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09 09:1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媒艺术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舆论导向的把握与艺术内涵的丰富
播音主持的艺术要素包含支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自身的阅历以及知识等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播音主持人的艺术形象以及内涵的表达。在播音主持工作中,舆论导向往往需要主持人进行正确的把握,并且这种舆论导向中也能看到主持人自身的素质以及人文内涵等等。在现代媒体视角下播音主持的艺术内涵也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这有利于确定节目的定位以及节目的内容规划,因此保证播音主持的舆论导向,可以给观众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播,并且将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很好的诠释出来。很多影视节目存在差异性,这样不同节目中的播音主持人也就需要有不同的素养和不用的审美特点。在我们常见的节目《新闻联播》中,因为播放的都是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或者与民生相联系的内容,被界定为主流价值观,那么在播放过程中,播音主持人代表了国家的形象,通过其正确的舆论感染力,有效的诠释着民族形象以及国家的发展状况。
二、在视觉上创建播音主持的良好形象
播音主持人都是一种活跃在镜头前的工作,在当今的传媒背景下,很多影视传播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然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表达给观众。那么在讨论播音主持自身的形象时,就应该从视觉形象入手分析。播音主持人在讲播一个节目时,往往在信息传达到受众耳中以前,展现在观众眼前的都是播音主持人的形象,预先接受的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那么可以说视觉影响在媒体环境下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元素。主要的艺术特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1]。
首先,播音主持视觉形象的包装。播音主持人给人的视觉形象完全可以对节目的类型进行定位,那么在对播音主持人的视觉形象进行包装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外在的形象以及节目的总体风格,让主持人也能成为节目风格的一种代表和标志。进而观众每每看见主持人就能给想到此种类型的节目。
其次,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质也是影视节目构成的一个重点要素。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质主要包含了艺术修养、人格魅力、内涵等等,大家都清楚,对于一个高知名度的节目来讲,不仅仅需要有仪态大方,举止文明的播音主持人,而且需要主持有人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知识储备力量,这是一般人无法模仿的,只有对知识的深层次积累才能达到。这些要素能够让播音主持人有更强大的心理在节目中勇敢自信的表达自我,展现自我,让观众喜欢,与此同时不断提升节目的收视率。能够让观看或者收听节目的观众有非常大的愉悦心理,这就是播音主持的魅力所在。
三、重视对播音支持语言的运用,以此提升播音主持的质量
在影视节目当中,本身节目就是一种艺术的存在,因此播音主持的要素也包含了语言的成分。在播音主持人的世界里,要想让自己的内涵得到升华,很大一部分是在语言方面实现的。因为不同的人在发音以及声音的先天条件上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在主持播音的过程中也会有刚性或者柔和的不同表现。那么播音主持在塑造自身良好的视觉形象以外,还要表现自己的任何魅力和知识储备情况等等,主要的方式就是语言的输出。语言输出过程中,听觉能够给观众带去不同的感受,因此播音主持人要正视自己的作用,尽量使用一些温暖、唯美、柔和的声音去主持节目,并且声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节目的风格进行定位,再结合自己的发声条件,保持个性的基础上走向大众化,让语言成为节目内涵的一种表达方式,让观众在听觉上辨认出主持人和节目名称[2]。
四、掌握影视传播的规律
在当前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人们的审美视角正在改变。影视传媒能够为传播社会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影视传播业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在电视和传媒相结合的过程中,影视传媒的播音和主持要将声音和画面融合在一起,给观众一种新鲜感和时代感,播音主持的言语和电视节目的内容也要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充分的表达节目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态。播音主持人要根据节目的播放规律,适时地对语言和情绪等作出调整,并且还要注意到背景音乐的运用,让观众在视觉、听觉以及感觉上有新的感受,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3]。
五、播音主持社会价值的有效发挥
在社会文化当中,影视传播以及主持人的形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整体发展中可以看到,播音主持的影响因素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有自身的人格魅力、社会的阅历以及相关艺术形象的解析,这些都能让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有良好的表现,并且发挥出应有的文化价值。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更加注重自我的审美感受,更加注重文化的熏陶作用,可以说播音主持的文化价值有利于让影视节目在观众的心中树立起一种形象,并且极大的表现出其具备的艺术功能[4]。
篇2
。然而传媒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展示自我,传统的讲授难以激发他们的热情,而且由于自我监控能力较弱,在这样的英语课堂上学习的劲头就更难以保持,上课瞌睡、迟到、甚至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沉闷的课堂气氛压得师生都喘不过气来,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大学英语课堂进行组织,并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试图探索一种更具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传统“满堂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强调对目的语形态特征的准确分析和讲授,强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记忆。教师固然对于覆盖所有教学内容很有把握,然而,实际的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教师教了什么并不等于学习者就学到了什么。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教与学关系的阐述指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1]。要真正改变“满堂灌”,我们教学的焦点就应当落在帮助作为认知主体的学习者完成知识的构建。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一种环境,使得学习者与教材内容发生有意义的互动,包括促成学习者选择、组织与整合信息[2]168。同时,致力于知识建构的教学既要看重保持,更要关注迁移,不仅要记住已经学过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新的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2]180,让学生有能力将所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
据此,本研究提出把大学英语课堂学习者的单位由班级细化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让传媒艺术类学生的鲜明个性和个人才能有发挥的空间,同时最大程度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完成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并在小组活动中实现将语言知识应用于课本以外的相关话题内容。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为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本研究选取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专业同年级两个平行自然班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之前进行了前测,内容包括笔试及口试。测试成绩分别用SPSS11.5经过正态性检验,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两班平均成绩差异的显着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优论论文])结果显示两班在笔试(P=0.386>0.05)及口试(P= 0.528>0.05)成绩上无显着差异,即可以认定两个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无显着差异。我们选取1班为实验对象,对该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而2班作为控制组,仍采用“满堂灌”教学。
2.1 小组的组建
小组的组建应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并使小组成员彼此协助、相互支持,以提高学习成效和达成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的交往中,有将潜在的发展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更大的发展的可能[3],本次实验依据学生前测的成绩,在实验班中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同时兼顾组与组之间水平的基本平衡。开学之初,教师划分好小组,由学生自己推举出各自的组长,课堂上小组成员集中就坐。教师明确告知学生本学期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小组活动的表现将计入个人学期末的总评成绩,让学习者对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2.合作形式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小组的合作活动针对教材内容和教材外内容分为两块。
在处理教材内容时,教师不再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而是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来寻找答案。小组成员遇到字词或内容上的疑难可以商讨解决,同时用答对加分的竞争方式鼓励小组间提问,将好的问题抛向全班,激发其他同学思考。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逐一到各小组中旁听,对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引导,并收集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的总结阶段集中进行讲解,并对一些重要的语言点加以强调。
教材外内容的小组合作是指在解决一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之后,要求小组就本单元话题做报告。报告内容围绕但不限于课文,尽量多用新学的语言点,形式不限但要求全组成员必须参与,课外准备,课堂报告。一次一到两个小组,其余小组在报告结束后点评并打分。课堂报告结束后,作报告的小组在课后提交书面报告,将本次课堂报告内容及准备和开展报告时的心得进行书面总结。小组合作作报告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大阅读量,教材所授的词汇句子有助于学生去搜索相关话题的资料,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得以强化。 从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以往要积极。课堂上教师集中讲授时间大幅减少,作为监控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与更多的学生直接交流,了解存在的问题,从
而在集中讲解时更有针对性。这只是一些师生的直观感受。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效果如何,我们还需要通过测试来进行论证。
三、基于SPSS11.5的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学期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期末笔试,并加测口试。本研究以此次考试作为后测,提取成绩加以分析。两个班后测的笔试及口试的成绩再次用SPSS11.5经过正态性检验,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
从笔试成绩来看,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学生后测笔试的平均成绩(66.1154)比实施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学生的平均成绩(61.3684)高4.747分。这两组笔试成绩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47<0.05, 说明两个班级的笔试英语平均成绩之间确实存在显着性差异,使用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由于1班的平均成绩高于2班,可以断定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笔试成绩的提高好于传统“满堂灌”。
作为后测的书面期末考试内容包括听力、阅读、词汇、完形、翻译,本研究又提取了两班这五个部分的成绩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及分析如下:
1. 实验组的听力平均分(11.1282)高于控制组(9.8421),两班的听力成绩 (P=0.014<0.05)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小组合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2. 两班阅读理解(P=0.017 <0.05)和词汇选择(P=0.044<0.05)的成绩存在显着差异,显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有帮助。阅读是需要主体投入的,而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细致讲解往往代替了学生的主动阅读。小组合作[优论论文]的阅读活动和话题报告有利于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构建,词汇知识也在运用中得以巩固。
3. 两班在翻译(P=0.604>0.05)、完形(P=0.689>0.05)两部分的得分差异不显着。分析原因,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建构主义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不会大量用语法翻译法去分析长句,对语法点并不像传统教师主讲的课堂上那样强调。另外,在后测试卷中,翻译这部分题的出题内容均紧扣课后练习,严格来说考的是记忆,如果学习者在备考时复习到位,得分很难拉开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并不排斥基本知识的学习,而是指基本知识意义应当在一个更大的学习任务情境下建构而不是孤立地学。在学习中要重视知识的保持,但更强调知识的迁移、运用,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东西。
实验班口试后测平均成绩(77.9487)高于控制组(75.1316),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 P=0.033<0.05,存在显着差异,即经过小组合作模式教学的实验组口语水平明显好于进行传统课堂教学的控制组。虽然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会产生语法错误或不规范语言,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此限制学生间的口语交流。实践证明,在口试后测中面对随机抽取的话题,在较短的准备时间内,实验组同学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流畅程度都更出色些,这与平时课堂中的讨论汇报展示等锻炼密切相关。
四、结论
为期一学期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实验证明这种模式教学效果整体上好于传统的“满堂灌”,特别是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听力、阅读有一定帮助,具有可操作性,有可预见的积极效果。虽然这次实验只是一次小范围的探索性实验,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但所得出的结论仍可以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课程与教学概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4.
