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论点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点

篇1

在传统名著的大树上,结出全新的非传统的叶子,其实质是对传统名著内容的深度解读,有利于加强读者对传统名著的理解与认同。《三国演义》讲述了众多战场上、人际上的“权谋之术”,蕴含了众多关于为人处世的策略与智慧,如赤壁之战中孔明草船借箭,教会我们要灵活处理的策略;《红楼梦》中晴雯能在大观园中与各人相处融洽、游刃有余,体现了现代公关学的智慧;《西游记》中唐僧可携性格迥异的三个徒弟完成西天取经,何尝不是体现了管理学的智慧;《儒林外史》无不闪烁着营销学中精华。黑柳彻子曾说:“世上最美妙的事莫过于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带着全新的目光去阅读传统名著时,自可发现传统名著中全新的闪光点,加深我们对其的理解。

在古代名著的大树上,结出现代教育学的“叶子”,实质上是对古代名著教育功能的延伸,有利于促进古代名著对学生现代化发展的导向作用。在《三国演义》教会我们团结协作、用头脑处理事情的传统教育意义上,将其延伸至策略学领域,更好地发挥了《三国演义》对于学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红楼梦》在为我们展现清朝封建大家族生存境况的传统教育意义上,往公关学方向延伸,教会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处世为人;《西游记》在惩恶扬善的传统意义上,教会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优化管理;《儒林外史》在批判、讽刺封建礼教制度的传统教育意义上,往营销学延伸,教会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营销”自我。可见,传统“大洹鄙铣ぁ靶乱丁笨梢杂行Т俳读者现代化发展。

在传统名著的“大树”上,结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叶”,实质是在现代社会中挖掘传统文化优秀内涵,推动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三国演义》权谋之术基础上,赋予其策略学的时代内涵,有利于促进人们对《三国演义》背后文化价值充分挖掘,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赋予《红楼梦》公关学的合理内核,也有助于“红楼”文化品牌的发展;让《西游记》长出管理学的新叶,促进“西游”文化产业发展;《儒林外史》中赋予其营销学内核,亦是如此。可见,传统“大树”长“新叶”,可以有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让传统“大树”结出“新叶”,正是推动文化复兴的有力手段。如此,文化方可经久不衰,继续茂盛。

【评点】

篇2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间,在自我反省中杀出一条生路”。尹康庄的《鲁迅的民众观》指出,鲁迅“致力终身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是鲁迅对民众的“否定与肯定之间所形成的悖论”。方长安的《鲁迅立人思想与日本文化》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是和立人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深受日本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亦即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影响。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的深化还表现在“鲁迅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研讨会”的举行。这一学术会议是由汪卫东的《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和竹潜民的《中国国民性“密码”和“原点”探秘——兼与汪卫东先生商榷》争鸣文章引起。前文认为中国国民性“原点”和“密码”以“私欲中心”四字概括,后文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中国国民性的“原点”和“密码”应是“自欺欺人”。陈越认为汪卫东的“私欲中心”失之太泛,竹潜民的“自欺欺人”不是“对国民性劣根性表现的深层原点的概括”。周楠本指出,“自欺欺人”说实际已包含于“精神胜利法”中,而“私欲中心”是和“精神胜利法”一样的国民劣根性表现,因而“原点”和“密码”的提出并无多少新意。张恩和和林非都肯定了从“私欲中心”和“自欺欺人”入手探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积极意义,特别认为以“自欺欺人”为中心展开对国民性弊端的分析是“颇有道理的”。但对国民劣根性的形成,他们都认为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封建专制制度和绝对权力统治的结果,“在这样严格的等级制度的规范和限制下,怎么能不产生退守、懒惰、卑怯、奴性、虚伪巧滑、自欺欺人等各种各样的国民性”(张恩和语)。钱理群的论点有三:一、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提出是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不是外来思潮的移植;二、改造国民性问题涉及对民众的看法,鲁迅一向把民众分成两类,即“厥心纯白”的朴素之民和“在名教斧钺底下”失去了天性的“无名主无意识的杀人团”,鲁迅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后者;三、对“真”与“诚”的倡导,对“伪”的批判是鲁迅一生的命题。孙玉石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他的“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动因,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学传统拥有的“大爱与大憎结合的精神”,体现的是文学创作的永恒的主题,因而孤立地研究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密码”与“原点”,“没有什么真正的学术意义”。孙玉石提出应当特别尊重鲁迅作为文学家的思想家的“独特性”,这就是:“他是以自己的直接感悟与无休止批判来辐射他的思想能量,而不是在逻辑系统的思考中来论证他的思想凝结的。他追求关注的一贯性,批判的直击性却不一定有哲学家思想的严密性。”

篇3

近两年高考作文都在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l生之间的矛盾。

这类作文试题往往给学生创设出一个情境,展示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命题方向,将“一点四面”渗透于作文之中,是试题立意的方向。如2016年全国甲卷作文材料关于“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的探讨,与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息息相关,渗透着大语文的概念;2015年全国甲卷作文“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高考作文命题突出体现了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通过形成“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材料涉及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以及文化社会现象。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型驱动型作文的解题思路

任务型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

(一)审题

1.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

2015年全国甲卷作文材料“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通过阅读,了解材料主要讲了哪种社会现象?要紧扣“女大学生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一核心事件。

2.任务型写作要求考生讨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然后围绕核心事件进行思考:在高速上开车打电话是不是违规行为?应不应举报?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伦理社会,女儿应不应该举报自己的父亲?立意时要探讨“法”“命”“情”之间的关系,如何巧妙地化解矛盾而又不使亲情受损?

