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09 09:1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09-1

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组织实力不断增强,带农惠农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到2012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呈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1.1 带动型龙头企业达到一定数量规模

带动型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解决就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近十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增幅都在1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2 龙头型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龙头企业立足我省资源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吉林省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已形成了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和特产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

1.3 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如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科技兴企之路。

1.4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仅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国家级品牌就达90多个。

2 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2.1 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但是,与企业加工配套、衔接紧密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制约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的主要瓶颈。

2.2 融资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吉林省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规模相对较小,资产总量相对较少,可抵押物品少,加上企业实力相对较弱,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积极扩大规模,谋划项目,但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2.3 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而吉林省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居多,松散管理比较普遍,高科技人才短缺、科技研发投入有限、研发能力不足,致使加工的产品科技含量较小、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市场占有率较少。

2.4 品牌创建意识不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而吉林省多数龙头企业仍然属于粗放型和人员密集型加工企业,产品也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品牌培育和创建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经营战略不深、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3.1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

加大配套基地建设力度,搞好规划布局。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和订单等形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3.2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积极沟通协调各金融部门,为龙头企业广开融资渠道,设立贷款担保机构和产业发展基金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并举,加快发展企业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已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3.3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支持企业吸引高科技人才、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成果、谋划新项目,不断延“深”产业链条。

3.4 强化政策扶持

篇2

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建设,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其发育和完善,即通过改革来理顺各种关系,既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又依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

一、我县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平台,以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全面推动了我县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到目前为止,列入全县文化体育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8家,出版物、音像经营单位9家,网络文化经营场所16家,印刷复印个体经营55家,工艺美术装璜6家,从业人员3000人。从农村来说,建成的乡镇文化站18家,村级文化活动室560家,农家书屋60家,村级文体活动广场460处,农村自乐班、文化活动大院570多个。总体来看,全县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大有改善,文化生活非常活跃,民间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市场渐趋繁荣。从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户数占到95%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经营方式来看,已由最初的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可谓“百花齐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提升,民间剪纸、监军战鼓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文化事业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全市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文化产业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县城虽有“两馆一院”,体育场、馆,文化活动广场等,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严重滞后。18个乡镇还有4个乡镇文化站达标;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还未覆盖全县,个别农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存在困难。

2.文化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县财力有限,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建设不能与经济建设同步,严重错位。特别是国有文化经营单位举步维艰,生存都较为困难。少数的中、省投资又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产业的发展困境,民营资本投资在利益效应下又却步畏难。

3.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

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培育力差,多数网吧、书报刊音像零售出租门店规模小,档次低,竞争无序。导致有的经营业主违规经营,私自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

4.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老化,青黄不接且后继乏人

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都是自娱自乐,没有经过专业辅导,演唱、演技、创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更缺乏会经营、懂管理的文化产业经纪人。

5.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数乡镇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片面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费钱费力不讨好,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三、加强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根据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部署,针对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应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前向深层次发展。乡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分类指导、实施意见,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互促互动、共同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县、乡、村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财政部门应确保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项目和内容而需要增补的经费的问题,保证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并为乡文化站、村文体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设施、器材及书刊,用于扶持农村文化事业,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快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

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乡、行政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富裕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尽快构建出乡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各个行政村有文化(体育)活动室、自然村里有文化活动户、农家书屋等多层次文体活动网络。

4.培育引进人才,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我们应尽快配齐乡文化站专业人员,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妥善解决其归属、工资待遇等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解决农村文化队伍老龄化、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5.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

篇3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在2013年同志到湘西进行调研工作时提出来的,是我们国家现阶段重要的扶贫发展战略,是反贫困理论的巨大创新,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面对不同地区的贫困环境,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的识别与帮扶,做好对扶贫工作项目的精确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通过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来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生产能力,改善扶贫对象的生活水平,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1]。

二、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武陵山位于四个省份的交接之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在武陵山片区中还有许多的特色文化小镇,少数民族寨子,这些都是特色文化集群产业项目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很多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也积极投身到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当中,为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像是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产业集群地区,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调动了其周边地区文化娱乐休闲一条龙产业发展,在湖南省地区也是全国范围内比较著名的旅游文化特色景点,为今后的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使村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二)劣势分析

1.总体发展缓慢。就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几年来取得了一些较为不错的成绩,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产业资源,形成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项目,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该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规模并不是很大,总体质量还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缺乏国际性的竞争实力,缺少高尖端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系统的文化集群运营方式,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集群产业和其他主导型发展产业相比,总体发展进步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2.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在对武陵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来提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发现,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在真正开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时,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地区贫困农民的主动生产积极性不高,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依旧很多,影响到了整个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发展速度,在个别文化产业实施过程中,扶贫政策的实施不够精准,最终导致了扶贫项目资金去向不明,并没能很好地开展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真正的贫困农民没能获得扶贫政策的任何福利,由于武陵山地区自身的生产基础比较差,在构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过程中,生态破坏的比较严重,山区自然泥石流、山洪现象时常发生,武陵山片区人民的返贫率非常高,缺乏正确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在今后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3]。3.品牌文化实力不强。虽然近几年来,武陵山片区推出了“武陵山大裂谷”和“武陵山森林公园”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项目,但也只是在武陵山地区较有名气,在全国诸多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中,并没能完全发挥出武陵山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品牌文化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强,除了大裂谷和森林公园以外,并没有相应地开发其他具有武陵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要想使得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有一个长远性的发展前景,单纯依靠这两个特色产业项目是行不通的,武陵山地区作为湖南省地方政府精准扶贫政策下的重点发展对象,关于文化产业品牌实力不高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4.地区文化产业集群机构不完整。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附近,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并不是十分完善,而是呈现出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分布,也就是说,所有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都会慢慢向着文化园的发展结构靠拢,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导的话,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朝向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倾斜,使得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断裂式的文化产业结构,不能很好地提高武陵山片区的整体特色文化实力,造成武陵山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4]。

(三)机遇分析

在对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时可以了解到,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变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做好地区间的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内容的发展创新,改革传统文化产品的制造工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武陵山优秀文化理念宣扬出去,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得到了改善,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文化产品消费进入到了新阶段,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力发展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加快转变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有着生产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的优势特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将成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威胁分析

