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ZB分行服务地区为ZB市,其为地级市,全市辖1个经济开发区、5个区、3个县。截至2014年12月末,ZB市农行下辖1个市行营业部、6个区域行、3个县域行,共设有115个营业机构,在职员工1887人,以覆盖最广的网点网络体系和领先的科技优势,服务于遍布全市的城镇及乡村。农业银行ZB分行2014年各项存款余额为5383393万元,其中农业存款117184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721300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70617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9%;农户小额信贷余额55271万元,占农业贷款余额的78.27%。不良贷款按期限分类余额100680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7百分点。2014年末,存贷比例为69.13%。
二、农业银行ZB分行农户小额贷款现状
该行2014年末信贷资产中,除一般法人贷款外,其他均为涉农贷款,在涉农贷款中,农户小额贷款占有绝对比重,该项业务也是该行农户金融的主要业务品种。为方便分析,取2011―2014年的农户小额贷款数据,见表1。
从以上农业银行ZB分行农户小额贷款开展情况分析,该行农户小额贷款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在信贷总量上,该行自2011―2014年,农户小额贷款总量占全部贷款总量比例不大,从2011年的5.64%下降到2014年的1.49%,占比逐年降低;农户小额贷款在农业贷款各信贷品种中占绝对优势,2014年占比为78.27%。说明该行在“三农”信贷领域,农户小额贷款产品已成为该行服务和支持三农的主要产品。
其二,在贷款增速上,该行自2011―2014年,贷款增速较为稳定,但是农户小额贷款增速成下降态势,说明农户小额贷款不是该行贷款增速的主要力量,显示在信贷业务领域,结构性矛盾突出,业务品种集中度高。
其三,在贷款方式上,由于信用贷款条件比较高,因此该行农户小额贷款中,此种方式贷款数额相对较少,绝大部分部为担保贷款。担保方式贷款包括保证担保方式和抵质押担保方式,其中保证担保方式又包括法人客户、专业担保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自然人、多户联保等保证担保。
三、农业银行ZB分行农户小额贷款与其他农户贷款区别分析
如表2所示,农户小额贷款在贷款利率、贷款准入标准、结办效率等方面都较其他类型农户贷款具有相对优势,是农业银行ZB分行支持当地三农发展的主要信贷产品,占农业贷款余额的78.27%(2014年12月数据)。但是这些相对优势也给农业银行ZB分行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准入低、存量基数大意味着高违约率、高不良贷款率,所以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防控较其他农户贷款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将从其贷款运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甄别和防控。
四、基于农业银行ZB分行农户小额贷款运作流程的风险防控措施
基于贷款运作流程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1、贷款准入调查环节风险点及措施
风险点:一方面是贷前调查风险。由于ZB分行客户经理缺乏,存在双人签字(实际只有一人实地调查)或单人多签(一人调查,本人签字后冒签他人,形成形式上的双人调查)形式的单人调查现象;有些贷款调查虽然实行双人,但未实地调查,或实地调查不尽职,对借款人的人品、经营情况、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等真实情况没有客观掌握,存在“走马观花”调查。另一方面是评级风险。信用等级评定是衡量借款人能否达到贷款准入标准的重要条件之一,评级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标准调查,存在以个人感觉评分,没有核实后评分定级,农户评级流于形式,放松了准入要求。
措施:ZB分行应严格贷款调查责任,分层级确定相关责任,对于3万元以下由网点进行调查,其主任负责调查责任;对于贷款需求3万元(不含)至5万元(含)的农户,贷前调查由相关支行客户部门与网点联合调查,共担调查责任;坚决落实“双人、实地、面对面”制度,对于暂时客户经理缺乏网点,相关支行可以成立“流动小额贷款调查客户经理小组”,解决客户经理不足问题。
2、贷款审查、审批风险点及措施
风险点:因为农户小额贷款笔数多,业务量大,加之完成计划的压力,该行审查岗位相关人员存在对农户小额贷款的资料完整性、前后资料反映情况的逻辑性以及相关当事人签字的合理性审查不细,少数贷款要素不齐却通过了审查、审批,存在审查审批把关不严、质量不高等问题,因而形成操作风险。
措施:ZB分行可安排专人审查、审批农户小额贷款,对经营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实行专项考核,各环节职责落实到岗到人,以确保农户小额贷款在审查、审批环节堵住风险。
3、贷后管理风险点及措施
风险点:在客户经理不足的情况下,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农户小额贷款管理风险更加突出。由于农户的流动性比较大,一些农户贷款后到别去做生意或外出打工,贷后管理难度较大。部分客户经理由于轮岗,少数轮岗后业务出现了“新官不理旧账”现象,不利于农户小额贷款管理。从近年来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情况看,影响贷款安全的主要风险为贷后管理风险。
措施:一是落实首次跟踪检查。贷款发放后15天内,由风险经理(不能由调查人核实,防止道德风险)打电话对借款人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包括借款金额、利率、担保方式和生产经营情况等。二是扩大信贷系统提醒功能。对贷款农户开通短信通,通过信贷系统定期对贷款农户提示贷款收息、到期还款等信息,节省人力资源。三是借助外力管理。借助“公司十农户”模式中的担保公司、“专业合作社十农户”模式中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村委会、服务点、信息员等中介组织和人员进行管理,扩大贷后管理范围。
篇2
关键字:经济结构调整 银行业绩效 市场结构 股权结构
一、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金融中介,银行业的经营发展不仅与其自身行业发展、产权结构改革紧密相关,更是与市场中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相关。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改革不断深入,具有政府产权背景的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绩效更是如此。国有企业是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对象,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使得偿债能力很低或者亏损的企业仍然能够从银行获得一定的新增贷款,这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与此同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非国有企业在总量和质量上得到了长足的积累,其经营效率相对于国有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经营背景下,这有助于银行改善经营提升业绩。可见,国有企业比重逐年下降、非国有经济比例上升的结构性发展趋势与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有紧密关联,因而需要在考虑银行经营改革的同时,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现有研究中,主要从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等角度分析银行的经营绩效,鲜有研究从国民经济改革的角度出发,考察经济结构调整,即企业部门的非国有化,对中国银行业绩效水平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与银行业经营发展紧密相关的外部经济环境改革这一全局性因素纳入研究框架,在考虑银行业市场结构和股权结构的基础上,分析经济结构调整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这有助于验证国有经济比重降低趋势下经济结构改革与银行经营发展的关联,理解现阶段影响中国银行业经营的竞争、产权和改革等诸多因素的作用。
二、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与银行业经营发展
关于银行绩效,国内一些研究讨论了其评价,另一些研究则分析了市场结构和股权结构等因素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李建军(2004)从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公共性绩效和综合性绩效等多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绩效评价;徐忠等(2009)则发现市场份额与银行资产回报率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集中度和资产回报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另外,在股权结构方面,占硕(2006)发现随着国有银行中国有股份比重越大,国有银行经营决策受政府政策目标影响的程度也就越高,因而所承受的社会性负担也就越重。刘勇和穆鸿声(2007)总结了关于银行绩效决定因素的争论,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我国银行绩效既取决于市场份额,又与产权结构密切相关。从上述结果来看,市场结构和股权结构对银行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结构调整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主要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国有经济改革与银行绩效的关联。一般认为,长期以来困扰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累积问题,主要来源于国有经济大规模改革背景下国有经济重组带来的改革成本和预算软约束问题。林毅夫、李志(2004)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政策性负担将导致国有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当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政策性负担必然带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由于国有企业与银行公司资金上的联系,受其牵连,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大量积累。张杰(2008)认为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与产权制度无关,而是与银行的重点服务对象,即国有经济有关。安启雷等(2009)认为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国有企业发放带有隐性财政补贴性质的贷款造成的。俞乔等(2009)则发现,只要存在政治控制及与之联系的财政补贴,必然导致具有政治性的过度信贷。因而,有研究认为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是否趋于硬化是衡量银行制度改革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吴军,2009)。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国有经济比重的变化与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等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银行业内部因素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
近年来,银行业股份制改革的成果令人注目,2009年年末,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0.87%,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下降,由2004年的13.2%下降为2010年的1.14%。2010年底,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实现低位“双降”,拨备覆盖率高位提升。在银行业绩效得到显著性提高的原因中,除了其自身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提高效率的举措之外,外部环境的改变也是其绩效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之下实现的,而银行业既发挥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其经营绩效与国民经济组成结构和发展态势密切相关。这体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支撑的垄断性行业,国家作为第一大股东,具有绝对的控制地位。与此同时,国有经济是中国银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国民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变化对银行公司业绩状况会产生深切的影响,国有经济部门的发展状况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是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国民经济的变化,尤其是作为中国银行业主要服务对象的国有经济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银行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另外,在以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转轨过程中,非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促进了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建立和产权结构改革等一系列变革,施益于经济体中的各个行业。企业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则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占比,从而削弱了其对银行信贷占有的压力,为国有银行提供了一个有效运作的微观经济基础(张杰,2004),因而经济的非国有化有助于提高银行业信贷效率,优化其经营绩效。一方面,国民经济的低国有化能够促进银行信贷行为遵循优化配置原则。由于国有经济比重逐渐降低,非国有部门在经济地位上高于国有经济,促使银行业降低对非国有企业的歧视程度,并使得银行业能够按照商业原则建立金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信贷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低国有化能够解决政府双重拥有所带来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在中国,政府同时拥有进行贷款的企业和发放贷款的银行,双重产权带来国有企业和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业两部门的预算软约束问题,而企业部门低国有化的格局有助于打破政府双重产权的结构。随着非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逐步提高,商业银行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微观经营环境。
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研究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经济转轨的背景下,特别在渐进式改革的模式中,对银行公司经营绩效的考察更应纳入经济结构改革这一关键外部环境因素。
