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方向的毕业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数据方向的毕业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数据方向的毕业设计

篇1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新工科;贯穿式培养;交互式指导

1传统计算机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课堂授课,即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首先体现在课时分配上,理论教学授课时间一般要多于实践授课[3]。其次体现在实践资源上,公共计算机实践平台有限,计算机课程同时也是很多计算相关专业的基本必修课或选修课,导致实践资源紧张。实践学习相对于理论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慢慢体会和提升[4]。虽然大部分学生可以自行配置计算机设备,但是没有公共实践课程的强制约束,能自觉在课下进行实践练习的学生很少。这一点也在传统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得到体现。虽然经过了大学本科前三年半共计七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旧非常差。很多学生只是记得简单的编程语言知识,缺乏实际的编程经验,没有真正经历过全面的、系统的实践训练。此外,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快速发展的学科,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而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固定、更新较慢,教师们也常常需要依照课程教纲授课,能介绍的新知识有限,致使很多学生只关注于书本知识,不了解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指导老师选定的课题一般都是自己科研领域的较新或者较前沿的方向[5],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需要临时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有好的成果产出。总的来说,传统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暴露出本科培养的两个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没有扎实的实践,就不会有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课程设置跟不上学科新进展,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实际新需求。

2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发展需求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形势下提出的新时代工科专业发展战略。新工科主演涵盖了与计算机紧密相关的若干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工科建设的目的是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新理念,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高素质工科人才。传统的计算机本科教学模式及本科毕业设计实践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工科建设的需求。一方面,计算机本科教学对新工科涉及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难以做出及时调整;另一方面,毕业设计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新方向开展深入研究。此外,正如第2章节所述,教师们也难以在有限课堂时间内将额外新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术[6]。鉴于此,很有必要探索适应于新工科建设需求的全新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培养方法。

3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本科毕设提升思路

我们旨在改变传统计算机本科毕业设计培养方式的两方面不足:短周期培养和单方向指导。相应地,我们需要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将本科毕业设计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培养周期,进行全流程、可跟踪式培养;另一方面用交互式指导模式代替单方向填鸭式指导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3.1贯穿式培养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贯穿式培养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全周期和可跟踪。全周期是指从大学第一个学期开始就为本科生选配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将毕业设计融入到大学全周期的教学与实践环节中去。需要指出的是,全周期培养并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指定毕业设计题目,而是根据学生兴趣及指导老师研究方向,在前期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探索与实践空间,后期再让学生选定毕业设计题目。可跟踪是指整个培养周期内,指导老师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动态,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整培养方案。全周期模式有三方面优点:第一,充足的实践。理论需要联系实际,公共实践资源极为有限,更多的私有实践资源分散在指导老师那里。指导老师可以为本科生提供实践的物理空间和设备资源,使学生有充足的实践锻炼,深刻领会课堂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第二,更多的收获。指导老师还可以让研究生协助培养本科生,把研究生丰富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传授于本科生;第三,更大的创新空间。本科生思维活跃,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可跟踪模式的优点在于指导老师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可以根据学生前期的学习及科研情况选定最终的毕业设计题目,做到因人选题、有的放矢,实现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3.2交互式培养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交互式培养是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活力,使学生有更大的获得感,从而不断激励学生自发地搜集资料、学习知识、加强实践,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到达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交互式培养贯彻于整个培养周期,包括前期的学习、实践以及最终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交互式培养在老师指导、学生反馈、老师与学生讨论以及再指导、再反馈、再讨论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实现学生潜能的不断发掘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前期充足的积累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不是简单地完成、调试成功了程序,而是针对所选定的题目,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及调研资料,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并与指导老师不断讨论与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掌握的程序语言和工具,实现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目标。在毕业设计的实现阶段,交互式培养会更加频繁,这个阶段是对整个培养方式的考核,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实现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并要求有创新性思路。

4结语

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BC1212076)、黑龙江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新型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社会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19-02

当前网络、报刊等媒体报道了很多本科毕业生乃至研究生毕业后,适应不了工作压力和社会环境,做出了逃避等一些极端的做法,包括部分在大学期间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不尽人意。社会不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适应性通常表现在:初到社会后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各种在学校不会遇到的复杂情况;不知道如何安排和处理个人生活等,导致该部分学生走上社会后有失落感和挫败感,心理素质差的毕业生开始否定自我,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在社会上的表现,有的甚至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不适应性越来越受到社会以及高等院校的关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1998年被国家列为一个新的专业以来,现在几乎每个高校都设置有该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2]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日益更新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国高校中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培养目标及目的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导致各个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不突出,没有创新性,这些问题若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该专业的生命力。[3]

黑龙江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从2001开始招生,培养了上千名毕业生,为黑龙江的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的IT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更新教育理念,依据社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大力推动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把传授知识与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依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特色,制定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信息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2014年“两会”的召开,当前需要大量的专门技术型人才进行大数据收集分析、处理,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信息辅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信息与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欧盟委员会《就业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共三种能力,这里的适应能力就是指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要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能成为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4]因此,结合社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需求和黑龙江科技大学的“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较强的专业素养,良好的文化修养,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术解决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设置,适应最新技术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强化专业基础,突出特点特色,培养综合能力”的办学原则,把课程体系分为四种类型:素质拓展类课程、计算数学类课程、信息科学类课程、技术实践类课程。改革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承前启后,避免每门课程的独立性和脱节性。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设置了数据挖掘和Hadoop平台等一系列课程,使学生在校就能紧跟时代技术潮流,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在一、二年级,加大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课时量等,充分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为以后考研等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到三、四年级,各个方向的专业课全面展开,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后的职业规划按不同方向选课,跨专业选课,扩大知识面。开设的课程也会随着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更新,最后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动手能力

2014年号称中国高校毕业生最难就业年,但同时企业需要大量技术性人才,这就构成了中国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重要特征。高校中各专业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办好该专业的重要问题。[5]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实践教学体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1.课程设计

对于课程设计,在掌握、理解好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编写程序、运用数学软件解决本课程知识点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课程设计时间由原来整个大学期间的2个课程设计增加到每个学期都有2周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做到本学期学到的知识马上可以实际应用,增强知识的融会贯通。

2.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学生结束大学学业走上社会岗位的临界点,也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锻炼机会,对于接触和适应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两年,通过院系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联系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全部学生“顶岗”实习,从而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工作岗位,适应社会。该做法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高度认可,今后还要将该想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3.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适应型人才各方面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指导教师工作责任心、研究水平和工作能力检评的重要手段。通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 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过几年的努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做了如下尝试:选题方式采用双向选择和鼓励同学们自主选题,对于就业学生要求一定要结合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真题真做,全部来自于工程实际,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对于要进一步深造的学生,让其与教师一起参与科研,为其进一步读研奠定基础。既锻炼了学生科研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容易得到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6]

4.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文化修养教育

创新教育体系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为目的的系统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特别鼓励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创业,带动其他人就业。但是目前高校中没有真正的创业实践课和创业实践基地。大一、大二年级鼓励学生选修全校人文、经管类的课程如“人机交往”“企业管理”等,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积极到专业基地创新实验室或参与到教师的相关教科研项目中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经常在创新实验室跟着教师做科研的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课下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如ACM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砝码,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水平和创业能力的目标。

四、小结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社会适应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社会在发展,社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研究和实践,科学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会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明凤,姜成志.新世纪信息与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8,24(2):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周晓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21-223.

