麻烦,在夏天不好保存,也不太喜欢吃,就送上水果、饼干、火腿肠之类的礼物。也有人认为,送羊也就是娘家人和姑娘家互相走动走动,不必太拘泥于形式,怎么方便怎么办。

送羊节的变化是生活方式变化的一种表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朋友、亲戚之间的走动变得越来越少,“送羊节”在当下更多地成了联系人们之间感情的一种媒介,而真正的“孝道”之意,在年轻一代的思想里越来越被淡化,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种核心价值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被传承下来。

3 “送羊节”的教育意义

中国的民间故事极为丰富,这些故事和民间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还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哲理。民俗习惯不仅把这些故事流传了下来,还深化了这些故事的教育作用。反之,这些故事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传统的文化节日具有历史性、多元性及丰富性的特点,其蕴含了民族的历史渊源、信仰崇拜、习俗礼仪、风尚人情、社交娱乐、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要素,能够从深层显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并揭示民族心理与精神本质,因此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②传统文化节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并丰富其内容与形式,其中的内在价值与意义也应在不断深化中继承下来。

传统节日中的内在价值具有德育的功能,其自身也是一种德育资源,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中都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深刻的意义。每一种传统习俗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送羊节的教育价值正体现在它的德育意义上。送羊习俗是对子孙的一种孝道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为礼仪之邦,“孝”一直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一种传统美德。送羊节的由来即是舅舅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孝敬他的母亲,而让他看羊仔吃奶的情景,以使他从羊仔跪地吃奶的现象中受到启发,要多体谅自己的母亲工作及生活中的艰辛,要牢记孝敬自己的父母。每年的亲戚走访过程也是一次伦理道德观念强化的过程,既能增进亲戚的之间的情谊,又能提升彼此“孝敬”的观念意识,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

4 小结

篇4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什么?

本专题的学习要点有百家争鸣、孔孟儒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的发展。在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主流思想含有主导思想意味,即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意识。因此,所谓“主流思想”是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前秦时期产生,这一阶段的学习要点主要是百家争鸣。关于百家争鸣,一方面要了解当时历史发展的特点,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有哪些;另一方面要关注后来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吸收了先秦哪些学派的哪些思想。

例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参考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而汉朝改造儒学的代表是人物董仲舒,据此推论,该题正确选项是D。

二、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从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思想,到西汉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再到明清思想家,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蔚然大宗、但不受重视;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魏晋至唐,三教合一;宋明时期,进一步确立正统地位;明清之际,被批判继承,焕发生机。

例2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参考答案】 D

【解析】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这说明了“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这一政治动向。

三、 儒家思想在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独尊地位?

儒学在秦朝受到压制,到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为正统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来理解:

1. 阅读以下材料并思考:董仲舒把什么思想融进儒家学说里?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经之通谊也。”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通过对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初儒学虽然大体承袭孔子的学说,但已吸收阴阳五行学说。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阳尊阴卑,由此论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地”要服从“天”,“阴”要服从“阳”,“卑”就要服从“尊”,“下”就要服从“上”,“臣”就要服从“君”,这就是“礼”。由于皇权出于天命,是不可以觊觎和窃夺的,因而皇权的一切行为都体现了天的意志,所以,“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政治的“一统”要以思想的“一统”来完成,“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2. 以下材料所论述的君臣关系有何变化?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阅读了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强调了等级名分、秩序,但是,并没有神化君权,他反对犯上作乱,但又否认绝对服从。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而董仲舒认为,君主是代虚无缥缈的“天”执政,完成“天”所赋予的工作。因此,当臣子的只有服从的义务。这样一来,君主就不是普通人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改变了先秦儒家君臣关系的基本理念,发展了“礼”的思想,使之更适合了皇帝专制的需要。

3. 儒学在此时得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其次,董仲舒“天人关系”的理论实质是为了论证天君关系;再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把阴阳五行和儒家的等级名分主张附会在一起来解释封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君权,而且也维护统治秩序。

例3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参考答案】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中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A是孔子的言论,他主张为政以德;B是荀子的言论,他强调“德”的重要性;D是黄宗羲的言论,反对君主专制;这些选项皆非加强中央集权。C项是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那些只要不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学说,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这一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 为什么说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实际上,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北宋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理学后来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关注的不仅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这就是我们教材上提到的《四书章句集注》。他还编著《小学集注》,将教育从娃娃抓起,要求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遵从“礼”的规范,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著名古代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如果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那么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4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 C