国有经济部门比重与银行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会为银行公司绩效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微观经济基础,支持张杰(2004,2008)对国民经济结构和银行业发展关系的推测。国有经济比重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在国有经济比重下降的初始阶段会促进银行经营业绩的改善;但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银行2009年的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下降,而2010年受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银行的业绩出现了大幅上升,因此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到一定水平后会不利于银行经营业绩的改善的证据不足。这尽管没有支持国有经济比重太低会削弱银行的业绩,但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结构调整到一定程度后,银行业绩受其影响变弱,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大。
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所发挥的作用。市场份额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会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加的幅度更大。因此,调整政府与银行业的关系仍然是银行业改革的重点问题,银行体制上的改革和完善将会更加有利于银行公司的绩效表现。
本文论证了工业部门的国有比重对银行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效果,发现当前整个国民经济的非国有化改革确实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因此,银行业的改革应该重视调整其资产结构,调整与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关系,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银行系统需要加强对整体经济结构的重视,与经济结构调整进度相适应,尤其应当加强与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联系,消除对民营企业的差别对待。只要实现了与经济结构的合理对接,尤其是与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对接,就可能进一步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能力,实现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比较,金融论坛,2004(5)17-22
[2] 徐忠、沈艳、王小康、沈明高,市场结构与我国银行业绩效:假说与检验,经济研究,2009(10)75-86
[3] 占硕,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的控股权研究――社会性负担对国有银行控股比例的影响及解决,当代经济科学,2006(5)38-44
[4] 刘勇、穆鸿声,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9-17
[5] 林毅夫、李志,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经济研究,2004(2)17-27
[6] 张杰,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困局――解读新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的绩效,管理世界,2008(11),13-31
[7] 安启雷、刘康宁、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体制因素不容忽视,宏观经济研究,2009(4)17-21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商业银行 信贷
贷款是各大商业银行的重要经营业务,信贷资产的优劣,直接影响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美国的金融危机,对美国是一场灾难,对全球的金融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后危机时代各大商业银行均应从中吸取教训,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贷款率,降低信贷工作的风险。此时,为缓解信贷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各大商业银行都需积极推行先进的信贷技术。在我国,各类信贷技术中,基于财务报表的信贷技术和关系型信贷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基于财务报表的信贷技术指贷款的发放决策和贷款条件主要借助于借款人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关系型信贷技术指信贷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多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信息而做出。可见,财务报表是各大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评审的基本资料来源,在财务分析和信贷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是各大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要求在信贷评审工作中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技术。可是,由于信贷工作本身比较繁忙,评审过程中缺乏团队对授信对象进行系统的财务报表分析,分析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分析报告过于“八股化”,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文通过介绍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技术,试图挖掘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在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技术时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以期降低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风险,提高工作的质量,保障银行业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中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料的真实性难以辨别
在现实的贷款活动中,借款企业为了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往往会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骗取银行信用。更有甚者,银行有关人员与借款人串通,为其提供虚假报表出谋划策,以规避法律和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达到骗贷逃债的目的,从中渔利。如果银行仅依靠报表表面的数据做出贷款决策,往往容易造成贷款落空。
(二)盲目相信财务比率分析的结果
在如今的贷款活动中,经常运用一些财务比率指标来衡量授信对象是否具备授信要求。有时尽管借款企业各项指标良好,但实际上借款人或保证人其本身财务状况并不佳,没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能力。并且由于所有的财务指标都是静态指标,非常容易受到操纵,有些信贷人员财务分析水平低,便会盲目相信财务比率分析的结果,搞形式主义,结果造成财务报表分析名存实亡。
(三)财务报表分析与抵押、质押贷款脱节
由于历史因素及银行信贷人员素质低下等原因,银行注重形式上的财务报表分析,注重信用贷款,而对担保贷款中的抵押和质押贷款重视不够,所以形成大量的贷款坏账;再者,银行往往注重贷款的贷前调查,而疏于跟踪调查,但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何况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已到无财产可供支配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银行贷款无任何财产担保,那么以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就毫无实际意义。银行业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人员的跨行业流动性差,银行业太注重自身的专业训练,而忽视法律、经济、财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所以,造成银行信贷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特别是对工商企业财务活动缺少经验,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常有许多主观片面的成分,更不能将财务分析与抵押、质押贷款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熟练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技巧降低授信风险
以上问题均与财务报表分析技术运用不到位有关,要想解决以上问题,降低授信风险,笔者认为应注意结合以下分析技巧,并在授信工作中熟练运用。
(一)明确分析的目的
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分为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作为短期授信工作者,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主要应评价客户近期是否有能力进行贷款的归还,及是否愿意进行贷款的归还。首先通过考察企业以往的资信程度解决愿不愿意偿还的问题,然后重点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关系及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质量及现金流量情况来判断企业有没有能力偿还。作为长期贷款的授信工作者,此时仅关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关系以及考察企业以往的资信程度,肯定是不行的。首先必须关注企业的整体财务风险,从资本结构的角度进行评价,然后更重要的是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为对资本结构的要求我们可以将其写入贷款合约,但盈利能力是无法控制的,此时信贷资金的安全完全取绝于客户的盈利能力。显然,不同的分析目的,其分析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
(二)围绕分析目的,进行资料的搜集
在明确相关的分析目的后,围绕分析的侧重点,进行资料的搜集,所搜集的资料包括授信对象3~5年的中期及年度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至少进行近3年的资料搜集。当然短期信贷工作者只需围绕其分析目标收集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客户信用档案,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长期信贷工作者不仅要收集上述资料,还必须收集其他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等尽可能多的信息,为盈利预测、财务状况的评价作充分的准备。此时重点明确,也容易搜寻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节省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阅读分析资料
有针对性地搜集好资料后,阅读分析资料。首先,从审计角度考察分析资料的可靠性,这是验证资料真实性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是在财务报告中找出审计报告,如果审计报告是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财务报告中的审计收费稳定,未变更会计事务所,那么分析资料相对可靠;如果该财务报告未经审计鉴证,可以从报表的数量关系进行初步验证。然后,进一步阅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报告,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事项(特别是担保、抵押贷款等问题),阅读关联方关系披露,熟悉企业的往来客户。再次,阅读会计报表附注,特别注意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发生变更。最后,通过几大会计报表,简单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方面的情况,从而熟悉分析对象,为授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运用基本分析技术
基本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对授信对象一定时期或时点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包括:①财务数据的静态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报告项目的静态分析;②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包括计算各种财务比率,熟悉报告项目的相互联系;③静态的结构分析,包括进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分析,利润表的结构分析,及现金流量表的流入、流出结构分析等。
(2)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将分析期与前期或连续数期项目金额进行对比,这种财务报表项目纵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动态的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分析财务报表的具体做法是:①对前后期各项目的绝对金额进行比较,求出增减的差额;②将增或减的差额作为分子,将前期的绝对金额作为分母,求出增或减差额的变化程度(百分比);③根据连续数期变化的统计数字,可以绘出一个统计图表,更形象地显示变化趋势。
如果某一分析对象的经营活动处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趋势,那么其主要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应该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若其主要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出现异常变动,突然大幅度上下波动;或者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之间出现背离;或者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出现恶化的趋势,那么,这些意味着公司的某些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都是授信过程中判断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经营成果的重要线索。
(3)同业分析。同业分析是指将授信对象一定时期或时点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放在其行业背景下进行分析。
所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必然受到行业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闭关自守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将相关的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放在其行业背景下,与行业平均数进行比较,才可以如实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经营成果。具体操作时首先应细分分析对象所处行业,特别是综合类公司,我们要注意细分行业进行比较,分行业计算平均数;其次,找出严重偏离同业平均水平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最后,重点分析严重偏离同业平均水平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五)结合企业基本面
