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定义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业设计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毕业设计定义

篇1

【关键词】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对口就业;工作模式

Explore and Practice of the Trinity Working Pattern of Post Practice Graduation Project

and Job Suited Employment

ZHANG Xiang YOU Wen-ming ZHOU Yi-jun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 Jiangsu 225012,China)

【Abstract】Post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project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pla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ob suited 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employability index.It established the trinity working pattern of post practice,graduation project and job suited employment.Firstly,we should give top-level design and build systemic operating mechanism on post practice.Secondly,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reform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support graduation project which comes from enterprise.Thirdly,set up standard process of post practice,encourage students to stay and work in post practice company.Schools,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are also obtained benefits for each other.

【Key words】Post practice;Graduation project;Job suited employment;Working Pattern

岗实习,是指职业院校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旨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在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工作岗位上,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已经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如何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对口就业进行有效地组织、衔接和融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重视顶岗实习顶层设计,打造顶岗实习的综合运行机制

1.1 成立顶岗实习(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院系领导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全面负责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考核工作。学院与企业合作制订顶岗实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顶岗实习质量监督机制,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学院选派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顶岗实习班级的班主任,顶岗实习人数较多的单位还安排辅导员担任副班主任,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与企业联系人全面对接,对本班的顶岗实习全程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

1.2 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制订质量评价指标

校企双方共同为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考核,考核分两部分: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考核,占总成绩的6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报告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40%。经过校企双方的双重考核,成绩合格者可以根据学校的有关制度获得相应学分,并获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签发的《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工作经历记录(证明)》。通过校企双方严格的顶岗实习双重考核体系的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各个实践和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有效提升了顶岗实习质量和成效。

1.3 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与顶岗实习对接机制

校企共建产教联盟和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同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订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了冠名班、订单班和定向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按照互利互惠、协同育人、对口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学院将顶岗实习与评优评奖和年终考核挂钩,全体教师都有义务帮助学生落实顶岗实习单位。

2 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毕业设计真题实做学以致用

2.1 实施“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化”教学改革

学院紧紧抓住装备制造业大规模发展的良好机遇,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江苏省品牌专业为龙头,着力打造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重点专业,成功建立了品牌优势明显、专业特色鲜明的江苏省重点专业群。目前学院已与省内外三十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产教联盟。学院坚持实施“课堂工场化、工场课堂化”的“双化”教学改革,与企业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开发实验实训项目,让教师和学生和参与产品研发和制造。真正实现了“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使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2.2 顶岗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

学院要求顶岗实习同学的毕业设计课题内容,原则上来源于顶岗实习单位工作实际。学院遴选专业骨干教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根据各顶岗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聘请实习单位的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师等为兼职指导教师,或者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选派专家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当某一单位顶岗实习学生较多时,除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交流外,还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专业教师上门进行指导。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在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同时,又坚持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3 毕业设计(论文)真题实做,学生能学以致用

学院鼓励顶岗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真题实做,可针对实际工作岗位的生产过程,进行工艺方案与工艺装备设计,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学以致用。课题主要类型有:1)工艺与工艺装备设计类;2)设备的维修及故障诊断方案;3)关键零件及产品的制造质量检测及控制方法研究;4)CAD/CAM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实际应用;5)产品的技术革新;6)模具、夹具、刀具的设计与制造;7)PLC及设备自动化改造;8)调研报告类。对于参加生产管理、仓库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类型工作的顶岗实习学生,可撰写相关实习内容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求应体现调研的具体目的、对象、内容、分析、结论、预测、建议和措施等内容。调研报告应有实际数据支撑并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篇幅不少于3万字,其中调研报告类的课题比例小于10%。

3 规范顶岗实习工作流程,校企合作共促对口就业

3.1 顶岗实习流程公开透明,学生和企业双向自由选择

学院在每年的10月1日之前,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当年的顶岗实习双选指南,同时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指导学生将顶岗实习与对口就业相结合。10月―11月为集中性顶岗实习双向选择时间,学院每年都会联系数十余家企业到学校开展顶岗实习双选面会,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事前通过顶岗实习双选指南知道了单位的具体情况,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选择企业。企业在初步确定了面试名单之后,也会邀请学生到单位来参观交流,这样学生能够了解顶岗实习单位真实情况、岗位工作要求和未来职业发展愿景,企业也能从中挑选到合适的顶岗实习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与企业签约的比例较高。

