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特色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质量管理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1、现场成立了“威信煤电一体化项目一期2×600MW新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组长由项目公司担任,各副组长及成员有项目公司、监理及各参建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组成,每个季度或各重要节点及部位组织一次质监活动。质委会职责:
(1)贯彻上级有关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指示,决定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管理的重大措施。
(2)通过并现场各承包商必须遵守的、统一的质量监督检查管理标准。
(3)工程质量委员会全面领导、管理和协调工程质量,负责精品工程项目的审查考核。
(4)负责质监中心站组织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要求范围内项目的组织、汇报、协调等方面工作。
(5)决定工程中重大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6)质委会每季度末召开一次会议,由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会议对本季度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下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目标。
2、现场成立了质委办机构,质委办下设土建、电气、锅炉、汽机、热控、化学、除灰、焊接及综合等专业组。专业组成员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调试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厂家代表组成,各专业组成员名单由质委办确定。质委办职责:
(1)组织工程质量检查与分析;
(2)贯彻执行《质量检查与分析制度》;
(3)对工程质量事故责任人员提出奖惩意见;
(4)加强管理,完善考核条件,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有关程序和规定组织考核。发生下列情况时,有权令其整改:
①工作管理混乱或严重违规,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②弄虚作假、伪造检测数据或出据虚假报告。
(5)负责将质量事故处理的有关资料录入的质量子系统内。
(6)组织各专业按照《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的通知要求进行预检工作,形成报告(或预检报告),报质委会审查。
(7)负责相关费用管理。
(8)负责组织召开每月至少一次的质量监督分析会议。
(9)负责组织召开每季度末的质委会。
二、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
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的核心作用,始终坚持“基建是生产前期”的思想,在管理上形成了基建与生产一体化管理格局,使生产与基建的技术资源得到共享,同时,为实现“无间隙移交生产”的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了生产为基建提供技术支持和基建为机组投产后的生产管理创造基础条件的统一性。在加大工程监理力度的同时,强化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主导管理作用,有效实施如下措施:
1、以建设方为核心,高标准做好项目建设的整体规划工作
针对威信项目的区域特点,借鉴本地区同类型机组项目建设的经验,以严格按照基建管理程序为管理手段,突出抓工程必须首先抓规划,抓规划又重在抓落实的思想。在工程筹建期间,针对工程的难点和重点,制定出符合威信工程实际、具有特色的工程建设规划,同时在“定位要高、措施要实”的原则指导下,制定出《质量工艺策划方案》,形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使工程各参建单位在统一的工程质量工艺策划下,明确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使整个工程在内部和外部不可避免的客观困下,安全、按质、按期推进本期工程。
2、以努力建设一个高水平工程为目标,克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
项目公司根据当前工程建设内外环境发生的以下变化:一是气候较差、雨季较多,导致施工工序与工期控制难度较大;二是交通运输困难,导致设备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工期建设;三是地材匮乏,采购困难,成本过大等原因,增加了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管理难度。为此,项目公司在充分借鉴同类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基建为生产服务、基建生产一体化、基建是生产后期和造价就是工程生命力”的思想,制订了“确保机组按期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创优质工程,打造云电投品牌”的工程建设总目标,明确了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和质量控制目标,按“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的工程管理指导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风险控制、本质安全、实现工程事故零目标”的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将“达标投产、创优质工程、打造云电投品牌”的质量目标作为整个工程的统一意志,在过程中组织参建单位全面贯彻落实。
3、逐步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管理模式
在工程管理中,面对当前存在的客观困难,以建设方为核心,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统一各参建单位领导层的思想和认识,坚持“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管理方针,突出并强调施工安全第一的思想,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严把施工工艺质量;在具体施工环节中,为克服设备到货晚的困难,加强施工现场的综合平衡协调,营造出文明有序、规范严谨、协调一致的施工氛围,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懂管理的基建队伍。同时,强化合同及资金管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力求在规定的施工工期内高标准达标投产。在实践中认真总结,在过程中不断提炼,逐步形成了适应现阶段发展特色的工程管理模式。
4、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工程质量的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工程建设管理中,需要建立相关质量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保证各参建单位职责清晰,分清各级人员质量责任与权限;二是建立质量奖惩制度,本工程实行奖优、罚劣原则,鼓励施工优质品,坚决杜绝不合格品;三是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单位工程开工前,进行施工图纸会审避免专业接口不清,防止不了解设计而影响质量;四是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单位工程开工前完成编制、审核、审批,杜绝无方案、无措施施工、杜绝不交底施工;五是建立跟踪检验制度,保证材料进货、领用、检验、使用处于监控状态,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查溯源;六是建立质量检验“五级验收制度”,各参建单位按照《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要求进行验收,隐蔽工程、重要部位设立旁站工程师进行重点检查,隐蔽工程、停工待检点及见证点要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七是建立工序交接制度,确保施工工序间的正确衔接,分清责任,避免尾工及缺陷带入下道工序,执行工序交接签证单制度(如土建与安装交接、安装与调试交接等);八是建立成品保护制度,确保成品得以保护,避免损坏或发生损坏时有人负责;九是建立分部试运文件包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分部、系统分部试运文件包。与分部试运系统有关的各专业项目质量验收必须全部完成并形成记录放入文件包内,经各专业会签,试运主管人员同意方可进行本系统的试运工作。以上制度的建立在威信一电厂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工程质量可控、在控。
篇2
关键词:园林建设;管理措施;绿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城市绿化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绿化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园林化作为一种共识得到广泛的认同。搞好城市周围大环境绿化,成效显著,公共绿地建设步伐加快,公园数量迅速增加,公园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有鉴于此,笔者凭借多年从事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1 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
1.1相关理论的认知和运用不够
质量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在实际施工中运用这些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使质量管理活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1.2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不专业
一些质量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资质、知识、技术和经验。一些园林工程施工中,甲方建设单位及乙方承包公司都存在非专业人员实施质量管理的现象。还有一些大型园林工程由非专业政府官员实施质量管理,完全忽视质量管理是一门专业。一些园林工程公司由非专业管理机构直接运作质量管理的实施。非专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如行政机构、工程承包后临时组建的领导小组等。这些非专业机构没有规范的质量管理程序、方法和技术,缺乏配套的质量管理专业人员, 必然会违反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导致质量管理实施的无序性,降低工程质量。
1.3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园林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很难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目前我国多数园林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体系。许多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都存在随机、随意的现象。随机即没有计划,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随意就是决策不遵守规律和程序,杂乱无章。引起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1.4监督质量管理实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促进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但是由于园林工程公司及工程建设单位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园林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阻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发展。
