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艺术审美 个体 社会 价值取向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篇2
这一部分从艺术传播、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三个方面阐述了有关艺术接受的知识与基本理论。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注意结合艺术传播的实际,结合自己鉴赏艺术作品的体会来理解。同时,还要补充自己没有的鉴赏实践活动,如艺术批评。此外,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艺术鉴赏,也是全面理解鉴赏理论、巩固鉴赏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部分内容在考试试题中约占20%的比例。
学习要求:了解艺术传播的涵义,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掌握艺术鉴赏的过程,理解艺术批评的内涵与功能。
一、艺术传播
1.艺术传播指的是某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其得到扩展。
2.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艺术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控制与发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艺术传播内容是指通过传播媒介传送的艺术信息。传播媒介是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受传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传播效果指艺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产生的效应及其对受传者的影响程度。
3.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1)现场表演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与受传者面对面进行艺术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沟通直接、手段多样、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
(2)展览性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场所陈列艺术作品,供观众直接接受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
(3)大众传播方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大规模艺术信息传播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
二、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的性质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2.艺术鉴赏的主体能动性
(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3.艺术鉴赏的过程
(1)审美期待
①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②审美期待可分为形式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形式期待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鉴赏流程
鉴赏流程包括艺术的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
①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②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③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3)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①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②净化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③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三、艺术批评
1.艺术批评的性质
艺术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理论体系,对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一切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审美判断的创造性文化活动。
2.艺术批评的类型
在艺术批评出现过多种批评类型,主要都是围绕“客体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接受者)”等艺术活动要素进行的。
(1)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环境的印记。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它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2)心理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从创作主体_____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它既可以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艺术作品,也可以从艺术作品折射出的心理因素来反观艺术家的心理状态。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3)文本批评
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意蕴和魅力需要从文本中去寻求。尤其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如20世纪西方符号学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的研究。
(4)接受批评
接受批评模式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活动,认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接受过程才是艺术研究的中心所在。这种模式突出了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3.艺术批评的功能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篇3
【关键词】游戏,规则,个人自由,艺术市场
回顾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只有寥寥无几的少数人找到个人自由与市场需要的契合点。相当一部分的人则选择了向市场、社会需要,或者说“规则”屈服,根据“需要”来创作作品,难怪尹吉男先生早在二十年前的《谁是最走红的前卫艺术家?》一文中就尖锐地指出“一个画家拼命赚钱,而且废寝忘食地制作商品画,人们不能再用‘贪婪’这个词来形容他。”是否能“赚钱”已变成了当今衡量艺术品、艺术家的“规则”。
一、“游戏”与“规则”的定义
在关于艺术起源的众多说法中,有一种说法——“游戏说”,它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二、中国当今艺术市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人们对以往的规则有了新的看法和要求。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的消失,文化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感官第一,不求深度等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从而使金钱逐渐演变成衡量众多艺术家及艺术品的标准。人们一谈到艺术作品,往往是以这件作品值多少钱来衡量。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整体社会文化氛围日益呈现出消费文化的特征。与此同时,也构成了艺术作品意义生成的现实语境。消费主义情境中人们价值观、审美观与生活方式的种种变化,造成人们对以往“游戏规则”的要求产生新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又会促使艺术家对待创作作品观念的转变。
三、针对个人自由与艺术市场需求的冲突这个现象的看法和建议