篇3
>> 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研究 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 传统工艺美术于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价值探究 传统工艺美术的探讨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 现代设计中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教学 浅析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美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发展研究 浅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殊价值 浅谈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探析 现代与流行: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新课题 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 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展览展示设计的影响 浅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性及其发展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分析 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的“死与生” 浅析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融入 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与现代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0-25.
②丁宁.文化传统 赓续绵延[N].人民日报, 2012-01-26(04).
③李砚祖.设计的智慧——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论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4期:32页.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著.张道一论民艺.济南市: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8.
[2]杭间著.手艺的思想.济南市: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
篇4
剪纸进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得力于近年非遗研究的热潮,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突破。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为高校美术专业非遗学科建设、非遗课程设置开辟了道路。2004年4月,此研究中心策划承办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及《走进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大型展览,同期举办的国际会议与展览,参与人数达四百多人。此活动参与者包括教科文及国家政府官员以及文化遗产地政府官员、文化遗产专家学者、民间传承人代表、基层民间文化工作者以及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等。此活动推动了全国范围内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事业。2004年9月,历经两年普查、收集、记录、整理后编撰出版了大型申遗画册《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图像文本──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此画册作为无形遗产申报图像文本,推动了民间剪纸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2015年3月至4月文化部非遗司与中央美院合作推出“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2015年7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高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十八所高校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开展了培训工作,剪纸是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此次高校活动意义重大,标志着全国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满族剪纸在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研究中具有代表性。一把剪刀、一张纸,材料便捷,使得剪纸在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中具有明显优势。满族剪纸是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长白山满族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剪纸成功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在于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特征。满族剪纸内涵丰富,涉及萨满文化各方面,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其他细致的民族信仰等知识,几乎所有与萨满教有关的事物都成为满族剪纸表现的题材。满族剪纸地域特征明显,作为东北地区剪纸的代表,与黄河流域剪纸、淮河流域剪纸、长江流域剪纸、江浙及华南地区剪纸齐名。满族剪纸以大气、朴实的风格著称,具有阳剪为主、线条粗犷、以均衡为美的艺术特征。满族剪纸文化底蕴丰富,艺术特征明显,技艺传承完整,因此适于编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通化师范学院较早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此方面的尝试,取得丰硕的成果,其经验在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0年通化师范学院在全院开设了满族剪纸公选课,授课三十二学时,二学分。在美术系将满族剪纸列入必修课,授课八十学时。2004年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程,成为彰显吉林省非遗教学特色的精品课程。[1]通化师范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两个重点:以传承为主,注重创新。在教学传承中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又发挥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展的传承功能。
一、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以传承为主
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积极挖掘传统精髓,保证传承正宗。高校非遗传承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教学传承中要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为保持满族剪纸传授的技艺高度,在满族剪纸课程设置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聘请满族剪纸传承人口耳相授指导学生。聘请满族著名民间艺术家授课情况以列表的形式具体说明:(见表1)
满族剪纸传承人掌握着名震一方的技艺绝活,每一个传承人既是满族剪纸技艺的精英,又是一座满族剪纸文化的“活”博物馆,他们拥有满族剪纸“原汁原味”的资料,他们是满族剪纸艺术活态存在方式。
为传承正宗,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内容包括满族剪纸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理论讲解、满族剪纸技法传授、满族剪纸创作研究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与满族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传统剪纸材料多元化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的传统题材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与其他地区民间剪纸的区别,满族剪纸视觉空间的处理方式,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及剪技变革过程,满族剪纸纹样的寓意。第二部分包括:纸质满族剪纸和非纸质满族剪纸的技法,大体为折叠、打翅、连接、拼接、纹饰、香火烧孔、手撕、染色等技法。非纸剪纸的材料包括苞米窝儿、树叶、树皮、鱼皮、红辣椒皮等。第三部分满族剪纸创作研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满族剪纸技法及艺术风格基础上,启发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题材进行综合艺术创作。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授课方式包括讲解、提问、讲座、示范、写生、视频、创作实践等。聘请满族剪纸艺术家亲自指导学生,使得民间流传的传统技艺传承有人,艺术家的示范、表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注重创新
从学情角度分析,高校艺术生思维活跃、造型能力强、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因此,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对象思维活跃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本地域文化资源固有的亲切感和传承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借助原生态的场域,进一步加深对本地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向学生呈现多元的审美标准,拓展学生的艺术认知与思维方式。譬如,满族祭祀剪纸是满族祭祖活动中祈福纳祥的重要祭祀品,其不但在题材上与一般民间剪纸不同,而且在图形创意、视觉思维的运用方面也与众不同,其以独特的视觉思维形式完成宗教实用功能。挖掘满族祭祀剪纸视觉思维的独特性,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象征性、意象性内涵,无疑会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第二,鼓励学生打破规范,寻求创新。第三,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间艺人、考察手工作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际讲座、省市研讨会、国内外展览。例如通化师范学院每年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满族剪纸比赛,成立了“大学生满族剪纸研究会”。通化市中小学擅长剪纸的教师多从这些学生中培养成长起来。(见表2)
满族剪纸课程的重点在于传统技法的掌握和题材的创新。如图所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需要通过掌握传统技法能力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的相应环节来实现,如要想抓住满族剪纸的精髓,学生不仅要掌握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还要具备满族习俗、萨满文化等相关知识,提高对满族剪纸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可见,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呈现动手、动脑的“二维性”。各阶段综合创作能的培养也有明显的层次性,如以传承传统技法为基础,创新才能有坚实的根基。“掌握满族剪纸传统技法、纹饰”是“用满族剪纸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的基础。这种梯度关系决定了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分四个阶段,在模式图中表现为四个阶梯,四个阶梯呈递进关系,上一个阶段能力训练需要建立在下一个阶段能力积累的基础上。如第二个阶梯“用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训练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满族剪纸技法,包括折叠、打毛、连接、纹饰等,并且要理解各种技法和纹饰适用的寓意,然后按照自己创作的需要重新组合传统元素,设计出新的形式。如果创作需要表示吉祥寓意的植物纹样,可以重新组合满族剪纸中柳枝、生命树、鱼尾草等图案纹饰。又如第四个阶梯“传统技法创新”,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满族剪纸“三棱形葫芦”、“成串的龙尾”、“折叠的元宝形”等立体造型样式后,运用粘贴、打孔、折叠等技法创作出视觉层次丰富的组合作品。坚持源于传统,不囿于传统;源于地域,不囿于地域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创作能力。
篇5
关键词:视觉文化;传统艺术;美学;设计;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043-01
