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感受和收获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感受和收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感受和收获

篇1

主持人提示:德育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空洞说教、被动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

四川省成都市二十中校长胡铃冬:劳动教育课的开设,使学校课程更加丰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对学生意识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处规定:各年级劳动教育课程,高一40课时,高二30课时,高三15课时。从劳动教育课开设初始,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简明教材,经过不断完善,成为校本教材《劳动技能》。该教材曾在2014年省级高中课改校本教材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内容涉及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清扫的主要技能、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校园责任区的划分、劳动效果的评价等。学校还专门为劳动班级制作了工作服装,先为灰色大褂,不久就改为了沿用至今的绿背心。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劳动教育课又逐渐整合了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清扫校园维护校园整洁外,劳动轮值班级还承担了每日的升降旗仪式、课间礼仪执勤、考场执勤等教育活动。随着劳动课的开展,学校对学生打扫清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推垃圾车不能用倾倒方式,要把垃圾袋在垃圾房一袋一袋地放好,以便清洁工人进来收拾;给垃圾桶换垃圾袋,袋口覆盖要达到8厘米,追求整齐美观。学校希望通过这样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身边事、细小事,教给学生智慧的做事方式,务实的工作态度。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小学校长仇丽君:由学校德育部门协同少先队大队委,对各项劳动进行评估,配以相应数额的星光币。完成该项劳动就获得相应数值的星光币,如果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完全完成,要扣除一定数额的币值。各个班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学期初进行一次性的劳动项目公布,也可中途每隔一两月进行一次更替,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以上班级劳动,一项校级劳动,这是期末评选“星光学生”和“十佳星光学生”的必备条件。每月最后一天,学生可以把一个月积攒的星光币存到星光银行,星光银行进行登记并赋予一定比例的利率。学生获得的星光币,可以购买学校图书馆的折旧图书,可以参加校园贸易节的拍卖活动。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淘宝拍拍乐贸易节,也可以使用星光币购买贸易节的各种物品。《星光币劳动创业》德育课程体系,是以学校公共福利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教育,通过对班级、校园内涉及的各项劳动进行梳理和整合,采用自由开放的认领形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各项劳动中。而通过发行校园星光币,把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从小培养学生“有劳动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积极创业思想。通过星光银行的开设,让学生初步感受货币流通,渗透理财理念。

体现校本课程特色

主持人提示:学校劳动教育要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德爱学校校长陈二泉:我校的劳动教育,是从和学生生活最紧密的“吃”开始的。从一年级就开设厨艺课,请厨艺大师给他们上课,从包饺子到做寿司、从炒菜到煲汤,学生按程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然后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周末回家偶尔还能在父母面前展示一下,不但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爱惜粮食,也懂得了相互配合和尊重学校厨师等。学校还开设了手工课、泥塑课,每个学生每学期还要认领一盆花或一盆草,自己精心照顾和养护,每学期定期开展“美丽的班级我的家”活动,整个教室的布置和美化全部由学生完成,低年级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通过微信展示,并展开拉票活动。班级打破了以班长及各种委员为干部的组织结构,学校打破了以学生会等常规的学生组织,全部以小志愿者组成的各种组织机构,校园卫生、食堂管理、宿舍看管,完全是自发、自动、自觉、自愿。通过每个人亲身参与,提升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享受到校园因我而改变,感受到自己的水平和力量,真正唤醒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从而带动自己各方面不断提升。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朱燕红:在重庆市南岸区区域幸福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校始终将“让动手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行动指南。学校组织了“播种在春天”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种植蔬菜和花草,见证蔬菜等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在种植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与责任意识,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美,感受了植物生长过程的魅力,进而塑造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同时,我校借助开展“左手游戏,右手生活――培养鼓娃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德育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必要的生活小技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手工零钱袋、水果拼盘等生活用品,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在劳动中体验幸福。

江苏省淮安市复兴镇中心小学校长王志洋:学校融合国家和省级课程,开辟校本劳动养成课程,编写了《学会生活》教育读本,按照“自理习惯、家证服务、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生存技能”六个板块来设计。每个年级各板块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形成六年一贯制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处和教务处通力合作,制定出全校学年度技能竞赛计划,并以此来规范各年级学生劳动技能培养活动。学期初在家长会上将竞赛项目布置给家长,各班级在学期中进行班级海选,学校择优在家长会上进行技能展示竞赛。上学期各年级预设的习惯类竞赛项目为:一年级“我会系红领巾”,二年级“我会系鞋带”,三年级“我会装书皮”,四年级“我会整理书包”,五年级“我会擦桌椅”,六年级“我会清扫地面”。这样做,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六年中都能学到生活技能的教育。此外,争取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改善劳动教育硬件,添置“四维一体机”“标本室”“探究室”“劳技室”等教学设备,为学校劳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设有专门的劳动试验田,加之集镇周边工厂商铺较多,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

挖掘其他学科蕴含的劳技内容

主持人提示: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或多或少蕴含着一些劳动教育内容,因此,“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成为新的着力点。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张艳红:学校提出办“有灵魂的教育”,教会学生以劳动获取幸福体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在一周一课时的基础上,发动各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掘所在学科蕴含的劳技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技教育,进而形成教育合力。比如:通过挖掘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课文,告诉学生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之中。有的老师甚至将数学课开在了食堂,孩子们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学包饺子。利用这一主题先学厨艺,在“劳动”之后,老师才开始教学生进行数学的“统计”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还专门开辟了种植园,园里有大片的竹林和丁香、桂花、海棠等观赏植物60余棵,还有石榴、樱桃、枇杷等果树100多棵。学生亲身体验选种、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等环节,教师让孩子们观察树木、花草、麦苗以及蔬菜的生长过程。在阳光的照耀下,孩子们同大自然的植物一起长大。

安徽省芜湖市棠梅小学校长沈鸿:学校十分重视对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德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学生劳动实践纳入德育系统中。学校利用班队课和手工社团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劳动教育。此外,在学校每学年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系列活动中,会专门举行两次主题劳动教育活动:5月“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11月,结合素质教育开放周开展的“劳动大比拼”专场比赛。今年5月开展的“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体现了学科整合、全员育人的特点: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展示了劳动作品――“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的绘画作品,有描绘交警指挥交通的,有描绘清洁工扫马路的,有描绘园丁修剪树枝的……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栩栩如生,以学生向往的方式拉开了劳动的序幕;班主任组织一次室内大扫除和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大扫除活动,包干到人,分工劳动,清扫绿化带、洗擦宣传栏等;音乐教师教唱《劳动最光荣》等劳动歌曲。通过“画、做、唱”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学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孙怡:学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综合实践课是国家课程,是劳动技术课实施的主渠道。学校从学情入手,设计了“衣食起居的劳动习惯、社会生存与生活技能、信息技术与应用”三个综合实践课主题,分三个年段,板块推进,实施国家课程,很好地体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面;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生物与种植、化学与生活、物理与维修等,把劳动技能有机地植入学科中,体现了校本课程生活化的一面;另外,学校还倡导特色教师开发个性课程,例如军模设计课、光与电的探究课、保险与营销课……鼓励教师以生为本,各尽其才。

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主持人提示:言教不如身教。学校劳动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更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模范作用。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校长卢红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我校通过组织开展“今日我当家”主题活动,激发小学生做家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生活,促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活动内容有洗杯子、倒垃圾、扫地等,并让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务劳动成果,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劳动兴趣,形成一种带动、交流的效果。通过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将学生的学习与教育置于真实的自然、社会、生活中,促进人的发展,在锻炼多种劳动技能的基础上,获得一技之长。

