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产管理计划范文
时间:2023-07-09 09:1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资产管理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的“大资管”,是指随着监管的不断放开,原有资管业务不断扩展,参与主体不断增加,业务开展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今,随着券商、基金、保险、期货等机构相继获得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资质,我国的资产管理市场一改之前银行、信托专享的局面,真正进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资管时代”。
事实上,当我们回顾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时,2012年无疑将会被认为是“大资管时代”的元年。证监会、保监会等行业主管机构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券商、基金、保险、期货涉足资产管理,再加上原先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银行和信托,共同组成了我国“大资管时代”的主力军。
券商:等到了股权相关的债权投资
2012年10月18日,证监会了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集合细则》”)及《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定向细则》”),合称为《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办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办法》在行政审批、投资范围、业务限制等方面进行了放松,促进了证券公司进一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2012年11月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的通知》的授权下了《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对证券公司的直投业务进行自律管理。
这两部法规为券商直投业务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监管,其中包括增加直投业务范围,即首次明确了直投子公司和直投基金可以参与股权相关的债权投资,为直投子公司和直投基金以可转债或过桥贷款等债权方式向被投资企业进行投资提供了可能性。
基金:成为全能选手
2012年11月1日,修订后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正式试行。
根据此法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设立专门的子公司,通过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在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上,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投资于“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商品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品;未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的股权、债权及其他财产权利”等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资产管理范围。
保险:多面开花
2012年7月16日,保监会了《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同意符合一定资质的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委托给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证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专项资产管理或者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投资业务。
2012年10月12日,保监会进一步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明确符合一定要求的保险公司和/或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境内依法发行的、符合一定要求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金融产品。
2012年10月22日,保监会还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1)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的资金和能够识别并承担相应风险的合格投资者的资金;(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接受客户委托,以委托人名义,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也可以设立资产管理产品,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3)符合有关规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申请,依法开展公募性质的资产管理业务;(4)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子公司,从事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上述一系列规定大大扩展了保险资产管理的业务范围,也为保险资金与其他非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提供了依据。
期货:新鲜血液
2012年5月22日,证监会颁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并已于2012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允许国内期货公司以专户理财的方式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期货公司除了能够投资于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外,还可以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票据等金融资产,改变了期货公司原先单一的盈利模式,同时也为我国的资产管理业增加了新鲜血液。
另外,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对于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此法规,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保险资管公司、券商都可开展公募业务,扩大了公募队伍,并且能够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参与资产管理市场的机会。
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大资管”除了参与机构数量增加外,还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新进崛起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投资、理财、交易等金融活动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面临已经到来的“大资管时代”,嗅觉灵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瞄准了这块蛋糕,凭借互联网快速、便捷的先天优势,在产品销售、理财咨询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周到的理财服务,在“大资管时代”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将有可能进一步深入到金融产品设计等领域。
另外,“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大量的金融产品,这也为各地的金融资产交易所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来源,这就意味着各地的交易所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篇2
关键词:财产管理;保险;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8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2-0078-04
一、 引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企业和个人财富的积累,居民财富呈“井喷式”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 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大幅增长,见表1。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中产阶级群体继续扩大, 根据美林公司和凯基公司的2010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拥有可支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数已经超过50万人,自2002年以来,中国居民财产以25%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在增长。
居民财产的不断增长, 使得居民对于个人财产的关心和对于财产管理服务的需求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集团作为一类稳健的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保险集团的资产管理是保险精算和投资的结合, 保险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包括时间上的匹配和投资收益的匹配。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具有较强的保障功能, 这是其他资产管理业务所不具备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做好了,会吸引更多的人来选择投保而非进行储蓄或者购买风险更高的证券产品。[2] 同时资产管理也是保险集团获得财务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关系到保险集团的产品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保险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保险集团的利润水平, 更关系到保险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构建保险集团资产管理价值链, 适应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和居民财产管理理念的变化, 成为摆在各保险公司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中国居民财产管理具备了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居民养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的畅通,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中国居民财产管理理念迎来一个新的时代,那就是从储蓄时代转向财富管理时代,投资目标从财富积累变成财富保值增值的时代。
1. 财产管理、投资作为金融文化内涵,正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由农耕文化转化过来的, 所以对居民来说投资、资产配置、财产管理都较为生疏。但是经过200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全国的房价2002~2007年约上涨了5~7倍, 居民感受到了巨大的财富效应;自2000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沪市从998点上涨到6000点的行情当中, 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懂得了投资和投资收益; 当股市从6000点回跌到1600点过程当中,居民懂得了什么是风险。所以在文化体系的重构当中,在居民的意识当中逐渐形成了财产管理、金融资产、投资、资产配置,包括风险等等这样的一些理念。当这些理念深入到居民家庭的时候,一个投资的时代,一个财富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2. 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障体系是确保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平衡器”,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走过“十一五”,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在城市,我国建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全面建立, 正在不断地扩大覆盖范围, 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新农保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发挥着经济运行“减震器”、社会稳定“安全网”和收入分配“调节器”的作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水平连年提高,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居民投资的积极性。
3.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的畅通, 为居民投资和财富管理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环境建设和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金融市场不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同时资本市场投资渠道更加广泛,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了原生产品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并举的局面,形成了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共同发展的局面。相信随着各类市场的发展,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整个金融市场的开放,这个平台会越来越大,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更低的投资成本。