[4]王光辉,赵艳芹.基于MATLAB的常微分方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经济师,2013,(1):152-153.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复杂工程;虚拟仿真;创新能力;课程群;实践体系

0.引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基础学科,计算机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管理模式等情况各异,实验室资源条件也各不相同,计算机教育必须应对网络化时代的挑战,无论是技术发展、管理手段,还是学习模式变化,都使计算机领域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为必然。因此,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解决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1.教学内容面向解决系统化工程问题

复杂工程问题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学校应面向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领域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的情况修订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把握3条主线,即软件架构与应用软件类(包括系统架构、软件开发等)、硬件应用设计类(包括嵌入式、组成原理等)、数据科学类(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始终贯穿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为改革后的课程群。应用软件类第一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第二学期开设c语言实践课程;第三学期开设数据结构课程,奠定软件开发基础;第四学期开设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提升软件开发能力;第五学期开设专业程序设计课程,例如Web程序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等,强化专业应用软件设计开发能力;第六学期开设智能终端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等软件设计课程,提升应用软件系统创新设计能力;第七学期开设软件架构与应用开发课程,全方位提升软件架构设计开发能力,使学生从进入校园到离开校园,应用软件设计能力连续提高,直至就业。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以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系统化地培养应用软件类人才。硬件应用类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第三学期开设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第四学期开设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奠定硬件开发基础;第六学期开设硬件综合课程设计,提升硬件开发能力。学校要瞄准“互联网+”,适应行业需求,增设数据科学方向。第一学期开设高等数学及计算机科学导论等课程;二学期开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第三学期开设离散数学及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等课程;第四学期开设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等,奠定数据分析基础;第五学期开设数据挖掘基础课程,强化数据利用基础;第六学期开设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云计算与大数据实践等课程,提升大数据平台搭建和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使学生从进入校园到离开校园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连续提高,直至就业。实验室组建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包括嵌入式系统兴趣小组、智能终端设计开发小组、网页制作及组网兴趣小组等。

2.课程群建设面向复杂工程设计

我们把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操作系统和编译原理4门专业课构造为计算机系统核心课程群,重构了课程群的知识体系与实验体系,如图2所示。

软件架构方向培养学生系统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我们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和软件工程4门计算机专业课程构造为该方向课程群,如图3所示。

数据科学方向主要培养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数据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大数据科学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数据编码、数据处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技术。基于此,我们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算法分析与设计和数据挖掘4门计算机专业课程构造为该方向课程群,如图4所示。

3.引入虚拟仿真模式,建立多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在信息技术网络化、服务化的演变历程中,信息服务日益丰富,使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规模不断增大,复杂性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形式也日益严峻。传统的基于单机和实物的实验教学条件难以呈现异构、复杂的网络环境,难以触及计算机体系结构(例如cPu设计、多核设计等),难以分析实时、潜在的安全威胁,导致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对所学知识缺少系统性认识,在能力上无法适应产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解决计算机各学科中的实验教学问题,完善现有计算机各学科实验教学体系。应重点开展与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信息安全相关的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和创新拓展3层次虚拟仿真实验,并通过随课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实施,实验体系如图5所示。

4.统一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应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设计CPU,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在理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各课程以完成基本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实现为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在加强原理性知识讲解的同时,强化工程化实现方法的训练,力求学生在系统原理和工程实现方法两方面均有收获。

5.统一规划课程实验体系

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中,实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计算机系统设计问题的过程,更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和实践内容,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实验体系,围绕教学改革目标设置各课程的阶段子目标和相应的实验内容;完成模块设计和实现后,再通过综合实验来最终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实现。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我们安排了8个教学实验,通过精心安排和组织,8个实验由基础到全面,由运算器、控制器到CPU设计,构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CPU系统。

(1)实验1(海明码)和实验2(乘法器)的目的在于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技术和海明码原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补码booth乘法器的原理。

(2)实验3(算数逻辑运算单元)的目的是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和验证4位ALU运算器的组合功能。

(3)实验4(时序部件)的目的是理解计算机控制器中时序控制部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启停逻辑电路、节拍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了解启停逻辑电路、节拍脉冲发生器等电路的结构特点。(4)实验5(硬布线控制器)的目的是理解指令译码器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习设计组合逻辑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直接由各种类型的逻辑门和触发器构成。

(5)实验6(微程序控制器)的目的是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控制原理,进一步掌握指令流程和功能,了解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6)实验7和实验8(CPU设计)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以及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初步学习,设计一个完整的CPU体系结构(包括指令系统、寻址方式、数据表示、寄存器结构、存储系统和流水线结构等)。

篇4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辽宁 大连 116023 )

摘 要: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管理需求不断深化,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发生相应变化,同时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文章基于大数据时代重新思考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SAP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高校信管类专业建设和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企业信息化;SAP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产学协同的信息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UPRP20140261)。

第一作者简介:鲁艳霞,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SAP、 erp,luyanxia@neusoft.edu.cn。

0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新的概念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企业管理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内部业务流程的优化,而是更加关注企业价值的提升。随着企业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化,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就要求传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重新思考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价值提升的需求。

1 基于SAP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1.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等专业合并以来[1],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达600多所。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因此各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同。在教育部规定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各大重点高校也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形成了具有各高校特色的培养目标,具体主要分为3类[2]:①依托于高校的理工科优势,以计算机系统应用与开发能力为主线的培养目标,其中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②依托于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科优势,以经济管理为主线的培养目标,其中以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为代表;③依托于高校的综合学科优势,以情报信息为主线的培养目标,强调信息学、情报学等知识,其中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

虽然不同类型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但是该专业都要求学生同时具备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的能力。企业信息化人才既不能“欺软怕硬”,又不能充当“技术工人”[3]。