篇2

檀传宝:劳动教育对于今天的中国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考虑。

第一,从社会问题的角度考虑。你会发现如今在中国,很多社会的病态都与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不高有密切关联。比如,一些人为富不仁,一些人一心想赚快钱,还有很多人喜欢炫富,等等……这些社会乱象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不劳而获或是少劳多得。或者,我们从特定角度看,很多社会病态都可以归因于与劳动有关的价值观的偏差,需要通过在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正如你在问题中所说的,现在咱们国家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很快将会成为第一。我们的人均GDP也已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可以说整个社会包括我们的教育都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那么,当我们告别了以体力劳动为主导的旧时代之后,有一些课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脑力劳动的比重会不断增加,但最基本的体力劳动的成分依然存在。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去定义劳动教育所说的“劳动”呢?究竟怎样的社会安排才更有利于让人们在诙中获得尊严、拥有劳动的光荣?应当怎样让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看到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直面、回应这些课题,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迫切、重要。从更积极的角度看,一个能够拥有劳动意义感的劳动者可以更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让全体国民特别是少年儿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从而愉快地劳作在共和国的大地上,这对于新时代中国人生存质量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从教育本身的角度考虑。我们强调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方面,根据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教育本来就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一个最根本的理由,社会主义运动说到底是为劳苦大众主张权利的,是以承认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为非常重要的价值原则、教育原则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让劳动者克服劳动异化状态,摆脱剥削压迫、过有尊严的生活,这本来就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最为根本的一个诉求。从价值体系上讲,无论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还是今天的中国,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创造的主体――劳动人民,都一直是最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教育体系中,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教育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形态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所以,如果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办真正的社会主义教育,按照讲的“不忘初心”,劳动教育就应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劳动教育的内涵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内容也很丰富,包括了劳动技术、社会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等。在您看来,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檀传宝:你提到的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具体形态,但是形态的划分标准不一样,比如说以场域划分的话,就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等。我更多的是想谈另外一个标准,我觉得无论是在学校、社会还是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外显的部分,比如说在劳动过程中学一些劳动技能、产出一定的劳动产品等等;另一方面,我认为之所以要开展劳动教育,在外显的部分里面隐含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劳动教育固然要学劳动技术,应该有劳动产品的产出,但是对于学生发展来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要生产多少产品,而是确立劳动价值观。在的价值理论里,非常崇尚和强调的一些原则,比如说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所强调的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强调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以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教育理论强调体力、脑力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等等。开展这些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劳动教育要特别注意让孩子通过参与劳动实践,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人民。我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这个。

:您认为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是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呢?

檀传宝:真正要把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建立起来,当然是要靠学校来进行相关的教育。但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我觉得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社会风气和家长的观念要有所改变。如果社会本身风气就不好,比如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富二代”炫耀其不劳而获的生活,居然还有很多人羡慕不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想要有效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肯定会遇到重重阻力。另外,很多家长在心底其实并不认为劳动观念是重要的,认为只要学习好,孩子在家里就可以什么都不干。在这种情况下,谈怎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就会很困难,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根本没有加强劳动教育的土壤。

对学校教育来讲,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第一,劳动教育本身要在学校的活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在整个学校文化中确立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当前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学校文化里本身就存在大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那就算是学校有劳动课,作用也会很有限,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我认为社会氛围的改变,包括学校文化环境的改变,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形成一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比开设多少劳动课程更为重要。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被弱化、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老师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异化的现状呢?

檀传宝:目前可以说劳动教育的异化和边缘化非常厉害。我认为主要有三种表现:

第一,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惩罚,比如迟到了罚做一周的值日等等。劳动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是当劳动和惩罚等负面心理体验建立联系的时候,就是反劳动教育而不是劳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种异化。

第二,把劳动教育异化为学习一种技能。设想一下学生花很长时间只是学会怎么剪纸,若这一学习经历对他的课业成绩、身心健康没有太大作用,这样的劳动教育肯定会被边缘化。通过劳动生产和实践的确应该、也有可能学到某种技能,但是劳动如果仅限于技能的学习,而有些技能高考又不需要,这样的劳动教育怎么可能不被边缘化呢?

第三,把劳动教育异化为一种娱乐,比如一些毕业班学生平时学习很辛苦,所以学校会组织他们去参观一下工厂、农村,当作生活的调剂,这就更没有意义了。现在很多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些劳动安排,认为这就是带着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了。其实所谓的“劳动安排”,基本就是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用一天或半天时间带学生“活动”一下,而这就同时意味着平时学生都不会做这些“劳动”的“活动”……这样的劳动教育,效果当然会极其有限。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这三种思维或异化、或窄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

这就回到了刚才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里边缘化,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劳动教育,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家对劳动所蕴含着的最重要的教育价值没有清醒的认识。劳动教育其实有时候只是要还原某些人生的常识。例如,如果所有人都不种庄稼,面包从哪里来呢?这是常识,但问题是现在很多人会忘记,一心想着不劳而获,不愿意通过辛勤劳动去创造价值。其实,劳动教育也可以有使人愉悦的功能。但劳动教育真正的愉悦,应该是对劳动过程、劳动果实的欣赏带来的那种精神性愉悦。在帕夫雷什中学,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叫面包节。孩子们种的头一茬麦子收获以后,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苏霍姆林斯基会让孩子们请自己的家长来品尝。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愉快真正是劳动的喜悦――由他们亲手种植的小麦做成面包的那种芬芳,是劳动的芬芳,能够鼓励孩子以后再去进行新的劳动,而不是肤浅的认为,劳动就是我学习累了、去放松一下,那不是真正的劳动的愉悦。

:虽然一直以来学校都有开展劳动教育,比如开设劳技课、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等,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您认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够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呢?

檀传宝: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本质不清楚。教师可能模糊地知道劳动教育很有必要,然后就M织学生开展几个相关的活动,但可能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劳动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以劳技课举例来说,如果认真去安排的话,可以大大促进孩子各科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要让劳技课变成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综合应用的领域,思考孩子在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这些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哪些在劳技课可以用得上?这样就既有劳动教育,也强化了孩子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劳技课的设计应该是这样的思路,而不是只学一个剪纸或者陶艺就叫劳技课了。因此,我是主张劳技课更多的应该是校本的,学校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思考哪些知识可以应用,再去设计劳技课,才是正确的思路。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专门的活动和课程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仅仅通过这一种渠道去实现劳动教育所有的任务。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就会明白并不一定非要花很多专门的时间去完成某一个专门的活动,道德与法治、历史课、语文课、班团活动、师生交往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

除了开展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两件事。

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去。比如现在很多老师本身已经没有劳动光荣的观念了,甚至有些老师特别羡慕那些不劳而获、挣快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指望他对孩子有正面的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呢?所以,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这对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相关课程的建设要跟上去。比如说历史课,过去的历史教育特别强调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那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历史课就只讲帝王将相,而劳动者在历史中的意义完全被人忘记,那肯定是不对的。无论是历史或其他课程,都要注重挖掘劳动教育的素材。

这两点非常关键,因为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或者劳动教育的价值观不能渗透到学科教学里,只是偶尔带学生去专门劳动一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那样,可能劳动课甚至都带有反劳动的性质了――因为大家体验到的只是劳作的辛苦,却感受不到其中的价值,孩子们就更不愿意劳动了。所以归根结底,整个教育系统要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科教学都应该配合,再加上专门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才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您谈到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十分关键,那究竟如何才能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而实践您刚才所说的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呢?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您又有哪些建议?