3.2 顶岗实习协议合法规范,学生对职业岗位认同感强

学生和企业完成双向选择后,根据企业提供的录用名单,学院组织企业和实习学生三方共同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三方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同时要求学生将顶岗实习的单位和具体岗位告之家庭。学院根据各单位情况和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每年编写顶岗实习手册发给实习单位联系人和每位顶岗实习学生,将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培训计划,毕业设计课题、程序材料、时间分配、实习岗位、考核要求和就业派遣等工作编入其中。校企双方力促顶岗实习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行工作、学习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同感。一般在顶岗实习协议结束前1个月左右,实习单位就会找工作表现较好的顶岗实习学生主动签约。

3.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和产教融合深度,实现高质量对口就业

为了促进顶岗实习转化为对口就业,学院从源头做起,与知名企业长期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实验实训室和顶岗实习(就业)基地,很多企业将最新的生产设备放在学校供学生使用,有些企业还派有兼职教师在学院上专业课,学生在校内教学中就对这些企业的人员和设备非常了解,到企业实习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学院推荐优秀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时就到合作企业参加认识实习和跟岗实习,鼓励学生将顶岗实习与定向就业结合,积极帮助特殊困难学生落实顶岗实习岗位。学院还与知名企业签订了奖学金协议,企业设立了专项奖学金,鼓励实习生实习期结束后留在企业发展,从而完成从顶岗实习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实现了高质量的对口就业。

4 结语

从2009年学院开始实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对口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七年的实践证明,受到了省内外知名企业的热烈欢迎,长期与学院合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获得了真实的职业体验,锻炼了工程素养,有效促进了从顶岗实习学生向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转变,基本上能无缝对接上岗,实现了毕业生高质量、高层次对口就业。据近3年的统计,有45%的毕业生是通过该工作模式签订了就业协议,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8%以上,为产教联盟的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新鲜力量,毕业生与地方企业签约人数超过毕业生总人数的40%,不少毕业生经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对口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的岗位锻炼,已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和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游文明,张翔,周军,姚海滨.高职教育“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39-40.

[2]姚海滨,张翔,张承阳.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方案的开发及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5(3):54,53.

篇2

【关键词】软件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

一、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技能综合运用的训练过程,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目前,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正在逐年下降:学生急于找工作或考研,毕业设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需求分析不到位,设计成果不符合实际需求;软件开发流程混乱;缺乏文档写作训练,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应当从管理角度严格进行过程监控外,还应当使学生通过《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软件生命周期与毕业设计过程的对应关系

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退役的全过程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可以划分成若干个时期与阶段,它与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三、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应完成的任务

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

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主要完成问题的定义、可行性论证以及初步计划的制定;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完成需求调查,进行功能、性能与环境约束分析;编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制定软件系统的确认测试准则和用户手册概要。这两个阶段对应于毕业设计的课题论证、选题、调研、查资料,通过对设计题目的深刻理解,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2.概要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

概要设计阶段主要完成软件系统总体结构的建立、定义功能模块的接口、设计全局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规定设计约束、编制概要设计文档等工作;详细设计阶段主要完成模块详细设计及编制模块的详细规格说明工作。包括模块的详细功能、算法、数据结构和模块间的接口信息等设计,拟定模块测试方案;把模块详细设计的结果汇总,形成模块详细规格说明书。这两个阶段对应于毕业设计的系统设计阶段。

3.实现阶段与组装测试阶段

实现阶段主要完成编码及单元测试工作。根据模块详细规格说明书,将详细设计转化为程序代码、对模块程序进行测试,验证模块功能及接口与详细设计文档的一致性,并形成单元测试报告;组装测试阶段主要完成模块程序组装与测试及组装测试报告的编写。

4.确认测试阶段

该阶段主要完成软件系统测试、确认测试文档编制及软件评审工作。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定义的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及软件确认测试准则对软件系统进行总测试;向用户提供以确认测试报告为主的有关文档,包括系统操作手册、源程序清单和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等;由专家、用户、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软件评审小组对软件确认报告、测试结果和软件进行评审,并将得到确认的软件产品交付用户使用。这个阶段主要对应于毕业设计(论文)中的论文评审、结题验收及毕业设计的答辨准备阶段。