4. 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居民财产管理的坚实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加快转型,越来越重视居民理财产品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居民财产管理部门和居民财产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更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居民的财产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财产的不断增长,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居民财产管理行业必将迅速发展。
三、保险集团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承保业务与保险资产管理是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随着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见表2),保险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保险业增强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 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与紧迫任务。[3] 从目前保险集团资产管理现状来看, 我国保险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持续增长,运用渠道逐渐多元化,运用收益水平快速提升,保险资产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同时,保险资产管理外部环境逐步改善,表现为保险资金运用政策不断放开, 宏观经济的稳定为资本运营提供了有利环境, 保险资金运用和保险业务销售也实现了良性互动。然而,由于我国监管当局长期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实行严格限制, 使得保险资产管理在整个保险公司业务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被列为保险公司的兼营业务。我国保险资产管理的这种定位使其无论在监管制度的建设上, 还是保险公司的业务扩张上,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导致保险公司普遍轻视资产管理,保险资产投资效率低下,保险资产管理过程中风险增大等诸多问题。
1. 保险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的保险资产管理业是在保险业规模迅速扩大,保险行业竞争加剧,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才出现的。 与国外保险公司相比,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摸索阶段, 在投资技术、 投资理念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对内我们没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监管体系;对外我们缺乏在国外资本市场投资的经验。出于安全考虑, 政府对保险资产管理采取了严格监管的手段,具体表现在对保险资产投资渠道的限制上。我国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只允许保险公司把其资产投在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上, 这就在客观上使保险公司不需要进行投资组合的预测、监督以及绩效评价,只是简单地把承保业务获得的资产按比例投资于这些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上, 由此导致保险公司长期疏于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缺乏积极、良好的资产管理意识。
2. 保险资产管理模式落后。 保险公司的资产组织架构应该与其资产规模、 投资领域以及保险资金运作的特点相适应。 [4]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保险公司基本采用内设投资部门的管理模式, 这对于规模小、运作历史短、资金管理简单的保险公司来说具有合理性。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可运用的资金规模迅速扩大, 部分保险公司的投资资金规模从数十亿元到上千亿元不等。 目前这种内设投资部门的管理已不能适应保险资金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投资业务量、投资品种快速增长的需要,特别是今后还将可能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 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的架构, 很难为保险公司投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及制度保证,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险资产管理运用的效率, 成为阻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3. 投资管理能力尚待提高。 经过多年的专业化建设,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国外先进的保险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对保险投资潜在风险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风险量化管理手段; 部分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部门与资金运用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使资金运用与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和绩效考核相脱节; 许多保险公司还未建立关键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和分析系统, 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方面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投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技术和经验已经不再适用, 当前中国保险业投资不仅面对着与国内银行、证券业的合作与竞争,也面对着同国外机构的合作与竞争。显然,国内保险公司在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
4. 保险资产管理人才缺乏。 保险资产管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合格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投资专业队伍比较单薄,市场研究力量存在较大欠缺。 保险业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 现有的管理模式不易吸引到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的理念使保险业在选人用人方面机制僵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导致“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使有限的保险人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四、适应居民财产管理需要,构建新型保险资产管理价值链
保险集团资产管理价值链的构建, 实际就是在居民懂得了投资和风险的基础上, 怎么给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适合各种人群投资的保险产品, 并将收取上来的各项保费进行多种投资,包括证券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房地产等实业投资, 以期达到资金运用、获取收益,并与保险公司的负债匹配,来满足居民财产管理的需求, 保障投保人的利益和促进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 保险资产管理是一项全新的金融业务,是保险公司乃至保险市场、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建立以专业化资产管理为主、 其他方式为辅的混合资产管理模式。 这既是我国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必然选择, 同时也是保险公司适应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展的需要。建立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模式, 可以促使保险资产管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建立专业化的投资团队,培育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分工协作、相互制约,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加强保险公司对投资风险的严格控制; 有利于我国金融体制实现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向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平稳过渡,提高保险资产管理的监管水平。
2. 调整保险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的快速增长使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并改变了新生公司的盈利周期。投资收益开始成为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 并推动保险资产总额快速增长,特别是改善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使快速发展中的偿付能力压力大为改善。 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保险公司从注重负债管理向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并重及协调发展转变。而且,推动了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产品的价值链得以延伸,保险公司的综合优势得以有效发挥。 [5] 保险投资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包括直接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 优化投资结构, 改善投资负债匹配情况,坚持价值投资的总体思路。保险集团资产管理应把握市场机会, 逐步形成风险收益水平呈梯度排列的产品线,包括权益类产品、债券产品、QDII、指数产品、保本产品、货币产品、股权计划、债券计划、房地产投资基金等具有高风险、中高风险、中低风险等类型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完善的产品线将成为继投资业绩和管理规模之后, 投资者评价保险集团资产管理的又一标尺。另一方面,要增加投资的主体,扩大投资的范围,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考虑到我国长期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市政、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将得以持续,这些项目投资期长、回报稳定、风险较小,是保险资金理想的投资对象, 也是解决资产负债匹配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保险公司要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 在坚持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基础上优化投资组合, 在积极有效管理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收益。
3. 加强制度、体制、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控制保险资产管理风险。 由于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起步较晚, 相对于其他保险市场较发达的国家还面临较多的风险。从外部来看,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缺乏对风险控制监管出现问题的处理和事后持续监测的制度;从内部来看,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尽合理, 资产负债期限匹配不合理。[6] 因此,加强保险资产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建设, 有效防范和控制保险资产管理风险意义重大。 首先应完善保险资产管理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建立责权利相互制衡的机制;其次要建立保险投资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准确地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资产管理风险,构建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新型风险管理体系。
4. 加大保险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保险资产管理起步较晚,整体实力差距较为明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保险投资领域扩大,交易对手增多,交易产品增加,市场环境变化,尤其是金融竞争加剧,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7] 保险集团要用发展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考虑未来的人才规划, 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精通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人才,调整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不断吸收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加盟,满足资产管理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设优秀的资产管理团队。
参考文献:
[1]苏媛. 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J]. 现代经济信息,2009(3).
[2]江小震. 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品牌战略[J]. 中华商标,2009(7).
[3]章磊. 析保险资产管理模式之选择[J]. 市场论坛,2005(12).
[4]千麦. 保险资金运用将专业化、规范化[J]. 中国保险,2004(5).
[5]方秋霞. 论强化保险资产管理[J]. 保险研究,2008(1).
