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商业物流;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546-05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物流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综合性产业,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而在物流产业中商业物流更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当前商业中的较高业态连锁、百货公司和商业中心的运转基础。同时一个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也和很多因素相关,城镇化的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1]。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化为城镇型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速度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但是在数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环境污染、留守儿童、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影响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一个立足于建立在整体战略的基础之上,统筹各种因素使农村得以进一步发展的观点。同时,中国的西北地区一直以来是中国重点发展的对象,但是因为区域以及历史的原因,物流产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用新型城镇化的视野来研究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希望给西北地区进一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予以借鉴。本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是建立在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解析,明确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的区别,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构建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要求;另外一个层面上,以西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所在,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1 概念解析

虽然城镇化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为了更好的区分新旧城镇化的概念,有必要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

1.1 城镇化

城镇化的概念源自城市化,是不同研究者为了区别彼此的研究切入点进行的概念区分。城市化其本身包含两层含义[2]:第一是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第二是城市的生产以及生活特征开始影响城市周边的地区。当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人口的非农化转变、地域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城镇化研究的对象。总体来说,城镇化意味着务农人口的不断减少、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活观念的不断延伸。

1.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提出的,更强调人的本质性特征,发展现代工业、统筹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实现其与农村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高效集约、功能完备、环境友好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1.3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对城镇化过程质量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注重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在注重城镇化硬件措施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农村居民的就业、居住、升学、医疗等社会问题,是一个观念的彻底革新。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提出了特色化的发展,也就是不同地区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色[3]。

1.4 农村商业物流

农村商业物流的概念是从区域物流的概念延伸而来,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物流的一个小分支,强调一定区域内商业物品的物流,所以必须首先弄清区域物流的概念。区域物流是国家物流体系的分解,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建构在区域基础设施基础之上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一个包含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传递全过程的总体。

2 农村商业物流的特征

区域商业物流作为一种有别于国家物流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独立性、开放性和区域紧密相关性。地区性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以及文化形成的相对独立空间,区域物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表现为区域内的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以及实体性。独立性表现在区域商业物流是区域内部各个物流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紧密关系,不同的区域商业物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表明区域商业物流之所以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内,其利益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4];开放性说明区域商业物流的独立性并不代表其是完全封闭的,其发展的过程也是和外部相互联系的过程,需要和其他的区域物流进行分工协作,以及职能调整,最为重要的是,在明确其他的区域物流的特点之后,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特征形成自身的区域优势;区域紧密相关性表示区域商业物流归根到底是和一定的区域相联系的,那么所处区域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商业物流带来影响。

3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理论的提出对中国整体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过度追求数量以及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对于在西北地区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 西北地区城镇化的现状

1984年是全国范围内城市数量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1984年以前由于国家城市发展的重心在于中西部地区,则西北地区的城市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城市的数量是全国城市总数的35%,但是1984年以后,随着国家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目前,城市数量仅仅占到全国的18.3%,在数量上明显滞后于东、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城市非农人口仅占全国的16.6%。城市等级层次,不同规模,发展战略意义是不一样的,和东中部地区进行比较,西北地区在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的数量上都明显落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分布是其优势所在,但是这也导致了西北地区的城市密度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在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上,西北地区居民处于落后状况。从这些衡量指标综合来看,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亟待调整思路,进行跨越式的发展。

3.1.1 西北商业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分析 物流运输是物流产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衡量物流运输水平一般是以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以及单位里程。西北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情况可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的是公路运输,而铁路运输以及高速运输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也显示出西北物流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3.1.2 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增长率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较慢,只有甘肃省6年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20%,同时西北地区的地区之间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其中新疆地区在西北地区呈现明显的落后态势。

3.2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分析

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本身的地理因素制约,也有主观战略发展因素,只有清晰了解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打破发展的壁垒,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观念来实现发展。

3.2.1 地理环境恶劣 对于区域的发展,尤其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地理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但是西北地区相对于东、中部地区,交通条件比较恶劣,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普遍缺乏,大型商品物流的重要依靠水运是其发展的致命伤。

3.2.2 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但是西北部地区在这一方面明显滞后。卫生问题、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交通及通信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西北地区进一步的发展。

3.2.3 观念与管理水平落后 西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水平的落后。服务意识差、管理模式落后、制度创新难都是其落后的重要原因。

3.2.4 城镇化特色挖掘不足 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不同地区挖掘自身特色,实施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情以及地理环境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对其特色没有加以很好的利用[5]。

4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构建

中国西北地区,要想突破现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型城镇化的构建。

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各种协调的过程,是重视发展质量的过程。规模协调包含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不同的层次,要实现规模协调,就要在不同地区实行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布,国家要协调发展大、中、小型城市的数量;要加强不同地区的协作,注重合理流动农村人口;功能协调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城镇化还必须发挥文化和政治的作用,要使城镇的各个功能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协调要强调在不同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是新型城镇化注重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使人口、环境、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西北地区在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普遍的因素,还要关注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于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城市,要重视其不同的作用,对于中心城市强调综合服务型功能,要进一步进行中型城市的建设,要重视镇这一层级的发展,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在职能上突出重点,依托西北地区特殊的风俗民情,打造特色专业城镇。