2 园林绿化工程过程分析
2.1 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期准备。对种植材料的基本要求是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生长旺盛,姿态丰满,品种优良,苗源取近原则;苗木挖掘、包装应符合一般土球大小为胸径的8~10倍,包装时用草绳将根部土球包扎好,使土球不松散;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l~3cm;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重量、采收年份、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
2.2 土方放样施工技术分析。园林绿化工程的内容需要通过施工来表达,施工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受放样的制约,可见放样施工技术是园林绿化施工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放样要把作品的意境融入实体,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搬照抄,则体现不出设计师所追求的意念。施工放样人员首先要理解作品的内在意图,然后才能表达作品的意图,同时必须强化施工放样技术,确保施工放样准确。土方放样包括平整场地的放线和自然地形的放线。地形的线是室外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整个景观环境的骨架,它直接影响着外部空间的美学特征、空间感、视野、小气候等,是其它景观要素的基底和依托。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常常通过地形的变化起伏来突出植物景观的变化。放样的具体手法常用方格网法。
2.3 苗木的运输及施工。苗木运输现场后应及时栽植;苗木在装卸时应轻吊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土球苗木装车时,应按车辆行驶方向,将土球向前,树冠向后码放整齐;裸根乔木长途运输时,应覆盖并保持根系湿润;花灌木运输时可直立装车,装时要整齐,带土球的把土包扎好;装运竹类时,不得损伤竹竿与竹鞭之间的着生点和鞭芽;裸根苗木必须当天种植:当天不能种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带土球小型花灌木运到施工现场后,应紧密排码整齐,当天不能种植时,应喷水保持土球湿润;珍贵树种和非种植季节所需苗木,应在合适的季节起苗并用容器假植,种植后一定要浇透水。
3 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3.1 材料片面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苗术的合格与否。没有合格的苗本,不会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所以对苗木质量严格把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
3.2 土方施工质量的控制
土方工程主要控制为土壤质量和土方造型两方面。土壤质量是影响植物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绿地进土前必须先查看土源,可以依据有关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对栽植土壤进行检测。土方造型要兼顾景观和排水要求,景观是功能性要求,排水足技术性要求,应以地形排水为主,做好地形整理工作,满足设计文件标准和植物配置要求。
3.3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就必须全面控制好施工过程,使各分部分项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又是通过各工序来完成的。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不符合质量要求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只有每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整个绿化工程才能符合质量要求。
3.4 后期养护的施工原则
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而养护管理是设计效果的体现和延续。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可起到锦上添花效果,这也是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打造城市地方特色园林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同时,养护要从实现满足功能、符合人的行为习惯、创造优美视觉环境、创造合适尺度空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来对设计进行再提升,以弥补园林设计的不足。
园林绿化养护应适应市民的生活习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市民生活休闲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对病虫害的防治、杂草的清除、树木的整形修剪等都应做到适时适度。在养护管理中贯彻生态的理念,可以避免盲目的追求所谓精雕细琢的高标准,使人们崇尚自然美。
4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4.1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中,对园林绿化建设用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4.2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坚持以生态学为依据,平面绿化和空间绿化相结合,合理利用建筑、园林小品等工程。
4.3 努力建成以乔木为主,乔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的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景观。
4.4 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型园林绿化工程,合理利用植物色彩,季相与层次变化;加强中心城区周边环境的绿化建设,利用山体、水库周边、河道沿岸等地,扩大和开辟林地、果园及防护林带等,形成城市绿色大背景。
5 结 语
最终, 针对园林绿化项目事后应通过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整理,既能总结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又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提供后期使用、维修的根据。项目经理部必须重视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确保工程圆满结束,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现状
当代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集建筑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知识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学科。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良好发展形势主要体现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规模,以及工程数量上,这些记录于资料的数据和现象都是浮于表面。若想真正、全面、客观的判断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就必须将关注重点集中于这一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幅度上。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难以满足工程需求
当代园林绿化工程对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极高的,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建筑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各项学科的基本知识与理论,还要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圆满完成当代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差的问题,管理人员多是在工作中“边干边学”,这样就难免会造成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发展缓慢的客观事实,并且不利于园林行业管理工作的整体提升和进步。园林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素质或高或低。
1.2 管理模式借鉴部分较多,自主创新部分较少
就目前世界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形势而言,欧美、北美、日本、韩国等国家起步较早,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在发展之初,无论是在管理模式,还是工程组织形式上,都多是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甚至有很多部分是直接采用。当代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因地制宜”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由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地形构造、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管理模式也就自然会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既要注意对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理念的借鉴,又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的机型自主创新,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色”的当代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模式。
1.3 管理工作多集中于工程前期阶段,相对忽视了后期的管理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多是围绕工程的设计、施工两个阶段来展开和进行,而相对忽略了后期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养护等阶段的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整体景观效果的维持与保护是与后期管理工作的持续程度有极大关系的,如果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不擅,必然导致工程项目整体景观效果下降等现象的出现。
