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07-09 09:1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传承;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89-0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未来的思维形成、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部分学生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1]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1.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现状

中华文化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发展形成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涉及,还涵盖了道德、礼仪、价值取向、思维形成等丰富内容。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来了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其中有一道高中学习过的文言知识的客观题目回答的正确率不足70%;均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35%;能讲出5个以上传统节日起源的学生只有25%;在对于自己家乡历史文化了解程度问题中,有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学生不足6%。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掌握不够,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

2.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情况

传统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态度。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关于是否应该继承传统文化,22%的同学认为应该继承并发扬,77%持中间态度;在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调查中:30%的同学认为节日放假可以更好地体验节日意义,70%表示无节日感受;有69%的同学喜欢春节,31%的同学选择了圣诞节。在古典书籍阅读方面,只有27%的同学愿意学习。对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看法,47%的同学持乐观态度,32%持中间态度,21%的同学持悲观态度。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较低,对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这对文化传统有不利影响。

3.传统文化学习途径情况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途径很多,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有65%的同学主要通过课本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知识,17%通过长辈讲述了解,还有17%的同学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1%的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可见大学生主要了解学生的方式是书本知识,但事实上,书本上所教授的知识大学生吸收的效果并不好,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过后就遗忘。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过于狭窄,大部分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课余通过其他方法了解的较少。

4.大学生传统道德践行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道德追求。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包括“克己”“爱人”两方面,而以“礼”为准则。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渐渐淡化。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中国的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2]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主要就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在自习室大声讨论题目,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宿舍同学相处越来越困难,为各种小事儿大吵大闹等等。二是行为举止欠缺文明礼貌。主要表现为:不按顺序排队,随意损坏公共财物,上课时大声喧哗,目无师长,公共汽车上不愿与老人让座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表现,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则是学习传统文化不够的具体行为表现。

当代大学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等,这些结果都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这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原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小成长的环境。而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父母是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孩子最久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父母大多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是比较恶劣的,这就导致了父母阶层的目标大多是求温饱,而不是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一度认为是腐朽、古板的旧文化。如今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被狭隘地定义为“考上重点大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上补习班,却不认为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乏。教育是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问及关于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时,回答的正确率却不足70%,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是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为了赢得更好的生源,在教学计划上更重专业而轻人文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利,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急于求成。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纳入学生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往往课程内容分散,学生无法进行系统性的了解与学习,这就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与此同时,老师的素质也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大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到了解惑这一层,对于学科的整体内涵,以及上升至哲学问题上的地方却极少涉及到。一方面当今的老师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自然地将以前的学习结构、框架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责任心与道德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一些老师对职业的认识不够,对职业的荣誉感不够,他们认为教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并没有把引导学生承担起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成就目标。

(3)社会大环境影响。经历后,中国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推崇拜金主义思想,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急功近利。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社会上主流认为对个人发展有用的是各种专业证书、等级证书等,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就显得对自己“无用”。

(4)外来文化入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然而渐渐形成一个词――文化入侵。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不同待遇。“洋节”在近年来大受追捧,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呈现萎靡之状;其次就是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韩国菜、寿司等在中国大受欢迎;再次就是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大学生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崇尚自我,变得更加自私,越来越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同时学校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大学生踏入相当于半个社会的大学,面对大学里多元的文化,许多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没有一个好的判断力,最终往往选择盲目跟风。部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甚至产生了民族文化无用的想法。

2.主观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教育体制问题与大学课程设计的限制,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等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富有民族特色。近百年来,传统文化经历了被抛弃和重新拾起的跌宕过程,这一过程对当代的大学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比如认为《易经》是算命的,《孙子兵法》已经过时,阴阳之道只是迷信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早该被丢弃。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很难理解这一点,也就更难积极地去学习。

(2)大学生功利思想过重。古代职业地位排行是“士农工商”,士人为首,商人最末。然而如今金融热将这顺序颠倒过来。经济类专业受到大家热捧,人文社科类专业几乎无人问津。如今,读书成为了一个找工作的工具,通往社会的踏板。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关注的主要是学校的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硕士点博士点数目、就业率等。[4]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铁饭碗早已打破,高的学历并不代表好的就业和高的工资,为了自己以后“长远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宁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考取专业的证书上,也觉得比读古典名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古典乐器这些貌似毫无作用的东西更有实际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建议

在清华一百周年校庆上,同志在讲话中把“文化传承与创新”明确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这就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变成一个时代使命,社会各界对此都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责无旁贷。

1.对社会的建议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味和道德素养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认为是封建的糟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整体氛围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影响。因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

2.对学校的建议

(1)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书籍、文物、遗址等就是很好的物质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具体来讲:一是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从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当地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活动。[5]三是学校在当地民俗工艺厂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多元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建立文化自觉。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学校就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宣传,以及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团日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都可以将主题设为了解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院校也可以组织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社团,专门在每个传统节日组织活动,让大学生体验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改革完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提高人文课程在选修课中的比重和增加一些必修的人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引导大学生来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气质等。高校也应更加重视人文课程,加大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投入,并提高此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权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对大学生的建议