5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区域商业物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东、中部地区的商业物流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因为物流行业在成立之初,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加之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大量的物流设施虽然已经老化,但是依然长期运作,使很多物流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物流体系分割不合理,资源不能完全利用,商业物流不同于其他的物流,批发企业、物资企业、储运企业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在西北地区最初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思维,商业物流一般散落在各个商业企业中,资源处于无法进行合理利用状态,设施也不能进行相互利用和集中管理;没有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国的东、中部地区,一些大型的商业企业现在已有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是在西北地区,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限制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进一步发展[6];第三方物流发展进程缓慢,因为物流的高额的基础成本性,在一个地区,形成第三方物流,从而进行统一管理,是一个地区发展商业物流最好的模式,但是西北地区因为观念和历史原因,往往没有这种第三方物流的意识,而是选择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但是由于其规模的限制,又常常带来季节性等资源浪费;信息化水平低,中国的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体系在信息化技术上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商品识别码技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传递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技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导致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发展的落后。

5.1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现状

农村物流因为和农业结合在一起,而农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所以农村商业物流也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包含了从农产品的形成、存储、加工、消费的全过程,以及农村人口生活用品获得全过程的物流形态。在中国的农村物流发展中,西北地区比较滞后,研究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的现状,有利于准确发现农村商业物流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5.1.1 农村商业物流交通状况 中国西北地区的农村商业物流所依赖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传统型的运输工具,例如铁路、公路以及水路运输。近七年建成新线8 431 km,到2004年末,全国铁路复线总里程24 908 km,电气化总里程 19 102 km。2004 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4.9亿t,比1997年增加7.7亿t;完成货物周转量19 086亿t/km,比1997年增加5 832.7亿t/km;完成旅客周转量5 712.2亿人/km,比1997年增加2 127.3亿人/km。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在农村构建起重要的铁路运输线。公路运输是连接农村点对点物流所依赖的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到 2004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2万km,乡镇通公路率达99.5%,行政村通路率达92.9%,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个和8个百分点。公路密度增大,2004年末达19.5 km/km2,比1997年末增加3.86 km/km2[7]。综合物流运输方式,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铁路和公路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更为先进的运输方式在农村商业物流的应用非常有限。

5.1.2 农村商业物流信息通讯状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业物流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农村基本的信息通讯工具例如固定电话以及移动电话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2004年,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8 354万部增加到6.47亿部。全国形成了“八纵八横”格状光缆干线,移通信网、数据网、IP电话业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5.1.3 农产品物流现状 在农村商业物流中,农产品物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农产品交易市场开始出现,随着点对点的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但是就全国的农产品交易数量的比例分配而言,全国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

5.2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问题分析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在基础设施、信息设备都呈现出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农村的农产品物流更是城市商业物流的空白项。但是单单研究现状是没有作用的,必须深刻了解现状背后隐藏的农村商业物流的现实问题,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

5.2.1 商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商业物流所依赖的运输工具最主要的还是铁路、公路、水运这些传统型的物流方式,对于运输速度更快的运输方式应用在农村商业物流上较少,同时基础设施落后不仅仅表现在物流运输工具上,农村商业物流在物品的保管以及包装和设施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5.2.2 农村商业物流专业化水平低 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本身就是分工的结果,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农村商业物流在发展的初期就是作为一个农村经济的辅助工具,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商业物流对农村经济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商业物流存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农村商业物流的很多方面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统筹发挥作用。

5.2.3 农村商业物流的政策调控不到位 因为商业物流在投资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短期内不易收回资金,并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需要政府的有效调控和介入。但是,相对于政府部门对城市商业物流的调控,其对于农村商业物流的调控,显然存在较大的管理不足,使得不公平竞争、无序竞争、不公开交易、不规范操作经常性发生。

6 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建议

新型城镇化理论相比较传统的城镇化理论,有了很多方面的改进,那么新型城镇化理论对于西北地区的商业物流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为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6.1 重视西北地区商业物流的规划建设

物流作为一个产业,近几年来其对于地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各个地区也都非常重视区域商业物流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特别强调事前的规划,联系到商业物流的建设,西北地区本来的地理条件就比较恶劣,在建设区域物流的时候,更要做好规划,同时联系当地的商业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等等,要借鉴东、中部地区发展商业物流的经验,在进行具体的商业物流建设前做好区域的规划。