1.缺乏科学的融资渠道。就目前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集群发展的现状来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挑战,区域间的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如果湖南省其他地区的文化聚集区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企业来进行投资,那么对于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虽然政府部门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对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武陵山片区的融资渠道还不够畅通,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结构较为单一,民间借贷的安全性较差,而且武陵山片区文化企业的经营结构转变的也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科学融资渠道,很多经济效益比较差的文化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宣布了破产倒闭[5]。2.缺乏市场竞争服务意识。而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是指总体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一条特色的文化产业链,虽然基础文化产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相应配套的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文化服务却没能有效实施。武陵山地区文化企业深入到人民的程度比较浅,普遍存在文化感较低的现象,缺乏一个核心企业来领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而且科学技术较为薄弱,很多文化产品的加工还停留在传统制造工艺当中,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还有待于提升,村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能将武陵山片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贵资源科学转变成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不能做到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创新型技术人才较为短缺,后续发展力量不足,尤其是在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当中,人才结构失衡,政策激励制度做的不到位,最终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使得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实力开始逐渐下降[6]。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一)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将内部资源优势同外界的机会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创建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首先需要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确定适合武陵山区域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模式,树立人性化的文化经营理念,建立专门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士来负责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管理,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树立可集约式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进而提高地区村民的文化产业发展下的忧患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二)弱势—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方式,则是充分利用外界的机会来弥补了自身发展劣势,并将劣势逐渐发展为优势,在制定与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进一步加大地方经济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得武陵山片区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孵化项目当中,要想提高武陵山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单纯依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加深入性地打开各种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审批制度的完善,放宽市场经济下文化企业的准入门槛,积极出台一些鼓励文化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发人们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武陵山片区村民的文化需要,同时也能够打开文化市场,使地区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优势—威胁(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去缓解或减轻外界的威胁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够了解到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品牌,就要进一步加大对的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力度,弘扬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理念,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武陵山文化产业链,形成“构建三园,发展多点”的文化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促进武陵山片区全境范围内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项目的积极推进,开展山清水秀“农家乐”形式的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利用武陵山地区特色的山水资源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品牌[7]。

(四)弱势—威胁(WT)战略组合

而WT战略组合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减少自身的弱势,来免去遭受外界环境威胁的一种防御战略,在建立具有武陵山地区文化产业特色的集群项目时,需要充分体现文化产业中的娱乐休闲价值,还应当体现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价值,不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遗失,进而进一步拓宽影视广播文化产业链,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向全国人民传播武陵山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特色,提高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作用,建立文化建设,网络营销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颖的文化产品,来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作者:陈晓亮 赵立平 陈政 单位: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正贤,吴黎围.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3):45-55+142.

[2]徐丽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刘伟.恩施州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徐子龙.湘西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张小静.武陵山片区开发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篇4

关键词:广西广播影视 内容产业 社会资本

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广西区政府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培育对象,目标是到2015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广西的千亿元产业。而作为其核心层次,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也备受瞩目。广播、电影电视与文化产业中的其他组成部分最大的区别是是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来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不仅不知不觉的改变了大众日常生活的机制。广播影视肩负着重要使命,既能传播信息、提供娱乐,又能普及知识、发展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加快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能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因此对广西广播影视产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广西广播影视现状

(一)广西广播影视产业的整体综述

广西全区广播影视总收入近年来呈逐年稳步增长的势头,如表1所示,2010年广西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40多万户,城市数字电视用户278万户,广电网络收入为11.45亿元;此外,全区电影票房为1.36亿元,广告收入为9.83亿元。2011年,广电网络收入为12.65亿元,电影票房为1.77亿元,广告收入为10.79亿元。上述各项指标“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

(二)广西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广西电视产业已经形成依托广电网络公司,广大电视观众通过机顶盒收看数字电视或开展其他相关活动的运营模式。2007年广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突破200万户,2008年广西14个地级市数字电视监测系统已实现全区联网,2009年广电网络收入突破10亿元,至2010年,全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和97%。

2、广西电视台、广播电台基本情况

电视台方面,广西有15个电视台,其中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广西卫视于1997年上星播出,覆盖全国人口约8亿,同时在东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都有播出。其自办节目《广西新闻》最有特色,每天播出时长超2个小时,及时、权威、生活化,在全国同类节目中也有良好口碑。2012年,广西卫视再次升级,以“发现美、创造美、分享美”为其核心诉求,大力突出民族、东盟等特色。此外,十一五期间,全区各地、市广播电视媒体也按照统一部署,纷纷开设专栏,巩固壮大了主流舆论。

广播电台方面,广西自治区全区共有13个广播电台,有28个频道。其中950music radio、广西女主播电台探索出一条主题鲜明、受众明确的广播电台发展路线,成效显著,近年来成为广西收听率最高的电台。北部湾网络广播电视―北部湾在线BBRTV则是由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搭建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新媒体,是广西最大的新媒体综合平台,有中文、英文、越南语、泰语不同的版本。

(三)广西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1、电影创作

广西电影厂先后摄制故事片120多部,其出产的电影屡获国家级大奖,曾经擦亮了广西文化的名片,张艺谋、张军钊、何群、萧风等著名电影导演都曾在此工作并拍摄著名影片。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电影制片厂电影创作生产经历了长期的停滞状态。近年来,广西电影厂也走上了改制探索的道路,加快创作生产,2009年摄制电影6部、电视剧2部,2010年,摄制电影2部、电视剧7部,2011年上半年,摄制电影2部、电视剧4部。

近年来广西制作了不少优秀电影、电视。2005年、2006年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评审结果,广西6个少儿栏目、节目榜上有名,获各类奖励共计61万元。广西电视台与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科教片《月球探秘》荣获“金鸡奖” “华表奖”最佳科教片奖。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清水的故事》荣获“金鸡奖”评委会编剧奖及第2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奖;而《碧罗雪山》则荣获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乐奖及评委会特别嘉奖等4项大奖,还入围第47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最佳音乐奖提名电影;另一部电影《冰雪同行》获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和第27届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

2、院线发展

2009年广西电影市场逐步发展,电影票房达7,700万元,同比增长46%;2010年,广西院线票房突破亿元,达1.0016亿元,同比增长96%。至2010年,广西共有23家影院,14个地级市中,南宁有10家影院,桂林有6家影院、柳州有4家影院外,北海和玉林有2家影院,其他城市各有1家电影院。

广西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效果良好,2010年放映电影17.31万场,观众4729.3万人次。广西南宁新天地农村数字院线有限公司放映网络已经覆盖7市36县326个乡3341个村。除此之外还有百色红土地农村数字院线有限公司、来宾市燎原农村数字院线有限责任公司、河池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等、梧州市桂东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等。