1.2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影响

大数据作为时下最热的IT术语,已经被各专业领域学者广泛运用与研究,对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工作的人士来说更是不再陌生。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美国2018年对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经理人才需求量大约在150万人,数据分析专家需求量在14~19万[4]。2013年3月,IDC数字宇宙报告《大数据,更大的数字身影,最大增长在远东》中预计2020年数字宇宙规模将达40ZB。以上数据表明,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运转多年的ERP系统长期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如何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存储和有效利用,如何能够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则是企业当下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最大价值,行业数据的深度应用和分析将是企业管理关注的热点。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各大企业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管理,如何能够顺应社会新技术的发展,调整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将引起各大高校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研究热潮。

1.3 面向社会需求的SAP特色人才培养定位

SAP是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的简称。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5]。随着社会需求的根本性变化,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引入新的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机制。为了达到新时代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连接,校企合作、学研结合的模式受到各高校的青睐。在企业信息化领域,SAP和Oracle是两个国际巨头,占领着大部分大型企业信息化的市场。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于2006年与SAP针对ERP市场启动了一项命名为“珠穆朗玛”的战略计划,标志着东软正式吹响全面进军管理软件市场的号角。在此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依托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成果,以SAP ERP为主线,以企业信息化行业发展为支撑,以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6]”理念为指导,通过校企联合,参照SAP顾问学院的标准化教学体系,通过真实的SAP实训平台确立SAP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企业培养具备SAP咨询顾问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2 基于SAP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1 基于SAP的一体化理论课程体系

通过与IBM、埃森哲、上海汉得等长期的校企合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系统化调研,将SAP认证引入理论课程体系,将企业案例、企业项目等引入课程内容,充分运用强大的SAP信息化平台构建一体化的理论课程体系;利用丰富的SAP实验室软、硬件环境为教师提供专业的研发平台,从而带领学生进行研发,更好地培养优秀的SAP ERP信息化人才。基于SAP的一体化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

随着后ERP时代的到来,如何对企业长期积累的大量行业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则是现阶段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专业课程设置势必需要相应调整。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管专业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SAP课程体系,在大数据环境下引入HANA和BO技术体系。SAP通过开发HANA技术,使得企业信息化可用内存数据库替代以往的硬盘数据库,实现软件性能的大幅度飞跃;SAP又通过收购Business Object(BO),成为商务智能分析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ERP基础课程中融入SAP HANA和BO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课程中融入HANA技术,同时构建SAP BO技术课程、HANA技术基础课程等,从而更好地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具有SAP特色的企业信息化人才。

2.2 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重点强调学生一体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师和素质教师的共同配合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良好的校内实验环境以及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综合应用等,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专业理解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丰富的校外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以及业务实践、企业实际工作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解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通过学生的社会活动如企业参观、学生社团、外派实习等,在大学4年期间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个人态度与习惯、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素质等;与理论体系相配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完美结合,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技术人才。一体化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在实践体系中,专业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针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精心规划构思、设计、实施、运行项目,使企业项目教学化;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将专业项目实践教学体系进行5级项目分解。其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的5级项目是按项目规模和涉及的能力范围划分,具体如下。

1级项目指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综合项目。信息专业设置3个一级项目,通过专业导引项目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SAP 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2级项目指基于多个课程、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能力要求的课程群项目。信息专业共设置6个二级项目,通过二级项目的设置让学生理解课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课程间的相互关联,指导学生将课程群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将知识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3级项目指单门课程内为促进该门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而设的课程项目。专业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该门课程的知识要点和能力要点,从而确定是否应该设置3级项目。例如,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中设置采购系统数据库设计的项目,通过该项目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具备小型数据库系统分析设计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4级项目指基于1门课程的2个以上单元(模块)能力要求、为强化课程能力目标而设计的单元组项目。

5级项目指基于1门课程的某1个单元(模块)、为增强能力培养而设计的单元项目。 4级、5级项目可由课程教学小组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培养需要进行设计,并在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有具体实施方案的项目。信息专业根据课程群设置的1级、2级项目见表1。

3 结 语

本文构建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SAP为基础,以企业信息化领域新技术为平台,以5级项目为支撑,为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和信管类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基于SAP HANA和BO技术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有丰富的实验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该领域的课程体系建设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这也是笔者后续将要继续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唐晶磊, 韩宏, 蔡晓妍. SWOT分析视角下信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探析[J]. 黑龙江教育, 2013(9): 63-65.

[2] 陈延寿.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情报杂志, 2006(8): 140-143.

[3] 杨加猛, 杨红强, 张智光, 等. 多维集成化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重点专业建设思路[J]. 信息系统工程, 2014(6): 130-132.

[4] 刘婷婷, 李长仪, 张立涛.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2): 48-50.

[5] 邵方.“珠穆朗玛”: 东软的巅峰梦想[J]. 电子商务, 2006(7): 17-18.

篇5

软件工程专业应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实用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中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暨培训基地”为平台,积极探索“产业人才云”概念下的共建共享模式,构建了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对该模式、体系运行效果进行分析,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

软件工程;产业人才云;教学体系;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主要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积极摸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由山西省发改委、山西省经信委、省教育厅、中北大学共同投资,由中北大学软件学院承担建设了“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暨培训基地”,已同IBM、微软、Oracle、SAP、戴尔、浪潮、Adobe、AutoDesk、阿里巴巴、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建立了校企联合实训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探索共享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课程体系。

1“产业人才云”概念下的共享模式

高校传统教学一般采用“3+1”模式,即前3年为课堂教学,最后1年为实习(训),教学任务主要由本校专职教师承担。“产业人才云”模式下,形成产业界、教育界、政府、机构和个体从业者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规模化、高质量培养产业所需的合格人才[1]。如图1所示,学生大一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学生选择技术方向(如PHP、JAVA、Andriod、大数据等)。充分利用各种共享资源为企业进行定制化培养,然后进入“人才云”库,既可以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使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技术方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通过“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暨培训基地”平台开展不同层次的共建共享。第一层:硬件环境共享。所有联合实训实验室互为支撑,实现企业信息化、云计算应用软件开发、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数字校园以及智慧城市、大数据等技术开发环境共享,将多元化的元素集中化,方便学生学习相关领域知识。第二层:软件资源共享。将Oracle、SAP、Adobe等国际主流软件部署到服务端,学生可以访问各种资源,拓宽学习途径。第三层:校企共享。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推进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2]。引进企业加入基地平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打破传统“3+1”模式中仅最后一学期实习的模式,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实习、实训。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同时将现代企业理念和规范管理融入实训教学和学生管理中。讲授和实验同时进行,在学生管理上以学校管理制度为主,融入企业相关制度,考试方式采用项目形式进行。鼓励教师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项目划分为不同阶段,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第四层:“人才云”共享。建立毕业生资源信息库,招聘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录用合适的毕业生。同时,建立校友平台,将毕业学生就职岗位在平台上,为在校学生提供参考。