6.2 对现有的西北地区农村商业物流设施进行整合改造以及新建

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节约和整合。同时对于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的项目,有必要先对地区的现有资源进行调查,由于当前西北地区的物流资源散落在各个商业机构中,做好对当前资源的充分利用,翻建、改建以及新建设施要同步实施。必须利用先进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撑,对当前的设施进行集约化的管理。

6.3 重视商业物流的信息技术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重视创新,以及新兴技术的利用,而物流系统如果想做到高效,就必须发展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化的内涵是通过建立商品数据库,使商品代码化、运输网络合理化、经营管理电子化,从而实现从订货、运输、分配全过程集约管理。

6.4 更新发展理念为农村商业物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物流行业是21世纪的重要的利润来源。但是相对于互联网行业,知识型人才的高度密集,商业物流特别是农村商业物流,人才是特别稀缺的。对于农村商业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采取实地培训的方式,在实际的物流操作中增强管理以及组织能力。同时因为农村商业物流是建立在城市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在发展农村商业物流的时候借鉴城市商业物流发展的经验。

6.5 将农村商业物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物流行业是牵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动脉,但是正如其特点所示,其初始投资巨大,且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所以发展农村商业物流必须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政府可以采取有关税收减免、土地使用费缓交等手段来刺激民间资本对农村商业物流的投资。由于目前农村商业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投入一定的研发资本,政府可以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农村商业物流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娟娟.西北地区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7(5):92-94.

[2] 姜大立,王 丰,甘 明.西部商业物流中心发展思路[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2):5-8.

[3] 薛 荔,陶德馨.中国商业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物流科技,2006(5):1-3.

[4] 谭春平,王 烨.甘肃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基于西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09(5):53-55.

[5] 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现状与政策性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6):99-103.

篇2

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逐步趋向于?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行使得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趋势的影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初步形成。而在长期的发展中,如何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型农户的规章化生产以及加强实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机制则需要进行更深入探究。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内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2012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在该项会议中,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范围与各项基本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指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为基础的、经营规模较大的、具备一定集约化与专业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有一定组织与管理经营并具备农业生产经营知识的职业性农民。该类主体与一般的农民有着本质区别,其的产生更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而在新时期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能够更好地改善过去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困境分析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在此因素的影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受不同性质的因素制约。在这些制约因素中,比较常见的就有发展水平不高方面的表现,其农户参与率比较低,很多农户都没有较好参与到这一环节中来,最终也就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体落实效果,推进过程中也就很可能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干扰和制约,其在合作以及协同发展上受到了较大的干扰和影响,整体性和组织化水平难以满足于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需求;从资金方面来看,现阶段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资金不充足问题,其短缺现象较为明显,如此也就难以有效支撑各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的推进,产生的问题比较复杂;从具体人才结构方面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人才外流问题,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如此同样也会在较大程度上限制其发展水平,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难以和最新社会发展趋势接轨。

3 如何有效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体制

3.1 协调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民的关系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并具有一定基础性的农民主体,在长期的未来发展中,其在我国农民总数量中所占据的比例是较为稳定的。因此,在此阶段中笔者建议要想有效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机制进行创新,则需要正确处理并协调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之间的关系。既要尊重并保护传统农户的存在,传统农户将会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当代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要积极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与管理,使其不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而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2 加大服务力度

为了更好促使相应新型农业经营主题能够得到较好发展,还需要重点为其创造较为理想的基础条件,保障相应服务力度能够得到较好体现,如此也就能够保障其具备较为理想的发展基础条件,有效降低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这种服务力度的优化提升中来看,其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技术层面以及人才方面的服务支持力度,鼓励参与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来的各类资源都能够发挥出较强作用价值,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发展速度和规模。

篇3

关键词:经济管理;发展建议;探索思考

1前言

中国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起步较晚,农业经济的管理很多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而现代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并不多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目前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弊端。由此,现阶段,注意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现状

2.1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低

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是实际政策的执行者,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少管理人员仍然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严重滞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现实需求。而且,不少管理人员信息不畅,新颁布法律法规不重视,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效果,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农村经济管理与农业的发展相脱节

我国目前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我国没有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管理建立相应和配套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与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相脱节。无法对农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指导,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2.3农村经济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现在的中国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就管理技术层面而言存在诸多不足。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仍然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技术和方式,缺乏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受此影响,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效益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未来农村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3.1农业经济管理走向现代化

未来农业经济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模式是大趋所向,就目前而言,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基本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而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就要求我们从现代化的角度考虑问题,重新审视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处理好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2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技术,能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业生产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损耗,更为便捷地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指导。而且,信息时代越早来临,实现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夙愿就越早实现,也就更有利于国内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3农村经济管理迈向产业化

迈向产业化的发展趋向,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发展途径。通过产业化的发展,国内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将更高。同时,产业化时代的来临,将有助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能大大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体制管理走向创新型

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和发展制度,就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高新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战略结构的调整,培养大量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4搞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建议