【解析】 宋朝时,儒学家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源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五、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第一,从自身来说,儒家思想嬗变,能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第三,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篇5

一、变革电力企业文化是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两个转变”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初期,电力长期处于紧缺状况,企业由于不担心产品的销路,所以根本谈不上市场战略,企业的营销措施不是为了扩大用电量,而是千方百计地限制用电量的增长。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一切工作都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也因此形成了具有强烈生产导向的电力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主要优点是:

1、长期半军事化管理形成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企业员工对企业有很强的归属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有:

1、来自市场的压力。市场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行业生产能力增长超过用电量增长带来的销售压力,二是在一些细分市场上替代产品的竞争压力;

2、来自政府的压力。由于电力行业具有天然垄断性,且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而市场经济讲竞争。政府为克服垄断带来的低效率,官商作风、价格居高不下等种种弊瑞,必然会对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价格机制等以打破垄断,引进竞争的一些强制性改革措施;

3、来自顾客的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针对环境的变化,近些年来,尽管电力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能打破垄断的领域,还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还不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已有的一些改革措施缺乏现代企业文化的支持。

虽然传统电力企业文化包涵了组织纪律性强、企业凝聚力高等积极的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企业中,企业文化也表现出许多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的外在表现主要有:经营管理理念落后,不适应市场的变化;盈利能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忽视顾客的利益和投资者(国家)的利益;固步自封,自我感觉良好等。

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应与企业现有的文化基本一致,这样才能确保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但是,电力企业现在所面临的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所实施的新战略在许多方面与企业传统的文化有冲突。传统的电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生产导向、过于注重内部的内向型文化,而现在电力企业要实施的新战略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为确保企业改革的成功,必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电力企业文化。

二、新型电力企业文化是以市场导向的开放型企业文化

每个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地位都不相同,因此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企业文化,当然也不可能存在一种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企业文化。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其它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吸取营养。一般而言,新型电力企业文化必须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性,其核心价值观和主要的共同行为规范应包涵以下内容:

1、企业领导和管理层十分关注股东利益。对大多电力企业而言,股东即是国家。如果企业经营不能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企业就不可能得到其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资金。

2、企业全体人员必须十分重视顾客的利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只有通过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建立起与顾客长久的互利关系,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3、十分重视企业员工的利益。企业各种经营活动都是靠员工来完成的,再好的策略最终也要靠人来实现。企业只有重视员工的利益,使员工在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实现其自我价值,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4、锐意改革,感于冒险。市场经济中,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来适应这种变化,企业文化应能为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5、齐心协力,奋发进取。企业是一个集体,要实现企业的目标,就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总之,新型电力企业文化应是一种重视顾客、投资者和员工等企业构成要素的市场导向的企业文化,它强调团队精神,能对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所进行的改革提供支持。

三、变革电力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员工的头脑之中,有极强的惯性。因此,变革企业文化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虽然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但企业文化变革却需要从上至下地进行。这是因为:首先,传统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阻碍变革的倾向,要克服这些阻力,需要极大的权力支持,这种权力只属于企业最高决策层;其次,企业内部各机构总是相互依赖的,这种依赖性决定了局部的重大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文化变革必然是全局性的,能够实施这种全局性变革的人只能出自企业最高决策层。企业文化变革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变革取得成功。

篇6

关键词:编纂村志;意义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进程,在今天形成了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强大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步的是现代文化也得以迅猛发展。诸如有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等,各类现代文化又分别衍生出层层的枝叶文化。对这些新兴文化的成因乃至其内涵追溯、剖析,可以发现,它们毫无例外的都根植于乡土文化,都是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A上而后发展创新。研究中国的历史无疑应该把村庄史放到重要的位置。

就宏观而言,村落社会的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微观上说,一个村编写出一部村落文化典籍,其最好的形式为村志,以村志记载村落发展演变的历程。从当前实际来看,村志承载着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盛世,意义特殊显而易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足见党和国家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富裕、文明、和谐”成为拨动人们心弦的热门话题,而承载乡村万事万物的村志呼之欲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首当其冲的大事要事。