2教学体系构建

2.1“1+2+1(学年)”教学体系共建软件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搭建实训平台,开展课程建设[3-4],改革传统的“3+1”模式,按“1+2+1(学年)”模式培养。传统的“3+1”模式下,前3年授课,最后1年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实训,而第四学年学生面临考研、找工作,实习实训时间难以保证。将课程结构分为综合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课程4部分[5],采用“1+2+1(学年)”模式,即第1学年进行公共课程、专业通识课程教学,第2、3学年完成方向课程学习,第4学年由企业进行培养,完成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且实训时间提前一个月,大三暑假即开始;兼顾就业需求。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2.2课程体系共享模式下,要求学生具备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素养,适应市场不同领域的技术需求。基于此思想,依据“基础型———专业基础型———方向应用型———工作型”的思路和“个性化培养”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完成“基础型”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思想;第二学年完成“专业基础型”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完成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并掌握一门基础的软件开发技术;第三学年完成“方向应用型”课程学习,培养从事某一方向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第四学年以项目形式完成实训、实习及毕业设计。该课程体系更好地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标准化培养”和企业的“定制化培养”,将软件工程专业所应具有的理论素养和市场所需的综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模块化”的知识传授和依托企业项目的“整体化”传授有机结合。具体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3教学改革效果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软件产业发展,亟需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应用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6]。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1+2+1”模式增加了实践时间,且真正融入企业中进行,缩短了学生入职后的岗前培训时间。(2)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近几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软件专业类大赛,平均每年获奖60多项。2012-2015年,共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奖项6项,国家级奖项3项。“基于Android的液晶视力表”、“基于移动终端的云签到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下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被评为国家级项目。(3)适应市场需求。在合作企业遴选上,学院组织专家对意向合作企业进行筛选,要求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公开课,结合学生反映、教师评价进行选拔。通过与所遴选出的企业联合培养,在教学中跟上新的技术方向,切合市场技术发展动态,适应市场需求。(4)提高就业率。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中北大学软件学院2011、2012级学生的就业率有一定幅度提高,且就业层次有所提升,部分为知名企业和上市企业,如阿里巴巴、上海商派、广联达等。招聘过程中,企业非常认同学生的综合能力,认可学院的培养模式,并有意建立合作关系。(5)实现资源共享。“共享平台”并不单为本校软件学院学生服务,将实训结果推广到中北大学以及山西省其它相关院校,兄弟院校可利用“共享平台”进行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为“共享平台”建设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波,宋,孔祥艳.校企共建共享式软件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5(4):116-118.

[2]徐洪智,覃遵跃.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128-130.

[3]刘腊梅,郭伟,高明月.基于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23-426.

[4]王新年.整体项目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5):77-80.

[5]金彩琴,汪万紫,裘国永,等.国内若干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比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149-150.

篇6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快,诸多新型产业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就业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专业人才,需求愈加旺盛。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建设“双一流”的指导思想,地方高校要加强专业建设,根据企业的需求、岗位和市场接轨。独立学院顺应时代潮流,培养人才也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的统一部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1]。所以,独立学院的人才培育更要具有自身特色,并为区域经济做出贡献,尤其是信息类专业,必须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信息潮流。如何利用校企合作这个契机,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使培养的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得到社会的认可,使毕业生到工作单位招之即来,来之即用,是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独立院校必须面对和及时解决的问题,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实现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改革的必要性

近几年,独立学院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力量,大多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公立高校相同,但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没有公立高校那么好,所以这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信息类专业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结合的桥梁就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但鉴于经费、经验等因素,实践教学体系仍是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中比较突出的薄弱点[2]。

总体来看,独立学院信息类专业的实践体系环节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计划与大纲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对实验教学重视不足,实验课时少,与理论课时之比过低,而教育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1:1的比例。②信息类专业的硬件实验设备较昂贵,投资方经费投入不够,实验设备比较落后,跟不上日益更新的实验内容要求,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③信息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独立学院学生,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年轻教师对实验内容的把控和学生的控制有待提高。④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验设备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动手参与很少;培训基地或科研项目的建立实际上与企业没有紧密的联系。

因此,如何在校企协同模式下?π畔⒗嘧ㄒ凳导?教学进行改革,找到一条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对学生培养非常关键。

二、改革实施方案

1.促进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两个环节的统一

实践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两个环节。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课堂的效率和学习效果,必须有稳定的评估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反馈,从而使实践教学和实训相辅相成,不断完善和促进。所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了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

实践体系的实训环节的构建必须既要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区域性和通用性人才。根据大部分独立学院以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指导原则,以“社会需求”作为构建实训的基本准则,以“应用能力”作为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要求,信息类专业的实训体系可从学科特点和要求出发,按照“135”从上至下、从左到右的实训体系结构,最终达到有一定职业能力的目标,如图2所示。

“135”实践实训体系结构的“1”即是一个目标,就是达到应用型、技能型本科职业人才应具有的职业能力。

所谓的“3”是学生经过技能训练和实训后能达到的三个层次,分别为基本技能、扩展技能、综合应用三个层次:①基本技能层,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完成的基础类实验,结合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在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开展实验基本技能训练;②扩展技能层,在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上开展专业单元技能训练,从专业宏观的角度进行实验,促进对每一门专业课的理解;③综合应用层,是学生完成综合技能训练和合作企业实习就业阶段,通过将所学专业的单项技能和单元技能加以综合运用以及参加实验技能竞赛,到校企合作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和实践,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5”就是五个阶段,包括实物认识、基本技能训练、扩展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企业实习就业五个阶段。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的理论部分,是实践体系内的横向设计与指导思想,实践实训体系是纵向的、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完成的“动手操作阶段”,是实践能力提高的关键手段。只有二者的充分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真正立体化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提高实验学时比例,实现“软硬”一体化课堂教学

首先,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应该保持恰当的比例,国内的大部分专家意见是1∶1更为合理[3],这样既能保证理论课程的学习课时,又不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独立院校的特色。

其次,在硬件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软硬”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软件与硬件类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比如合作企业中有哪些先进的软件,将专业课的相关软件直接应用于教学中,既能对理论进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又能促进对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仿真、检测这几个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考虑到信息类不同专业之间所开课程的差异,仅以计算机专业部分硬件方向课程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