4.1思想上重视农村经济管理

搞好农业经济发展,思想上,就应该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地方农业发展部门应针对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出台对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经济培训和教育,让民众更清晰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4.2行动上保障农民整体利益

就农业经济管理而言,保障农民整体利益,是任何时候都必须要尊重的事实。由此,地方部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协调各方利益,调节各方矛盾,切身保护民众的自身利益。地方政府能顺应时展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4.3体制上注意科技创新

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转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能够对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进行深度的加工,促进我国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应当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以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来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此外,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让农业科技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运用到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当中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能够大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群众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5结论

顺应时展的现实需求,未来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将走向现代化、实现信息化、迈向产业化、体制管理走向创新型,而顺应这些发展的基本要求,搞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农村经济管理,行动上保障农民整体利益,体制上注意科技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化,更好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东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264.

篇4

关键词:园艺设施类型;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1 温室结构类型调查

(1)互助县凯峰农业生产基地(山东冬暖型日光温室)。(2)乐都示范园区(新型屋面角可调节温室)。(3)互助现代农业示范区(传统砖墙日光温室)。(4)湟中玉拉生产基地(新型节地日光温室)。

4种温室性能如下:①山东冬暖式温室,采用焊接式普通钢架结构,骨架弧形采用科学的设计,利于吸收太阳辐射透入棚内转化热能,弧形易于棚前沿的耕作,骨架平稳而光滑,延长了棚膜使用寿命。前后屋面都有保温被,保温性能较好。 前屋面角和后屋面仰角较合适,采光性好,保证冬春季阳光照射到后墙,使其储蓄热量,便于晚间向温室内散热。跨度适宜、高跨比、保温比,遮阳比均适宜,能很好地保证冬春季节作物的生长空间与正常生长。长度适宜,使得温室内有充足的光照时数,高度与厚度适宜,使得采光、保温性能较好。②新型屋面角可调节日光温室,通过调节温室屋面角改变光照时数与强度,提高采光性。在建筑材料上,采用了耐久性和坚固性较好的水泥砖墙和热镀锌钢材。③传统砖墙日光温室采用碳素结构热侵镀锌全钢管的大棚骨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后墙都装置了加温设备,保温性能好。④新型节地日光温室前后之间的距离较短,节省土地。建筑材料采用的是耐久性和强度都合格的材料,表层有黑色塑料薄膜,能很好地储蓄热量,中间还有草毡和空心板材,保温性能良好。

2 作物生长状况

温室内的作物(西红柿、草莓、辣椒、西瓜、菜瓜等)的生长状况基本很好,个别生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存在营养不良,病虫害未及时防治等问题。

3 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与实地测量,温室内的前后坡比不合理,导致采光与保温性能降低,使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温室覆盖材料不理想,温室的覆盖材料直接影响温室的透光和保温性能。西北地区的阳光温室覆盖材料多采用草苫,其厚度不符合要求,很多地区的草苫厚度只有2~3cm,常导致温室夜间失热过多、低温严重。遮荫导致透光较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缩短温室前后之间的距离,导致早晚遮光严重,温室蓄热量不足,影响了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降低了产量和品质,设备较差,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能力低,导致富氧化,病虫害发生严重。

4 意见

可采用无焊接结构钢架,提高使用寿命。缩短温室的长度,减小跨度以增大屋面角,提高采光性。前后坡比严重不合理,可改变温室的前后屋面,使之比例在4.5∶1为宜。定时清洗覆盖材料,后墙改成里层覆盖黑色塑料膜,然后向外填充保温材料,提高保温性与节省土地资源,对于病虫害可用药剂防治。

5 发展趋势

现代设施园艺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在城市近郊建立,可满足西宁城市的蔬菜供应。形成规模后,还可进行蔬菜反季节生产,满足南方大中城市需求。随着农业的发展,温室园区的建设必将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 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讨与研究 浅谈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行与思 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浅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推进河南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江西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现状综述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兵团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助推我省农业快速发展 浅析沼气服务站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建设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铜梁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应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海南永青集团先进事迹材料[EB/OL]..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取得实效[EB/OL]..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2年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11月.

[8]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南农业企业品牌建设的建议[EB/OL].http:///code/V3/tian/zxta.show.php?id=5371.

[9]刘霄,袁紫嫣.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42-47.

[1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网.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首届理事会正式成立[EB/OL].http:///jygk.aspx?id=233.