二、广西广播影视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整体广播影视产业的企业实力较弱

广西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据统计2011年1月―11月的全国电影影院票房,广西自治区只有南宁的万达影城排名在100强之内,名次为第20名,总票房达四千两百二十万元。从上可见,广西除了南宁、桂林、柳州之外,其他的城市电影影院设施甚少,发展十分落后。

(二)缺乏健全的投融资体制

目前广西乃至全国都没有针对广播影视产业的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并且由于电影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难以估计,资本不敢贸然进入,使得电影项目融资渠道较窄。目前仅靠靠政府投入的融资模式是远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

(三)高素质人才缺乏

目前,广西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不多,而高素质人才更是缺乏,尤其缺乏的是能在自主知识产权、文化产业管理以及营销、金融、企业运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知识储备的综合型人才。

(四)产权关系有待明确

广西广播电视业过去是纯粹由国家投资,现在经过产权改革,已经改变为国家、广播电视机构自身、银行都参与的多产权模式,随比过去有所改进,但仍有资产权益等问题需要明晰。

(五)对外形象不清、没有特色品牌

广西广播影视至今没有在全国打响招牌,比起成功的湖南、江苏、浙江等卫视,没有自身清晰的定位,是走影视、娱乐、年轻化路线抑或其他?其路线非常模糊。目前广西广播影视行业的标识系统基本上处于低水平阶段,品牌的塑造仍需加强。

三、对于广西广播影视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扶持重点产业发展

实施内容振兴计划,优先发展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为重点的内容产业,设立影视内容产业扶持引导基金,鼓励和扶持优秀的影视及动画内容的生产。大力提升编剧在影视剧产业链中的地位,鼓励和扶持原创,进而打造广西广播影视内容品牌。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提升广播影视内容的质量和内涵,将传统广播电视、电影的内容优势延伸到视听新媒体。针对融合媒介、融合终端对影视内容的需求,生产网络视频、手机短剧、移动音视频等数字内容产品,拓展影视内容生产制作和播出平台的产业链。通过这些重点内容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以及经验,再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资金来源

政府作为引导者,可以协调相关机构,制定与文化产业有关的金融扶持政策;在无形资产问题上,适当改进其评估和抵押办法,为文化企业提供便利;鼓励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同时,可以探索文化信贷担保公司模式,使文化企业贷款贴息方法多样化;鼓励广西影视企业加大与内地影视企业之间、与港台甚至海外影视企业之间进行合拍。

(三)培育独立经营、机制灵活的市场主体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国有广播影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上市公司。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加快组建广西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公司并支持其做强做大。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广西广电,使其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运营主体,同时可以加强网络电视台、广电视听网站的运营主体建设。

(四)开发广西特色资源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特色民俗文化辅以高科技可以成为其亮点。广西应该通过文化普查,科学评估优势文化资源,选择特色产业进行扶持,形成有广西特色的文化群,着力打造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影视城(如刘三姐影视城)、 数字电视和数字电影、网络电视电影等产业,打造广西文化品牌和企业并推向全国。

(五)加强产业间的协作与互动

电影产业是的产业链很长,可分为五个阶段:融资、策划-生产制作-发行和集中进行市场营销-影院放映-回收资金并进行后期电影产品开发。广西电影产业可以吸收相关的产业支持与参与,发出相当广泛的辐射领域,带动与之相关门类产品的市场开发,如:后电影产品的开发、电影衍生产品(玩偶公仔)、影院音响器材的更新换代、电影的网络播放、电影出版物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岚,罗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传播,2011,(9).

[2]张向明.关于影视产业化进程中影视频道经营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10).

[3]李建平.广西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2003,(6).

[4]胡向荣.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D].2007.

[5]车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2007.

[6]柯研.广播影视业发展观念的历史发展和内涵[J].新闻,2010,(6).

[7]王太华.关于广播新媒体的几点思考[R].这个广播电视学刊,2009,(5).

[8]张向明.关于影视产业化进程中影视频道经营的思考[N].科技创业-产经透彻,2005,(10).

篇5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群;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可以创造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纵观全球,走在文化产业发展前列的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早已把文化产业确立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立国产业。黑龙江省文化底蕴深厚,曾被誉为“东方莫斯科”和“音乐之乡”。近年来,为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步伐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果。

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投入不断增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升

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1.2亿元,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为33.5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2倍和1.1倍。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家电下乡等活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截至2009年底全省年均文化娱乐用品及娱乐支出分别为432.9元和496.4元;文化产业机构6.4万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占全省GDP的1.9%,年均增长13%,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4%,拉动全省GDP增长0.3个百分点。

随着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断提升。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5万元,人均实现经营收入16.9万元,比2004年增长67.3%。同时,全省涌现出一批寓教于乐、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俱佳的舞台剧目、出版和广播电视艺术精品。截至2009 年,全省文化艺术领域有 5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冰灯冰雕、雪雕、冰上杂技舞蹈、龙江剧、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享誉国内外,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旅游、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随着黑龙江省住宿、餐饮、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2011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31.89亿元,同比增长24.09%;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091.51亿元,同比增长3.53%。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入驻企业138家,注册资金近2亿元,年生产动画能力超过2万分钟,有多部作品在央视播出,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文化产业特色园区‘魅力奖’”等多项殊荣。

(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2009年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900个,实现了乡镇的全覆盖;从业人员1399人,固定资产1.3亿元,比2004年增长12.2倍;计算机配置从无到有,达到355台;藏书185.9万册,增长7.2%;组织文艺活动4902次,举办相关训练班3184次,分别增长16.2%和1.2倍;总收入达到0.4亿元,实现增加值0.3亿元,分别增长5.1倍和3.2倍。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出版物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多项文化产业政策和措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向全面、纵深领域推进。2009年,全省共有168家单位实现转企改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撤并整合到84个。黑龙江出版集团等15家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撤销事业编制591个,同年销售收入超过18.7亿元,利润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11%。

在抓文化改革的同时,黑龙江省相关部门还加强了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连续多年进行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整治。2009年全省共收缴盗版和非法出版物38万余册(盘、份)。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相比国内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2007年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22位,只占全省当年GDP总量的1.6%,这一比例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只有广东省的1/18。2008年吉林省 GDP总量虽然排在黑龙江省后6位,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却排在黑龙江省前6位,是黑龙江省的2.4倍。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滞后性。