2 当代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园林整体景观效果的实现和维护。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现行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与方法普遍较为陈旧、落后,难以符合时展,以及行业进步的新要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让有一定绿化施工资质、业绩的施工单位参加,实行优胜劣汰。让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单位退出绿化施工行业;对绿化公司而言。要提高自身绿化队伍的素质。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代表着工程公司的素质和水平。只有搞好人才管理,不断地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能深造等。更新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建立起—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的顺利开展。
2.2 严格审核工程设计图纸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与验收的主要依据,其设计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景观效果。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应从设计阶段抓起,管理人员要在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各项自然、生态、经济、地形条件进行全面统计与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整体功能需求与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来审核工程设计图纸。
2.3 注意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保养与维护
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并不是到竣工验收就完全结束了,工程项目的后期保养与维护也是保证园林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由于受到人为、气候等各方面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在交付使用以后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就必然导致了园林工厂整体质量的下降,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遭受破坏的部分进行保养与维护,园林的质量也就将持续下降。园林管理人员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延伸,以实现更持久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目标。
3 当代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当代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要实现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的目标,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全新理念。当代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园林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步的先决条件之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出一套完善、科学、适用性强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推广和宣传,使其成为行业内基本认可的基本管理制度之一。其次,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组织模式的更新与完善,对于质量管理人员的聘用一定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要合理、充足,既要满足工作的需求,又要防止管理部门人员的闲置和生育。最后,园林工程行业要加强对于质量管理论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不断对现行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更新与完善,紧跟时展与行业创新的步伐,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决不能被时代所淘。
参考文献
篇4
(一)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是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业犹如雨后春笋搬,如果想在这样竞争强烈的市场中生存,首先要抓的就是质量管理。各种施工工程项目的迅速发展给项目管理行业来了生机和发展的机遇。项目管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强势的项目质量管理产业。
(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中要性主要体现在:
1. 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绝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和企业存亡的关键问题。 企业建筑工程施工必须拥有相应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然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可靠的技术力量和技能来支撑和实施。 2.建筑施工工作比较特殊性。建筑的种类、样式较多,各个企业规模也各不相同,施工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是是一项、各项项技术综合应用、各个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一系列的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加强质量管理,以此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的同时,也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3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新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另外面临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从而要求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质量提高的同时更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二、影响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影响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因素主要包括:人力、技术水平、管理制度、施工环境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1.人力因素
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决定质量的负责人、管理人以及实施作业的施工人员,另外还包括承担整个项目的策划、实施的施工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以及承包工程的施工企业。
2.技术水平
其中技术水平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和辅助工程建设的生产技术。
3.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其中包括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组织与任务组织。
4.环境因素施
工工程的质量间接受到当时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但这些因素也是建设项目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施工管理必须考虑这些环境因素。
5.社会因素
社会方面主要是指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健全制度和执法力度。社会因素存在与施工建设系统之外,属于不可抗拒因素,但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与之适应。
三、如何做好项目质量管理
关于如何做好项目质量管理,具体步骤是:
1.工程设计中,抓好工程质量
在进行施工设计前,应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工程的具体情况、工程勘察等相关报告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目标得到实现。在设计工程中做好创新的同时,项目相关负责人应该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工程的特色制定相关适合工程的施工方案。然后组织会审和征求专家意见。并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的复查、审核,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关键过程工作的复核。
2.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
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组织力量按照标准编制统一的施工制度、施工方案、施工规定同时还必须坚持动态管理,需要提醒的是所有的施工程序必须要经过严格地、合理地、及时地审查。坚持检验施工工序,首先组织施工人员自校,然后是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校审,这项工作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当,参加校验的人员不能是参与同一工程施工项目 。
3.工程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力、技术水平、管理制度、施工环境和社会五种影响因素中,人力、技术水平、管理制度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工程项目内部管理部门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目前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管理人员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强化自己的管理技能,才能让整个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另外还应注意运用激励制度,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最后,相关质量管理部门应能够正确划分各部分技术管理的权限。要把权利发放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充分调动每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篇5
关键词: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保证工程达到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统筹安排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长足发展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建筑产品的质量更是事关群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质量管理意识,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一、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各个工序之间不能有机衔接存在脱节现象,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3、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4、施工和管理问题。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图纸,未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人员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不按图施工。不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等;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等。