篇6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

一、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内涵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式的反思和选择,也为新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相比过去规模扩大、空间扩张、速度推进型的城镇化发展步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内涵应该是全面性的,包括人本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其主旨在于城乡的统筹性、工农的互促性、资源的可持续性。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其根本内涵,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城乡统筹、工农结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1)人本城镇化。就是以和谐社会为方向,通过改进社会管理,强化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问题。(2)经济城镇化。就是统筹城乡、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3)社会城镇化。就是提高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水平,提升城镇功能,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推动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需求变化

新型城镇化既然是一个城乡统筹、工农结合的发展过程,必然带来城镇经济的兴起、农村禀赋资源的提升和社会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衍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1)规模带动效应推动硬件配套完善和公共服务体系构

建,基础建设资金需求规模增加。根据实践和测算,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所需要的城市建设费用约6万元,那么仅仅是解决目前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农村户籍的城镇人口所需的硬件环境,就至少要投入12万亿元建设资金。此外,根据中国科学院城市报告,在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的前提下,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2.5万元生活成本,那么转移2亿农民成为市民需要5万亿元资金。再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城镇化率的动态推进,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将不断加大。(2)资源整合效应优化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力,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领域扩大。一方面,城镇化促使农业开发更注重提高土地集约经营和资源使用效率,强化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综合化开发的发展趋势,促使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向高价值的农产品门类发展,并推动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因此,农业投资的层次提高、整体投资周期延长,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规模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增多,也导致农业产业经济的资金需求增加。(3)集聚辐射效应带动农村工业化及相关服务业发展,融资主体与融资方式需求多元化。城镇化发展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并带动相关服务业不断成长,形成产业集聚辐射效应,更多新的产业、新的企业形成并发展,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也逐渐增多,从而使城镇的产业门类和经济主体更趋丰富,融资需求的主体日益多元化。(4)财富积累效应带动农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后,其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幅提高,不但在住房、教育、卫生、耐用工业品消费甚至创业资金等方面的信贷资金需求增加,而且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从传统的存贷款、汇兑业务向投资理财、信用卡、保管箱、金融咨询、证券保险、信托、租赁、有价证券买卖等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三、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金融供给缺陷

金融系统作为引导其他要素禀赋转变及资源配置调整的先导要素,应当先于城镇化进程完成其制度与结构的变迁,以发挥供给先导作用。(1)城镇化金融投入总量不足,基础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资金供给存在较大缺口,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一方面,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尽管近年增长幅度较大,但在财政总支出及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仍是低水平的。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信贷支持为主,而且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对当地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管网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其他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信社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入很少,未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的功能。(2)政策引导和配套机制不完善,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乏力。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基本上只有能繁母猪险、农房险、水稻种植险等少数几项政策性保险,对农业生产风险的覆盖有限,因此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规模增长缓慢,农业信贷增量主要集中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生产性贷款的占比下降,对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信贷支持乏力,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组织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培育品牌,制约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城镇化产业基础的稳固发展。(3)金融市场层次单一、服务创新不足,城镇经济主体融资渠道狭窄。城镇化发展使城镇资金需求总量、期限、融资对象、行业特点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仍过于倚重传统银行信贷手段,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低,金融市场层次单一。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对农村与城镇的业务考核没有差别化,员工开拓基层金融业务缺乏积极性,银行机构金融创新存在创新品种少、规模小、市场适应性有限等问题,导致城镇金融产品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业务品种上,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生产资料与房屋抵押贷款仍占主导地位。这些传统信贷品种存在授信额度小、贷款期限短、利率上浮较多等局限性,而订单农业贷款、创业信用贷款、供应链融资贷款等创新品种有限、推广慢,无法满足城镇化进程中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特点差异化、信贷需求灵活性、贷款方式多样化的需求。(4)城镇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层次低、支持面窄。一是城镇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完善,使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支持主体。部分商业银行收缩城镇及农村金融网点,城镇金融机构数量少,竞争不充分,业务经营同质化现象严重,城镇金融业务面临明显的短板制约。二是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发展规划与城镇化发展趋势不适应,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金融机构资源布局集中在城市区域,对县以下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基本只有基础性的存取款业务、汇兑业务,金融服务的层次低,金融服务深化不足,农户金融服务面窄、融资满足度低。三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影响银行与农户建立良性互动。农户信用教育落后,未形成良好信用氛围,加上农户信用信息收集困难,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控制成本高、监管难,不愿意对农户进行授信,农户的贷款可得性低。

四、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的优化建议

1.加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积极发挥公共财政政策的作用,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形成城镇化建设的市场化扩张机制。一要加大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公益性项目上,并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社会和个人提高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二要逐步改进财政支农方式,通过财政部分投资、贴息、信贷担保、定向委托贷款、资金改基金和减免税等多种途径,吸引全社会投资,缓解资金供求矛盾,放大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应。三要可以考虑将部分的城镇化基础设施逐步进行商品化、市场化运作,鼓励大企业通过市场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使单纯依靠政府的城镇建设投资体制变成政府、企业、居民的多元投资体制。