既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是体现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下社会及大众的审美需要,那么就必须说明艺术作品及其评判的“雅”、“俗”之分。艺术作品的商品价值主要是由大众的消费趣味决定的,而大众的消费与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绝非一日之事,所以就造成了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一味地迎合大众的趣味而使其艺术价值降低的现象。
难道就不能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吗?难道就不能找到这种游戏与规则冲突的契合点吗?其实当今有少数的艺术家找到了,所以他们能成为“大家”,他们的艺术作品能够真正做到“雅俗共赏”。陈逸飞便是个典型的成功例子。
在1980年旅美后,他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他在取得社会市场认同的同时并没有丢失作为艺术家本身的艺术价值,他的艺术作品也固守了其真正的价值。
艺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并不是它在世俗化的世界中堕落或者说是不情愿地被世俗污染了。相反,艺术作为表现大众审美文化的窗口,应该将其真正的艺术价值深深铭刻在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中,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艺术家们赋予艺术作品以真正的生命和情感。
其次,要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渠道在大众面前与艺术市场中呈现。艺术创作不再是个人行为。要想使自己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思想得到艺术市场的验证与认可,不能被动地等待“伯乐”,必须主动“出击”,去寻找“伯乐”,现今艺术市场中,随着收藏界的审美认识趋于深刻;审美修养趋于大幅提升,已呈现出愈来愈多能够平衡个人自由与艺术市场需求之间冲突的成功艺术家们。随着艺术创作者的执着思考和不断实践;艺术市场运作者、艺术收藏界的思路拓宽加深;以此相互促进,定会形成令人愈来愈满意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后娘注意—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尹吉男 著 三联书店 2002年版
[2]《美术观察》2003年第12期 美术观察杂志社
篇4
关键词:平面设计;图形的创意及运用;意义
著名的加拿大学者麦克鲁安曾经大胆预测过,当今的社会将是:
“图形时代”社会取代了文字文化的社会,时代的发展变迁、社会的前进是图形所能记忆的艺术表现,其艺术魅力无法比拟。在科技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强力碰撞相互融合,
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传承以及鲜明的反差之间的相互碰撞,造就了当今平面设计作品中图形设计的的多元化,现今人们的审美观已经不同往昔,审美要求以及审美的意识也在大幅的提高,图形也在不断的创新变化,以满足人们追求图形图像视觉的震撼和享受。图形设计的多元化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对艺术世界的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平面设计与图形设计
平面设计内容是二维设计空间的各种素材的设计和组合分布,包装的设计、网络网页的设计、DM广告的设计、海报的设计、媒体平面广告、pop广告的设计、书本的设计、期刊的设计等等都是平面设计的艺术种类。其中图形的运用是贯穿所有平面设计的种类,因为图形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平面设计作品的好和坏,好的图形设计让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不单单起到宣传的作用,还能更好的反映平面设计艺术作品的内涵,使人感受到视觉的享受,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图形设计和其他艺术门内相比较能突出表现艺术与科学的相关联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统一,是其他艺术种类所不能比拟的。春秋战国时代庄子的著作《庄子・外物》一书中说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图形时代的到来,是要求设计师们不断地对平面设计艺术中图形设计的创新和宣扬,彰显自我图形设计观念,让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的图形设计更能迎合时代的气息,从而使平面设计艺术作品因为有了图形设计的点缀而充满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
二、图形的创意及运用
现今社会是图形的社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图形设计艺术,因为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图形设计是最经济最时尚的表现方式,能用最简洁的图片放大平面设计艺术作品的最大价值,使平面设计艺术作品起到良好的传播推广,让人能通过图形设计对平面设计艺术作品过目不忘,因为图形设计的不断创新,使得平面设计艺术作品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图形设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众多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想要打动人,使人们能对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图形设计的创新和富有时代气息,这就要求平面设计师们对图形设计要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和独特的设计理念构思,图形的创意是衡量一个平面设计师所应该具有的艺术内涵和设计理念及所必须具备的独特设计风格,平面设计艺术作品图形的创意必须要设计师们热爱生活,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所设计的作品也能彰显出时代的气息,纵览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们的艺术成就,无不发现其知识的渊博,对生活的感触和领悟,艺术作品的瞬间都充满时代的气息,像伟大的画家毕加索的《和平鸽》,至今都让人感慨和平的伟大,和平来之不易,伟大的画家达.芬奇的艺术创意来源于他的博学,他曾是机械师、工程师,还是位著名的数学家,这在他的艺术作品中能充分反映出来,他的艺术创意经常带有自然学科理性思维和艺术想象的融合体,二者巧妙的运用到艺术作品中,他的艺术作品总能使人遐想无限,其艺术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像他的代表作之一的《蒙娜丽莎》是至今都让人感慨万千,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艺术家都对其欣赏研究。平面设计中图形的设计离不开设计师们的创意和艺术灵感,因为平面设计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广泛运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平面设计师们一定要对生活方方面面有所了解,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被广泛地运用和接受,要将生活中的点滴灵感运用到图形设计创意中,使得平面设计作品因为图形设计的完美凸显出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使平面设计作品充满艺术活力。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平面设计作品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产品的更新换代相当的快,消费形式日新月异,如果平面设计作品中图形设计千遍一律,没有新意,将会失去艺术生命力和商业价值,平面设计艺术中图形设计要想给人印象深刻,挥之不去,就必需要有创意,出奇创新才能使得平面设计艺术作品焕发艺术生命力和商业价值。平面设计艺术的设计师们必须能保持思想上的活跃,领悟生活,始终保持对事物的想象和联想力,在平面设计艺术中,图形设计上要做到构图的创新、新颖,能紧紧抓住设计作品的艺术内涵,能充分表现出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主题鲜明,在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对图形设计创意是相当漫长和究杂的构思,是要求平面设计师具备艺术涵养和艺术创作天赋,在漫长的创作中如何能寻找运用海阔天空的想象力和灵感来进行在图形设计创意,寻找到平面设计艺术作品样式和设计情感的完美融合。