3.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4.任务型写作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内容和感悟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5.就材料的范围和写作任务而言要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和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要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要比较辨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

(二)任务型作文写作的应对策略

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任务型写作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要求考生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因此,考生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去概括文章的中心观点,提高认识能力。

2.扩大阅读面,积累素材。除了课程内的阅读,考生在平时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要多读报纸,要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如环保、教育、法治、娱乐、科技等。而且,读了以后要进行理性思考,那么一旦在写作中碰到这类题材,由这个材料引发议论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在备考时,考生也可以把平时所做的阅读理解当作很好的素材库加以积累。

3.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考生在上课时要积极参加各类话题的讨论、辩论,在课间休息、茶余饭后等时间也要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思想,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这样,评论就能做到有理有据,写作起来才能水到渠成。

4.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熟能生巧,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5.保持卷面的干净整洁,美观大方。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作文时不断练习书写。

(三)任务型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步:简评材料现象,亮出自己的观点。

在文章开篇,要简要地对材料中的建议进行选择或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评论,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结合实例理论,分论自己的观点。

分条分析比较,通过事例以及理论(名言名句和诗文)来分析自己观点成立的理由,并且分析过程要追寻其社会历史文化原因。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来组织安排,要力求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三步:结合社会个人,提出建议和方法。

通过结合社会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方法。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践行自己的观点,联系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

第四步:小结归纳全文,再次回扣观点。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徐州民俗艺术;动漫产业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57-02

江苏省徐州市历来重文兴教,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也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兴盛地之一。汉画像石、剪纸、泥玩、布玩、彩灯、玩具、糖人、石刻等多个品种的民间美术异彩缤纷,各具特色。现在徐州已有多家专业动漫公司,从业人员约2500人,年生产动画能力达20000多分钟,产值以千万为计量单位。徐州动漫产业,从发展初期,就十分重视对本土民俗艺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但因受综合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主题不明,角色个性不鲜明、简单套用美日动画模板”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不断提高,对于民俗艺术资源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越来越重视,但是,如何把民俗资源利用到动漫创作之中,如何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进一步发掘与探索。

一、论点提出及意义

(一)民俗是动画题材取之不竭的源泉。任何动画的呈现,都离不开剧本作为支撑,而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都为动画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例如,取材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动画影片有中国的《大闹天宫》、《阿凡提的故事》,美国的《花木兰》等;取材日本神话故事的影片有《猫的报恩》、《桃太郎的故事》等;取自《圣经》的有《埃及王子》等。上述所列举的动画,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但取得了很优异的票房成绩,也使本国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各国有所呈现,有益于树立国家的文化自信,这也验证了一点,合理的发掘传统民俗资源,使其与动画媒介和谐地相融合,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动画中的民间资源体现了集体审美取向。艺术一旦加上民俗的前缀,其意义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其含义就需要包含在特定区域内人们所形成的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于什么是美的评价标准、思维方式、审美理想以及稳定而久远的传承线索等要素。所谓传统,必然要有清楚的传承关系和发展线索。正如弗莱所言“优秀作品脱离传统是不敢想象的,而这种传统是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构建的原型,上挂下连,不断在文艺创作中延伸。”民俗资源审美的形成,是一种共性审美,是一种约定成俗,具有普遍认同感的审美标准。对于动画的创作,合理加入民俗元素,可以唤起特定人群的审美认知度,更容易让具有相同审美的观众产生认同感。对于唤起人们审美认同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动画合理的色调应用,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色调,能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波动,对于同一种色调,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知。比如,中国人对于红色、黄色有着别样的情感,能唤起一种喜庆、吉祥之感,在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就大量运用了红黄两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在日本则不然,在日本的传统认知中,红色和黑色是邪恶的象征,而白色和蓝色则代表真诚与祥和,在日本经典动画《哆啦A梦》中,大量运用了白和蓝的色调。这也正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民俗资源的应用,要考虑动画题材的限制以及受众观众的情感喜好,做到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筛选,切不可生搬硬套。

(三)民俗资源是动画价值观的展现。世界各国,都有其信仰与审美标准。而各国的神话故事与传说,也正是对于其审美与精神追求的再现。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本身仅仅是表象,深层次的内涵则为人们对自身和自然界的认知,唤醒人们超越平凡的世俗,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展现,起到度化世人的作用。由此可知,对于民俗资源与动画创作的结合,并不仅仅局限于神话故事、民俗故事的直接套用,还可以借鉴传统故事的精神内涵,重新构建符合现代生活的故事,达到传播新时代民族精神的目的。

就目前来说,日本和美国的动画相对优秀,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优秀,更多的是其所展现的精神内涵、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递而优秀。日本动画大师宫崎峻,非常善于把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以及日本传统文化与当今日本社会的主流审美相契合,构建新的故事与人物,来传递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反观中国的动漫现状,则面临很多困境,按常理来看,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所包含的民俗艺术资源十分丰富,但也正因为其丰富与庞大,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正如万条线头缠绕,而无下手之处。再加上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涌入,使中国人对于自身的文化缺失深入的认同感,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中国传统民俗艺术资源的内涵,这也就使中国的动漫只是孩童的启蒙节目,而无法构建成老少皆宜,具有文化底蕴、和观众产生深度共鸣的优秀动画作品。

