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有些地区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冰雹、高温天气等)的频率与强度加剧,根本原因是大量排放温室气体co2所致。基于这种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和农业部门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三低一高”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1]。

1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从2003年开始化肥农药使用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化肥中氮、磷、钾肥主要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煤炭、重油、磷矿石、氯化钾矿粉等,其生产过程中也要用到大量煤、气、油,化肥大量使用直接导致农业生产的高碳化和高污染化。据调查,2003—2008年水稻用药次数从3~4次/季上升到9~12次/季,最高达16次/季,稻田农药成本从150~225元/hm2增加至975~1 275元/hm2,其中化学农药占总使用量的93%。二是畜禽养殖业畜禽粪尿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溪河、鱼塘、农田占97.2%;使用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只占2.8%。三是秸秆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大面积露天焚烧量占总量的10%,导致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浓度的急剧增加,影响大气和水体质量,对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四是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农业机械使用面积越来越大,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导致石油燃料使用量的提升。

2对策

2.1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

一是推广秸秆还田,扩大冬季绿肥种植。绿肥不仅是最清洁的有机肥源,其还能有效利用农田残余化肥,减轻污染,改善土质,增加生物覆盖,减少耕地裸露,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按产秸秆18 t/hm2计算,相当于尿素195 kg/hm2、钙镁磷肥90 kg/hm2、氯化钾135 kg/hm2。据调查,冬季种植绿肥田翌年水稻产量可增加300 kg/hm2以上,共节本增收1 389元/hm2。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田间试验表明,采取秸秆还田的田块一般可增产3%~5%。二是引导积造农家肥。农家肥积造占用场地少、简单便捷,整个过程基本没有碳消耗,是低成本、低污染的绿色肥源,不但能有效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美化农村环境,还能降低化肥用量。三是全面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在60%以上,而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5%,盲目过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科学等,都会造成化肥利用率下降。通过对农田环境监测,以大量采样数据为基础,经专家系统探研出最优的配肥结构,减少单质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质量。四是推进绿色植保。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生态环保安全的综合措施,以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

2.2 建设标准粮田,提高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整合农田水利建设、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以机耕路为骨架、以田间道路为网络,平整土地,达到排灌自如和农业机械操作便利的标准粮田,提高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采取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简单松翻等措施,减少耕地翻耕,保护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土壤墒情,同时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水土流失和节约能源,发展循环农业。一是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如种植-养畜-渔业、粮菜-林粮-果蔬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空间、资源和技术作用,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实现一地双收甚至一地多收。大力推广稻鸭共栖、稻鱼共育、葡兔鱼共养等立体种养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种养效益。二是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模式。积极推广运用鸡粪喂猪、猪粪喂鱼、沼气发电、秸秆还田等模式。尤其要大力推广“猪-沼-灯-果”模式,以山地、大田、庭院等为依托,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形成物质与能源的良性循环[2]。

2.3开发农业生产新能源,促进低碳农业全面发展

农村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大量新能源增长点,若能利用新型能源转换技术进行开发,对低碳农业发展意义重大[3]。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生态工程。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将太阳房、日光温室或太阳能畜禽舍、沼气池和秸秆气化等农村新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技术进行集成组装,与农村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庭院统一规划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二是与养殖小区建设相结合,推进沼气工程

。要求各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养殖场,都要配套沼气工程,有效地解决畜禽粪便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问题,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三是与设施农业建设相结合,推进太阳能利用工程。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设太阳能日光温室,通过人工光、温、湿等调节,使农业生产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和限制,促进工厂化生产;利用太阳光热转换技术,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取暖器等渗透农村生活;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转换技术,将太阳能转换为独立的电能,用于农业机械、植保病虫物理防治器材等,减少设施农业对石油的依赖[4]。四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进生物能源工程。利用秸秆能源,将其生成的气、液、固态燃料直接作为生活用能,或深加工处理后可替代柴油、汽油等用于生产;开发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已被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其中主要的提炼原料是油菜,因此建立生物柴油基地必须巩固扩大油菜生产面积,保证原料供给。发展低碳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因此,除应制定发展战略、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外,还要加大低碳农业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了解发展低碳农业的好处,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3参考文献

[1] 谢立勇,林而达.适应二氧化碳肥效作用的农业技术潜力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161-166.

[2] 曾国揆,谢建.沼气发电技术及沼气燃料电池在我国的应用状况与前景[j].现代农业,2006(8):14-15.

篇2

1田东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

1.1推进田东县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重要手段。农业的推进需要现代经营形式,农业的装备需要现代物质条件,农业的引领需要现展理念,农业的改造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农业的提升需要现代产业体系,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农民,以最大可能地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竞争力,从而实现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目的。推进田东县现代农业建设不仅使农民从农产品的数量和效益上增加收入,还能够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收入。

1.2推进田东县现代农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推进现代农业,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和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3推进田东县现代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传统农业增产增效的主要途径是靠大量的投入,包括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等劳动力的增加以及耕地面积的扩大,该种主要依靠增加农业要素投入来达到增产增效的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增产幅度小,增效不明显,投入产出率低,土壤肥力下降,并且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4-5]。实践证明,该种方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加速推进。根据田东县人均耕地少、土地使用以家庭经营为主和农业资本积累薄弱等实际情况,采用新的科学技术,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实现精耕细作的集约经营方式,走劳动、资金、技术和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路,促进农业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率,节约资源,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2存在的问题