篇5
一、音乐美学视角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分析
在音乐作品中,音乐美学贯穿始终,所以音乐美学存在于音乐作品的三种存在形式中。音乐作品与客观事物有着明显的区别。音乐作品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结晶,一旦脱离了人类,很难充分体现出音乐作品应有的价值。对于音乐作品来说,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感知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进而针对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感知层
感知层,是艺术作品外部的感知表象,是艺术作品自身客观属性和感知者内在感性的结合体,其中,表层的物质材料、颜色、速度等是艺术作品外在属性的重要构成内容。然而艺术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主要是由于艺术作品自身具有客观属性[1],并注重情感方面的渗透与融合,将艺术作品赋予全新的生命力,成为能够传达人情感的重要工具。要想将艺术品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必须要高度重视自身客观属性、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等。在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中,要提高对感知层内容的重视程度。众所周知,音乐有着十分广泛的范围,在一场音乐演出中,要从视觉、听觉以及心理等方面来进行情感的传达。基于感知层视角,符合创作者音乐创作的目标。音乐与人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在音乐创作者不断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促进了音乐美学体系的形成。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关系着美学、音乐史学等,对于任何一个分支都能划分出具体的内容,这些都属于感知层的内容。在音乐美学视角下,感知层的存在方式就是这些由美学理论和音乐结合的各种音乐理论,增强乐谱演奏的生动性,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美学在感知层的存在可以看出,符合音乐创作的表演的基本需求,有效落实音乐美学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指导。通过音乐与网络的发展,为人们接触音乐作品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条件,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人们在欣赏音乐时,要仔细品位与研究,而音乐作品留给人们的情感印象,就是音乐作品在感知层所体现的情感,将音乐美学思想灵活渗透在音乐作品之中,展现作品的情感内涵。
(二)意象层
基于音乐创作者对音乐作品赋予的情感进行分析,意象层比感知层的深度更高一些。对于意象,主要是指想象中的存在,音乐美学在意象层中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2],个人要结合自身的主观医院来解读音乐作品。比如在聆听一首歌曲时,人们觉得好听,这就是对音乐感知层的解读,然而对于具体好的地方和存有的缺陷,不同人的见解是不同的,这种见解差异就是音乐美学在意象层存在的体现。音乐作品层次的构成主要包括感知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意象层在感知层和意蕴层的中间环节,发挥着承接的作用。要想将意象层承上启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主要是指意象层可以有效指导感知层的情感表达,并深化和升华意蕴层。音乐作品情感的升华属于循序渐进的过程,过程铺垫良好的情况下,听众可以在音乐情感不断深入过程中,进而满足音乐终极的情感目标。所以音乐创作者要具备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与技巧,并提高对音乐美学情感表达的高度重视,善于积累经验。音乐美学在意象层的存在,要求音乐创作者要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美学素养和音乐素养。在这一过程中[3],有助于音乐创作者更好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并彰显一定的艺术气息。
(三)意蕴层
对于意蕴层来说,在音乐美学存在方式中处于最高峰,不同哲学家或艺术家在意蕴层传达艺术情感方面,其表达方式存在着极大地差异。音乐创作者将对生命和生活的解读渗透到音乐作品之中,使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于一首经典的歌曲来说,好听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于值得对该歌曲进行仔细研磨和品味,而在品味过程中,就是音乐作品第二层意象层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以《Iwillalwaysloveyou》歌曲为例,该歌曲是当时热度极高的单曲,将歌曲中的意象表达地淋漓尽致,表达了人们对爱的追求与向往。针对意蕴层,很难找出一首共同意蕴层的音乐作品,但是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美学在意蕴层的存在方式,可以直达每个人的心灵。音乐创作者将自身的情感和灵魂通过音乐作品体现出来,可以增强听众的内心共鸣,感受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强大魅力。基于音乐美学视角,音乐美学的最高层次着重体现出音乐作品对人性的思考与剖析等。
二、基于音乐美学视角的音乐作品存在的方式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对现代音乐美学的深入思考
1.音高控制。在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过程中,要想顺应音乐发展的潮流,就必须要摆脱大、小调体系中存在的局限性,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音乐语言天地。在丰富人的听觉感性形象和增强音乐表现力等方面[4],要加强对现代音乐的探索。其中,利用理性设计作主导的音乐构成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出音乐感性想象力和音响的影响力,保持理性与感性这杆天平的高度平衡。2.节奏问题。在节奏方面,现代音乐要善于突破传统音乐的束缚,增强音乐艺术的魅力,除了表现为丰富多彩、极具动力的节奏之外,也出现了一些动态化特征,比如跳跃、灵活等,进而为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现代音乐在节奏方面,也存在着推崇理性的倾向,为了能够突破传统节奏的样式,更好地满足现代审美需求,在听觉方面,诸多现代音乐对节奏提出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要求[5],一旦超出演奏控制和听觉感受的范围,将会严重影响到审美作用的发挥。3.音色问题。在音乐发展历程中,音色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通过乐器的使用,突破了民族的界限,人类的乐器可以成为音乐可用的音色。在现代音乐中,音色使用的范围迅速拓展开来,诸多乐器都可以被视为音乐材料。在音乐创作中,音乐替代旋律、和声是顺应时展所需,然而现代音乐也存在的音色随意使用的现象,也就是过于强调音色的多样性,没有对音色的结合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音乐发展历史中,音色变化是音乐作品的重要推动力,而随意使用音色损坏了作品良好的收听效果[6],而且动力性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合理使用音色。
(二)通过音乐作品创作、表演、欣赏等方面来体现
首先,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于艺术家创作的音乐作品来说,大都经历了生活体验、记录乐谱等环节。艺术家在结合生活体验和具备完整构思以后,可以通过音乐将头脑中的东西进行传达。同时,艺术家还要对音乐作品的曲式和旋律等进行充分考虑,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音乐作品。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大致经历了非声音形态的表现对象-声音形态的听觉表象-形成作品乐谱等过程。其次,在音乐作品的表演活动过程中,可以感受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表演艺术家要想将音乐作品的独特性充分体现出来,要高度重视乐谱,在演奏之前,要深入分析和思考乐谱,将音乐符号转变为声音形态,通过演奏乐器或表演手段,可以实现单一声音形态向优美音乐形态的顺利转变。因此,在音乐表演过程中,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经历了音乐符号-想象中的音乐形象-现实音乐作品等过程。最后,在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听众在听音乐作品时,可以将听觉获得的旋律或节奏在大脑中进行整合[7],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听众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想象联想认识作品-增强对作品中情感的体验-形成对音乐作品的认知与评价等过程。