一、视觉文化环境下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传统艺术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传统艺术美学与现代设计有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传统美学所推崇的审美观会在人们无意识中影响现代设计美学,与此同时,传统美学所具有的民族审美观也会受到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比方说,当前广告的目的即:一目了然及简单明确,让人在短时间内明白广告所想宣传的事物。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广告设计者通常会选择突出重点,省去次要环节,将不同的时间及空间内发生的事情组合在一起进行广告的创造。借助构图总结、恰当夸张及鲜艳色彩等方式,以收获最佳的宣传效果。在当今视觉文化环境下,现代设计所使用的此类手法与传统艺术美学所推崇的“以少用多”的精简等审美观是殊途同归的。
(二)传统艺术美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后现代景观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被消除了。艺术不仅仅是高端社会人士才能“把玩之物”,它已然成为了大众化及民主化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布尔迪厄所研究的审美趣味里的反思趣味必须给感官趣味让步。传统艺术美学于此种大众化及民主化的方式里也得到了彰显及强调,甚至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总而言之,不管是安静地品味生活,抑或是动态的人际交往,传统艺术所具有的典雅古朴及韵味留香均时刻充斥于当今的视觉环境下。与此同时,传统艺术美学于此种环境下也彰显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与及艺术感染力。
二、促进传统艺术美学在视觉环境中应用的措施
(一)树立人文生态的思想
人文生态理想必须创建于生命本身的前提之下。存在即生命的意义,生命则属于意义的集合体,而此种意义即人的生命于其生存环境下的整合存在,属于一种自然的、与身俱来的归属及拥有。然而事实上,此种意义的整合却被各种生存环境给隔开了,被各类观念掩盖了,被各类束缚抹杀了。
如果从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来说,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和当代科技的实际功能原本都应该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拥有,事实上,二者的疏离及割裂并非其原本的形态,而是社会进程中的偏失导致的,属于生命异化形态的表现。所以,人文生态思想所倡导的正是应从本质上改变此种现实的偏失。白南准先生如是说:科学技术议题并非创作另一个科学玩具,而是怎样让高速发展的科技及电子媒介人性化。迈克尔・海姆也表示:就实质上来说,VR的本质并非存在于技术里,而是存在于顶级的艺术里。VR所承诺的并非搜寻更好的真空吸尘器,抑或更让人喜爱的通讯工具,而是从本质上搜寻改变及拯救人类研究的某类实际意识。在人文生态思想的创建中,传统艺术美学便是永远可以流出活水的源头,它能够帮助视觉文化摆脱现有困境,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引入艺术批评精神
批评精神系艺术的根本特征,是它成就了艺术,艺术的创新及发展都必须依靠此种批评的物质。然而,鉴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艺术设计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尤其是在数字世界里,艺术所具有的批评精神正慢慢减弱,某些艺术甚至公然表现出了媚俗的特性。在媚俗被看成时尚,被视为艺术生产及传播信条的环境下,为了更好地确保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理应将艺术的批评精神恰当地引入视觉生存当中。时刻保持对视觉文化环境下传统艺术美学存在现状的思想警醒系将批评精神引入艺术的根本目的。此外,人们还必须用艺术的批评精神看待从不可见转变成可见的视觉构架及看和被看的结构形成过程。
(三)培养视觉素养
“视觉素养”一词最早是由戴伯斯在1969年提出的。对于视觉素养的含义,戴伯斯如是说:视觉素养即人借助观看并同时使用及概括其它感知经验而获得的视觉能力。事实上,视觉素养不但属于一种能力,同时还与视觉生存的意义及精神价值有着莫大的联系,甚至还牵涉到了视觉性的内置及视觉素养的归途等。
当人们在进行视觉素养的创建时,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问题:不管是视觉文化,还是后现代文化,它们均牵涉到了一个本土的文化语境及文化生存环境的问题。换句话说即:当我们对当前的文化生存展开解说及探索之前,我们必须明白自己所处的文化根脉,明确自己所处的文化土壤与文化环境,随后再进行视觉文化的探究。惟有如此,我们的探索才具有生命的根基及支持。也只有在此种情况下,传统艺术所推崇的精神才能得到较好地运用,传统艺术的土壤才能始终肥沃。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一种影响力特别大、影响范围非常广的文化,它对现代设计及人类的日常生活都有着异常深远的影响。其所推崇的精神则属于一种生命的根植,属于一种生存的样态,更是一种对视觉文化环境影响至深的意识形态。因此当我们在进行视觉文化环境研究时,我们必须给予传统艺术美学应有的重视,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更具实用性,创新性。
参考文献:
篇6
民间美术在“非遗”中占有很大份额,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它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主要包含:1.绘画: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等。2.雕塑:彩塑(奇观彩塑、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3.玩具: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等。4.刺绣染织: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5.服饰: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6.家具器皿:日用陶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7.戏具: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8.剪纸: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9.纸扎灯纸:花灯、各种纸扎。10.编织: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11.食品:糕点模、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等随着流行文化传播到我国,从沿海城市蔓延到内地乡村。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理念和行为的影响,审美价值长期被日韩、欧美流行文化吸引,从穿着到日用品很多都贴有“洋标签”,对我国传统的“非遗”民间文化的较为淡漠。
一些大学生不知道“嘉兴灶头画”“瓯塑”“龙凤戏服绣袍”等这些国家“非遗”和省级“非遗”民间美术的经典作品,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洋”更前卫时尚,符合潮流,追“洋潮”现象逐步蔓延。另一方面,学校“非遗”民间美术教育也不容乐观,有的省份在学生培养问题上,过分强调量化的数据指标等,而忽略综合素质教育。也有些省份、地区虽重视“非遗”民间美术在学校中的教育,但“一刀切”填充式的教育,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阶段性差异化审美特征,这些都造成了“非遗”传承和保护工程中的大学生参与严重不足现状,“非遗”民间美术教学也很难真正融入课堂,很难真正做到“零距离”。重新唤起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审美记忆,建立起完全的文化认同感,大学传承责无旁贷。“非遗”民间美术土壤的保护,重要的是由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来决定,而影响人的观念和审美取向的,是人所受的教育与传媒的导向。大学是“非遗”教育和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在大学生心中播下“非遗”民间美术的种子,传承民俗文化的样式,就能更好地恢复“非遗”存留下去的文化土壤。大学生是认识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最敏感、最快捷的群体之一,正处在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因此,在大学校园中传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宣扬中华民族真、善、美,确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形成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应培养的是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艺术审美和价值理想,是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民间美术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大量的知识来源和创造素材,为他们的人文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其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因此,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丰富的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态中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之一,民间美术为中国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体文化艺术,它融于民族群体的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社会生活之中。①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民间美术传承实质上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拼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不仅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具体推行,也是对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转第页)
(接第页)
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日益关注,民间美术传承研究也进入了全新阶段。在大学生中选用适当的方式,有选择、有针对地进行民间美术方面的差异化传承,对拓展审美视野,完善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理想,促进当今的艺术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里既要让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到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让大学生加深对文化厚土的情感,通过对学生进行田野教学的现场实践,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博大精微之处,尤其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迫切。
民间美术传承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在于:首先,对树立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阳光成长需要“非遗”民间美术教育,其教育与传承强化着社区成员的言语和生活方式,传递着一个社区群体或国家的文化心理和情感,有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培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表现。“非遗”民间美术教育在塑造民族性格、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传递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生于自然,产于劳作,其中存在着“气”“韵”“风骨”等美学概念,融会贯通的乡土、乡情、乡音等百姓审美追求,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最后,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
因此,把民间美术传承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把民间美术的教学与实践更好地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研究我国“非遗”中民间美术在大学传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差异化教学思想,打造出更多的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探讨“非遗”民间美术教育思想的基本规律与脉络,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当代“非遗”民间美术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和谐建构,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思想,孕育出更多的符合社会主义需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的综合人才,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学术研究价值。
(注: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2年度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SCG24)
注释
①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59.