篇3
2007年10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资本市场及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推进市场化建设,积极拓展第三方业务,充分发挥保险营销网络优势,推进企业年金、委托投资、投资咨询等业务的发展和保险系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
截至今年8月,中国商业银行业总资产已达到50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2.63万亿元;上半年证券市场融资额达到2497亿元,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9月底,证券投资基金资金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同时,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迅速壮大,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的第三大私募股权基金资金流入国。
缪建民认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社会和个人财富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财富的膨胀还将继续加速发展。财富的急剧增长,为各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相比,保险业并不占优势。
由于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整体实力较弱。2006年末保险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7%,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20%。从保费收入占居民储蓄的比重来看,2006年仅为3.5%,国际平均水平是36%。“保险业发展不进则退,若不加快步伐,将面临丧失历史性机遇的风险”,缪建民说。
同时,保险业能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均比较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集中在传统理财和普通寿险,在责任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健康险理财产品、保险资产证券化等方面还缺乏产品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保险的负债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
保险公司往往忽视资产驱动,而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负债型产品上,这也导致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迟缓,市场化程度不高,尚未有效地向社会延伸,大规模、高效率地管理社会大众的资产。
“虽然2006年6月国务院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保险资产管理市场化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但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把科学的政策转化为竞争力,还需要有个过程。”缪建民说。
为加快推进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建设,缪建民提出,今后应积极拓展第三方业务,使保险资产管理成为社会财富管理的生力军。目前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已提出要尽快“走出行业、走向社会、走向国际”的目标,力图充分发挥保险营销网络的优势,推动企业年金、委托投资、投资咨询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保险系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
篇4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不仅确立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地位,也为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因此,笔者认为,实施积极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正当其时。
助推实施积极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三大因素一是金融市场体系发展的内在需求。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体系,通常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相对分工而又有密切联系市场。但在我国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实际上处于一种割裂状态。主要表现为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严重不相匹配,保险机构不能发挥资金融通功能。
国务院《意见》出台之后,市场之间的互动更加明显。首先,表现为股市对保险公司和保险资金的双向吸纳,或者说保险市场为资本市场双向扩容提供支持。一方面,继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在海外上市之后,新华人寿很快就要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其他保险机构的上市工作也在计划中;另一方面,保险资金继续大步进入证券市场。保险资金除通过基金间接进入股市外,直接进入股市的呼声也在提高。
其次,保险公司对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渠道。表现为一方面加快了储蓄替代型产品的开发,比如投资连接保险产品,分流居民储蓄,另一方面探索货币市场基金等。
二是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现实需要。当前,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已经拉开大幕。无论是出口退税改革还是增值税改革,都需要支付制度成本,它与总体规模庞大的国债一起,对中央财政构成挑战。在发新债、还旧债的偿付制度安排下,最终表现为国债的发行能不能顺畅,每年发行的国债能不能被市场所吸纳。在这种形势下,实施积极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或许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三是保险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2003年是中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一年,不仅全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而且国有保险企业的改制与上市步伐加快,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保险业务和资金运用业务实现了专业化经营。但总体来看,特别是与世界上保险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保险业仍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全国保险业的资产总量已突破一万亿元,但仍无法与11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相比。而在发达国家,整个金融行业的资产总额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掌握在保险公司手中的。
积极保险资金运用 政策的四大内涵
第一,要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渠道。近年来,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在不断放开,但力度还不够。当前,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中央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和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建议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积极推动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目前需要尽快出台的投资管理规定有:一是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管理办法;二是外汇保险资金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管理办法;三是保险资金投资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市政建设项目等管理办法。
第二,要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自主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我们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熟悉资本市场,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风险特性的产品,有较强的专业化投资人才,更容易获得投资者信任等。因此,我们建议实行集中开发、营销、管理和运作的模式,即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开发产品,向保险公司进行招标,由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及其他营销网络来销售,最后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集中管理运作的经营思路。要在政策上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自主开发产品,包括投资型保险产品、企业年金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等,才能做出特色,与基金公司等机构展开竞争。
篇5
关键词:保险资管公司;第三方资产管理;保险资管公司的发展
一、我国保险资管公司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自2003年7月第一家保险资管公司成立以来,之前一直是9家国内资产管理公司和1家外资投资管理中心并存的局面,10家机构目前管理着保险行业约90%的资产,近几年又有数家保险资管公司成立。而随着保险业务与投资业务的日益紧密,保险资管公司向公募产品投资管理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保险资管公司的发展优势