本报告试图通过合理发掘徐州本土的民俗艺术资源,使其为提升徐州动漫产业的内涵而服务,让徐州动漫产业立足本土艺术资源,寻到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二、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

明确徐州民俗艺术资源的分布特点,筛选出动漫媒介和传统文化艺术的当代连接点;明确提出在民俗艺术中寻找创意灵感作为突破当前徐州动漫发展瓶颈的秘诀之一;提出在注重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基于优秀动画的凝聚力和创造性,动画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完成从产品到品牌,再到行业标准的跨度。

(一)研究重点。探寻苏北民俗艺术资源和动画设计两者的融合方法,如何将传统的地域文化、思想融入符合现代人审美方式以及价值的各种动画作品,加强“民族性”主题与流行通俗文化产业的契合,为苏北动漫产业的发展,探寻新的发展道路。

(二)研究难点。通过对徐州民俗艺术资源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的调查与研究,探索苏北民俗艺术资源与动漫产业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为苏北乃至江苏动漫产业的提升寻找出新的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

(三)研究创新点。1.传统文化纳入“主旋律”范畴,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出符合现代观众心理需求的“主旋律”动画作品;2.在引导、扶持和培养上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使徐州动漫产业的产业模式良性发展。

三、研究形成的结论分析及对策

(一)民俗艺术资源能够延伸动画的造型语言。例如徐州剪纸艺术,尤以邳州剪纸艺人的作品为代表,其作品题材大多来源于乡间劳动生活场景,常用简单的几何体表达事物的内在精神,这与动画片的“以少胜多,纯化形态”的设计理念完全吻合。若在动画设计中借鉴徐州剪纸的造型手法,可以使动画的人物构型更加传统,能更直观展现故事本身所传递的精神内涵。

(二)民俗艺术资源可以提升动画作品的原创意识。民俗艺术资源,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去粗取精、不断更新整合而传承下来的优秀资源。但民俗艺术资源的形成,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是对现实客观存在的加工与提炼,是一种民间朴素务实的创造力与对美好事物向往的一种体现。正是因为这种没有受现实和功利主义的束缚,只是为了追求美的创造性的发挥,所以说将民俗资源应用到动漫的创作中可以产生非常美妙的艺术效果,如果具化来说,是民俗艺术资源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对于动漫人物的塑造具有不可言喻的功用。

(三)民俗艺术资源可以展现动画的地域风格。动画是对具体历史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独特民族性格的动画角色创作,意味着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是区域文化的集中表现。例如,徐州汉画像石代表了中国汉画像石的最高艺术成就,其数量和质量以及艺术形式在全国均首屈一指。其题材反映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民俗、愿望等多个方面。徐州市政府从2012年开始大力打造“彭城画派”,先后在北京、西安、南京、韩国大邱等地举行巡展,并在开幕式上播放了由徐州汉画像石为素材制作的二维动画短片,提升了徐州独特的文化底蕴。

四、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动画艺术逐渐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面对当下动画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各国动画品牌的强势冲击,如何加强徐州动漫产业的竞争力?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入挖掘民间艺术在动画中的价值,同时要关注徐州动漫产业在徐州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传承中的独特价值。民间艺术是徐州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的氛围中,如何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利用徐州动漫产业传承民间艺术文化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加强民间艺术文化在徐州动漫产业的作用,一方面促进徐州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保护。将民俗文化与动画结合是摆脱中国现今动画发展瓶颈的一个出路,中国的民俗动画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繁华之后,现今面临着发展方面的困境。在羡慕美国动画、欧洲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将目标转移到分析他国如何将民俗文化元素嫁接到动画这个外壳中来。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拥有着多如繁花的民俗文化传统和元素,如果我们能将其中的一小部分应用于动画技术上来,势必会给我国的动画产业带来新的活力。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动画制作者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告就动漫产业与民俗文化的统一性进行分析,从民俗文化特征,动漫产业民俗文化剖析以及民俗与动画结合的困境与出路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从而对徐州动漫产业与民俗结合进行深入探索,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以徐州动漫产业的发展为例,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总结徐州动漫产业在立足地域民俗艺术资源、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和品牌过程中的发展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有效运用民俗艺术资源、振兴徐州动漫产业。

参考文献:

[1]祝普文.世界动画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47+60.

[2]彭玲.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1):60.

[3]汪宁,高博.中外动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邵庆祥.传统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与民族精神的培育[J].学术论坛,2007,(9):179-180.

[5]赵明奇.江苏汉文化的来龙去脉[J].江苏地方志,2008(5).

作者简介:

篇5

这是一则漫画类材料作文。漫画因为自身的隐喻性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但是由于其形象性,使联想和想象有了生动的形象依据,再加上题目中的提示语,从而降低了作文审题、构思的难度。因此,漫画作文是有章可循的,“拨开迷雾”就可以见到“真容”。

我们分析立意时,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老爸给小费让女儿买酱油,结果女儿问是要特快还是普快;如果要特快的话,还需要再加两元小费,让老爸很是错愕。

从老爸的角度来说,意在培养孩子参与家务的能力,施行奖励机制;但是女儿更“先进”,根据速度的快慢适时加价。从女儿的角度,根据市场经济,根据需求施行市场调节,金钱就是衡量的手段。所以作文立意可从两个角度进行:

1.从父亲的角度:培养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合理使用金钱等奖励手段;学会赏识和奖励;切忌使孩子形成狭隘的金钱观。