(1)思想上,端正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生应该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民族的根。正如在五四重要讲话中说到:“中国梦是我们的,也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加深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牢记中国梦,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其精神,继承其精髓,是作为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2)行动上,自觉学习,主动宣传。首先,大学生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辨认能力,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其精华。其次,当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与理解后,大学生应该发挥“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从正确的立场、正确的角度向周围的人群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让更多群众、更多国家都能修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谬解,从而对千百年来经时间冲刷却依旧流传下来的历史遗珠有着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小平.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

[2]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3]齐瑾.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 文化素质培养 实证研究

一、前言

从社会学的理论来看,态度是由知、情、意,即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intention)三部分组成。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大学生作为态度主体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知识、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情感或冲突成分指大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行为成分则指大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大学生作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的态度究竟如何,关系到高校工作者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有机地相结合,以此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基于此,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组在武汉理工大学随机抽取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把大学生对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认知、冲突、行为倾向作为基本变量,然后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从而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状况

课外了解传统文化途径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态度以及教育形式,那么,大学生在课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传统的纸质媒介如典籍和学术著作为主,还是依赖于网络媒介或者学生间的沟通以及专门的宣传部门如博物馆呢?课题组分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

首先,就家庭居住层面而言大学生课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问卷设计中包括文史典籍和相关学术著作,根据问卷检测,表明文史典籍和相关学术著作在效度上差异较小,因此,两种途径都属于课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电视网络的选择受家庭所在地的影响较为微弱,也可以说,家庭所在地对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选择的电子媒介上是无关的。同时,也表明高校正在成为推动和提高我国大学生计算机和现代化信息知识的重要阵地,特别对来自农村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当然,这与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的显著提高有很大关系。

其次,文理科学生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选择倾向上。根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与理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在所列的课外选择途径中,选择率偏低。同时,也发现理科学生无论是课堂教学、文史典籍和电视网络三项途径的选择率都较高,文科学生则在课堂教学、学术著作、与他人交流和电视网络上选择率较高。同时,根据访谈得知,文科学生由于专业学习内容的原因,阅读经典文献是大部分文科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而且文科生的优势在于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得信息,因此文科学生除理科学生通常选择的三种途径外,学术著作和与他人交流上对文科生了解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科学生的途径选择率较低表明文科学生在选择时通常以某种途径为主,也表明文科学生的多元化选择特征,需要通过进一步开阔文科学生的视野,来强化多元性这一特征。

再次,年级因素在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情况,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校工作经验与学习经验积累程度的不同。结合对不同专业、户籍的学生在途径上的选择来看,除课堂教学以外,文史典籍是学生们了解和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途径。了解不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对指导当前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阅读时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卡方系数为64.26,自由度df为12,在显著水平为0.0001的情况下,拒绝两者不相关的假设,即年级与大学生阅读书籍的数量是具有相关性的。通过对关联列表的观察,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基本不阅读”上的选择率下降。同时,在超过六本以上的选项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其选择频率不断下降。以上分析表明在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最佳时间应该选择在低年级。同时,学校可通过开设与解读传统文化典籍的相关讲座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在文史典籍的选择上,学校可采取推荐书目的形式,向大学生推荐一些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同时又能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古典文献。

三、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冲突状况

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对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具有紧密联系。大学生受教育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进行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大学生所处环境如家庭所在地(包括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限制。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差距较大,大学生对专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以及受教育的形式的选择可能具有一定差异,主要是根据当前城乡在物质基础设施上的差距给出的解释。围绕大学生受教育的形式这一维度,我们设计了“传统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传统文化教育采取的形式”这两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大学生在教育的性质上可能具有的偏好,而后者则是针对大学生对教育形式的具体偏好,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首先,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受到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模式不同。一般来说,在信息化较早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大城市,学生们更多时间主要花费在课外的各类培训,如音乐培训、英语培训和艺术绘画培训。因此,“第一课堂”在大城市的基础教育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削弱。同时,来自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学生,则在当前高考制度影响下,更加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的学习。那么,调查情况与我们的经验印象是否一致呢?根据调查的资料表明,来自于城市化水平越高地区的学生,对受教育形式多元性的要求就越加强烈。从获得数据来看,对“将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这类传统的教育形式,支持率由农村学生到城市学生不断下降。与此相对应地,“各种第二课堂”的支持率则是呈增长的趋势。结合卡方检验,可证明学生所处的地区发展水平对学生在课程形式上的选择是有影响的。当然,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在课程的教育形式选择上,还需考虑家庭居住地方面的影响。

其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受不同阶段制定的目标的影响,对年级因素与教育形式的调查,将有助于高校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与课程形式上的选择更加理性。因此,在调查中,涉及年级与不同教育间关系的考察。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涉及四种类型:有矛盾但可协调、没有影响只是促进、影响专业教育质量、不好确定。从数据分析可知,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对传统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紧张程度的认识上,趋于紧张。这表明随着年级因素的升高,对大学教育认同程度也随之增高,大学生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关系的紧张程度认识也是随之降低。