檀传宝:要让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我觉得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教育要从保障社会主义教育性质这个角度去看。所有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地意识到,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劳动教育要从孩子的健康人格成长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孩子从小就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他将来必定会非常自私,那样是不会真正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人生将是非常悲哀的。而引导孩子过有创造性的、充实的人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精神人格,是不能离开劳动教育的,教师也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劳动教育要从社会改造的角度去重视。正如我刚才说的,现在有那么多社会病态其实是因为人们看待劳动的观念出了问题。要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责无旁贷、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也有两个建议。一方面,现在很多老师,尤其年轻老师,并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劳动价值观,这就好比数学老师不知道数学,那你怎么教?所以广大教师需要去了解什么是劳动价值观,了解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当教师明白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具体要去实施的时候,要考虑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课又变成另外增加的“课业负担”,而是要思考如何把劳动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综合学习的课程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这种创造性不是异想天开,要与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实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协作,但如今很多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习惯,“家里的活儿不用孩子做,只要好好学习就行”是很多家长仍然持有的观念。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

檀传宝:首先还是要明确,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这是一个大前提。具体到家长要做哪些改变?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不要把学习跟劳动看成是对立的。在我看来,其实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家长完全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学习,来帮助孩子确立付出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这样的“劳动”观念。正如大人要通过劳动去创造世界,儿童要通过学习去获得成长,我们完全可以把劳动和学习建立内在联系,而不是将勤奋学习看成跟劳动没有关系的一个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孩子如果认真学习,也可以视之为勤劳的一种表现,也是值得鼓励的。

第二,家长不能把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看成是与儿童生活没有关系的。你所说的很多家长在家里不让孩子劳动,一方面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的教育意义,另外一方面是在这个少子化时代,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许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去做家务。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如果爱自己的孩子却不考虑教育意义的话,有可能就只是一N溺爱,反而会害了孩子。所以我觉得让孩子适度地参加有意义的家务劳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培育儿童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等等。他如果什么事都不做,那怎么学习做主人呢?这就需要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进行变革。一旦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就会自觉去考虑哪些劳动方式对孩子是合适的。我觉得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把学习跟劳动联系起来,是一个最为可行的选择。

:还有另一种情况,有一部分家长已经能够意识到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也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他们是采取以劳动换取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做家务,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教育方式的?

篇3

田园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它不仅仅是让孩子跑到田园里去,而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回归。这里的田园是个实体,也是一种喻体。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是把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在生活中体现教育,他把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紧紧的联系实际,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

(一)田园教育是回归自然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生涯紧密联系相伴的帕夫雷什中学,他以这里为教育的基地,使这所普通的乡村学校拥有了优美的育人环境。苏霍姆林斯基充满创造性地将教育思想与具体的环境有机结合,他主张让儿童回到大自然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田园教育是对情感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对情感教育尤为重视。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因为有情感,人会自觉地投入,获得很大的动力。同时,情感的发展与学生将来发展成才的目标导向、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成绩都是成正比的。基于这一点,作为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教育的感染力,从而收到培养学生做人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效果。

(三)田园教育是劳动的教育。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教育手段,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思想。他认为臻于完善的劳动可以使人确立自己的个性,它是蕴涵无限威力的教育源泉。在即将成年之前,就意识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才能。这意义是非常大的,这个自我意识也就是个性形成的实质所在。

二、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思想中我们的农村教育可以得到的启示

中国的农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田园教育方面的理论为我国农村教育提供了许多可借鉴启发之处。

(一)在大自然的教育中改变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农村教育的教育目的还是升学率和教孩子们跳出农门。农村的教育总是用一种自卑的心理看待自己,趋附城市教育。城市化倾向导致农村教育不会从自身吸取教育资源,一味的向前看,农村教育从教材、教法、课时安排都向城市看齐,缺乏自己的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就是为农村教育找到一条回家的路,在真实的开放的自然中构造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开设了一系列到大自然的思维课,“蓝天下的学校”、“我们的幻想之角”、“大自然——健康的源泉”。在大自然中孩子们获得了知识,获得了健康,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让孩子们能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中国农村物产丰富,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孩子们也可以在“蓝天下的学校”学习,农村教育的自豪感油然产生。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教学里融入一些适合农村教育的内容,如:丈量土地、农药配制等。大自然的教育不但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美,同时还可以理论用于实践,带动一方经济,也许他们还可以带着他们的家长学习。农村的教育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农村教育的特色也随之产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在为高校输送人才的同时,也为农村地方输送人才,让农村教育真正的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二)在劳动教育中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劳动教育让每个学生找到表现自己的领域和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德育,美育,智育,体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帕夫雷什中学,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到十年级的毕业生,人人都从事两种或三种劳动。人人都在劳动小组里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劳动技艺,到毕业时,他们往往以拥有方面的技能而自豪。大地上的劳动让他们收获了荣誉感,他们为自己的劳动而自豪,而这种自豪感正是我国农村教育匮乏的,他们甚至是自卑的,这就需要一个转变的平台,一个让学生为自己劳动而自豪的赞美。

但是我们对农村教育对劳动的态度是,老师教育学生:不好好读书,你就一辈子当农民,一辈子挖土疙瘩。或者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处罚那些学习不好的或者调皮的孩子。我国农村教育对劳动技术教育不够,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缺乏将科学知识和劳动结合起来的观念。只有将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际联系起来,农村人口的素质全面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更具可行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

(三)爱——亘古不变的教育主题

由于社会及其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农村教育总是教育孩子们要离开农村,逃离农村,从没有教育孩子留下改变农村的现状,孩子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生疏的,远离农村的,他们从一开始接受教育就是讨厌甚至鄙视、冷漠的。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农民,包括农村的教师,总是用一种自卑的心理在看待自己的文化根基,趋附城市教育,用羡慕的眼光看待城市教育。于是,农村教育出现了妄图用城市文化取代乡村文化,并且乡村教育也追求城市化,即把城市教育的全部理念、模式和手段通通移植到乡村来。然而这种移植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农村教育要达到城市的水平是不现实的。而我们农村的发展,必须靠新一代的年轻人,用他们所学为农村的发展服务,那么孩子对的情感教育就成了关键。

教育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问题”,呼唤他们“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把爱撒向每个孩子的心灵,用他自己的言行去灌溉孩子的心,孩子们体会到了爱,他们把爱又带给周围的世界,他们关注自然界的生命,关注世界的和平。那么我们就应当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当中去,在大自然中去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爱,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建立在金字塔上的教育。

篇4

早春三月,在萍乡市安源区联星学校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已分批采收了近7000斤的各类蔬菜,这些蔬菜除提供给学校食堂供给学校的寄宿师生外,还向市场提供了4000多斤,将收入的3000余元变为班级奖励基金或作为帮扶困难学生基金。

将“网上农场”搬到校园,变荒地为菜地,不仅让寄宿学生吃上了自己亲手栽种的新鲜时蔬,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而这都归功于萍乡市另辟蹊径开辟的“劳动教育”的载体――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自2009年至今,萍乡已开辟了40多个学校劳动基地,将田间地头作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变荒地为菜地

寒冬刚过,走进银河镇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的“菜园子”,映入眼帘的是各个班级“责任地”上一株株绿油油的大白菜、生菜、大蒜……每一块菜地上都分别插着一块班牌,上面写着负责班级和指导老师以及各个时间段要种的蔬菜品种。四年级(1)班,一到三月种菠菜,四到六月种小白菜和茄子,七到九月种大白菜,十到十二月种大蒜;五年级(2)班,一到三月种植菠菜,四到六月种豆角和辣椒,七到九月种白萝卜,十到十二月种芹菜。

