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采购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精细化管理;实践;管理制度;服务流程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以最少管理资源和成本为主要目标,并具体明确量化管理责任,它讲究细节、重视落实、质量和效益,要求专注的将每一件事做好,在每一个细节上力求精益求精。这完全符合现代医院发展、服务质量和社会分工细化对现代管理工作的要求。所以为了让医院后勤管理为医院发展以及医疗工作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需要加强精细化后勤管理的实践,进而提高后勤管理的执行力。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精细化管理主要依托常规管理,但是其管理思想和模式则是基于常规管理进行的更详细、深入的研究,其管理目标致力于管理成本的有效降低以及其过程中所占资源的有效减少。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可以由7个方面来展开描述,①精细化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中使用的一种基于科学的管理方法;②精细化管理推崇遵循制度和程序,而不主张人治;③其管理所研究的对象包括生活中各类别和类型的组织,特别是一些管理处于上升期或者转型的组织;④精细化管理重视对组织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并领会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和思想;⑤它反映了企业对管理的极致追求,也是具体体现精益求精思想的方法;⑥精细化管理侧重于在原有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改进、完善各单元和运行环节;⑦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个体和整体、短期和长期利益的融合。
2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实践
2.1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涉及医院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是为了规范化、细致化管理医院后勤各项工作。就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来说,首先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各部门单位之后方可进行实施,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时应该遵循四大原则,即全面性原则、数据化原则、底线原则及交叉性原则[1]。只有遵循了这个几个原则,才能让后勤部门全员积极投入到精细化管理中,才能更科学、严谨的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并促进下一步的完善,才能清楚认识到可不可以、需不需要再细分这2个问题,才能通过责任的明确解决管理中出现的交叉性问题。
2.2管理制度精细化 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制度管理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完善和健全、落实相关工作制度,才能使得精细化管理有效的开展下去。通过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进而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同时也要逐步细分各班组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技术要求和岗位职责的完善[2],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制度的作用,保障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顺利进行。当然,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了解和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已掌握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才能将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准确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在工作中不断督促自己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地达到精细化管理效果。但还需要在严密性、可行性、o偏袒及时效性原则下以加强管理组织结构的完善和制度职责的完善及督促落实来实现管理制度的精细化。
2.3服务流程精细化 服务流程精细化主要可从门诊服务、水电工修为服务及物资管理流程上入手,其门诊服务流程可借助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服务流程的优化[3],这样既可实现患者就医信息的传输,也能为患者提供信息获取的平台,同时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信息的查询,例如可以为医师提供患者各种检验结果,提高疾病诊疗的质量和效果。水电工服务流程上的精细化就需要要求各班组实现全天候值班[4],并保持值班电话的随时畅通,以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抢修,还需要加强日常维修管理,定期检修,同时还可以成立一个运行保障科,设立水电方面的维修和供应部门,明确各部门相应工作内容和责任,以便更好的完成任务和工作。就物资管理流程的优化则需要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及采购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加以实现,按照制度落实物资采购目录的制定,采购方案的落实和审批,及物资采购,并严格按照相关考核标准,予以全方位监管,以保障采购的合理、有效,按计划和需求予以物资供应,严格定额使用,量化管理。
2.4人员管理精细化 医院后勤管理人员数量较多,但是就精细化管理来说,并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要求兼并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越多越好[5],但就目前医院后勤管理人员来说,这一类人才正是缺乏。而且精细化管理虽然不主张人治,但无论是管理制度和方案的制定,还是其落实,均是人去执行的,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就是人员管理精细化,也就是要求医院要定时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技能水平,进而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总而言之,随着后勤精细化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往后勤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后勤管理部门本着"精""细"原则,对各后勤部门严把关,使得各后勤部门出现了众多工作亮点,也明显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后勤服务满意度,也降低了能源消耗指标。但后勤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持久性的工作,医院也需要充分认识该管理理念的性质,摈弃急于求成的思想,更深层次的推进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沈崇德.以精细化管理之手塑造中医院品质之形--以后勤品质化管理构建中医院全新保障体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67-69.
[2]王建昌,卢少宏,章泽彪,等.我院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0):790-792.
[3]马.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1(87):136-137.
篇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医院 后勤保障 应用探究
医院作为一项公共基础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内容又涉及到饮食、水电、安全消防等多个方面,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越来越高、医疗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更有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被应用于医疗事业。为了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水平,我们必须对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根据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1 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科学化管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由于其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及领域。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是量化考核、细化目标、精益求精和精确定位。把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就是在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做到奖励和惩罚要及时履行,且考核要及时,定位也要比较精准;在进行任务分配时,要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只有把任务进行仔细的分解,让每个人的目标都明确了才能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而精益求精则是指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求管理人员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工作,使得工作能够完成的更加完美。只有把医院后勤的工作进行细化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细致处,才能提高各部门的运营效率,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明确的规章制度才能够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对医院后勤工作的管理。
1.1 传统观念束缚了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发展
我们知道,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致力于细微处发展,打破原有管理上粗放的先进管理模式,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那么将会大大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但是就目前的发展而言,精细化管理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传统粗放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在实行精细化管理时极为不顺。在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下,在管理上渐渐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隐形条例,使得人们的执行力大大下降,所以对医院后勤的工作进行管理时,就难免会比较粗糙,不利于像静、细的方面发展。
1.2 精细化管理落实不力
在我国,对于一些单位或者是企业的管理大都是根据现状摸索而来,在长久的实践里,形成了比较符合当时情况的管理条例。但是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不断地完善,传统的医院后勤工作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医疗体制的发展,所以精细化管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现阶段的多数医院却缺乏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医院的发展阶段引入欧美的先进理论,超越了现阶段医院发展的阶段性,使得理论与实际发展严重不符合,所以在医院的后勤管理上成效较小。在一些基层的单位,传统管理观念就更加深入人心了,对于先进的管理理念总是没有太强的学习欲望,即使迫于形势去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缺乏一种探究的精神,在实际的应用中就更加匮乏 ,所以在精细化管理的运用上总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比较实际的做法去落实。
1.3 精细化管理的质量不高
精细化管理的本质说到底就是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细枝末节。在医院的后勤保障岗位,许多的管理人员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意识不够,所以在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医院后勤保障管理时,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档次,这样的结果固然有管理的目标没有细化到人、事或者物上,或者是管理措施不具体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在管理过程中责任分工不明确,所以工作时没有一定的规章可循。如果在后勤工作中,没有明确规定哪一个区域的工作归具体哪个人管理,那么就会出现一种你不干、我也不干的现象,反正也没具体规定到底归谁,这样责任不明确就会造成工作人员的懈怠,致使作风松散、管理也较为松懈,不利于医院的长久建设。
2 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管理的范围
医院后勤的保障工作是支撑医院运营的一项重大部分,承担着医院建筑规划、院内保洁绿化、水电冷暖的维护工作以及膳食的供应和管理等工作,是保障医疗物质基础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后盾,所以做好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医院正常运行有着重大作用。
2.1 制度完善精细化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医院后勤管理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在医院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模式被不断地引入。医院后勤管理作为医院整体运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要有相应制度进行管理。首先我们要注重的就是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健全了各项精细的管理制度,才能在进行医院管理时有规可循,而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说到底就是对人、物及财的管理,只有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令或者条例条令,再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管理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实际的管理条例,并且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发展,才能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其次,各项制度必须要全方位覆盖后勤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每一处,使得精细化管理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能。再就是,对于规章制度,务必要让每一个参与工作的人员都要熟知于心,这样在工作时才能够尽心尽力,在对工作人员进行业绩考核时,也能公平公正地按表现评定奖惩,在工作人员之间形成较为公正清明的竞争之风。
2.2 工作流程精细化
在工作流程精细化的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其中包括了门诊服务流程、水电维修服务流程以及物资采购和管理流程等。在门诊服务流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之便,建立门诊医生工作站,使得就医信息化、效率化和挂号、就诊、付费、检查和取药一站式信息传输,这样的信息一体化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就医取药时间,还能够让病人的信息简单明了,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为患者争取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间。在医院这样的公共设施场合,每天出入的人员多、人流量较大,水电的消耗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医院中许多的医疗器械都需要用电来维持,所以水电供应成为医院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中怎样把水电的维修服务做到最好是后勤管理人员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医院作为一个服务于大众的公共建筑设施,每天要消耗的物资不计其数,医院的物资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采购,即药品、医疗器械和通用物资三个部门,然后由物资采购小组进行领导,再由管理办公室进行集中管理。通过物资采部进行询价、批量集中采购和定点采购的方式来进行质量和价格的双重保证。
2.3 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在医院中,工作人员何其多,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也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劳动的积极性,从而为医院自身的发展做出贡献。首先,我们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和详细规划,只有明确好用人制度,增强用人、选人的公信度,继而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养制度,才能为医院输送人才,保障医院的有效发展。再者,要积极创新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干事I的激情与活力。其次,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文化管理,在工作人员进入岗位后,应该对他们进行管理理念、专业素养以及文化水平的提升,只有对他们进行医院文化理念的灌输,才能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以期在自己的岗位上承担起责任,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3 怎样进行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了让医院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必须对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3.1 注重精细化管理观念的科学树立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细化管理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并且对于提高管理效用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所以在随着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也要不断地进行强化,在实践过程中,更是要不断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以此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认知,从而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不但如此,还要把精细化管理理念与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连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只有让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发挥出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在保障医院各部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时,还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3.2 注重各种管理制度的精细化管理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后勤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我们必须要具备较为专业的技术和较宽的知识面,更要注意制定各种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精细化管理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在进行制度的制定时,我们还要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并且以医院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为基础,才能有效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监督,致力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4 结语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完善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体系,从而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安军.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900-900.