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保险资产管理服务的市场主体有很多种,保险资管公司应当利用保险行业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第三方资产管理的竞争。与其他类型的资产管理人相比,保险资管公司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养老保险基金更青睐保险资管公司的资管负债管理能力
由于养老保险计划和保险产品需要具有的精算技术基础,且其负债特性大致相同,都是资本市场的长线稳定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所需要的资产负债匹配,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与保险资管公司的母公司的风险类似,其已经累积了相当的经验,所以养老保险基金更青睐保险资管公司。投资的多元化使得养老基金面临的利率风险更加复杂,因为很多投资工具都是与利率挂钩,一旦利率变动,投资收益也将大幅波动。
(二)保险资管公司能直接承揽母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
2014年度保险资金用于银行存款的数目为25310.73亿元,占比27.12%;债券35599.71亿元,占比38.15%;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0325.58亿元,占比11.06%;其他投资22078.41亿元,占比23.67%。保险资管公司是有大型保险公司为主投资设立的,与保险公司的股权关系,使得保险资管公司可以直接承揽母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得这个业务的成本却极少,对保险资管公司来说,是其相较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
(三)中小型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外包化趋势
最近几年,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同时国家同时也在逐步开放民间资本进入保险业等金融行业。对这些中小型保险公司而言,并不拥有成立专业的保险资管公司的能力,自己进行投资的话又精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专业的保险资管公司对他们而言是明智的选择。这对保险资管公司来说,是不容忽视的需求信号。
三、我国保险资管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母公司占据绝对控制地位,保险资管公司没有真正形成决策、经营和监督三权分设和相互制衡的机制。如何有效地保障委托人的利益,同时促使受托人具有投资管理的独立性,这是保险资管公司治理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这其实是把双刃剑,母公司既能给资管公司带来现时的收益,但是从未来发展看,会导致外部治理缺失。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
资产管理工作是非体力的经济活动管理,人的因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有效的激励制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管理层及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实现长期发展,防止短期行为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资产管理公司的激励手段比较单一,相较于国外流行的员工持股、经理阶层的股票期权等多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造成人才流动频繁。
(三)委托人的“不公平”待遇
在现行的“委托,受托,托管”保险资金管理的三方管理的模式下,委托资产账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能否得到保险资管公司的“公平对待”,是众多中小保险公司十分关心的问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也提到了公平对待的问题,期望通过三方制衡和交易机制的两层体系来实现“公平对待”。
(四)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保险公司作为委托方在与保险资管公司签订委托合同时,应当将准确全面地定义资产管理公司的绩效考核,良好的绩效评估系统,实际上市一个约束和监督资产管理公司的方法。但是从我国开放保险资金投资以来,我国的保险资金投资缺乏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一是缺乏符合国际惯例的计算公式;二是计算业绩只考虑回报,不考虑资产风险;三是业绩计算和考核以年度为单位,不考虑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导致了短期行为。
四、我国保险资管公司发展的建议
(一)改善股权结构,改变目前一股独大的现象
就像上面所说,保险母公司成立了保险资管公司,在这其中的股东大多数都是相关的企业,如果是只管理自己的资金,这种结构是没有问题的。但一家保险资管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想要获取更大空间,要实现这样的话就要改变现在的股权结构,就需要最大限度的把其他的中小型的保险公司或者是其他的机构拉入股,来构成形式多样的股权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基础。
(二)引入第三方中小保险公司董事作为监事会成员
第三方中小保险公司作为资管公司的投资者,引入其进入监事会能够有效防止资管公司做出不利于投资者的决策,能够保障第三方的权益。与此同时,还能够作为吸引潜在客户的“有效武器”。无疑,这对双方发展都是健康有益的。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明确受托方的期望,吸引更多的受托方,以扩大自身资金池大小,并且一个客观,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也将有利于激励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对保险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因此,保险资管公司的首要任务要去建立这样一个考核机制来制约自身行为,创造价值,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
(四)建立有效率的激励机制
为了避免基金经理的投机和短视行为,可以做一些股权的安排,根据连续几年业绩排名靠前,可以奖励部分公司的股票,或有权按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同时也不能忽略精神激励的作用,让优秀人才拥有成就感和归属感,留住自己最宝贵的人才,然后为客户带来尽可能多的利润才是保险资管公司长期生存下去的途径。(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为山,王宝舟.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全球趋势[J].上海金融,2003,(3).
[2] 苏媛.保险资管公司治理问题及改进建议[N].金融时报,20090323
[3] 鄂庭.保险资管公司公平对待委托账户的分析[N].中国保险报.20120216
[4] 赵明浩.保险资金运用专业化管理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03年(4)
篇6
近日,华泰人寿又推出新产品——“百万财富综合保障计划”,依然采用“财富金账户”的运作方式,并在保险金领取和财富传承等方面做了创新的升级,并加强了客户的自由选择度。在新产品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华泰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蔡廉和先生。
:我们注意到华泰人寿今年8月推出了“百万爱驾综合保障计划”(以下简称“百万爱驾”),请问目前推出的 “百万财富综合保障计划”(以下简称“百万财富”)与“百万爱驾”是什么关系?
蔡廉和: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富裕人士的飞速增加,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特点,为越来越多的富裕人士提供理财需求,成为了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的一大课题。其中,在解决富裕人士更为看重的中长期理财需求和财富保障需求方面,保险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
华泰人寿审时度势,提出了“为中高端客户家庭人生保障和财富积累提供解决方案”的中长期战略。这样的客户群体在理财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需求,是我们每时每刻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我们目前产品设计开发的导向。无论是百万爱驾还是百万财富,都是华泰人寿面向中高端客户的系列产品的重要组成,前者以保障需求为主,是私家车家庭及商旅人士的坚实后盾;后者以理财需求为主,提供财富保障、传承的解决方案,为我们的客户守富送福。相对而言,中国富裕人士的基本保险保障已经建立,他们对中长期稳健理财产品的需求更大,对财富保障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百万财富”是一个双主险的设计,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有什么好处呢?
蔡廉和:“百万财富综合保障计划”是由“百万财富年金保险(分红型)”和“财富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构成,是一个双主险设计。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往往把万能险作为分红险的附加险,而分红险和万能险两个主险共同构成保险计划可以说是个创新。
第一个好处,“百万财富年金保险(分红型)”是一个严谨的提供年度回报的保险产品,“财富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是一个灵活的月结算保险产品。通过万能险与分红险的组合,客户的财富、回报、流动现金可以互相支持、互相转移,让客户的财富“活”起来。
第二个好处是,“百万财富”计划中的万能险是与分红险相对独立的主险,它的保障期限不会随着分红险65岁满期而终止。根据计划的规定,分红险未来的满期保险金可以顺利转入万能险账户,从而为客户继续进行养老金的投资管理直至终身。在客户老年期财务支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百万财富”将是理想的理财解决方案。
:为什么说“百万财富”是面向中高端人群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呢?