3.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将课堂“引进”合作基地

加强实验室制度化管理,强化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提前自主预约实验课题和实训,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利用率[4]。

此外,为了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堂“引进”校企合作基地,理论课直接在合作基地的实训室内上,边讲边练,在合作基地或者实训室内推广职业教育中的以行为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教学”。

4.继续以“产学研”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民办独立院校实现具有自身特点的办学模式的有效方法[5]。根据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与相对?Y深的企业合作,与其单位签订合同,将这些工厂、企业、公司或单位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支付的费用、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管理等在合同中均应予以明确,这样,学生可以以“实战”的状态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比如,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一的策略,从选毕业设计题目到完成毕业设计整个环节,都在生产单位进行,题目来自于实习单位,由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最后将成品在企业内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深切体会到社会职业的艰辛、责任及岗位工作的内涵,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同时,相关的工厂、企业、公司或单位也可以有相应的经济收入,达到双方经济上的双赢效果。而且有利于选择优秀的毕业生在本公司、企业或单位就业,可以取得双方事业上双赢的效果[6][7]。

三、改革效果

为了衡量以上改革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专业为例,据统计,该专业2015级两个班学生期末考试中专业课的各科成绩平均提高了6.8%,实验成绩比之前提高了9.2%,说明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实践课程又促进了专业课理论部分的理解;2015级与2016级学生在参加辽宁省创新创业指导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不仅如此,2012级学生在实习、就业率、就业质量上与改革前的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到有了很大提升。2012级在校期间在IBM大连分公司实习的6人,毕业后与该公司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有5人;有的毕业生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有的毕业生在大连造船厂、大连机车厂等知名企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借鉴2012级的经验,继续加大软件外包方面的实训,2013-2015级计算机专业在IBM大连分公司实习的同学已达15人。

通过改革,在进行校企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了课程的置换。以校企合作基地为依托,通过置换一些实习、专题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学分的方式,选送一些学生参加企业为期3-6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或顶岗实习。同时还充分利用了普惠制政策进行校企合作,进行电工方向的课程学习及5周的电工实训,课程主要包括识别电路图等课程,最后要通过劳动局的考试获得初级电工证书并获得对应学分。

篇7

关键词:通信工程;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59-02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Curriculum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YU Nuo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iming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we optimize the computer curriculu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also, we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du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Key words: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teaching

通信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通信相关行业的快速兴起。基于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1]。随着相关产业的日益发展,社会对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通信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高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就需要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其核心内容是对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置[2]。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符合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并能满足当前通信行业的应用需求。一方面,从通信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看,其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3][4]。软件定义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新技术不断涌现,而这些新技术都依赖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网络优化等计算机技术[5]。另一方面,从行业应用需求来看,通信产业目前正从传统以设备为核心转向以服务为核心[6]。这就要求通信专业人才在掌握通信设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通信网络管理、运营和应用开发的能力。而要从事现代化的通信网络运维与网络应用开发,通信技术人员必需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因此,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针对目前本科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通信行业应用需求,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两方面,提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通信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优化方案。

1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建O现状

普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会参考一些重点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综合实力、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距,无法直接照搬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为例,虽然自本专业开办以来,已经多次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应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以电路分析与设计为中心,开设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专业必修课以通信系统信号处理为核心,开设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专业方向课包括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多媒体通信技术、光纤通信、信息理论与编码等。而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只有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其中还有部分是选修课。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的课程体系侧重信号分析与处理,重理论轻应用。但是随着现代通信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有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相关就业调查结果和毕业生反馈情况,目前普通高校通信工程毕业生从事信号处理及相关工作的不到四分之一,而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从事通信网络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开发及运维等工作[7][8]。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特别是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建设。

2)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实践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专业课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计划等。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配合专业主干课程,开设了一定数量的课程实验。这些实验主要使用实验箱完成,只能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综合大实验和课程设计也主要采用实验箱并结合Matlab、SystemView等仿真环境完成,缺少设计型实验。而大学生创新计划、学科竞赛等教学活动虽然能较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能参与的学生数量有限。因此,在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的同时,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开设普及面广、面向应用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优化设置,需要结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对现有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由于目前各专业在培养计划中的学时有一定总量限制,在保持现有总学时不发生较大变动的前提下,要加强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对部分课程进行课时压缩,例如信号处理方向的几门专业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一定重叠,可以考虑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一定的授课学时,用于安排少量新开计算机类课程;二是对现有计算机类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优化之后的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类,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是现有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上需要加强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后续计算机类课程打好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新开课程,由于应用软件设计普遍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而原有课程体系缺少了这一重要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C++或Java语言进行讲授,主要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并在后续课程中加以应用。

2)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类,包括通信电子线路、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现有电路硬件设计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没有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需要加强无线通信相关电子线路设计的内容,还可以融合微波电路设计,开展综合性实验。而通过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软硬件结合,开发实际应用无线通信电子设备的能力。

3)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类,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新技术专题。计算机网络为现有课程,但是设置为专业基础选修课,需要调整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网络知识是通信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原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影响了后续通信网络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除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路由方法和网络协议等基本原理,还要注重网络应用,增加课程实验学时。现有通信网络技术新专题内容调整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和物联网相关专题。这些新技术是通信工程毕业生在工作中将会接触到的产业技术背景,其最大特点就是通信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实现通信网络的数字化和虚拟化。

4)通信W络软件开发类,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设计。根据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必要加强通信网络软件开发相关的能力培养。在无法增加更多新课程的条件下,可以将相关教学内容纳入实践教学环节。网络编程主要包括Socket编程、B/S、C/S架构程序设计等,可以将其纳入网络软件开发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主要包括无线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等。课程内容主要为iOS或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开发,可以作为通信工程综合实验的一部分。

由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与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同,同样的计算机课程对通信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应有区别。以上计算机类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必须考虑通信专业学生的特点,不能直接照搬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软件类课程以通信网络软件系统开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为主线,硬件类课程以无线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为核心内容。

3 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点,有助于锻炼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中,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大,综合性实验设置欠缺,而且各实践环节之间缺乏相关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设置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时,应尽量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并注意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优化调整后的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类。

1)课程实验: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三门课程的课程实验。其中C语言实验主要让学生建立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规范和程序调试技巧,具备实现基础算法的能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具备利用C++/Java编程环境开发实际应用程序的能力。计算机网络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网络设备使用、调试和组网的同时,能够利用工具软件深入理解网络协议,并掌握Socket编程的基本方法。

2)课程设计:将现有硬件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整合为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增加网络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两项计算机类课程设计。其中网络软件开发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使用面向对象和网络编程技术,开发C/S、B/S架构下的网络应用软件系统,积累整体性软件项目开发经验。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综合了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两门课程的内容,利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设备,让学生掌握典型嵌入式硬件平台上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

3)综合性大实验: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和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两项综合性实验。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学习和掌握iOS 或Android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方法,结合网络编程知识,开发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利用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多媒体通信和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内容,完成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收发端硬件设计和相关嵌入式软件开发。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应用型通信工程人才综合能力培

养的重要阶段,在设计选题上要尽量减少理论型和仿真研究型课题,以通信软硬件系统开发类课题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并结合专业教师自身研究方向和课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所学通信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计划:积极引导部分学有所长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智能制造挑战赛、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大赛和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等多种学科竞赛。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 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需求。随着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本文针对现有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实践。今后将继续以应用创新型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优化相关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洪全,冯进玫,郭继坤. 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9):33-34.