再次,前面已经提到大学生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间即集中于低年级。怎样解决大学生认识程度与其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矛盾呢?我们认为在坚持对低年级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还需对低年级大学生的文化理念进行重塑。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选择不一样。可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选择为各年级的主要选择。也就是说,无论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大学生,在选择上,都在课程开设形式的多样化选择上具有较强的偏好。因此,结合文化理念的重塑,需要更多的教育形式进行开展,用以活泼课堂气氛,同时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存在和谐之处的理念深入低年级大学生的心中。

四、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状况

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态度反映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知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欧美文化也日益渗透到中国文化中,那么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够理性看待中西文化的融合,即二者在冲突程度、西方文化是否在中国获得普遍的认可以及西方节日内涵在中国人当中是否理解。

为此,针对中西文化的融合程度,笔者通过对地域与对西方节日的态度的分析,发现两者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即二者为独立因素。根据卡方数据表明:一方面,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另一方面,两者的卡方系数为2.149,自由度为6,没有通过在0.01水平下的检验,假设虚拟假设为两者不存在关系,备择假设为两者有关系,说明两者不存在关系。同时在“将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的一项上,两者的相关性亦不存在,因此,表明当前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并不是全盘接受,同时在支持传统假日的态度上是不存在差异的,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政策是相对成功的,能够使大学生拥有相对自主的价值理念体系。

五、结语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冲突指数以及行为倾向得分的测量,结合当前大学生在性别、专业和年级上的差异,使用均值分析,得出目前高校内大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在认知水平、冲突指数以及态度得分等方面,对传统文化基本常识较为了解以及对待传统文化上比较热情;而在冲突指数方面,男女生则未显示出实际的差异。专业方面,由于搜集的资料所限,文理科生在三个方面的差异未能显示。年级上,态度得分呈现大一学生在认知正误方面的正确率最高。冲突指数方面,呈现随着年级的上升,冲突指数越高的趋势。大一学生认为两种教育之间存在的矛盾最大。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通过交叉表的分析,可知在态度最高得分上,具有年级升高,热情上升的特点,在三个测量值的相关关系中,冲突指数与行为倾向的关系呈弱的正相关。

篇3

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必须遵循的原则

传统文化过度强调群体本位和强调主体的顺应性,往往忽视了主体对自然、社会的能动改造,致使人的主体性在与自然、社会的协调融合中逐渐消失,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进取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能动性。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现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之上有所批判和创新,必须要适应时代潮流,更新观念,并且要因势利导。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有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的爱国主义等资源,又要注意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注重鼓励、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遵循开放性原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高校要注意家庭的陶冶和社会的影响,应该建立一个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延伸的教育体系,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和社会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有开放意识,紧密联系学生家庭、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性。现在的世界是开放、多元的世界,没有一种传统可以故步自封而不作任何改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外来文化以更加迅猛的态势汹涌而至,使一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和思想道德发生了新的变化。冷静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促进各国文化的相互借鉴,保持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激发他们深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是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必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敢地敞开胸怀,博采各国各民族文化之所长,学习和接受外来的文化,使我国的文化事业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成为世界文化的领先者。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篇4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其在高校的现状

传统节日即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显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运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程度,笔者对郑州市北大学城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师范学院、中州大学等几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在校大学生。就针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认知进行了调查。主要询问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看法以及态度,并针对西方节日在大学生心中的想法和态度也做了问卷调查。

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了解状况及掌握程度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比较浅显,其掌握程度大都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对于春节、中秋节及端午节等重要节日中,大多印象停留在“吃”的节日,比如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等,觉得传统节日过的相对单一,吸引力不够。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上则基本肯定。相比较而言,西方节日比较受大学生的追捧和欢迎,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过西方节日,认为比较新鲜,娱乐性比较强。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让当代大学生肩负起参与祖国建设的历史重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当前许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存在道德缺失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并且需要拥有的品质。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精神。

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怕苦、怕累,独立自主性差的现象,学生对家长的过度依赖心理使得他们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正在渐渐消失,而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并逐渐培养自强自立的品质。

三、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的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重点都围绕着选修第二专业、参加各种等级考试、课外培训等,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渐渐被他们忽视。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只是一概而过,并没有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的领会。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将现代的教学与传统的讲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受到教育,真正把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2.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要与校园及节日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可以丰富校园节日文化内容,并且提高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可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引导学生举办“放风筝”、踏青活动,在春节到来之际,举办“过中国年微博征集”等活动,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融入到传统节日当中,把传统节日寓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以及其所蕴含的内涵及教育意义,进而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篇5

关键词:多元智能;信息技术;传统文化;游戏化教学

一、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1]。对于我们来说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毋庸置疑。

