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7-09 09:1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劳动就业 职业技术教育 经济发展 就业形势

一、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仅仅依靠传统的劳动方式注定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最终将会被淘汰。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高端专业人才,而后期真正的投入生产则仰仗于底层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职业教育提高了人才队伍素质,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支撑了行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劳动者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提高对工作的忠诚度,企业非常需要这样热忱度高的技能型技术人才。

纵观当今职业教育整体形势,呈蓬勃发展之势。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仍将不断扩大,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仍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我国劳动就业市场以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劳动就业形势

当今就业者就业行业选择多元化,但合理就业的比率则很低,这是由对自身未来工作的要求看法以及自身能力素质决定的。多数就业者趋向于选择自己喜欢或者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并未考虑自身的能力能否胜任,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据最新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达38%,而研究生就业率仅占三成,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受教育程度高了,自视也甚高,不合心意的工作宁愿不做,把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一并拒之门外。一方面劳动力的需求还较大,一方面失业待业的人数却很多,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悖论的问题。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形势严峻,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直接影响到很多企业的发展,也波及到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就业市场。裁员,减薪,转行,跳槽造成了劳动就业市场的波动。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2009年突破600万大关,供求关系的偏离值正在加大。2010年近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因缺乏技能而离职,表明大学生在大学里所习得的知识大部分并非企业所需,毕业之后自然很难在社会中立足。而与之相反的,是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曙光。很多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往往很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甚至成为企业抢手人才。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到2004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据有关专家判断,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远不止这个数字,而是已经超过了7%的警戒线。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完成,但劳动力商品化和按要素分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贫富差距拉大。内需不足依赖出口的局面已经形成,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因为急于求发展,急于赶超发达国家,往往操之过急,很难处理好发展和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处理不好这些基本的战略关系,就会造成各种经济结构失衡,造成产品积压,消费不足,就业岗位短缺,供求不平衡。

三、劳动就业形势与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关系

随着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消费需求量和消费需求结构也随之变化,一方面。消费需求量的提升促使企业扩大生产,使产业规模得以扩大;另一方面,需求结构的变化引导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就业的增长。

政治和经济是支撑一个国家的最根本力量,经济形势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走向。根据上文所做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关系着整个劳动就业市场的稳定,而就业形势则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大势。因此,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仰仗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而具体政策的实施需要整个社会各个部件的协调合作。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就业问题的症结在于供求不平衡,劳动力的紧缺不止表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劳动者的素质上。劳动者如果掌握了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那就能在寻求工作时多一块敲门砖。“术业有专攻”,有了一门技艺,自然就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否则,就很难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对针对劳动者所进行的文化技术教育,目的简单而明确,就是使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就业。

第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劳动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除了与劳动技能直接相关之外,与劳动者的适应能力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职业培训,劳动者素质的国家,适应能力强的劳动者,在就业中往往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多变的就业环境。

第三,发挥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作用,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措施。从市场就业情况来看,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还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阶段。这些技术工人才是支撑整个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够维持技术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维持健康的经济形势。

五、结束语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要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又要保持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重中之重。职业技术教育能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能支撑技术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维持经济形势的稳定。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明智之举,也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一个大致分析,观照了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以期彰显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促进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篇2

首先,政府应从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灵活地、适度地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资源资金的财政扶持力度,逐步改善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空间;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来源机制,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鼓励、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使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来源多样化,建立健全社会融资、社会监督机制,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以最大合力扶持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其次,政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人事制度,任人唯贤,实行竞争上岗的流动机制,反对各种形式、各种借口的就业歧视,给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再次,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状况来引导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优化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初、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层次结构。通过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转换制度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初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在融合和相互衔接沟通,搭建有利于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再培训的“立交桥”,提升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

首先,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技术层次不高、社交能力不强、拓展素质较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认同度,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笔者认为,职业技术院校在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职业性的同时,还要始终铭记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性,即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属性的人。努力寻求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职业技术院校不仅要传授客观性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的指导,根据个体差异努力开发学生自身潜能,注重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合作、奉献精神,社会责任等社交能力和基本职业道德素养。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还要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怎样与他人和睦相处。

其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当地经济市场因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变化和需求,适时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积极拓展岗位职业群建设,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岗位职业信息和技能需求,为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工作岗位转换打下良好基础;在互赢的基础上,实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设计和专业技术课程指导,在大中型企业中建立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校外生产实践示范基地,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际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的多元化合作平台,建立共同的技术研发中心,将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探索产学研的有效合作机制。