(一)思想观念落后

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意识淡薄、认识落后缺少对文化市场开发的研究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思考。认为文化是纯公益事业,与经济关系不大,在经济“一盘棋”战略实施中不受重视;忽略了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紧缺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不论是艺术创作本身还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当前,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技术人才,更缺乏既懂艺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各艺术院团由于长期受管理体制影响,相关管理者对市场经济、现代管理及资产经营知识掌握不够,加之受经济、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很难改变现状。同时由于缺乏长效的留人、用人、育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优秀人才“雁南飞”现象较普遍。

(三)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整体效益偏低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增长速度、总体规模、经济贡献和整体效益等方面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长22%,占GDP比重为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而黑龙江省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长15.4%,占GDP比重为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分别相差6.4个、0.8个和0.5个百分点。此外,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6.5万元,黑龙江省这一指标为4.2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6%。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04.1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7.2%,文化产业整体效益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四)资源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均衡

1.文化产业地区发展布局失衡,农村文化发展落后

由于在经济、科技、人口、人才、交通和通讯等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于城市明显落后。2009年黑龙江省乡村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4.5%,但文化设施少,基本仅以乡(村)文化站(室或书屋)以及个体经营的彩票、游戏厅、歌厅和网吧等形式出现,少有专门的艺术表演场馆,文化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及专业和管理人员少、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低。体现为2009年全省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仅为1399人,占全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的41.3%;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重为12.4%,比全省低25.4个百分点。

2. 文化行业间人均增加值存在较大差距

受政策、气候、传播时效和受用方式等因素制约和影响,文化行业间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4.9万元,为广播电视系统(含行政和所辖广告单位)的63.5%;文化部门机构人均事业、经营收入0.3万元,为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含所辖广告单位)人均主营业务收入的2.7%。

三、加快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发展文化产业意识,加大资金投入

黑龙江省要想实现文化产业大提升和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大力发展经济为基础,增加财政和居民收入;要调整、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中低人群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通胀压力增大对居民收入支出尤其是文化消费支出产生的冲击和不良影响;加大对文化产业投资,重点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公益文化事业投资;此外,还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增强、培养居民文化消费意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以此对文化产业发展形成需求拉动。

(二)利用高新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要使文化产业全面均衡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系统谋划和合理布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应通过创新、引进等方式加以解决,以促进产业水平提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的制作技术,特别是要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提高整体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面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挑战和竞争压力,必须加快培育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有重点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基础雄厚的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平台。

(三)挖掘龙江文化资源潜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应立足龙江实际,着眼龙江特色,挖掘龙江资源,发挥龙江优势,加大龙江文化宣传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延伸文化产业链;制订出台相对扶持政策,培养和引进高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继续做大做强文学创作、艺术表演、旅游文化等具有龙江地域元素的龙江文化品牌。

(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黑龙江省经过多年发展累积建立了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但也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如动漫产业在全国方兴未艾令龙江动漫业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冰雪文化旅游也受到来自邻省的挑战和竞争。面对竞争和挑战,一方面需要加强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应主动出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文化单位要顺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趋势,坚定改革方向,深挖潜力,加快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步伐,强化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和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篇6

重庆乡镇经济实现绿色崛起需要以文化产业为支撑。乡镇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是推动农村发展进步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对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重庆而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镇的绿色崛起是关键。乡镇经济的绿色崛起离不开绿色产业的支撑。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一个地区应选择扩散效应最大的产业或产业群作为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加速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及资源禀赋的限制,重庆绝大多数乡镇不适合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支撑,这已经为半个世纪以来重庆工业化发展历程所证明。文化产业具有污染小、能耗低、效益高的特点,不仅高度契合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而且其发展繁荣能够带动乡镇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为下一个新兴产业搭建新的平台。文化产业对镇域经济具有良好的带动效应,符合扩散效应的经济带动原理。加之重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大足石刻、綦江版画、秀山花灯、铜梁火龙等民间艺术盛行,乡镇经济非常适合发展文化产业。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当下,文化产业应该成为重庆镇域经济绿色崛起的支撑产业。发展乡镇文化产业是重庆乡镇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内在要求。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渝东北11个区县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将渝东南6个区县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明确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3]对于重庆各乡镇,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各乡镇来说,在力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要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为三千万重庆人民留下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关键是要依靠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来落实生态文明战略。为此,重庆市政府设立了历史文化名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出台了有利于名镇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每年支持每个区县2500万元,用于名镇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文化是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精神力量。以保护和开发特色文化资源为抓手,推动一大批特色文化乡镇的形成,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使命。

二、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迅猛。据蔡灵、薛胜文、沈哲彦等统计,2005—2012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6.66亿元增长到约420亿元,年均增长近3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2%提高到4%左右,重庆文化产业正向支柱性产业迅速迈进。据文创网披露,2013年,重庆市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电影票房收入3.45亿元,居西部第二、全国第九,同比增长31.23%;广播电视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1.97%,其中广电集团总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4.91%;直属院团公益演出218场,商业演出281场,其中演艺集团总收入3264万元,同比增长8.5%。与迅猛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由于乡镇文化产业、甚至整个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纳入有关部门统计范畴,目前无法用详细、准确的数据对其进行描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对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的现状做个基本判识:一是从发展基础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底子薄、基础差,发展速度慢。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制约,重庆农村包括乡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不高,消费支出偏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庆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5.98倍,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乡镇得益非常有限,全市3.64万文化人才主要集中在市级宣传文化单位,乡镇文化站专门工作人员则严重流失[5]。二是从区域布局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而言,经济社会发展较好、交通相对便利的渝西地区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要好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良好民间艺术基础或者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乡镇,其文化产业发展较快,而没有上述条件的乡镇文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三是从发展模式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目前主要是依托现有文化、艺术资源或者旅游资源,就地取材,“看米下锅”,缺乏“无中生有”“借船出海”的胆量和气魄,当然就更谈不上产业资本运作了。