“这块地2010年以前还是杂草丛生,现在这块投资了10万余元的2500平方米劳动实践基地被划分为菜地、植物园和花圃三部分,可以同时容纳三个班级150余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该校校长还告诉记者,2009年组织师生到这块荒地上开荒,最终整平了这块地。学生们都很勤奋,积极参与各个种植项目,松土、锄草、浇水、施肥样样拿手,学生们在劳动中既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丰收的喜悦。

早在2008年,萍乡市各地就开始利用学校校园内空余土地,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资金不足,市、县勤办下拨专项经费给学校,以奖代补,调动积极性。土地不足,当地政府出面支持。在萍乡市芦溪县10多个村级小学中,人数最少的学校只有100多个学生,校内空余地不多,当地教育部门为此争取了到当地县、乡镇政府和土地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保、借、租、用等方式逐步落实了土地问题。如今,全县已有劳动实践场所375亩,大部分寄宿制学校都建有蔬菜基地。

萍乡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负责人刘庆东告诉记者,让每个县区建设两三个示范性劳动实践基地,不仅能够让寄宿学生吃上自己栽种的放心菜,还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他还介绍道,湘东区寄宿制初级中学的在校寄宿生较多,全区几所学校的劳动基地搞得如火如荼,蔬菜供应食堂,师生分享劳动成果,“幸福指数”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经济相对贫困的莲花县,当地教育局在有限的经费中拨付资金给学校建设劳动基地。上栗县还发挥示范性基地的榜样作用,如今不少学校纷纷效仿,基地数量不断攀升。

小小菜园里有着大学问。在课堂上,教师以“同学们家里的菜篮子里一般是什么菜”导入话题,为学生分别讲述各种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讲解蔬菜的栽培技术,整地作畦、施基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一步步环节。原本很多学生分不清小白菜和大白菜,也不知道如何区分韭菜和葱,通过劳动实践和学习,这些疑问也都随之化解。

实际上,很多农村孩子尽管生在农村,但学前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不知道它是如何生长、开花、结果,更不知道它是如何种植的。对此,各个学校编撰印制了校本教材,高坑镇中心小学的《劳动与技能》、芦溪县银河镇中心小学的《在劳动中成长》以及联星学校的《建设我们的红壤土菜园》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清楚罗列出了数十种蔬菜的具体栽种方法。学到科学种菜的学生,回家后还给种菜的父母当起了“小老师”。

学校除了对劳动基地分班划块,还定期定时组织学生栽培、浇水、施肥、锄草、整地。在安源区联星学校七年级的菜地里,菜地负责学生卢鑫介绍说:“我们七年级菜地里种了大头芥菜、卷心菜、球茎甘蓝、白菜、萝卜、雪里蕻等十多种,品种很丰富,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吃上新鲜的蔬菜,原本只是摆在寄宿生“餐桌上的问题”,但是,萍乡市却将寄宿生的吃菜问题“摆上议事桌面”,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寄宿生的“吃蔬菜难”问题,而且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锻炼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广了学生的知识面。

以劳动教育促德育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晴。今天劳动我出了一身汗,我更加明白《悯农》诗句的真实内涵,以后我一定会珍惜粮食,不再像以前那样浪费粮食了。”这是芦溪县芦溪镇东阳小学吴群瑶的劳动观察日记,在她同班同学的日记里,也同样记载着劳动的艰辛和对劳动的深刻体会。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第一次劳动,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则很少劳动,他们之前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今,在劳动实践基地的劳动让他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而这种校园里的“开心农场”也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参加劳动的兴趣。

不论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市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干活,结果导致许多学生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低下,既不珍惜劳动成果,也看不起劳动人民。不爱劳动也成了当下学生的“通病”,这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对此束手无策。

然而,萍乡市对症下药,确定了以劳动教育促进德育的教育途径,开辟出一片属于学生自己的“小天地”,让学生在体力劳动的汗水中学会珍惜,学会劳动。美建小学四年级的彭光骏对自己第一次走进菜园记忆犹新:“以前从没进过菜园拔草,虽然第一次劳动弄得全身出汗,还脏兮兮的,但我感觉很光荣,更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这些学生一周或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劳动实践,走进“菜园子”浇水、拔草、施肥,进行实地操作。劳动基地的老师们一致认为:与其让孩子们沉迷于网上农场,还不如让孩子们自己开辟农场,在现实菜地上种菜,真正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现在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学生们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都懂得节约,学校的剩饭剩菜数量也比以前少了很多。”联星学校负责劳动基地的刘培春老师告诉记者,适度的劳动并不影响学习时间,一张一弛反而能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得更好,劳动教育也成为德育最好的催化剂。

如今,在萍乡市的农村学校,劳动成了必修课程,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整个校园一片绿意,真正打造成了“绿色校园”。而农村劳动基地模式已成为萍乡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引起了城市学校的高度关注。萍乡城北小学校长曾桂萍参观完联星学校的劳动基地后赞不绝口,当场表示要和学校签订协议,要组织城内学生来体验劳动。不少市内的学校也都和农村学校达成了初步意向,希望组织本校学生来这里参加劳动,体验劳动,让城里的学生也到田间劳作,锻炼体质,磨炼意志。

在萍乡建有劳动基地的农村学校里,譬如“劳动是知识的源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劳动最光荣”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为校园营造了一股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篇5

关键词:运动简笔画; 自主学习; 运用;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06-002

在一次淮海经济区有效教学教研活动中,我针对聋生的语言障碍、思维等特点,运用了看似不是体育教学的手段――运动简笔画,激趣导入,恰当地引导,自主地学练,适时地点拨,及时地鼓励,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锄禾》为背景、以一幅幅简笔画为主线,师生共同演绎了一出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舞台剧。

教学片段一

课前一群学生聚在一起讨论教师提供的几张运动简笔画。图1是古诗《锄禾》;图2是原地侧向投掷轻物;图3是游戏:“播种与收获”;图4是“秧歌舞”。只见一个老者打扮的学生像是本课的主角,他手舞足蹈的讲着什么。其他学生有的举手、有的顿足、有的皱眉、有的欢呼。

“叮铃铃”上课了!

师:今天的学案你们看过了吗?谁当“小老师”?

生:“小杨老师”。

只见一个头戴斗笠,手拿锄头的老者打扮的学生“闪亮登场”。顿时掌声雷动。

――他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并带领学生练习了一套自编劳动操。

赏析:

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几张运动简笔画,能联系他们自身的优点,即最擅长的表演手法登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各自选择了角色,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自主创新的空间。

教学片段二

师:你们都见过农民插秧?(生各抒己见)

生:有的做出抛秧动作,有的做出扔甩秧苗动作,有的做出推的动作。

师:我们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掷的远呢?

生:出示图2(原地侧向投掷轻物),生边看简图、边讨论、边模仿蹬地、转体、挥臂过肩动作。(彩色的毽子做秧苗)

师:拿出画笔,迅速画出你的同伴的投掷动作。

生:边画边指出同伴的优缺点,有的同学还用彩色笔标画出动作的重难点。

赏析:

运动简笔画这种绘画形式图形简单、形象鲜明、幽默风趣,寥寥数笔就能传递出丰富的语言内涵,清晰地勾勒出语言情景,是一种对聋人手语讲述不深不透的补充。

教学片段三

师:出示图3提问:图中同学在做什么?