再次,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决定了所有外在事物都要经过受教者能动性地加工构建,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所以,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受教者学会学习、自动更新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才能与时俱进,在日新月异的外界变化中求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要达到固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应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更新能力,注重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职业技术院校应从学生和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确立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在时空上终身学习能力、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能力,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灵活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形成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更新传统文化观念,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运用主流媒体宣传职业技术教育在加速经济发展、加快教育大众化进程、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开设技能专栏节目,宣扬各层次的技术精英,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定期举办各式各样、有意义的技能竞赛活动,逐渐改变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刻板印象,提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对劳动技能价值的认可度。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薪酬、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同其他企事业单位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程度相差较大等,使人们感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产出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一所有企事业单位的最低社会保障标准,消除不同岗位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不同就业性质和就业形式的劳动者都能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生活尊严,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篇3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建设发展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概况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大市、职教强市”的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术教育法》和国务院、省政府及*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作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我市通过逐步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力度,形成了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氛围和一定工作基础,职业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14880名,专任教师871名。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覆盖特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10个大类36个专门化方向的专业结构。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其定位准、技能强、适应快的特点,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近年来所做的工作

(一)加强统筹领导,把职业技术教育摆到突出战略位置

近年来,结合我市实际,围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途径,作为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予以高度重视。全市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城乡大职教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大职教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筹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内容,既加强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培养,又重视在岗、待岗、转岗及后备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把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二是统筹职业技术教育的领导和规划,整合城乡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形成了分工相对明确、联合协同的工作体制;三是统筹调动各方办职教的积极性,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同时鼓励镇(街道)及广大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乡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的促进机制,形成了政府与市场、培训与就业之间的互动。

(二)坚持创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有了明显的提升

1.推进集约化办学。一是进一步整合我市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促进高中段教育事业的发展。市政府于20*年5月,将技工学校成建制地划归市教育局管理,同时以技工学校为主体,新组建了“*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办学。两年内,该校的办学规模由原来的7个班级扩大到了目前的21个班级。目前,投资估算总额1.48亿元,占地面积为300亩,学校规模达90个班的该校新校舍,已经进入了扩初设计阶段,年底前将正式在杭州湾新区开工建设。去年,*职高撤销金轮校区后,市政府及时调整了资源存量,做到缩地盘不缩规模,继续保持了*职高超大型学校的规模。二是优化了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资源配置,提高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集约化、特色化程度。20*4月,通过“扩、缩、并、转、停”等形式,对全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等实行统一调控。在专业结构上,扩大了全市加工制造和现代服务专业的规模比重。在专业布局上,做到了职业学校专业集聚集约,错位设置、规模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主干专业规模化,专业方向多样化,服务面向社会化的特色专业。目前,全市职业学校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开设的重点骨干专业达到10个,其中5个专业分别被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认定为示范专业。全市职业学校就读重点骨干专业的在校学生达到了总学生数的71%。

2.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市政府确定了家电制造、化纤纺织、机电模具、林业园艺、农业技术、财务会计、商贸物流、现代服务等八个重点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并于20*年起依托职业学校,全面规划建设相配套的公共实训基地。2005-20*,市财政累计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设备经费4200万元。至目前已累计完成44%的投资,共42个专业实训室的设备招标采购工作,其中26个专业实训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列入20*度投资计划的47个专业实训室,目前已完成项目论证、市场调研工作,进入了设备招投标公示阶段,可望于今年年底前建成。为了增加我市公共实训基地的配套用房,今年市政府又安排专项经费1670万元,将*职高、行知职校、锦堂职高等三个学校的实训楼扩建工程列入了全市的实事工程。一大批先进实训设备进入职业学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职高先后被省和*市有关部门认定为“浙江省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市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3.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我市规定,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除应具有教师资格外,还应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社会化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应资格。目前,全市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3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3%;具有高级技工、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134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39.6%;全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有了较快提高。20*6月,市政府与同济大学共同签署了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框架协议。我市利用同济大学百年名校的职业技术教育科研优势,以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更新、全体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正式启动了*市2007-2010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全员培训工程。今年暑期,我市首批120名教师赴同济大学参加了现代职教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基础培训。

4.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为了改变职业技术教育重理论、轻技能,重课堂、轻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需要脱节,与学生实际脱节的现象,去年,我市在省内率先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验”。课程改革实验结合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学分制改革,覆盖了全市五个主体专业和两个基础文化科目。一年多来,全市职业学校强化实践教学,以“实际、够用”为原则,初步完成了21种不同类别的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包括企业订单式培养教材),并应用于专业技能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仅去年以来,全市组织职业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63批次,参赛师生达1568人次,共获国家级奖项13人次,省级奖项21人次,*市级奖项170人次。