二、提高工程质量要严把六关
1、严把市场准入关。政府管理机构要把好市场准入关。要严格审核施工企业是否具备必须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同时,还应注意设计要求、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合理选用,不能混用,是否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2、工程图纸设计关。工程的建设首先是施工图纸设计,一定要择优选取资质相应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3、工程质量监督关。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政府监督机构执法的透明度,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4、工程质量控制关。进度控制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进行动态管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材料供应和支付工程进度款方面要及时,以确保工程质量。
5、质量控制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6、工程竣工验收关。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部门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具体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试块、构配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阳台倒泛水,水管、卫生设施接头冒水,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实测,主要是现场实测,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部位和技术上特殊要求的进行实测。
三、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对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主动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准”、“细”、“实”。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立即通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整改,消除潜在的质量隐患,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结语:总之,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推动力在各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建筑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提高工程质量要从细部着手,警钟常鸣。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责任感,消灭质量通病,为用户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是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宗旨。
篇6
一是质量意识淡薄。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其质量问题更不容忽视。水利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安定。但有些水利部门或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者甚至是领导同志对水利工程质量问题认识不到位,质量意识淡薄,从而导致有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低。
二是前期工作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导致少数设计粗制滥造。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细致不够,缺乏必要的科学的工程可行性、安全性论证。或因为工作人员粗心大意,工作不细致,或因为有关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能力不够,或因为政府部门、水利部门投资有限,资金紧张等等原因导致有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存在先天不足,即在设计方案上粗制滥造,禁不起科学的论证、实践的检验,为以后的建设和质量管理埋下了隐患。
三是未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未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测、评定和验收,导致部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存在质量缺陷和质量隐患。在有些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工程建设项目未按设计方案以及规范技术要求施工,还有的不能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测、评定和验收,导致部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存在质量缺陷和质量隐患,从而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四是水利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低下,技术落后。由于部分水利从业人员素质低,能力弱,责任意识差,没有认真、积极地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导致在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中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目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水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目前,破解水利建设质量管理难题,做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事关水利改革发展大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也是我们每一名水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强化水利建设质量意识。质量意识决定质量态度,质量态度决定质量行为,质量行为决定工程实体质量。水利从业人员包括有关部门的领导们的质量意识是否到位,在整个质量管理活动中是第一位的。
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是做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二是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这就需要建立完善一系列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包括完善政府监督下的项目法人负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的质量管理体制等等,严格责任追究,真正使具有水利特色的质量管理体制健全起来。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加快完善质量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另外要强化项目管理,实施建设质量的全过程管理。我们要提高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保证每一个项目都是精品工程。
三是加强水利建设质量管理队伍建设。人是所有事业的具有决定作用的关键性因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所以,要想加强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必然要加强水利建设质量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抓好建设管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业务素养,树立良好作风,增强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意识,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敢于负责、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优秀质量管理队伍。其次要抓好市场主体队伍建设。通过加大政府培育和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和资质管理,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利建设市场环境,通过良性竞争,打造出一批信誉良好、业务一流、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队伍再次要抓好专业技术执业人员能力建设。通过严格资格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努力造就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工程师队伍,承担艰巨而繁重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任务。