2.从女儿的角度:自觉参与家务劳动,体会亲情,孝敬父母;劳动价值观念的可取之处;分担;家庭责任。

佳作展示一

莫让人心荒芜

刘 晴

凯洛夫说:“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诚然,塑造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莫过于家庭教育。然而,漫画中父亲要孩子购买酱油,孩子竟以“特快”为由要求加“邮费”。

是孩子太势利,还是家庭教育有“黑洞”?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孩子本身如泥,成形在于外界给予他的力量。所以究其本质,应是家庭教育的失败、社会发展的偏轨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

尊重父母本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自然更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在社会经济大发展、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的现在,家庭教育的偏轨导致了孩子成长轨迹的弯曲。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认为父母的爱理所当然。究其原因,是家长本身给孩子以唯利是图、唯“我”主义的思想影响。

试想,如果漫画中的父亲从小就教育孩子无私奉献、学会担当,那么孩子在对待父母时定会以礼相待,以情相报,更不会出现这“要小费”的荒诞一幕。如果当前的家庭教育都是如此,孩子的下一代教育也会如此,想必未淼娜死嗝媪俚牟唤鼋鍪抢益争夺的问题,更会引起个人心理荒漠现象的发生,轻则冷漠不仁,重则争端不断,战争频发,人心淡漠。

因此作为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思考该如何把孩子塑造成栋梁之材。其实关于关爱教育有很好的范本,如在“100元穷游”父子身上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身为陕西户外运动名人的爸爸,带着有一些户外经验的儿子,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来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以应有的关心与帮助。每个孩子都是单纯的,家长是他们成长的引领者。过度保护只会折断他们的双翼,而无法帮他们展翅翱翔。

人不能只有利益与自我,更应有美德,追求崇高。正如但丁所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人类与走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不是毫无感情地索取,而是心存感恩。

因此家庭教育应当摒弃不良思想,以关爱、知识、道德引导孩子,让孩子的心不再荒芜。

模拟评分

基础等级:本文材料丰富,观点有启发作用。文章开篇从名人名言切入,巧妙运用凯洛夫的名言引出论点,并作为理论论据论证论点。而在论证过程当中又能成功地结合新闻材料层层深入地展开分析,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后结合但丁的名言重申观点,升华主旨。故本项评38分。

发展等级:本文的观点立足于材料,层层深入,并最终联系现实生活,给予人以教育的启迪。故本项评18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佳作展示二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徐珊珊

哈钦斯有言:“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孝顺父母、助人为乐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漫画中的父亲请孩子帮忙,孩子却索要劳务费,可见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会孩子从心底里去孝顺父母、助人为乐,而这正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我们不能只崇尚多元文化,而丢了中华文明之根基。古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历来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以恩报德,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人之美德。而自私、骄纵,只知道索取,不愿付出,以自我为中心、冷漠终将扭曲人格。

这幅漫画中,一个小孩子因帮家长做事而理直气壮地索要劳务费,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据报道,天津市曾有一些幼儿园为改变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开展过“感恩教育”。老师们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给孩子们布置了各种形式的“爱心作业”,比如:对照料自己的父母和老师道谢,帮助父母做家务,为爷爷奶奶服务等。幼儿园吃午饭前,一个个天真的孩子张着稚嫩的小嘴念:“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照顾我”“感谢做饭的厨师”“感谢阳光和空气”……他们虔诚认真的样子甚是可爱。

曾有人言:“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悲剧。”可想而知,一味地宠溺孩子只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回报的。当父母干活累了,孩子主动去为其擦汗;当父母生病时,孩子到床前端水送药。一旦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家长应该重视每一件小事,及时帮助孩子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模拟评分

基础等级:在论证中,文章由面及点,条分缕析,逐层展开论述,让人信服。在表达方面,句式灵活,感情真挚。文章融议论、抒情于一体,言辞恳切,启人深思。故本项评38分。

篇6

早在50多年前,我在北京故宫就曾惊讶地观赏过国宝和田玉巨雕《大禹治水图》和《会昌九老图》。此后,我参观过南阳独山玉石矿,参观过各地许多原始的或现代的工艺玉雕厂,更在和田与和田玉故乡昆仑山朝夕相对了12年,甚至也收藏了几块道地的和田籽玉。但是,可惜我是一个玉文化门外汉,始终徘徊于玉文化辉煌殿阁之外,不得其门而入。因此对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我一直心存景仰,怀有深深的神秘感。

现在,我有幸读到张新泰先生编著的《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一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如同猛然打开了玉文化宝库的大门,让我窥见了玉文化林林总总、光彩夺目的大千世界,无啻接受了一次和田玉文化知识系统的传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愉悦。

这是一部关于和田玉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兼有和田玉文化工具书、发展史和玉器玉石鉴别、鉴赏的多重功能,不仅充分展示了和田玉文化的无穷魅力,精当地介绍了关于和田玉文化的系统知识,而且对玉文化的形成历史和精神内涵也进行了梳理和深入探讨。相信每一个对和田玉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中获取不少教益。