生:各小组讨论“播种”与“收获”。

师:让我们开动脑筋,行动起来。

生:分组自主设置(有的先挖坑画“ ”,有的先放种子,有的……)

师:一声令下。

生:操场上呈现出你播我收的丰收场景。

赏析:

通过观看简图明确“播种”与“收获”目的,在自设场地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尽抒情怀、发挥想象,欢呼声、雀跃声,创造了动态生成的课堂,呈现出自然生成的精彩。

教学片段四

师:出示图4,谁能带领大家根据自己对秧歌舞的理解创编几节秧歌舞。

生:一位女生自告奋勇。

师生手拉手跟随这位女生一起跳起了秧歌舞。欢快的气氛让听课的同行跃跃欲试,有一举同欢的冲动。我的这位女同学及时发现并邀请了两位同行共舞。欢笑声、乐曲声、掌声汇成一片。

赏析:

欢快的气氛让所有与会同行都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那种没有雕痕的和谐让人羡慕。

教学反思:

(一)简笔画教学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趣味教学形式。它与挂图、图片、实物等传统媒体及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和电脑等现代媒体相辅相成,共同担负着传递教学信息、达到教学目标的使命,简便易用。简笔画恰恰是一支笔、一张纸、一瞬之间、一蹴而就,省时、省力又省料。结合聋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和聋生思维、缺陷情况、认知等特点,颇具现实意义。根据新课程新理念,对聋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培养颇具启迪意义。

篇6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阅读;美育

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作为古代语文,它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美育资源。孔子的“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庄子的“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当今的语文新课标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成为重要目标之一,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通过自主读美、合作赏美、探究创美,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语文教材相融合,引导学生在思维情感活动中,感悟美的内涵;在实践行动中,创造美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使其在高尚的审美情趣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自主———读美

这一环节以学生自读教材和推荐资源为主,借助多种阅读方式感知领会文章美之所在。诵读荷叶罗裙、芙蓉向脸融入自然的青春美,绘读接天碧叶、映日荷花色彩绚烂的惊艳,感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安贫乐道的情操,赞美悬崖百丈、犹有枝俏的不屈不挠。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诗文不同方面呈现的“美”,逐渐培养“美”的意识,接受“美”的熏陶。

二、合作———赏美

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赏读文章的多样美。1.道德美。“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德行。教学孟子《鱼我所欲也》“人应有正义的‘本心’”,借此拓展阅读《大树将军》,组织引导学生感悟文句和篇章里体现的多种品德。在共同讨论交流中,冯异为人处事“谦退不伐”的谦虚退让和不居功自傲的品质,不只跃然纸上,学生也较深地理解了孔子所说的“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的涵义,把从课本中学到的美好品德内化到心里,表现在良好的行为上。教学诚信立业专题,组织学生探讨诚信不只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还是为人之道、治国之本。《大学》里的“与国人交,止于信”就阐述了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原则,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反之,彼此之间就容易产生冲突,导致社会也失去安宁与和谐。再联系商鞅变法的“诚信为本”事例以及晋商成功的基础就是立德、守信,特别是处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社会转型变革期,人们更渴望诚信的生活,渴望得到社会的真诚回报,由此教育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个人内在的人格魅力,讲诚信才能立业,才会有如锦前程的可能。以此培育学生形成和具备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2.精神美。文章是作者反映其思想精神的载体,每一文质兼美的篇章都蕴含着符合社会标准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求,赏读中指导学生仔细体会和揣摩感受,在合作探讨中加深理解,从中学习和培养自己高尚的精神境界。《岳阳楼记》中,悟读范仲淹“以身为天下”,一生都在积极实践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追求,结合屈原《离骚》开篇的自我介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理解屈原亮明身份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高贵,而是在表明自己作为国家、家族一员的责任,并通过阅读相关故事感受他勇于坚持正义、与国家共存亡的深挚爱国情怀。补充助读爱国人士的事例,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秋瑾心比男烈,到邓稼先、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怀揣家国天下、造福人民。多方面的阅读和探讨,激发学生热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的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他们树立热爱祖国、长大后尽力报效国家并为此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听到梁惠王开口就谈“利”,立即义正辞严地反驳道“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所有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再让学生诵读课文《鱼我所欲也》,进一步理解做人为何要讲仁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义与利发生重大冲突时,怎样向仁人志士学习,做到以义为利,以利他之心对待别人,以公心对待事情,真正处理好义、利间的关系,才不至于陷入不可自拔的私欲中。拓展阅读《三国演义》,知晓刘关张的“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让学生参悟做事要公而忘私,才能同舟共济,取得成功。3.情感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不管是哪一种文体,都饱含着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特别是文学作品,那些或浓郁深沉或质朴淳厚的情意,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那是作者心声的凝聚,是对时代、对生活的精神提炼,所以它们才被人们经典传诵。因此在教学中设计赏读探讨环节,组织引导学生参透文章透露出的真挚的情感美。如朱自清的《背影》,叙述平淡简洁,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看似在情感上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可通过体味动人的场景或细节描写,从“望父买橘”片段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学生演示“攀”的动作,学生们都感受到了文中的父亲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需要的巨大力量,稍微胖点的学生做起来都很费劲,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那一刻不禁让所有的同学为之动容。于是趁此让学生们回想交流一下爸妈的爱,用自己与父母的情感体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情意便奔涌而出,育情育美的效果也自然达成。结合教材《父母之恩》一文进一步教育学生明白“孝,德之本也”。孝敬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让他们懂得赡养父母实为人性的起点,天经地义之事,再通过阅读“仲由为亲负米”和“缇萦救父”的故事,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引导他们真切地感受父母恩情,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劳动美。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在立德、加智、强体、育美方面,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拥有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方式让中国人形成了勤劳为己、兢兢业业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习惯,语文教材中的劳动美多以传承劳动精神来体现,通过文字描述在阅读感知中体会和学习劳动的价值美。《三黑与土地》中展现农民三黑把每一寸土地翻起、每一块土疙瘩细细打碎的翻地、耙地的劳动生活场景,表达辛勤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指导学生深刻领会“一勤天下无难事”,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感悟到劳动最光荣,通过辛勤付出才能争取到美好的生活。学习《增广贤文》时,让学生明白疏懒人没吃,勤俭粮满仓的古训,知晓勤劳是生产态度,节俭是消费态度。如果只有勤劳,不知节俭,劳动成果未免就会轻易失去,勤劳也会失去大部分意义。结合唐朝诗人李商隐《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教育学生懂得勤俭则有成,奢靡则堕落的道理。古代的诗文、家训中包含很多关于劳动的内容,《弟子规》的房室清、笔砚正,《诗经》的十亩之间、桑者闲闲兮,还有《礼记》《颜氏家训》等都有相关劳动教育,在教授传统文化过程中,适时适当地穿插诵读,仔细品味劳动带来的幸福,端正自觉劳动态度。并由此引申勤劳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勤学,辅以古时勤奋苦学的故事,隋朝李密的“挂角读书”。他每天出去给人家放牛时,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还有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韩愈的“焚膏继晷”。他的读书学习,经常是一边吟诵着《六经》,一边翻阅着各种典籍,从油灯点起一直学到天亮,夜以继日,年年如是。通过学习先辈的好学,教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让学生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从而培育他们积极的劳动和学习精神。5.语言美。“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知晓文字之意,领会语言表达,方可通过联想去理解具体的文学形象。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设法让学生多角度品味赏析词句,如引导思考“水不忍得冻上,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删去“不忍”和“照”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以及运用了什么修辞,唤起他们的联想和立体感受,促使他们去感知辨析出拟人手法的灵动,再联系描写的内容,从而赏析出济南冬天水的清、水的绿,一个温晴的济南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经过常态化的赏读和审美体验,学生的审美情趣会逐步得到提高。不同句式的使用也可增加语言的美感,长短句的恰当结合,感叹句和反问句的适当使用,都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安塞腰鼓》中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长一短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粗犷、豪放、不可遏止的生命力。《雷电颂》里“你把我拖到东海的边上去!熊熊燃烧的生命,难道不能迸射出光明?”一段感叹及反问句的运用,强烈地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当然,在经过润色而品析词句的同时,我们还要引领学生学会感受语言那种自然无华的朴素美。如“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践踏,兜了花瓣,抖落池内。花瓣浮在水面,飘飘悠悠,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朴质的语言描述中素然而出。这些不经意的点染,更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让人如见其境,不由得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随意淡出。