[2] 丁文飞,孙会楠,郭秀娥. 通信工程专业柔性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101-103.

[3] 杨亚萍,梁丰,刘高平,等.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37(6):8-10.

[4] 朱宇光,严伟忠,闵立清,等.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26(2):85-88.

[5]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等.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44(5):551-563.

[6] 刘建航.李世宝.张锡岭. 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规划[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37-238.

篇8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 二级学院

1 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的生活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信息化建设也是势在必行。高等职业教育不只是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改变办公手段和方式。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平台是摆在当今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2015年初,为了发挥二级学院自主管理的能动性,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与时俱进,对管理方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逐步把权利下放给二级学院。然而在转变过程中,我们也同时发现现有的二级学院的信息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二级管理的需要。比如,学校的各个部门如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实习就业使用着各类专一软件管理各种各样的学生和教学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些系统单机使用更甚至手工操作,彼此之间各自独立,互不联系,无法实现统一管理。由于数据资源共享差,造成了重复的劳动和低下的效率,更无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样的信息管理现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严重影响了二级学院自主管理的进程,需要改革。

基于此环境,以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研究为例,研究二级管理模式下信息化平台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的方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等,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平台,建立全校性的创新管理机制,来提高学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二级学院信息化平台作为高职学校全体师生的一个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进行建设,将以学校下达的各种文件和学院各项公告通知为内容基础,实现学校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同时为实现节约成本的学校无纸化办公系统的建设建立一个初始框架。

2 信息化平台的设计

本人带领着项目组成员对使用该信息化平台的用户进行大量的需求调研,以及参考现在互联网上高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功能,获得了用户的基本需求。然后对用户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信息化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按照软件工程开发流程,对二级学院信息化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根据角色和工作性质的不同,信息化平台的总体设计讲平台功能共分为5大功能模块,具体分为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实习就业、资产管理和后台管理。学生管理模块包括学生信息、辅导员管理和社团管理等子模块。教学管理包括日常教学管理、教研室管理和任课教师管理等子模块。实习就业管理模块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子模块。用户群包括二级学院的所有学生和各个岗位上的教职员工。

2.1 学生管理功能

2.1.1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是信息化平台的重要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学生个人信息,缴费、奖助学金,助学贷款、违纪情况、课程表和成绩单等。

2.1.2辅导员管理

利用该模块,辅导员管理日常学生事务,包括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和学生请假与批复等。汇总并可以查询学生基本计学生的奖助学金信息、助学贷款和实习与就业情况。

2.1.3社团管理

信息,如专业信息、家庭住址和宿舍信息等等。辅导员能查询打印学生的课程表与成绩和休退学情况。辅导员统

此子模块包括社团的基本信息管理、人员构成和举办参与的活动管理等功能。

2.2 教学管理功能

2.2.1日常教学管理

该功能模块的用户为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及教学院长,主要管理师资、教材和教室实训室等,还管理学期教学计划、选课、排课、调停课、考试安排、学生成绩、设置毕业要求等方面。

2.2.2教研室管理

此子功能主要含有教研室基本信息、成员信息、活动会议、团体荣誉、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教科研项目等信息的管理功能,以及教学评价体系。

2.2.3任课教师管理

此子功能为任课教师所用,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科研获奖情况、教科研项目、、精品课程建设、听课记录、教学日历、教案、网上资源、教材选订、调停课和学生成绩等信息的管理操作,还有教师BBS。

2.3 实习就业功能

2.3.1实习就业管理

此子功能主要含有学生顶岗实习单位选择、实习企业管理和就业实习信息汇总等管理。

2.3.2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管理

此子功能包括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的选题、上传提交等管理,还统计学生的选题情况和每位教师所带学生情况。

2.4 资产管理功能

此模块包括教室、实训室、各种耗材和办公设备等管理子功能。

2.5 后台管理功能

此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增删改查)和用户日志管理等子功能。

3 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预期效果

3.1 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借助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通过学院人员的实际操作,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满足学校教师对学校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并为工作效率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

3.2 加强人员间的沟通

这是一个专门为学校管理工作而设计的,集办公无纸化和信息化为特点的先进的管理系统,方便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采用教师BBS和学生BBS的设计,及时收集教师的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现状以及其他问题,帮助学院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黄玲玲.信息化建设中的需求分析与建模[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

[2]刘庆业,容华.高校二级学院网络化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3]秦建明.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6(01).

作者简介

李霞(1980-),女,山东省聊城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义发现、大数据和软件工程。

篇9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类(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是由工程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适宜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课程设计是工程经济学实践教学的一个主要形式,通常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一周的时间来进行该项工作。课程设计的主题多采用“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其任务是让学生对某个具体的工程项目(通常是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案例)进行经济评价,学生要收集、整理、估算项目的基础数据,编制相关财务评价报表,计算相关经济评价指标,再根据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的内容分别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生存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据此给出经济评价的结论和建议,并形成完整的经济评价报告。