那么探索全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刻不容缓。迎面袭来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潮流带来更多可拓展的空间。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学生的多元智能,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及重视程度大势所趋。最终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时代的主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生力量当务之急。深入思考、探索,最终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迫在眉睫。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了传统文化明确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历史、形象和尊严的代言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根蒂是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必须以领悟、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条件。近年来国家大力度进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一直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着力点,从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与国家的大力号召相反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却受到了“冷遇”,在教育中遭遇了“瓶颈”。全面分析当今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一)忽略传统文化教育

1.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断层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差,家长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子女受其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消极和抵触情绪,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力,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缺失和断层。

2.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建设不完善

2012年,某教育机构对全国100家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进行统计,仅有30家高校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程,其中配备对口专业教师的仅有20%。就学生学习情况来看,课程出席率小于35%。

(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过度的课程化,任务化,教育推广面狭窄单一。

灌输式教育,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真正理解。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

(三)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情景式教育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适应性,产生于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反作用于生活环境,与环境共融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脱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水,空中楼阁,成为了书本的文化,“僵死”的文化。

四、多元智能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支持下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新兴事物、外来文化迅速占领市场,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除了关注这些“异”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面前,我们不能只是爱么能助,望洋兴叹,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们带来的活力与生机。那么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实施多元多维、情景性、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正适合传统文化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互连网走入千家万户,我们进入了“全城一家零距离,珠穆朗玛在身边”开放、虚拟的网络时代。那么,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是下一步应该探索的问题。

(一)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为传统文化安个“家”。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虚拟仿真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世界的风采,是经济旅游的新潮流。那么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显著的技术特点为中国传统文化安个“家”,是初步探索的方向。

(二)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多元智能原理与游戏化学习的“脸对脸”。

让网络游戏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让传统文化为网络游戏填加丰富的内涵。网络游戏的虚拟环境成为传统文化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地。

网络游戏是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一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的网络游戏也成了新兴产业。正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游戏设计的暴力,不规范占绝大部分因素。从网络游戏设计中入手改善网络游戏的不足,并在网络游戏设计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网络游戏之中,赋予传统文化腾飞的羽翼,同时也赐予网络游戏以圣洁的灵魂,实现游戏化学习。

根据众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游戏化学习的难点主要在于游戏与学习之间相互融合的问题,游戏与学习之间的比重问题。

五、小结

根据游戏化学习的意义我们用情理的精神,利用传统的文化改造虚拟游戏的不足,填补虚拟游戏的漏洞。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能无意识的在网络游戏中领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相反传统文化也在游戏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抑制其弊端,避免沉迷的现象。有机的将传统文化,网络环境,学生的意识结合到一起。三维一体的立体式隐性学习模式。

改变“填鸭式”教学,使学习成为一场有趣的游戏,从学习中感受快乐,使人们不再是对游戏成“瘾”,而是对学习成“瘾”。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在我们现代社会都有其重大的意义,通过多元智能理论与计算机网络的支持,我们更大程度的优化高等教育中的不足,并将传统文化传承,保存下来是非常必要的。

篇6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建立在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基础之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握时代主旋律, 积极更新观念, 因时而变、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路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弘扬时代主旋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应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握教育活动的方向性和思想性。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赋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的内涵和时代阐释。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巩固的指导地位,一方面,要确立的指导地位,通过对中国历代优秀传统文化与理论科学内容、价值追求前后相承性、相融性的理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并深刻理解、认同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地位,赞同并自觉拥护把作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坚持以的观点、立场、方法为指导,既要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文化需求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相一致,着眼于解决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赋予传统文化教育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帮助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和批判继承,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自身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道德修养,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正义感和奉献精神的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思想道德基础。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突出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髓,把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融入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始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3]荣辱观明确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向,依据其精神和内涵,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措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以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为主渠道拓展路径,弘扬传统文化

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着力点的教学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设置上,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 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一是要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必修课程中挖掘体现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最基本的素材,而且也是当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发展精华之结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想范本。二是要依据专业开设与之有关的传统文化方面的概论性必修课,并结合实际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专业教育资源和文化教育资源,如在体育课中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针对建筑、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开设“中国建筑史”“中国园林艺术史”“中国绘画史”等课程,学生在加深理解专业知识内涵的同时,也能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三是要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包含“文化概论”“经典名著”“民族乐器”“戏曲书法艺术欣赏”等,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兴趣、性格、思想、信仰等的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积淀,并规定学生任选课应达到的最低学分。可以邀请名师、专家开展国学经典导读,将“四书五经”和古代经典名篇等优秀读物作为德育读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及经典文化渗透,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用传统美德来熔铸自己的精神和品格。