1 编纂村志的必要性

首先村志的“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不可替代。村志不仅为政府和各级领导者提供用志材料,也为经济开发、吸引外资起到重要作用;村志可以全面盘点一个村庄的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状况,总结村庄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能详细地记录当代村庄发展变化情况,其存史功能是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镇村志以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村民提供热爱家乡的鲜活教材,可以让人们铭记祖辈们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秉承先辈勤劳节俭、尊长敬师、睦邻和亲的崇高美德,弘扬先辈奉献、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

其次村志是市(区)志的补充和延伸。传统编纂的方志中以村为单位的方志较为少见。由于市(区)志的篇幅所限,作为一个村庄,其中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在首轮《胶州市志》中一个村庄只是所属乡镇中的一个名字。到了第二轮志书,比重有所增加,增加到二千字左右,但多数村庄只是一行数字。开展村志编纂,可以弥补市(区)志缺憾,实现地情资料的全覆盖。村志,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贴近、详实、鲜活。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风情到民俗,从人文到人物,所记所载,紧贴村民,实实在在,具体形象,无不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基本可囊括一村中的要点,如果记述到位的话,一卷在手,便起到了“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2 编纂村志的紧迫性

首先是城市进程化的迫切要求。城市进程化引领社会变革,首当其冲的是广大农村多数村落的整合和消失。有资料记载,当前是我国和平年代消失村庄最快的时期。据《中国统计摘要》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每年减少约10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这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30多个行政村在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城郊村、镇驻地村庄及配套大项目建设的需要的村庄被拆迁,土地被征用。存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庄,被三两栋高楼所取代。就如我们胶州市来说,为配合胶东国际机场建设,自2015年始至今,胶东街道办事处二年时间,共三期拆迁辖区27个村庄,且为货币化赔付,村民可自主进城购商品房,这些村庄从此消失。村民搬离世代生息的故土,村落里积淀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人文信息,烟消云散。不即刻抢救这些历史文化,必然会造成历史的遗憾。编修村志,全方位记录村庄状况及变迁,追溯乡土事物的由来,是挽救乡村文明、保留乡土记忆,为村民建筑精神家园的有效方式。

其次是抢救资料的迫切性。多数村庄档案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是存在于老年人的记忆和村民的世代口传之中。清代、民国时期的历史人文信息基本散失,抗战时期档案相当匮乏,而那些抗战老人都已进入耄耋之年。建国前后的珍贵历史人文信息亦濒临散失。加之随社会的发展,村人外出定居者越来越多,知晓村情故事的长者越来越少。如果不及时将村内这些存在于流传和记忆中的史料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很可能失传,成为村民后代人永远的遗憾。

3 编纂村志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庄修志的基础较差。主要表现在有的镇村领导班子认识不到位。盛世修志的念头在许多富裕起来的村庄和较为稳定的村级班子中萌发,但村(居)之间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差距较大,有的领导认为修志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和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

(二)资料征集难。村志编纂收录断限跨度长,从村庄有文字记载,一直写到2016年,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乡镇部门人员流动频繁,本身缺乏编纂志书的专业知识,难以达到撰写要求。再就是大多数村庄档案不全或没建立档案,有关资料只能从相关人员记忆、口述中获得,许多历史事件没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原始依据,致使志稿资料存有较大的可疑因素,这是镇村修志中最为困惑的难题。

(三)没有强有力的编纂班子。主要表现在志书编纂专业性强,没有合适人选参与其中。盲目抽人,临时搭配,影响甚大。

(四)存在经费制约。有的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经费得不到保障,部分聘任修志人员的待遇不能有效地保证。文字处理设备、办公环境以及出版印刷费用等得不到保障。

4 推进村志编纂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村志编纂实际,市(区)史志办作为统筹部门,应制定规划,发文修志,做好舆论宣传,高度关注基层修志工作,推动基层修志多出成果。归纳起来,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修志意识。当前,各级都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修志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和人才,编史修志社会氛围不浓。因而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地方志,应用地方志,在条件具备时修志。