参考文献:
[1]冯骥才.鉴别草根: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究 [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3]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英文版)[M]. 金蓓,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4]邱观建.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 [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段宗明,党寅虎,魏瑾,韩振华,李永勤,张荣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国陕西地区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基因rs228505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rs391824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CAD)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92例PCAD患者(PCAD组)和95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非冠心病者(对照组)的rs2285053(-735C/T)、rs3918242(-1562C/T)基因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判定其基因型并统计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ELISA法检测血浆MMP9的水平。结果 MMP2 rs2285053位点多态性在PCAD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249)。MMP9 rs3918242位点PCAD组C/T+T/T型高于对照组(χ2=6.22,P=0.013),T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7.75,P=0.005,OR=2.66)。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rematur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CS)C/T+T/T型高于对照组,与早发稳定性心绞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3;χ2=2.29,P=0.13),早发稳定性心绞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3,P=0.2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 rs3918242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为P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MP2 rs2285053(-73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PCAD的发病无相关性,MMP9 rs3918242位点可能与PCAD及PACS发病相关,rs3918242(-1562)T等位基因可能是PCAD的遗传易感基因。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基质金属蛋白酶;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0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gene rs2285053 (-735C/T)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gene rs3918242(-1562C/T) polymorphisms with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CAD) in Han popul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Methods The polymorphisms of gene MMP2-735C/T and MMP9-1562C/T were measur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PCRRFLP) in 92 patients with PCAD (PCAD group) and 95 non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control group), who were matched in age and sex. Plasma level of MMP9 was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of MMP2-735C/T gene polymorphism in PCAD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249). The frequencies of gene polymorphism T alle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CAD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05, OR=2.66). The frequencies of the three genotypes (CC, CT and TT)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13). C/T+T/T genotypes were higher in prematur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CS)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but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y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premature stable angina pectoris (PSAP) group (P=0.003, P=0.13). PSAP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control group (P=0.254).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indicated that MMP9-1562 C/T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n PCAD. Conclusion MMP2-735C/T gene polymorphism may have no association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PCAD, but MMP9-1562C/T may be related to PCAD and PACS.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MMP9 gene (-1562C/T) promoter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to PCAD in Shaanxi Han nationality.
KEY WORDS: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以及冠心病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MMP2和MMP9是MM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作为降解血管基底膜中IV型胶原的主要酶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MMP2和MMP9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其中启动子区的rs2285053(-735T/C)和rs3918242(-1562C/T)多态性显著影响基因表达的水平[24]。目前,国内外关于MMP2、MMP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研究较少,且结果存在差异[29],尚未见两者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CAD)的研究报道。PCAD是指冠心病发病时男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01月至2009年0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其中PCAD患者92例(男≤55岁,女≤65岁)为PCAD组[男性6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4.5±6.4)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95例为对照组[男性61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2.3±6.9)岁]。以上受检者均为陕西地区汉族人,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严重肝脏和肾脏疾病。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PTC150 Minicycler PCR扩增仪(PERKIN ELMER, MJ research);UVI自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BioRad, Quantity one)。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合成,限制性内切酶SphⅠ、HinfⅠ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合成。
1.3 研究方法
1.3.1 提取基因组DNA 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空腹8h,于冠脉造影时抽取股动脉血5mL,EDTA抗凝,1500r/min分离10min,取上层血浆。采用chelex100法从白细胞中提取DNA,核酸分析仪测定DNA浓度,-80℃保存。
1.3.2 PCR扩增 采用Primer 5.0设计引物,引物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合成。MMP2 rs2285053位点及其侧翼区扩增的上游引物为5′CCAGAGGTCGCTTTCTTTGC3′,下游引物为5′ACAGTGGAAGGTCCCAGGTTG3′。MMP9 rs3918242位点及其侧翼区扩增的上游引物为5′GGTGGTGAGGATGAAACGAGAG3′,下游引物为5′CCT
ATTTGGGAAAAACCTGCTA3′。PCR反应体系为:mix 6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DNA模板1.5μL,加双蒸水至总体积12μL。rs2285053位点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然后按95℃ 30s、62℃ 30s、72℃ 30s进行30个循环,终末延伸72℃ 10min。rs3918242位点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然后按95℃ 30s、61℃ 30s、72℃ 1min进行35个循环,终末延伸72℃ 20min。反应结束后,取PCR产物经20g/L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PCR扩增结果。
1.3.3 酶切分析多态性的检测 取PCR产物6μL,10×Buffer 1.5μL,限制性内切酶0.2μL,加双蒸水至总体积18μL。置37℃水浴箱16h,终止反应,经20g/L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凝胶成像系统判定结果。MMP2 rs2285053基因型为CC(206bp,150bp),CT(206bp,150bp,141bp,60bp),TT(141bp,150bp,60bp)。MMP9 rs3918242的基因型为CC(662bp),CT(662bp,469bp,193bp),TT(469bp,193bp)。等位基因频率=(2×纯合子数+杂合子数)/(2×受检人群)。
1.3.4 血浆MMP9水平的检测 采用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进口分装ELISA试剂盒,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用χ2检验,利用拟合优度χ2检验的方法检验基因频率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计量资料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比值比(OR)表示相对危险度。P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的比较 对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冠心病危险因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史、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显著性差异(P
2.2 基因分型的判定 研究对象的MMP2、MMP9两位点基因型分布,经拟合优度χ2检验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患者来自同一群体。
MMP2 rs2285053基因位点-735C/T多态性PCR扩增片段长度为356bp。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消化后,酶切产物经30g/L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产生3种不同结果,分别为:CC纯合型(206bp,150bp),CT杂合型(206bp,150bp,146bp,60bp),TT纯合型(146bp,150bp,60bp)(图1)。
MMP9 rs3918242基因位点-1562C/T多态性PCR扩增片段长度为662bp。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SphⅠ消化后,酶切产物经20g/L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产生3种不同结果,分别为:CC纯合型(662bp),CT杂合型(662bp,469bp,193bp),TT纯合型(469bp,193bp)(图2)。
2.3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各组的分布 MMP2基因rs2285053多态性在PCAD组及对照组中均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MMP2基因rs2285053中C/C、C/T、T/T三种基因型在PCAD组与对照组分别占63.0%、34.8%、2.2%和54.7%、43.2%、2.1%。由于纯合突变率低,杂合型与突变纯合型无统计学差异,故将杂合型和纯合突变型合并,进行χ2检验。PCA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249)。等位基因频率PCA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93,P=0.334)(表2)。 表2 PCAD与对照组MMP2735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MMP9基因rs3918242多态性在PCAD组中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在对照组中存在C/C、C/T两种基因型。MMP9 rs3918242 C/C、C/T、T/T三种基因型在PCAD组与对照组分别占72.8%、23.9%、3.3%和87.4%、12.6%、0%。由于纯合突变率低,故将杂合型和纯合突变型合并,进行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CAD组MMP9的C/T+T/T型高于对照组(χ2=6.22,P=0.013),T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7.75,P=0.005,OR=2.66,95% CI 0.22~3.76)。携带T等位基因的PCAD患者比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风险增加2.66倍(表3)。表3 PCAD与对照组MMP91562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了吸烟、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影响后,经调整后的OR为2.53(95% CI 0.31~3.98),发现MMP9 rs3918242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为P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将PCAD组分为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ACS)和早发稳定性心绞痛组。MMP9基因rs3918242多态性在PACS组及早发稳定性心绞痛组中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MMP9 rs3918242 C/C、C/T、T/T三种基因型在PACS组中占66.0%、29.8%、4.2%,在稳定性心绞痛组中占80.0%、17.8%、2.2%。由于纯合突变率低,故将杂合型和纯合突变型合并,进行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ACS组MMP9的C/T+T/T型高于对照组(χ2=9.11,P=0.003),PACS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29,P=0.13;χ2=1.3,P=0.254)。PACS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01),稳定性心绞痛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P=0.164),PACS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30,P=0.129)。携带T等位基因的PACS患者比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风险增加3.51倍(表4)。表4 MMP91562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的分布
2.4 血浆MMP9的水平 PACS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血浆MMP9水平分别为(83.32±27.48)μg/L、(72.42±19.32)μg/L和(59.61±15.34)μg/L,统计学分析表明,PACS组血浆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4),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1562T位点CT/TT基因型者血浆MMP9水平[(95.67±32.36)μg/L]高于CC基因型者血浆MMP9水平[(71.44±26.2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5)。
3 讨 论
MMPs是一组含Zn2+的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蛋白酶,在基底膜降解中起着主要作用。在局灶性缺血时,微血管的完整性被破坏,其含量升高,其中MMP2、MMP9与心血管疾病联系较多。
MMP2、MMP9均属于明胶酶,MMP2又称明胶酶A,主要消化Ⅳ、Ⅴ、Ⅶ、Ⅹ型胶原和弹性纤维,活性调控中转录调控的作用不可忽视。MMP2基因位于16q13q21,启动子区2kb,rs2285053(-735C/T)位点位于启动子区。据报道,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导致SP1结合区的一致序列发生改变(由CCCTCC变为CTCTCC),从而阻碍了启动子SP1结合区结合特异的核内蛋白,降低转录水平,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34]。本研究表明,MMP2基因rs2285053(-735C/T)位点多态性在PCAD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VASKU的研究结果相符[5]。
MMP9又称明胶酶B,是降解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的主要酶类[6],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紧密相关。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活化的MMP9增多,且血清MMP9亦升高,其表达受到转录调控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rs3918242-1562 T等位基因的MMP9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是-1562C等位基因的2倍[78]。MMP9定位于20q11.2q13.1,ZHANG等[2]发现在MMP9基因启动子区-1562bp处有一个CT的单核苷酸多态,而包含此多态性位点的9bp序列GCGCAC/TGCC(-1567-1559)是一个重要的调控元件,可能是转录抑制蛋白的结合位点。CHO等[9]研究表明当CT后,这种DNA蛋白的相互作用能被消除,从而影响基因转录而产生出低活性(C/C)和高活性(C/T、T/T)的启动子基因型,体外转载实验及血浆MMP9含量的测定均证明了这一点。HABERBOSCH等[10]报道C(-1562)T MMP9突变在波兰人群中与过早发生的缺血性心脏病(
遗传学规律表明,一种疾病发生越早,其与遗传的关系越密切。但是,目前尚未出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多态性与PCAD的研究。本文首次研究MMP2 rs2285053、MMP9 rs3918242基因多态性与PCA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MP2 rs2285053位点多态性在PCA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偏小、种族频率差异有关,也可能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因素更多参与了PCAD的发生发展,使基因的作用有所减弱,今后可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研究。本研究表明MMP9 rs3918242位点的多态性PCAD组C/T+T/T型高于对照组,T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T等位基因可能是PCAD的遗传易感基因标记之一。且PACS组的C/T+T/T型高于对照组,T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MMP9 rs3918242(-1562)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易感基因。这为早期冠心病的防治和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其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尚未做进一步研究。国外有研究表明,携带T等位基因患者预后比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差[11],故值得进一步随访研究。总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PCAD的关系尚处在初步研究阶段,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扩大样本数,并检测更多的基因标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YE S, HUMPHRIES S, HENNEY 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mplication in vascular matrix remodelling during atherogenesis [J]. Clin Sci, 1998, 94(2):103110.