三、发展乡镇文化产业的路径建议

综观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结合重庆实际,笔者以为,乡镇文化产业走“打造品牌—引智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本地文化旅游品牌是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起点。重庆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丰富,许多乡镇具有非常独特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间文艺资源。綦江版画、铜梁火龙、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九龙楹联、梁平三绝(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接龙吹打、木洞山歌,是重庆的特色民间艺术。此外,重庆的民歌民谣、民间舞蹈如木叶情歌、喝茶歌、秧锣鼓、竹筒舞、铜铃舞等风格别致;“过赶年”“三月三”“赶秋节”等民族节日精彩纷呈;石板街、封火墙、印子屋、四合院、吊脚楼等民间建筑风格独异;媷油粑粑、酿豆腐、乌江鱼、油茶场等民间饮食别具特色……这些民间文化加上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风光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旅游基础。若政府能够牵头搭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那么,打造独特的乡镇文化旅游品牌是切实可行的。武隆县依托仙女山镇“天生三硚”等独特奇异的自然风光,聘请张艺谋等文化传媒专家对川江号子、哭嫁歌等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精心打造了印象系列情景剧之印象•武隆。该剧公演后,3个月内就成功演出近百场,门票收入突破2000万元。同期,武隆县接待游客346.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4亿元,同比增长19.08%和20.53%,带动仙女山镇和武隆县经济大幅增长。

乡镇文化产业要由小做大,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积极引智创新。引智创新,就是乡镇在缺乏人才的情况下借用外部智慧对文化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对严重缺乏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重庆各乡镇而言,引智创新至少有四种方式可作参考。一是借用外部智慧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包装打造,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印象•武隆即是借用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外部智慧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成功典型。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的渝东南、渝东北各乡镇宜将此种方式作为首选。二是借用外部智慧将本地文化资源如特殊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耕稼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与本乡镇地形地貌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打造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特色小镇。文化是特色小镇之魂。当前一些“古镇”盲目仿古、冒古、造古,终究沦为“四不像”,关键就是没有抓住特色文化这个“魂”。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的渝西各乡镇可考虑此种模式。如永川松溉古镇,滨临长江,交通便利,自明清以来多次作为县衙治所,其古街、衙门、城隍庙等建筑保存完好,又有诸葛亮神树传说,民间饮食“九大碗”享誉重庆……若能聘请文化传媒专家将这些文化要素进行综合打造,凝练出松溉古镇的特色文化并使其得以彰显,则该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将迅速实现突飞猛进。三是借用外部智慧将本地特殊的文化资源制作成为电影、动漫、网络小说或者游戏作品等等。重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题材丰富,据段庸生、张雪梅等考证,重庆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这类文化题材多达250余个,诸如巫山神女、涂山禹迹、金鹰降螺、白帝托孤、蛇吞象等经典故事,都是值得影视业和动漫业深度挖掘并打造的好素材。四是借用外部智慧牵线搭桥或者“无中生有”,利用本地自然资源或者文化资源与文化传媒企业合作打造影视拍摄基地。拥有独特外景拍摄条件的乡镇,如南川、奉节、云阳、巫山等区县的一些乡镇可以借鉴龙兴镇两江国际影视城的做法。该影视城以“民国历史”“巴蜀特色”为主要外景拍摄主题,兼具“影视拍摄、影片观看、产品展示、高端论坛、特色旅游”五大功能,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实现每年拍摄5部经典影视作品、年均游客500万人、年服务业产值逾500亿元的发展目标。目前虽尚未完全建成,但“民国街”已初具规模,游“民国街”、逛龙兴古镇成为重庆一日游的理想选择之一。

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实现文化产业的集聚。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工业区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产业要素集聚理论,该理论认为,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间,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而空间内生产要素聚集越多,就越容易降低该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且随着各生产要素专业化的加深,生产将更加有效率,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经过若干年的品牌打造、引智创新,积累起一定的产业基础之后,必然走向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就某一乡镇而言,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主要是指该乡镇文化旅游品牌或者文化产业主导项目所需的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它专业化要素源源不断的集聚。这些要素的集聚一方面不断降低该文化产业品牌或主导项目的生产成本、提升其竞争力,另一方面还促进与本品牌或主导项目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集聚。这些文化企业之间主要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就某一区县而言,文化产业的集聚应该是一种大文化产业即产业群的思路,其域内文化企业之间、各乡镇之间应该形成品牌的差异和互补。武隆县的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可资借鉴:该县以文化旅游品牌为核心,吸引一大批文化旅游产业、文化生态产业、文化装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落户县城及周边各镇,推进文化旅游产品、营销、服务国际化进程,做优生态农业,做活现代服务业,拟用5~20年时间把近3000平方公里的县域全境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大公园。重庆乡镇文化产业要成功走出“资源开发—引智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由于经济欠发达,重庆大多数乡镇,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的乡镇严重缺乏发展文化产业所必须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物流等诸多要素。

篇7

关键词:SWOT分析法;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农村;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60-04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LIU Li-ying,LU Jia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was define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ly by SWOT analysis. Moreov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WOT analysis;special 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2WT106)

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1]。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依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为社会提供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

1.1.1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大多集中在乡镇及农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源泉。着眼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同时兼顾文化特质,可以将河北地区适合产业开发的农村文化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特色农业资源,如顺平桃花、满城草莓、赵县雪花梨等;特色旅游资源,如张家口草原文化、承德皇家文化、保定清西陵;特色民俗艺术,包括河北梆子、评剧等21个地方剧种,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等130多种地方传统舞蹈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包括唐山皮影、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数十种特色民间工艺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如西柏坡革命圣地。

1.1.2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与京津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梯度差”使河北省具有接受辐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2]。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战略经济圈,文化产业单位上万家,涉及20多个行业,集中了我国80%的影音制作机构和人才。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通过大力培育和招商引资等措施,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农村文化产业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1.3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农民收入水平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对文化产业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可带动农村文化旅游业、特色饮食业、特色手工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由2005年的3 481.60、130.71元增长到2012年的8 449.60、365.08元,增幅分别为142.69%、179.31%,恩格尔系数也由41.02%下降到33.12%。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经济基础。

1.2劣势

1.2.1发展机制不健全首先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致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举步维艰[3]。文化产业是新兴行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前景预期远不如城市文化产业,投资者不愿冒风险;企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经营风险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意愿,加大了企业贷款难度,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面临困境。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小农意识还比较严重,偏重眼前利益,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引起政府的重视,仍以文化事业发展形式进行,相关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缺乏对市场的有效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政策。

1.2.2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比重偏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依次为12.0%、52.7%、35.3%,虽然同1994年三次产业贡献率(15.1%、55.8%、29.1%)相比,农业的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仍为主导,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增幅很小,同发达国家60%~7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同时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德艺双馨的民俗艺术家、民间工艺技术缺乏继承人,导致文化人才断层;农村工作环境不及城市,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营销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短缺也是造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重视不够,地方设立的传统文化技术学校只重视文化艺术技术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思想教育。