篇3
[关键词]成本;精细化管理;费用控制
[DOI]10.13939/ki.zgsc.2016.40.074
1 前 言
现代企业发展历程中,传统粗放型成本控制管理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市场竞争要求。并且,成本因素作为当前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及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重要内容,对成本控制与管理内容进行优化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够优化内部成本控制与管理手段,实现成本因素的掌控,占据市场优势地位;另一方面,解析成本精细化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对探索企业未来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2 成本精细化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现状
2.1 成本精细化管理现状
2.1.1 粗放式经营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自身的发展受到传统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影响,粗放式的经营理念在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一定影响,致使企业自身寻求体质改革与创新受到阻碍。在粗放式经营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受到阻碍。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角度而言,粗放式的经营互动,致使企业自身缺乏良好的成本管理环境,市场竞争力低下,迫切需要精细化管理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1.2 内部管理相对混乱
当前成本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进行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探索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路径受到阻碍,企业自身对精细化管理认知程度存在不足,造成内部管理混乱。一方面,精细化管理流程混乱。精细化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等。但当前企业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针对性以及强制性措施运用能力低下,导致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要素控制存在弊端;另一方面,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生产与经营环境,实现对各项基本资源的有效控制。但精细化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并未将内部流程进行详细划分与优化,存在的隐性因素未被细化。致使各项点、线以及面等结构的协调机制缺乏,阻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2.1.3 目标执行力低下
目标执行力低下问题,是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缺乏控制政策的执行能力。在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目标执行力低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实现精细化成本控制,但投入与产出比例之间的关系严重不均衡,致使成本控制实效能力低下;第二,对采购过程细化缺乏完善,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采购信息与采购项目缺乏深入分析,采购项目与企业发展目标严重不符;第三,企业会议缺乏实质性问题的探究,未对精细化管理的创新优化提供具体措施,精细化管理创新与发展不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得到落实。
2.2 成本费用控制现状
2.2.1 费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当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效果与产品质量、定价等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企业具备的成本费用控制理念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发展需求,费用控制角度存在权责不分,职责履行不力等状况。一方面,在管理者层面。管理者对费用控制理论观念相对落后,新型成本控制方法与控制理念缺乏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应用;另一方面,基于员工层面,由于决策内容不能够发挥实效,员工在执行并落实决策内容的同时,成本费用控制不能够落到实处。作为企业发展的两个主题因素,对费用控制执行与贯彻并未发挥出具体效果,费用控制环境基础相对薄弱。
2.2.2 核算、预算管理不到位
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状况的影响,受到规模与生产工艺等各方面的限制,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并未进行专业化处理,由内部财务人员进行核算。此种状况的产生,导致成本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设计以及零部件工艺发展状况相悖,很难形成健全完善的核算体系。同时,企业发展中,预算环节作为控制生产成本,保证与目标预算相一致的重要环节,编制过程缺乏科学、合理性的论证机制,多流于形式,实际效用有限。基于预算与核算角度对企业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预算目标与实际预算存在差异,核算质量严重影响企业成本精准度,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成本控制缺乏良好预算及核算体制保障,削弱市场竞争力。
2.2.3 费用监督执行体系缺乏健全
监督体制是保障企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并且良好的监督体制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进行监督,对各个环节存在的生产因素进行监督与管理,维护生产效益性。但在成本控制方面对费用进行监督,存在监督执行体系缺乏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出现,企业自身成本控制与监督项目产生的费用问题得不到机制反馈,财务部门在生产经营中处于被动地位。
3 解析成本精细化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途径
3.1 成本精细化管理途径
3.1.1 营造细化管理环境
精细化管理内容不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可见,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重要文化内容,将该项内容与精细化管理手段进行结合,在企业内部营造精细化的文化氛围,培养企业内部人员具备精细化的思维习惯。企业可充分利用会议、讲座、网站宣传以及自动化等各项载体,宣传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做到员工真正掌握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因素,将精细管理的核心、内涵以及灵魂等各要素充分融合,形成良好的精细化管理氛围,为全面推广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精细化管理环境的营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自身的要求。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精细化管理环境,将该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各项生产环节中,在内部构建精细化管理环境。
3.1.2 改善内部管理模式
改善内部管理模式,是当前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新传统的内部管理模式,有利于新模式在企业内部逐渐适应企业发展环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基于客观角度分析企业发展现状,对内部管理当中的各项弊端采取有针对性与强制性的措施,将眼光放在内部精细化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对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出具体要求,整合并提炼其中蕴含的各项基本因素,为企业高效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其次,减少管理层次。基于当前各个部门对于自身职责的确定,将内部的组合模式进行优化,重视高效率,高精干的原则体系确立,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合理化配置。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将涉及企业发展各个环节中的点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最后,详细划分责任成本管理单元。企业确定年度成本精细化管理目标,将责任明确落实到各个生产部门中,实现各个层级部门的协调发展,保证权责划分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各项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将企业精细化管理进行落实,为健全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奠定基础。
3.1.3 制定目标预算体系
企业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分块分解。在进行单位考核的过程中,按照预算资金块确定预算目标,在未超过预算标准方面,可充分获取相应的资金运用状况。通过制定目标预算体系的建立,对全面化预算管理进行控制,做到预算指标落实到个人。在企业内部形成自上而下、上下协调的预算编制机制。对细化管理因素进行划分,分解为“全面、全员、全额与全过程”细化管理项目,将预算管理机制因素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生产经营精细化事前控制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成本精细化管理,能够将各项预算指标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对各项成本信息全面考察,为编制工作开展制订详细工作计划,建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
3.2 成本费用控制途径
3.2.1 拓展成本费用管理范畴
现代市场竞争环境的逐渐恶化,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需要充分拓展成本费用管理的范畴,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范畴。这一方面的内容,不仅仅影响着产品生产成本因素,在信息成本与基础成本方面均需要有所涵盖。成本费用管理不但需要对生产中涉及的成本因素进行控制,还需要对项目完成后产生的各项维修费用进行管理。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下,成本费用控制内涵当中依旧包含了多项需要控制内容,对企业发展中隐性信息成本进行控制。现代化发展,虽然增加了各项隐性成本费用,使得费用控制难度增加。但信息化技术手段也为成本费用控制的关联范畴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拓展信息化成本费用管理途径,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3.2.2 强化成本费用预算与核算管理