蔡廉和:对于中高端人群来说,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更富裕,都不是大的问题。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个风险既包括意外伤害、健康方面的风险、也包括财务资产上的风险。富裕人士的理财规划一定要有一部分中长期稳健投资的安排,以保障现有的生活品质。在这一点上,华泰人寿的“百万财富综合保障计划”就有独特的优势。
优势一:强制的投入计划,财富的基石投资。在个人理财理论中,应该建立一个财富金字塔。按财富比例从塔顶到塔基,顶端是风险高、回报高的投资部分,如收藏、期货、股票等,有可能赚个盆满钵满,也有可能血本无归。基底是风险低、回报稳定的投资,如银行储蓄、固定收益债券、保险等,是基石投资,目的明确,长期保本、稳定收益。“百万财富”就是通过年交保费的方式让财富有计划地进入基石投资中。
优势二:随时的资产追加,财富的避风港湾。虽然从保险产品设计的角度,我们希望客户能按时按计划积累财富,但中高端客户中的不少客户是小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他们的收入可能是不定时、定量的,“百万财富”允许随时追加资产,让财富停泊在计划中的“财富金账户”上,享受月月复利的投资结算,并按时、安全地转入的基石投资中。
优势三:灵活的现金计划,财富的流动管理。在中长期理财过程中,除了要让资金稳健增值之外,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还有资金流动性管理。人们有生活提升的需求,也有短期内面临需要用钱的情况。对于这些需求,“百万财富”也能很好地满足,而且可能还超乎一般理财产品的想象。比如该计划贴心地设计了每年的生存现金,连同每年的分红收入一起转入“财富金账户”上,享受月月复利的投资结算,并可随时支取。如果临时有大量现金需求,华泰人寿也可以提供保单质押贷款。目前保单质押贷款,手续比银行质押贷款简便,利率优于银行贷款利率。
:“百万财富”在财富传承中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功能?
蔡廉和:首先,在“百万财富综合保障计划”中,年金受益人可由投保人按需指定。对于传统的年金型保险产品来说,受益人必须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每期生存年金返还都要先进入被保险人账户,再由被保险人或其监护人根据需求用做养老金、教育金或其他家庭开支。而“百万财富”则可以由投保人为每期年金返还指定账户,这意味着投保人最初的保险金使用计划将以合同规范的方式确定下来,可以有效防止保险金被挪用或被占用。
其次,“百万财富”特设有身故保险金转换选择权。若被保险人身故,受益人可在书面申请并经保险审核同意后,将合同的身故保险金作为保险费部分或全部用于投保一款不收取初始费用的万能型产品。这一举措让家庭财富得以完整传承,也符合中国人的财富传承的文化观念。同时,因为保险金传承后依然用于保险,所以这里传承的不仅仅是有形的财富,也是一种科学的理财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避免财富传承后缩水的隐患。
:“百万财富”作为一款保险产品具有这么多特点,都能对应哪些实际的生活需要呢?
蔡廉和:“百万财富”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理财可能,并延长了保单利益伴随客户的时间,为家庭的子女教育、养老、理财、资产保全等人生各阶段的保障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在购买该保障计划时,客户还可根据自身保险需求,同时投保定期寿险、意外保障、医疗保障、重大疾病等附加保险,获取更全面的保险保障。
这么说太抽象了,举个例子:假如某个35岁的男性,投保百万财富综合保障计划,选择将百万财富的生存保险金、满期保险金和现金红利自动转入,10年共交分红险保险费100万元和万能险保费10元。那么他从合同生效后到年满65周岁的30年间,每年可收到生存保险金13896元以及分红,自动转入财富金账户安心增值,这笔钱或存或用,可以用于抚养子女、给自己做养老金准备等等,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需求。另外,在年满65周岁后,他将收到累计所交保险费即100万元给付满期保险金,依然自动转入“财富金账户”,事实上再次延伸了产品的养老保险服务。
“百万财富”适合所有具有中长期稳健理财需求的富裕人士配置。但我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是要在配置了足够的保障型保险产品后再来买百万财富。保障型产品是对人的生命的保障,百万财富是对富裕人士财富的保障,这是有先后顺序的。二是不要过度投保。即使富裕人士,年保费应以年收入的10%~20%为宜,保额可为年收入的5倍。
:作为一款理财型产品,投资收益就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由华泰保险发起设立的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资产管理能力是否值得投保人的信赖?
蔡廉和: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起源于1996年成立的华泰财险投资部,后于2005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上海,是中国保监会首批批准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自2005年获得首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质以来,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账户年均投资收益率在市场同类型账户中表现优异。
篇7
保险资金运用的本质在于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匹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对委托人委托资金运用时,必须在同时考虑资产和负债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对资产与负债进行整体协调与动态匹配,为资产委托人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收益,满足委托人的负债需求。所以,为了更加合理运用委托人的委托资金,作为专业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公司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的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通过对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分析,结合委托人负债的各项要求和变动信息,做好委托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提出资产配置方案。
二、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分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工作的前提在于对资产委托人各项需求进行持续跟踪了解。所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定期与委托人的资金运用部或投资部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委托人委托资产的收益率要求、负债现金流、负债久期、经营环境变化等信息,在资产配置管理中充分考虑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做好委托人账户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一)收益率分析
由于不同委托人以及同一委托人不同账户的预定利率或保底收益率要求不同,在实际的资产配置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分析委托人资产的业务性质和负债成本需要,特别是委托人为其保险客户提供最低保障收益的总体情况和分账户情况。在制订投资计划时,要确保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能够满足委托人的预定利率要求。
(二)久期/凸性匹配分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提交的负债期限、久期等测算指标,灵活利用久期免疫策略,在资产配置策略中为委托人制定投资资产的期限结构、久期目标,使得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尽量符合负债方要求,并对久期缺口进行持续追踪,减少利率波动对公司资产净值的影响。
(三)现金流分析
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是突发偿付危机,现金流匹配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规划资产未来的现金流(综合考虑续期保费收入),确保中长期内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所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提交的负债现金流、退保率、保费收入等指标,结合未来现金流需求,制定资产方流动性管理原则,包括流动性匹配方案和非流动性资产控制等。
(四)财务风险分析
在对委托人资产的投资管理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常面临委托人因为受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约束,被动地做出一些投资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是不利于资产受托方。分析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其关键之处在于对资产和负债合理评估,进而确定保险公司实际资本额度。所以,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将委托人的偿付能力约束、风险资本约束等纳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中统一考虑,分析资产配置策略对委托人偿付能力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大类资产配置与偿付能力充足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为资产配置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对委托人账户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核心是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这三方面,所以,以下笔者将重点探讨如何做好这三方面的匹配管理。
(一)流动性管理
1.评估现金流匹配情况,提出资产配置建议现金流匹配是分析流动性最重要的方面。首先,根据委托人未来5年或10年内净负债现金流分布情况,确定委托人资金对投资资产期限匹配要求的负债属性。其次,依据目前委托人的固定收益存量资产和权益资产(权益资产可做某些形式的现金流假设)等数据,计算出未来每年由到期本金(权益资产的到期市值)和票面利息(权益资产的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现金流。最后,将委托人每年的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进行对比,即可评估资产负债现金流匹配状况,适当时机做出对委托人存量资产及新增资金的配置建议。