1.2.3文化园区、集聚区亟待完善河北省有7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集聚区缺乏完整的产业规划和管理,特色不够显著,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最后因“有园无业”变成产品的展览园或文化博物馆。园区专业人才的缺乏,咨询机构、服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为文化企业进入、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条龙服务机构缺乏,都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文化集聚区的长期发展。集聚区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等经济优势,如果不能与区域特色文化相容,并产生文化黏性,则没有任何意义[4]。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初始动力,要使其持续发展,园区内部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善、不遵循市场规律,那么,这种集聚只是一种空壳[5]。

1.2.4农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不仅影响着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还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城市。2005-2011年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年均7.22%,小于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0.71%);全国农村及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分别为9.57%、12.85%,河北省农村和城市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为7.22%、10.71%,均落后于全国文化消费水平。

1.3机遇

1.3.1产业政策环境优势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省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10-2015年)》、《河北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繁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完善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政策规定,突出抓一批以蔚县、曲阳、武强、平泉、北戴河、丰宁、双滦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为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树立一批县域文化发展典型。最后,河北省政府每年评选出“三个十”,即十个文化特色县、十个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及十个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更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1.3.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经验可循河北省部分农村积极地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为其他农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蔚县剪纸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典型,被称为“蔚县模式”,其2012年剪纸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GDP的6.4%,初步形成“展示-营销-基地-培训”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成为蔚县新的支柱性产业。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积极通过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途径推动技术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业态创新。坚持由分散的小作坊逐渐走向规模化、连锁化生产经营,由店面销售走向网上营销,由单纯的实体集聚走向有着巨大潜在消费市场的无形集聚的道路。河北省推广蔚县经验,将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重点培育曲阳石雕、馆陶黑陶、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民间工艺地域性产业基地。

1.4威胁

1.4.1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等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较低。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平均水平为9 551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4 893元,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5 331元相比差距甚远,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133∶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1.4.2其他文化大省的威胁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4-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但河北省文化产业起步晚于北京、上海、广州、湖南等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未真正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与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省的文化产业贡献率(6%~12%)差距还很大。

2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建立“双轨制”投融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民营资本注入、引进外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政府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解决农民资金短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加快建立民营中小银行的步伐。商业银行从基层撤出后,广大的县域农村只剩下农村信用社这一单一的金融机构,加之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不高、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致使相关地区的中小文化企业处于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难境地。因此,在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应逐步创造条件并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步伐。建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或城乡信用合作社联合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2.2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联动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性,可以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政府引导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将农业资源同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当地特色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味饮食、民族服饰等资源,开发休闲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引导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餐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定向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人才优势,为县域及广大农村输送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地方性文化手工艺制品技术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培养文化技术传承人的同时,进行中华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

2.3完善实体集聚,打造无形集聚

完善实体集聚区的建设需要依托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优势,建立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园区、基地,逐步形成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将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个性化、差异化[6]。打造园区无形集聚新模式则要求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实现园区集聚不仅可以是实体形式的集聚,还可以形成无形集聚,如逐步实现“网络集聚”,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入驻园区繁琐的手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文化企业的交流范围。

2.4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政府应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电影院等,丰富农村文化消费,并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子营销网络服务,拓展销售渠道。第二,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特色文化产品,以适应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差异和消费形式多样的特点。第三,积极引进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打造特色文化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文化形象,还能提高农村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民俗演艺业的发展[7]。

2.5实施文化产业“死”-“活”-“动”战略

政府应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注重结合农村本地实际,发挥乡镇及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积极借鉴典型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死”到“活”的转变。同时,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比较优势带来的溢出效应[8],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真正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活”到“动”的转变。

3小结

河北省农村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应对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走特色发展道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经济两种属性。发展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文化同商业、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坚持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河北省逐渐从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 张俊生.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究――以芜湖市为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1(6):73-76.

[2] 李乐明,叶彩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41-43.

[3] 潘彩霞,高晓春,张彦国.唐山滦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11-16.

[4] 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41-44.

[5] 姜长宝.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9):236-239.

[6] 张姣姣.论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30):160-161.

篇8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遵循一般文化产业集群的普适性规律,同时由于西部特殊的文化空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又呈现出不同于中东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异质性特征。政府引导、行业协会推动、虚拟产业集群引入共同构筑起不同层面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集群

一、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现象

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具有一定关联的文化企业或机构同处一个地理空间,形成优势互补,并产生孵化、引领、示范效应,最终辐射其它文化企业的聚集体。民族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新领域,把文化事象纳入和嵌合到产业集群逻辑既需要传统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可融合性,同时,作为民族地区新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属于民族经济学的范畴,对其研究也需要民族经济学语境的可沟通性。一般意义上,学术界把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作为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起点,马歇尔认为如果一个大企业附近集聚了很多中小企业,则这一区域就可以称为“产业区”。不过当时的产业区只是相对于农业区而言的工业区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产业集群的的集群必须限定在一定空间领域,一定有关联性的机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聚,分享资源、组织间共通互补。“随着二战后法兰克福学派的日渐式微以及布尔迪厄、费瑟斯通等为代表的消费主义走向,文化产业的合法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得以解困,代之而起的,是世界文化市场的利益竞争潮起潮涌和文化产业财富的万众瞩目”①。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经历“内需型经济、消费型时代”,各发达国家调整发展策略,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希望向再工业化模式转型,以顺应世界经济“再平衡”要求。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创新性强、高渗透性等特征,与目前强调产业结构升级、减少能源消耗不谋而合,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集约、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政策领域,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发区和高新科技园区成功的经验映射到文化产业领域。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本质、产业化发展现状、意识形态特征以及知识网络的全球兴起也使得文化产业集群繁殖生长。在产业集群发展延伸的历程中,一方面产业集群的普适性规律自身不断嵌入经济社会中延伸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布迪厄所认为的:当一个结构元素要进入或者渗透另一个场域中时,必须先通过场域特有形式和理论特点的中介环节,预先历经一次重新塑造的过程,即是说只有遵循这个新场域的逻辑,转换成这个新场域本身的结构元素,才能渗入这个新场域。“文化产业聚集区具体称谓有‘园区’及‘聚集区’等,其实质是生产要素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根本动因是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诉求”②。2007—2011年,文化部认证了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极大推动了全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文化产业集聚的意义排序和发展限项上有了清晰指向。文化产业集群遵从产业集群发展的普适规律:即规模合范围经济、创新驱动、知识溢出、人才资本集聚,但文化产业发展核心是创意与智力劳动,因此除了恪守产业空间集聚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受限于文化自身规律影响,不仅如此,与其它物质性生产领域的产业相比,文化产业还有意识形态功能,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政府利用行政权利配置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集群化特征更加强烈。西部地区主要包括贵州、云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文化资源禀赋参差不齐,其中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属于民族文化资源蕴含较丰富的地区,由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民族文化产业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资本和文化中,这种根植性特点与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紧密联系,使得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呈现出产业化、集群化态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融合民族文化资本化、文化自觉和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构建有别于东部城市或发达地区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对这一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探究,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产业的资本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意义重大。