根据企业成本控制的根本要求,组织各部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指标。根据在企业方面的运用,按照“零基预算”的根本原则,不考虑企业内部产生的历史与现实的费用水平,从零开始,对企业独立支出项目进行协调与控制,分析支出必要性因素。避免在不合理的状况下,影响预算的可行性与真实性。企业成本费用预算指标,需要与成本实际费用保持一致,以便于审核与执行状况的考察。同时,在核算方面,可运用成本核算新型的核算方法,逐步推行作业成本法,将该成本法的核算原理应用在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层面中,基于生产工艺当中的各个环节对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实现与预算、核算为管理体系的综合性管理指标。
3.2.3 健全成本费用控制体系
成本费用控制体系的建立,其中包含多项内容。各项内容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健全与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首先,建立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设立成本控制小组,组员由各级领导以及基层单位的负责人组成,该小组挂靠财务部门,但具备单独的执行职能,为内部成本费用控制提供保障;其次,建立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基于会计法的基础之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并控制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其中包括预测、分析、考核、审计以及战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再次,建立核算制度。基于生产特点以及自身经营目标,制定成本核算制度。该项制度建立后,实现成本费用归集处理;最后,建立责任制度与考核制度。成本费用责任制度,主要是指将细化的指标内容进行层层分解,将指标因素具体划分到单位。考核制度是对内部完成成本费用控制状况进行集中分析,对责任中心进行评价与审核。
4 结 论
总而言之,成本精细化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两项基本内容,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成本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对内部成本涉及的各项因素进行细化,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性。成本费用控制,主要是基于成本控制的一个角度,对费用进行全方位管理与监管。虽然两者在实际含义存在一定区别,但其目的相同,都旨在为企业发展创造利益。
参考文献:
[1]闫萍.浅析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J].会计之友,2011,10(10):28-29.
[2]冯敬培.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煤炭经济研究,2010,4(9):67-70.
篇4
关键词 企业 精细化财务管理 资金 建议
伴随着经济体系分工的细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整个经济进入微利时代,现代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企业普遍感受到高成本低利润的压力。面对利润逐渐下降的状况,现代企业必须及时转变财务管理的思路和观念,完成财务管理从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从而方能适应整个经济的发展态势。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1.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首先,作为现代企业运转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财务管理是指企业财务部门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按照企业财务管理中客观环境、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的变化,为了将风险维持在可控范围内而不断完善和改进的一种财务管理手段。
其次,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方面确保企业的安全,即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来为企业筑造防火墙,将经营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为企业增创效益,即通过优化流程规范业务来降低成本、通过拓展管理领域与延伸财务服务,以财务的眼光来统筹管理企业的资源,从而挖掘财务增值和促进收入。
2.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
精细化财务管理具有如下特征:精细化财务管理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手段为平台,这就要求企业采取措施构建完善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精细化财务管理以细化财务管理内容、拓展财务管理领域为重点,这就需要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生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实现财务管理的零死角,充分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精细化财务管理以“三个转变”为核心,即财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财务工作从静态核算向动态核算转变、财务工作从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精细化财务管理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现代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建议
1.控制成本的核算
现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必须服务于日常生产经营,对重点财务活动和重点业务进行实时跟踪,定期提出财务分析报告(如主营业务情况收入的分析、成本支出情况的分析和投资效益的分析等),并主动及时地将生产经营相关数据反馈给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确保他们能够客观的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状况,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财务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方法进行逐项的分析和改善,这就意味着将生产的各项成本(尤其是可控的成本)逐级细化,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把各项成本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以此为依据对部门或责任人进行考核。
2.完善资金的管理
加强资金的经营和管理,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企业以现金为龙头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企业可以充分借助现代银行平台,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管理模式、风险和规模等实际情况,有区别地采用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备用金、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等多种资金管理模式,确保企业能够控制全部资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结算及融资工具,审慎地选择金融衍生品,扩大外汇增值收益;企业可以审慎选择理财工具,确保闲置资金收益的最大化。(2)企业要重视经营性资金的运营管理。企业要加强赊销管理提高贷款安全性和回笼速度;控制存货制造或采购成本,控制最佳库存量,重视物流管理;控制采购资金付款进度以及票款的结算管理。(3)企业要合理筹资降低融资成本。企业要合理筹划筹资方式,发挥财务杠杆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扩大边际收益。
3.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
除了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管理办公软件,企业还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模块进行相应的细化,构建符合本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新型财务信息软件系统管理模式,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和职责,规范系统管理的行为,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体,其业务素质的高低对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高他们对精细化财务管理新知识、新模式、新理念和新方法的认识,加强他们的业务素质水平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4.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是建立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因此企业要建立和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制度制定和执行落实两个层次:一方面要设计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所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既符合企业实际、简单可行易操作,又能够把控所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握好制度和授权的度;另一方面所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执行到位,切实解决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的问题。
三、小结
毋庸置疑地,精细化财务管理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细化财务管理不是短暂性工程,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时,必须要重视财务和业务的紧密结合,对所构建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创新,同时打造一支高效财务团队。
参考文献:
[1]史济蓉.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
[2]巫升斌.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践探讨.国际商务财会.2009(9).