篇7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管理问题;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的发展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必将导致建筑工程的每一次进步。建筑工程质量及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队施工既要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加快施工速度,又要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质量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管理问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实施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充分满足建设单位的需要,达到建设单位所需的产品质量要求,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房屋建筑质量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一般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中施工, 因此质量事故的发生总与自然环境, 施工条件和各级管理机构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紧密相关。无证设计, 超标承包,违章施工, 违反建设程序, 不按规定招投标以及勘测不精确, 地质资料掌握不详细, 处理方案不佳, 构造设计不当图纸计算不精确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发的重要原因。不按图纸施工, 随意改动图纸, 操作质量底下, 施工混乱等也是容易造成事故。更有甚者偷工减料, 选择建筑材料劣质或假冒产品替代, 比如劣质的钢材。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 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 侧重于技术管理, 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 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 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 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 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 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 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2.房屋建筑工程,帮助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但是自身发展却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房屋建筑中,最重要的房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却变现除了很多问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如下表。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建筑施工管理不严格,施工行为不规范。房屋建筑施工,是影响房屋建筑质量的直接因素。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应该进行严格、有效、科学、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实现房屋建筑质量不断加强的目的。但是当前我国房屋建筑领域,开发商受经济利益影响为了缩短工期、降低工本投入、提高施工效率等的目的,就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对一些违规操作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施工材料的选择也不以工程目标进行衡量,而用经济价值指标去衡量;在施工过程中,还常常出现为了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施工人员擅自更改施工计划等行为出现。这些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由于没有有效得到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就造成我国当今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每况愈下的局面。
二、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正面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通过采取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改善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每况愈下的局面。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实现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需要。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与控制,首先要从制定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方案下手。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理有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符合施工现场要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案,必须对房屋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定制明确的要求,并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人员从业资质的认定,以及施工设计的审核和施工工艺的选择都制定相应的标注,这样一来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就能够实现“有章可依”的要求,也能更加明确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先天条件。
2.加强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与管理,其次要求我们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有关培训工作。要实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就要求房屋建筑质量控制管理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施工现场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工作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
1)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这项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工程需要培训并指导施工人员怎样施工,怎样利用施工中的有关设备,施工计划应该怎样落实等。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可以提高施工人员自身施工水平的同时,也能加深施工人员对实际工程有个明确的了解,使施工人员的日常施工行为能进一步得到有效规范.
2)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和责任意识培训。安全教育培训要从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和工程安全事故,两个方向展开。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施工人员明确哪些行为可能造成自身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哪些行为可能造成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一步起到规范施工行为的作用。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培训,主要是向施工人员传达国家针对房屋建筑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对建筑工程施工行为的有关要求,实现强化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责任意思的目的。
3.加强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与管理。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完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要加强我们自身负责控制与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只有自身队伍建设的足够强大,才能保证在针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认真执行资料审核,施工材料检验,施工行为的管理等行为,实现切实提高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最终目的。
2)要针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严格规范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是保证施工材料和施工行为,施工工艺,施工设计,施工计划适合工程实际需要的根本要求。规范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掌握,对影响工程材料,工程设计等有关参数,要有明确的概念,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根本目的。
3)要设立针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否有效落实是决定工程质量高低的根本因素,设立监督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职能部门,可以规范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能有效支出房屋建筑管理工作出现的错误,使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能够针对错误早发现,早解决。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还可引进国家机制提高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约束力,实现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质量加强的目的。
4.建立行使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1)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2)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首先,从企业实际出发构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的发展靠一定的结构支撑,只有在结构合理、功能优化、职责分明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其次,重视内部秩序的重组。工作秩序是一种责任要求和纪律要求,更是企业效率的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实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要素。只有认真负责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真正搞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对于目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从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找出原因,认真分析,不断改进和加以完善,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18-01
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当大,投资者付出巨大的投资,要求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产品,以期在预定时间内能发挥作用。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质量水平。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一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众多。建筑工程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二是质量的隐蔽性。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实质,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这点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