在教学方法上,要避免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呆板的说教,应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眼于大学生道德成长要求和价值诉求。除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所展现的魅力外,传统文化教育也要重视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通过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段来诠释文化精髓,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参与其中,既满足了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又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氛围营造路径,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园地和摇篮。根据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特点,可以通过校园环境渲染、校园活动彰显等渠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对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校园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一是以传统文化之精髓提炼校园精神文化,如校歌、校训,这些校园精神虽然抽象,但又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能内化于行动、作用于实践。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这样的校训充分体现和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与校园文化结合后,“润物无声”的效果深入人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之气息构造校园景观文化,包括校园内的楼、桥、路、馆等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建筑物以及植物、山水等自然条件,赋予校园内这些物质性的形体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发挥其育人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校园布局的景观文化色彩看得非常重要,他在论及校园文化设施时指出,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些精辟见解,让我们领悟到校园文化体系融于校园景观外壳的重要意义 。[4]

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上,注重举办特色主题教育活动。一是通过开发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抓住各种传统节日和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日的有利时机,开展生动、具体、形象的教育活动。以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为例,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众多的节日礼俗,其核心内容总体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神,注重伦理道德,重视亲情和孝道,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和民族情感能够凝聚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鼓励学生团体自行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举办诗词诵读活动,在欣赏历代文化经典与名篇诗文的过程中升华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认识,开展各类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刺绣、剪纸等民族手工艺比赛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潮流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此外,还可以开展身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评选活动,如“校园十大道德之星”“自强之星”“十大先进事迹”,用这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直接体现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来传递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锻炼路径,培育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教育的成效需要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和升华,通过实践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培育和养精神、民族精神,实现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高校要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相结合,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优良特质。古老的中华大地遍布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这些在社会发展中沉淀下的文化精髓涵盖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知识,记载了许多意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件, 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学生在这样氛围下的社会实践中能受到优秀文化的陶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从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中提炼出鲜活的时代特征, 并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关于专业课程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活动、历史古迹考察、文化艺术参观等活动,通过切身融入让青年大学生自觉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实践中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用自己的亲历亲为、耳闻目睹,联系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把思想追求、行动表现融入传承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行动上。可以依托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区域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探究文化源地、考察文化遗址、走访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等,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认知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民族优秀文化发掘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以新媒介为传播路径,开展网络传统文化活动

在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利用的资源,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阵地。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5]网络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不但继承了传统教育载体可保存与查阅的特点,而且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具有新鲜性、及时性和互动性。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和教育功能,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首先,可以向大学生推荐一些当前互联网上有关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孔子网、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帮助;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建设弘扬和培养民族传统精神的特色网站,开辟各种传统文化教育专栏,如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介绍、传统节日的溯源和演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档案等,开设网络教学频道,设立经典著作宣读栏目,既创新和拓展了教育途径,又可以利用互联网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又能进行主题讨论、互动交流和解疑答惑等活动。其次,引导大学生开展网上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中积淀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对健全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网页设计竞赛、网络小游戏开发竞赛,开展中国历史典故和重要历史人物的Flas制作竞赛等,这些网上文化活动既培养了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专业网络技术人才,又施教于乐地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了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有有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在网络中更具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特殊优势生成了网络文化教育,但要把握好宣传导向和信息来源的关口,帮助学生在网络中捍卫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网络传播的多元文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富有活力、创造力和求知欲的青年群体,其头脑中传统文化的精粹积累得越多,他们的现代化眼光将会越加深邃,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会更加强烈,[6]由此才能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第2版.

[2][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第1版.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郝建功.高校校园建筑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2):17-20.

[6] 张岂之. 中国传统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7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一方面,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危害极大;另一方面,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方面,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的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大学生很容易欠缺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现有的绝大多数高校,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是相比而言更重视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这不免让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而且通常这些课程大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发挥主动性,对于此类课程的学习也很难培养出主动性。加之有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往往停留在书本上,自己对相关课程认识不够,加之自己理论水平不高,不知道及时学习更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片面地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忽略对传统文化的内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方法的陈旧化,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学生对待相关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加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很多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多大用处,加之,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就业机会越来越难得,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二、相关建议或措施

(一)要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积极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侵蚀。追根溯源,社会轻视传统文化这一大环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错误认知。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要纠正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理论宣传。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抵制、防范社会不良文化,并强化对其监管力度,并积极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枯燥无味,缺乏创新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主要原因,由此我们要创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1、注重教材的创新。如以书本教材为主,辅之以声像教材、计算机软件教材、实物教材等;2、注重形式上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要通过理论和思想品德的教学,直接灌输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内涵,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同时,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讲解积极优秀的文化,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批判、激浊扬清,自觉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3、注重课堂形式的创新。如以教学课堂为主,辅之以社会实践课堂、文化活动课堂等体验式环节;4、借助多种途径,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针对现在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要进一步建设校园网,通过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吸引和凝聚大学生,在服务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以网络主题日、网络道德问题辩论等为载体,积极开展网络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

(三)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知识,端正对相应课程的学习态度。现在,在高校里,人生态度世俗化,言行举止粗俗,人际关系淡漠,考试屡次作弊的大学生,随处可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大学生这个群体,从自身内部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平时,学生们应该不断增强自我对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认同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利用网络、电视、相关讲座等多种途径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比如时下流行的《百家讲坛》、各类国学网站,都是很好的资源。