1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分析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在课程基本理论的教学环节中不难发现,工程管理类(尤其在土木工程学科背景下)学生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重计算轻分析”的心态,对一些知识的掌握比较模糊,他们知道净现金流量和利润的概念,却总搞不清二者的关系;他们知道折旧是固定资产转移到成本中去的价值,却想不通为什么折旧可以用于归还欠款;他们会计算净现值、投资收益率指标,却不会用这些指标来分析方案的经济效果。而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很难在工程经济学有限的课时讲授中交代清楚。课程设计以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为主要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即是对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全面综合运用,当面对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反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探寻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使原本模糊的知识变清晰,使原本片段的知识融会贯通,将知识掌握得更为深入和扎实,为学生日后从事实践工作、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或相关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其掌握从事建设领域相关决策分析的基本技能。工程经济学是强调实践应用性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产生源于对工程师所肩负的经济责任的认识和需求,是为工程师提供的一套系统的用以分析工程项目经济性的方法。目前,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科学决策的有效工具,并得以广泛应用,无论是在项目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还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工程项目活动的代价及目标实现程度,并在此基础寻求实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使工程项目建设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相关的注册工程师考试中,也体现出对工程师,尤其是从事项目管理类工作的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工程经济分析能力的要求。因此,通过课程设计,着眼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的重要应用领域——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经济评价工作,让学生完成一个源于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的经济评价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工程咨询等领域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2影响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在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影响了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1)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抄袭复制现象较多。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同学的理论基础较差,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较为吃力。另一方面,课程设计通常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成员完共用一个工程项目案例,尽管教师为了保证每个成员能独立完成工作,会在在参数的设置上进行一些调整,使每个同学的计算数据都有所差别,但是这种区别性对整体计算的影响较小,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借鉴的情况还是较多出现。这就使得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同学不能通过课程设计获得应有的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受益面缩小。(2)计算过程耗时较多,准确性低。项目财务评价的过程首先是基础数据的估算和财务评价报表填制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到十几张表格的庞大数据系统,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庞杂,有些情况在理论课教学时只是较简单的说明,而在实际操作时却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因此,对数据的整理和计算耗时较多,而且极易出错。这种情况使学生在工作中容易本末倒置,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纠结于一个一个的具体数字的计算,而忽视了对于项目整体的把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容易消耗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对课程设计结果的评价较为困难。课程设计成果的质量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一是数据、指标计算的准确性,二是项目经济评价报告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其中,对计算准确性的评价较为困难,因为在十几张财务评价表格中,其中一个数据的错误,就可能使所有表格的数据都发生错误,所以仅仅通过最终结论来判断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不合理的,这就需要老师寻根溯源,找到学生最初发生错误的那个知识点,并以学生知识点的错误率作为最终评判的依据。由于一名教师可能要指导几十份的课程设计,就使得这种评价工作量巨大,很难保质保量地实现。

3提升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建设

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除了要加强课程设计的过程指导和管理工作,以下几项与课程设计相关的基础工作的完善将会有效提高课程设计工作的教学效果。

3.1要进一步完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案例库的建设

课程设计案例库中收集整理了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案例或经济评价案例,并在原案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编,使之能够适应课程设计工作的需要。首先,应该充实案例库中案例的数量,减少多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经济评价的情况,有利于控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抄袭借鉴现象。其次,注意项目类型的选择,将生产性建设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作为案例库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类项目经济评价相关的知识点是各类相关考试中的重点,另一方面,这两类项目也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较多面对的建设项目类型,所以以这两类建设项目为对象进行经济评价工作可以使学生取得更多的收获。然后,要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合理的改编,要将收集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经济评价报告)的形式改变成可提供给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任务书的形式,一是要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案例的基本概况;二是要抽离出必要的基础数据,作为学生计算的基础;三是要设计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够尽可能广地涵盖所学知识点;四是还要对案例中的一些数据进行调整和更改,比如将过长的建设期缩短,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工作量。

3.2要提高学生的Excel应用能力

Excel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简明的表格编制功能和丰富的财务函数,可以轻松完成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数据的统计整理、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工作。而且,完成的表格可以实现自动化分析,该功能在不确定性分析环节的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只需要通过变动某个不确定性因素就可以实现整套表格和计算指标的数据更新,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有利于降低计算失误率。因此,应该在进行课程设计工作前就让学生掌握Excel软件在工程经济评价中的基本应用方法。对于没有条件单独设置实验课程的,教师可以将Excel的应用方法灵活穿插到授课过程中,比如对于时间价值的计算、评价指标的计算这类比较简单清楚的函数运算问题,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编制财务评价报表这类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将案例讲授结合演示操作进行,有条件的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搬到机房学习,让学生有机会边听边看边操作,在不额外占用课时的情况下,提升软件应用能力,确保课程设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3建立工程经济电算化分析平台

工程经济电算化分析平台是利用Excel软件编制的能够进行工程项目财务评价自动化运算的一整套财务评价运算系统。只要在该系统的参数页面输入评价项目投资、收入、成本、税率、借款及还款方式等所有相关参数,就可以输出一整套的财务评价报表并计算出各类评价指标值。利用该平台的自动化运算功能,在布置课程设计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案例有限的情况下,对案例的基础参数进行较大范围的组合调整,在一个案例基础上衍生出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的多个可供评价案例,有利于确保课程设计过程中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该平台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成果的检验,提高课程设计成果检验的准确性,并有助于降低教师在该环节的工作量。此外,电算化分析平台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项目财务评价的技能,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或在从事工程项目前期决策方向的毕业设计时,该平台也可以帮助其完成相关计算或检验工作。

4结束语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是促进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工程经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个基础环节,为了保证该环节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完善课程设计案例库建设、采取提高学生excel应用能力的相关措施、建立工程经济电算化分析平台等工作,为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的实施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有效提高了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学效果。

作者:徐雪虹 单位: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网络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越来越多的跨国流动,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资质获取和国际互认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签订工程教育学历、学位、工程师资质等互认协议,对加强工程师跨国工作交流和推动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体系和具体操作模式,因此,教育部一直强调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工程专业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壮大的。专业建设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发展迅速,专业知识体系和内涵也逐渐成熟和完善。国务院于2015年7月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互联网+”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网络工程专业是培育“互联网+”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专业之一,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网络工程专业现状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发端于美国,经历90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大量引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1992年,土木类和建筑类专业开始实施专业认证;2006年起,教育部组织试点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3年6月,我国成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对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网络工程专业2001年被教育部正式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目录外专业(080912W),2011年列入目录内专业(080903),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软件工程(080902)等相关专业同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专业。自2008年起,全国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研讨会每年召开,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借鉴ACM/IEEE Computing Curriculum 2005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分析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典型任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并将其映射为相关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同时强调从工程的视角讲授相关知识,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至今,全国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已多达400所,对人才的培养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当前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区分度小,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网络工程专业起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而且大多数专业教师也毕业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重叠较多,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不明确。

2)课程体系未能紧跟网络技术发展,教学内容前沿性不足。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移动计算、大数据等已成为新的研究和技术热点。而现有培养方案在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新技术,并且很少有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内容落后。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层次水平、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变化,以推动网络工程专业教育机构、层次、规模质量的有机统一。

3)专业评价强调输入导向,教学过程缺乏反馈。

目前评价专业建设好坏通常从教学条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对教学效果和毕业生能力方面评价较少。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关注自己教了什么,而不会过多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后较少注重对教学的总结思考,缺少学生反馈信息改进措施,形成“教”“学”分离。