(三)注重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
艺术作品属于有机整体之一,是审美和非审美的结合体。在同一艺术作品中,这种融合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轻音乐或抒情曲等,着重体现出审美价值,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非审美价值。对于艺术作品中审美价值和非审美价值的融合,非审美价值功能往往融合于审美价值因素中,实现“寓教于乐”。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科学知识、道德伦理观念等非审美价值因素,要将其融合在审美价值层面,通过审美“过滤”,进而有效增强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保持审美价值与非审美价值的高度协调与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创造出最为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音乐美学的角度,必须要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等存在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体会每一种存在方式中存在的差异,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中,要提高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高度重视,并加强对现代音乐美学的深入分析,尤其在音高控制、音色以及节奏等方面,并借助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表演以及欣赏等方面来实现彰显出音乐作品的魅力,通过多种渠道来感受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增强听众的情感共鸣,提高听众的审美情操,在音乐作品中感受情感的流露与渗透,真正实现情感与音乐作品的完美融合于渗透,将音乐美学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路,充分发挥出音乐美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冰.音乐美学的学科结构特点和音乐作品的感性回归—评《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3:97.
[2]闾鹏.音乐存在方式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关系探微[J].戏剧之家,2015,10:101.
[3]王萍.从音乐美学的视角看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03):136-138.
[4]栗林林.一部关于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理论探究的学术专著—评《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2:114.
[5]王玉玺.音乐存在方式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关系[J].大众文艺,2014,02:174-175.
篇6
【关键词】数字艺术教育 文化 价值
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使数字艺术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成为引领当代艺术教育领域发展的主力军。当前,高校数字艺术教育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和数字艺术和谐共荣的生态发展局面,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升高校数字艺术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彰显其魅力。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数字艺术教育的文化价值
(一)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对文化发展的正向价值
1.数字艺术颠覆了传统的审美标准
事实上,由于数字艺术作品特有的审美的分时性、复制的无差别性、交互的便捷性、创作的开放性等特点,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的同时,也彻底变革了学生对传统艺术审美的标准,导致了学生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给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带来深远的影响。数字艺术作品的发展超越了传统的审美概念,传统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唯一性与真实性,都将被重新定位和思考,数字艺术作品已然成为一种先进理念、一种前卫精神的象征。
2.数字艺术开辟了全新的文化传播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艺术的兴起,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保存发生质的改变。普通大众从事艺术创作变得“易如反掌”,创作者只需发挥想象,运用电脑,通过简单的拼贴复制或局部修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色彩、构图和造型都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自由、开放的表达和宣泄被推崇,释放自我,追求个性占据文化发展的主流,学生的创作热情、表现欲望得到空前的释放。
3.数字技术为艺术开辟了全新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
数字技术的虚拟性为艺术作品实现空间与时间的跳跃,为艺术家开辟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挖掘了艺术创作者创意的潜能,实现了艺术创作在手法和思维上的变革。其特殊之处在于使一切艺术创作都虚拟化了,却提供了一个如身临其境的真实世界体验,其将人们的双手从繁重、缓慢的艺术创作周期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创作效率,缩短了构思和成品的周期。
(二)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对文化发展的消解作用
艺术的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其为学生的艺术创作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布下了形形的文化陷阱。
以往的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追求的是经典和永恒,往往对作品精雕细琢,为了完成一件旷世作品,创作周期达到几个月、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艺术领域后,客观上造成了艺术创作周期是短暂而劣质的,铺天盖地的“快餐式”作品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人们陷入了疯狂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忽略艺术品质的怪圈中。
而主观上,学生易浮躁,追求捷径,对作品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不能准确驾驭,没有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自身的艺术能力没有得到释放和发挥,使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很难与观赏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还有一些作品过分地追求数字技术,热衷于种种特效,过多地追求新奇效应,仅仅停留在外在的艺术形式,忽视了作品深意的赋予,缺乏人文张力,使其走向了一个极端的反向。同时,还引发了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问题,如艺术道德的开放性缺失、艺术人格的自由性失度、艺术文化的传统性断裂、艺术形式的怪异性恶搞、艺术规范的随意性扭曲等都使学生开始对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文化冲击。①使学生在感受数字艺术的新优势之时,也在不断承受着它所带来的令人疑惑的文化冲击甚至是心理伤害,对文化发展起到了反向的消解作用,抑制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高校数字艺术教育文化价值实践研究