三是评价方法的特殊性。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检验批的质量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检验批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的结果。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资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二、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一些企业只是按照施工习惯进行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上一个工程这么做的没有问题,这个工程也一样不会有问题,以习惯代替严谨,以经验代替标准,缺少危险意识,企业的主要领导不能亲自抓,导致质量意识麻痹,以至于在质量管理中督导力度不够,实施强度不够,使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二是片面要求工程进度,轻视工程质量问题在经济复兴的驱使下,很多企业片面的追求工程进度,把完成工程进度,实现经济利益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点。由此,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们对质量工作的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管理,比如技术施工,质检等业务科室相互不能协调工作,企业内部联系不顺畅,同时总认为工程质量工作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因而忽视了对施工现场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致使施工队伍质量意识淡薄,由于现场操作人员多劳多得,只求快,赶进度,严重轻视质量,在工程施工中,不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操作,粗制滥造,甚至偷工减料。
三是细节处着力不够,管理不到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把它当成一个口号,一个标语,只做表面文章,没有质量管理细分精化于每一个影响质量的其点上,不能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从细微处入手,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不细分,不重视细节,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树立浓厚的质量意识
在工程管理中,必须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明确工程质量终身制。分期分批地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培训, 通过学习和考试。使大家都能系统地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和要领。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优质兴业”的经营思想和“创优质、树名牌、拓市场”的发展理念,使之形成一个“创优质工程光荣,建劣质工程耻辱”的质量氛围。同时,要树立科学的、严密的质保体系,扎扎实实地落实质管责任制。从项目到每个分部工程、到工段、到班组,都要围绕工程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制订出自上而下的纵到底、横到边的质量管理网络和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使之从项目经理到项目总工程师、工段长、班组长、施工员、质安员、材料员。资料员,到每个操作工人,都要明确工程质量的具体任务和各人职责。使工程质量项项有标准,人人有专责,样样有人管,天天有检查,工作有落实。
2、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一是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使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二是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三是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其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3、注重机械设备的管理
机械施工正在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在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数量、种类、型号不断增多,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优化工作日益重要。设备管理要注意正确选用机械,应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适宜的主导施工机械,各种辅助机械应与直接配套的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协调一致。若选用新购机械除应检查其质量合格与否,还应要求供应商指导或培训,协助解决安装使用中的问题。机械的管理应抓住“合适、安全、保证系统运行效率”的原则,做到人机相对固定。要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各部件的衔接可能松动,机件可能磨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保养与及时抢修才能保证其在使用中保持良好状态,达到额定的性能,减少闲置、损坏,提高使用效益和产出水平。
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一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构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的发展靠一定的结构支撑,只有在结构合理、功能优化、职责分明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
四、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快速发展,创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邬伟彬. 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建材与装饰,2007(8).
篇9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质量监管;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却依然有着各种各样令人担忧的问题,种种工程质量问题的存在,同各方面人员责任与质量意识欠缺有极大关系。因为管理方、设计方、施工方、建材供应方的很多行为欠规范,致使出现市场混乱的局面。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创新,努力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彻底改变当前建筑质量问题众多的不利局面。
一、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问题。
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可以说基本是健全的,但是在经过多年运行,经历了从建设工程核验制到建设工程验收备案制这两个时期之后,却一直无法走出狭隘管理的思维视角,更多地是用代替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模式进行管理,这种一方面监督管理一方面参与管理的思维与方法从来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建筑工程产品有其特殊属性,它的质量安全问题对于公众利益的影响很大,万一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产生的损害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可是近些年来的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所做的工作明显不如针对其他产品所做的工作合理。
(二)企业生产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如何同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有直接联系,可是现在很多施工部门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明显存在标准太低、管理太松、不够重视等一系列问题。
(三)法律法规问题。
已经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有些内容已经同新形势下的质量管理工作不相适应,法律法规的滞后给质量监管造成很大难度,政府的监管、企业的自我控制、社会的导向评价因为没有法律监督,均显得工作苍白无力。
(四)综合因素。
对于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原因很复杂,如市场环境的不规范、招投标工作的不科学,还有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技术水平的不够先进、控制方法的落后、工艺标准同工程实际的不协调等。
二、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一)形成系统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积极建立同经济大环境相协调的政府监督管理、企业自我控制、社会导向评价的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让管理链条能够相互衔接。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面形成稳态体系结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首先是政府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就是让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更健全,并且依照法律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工程的质量监管政策性及技术性都很强,有关部门与人员应当真正了解所负责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体现出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在政府层面确保工程质量。其次是企业自我控制,施工部门要拥有生产优势建筑产品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具备控制全部生产流程的能力,要在生产实践过程上逐步形成更高的质量责任意识,让企业真正为工程质量的提高负好责。最后是社会导向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技术类服务(项目管理、技术咨询、质量监理);满意度调查;专业机构的工程项目质量评价。
(二)形成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保障制度。
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并且完善质量许可制度、质量责任期制度以及质量保险制度,这三个制度对于改善工程质量管理能力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1、质量许可。施工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得到施工资质时,也要拥有安全生产的能力,以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近些年来,安全生产质量许可制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它的建立形成是使企业自我质量控制得到完善的基础,能够有效促进工程质量的进步。
