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7-09 09:1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毕业设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针对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和将来工作的特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应从毕业设计的选题、中间设计过程的指导和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几个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并在毕业设计结束后进行认真的经验总结。
一、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对大学生的训练效果。指导教师在给学生选取毕业设计的题目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回归工业的理念。选题应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增加课题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平时的科研工作过程中,注意搜集整理,进而积累一些适用于大学生毕业设计的科研素材。
2.具有前沿性或前瞻性。选题要避免过分的重复劳动,应该考虑到国内外专业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专业特点,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便于指导。选题应该基于指导教师专业特长领域,最好能够与指导教师已完成或已经有较大进展的科研项目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得到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完善科研课题,同时也会感觉到得心应手。
二、毕业设计的指导
1.以身作则,端正大学生的科研态度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点马虎和失误都将造成后续产品开发过程中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伤害。因此,在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之际,指导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对其今后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求实、勤奋、敬业、一丝不苟。这些好的工作习惯和科研态度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另外,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科研项目逐年增多,受经济效益的影响,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阴暗面,不正之风时有发生。大学生是纯洁的,同时也是很容易受到污染的。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工作态度之余,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他们在学会做科研之前先学会做人,这样才能结合自身的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材。
2.重在引导,给大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指导毕业设计主要是传授给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就是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因此既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挥,也不能无微不至、面面俱到。
有的老师将毕业设计任务书交给学生之后,任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想方案、设计结构、撰写论文。学生接到任务后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逐渐失去了毕业设计的兴趣,最终甚至会产生反感情绪,根本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训练目的。有的老师则走向另一极端,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把所有的相关设计资料、文献和图纸交给学生,并制定好了毕业设计的所有细节。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指导教师的思路一步步地做下去,而无需进行深入思考,整个毕业设计下来只是进行了一系列重复性工作。虽然表面上看学生的工作量很大,自始至终忙忙碌碌,但是却没有从科研能力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避免上述两种极端情况发生,下达的任务书中内容明确但不能过于详尽,使学生感到目标明确且方法自由;指导过程中重在讲解方法而不要过多地涉及细节,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既能感觉到设计任务的压力,又能体会到自由发挥的快意,任务完成后会有成功后的喜悦和成就感。
3.结合实际,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从事与工程实际相关的工作,因此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毕业设计正是培养大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
针对工程意识的培养,选题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有的毕业设计仅仅是做个动画、做个界面,或者是单纯地做一些仿真计算,表面上看毕业设计很新颖,但实际上学生得到的锻炼很有限。如果动画、界面或仿真的题目能够与实际系统结合起来,加强课题的工程性,就可以使毕业设计内容丰富而充实。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一定要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并且涉及的内容要广泛,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工程能力训练。
工程意识的培养与指导教师的引导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工作内容的实用性,随时指出其实际应用或生产当中会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加以适当点拨。积少成多,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专业知识狭窄而单一的专门性人才已经不再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对大学生的培养也必须是全面而多方位的,尤其是在毕业设计阶段,更应该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培养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大学生书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4)培养大学生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
三、提高学生论文撰写与答辩能力
科研工作的成果一般都需要用文字表达出来,以便于保存和传播,有时还需要用语言进行概括,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有些科研人员科研能力很强,工作成果也非常突出,但却不善于将研究成果表达出来,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发展、研究成果的推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正因如此,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尤其应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论文写作方面,格式必须规范,严格参照论文的书写要求;内容要充实、有条理、取舍得当、重点突出,能够让读者充分理解作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应该严格把关,认真指导,利用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过程,帮助大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写作习惯,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
此外,在平时工作汇报和阶段总结时,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讲解能力,特别是针对工科结构、工作原理的介绍,力争用最简明的语言突出自己的工作内容。毕业答辩是训练学生正式场合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指导教师应该就讲述内容的分配、语言的运用、结论的提炼、课件的设计等给予认真指导。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会议交流、同事间交流、向上级汇报工作、给下级部署工作都需要语言表达,可见语言表达在工作交流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2
关键词:三维设计;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这些年来,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每年有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瓶颈之一就是我们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人才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如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差,不能快速适应岗位任职的要求等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所必需的人才,作为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一现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三维设计能力
观念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主观意识,教师的主观意识对教学工作影响很大。近十多年来,由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先进设计技术的同步发展,CAD、CAM、CAPP和CNC正在促使社会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革,虚拟产品开发将从根本上改变设计、试制、修改设计和规模生产、维护的传统模式,通过在虚拟开发环境中生成数字化产品原型或软产品原型代替传统的硬样件,进行测试,对其性能、可销售性、可维护性、成本和外观等进行预测和评价,来提高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二维图形表达物体的时代将逐渐被三维图形所取代,三维建模及仿真对产品的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企业已经在采用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在开发产品,然而,目前无论是在机械制图教科书中还是在讲课内容上,主要还是以介绍AutoCAD软件为主,虽然AutoCAD软件具有三维数字造型的功能,但它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设计,不能实现尺寸驱动;三维功能不基于特征;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不共用统一的数据库。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压缩传统部分内容,增设三维软件如Solid works、UG、Pro/E等三维实体造型软件的教学,为培养学生初步的三维设计能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高校工科相关专业学生首次综合应用课程相关知识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机器的一个重要性的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主要部件的非标准件进行三维实体设计,确定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提高和强化学生三维实体结构设计的能力;按功能和结构要求对主要部件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并进行模拟装配和干涉检查;生成二维装配图、零件图,来达到熟练掌握工程图的生成、编辑修改、尺寸标注方法。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一步锻炼了学生三维设计的能力。