2.1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业市场风险增大

自我国农村改革实行以来,困扰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业稳定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且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该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产品短缺的时代已基本结束,进入了总量基本平衡的新阶段。步入21世纪后,粮食生产面积的下降局面曾一度出现,但经过政府的扶持,最近几年粮食生产连续增产;水产品、畜产品、水果及蔬菜等增长的速度均较快。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食品消费的需求虽然也在增加,但速度已明显有所下降,尤其对于城镇居民,其在食品方面的需求已基本稳定。由此可知,我国生产的农产品总量过剩,且该情况呈加剧发生的态势。而与此相应的,农业市场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2.2人多地少,农户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小

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基础性约束就是农业就业所占的比重过高,农户进行土地经营的规模过小。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930 m2,广西自治区是860 m2,田东县为730 m2,田东县比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低200 m2,比广西自治区人均耕地面积低130 m2,且农田的结构较为零散。据有关的资料统计,农民人均土地规模韩国是我国的3.5倍,日本是我国的7倍[6-7]。其结果导致农产品的单产虽然已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劳动生产率要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该种反差是我国小农经济最显著的特点,直接造成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卷化,对农民的增收产生严重影响,促使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整个社会收入相比明显偏慢。

2.3农民文化与科技素质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不少农民只会盲目种田,不会科学地种田及操作配方施肥,盲目地对农药、化肥及各种添加剂等进行过量使用。

2.4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薄弱,装备条件落后

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率不高,不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目前,田东县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现行的农业现代化与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相距甚远,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强,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造成严重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塘堰、渠道、水库淤积,抗旱能力弱;二是水利及排灌设施老化,对洪水的抵御能力较差;三是农业生产装备水平低。

3发展对策

3.1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8]。应按优质、高产、生态、高效、安全的要求,促进主要农产品集中到优势产业带和产区。发展畜产品及粮深加工,以促使畜牧业及粮食综合效益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以期培育出“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优势,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水产业及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发展。

3.2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搞好土地整理工作,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同时,对农产品贮运、加工、流通各流程及农业综合配套设施进行建设[9]。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种养业良种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等。针对农业灌溉设施的带病运行、老化失修、配套程度低,农村水、电、路及土地板结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加大资金及技术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3.3构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不断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创新,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普通教育相衔接的农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积极选择远程教育的方式对农业人才进行培训,完善农业人才教育的终身制度。对农业人才选拔任用的机制进行创新,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以促进各类优秀人才施展才能。对农业人才保障机制和激励进行创新,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制订出科学的人才激励政策,进而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促进人才的成长进步。

3.4完善农产品补贴制度

现在已经实行的粮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对于促进农产品生产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应当保持稳定并且不断地完善[10]。

3.5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发展机制

通过有力政策措施的实施,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引导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进入,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推广科技、引领市场、促进增收、带动农户等作用。对税收、财政及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行有效完善,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促使其发展壮大,进而促进企业带动农业现代化能力的提高。建立起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并积极进行完善,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等方式,促进农户与龙头企业相对稳定购销关系的形成[11]。

3.6推进科技兴农

针对农产品质量不高、进入市场难、附加值低的问题,以科技推广应用为着力点,着力促进农业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的形成。一是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融入科技。二是制定适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特点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标准,积极抓好实施。三是在科技应用中对农民的主体作用进行充分地发挥,培训科技当家人、明白人,促使农民科技素质的有效提高。

4参考文献

[1] 马怀礼,王小丽,迟宏伟,等.皖北地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58-20161.

[2] 姚於康.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7):178-181.

[3] 徐琳,张雯.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辽宁省五龙背镇的调查研究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86-17687.

[4] 刘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4):74-77.

[5] 张宝珍,陆祥林,章柏青.句容市现代农业现状及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391.

[6] 田建民,李昊.对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5(1):5-8.

[7] 王伯祥.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解决好相关联的几个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1999(1):17-19.

[8] 黄小兰,黄桂兰,赵登宏.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举措[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10-11.

[9] 关勇.兴安盟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与方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102-103.

篇3

关键词:无公害农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业生产,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无公害农业生产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无公害农业的意义、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发展无公害农业的意义

(1)发展无公害农业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有效保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对维护公众健康和食品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2)发展无公害农业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将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新时期促进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治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发展无公害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性收入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适应市场需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促进优质优价,是实现农业生产性收入增加的有效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1)缺少源头控制,市场准入制不能有效实施。虽然一些地方实施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规定凡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以及使用非禁用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的农产品,均禁止进入市场。但由于农产品基本由农户分散生产,并且自产自销,因此对这一极度分散群体的生产过程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事后责任更是难以追究。而且个别农户使用禁用农药,用受到严重污染的污水灌溉等现象仍然存在。

(2)农产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目前各地均加大了农产品的检测力度,但一些农产品特别是瓜果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超标现象依然存在。同时,一些农产品生产基地污染比较严重,严重威胁着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3)检测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蔬菜安全检测力量薄弱。目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基本为市级检测力量相对集中,市场检测简易,产地缺乏监测仪器的局面。对农产品质量难以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督检测。尤其是在市场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方面,虽然一些批发市场和各大超市配备了药残速测仪,但其检测行为只是市场本身行为,因缺少有效的监督检测,在检测频次、检测覆盖面、检测有效性等方面难以保证。