全书分为七大章,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在自然万物中,玉(和田玉理所当然是其最高,也是最典型的代表)是至美至善的天地尤物,人间极品,国之瑰宝。它质地温润,色泽柔和,硬度极强,纹路美丽,音色清越,上至帝王贤哲,下至庶民百姓,都视若珍宝,爱不释手,所以形成了中华民族爱玉、崇玉、惜玉、佩玉、赏玉的文化传统。后来经孔子等历代圣贤哲人的极力推崇,将玉所具有的高贵品质逐渐概括归纳为“仁、义、智、勇、洁”五德,从而赋予玉的自然美以“人性美”。玉的“五德”连同玉的白、黄、青、赤、墨五色,都暗合传统文化核心之一阴阳五行学说的理念。于是这种玉文化的精义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涵盖我国传统文化中政治制度、器物、伦理、经济、军事、文学艺术、语言、宗教、服饰、医药、婚姻、葬丧……几乎所有文化领域和层次的重要内容,进入到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价值体系。“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已然成了不可取代的真善美的绝对化身和崇高象征了。中国文化视自然美为至高无上的,古人这些对玉的独特理解和发现,并用于“比德”,以玉的坚硬高洁比喻人的品质,真正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可以说是华夏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在这部著作中,和田玉文化经过作者自上古黄帝传说,中经孔子等历代儒家代表人物经典论述,直到清乾隆帝御制的大量咏玉诗,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辩证,最后准确地概括道:“和田玉,是国宝。不管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从物质层面;无论是从历史发展中,还是从现实生活中去研判、去考量,其结论都有着惊人的一致:和田玉是天地之精华、中华之瑰宝,不仅有着惊世骇俗、温润坚韧的自然美,而且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的人文美,二者相得益彰,是自然和谐的统一体。”和田玉具有“天容国色,堪称中国国宝”这一基本论点,贯穿了全书的几乎每个章节,成为全书的中心主题。

在《天容国色》第一部分中,作者还描述了和田玉故乡神山昆仑山的绮丽风光和关于它与玉的种种神奇传说,引用了相关的文献记载,作者还借鉴现代科技成果,给予玉以地质学、矿物学的新定义:“和田玉的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化学成分是含钙镁铁的硅酸盐,其中含有少量的铁,在原生矿中属于氧化亚铁。原生矿产资源在河流中通过氧化作用,会产生三氧化二铁,使玉石表面产生多种色彩和次生色,即出现黄、红、黑、碧、青等色,极为鲜艳好看。”这就使读者对和田玉的化学构成和形成原因有了更为理性的科学解释。书中同时还结合众多精美图片,依据传统分类法,详细介绍了籽料、山料和戈壁玉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天然玉料的相关知识。

在第二部分,作者仿佛带领读者漫步于中国玉器艺术宏伟、辉煌的殿堂,按时间顺序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玉雕极品,从孕育期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中经嬗变期春秋时的“和氏璧”,发展期汉代的《金镂玉衣》,繁荣期唐、宋之际的《玉兔》、《玉骆驼》和鼎盛期元、明、清时的“世界玉雕之王”《大禹治水图》玉山,再到现代的诸多玉器精品,并分别撰文对数百种历代精美绝伦,具有经典意义的玉器珍品进行了详尽而精当的赏析,条分缕析地论述了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玉器的特征及其代表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创意、工艺水平,如数家珍,引人入胜。这些众多的历代经典玉器(其中不少是藏于故宫中的顶级国宝)异彩纷呈,光华夺目,纷纷联袂而出,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作者还专门介绍了玉雕工艺大师马学武先生提出的玉雕艺术“三七定律”的新理念。其中心观点是以“赏玉为主,赏雕、赏皮为辅”,“三分形象,七分内涵,三分皮色,七分玉体,三分细腻,七分流畅,三分继承,七分创新…一”这是马先生对自己从事玉雕工艺40余年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意在提升当代制作、鉴赏玉器的新观念、新境界。联系马大师的玉雕精品《虚怀若谷》《玉女》等,构思大胆,洗练概括,极富现代意味,的确前无古人,令人耳目一新。在此部分中作者结合一批典型图例,为读者论述了如何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天然玉石。面对这种不可重复再造,也不可模仿复制的纯粹大自然杰作,需要观赏者根据天然玉料的造型、色泽和纹路,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和艺术想象力去进行艺术再创造,具有观赏者与观赏物之间互动的性质。书中从质地之美、皮色之美、神韵之美、文化之美和价值之美五个方面来帮助读者进行观赏,给人们以全新的知识和审美体验。图例中的《人生如意》、《蓬莱仙境》、《雪山飞雁》、《黛玉葬花》、《阴阳山》、《大漠魂》、《唯美》、《天鹅》等等精品,果然个个天然去雕饰,自然天成,惟妙惟肖,启人遐想,使读者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愉悦和顿悟。

在《天容国色》第三部分,作者介绍了玉器刨造的新工艺和辨别、鉴定、收藏的基本知识。传统的中国玉雕工艺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它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并在实践中勇于进行艺术创新,与时俱进。作者还介绍了“痕都斯坦”玉器中的金银错镶嵌宝石的新工艺,这种工艺在中国玉雕中的广泛运用和创新发展,使玉器更具装饰美,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玉雕工艺,使之更加富有时代精神。此外,书中以真假玉器图片相对照的方法,从皮、色、质、形、手感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辨别、鉴定不同历史时期玉器和玉料真伪的基本常识。特别是书中配图介绍了和田玉与俄罗斯白玉、青海白玉、岫玉、玛瑙、祁连玉和东陵石的区别,使人印象很深。这些知识或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辨别和鉴赏能力,以便于去伪存真,妥善收藏,不致走眼上当受骗。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这部学术著作,至少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功:一是资料收集得相当系统完备,而且选择也很合理准确;二是既总结了前人研究和田玉文化的成果,又有新的理论开拓和展开。例如书中详尽地论述了玉文化在艺术创造中的体现,介绍了鉴赏玉器新理念“三七定律”和玉雕新工艺,补充了如何欣赏天然观赏玉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前人相关学术著作不曾涉及或论述不多、语焉不详的命题;三是为书中数百幅玉器、玉石图片(有不少是十分珍贵和罕见的)配发了雅俗共赏的赏析文字,这种写作方法和体例在其它玉文化研究著作中也较少见,属于一种创新。正因为这部著作在内容和体例写法上都有不少创新和突破,这就赋予了它鲜明的时代色彩和较高的原创品格,是国内和田玉文化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新成果。