2.评估融资杠杆,设定比例上限约束融资杠杆对公司流动性及公司财务的整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通常通过设定资产的融资杠杆比例上限,控制融资规模。比例上限设置的原则是,必须满足账户保险资金的负债特征要求,即充分考虑保费资金的满期给付、保险责任支出及退保支出等短期流动性需求,能够在负债方遇到集中给付等突发事件时提供足够的资金流动性,保证账户投资与承保正常运转。一般账户的债券回购融资杠杆比例,必须符合保监会规定的不得超过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20%的比例上限。分账户的比例上限由资产公司结合各账户的不同特性分别设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每天监控分账户和总账户的融资杠杆,定期对杠杆的使用提出建议。
3.评估非流动性资产,设定比例上限约束非流动性资产有两个跟踪统计口径:狭义非流动性资产(低流动性债券和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和广义非流动性资产(中低流动性债券和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其中,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包括凭证式国债、固定到期日的存款(不含7天通知存款和活期存款)、锁定期的限售股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另类资产(包括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股权、PE投资)等。评估和控制非流动性资产的比例对于保持委托人账户的整体流动性至关重要。对非流动性资产的管理,从委托方角度主要考虑账户现金流预期及流动性要求,如未来退保率大幅上升可能产生账户临时资金头寸需求,以致需通过大幅减持投资资产满足短期流动性;同时从受托方角度主要考虑资产的收益性以及策略执行可行性,要评估非流动性资产的收益是否得到流动性溢价以及各类资产对流动性的需求。在综合评估资产负债对非流动性资产的需求和影响后,对委托人账户设定非流动性资产的最高比例,以确保委托人账户整体流动性处于良好的状态。
(二)久期管理
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久期、凸性来测量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来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度,以保证资产和负债久期基本匹配。在操作上,这主要表现在可以利用久期缺口对委托人的资产和负债组合进行所谓的久期免疫管理,使委托人的资产和负债分别受到的利率变动影响能相互抵消,资产组合的久期与负债组合的久期差额为零。久期免疫管理策略只适用于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完全确定或有极高的确定性的情形,而保险资金因为可投资品种的限制以及负债久期的不稳定性和不准确性,资产和负债的久期难以保证绝对的匹配,久期免疫管理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所以,追求久期匹配并非最佳策略。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根据委托人账户的特点,对负债变动进行前瞻性的深入分析,获取账户负债久期变动的方向;其次,结合资本市场可投资资产久期情况,确定账户的久期管理目标和范围;最后,在利率预期存在的情况下,利用久期缺口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中对保险公司的经济价值带来的影响不同,可以实施主动的缺口管理,即主动承担缺口风险而获得收益。
篇8
[关键词]国有保险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经营
随着中国金融业人世过渡期的全部结束以及我国综合经营的逐步放开,国有保险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突出表现为国际金融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绝对优势以及国内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集团的迅速崛起。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国有保险公司应加快实施金融控股化的战略进程。
一、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的约束因素分析
金融控股公司是在一个集团公司(母公司)的框架之下,各子公司专门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领域的金融业务,整个集团公司涉足至少两种不同的金融业务。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受到法律环境、资本实力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国有保险公司在构建金融保险集团的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是受到政策法规的限制和指引。尽管我国已在法律和监管上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但现行法律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并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即没有禁止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拥有共同的大股东,因而在客观上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留出了法律空间。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鼓励综合经营,因此来自法律方面的约束力将逐渐降低。
资本实力是金融保险集团发展的关键约束因素。随着国内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的不断接轨,不论是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证券行业的净资本监管体系、信托业以最低资本要求为核心的风险体系等,都体现了监管对资本与风险相匹配的要求。缺乏足够的资本,即使政策允许进行综合经营,也使国有保险公司在金融控股公司化的扩张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
国有保险公司当前的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化经营的技术水平限制了保险公司在金融集团搭建过程中的产业布局。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有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并不高,突出表现为专业子公司的数量、规模、对整个保费收入的贡献与我国保险业务的发展并不匹配。因此,国有保险公司不得不立足保险业,以原有的保险专业化服务为核心,在保险相关业务领域或保险行业价值链上进行拓展。即便如此,在健康险、企业年金、保险经纪、保险资产运营方面仍缺乏运营经验。
二、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有金融机构发展为金融控股公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现行的金融体制和法律框架出发,大致要经过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在严格的分业监管和机构分设情况下,允许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合作,开展某些综合经营业务;二是在分业监管情况下,允许金融机构在股权上进行合作,发展以多元化经营为目的的分支机构;三是在交叉监管或统一监管的情况下,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全面实现综合经营。从我国加入WTO到中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国有保险公司将把成为金融集团乃至国际化的金融集团作为战略目标,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已经呈现出阶段性和加速化发展的特点。
(一)组建保险集团股份公司,进行专业化经营、集团化发展
从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到国有股份制保险公司,再到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比例的保险集团公司,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保险集团得到快速发展。例如,1991年4月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在2001年11月9日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2003年重组正式设立中国人保控股公司。此外还有中国保险(控股)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截至2005年12月31日,国内已形成6家保险集团,这些保险集团的保费收入占据了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75%以上。
一些业绩表现良好的保险公司,正积极进行集团化改造。如成立于1996年8月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底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新华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向集团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新成立的阳光产险公司,在健康险、寿险领域成立了独立法人的专业控股子公司,积极向保险集团化发展挺进。
(二)在保险业务领域进行产业布局和整体上市
由于政策的不断放开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保险集团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各大保险集团控股公司旗下基本都建立了产险公司、寿险公司、年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等专业化的子公司。一些保险控股集团公司还在保险行业价值链上进行资源协同,建立了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国有保险控股集团由原来单一的一级法人制改造成了多级法人制,国有保险公司也演变成为保险控股公司。例如,平安保险集团,就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于1996年成立了平安证券公司、平安信托公司、平安海外控股公司,2004年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搭建了比较完整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和产业布局。同时,该集团紧紧跟随保监会政策放开的节奏,相继成立了平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平安养老金公司、平安健康险公司。