篇8

引言

伴随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国人的道德素质水平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其丰富的内容为高校德育的发展与创新储备了理论支撑。大学生失信失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不良的道德现象出现的原因离不开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实施不力。传统文化是历经历史的洗礼与积淀后凝结而成的文明瑰宝,重视并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的内涵来丰富高校的德育建设,才能更快地实现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他的价值观、利益观、诚信观,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传承与高校德育的相互关系

文化传承从文意上理解,是指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在世界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其中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齐放,历史走过五千年的岁月,作为华夏民族之魂的传统文化始终如一。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的舞台上一直担当着精神之魂、文化之根的重任,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大学的德育亟待加强的重要时期,急切地需要向传统文化借力,在构建高校德育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点燃大学生内心对真诚、正义、善良、自信的渴望与坚持。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内涵与潜在的价值对于唤醒人们内心的理性与仁爱具有强大的力量。而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是教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的民族精神,使其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以仁爱与正直的心态,以君子的德行来建设祖国,构筑中国梦。

高校德育建设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德育以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为主要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为目的,德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中便包含了仁爱、诚信、自立、责任等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完善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大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价值,使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得以延续、发展,使之获得新生。德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历史使命,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价值

高校德育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保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高校德育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形式化的课程,其中渗透与体现的是各种人生观念与道德理念,隐含的是价值观念的养成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培养,这其中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也必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面对国内外多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冲击,高校在传授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极其重视对大学生积极的心态与健康的社会观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也发展了潜意识层面的文化。文化传承是高校德育的迫切任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灵魂将扎根于每一个重视个人修养的大学生心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的延续与创新。

高校德育所传承的文化,是对大学生的社会性的启蒙。以文化理论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底蕴,使其具有冷静的头脑与科学的自我发展观,这是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更重要的是在以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与自我修养。大学生的德育建设要以文化理论的积累为基点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君子品行,促使其成长成才,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最终归宿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感染大学生,使其成为有能力、有信念、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仁爱之人。当然,高校德育的职能也是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作为祖国未来的每个大学生,保证优秀文化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传承,文化的功能得以更完整的体现,让大学生用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实现民族更大的发现与振兴。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高校德育在运用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其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其成因,客观地对待不良影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不良影响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三、高校德育对文化传承具有消极作用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观念也逐渐变得多元,呈现出大众与精英、主流与非主流、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多元文化相互并存的局面。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一,在这个人被工具化的社会,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向,也难以避免地迎合社会的需要与社会的责任,过度地强调大学生的工具性价值的塑造,渐渐地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内心的关注与疏导,忽视了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在德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处于一个接受者的客体角色,成为文化知识的接受机器。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进入接受知识、形成概念、记忆规范、反复练习的机械性怪圈。

第二,高校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程度还有待加强。任何时候文化的渗透与掠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在文化信息高速流动的当今世界,任何不良的文化思潮的涌入都将影响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建立。部分大学生所具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民族历史不了解的现象都是德育工作的缺失,是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程度还远远不够,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力度还不够的表现。另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文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四、解决高校德育在文化传承中的消极作用的对策

高校德育要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地应对世界文化的互动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吸收各国文化融合后的精华,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德育工作的意义以及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正确引导学生接受外来文化,客观地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热爱民族优秀文化,将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中国文化作为理想信念之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选择观,学会科学分析和利用各种文化,合理地扬弃和吸收不同的文化;教育大学生以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导,在学习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建设本民族文化。

第二,高校德育的工作者要具有宏观的眼光和发散的思维,把吸收与借鉴不同的现代文明中进步与理性的内容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与时俱进,引入科学的思想观念与全新的教育理念、德育方式,让中华文化实现自我超越。高校的德育工作要立足于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与文化成果,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融与良性互动。

第三,重视并强化校园文化的构建。用校园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在强化大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其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培养。将具有激励作用的校训的宣传与践行作为大学生德育的一部分,积极开展符合多元文化时代要求的、反映校园精神需求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融入到具有鼓舞性的校园文化中,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君子风范。

第四,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高校德育的开展需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使之形成合力,为高校德育提供更强大的力量、更充足的资源。国家要加大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人才供给与资金投入,重视专业人才的引入,发挥专业人才的带动作用。设立专项资金,为高校德育提供物质支撑,与此同时,用法律政策积极引导高校德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学校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连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要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创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在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家庭是大学生的归宿与心灵港湾,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德育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力。只有协调好家庭、学校、社会在高校德育中的关系,充分利用三方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篇9

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了使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对大学生关于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认识、态度以及自身的人文修养状况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选取河北经贸大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该校以经济类、管理类、法学专业为主,此外文学类专业还有汉语言文学、艺术类、新闻传播类等,理工科专业有数学、统计、计算机、生物工程等。