(4)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力量薄弱。据了解,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最高残留标准,而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只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残留量。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发展对策

(1)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要抓紧实施城区农产品田地外移,远离工矿企业等污染源;二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好新的基地环境影响评价,对基地大气、水质、土壤等综合检测,对不适宜的土地不再发展为农产品种植基地;三是要分步实施,重点扶持,对有条件的城区先行发展,并积极引导农民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四是对目前污染严重的农产品种植基地,一方面通过城市化发展作为建成区用地,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发展花卉种植、苗圃业等来取代农产品的种植[2]。

(2)抓住产地和市场2个重要环节,强化源头控制。要加强对产地环境的监测,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以保证产地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要求。做到定期监测与抽测相结合,并定期公布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优胜劣汰。要加大对蔬菜等农产品入市的检测力度,对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要重点监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仅要开展农药残留监测,对蔬菜等农产品本身质量还应进行监测,对有毒有害物质超限量标准的不合格产品禁止销售,并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和源头追溯治理。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检测行为,确保市场检测真正起到作用。

(3)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通过农交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览展示活动,大力推介和推广认证产品。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全面树立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促进农产品国内外贸易[4]。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农产品产销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农产品集散地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销网点、柜台和展示区。要充分利用当地农业信息网,尽快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公共信息平台,及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认证等信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网上交易。各地要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流通。

参考文献

[1] 芦静,温晓荣,罗鸿.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思考[J].现代种业,2009(1):10.

[2] 罗风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等.我国无公害农业生产发展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321-322,324.

篇4

关键词:庄河;现代农业;问题;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X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庄河确立了“一城两带”的发展格局,北部山区的绿色经济带与沿海区域的蓝色经济带将并肩发展,共同绘制庄河现代农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但是,在庄河,现代农业才刚刚起步,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相互交融,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为庄河经济发展助力。

一、庄河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有顾虑

尽管广大农民知道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内心仍然存在不少顾虑。一是由于对现代农业缺乏整体认知,因此对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心中没底。二是由于现代农业项目成本高,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很多农民不愿意自己发展项目。三是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将来无地可种,因此对其他人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有抵触情绪。这些顾虑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经营理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

现代农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增产的主要手段是靠现代生产要素的综合投入。而庄河许多现代农业经营户却始终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经营理念的束缚,主要还是把产量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增产的主要手段靠加大劳动的投入,通过精耕细作来提升利润的空间,这是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在这种经营理念的影响下,许多经营户的市场意识也比较淡薄,不能很好把握市场规律,经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部分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不容乐观。

(三)规模化经营比例过低

高利润率、高商品率、高技术含量,是现代农业的内在特征,这些特征要求现代农业必须进行规模化经营。但截止2013年底,庄河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农村集体土地只有12.7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8.3%。规模化经营比例过低,难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全面发展。

(四)经营粗放,技术依存度过低

现代农业是以技术为主导高效农业,科技依存度非常高,而庄河的现代农业大多是建立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之上,“资源依存型”特征非常明显,草莓、滑子蘑、水产品等农业产业项目皆是如此。在资源依存度过高的氛围下,粗放经营比较普遍,一些先进技术难以应用。

(五)经营模式不合理,成本过高

在庄河,农业大户普遍采取企业化自主经营模式,成本过高。比如,大连来宝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的来宝农业产业园项目,每年的经营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成本过高,导致产品价格压不下来,在市场上,很多产品还竞争不过以家庭作坊式经营的散户。

(六)市场体系不健全,销售渠道不畅

庄河尽管有许多名牌优质农产品,但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缺少大型专业的批发市场和综合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导致许多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没有很好发挥出来。在庄河,只有一个草莓批发市场,覆盖面明显不够。市场销售体系的不健全,使农业经营户的销售压力过大,许多经营户只能自己联系批发商。

(七)产业链条过短,产业间互动不足

在庄河,大多农业经营户都是单纯放眼于种植或养殖上,只有少数开发出自己的深加工产品,导致自己的发展后劲不足。而且,在自身工业化加工组织和商业化销售组织没有很好发展起来的时候,产业间互动也不足,许多经营户与生产企业、销售市场的对接能力较差,导致生产具有盲目性。

二、庄河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加强宣传,增强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水平

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当高度重视,通过农校、职校、新闻媒体、农业大集等各种平台或中介加强宣传,让广大农民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要素、技术、政策等知识;通过典型引领、搭建平台等形式,促进广大农民对具体项目的熟悉。这样,才能提高广大农民对具体项目发展前景和市场变化的预测能力,增强大家发展现代农业项目的信心。

(二)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技术依存度

庄河现代农业要持续高效发展,必须摆脱传统农业经营理念的束缚,通过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增加综合要素的投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现阶段,庄河应在不断加强设施农业技术含量的同时,广泛应用现代技术,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的技术依存度,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三)提高规模化经营比例,发挥规模效应

小规模经营难以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利润率和高商品率,也难以为新技术的应用留有空间,因此,庄河现代农业应不断提高规模化经营比例,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和大户的引领作用,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以规模效应带动现代农业全面发展。