篇5
财务处被确定为精细化管理试点单位。按照学校的总体工作安排,今年是学校确定的精细化管理年。财务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开会讨论、理论学习、校外走访调研等形式,逐步推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现将我处的精细化实践情况向大家作汇报:
一、全处动员、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校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从确定财务处为精细化管理试点单位以后,组织了多次全处动员和学习活动,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提高认识,不能走形式,将精细化管理作为财务处的常态工作来抓,通过项目试点,分段实施的方式,用几年的时间,将财务工作全面精细化,最终能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高效、全方面的良好服务。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节约经费支出,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服务。
二、专家讲座、出台方案、制定细则
抓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点、难点,为做好财务处的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先后请校党委书记周元武、副院长吴少新、总会计师高腊生等校内专家,主要利用休息时间,为我讲解有关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知识。
财务处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周书记在讲座中指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做好各类定额、标准。要在现有公务及业务经费定额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际运行效果,不断进行调整、完善,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第二,要建立好项目库,尤其是设备及维修的项目库。项目库是一种建设规划,指导学校今后资金投向的基础。财务部门要善于把工作做得更主动些,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以项目建设单位为主体,做好各类基础库的建设。第三,要充分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学校负债建设新校区的现实情况下,财务处要把学校各类资金的调度权集中起来,合理利用资金,节约学校的每一分钱;
凝炼财务处精细化管理项目,吴院长要求财务处建立各类财务数据的基础数据库。同时要正确处理精细化管理与提高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
财务精细化管理要注重财务规章制度的整理、岗位职责的细化、操作规程的规范等。总会计师高腊生强调。
迅速出台了财务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时间安排、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作了布署。同时选定了今年我处的精细化试点项目,根据专家们指导意见。制定了总额控制专项项目精细管理实施方案》主要为实验室建设和专项维修等两个项目。同时为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处内还根据方案要求,制定了财务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将今年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分工。
三、沟通协调、分工协作、制定定额
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步骤,制定各类定额标准。也是学校实施经费预算管理,充分发挥预算调控功能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实现学校编制科学、完整、有效的经费预算的前提。通过和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拟建立学校完整的各类实物定额标准库。主要有各类维持类经费定额标准、学科、专业定额标准、设备定额标准、维修定额标准、图书定额标准、基建定额标准。
目前实行的此类经费的定额标准已基本能满足各部门的需求,1维持类经费定额标准库:通过合校几年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将在各部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定额标准,作为今后此类经费预算的依据。
依据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大纲要求,2学科、专业定额标准库:拟联合教务处、研究生教育处、各院系教学单位。建立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定额标准,作为今后学校投入此类经费建设的依据,凡超标准和没有标准的将不再安排经费支持。
建立设备配置定额标准,3设备定额标准库:拟联合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各部门今后申请设备采购,资产处审核超过配置标准的将不再安排预算经费,以避免资产的闲置和浪费。
建立维修定额标准库。作为今后维修经费预算的依据。4维修定额标准库:拟联合资产与后勤管理处、教育技术部、后勤集团等部门。
根据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复本率等情况,5图书定额标准库:拟联合图书馆。建立图书采购定额标准,作为今后图书采购预算经费的编制依据。
建立基建定额标准库,6基建定额标准库:拟联合基建处、发展规划处等部门。作为今后基建项目投资经费预算的依据。
非财务处一家所能完成,上述各类定额标准库。需依赖全校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以使我校的经费预算编制更科学、更合理、更能满足各部门的经费需求。
四、专人负责、强化督促、逐项落实
成立了精细化工作专班,为稳步推进财务处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负责督促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下面按我处精细化实施细则的内容,逐项汇报一下实施进展情况:
一)关于财务精细化建设项目凝炼情况
财务处各科室根据自身工作内容,按照精细化管理工作常态化的原则要求。分别拟定了分年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建设项目。目前精选的项目包括支出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申报、预算编制、专项经费、收费管理、卡务系统核算、财务信息平台、基建审计等17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拟定了建设的初步内容、建设目标等。
二)关于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制度建设
分科室拟定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各类工作流程、服务指南等,调查学习其它高校做法的基础上。并尽量以图、表的形式简洁、明了展示。完善这类工作的目标是任何一个新人来到财务处,看到这些材料后,知道在哪一个岗位该负责什么事,该完成什么任务;任何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到财务处来办事,知道自已要办的事该走什么程序,该到哪一个科室办理。
篇6
近几年来,精细化管理在我国制造业、房地产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不断探索和发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它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同时也是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的必经之路,是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量化管理转变的基本要求。
一、国内酒店精细化管理研究回顾
在国内,酒店的精细化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其他领域借鉴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对酒店业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倡议。
王大悟、黄小春指出,包括“精细化”在内的“十化”是中国星级酒店餐饮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邵德春指出在研究餐饮业管理的基础上,首创“酒店六常管理法”,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酒店餐饮业最有效、最容易操作的管理方法。彭云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饭店的成本管理,对精细化成本管理作了阐述。刘永棣对饭店工程精细化管理与创新作了研究,旨在全面提高酒店业的工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与能源管理水平,促进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
酒店行业开展精细化管理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酒店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经济型酒店更需要系统化的管理指导,以提高酒店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本文将就此方面展开研究。
二、经济型酒店精细化管理的不足
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还应该看到很多经济型酒店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精细化管理认识的深度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对精细化管理思想的认识不到位。从组织架构的混乱到工作分工的权责不明都给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由于酒店管理人员忙于日常工作,对精细化管理从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对具体工作的规范和量化标准,最终导致精细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
(二)精细化管理沦为口号和止于形式
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多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在制定酒店愿景和规章制度时,文字上从不离精细化管理,但是行动上却依然粗放。落实方案得不到执行,这一方面与企业的执行力不强有关系,也有安于现状的思想在作梗。随着市场的日趋饱和,精细化管理的执行程度必将成为经济型酒店竞争的关键,要切实使各种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管理标准规范的制定不具备可行性
很多经济型酒店的规章制度过于宽泛和笼统,内容也大同小异,无法因地制宜的体现出自己酒店的风格和特色,使得员工无章可循,未达到应有的显著效果。酒店的日常琐事和突发事件,常常成了员工执行精细化管理思想的障碍和敷衍了事的借口。长此以往不但无任何成效可言,反而会使员工和管理层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四)执行过程中缺乏节约意识
必要的节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在对酒店的调查中发现,很多酒店并未把“低碳管理”落到实处,管理层自身的节约意识不强,这样松懈的思想状态,非常不利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但同时还有个别酒店在服务方面打折扣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样的运行方式是本末倒置,也是非常危险的。
(五)精细化管理思想与企业文化冲突
在很多经济型酒店中,管理层更喜欢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创新精神,虽然提倡精细化管理但是并没有和企业自身文化融合,在员工开来精细化管理更像是一次活动,不能成为员工行为规范的长期指向标。这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思想与企业自身文化存在冲突,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就很难为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创造环境。
三、经济型酒店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迫切性
(一)低碳环保的社会发展要求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尤其是饭店业的进步,不过饭店业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小视的。据相关统计,一座中等规模的三星级饭店,一年大约要消耗1400吨煤的能量,可向空中至少排放4200吨二氧化碳、70吨烟尘和28吨二氧化碳。虽然经济型酒店单体的体量较小,单体能源消耗也较少,但是经济型酒店总体数量众多,累计效应不容忽视。
国家旅游局及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荐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饭店节能减排100条》等政策文件,这对建设节能减排型的新型饭店,提高饭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竞争加剧和成本增高迫使管理创新
在酒店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本土酒店市场客房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并且还会继续高速增长,外加上国际酒店集团也加快了在我国的发展步伐,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酒店业的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使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利润有降低的趋势。很多新建的经济型酒店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成本越来越高,导致酒店很难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成本。因此,如果经济型酒店不从管理方面积极的创新,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只会使自己的发展走向一条死胡同。
四、经济型酒店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一)服务体现精细化