二、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工程素质训练
工科教学中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使学生拉近了书本与工程实际的距离,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综合工程素质的重要环节。为此要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以往实习与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建立起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改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操作的实验;开放实验性,鼓励学生多做实验;根据自身情况选作相关实验,并且对于每个实验记予一定的学分。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可以聘请企业人员兼职任教,并进行专业课的讲座和企业教学。
机器的设计一般应包括两大部分,即实现预定要求的运动设计和克服生产阻力实现预定工作能力的设计,它们分别是由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这两门课程来承担的。显然,如果两个课程设计各成一体,割裂了机械系统的设计思路,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果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必将使学生从设计一开始就注重机械系统的设计,学生经历了从运动方案设计到结构设计的全过程锻炼,增加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从知识形成能力的飞跃,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传统的金工实习内容:车、铣、刨、磨、焊、钳、锻等实习工种对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金工实习的内容应当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缩短传统的金工实习内容时间,增加机械拆装实训、数控加工实习内容和特种加工的内容,如在实习中让学生完成从零件的编程到亲自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
三、加强毕业设计的综合训练,提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性总结和各个方面能力的一次综合开发与实践的过程,它大约占用了整个大学教育时间的1/8,因此,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最终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我们要求参加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必须提前申请,经过教研室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向学生公布。学生自主选题与教研室协调相结合,原则上2~3人一个课题,设计内容既有相同又有不同,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既培养了学生在设计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同时要求指导教师定时定点指导。在毕业设计中,教研室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其全程进行跟踪管理,安排不定期检查和中期检查,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上交设计的全部内容,经答辩小组予审后确认答辩资格。答辩中统一评分标准,严格分项打分。
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是综合性训练的课题,也可以是来源于生产实际和教师科研项目的课题,但综合性训练的课题总量不超过毕业设计课题的1/4,这样可以使大多数同学在毕业设计中能受到真刀真枪的训练,另外还允许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允许有部分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机电专业 毕业设计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五年制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以后从事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设计方面的要求,我们总结了近几年各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经验与教改情况:由具有丰富专业教学经验及生产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三合一的职业技术项目的设计。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内容选择上充分体现“理论够用,能力为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彰显针对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强的特征,通过设计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例,按照生产实际要求和实际方法、步骤,进行设计、选材、加工等。
2.精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题目,查询所必需的一般设计资料和最新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对产品的加工工艺及毕业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融合,对引导学生形成实践计划方案,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针对性很强。
3.从拓展学生对本专业广度和深度的要求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10个典型的毕业设计课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从当前机电专业的普通高校的本科、专科;职业院校的专科、电大生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如下表)调查情况看:
1.普通高校的多以论文和样品的形式,论文为主,样品为辅;
2.职业院校的专科、电大生以论文的形式,论文为主;
3.五年制高职以论文和样品的形式,论文为辅,机械加工产品为主。
毕业课题列表
根据高职学生的技能优势,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2005级学生的毕业设计小组要进行课题的开题报告论证、要进行中期毕业设计进程的报告、要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及毕业成果演示。
二、确定选题进行理论设计
05大专机电有两个班级,80多人,我们把它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7―9名学生。
1.选题并确立10个课题。选题主要从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在利于巩固、深化、扩大所学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训练;尽可能与生产、科研、管理、教学等实际需要相结合。课题由指导教师组提供十个选题方向的主导意见,允许学生提供建议供指导教师组参考。选题应尽可能选择已经在实际生产中投入使用的,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符合教学要求、价格适中、能够组装完成的产品。选题难度要适中,任务量应保证中等水平学生经努力八周时间内能完成,不得选择纯论文性的选题。教师指导组经过分析、筛选提供的十个题目是: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设计、弓形模具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路灯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物料自动分拣系统、圆形薄片冲裁模的设计、智能小车的设计、CA6140车床控制系统的设计、机械手的制作设计、四层楼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生可以自由结合组成10个小组,但是每个组的人员不能偏差过大。每个小组组长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合理地把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允许每个小组在10个课题内自选,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选题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
根据选题时查阅资料的情况,学生要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可行性的论证,也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审查后生效。
开题报告一般由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预期效果、本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六个部分组成。
中期汇报主要是学生对前期设计的情况是否和计划中一致,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后期如何修正计划,可能出现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完善。答辩领导小组的建议。
2.毕业设计的书面文字的形成
毕业设计既要保证每个学生经历一个课题的全过程,又要保证每个学生均有其独立完成的部分。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图书资料的查阅,把自己的思路和指导老师交流,通过多次的修改后,形成书面文字,理论部分的文字说明和图形不得少于8000字,不包括封面、目录、总结、参考资料,等等。所有图形、表格和文字都须用计算机打印,装订成册,人手两册。
3.答辩