(四)转变经营模式,建立“公司+农户”的连锁机制

农业大户自主经营模式成本太高,许多农业大户在成本的漩涡中被拖得筋疲力尽;散户分散经营,利润率、商品率、技术应用率都难以得到提高,而且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这种经营模式必须加以改变。最好的解决途径是走“中庸”之道,建立“公司+农户”的连锁机制,充分发挥农业大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实现育苗、品种、技术、收购、销售的区域整合,发挥集团优势,以规避市场风险。

(五)健全市场体系,发挥品牌效应

庄河经认证的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共有213个,省级以上名牌共有15个,庄河蓝莓、庄河草莓、庄河滑子蘑、庄河山牛蒡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庄河大骨鸡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地理证明商标。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庄河需要加强专业化市场体系的配套建设,通过专业化的批发市场和综合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品牌产品的市场集聚和辐射效应。

(六)实行“纵横结合”的发展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

篇5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问题;对策;河南鲁山

中图分类号 F32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11-01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伏牛山的东麓,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该县地形的生动写照。近些年,鲁山县委根据其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致富产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是新生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该产业高效快速发展。2012年,对全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

鲁山县虽然也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规划,但是缺乏全县一盘棋的全面规划,发展具有盲目性,部分规划缺乏科学性,未依据气候、土壤、技术条件、市场等要素通盘考虑,存在着隐形后患。

1.2 特色农业产业类别多

全县有林果、食用菌、中药材、蔬菜、茶叶、畜牧业等农业特色产业类别达到80多个,小类别特色产业有600多个,难以形成大的规模,不利于产业化经营。

1.3 未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

在鲁山县的赵村乡、磙子营乡发展茶叶产业逾53.33 hm2,引进的品种为福建省品种,因该品种适应气候为春秋湿润天气,而鲁山县春季多干旱大风,很难生产出高质量茶叶;在库区乡发展蓝莓基地逾33.33 hm2,蓝莓适应偏酸性土壤,而该基地位于水库上游,土壤呈偏碱性,蓝莓生长较弱,难以形成花芽,产量和品质均不好[1-2]。

1.4 专业服务组织不健全

虽然各个特色产业建立了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但是建立专业服务组织的目的仅仅是争取上面扶持政策,机构不健全,制度同一化,未根据自己实际制订出可行性制度,难以达到提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与加工的一系列化服务。

1.5 资金、技术缺乏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山区贫困县,鲁山县缺乏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资金,山区交通闭塞,信息闭塞,技术低下,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1.6 群众的小农传统意识不利于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虽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更加固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尽管他们自己小规模经营效益低下,但是当有人来搞规模化的特色农业时,他们却把自己的土地看成了“金疙瘩”,不愿意流转土地,致使特色产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习惯性的传统意识使农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更不愿意接受技术培训,增加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难度[3-4]。

1.7 销售渠道不畅,缺乏产后加工企业

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不能够根据市场来发展特色产业;缺乏产后加工增值链条,生产出的农产品经常出现价低甚至滞销现象,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

1.8 缺乏农业保险

特色农业保险的缺乏,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给特色农业产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2 发展对策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政府应加以引导,提供优惠的政策;农户应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科技、信息、市场素质;专业合作组织应该科学建立,发挥应有作用。

2.1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解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全局的、重大的问题。一是统一规划。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单靠农民是无法实现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聘请专家,系统科学地制定全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尽量避免发展的一时性、冲动性和盲目性。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政府针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资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出台优惠政策,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户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产品做好推介销售工作。三是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的投保。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对特色农业投保给予资金支持,使特色农业真正处于保险行业,以解除农户发展的后顾之忧。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专业合作服务体系。根据特色农产业特点,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制度,充实功能,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提供系列性全方位服务。二是建立信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各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应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及时收集信息,产品信息;推动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的大面积推广体系。三是建立农户培训服务体系。完善远程教育体系,定期向农民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四是建立销售、加工服务体系。组建专门的销售队伍,建设产品贮藏、加工设施,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增值,提高种植户的效益。

2.3 培养新型农民

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农民应该改变传统低效的种植习惯,解放思想,放弃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效益经营,自觉流转土地,实现一定规模经营,实现自己从农户到社员的转化,以规模增加自己收入。二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农户要自觉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管理、经营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新型农民,以科技增加自身的技术、收入。三是做好产后增值工作。不仅要学习栽培管理技术,还要学习贮存、加工技术,勇闯市场,以拉长链条、增加收入。四是拓宽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不要局限于农业范围,要在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同时,积极向观光农业发展,实现赏花、采摘、休闲、食宿一体化服务,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收入。

3 参考文献

[1] 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8-51.

[2] 谷树忠,杜杰.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问题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10):4-9.