(三)构建服务型体系,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

根据发展城乡大职教的指导思想,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若干意见》及六个配套政策,对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了进一步的部署,明确把企业职工岗位培训、专业农民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城乡后备劳动力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及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作为六大工作重点。近三年,全市累计完成本地劳动力各类培训11.8万名,其中1.8万名培训对象获得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另外,还对3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基本素质培训。

(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保障力度

为加快城乡大职教发展,我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强化政府投入力度。在基本完成职业学校“双调工程”后,市财政及时将投资方向转到了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上。20*至20*三年间,为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800多万元;从20*年起,还首次把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纳入年度产业扶持预算基金,计划连续三年各安排1500万元左右,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出台了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统筹制度,对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2.5%的比例提取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其中1.5%由市统筹,1%由企事业用于一线职工的技能培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当前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办学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要求。二是校企合作缺乏政策引导。全市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工学结合和企业实习基地建设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服务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91号)提出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高于普通高中1.5倍的政策尚未到位。导致全市职业学校实际应配的实训指导教师人数减少;同时由于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仅限于设备采购支出,导致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实际运行中高额成本的耗材、耗电等支出没有经费保障。四是生师比偏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专业化程度不高,其现状很难满足职业技术教育高技能的教学要求。同时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型发展和课程结构调整,一大批文化课教师面临转岗与分流(占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8%)。五是镇(街道)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的培训场地不足、设备设施落后,进而影响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质量和进程。

当前,各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给予了加倍的关注,也对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培养紧缺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建设效益和谐新*的目标,并从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我市今后五年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一)以服务为宗旨,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化办学。努力增强我市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紧密度,紧紧围绕市里已经明确的家电制造、化纤纺织、机电模具等类专业,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在专业总量上,使全市加工制造类专业的比重从目前的31%提高到40%左右,现代服务类专业的比重从目前的36%提高到45%左右。同时,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主干专业的投入力度,创建一批特色品牌专业。以全新的理念创办好杭州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利用与同济大学合作的契机,在校舍设计、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师队伍、校园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创新,努力把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建成为一所理念全新、与国际接轨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力争本市有1所职业学校进入国家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行列。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行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尚未突破的难题之一。目前我市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一方面职业学校吸收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初升高”的低端生源,入学成绩多数不尽人意,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现象;另一方面职业学校仍然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还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技能,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要力争建立政策引导机制,一方面激发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向职业学校提供设备、生产实习场地并选派专业教师,承担相关实训项目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要促进职业学校主动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轨,加快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模式转型。使职业技术教育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

(三)以技能为中心,加快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继续保持现有的投入力度,改善职业学校和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教学条件,推进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同时,要增强公共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力争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教结合、资源共享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基地。

(四)以师资为先导,全面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针对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采取“引进、培养、外聘”三策并进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加大社会选聘的力度,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二是加大在职教师强化训练的力度,分期分批地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或派遣至职业院校进一步培养。通过加强与上海同济大学、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合作,使我市职业学校现有师资的专业知识结构得到更新,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使7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其中20%的教师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篇4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 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 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篇5

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把信息技术教育仅当作一门课程。许多学校对外宣传自身发展的时候,总忘不了指出本校已经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因此而证明学校发展是紧跟时代潮流的,这里信息技术教育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较为明显,在城市里也有类似的现象。从这里面能看出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还存在偏差,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一项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应该体现自身本质特点。事实上,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以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为教学目的。实践着另一种意义上的传统应试教育。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是使学生形成信息判断能力、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活动。在学生学习的实践中,逐渐的形成运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发展服务的意识,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世界,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成为人生中的一种必要的生存技能和工具。

正因为没有正确把握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特征,而缺乏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要地位的系统研究。校本教研制度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在这一制度的形成过程中,虽然有些规范范式,但是研究的内容也是以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为主,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在学校实践中没有被列为重要日程,表现的手法也是有着常规性的完美形式,有如纸上谈兵,计划措施总结等虽然样样俱全。所以学校的骨干教师常常忽略信息教育内涵的研究,只是在讲公开课或者是优质课评选的时候,拿出专门的时间研究信息技术,其目的仅是辅助自己的教学。积极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除了受到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外,最关键的还是人的观念问题。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已经有了信息技术教育发达的学校,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应将信息技术教育列为学校骨干教师重要的考核指标,确保一定的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这样一定会有利于提高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更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除了学校缺乏骨干教师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以外,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单从数量来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配备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据笔者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实质在于教师的观念。毫不客气地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的成长发展尚处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经常讲,对于新生事物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特别是在新课改以来。如何将新课改理念体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是现阶段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最优先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更要做积极探索,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先行者”。接受先进的教育理论,形成正确教育理念,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名师成长发展的必然经历。其所体现的个性就是要表现在所教学科上,因此要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在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又起到哪些具体的作用,对学生的要求又有哪些,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且更加有助于专业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专业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足,直接导致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具有较高层次的理论为数很少。尤其是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以及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滞后于教学发展的步伐,而且与教学实践脱节。许多软件的开发制作或简单粗糙,或商业味道浓厚;在设计上,重艺术,轻教学。既有很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较高的专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严重匮乏,存在着“两张皮”现象。综上分析,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严重不足是必然的,特别是一些“小科”中。在实践中认识不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想实现成功整合几乎是偶然性的;而且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着形式主义,日常教学应用较少,公开课等活动应用较多。