高校数字艺术教育专业发展要想在绿色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得以提升和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蕴含的文化脉络和体系中。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的深层次支持,任何学科发展和教育革新都将是缺乏文化底蕴的短视行为。因此,务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辞,维持文化发展的生态平衡,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使数字技术真正服务于艺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学生。
(一)促进数字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和谐发展
由于数字艺术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不像传统艺术那样拥有明确的风格、体系、特点和艺术内涵。所以数字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水准,难以与传统形态的艺术作品比肩,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械复制的艺术导致传统艺术韵味的散失,缺乏强烈的个性和艺术内涵;失去存在的物质本原和现实依托,艺术在过度虚拟幻想中迷失了创作方向;艺术娱乐功能泛化等等。②
如何将传统文化艺术与数字艺术教育模式接轨,实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机传承,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与核心。因此,在数字艺术发展过程中,必须延伸传统艺术的历史脉络,打造多民族、多学科、多知识层面融合的数字艺术作品,以满足学生人文关怀和文化意识的需要,提炼出有数字化时代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审美风尚。在数字艺术作品创造过程中,要以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为平台,与数字艺术的创意、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并被多元世界文化所认可的艺术形式,将濒临断裂的文化链条重新连接,努力建设传统艺术与数字艺术和谐共荣的艺术生态发展新格局。
(二)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化修养的夯实
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数字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源泉。因此,要引导学生尊重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梳理,深入发掘其永恒的内在价值,同时注重以虚静空明的心境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抛开现实中的各种功利计较,消除内心的各种思虑和纷扰,逐步将所修所学积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人格境界的重塑。
具体可通过史论课和鉴赏课,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艺术的发展历史,熟悉各个时期的经典艺术作品,进而深入认识历代杰出艺术家所涵具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人格境界。③特别是对传统人文思想、经典艺术论著、典型符号图案等,从“科学――艺术”角度对其进行全新的学习和诠释,在潜移默化中修得的文化底蕴必然赋予数字艺术教育新的爆发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以数字技术为辅助手段,结合展览、交流、社会实践、参赛等方式实现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创作出真正的艺术精品。
(三)构建学生科学合理的文化价值观,使其具有文化批判意识
数字技术的介入,势必影响学生对主流文化艺术价值的思考和定位。学生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群体,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时尚”“前沿”的外来文化,这些多元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势必对学生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产生一定冲击和影响。不加选择地吸收会导致部分学生人文精神匮乏,艺术价值取向扭曲,还有极个别学生把一些庸俗、恶搞的艺术作品视为新潮 ,或盲目嫁接,或潜心模仿。这种不加批判、鉴别地接受往往制约了学生自身艺术能力的提高,也与全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念背道而驰。
高校艺术教育中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促进整个社会与个人全面协调发展。要突出文化批判意识,具备辨别文化优劣的能力,在各种外来文化面前懂得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④社会、学校以及教师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文化鉴别力和判断力,在各个环节、通过各种途径教育、教导学生自觉抵制消极文化,拒斥文化糟粕,加强文化价值观选择能力意识,净化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免疫力”。通过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文化价值观念辨别能力的提高,促进专业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数字艺术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在进行主流价值观引导的同时,如何教育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价值观和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已经成为数字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⑤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B050;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XP2012-12)。
注释:
①卢新亮.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塑造与价值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0.
②卢昕昕.论数字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
③晏莹.传统文化精神熔铸下的艺术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④张宝生.艺术教育的文化诉求与文化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9).
篇7
[关键词]当代艺术 物理空间 心理空间 社会空间 陶瓷艺术
一、 艺术与空间的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满足人们特殊精神需求的审美对象,具有其自身的属性和特质,艺术作品作为连接客观世界和对象世界的媒介,并非是指简单的物质实体,还包括包括艺术家情感的熔铸、艺术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以及引发欣赏者审美感受的空间环境等要素。纵观艺术品的发展轨迹,从实用艺术逐步演变成装饰艺术,空间要素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定位,成为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艺术作品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物体,而是从根本上追求精神的享受。空间的作用除了表现出艺术作品所处的环境和文化、生态等因素外,还起到限制作用,规定了艺术作品的整体气氛。设计师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空间因素来设计作品。