篇6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村现代化;现状;问题;对策;湖北宜都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37-01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亟需将信息化转化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宜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道路,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目前,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促进宜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1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宜都市包括2乡7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个管委会,共有123个村、21个社区。总人口3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1万人,全市占地面积1 357 km2。自2009年以来,宜都市财政投入农村科技信息化资金330万元。其中226万元用于网络建设,48万元用于广播、电视传输,30万元用于科技培训,16万元用于数据建设,1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目前,全市共有移动手机21.7万部,电信座机3.86万部,铁通座机5 100部,乡镇以下拥有电脑1.89万台,村村都开通了宽带网,配备了投影仪、大喇叭等相应设施。

宜都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技110信息”系统服务为主体,多路径整体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技110信息”服务系统。指挥中心设在农业局,农业答疑专家32名,其中本地坐台专家4名。配有4部电话,5台电脑,2个显示屏,1个投影仪,2台服务车辆,负责接受农民科技咨询及农业生产事故、农资质量、农产品安全投诉。②“企信通”短信服务系统。重点任务包括传达农业生产中急、特、突发信息,如水稻稻飞虱、柑桔大实蝇防治等。仅极端天气预报,2012年已发送100万条次。③农业远程教育系统。由宜都市农业局、农广校承办,通过互联网建立音频、视频连接农户,目前全市已有50个视频示范点。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系统。全市各村全部配备了投影仪,有120个村开通了互联网,通过网上连接的方式就地培训党员。⑤广电服务系统。市电视台开辟了专门频道对“三农”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进行滚动播出,具体有《乡村进行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报》等栏目。市广播电台开通《农家顾问》专栏,配合乡村大喇叭工程,延伸到105个村。⑥报刊服务系统。由市农业局主办的《宜都农业》报,每月2期,每期10 000份免费发放给农民,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并及时农产品销售信息。⑦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及时提供农业气象资料,提前预警天气变化。

2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宜都市农业信息体系已经进入到良性的发展阶段。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村信息量不够,信息采集困难,规范化程度不高,缺乏农村信息化投资主体,组织机构薄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多数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虽然较以前更加迫切,但从整体来看,增强信息意识仍是我国农业信息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素质较差,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妇女、老人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农民主动掌握信息化技术,为计划生产、产品销售服务滞后[2-3]。

2.2 农业信息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农民需求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信息传播方式仍以单向为主,虽能将各种现代化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但是却无法及时反馈农民的需求。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对信息需求的涉及面越来越广,而现有的公共服务信息往往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庞大的农民群体对于更精细、更适合当地农业实际的信息需求,从而出现信息细分跟不上公众需求的矛盾[4]。

2.3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率低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网站和信息系统健全。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不富裕,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于添置信息化设备的意识较低。

2.4 缺乏农村信息化人才

我国政府对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重视力度不够,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多数农民利用信息的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不少村干部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农业生产盲目性较大,严重阻碍了农村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3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3.1 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在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政府必须承担主体角色,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能力,分别从政策扶持、管理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与重视,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操作:一是政府应加大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柑桔、茶叶、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三是切实降低农村地区电信资费,加大“家电下乡”力度,将电脑作为“家电下乡”的重点产品,提高电脑在农村的普及率。

3.2 提高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大农业信息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①可通过一些运用网络成功增加收益的事例,让农民充分认识到网络与其生产生活的关联。②有关部门应首先主动将信息送上门,当农民通过掌握信息增产增收后,便会自觉地收集信息。通过该方法可促使农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收集信息。③信息收集方式应由原始向现代化转变。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方式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快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④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程。通过“百万农民信箱”等重点工程,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流程,推动农村的新发展[5]。

3.3 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从2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涉农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通过跨部门协作,将各项业务放在相应的网站或网页上,让用户通过浏览固定“窗口”就能取得所需要的服务。二是推进信息内容的共建共享。强化涉农行政部门与科研教育单位的协作,在信息采集、加工等方面合理分工,分专题收集信息,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3.4 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地域农业信息系统

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包含柑桔、茶叶、生猪、山羊、劳动力输出、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农村的实际生产习惯和当地的技术条件,大力发展地域特色农业。

3.5 加强对农民的信息使用技术培训

农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培养,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①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资源,加强对农业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②大力开展农民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加强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同时,有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这支队伍成为既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又掌握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专家。③注重农村信息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稳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加大对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并提高整体素质[6-7]。

3.6 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力度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农业信息基础化建设。利用“三电合一”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方向的综合服务模式达到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交互性强、个性化的农业信息服务的目的,走低成本农村信息化发展道路。

4 参考文献

[1] 张安.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的作用[N].黑龙江日报,2011-08-15(12).

[2] 杨军喜,朱晓飞.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五大问题[J]信息化建设,2009(4):25-26.

[3] 吴永章.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化现状与发展措施[J].农业网络信息,2007(9):68-71.

[4] 项新.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10):36-37.

[5] 张博,李思经.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3):62-66.

篇7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00-02

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因此,当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关系着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还关系着中国农村教育的品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系着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目前,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迫切需要回答“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是什么?”“应当怎样发展?”等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下我国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正确分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某原因,是研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业发展起点较低

学历与能力差距较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整体上学历水平偏低。由于受培训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的学历、能力与达标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多数农村教师存在教育科学知识匮乏的问题,受教育视野不够宽广、文化知识不够广博的影响,他们无法运用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解决当前课改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教育科研水平偏低。从整体上看,教育科研水平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显著标志。农村学校普遍不重视教研工作,教研组形同虚设,教师对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便参与了教科研活动往往也是任务式的。不少学校没有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即使有少数学校承担了相关部门指令性的课题也是敷衍了事,难以取得实效。多数农村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团队的建设,没有将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导致了本来就处于薄弱环节的科研工作因为缺乏专家指导而陷入窘境。