答辩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一场“口试”。通过这一形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总结设计、材料购买、零件加工、产品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应变能力及自信心,为真正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答辩主要考查学生的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答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学生总结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在设计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分析设计效果,找出不足和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把实践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答辩专家组由本专业的专家和校外院校专家组成,指导教师不能参加,并邀请学生家长和相关用人企业的领导参加,让家长和企业了解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和工作能力,为下一步学生就业做好宣传工作。
学生答辩小组,由本小组推选一到两人主答辩,其他同学辅助答辩,主答辩要把小组人员的分配情况、开题报告的论证、设计的思路、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零件购买、加工、装配过程、演示效果进行汇报。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原则上应该由分工的组员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并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成果的运行,回答直到专家满意为好。
4.成绩评定
评定成绩的根据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的质量;二是答辩的表现,而答辩的表现不低于毕业设计的质量;三是选题报告;四是毕业设计中期汇报;五是材料购买的价格及质量的好坏的评定;六是产品加工、装配后的运行效果如何。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档次。
三、产品的形成
购买小组的同学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材料及各种零件的性价比。把需要的材料、外购件及标准件买回来。
负责加工小组的同学了解零件使用的材料及性能,熟悉零件图纸,了解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同学们有的要进行钳工加工、焊接、车工加工、数控加工、线切割,等等。
装配小组要了解机电设备的装配工艺过程,做好装配前的准备工作,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产品的结构,各零件的作用,相互关系及连接方法。确定装配方法,确定装配顺序,检查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对照装配图清点零件、外购件、标准件,等等。对装配零件进行清理和清洗,对某些零件还需进行装配前的钳加工(如:刮削、修配、平衡试验、配钻、铰孔,等等)。先进行组件装配,再部件装配,最后总装配。调节零件和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松紧,等等,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轴承间隙、镶条位置、齿轮轴向位置的调整,等等)。用量具或量仪对产品的工作精度、几何精度进行检验,直至达到技术要求为止。进行空运转和负载运转,试验其灵活性、振动、温升、密封性、转速、功率、动态性能。凡要求不发生漏油、漏水和漏油的零件或部件在装配前都需做密封性试验。为了防止不加工面锈蚀和使产品外表美观要进行喷漆和涂油处理。
四、实物成果演示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购买材料,加工零件,组装产品,试运转,收获了成果,感到五年的学习还是有成效的,心理上得到满足。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演示员,向评委专家、企业领导、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向他们解说产品的功能;也是向领导、老师、同学们汇报自己五年来的学习是有效的劳动;还可以把自己毕业设计产品的制作过程用相机录制下来,作为自己就业时的一种很好的推荐材料。
五、成果扩大
经过05级学生的第一次毕业设计的成功,我们对五年制高职毕业设计的前景有了很大的信心;06机电大专我们也选择了10个不同课题,不同的是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经验丰富多了,把05机电学生毕业设计的优缺点分析给06的学生听,让他们在毕业设计中少走弯路;07机电大专也选择了10个不同的课题,他们毕业设计的质量将会越来越高。现在我们的毕业设计成果展览室的样品越来越多,我们诚心地邀请领导、专家和同行们来我校指导、交流。
五、结语
我校机电专业的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既能符合普通大专生理论毕业设计的要求,又能把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展示出来。这向社会说明在职业学校的学习是有很大收获的,展示了高职学校学生的能力,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张桂香主编.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
[2]张华主编.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
[3]孙波主编.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宝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宋守许,刘志峰,夏链,李军鹏,李旗号.工科大学毕业设计调查及其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5]韩晓燕,张彦通,李汉邦.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设计评审的分析和建议.高教发展与评估.
[6]曹成茂,李玉洁.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毕业生;就业能力
理想的就业是当前每个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的基本动力和目标,艺术设计毕业生同样也是如此。然而,在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过程中,一方面,用人单位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从而招不到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员工;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抱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为何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原因有多方面的,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就业能力的缺乏是主要的。事实上,每个高校都有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毕业设计”无疑是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发现,“毕业设计”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就业的支持作用并不太理想。下文主要就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进行深入地探究。
一、关于“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最后阶段所采用的一种总结性实践环节,是学生针对课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升华,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设计”一般开设在第八学期,由于各方面原因,企业的招聘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毕业生的应聘也随之开始,而此时学生正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还没有开始。显而易见,“毕业设计”落后于毕业生就业进程,自然也就不可能对就业产生支持。
大学四年级下学期“毕业设计”全面展开,但同时也是学生就业选择、考研复试的关键时期,“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产生了冲突,学生真正投入到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部分高校考虑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落实工作而不惜降低课程要求,“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因而作品质量总体下降,教学大打折扣。指导教师既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负责,也不得不考虑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处于两难境地,指导毕业设计的热情不高。这种尴尬局面主要源于学生、管理者和教师等对“毕业设计”没有深入的认识,将其和就业对立起来。
另外,“毕业设计”的选题和过程闭门造车,没有较好地考虑社会需求,从而造成和市场割裂。艺术设计有别于其它专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社会和人们服务的实践活动,需要融于市场之中,因而设计教学要突出对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培养。而当前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数采用虚拟性课题,虽然有些创意新颖、形式完美,但由于忽视了市场具体需求,设计作品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具有商业价值,因而得不到客户的认可,设计成果停留在展板上,也不可能转化为实际应用,对设计应用能力的提高没有针对性,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此外,多数高校的设计专业办学时间不长,并多以青年教师为主,而多数教师硕士毕业后就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教学停留在理论阶段,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更是难以深化。
二、毕业生就业能力