2.完善城镇化金融服务的支撑配套体系建设,提高城镇产业基础和资金集聚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提高农业承载市场融资的能力。将“三农”保险纳入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农业风险补偿体系,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互助合作保险,并鼓励发展农村商业性保险市场,逐步健全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农村保障体系。二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农村金融的利益补偿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各种政策手段,缓解支农金融机构的风险和收益矛盾,落实好农村金融机构在税收、贷款冲销、管理成本和贷款责任认定上的优惠政策,扩大县域新增贷款财政补贴范围,加大金融机构信贷主动性和积极性。三要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地方政府应努力建立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农业信贷提供担保,降低农业贷款风险,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担保、评估、公证等商业性中介机构,规范并降低中介收费,缓解农村金融抑制。

3.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用主渠道作用。一要鼓励金融机构对城市业务和农村业务进行差别化考核,建立农村金融业务的薪酬补贴激励机制,引导员工深入城镇和农村,提高城镇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性。二要大力发展适合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地解决城镇金融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在城镇新建和从农村向城镇搬迁的中小企业,积极支持具有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以及处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升级中的企业,探索“信贷+保险”等新型信贷模式,推广保单质押贷款,努力满足城镇建设对信贷资金的需要。三要推动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积极探索农地金融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户或拥有大量土地的经营业主获得贷款用于发展生产,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增加农户生活来源,提高农户在城镇谋生的能力。

4.推动城镇金融体系建设与信用环境建设,优化城镇化金融服务。一要鼓励设立更多的村镇银行和其他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并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引入民间资本,增资扩股,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打造高效、有序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二要加强指导和宣传,提高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发展的认识,引导金融机构适当调整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调整网点布局,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内涵,增加对转移劳动力的信贷资金投入,加强城镇化发展的信贷支撑。三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城镇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供求对接。建立对城镇和农村居民信用知识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诚实守信社会氛围的形成;优化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扩大信用信息平台覆盖面;科学开展农户信用评级,构建失信惩戒机制,培育农村良好的信贷环境。

参 考 文 献

篇7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发展,综述

近代保护性耕作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因大面积开荒并使用机械作业,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风蚀、水蚀日益严重,多次出现黑风暴。造成农田肥沃表土大量损失,生产能力下降。1935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土壤保护服务机构。1940年R.L.库克提出了耕播法(low lant system)以减少作业次数。50年代初免耕法试验成功,并发现少耕和免耕法具有保持水土、保蓄土壤水分和增加土壤肥力等优点,但草害、虫害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1]。60年代随着阿特拉津除草剂的应用,免耕法在美国得到了广泛推广。70年代,以不改变地形、覆盖播种,施用除草剂为特征的旱作少免耕栽培开始风行全球,现如今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对其省工、节能、增产的效果作了研究。但绝大多数为旱地作物覆盖免耕。如英国比较成功的免耕栽培作物是冬小麦和油菜。稻作免耕的试验落后于旱作,最先是日本将水稻直播作为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来研究,随后马来西亚、印度也相继作了大量的研究[2]。现在常用的稻作免耕栽培方式有少免耕直播、少免耕抛秧、少免耕小苗移栽、全年免耕覆盖厢式栽培等。

我国传统农业中有很多保护性耕作经验,如华北地区铁茬播种、东北地区垄作、西北地区砂田种植等,但翻耕一直为土壤耕作技术的主流[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相继开展了免耕或少耕的试验研究和示范。90年代中期免耕技术开始在华北两熟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小麦及其他作物种植中保护耕作技术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4]。我国稻作免耕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杜金泉的“免耕稻作高产的技术与应有”和侯光炯的“自然免耕”理论最为系统,并于80年代在南方稻作区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广东、广西、四川、江西掀起了稻作免耕研究的热潮,水稻免耕面积在不断扩大。

水稻免耕栽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在生产上有广泛的需求,但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没有形成栽培技术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预计今后水稻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将有如下发展趋势:一是由水稻保护性耕作向稻田保护性耕作发展,实现稻田全年免耕,形成一种新的稻田耕作制度,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二是保护性耕作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将得到加强,以形成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栽培的技术体系;三是保护性耕作栽培的配套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将引起重视,以促进免耕栽培中关键技术的解决,如新型化学除草剂、土壤疏松剂、保护性耕作秸秆催腐剂等的开发;四应走农机一体化道路,保护性耕作栽培应有与其相应的机械;五是栽培与其它高效栽培技术结合将更紧密,形成适应不同种植制度、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种植方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参考文献

[1]侯光炯,谢德体,水田自然免耕可获高产,农业科技通讯,1986,第11期

[2]侯光炯,赖守梯等,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综合研究报告,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增刊),1987,4期,46-65

[3]贾树龙,任图生,保护耕作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3):152-154

篇8

一、苗圃机械化的现状

苗圃机械包括苗圃田间作业机械和容器育苗生产设备。由于立地条件和管理模式的不同,苗圃机械在我国的区域分布是苗圃田间作业机械北方较强,绝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苗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三北地区;容器育苗设备则是南方较强。