2.专业发展动力不够

农村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发展规划意识。多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并没有随着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得到强化,反而逐渐淡化了。由于他们对教师职业规范、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价值等认识不足,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专业发展缺乏规划,丧失了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具有中级职称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相对较弱。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有一半以上已获得中级职称,但他们获得高级职称的机会微乎其微。因此,他们不愿参加或被动参加各种教师职前与在职培训、进修等活动,不愿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有的甚至是被动地融入教育科研团队。

3.专业发展后劲不足

我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以接受继续教育为主要途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取传统的高校模式、校外模式,且偏重理论,缺乏校本特色。近几年来,农村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开始采取校本模式,却仅仅停留在计划阶段,并未得到有效落实,这种有名无实的校本培训使得继续教育唱着新歌,却走着老路。农村学校教师在复制或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却忽视了自己的专长成长。

4.专业发展基础不牢

尽管国家一直强调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但是,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受经费、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将专业发展对象锁定为城区学校教师群体,甚至是城区重点学校教师群体,积极推动名师工程、名校工程,忽视了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如此一来,农村教师的外出培训、学习、深造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教师能够参与的由上级部门组织的面向农村的教改活动少之又少。因此,农村教师无缘参与高层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没有机会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停滞不前。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1.关注农村特色,拓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空间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师范院校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由部分师范院校牵头成立农村教师发展学校,进一步整合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搭建一个全新的合作平台,为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有力条件。同时,应采取在农村地区设立农村教师发展学校分校的形式,在没有条件设立分校的地方,应以流动小组的形式为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较差,农村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因此,应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在教师宿舍建设、特殊津贴、子女教育、专业进修等方面应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另外,还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专业晋升机会,为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2.重视校本教研,拓展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途径

篇8

关键词:农区畜牧业;存在问题;对策

一、农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霍林郭勒市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农户的牛羊5月上圈到夏季牧场,10月返回农区进行圈舍饲养,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夏季牧场牲畜只有圈没有舍,多是散养。尽管大通县畜牧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整体来看,大多数散养农户生产设施差,圈舍在大小、采光、保温等方面设计的不科学;饲养管理粗放,饲喂的粗料多精料少;畜禽圈舍环境潮湿、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即使一些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也存在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超期使用、大部分种畜禽场畜舍、饲养设备破损严重的现象。畜牧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不畅通;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畜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户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多是散养,规模小,大规模专业化养殖较少。现今农户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加上从事养殖业效益低,因此农户的总牲畜存栏量逐年下降,导致养殖业整体发展速度缓慢。

3、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明确,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大通县畜牧业经济内部缺乏主导产业,缺乏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各个产业分散发展,发展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近几年,霍林郭勒市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虽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其规模数量仍有限,加工业严重滞后,现有几家畜牧业加工销售企业加工销售能力有限。

4、重大动物疫病潜在隐患大。随着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动,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外省市引进,农村规模小、分散饲养的现状,使疫病的传播和发生潜在危险大,加之基层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旦出现问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大。因此,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5、发展资金不足。当前,霍林郭勒市暖棚养畜已显示巨大的增收潜力,畜牧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发展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一般养殖户缺乏资金,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发展壮大。业务部门缺乏技术推广、品种改良、科技培训等资金,因此要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

二、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为促进霍林郭勒市畜牧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不仅要明确大通县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而且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及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对主导产业起较强拉动作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养殖小区的建设,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带和主导产品群。积极争取畜牧业有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多渠道争取畜牧业基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采取国家、集体、个人投资的方法,扩大畜牧业的投资来源,鼓励农牧民投劳投资。进一步实施畜禽良种补贴政策,积极将动物防疫经费支出纳入常年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2、明确畜牧业主导产业。霍林郭勒市有辽阔的天然草地,环境洁净,土壤、水、牧草均无污染,具有发展高原绿色畜产品的优势。同时,霍林郭勒市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风情,畜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草原绿色环保牛肉类制品加工和酸奶、液态奶加工业绝对处于主导地位,使这部分产业优先发展起来,并通过这些率先发展起来的产业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如饲养业、皮革加工业等畜牧业产业及部门的发展,形成整个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3、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营。霍林郭勒市畜牧业必须充分立足草场面积大的资源优势,以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为导向,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品,突出发展高原牦牛、奶牛、肉牛、肉羊等产业,重点提高质量和效益;扩大鸡场仔鸡生产规模,以满足大霍林郭勒市及周边地区的需求量。构建与现代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生产供应体系;构建现代畜牧业新经济结构,实现畜牧业从单纯的饲养环节向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等环节拓展,实现畜牧业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发展特色畜牧产业为基础,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吸引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投资兴办产业;以科技为本,进行标准化规模生产,以树立自己的优秀品牌为要求来建设龙头企业。

篇9

关键词:民营;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对策

近年来,哈尔滨市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快速发展壮大,已成为哈市农业科技战线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发展,搭建起科技与农民对接的直通车,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应用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