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掌握知识、技能以及提高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自身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素质,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由于艺术设计的专业性质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毕业生还应具有准确把握社会需求、与客户沟通、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甚至业务等多方面的能力。笔者有过公司工作的经历,明显感觉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艺术设计需要服务于社会,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多和客户交流,努力向客户推销自己的创意,反之最好的方案也有可能得不到客户的认可,从而停留在方案阶段。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走到了大众化阶段。艺术教育更是迎来了“”,各类高等院校不顾条件与否都纷纷开设设计专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设计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艺术热”为高校带来可喜发展势头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问题。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急剧扩张,许多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软硬件条件几乎突破了极限,以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整体素质出现滑坡,不能顺利就业。例如,从我国高校动画专业的发展来看,2003年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达到93家,在校学生7000人左右。2006年达到447家,拥有动漫院系的高校就有230家,在校生总人数达到6万。现在又有多少家,还没有准确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比2006年要多得多。而2004年,我国动画专业的研究生不超过10人。如此庞大的动漫教育机构,师资却极其缺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处于低层次。2011年,动画更是排在红牌专业(失业率较高,就业率持续下降且薪资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首位,动画教育潜藏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给动画行业带来深层次隐患。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趋理性,企业急需招聘能直接胜任岗位需要的设计人才,以免增加人力资源成本。而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毕业生对其它相关行业一无所知,缺乏市场实践能力,面临从校园到市场、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不能立即满足岗位的需求,陷入不能及时就业的被动局面。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新材料、新工艺大量出现,知识更新换代周期明显缩短,人才需求层次发生变化,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篇5
关键词: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97-03
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具有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1]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尤为重要。随着学生人数以及管理要求的提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经历了全手动管理、院级信息化管理和校级信息化管理三个阶段。
一、毕业设计全手动管理为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009年之前,学校所有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为指导进行。整个毕业设计分为毕业设计动员、学生选题、毕业设计前期检查、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和毕业设计后期答辩等阶段。各阶段又有子任务需要完成。
在学生选题阶段,教师设置的题目和内容要让学生知晓,并且学生和老师之间需要有沟通交流的机会,进而选题。学生可能对某几个老师的题目感兴趣,但最终只能选择一个老师的一个题目。老师所带的学生数也是有限制的。在毕业设计前期检查阶段,各毕业设计小组组长需要查看本组教师的任务书和学生的开题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和规范,并需要把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生使其进行整改。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阶段,学生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分组答辩。各毕业设计小组需要根据任务书的进度要求检查学生目前的工作进度,提出问题和建议。所有这些不仅需要在场参加答辩的学生知道,也需要他们的指导教师了解。在后期答辩阶段,学生提交论文后,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进行评阅打分,学生按照答辩要求演示PPT和程序,答辩组给出学生的答辩成绩。学生的毕业设计总评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按比例构成。
以上这些过程均需要学院教务员向指导教师和学生下达通知完成。期间的各种成绩汇总、报表填写均需手动完成。在我校专业数量和师生人数迅速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全手动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毕业设计工作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毕业设计管理手段的改革。
二、院级毕业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为解决日益增长的毕业设计管理的信息化需求,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和“信息管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为依据,信息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8年自行开发并于2009年使用了“信息管理学院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毕业设计辅助管理工作。该系统具有毕业设计基本信息一次性输入并随时更新功能,保证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题目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具有汇总统计功能,各角色教师录入成绩后系统按照比例统计出学生的总评成绩,提高了毕业设计效率保证了学生成绩的准确性。教师间可以相互沟通学生毕业设计情况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规范和辅助的信息系统构成了我院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两条主线,该管理系统从2009年到2013年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功能模块建设,完成了1713名学生、250余人次教师参加的毕业设计工作。其各主要阶段流程图如下。[2]
在前期检查阶段,检查组组长在系统中输入题目、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检查情况,指导教师可登陆系统查看。指导教师根据检查意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在中期检查阶段,检查组长将学生中期检查情况录入系统,指导教师登陆查看,并根据检查意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整改和指导。中期检查流程如图2所示。
在后期答辩阶段,由于涉及到三方成绩汇总计算以及二次答辩,该系统就尤为重要。首先,系统根据三方成绩统计出每名学生的总评成绩;其次,教学秘书根据总评成绩汇总出需要参加二次答辩的学生名单;最后,进行二次答辩确定学生最终成绩。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管理规范与管理系统之间交互众多,涉及到学生、题目、各项成绩评定,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和系统的技术支持很容易出错。经过5年的毕业设计管理实践,证明我院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手段是可靠、实用、高效的。但由于是针对我院情况开发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未考虑学校其它学院情况,故而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全校所有学院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来支撑毕业设计工作。
三、校级毕业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学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整体功能框架
经过2013年在经济管理学院的试运行,2014年学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在全校范围内正式投入使用。学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综合考虑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细节,将使用系统的角色分为管理员、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全局设置,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和学生在系统中交叉合作完成毕业设计各阶段任务。该管理系统功能流程如图4所示。
(1)专业负责人基本任务包括:教师信息更新、教师所带学生任务数的设置、毕业设计课题审核、为毕业设计论文指定评阅教师、学生选题宏观调控、论文答辩分组和论文推优等。其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2)指导教师基本任务包括:课题申报、学生选题管理、过程管理和论文评优等。过程管理包括学生任务书下发、开题报告检查、过程指导记录、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阅及成绩录入、其他论文评阅及成绩录入和答辩成绩录入等。其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3)学生基本任务包括:毕业设计选题浏览、查看课题任务书、提交开题报告、填写过程指导记录、提交中期检查文档、提交论文和附录、查看答辩时间和地点、查看毕业设计成绩、查看警告历史以及下载文件等。其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
2.通过实践需要改进的功能
通过2014年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该套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全校各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需要,能够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提供辅助作用,能够提供师生沟通平台,提高了毕业设计工作效率,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1)增加各学院二次开发平台的自由度。由于各学院专业特点以及毕业设计管理规律不同,需要增加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学院平台的自由度,让学院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功能模块的设置。
(2)增加前期、中期、后期答辩分组的通用性。由于我院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所有检查分组完成,为保证检查组教师对检查对象从开始选题到最后答辩了如指掌,我院各阶段检查分组均一致。系统应保持分组一致性,无需各阶段重新录入分组信息。
(3)增加学院二次答辩功能模块。目前该系统中没有二次答辩模块,无法实现二次答辩的分组、成绩录入等各项功能。
(4)改进中期检查结果由学生录入情况。中期检查结果应由检查组教师录入,这样可以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改进评语自动生成功能。目前系统中各类评语必须在页面输入但又无法自动生成word文档,需要实现页面录入评语即可自动生成word评语表的功能。
四、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向
通过院级以及校级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实践,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建设方向如下:
首先,系统应该既有扎实的基础平台又要给予各学院和部门一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使其能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深入开发和设计。这样的系统才能满足不同学院要求,真正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服务。
其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要与其他教学系统相联系。如与我校正方教务系统连接,这样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就可以直接导入正方教务系统而无须重新手工录入;与中国知网系统相联系,这样就无须学生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和中国知网系统中重复上传论文。
五、总结
我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经历了全手动阶段、学院信息化阶段以及全校信息化阶段,这些阶段的建设经验为以后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整体规划项目,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必带动与之相关的其他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在讨论和改革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应考虑我校其他信息系统的同步关联建设,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毕业设计;规范化;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55-02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在本科生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后所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1]。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进而影响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就业的层次。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向来重视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在2005—2012年间7次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优秀奖。本文结合水声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过程的实际情况,在对多年的毕业设计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就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管理环节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革方案。
1 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现状研究
1.1 理工科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问题[2-4]
1)立题过程存在问题,主要表现: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在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合;题目多为指导教师自拟,与生产、科研项目脱钩;更新不及时,历年题目变化不大,致使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往届学生的论文大部分雷同。
2)学生选题过程存在问题。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往往是指导教师先立好题目,然后分配给每名学生,学生不能按照自己意愿及爱好进行毕业设计。此外,毕业设计题目的事先固化往往导致毕业设计内容对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状况。
3)毕业设计过程监控不严格。由于毕业设计周期较长,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质量监控体系,会严重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4)影响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其他因素。例如,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设计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对于保研的学生来说,其第七学期的课程任务较少,可以开展毕业设计的前期研究,若等到最后一个学期才定下毕业设计的题目,就会影响其研究内容的深度;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在最后一个学期还要进行考研复试、面试及找工作等,压缩了毕业设计工作时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再如,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等存在漏洞,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致使指导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缺乏重视,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1.2 国内高校毕业设计环节改革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国内各大高校对本科生实践环节尤其是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日益重视,不断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对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和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严格把关,对毕业设计的过程严格监控,采取措施调动学生及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校企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校、院二级管理的制度建设,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及写作方法模式化、规范化,严格审查指导教师的资格,建设高水平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毕业答辩模式、毕业成绩评定改革[5-8]。
2 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结合水声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的实际情况及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学院“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阳光心理的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规范化的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即学院在推进毕业设计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学院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措施及实施细则》《水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补充规定(试行)》《水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保密责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毕业设计各环节能够顺利、规范、有序地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各阶段规范化管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1 毕业设计前期
在毕业设计环节的前期,学院根据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将教师进行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题。学院鼓励指导教师尽早立题,所有教师需在第七学期期中完成立题论证工作,使保研的学生可以提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为了保证题目的质量,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督导将分别对立题论证书进行审查并给出修改意见。学院指派专门教师对本科生进行指导讲座,为学生讲解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毕业设计的时间节点要求。设立开题报告会及二次开题制度,要求学生掌握题目的要求,合理设计毕业设计方案,安排工作时间。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对学生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汇报情况进行记录,重点记载学生各阶段工作存在的问题。
2.2 毕业设计中期
为了保证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学院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工作进展。设置中期检查报告会及二次中期检查制度,对学生工作进度进行重点监控,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予以解答和指导。为学生配备毕业设计手册,要求其以周为单位记录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并定期进行检查。
2.3 毕业设计后期
学院选派专任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写作技巧、文献查阅技巧及论文排版技巧进行专题讲座,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答辩前设立成果演示检查环节,要求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软、硬件成果进行演示,保证毕业设计答辩成绩的公平、公正。其中,对于做软件题目的学生,重点检查其程序编写情况、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测试结果;对于做硬件题目的学生,重点检查其换能器或电路板是否已经制作完成,电路是否通过联调,是否有测试数据结果,等等。
2.4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及答辩环节
学院采取盲评制度对本科生的论文进行评阅,避免了“人情分”,保证了论文的高质量产出。由指导小组组织预答辩,为学生提供答辩锻炼及修改论文的机会。对论文的格式及内容严格把关,实行指导教师、答辩秘书、评阅教师一票否决制,如果论文格式不合格,不允许参加毕业答辩。对论文内容进行学术不端检测,针对检测结果对答辩成绩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分为保持原有成绩不变、答辩成绩降档和答辩成绩定为不及格。
3 结束语
由改革方案可见,通过构建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严格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把关和监督,使其有序、规范地进行。同时,全程跟踪化管理也保证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2):51-53.