艺术作品中空间的作用已经从单纯的物理空间延伸到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艺术作品中的“空间”概念包括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三个层次,物理空间是指物质实体所围合的空间,心理空间则是由物理空间布置所引发的的心理上的空间感受。社会空间是对民主精神的呼唤。以“艺术家——艺术作品——空间环境——欣赏者”的有机统一性为原则,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文化内涵。
1、 由艺术作品的物理空间延伸到心理空间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要通过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才能发挥它的美学价值。对艺术品空间的营造,是人们审美需求的物化表现。在当代社会,艺术品的创造不仅仅着眼于艺术品本身,而更加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同一件艺术作品摆放在不同的空间,会引发欣赏者不同的心理感受。这是由空间的特定属性决定的,空间是具有逻辑性和形态性的,特定的空间能使人感受到特定的知觉意义。对艺术品空间的营造,并非仅仅满足观赏者的视觉审美需求,也可以实现大众的心理补偿。
当代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的产物,是表现城市文明和人类现代生活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目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目的是通过不断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改变大众对现代文明的认知。在城市,大众的私人空间是狭小的,人们希望公共空间弥补私人空间的不足,争夺更多的私人空间和自我实现的心理补偿,并实现个人与社会精神的对话。
2、 由艺术作品的物理空间延伸到社会空间
艺术空间的营造除了满足大众的视觉审美需求和心理补偿需求,也是对民主观念的呼吁。人是空间创造的主体,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创造的空间都渗透着当时的社会意识、时代特征、文化背景等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因素。当代艺术对社会空间的诉求,不仅仅是为艺术作品提供良好的整体氛围,还是对公众权利的维护。当代艺术是民主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回顾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当代,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当代艺术已经被打上民主化的烙印,因此,建立一个真正体现民主观念的艺术运作机制,是当代艺术的必然使命。艺术家要通过使用民主化的话语权,体现出平等交流和公共关怀的价值观。艺术家必须努力在个人与公众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艺术品的创造满足大众民主化的政治愿望,维护公众权利。
二、 当代艺术的空间营造——以陶瓷艺术为例
纵观陶瓷艺术的发展史,陶瓷艺术逐渐从实用性向装饰性转变,陶瓷的装饰性是陶瓷原始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满足了人们的基本实用功能之后,从物质文化提高到精神文化的高度,所产生的陶瓷新功能。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导致陶瓷艺术的多样性,把陶瓷与现代环境空间结合,是新时代陶瓷艺术多元化表达的新方向。在当代社会,陶瓷艺术逐渐打破单体化的格局,朝着整体、多元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
当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艺术的多样化,空间与艺术的结合,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维度和思考。空间的营造并非只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视觉审美需求,而是对艺术民主化的呼吁,建立一个真正体现民主观念的艺术运作机制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使命。通过物理空间的营造完成大众心理空间的审美需求和心理补偿,进而实现艺术的民主化,为公众争取社会空间的权利。当代艺术家要更加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情怀,通过艺术品的民主化精神维护公众权利,建立一个真正体现民主观念的艺术运作机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艺术美;特点;价值;特殊性
艺术是美的核心对象,是美学研究的主体。从艺术上研究美,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是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艺术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是艺术发展、艺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一、艺术美的特点
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美,焕发着艺术美光烽的艺术作品,会令人激动,让人陶醉,令人振奋,且有强大的吸引力,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了某种对象。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艺术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所谓表现,是指艺术美是艺术家主观感情的表现,所谓再现,是指艺术美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形象而得到统一。艺术作品中的美,必须通过艺术的形象才能显示出来,倘若作品中没有艺术形象,就不能成为艺术作品,也就不可能具有审美价值。
艺术美是具有客观性的。艺术形象是通过物质手段创造出来的,因此,艺术美就具有了物态化的形式。艺术美之所以具有客观的物态化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艺术家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不可能在抽象的幻想世界中凭空塑造艺术形象。二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总是为了使人感知,认识,从而发挥其社会影响,如果不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艺术家就无法将审美的感觉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其获得欣赏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艺术作品就成了客观的感性存在。
艺术美具有客观性这只是艺术美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艺术美也具有主观性。艺术家对现实成品的加工,创造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性的活动。歌德说过:“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由于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总是融进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因而艺术形象就表现出极强烈的主观感彩。显示了艺术美强烈的主观性。
二、艺术美的价值的特殊性
现实生活中的美,是纯自然的美,是没有经过加工塑造和刻画的美。而艺术美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艺术家主观符合客观的创造,是现实生活中的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集中体现。正因为艺术美高于现实美,人们才不满足于现实美而追求艺术。艺术美相对现实美而言,具有其特殊的价值。
艺术美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推动社会生活向前进,这是艺术美的特殊价值。“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在内容和形式上艺术家都极力追求真善美的结合,追求现实的完美。人们通过对艺术中美的感受和品味,不但提高了艺术趣味,而且也提高了对现实的洞察能力和自解能力,提高了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实践水平。促进人们更高的能力追求。从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