1 苗圃田间作业机械

在林业苗圃整地作业中,多引用农业机械,常用的有熟地型铧式犁、悬挂式圆盘耙、旋耕机等。垄作育苗方式采用农业起垄中耕机,能满足趟沟、合垄、中耕和培土的作业要求。

筑床机是目前使用的苗圃机械中最为广泛的设备。采用旋耕整地和苗床成形一次完成的作业方式。近来成功研制一种新型的带有滤土装置的精细筑床机。

播种机械采用条播和撒播的作业方式,实现了开沟、播种、镇压、覆土的联合作业。但其播种装置大多采用外槽轮式或窝眼轮排种器,伤种现象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目前应用的也不多了。近期研制一种新型的精少量播种机,可节约良种20-40%,不损伤种子。

在林业苗圃的中耕除草作业中,垄式育苗作业采用农用中耕机进行培垄及除行间草作业。床作育苗仍以手工作业为主,辅以除莠剂化学除草的作业方式,没有定型的专用设备。

喷灌设备分为固定管道喷灌系统和移动式喷灌系统。苗圃喷灌设备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林区国有大、中型苗圃已经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苗圃采用先进的微机自动控制喷灌系统,而小型苗圃多采用移动式喷灌系统或牵引多用喷灌车。

苗圃起苗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在林业大、中型苗圃基本全面普及应用。在80年代后期,部分大、中型苗圃才开始使用林业苗圃专用横动式切根机,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苗木机械化移植技术是业内人士公认的难题。有关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终于成功研制了自行式苗木移植机,目前正在进行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插条机主要用于杨树苗的培育。该种设备在我国还没有定型产品。

2 容器育苗生产设备

我国容器苗工厂化生产技术与设备发展很快。从容器制作机、育苗基质处理、装土播种、育苗温室及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气体等环境因子调控设备,到苗木运输、装卸、造林等设备,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由于透光保温新材料阳光板的诞生和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普及,阳光温室已经形成了产业化,温室内的环境因子调控系统已经实现了智能化。

二、苗圃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实现林业苗圃机械化是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苗木成本、增加优质苗木产出率的根本途径。目前,植树造林任务逐渐增加和林区劳动力人数越来越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实现育苗生产机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未来我国苗圃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关键技术、难点问题,实现育苗生产全程机械化。目前,国家已经加大对苗圃机械化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的攻关研究,已经在少量播种技术、高密度苗木移植技术、精细筑床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我国育苗生产机械化已经为时不远。

2、研发复式高效作业技术。我国现有的苗圃机械基本上都只能实现单机单项作业的功能,综合效率不高。为了进一步减少设备对土壤的破坏,降低综合作业成本,研发一机两用甚至一机多用的复式高效作业技术将会成为未来苗圃机械的发展趋势。

篇9

1.我国农机产业的现状

目前,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各级政府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各地加快了农机立法进程,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制定或修订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规章,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农业机械化法律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继续加大补贴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机械化中,形成了依法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政策引导力。国内农机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不少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抓住了自身发展的机遇。

1.1国内农机产业的优势 我国农机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一是农机化促进法出台;二是农机化行政编制增加;三是农机化的国家项目增加。农机化促进法涵盖了农机化工作的方方面面,制定的原则是“淡化管理,立足促进”。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各地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挖掘机、装载机和吊装设备等工程机械需求量成倍增长;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使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了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和节水设备在各地示范项目的带动下需求不断增长。建立了从科研、开发、制造到销售、服务比较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农机产品服务对象涵盖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的整个大农业领域。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与经济情况不同,农机产品也门类复杂、品种多。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 大类、95 小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在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增产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建立了包括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三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整机生产和配套件生产企业组成的生产体系、企业与农机销售公司结合的销售与服务体系以及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与企业结合的推广示范体系。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了中国的巨大市场,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同时,国内一些大型农机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在中国举办展览会,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

1.2国内农机产业存在的问题 国内农机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能满足全部的市场需求,如品种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水稻、玉米等作物种植、收获机械,牧草机械,农产品深加工装备等供给不足,还要依赖从国外引进;另外,产品可靠性还不尽如人意,产品制造质量还有待提高;流通体制改革快于生产体制变化等。国内农机工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农业装备开发的难度大;农业装备制造行业的利润低;目前的大部分农业装备制造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研发能力很差;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改进。大多数农机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等状况。农业机械作业期短、功能单一,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含量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也是制约农机产业发展的因素。

2.国内农机工业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国内农机工业的发展趋势:对农机企业而言,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若要满足市场需求、吸引用户,走高品位、低价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把握用户的真正需求,开发热点农机,从而抓住市场的制高点。因此,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必须要走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装备制造业潮流的道路。

2.1走绿色化产业道路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力争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发展节能型拖拉机,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从市场可以看出,用户对节能型的农机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农机达到环保要求和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这一要求将直接主导中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目前,中国一些企业的节能型农机正逐步推向市场,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我国农机企业将重点发展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同步。