企业基本面包括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行业现状及发展、企业分析3个方面。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状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与经营策略、公司的组织结构等均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只有结合企业的基本面才能得出恰当的评价。商业银行信贷工作者一定要具备对企业基本面的敏锐洞察力。
(六)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小企业的信贷评审工作,由于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甚至没有专职的会计,会计核算资料质量极低,不真实成分较大,不可以作为信贷评审的依据,此时,现场调查、现场办公最能奏效。当然,中大型企业的信贷工作也不可忽视现场调查的作用,它能让结论更加可靠。
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的信贷评审工作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关系到民生。每一位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技术,降低信贷风险。
最后,我认为应制定《商业银行信贷中财务报表分析技术规范》,加强对信贷工作者报表分析技术的培训,提高信贷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
篇4
从宏观层面上看,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和信用文化的发展演进,制约着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效力和监督管理的有效性。比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社会信用观念的形成、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律体系的完善,都直接影响着银行业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从微观层面上看,银行业体系的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形式,银行业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能力与水平,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专业化水平、秉公执法程度将是制约银行业监管有效性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银行业监管面临的银行业问题
1、按照我国社会发展在地域、城乡的不均衡特点,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特点各异,银行业监管工作重点不能“一履适千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东西部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矛盾。在金融业尤为突出。一般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在金融总量上,而且在金融业务创新方面要远远超过中西部和农村等不发达地区。银行机构的风险问题和表现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监管政策所产生的监管效应也会有所不同。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银行机构存在的风险问题的复杂性,要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部控制不健全,风险管理水平落后,信用风险严重等问题;发达区域银行业除了上述风险问题外,还有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表外业务风险等问题。因此,所要求的监管技术水平和监管的侧重点也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业统一监管部署和监管战略的有效性。
2、银行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同一监管政策将产生不同的监管效应。我国存款类银行机构按照所有者形式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等。由于所有制形式不同,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及其效力、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动力也不同。比如,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股权资本构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其资本具有内在的约束激励,这类银行的所有者具有规避风险的动力。对这类银行的监管就可以按照市场化银行体系所形成的、比较成熟的监管框架和监管政策实施监管。然而,对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言,其资本结构中国家信誉资本占绝对比重,股权资本失去内在的风险规避激励。股权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这类银行机构的内在风险控制的动机主要取决于外部监督管理。对这类银行的监管就不能完全套用市场化成熟的监管原理。外资金融机构,大多来源于发达的市场化国家,风险管理水平和内控制度都比较先进和完善,但这些金融机构所从事的金融业务一般比较复杂,金融衍生业务的比重相对较高,要求较高层次的监管,应按照国际银行业监管惯例和技术实施监管。
3、从我国银行业体系结构看,靠国家信誉资本维系公众市场信心的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银行业体系占绝对比重,其改革的滞后和管理的外部性,在相当时期内将使银行业监管停留在以现场稽核检查为主的传统监管模式上。由于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银行业体系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截止2002年底,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有居民存款总量占到整个银行业体系的91.7%。无论国有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其盈利状况和资本充足状况都有待提高。从维护市场信心的角度看,这两类银行机构基本上靠国家信誉来维系公众对他们的信任。从总量看,这两类银行机构的稳定性决定了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因此,这两类银行机构仍然是银行业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监管思想,银行机构的内部风险规避和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方面,监管检查评价和市场纪律是风险管理的外部机制。然而,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缺陷,造成这两类银行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缺乏必要的利益约束。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监管原理和理念,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非现场监管上。在相当一段时期,外部监督管理仍然是有效的监管形式,要加大现场监管检查的频率和强度,要加大对内部管理不善、违规操作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以弥补内部控制不力的缺陷。
二、银行业监管面临的监管问题
1、监管理念更新滞后制约了监管水平的提高。我国银行业发展和管理的特殊历史背景,使银行业监管始终抹不掉政府行为的影子。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快了银行业商业化改革和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步伐,但由于对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理论研究滞后,监管的理念没有及时更新,监管政策缺乏前瞻性。银行业监管绝不仅仅是传统理念中简单的行政管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稽核问题。它是一种包含金融学、管理行为学和信息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问题。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就很难感悟监管政策的潜在效应和我们应该遵循的监管政策取向。事实上,银行业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方面风险的特殊性,相对银行内部人而言,外部人不可能完全掌握其风险问题。银行资产的不透明性,决定了外部监督管理作用是有限的。银行业监管虽然是一种强制的政府监管行为,但在强制的背后,却更多地隐含着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强制监管只有通过一些激励机制,充分激励银行机构在风险规避方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强制的监管政策和行为变成银行机构的一种主动意愿,才能使监管发生效力。例如,资本要求监管作为一种强制的外部要求,只有与银行机构潜在的隐性资本———银行业从业价值(Franchisevalue)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监管效应。国际银行业监管历史和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变过程,证明了银行业监管的激励相容理念。
2、监管政策研究滞后削弱了监管政策的有效性。银行业安全网政策的目的是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事实表明,缺乏监管政策协调效应的兼顾,一项监管政策在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同时,可能导致反稳定副效应。例如,美国存款保险政策在有效消除银行恐慌和挤兑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事实上,在银行业安全网政策中,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监管、市场准入和退出、问题银行处置政策之间,并非彼此完全独立,各项监管政策之间存在较强的微观反馈效应。只有充分兼顾这些政策之间的协调和搭配,才能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这也正是银行业审慎监管的意义所在。我国银行业监管虽然已经有许多年的经验,也经历了问题银行机构的风险处置,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但由于长期的行政管理角色惯性作用,难以突破传统的政策思维定势,在监管政策的
协调搭配方面还有待引起重视。比如,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和隐性存款保证,加上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管制的无效性,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银行监管制度要创新,更要考虑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和政策效应。
3、监管队伍专业技能难以适应金融创新和发展的要求。不论是非现场监管分析、现场检查、日常监管审批,还是监管政策把握,都需要有一支精通监管知识和业务的监管队伍作智力保障支持。监管理念的更新,不是务虚的口号,是基本理论修养和业务技能在实践监管工作中的具体化,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只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了银行具体业务操作和风险点,甚至要精于被监管对象,才能检查出问题的症结,评价一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性。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队伍的金融业务水平,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业务操作和财务分析方面,与金融监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其主要原因,是我们过去只重视日常行政监管,监管队伍的业务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监管理念的更新和风险的防范控制,需要一大批精通金融业务的监管人员来实现。只有监管人员既精通被监管对象的业务经营、财务状况和内控制度,又熟悉被监管对象相关业务的经济政策、行业运行和市场变化等,才能比较准确地掌握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及相关市场变化可能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影响,真正发挥风险预警、识别和控制的监管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1、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的监管政策。在银监会统一制定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操作规程下,各银监会分支机构要根据本辖区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状况,准确判断本地区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统一监管标准的框架下,针对地区特殊性,各类机构内控制度、业务特点和风险问题的差异,研究分析各种监管政策的适用性,制定区域性的、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和监管重点,使监管政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2、加强监管政策的理论研究。尽管国际银行业的业务领域和风险特点逐步趋同,银行业安全网制度和监管政策也逐步完善,但这些制度和政策随着宏观和微观环境的不同,其有效性可能迥然不同。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这些制度、政策的同时,要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加强政策的理论研究,做到洋为中用,制度创新。
3、建立一支精干的监管队伍。金融业监管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不能视同一般行政管理部门来考量和配备干部。一方面要求具备廉洁奉公、懂管理、善管理,另一方面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因此,应该建立相应的执业资格制度,对不同的岗位要有不同的执业资格标准。只有监管队伍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监管水平和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当前,应抓紧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训财务会计、信贷业务和衍生金融业务的实务操作培训。
篇5
2009年,预计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32万人,其中1亿元以上的可以达到1万人,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9万亿人民币。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潜力巨大。
跟朋友提“私人银行”这个概念,大多数人都是一脸的茫然,接下来的反应就是:“是个人开的银行?”事实上,私人银行的概念恰恰相反,不是个人开银行,而是银行只为一个人服务。这么说可能还有点抽象,为此记者采访了交通银行总行私人银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徐浩,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常务副总经理王菁。请他们为我们揭开私人银行的神秘面纱,看看到底什么私人银行?私人银行能做哪些特别的事情?私人银行在中国的生存状况如何?