经济型酒店要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用精密的标准化管理来保证服务质量。在操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标准服务手册,根据不同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手册,通过这些规范使得酒店的思想和行动全面统一。同时要对现有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定期的修缮或调整,根据新的环境和市场要求对现有条款进行修改、新增或者删减。通过专门的运营小组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制定、修改和量化工作,并可以通过明察或暗访的内控措施对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二)重视培训,树立成本意识
培训是酒店保障精细化管理实施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员工思想认识,增强集体凝聚力有很大的作用。经济型酒店实施精细化管理迫切要求提高酒店对培训的重视程度,通过常规化和重点主题相结合的培训营造企业氛围,在全员中树立成本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参与酒店成本管理,从每一位员工做起,从每一个工作环节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使酒店全体员工树立长期的成本意识。
(三)简化流程,精简组织结构
经济型酒店应该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注重流程的简化,避免繁琐,达到全方位的优化。同时,经济型酒店要采用扁平式的组织架构设计,实现员工的一人多职,真正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消除不必要的人员成本和隐形成本,精简组织架构才能使酒店运作的更有效率,才能把酒店带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全面运用信息化管理
篇7
【关键词】精细化 企业 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既符合国情,也符合企业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是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必经之路。作为现代工业化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成熟管理的体现,是企业管理达到一定高度后持续不断改进的结果。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化工业时代的一种管理理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主要出现在大规模工业制造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产业中。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零缺陷”、“标准化生产”、“零库存”、“ERP”等都已经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代名词,已被许多知名企业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日本的索尼、丰田及美国的戴尔等。在2004年,丰田公司获得的利润比通用和福特这两家美国公司的利润之和高出两倍多,拥有的交易总价也高于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汽车“三巨头”的总值。其实丰田公司也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和其他公司一样在世界各地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只是稳步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却取得了神奇的效果。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是通过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手段,使企业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同、持续地运行。精细化管理的运作,使一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现有资源的效用,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改进、提升和优化,是管理者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贯彻。少数企业的“零缺陷”、“零库存”就是精细化管理的卓越成果。精细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规则意识。规则包括程序和制度,规则要体现在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并且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具备可操作性。精细化管理需坚持三个原则: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只有从这三点出发才能使其真正落实到位。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渐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的常态管理模式。
二、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精细化现场管理
决战在市场,决胜在现场。为了搞好企业现场管理,5S管理方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5S管理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为主要内容,以“物有其位,物在其位,目视管理,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促进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实施5S管理在当前的状况下,对企业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简单地硬性推行实施未必就能达到所要达到的效果,而必须将5S管理的要求融入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围绕着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设备管理、文明生产的各个层次,推行质量安全标准化达标,综合各方面的关键环节,精细生产标准化管理,建立考核机制,规范定置管理,改善生产条件,确保现场物流畅通,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为了使生产、工作现场有一个清新、亮丽的环境,规范员工工作行为,从员工的服装、仪表、行为、时间观念等日常小事抓起,一点一滴,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整体素质。
在引入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从管理的全局角度出发,在确立了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是须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经营目标,然后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寻求获取最大收益的方案,实现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战略。
海尔是精细化管理的典范。海尔集团创业至今,发展史虽然只有20多年,但管理经验却十分丰富,其中最具特色、最有成效的就是1991年创造并开始实施,后来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逐步提炼、充实与发展的“日清工作法”。为了便于在国际上交流,海尔把“日清工作法”叫做“OEC管理”。就是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日事日清,日清日高”。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才行。日清工作法的全面推广,为海尔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效经理人,为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使海尔实现了经营规模、市场地位的大飞跃,可以说日清工作法是海尔取胜的一大法宝。
德国人具有一种建立在规则框架之下的自觉的、一丝不苟的细节意识,因此造出了“宝马”、“奔驰”等性能卓越的名牌汽车。而中国汽车组装线上的工人往往将“转数差不多就行了”作为标准来固定汽车上的螺丝,这样做的结果是:同样型号的汽车,原装进口车的寿命要远远高于国内组装车。关于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网络上流传着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而日本人似乎天生就是细节专家,日本人能够生产出世界上最精密的电子设备和成系列的微型家电,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他们的细节意识。
2、精细化员工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员工的心态、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是对员工的职业化要求,把对员工的工作要求更多地通过提高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固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因此,要真正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职业人,通过人才的职业化实现管理流程的职业化、精细化和标准化。对于员工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注重培养员工的精细意识;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学力比学历更重要;要管也要训;信任尊重员工,帮助他们成功;使员工从满意变成忠诚;激发员工潜能;要评估更要管理。
本土企业仪征双环就是其中的一家,早在2001年,他们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并于2002年开始导入TPM(精细化管理模式),聘请了上海博正咨询公司的有关专家到现场指导,希望尽力达到减少设备故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最终改善产品质量的目的。而引进TPM的同时,企业内部必须要实现三个目标,即改变设备、改变员工、提升企业文化。企业的内部环境通过制度不难改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员工的观念。公司通过统一采购,将《细节决定成败》和《没有任何借口》下发到各个科室、车间,并组织员工广泛学习。谈到为什么要通过阅读此书来解决员工观念的问题时,总经理程德兴指出:“无论知名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松懈,不注意细节,观念上需要转变的员工。这本书很合我的胃口,我想和员工们一起分享。希望员工通过学习,提高认识,不断完善自我。”
3、精细化营销管理
精细化营销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细操作为特征,追求营销资源合理配置,达成商品和服务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营销模式。它是一种战略精准、管理细化的营销,代表着一个企业专业化、职业化营销管理的基本素质。
精细化营销说到底就是企业在市场上采取精耕细作的营销操作方式,将市场做深做透。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某一特定市场、细分市场;让广告宣传更有针对性;从客户出发,预见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理念让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营销转型变得更加顺畅。
安利是营销精细化管理的成功案例之一。安利所采取的是以店铺雇佣推销员为主的营销模式,安利的营销理念特别注重做人,尽量把愉快带给消费者,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推销过程是一个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随着买卖双方相互接纳和认同,人际关系向纵深发展,这便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熟悉程度、个性特征、性格相似与互补等。安利要求营销人员在与客户的交往中注意扬长避短,既体现自己的个性,又把握分寸,达到愉悦自己、吸引他人的效果,从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4、精细化服务管理
“为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是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成功企业的信条。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他的公司今后80%的利润都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维修、咨询等服务,而只有20%的利润来自产品销售本身。细节上的服务是关键,永远追求超出客户满意度的服务,力求满意,更重忠诚,学会制定优质的服务标准。春兰的“大服务”概念、海尔的“星级服务”、“个性化零距离服务”、荣事达的“红地毯服务”等等都是服务精细化管理的典型例子。
沃尔玛注意顾客的每一个细节,沃尔玛全球4000多个店铺都装有卫星接收器,每一个消费者在其任何一个连锁店进行交易时,客户的年龄、住址、邮编、购物品牌、数量、规格、消费总额等一系列数据都被纪录下来,送进企业信息动态分析系统。而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沃尔玛坚持注重每一个细节。一杯咖啡10美分,沃尔玛员工要喝咖啡,自己要在旁边的储钱罐放上10美分。这种管理可笑吗?但是,这就是沃尔玛!沃尔玛从来没有专业的复印纸,用的都是废报告纸背面;除非重要文件,沃而玛从来没有专用打印纸,可以说是“视纸如命”。
肯德基也是精细化管理的杰出典范,它在进货、制作、服务等所有环节中都建立了一套严格、详尽的操作规范和科学量化的标准,这些内容涉及到:原料鸡的饲养天数、宰杀过程,每种作料搭配的精确分量,切菜切肉的先后顺序和刀刃粗细以及烹烤时间的分秒限定等,在这些标准里找不到“大概”、“差不多”等模糊字眼。可见精细化要求在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上都不能含糊,更不能凭经验和感觉来判断。
三、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化的管理,企业要不断发现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对策,既要重点突破,又要持之以恒,真正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不断成长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温德诚: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 范爱民:精细化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 任锡源:海尔日清工作法[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5] 邓纯雅:从细节决定成败到精细化管理[J].中国机电工业,2007(3).
[6] 汤鑫:浅谈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J].河北煤炭网,2007(3).