三、探究———创美

“创美”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物象经过想象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它能让人由此及彼生发新的创意和创造,如看到朝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累累硕果,可感受到秋的收获。用于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想象中开启抽象思维,拓宽视野,打开“创美”的窗口。陶行知认为生活中富含教育的意义。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习文的过程中,学习领悟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指引学生去发现生活美,挖掘JIAOXUEWENCUI教学文萃73本质美,善于把自己在文本和生活中发现的真善美表述出来,促使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如《我读懂了亲情》,一个学生从小时候、懂事些、长大后三个时间段,写了由对母亲的埋怨到接受爱的过程,不仅文章的构思精巧,文笔质美,也表现出孩童内在的善良与纯真。另外,为了把美育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美的言行与品德,既要发挥课堂的审美教育主阵地作用,还要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的美育力量,它既丰富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为展现学生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结合实际适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强审美认知,提升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例如朗读、辩论、演讲、讲故事、课本剧、读书报告会、笔记展评、合适的网络平台、创作等形式配合阅读。还可开设美育课程,用艺术之美和现实之美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在学生心里撒下美好的种子。通过这些活动扩展延伸课堂教学的美育,让学生结合现实体验美,结合艺术感受美,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既张扬生命活力和人际交往之美,又让其对学习充满兴趣,在培育美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审美教育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既具良好品德,又兼高尚的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论语·里仁[J].前线,2019(10):97.

[2]柳淑兰.以美育美成人之美[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4(04):17.

[3]廖伟,李萍,林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J].人民教育,2016(18):63-65.

[4]林越.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如何使文章的情感表达更真挚[J].新语文学习(初中版),2012(12):10-14.

篇7

【关键词】校园规划;以人为本;传承 文化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单位,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机勃勃的人文气息还有丰满的人为创造的环境,这一切都构成了高校独特的风景线。如何把这些东西和校园造园联系和连接在一起,也是目前我们需要做的。

近几年来我国掀起大学校园建设热潮,短期内建成的众多学校难免会在规划手法上趋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大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对于大学校园景观的营建也愈加重视。大学本身是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产物。校园文化即是一种物质文化(例如通过校园空间、环境景观、建筑形象、雕塑小品等所呈现的文化特质),也包含校园的非物质文化(学校的道德规范、精神文明以及各种文化活动都在此列),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就建设而言,后者难度更大。因此一个好的大学校园,应该同时具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1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校园绿化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身心得到休养;能过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

统一规划校园内绿地,无论本绿化区域,还是整个图书馆周边,都是整个校园内绿化计划的一个部分,营造生态风景时根据校园总体绿化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布局

2 让书声溶入稻香―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等最经济的元素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让学生在一个现代城市环境中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自然的过程、四时的演变、作物的春秋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感受历史的延续。

2.1 让书声溶入稻香设计理念

设计中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能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在大面积均匀的稻田中,便捷的步道串连着一个个漂浮在稻田中央的四方的读书台,每个读书台中都有一棵大树和一圈坐凳,让书声溶入稻香。

设计对“园林结合生产”有了新的解释。在一个大城市的建筑大学里,对大多数来自城市的学生来说,自然和耕作是那么遥远。他们对农作物的播种、管理和收获感到陌生,他们甚至不知道农作物和乡土物种的名字。该校园的环境设计力图使当代学生有机会回到真实的土地,感受农作物自然生长和管理、采收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的间接知识的同时,也能从真实世界中获得真知。

2.2 便捷的路网体系

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稻田和绿地及庭院的便捷的路网。对学生来说,时间的珍贵不仅体现在深夜通明的图书馆和教室里,也体现在“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上的匆匆行路中。古典园路的蜿蜒曲折和曲径通幽不是不美,而是不太符合时代快节奏的脚步。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如3m米宽的水泥路面中央,留出宽20cm的种植带,让乡土野草在这里生长。园区充分考虑了自行车的便捷通道。

2.3 空间定位

重复的9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应用自相似的分形原理,进行9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独具特色的空间,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每个庭院中都有一个用于标识所在教室专业特色的雕塑和小品。这些小品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各个专业的实验室器材、机械及其他相关特征。连续的“之”线形步道通过两侧的白杨林行道树被强化,成为连接庭院内外空间的元素。

2.4 通过旧物再利用

建立新旧校园之间的联系。把旧校园的门柱、石撵、地砖和树木结合到新校园环境之中。使历史的情感得以延续,使校友回母校时有亲切感,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母校历史的延续。

2.5 将农业与劳动教育融入校园

建筑大学的校园绿化,时刻提醒我们的年青一代:粮食和土地永远是中国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头等大事。快乐的劳动已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已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来访者。

3 营造一个景观化校园环境

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亦即穆尔所提之校园“场所精神”。正是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

4 文化校园规划设计的三个层次

4.1 总体构想

要打造一个文化校园,首先要在总体规划阶段对该校园的文化内涵和总体构想有一个准确、明晰的定位,然后进行校园功能、环境与文化的整合与互动,并制定校园规划各要素的文化体现原则。

4.2 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是体现校园文化的第二个重要层次,在这个层次里应该对空间内容、尺度和景观的文化性有充分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将它们视为一个系统,认真推敲空间环境系统与文化系统的关系。

4.3 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是呈现校园物质文化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媒介。优秀校园建筑文化的创作要领可归纳为以下四点:建筑风格的恰当选用;现时审美观的融人和当代材料的再创造;设计素养与建筑品位的把握;内外环境的协调。

大学校园是一种实体存在,是大学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人文环境的保护具有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意义。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大学校园的地域特色和深层的文化内涵,才能为师生创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文化高地”。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几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福尔曼(FURMAN)和戈德罗恩(GODRON),大地艺术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3]世界生物多样性,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4]寻求高校校园环境景观发展的新基点 硅谷 年19期 作者:刘剑

篇8

关键词:文化类型;文化表意;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建设

一、何谓校园文化?

我们偏向于用这种意义来界说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教育文化的一种,它反映办学者的教育思想,本身就是也能影响、组织、协调学校成员的精神、思想、言行,托起整个教育活动。换一种说法,校园文化是学校人共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固化为学校人集体的无意识。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活动和创造的结果。校舍修建成什么样子,在当下是建筑设计师留给学校的特殊模型,不理解教育的建筑师的作品具备非教育性或者更差劲就不用奇怪。学校以这种建筑进行二装、三装都难如意。学校人也会搞出非教育的校园,这种事情时有发生。陶行知有一句话不可不认真研习、时时反复体会,即“鄙人谓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家”。[1]教育者和办学者要学习创造文化,要善于创造校园文化,以此来育人,进而服务国家。对“厚载”和“诚诚恳恳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等理念,许多学校都愿意采用作为校训;“两小儿辩日”的塑像,恐怕是小学的标志代表。变换这样两种模板,即理念和形象是学校可以借鉴为校园的文化和景观创意的。有学者指文化有两个特征,一是绵时性,一是群众性。有人解释说,绵时性包括来路久远,积淀深厚,持续发荣。人们的共同生活方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建设成功,需要绵时的生成。群众性指文化是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坚守的结果。只有积淀深厚,才会锻炼出集体的无意识,使文化具备陶冶和染镀功能。学者们认为,文化有四种表意:一是精神文化及其文字理念系统;二是行为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形象、衣着、举止、结队、操练等;三是制度文化,包括明文规定、乡规民约;四是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器物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视角