源自瑞士
谈到私人银行,交通银行总行私人银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徐浩首先讲起了它的历史:15世纪的时候,法国意大利有很多受到教派迫害的贵族逃到瑞士日内瓦避难,他们随身带有大量的金钱。精明的日内瓦银行家看好这个机会,专门为他们推出一种私密性很强的金融服务。这就是私人银行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发展,私人银行也在不断地变化,由开始时专门服务于200万美元以上的超级富翁家族,逐步演变为向众多的高净值资产客户提供更多产品和更多内容的金融服务。英、美、德、法等国家的银行业开始相继推出这种业务。概括说来,私人银行就是为少数拥有大量资金的人提供一种细化服务,与普通银行业务的最大区别在于私密性和个性化。
私密化很好理解,但个性化服务恐怕就是你很难想象的了。徐浩介绍说,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成熟的国家,私人银行的客户都配有专门的银行家和后台专家顾问,这些人几乎可以为客户打理生活中大到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小到订机票、接送子女等一切事情,就像是一个管家。
“那私人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中国第一家明确提出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是中国银行,在2007年推出。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由于中国人固有的不露富等观念,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目前还没有达到‘管家’的层级,主要还是为客户提供一些金融方面的服务。”徐浩回答。
当然,既然是针对有钱人推出的服务,私人银行的门槛自然不低,基本都要求客户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上。徐浩同时补充说,“这并不是说这五百万都要存在某一个银行里,那个银行才能为你提供私人银行的服务。只要通过银行的资产评估,你可以把一部分钱放入私人银行,由专人为你打理。”
团队式服务
此外,私人银行服务与银行普通业务的重要区别还在于其提供服务人员的专业性和团队性。就像前面提到的,银行希望提供给私人银行客户的感觉是这个银行就是为你个人开的,因而会整合行内行外各种专家资源,以期提供专业服务。
就交通银行来说,为客户提供的“1+1+1”服务模式,整合了各种资源,通过三种人员合力服务客户。具体来说,首先是客户经理,他们主要是在日常工作中,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理财咨询和财富管理工作;二是私人银行顾问,银行聘请具有银行、证券或投行经验的资深人士为客户经理提供支持;第三,银行还聘请了系统内外在金融理财方面有资深经验的专家组成个人财富管理专家团,对客户经理和私人银行顾问提供专业支持。私人银行客户享受许多专门定制的服务。通过“1+1+1”服务模式,交通银行私人银行服务根据每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不同方案,提供不同服务。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客户询问他现有的资产状况以及当前的金融环境是否适合做慈善基金?客户经理和私人银行顾问会请专家团的专家全面分析客户需求,制定出一套投资方案。
收益难估量
私人银行能为客户提供如此周全的服务,那银行是否会因此得到更多的收益?徐浩介绍说,目前交通银行的私人银行服务并没有单独向客户收取费用,主要还是通过提升服务和效益体现私人银行服务的价值,这主要是从提高客户忠诚度的角度来考虑的。另外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去年交行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深圳等发达地区推出私人银行服务。一年后做业务分析对比时发现,这几个地区的业绩增长比非试点地区要快很多,所以私人银行业务的收益是由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整体业绩来体现的。可以肯定的是,刚刚在国内起步的私人银行发展空间很大,各家银行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这项业务。
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比如,中国人有财不外露的传统,面对私人银行这个新生事物,很多人还不能完全信任,不会详细吐露个人的资产状况,这使得银行在提供服务时不能完全发挥个性化的优势,也不能像私人银行业务成熟的发达国家那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管家式服务。目前国内私人银行服务还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但是相信到第二代富翁成长起来后,这种状况会得到改善,因为他们本身更具国际化倾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徐浩表示,在中国富有阶层不断扩大的环境下,私人银行服务的前景十分光明,将来也会是各大银行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之一。现在各家银行面对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找到目标客户群,提供更好的服务,使私人银行服务更具吸引力。
看好“富二代”,中国私人银行将进入新时代――专访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常务副总经理王菁
今年年初,招商银行获得国际权威财经杂志《欧洲货币》年度评选的“中国区最佳私人银行”奖项。4月招商银行联合贝恩公司联合了《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高达30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8.8万亿元人民币。而2009年,预计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32万人,其中1亿元以上的可以达到1万人,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9万亿人民币。这预示着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潜力巨大。此外,随着“富二代”的成长,富裕阶层对私人银行的接受程度将更高,私人银行业发展势在必行。就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以及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状况,日前记者采访了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常务副总经理王菁女士。
《旅伴》:招商银行是何时设置私人银行部门的?
王菁:招商银行是2007年8月开始成立私人银行部门为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的。也是国内最早为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的中资银行。
《旅伴》:就贵行推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情况来看,中国人目前的私人银行观念强吗?
王菁:私人银行在2007年才开始涌现于中国市场,中国大部分高净值人士对私人银行的了解程度并不高。非私人银行用户中,只有不到20%的人听说过并能正确理解私人银行的概念。现在有资格享受私人银行服务的,大部分都是中国的第一代企业主。他们会赚钱,但不一定会理财。对于这样的客户,接受私人银行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对于他们的下一代来说,接受私人银行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着开放的心态、灵活的思维以及更好的理财意识,所以我们很看好“富二代”。
《旅伴》:您认为目前中国人需要私人银行吗?
王菁:当然需要――而且迫切需要。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于3月下旬联合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高端客户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偏好并不大,也不太喜欢挑战高风险产品。实际上这些人更倾向于低风险、低收益,没有太大的风险偏好。这正是私人银行服务的目的所在:对客户的财富进行保值增值,使之能稳健的传承下去。
《旅伴》:贵行的私人银行,私人银行类似的服务部门,都提供哪些服务?
王菁:与国际通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内容相似,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服务将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投资理财和财产咨询服务,包括股票、基金、外汇、境外投资、私募股权、法律、税务、不动产、遗产规划和移民等。我们会根据客户的不同投资需求,为客户提供不同的管理团队组合和不同的投资产品配置。比如我们会为一些喜欢艺术品的客户提供一些艺术品投融资服务。不过与其他银行不同,招商银行不会自己直接聘请专家,而是选择与专业机构合作。因为艺术品领域十分宽广,一两个专家是不能包办的。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挑选最佳合作伙伴。
《旅伴》:贵行的私人银行门槛有多高?