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建设更是发展不均衡。就目前很多学校的经济和发展状况来看,在短时期内实现统一的高标准的计算机硬件设施是不现实的。就在这种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有些学校把配置的现代教学设施,长期闲置,进而成为一种摆设,这在一些农村不发达地区尤为严重。这些学校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达标,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有的学校因为没有专门的经费来维修,生怕学生用坏干脆不上信息技术教育课。除了痛惜以外,这种现象是要坚决反对的,要让大家形成共识:宁可坏掉,也不烂掉。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添置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就算很不容易,也一定要去做。

信息技术教育一定要发展,是历史的选择和客观现实必然性的要求,在自我否定中发展,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解决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正确教育理念,把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尤其要密切联系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联系学校教育发展的各个层面的信息,提供最大的教育资源利用率,就目前状况而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设施。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物质基础,尽管学校教育发展的资金非常紧张,政府投入有限,但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不靠。去年,山东青州市的一所农村学校基本没有靠政府投入,克服诸多困难,通过多方筹资,率先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现代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关键在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一定能够增强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

二是进一步实现信息技术专业与广大教育者自身的更密切的有机结合。在基层学校,较为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师接受的职前教育中,大多数教师的计算机专业水平不高,基本上是通过职后培训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若要达到开发教学软件的水平,尤其是高质量的学科软件是不现实的。所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的教育技能和理论水平,是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也正是因为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因此从长远看,应该加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理论的培训。从一门或几门学科入手,进一步提高此类人员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加强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主要途径,学校应多提供教育教学实践培训的机会,使之较早的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篇6

【P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领域;具体目标;问题;建议

2001年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行,综合实践活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今,距开设这门课程已有十余载了,这一课程从出现到繁荣,再到如今的反思与探索,问题也层出不穷。对此,笔者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见解。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研究领域

(一)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的素养,不仅包括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还包括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方式,反思不正确的信息,形成积极向上的信息伦理。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为展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确定问题;2.制定计划;3.收集资料,处理采集信息;4.构建学习成果;5.作品展示交流,讨论完善;6.作品评价。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信息技术为每一阶段提供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去研究,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综合实践活动既要突出“综合”,又要体现“实践”,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中确定研究的问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发现及探究过程,更为注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亲身经历活动转变已有的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有效从学科知识的学习迈向对生活世界的探索。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封闭的教学模式变得开放化,把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生存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不容乐观。过去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劳动与技术教育被误认为就是单纯的劳动,忽视了技术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将其与其他三个领域相整合,渐渐改变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其逐渐被人们所接纳。如今,劳动与技术教育已成功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内涵和要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主题研究、多元评价能够很好地诠释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

二、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丰富学习方式,摆脱传统教育一味灌输的不良方式,让综合实践课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组织学习内容,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如:选择让学生心动的综合实践主题,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前便产生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真正地热爱学习,使主题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经历来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由衷地喜欢这一学科。

(二)综合实践要与德育相结合

综合实践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普遍缺少合作探究意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如何与人分享。并且目前学校所开展的德育课程多处于枯燥说教阶段,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因而教学效率不高。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有效整合,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前提,密切联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尤其在综合技能的运用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将德育工作有意识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强其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综合实践课与德育课的双赢。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达成共识,共同支持,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集合则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教师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家长则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做到和谐统一,学生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虽推行十余载,但至今仍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

(一)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虽实施多年,但很多学校并未真正将其转换为实践课,并未真正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仍旧处于书面化的传授模式,学生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教师受固有课程模式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不够准确

由于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不能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导致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处于学科教学模式,学生并未真正体会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Q问题的乐趣。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认识不断转变、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大部分家长并非这样认为。受传统观念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无足轻重的一门课,语文、数学等科目才应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他们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并未认识到该课程的研究意义。

四、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制度,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具有规划、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校只有健全制度,才能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转换教师角色,摆脱传统教学禁锢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在活动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更新观念,重视与家长的沟通

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单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家长更新观念,积极配合。家长要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成为教师的好帮手、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者,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要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全力为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搭建一座桥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正视实践活动中的不足,积极改进,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邦清.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与建议[J].基础教育参考,2016(02):36-39.