[2]朱丽,袁荣鑫.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39-240.
[3]靳治良,朱桂华,杨晋,等.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2):143-145.
[4]王晨.高就业压力背景下毕业设计(论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3(1):51-52.
[5]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等.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1):
110-113.
[6]唐桂英,徐宏,孙咏梅.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2-93.
篇7
关键词:矿物加工工程;毕业实习;模式
一、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现状
学贵有用。现代大学的发展,与社会和实践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通过服务社会可以获得更快的发展,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升级,具备良好技术素质的理工人才逐步成为了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石,因而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制造业合格人才,是促进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必不可少的举措。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尝试多种改革措施,比如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分类进行高考,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逐步按照企业需求来调整其学科与课程结构[1]。
现代大学的工程实践教育模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部分,前者通过知识的传承和应用来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通过课外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2]。事实上,大学工科学生实习教育的必要性早在
100多年前就被强调,“凡工业学校之学生必须躬赴工厂实习。……人禀赋各异,各有所长,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但当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大学里的工学研究脱离社会,大学与企业组织的联系松散,因而企业难以接受大学生的深度毕业实习,并且由于指导教师绝大部分缺乏丰富工程经历,在多方力量的博弈下导致毕业实习逐步演变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时长缩水、实习教学质量下滑,毕业设计的选题形式化倾向明显,与毕业实习的关联不甚紧密。
二、我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内容
内蒙古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冶金、采矿、稀土为特色,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也非常重视大学生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大学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育的核心部分,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开学初,为期三周。毕业实习主要为撰写实习报告和进行毕业设计提供实践素材,实习的方式包括听取技术报告、生产劳动和现场教学等,对所参观的选矿厂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及其技术指标进行了解,进而从中选取一个视角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进一步为毕业设计提供素材和架构,这些视角包括但不仅限于工艺流程的优化、技术指标的提高、安全管理的细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成的降低本等。实习报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着重阐述选矿工艺流程及其技术指标、选矿工艺设备及其技术操作条件、设备配置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合理性,并指出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
笔者作为一名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在带队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实习体验的收获也不大,几乎没有感觉到毕业实习具有检验理论知识与加强实践技能的机能;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和指导性也不高。从学生自身的方面来看,当今的90后学生参与的实践普遍较少,对生产现场艰苦的艰苦环境不太适应,加之企业出于安全考虑不赞同学生亲手操作,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变得走马观花,对现场的设备和工艺布置观察不够仔细,之后的毕业设计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完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的建议
针对毕业实习过程中出现实时长和实习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完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的建议:一是实习时间的安排容许弹性,二是实习内容容许自主选择性。对于一些已经签下工作的同学,在能够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实习期间到自己的企业去锻炼,也就是所谓的“顶岗实习”,争取更多的实践和生产机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毕业设计能很快入手,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布置也更实用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开始工作后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开端。对于余下其他不方便单独到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组织,由专业老师带队,到现场进行实习。实习之前带队教师收集好实习企业的资料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资料进行选矿厂的初步设计,从工艺流程到设备选型及工艺布置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入工厂实习,学生自然的会投入到学习中来。对比自己的设计与真正能投入实际使用的工艺的差距,找到理论与联系与的不同,这样会对实践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会为其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了准备。
总结:毕业实习是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了一个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理解视角。然而,由于大学生面临就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学校内外的多重不利环境因素,导致了毕业实习的参观属性更为显著,这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毕业实习的实践教育功能。在现有条件下,毕业实习的教学实践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实习时间的安排是否有弹性,二是实习的内容是否有自主选择性。经验表明一个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不仅依赖于学校培养人才的课程结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依赖于政府的配套政策支持,大学、产业界和政府的密切合作才是实践教育成功的保证,也就是说,实践教育就是所有的相关机构与人员都应当把其精力和重心置于培养未来一代人才的使命上。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程分析 土木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dopts the advanced process of "Engineering" analysis method, "stagnation" analysi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and explore the "stagnation" Association; and th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thesis guidance mode. It is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t is full of innovativ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ocess analysis;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graduation thesis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①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近年来,针对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时间短,任务重;不安定因素相对集中”的特点和难点,国内各高校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加大了改革和创新的力度。②③④
本文作者从事土木专业教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学位论文指导多年,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方法和经验。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大连理工大学提出的“精英教育”目标,贯彻“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方法”,提出了基于“过程培养”的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和创新意义。
1 “过程培养”模式的特色