王菁:私人银行的门槛问题一般没有统一的数字。招商银行的门槛为1000万人民币,不包括不动产。虽然从人数看这群人占比很小,但其所占的资产规模更为重要。毕竟资源是有限的,私人银行是高品质的服务,门槛太低无法让客户享受到私密尊贵的服务。招商银行对现有的客户达标开放,自动转为私人银行客户。
篇6
关键词:金融业;混业经营;分业经营
金融业分业经营或合业经营是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无论在理论探讨或实际运作中,曾几经反复。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金融业向着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合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方向。这一重大变化对即将加入WTO的我国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我国全能银行的发展战略,已成为金融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大课题。
一、混业经营背景及原因分析
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29年之前的世界各国金融业大都实行混业经营;3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33年通过的美国《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为标志,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80年代,随着分业限制在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先后取消,以及1999年11月4日美国《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揭开了金融业又一次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篇章。如今,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全能化趋势日益增强、加快,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一大发展趋势。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银行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利润率不断下降,迫使他们不得不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由单一存款延伸到包括金融债券在内的多种经营,使其获得了更多的较稳定资金,从而可以进行更多的其他业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这样也可在增强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流动性方面与证券市场互补协同、扬长避短。
(二)企业并购浪潮的推动。因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特性要求两者之间协调统一。企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求以巨额发展资金为基础,而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造成只有依靠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银行、银团提供贷款,或通过券商发行债券、股票来集资才能为其解决资金问题。众多金融机构为了满足企业的这种大规模资金需求,就必然需要通过相互组合、并购来扩充自身资金规模。
(三)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和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大多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逐步放宽了金融机构业务分工的限制,甚至为混业、并购创造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金融自由化的完成引起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放开,使资本项目与货币政策、汇率及财政政策之间发生矛盾,由此引发金融危机,从而出现的银行重组现象,从而迫使、促进了金融业的并购或混业经营。
二、我国金融业经营业务的演变
自1984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为适应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先后成立了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城市信用社等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实行的是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业务全方位交叉的合业经营。
由于当时金融法规体制不健全,商业银行定位不准,加之人民银行监管经验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通过拆借市场进入证券市场,通过贷款和投资渠道流入房地产,对泡沫经济起到了推波逐澜的作用。同时,也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为改变这种情况,1993年以来进行了政策调控,明确规定对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其特点是:商业银行不是从事证券投资,证券公司也不得从事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
三、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合业经营的必然性
1、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内部推动力
从美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过程来看,推动力源于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利润的最大化。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内部推动力仍来自于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
首先,分业经营本意是在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立起一道金融防火墙,防止风险的跨业传播,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但从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实践来看,不但没有降低系统性风险,反而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实际上把它们的业务限制在一个更加狭窄的范围内,由于国有企业的普遍效益低下,商业银行的利润被限制在一狭隘的空间内,银行的范围经济得不到体现,成为名副其实的"窄银行",银行的风险实际上更加集中和扩大了。
其次,从金融的发展轨迹来看,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金融衍生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使证券市场的功能日趋突出,而银行的作用则趋于萎缩。我国银行业同样也面临金融脱媒的问题,银行业已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买方市场环境。利润率下降,迫使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以进军资本市场。
2、加入WTO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外部推动力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金融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必须按照WTO制订的规则进行金融活动。外资金融机构实行的是混业经营模式,而且我国现行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亦允许外资银行从事外币投资业务。全能型外资银行的竞争,迫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快混业经营的步伐。
四、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时机与方式
1、我国金融业现阶段仍不宜实行混业经营
我国金融业是坚持实行分业经营还是改而实行混业经营?笔者认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走向,但近期不宜仓促实行混业经营。
第一,从立法上确认混业经营会对国内金融业造成的冲击。如果我国修改有关金融法律,从立法上确认混业经营方式,将使该原则由绝对禁止一步跃为法律允许,受到的震动无疑是很大的。可能会重蹈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分业经营之前金融秩序混乱的覆辙。
第二,一国金融业是实行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应根据本国金融业的现实状况及发展规律选择。当前我国金融业形势尚不利于实业混业经营。首先,我国金融机构现阶段的信息状况和信息处理能力不佳,制约了混业经营的可能性。其次,居金融业主体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完成,混业经营所需的约束条件将难以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最后,现阶段允许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将不利于增强金融市场的竞争性。
第三,实 行混业经营并不必然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混业经营能分散金融机构的风险,拓宽获利渠道,有利于业务创新。但混业经营这种优势的发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商业性金融机构本身必须具备相应的市场运行机制。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有机制上的缺陷尚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混业经营不但不会降低风险,反而会使商业银行业务的投机性加强,整体风险变大。
2、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时机与方式
我国金融业暂时不宜实行混业经营,这是为了在今后更好地进行混业经营。适机选择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混业经营的优势。
混业经营的内涵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仅指金融业务的联合经营,商业性金融机构可兼营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第二层次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第一层次混业经营的基础上还能投资于非金融行业,成为一般工商企业的股东。我国在允许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之初,需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合理的混业经营层次。在目前阶段我国金融业宜实行第一层次的混业经营,即不宜允许商业银行拥有企业股票。
首先,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票而又能基本运行正常的前提之一是正常的银企关系,但我国国有企业融资过分依赖银行、企业软预算约束和赖账经济,银企关系扭曲。其次,银行持有企业股票将对股票市场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银企股权相联使银企关系密切,企业可通过优惠条件从银行取得融资,这使得一般的股票融资显得不重要,股票市场的发展缺乏动力。此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未形成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难以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
总之,我国的金融经营体制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不宜打破现有的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当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安全网络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实行混业经营体制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我国应选择好混业经营的时机,正确选择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式。
篇7
关键词:银行业;监管缺陷;法律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依然不散,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与增长也都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在金融监管方面,尤其是银行业的监管上,各国也都在法律及政策多方面进行了完善。此次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影响相对较小,这与我国金融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银行业监管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显露,因此进行针对性地改进与完善亦显得刻不容缓。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缺陷
1、立法上,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初步建立了银行业监管的法制框架,但是仔细审视这些法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监管在立法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等并没有建立起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完整立法体系,法律法规制度并不健全;第二是由于受历史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我国目前关于银行业监管的立法内容比较局限,针对的问题比较单一,而这极易造成银行业监管的漏洞;第三是立法预见性不强,且法律和行政法规等之间并不能做到有效协调,从而使银行监管在立法上某些方面出现矛盾或重复,而其他一些方面可能规制严重不足,从而造成银行业监管的重大缺陷。
2、监管实践上行政化倾向明显,金融服务意识淡薄
在我们国家,一旦提到监管,往往和行政密不可分,这和我们国家的历史传统不无关联。在银行业,更是如此。虽然我国倡导建立自由的市场经济,致力于和国际的接轨,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依然不够成熟,这在银行业监管中突出的体现在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并不平等,且在监管中更多地体现为国家意志性。监管人员迫于工作压力或者工作绩效往往只顾监管不顾效益,只顾管理不管服务,且不能根据历史和环境条件进行监管制度的创新。①这造成银行业监管中被监管者不满的现象普遍存在。
3、 监管理念落后,银行业监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现代银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银行业的监管理念更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监管思想、理念的创新源于市场变革,只有变革才能促进商业银行不断更新监管理念。②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机遇良好,但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监管人员的理念大都比较落后,不能紧跟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这给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不小的阻力。监管人员不能和银行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有效运用现代金融风险预测系统以及缺乏监管思路和方法的创新等监管观念的落后造成我国监管人员的素质不高,这突出的表现为:部分人员基本业务水平不能达标,他们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并不能有效应对银行业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如不能有效搜集当前经济数据并进行分析、整合等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就更难做到客观、高效的银行监管。另一方面,对监管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以对他们进行再监管,也是造成监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一个原因。
4、 外资银行的监管问题
国务院于2006年11月1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银监会于2006年11月24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均自2006年12月11日施行。③从这些立法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外资银行监管的立法效力层次不高,权威性和稳定性也相对较低,这给外资银行现实执法过程中带来不小的困难。而且,这些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和实施并不能做到和《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的协调和统一,再加上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立法体系显得较为混乱;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已经进行了相关立法,但对于外资银行的监管原则和欲实现的目标并不明确,已经颁布的相关立法文件对这一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这无疑会影响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
二、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的建议
1、加强银行业监管立法,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要实现银行业金融监管,首先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立法上,合理地降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部门金融规章、文件,加强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立法工作。其次,要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历史和环境条件,拓宽银行监管的立法内容,有针对性地、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目前银行业监管中出现的问题。要在立法时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避免部分银行监管条例和规章与法律法规之间出现重叠、不协调甚至直接抵触的现象。最后,要改变传统立法重于监管具体业务的做法,积极构筑有利于监管目标实现的规则和制度,这样才能实现监管的高效率,从而真正在立法层面实现对银行业监管的有效规制。
2、强化金融服务意识,银行业监管时去行政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全球化,强化金融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本领已经不再单单是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与此相关,作为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者,同样要与时俱进,加强了解金融服务行业的运行模式及创新制度,避免银行业监管者只管监管而不顾其他的通病,要充分认识到之所以要进行银行等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并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和杜绝违法违规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公平、平等、有序的金融业服务环境,这既是为了实现一个行业的顺利发展,更是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监管者从事银行方面的监管工作,就要努力做到对这一行业基本情况和业务的熟知,并努力扮演好不仅仅是监管者更是服务者的角色,从而切实提高自己的金融服务意识。与此同时,监管者在进行监管时,还应充分考虑工作方式和方法,尽量避免行政化地监管模式,把自己与被监管者置身于平等市场主体基础之上,淡化监管者的国家意志性,从而做到和谐、有效监管。
3、及时更新监管人员理念,提高监管人员监管素质
由于国家之间和国内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银行业监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都对我国银行业监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做好当前金融特别是银行业的监管工作,首先必须及时补充知识,拓宽视野,更新监管观念,创新监管思路和方式,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其次,银行业监管人员要善于客观的分析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如知识结构、知识层次是不是合理,知识发展和更新是不是全面,从而综合考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解决,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尤其培养对当前银行业监管前瞻性、深层次地分析能力,实现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效果的相对一致,并积极拓展金融特别是银行业监管所要求的经济、金融、法律、数学、计算机以及网络应用的能力。④实现对监管人员的竞争上岗制度,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强化其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倡导建立完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对于工作绩效突出的监管人员予以公开表彰,对违法、违规的监管人员予以法律追究,强化责任机制,从而切实提高银行业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4、运用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实现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
首先,要明确外资银行的监管目标和监管原则,既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良好运行与发展,又要有效的监管外资银行,实现其稳健的运营,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内资和外资银行的公平、平等性竞争。其次,在立法层面,建议制定专门的《外资银行法》,以与现行的《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配套,构建相对完善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最后,要善于和外资银行母国进行必要的对话和有效的沟通,促进与母国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在银行业风险防范上、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技术利用等方面共享,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对双方或多方的影响,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实现国内经济的良好、稳定、有序发展。
注释:
①李雅晴.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10-81.