(二)坚持“四个到位”。领导到位,组建村志编纂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负责行政领导工作并对修志工作进行规划部署。修志机构对外挂牌办公,成立史志编纂委员会;经费到位,大家公认的“四点”经费筹措办法即村集体自筹一点、镇(街道)扶持一点、区(市)政府奖励一点、社会赞助一点是很好的借鉴,但也不要完全局限于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筹集修志资金。笔者就接触过有企业家表示愿意承担本籍村志编修经费。也可以几个村庄各出部分资金合编一部社区志(管区志、片区志);队伍到位,重点选好主编,遴选学术渊博、有组织能力之人挂帅。返聘退休老干部、老教等,建立3人以上修志班子;条件到位,必须有固定办公场所及必要的文字处理设备、办公设施等,做好后勤、交通等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广征博采,占有广泛丰富的修志资料。资料是村志的基础,也是其核心,要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占有修志资料。

1.广泛搜集成型的文字资料。如村庄历年形成的档案、文献资料、各类志书(部门志、地名志、专业志)、党史资料、各种普查统计资料、新闻报道等。

2.资料从群众中来,利用各家各户,特别是村里老人保存的各种历史资料。他们是村里许多大事、要事的见证者、参与者,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等形式让老人们把村里的事情讲出来。还要大量采集照片等生动直观的材料,特别是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反映村庄发生的变迁。

3.成稿(资料长编)要到群众中去。一部村志初步成稿,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形式尽量让村民参与讨论。这种方式是让群众亲身参与村志编写工作的最佳途径,这样编写的村志才能获得村民认可,才更真实,更具可读性,才是具有传承价值的精品佳作。

(四)加强业务指导,主动对接。市(区)地方志工作部门应加强修志业务指导。可选派有一定修志经验的人员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分别到各镇(街道)举办村志编写培训班,专题讲解村志的体例、篇目、行文通则、语言规范等内容,并进行现场答疑解惑。

村志编修单位应自觉接受指导,少走弯路。尊重修志规律,积极主动接受指导,多沟通多联系,多接受史志办的指导,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自觉地把上级要求贯彻到工作中去,就能够少走弯路,提高时效。

篇7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篇8

关键词:社会变迁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 转型 传承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28-01

一、社会变迁中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型

藏族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藏族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形成了。藏族体育是在人们的狩猎过程中产生的奔跑、跳跃等活动,并由此形成一种生存与劳动的技能。伴随着藏族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与雪域高原相适应的文化特质。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受政策的影响,藏族地区发生了社会转型,即从农牧业社会向小康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独立形态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还没有完全从民族文化中独立出来,处于强势地位的未来文化对藏族体育文化有了重大的冲击,导致藏族体育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重创,阻碍了本土体育文化的发展。在社会的变迁过程中,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被其他文化同化的风险。

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落后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因素造成一定的冲击,使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迫发生转型;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们更加珍惜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始走向转型的道路。在转型的过程中,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外来文化既有吸收也有摒弃。通过吸收可将外来文化转化为内力,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促使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由被迫转型到主动适应。通过摒弃可以将那些不利于藏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降到最低。

二、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促进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

《四库医典》是藏医的名著,此书提倡以动养身,认为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藏族的传统体育主要有打岗、哇代巴(打马炸)、油吉合、玩羊骨、刚吉合、跳绳对歌、踢毽子、刚得(跳方)、举合再、其格、闹大黄、锅庄、踢踏、弦子舞等,这些传统体育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休闲娱乐中,在休闲娱乐活动中人们会对一些可塑性强的运动内容、规则、方法进行改编,在不失藏族风格的情况下展示出时代的精神。例如,2017年玉树市组织仲达乡承办的首届农牧运动会,在这次运动会上不仅设置了篮球、拔河等现代体育项目,还设置了藏族的押架、乌噶、贴改、恰、舔酸奶等传统体育项目,充分显示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虽然只是形式上的简单融合,但是说明藏族人民已经有意识地开始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这次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运动会充分展示藏族人民奔小康的精神风貌,不仅传承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还将全民健身的精神深入人心。