[2]ZHANG B, YE S, HERRMANN SM, et al.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n the regulatory region of gelatinase B gene in relation to severit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J]. Circulation, 1999, 99(14):17881794.
[3]YU C, ZHOU Y, MIAO X, et al. Functional haplotypes in the promote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predict risk of the oc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J]. Cancer Res, 2004, 64(20):76227628.
[4]PRICE SJ, GREAVES DR, WATKINS 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 functional genetic variants in the huma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gene: role of Sp1 in allele specific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J]. J Biol Chem, 2001, 276(10):75497558.
[5]VASK A, GOLDBERGOV M, IZAKOVICOV HOLL L,et al. A haplotype constituted of four MMP2 promoter polymorphisms (1575G/ A, 1306C/T, 790T/G and 735C/T) 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triple vessel disease [J]. Matrix Biol, 2004, 22(7):585591.
[6]孙珉丹,罗萍,耿兴花. MMP9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的关联性分析 [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5(4):690693.
[7]BROWN DL, HIBBS MS, KEAMEY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92KD gelatinase in huma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ssociation of active enzyme synthesis with unstable angina [J]. Circulation, 1995, 91(8):21252131.
[8]WANG J, WARZECHA D, WILCKEN D, et al. Polymorphism in the gelatinase B gene and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ial stenosis [J]. Clin Sci (Lond), 2001 101(1):8792.
[9]CHO HJ, CHAE IH, PARK KW, et al.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the gelatinase B gene in relation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J Hun Genet, 2002, 47(2):8891.
[10]HABERBOSCH W, GARDEMANN A. Gelatinase B C(1562)T polymorphism in relation to ischemic heart disease [J]. Scand J Clin Lab Invest, 2005, 65(6):513522.
[11]BLANKENBER GS, RUPPRECHT HJ, POIRIER O, et al. Plasma concentrations and genetic vari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Circulation, 2003, 107(12):15791585.(编辑 邱 芬)
2.3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各组的分布 MMP2基因rs2285053多态性在PCAD组及对照组中均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MMP2基因rs2285053中C/C、C/T、T/T三种基因型在PCAD组与对照组分别占63.0%、34.8%、2.2%和54.7%、43.2%、2.1%。由于纯合突变率低,杂合型与突变纯合型无统计学差异,故将杂合型和纯合突变型合并,进行χ2检验。PCA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249)。等位基因频率PCA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93,P=0.334)(表2)。 表2 PCAD与对照组MMP2735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MMP9基因rs3918242多态性在PCAD组中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在对照组中存在C/C、C/T两种基因型。MMP9 rs3918242 C/C、C/T、T/T三种基因型在PCAD组与对照组分别占72.8%、23.9%、3.3%和87.4%、12.6%、0%。由于纯合突变率低,故将杂合型和纯合突变型合并,进行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CAD组MMP9的C/T+T/T型高于对照组(χ2=6.22,P=0.013),T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7.75,P=0.005,OR=2.66,95% CI 0.22~3.76)。携带T等位基因的PCAD患者比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风险增加2.66倍(表3)。表3 PCAD与对照组MMP91562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了吸烟、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影响后,经调整后的OR为2.53(95% CI 0.31~3.98),发现MMP9 rs3918242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为P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将PCAD组分为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ACS)和早发稳定性心绞痛组。MMP9基因rs3918242多态性在PACS组及早发稳定性心绞痛组中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MMP9 rs3918242 C/C、C/T、T/T三种基因型在PACS组中占66.0%、29.8%、4.2%,在稳定性心绞痛组中占80.0%、17.8%、2.2%。由于纯合突变率低,故将杂合型和纯合突变型合并,进行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ACS组MMP9的C/T+T/T型高于对照组(χ2=9.11,P=0.003),PACS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29,P=0.13;χ2=1.3,P=0.254)。PACS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01),稳定性心绞痛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P=0.164),PACS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30,P=0.129)。携带T等位基因的PACS患者比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风险增加3.51倍(表4)。表4 MMP91562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的分布
2.4 血浆MMP9的水平 PACS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血浆MMP9水平分别为(83.32±27.48)μg/L、(72.42±19.32)μg/L和(59.61±15.34)μg/L,统计学分析表明,PACS组血浆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4),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1562T位点CT/TT基因型者血浆MMP9水平[(95.67±32.36)μg/L]高于CC基因型者血浆MMP9水平[(71.44±26.2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5)。
3 讨 论
MMPs是一组含Zn2+的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蛋白酶,在基底膜降解中起着主要作用。在局灶性缺血时,微血管的完整性被破坏,其含量升高,其中MMP2、MMP9与心血管疾病联系较多。
MMP2、MMP9均属于明胶酶,MMP2又称明胶酶A,主要消化Ⅳ、Ⅴ、Ⅶ、Ⅹ型胶原和弹性纤维,活性调控中转录调控的作用不可忽视。MMP2基因位于16q13q21,启动子区2kb,rs2285053(-735C/T)位点位于启动子区。据报道,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导致SP1结合区的一致序列发生改变(由CCCTCC变为CTCTCC),从而阻碍了启动子SP1结合区结合特异的核内蛋白,降低转录水平,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34]。本研究表明,MMP2基因rs2285053(-735C/T)位点多态性在PCAD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VASKU的研究结果相符[5]。
MMP9又称明胶酶B,是降解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的主要酶类[6],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紧密相关。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活化的MMP9增多,且血清MMP9亦升高,其表达受到转录调控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rs3918242-1562 T等位基因的MMP9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是-1562C等位基因的2倍[78]。MMP9定位于20q11.2q13.1,ZHANG等[2]发现在MMP9基因启动子区-1562bp处有一个CT的单核苷酸多态,而包含此多态性位点的9bp序列GCGCAC/TGCC(-1567-1559)是一个重要的调控元件,可能是转录抑制蛋白的结合位点。CHO等[9]研究表明当CT后,这种DNA蛋白的相互作用能被消除,从而影响基因转录而产生出低活性(C/C)和高活性(C/T、T/T)的启动子基因型,体外转载实验及血浆MMP9含量的测定均证明了这一点。HABERBOSCH等[10]报道C(-1562)T MMP9突变在波兰人群中与过早发生的缺血性心脏病(
遗传学规律表明,一种疾病发生越早,其与遗传的关系越密切。但是,目前尚未出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多态性与PCAD的研究。本文首次研究MMP2 rs2285053、MMP9 rs3918242基因多态性与PCA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MP2 rs2285053位点多态性在PCA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偏小、种族频率差异有关,也可能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因素更多参与了PCAD的发生发展,使基因的作用有所减弱,今后可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研究。本研究表明MMP9 rs3918242位点的多态性PCAD组C/T+T/T型高于对照组,T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T等位基因可能是PCAD的遗传易感基因标记之一。且PACS组的C/T+T/T型高于对照组,T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MMP9 rs3918242(-1562)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易感基因。这为早期冠心病的防治和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其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尚未做进一步研究。国外有研究表明,携带T等位基因患者预后比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差[11],故值得进一步随访研究。总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PCAD的关系尚处在初步研究阶段,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扩大样本数,并检测更多的基因标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YE S, HUMPHRIES S, HENNEY 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mplication in vascular matrix remodelling during atherogenesis [J]. Clin Sci, 1998, 94(2):103110.