篇7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别整理了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要素的基拙上,找出二者之间内在贯通的接桦点,然后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高度上,论证了美学中国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作为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其相关著述中,对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趋势进行整体性批判与反思的学说。当代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与核心,是美学,其“中国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包括中国哲学和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过程。中国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外来文化要真正化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成为其内在组成部分,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站在本民族立场上,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吸收与创新的过程,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创新的必由之途,也是美学中国化的必由之途。而要跨上这一不可规避的途径,首先必须找到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接桦之处。

一、美学的主要框架和线索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与价值,使这一活动的“内在尺度”在把握、整合与超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的历史过程中,愈来愈具有“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尺度,就是一个不断地向“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为旨归的“真正的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过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一个不断摆脱和超越传统农业社会的神圣性,现代工业文明的交换价值等等外在尺度的束缚,逐渐向人本身回归和提升的自然历史过程。其间有三个主要相关美学的论点:

(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自身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基础上也不断得到改造,“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一个“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能在精神上反思自身,而且能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生产实践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将自身内在尺度运用到实践对象之上,使之符合自身需求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的过程,亦即各种不同因素和谐共存的社会实践过程,其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互为表里的互为前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美学含义。

(2)美是一种人以自身的“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曾经对“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及其与“自由”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自由王国”以“必然王国”为基础,后者属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领域,“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而在“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王国”则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为“目的本身”,这是一个以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领域,人自身“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类特性”在其中获得淋漓尽致的体现。马克思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活动过程,人自身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在物质和生理层面肯定自身的存在,而且在理论和思维层面反思自身的存在,“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图。在马克思看来,艺术和美学既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类用以直观自身天性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角度和能力。

(3)“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活动的方式,审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中的一个个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性和精神自觉的历史环节,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亦即“那些能够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同时,所谓的审美能力,是人类实践过程的产物:“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性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美和艺术是人类衡量自身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

二、强调人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中国传统美学

在《尚书·洪范》篇中,“五行”(水、火、木、金、土)是当时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始基”,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因而是五种与人自身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元素。站在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层面上描述原初物质与人内在关联的基本属性,说明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人们理解其自身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其视野集中在二者之间的和谐并存而非主客二分这一焦点之上。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文中指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开始只能是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生存关系,人们首先在其头脑中“铭记”的,不是自然物的某种抽象的“理论”属性,而是对相对于人自身生存的能够“满足需要”的属性,“他们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尚书·洪范》中的五种味觉,就是一种先于理论认识的关于事物能够满足生存需要的属性的原初意识。其中关键在于,世界的属性是一种在满足自身需要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的把握,不在于理论的分析,而在于味觉的品尝。这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是包括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的史伯论“和”与“同”范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种强调生命自身的生存意义在于多样性要素之间的相互容忍、并存和融合的传统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一种人与自然在矛盾中和谐共存不相分离的天人关系视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然与人都来自共同的本体,遵循着共同的发展道路,因而“致中和”是万事万物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魏晋以降的山水情趣就是以此为基础生发出来的。南朝宗炳追求一种“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仁智之乐”,刘腮则强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平等的情感交往关系;而辛弃疾则吟诵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宗白华先生从中国美学的“散点透视”和西方美学的“定点透视”这样两种不同的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区别角度人手,强调前者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这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基本出发点。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美学中国化

“和谐”是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接桦点。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试图以消除事物自身内部对立面来解决现实矛盾的形而上学方法时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这里的“辩证运动”就是指事物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共存、斗争和融合”,是宇宙间新陈代谢一般过程的基本方式。这恰恰与中国美学中“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实生物”的思想相吻合,中国人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和谐文化,其理论基础、哲学根据就是“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即包含着“不同”、差异、矛盾在内的多样性的统一。在当前,这种统一的社会基础,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所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命题,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根本利益,故而能够将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各种相互矛盾的要素凝聚成一个和而不同的有机整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将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和谐的思想资源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出来的崭新理论。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建构过程,较多保留了以身度物地体味世界的“生命一体化”原初意识要素,在思维方式上能够比较自觉地抵制对象化的看待世界的本质论分析方法,从而一开始就与西方自古希腊时期已经成形、在近代认识论美学中成为基本框架的理性本质论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走的是一条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的具有明显生存论特征的审美之途。现代中国美学基本按照西方美学的思路构建自身的理论框架。在这种“照着(西方)讲”的逻辑中,自身固有的问题意识和思路贝组被遮蔽掉了。这种遮蔽使得当代中国美学一直跳不出在模仿西方中试图超越西方的逻辑怪圈。个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对于自身传统中的生存论资源理解不够,对其价值领会不深。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致思之途中,审美主体是与其周围的生存环境内在关联的原始的交互主体。它不同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中的“此在”,因为作为“主体”,后者经过了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近代欧洲哲学中“本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严格的自我反思。与之相比较,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审美主体,作为一种保留了更多的“生命一体化”的原初意识内涵的“源主体”,它与西方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互主体”的区别,在于其原始的平等观保留了更多的“让对方生存我才能生存”的生存论智慧,而这,正是中国化的美学得以建构的最基本的传统资源。扬弃当代美学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本质论美学”、“斗争论美学”、“生产论美学”的工具属性及其狭隘眼界,切实将人本身亦即人的历史的现实的整体的生存状态作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必须在回归“源主体”中进行资源梳理,发掘其中固有的“和谐化辩证法”属性,使其在美学转型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有效性 策略