(二)促进节庆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在藏族的传统节庆日期间都会举办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娱活动,如在正月里会举办大法会,在大法会的闭幕式上举行一些体育比赛活动――赛马、马术、赛跑、抱石头,以此来增加节日的热闹气氛;在夏季的时候会举办“香浪”“插箭献祭神山”的活动,在这些节庆日中都会增加赛马、角力、跑步、射箭等文体娱乐活动;藏族还有很多的节庆日活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虽然藏族的节庆日体育文娱活动非常多,但是缺乏科学的引导与管理,使这些活动只是停留在原始的基础上,让一些人觉得这些都是“俗”的东西,不高尚,贬低了藏族体育活动的价值与审美标准。众所周知,对外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加牧民的收入,同时还会扩大藏族体育活动对外的影响力,要想使这些传统体育活动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用科学的理念引导这些体育活动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必须定期开展一些经营理念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扩大体育活动的宣传,借鉴其他民族成功的经验,使藏族体育活动有规模、上档次,改变人们眼里只是“俗”的体育理念,能够把游客引进来、留得住,既有文化又有旅游的价值。

(三)引导藏族体育走向学校

校园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在校园里不仅有众多的文化传播者,而且还有众多的受众者。如果将藏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不仅有良好的传播群体,还有众多的受众群体,为扩大藏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倡导全民健身的基础上,可以将一些群众基础较好的藏族体育活动引入中小学,作为体育教学的校本资源,这样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W原则。大学生对审美已经有了一定标准,因此藏区的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审美特点引入编制一些具有时尚元素的体育项目进校园、进教学内容。据相关调查,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引入了锅庄、珍珠球、射弩等一些传统的藏族体育活动,并纳入课程进行推广与探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室内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与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室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室内设计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与独特性。因此,当代室内设计师们创新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设计文化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分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加室内设计的美感。在此,笔者主要探讨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现状,并得出传统文化因素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方法,以期可以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 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现状

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当代室内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领域中,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室内设计风格,表达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所展现的精神文明的赞颂,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追求。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设计师们创新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独特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变成图案、符号等融入到当代室内设计中,形成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融合的新型设计风格。

二 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方法

(一)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主要体现在“和”、形神兼备、崇尚自然(包括对色彩与质感的运用与把握)三个方面。(1)和谐理念:当前室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观念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元素。设计师们将“和谐、平衡”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应用在室内功能区域比例、家具造型与色彩搭配等设计中,以这些产品比例与功能上的和谐与统一,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2)形神兼备: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注重对不同形态事物的组合排列,以达到提高美感、表现不同含义的目的。因此,设计师们将这种文化形态有效地运用到当代室内设计中,根据设计的主体要求与实际情况,注重不同形态事物的整合,将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改造与提炼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提高设计的美感,使其能够有效表达其内在含义,并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3)色彩运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对色彩的运用是大胆的、富有生命力,它影响着中国人民对色彩的审美观念。因此,设计师们研究现代人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创新传统色彩的运用,设计出丰富的、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室内装饰;(4)质感把握:中国人崇尚圆润、细腻、古朴质感的事物,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古物的质感都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同时,它也影响了当代室内设计师们对质感的把握。无论新材料生产事业怎样发展,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具有圆润、细腻、古朴质感的材料都是最受欢迎的。

(二)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传统色彩元素、传统装饰元素、传统图案元素以及传统陈设元素。1)传统色彩元素:中国传统色彩中占有主流地位的是红色,红色是旺盛、喜庆等的象征。因此,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们根据实际需要,将正红色不断变化成不同饱和度的红色,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形成新型的色彩运用理念。设计师对传统色彩的运用以及对色彩与时尚元素融合的研究,使室内环境随着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呈现不同的意境与情调,彰显了现代室内设计大胆的、富有民族风情的设计风格; 2)传统装饰元素:中国人民崇尚自然,对带有自然寓意的装饰尤为喜爱,它们象征着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当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们在继承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精神的基础上,将传统装饰元素加以改造与发展,应用于各类室内造型中,突出装饰的特征,以增加室内设计的美感与文化气息; 3)传统图案元素:中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载体。当代室内设计中,可以将传统图案进行加工与改造,以适应现代图案发展形势;同时创新传统图案,使之与现代材料相互结合,形成新型的文化图案。这样的图案,应用于当代室内装饰上,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人对美的追求; 4)传统陈设元素:当代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即是将室内的家具物件,按照实际需要有规则地摆放起来,这就是室内陈设艺术。室内陈设艺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认识,合理的、科学的、自然的室内陈设,不仅可以增加室内设计的美感,同时可以给使用者以舒适、高雅的感觉,置身其间,可以起到有效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作用。

三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研究与利用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追求的日益提高,促使着当代室内设计师们创新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以提高室内设计的实用性基础上,体现室内设计的文化气息,并使使用者能够在这样的设计中,体会到传统文化元素所创设的意境,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相信,随着当代室内设计事业的不断发展,设计师们将以更加创新的、独特的、实用的方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促进现代精神文化设计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顾卫新.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09,(07).