2、质量责任期。建筑工程的质量责任期通常可以划分常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施工期间质量责任,指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主体在施工时由于自身因素形成的质量问题,各方分别承担责任;第二个阶段是工程保修期间质量责任,指当建筑物已经交付应用时,在一定期限内发现质量问题,仍由各有关方承担相应责任;第三个阶段是有效使用期质量责任,指在建筑物在规定寿命年限里出现结构质量问题,各责任主体负责到底。同时,还应当在质量责任期制度基础上建立并且形成建筑物使用年限告知制度。
3、质量保险。此项制度目前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实行多年,效果显著,我国经过几年探索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仍做得不到位,缺少有效的总结梳理,仍然需要加以改进。客观上讲,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形成可以在全社会角度维护工程质量意识,提升社会监督管理水平,让工程质量有总体提升。
总结: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含的层次多、角度宽、范围广,不是某个建设主管部门的单方面责任,而是要在工作中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坚持既定原则,另一方面可以作到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将各方面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提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而从长远角度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设计与施工部门的企业形象,这同设计施工部门的利益是统一的。相信伴随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家必定会形成更加统一的质量第一的责任共识,让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再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陆程赟.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体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9).
[2] 刘玉柏.浅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01).
[3] 王亚利.浅谈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创新路径[J].硅谷,2008(11).
篇1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三大战略、培育壮大四大产业体系为切入点,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为动力,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强化企业质量管理为手段,以全面提高质量竞争能力为目标,着力加大政府对质量工作的调控、指导力度,加强质量法制建设,健全市场质量规范,动员全社会投入质量振兴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全县各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经过5年努力,全面提高主要产业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力争使全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全县主要产业素质有明显提高,1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以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四大产业体系,并在省内、国内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组建2-3个以名牌产品为龙头,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产品质量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关系健康安全的产品全部纳入生产许可或国家强制性认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重点产品、主导和优势产品质量达到市内领先水平,出口产品全部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健全大中型企业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力争1-2户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申请发明专利5项,开发1-2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争创3至5个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品牌产品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和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2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争创国家及省部级建筑优质工程奖1-2项。
3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交通、旅游、通信、商贸、现代物流、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主要服务行业基本建立服务质量体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重点服务业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国家标准。质量诚信普遍提升,用户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数达到全省平均以上水平。力争创建1个省级名牌服务机构。
4环境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全县企业中实施清洁生产,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实现污染预防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事故风险,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全社会倡导开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活动,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有效保护,生态良好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持续扩大,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危害明显减轻,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逐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主要任务
1现代农业。抓好“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基本建成具有特色、结构合理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特色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上市农产品达到国家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和无公害标准,出口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同类产品质量水平。新增3-5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新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争取1个特色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注册和保护力度,着力培育绿洲瓜菜、果品和羊肉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2食品药品业。食品企业全部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体系,食品小作坊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药品、保健食品全部通过国家相关认证或审批,建立严密的质量监管体系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新型健康食品、天然保健食品、复合调味品等食品工业,着力抓好酒类酿造、面粉加工、专用油生产、瓜果饮料开发、辣椒色素提炼和配合饲料等产品的开发建设,积极培育以红枣、枸杞、瓜籽等小食品为主的休闲食品加工业,开发生产品牌终端消费品。
3现代工业。按照产业集群化、工业园区化、企业集团化、环保标准化的发展方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绿色、低碳、循环、安全为主导,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优势企业培育、结构优化升级和园区平台支撑四个重点,改造提升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传统工业,加快推进以煤炭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培育以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主的清洁能源,着力构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做大做强煤炭、化工、食品、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建设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4轻纺产业。通过贯彻实施新技术标准、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皮棉、酒类酿造、纸箱包装、肉类食品、手工地毯等产品质量全面提档升级。高起点加快新产品开发,缩短产品换代周期。主要产品质量优等品率达到95%以上,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开展清洁生产,积极推广循环利用工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培育、创建一批名牌产品,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5建材制造业。以空心砖、铸管、花岗岩板材、农机具加工等为重点,着力抓好铝塑板生产线、温室大棚棉被及卷帘机生产线、小型农机具改造等项目,积极扶持现有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6工程建设行业。以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和施工技术规程为基本依据,优化工程技术方案,强化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全面提高建筑、道路及水利工程质量水平,力争全县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先进水平,事关民生的保障性住房,全部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争创国家和省部级工程质量奖。