5.软件运行与维护阶段

主要进入软件的使用阶段,并完成软件的维护工作。它主要对应于毕业设计中的答辩阶段。

四、毕业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精、短、完整。以几十字至三百字左右为宜。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从摘要中即应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只能使用第三人称;要客观如实地反应原文的内容,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最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段落、不进行自我评价。

2.关键词

关键词主要用于论文检索,它是从论文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出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宜。

3.结论

结论写作的内容应主要考虑本文研究结果是什么?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等。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4.需求分析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往往不能对所做题目进行充分的调研,需求不明确,随意想象的成分较多。特别是在数据表的建立上,大部分同学随意设置字段的类型,而字段长度基本上采用默认置。而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数据项的设置应主要注意以用户的需求和满足系统要求为准,而不应设计冗余的字段;数据的类型要依据实际需求,当某些字段可以是选择某几种类型之一,应考虑哪一种更有利于本系统或哪种更易于用户操作和维护。

5.详细设计

许多同学把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理解为代码实现,因此,在概要设计之后就着手进行代码的编写而忽略了算法的表达及测试用例的编写环节,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随意编程,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程序的修改和调试上。

6.软件测试

测试做得不够全面,大部分同学只选择了有效的测试用例,而没有进行无效的测试用例的设计,因此所做的软件BUG较多。

7.团队合作

在毕业设计中,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在布置毕业设计题目时,应尽量选择规模大一点的题目,然后由4~5名同学共同协作,每人完成一个子题目。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

篇3

论文致谢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示尊重所有合作者的劳动,它有利于促进形成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致谢提供的信息对读者判断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书写格式】

标题“致谢”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致谢”;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致谢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

【注意事项】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中不得书写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无关的人和事,对指导老师的致谢要实事求是。

对其他在本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给予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应在论文中做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致谢词范文】

大学三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三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xx师专给了我在大学三年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xx师专的老师和同学们三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三年充满了感动。

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黄志敏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向黄老师寻求帮助,而黄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篇4

在现有评价体系的三个环节中出现的所有评价项目几乎全与学生相关,没有一项评价项目考核课题本身的质量。实际上,选题的合理性、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设计质量。目前,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命题存在很多问题,如:选题陈旧、覆盖面窄、技术落后、随意性大、忽视学生兴趣、脱离实际等。若增加课题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也利于加强高校的整体研究能力,真正成为科技的前沿阵地。

各环节考核有时缺乏客观公平性

例如,有些高校允许指导教师作为答辩组成员参与答辩过程。一方面,指导教师对学生平时表现的主观印象会影响答辩项目评分,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答辩组其他成员对该生答辩表现的客观评价。只有实现评价成员职责分明,各环节评价目标明确分离,才能真正达到评价系统的公平性目标。

基于标准组态的评价体系

1.评价标准归类

就工科院校而言,毕业设计选题大致分为两类,即:研究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研究性课题涉及理论方法研究、算法设计、模型研究等,设计成果追求先进性、有效性、创新性、应用推广价值;而应用性课题侧重应用产品开发,一般来源于校企合作项目,具有特定的应用背景和客户群体。两类课题的设计内容和特性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对评价标准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偏差。若能根据每类课题固有的特性量身定制一套合适的评价标准,将对促进评价的公平、合理和客观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改革原有的评价体系,将诸多的评价项目划分为类型相关和类型无关两种。前者面向特定类型,后者则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课题。例如,“算法有效”和“代码高效性”这两个项目用以评价算法的正确性和程序代码的质量,分别面向研究性和应用开发课题,属于类型相关课题;而“论文格式规范”项目用以评价毕业设计所撰写论文与所规定格式的符合程度,属于类型无关性项目。表1中将一些计算机专业课题相关的评价项目进行归类。其中,论文撰写质量相关项目重点考查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需细化为多个小项,包括格式规范、表述清楚、结构严谨、用语规范、图表清楚等;答辩表现相关项目用以评价学生在答辩的自我陈述和提问环节中表现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思维能力等;态度、能力项目根据指导教师在平时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来综合评价学生对课题的专注程度、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2.标准组态过程