调查问卷上印有理工、文科两个选项,问卷在涉及到一般人文精神、人文知识问题的同时,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8份,其中文科300份,理科128份,回收有效率90.8%。

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对于人文素质修养的态度

1.对人文素养很重视,态度积极。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人文素养有着正确的态度。“非常重视”、“想加强,但条件不允许”这两个选项都体现了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理工科这两项加起来占88%,文科占85%,结果显示,理工科的学生对加强人文修养的迫切性比文科还要强一些。“不得其门而入”选项包含着想加强但没有办法的意思,我们也可以把这一部分归于中性,起码是不反对加强人文素养。如果把这部分做积极的理解,那么主观上具有加强人文素养倾向的学生,理工科与文科的比例都占到了98%,态度是积极的。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其门而入”、 “想加强,但条件不允许”两项加起来都超过了50%;“学生意识到的客观需求”指客观上需要,但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要做。比如“想加强但条件不允许”,其中固然包含着,如果“你教我就愿意学”的意思,但是也不排除现在没时间、没精力,先学有利于找工作的知识,以后再说的意思。所以,如果我们全面地看,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态度基本是积极的,但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自发、摇摆的状态。这种状况昭示我们,对于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并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满足他们的需求已经显得刻不容缓。

2.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认识的误区。首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存在着偏颇,理工科尤其突出。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意义地位如何?”理工科学生回答“仍然具有现代价值的”的占72% ,其余11% 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过去的有收藏价值而无使用价值的东西”,回答其他的占17%,也就是近三分之一的理工科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已经没有现实意义,应该走进博物馆。相比之下,文科要好一点,认为“仍然有现代价值”的占91%。理工科与文科这样悬殊的认识差距再次提醒我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二)习得途径

1.大学课堂教育跟不上,对原典的阅读了解不够。对“了解人文类知识、习得人文素养的途径”的调查结果为,大众传媒(理科40%、文科39%);经典著作(理科51%、文科42%);而来自大学课堂的理科为6%,文科为18%。说明大学课堂的人文知识教育严重不足。对“你完整、系统地读过的古代经典有几部?”的调查结果为:3部以上(文科33%,理科35%),而一本也没有读过的理工科为47%,文科为24%。可见大学生对体现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经典已经有相当的疏远与隔膜了。

2.大众传媒是主体。调查显示,40%的理工科大学生与39%的文科大学生认为自己习得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是通过大众传媒,可见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方面功不可没。但是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与教育方面也有着不可克服的不足。如不能对原典进行直接的、原本原义的解释。既然大众传媒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那么因着教育形式、知识分子集中等方面的特点,大学教育就具有了大众传媒不可替代的作用。

3.阅读需要引导。毫无疑问,阅读是获取知识、加强人文修养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也设计了一些调查大学生阅读状况的问题。

如“读一本好书将会令您一生受益匪浅,你喜欢哪些方面的书?”调查结果中值得提出的是特别通俗的流行文学作品大学生反而不看好,而朱自清、鲁迅、钱钟书等人物对文化建设的贡献被大学生认可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大学生在日常阅读中有一些好的基础,阅读态度、眼光值得肯定。

但是,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在直接接触原典、原著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古文已经成为最突出的障碍。调查中最后一个选项(也就是对古文最头疼、不感兴趣)理工科占18%,文科占11%,而且这个选项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消极的选项,也许会有所隐瞒,实际情况可能还要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主要靠白话翻译阅读古代典籍(理工科40%,文科61%),文科的比例竟然高达61%,比理科的还要高。由于古文翻译本身的局限性和翻译作品的质量问题等,可能对学生正确阅读古文造成影响。

(三)学校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还不是很满意。在被问及“大学中所学中国传统文化效果如何?”时,回答“内容丰富满足要求的” ,理工科与文科一样,都是19%,不足二成;认为“教师照本宣科不知所云”者,理工科占23%,文科为52%;回答“无所收获”的理工科有35%,文科占21%;“其他”选项,理工科23%,文科8%。这些结果显示,文科学生更加关心学校人文教育的情况,所以显示出的不满意度也比较高;理工科选择“其他”一项比较高,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对人文素质教育情况关注不够。但是在总体倾向上文理科学生是一致的,大部分(81%)文理科学生都认为学校素质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高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从上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立体、系统的工程。首先,人文素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一种倾向,它的核心是人的修养、人的自我培育、自我丰富和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增加几门课程的问题,它应该贯彻到任何学科、任何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基础;其次,通过调查发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社会力量(包括大众传媒)甚至超过了课堂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再次,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是干扰学生、教师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投入的巨大力量,当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最现实的阻力。因此,不仅仅是学校,整个社会,包括用人单位、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都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在目前考核大学绩效的时候应适当地加上人文素质培养的权数。具体到高校来讲,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

在这里,师资队伍建设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专门师资,其二是全体教师以及辅导员、教辅人员的素质建设。而所谓专门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动机,他们的水平直接关乎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