②童卫华.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 [J].东方企业文化.2011(3):29.
③石现明.略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J].西南金融.2007(10):47-48.
④唐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与发展. [J]. 经济体制改革.2007(6):121-123.
参考文献:
[1]李雅晴.后危时代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10-81.
[2]童卫华.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1(3):29.
[3]石现明.略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西南金融.2007(10):47-48.
[4]唐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与发展[J]. 经济体制改革.2007(6):121-123.
[5]雷程伟、盛征.我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浅析[J]. 财税金融.2009(21):23.
[6]王来华、李乃燕.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海南金融.2010(1):53-56.
[7]李小鲁.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及其完善[J]. 广西社会科学.2009(10):71-75.
[8]李英.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26-128.
[9]杨松.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法面临的问题及其完善[J]. 法学杂志.2010(11):33-36.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存款保险
一、制度简介
传统的存款保险有两种,一种是显性存款保险,一种是隐性存款保险。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建立有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其组织形式有政府出面建立、政府与银行共同建立和银行业自主联合建立三种形式。具体的保险的方式有强制保险、自愿保险以及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保险。
现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起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为了挽救经济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过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开始实施存款保险。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金融风险不断上升,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到2011年底,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虽然我国长期以来对商业银行都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有较为完善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但是在保护储户利益,特别中小储户利益方面还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到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到现在,存款保险制度是否要建立、应当如何建立、在我国建立的时机是否成熟等问题便一直在被人们所关注和讨论。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平稳,金融业改革讲进一步深化,银行业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在我国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无疑会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传统的隐性存款保险往往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和支撑,以政府信誉为担保,因此就会在无形中大幅度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意识,从而有可能会促使银行在未充分考虑风险的前提下不当使用资金,从而加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银行只追求利益和不充分考虑风险负担的前提下,虽然有政府作为担保,但是一旦不当的投资使得资金链条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使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上升。而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要打破银行不顾风险负担的局面,提升整个银行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意识,从而促使银行合理使用资金,因而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同时,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也是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只有将银行的存款制度置于整个开放的市场下,才会引入市场之手,对其进行合理调控,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推进整个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三、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从1993年首次提出“建立存款保证基金”开始,我国开始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初步探索,到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规范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进入实质构建阶段,是对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从2005年开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家都对该制度的构建有自己不同的学术看法,从而进入了加速推进制度建立的新阶段。2013年底有传闻要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但至今该制度仍旧没有实际出台,这为我们研究该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料信息。
四、我国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之意义
在我国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具有深刻的的意义。首先,可以有效保障储户,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小型储户的利益,设立保险补救制度会使得这些储户不至于在高风险的市场竞争中受到大面积的损失;其次,转变现有存款担保制度,有利于构建商业银行破产退出机制。传统的商业银行破产退出机制都是政府主导,并且很少有自行退出案例。而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会自然完善商业银行的破产退出机制,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再次,可以约束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避免货币的过度膨胀,规制银行业风险;同时,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加速推进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改变储户的意识,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从而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等。
五、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具体构建
(一)保险的组织形式
现有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政府主导、政府与商业银行共建以及由银行业联合建立。这三种各有各的优劣。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的政府主导有可能会使得政府管制过严,本来这个存款保险制度就是将银行从政府的手中解放,因此选择政府主导可能不利于盘活整个存款保险市场,而我国的银行业自律组织又不够成熟,行业协会发展的水平达不到完全自主建立及监督存款保险制度,因此选择政府和行业共建的模式是最好的选择。这种形式下,政府提供大方向上的引导和监督,而行业协会则负责具体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两者相辅相成,各自弥补对方的不足,使得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更好的在我国推进。
(二)保险方式
目前现有的保险方式有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以及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这三种形式。笔者认为存款保险也属于保险的一种,因此要满足保险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保险方式还是遵循传统的保险方式为宜,即自愿投保的方式。但是结合我国具体的现状,又不能完全适用自愿投保,这样会使得许多银行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愿意变更 现有的制度,而不愿变更的银行,国家又不能弃之不顾,因此有可能会使得制度难以推行,因此,强制投保方式为最好的形式,以期将制度切实推广,避免各银行为了自身现有利益而不采纳新的制度。同时,保险范围应当涵盖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代表了最大多数存款者的利益。
(三)保险费率及赔付标准
篇9
关键词:分业经营;综合经营;商业银行
引言
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功能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商业银行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要积极准备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此,深刻理解国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掌握其未来演变的方向,及时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提高对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
所谓商业银行综合,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商业银行的综合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管理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这是商业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而言,既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选择。狭义的理解,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交叉经营;广义的理解,既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商业银行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商业银行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其实,在商业银行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军证券领域,而证券机构则可以通过创建共同基金的形式蚕食银行的存款。即使在银行内部,也可以开展一些非证券类的投资银行业务,如项目融资、结构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兼并顾问和商业银行创新产品等。各种商业银行机构也可以开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前的热身运动”——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通过银行转帐业务,开展网上交易业务,利用银行卡、银行存折直接买卖股票,券商委托银行网点代办开户业务,银行承担资金结算和基金托管业务以及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合作。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动力
银行实行综合经营或分业经营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对于经营的选择,应该视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定。自从九十年代初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分业经营以来,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情况己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目前银行实行综合经营要求的条件还不能完全达到,但是,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大潮看,银行综合经营己是大势所趋,况且我国政府在银行综合经营上的管制有所松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提高其竞争力的考虑,有着实行综合经营的强烈冲动。
(一)应对加入WTO后的竞争
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出现重大的变化:
1、在地域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限制;对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中国加入WTO五年后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2、在业务对象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五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
3、在业务范围方面,外资银行涉及的银行服务范围包括:接受公众存款和其他应付基金承对;所有类型的贷款,如消费信贷、抵押信贷、商业交易的和融资;商业银行租赁;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如信用卡、收费卡和借记卡、旅行支票和银行汇票;担保和承兑;其他商业银行服务提供者从事商业银行信息、商业银行数据处理及有关软件的提供和交换。以及对上述所有活动进行的咨询、中介和其他附属服务,如信用调查与分析、投资和有价证券的研究与咨询、为公司收购与重组及制定战略提供建议等全方位商业银行服务。
4、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国加入WTO五年后,取消所有现存的对所有权、经营以及外资商业银行机构企业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的非审慎措施,即允许更多的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入中国。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中国,最终于2006年可以在任何地点,经营任何商业银行业务。
综合经营的外资商业银行机构进入我国市场,能够全面运用各种商业银行工具为客户服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业务范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业务范围存在的局限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来看,不仅在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上根本无力与西方实行综合经营的银行进行竞争,甚至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也难以应付由于外资银行进入而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必要根据国际经济商业银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认真研究和探讨采取综合经营模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使之能够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