篇8
关键词:财政;科学化;精细化
一、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现状
近年来,乐清市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在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精耕细作”,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确度。同时,乐清市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位一体”的各个环节着手,重科学、重细节、重过程、重效果,争取在财政改革与发展中更精、更细、更好、更优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以预算编制为基础,从源头上力促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乐清市预算编制要求实行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资金,按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每一个科目、款项的支出需求,进一步增强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力度,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乐清市支出预算具体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补助下级支出等,其中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费。
1.人员经费细化为行政在职人员经费、事业在职人员经费、离休人员经费、行政退休人员经费、事业退休人员经费等五个明细项目,具体的人员经费更是细化到实处,行政在职人员经费的预算编制标准细化为12个基本项目。
2.公用经费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等十几个基本项目,按照部门单位性质、工作职责、事业特点,根据必需合理、基本保证的原则,划分为四个档次。
3.专项业务费包括办公场地租赁费、交通费等因部门特殊工作需要而支出、无法通过定员定额经费解决的基本支出。
4.项目支出按照轻重缓急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急办项目,具体分为一般性项目支出、政策性项目支出和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一般性项目支出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政策性项目支出按上级政策文件依据编制,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按发改部门立项批准文件编制。
与此同时,为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细,有政府采购项目的各部门单位必须根据上级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制定《政府采购预算表》。对于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支出,各部门单位还需编报《乐清市级部门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表》。
(二)以预算执行为抓手,在实践中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1.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乐清市在兄弟县市中较早使用金财工程软件,且大部分单位已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通过这些软件,将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编制系统数据导入一体化软件形成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指标,真正做到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的每个过程无不诠释科学化、精细化的理念。
2.严格控制部门预算追加。在年初安排全市预算收支时进行不可比因素摸底调查,充分考虑各种不可比因素,努力将预算做准做细,尽量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追加和调整事项。确需追加的突发紧急项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大力加强支出进度监控。一方面,每个月的收支执行情况表及时公布;另一方面,本年部门预算的执行率低于85%的,其部门的下年预算控制数按上年的95%安排。
(三)以预算监督为保障,全过程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1.绩效管理的监督。乐清市除了对100万元以上项目支出申报预期绩效目标以外,还在项目完成或年度结束后,对项目支出的绩效和预定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自评,按时上报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主管部门要对所属项目单位的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财政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部分项目开展预期绩效目标细化论证和重点评价并建立论证细化结果和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与下年预算安排挂钩。
2.审计的监督。我市全力配合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不断完善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3.人大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一方面,乐清市自2008年选择三个部门单位的预算编制进入人大审议以来,2012年部门预算已经有26个部门单位上报人大审议,根据这样的趋势,不久将来乐清市就可以实现所有部门预算编制进入人大审议。另一方面,乐清市的预算公开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人大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必将促进财政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二、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管理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与高标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安于现状,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担心工作负担的增加。
2.预算编制仍需进一步细化。目前的部门预算整体仍然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公用经费也采取包干的方式来编制。这样的预算编制无益于精细化的财政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不同单位间经费的苦乐不均,甚至逼迫一些部门单位进行二次分配,以便跟上支出进度。
3.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政府职能转换,财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和丰富,新任务、新要求层出不穷,对财政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4.支出进度不够均衡。据测算,乐清市2012年各月份的一般预算支出极差(R)为6.61,四分位差(Q.D)为0.505,方差[D(X)]为3.17,标准差[δ(X)]为1.78。由此可见,虽然乐清市2012年在支出进度的均衡性上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每个月的支出数与均值的偏离值仍然较大,需进一步改进。
5.基础数据库的应用不足。目前,我市金财工程建设正迅猛发展。地方分析评价系统软件涵盖了全市所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基础信息;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软件则包括了全市各部门单位所有固定资产情况;部门决算软件更是提供了人员、资产、财产的综合信息等。这些基础数据库本应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管理,使财政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但实际执行时却相互脱节,没有得到合理应用。
6.部门预算编制绩效考核机制缺乏。虽然乐清市建立了绩效管理的事前申报事后评审制度,但是大多数资金按照项目支出预算的安排拨付到预算执行单位后,资金使用的效果究竟怎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资金实际支出情况是多少,这些指标并没有影响到对部门的全面考评,而仅仅对该部门下年度预算安排有些许影响。针对部门预算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长期而有效的绩效考评和追踪问效机制还有待加强。
三、完善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建议
(一)夯实基础建设,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
1.锤炼队伍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干部是财政管理的主体,加强队伍建设就可以牢牢把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权。
2.完善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完善部门基础数据库,注重对财政供养、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决算等软件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中的应用,逐步实现对部门单位在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等数据的动态管理。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定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
3.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搭建互通的大型信息平台,真正做到部门单位信息共享。加强基础资料库、项目库、资产动态管理库等建设,以基础信息和定额标准为基础,逐步实现计算机辅助细化编制预算,使信息系统在支撑财政资金监控、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上有新的突破。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准确性
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健全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按照强化税收、规范收费原则,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在完善年度预算的基础上,研究开展中期预算管理。
2.细化预算编制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减少代编预算规模和预留项目,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其中,基本支出根据基础信息库的人员及定员定额标准,按实编报;项目支出根据项目库,提前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为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细,需进一步完善定员定额标准,研究设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扩大专用定额标准范围。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大力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研究建立新增资产配置审核机制,有效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规范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加强部门结余结转资金的统筹使用。
3.加强财政制度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及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升制度层次。定期清理财政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财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机制。进一步研究出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改善民生的财政扶持政策。
(三)监控预算执行,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严密性
1.细化预算执行管理。建立预算支出执行责任制度,通过规范一体化软件程序,进一步强化部门的支出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建立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和项目绩效情况的通报考评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及时掌握财政支出动态,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监控力度。
2.推进国库制度改革。全面清理预算单位账户,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单一账户体系管理。积极构建以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国库管理、支付系统和银行资金清算系统为依托的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支付规范性的同时,提高集中支付效率。
3.优化财政工作流程。按照“最短路径、最少环节、最简程序、最优方案”的目标,对财政具体业务模块流程进行梳理、规范和优化,科学设计程序安排、节点设置、工作标准、权限规定及监督制约机制,同时注重各流程之间的顺畅对接和协同运作,形成环环相扣、无缝连接、便捷高效的财政业务流程体系,从而在流程管理上做到科学化、精细化。
(四)强化监督职能,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效益性
1.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按照强化事前绩效审核、完善事中绩效跟踪、深化事后绩效检查的思路,加快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加快完善相关机制和指标体系,不断拓展绩效评价领域,提升绩效评价层次。汲取各项目绩效数据,建立管理运筹学绩效数据模型,利用精确数据化的绩效目标,科学生成在有限资源下的最优项目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强化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支出责任。深入探索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预算编制和改进预算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加强政府部门监督。监督这把“利剑”是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深入推进的有效保障。要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就要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和完善财政监督的职能定位并以其为抓手建立和完善财政外部监督机制,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不断完善和扩大监督网络,不断扩大部门预算编制在人大会议审议的数量,加大接受人大、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的力度。
篇9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37
[中图分类号] F230;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253- 03