把校园文化分成六大类是新近探索,对于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这一分类比较方便和清楚,包括文核、文脉、文思、文质、文成和文景。文核是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源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教育思想,也反映着社区的文化基因。所谓校园文化统领力和衍生力(指导作用、引领作用、生发机能、聚合力量)主要源于文核的精神意涵,一般通过校训传达出来。“厚载”是业界非常熟悉的理念,源于《易》,却集成学养修养的主体。再如,“厚德敦品,为时育才”,这样的八个字具备文核特征。厚德近于立德,敦品近于树人,与“立德树人”有一致性,而且有变化,一所学校这样用,使校与校能够区别,可能体验出创造感。“为时育才”揭示办学以育人为旨归,与时俱进,意在当下,属意未来,与教育规律相贴合。学校研制校训以传达文核,而追求校校各别,困难不小。合适的可以拿来,多在诠释上下功夫。语言表述可以不拘,短小紧束,雅致晓畅就好。校训是文核的主要形式,还有培养目标、校风、学风等。在中小学学,初拟校训不一定人人都理解,应该有一个解释和消化过程。对文脉的理解,会因时而变,不会一语成籖。文脉包括学校的传统、办学成绩和经验、有影响力的人和事,以及寓意浩荡、意深悠远的名言金句。凡学校自开办开创至今绵延着的明线暗线都传递着文脉,其中最主要的是精神、思想、作风、情怀、态度等。校园的文核取自文脉是必然现象。有的校训一以贯之,有的则有所改动,但是,主要成分仍然如彼。后来的学校人,不必因为学校历史的长短、名声的响亮程度、经验的厚薄而耿耿于怀。

关键是好自为之。对文脉善于发掘,深挖下去,当然会有新得。善于解析,在叙旧时能够编新;因事可以悟人,因人可以醒事,都在利用文脉。认识历史要有时代感,借鉴历史应该服务现在。文脉散在社区里,文脉储在校友心底。所以,发掘文脉当有采风的工夫,在繁忙中,利用闲暇和碎片时间,可以逐渐获得。新学校历史不长,但学校人有阅历和经验,这也是文脉。文思一般指思维特征、学习态度和方法、学风。校园文思是集体生活方式的基本成分。思路决定出路,文思的意义特别要紧。严谨治学的学校,办学方向具足认知和经验基础,方略有劲,层次分明,细节不苟且。那些创新意识强、改革积极性高的学校能够响应发展的脚步,不故步自封,更富生气。能够开放、善于学习的学校,目击八方,思及四海,“三个面向”能够落在实处,如果要办所谓未来学校,他们比较靠谱。十几年的课改,人与人不同,收获各异,对那些愿意学习、愿意改变的教师,在探索中不仅有收获,而且收获不小。而看到不合适就有抵触情绪的教师,收获就难说了。同样一件事,态度不同,思路行为也不同,制约结果,对这种现象,是需要反思的。人的思路有时很难改变,如果校园环境里集体的民主气氛和学术机制优良,通过集思广益是能够创造一种新改变的。所以,一所学校的思路靠大家来出新,拥有这种文化,学校会日日新、月月新、常新的。文质是生活方式等造就的,“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塑造人。现在不少学校,动辄把调门拉得极高,于是,他们把文质彬彬、气度非凡看作学校的育人目标。当然,这也可以。在社会交际里,人的形象魅力和风度是一种力量,影响交流过程,条件不错会导致良好的结果。在学校里,有所谓形体训练、演讲比赛、礼仪养成、诵读练习、队列操练,这类课程的价值之一就在培养文质。一个人与他人对话,是否善解人意,是否体贴关注,亦属于文质特点。文质优雅、言谈在理入情者,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培育这种文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要靠训练产生由外向内的外铄,一要由内而外的内生。不同场合,对人的行为有不同要求,而文质尚好的个体总是受人欢迎的。

我们知道,中国人参与国际事务者人数偏少,除了基本学养和语言能力外,在文质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养成。的文质征服全世界,很能说明它的重要性。集体和个人都要有成就感。争取成就、创造成就而不因些许成就而骄傲,是一种美德。文成的意义在这里。提倡成就与《成功学》教人的套路心轨不一样。对于个人,成就是靠静心、持久、努力、钻研和实行获得的,集体的意义在于为个体创造环境、氛围、条件,把文成摆在集体的目标内。如果这两方面出现冲突,这个集体就有毛病和问题了。在集体里,须养成人人做事高调、做人低调,为事业尽显个人的聪明才智的风气格调。当事业里的他人有所需要的时候,大家给以援手,“当出手时就出手”,文成必盛。为此,学校还要建立一定的规制,当集体和事业将要或者已经文成时,有人收集、有人管理、有人展示,大家支持和保护成就的所有者,使之心安理得,获致敬重和奖掖。长此以往,学校因成就而获得社会赞誉,其教育力当与时精进,对社会的贡献必能日日增长。最后说文景。把以上五个方面和其他内容概括起来,加以提炼,用艺术手法,用物化的途径固化在学校就成为文景。集结在这个程序和手续中的,是全校师生的心智才能,全校师生都参与其中创意、讨论、修改,在形成“文”的过程中,也就“化”着,且为以后的文化教化奠基。文化的第一要义就在其间。学校的建筑、形态、色调、标识、植被、道路,等等,构成校园文化的基础条件。再有适当的文字符号、橱窗、画幅、牌匾、楹联、塑像、景点,文景就差不多建成了。文景可能因需要而修改,但是,频繁的再建却是败笔。好材质、慎设计、巧施工应该齐备,虽然不会一劳永逸,却能够致远。校园文化的物质化表达,需要专门家润饰,以便淘尽艺术语言为我所用。“以简约庄重的手法表现学校人的精神风貌,用圣洁高贵的哲思传达教育家的旨趣情怀”是文景的灵魂,其目的是化育化人。文化的意义确定了,在文化意义上使素质教育生根开花结果,是办学校的不二法门;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奠基,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三、关于校园景观

自2005年教育部要求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来,无论学校地处城市还是乡村,校园景观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学校更加美观了。校园赏心悦目,方便安全,学生和家长很是欢喜。由此,稍加引导,学生爱惜校园的言行增强,学生的习惯有所顺和,景观的教育作用发挥着效益。陶行知说过:“我主张学校要给人看[2]……阵有阵容,校有校容。有其內必形诸外。我们首先要重艺术化的校容。”[3]人们看事物,一瞥之间首先见到的是外貌,可能还有气质之类。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不顾景观。景观除美好外,更有安全、便捷、效用、经济、简约方面的考虑。安全为大,处处当能周全,须臾不可轻忽。便捷有通畅、近便、平顺等。功能要比较齐全,智能化水平要讲究,甚至可以往提振启发效果方面思考。经济主要讲节约,该投资的不能省,当省的不能乱花。我们主张校园建设、布置、装饰要简约。简约的环境清爽、通透、宜人,能够给学生以想象空间。有些人主张繁华,什么样的繁华?怎样繁华?必须讲清楚、说明白,给取舍以根据。在布局上,我们以为可以取“明媚浓荫,曲径通幽,参差错落,景点飞播”。在植被上,我们主张“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挺荷睡莲,秀蔓柔藤”,而且自建苗木基地,把校园景观建设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既经济,还有锻炼和习养意义。景观还包括设置宣传告示设施,等等。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形象和概括的表达,但是,景观的教育意义有局限性,无法传达出学校文化的确切、清晰、有力、透彻和集中的主张,所以,校园景观不等于校园文化。两所都很秀美古朴的校园景观,其教育主张并不一定相同相似,甚至可能互相抵触。这与大自然的意义相类。大自然本无文化的意义,人们对其感受体验,品味出文化成分,全赖感受者的文化程度和心境。校园景观不等于校园文化,却能够反映学校人的文化兴味,欲达到可人境界,不仅关涉校园建设者的功底,还应该仔细调查研究,方能取得置身其中人的认同和悦心。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59.