2.2农业机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国外农机业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作业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效节本农业的有效途径。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在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作业机械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数量和价格优势。我国农机产业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缩小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装备方面的差距。这样,国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农机装备才不会占领我国市场,也不会使我国农机行业陷入困境。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打下了基础。因此,农机生产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应保证产品和高科技兼容,在农机智能化上下功夫。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降低机手的劳动强度,增加操作的舒适性,实现农机系统内按钮操作。同时,应加大控制系统的科技含量,使机手通过仪表装置就可以随时了解农机的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从而使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效能。在拖拉机产品上,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先进加工工艺,实现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系统(RS),高精度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等与拖拉机产品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GPS的智能变量播种、施肥、旋耕机”已研制成功,在上海松江泖新农场试用。国内第一台GPS收获机已经在福田重工诞生。

2.3产、学、研、推、管相结合 要想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与开发,突出关键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着力解决农机科技创新滞后、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坚持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减少和淘汰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后机具,做到产、学、研、推、管相结合;通过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市场拉动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发展的推广体系。

篇10

与此同时,一大批有知识、眼光和技能的创业者纷纷投身农业领域,他们以不同于传统农民的姿态,掀起了“新农人现象”。什么是新农人?新农人的出现对农业农村发展意味着什么?本刊就此独家专访了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郭晓鸣。

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

记者:您眼里的新农人是如何定义的?

郭晓鸣:新农人是相对于户籍意义上的传统农民而言的,新农人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新农人是指来自农村以外的新的农业投资经营人,他们来自城市和异乡,租地务农为生,把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广义的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具有较高的农业种养技术技能和经营农业的能力,规模化地从事现代种养业。他们既可以是城里人,也可以是返乡农民工,更可能是来自农村内部的种养大户。

新农人的基本特质是他们的身份与户籍无关,职业是经营现代农业,他们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的农业投资者、经营者、服务者,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的出现将改变传统农业小、散、多、弱的先天不足,带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迈进。

记者:可见,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那么新农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郭晓鸣:党的十以来,政策环境变化更加利好,农业产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基于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技术日益广泛进入农业领域,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群体。

新农人带动新农业发展

记者:您曾经带领专业调研队伍深入三个县进行了新农人的专题样本调研,调研表明新农人的构成比例如何?

郭晓鸣:调研表明,70%以上的新农人是以当地农村社区的农民为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些人当中,有种粮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等,其中,也包含了打工返乡的农民工、当地农技员等,他们的出生地都在本地,本土性和稳定性俱强,他们是固守农业的乡土精英,这些留下来的人,将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最可靠的主力军。

调查中的新农人,还有20%―30%是纯粹的外来人口,这是一个极具意义的积极变化,表明在农村要素继续向城市流动的同时,以人为主的城市要素也在由城向乡逆向转移,这是前所未有的,城乡要素流动呈现了开放式、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人口流动开放性增大的特点外,调查显示,新农人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比传统农民60岁以上是大大降低了。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更高,普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甚至有20%左右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这个结果更有现实意义,表明人们普遍担忧的“谁来种地”的问题并不是无解之难题,随着新农人源源不断地产生或进入,“谁来种地”的问题将可能逐步迎刃而解。

记者:从我们调查采访来看,新农人中有很多人就是跨界,都是从不同的行业过来的。带着新的模式、新的资金、新的人才来到农村,经过创业,很有可能培育出一个新的产业。随着新农人这个群体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您觉得它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何在?

郭晓鸣:新农人代表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新农人是一个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它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是合理的,并且也是积极的。

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新农人的出现,构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的新的人力资源。这将从根本上优化中国农村内部创业和就业结构,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同时,我们也需要厘清两种重要认识:

一是不能笼统地用户籍来定义新农人。二是不能以新农人排斥传统农民。尽管老龄农业有明显局限性,但仍有其存在空间,新农人不可能完全取代老农民,在政策层面,应该给予老龄农民应有的政策支持。

给新农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多阳光雨露

记者:您提到政策支持,那么未来对于新农人这个群体该如何发展,您有哪些对策建议?

郭晓鸣:四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新农人不断涌现,这表明城乡之间的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消失,各种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各种进入壁垒也更加松动。因此,应该取消对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农业的政策限制,让他们能够同等享受发展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农民进城、城里人下乡成为一种常态。

第二,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新农人在农业专业技术方面是有缺陷的,应当据此提供更多的针对性培训,应设立农业培训基金,精准锁定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率。

第三,突出支持政策重点。新农人从事的规模化现代种养业,生产性基础设施、融资和保险、社会化服务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应瞄准其主要政策需求,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第四,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主要设定一定的进入门槛,保证新农人采取合理的经营行为,防止随意改变土地用途,防止短期化的破坏性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