(二)应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的竞争
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依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但其增长速度却远低于证券、保险业等其他商业银行机构。商业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无非是存贷款利差。随着各个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不断的商业银行创新和融资证券化趋势,优化传统的利润来源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首先,从负债业务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发展必然带来商业银行产品多样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符合不同投资人特点的、个性化的商业银行服务业将逐渐开发出来,居民的储蓄会纷纷发生分流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等更有利的方向,这样,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将是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公司等机构创造出的各种各样存款性质的商业银行投资工具,更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因而,这时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基础发生动摇,银行传统的汇总储蓄、活期存款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随着这些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利差基数减少,银行利差收入会急剧下降,盈利形势恶化,到那时,商业银行就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以求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各业的交叉领域的广大业务空间必会成为其业务发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从资产业务方面看,由于多元化和资产证券化的需要,银行原有的资产业务,也会受到竞争的压力,如原有的住房消费贷款业务也会渐渐为建筑协会等机构渗透。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以股票市场为例,证券市场上无论是上市公司总数规模,还是资金规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证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发展会给其他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和大公司直接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筹资提供方便,通过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总体呈递增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银行的间接商业银行转向直接商业银行这样的一种趋势。虽然,银行在融资方面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一段时期内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间接商业银行的发展,这将削弱了银行原来所占有的垄断地位和在融资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激烈的竞争已使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中发生“脱媒”现象,随着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媒介作用降低,银行传统业务市场份额缩小,银行盈利也会受到影响。面对融资的证券化,商业银行原有的在商业银行市场的定位发生挑战时,分业压力、综合呼声会随之增加。
再次,从表外业务看,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活动,包括了担保、商业银行衍生工具、贷款承诺、投资银行业务及信托、咨询、结算等。世界范围内,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银行一改过去将资产负债管理作为银行关注重点的传统。国外的银行积极通过表外业务寻找利润空间,国外银行的表外业务十分发达一般占到业务收入的30—40%,而我国仅为10%左右,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大部分来自存贷差利自、收入,大约占到90%。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出于竞争的压力,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与国际接轨,我国现在也在渐渐实行通用的巴塞尔协议的做法。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要求,表外业务对自有资金的要求较低,有的非或有资产与非或有负债业务对自有资金的要求为零,银行出于逃避对有资本比率的管理要求扩大表外业务成为必然的选择。表外业务包括了商业银行工具的交易以及收费和出售贷款等取得收入的业务,它的商业银行工具有许多是银行与证券结合的产物,如投资银行的部分业务,因而随着不断创新,表外业务的发展将会模糊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界限,使得分业与综合的篱笆也被逐步拆除。
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将形成各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的突起,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巨大压力,使其不得不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进行商业银行创新,扩大业务范围,这就不断形成对原有分业经营模式的突破。
(三)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的安全性、流动性要求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不可忽视,真正的商业银行本质内涵是追求盈利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在趋利避害原则下,实现盈利最大化是其从事经营基本动机,依据前文提到的综合经营具有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和吸引客户的优势,随着分业经营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盈利最大化的实
现是建立在其经营领域和业务空间不断拓展基础上的。在当今,商业银行证券化、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下,把银行业务发展的空间定位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会抑制商业银行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这样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竞争实力的银行,分业经营会成为其发展的障碍。同时,经营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使银行综合经营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出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商业银行抛弃“分业制”,实行“综合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因而随着商业银行内部机制的不断完善,外部监管的加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必然需要综合经营体制的建立。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具有业务多元化,商业银行化特征的综合经营战略顺应了世界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的潮流,以其灵活、多样的全方位服务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一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之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成为各银行发展的宗旨追求利润、自负盈亏必将使各商业银行的经营者的经营观念和体系发生改变,经营的综合性战略已成为一种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商业银行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国际间商业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组合式商业银行工具的大量涌现,综合经营战略作为一种商业银行领域的新生事物必将受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青睐,成为世界商业银行业发展的主流。目前我国正积极复关,与世界经济接轨,复关后,市场领域的垄断地位就要被打破,竞争将日益国际化。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与强大的外国商业银行机构抗衡,实施灵活、高效独具特色的综合经营战略将成为最佳选择。
(一)在资产业务方面
随着证券市场特别是政府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证券流动性的提高,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减少库存现金、存放央行、存放同业等一级准备,逐步增加持有部分变现能力强且收益率较高的政府短期债券作为二线准备,以优化资产结构、增强盈利能力。由于在机构网络分布、传统客户群、资金实力、专业人才、信誉、信息方面具有绝对的实力和优势,商业银行在发行、兑付、承销、买卖政府债券方面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现在我国又将政府债券的作用从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将保持较大规模,商业银行更是应当抓住机遇,在政府证券市场中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二)在负债业务方面
直接融资的发展,给客户资产组合更多的选择。客户不满足于把自己的商业银行资产存放在银行里,而更加看重投资类产品。商业银行为拓展其负债业务,增加资金来源,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包括证券、投资、保险、基金、信用卡、外汇等在内的有效商业银行产品,才能进一步锁定客户,使其在一站式商业银行服务中得到满意。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三)在中间业务方面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股票业务,但并没有限制商业银行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特别是在当前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空间有限情况下,商业银行可利用其在信息、专业水平、人力资源上的优势,积极推进商业银行创新,注意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1)资产评估业务,如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中的收购兼并提供资产评估服务。(2)客户理财业务,如涉及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的咨询服务。(3)资金结算与清算业务,如为券商资金往来提供结算、股票发行市场中申购款的收缴与结算等。(4)信息咨询业务,如为企业提供国家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等重要信息。(5)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如基金托管业务、投资业务等。《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等投资银行业务。如在实践中出现: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推出了企业购并转项贷款;中国工商银行托管开元。
(四)在国际业务方面
由于国际业务往往较少受到国内商业银行法规的约束,商业银行可以在国际业务中广泛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如投资外国债券、在国外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参加国际证券包销和银团货款等。商业银行还可在境外购买、控股或新设一家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公司,直接从事包括证券市场一级、二级市场在内的全部业务,如: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西敏证券公司。对于国际网络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则可尝试全球保管业务,即跨国证券管理服务业务。
(五)在银行IT业务方面
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2700家银行提供网上银行的服务,不仅如此,使用者对在网上商业银行的认知度是很高的,62%的人认为网上提供的信息超过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网上银行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速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行卡、网上银行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商业银行服务。如:全国统一的银行卡网络中心将建立、银行卡发行突破2亿张、证券保险通过网上银行和银行卡委托交易等。
结束语
自1933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而德国等一部分欧洲国家坚持实行综合经营模式以来,综合经营与分业经营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尤其在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的改进,金融自由化、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必然也会融入到世界银行体系当中,综合经营将是我国最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版。
2、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版。
3、许少奇:《论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之必然趋势与模式选择》,《经济法》,2003年第8期。
4、黄禹忠、吴献金:《混业经营监管机构设置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
5、陈衡:《“入世”后中国保险业混业经营》,《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6、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篇10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 国际化 发展研究 对策建议
中国银行业面临日趋开放的环境