20世纪以来,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不断深入,我国的高职教育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可以说,进人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国的高职教育越来越注重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时俱进是目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问题,也是它要实现的一个目标。众所周知,原来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了。当然,要看到,高职院校要不断改变自身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方式,要努力促进和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和精细化发展。
这里要看到,精细化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得以应用的,比如,学生工作、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等,那么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和领域。也应该看到,科研工作是高校比较重视的,要真正做好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重点就应该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只有不断细化和提高科研的精准度,才能够真正实现科研的价值,使得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开展意义
1.1 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于精细化或者说对精细化管理这一概念,不同学者是有不同理解的。
有学者认为,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细化、服务质量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日常管理和日常管理基础上深化的基本理念和管理模式,是一个最大限度地减少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的主要目标的管理。而且,科研项目管理是项目的常规管理,是整个过程管理的科学研究项目的形式,从科学研究项目报告、科学研究项目实施、科学研究项目审批形式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实现有形的转换,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系统。
当然还有人在文中这样论述,“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组织文化,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先进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就逐步从企业管理领域逐步扩展到高校教育领域,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是指注重管理过程,注重过程的细化和优化,从而达到相应的目的和效果。结合对精细化管理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高校精细化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认真的方式和态度,在教育与教学、科研、管理、物流服务等方面进行细节管理,进而促进高校综合发展、持续发展。而且,通过上述的论述,可以认为,精细化管理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模式和途径,是一条创新之路。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是在工业化时代产生的,它源于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入,体现了管理的需要和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精细、规范、细致”。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而且随着高校面临的挑战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高校为了获得科技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粗放型管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挑战,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思路是非常有必要引入高校的科研管理的。
1.2 高职院校科研活动特点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认为目前的科研活动发展趋势有三个特点:一是国家和社会日益重视,投入力度逐年提高;二是人们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效果;三是科研活动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不断增加。
1.3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盛行的当今时代,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引入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是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到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是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突出表现;
二是可以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建设性意见;
三是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相结合,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是精细化的科研管理可以促进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以及效益最大化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优化;
五是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改善我国科研管理现状,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管理平台;
六是提倡全员参与,能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和团队整体素质。
2 高职院校科研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相关文献以及笔者自身实践情况,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精细化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缺乏、经费预算部科学、项目不精细、监督不力等问题。
2.1 缺乏科研经费管理体系
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研究经费管理的机构,与此同时,也缺乏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虽然有些高校已经设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委员会,但制定的有关科研经费的规章制度以及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程序并没有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2.2 科研经费预算不科学
许多高校在预算研究经费上,并没有考虑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研究目标是相关的,它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由于缺乏科学研究预算,其合理性和真实性一而无法保证,是相对缺乏的;部分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按照相应规章,也缺乏严格的审计,不符合有关规定。
2.3 预算项目不够精细
项目的具体内容或项目指标没有或不完整,对未来的项目资金,以跟踪项目而言是困难的,这使得预算管理不能充分发挥。
2.4 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不规范、不正规、不严格等现象。购买和收取无关的设备、用品、书籍和其他项目,涉及政府采购的,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广泛的虚假合同,虚假的名义的科研合作等问题
2.5 经费预算执行监督不力
大多数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认为,预算就是预算,可以任意改变,并没有认识到预算本身的严重性和重要性。预算的频繁变化,导致预算执行不力,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和有效性。此外,在预算执行的研究,缺乏随访,对进度的监控和分析的实施,严格审批是常见的研究经费超支,要求额外的补充预算,缺乏严格考证和缺乏必要的程序,而且我们可以认为,预算监督主体的缺位或错位现象是十分严重。
3 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结合自身的实践情况和经验,笔者认为要从科研管理体系、经费预算、项目管理、监督力度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干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如有学者就认为,可以不断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就要有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也有学者认为要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职责,与此同时,要充分整合科研人员,打造科研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还有学者认为,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内部控制要求,在财政部门设立专项预算,根据预算情况,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研究经费进行汇总和评价;一旦发现实施中的科研经费偏差,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提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经过文献梳理,并综合学术界各专家的观点,笔者认为重点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精细化管理。
3.1 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
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就要有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散管理、责任制”的管理体系,确定相关部门的责任,明确责任主体,梳理完善科学管理体系,完善科学研究基金管理体系;完善财务人员和科学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满足推动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加强高校科研能力的服务,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
3.2 加强项目管理,优化经费预算过程
对项目申报程序进行改进和规范;对协会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对项目执行的进度进行跟踪;对研究项目的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和审批;优化预算和预算;严格审批程序;严格审核交易,进而保证其公平性。
3.3 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高校预算实施主要包括指标管理、预算调整等。科研经费目标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精细预算目标,将每一个具体项目的预算支出,如细化到设备成本,燃料成本、材料成本、检验加工费、差旅费、出版物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内部控制要求,在财政部门设立专项预算,根据预算情况,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对研究经费进行汇总和评价;一旦发现实施中的科研经费偏差,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提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3.4 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实施高校、学院、科研管理部门三个管理模式,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职责。同时,充分整合科研人员,打造科研团队,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5 加强制度管理,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
根据教育部、省教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修改、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院的科研学术行为;通过制订实施科研项目资助与科研绩效奖励办法、将教学科研成果与教师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相联系以及将科研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等举措,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竞争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系、各部门科研的积极性。
3.6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科研人员管理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做到六个“及时”,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一是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科研资料;二是及时组织和指导细化研究项目;三是及时检查,督促科研项目实施;四是总结及时和组织对项目节点的问题进行识别;五是及时核实、登记和鉴定科研成果;六是及时匹配经费和科研成果及其奖励。
3.7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科研管理经验
学院长期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建立了“政、行、企、校”多方合作平台,吸收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学院科研管理内涵。主动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社科联、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市旅游局、市教育局、市社科联等政府主管机关和其他省级以上科研协会加强联系沟通,主动寻求指导帮助,广泛争取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和科研资助。
4 结 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得以应用的,比如,学生工作、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等。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和领域。也应该看到,科研工作是高校比较要重视的,当然,要真正做好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重点就应该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只有不断细化和提高科研的精准度,才能够真正实现科研的价值,使得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岳峰.高校科研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高校科技,2015(8).
[2]刘育峰.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8).
[3]康楚兰.高职院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探究[J].时代教育,2016(1).
[4]张铁宏.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率[J].会计师,2014(1).
[5]丁洪.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J].中国报业,2013(6).