1 哈尔滨市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发展情况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主要指非政府投资的,从事农业新技术应用研究、新品种引进与培育、农业新产品开发及适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咨询、服务、培训的机构。他们中有一部分已在在工商、民政或科技、科协等部门登记注册的,按照“自主经营、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运行。民营农业科技机构随着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而迅速发展,因区域特色经济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壮大,其发展主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行业协会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受当地的县域经济的发展、种植结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化程度及当地政府的鼓励、引导、示范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哈尔滨市民营农业科研所达到80余所,农民专业合作社4000余个,农业行业协会50余个,专兼职从业科研人员达到500多人。研究领域已涵盖农牧渔等各方面。现有民营农业科研所在哈市八区十县的发展分布并不平衡。其中,阿城区有12所,主要集中在蔬菜育种、水产养殖等领域。尚志12所,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业、食用菌、蔬菜育种和中药材等领域。五常10所,主要集中在水稻育种和病虫草害防治等领域。双城4所,主要集中在玉米育种培育行业。巴彦6所,主要集中在玉米、大豆和特色农作物育种培育行业。宾县5所,主要集中在玉米育种、养蜂技术等领域。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兴起改变了单一的由国家办科研的局面,已成为国有科研机构的有益补充,是哈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是良种良法技术创新平台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创办者主要是种养殖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农村民间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他们在一没有国家科研立项、二没有政府科研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同体制内农业科研工作者一样不凡的科研成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他们是土地的主人,对土地的感情最深、了解最透。他们不仅是勤劳致富、推动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而且是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实践者、创造者、传播者。他们扎根基层、贴近三农,科研选题方向与农业生产一线需要无缝对接,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满足农业生产现实需求,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国有科研机构科研与生产脱节的“两层皮”问题。他们通过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摸索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品种,其研究项目往往能对农民增产增收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强。

1.2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助推器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针对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研制开发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品种、新技术,对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加快哈尔滨市特色农业产品产业化进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大做优特色产品,有效地发挥起联结农户、企业、科技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

1.3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是农村科技示范推广服务的基地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科技人员是农村农技推广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田间地头、牛棚猪舍手把手向农户传授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切实管用的科技服务,建起科技与农民对接的直通车,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科技含量,有助于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从而增强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提升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是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哈尔滨市民营农业科技机构虽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整体上仍处于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慢、创新能力弱、科研水平低的发展阶段,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2.1 农业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普遍存在着研究基础条件差、科研手段落后、科研设备缺乏、试验基地规模小等问题。民营农业科技机构一般起步都是由能人或者一、二项创新技术所发展起来的,起步规模较小,自我积累不多,资金实力有限,在科技研发、推广应用过程中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民间集资和自身的积累,投资金额极其有限,资金需求缺口较大。由于农业科研具有风险水平高、创新周期长、回报率低的特点,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又普遍缺乏信用担保,商业性金融机构对营农业科技机构贷款发放较为谨慎,贷款条件严格,使其一般很难获得各类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性金融农业科技贷款的门槛高,我市农业科技风险投资规模发展比较缓慢,使得民营农业科研机构融资更加困难。加之与国有科研机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待遇不对等,民营农业科研机构也很难争取到政府在科研项目立项及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支持。

2.2 农业民营科技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农村高素质人才往往集中在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而从事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大多是农民土专家,主要分布于传统农业产业领域,全日制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的农技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农技队伍面临着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技术老化、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大多数民营科技人员长期在基层乡村工作,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难以跟上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农业科技的特点是公益性较强,一些适用技术的传授与推广,均属无偿服务,农技人员技术性收入偏低,使得很多农技人员为自身生计而分心分身、身兼数职、事务缠身,很难集中精力发挥其专业特长。

2.3 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公平规范的政策环境是稳定和发展民营农业科技、聚集民间科技力量的基础。哈尔滨市民营农业科技机构还处于自发的无序发展状态,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管理还未纳入我市科技行业的统一行政管理渠道中,针对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发展,目前哈尔滨市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由于一些成果还不是很成熟,加上长期存在的偏见,许多部门和专家对民间农业科研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看不上眼,导致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科研经费的争取、科技贷款的使用、科技成果评选等方面,还不能享受与国有科研机构同等的政策待遇,科研成果转化时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2.4 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落后,创办者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哈尔滨市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创办人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者较少,缺少素质高,既懂科技又懂管理,善于开拓市场的复合型骨干人才。相当一部分民营农业科技机构是凭借创办人传统的办法和经验,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团队合作欠缺。同时,他们由于受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和眼界低、思路窄的限制束缚,还存在着农业技术提升缓慢,获取农业科技信息不及时、渠道不畅,现代信息手段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交流不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

3 对策与思考

如何实现国有、民营“两条腿”走路,在推动各级农业科研推广事业单位发展的同时,引导民营农业科技有序发展,打造一支机制灵活、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农业科研推广生力军,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适合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快速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对民间农业科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制定出台促进民营农业科技机构进一步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解决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其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撑。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民间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领办创办民营农技机构,形成多部门推进、多主体参与、多类型组建、多层次发展的格局,推进全市“科技兴农”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二是将民营农业科技的管理纳入哈市科技主管部门的管理服务范围,加强业务指导,合理安排科技计划、项目指标,加大对其科研经费的扶持力度,对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三是提供利于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如,允许用于研发的经费在税前列支,对引进国外的先进种苗、技术实行减免税。民营农技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活动,经认定,可申请免征营业税。技术性年净收,可申请免征所得税。四是在民营农技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鼓励技术入股。鼓励有显著成绩的科技人员持较大股份,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成果入股比例可不受限制。五是在科技成果评选、科研课题立项、成果转化、职称评定等方面,有关部门要给以支持,政策上一视同仁。六是鼓励和引导民营农业科技机构依托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和科研条件,积极承担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开展经常性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与推广、技术咨询和致富科技信息等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政府可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对其所从事的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提供补偿。