随着生产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已在对外开放中逐步融为一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自然而然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可以预料,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金融业是中国承诺入世后开放的十大领域之一,银行、证券、保险业都将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迎接入世的挑战便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加入WTO后,中国从单边、自主开放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开放,从中国按政策导向的对外开放变成按世贸组织规则进行开放,开放的程度会加深,开放的领域从货物、服务领域进而延伸到生产要素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海外业务,提高本外币的一体化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就成为我国银行业求生存、谋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四大专业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银行)除了中国银行在国外设立海外机构分支机构以外,其它四大银行的国际化重点是在国内建立国际业务部从事外汇业务,和国外的银行建立关系(见表一)。中国银行的境外机构设置处于重点布局阶段,设立了包括行在内的400多家分支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转轨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开始加强,于是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化,不是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设立国际业务部和国外建立行的阶段,而是将业务重点放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境外分支机构的数目得到较快的增长,五家银行在境外都设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见表二),有的银行还通过兼并等形式参与了国际资本运营活动,如工行收购了友联银行,建设银行参股建新银行等。
障碍分析
体制制约。现行的金融体制,特别是银行体制的制约,不能完全适应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经济体制的需要。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业尚未完全进入企业化经营状态,主要是不少金融组织缺乏独立的产权,社会信贷活动背离价值规律。
设施落后。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世界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突飞猛进。我国金融业近年来基本普及了电脑技术,但整体上,技术设备比较落后,与外国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差距很大。
人才短缺。我国金融业的外向型人才,相对于拓展海外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表现为人才的绝对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资知识的人才。
布局不佳。现有的海外金融机构、网点,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少数地区,对我国金融机构收集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调拨外汇资金,进行资金的拆借等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我国在国外的金融机构难以向纵向发展,同时也难以使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金融机构。
市场壁垒。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金融业市场准入方面往往要求对等,我国短期内在全国范围内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还不可能,资本项目的开放可能会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更加谨慎。
制度接轨较难。我国银行中的一些制度、规则,如统计方法、会计方法、财务报表与国际管理还有差距。
典型国家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典型国家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
在银行国际化进程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充当跨国银行发展潮流的“领头羊”,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银行业的分别崛起。其整体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约至二战前,英国跨国银行占据重要地位;第二阶段从二战后至70年代,美国跨国银行活动频繁;第三阶段则从80年代开始,日本跨国银行异军突起。
英国跨国银行的发展 英国的海外银行主要是在19世纪下半叶英帝国权力高涨时期发展的,19世纪后,跨国银行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英国不是采取在一个国家设立一个分行的模式,而是通过大约5000个分支机构,遍布英联邦各国、非洲、中东及远东以及南美许多地区开展业务,此后,业务范围扩展到美国及欧洲,如巴克莱银行在非洲,加勒比地区有分行或自公司,其后扩展到加利福尼亚和纽约;劳埃德银行在南非有庞大的分行网,后扩展到北美和欧洲一些城市;格林德利银行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有分行;标准渣打银行的分行则遍布非洲与远东。此外,伦敦清算银行还在北美发展零售性业务。英国海外银行的发展曾经历过巨大的历史变迁,在二战时一度衰落,战后才逐渐恢复。
美国跨国银行的发展 1953年,美国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正式允许美国银行自有资金在100万美元以上的,经联邦储备局批准可以在国外设立分行并从事跨国银行业务,由此开始了美国银行的海外扩张。美国银行伴随美国工业企业对海外市场进行渗透,美跨国银行大发展,其跨国银行除了传统的在海外设立分行、代表处等做法外,还有埃奇法公司等对外直接投资的专业机构,此外还有离岸银行业务。70年代,在美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得到急剧发展,1979年末,美国银行的海外分行已达779家,总资产增加至2900亿美元,到80年代,扩张进一步加剧。
日本跨国银行的发展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一些国家签订了和平条约,重新在海外设立分支行。进入80年代,其发展走向高层次,更侧重于建立当地金融法人,截至1991年底,日本银行在海外的分行增加到318家,办事处为424家,当地的金融法人为304家。如果将日本在海外的分行、持股银行和办事处加到一起,总数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国家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数,随着海外金融机构数的增加,日本海外金融实力急剧膨胀,1989年日本海外银行银行资本总额达19672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际银行总资本的40%,跃居世界第一位。
在地区上,日本银行向海外发展的重点是北美、亚洲和欧洲,分行以北美居首,办事处以亚洲最多,持股银行主要集中在欧洲,从总体上看,日本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在美国、香港地区、英国、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瑞士、加拿大的发展加快,数量最多,这一方面和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关,另一方面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有关。
通过典型国家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比较,我们发现:
第一,其跨国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英国在19世纪下半叶英帝国权力高涨时期开始发展并带有浓厚的英联邦色彩,美国则须经过法律的批准才可进行海外扩张,日本则主要和一些国家签订合约设立分支机构。
第二,其国际化进程都是步步推进的,通过不断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
第三,都是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来进行海外扩张,从而对海外市场进行不断的渗透,达到寻求高利润的目的。
第四,根据国情的不同,开展海外业务特色化。如美国跨国银行除了传统的设立分行,代表处等做法外,还有埃奇法公司等对外直接投资的专业机构,还有离岸银行业务。日本为使银行发展走向更高层次更侧重于建立当地的金融法人。
第五,开展国际化业务范围广泛而且有侧重点。
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与经贸国际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加快银行国际化进程。
银行国际化应根据形势发展采取灵活的战略。一般而言,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受多种外部因素及自身相应战略调整的影响,因而是不可能直线发展的。
银行国际化的重要方式是银行机构的国际化。国际上较大的金融机构在国外开设的分支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位于世界大型金融中心,向该地区提供服务,成为其总行与该地区金融业务的纽带,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另一类是向当地公司、客户和个人提供零售业务。
境外银行机构应首先拓展银行的批发业务。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对策
同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国际化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银行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制定和实施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我国的银行业能否在未来的全球金融业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对国际化形成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能否制订一个与国际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协调一致,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结合以上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分析,特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适时合理地拓展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积极向外“渗透”
我国银行的分支机构发展的时间比较短,除了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比较分散以外,其他几家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银行业必须通过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布点来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在海外广泛设立分支机构对于我国了解、掌握国际金融新技术,国际金融市场行情,资金的融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我国的金融实力还不够雄厚,在海外设立网点应积极稳妥地进行,选择合适时机向外“渗透”,如在国际经济不景气时期有选择地收购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企业股票,达到部分控制或控制的目的。但在“渗透”时,遇到实力强大的国际金融机构不应与其正面对抗竞争,以保存实力,但并不是完全不参与竞争。因此,应选择较为稳妥的竞争方式即通过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动向,以局部推进战术,逐步取得全局性的胜利。
遵循国际惯例,提高自身素质,逐步与世界银行业接轨
我国银行业要走向世界,必须熟悉、尊重并自觉遵循国际惯例,按国际惯例办事。所以,我国银行业应:一要加速银行业的电子化进程,提高银行业的服务效率,二要培育大批既懂得国内、国际金融业务,又懂得国际惯例及法律的国际金融人才,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三是要在国内外业务活动中牢记国际惯例,使我国银行业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把我国的国际金融业务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当中。
通过产权约束建立银行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
产权是交易的前提,产权的界定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我国在银行业的改革中,只是改革管理体制,向西方的商业银行学习,学习其管理体制及管理经营,但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规范的产权制度,不进行产权制度的变革国有银行的商业化不可能彻底,这样的银行制度也不能适应银行国际化发展。无论是建立内部激励机制还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都必须以产权制度的变革为前提,建立与现代银行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内部治理结构是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内部组织体系,合理的用人机制等都是银行竞争力的源泉。
拓展银行业的业务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际化竞争必须从各个方面增加银行利润,无论是表内业务还是表外业务,无论是商业银行业务还是投资银行业务,无论是零售业务还是批发业务。我国的各家银行必须进行适当的分工,在发展战略上力求特色,在国际化方面发挥优势,避免趋同。对于规模较大、资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或者拥有很强的职员培训能力的银行来说,可以采取综合性银行战略。在目前从事的国际结算和融资,外汇存贷款基础上拓展注入项目融资、证券经纪、国际并购咨询、衍生金融证券等新兴业务。对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银行,可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的国际业务。对于新兴的银行机构,如果资源尚不具备,我国的国内市场又很大,可以立足国内某一方面的业务,在国内同行中成为某方面业务的佼佼者。
提高银行全面监控意识和风险认识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我国的银行业必须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创造国际化条件并积极参与国际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同时,我国的银行监管当局更应该提高适应这种开放经济的意识,利用开放式思维来考虑银行的监管问题。为了提高银行监管部门开放式金融调控意识,应该: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后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研究,提高金融监管当局的风险意识;有组织地分析过去发生的全球银行危机的案例,提高银行监管当局的国际化风险鉴别能力,便于防患于未然;加强银行监管当局人员的国际培训,提高监管者的素质和水平。
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一方面是为了谋生存,另一方面是为了求发展。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素质,才能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虽然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步伐较慢,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的发展同样可以发展壮大以至完善。中国加入WTO,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即将开放,因此,我国的银行必须有危机感,积极适应金融业国际化大环境,按照国际化战略步骤去发展,那么,中国银行业全面国际化的未来将让人乐观。
参考文献:
1.庄乾志著.银行发展:市场化与国际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文选德主编.现代金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