文言文教学作为中国的特色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升学考试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重要的得分点,同时也是让学生头疼的失分处。对于文言文的考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词语的释意,而是古文的理解,三是重要语句的翻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字词的把握依然是文言教学的重中之重。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并能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是中学文言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意义。何谓教学有效性,一方面是教“教”的有效性,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学生“学”的有效性,积极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融入教师的教学情境中,提高注意力,反复强调与提醒自己。只有将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文言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与学的过程性要素

教学有效性的高与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更依赖于学生的“学”;不仅要看教师“教”的过程,更要看学生“学”的过程。

1.教与学的策略

当前高中师、生的文言文教与学的策略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尤为显著,有效的教与学策略将有力地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水平。有效的“教”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恰当运用新媒体手段,因材施教的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有效的“学”则在于学生是否能抓住教师的课程重点,总结文言学习的方式方法,结合相关材料进行恰当归因和有效复习。在教与学的有效性中,教的有效性是基础,学的有效性是根本,所以,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

2.合适的文言教学内容

文言教学本身就因其语言的简练含蓄而相对又难度,所以在文言教学的活动中,如何选取适合中学生知识能力的文言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的难度过大,既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利影响;反之,文言文难度太低,也无法达到提高学生文言素养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形成区分度。所以说,文言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教学内容。

3.学习动机

适宜的学习动机将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反之,错误、盲目的学习动机则将阻碍教学的进程,学生文言文学习动机对教学结果存在显著正影响。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时代,文言文的学习是否还有意义,有什么意义,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争论点。只有理清了文言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文言文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它自身的语言结构思想等等方面也是值得中学生努力探索与学习的。

二、文言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教学目标策略

各科教学或学习都要有一定的目标。教师对本学科教学目标的认知程度理解程度,将极大地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对于原本就有语言理解难度的文言教学来说,教师能否以最简洁的语言以最清晰的方式把教学目标提示给学生,将会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课堂教学的目标,就像一盏灯,照亮整个教学过程。文言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板块,一是文言知识积累,二是思想情感体悟,三是文言语句的理解与表达。

2.教学活动策略

教学活动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参与式学习。教师起主导作用,而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学生。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了。语文学科的其他教学内容都进行了各种创新形式的尝试,文言教学也是同样。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多给学生表现与发言的机会,而教师则主要是听学生的思维逻辑,并做好鼓励与纠正。

3.复习反馈策略

文言文有效性教学,在教师清晰地提示教学目标之后,在积极参与学习之后,还需要教学参与者及时地评价教学,做出反馈,并有效复习。整个文言教学的过程是否具有有效性,都可以从最后的复习反馈环节得到解答。有效教学策略,必然带来有效的教学成果,直接表现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当中。当然,有效的复习反馈策略并不仅仅是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每个学生的吸收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对于知识的学习成果表现也有差异,所以教师在最后的教学复习与反馈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有效性,采用多种评价与复习策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质量,就必须在师生的密切配合之下,在清晰地目标提示、积极地参与式学习、以及及时反馈矫正的前提之下,整个课堂才能有张有弛,活跃积极、兴趣盎然的进行并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并达到最终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桂华. 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凤琼. 关于文本多元解读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07(2).

[3] 辜桃. 教材文本解读的诠释学困境及应然取向[J]. 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4] 郝青云. 西厢记故事演进的多元文化解读[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7).

篇9

我国古代传统的生态自然观崇尚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提倡的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代表一种万物包容、相伴相生的思维观念,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与伦理观念在当下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在宋代时有了进一步的新发展。宋代哲学家张载明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从起源、后经过庄子、孔子等学者的推动发展,再到宋代使其的相对成熟,体现了我国古代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积极探索与发展,天人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底蕴,也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形成了生态道德观,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在西方哲学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马克思关于自然观的论述。马克思的多部著作中都涉及到生态自然的相关论点。人化自然观点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的普遍性在实践上表现为整个自然界,人依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的生产材料和劳动对象。”从马克思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人类的生产生活要依靠自然界。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发生对象性关系,自然界是人类汲取生产生活所需资源的源泉。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定胜天”、“万物皆备于我”等夸大人的作用的思想盛行。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使人类愈加功利主义,对待技术发展持盲目乐观态度。当今世界,人类所涉及的一切无不打上技术的烙印。“技术已经构成了这样一种新的特别的环境,并且人类必须生存于其中”。技术的二重性即技术善恶价值的两重性,告诫人们,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物质生活极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同时打开“潘多拉”魔盒,各种灾难也会纷至沓来。严重的雾霾污染、化学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濒临枯竭……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例正是人类不当发展的反射。人与自然关系从最初的和谐统一逐渐走向了分裂对立,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异化。马克思曾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科学技术在创造了属于人类自己的自然环境,取得了所谓的对抗自然界的胜利,却也是遭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技术价值的乐观主义者们,如培根、圣西门、霍布斯等乐观地认为,科技带来的一切问题都能依靠科技本身去解决。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技术崇拜观,他们把技术认为是救世主,把技术过于理想化、神圣化。技术悲观主义论者,如中国古代先贤老庄,就认为技术是道德沦丧的元凶,西方以卢梭为代表,在人类沉浸在科技带来的财富与生活的巨大改变时,首先对技术提出了批判。自此以后,对于技术的批判不曾间断,并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增强,因为“技术正在变成全球性的力量,它开始染指于人类历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类历史注入极不稳定的因素”。极端的技术悲观主义者倡导放弃技术,远离现代文明,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技术中理论者则认为技术没有善恶之分,即在政治上、伦理上都是中立的。这样的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技术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在探讨技术价值时要用辩证的思维分析。