篇7

Abstract:With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handong,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itself has been initially manifes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handong, the main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are approached,and its developing tendency and strategy in the future are pointed. It is thought that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marketing, the connotation type, characteristic and open style developmental way will become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handong.

关键词:山东 高职教育 发展现状 特征 发展趋势

Keywords:Shando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developing tendency

作者简介:张统华(1981.9-),男,山东滨州人,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教学部主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土建类专业教学与管理。

一、山东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基本特征分析

从1998年山东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起,山东高职教育走过了12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五一”期间,山东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为山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其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教育规模迅速增长,成绩显著

山东高职教育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90年代初。1992年起在部分成人高校举办的“招工与招生相结合”的双招班,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高职教育的探索。大发展在1998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1999年前全省的高职院校不足10所,发展到今天,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专科)高校67所和分校办学点15所[2]。2007年全省高职招生、在校生占全省高校招生、在校生的比例首次均超过50%,高职教育已经支撑起了山东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3]。目前,山东已有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等六所职业技术院校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行列[4]。从数量上看,仅次于江苏,位居全国第二位。

2.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体系进一步完善

依据办学主体不同,高职院校可分为公办、行业企业办、中外合办和民办等多种形式。近年来山东民办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一批投资大、机制新的民办高校介入高职领域。到2009年为止,全省共有各类民办高职院校24所[5],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38.5%。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成为山东“十五一”期间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高职办学体系将与普教、成教衔接,初步建立了中职与高职的立交桥。

3.产学研结合加强,校企联系密切

各级政府、学校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采取了有力措施。产学结合既解决了校内实训基地不足的矛盾,又解决了“双师型”教师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学校的专业与企业建立了明确的合作关系,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发展最新动态,同时企业也为师资培训、学生实训、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内涵,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产学研办学特色成为山东先进高职院校建设的一大特色[6]。

4.在办学模式上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高职院校利用专业与企业岗位密切联系的特色,搞好与企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安排教师到用人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将企业最新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来。另外,学校联合用人单位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与厂方联合办学,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顶岗。订单教育使山东高职院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带动了毕业生的就业。如今,这一科学的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特色之路,已在山东高职院校越走越宽。

5.开始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着重提高教育质量

自2006年开始,山东提出高职教育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战略。各高职院校都开始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院校一半以上专业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业和社会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课课时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比例在40%以上。抓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在2005年开始从应届优秀毕业研究生中招聘教师,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良的师资。

二、山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由于山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道路上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高职院校的作用认识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不准,办学经验尚未成熟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二流教育”,考生不愿意报考高职院校。其次,对高职教育没有清楚的界定。许多人认为高职教育是培养技工的教育。实际上,高职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某种专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应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此外,山东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真正开始对高职教育的探索和建设,对于如何发展高职教育等问题的认识都不成熟。不少院校办学经验还处于边探索、边实践的过程中。

2.规模发展过快,投入不足,基本建设跟不上

山东高职教育招生规模扩张较大,从1999年十几所高职院校开始招生发展到2008年67所学校招生26.2万人,占2008年山东省高考招生人数的59.9%。由于“跨越式”发展,使得准备工作根本跟不上,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师资、实训条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等方面的问题。又由于资金短缺,不少民办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缺少必要的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教学难以保证。

3.培养模式发展定位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培养模式看,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但是,目前人们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模式在认识上还有欠缺。很多院校采用前两年在校理论学习、第三年校外实习,其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遵循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又由于实践教学条件和“双师型”师资的不足,高职教育仍未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仍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缺乏职业技术教育特点,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高职生就业率不高,而社会真正大量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却供不应求。

4.高职院校布局结构不合理、招生不规范

由于高职院校数目增加、规模扩大,而实际上山东生源绝对数却在逐年减少,所以形成院校之间抢招学生。这一点在民办高职院校表现更为突出,山东民办高职院校集中分布在济南、青岛两大城市[2],占全省民办高职院校总数的62.5%。很多民办高校均没有完成当年招生计划数,这种不合理的结构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不少民办高职院校在师资、各项设施都不到位的情况下,利用考生急于求学的心理,夸大其词,误导甚至欺骗考生。

三、山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策略

以市场为导向,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国际化和开放式发展之路,不断满足山东地方经济建设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是山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总的发展趋势。

1.以市场为导向

首先要重视与社会和企业紧密结合,在教学中紧密与市场、行业接轨,使教学要求始终与企业标准保持零距离对接,办适销对路的精品教育课程。其次要以市场化运作来推进高职生就业,把促进学生就业作为重要的办学方针。组建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使生源进口和出口相互协调,形成整体,互相促进。