[2]陶行知全集(卷2)[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09.

篇9

关键词:舞蹈;音乐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97-01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际在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发展中,品德思想教育从小学就已经开始,文化课的学习更是基础,体育和劳动教育也很普遍,唯独美育的发展相对滞后。美育就是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社会、艺术、学习和生活等具有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通过美感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进步的过程。狭义上,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它能辅助学生的品德及智力教育,因为审美也是人格品德和智商的一种体现。

一、美育中的舞蹈和音乐

舞蹈和音乐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古代,音乐源于舞蹈,是为舞蹈律动提供的节奏。在现代,舞蹈和音乐更是相辅相成,舞蹈把音乐中的韵律、认知和理解通过动作形式表达出来,调动人的律动性、平衡性和积极性,同时,也鼓励人们要拥有乐观、进取、勇敢的生活态度。舞蹈和音乐的融合,作为一种美感教育可以培育人的思想美德,能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二、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舞蹈对于音乐教学的作用。舞蹈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加入舞蹈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律动性和协调性。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体合作,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音乐课不会变得乏味,对学生早期的美感教育有很大帮助。

(2)国外的小学音乐教育。在国外,小学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比较成熟。例如,比较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赋予音乐教育全新概念的教育方法,其中一项内容是有节奏地报出自己姓名、动物名、地名、植物名、交通工具等,或通过律动性很强的乐器进行节奏感和协调性的培养,还有将戏剧表演加入音乐教学的环节。它的主要思想是教学中学生可以运用各种元素性材料进行探索模仿和即兴创作,其特点在于用元素性音乐作为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动起来并具有一定的即兴创作能力。这是将舞蹈的律动学习加入音乐教育的典范。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元素,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舞蹈运用于音乐教学的措施

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来表现的,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首先,在学习乐曲时,教师可以编排和穿插舞蹈动作,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其次,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适当采用舞蹈带动听觉欣赏的办法,比如让学生一边学音乐一边打节拍,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感中学习音乐。也许学生的舞蹈动作并不标准,但学生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可以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从而收获知识、收获自信。再次,学习歌曲时,单纯听歌曲会让学生感觉乏味,可以利用戏剧表演形式,让学生扮演歌曲内容中的角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善于表现自己的心态进行动态学习。比如,组织学生编排音乐剧并演出。音乐剧作为一项综合戏剧、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表演形式,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最后,学生听音乐时可以自由编创舞蹈动作,这是一种即兴表演。它考验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思维。如果学生能用肢体舞蹈语言表现音乐内容,就初步说明他已经达到了美感教育中创造美的阶段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很有意义,至少他会成为一个拥有审美美德的人。

四、舞蹈运用于音乐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教育方法要得当。无论在课程编排上,还是教师的施教方法上,都要注意方法的得当。首先,音乐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而不是以学分或期末成绩考核为准。美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审美和认知,这一过程应该是自然、主动的,而不是强加的。其次,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如果某些学生的学习理解性较差,教师要耐心施教,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伤害。

(2)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音乐、舞蹈,最好得到家长的认同、重视和鼓励。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不能认为音乐艺术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要对孩子音乐方面的兴趣加以鼓励。若疏忽了对孩子的美感教育,就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家长应以引导者身份培养孩子的美感意识,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应将舞蹈纳入音乐教学体制。学校和教师应端正音乐教育态度,充分认识到舞蹈与音乐的美育功能。学校应提供必要的音乐教学设施,提高音乐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只要教育者重视将舞蹈教学融入音乐教育,即使条件有限,哪怕提供一台钢琴、一个宽敞的教室,也能为学生创造学习音乐的良好条件。是否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美育,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篇10

黄梅县地处吴头楚尾,位于大别山余脉,属鄂东尾县,虽远离都市,民间艺术却异常丰富,除了黄梅戏风靡中原影响全国以外,“黄梅挑花”也是异常珍贵的民间艺术。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近年来,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黄梅县成立了挑花公司,黄梅挑花这一民间艺术又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结合民间传统工艺,加入现代元素,精心设计制作。经过挑花工艺制作的窗帘、壁挂、地毯、画匾等工艺品,图案色泽更加亮丽,外观修饰更加考究,既具有古朴神韵,又洋溢着时代风采,让人们爱不释手。黄梅挑花因针法简单,表现力强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经常能看到人们挑花的身影,不仅爱美的女士,很多男士也忍不住拿起针线绣上一两幅。这些丰富的地方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应立足地方,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多方面的课程价值、教育价值,凸显文化内涵,开展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挖掘蕴藏于地方资源的文化内涵

我们不应单单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而纯粹设计一个活动,更应着眼于揭示或暗示综合实践活动中蕴含的文化特质,丰富活动内涵,挖掘活动本身内含的文化和精神实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进行文化探源。黄梅挑花,历史悠久,始于唐宋,兴于明清,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是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据《黄梅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黄梅就有了十分讲究的挑花工艺。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探源黄梅挑花》活动,带领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采访挑花老艺人等方式了解黄梅挑花的起源和历史,感受黄梅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

2.进行文化品味。黄梅挑花被誉为“无声的抒情诗,立体的中国画”。它表现手法简练,表达的内容丰富,有吉祥富贵的婚嫁,有娱乐、戏曲、故事等。黄梅挑花作品品种多样,大至被面、门帘,小至香袋、袜带,均为妇女、儿童日常生活穿戴和卧房内的部分用品,也有的是用于男性所需的女工制品,如褡裢、腰带、烟袋,或定情信物。这些作品大多通过图案、文字等表达人们的情感,寄托人们的理想。在活动中,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挑花公司,欣赏挑花作品,感受挑花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能意识到要将这一民间艺术继承和传扬下去。

二、探索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模式

应从地方课程资源入手,通过揭示文化内涵,使学生获得对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以综合主题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以“主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基本活动方式为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研究。主题探究活动一般有三个阶段:发现问题阶段、解决问题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如,开展《家乡的黄梅挑花》主题探究活动设计,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后,抛出主题,启发学生“你想研究黄梅挑花的什么”,让学生从这个主题出发,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帮助指导学生分组从不同角度共同探究与实践一个大主题的活动。比如,有的小组想研究“黄梅挑花的起源”,有的小组想研究“黄梅挑花与十字绣的区别”,有的小组想研究“挑花工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这种从不同侧面切入主题开展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认识事物、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后,随之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形式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总结。进入总结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实践探究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加工整理,以口头材料、实物、图画、照片资料、简单的书面材料等形式呈现,进行成果交流,进而因势利导,举行挑花作品图片展览、墙报手抄报制作等。

2.以“工艺制作”为主的综合实践学习活动。此类活动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是以实践为主体的基础性学习活动。活动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按学年分成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为适应期(定在四年级),上学期活动主要目标为认识并学习基本针法,下学期为熟练掌握基本针法。学年结束,学生能完成制作小型挑花作品。

第二阶段为萌芽期(定在五年级),上学期活动主要目标为在熟练掌握基本针法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图纸并绣制,下学期为小组合作设计作品。学年结束,学生能完成一件自行设计的微型或小型挑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