高低。从操作层面、学科的角度来看,文史哲等学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建议那些没有设立文史哲专业的高校要引进一些在这方面有造诣的高层次人才,通过政策导向,使他们能够安心于素质教育,把这一工作与自己的发展切实地联系起来,这样才会切实提高这部分教师的质量与水平。具体地来说,可以成立专门的研究所、教育中心等,组成一个高效、精干的团队,保证他们一定的课时量,并且建立讲座、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机制,使人文教育可以长期坚持下去。

另一方面是全体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专业教师只是一个方面,绝对不能独立撑起人文教育的一片天空,必须使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乃至教辅人员在内的全体教师都具备了这样的意识,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够得到整体的、切实的提高。

(二)文科与理工科要区别对待,分班授课

调查显示,文科与理工科在人文素质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他们高中的知识基础决定的。如果用一个标准,在一个课堂上进行授课,理工科同学理解可能有困难,文科同学可能觉得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也就是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区别对待,分班授课。理工科可以联系科学精神、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等方面展开;文科的学生则可以在高中所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和展开,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人文素质教育一定要注意从价值、精神、知识的源头进行

篇10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养

2012年正式提出“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理想和信念。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线之一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作为民办职业高校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得不思考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该走向何方,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孔子文化学院院长杨朝明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是普及提高传统文化的很好手段,学生要读懂原典,更要从中领悟传统文化,当下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考虑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功能与定位。大学语文包含大学生应掌握的语言与文学,还承载着中国文化。高校不应仅是开设相关课程而已,不应仅停留在‘语文’的表层上,而应展现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魅力。”这段话给予我很大的启示,经过深思熟虑,站在职业院校的广阔天地中,倡导:重建大学语文新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大智慧。现将思考的成果详细进行阐释。

一、编写符合职业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融入大量传统文化内容

目前学语文教材中,传统的诗词歌赋往往占据大量篇幅,学生通过语文课程掌握最多的是文学,除此以外则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结果,因在于人们对“大学语文”的含义十分模糊。

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解释道:“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书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回答只说明了“语”的含义,并没有解释“文”。“语”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的含义十分复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文,错画也,象交文。”而且中国古人将“文”等同于“纹”,与人对自己的修饰有关。张岱年将“文”的含义引申为三层:第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第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第三,在前面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看来“文”就交织在人们生活中,表达、装饰并提升人类。因此“语文”是借助语言承载的表达、装饰并提升人类的各种文物典籍、古典艺术、礼乐制度、人为修养、美善德行等。古典文学只是其中之一。

第二问题:什么是“大学”?大学在我们的观念中就是高等学府,毕业后就走入职业生涯。我以为“大学语文”中的大学既具有这个含义,同时更应该传承古人对“大学”的解释。曾子在《大学》首句就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指的是大的学问,大的学问,要彰显美德,最终达到最高的善。最高的善在曾子看来就是平天下。

总之,语文”必须以彰显美德,天下太平为宗旨,选取用语言文字记录的传统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政治、军事、医学等方面,表现出人类对自己思想、情感的装饰,以及对自我终极生命的探求。

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有一部好教材,没有好老师,只能是徒然。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极为重要,缺乏这种素养讲解中会对文章理解不透,不能深入浅出,更不能将中国传统的观念阐释明白,达不到授业解惑。提出两点可行的措施:

首先,加强大学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培训

高等职业院校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大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尽管对传统文化内容有所了解,但缺乏广泛和深入的探究,所以需要单位提供良好的机会,加强培训力度,并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理清培训程序,以及每个阶段培训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传统文化素养不是通过一个短期的培训就能够实现,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深入的过程。但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教师明确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由此展开的理解和讲解才不会是个人的随意曲解,以至于谬以千里。

其次,大学语文教师应广泛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

大学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成为传统文化方面的学者,但必须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学识,因此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至于曲意逢迎他人的观点。优秀的书籍往往是专家们伟大思想的结晶,常常与伟大思想碰撞,必然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

三、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丰富的课外活动

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可视性和形象化,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依然没有离开课堂这个狭小的范围。因此我们提出走出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才能够真正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首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诵读的最佳读物,绝对不能通过默读以及阅读其他人解释的作品来理解,只能选择诵读。诵读过程是一个练气的过程,熟练之后,气自然顺畅,对诵读者的身心都有极好的影响,况且多读则其义自现,自然而然提高了学生对传统书籍的理解。

其次,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

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这些基本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就需要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方面的兴趣,使学生明白,除了现代都市化的、网络的知识外,还有很多充满文化内涵的知识符号。

最后,定期参观承载传统文化的古代遗迹

每个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保存的古代遗迹,定期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古代遗迹往往是对古代社会现象,发展水平,人类文化的具体表征,通过它们,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具体了解文化是怎样与具体实物相结合,从而对传统文化的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讨,我们深信,如果每个高等职业院校带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崇敬,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高度重视,努力组织教师编写符合自己学院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不断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一定能够将大学语文课程变为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朝明.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衡水学院学报[J].2012.12第6期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