重视艺术的根本美学问题,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基本原理的根本。艺术的根本美学问题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具体化,就是艺术形象与典型的问题。艺术是通过观现实材料的形象化和典型化来反映现实美的,人们总是通过艺术美来感受知现实美,社会生活极为广泛,极为复杂,任何一个短暂的,片断的社会生活形象都不可能完满地体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但是人对现实美的直接把握常常只能是片刻的感受,它的对象只能是有限的片面的,表面生活的形象,虽然生动具体,其不能充满集中,深刻地表现生活本质、生活真理。只有艺术创作才能把个别的、分散的,片断生活形象联系起来、集中起来,使它更深刻、更形象、更全面、更普遍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规律,反映生活的真理。
“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是最丰富、最生动的,但它与艺术美相比较又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反映”只有艺术美才是完整的美,就像主观罗辑是现实世界的客观逻辑的反映一样。但是,因为现实美本身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具体形象性,它形象地诉诸人们的感观,感性地反映着生活的真实真理,从而也就决定了艺术美的特性。所以形象是艺术的生命,没形象就没艺术。而典型的艺术形象是现实材料的提高,升华。只有形象的典型化才是真正的艺术。
因此,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就是现实必须通过材料的形象化、典型化、才能形成艺术。才能实现材料的完美结合,形成艺术美。总之,艺术美源于现实美,艺术美不如现实美丰富,却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理想、更典型。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年
篇9
中图分类号:J02-02 文献标识码:A
Between Metaphysical Reason and Craft Technique: On the Value of Art
XIONG Li
艺术价值是一个非常普遍、涉及面极其广泛、又异常复杂的问题。艺术学和美学史对艺术价值的思考,是在两种基本的、充满张力的对立话语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根据不同的目的、利益和兴趣对艺术的价值进行判断,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其自身物质属性及外在的功力目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价值被认为是一种工具性、经济的、物质的、常常是货币的东西。第二种是形而上、神圣、人文主义意义上的价值话语,认为艺术的价值是艺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是与其他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没有关系的。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价值通常被理解为非实用的、非经济的、非物质的、内在的东西。艺术是以艺术品为中心的艺术活动,艺术价值建立在艺术活动中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三者的关系之上,这就决定了艺术价值不是单一的平面结构,而是由多个层面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对艺术价值的考察就应该着眼于其综合性。
一、道与器
从中国传统的哲学范畴来看,艺术价值问题也可以归结为“道”与“器”的辩证统一。《易传》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概而言之,“道”是无形的,是万物运行的法则,是抽象的精神本体;“器”是有形的物质因素,是具体的物质载体。道与器二者互为依存又相反相成。结合艺术价值系统来看,艺术作品所包含的对世界本体的形而上思考,对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的表达,皆属于道,也就是说,艺术的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好比“道”,它具有形而上的品质,往往指向永恒性、透明性、和不确定性。而一切艺术作品由于其自身的物质属性而具有的娱乐价值、经济价值好比“器”,它是具体的、形而下的价值,具有指向有限性、遮蔽性和确定性。艺术价值的种种因素总是以审美价值、人文价值作为凝聚点统一为有机整体。因此,艺术应该是一个亦道亦器、融道器为一体的有机整合。任何只执一端而忽视另一端的做法都注定是对艺术规律的背离。但是,如果以道与器为参照坐标,我们可以发现:在艺术史中往往存在着“重道轻器”抑或是“贬道重器”的事实,艺术价值体系中的“道”与“器”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
二、道与器的分离
艺术的价值总是与主体的批评判断密切相关,某种艺术创造和产品是否有价值,其价值高低大小如何,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判断主体的认识。同时,艺术价值也会随着社会的价值取向而浮动,每一阶段统治阶级所提倡实行的政治取值、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不同;每一个阶段的社会需求不同;都会对艺术产品的价值体现、应用价值、市场价值和最终价值产生影响。这就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艺术品价值判断的偏差。由于本着不同的评判标准,需求各种不同的目的,人们往往追逐的是艺术价值中的一种,或是人文价值、审美价值,或是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商业价值。这样,就不仅在理论上产生了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争执以及各种功利性的对立,而且在实践上产生了人文精神失范以及艺术价值分裂的种种弊端。早期的艺术活动,是和人生、日常生活几乎融为一体的活动,后来才逐渐从其中分离,它先后和政治、道德、娱乐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艺术具有认识价值,(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以及一些启蒙运动思想家所认为的)。艺术具有道德价值(如孔子以及诸多的艺以载道论者所认为的,如西方的柏拉图、俄国的托尔斯泰等等所认为的);艺术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的价值(如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以及传统中的众多理论家所认为的)。谈到艺术的价值,人们往往习惯上指道德、哲理、审美等人文价值,而谈论艺术的物质性价值或者说作为商品的商业价值,被贬义地称为“铜臭”,历来是被排斥在经典艺术理论的视野之外。但进入20世纪以后的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平民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了艺术活动的方式和意义。在经济化大潮涌动之下,在市场化和商品化的逻辑导向之下,艺术又滑入了经济掌控的深渊,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商业化特征,艺术作品也更多地表现出商品的诸种属性。在文学领域,隐私、“”、“”、“婚外恋”成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在电影中,片面地追求视觉,对性和暴力描写蓄意渲染,而导致思想内涵的丧失。在艺术市场的拍卖中按平方尺估算价格,使艺术作品沦为纯粹的商品。在新时期中,艺术的价值体系出现了新的分裂,艺术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被无情的排斥在视野之外,娱乐价值、商业价值甚嚣尘上,成了人们考量艺术品价值的标准,艺术价值的“道”和“器”再一次被人为地分离。
三、道与器的统一