在这一发展阶段,制约保险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资本和政策。为补充资本金和缓解偿付能力的压力,保险控股公司整体或部分上市是必然的选择,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实现了整体上市。当整体上市的时机不太成熟时,国有保险集团视具体情况,选择了对部分优良资产重组与上市的策略。如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专业化公司先后在境外成功上市,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拥有这些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太平洋保险集团积极推进集团筹备整体上市计划,其他准备上市的保险集团也在积极准备。
(三)以控股公司为平台,发展合适的金融控股公司
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的最终目标是使保险集团控股公司成为一个纯粹的控股母公司,控股母公司不经营具体业务,而是整个集团的管理中心,负责整体的战略规划、计划制定、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等重大问题。各专业子公司作为专业营运单位和经营活动的主体,是整个集团的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
我国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在一定期限内继续开放,金融机构的并购活动将愈发自然和频繁。因此,国有保险公司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研究和选择自己可能的并购对象,并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成功。为了成本效益或者盈利的需要,也可能考虑出售子公司或集团控股公司的股份。
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化的根本动因在于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来提高竞争力。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积极进入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业务领域,是国有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目标。当前与保险业务具有较大相关性的是银行业,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相关的是证券、基金和信托业。在综合经营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是绕过政策限制,进入其他金融业务领域的平台。从保险公司适应竞争的规律来看,应该进入银行,但根据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发展的现状,目前还无法并购大中型或较有优势的城市银行,只能配合保险业务的区域发展战略,有选择地并购一些中小城市银行。因此,对处于资本劣势的国有保险公司来说,积极探寻与银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是无奈的选择。
(四)比较完善的金融控股公司和国际化运营阶段
本阶段是国有保险集团控股公司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阶段。目标是融人国际金融体系、参与国际竞争,初步树立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形象。这一阶段着重应对金融市场的国际发展趋势和规则,加强与国际著名金融集团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战略合作与战略联盟、资本融合以及设立新的国际金融公司,融入国际市场,拓展集团生存空间。
三、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化特点
(一)国有保险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化是形成金融集团的合适路径
在已经成立的保险集团中,母公司本身不从事具体业务,属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相对母公司本身从事某一业务经营,该业务一般又是该公司的主要或重要业务的事业型母公司,具有相对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专业优势。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通过形成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进行综合经营,是当前我国保险集团建立金融集团的合适选择。金融控股公司实行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方式,各子公司之间存在有效的防火墙。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能够有效阻断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风险传递,维护保险体系的安全和稳健。
(二)国有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基本上还处于构造业务体系的初期阶段
国有保险集团在多元化业务的开展中,真正考虑客户需要的地方还较少,仍试图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角度,开展银行、证券、保险等全面业务。各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缺乏差异性,也缺乏明晰的多元化战略。国有保险公司组建控股公司的目的,是在为迟早的综合经营做准备,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发展轨迹基本体现为:海外组建控股公司,然后绕回内地进行综合经营;母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改建成控股公司,海外或国内上市,时机成熟后,与综合经营的控股子公司整合,打造巨型金融集团。各大保险集团对自身优势和发展的定位是模糊的,业务酌整合以及运行能力的整合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但与跨国金融集团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我国保险集团短期内还无法兼并较大的银行,并购目标也只能是区域性的商业银行,银行业务形成的利润短期内与保险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形成的净利润在数量上还不具有可比性。
(三)保险金融控股公司以保险业务和资产管理为主业
金融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仍将以保险业务和资产管理为核心,主要涵盖资产管理、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方面。金融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主业和优势还是保险。保险集团公司首先要把保险这个主业做好。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发挥集团优势,成为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以保险业为核心的金融控股集团。
资产管理业务将逐步成为保险金融控股集团的主营业务。通过资产管理,带动保险业务增长和利润的持续增长。国外金融保险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也是保险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在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实质性启动并获准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之后,保险公司将逐步变身为实质性的资产管理公司。随着承保利润率的走低,资产管理业务将发挥支撑作用。
目前,保险公司已获得基础设施投资资格,例如港口建设、高速公路建设等国家基础建设项目。这类投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项目回报周期长,投资收益稳定。保险资金和资本市场的对接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组建保险投资基金、参与证券一级市场配售、购买定向债券、进行资产委托管理等。在资产匹配的原则下,其它国际通行办法也可借鉴,如实业项目投资、消费信贷、抵押贷款、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
(四)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具有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优势
由于大多数国有保险公司是国有股东占控股地位,并且大多数国有股东并不是金融集团,因而国有保险公司金融集团控股化,不会与股东发生战略冲突和业务竞争。因为进入这些保险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仅仅是把它作为海外金融集团在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总体战略布局的一枚棋子,最多是作为利润中心,而不会有兴趣去培养另外一个金融控股集团。另外,从我国金融产业政策、促进保险业发展和运营安全的角度,国家应该会鼓励和支持以保险业为核心的金融保险控股集团的发展。
四、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实现综合经营的现实策略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便切实防范、化解风险。因为保险企业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关联交易、资本金重复计算等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控制度,就可能产生更大的风险。
(二)建立和完善以保险业和资产管理业务为主的金融业务框架,提高保险专业化经营能力
继平安集团顺利进军多个金融领域之后,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纷纷将打造一个跨行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并购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纳入战略规划。
(三)加强与其他金融业的合作,有选择地进入其他金融业
目前银行销售的寿险业务已经占到寿险保费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保险业和银行业怎样通过产权关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目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四)发挥整合资源优势
资源整合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有效的管理打下基础。金融控股公司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整合资源,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整合型金融商品,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金融控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经营管理、资产质量、市场份额和人力资源的整合能力上。对全系统的人才、资金、技术、业务、客户等资源、销售网络等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充分发挥境内的人才、技术优势和境外的网络、培训优势,构建集中化的管控体系和高绩效的工作体系。为实现金融控股公司化,还应着力对员工进行了更完整的教育和培训,让员工在强化寿险专业的同时,扩展学习到产险、寿险、节税、理财;计算机、放贷等专业知识,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9