7环境保护行业。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强制性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专项整治,加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全县危险废弃物处置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废弃物资源化。进一步强化森林、植被、河流等自然生态保护。努力实现全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自然生态功能的基本恢复。扎实开展污染减排,实现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低于省限定指标。
8旅游行业。旅行社推行规范化经营;旅游星级饭店、旅游景区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经营、服务和管理;开展A级旅游景区品牌创建活动,实现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质量投诉受理渠道通畅,质量监督执法规范有力,服务质量和诚信度全面提升。
9商业服务业。全县商业企业全面实行产品质量先行负责制,严格执行“三包”规定。大中型商场、超市建立从进货验收到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商场、饭店、医院、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提升质量承诺层次和诚信水平。整体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稳步提升。
10各乡(镇)政府、有关企业要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质量振兴宣传和管理工作,为质量振兴提供必要的物力和人力支持。
三、重点工作
一)扎实构建产业标准化体系。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发展潜力、体现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品为重点,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体系,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高对传统产业、优势产品现行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艺、装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鼓励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大宗和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制定和完善包括产品品质、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环境条件等标准在内的农业地方标准。依据国家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政策要求,以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和企业为重点,加快构建节能减排标准化体系,制定生态保护区和城市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地方标准。加快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行业质量和水平。抓好循环经济标准规划实施,推进我县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二)积极培育和创建名牌产品。以重点产品、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以及市场占有率高、发展空间大、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产品,作为培育创立名牌的主要对象,制定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并扎实推进。坚持创建名牌、重在培育的方针,引导和督促企业,着力从产品研发、标准制定、工艺设备改造、质量管理、市场开拓、产品宣传等环节进行系统培育,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由省级名牌到中国名牌的突破。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强势、优势企业为主体,加强优质产品示范区建设。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名牌的违法行为,营造有利于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环境。
三)全面增强企业质量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关键工序控制、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纳入国家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强制性认证管理的产品生产企业,其产品必须获得生产许可或强制性认证。大中型企业和建筑工程企业全部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计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计量器具特别是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企业内部量值传递的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达到100%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达到95%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涉及环境保护的企业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涉及食品安全、医药和保健食品等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相关管理体系认证。大力开展质量兴企、质量改进、节能降耗等活动,重点企业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加强对重点产品的技术攻关,推进全县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四)加强质量检测技术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县级质量检验机构的建设力度,支持县级质量检验机构重点加强食品、农产品的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检验项目建设,提高食品安全保证能力;根据加强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监测要求,进一步提升工程和环境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为推进质量振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加大经济运行中的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依法加强对关系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节能减排的重点产品质量、重点工程质量、特种设备、污染物排放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食品、药品、饮用水、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工程建设、化学危险品及其包装、特种设备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工程的质量安全。建立完善质量问题追溯、缺陷产品召回、市场退出、责任追究等制度,对区域性、倾向性的质量安全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建立完善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信息通报、突发事件处置等监管制度,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及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突发事故。进一步加强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防止动植物疫情疫病、有毒有害物质和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商品进入输出。运用生产许可、市场准入等手段,有计划、有步骤淘汰产品质量差、工艺技术落后、能源资源消耗高、对环境有破坏作用的产业和产品,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
六)强化质量服务和信用管理。充分发挥质量协会、消费者协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检验检测、技术咨询、审核认证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检验测试、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质量信用评价、工程设备监理、服务质量提升以及环境质量认证和资质评定等方面的服务。加快企业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健全企业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信用记录,实行企业质量分类管理。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信息共享,银行信贷、政府采购、工商管理、工程招投标、质量信用评级等领域广泛应用企业质量信息,形成有效的市场激励约束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发改局、教肓局、工信局、财政局、科技局、建设局、交通局、环保局、水务局、农牧局、林业局、商务局、卫生局、国资办、工商局、安监局、统计局、旅游局、食药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县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切实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质量振兴工作,并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将质量振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制定措施,深入推进建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进行质量振兴责任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严格奖惩。建立质量问责制度,严格追究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县质量振兴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对各部门开展质量振兴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批评,并限期完成。
二)推进法制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质量法律、法规。将质量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全社会普及质量法律、法规知识,分层次抓好各类人员的质量法制教育。着力增强企业的质量法律意识,严格依法生产、依法经营。进一步加强质量执法队伍建设,改善执法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落实质量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质量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质量责任追究,保证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为质量振兴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