[2]ZHANG B, YE S, HERRMANN SM, et al.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n the regulatory region of gelatinase B gene in relation to severit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J]. Circulation, 1999, 99(14):17881794.
[3]YU C, ZHOU Y, MIAO X, et al. Functional haplotypes in the promote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predict risk of the oc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J]. Cancer Res, 2004, 64(20):76227628.
[4]PRICE SJ, GREAVES DR, WATKINS 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 functional genetic variants in the huma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gene: role of Sp1 in allele specific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J]. J Biol Chem, 2001, 276(10):75497558.
[5]VASK A, GOLDBERGOV M, IZAKOVICOV HOLL L,et al. A haplotype constituted of four MMP2 promoter polymorphisms (1575G/ A, 1306C/T, 790T/G and 735C/T) 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triple vessel disease [J]. Matrix Biol, 2004, 22(7):585591.
[6]孙珉丹,罗萍,耿兴花. MMP9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的关联性分析 [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5(4):690693.
[7]BROWN DL, HIBBS MS, KEAMEY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92KD gelatinase in huma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ssociation of active enzyme synthesis with unstable angina [J]. Circulation, 1995, 91(8):21252131.
[8]WANG J, WARZECHA D, WILCKEN D, et al. Polymorphism in the gelatinase B gene and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ial stenosis [J]. Clin Sci (Lond), 2001 101(1):8792.
[9]CHO HJ, CHAE IH, PARK KW, et al.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the gelatinase B gene in relation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J Hun Genet, 2002, 47(2):8891.
篇8
[关键词] 磁致伸缩; 位移传感器; 汽车减震器; 震动幅度
[中图分类号] T-19
Abstract: Magnetostrictive transducers have a long operational life, so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have been long-term dedicated to providing comfortable drive, the shock absorber is an important device. The magnetostrictiv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design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applied in 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is able to measure the vibration amplitude of shock absorber when the car is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so as to provide a powerful reference for the carmakers. The absorber’s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mangnetostrictiv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that is embedded in the absorber.
Keywords: Magnetostrictive, Displacement sensors, 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vibration amplitude.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位移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增大。基于磁致伸缩原理设计而成的新型智能化位移传感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Magnetostrictiv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因其具有高精度、非接触式、使用寿命长且适用于恶劣环境中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力、水利等各种领域,如轮船的各种阀门控制,汽车加油系统,水文监测,各种液罐的液位监测,机械自动化等,特别是应用于航天加油系统中的燃油监测,导弹和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六自由度模拟飞行器系统等领域[1,2]。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商们致力于对提高车身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研究,汽车工业中的减震器制造商一直为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高精度测量、可调输出、非接触式设计等各种高性能特点所吸引,然而截止目前,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只能小批量生产决定了其较高的价格,这些高科技装置还只是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中,在汽车工业,尤其是在减震器中较为少见。
本文介绍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状况,分析了汽车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款能够应用于汽车减震器中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并运用实验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验证。
2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状况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于1842年发现了磁致伸缩效应。所谓磁致伸缩效应,是指磁致伸缩材料在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其体积和长度将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1940年,磁致伸缩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潜艇声纳测距系统;美国科学家泰勒曼(Jack Tellerman)在1960年向美国政府申请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专利权[3,4]。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利用上文所述的磁致伸缩原理,通过两个不同磁场相交产生一个应变脉冲信号,通过测量应变脉冲信号沿测量元件传播到参考点的时间来测量位移的,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主要有三个模块组成:测量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测量电路模块。其中测量模块由波导管、波导丝、信号输出端子以及前部阻尼元件组成;位置检测模块由钢环及其内嵌的永磁铁块组成,其中钢环的外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测量电路模块由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输出接口、电源接口以及信号发生和采集电路组成。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核心敏感元件是位于测量元件(波导管)内的、由特殊磁致伸缩材料制成的一根波导丝,该材料在现代工业界享有“黑色黄金”之称,具有应变值高、电(磁)机械波转换能力强等特点,能将微小的磁场变化转变为机械波。当电子探头中脉冲发生器产生的电流脉冲沿波导管内的波导丝传播时,会在波导管外伴随产生一个环形磁场,当该环形磁场与磁环的固有磁场相遇时,二者会发生相互作用,此时,由于磁致伸缩效应,在波导管内产生一个机械扭力波感应脉冲,这个机械扭力波感应脉冲以固定的音速传播,并很快被电子探头所检测到。由于该机械扭力波在波导管内的传播时间和磁环与电子探头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于是通过测量发电脉冲与机械扭力波感应脉冲返回之间的时间差,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磁环所在位置[5,6]。
由于测量用的磁环和传感器自身并无直接接触,即使测量过程是无限重复的也不至于被摩擦、损耗,因此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能力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便于系统自动化工作,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易燃、易爆、易挥发、腐蚀场合)也能正常工作。此外,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一绝对值,因此即使电源中断、重接也不会对数据收集造成影响,也无需重新调整零位。正因如此,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下面所列图2―图4是传感器在现实中的应用示例[7]。
3 汽车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悬架系统中的弹性元件会因路面颠簸等原因而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的平稳性,提高其乘坐舒适性,通常在汽车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与弹性元件相连,共同起着减震的作用。
减震器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应用最多的是筒式减震器,筒式减震器又可分为单向作用和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下面就以双向筒式减震器为例,分析汽车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当汽车车身靠近车轮时,减震器受压缩,图示中活塞3向下移动,造成活塞下腔室的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而上腔因为有活塞杆1的存在,所以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因此一部分油液将经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当汽车车身远离车轮时,减震器受拉伸,此时活塞3向上移动,上腔油压随之升高,流通阀8处于关闭状态,上腔内的油液便经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1的存在,下腔会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便推开补偿阀7进入下腔。
在减震器压缩和拉伸过程中,这些阀对油的节流作用便形成悬架在运动时的阻尼力。
4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在汽车减震器中的应用开发
5 结论
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位移传感器因其结构特点而受到各行业的青睐,汽车减震器的目的在于改善驾驶平顺性,提高乘坐的舒适性。本文设计的应用于汽车减震器中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能够很好的测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减震器的震动幅度,从而为致力于改进汽车综合性能的汽车制造商们提供有效参考。
对减震器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内嵌入其中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线性度为0.368%FS,迟滞为0.185%FS,重复性误差为 ± 0.293%FS。
[参考文献]
[1] 李春楠,卢 云,兰中文,杨邦朝.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2:10-12.
[2] 鲍 芳,李继容,王春茹.磁致伸缩器件及其应用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1,20(8):1-8.
[3] 胡明哲,李 强,李银祥等.磁制伸缩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0,29(6):20-56.
[4] 严 密,彭晓领.磁学基础与磁性材料[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32.
[5] Park H.J. and Park Y.W. Development of Inverse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8, 11(44):18-35.