那么什么是大资管时代,大资管时代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资管时代既很复杂,又很简单,用最朴素的话来解释,就是:中国人富了,有钱了。这钱我们不能全放在银行里,收益太低;也不能全去炒股票、玩期货,风险太大;那怎么办,我们要把钱投给一些专业的机构去进行财富管理,购买一些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现在,这些专业机构越来越多,理财产品也更加五花八门,管理的资产规模以十万亿、百万亿计数,这就是大资管时代。
这些专业的机构,就是资产管理机构,简称资管,他们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公募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等。
大资管时代的核心特征
行业人士归纳了大资管时代的四大特征,如金融脱媒化、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牌照私人化和金融混业化。笔者认为,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他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大资管时代的两个核心特征:
大资管时代的第一个核心特征是资产管理规模庞大,并持续高速增长。波士顿咨询与建行私人银行近日的《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12年年底,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174万户。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总规模逼近30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7.6万亿元,信托资产为7.47万亿元,保险资产7.35万亿元,基金(公募+非公募)产品3.62亿元,券商资管产品1.89万亿元,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总额超过1.6万亿元。
行业专家人士预测,未来10年资产管理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乐观估计,未来10年有100万亿的资金要从银行“搬家”到理财市场;即使按照最悲观的估计,理财市场也有30万亿的新增规模;如果取一个中间值,这个规模大约在50万亿到70万亿之间,将由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和基金来瓜分。
大资管时代的第二个核心特征是理财产品“百花齐放”。2012年,我们的资本市场里,投资渠道还非常有限,投资选择空间很小;突然之间,当我们面对市场上众多的理财产品时,我们会发觉自己像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有点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了。我们会发现券商、公募基金可以通过发行资产管理计划,进入信托、PE的领域;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券商直接通过股票交易所卖产品;阳光私募不但合法化了,还可以与证券、保险一样发行公募基金。我们还发现,我们不但可以投资中国,还可以投资外国,足不出户,我们一样可以在全世界买股票、买房产、买资源。一句话,我们被簇拥在销售理财产品的“金哥”、“银姐”之中,已经搞不清楚谁在干什么,谁在吆喝什么。
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国家对行业管制的逐渐放松,资管行业将逐步进入进一步的竞争、创新和混业经营时代。在此基础上,多种资产管理机构相继为投资者带来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形成包括私募及公募基金、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特定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债权投资计划、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第三方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等多元产品的格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资产时代如何进行财富管理
我国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简而言之,财产性收入就是靠投资赚钱,靠“钱”赚钱!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过:30岁以前靠体力赚钱,30岁以后靠“钱”赚钱!那么,面对繁多的理财产品,我们如何靠“钱”赚“钱”,并创建出符合我们自身需求的投资组合呢?
财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如果单纯从理财的角度出发,最核心的就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对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投资回报三大要素进行排列组合。
首先,投资人要加强学习,提高风险防控意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而不投资资产贬值的风险更大,我们的风险防控不是绝对的规避风险,而是根据我们的承受力,选择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其次,投资人要关注流动性,也就是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银行存款、股票、银行理财属于高流动性产品,随时可以转变为现金。而一些创投基金、PE基金的投资周期较长,如“5+2”(5年封闭期,2年赎回期),“4+3”(4年投资期,3年退出期)等,当处于封闭期和投资期时,上述基金产品是不能退出的,而目前基金份额转让市场又不成熟,因此,投资周期较长的产品要更慎重。
再次,投资人当然要关注投资回报和收益。不同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投资回报,高回报并不一定意味着高风险,但筛选是一个较为专业性的问题。
最后,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笔者根据安全性、回报率,对市场里现有和新兴的理财产品进行了一个初步分类:
低风险、低回报产品:国债、银行存款、银行理财等;
较低风险、中等回报产品:信托、上市公司保底定向增发产品、可转债(尚未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募)、公募基金资管计划、券商资管计划等;
较高风险、中等回报产品:中小企业私募债等;
中等风险、较高收入产品:房地产基金、另类投资、债券基金、PE等;
较高风险、较高收入预期的产品:天使、创投、关注新三板的基金等。
结语:
篇10
一、加强会计监督和会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为了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保证各项
工作任务的完成,我根据《会计法》及有关财务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收支、往来及各项资产的管理细则,划分了职责,规范了行为,建立了财务分析长效机制,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字依据,使财务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为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行为,我制定了《××市劳动局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市劳动局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为我局财务管理创立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我完善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资产购置、使用和报废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全方位监控管理。我完善制定了《××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为了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细化支出预算,合理安排预算执行计划,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市财政局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我着手制定了《定额支出预算管理办法》。随着一批财务管理制度的施行,进一步规范了我局会计基础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使财务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市政府关于清产核资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针对我局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我着手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资产购置、使用和报废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按要求设计了《固定资产清查表》和《往来款项清查登记表》,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发的《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的固定资产代码,设计了固定资产登记表和卡片,实行
“一物一卡,账卡物相符”的管理模式,带领相关人员采取实地盘点的方式对全局各类资产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核准了物品的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对固定资产分类编码,建立了固定资产台帐。对于往来款项的清查核实,我在调阅帐薄的基础上,追溯有关当事人,了解详情,查明原因,限期清理。在详细清查的基础上,我组织有关人员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研制开发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由静态管理发展为动态管理,有效监控了资产的使用状态。
- 上一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 下一篇:土木工程常见问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保险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