三、技术的合理运用

技术是存在理性的,我们在利用发展科技时,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当地、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努力减弱技术的负面效应。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体现在技术发展既要体现物性又要合乎人性。技术发展的物性即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符合事物的本质规律,合乎人性即要充分考虑人类发展的真正需要与目的。技术的发展首先要以事物的客观规律为基础,聚焦人类发展的需要,尊重的人类生存发展。技术的发展如若违背客观规律,技术的应用必将产生社会负效应,这不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与生态建设。当然,人们在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时,也应依照人类的所需,有目的地利用改造自然,使事物的发展符合规律性与人的主体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即技术的正负效应。技术的不合理运用给自然生态以及创造、利用技术的人类本身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环境的恶化不仅仅带给自然界致命的破坏、全球因化工污染、核泄漏等患病致癌的人数也逐渐增大,这是人类自己种下的因结出的果实,最终还是由人类自身来承担。但是,技术的发展的双重性也给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缓和带来了新契机。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绿色科技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点。如新能源的开发,新型绿色科学技术的研发等在节约自然资源、治理生态污染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时应注重利用技术的正面作用,缓解生态失衡与人类发展的尖锐矛盾,以求二者的统一和谐发展。实现科技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离不开全球的共同努力,自然环境为人类世界共享,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人都应切实为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与之和谐相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思想正是对人类活动与自然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一次重申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四、总结

篇10

关键词: 音乐美育思想 现代音乐教育 借鉴意义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51-01

1 的音乐美育思想

(1868――1940)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我国近代倡导并组织实施“美育”的先驱者。的教育思想是在借鉴西方进步思想成果与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相结合起来,将它与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相连接。1912年,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中国古代礼乐思想为例,指出“礼为德育,而乐为美育”,联系中国当时的音乐教育现实,更明确表述“唱歌,美育也”,[1]明确的把音乐和美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将美育作为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从此被确定下来。在关于美育问题的论著中,着重主要是阐述美育的陶养感情的作用,在美育的实施中,是积极主张学习,在汲取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性。由此他提出:“所望后之留学者,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所同化。学业修毕,更遍游数邦,以尽吸收其优点,且发达我特性也。”[2]也指出,在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点,保持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性。不仅对于留洋学习室如此,对于国内从事音乐教育以及各项文化、教育建设也同样如此。

2 音乐美育

音乐教育是以音响为素材,通过听觉诉说感情的艺术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美育则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1 音乐美育的陶养感情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精神。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审美性,音乐是能够直接抒发人的情感世界,能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有力的拨动人的心弦。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当今,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显现的苍白,要通过培养人们的超越精神,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提高人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的美育对于社会的文明的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2 音乐美育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

从艺术给人的精神影响的作用出发,提出艺术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精神的论点。创新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的重点之一。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一部分归结为音乐,他说“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音乐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收到了这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3]人们在平时音乐活动中能够借助于歌词给自己联想,音乐史人类用感情活动创造的艺术,是用心里、生理活动所改造的艺术,所以音乐美育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

3 音乐美育的实施

对于实施美育的实施方法,包括了家庭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

3.1 家庭音乐教育是美育的起点

家庭音乐美育是家庭美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美育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和儿童,亦称为儿童美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严重影响着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家长要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追求高雅的艺术享受,让孩子学习一些乐器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还审美情趣,通过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从小就心里就有了欣赏美的能力,具有善良的性格和美好的心灵,从而为孩子将来在学校的学习打下了智力与创造力的基础。

3.2 音乐美育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的

学校是每一个人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并且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人才。学校音乐美育是音乐美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学校音乐教育能够系统的、循序渐进地传授审美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也是在学校美育实践中收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先生曾经说“美育的基础,利在学校”[4]所规范的普通音乐美育是与体育、智育、德育并举的,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和谐的精神,学校要对音乐美育课有充分的学时保证,将音乐美育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随着现代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硬件的加强,教师将与符合学生心理的音乐材料准备充分。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同时,使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3.3 音乐的美育通过社会音乐来延续

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接受更多的也是社会教育,社会音乐美育作为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音乐美育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水平,对于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当今社会中音乐无处不在,自古以来音乐就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人们在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时置身于音乐,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而且还能得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发展。例如社区中的合唱、合奏、文艺演出都能够感受群体的和谐的氛围。各种形式的演唱会和演奏会都是充满感情的世界,人们分享着这种情感体验和享受其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先生的音乐美育思想促进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要在继承先生的音乐美育思想的优秀传统上,积极吸收国外音乐教育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更好的为建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宇姿,张媛.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