篇9
艺术学升为门类后,影视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何培养新形势下的影视传媒高端人才,需要新的发展思路。回顾中国影视传媒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切感受到坚守精神价值的意义。探究传媒艺术的新时展需要观念正确认知,也需要把握现实状况。
一、影视传媒艺术发展状况分析
毫无疑问,影视传媒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促发了快速发展现状。传媒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在影响人心、陶冶精神上举足轻重。而围绕传媒艺术的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大规模扩展。按照原有学科门类,传媒艺术长期以来一直置身于文学门类中,分别驻足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科和艺术学科中,其生存规则和发展所限也和其所依托一样得失相间。而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其中设立5个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成为包容于传媒艺术的一个一级学科。这既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也是传媒艺术在新形势下跃升到新的平台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艺术与传播文化的高速扩展,传媒艺术理应顺应时展需要成为一级学科来进一步建设。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传播的力量不亚于物质生存的力量,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和传播价值是衡量国家文化发展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和传播力量的发挥顺乎自然,而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所迎来的新的契机,使得传媒艺术教育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影视传媒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而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艺术而言,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非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只是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对象,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但传播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学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依赖传播而走出象牙塔的艺术,在社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传播也日渐具有影响,但限于旧有学科划分,其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所以,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滋生奔涌也是事理所然。如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名分真正确立,接着需要的就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而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同时应当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支柱上论证强化。
首先,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建制,影视和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独立性研究需要加强,确立自身独立身份和自有规律的意识需要强化。其次,有了自主掌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对于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自身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认识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持。接着,“传媒艺术”的综合性特征的认知需要梳理,学科包容了戏剧戏曲、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其相互影响使得艺术既有本质如何把握,传播导致变化的异同都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二、新形势下的传媒教育认知
艺术学升级门类后,艺术传播教育所面对的现实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所应对的任务也随之而生。
(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传媒的单一性教育面临综合性教育设置的问题。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直接带来学科教育影响的就是一级学科的大幅膨胀。此前,在2010年一次全国范围的一级学科调整中,原有文学门类下的整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增加了包括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在内的13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艺术传媒学科。按照2011年新门类建立后相应对应调整的原则,这些刚刚获批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科迅速跃入快车道:2011年申报新的学科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的学校猛增,一下子就有424个学科申报点,其中报一级学科硕士点3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8个。和传媒相关的一级学科申报超过100个学科,其中报博士点一级学科中的“戏剧影视学”有17个学科,报硕士点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的有89个。显然,过度增长的学科遭遇到共同的问题:如何适应获批后新的学科建设和方向调整,尤其是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问题。比如,即将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中“戏剧影视学”初拟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其中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而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学科目录初步确定为: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编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摄影、戏剧影视音乐与录音、播音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教育。其中也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影视传媒的时代需求不言自明,但综合性的传媒艺术学理建设还需要假以时日来巩固提高。
显然,综合性是时代走向,也是传媒更好发挥时代影响力的内在要求,而影视传媒在成为文化产业的先导定位上,不能不扩大自身的视野,而影视传媒教育的综合性设置变化无论是实际需要还是学科要求,都已经迫在眉睫。
(二)传媒的学术理论阐释需要加深。在综合性明
显的趋向中,学科自身、学科与学科交融的机理需要更为合理的理论阐释。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作为技术性强的已有学科,影视传媒学科在自身学科基础认知上一直有游弋和漂浮的成分,在艺术的精神性和传播客观性认识上都需要更为扎实的学理透视。实际上,艺术学科自身整体上也遭遇到门类建立后的理性认识矛盾,我们以往强调艺术门类确立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无可置疑,引起艺术教育界的不断研究也是必要之举。但5个一级学科的现有格局也未必被全部认同,主要原因在于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而影视和戏剧在表现形态上也差异大于归同,但为了学科独立的大归类而聚合的格局基本合理,但回到自身的划分就难免凸显一些矛盾。尤其是戏剧戏曲与影视广播的分立要求明显,却需要合理联系的麻烦不小,而传播特性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梳理更为迫切。显然归类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将来还将遇到如何考量一级学科的学术含量问题。理论如何梳理,理性如何对待技巧创作、学术理论和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正是影视传媒需要正视的问题。本文由收集整理
(三)传媒学科教育的质量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影视传媒迅猛发展是绝对的好事,但鱼龙混杂和缺乏明确门槛的问题也将凸显出来。不能不说,在此前原艺术学目录下放宽的一级学科点申报,也许在别的学科门类发展中比较自然,因为没有门类升格的新跃进,艺术学科在旧体制下的大膨胀和新规中的一级学科核定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却不能不交织而造就学理和逻辑的难题。传媒艺术也是如此,迅猛发展的需求与扎实学历的支撑之间还有不小的裂痕需要弥补。简言之,艺术学科和传媒学科的质量忧虑相伴而生。专家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学科需要发展,但质量跟进十分必要。由于上一轮的学科论证有归于宽泛之嫌,而且是准许在8个原二级学科划分范围中的三级学科方向上进行一级学科申报,要由此来进行归并复杂化的新一级学科在学科门类意义上的对应,其拔苗助长的一些渴望,就容易催生刚刚建立的艺术门类大膨胀的一级学科局面。传媒学科也难以避免。在传媒学科申报者中,一些学科学理基础不好,而学科拼凑现象明显,教学科研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很弱,队伍的质量也不高。如此这般的学科发展不免影响着影视传媒学科的发展质量。严格新生学科的对应理应成为重要问题。而在审核程序和甄别步骤上,依赖学科评议组的学术判断,与制定有步骤的删选规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既有膨胀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为真正需要并且也有条件的学科上台阶提供机会。及早规范传媒艺术学科的入道门槛和学科建设规格已经迫在眉睫,实施必要的准入制与质量监督也势在必行。而关键是确立学科在人才艺术质量把握与传媒水准的衡量上,否则,我们一些学科教学基本准则就难以确立,人才质量也必然不能提高。
总之,传媒艺术学科教育在适应时展大局与学理规范要求之间,在传媒的客观规律把握与宣传的意识形态性之间,在理论要求和实践性之间,都有新的探究问题需要细致的质量把控。艺术学升门类后传媒艺术学科获得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意义不可低估,按照艺术传播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更多依赖行家来评判、推进发展学科,促进传媒艺术学理更为扎实的深度建设,都具有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独立成人”也就意味着更为宽广的心胸和视野。艺术学门类将要开始新的建设,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的番号变化,艺术学科性质内容的介定,才是学科为自立门户建设的重要事情。艺术传媒的自身理论基础建设和学科定位将会是下一步重要的工作,我们期望在传媒教育中,中国特色的传媒学科和传媒教育经验将得到确立,独立精神的艺术传媒摒弃随波逐流的屈就市场和娱乐放纵,高扬艺术人文精神的高尚性和传播的客观公正精神,适应新背景下传媒艺术发展规律,造就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三、新形势下综合大学复合型优秀影视高端人才培养构想
我们已经到了重新思考影视人才培养变化的新阶段,而其中电影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先导性对象,这里着重从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影高端人才入手来窥视如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首先要对电影人才基本认识:
(一)中国艺术教育包括电影教育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包括观念变化和社会需求现实变化
一般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艺术教育,限于传统局限和艺术教育较为狭隘的局面,几乎等同于艺术技巧教育,艺术教育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唯一标准,以艺术表演对象和个人技艺突现为设置目标,课程体系基本沿袭苏式表演体系的路子。这是和物质基础条件薄弱相关的培养艺术专才的旧式路径,口耳相传的师徒教育和注重技巧忽略文化的教育成为简单精英教育的伴随物。包括电影教育在内,遵循的是艺术是个人技巧技艺的体现,看家的本领和吃饭的本事都在于技艺高低,于是推崇的就是艺术专一技巧教育。就整体社会形象而言,艺术也是高雅的代名词,专业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专才的教育。这导致的是传统艺术教育成为精英艺术表演专才,技巧成为衡量标准,单一专才教育的时代必然性和人才培养必要性都无可置疑,以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电影教育取得了门类区分、各自掌握专业分工的基本路子。其长处是以技能精到为目标分工合作的电影创作体制,保证了电影的综合性的聚合。但不能不看到其弊端可能是突现了在获得技巧专一的同时,其他关系到人的全面的价值的让位和文化素养的低落。电影人才适应少而精的专才教育也是时代之需,却不是长远之态。
近10年,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的艺术教育开始观念和体系
上的变化,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在实践中凸显其价值。电影创作从单一性的电影学院分科教育到跨科类的创作(如摄影、美术系毕业生成为导演等),再逐渐扩展到戏剧学院等其他艺术门类人才崛起成为电影创作专才(包括在编剧、导演、表演人才上非电影学院分科培养人员成为电影创作崭露头角角色),综合性人才慢慢地从综合高校的各类学科学生中涌现成为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等。而这一新现象在电视台更为明显:越来越多非学电视人员成为创意主体的骨干。于是,时代需要高素养、综合素养艺术人才的趋势日渐明显。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成长的要求,和电影创作需要综合型人才的期望,超越了仅仅是技能教育阶段,而引起大规模的综合性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热潮。综合文化进入电影艺术学科教育视野、技巧之外的文化素养的迫切性要求加强、认可培养艺术家需要综合功底的认识扩大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艺术专才为唯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影教育的多样化开始呈现。
而环顾国外,以电影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为代表)成为高端电影人才基地,跨学科人才深造成为美国电影创作主力、综合性大学培养电影出色人物的例子越来越明显,创作人才迭出于综合大学的现实,大大鼓舞了中国电影教育的综合性发展步伐。中国电影学科在综合性大学或综合性艺术学院发展迅速已经令人惊讶。
与此同时,综合大学的电影专业教育注重研究生层面的高端人才的优势得到展现,博士、硕士点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电影创作的技术型单一人才的景观。以mfa专业硕士人才为目标的电影艺术教育格局开始形成。中国电影教育已经走到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并驾齐驱的阶段,但专业分科性占据电影实践主力的长处和发展局限、与综合性人才增多却还不能影响创作大局的现象凸显出来。
(二)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现实分析
综合性大学进入电影人才培养肇始于1993年,当时教育部批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影视教育专业,这是综合性高校第一次染指电影教育。次年,北京师范大学被教育部批复设立了“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科,开始招收电影学硕士,后按照学科目录调整自然变成“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学科点。综合性大学的电影学科有别于专业电影学院的培养体系,在北师大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成熟,在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随后以此电影学博士点为核心,北京师范大学又获得中国第一批为数不多的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高端电影人才培养在研究生不同层面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专业艺术院校如电影学院也开始在研究生层面招收高端电影人才,开始转变电影创作只要分科性人才的观念,综合性意识逐渐渗入专业艺术学院。而综合大学的电影高端人才培养则驶向快车道。
在这里,重要的是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包括电影创作不仅仅是分科技术人才培养而需要综合性素养教育,综合院校的电影人才培养自有其时代需要和独特性,专业艺术院校的电影人才也必须在人文综合素养和超越技术技能培养上扩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dv影像创作的普及性时代到来,电影的技术创作门槛降低,而创意的文化水准越来越重要。社会需要更多的影视影像创作人才,更多跨专业人才进入影视创作,电影人才期望高端提升的愿望增强,几所重要的首批mfa培养高校的艺术硕士报名人数高涨,更多电影人才培育学校跟进,高端电影人才教育需求增加。
在包括《阿凡达》带来的3d技术的风行和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所
引发的创意创造的现实面前,电影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得到高度重视。随着视觉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综合性电影创造人才的意义更得到广泛认同。中国电影教育迎来了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性人才相互融合的时代。将专业性提升为综合性创造人才和综合性培养需要拓展跨学科意识,以及专业与综合相互为用的认识,促发电影培养新观念,恰逢其时人才培养意识促发了需要多校整合资源、联合培育电影人才的时代,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研究生学位计划肯定会带来电影高端创作人才涌现的新景观。