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异质性

(一)现实环境:西部文化资源特点

资源禀赋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穿透力的因素。经济区位理论研究者认为,地理环境、资源条件是决定企业地理分布的主要原因。Ellison和Glaeser的研究也表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更多来自当地资源禀赋或政策优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以独特的地理空间为生存场域,地理空间与文化要素协调融合,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网状结构。

1.地理空间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由于区域广阔、历史上交通不便等原因,西部生态系统中的遗产基因库耐受外部环境的“生态阀殖”高,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从而形成生态物种的丰富性与特色化,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造就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独有的建筑服饰、节庆演艺、民族民间工艺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

2.文化要素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土地面积546万平方公里,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众多文化类型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域生活的独特风景。这些优势的文化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增值性,一旦搭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进行整体开发与集群规划,极易转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异质性: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产业集群现实效果描述

异质性被频繁用于环境、医学等诸多领域。异质性与同质性相对应,也即独特性和个别性。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在资本、科技、人才等因素作用下集聚发展时,西部地区开始零散出现了部分小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这种集群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国家的投资以及一些区外因素推动,它的产生形成既不遵循经济学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规律,也与中东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有所区别。

1.资源型集聚———普适性发展模式

产业聚集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的重要条件是靠近资源地,文化产业所依托的文化资源具有的区域性、民族性和延续性,为文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更多承接了以本地资源为重点的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的单方面依托使得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原始单一、运作和建设模式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新经济环境下市场、创新、集群企业间网络等相互作用下的协同效应未发挥,依靠科技优势和创新元素的文化集群较少,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2.规律性偏差———违反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性特征

集群倡导计划认为,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文化聚集的动力主要有社会动力、经济动力、政府动力等。在西方,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是产业发展辐射周边,形成产业群。西部地区计划经济痕迹浓,许多大型文化企业并不是本土内生力量发展的结果,而是依靠政府力量,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自上而下形成的,这类产业集群从一开始培育到最后形成,政府始终起到很重要的扶持作用。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地方政府在培育本地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个典型的问题,即违背客观规律的过度干预和直接参与,对本地企业采取行政捏合手段人为建立产业集群,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文化产业集群自身的特色定位并不强,尤其是与所在区域的特点联系不够密切。

3.梯度格局———非均衡式发展现状

首先,西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等文化领域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和集团,基于国家政策扶持发展成效显著;依靠传统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风生水起;现代高新技术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中动漫游戏在部分省区已初步形成产业群,但集群化发展不充分,处于成长型和培育阶段。其次,西部绝大多数文化产业集群属于原生型,即依托当地自然条件或该地拥有手工制作某方面的传统而形成的地域根植型,引进型较少,民营资本投入较少,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集群投资格局。最后,西部文化产业集群呈现出集中性和不均衡性,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如四川、重庆文化产业集群数量和类型多、专业化程度强、资源配置效率高;而经济落后的青海、、新疆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滞后。总体来看,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虽然发展空间较大,但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集群仍有较长的路。

4.效果性归宿———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

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是通过集聚、孵化、引导示范功能产生规模经济。具有经济学属性的规模包括纵向和横向规模。纵向规模即企业生产环节的多少,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和产业关联度。产业集群往往围绕一条或一组产业链展开,“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相关企业集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①产业链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了研发、生产、营销,主体产品和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等。西部文化产业集群企业主要通过分立和效仿的方式产生,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趋同、不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经营效率不高;从横向发展看:西部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企业形成内封闭系统,与其他地区协作化程度不高,联合行动效应与制度效应不明显;同时,西部文化企业小、散、弱的发展现状也使得这些企业难以受大企业的辐射,缺少信息知识交流,造成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

三、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产业经济模式。同样,文化产业集群的构设也有不同的类型和模式”②。当一种产业发展自己的产业集群时,必然把他的产业属性带到产业集群中,按照国家统计局2012《文化及相关分类》,立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现状,文化集群应从三类产业特色出发,差别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产业———重视政府引导

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等类别是文化产业的基础业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也是实践发展中文化产业的核心构成和重要经济支撑。传统文化产业有极强的意识形态特征,对比其他产业,政府与文化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这些产业门类还存在总量偏小、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和服务类型单一等问题。因此,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有赖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注意生产要素的集约型、资源配置的倾向性、政策供给倾斜性。这种模式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征选择示范性企业或园区,通过成功的运作实践,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同、相近和相关企业聚集,最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集聚发展过程中政府努力建构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金融、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资本进入;鼓励各地立足于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市场条件通过高标准的规划,推动文化产业从无序、盲目发展向有序、自觉发展转变。尽管这种模式违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现阶段单纯的市场之路无法完成自身的有效集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号召和宏观管理下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对于目前发展得并不成熟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企业来说,对企业生存、发展非常关键而具有实际意义。

(二)特色文化产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经济学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在产业分工布局中相对另一个区域的产品生产处于劣势,应该选择劣势最小的发展,去换取发达区域劣势最大的产品。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工艺美术品、休闲娱乐、会展节庆是凸显西部优势的主要领域,最能代表西部文化产业形象和特点。但这些门类的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等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粗放型经营明显,生产组织方式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集群并不是一种可以遍地开花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西部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文化产品内生于特定文化,如,云南很多民族民间工艺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地理上难于集聚,生产上不适于进行现代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基本不按发端于城市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这一部分文化产品在产业规模上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这种发展模式更多依靠行业协会参与产业发展,依靠同业自治的方式来保护地区行业的利益,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行业评比、行业培训、行业监督、协调会员纠纷方面的中介作用,搭建联系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各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横向的渠道畅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产业运作机制。

(三)新兴文化产业———引入虚拟产业集群

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产业;文化传播;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广播电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特色和规模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特别是广播电视产业具有突出的媒体属性,其发展能力与国家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息息相关,溢出效应十分显著,综合效应远远大于非媒介产业,因此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创新与变革既具有重大的传播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在综合国力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现阶段,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就其现状分析,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产业资源丰富