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终极目的是培育创造型新人才。为此,结合当前的教育背景和形式,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和手段势在必行。
本教学模式的特色即在于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重点放在“过程培养”上,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结合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特点,以最有效的方法,完成本科生由理论知识型行向实践能力型人才的转化,完成“理论与实践的” 完美结合。
首先,只有在正确的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而才可能产生可靠的实施成果。本文采用先进的“过程工程学”分析方法,⑤⑥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驻点”分析,并探索各“驻点”的关联性。
其次,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质就是“教”与“学”有机结合为一体,这一点,在毕业论文环节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充分引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其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课题中。以教师的诱导、启发为方向,最终达到对人才培养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目标。
第三,教学成果的总结及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质量及效果的确认至关重要。申请者首先总结了历年本科生毕业论文知道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提炼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他山之石,可以为玉”,本课题亦广泛了解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高校的相关专业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教学模式,充分研究各校特色,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吸取优质的教学素材,借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用以补充完善本课题的实施方案,提升自我整体水平。进而探索本教学环节与精英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我校“精英教育”基本纲略的实施落在实处。
2 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全过程驻点分析
针对在毕业论文环节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阶段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过程工程学”分析方法,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驻点”分析(如图1所示),将本科生毕业论文全过程确定为五个驻点,即选题与查阅文献、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论文撰写及成果深化、答辩。
驻点1:选题与查阅文献。
该驻点是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过程训练”的开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模式”所强调的全过程的学生参与,首先就是选题需要学生的参与,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指导教师由于还有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不能全程地陪同学生的实验研究,学生应是实验工作的主体,教师仅起辅助的导向作用。学生对所做课题感兴趣,他们通常能做到积极地去查文献、用心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认真地去做实验,实验出现问题,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去加以解决,这样学生往往能高质量地完成研究工作。反之,学生在心理上就有抵触情绪、在工作态度处于消极状态,被动完成任务,论文水平尚得不到保证,谈何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本课题实施中,指导教师应提供多个题目,采取自愿选题的原则,尽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沟通,亦可对课题的工作方向做适当的修正,共同确定任务书的内容,使论文质量能在现有条件下达到较高的水准。
驻点2: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
学会运用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和进度计划,是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是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素质之一。
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文献分析,充分了解所研究问题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水平,通过对比分析,寻求、借鉴拟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大量参考文献及相关标准规程,以确定正确合理的试验方法,制定严密科学、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合理的进度计划。
由于这一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论文工作的深度和质量,因此,指导教师要给予相对较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学生在研究方案细节的制定上力求科学、准确、可行;方案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勤动脑、多动手,积极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术及非学术问题。
驻点3: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
本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规范、缜密的思维习惯;学会尊重客观规律,戒除急于求成和主观臆断的大忌。熟悉专业常规操作、培养实验技能,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更应在一定的高度上,采用适当的形式(如组会讨论), 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讨论和思考,不断提升他们凝练科学问题、进行对比分析、举一反三的科研能力。
驻点4:论文撰写及成果深化。
相对于前三个阶段,本阶段重在对研究成果的深化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试验现象,提升论文工作的理论水平,避免“实验报告”式毕业论文的出现。
指导教师应鼓励、启发学生做更多、更深入的理论分析,而不是图省事地取而代之,沦为“重使用轻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的反面典型。
驻点5:答辩。
这是全过程分析的最后一个驻点。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采用规范的论文评阅和答辩形式,对于提升论文质量,完成最后的升华至关重要。本课题组成员均具有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学生论文经由课题组指导老师之外的两名其他老师实质性的评阅,给出具体评阅意见,并由学生经修改后再进行答辩。答辩采用PPT讲述方式,全面考察学生在论文过程中的工作质量。
3 实施效果
2012-2015年,作者针对选题与查阅文献、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论文撰写及成果深化答辩五个驻点的具体内容,将“过程培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实施运用到大连理工大学土木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具体工作中――所指导的土木专业本科毕业生陈祝?012年)、李祝?013年)、白祝?014年)等同学,在论文过程及毕业答辩中表现突出,毕业论文成绩均为“优”。特别是陈祝?012年)同学,不仅获得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并于论文期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与其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实践表明,该方法对于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作者认为,应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并在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基于“过程培养”的创新型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过程培养’的创新型土木R当究粕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实践效果已经初步验证,该方法对于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确实是行之有效。相信经过不断实践改进和完善,其效果将更加显著。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1)在有限时间内,借助先进的“过程工程学”理论指导,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土木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教学任务;(2)切实解决毕业论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个别学生懈怠敷衍、教师仓促放水的局面。从而将我国“精英教育”基本纲略的实施落在实处,进而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学质量,培养理论扎实、富于创新的研究型人才,为社会打造合格的土木专业精英人才。
注释
①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高厅[2004]14号,2004.4.
② 罗怡,李春天,许惠斌.材料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219-220,228.
③ 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同教[2012]28号).
④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2016年).