2.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首先,高职发展的当务之急已不是规模和数量的扩张,而是内涵建设[7]。需要整合布局和结构,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标准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学、实习、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的建设。要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将企业工作过程分解成各个模块,将模块化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专业特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立校之本。如何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是高职发展的关键。山东高职教育要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必须进一步推进与企业的联合,与企业人才需求密切联系起来。加强实践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走国际化、开放式发展之路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走开放式的办学路子。一是向行业、企业开放,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创造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环节,开辟广阔的就业渠道。二是向境外开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8]。高职教育国际化、开放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山东高职教育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国际交流,构建有自己特色的的高职教育体系。例如学习加拿大社区学院的CBE/DACUM能力本位课程设计模式;澳大利亚TAFE能力本位与国家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教育棋式;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以政府投资为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体制;美国社区学院的“自由式”学习模式等[9]。

参考文献:

[1]宋柏宁,孙立波.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3(11):11-14.

[2]山东省公布67所普通高职(专科)学校名单[EB/OL]..2009,1.

[6]张冠文.创建产学研平台打造高职教育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62-64.

[7]李振江.青岛市高职教育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46-51.

篇8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世界工厂;制造业

一、“世界工厂”与职业技术教育

“世界工厂”是对某种经济积聚现象的描绘。自一些文献将18世纪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称为“世界工厂”以来,“世界工厂”主要特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成为世界市场上工业品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在市场份额中明显占据优势,在市场结构中有相对的垄断地位。在世界经济史上有三个国家曾经是公认的世界工厂: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当时,三国各自的制造业总值在全球贸易总额中都占有绝对地位。梳理他们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世界工厂”与职业技术教育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作为世界产业革命发源地的先发优势。著名的珍妮纺织机、提花机、水力纺织机、蒸汽机等都产生在这个国家18世纪后半叶的30年间,并带来一个多世纪“大英帝国”的繁荣。而这些发明、发现几乎全部出自于英国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工匠之手。学徒制是历史上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在14世纪,行业协会控制着手工业和部分商业,学徒制是欧洲行会培养工匠或技术人才的重要形式(直至今天,某些职业从业者仍主要靠学徒制来培养)。但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英国较早地将学徒制由行业行为提升为国家行为,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562年,英国颁布学徒制法规,统一全国学徒制制度,强迫实行7年制的学徒制。1601年,英又颁布《济贫法案》,规定贫民子弟都应接受技艺训练。在圈地运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学徒制法规和《济贫法案》成了英国推广职业技术教育的“变相”手段,造就了一大批技术人才,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基础。有学者认为,“18世纪英国的经济成就,并非依靠在公学和名牌大学啃古书的学究们,而是英国最先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学徒制技术教育模式”。

继英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的是美国。1860年前的美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在此期间,美国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学校和工业学校,但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极不对农场主的胃口,被讥为“书本式”农民。因此,各州的农业促进会、园艺协会的成员呼吁,创办农业大学,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并立法保障职业教育。为此,美国政府于1862年正式颁布《莫雷尔法案》。该法案规定:“为了对各行各业进行工业方面的文理科教育及实用教育,每个州立法机构至少必须捐赠、资助或扶持一所大学。”这些大学“在不排除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军事科学的情况下,教授与农业和机械有关的学科”。《莫雷尔法案》是美国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的颁布促使美国大学教育坚定地走上了应用性的发展道路。1917年美国又颁布《史密斯休斯法案》,该法案强调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永久性资助,并要求各州政府作出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划。这两个法案推动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如美国教育史家卡布莱在《美国公共教育》一书中指出的那样:“联邦政府给予教育的多种补助中,似乎没有别的补助像拨地兴建农工学院和以后拨款举办职业技术教育那样,获得更丰硕的成果了。”农工职业教育的发达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890年,美国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913年,美国工业产值在全球工业总产值占的比例达到38%,超过英、德、法、日四国总和(1913年,四国总和为37%),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的“世界工厂”。

职业技术教育对世界经济史上第三个“世界工厂”——日本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战后的日本教育体制中,直接兴办职业教育的学校占据了半壁江山,既包括政府设立的职业高中、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还包括由企业举办的企业内部更为直接的职业教育。除此之外,日本其他学校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也是向职业、理工倾斜的。这种职业侧重性的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理解、熟悉、使用技术的劳动大军和少数能够将日本的实际经济情况、日本的企业经营与引进技术巧妙结合起来的“改良主义者”,发挥了日本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使日本在短时间内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要打造“世界工厂”,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世界工厂”是以制造32~_1k为基础的。我国目前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工业产值占世界份额偏低、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发展不均衡、核心技术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低等是我国尚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表征,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形成一支能支撑“世界工厂”良性运转的高素质产业大军。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10。2002年的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开幕,这次博览会引发了专家学者对中国制造业的评论,其中一个共识就是:必须关切中国制造业,必须关注中国技术工人的培养,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必须做到:

1.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以“灰领人才”即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实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办学方向。

2.挖掘办学潜力,创新办学体制,为我国制造业输送和培养大量适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面临中国打造“世界工厂”的历史任务,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办学潜力,扩大自身办学规模;一方面要创新办学机制,拓宽办学渠道,利用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兴办由社会力量集资、学校办学的完全民办二级学院,两者结合,从量上保证制造业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3.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成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预测:未来50年我国平均每年需提供2-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广泛的职业培训,用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逐步置换现岗低素质劳动力;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建立和国外权威职业资格认证的引进工作,推动职业准人制度实施,建立与本校专业和本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机构。

(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1.更新观念。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完善体系。因地制宜,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和科研开发能力,构筑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二条渠道。

中国打造“世界工厂”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国际产业调整、国际技术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而这种转移、流动是梯度而非整体推进的,会选择一些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市场比较成熟的地方作为其一级梯度,而中国的国情决定沿海地区及中东部部分发达地区是首选对象。对于这些地区来说,能否有足够的技术、人力支持、迎接这种转移,成为这些地区能否抓住这次机遇的关键。因此,这些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要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加大自己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一方面也要适时地提高自己的人才培养层次和科研开发能力。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消化转移过来的技术,并渐进式地渗透到内陆欠发达地区,实现我国制造业技术和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3.提升内涵。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基本(通用)技能和创造性智力技能的教育,提高应用性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应对工业化社会的需要,重视职业岗位能力、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技术的发展的确取消并降低了对劳动者某些动作技能的要求,并对劳动者智力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当然动作技能的日趋简化并不意味着消失,而智力技能的作用虽然不断增强也不表明其独立,它们同时作为技术主体驾驭生产活动)。这是和工业化社会所追求的岗位技能专门化、复杂化特征相反的一种趋势。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亨利莱文指出,“过去科技的运用于工作场所及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科技将会进一步将工作简化和惯常化,并会减低工人之个性及判断的机会”,这样,“高科技的教育的含义就是:基础稳固的基本教育而非狭隘的职业预备队未来更为重要”。同时,在新兴工业化进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兴的职业岗位,这些岗位具有科技含量高、专业理论较深、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特征。夯实学生的技术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应对不断变迁的职业世界,提高他们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敏锐地抓住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问题

具体地说,就是在解决“人”的问题(技术人才的匮乏)的同时,解决“物”的问题(技术装备的落后)。不仅培养产品级的生产、服务、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还要培养生产产品的装备级的生产、服务、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不仅成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基地,还要成为装备国产化、国产装备替代引进设备的研究基地。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业的总称。装备制造业决定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因此,充当世界工厂的国家,都把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撑。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的高新技术化,而要适时地转入装备级的高新技术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兴工业化。但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主要是:国民经济总体装备整体水平低,技术主要依靠国外,产出效益不高。对此,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和技术集中优势,直接介入装备生产人才培养,在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1.重视装备制造业生产、管理、服务应用性人才培养,为进口装备本土化、装备国产化提供人力支持。

2.立足地方需要,与政府、企业联手,有选择、有重点地组织研制关键设备,争取有限目标,重点突破。

3.大力开展装备制造业服务工作。开展装备业服务作为一个社会实践的层面,是相对装备开发而言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加以说明:如果研制并成批制造一种先进的供生产领域广泛使用的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一种开发行为的话,那么,将国内外知名厂家的数控系统和伺服机构拿来更新过时的数控机床或将通用机床改装为数控机床,就是一种服务行为。前者具有突破性,它关系到能否创造出拥有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名牌产品以跻身世界先进国家之林的大事;后者具有后援性,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业内人士提供的资料表明,在改革开放20年来各行业进口的数控机床中,已有原值超过100亿美元的“鸡”趴在了“窝”里,等待更新、改装和维护。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围绕装备制造业在技术服务、法律服务、销售服务、采购服务、仓储服务、运输服务等诸多层面开展工作,促进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良性运转。

中国打造“世界工厂”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说是机遇,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第一线的应用性技术、技能人才,时展为其提供了宽阔的舞台;说是挑战,在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在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始终坚持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坚持服务经济,贴近生产、贴近技术,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术教育是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沈立人.制造业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效应分析[J].江海学刊,2002,(3).

[2]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3]彭虹斌.近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J].教育史研究,2002,(4).