(三)如何创设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思考
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需要强化理论观念和技能操作的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最早开设综合性大学电影在职硕士、第一个综合高校电影硕士点、第一个高校电影学博士点以及第一个开设高校电影制作专业(培养出如演员潘粤明、导演宁浩),以及创设至今的大学生电影节为电影多样人才实践打下基础等外,形成对于综合性复合型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多层次培育的经验。其中,综合性电影人才培育观念的确立第一重要,而培育课程和方式成为实现的保障,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的实施要求是促发因素,以师资保证和教师素养提高来支撑也是必要的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得国家唯一的中国电影史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周星教授和于丹教授的电影与电视课程分别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周星教授还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多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在电影历史与理论、纪录片理论、影视创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突出成就。
篇10
本文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特征,重点结合对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发展现状,结合市场、行业、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对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学院乃至学校积极促进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146-03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况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的性质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同时,数字艺术是促进新的计算机技术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与艺术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是依托数字技术产生计算机艺术与受众的交互性、便利性与实用性。数字媒体艺术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二维、三维与漫画媒体等。数字媒体艺术的要素组成包括图形、文字、声音、运动、交互等等。
2 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掌握包括信息通信原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传输与处理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以一定的设计与艺术修养,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知识进行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计算机动画、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的实际策划、设计、操作与管理等等,并通过运用数字艺术创作软件,为行业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带来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延伸人的艺术创造力,使数字媒体艺术服务,应用于社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深刻的专业意义。(见图1)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简介
从学科交叉、知识与技能、思维等三个层面来看:
学科交叉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跨学科、多门类、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新专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相结合的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涉及理学、工学、艺术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不同的学科。(见图2)
知识与技能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能力,专业所培养的是能适应科技发展、时展的复合型策划、设计与制作人才。学生既要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又要熟练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制作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并且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编程基础,能从事游戏设计、动画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站设计、影像设计与编辑等领域的实际工作。
思维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创意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是通过人文社科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艺术与设计学科等综合、互相融合的跨学科性质所达到的。
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交互性,学科交叉等各方面:
(1)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实用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同时具有数字艺术的审美特征。学生学习该专业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新科技的发展等,而且要具备艺术的综合素养,使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具有美感,美化人们的生活。
(2)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是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确立的,数字技术的产生催生了数字艺术与设计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媒体中的运用具有传统媒体很难达到的传播信息的快速、高效与反馈特征,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鲜明的交互性特点。
(3)学科交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形成了学科间的互相交叉,但又不能被其他学科与专业替代。
5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既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学科的发展、设计学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顺应在数字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实用美术”拓展的生活需要与市场需要。
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在每年15万人左右。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统计,到2011年,全国有155所高校具备开设数字媒体专业资质。高校的本科层次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传媒类高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中,把数字媒体分为两个专业,即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主要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综合性大学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很多开设在计算机或软件学院中,等等。
6 华东理工大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概况
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依托上海数字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背景的。上海拥有大量的IT企业、数字媒体企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是较大的。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拥有工业设计专业的学院之一,随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学、旅游管理、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等本科专业不断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的专业建设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学院的整体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基础。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院的广告学专业(包含广告设计的教学)已开设了数年,课程设置中突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培养要求,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开设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将会对学院现有专业格局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几方面的需要:
首先,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
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一步充实设计学科的内涵,增强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现有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传媒系与旅游管理系,并建立了艺术与设计研究所、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居住形态与城市文化研究所、旅游规划与会展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学院有本科专业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学院现有工业设计博士点、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计学硕士点、旅游管理硕士点、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等。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加强学科与专业的综合实力。
其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广告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办学近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了大批广告策划、品牌塑造与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利于广告学专业的转型升级,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的需要。
再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信息学科、媒体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等学科交叉的新方向,以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为特征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传媒艺术设计人才,这是社会发展新的需要,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急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公司、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形象企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热门行业就业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定位与特色: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理工与文科背景,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面向信息社会,以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作为两大专业方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适应市场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要素
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基础,具有静态、动态或通过动态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的融视、听等综合感官体验为特征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的特征。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确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课程的协调组合是很重要的,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了科技、艺术设计、传播等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应用。不同的高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因学校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在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两大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各类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传媒机构、企业等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办学的主要特色在于:
(1)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以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专业作为基础,设立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两大研究方向。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学院学科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
(2)重视艺文结合、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既充分发挥华东理工大学在学科领域的优势,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将设计学科、艺术学科的优势融入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上,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加强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等的合作。
(3)重视产、学、研的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必须对接产业发展,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尽量吸收产业、行业最新发展的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与企业合作。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等的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传统媒体的数字时代转型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对IT技术、网络媒体等的迅速发展具有敏锐性,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领域主要包括交互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等等。本专业不仅建立完善课程体系,而且主动对接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课程的组合体现理论、知识、基础、方法、素养、设计、制作、管理、实践等教学环节相互有机组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面向社会、经济、文化、数字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以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等为准。
4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分为两大主干:(1)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2)数字影像及应用。
核心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史、媒体与文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流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数字媒体品牌策划与设计、摄影摄像基础、立体信息处理、影视后期与特效、数字媒体产业运营、数字动画编导制作、网络游戏设计与创作、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数字媒体策划、项目管理、毕业设计等。(见图3)
- 上一篇:采购管理与采购的区别
- 下一篇:土木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