4)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不足。

目前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考查以试卷考试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和考查不足;教师科研优势转化不足,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向创新实践成果转化比例偏低。

2.工程专业认证要达到的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实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和实践,具体包含以下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结合国家人才战略需求与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明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为基础,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体现认证需要覆盖的所有毕业生的特性。具体毕业要求确定为基本要求和业务素质要求两方面。

2)构建前沿课程体系。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定期研究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紧跟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的步伐,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

3)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完备的教学过程评价制度和跟踪反馈机制是培养目标达成的保障,也是专业持续改进的基础。教学过程监控制度包括教学各环节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机制等。

4)工程性、实践性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毕业学生能否具有国际工程师水准的关键。在“强实践、重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研究与整合,搭建起“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持续改进。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完成网络工程专业评估报告,迎接专家检查。并根据专家意见,对于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探索具有研发能力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3.培养方案的具体改进方法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修订和完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和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坚持“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宗旨,推动校内校外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和改进。

3.1培养方案闭环设计模式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整个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是一个“闭环系统”模式(见图1)。通过毕业生和企业反馈,修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培养方案建设。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听取业界声音,由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共同制订课程体系,动态构建并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具体研究内容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是整合理论与实践的学科,覆盖面十分广阔,并且该学科技术发展迅速,与工业界联系紧密。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在学生培养模式上,拟采用“五步式”阶梯培养框架:①明确培养目标,②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③教学实施,④效果评价,⑤持续改进。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从整个“五步式”阶梯培养框架来看,它们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同时,它们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通过后面的步骤不断给前面的步骤反馈信息,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

3.2.1明确培养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管理、配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能在电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对计算机网络有较高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网络与安全程序设计等实际工程工作的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网络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或攻读网络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或从事网络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毕业5年左右,毕业生具有的能力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拥有扎实的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够使用恰当的技术,在社会和道德的范围内,提供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能够在网络工程领域,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参与全国及世界性的经济技术发展活动;

(3)拥有创新能力,能够为社会提供有创新性的网络工程相关服务;

(4)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技术需求,继续在网络工程专业发展,包括考取研究生资格等,具备科研能力。

3.2.2设计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见图2),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研究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沿动向,调研社会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紧跟网络前沿技术的发展;调整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纠正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态,保证实践学时的总学时比,形成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使之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厘清每门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确保每个毕业要求都有课程支撑实现。

据此思想,同时参考国内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将网络工程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物联网方向课程群、网络安全课程群、“互联网+”前沿课程群等四大模块(见图3)。目标是构建传统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前沿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性课程群,夯实课程基础,发展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具体实现手段:将现有课程资源整合到对应课程体系,将企业应用的先进技术与现有课程进行融合,课程内多知识点融合,跨课程知识体系融合,理论、实验、实训与课外教学、研究多元融合等。

从“互联网+”人才需求发展出发,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应,在对各教学环节整体优化与提高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框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每个课程群都有充足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支撑。课程体系设置将走访腾讯、思科、华为等业内领先企业,深入了解业界的要求,以学生就业为核心。

3.2.3教学实施

1)教学方法改革。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好的学习质量的前提,本课题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形式有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习题课等共性化教学环节。也设置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本项目拟建设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案例,以供学生进行工程训练或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使用。这些教学案例将涵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等“互联网+”前沿主题。

2)精品课程建设。

按照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4大模块,每个模块对应建设一门精品课程,并逐步推广到其他课程。针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4大模块,配合精品课程的建设,对现有网络综合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进行改造和升级,建设与“互联网+”精品课程相适应、功能集约、资源优化的实验教学平台。

3)创新实践强化。

为了提高网络工程实践水平,建立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和以学生科研/实践兴趣为主导的自主学研创新实践环境,网络工程专业老师与业界顶尖的网络公司思科、华为、H3C展开校企合作。骨干老师参加网络工程师培训,带领学生参加网络技术大赛,联系学生到这些公司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邀请业界和学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通过搭建一个集成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创新实践环境,使学生能更形象、更深入地掌握网络工程中大规模组网、网络融合、智能感知、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等专业知识,提前体验研究生阶段科研工作的方式与乐趣,从而彻底改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常常陷于纸上谈兵的境地,切实让学生体验到科研带动教学的创新实践模式。

4)拔尖人才培养。

建设“互联网+”精英班。立足“互联网+”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互联网+”创新思维,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互联网+”创新人才。“互联网+”精英班将与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企业(如微软研究院、思科、腾讯、百度、华为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实习就业、认证考试、成果展示等平台。精英班采用小班培养、因材施教和全程导师,助推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

3.2.4效果评价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方法。

1)形成教学评价的跟踪反馈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网络前沿技术不断发展,企业需求不断变化,因此需要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持续改进。高校开展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满足注册工程师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关职业领域提供资格保证。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本身贯穿了这种质量持续提高与改进的基本理念。专业必须对自身在标准要求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信息获取途径,有明确的改进机制和措施,在进行跟踪反馈之后用于持续改进,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从机制、制度、评价到结果、反馈和改进这一螺旋式的持续上升。

2)市场环境和社会需求成为教育评价重要的组成内容。

认证标准强调所设置的工程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一定的社会竞争力,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明确要求专业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和市场评价成为评判其培养目标达成度的指标之一。毕业生离校后在工作岗位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思想品质、综合素质是对专业教育水平的印证和检验,因此,教育评价的过程应该延伸到学生离开学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质量是一种市场表现,忽略学生、社会需求,脱离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考察教学质量问题,特别是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很可能出现教学质量评价偏误。

3.2.5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前沿专业,其专业内涵和技术内容是不断发展的,这意味着培养方案的制定绝非一劳永逸,网络工程专业老师将根据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持续跟踪和评估,持续对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是保证专业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招生、毕业生反馈到其他各项指标都必须有必要的制度或措施保证定期评价。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必须用于持续改进。例如,培养目标和必要要求必须定期评价达成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订、授课与考核、教材选定、评教、专业与社会实践实习、创新能力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学术及教改活动;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源定期更新与维护等。

为了保证持续改进的达成,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完善校内校外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改进方案的确定和落实。相关工作由学生工作办公室、督导组、教务办公室、就业办公室、专业教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含企业人员)等多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完成,重点强调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参与。该项工作也可以利用教师出差、开展合作项目等各种机会对企业进行调研,主要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表现,以及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新需求。

4.结语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工程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约120名,已经为互联网、电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等行业以及一些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近年来,网络工程专业教师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