[4]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5]余怀彦.实用主义和美国教育的困境[J].高校理论战线,1994,(5).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劳动观念 双师 职业生涯规划

2005年,中央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发展事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和谐,在今年的两会上,职业教育也是广受大家关注的一个话题。目前,对职业教育方方面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直接或间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上,而对学生自身对于职业的认识方面,却没有展开充分的讨论。[1]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根本,如果学生自身无法建立对职业教育的健康认识和科学理念,那将会对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构成严重的短板效应。或者再打个比方,如果不能使蝌蚪树立正确成长的意识,不论青蛙母亲如何跟蝌蚪宝宝讲岸上的风光,或者蜻蜓阿姨、乌龟叔叔如何教导,蝌蚪都无法体会,也不会去追求。

换句话讲,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要,而这个狭义的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里分为如下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社会的劳动观念

众所周知,德国的高中阶段教育,有三分之二是职业教育,三分之一是普通高中教育,也就是说德国作为发达国家,三分之二的人是通过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走向社会的;在以教育为主要资产的瑞士,每年超过三分之二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90%至95%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德国、瑞士、日本这样的国家,可以说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发达,才有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才使得经过职业教育走向社会的人得到尊重,使得劳动本身得到尊重,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可以使发展中的中国的职业教育得到大力提升,除了大大小小制度的推进,也就需要改进劳动观念。

虽然一般劳动都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劳动本无贵贱,但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大部分人还是对蓝领的劳动有所歧视,认为办公室的工作难免比车间的工作高级,甚至就算高级蓝领收入多、贡献大,也依然免不了被小看,而且从业人员自己也可能认同这种观念。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直接改变个体的思想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谈不上任何改变。

这就要求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院校自身重视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拥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文本《道德经》就明确道出:“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首先不能歧视任何劳动;其次,接受了职业教育但却没有取得如意的未来,可能不是因为职业教育本身不指向光明的未来,是因为大家的劳动观念有问题,继而对职业生涯有不合理的幻想和规划才导致的。这就需要讨论师资力量的建设。[2]

二、名副其实的双师型队伍

目前,有的学者将“双师型”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不论采取何种衡量能力的标准,可以笼统概括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兼具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后者,最好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否则很难了解当代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前沿,因此也很难了解行业内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真实内涵,教育起学生来往往与现实脱节,甚至错误地指导学生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

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录用教师的体系发生重大转变,不光是在学历、职称、证书上要求,而且更应该在工作经历和实操能力上要求,至少要在这个方面有所补充。

三、学生自身条件

仅仅从教师自身条件来要求也是不够的,教育讲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例。2013年,高等职业学校招生318万,其中143万是通过非高考形式录取的。2013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招生有六种途径:一是传统的高考;二是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三是对口招生,如中职毕业生的招生;四是面向技能拔尖人才的招生;五是综合评价招生,主要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上职业倾向性测试来录取;六是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长学制,也就是五年一贯制的招生。

传统高考是最重要的招生方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高考成绩不佳的高中毕业生,中学成绩差有很多原因,比如父母离异的影响、社会不良风气沾染、部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等等。中小学的基础不好,这是事实,不应该再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来教育,加上职业教育本身就该具有的技术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仅仅从理论角度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效用不大,从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反应来看,也能说明这一点。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来进行教育,让学生对职业发展有实际的、良好的认知,这是一大难题。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达,不仅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会被培养得发达,而且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知也是发达的,高中毕业后,学生就对自己的兴趣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大概有个了解,知道“向何处去”。我国的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很多就算从高职毕业后也未必知道自己的兴趣,更不了解将要从事的行业有哪些情况,不谈思想,信息都匮乏。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令人悲哀的。综上,可以看出,从不同方面促进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提升,是开展其他职业教育的认知基础,是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直接助力。[3]

参考文献:

[1]傅树京.高等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融合;教育发展

科学技术在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所引起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正日益彰显。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向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方向发展,对于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视野、完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当前人文精神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考察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实践行为。从理论阐述、模式探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其自身的,还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它确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和一致性,因此融合这两种教育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就是首先要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与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信息技术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信息技术思维的形成过程,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其独特个性特点: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数学、物理、机械、电子、工程、光学、生物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文教育则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和懂得人生价值。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科教育,而重点在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则是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知识的渗透

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给学生讲授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学技术,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受到教育,所以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技术、操作、示范等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教育。

三、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本不是有联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才有了联系和渗透,这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又不能相互取代和割裂,因此具有功能的互补性。而且由于培养人都是这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又可以说这两种教育又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信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唯技能化、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信息学科的热爱,对现代教育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际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融相通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学中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学论坛,2004

[2]刘献君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