广播电视拥有有线电视传输覆盖网、丰富的频率资源和完善的节目系统等优质、充裕的产业资源,具备发展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内容服务方面,广播电视系统拥有最完整的信息搜集、加工体系。它的基本信息功能决定了它能不断汇集着各方面、各层次的政治经济信息,形成庞大的信息库,是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还有一个方面的优势,是广电传媒长期以来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的公信力和品牌效应,国家对文化市场的保护政策和扶持力度等。

(二)市场需求大

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场馆建设等公共文化建设为文化消费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因此,当前广播电视已成为受众最广泛的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主空间。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使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和节目数量和容量急剧扩充,队伍不断壮大。

(三)发展空间广

目前区广电产业功能的开发相对薄弱,大多集中在广告这一块,节目制作与交换几乎未涉及。数字电视经营主要集中在城区,用户很少,农村市场尚未启动。宽带数据业务虽已正式启动,但相对电信、移动、网通、铁通来说,市场占有份额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IP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产业未涉足,广电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世界发展角度来看,传媒产业已经形成。作为现代电子传媒,广播电视不仅具有制作传播信息、舆论导向、娱乐及教化等功能,也具有明显的产业价值。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的发展机遇和平台。虽然说广播电视正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但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广阔的市场活动空间,同时,也在多媒体合作上提升自身的价值。

二、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改革体制增活力

要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不断深化广电体制和机构改革。一是把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使经营性业务逐步走上产业化轨道。二是根据广电特点,探索实行制播分离制度,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节目和其他栏目可逐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行节目的招标采购,收入按市场机制分配。三是鼓励民营资本以参股、合作等形式,大胆尝试组建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广告制作公司、民间节目制作公司,将部分电视节目特别是广告经营等业务要全面推向市场实行民办民营。四是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破用人制度上的“铁交椅”,实行全员聘用制、干部竞争上岗、职工双向选择、栏目制片人竞聘制;打破分配制度上的“铁饭碗”,推行“买新闻”制、制片人制和效益工资制。

(二)加强与互联网等媒体的合作

广播电视在加强与传统主流媒体合作的基础上,尤其要加强与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合作,要学习和利用互联网互动、开放、广域、丰富、共享、时效、灵活、兼容、廉价等8大优点。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都成立了自己的网站,今后应该加强对于这些网站的管理和利用,与互联网深度合作。

(三)加强多元产业合作经营

广电产业要善于同大的传媒机构、相关产业机构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创造新的合作发展机遇,走多元化经营、综合性开发的产业发展之路;要突破广电产业内部资源垄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坚定地向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级别服务方向发展。比如,有些地区广电媒体开办的农业频率频道,在为“三农”服务的同时,形成了广播电视与农业相结合的衍生产品销售平台;广电媒体与中国传统文化演讲活动相结合,形成各种讲堂、讲坛,在传播之余的同时推动了文化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发展;有的广播电视媒体组建自己的艺术团体,主动服务社会、行业和个人,拓展了服务领域,这一系列作法既促进了广电产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广播电视的影响,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小结:广播电视产业在中国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年轻产业,其发展如雨后春笋。文化产业的兴起给广电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动力,创造了契机,广电产业只有与时俱进,乘势而上,求新求变,在波涛汹涌的文化产业大潮中练就本领,强化功能,拓展领域,才会使广电产业走出一条既符合媒体自身发展规律,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新路,才会使广播电视在新时期里呈现出科学发展的新魅力。

参考文献:

[1]吴世慧.对青海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8,(4)

篇10

丽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近年来丽江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1年5月,在丽江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上,中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把丽江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建设相互促进的经验誉为“丽江模式”,并在亚太地区推广。

一、丽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丽江旅游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丽江旅游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要素日益齐备,产业体系趋于完善,并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品牌塑造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2011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84.0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2%,其中,海外游客76.12万人次,同比增长24.5%,旅游业总收入152.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6%。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3.62亿元,增长1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8%,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

(二)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有力推进了丽江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开发。2008年底,丽江被中央列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2011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3.3倍,占GDP比重达11.8%,比全国的2.75%、全省的6.1%分别高9.05、5.7个百分点。观看《印象丽江》人数再创新高,全年共计演出905场,实现营业收入23164.09万元,同比增长26.50%,实现净利润9756.31万元,同比增长41.65%。《丽水金沙》2011年演出980场,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收入8000万元,实现税收510万元。

二、丽江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情况

风光是旅游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丽江旅游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就丽江而言,特色和新兴的文化产业与已经较为成熟的旅游业达成互动发展,对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扶持为互动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与条件

“十一五”,市委、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和全面开放的六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清洁能源基地”、“生态产业发展基地”和“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三大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丽江旅游“二次创业”,加快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步伐,在2008年的全市旅游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实现丽江旅游科学发展的“六个转变”。在市委二届九次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以自然为本,特色为根,文化为灵魂,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发展原则。

(二)良性互动实现互利共赢

多年来,丽江通过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以旅游彰显文化底蕴,形成互促互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影视与旅游业的组合。《千里走单骑》、《一米阳光》、《茶马古道》、《大东巴的女儿》、《木府风云》等影视作品的拍摄,使丽江成为独具吸引力的拍摄地,进一步宣传了丽江形象。二是演艺产业与旅游业的组合。丽江在发展文化旅游过程中,充分利用旅游优势,通过打造纳西古乐、东巴乐舞、《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文化品牌,提高了丽江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丽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文化创意活动与旅游业的组合。先后成功举办了丽江束河中国情人节、雪山音乐节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验性节庆活动,有效提升了丽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文化旅游互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在束河古镇“以镇建镇、以镇养镇、以镇兴镇”的保护开发模式促进了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当地村民成为古镇保护开发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人均纯收入从开发前的800元提高到目前的4000多元,呈现出旅游、文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二是玉龙雪山景区加大旅游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吸纳一批青壮年群众进入景区公司就业,仅《印象丽江》节目就吸纳了当地农民演职人员600多人。同时,景区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拉市海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展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了当地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拉市海共有800多户1200多人参与旅游,参与旅游农户月平均收入达2600元。

三、金融支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

(一)信贷支持情况

丽江市金融机构对旅游文化产业信贷投放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总量双双增长,横向悬殊较大;2009年末至2012年3月末,丽江市各金融机构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贷款余额稳中有升。截至2012年3月末,丽江市金融机构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为20458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0.77%;旅游业贷款余额217503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