3.2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科研融资渠道

一是加大对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和指导金融部门对民营农业科技机构贷款的担保措施和信贷程序,完善农业科技小额信贷机制,改革农业科技贷款管理办法,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拓宽贷款主体、延长贷款期限,提供低息贷款和政府贴息贷款,发挥政策性金融对民营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作用。二是以国家农业政策为导向,以国家财政资金为支撑,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支持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为民营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以“银行机构+担保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特色贷款模式,为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三是发挥农村合作金融的作用,为民营农业科技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在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企业、供销合作社联合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和资金互组织。四是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风险补偿基金,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各类农业及涉农企业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五是鼓励和支持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降低经营风险。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及农业科技保险的保费补贴,扩大农业保险险种覆盖面。

3.3 建立完善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高民营农业科研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对民营农业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业务进修,使其开拓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农技研究水平,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力。二是依托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以提高科技素质、从业技能、经营能力为目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大力普及推广现代种养殖技术、管理理念,着力解决民营农业科技机构从业人员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差、经营能力弱的问题。三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挖掘农村乡土人才,建立和完善“乡土人才库”,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不离乡、不离土的农民专家队伍。四是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农科大学生到民营农业科技机构、乡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业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工程,为民营农业科研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3.4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创新能力

篇10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问题;发展对策;安徽合肥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98-01

近年来,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龙头集聚加快、合作组织提档、园区承载增强、加工加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农业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发展持续加快,培育壮大了一批“效益百万、经营千万、服务万户”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值5年来始终位居安徽省第一,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虽然合肥市龙头企业种类多,数量多,但规模小,档次低,加工能力弱,带动力不强,科技型、创新型龙头企业较为缺乏,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实力偏弱;二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农村政策政出多门,投入分散;四是村企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有待进一步强化;五是企业融资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2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拓宽思路,提升产业带动辐射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拓宽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模式,提升产业带动辐射能力。继续探索产业化构架模式。不断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的运作模式。要不遗余力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坚持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拓展服务模式。探索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定向投入、定向收购、保护价收购、订单农业、定向服务等新形式,与农户构成相对稳定的供销关系,同时为农户提供农资、信息、技术、购销等服务。拓宽互联体制机制,指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入股,形成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打造互利共赢的共同体,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促进农民实质性增收[1]。

2.2 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并完善高水平的研发机构,继续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创新作用,从政策、资金等各种途径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龙头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加强其在政、产、学、研对接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科研机构院所、企业、高校等主体在自主创新中的统筹引领、宏观协调的主导作用,有效集中财力、物力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机构尽快建立自主创新机制,吸收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机制,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与农业产品,攻克一批农业生产技术核心难题,努力打造符合合肥市实际的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的新标杆。出台鼓励和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省市农业科研机构院所与高等农业院校适应市场需要,主动与企业接触,将科研成果通过企业平台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不断激发各类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力[2]。

2.3 以宣传推荐为平台,推动企业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各地区农业综合信息网、农产品交易网等网络的作用,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传推介力度,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网络推广,宣传名、优、新农产品,交流市场信息,拓展供销渠道。积极探索搭建农业产业化主体的合作平台,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参与国际、国内的交流合作。积极利用合肥市的地缘优势,支持和鼓励引导农业企业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开展业务,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做强做大。积极探索发展会展农业,加大力度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展销会,宣传推介本地区、本地域的名、优、新农产品,充分利用上海、北京等平台,大力推进合肥市农业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拓展合作范围。

2.4 以政策体系为保障,加强整合资金支持

政府主管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对目前农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要积极完善、充实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用水、用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切实贯彻落实。在经济下行、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要着力协调农业融资困难及企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力争持续增加用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规模,加强与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力度,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实施倾斜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发展[3]。

2.5 加强招商引资,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合肥市政策、区位等比较优势,紧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合肥、上海、北京农交会等各种平台,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放眼长三角、珠三角、山东、河南等先发地区,务求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产业、规模化种养、林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瞄准世界500强、“央字号”、国家级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企业来肥投资兴业。

2.6 以内部管理为基础,统筹农业园区发展

一是新方式管理,建立和完善园区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园区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股份合作、生产合作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参与园区建设;以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园区用工制度、生产标准、工作流程与制度、工资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实现农业园区的工业化管理。二是高起点定位,制订和完善园区规划。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坚持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示范性与效益性的统一,在规划层面就要注重现代生产要素的集成与扩展。要以产业为基础,突出区域特色,充分考虑生产布局、产业衔接和循环发展,真正使农业园区成为推动农业增效的载体,带动农民增收的平台。三是高水准集成,打造和培育园区品牌。四是全方位服务,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项目资金,完善园区道路、电力、灌渠等基础设施[4]。

3 参考文献

[1] 程志强.农地流转形式和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的契约安排研究[J].中国市场,2012(46):83-89.

[2] 郭文宝,叶良均,戴元坤.当前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合肥三县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29-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