[2] 王莉莉.现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 文学与艺术,2010,(03).

[3] 史庆丰,关丽娜.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J]. 青年文学家,2009,(06).

篇10

【关键词】现代化;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

一、现代化进程对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一)对民族语言文字和教育的冲击。大约在十五世纪后期,维吾尔族全部皈依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文字是阿拉伯文,而在维吾尔词汇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借词量约为40%左右。可以看出,维吾尔族语言文字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汉语普通话的推广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使维吾尔族接受了现代的知识体系,改变了本民族通过寺庙等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另外,大量维吾尔族外出打工、求职、求学等,增加了他们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

(二)对生活习俗的冲击。据调查发现,对维吾尔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仍居主导地位,同时,与联系较少的风俗习惯在不断变化。越是和联系紧密的生活习俗,其变化的程度和可能性越小;越是和联系较少的风俗习惯,其变化的程度就会大一些,如维吾尔族的服饰穿着习俗、维吾尔族房屋样式以及饮食方面,尤其是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三)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冲击。西部大开发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因经济开发而导致对民族民间文化生态资源进行破坏的短期行为。如对民族文化古迹、遗址滥加开发、滥建景点等。新疆维吾尔族原生态的民族手工技艺处于相对弱势,传统的某些门类的历史文化内涵发生了急剧的消亡和变异,民族手工艺逐渐被工业品代替。有的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传统服饰手工艺等在原流传地因无人继承、市场萎缩而濒于失传,更谈不上有详实文字记载或图像记录。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舞蹈、工艺和体育活动等,如果国家不通过立法形式加以保护,有可能逐渐消亡。

二、现代化进程中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新疆城镇化进程加快,维吾尔族文化将逐渐过渡到工业文化。众所周知,文化与经济是密切结合的,经济推动文化,文化提升经济。根据新疆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经济文化类型和生计方式,我们可以把新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划分为草原游牧经济文化和绿洲农耕经济文化两种类型。但近年来,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新疆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充满现代气息,现代文化色彩浓郁,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如果我们的文化不与时俱进,它就非常有可能给经济的发展形成不同程度的阻碍。所以,维吾尔族传统文化性质从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转向工业文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变异和呈现多样化。根据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至2012年底,新疆人口2232.78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人口1052.86万人,占到新疆总人口的47.15%,其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承载着维吾尔族的文化,还体现着维吾尔族的文化价值观,同时还具有强大的文化聚合功能。同时,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后,维吾尔族的文化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过程中,除和宗教有密切相关的文化之外,族际间、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其文化会不断发生变异,呈现多样化,丰富维吾尔族传统文化。

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与现代化的辨证关系。应该认识到,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与现代化是辩证统一关系。现代化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又丰富了现代化资源,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促进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使民族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包容,提高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力,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因此,不能简单将现代化与“汉化”、“民族同化”等同起来,使维吾尔族对现代化产生抵触心理。

(二)重视立法,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片面地强求文化融合甚至所谓的主流文化,会导致整个民族文化的枯竭,也不符合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异己性、自我认同及传承性等特点,有利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因此,我们理应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扬光大。应继续制定和完善符合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事业会更加蓬勃发展。

(三)以本民族的生存发展大局为目标。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知识体系都同时存在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我们应该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和本民族的生存发展为标准来分辨并作出结论。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代和现代所处的生存环境迥然不同,现代和后现代又有差别,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看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为了保持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放弃本民族面对新环境发展自己的权利。如果一个民族不以本民族的生存发展为大局,只能使其不断走向衰亡。

(四)重视教育,提高维吾尔族文化素质。一是民族学校应重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课程。民族学校是联结现代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应该是学习现代化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要提高教师素质,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繁荣。二是要提高维吾尔族个体文化素质。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光大,需要民族内每个个体的努力,而教育是前提。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对维吾尔族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维吾尔族文化素质,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高静文等著.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