篇9
摘要:探讨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科技素质的现状和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做好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素质;现状;教育改革
一、科技素质的含义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科技素质现状
科学知识与科技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科技素质教育要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技技能教育、科学思想品质教育。客观地说,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技素质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
课程设置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它为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由于目前人们仍把科学知识教育等同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各专业都设置五花八门的课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却无法弥补学生科技素质的缺陷。因为在其课程设置中很少看到“科技发明技巧”、“科技写作学”、“科技发展史”、“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实践”等意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本来还有一些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实验设备陈旧、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技能体验,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将这些少许的技能体验的机会看成可有可无,马虎应付了事,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安排本来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时间一般在12~16周,这是大学生培养科技技能的一次好机会,但由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使科技实践成为一种盲目的、毫无把握的实践。在大学生看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因而对此不予重视。对指导教师来说,选题时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多。而应用型的较少,他们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路仍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同时有些教师把指导毕业设计看成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途径,要求不严格,使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难以发挥其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功能,也很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技素质基础。
(二)校园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是,很难找到科学研究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仍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但其“智育”却被“智育”代替了。在“智育”评定中,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智育”就为优秀。采用奖金数额可观的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科技成绩的奖项却很少出现,大学生科技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很少采取激励的措施。同时学生的科技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指引和导向,校园也就自然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大学生缺少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科技领域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操作、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决心。但多年来,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而科研技能只有在科技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得到认识、锻炼、巩固和提高,可惜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致使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费、场地和专人指导等因素,而将这些学生从事科技实践的积极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的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次300人的问卷调查,在“每学期参加过多少次科技活动”的栏目中,选择“无”的占97%;在“业余兴趣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参加科技活动”的占2%;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为了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占1.7%。学生很少参与学校科技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科技活动感觉陌生外,科技兴趣的淡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以掌握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科研后备力量,然而,面对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选择,有些学生事先打听的却是哪位老师题目简单、工作量小、管理松懈、容易通过:面对毕业分配,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先考虑的却是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好的问题,即使是读生产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选择生产第一线单位。于是出现了许多学非所用的怪现象,如读电子专业的争着去税务部门工作,读化学专业的争取去银行工作,读汽车维修专业的也一心一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采取毕业分配双向选择的措施后,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更加突出。即使毕业分配时无奈选择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挖空心思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不愿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思路
科技素质——兴国富邦之必要,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不重视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作为高等院校,要设法使受过教育的学生既能掌握科技知识,又具有科技技能和科学品质。要做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从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入办学实践的误区。 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新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学校人的办学积极性,让教师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通过优化学风、教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应是教育质量从本质上得以提高。
(二)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出发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州。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下大力气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科技实践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三)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为目的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实践环节。针对毕业设计的状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大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二,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三,制定严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制度,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重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加下年度的毕业答辩。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答辩过程的监督,各个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执行答辩的各项要求和规章制度,绝对不可草率了事。使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
其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对于学生在实习工厂的实习,除了配备足够的设备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
再次,要组织力量重新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做到科学而周密地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四)以深化大学生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为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
第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客观上要求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学校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统一组织一些学科知识、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素质全能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
第三,增加投入,扩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增加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加科技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学生参与的应用型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的引导和扶持,要逐步转变“重基础、轻应用”的局面,使学生在实用新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设立各个级别的大赛奖,加重各奖的含金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更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在重视奖励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指导教师的重奖。学生的各个大赛往往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对指导教师进行重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各个大赛也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即使坚持下来,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践,需要针对现有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观,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研究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模式。
篇10
你来到世界的第一次哭声还在老爸老妈耳中回荡,你姗姗学步时迈出的第一步你的老爸老妈仍历历在目,你哇哇学语时喊出的第一个或爸爸或妈妈你的老爸老妈记忆犹新,你第一天老爸背你上幼儿园你的一言一行在老爸老妈心中幌如昨天……然而岁月不留人,转眼间二十三年过去了,人生中真正考验你的时候到来了,它意味着你拥有更不一般的社会身份,开始承担社会责任,不再单纯是一个孩子、一个学生,我这里郑重地对你说:孩子,你长大了!你大学毕业了!你的人生征程就要翻开新的一页啦!你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啦!
面对你的大学毕业,作父母的心里可想而知一定很高兴,可以不再为你的学费,生活费而担忧了。而你面对大学毕业就可能有很多很多的无奈,就是目前面临的找工作。如果你有一个有钱的父母,可以拿钱让你进一个工资高的单位;如果你有一个有权的父母有可能让你进入一个你理想的单位。但是这些我们都做不到。因为,老爸老妈为了你上完大学虽不是囊中如洗,也是为数不多,还想帮助你还清助学贷款。至于权,作为一个农村老土就不消说了。我想说:孩子,不要埋怨你的父母,千万不要说你没有背景,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最好的背景。无能力的孩子靠父母,有能力的孩子靠自己;靠父母是短暂的,靠自己才是长久的。孩子,我知道,作为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的你,深深地懂得这些道理,这一点你已经证明给我们看啦!如今,你必须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必须你还将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天下,打出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地。
我记得不错的话,五月应该是你的毕业设计,六月就要进行论文答辩。设计,答辩。人生也是如此。
你必须作好设计,尽管这个设计可能千疮百孔,漏洞百出。你还是必须要有。因为,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工作中的表现就是平时素质的积累。战胜困难,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你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进取,珍惜拥有,笑对生活,善待自己,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你从校园进入社会,从一个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就要勇于将原来环境里熟悉、习惯、喜欢的东西放下,然后从零开始。你想获得成功,就要培养适应能力。从学生转化为职员是融入职场的基本条件。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锤炼再锤炼、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没有设计才可能是最可怕的,有可能让你感到恐惧,想要逃避!
其次,准备面对人生中你可能碰到的一个又一个的出其不意的考题。那么,你就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的答辩,尽管每一次答辩不可能尽如人意,但是你还是要认真地正确面对。在人生的旅途中,你还是一个年轻人,每天都应该满怀希望。一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尽可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又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而不必要只为舞台的不合适感到不快,这样只会使自己陷于进退两难的地步。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冷静选择,尽管说是:“尽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适应地方,让自己适应已经有了的工作。勤于工作,乐于工作”。要知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你有报效祖国的权利和义务。你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党的栽培和人民的哺育,“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你所做的一切是一定要报答党和人民之恩的准备的。要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远大目标,努力奋斗,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有培养你的父母也是你答辩内容之一。把爱多给一点你的父母,不要为了追求自己未来生活的舒适,牺牲父母毕生的心血,你努力让自己和未来的子女生活好这是应该的,但这不应该是你小生活的全部。而应该是让父母能过上你现在想要过的生活,牺牲自己,让他们享受到他们应该享受的生活。
- 上一篇:节能减排活动周方案
- 下一篇:投资与项目评估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