在艺术的价值体系中,审美价值、人文价值不同于经济价值、娱乐价值,但各者之间是互相牵连、互相交融。从艺术发展历史来看,艺术作为商品的商业价值、娱乐价值始终是存在的,它主要体现在艺术以其综合性价值服务于社会与大众,人们在消费艺术品时须支付费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艺术的商业、娱乐价值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艺术的经济、娱乐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艺术作为一种人类产品就不仅仅具有以往意义上的道德的、政治的价值,而且也转变成了一种可以用数量计算和货币交换的商品。人们在消费艺术品的同时也享受着艺术带来的娱乐价值。艺术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并且能带给人们身心愉悦的享受;不仅可以对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艺术进入市场,或者随着艺术家必须依赖于市场,艺术的经济价值、娱乐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强化,由之而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愈加明显地体现出来。艺术的经济、娱乐价值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起着显著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又以其巨大的功利性,冲击着艺术的审美作用以及艺术家、受众的审美理想。一些艺术家在可观的经济利益的诱使下,把艺术的人文、审美价值抛在脑后,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艺术把矫揉造作的外衣披在身上,大步走向了媚俗。感官化、低俗化、商品化等艺术现象如洪水泛滥从而消解了艺术作品应有的人性深度、终极价值、生命本质、人文关怀、政治教化和哲学热情。而在媒体及市场的导向下,接受主体审美取向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在追求艺术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而是简单地陶醉在视觉大餐和感官世界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了新的潮流。艺术的“道”与“器”也成为近乎对立的名词。
艺术是人以形象或感性的方式表现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表现人、表现美、创造美。它的价值与功能也首先在于以此方式帮助人超越感性与理性、灵魂与肉体、个体与类之间的分裂,实现与审美对象、与客体、与具有绝对、无限和永恒意义的世界之和谐统一。德国的哲学家卡西尔说:“只有把艺术理解为我们的思想,想象,情感的一种特殊倾向,一种新的态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与功能。”[2]洛采说:“艺术作为美应把价值世界包裹在形式世界里”。[3] 艺术发展的正确途径应该是以优美的形式凸现深刻的价值。在对艺术价值进行判断时,就应该以审美、人文价值为中介和旨归的,再把其它的价值因素纳入到整体范围来进行综合分析。不论是脱离艺术的审美、人文价值而一味追求其经济、娱乐价值,或是闭眼不看其经济、娱乐价值而奢谈其审美、人文价值的做法,均是十分有害的。艺术价值的“道”与“器”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因此,以辩证的观点,正视艺术的价值,协调好“道”与“器”的关系,在丰富多样的艺术价值指向中,能够穿越形而下的“器”,达到形而上的“道”,艺术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4.
篇10
关键词:生活;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声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86-01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艺术作品是能够带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能够使人动心的作品需要创作者在作品中注入时代元素,真正的艺术作品要反映社会面貌凝聚,要有质朴的生活态度,要有凝练的时代精神,要有民族的文化灵魂。
一、声乐艺术作品要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态度
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艺术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就我国的音乐发展来看,音乐艺术起源于人们最初的劳作之中,以声乐来消解劳动带来的疲惫,从“号子”萌芽到歌、舞、乐的原始音乐形式到戏曲、杂技、曲艺及民歌等等直到歌唱成为了目前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声乐艺术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要有源于生活的艺术态度,只有从生活体验中凝练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够从初心上表达情感的诉求,只有建立在生活实践基础之上的声乐艺术才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实现音乐本身的作用与功能。
二、声乐艺术作品要有凝练时代精神的艺术本质
声乐艺术的内在价值恰恰是它对时代精神的反映,这种时代精神表达了我们质朴、直接的精神向往,使人感到温暖,让人在美的熏陶下使心灵得到洗礼,精神的慰藉。声乐作品只有沉淀了时代精神,才有了灵魂,黄河大合唱的经典在于其内在对阶级压迫的反抗和呐喊,承载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诉求,这样的作品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融于一身,激发了人们内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时代风尚。声乐作品要以社会文化价值和群众审美诉求为根本体现时代精神,只有代表时展,标识时代文明,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艺术精神才能够真正地表现时代精神。声乐作品要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反映时代潮流,关注社会发展,弘扬时代精神,要起到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声乐艺术作品要有服务本民族文化的艺术精神
声乐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属性,这种民族属性,从遥远的历史深处流淌而出,深刻沉淀于民族的血液之中。没有民族特性,就没有民族文化。我国声乐发展历史悠久,集聚了大量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到唐宋说唱音乐的兴起,再到明清音乐戏剧的繁荣及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我国的声乐艺术形成了稳定而强大的结构和传统。这种传统构成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特有审美原则,这种审美特征反哺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文化展现民族神韵,两者有机契合形成了我国音乐作品的精妙深邃,这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之处,也是中西文化的隔阂要理。西方的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整体和谐,方法科学,可塑性大等特点被我们借鉴和融入本民族音乐最多的一种演唱风格,但是美声唱法也有其自身的艺术发展历程,的产生不仅与欧洲音乐的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同样也是社会、时展的产物。从13世纪单声部为主到说唱方式的演唱,从中世纪教会歌曲的演唱到文艺复兴时期歌剧对美声唱法的完善到圣咏的萌芽,从文艺复兴时期歌剧产生对美声唱法的推进到现代美声唱法成为全球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无不以西方审美标准和结构审视美声的发展,沉迷于模仿、照搬西方音乐审美实践,生硬操作种种时髦理论,强制阐释中国的声乐作品和声乐经验,中西声乐艺术本质上的差异决定了西方声乐理论不是普遍适用的经文,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的声乐作品应该建立在中华民族音乐审美原则之上,对它的评价和阐释必须以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规律为标准,脱离民族审美的声乐艺术,不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也不会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
因此,声乐艺术作品要有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艺术态度,要有反映时代民族的文化精神,要有服务本民族文化的艺术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代表时代经典并永恒传承的声乐作品。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第 313 页.
- 上一篇:工程地质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