[6]王兰.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有何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
篇10
关键词:高校办公室;会务工作;精细化管理
作者简介:张凯(1984-),男,山东蓬莱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于喜海(1971-),男,黑龙江绥滨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21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加之高校与社会联系的逐渐密切,高校办公室会务工作的任务日渐繁重,内容日趋复杂,要求越来越高。会务工作繁冗琐碎,细节繁多,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难以弥补的错误,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没有完善的工作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会务工作要求,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工作中成为高校办公室加强会务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会务工作引入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中外文化中,有关“精细化”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天下大事作于细”,韩非子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四书中的《中庸》也提到“致广大而尽精微”。[1]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每增加一厘米的倾斜都可能导致古塔的倾覆,1%的疏忽可能会导致100%的失败。[2]著名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这些言论都从不同方面诠释了“精细化”的内涵及重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工作和管理的时代已经来临。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成熟的管理理念。新形势下,将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办公室会务工作之中,既是推进会务工作从粗放型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必经之路,也是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服务效能,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有益尝试。
会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引入精细化管理可以使会务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任务、细化责任,才能确保全覆盖、无缝隙、不缺位、不漏项。前期的精心谋划、精打细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办公运行成本,避免了损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理顺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任何一方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后,都会将精力投入到更紧迫的工作中去,这不仅克服了传统流水作业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团队氛围。科学的管理有利于高校办公室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进而展示办公室良好的风貌、办公室人员良好的业务素质。
二、会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精细化管理来源于日本的精益生产管理理论。[3]二次世界大战后,丰田公司创新思维方式,采用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以彻底杜绝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的精益生产方式,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汽车业明星。这种生产方式曾使丰田公司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汽车工业陷入严重的行业危机中独树一帜,创造了世界汽车史上的奇迹。其内涵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方法来控制生产中的每道工序和每个环节,从而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4]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
高校办公室会务工作精细化管理是“精心组织、细心办会、真心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高校办公室会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应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精”,即会务工作要突出重点,明确主线。各项工作要根据实际确定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如会前的筹划、分解,会中的服务、接待,会后的督办、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工作的方向。二是“细”,即覆盖会务全过程的环节要全,同时应具备一套完整而又详尽的工作机制,才能做到事事有章可循。重点强调把制度落实到位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使办会人员能够真心地为每一位与会者服务。“细”的另一方面含义是要“小”。从小处着眼,从细节抓起,只有树立“办公室工作无小事,会务工作无小节”的工作敏锐性,才能从实处落实精细化管理。三是“省”,即精打细算,一方面是精简不必要的会议及环节,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提前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做好会议预算明细,做到隆重而不铺张、简洁而不简单,争取花小钱办大事,并将其贯穿于整个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这样,繁杂琐碎的会务工作便如同丰田生产系统一样在几乎完美的环境中有序进行,达到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细心、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的近乎完美的内化效果。
三、会务工作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作为综合协调部门,高校办公室是学校会议的组织者和承办者。会务工作既是高校办公室核心业务之一,也是展示办公室工作水平的窗口。它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方针、政策、路线在全校贯彻落实的程度,也直接决定着高校办公室在学校师生及外来嘉宾心中的形象。
1.达成一个共识:会务工作无小事
精细化管理不是针对某一环节,也不是某个人的事情,它要求全体办会人员必须全员参与。同时要转变思想观念,会务工作要从粗放的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的精细化管理。
一方面,高校办公室要通过办讲座、搞培训、大讨论等形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只有这样“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由单纯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广泛的管理理念。
另一方面,在办会过程中,从上至下要把精细化管理的作风贯穿到办公室会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细化目标、量化任务、强化责任,确保各个环节无缝对接、整体工作运转顺畅,做到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见水平。[5]“会务工作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会务工作,特别是大型会议活动的组织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办会伊始要提前谋划,考虑到整体工作的方方面面及彼此间的关联与影响;会议过程中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全局的细节,对到会人员、座次排位、会议材料等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要细致入微、亲力亲为。因为会议一旦开始,哪怕是最细小的错误都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对细节的重视必须提高到与战略相同的高度。
2.强化两种意识:精益求精和精打细算
精益求精即以打造精品会议为目标。办会作为高校办公室的核心职能之一,是办公室展示工作水平最直接的形式。俗话说“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因此会务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跑跑腿、传传话的工作状态,要树立“无功就是过”的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水平和效率,把小事做细,把每个会议都办成精品工程。推进会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要求高校办公室在立足实际及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和形成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制订规范严格的工作标准、建立明确的奖惩激励机制。这就如同制造业中按照设计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来制订工作预案,按照设计流水生产线的要求来细化流程,按照管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来进行统筹,确保每一个参与的工作人员都了解所有的环节和程序,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作业,把每一场会议和活动都打造成精品,有效避免了因工作人员经验和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工作质效出现差异的问题。
精打细算即打造高效节约、求真务实的新型会议模式,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会议召开的目的。高质量的会务工作不仅要尽可能地节约能耗和各类物资,更需要精简会议场次、简化会议环节,腾出更多的时间,切实提高整个学校的工作效率。因此,会议应本着“简洁”、“高效”的原则,力求时间短、人员精、场地够用、物品实用、会议效果好。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设备,对于一些地域跨度较大、召集时间比较紧迫、会议服务成本较高的会议可以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和网络会议等形式,达到节省会议开支、提高行政效率的效果;二是会议材料质量要高,信息量要大,发言材料要根据会议内容限定字数,通常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三是各个环节的时间要控制好,如发言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0分钟,提出问题、阐明观点、讲出思想即可,过程性的内容尽量少涉及;四是会议的开支要精打细算,会议用品可以采购或制作一些可以反复使用的物品,不能为了“摆阔气”而违背原则;五是取消不必要的环节及安排,给会议承办方和与会人员带来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的能免则免。
3.抓好三个环节:会前精心谋划,会中细致服务,会后督办总结
在实际会务工作中有效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求高校办公室在“精、准、细、严”上下工夫,细化目标、量化任务、强化责任,实现办会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力求精益求精、细致入微。在实施过程中,要具体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会前准备是整个会务工作的重点。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会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
首先,会议方案要细。一套高质量的会务方案绝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的,它是建立在提早考察、广泛调研、主动沟通、全面思考的基础之上。会务方案要将分工细则、经费预算、议程安排、准备文件、会场布置、接待服务、会议编组、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和安排好。最后的成果体现在会议指南的编制上,让与会人员一册在手,释疑解惑,同时策划者还要做好准备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其次,落实要精。方案确定后,应根据会议规模决定是否召集相关的部门或人员召开协调会和分工会,确保会议任务在第一时间下达给相关人员。会务分工要求组与组之间、人与人之间具有较强的协调性,各组的负责人要熟悉本组人员的办事风格和特点,做好成员之间的角色定位,确保不因某一个人的离开而影响全局工作的进行。
最后,检查要全。会议检查要求会务工作者亲力亲为,保证“嘴到、手到、眼到”,能自己做的事情绝不能找人代劳,交由别人做的工作也要及时地查漏补缺,不能存在侥幸或凭印象的心理。在实践中,可以坚持会前“三巡”的做法:一是对照会议安排巡查一下会场座次有无疏漏,有无错排、漏排的现象;二是巡查所分发的会议材料,特别是发给参会领导的会议材料是否足够、顺序有无差错、文件内页有无缺码等;三是巡查会场的音响视频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影音资料是否分门别类备好等。[6]
(2)会中服务决定着办会的质量。会中细致的服务是精细化管理在会务工作中最重要的体现。会议期间是办会的最紧张阶段。会议一旦开始,任何错误都会被无限地放大,因此,要确保会中各项工作万无一失。首先是会务接待,如签到桌要安放在会场入口处醒目位置,同时在与会人员签到时要安排会务人员进行引导,使其在最短时间完成签到。随后会务人员要主动引领与会人员找到自己的座位,使其有序就位。其次,要主动细致地做好会场服务,主要包括会议记录、影音多媒体调试等场内服务,还有安排会间服务以及食宿、人员接送、医疗安保等场外服务。最后,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会议进行中可能发生一些临时变动,如调整议题、增加与会人员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会务人员要及时向领导请示,并根据领导的指示妥善处理,确保会议按照既定议题进行。
(3)会后督办是会议成果的保证,会议的总结和建档是会务工作创新的源头。一次完整的会务工作并不是随着会议的结束而结束,办公室作为全校工作的督办机构,会后的跟进和督办是会议的继续和延伸。它不仅可以督促基层抓落实,还可以及时搜集、了解动态信息,为领导进一步决策提供参考,保证会议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实际的效果。而创新的源头在于继承,在于对以往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升华,会后的总结和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办公室应在会议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召开一次会务工作总结交流会。大家将本次会议的亮点、不足、遇到的难题以及办会心得进行简单梳理,从而促进整体工作的创新;另外,大家应在交流中理顺工作关系、互通有无,既统一了认识也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水平,强化了团队意识,从而更加有利于精细化管理在办公室其他领域工作中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孔子,孟子.四书[M].济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65.
[2]张雅君.试论高校的细节管理及其制度化[J].世纪桥,2006,(9):90-92.
[3]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汪中求.精细化管理之基本理念[J].中国商贸,2008,(9):116.
- 上一篇:工程造价的基本构成
- 下一篇:企业并购策略及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