为适应不同课题的差异性,构建灵活的评价体系,对评价标准进行组态显得尤为关键。整个组态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首先,识别毕业设计题目所属类型,根据表1构造合适的评价项目集合G。例如,“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题目属于研究型课题,对应评价项目集合可设置为:G={I-1,I-2,I-3,II-1,II-2,II-3,II-4,II-5},其中包括与研究性课题相关的项目(I-1,I-2,I-3),以及所有类型无关项目(II-1,II-2,II-3,II-4,II-5)。其次,明确各评价环节的评价职责,进一步划分集合G,确定各环节囊括的评价项目,形成各环节对应的项目子集Si(1≤i≤3),并满足SGi1,且S1,S2,S3=G。

最后,对于每个环节,在定性分析其囊括的评价项目的重要性先后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各项目对成绩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作为权值代入式(1)计算该环节的最终评分值。式(1)中,mi是环节i中包含的评价项目数目,pi是环节i评分在整个成绩中所占比重,wij和Vij分别为环节i中项目j的权值和分值。由于毕业设计属于实践环节,与普通理论课程不同,其评价往往具有很重的主观色彩和模糊特性。若采用百分制打分,其过细的评分会给评价过程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相反,五级制评分则更符合教师的评价心理。所以,Vij采用五分制,代表优、良、中、差、不及格五种等级,即:Vij∈{1,2,3,4,5}。最终成绩也根据Score的取值划入对应的等级。

3.评价项目权值量化

为实现各评价项目对应权值的合理设置,层次分析法[6](AHP)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将影响决策的多种因素按照其隶属关系排列成多层次,根据因素之间的重要性比较关系,采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排序。基于标准组态的评价模型中,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个评价项目权值过程描述如下:步骤1:对于环节i,两两比较Si中评价项目之间的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J{v(i)l,n=1lm,iGG1nm}iGGvl,n表示项目l和项目n之间重要性关系的量化值。若v1l,n2,则项目l比项目n更重要,并且vl,n取值越大,两者的重要性差距越大;若v1l,n=,表明项目l和项目n的重要性程度相当;否则,项目l不如项目n重要。步骤2: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测。首先,计算一致性指标C.I.=/(m1)im-maxi^m-h,其中,λmax是J(i)的最大特征值;其次,查阅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确定mi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C.I./R.I.。如果C.R.<0.1,则判断矩阵J一致性检测通过,否则J不符合一致性要求,需要进行适当微调。

步骤3:根据式(2),计算环节i中评价项目j(1jm)iGG对应的权值wij三、实例假设某高校对毕业设计过程涉及的三个评价环节做出如下职责界定:指导教师负责评价学生毕业设计期间的态度、能力、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评阅教师负责评价论文质量、课题质量以及成果价值,答辩评价环节负责评价学生的答辩表现、可见成果质量、论文质量。根据各环节定义的职责,相应集合如下定义:评价模型的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经验证,表2中设置的判断矩阵均符合一致性要求。表3给出了各环节评分的一个实例。

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设计 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16-01

1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较低的成因

1.1 独立院校办学时间按较短,管理水平还需加强

在我国独立学院创建至今不过十余年,因此大多数的独立学院严重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没有较为彻底地执行毕业设计的管理制度,以至于学生与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制度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不以为然,这样一来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成了纸上谈兵,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成了形式主义,形同虚设。

1.2 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心态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从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状态来看,多数学生都严重缺乏自我定位能力与学习的自觉性。特别是对于毕业设计的认识非常的肤浅,很多学生为了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而应付了事,并没有认识到毕业设计是一个学习、锻炼、总结的过程,而是将其看做是获取毕业成绩的一个跳板,这就势必导致了毕业设计质量的低下。

1.3 部分指导教师缺少相关经验,教师资源匮乏

当前我国的多数独立学院都是依托母体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尽管本院的教师占据着一定比例,多数教师的学历都较高,但是这些教师通常都是缺少一定经验的年轻教师,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较高,但是教学指导经验却是严重的不足,更是直接地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质量。

2 有效监控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

2.1 转变观念,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往往在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年进行,在这一时期,多数学生为了找工作、考研以及出国深造等奔忙,他们不愿意或者是没有大量的时间去潜心地做毕业设计,因此时间的匆忙也使得论文的质量始终难以提高。因此,我们只有切实地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们真正地认识到毕业设计对于自身专业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事实上通过观念的转变还能够切实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自身尽快地完成社会岗位角色的转换。

2.2 深化课程体系,拉伸毕业设计过程

毕业设计首先作为—个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开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然而此前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通常都是从大四的第一学期末开始,并没有充分地将社会调研、社会调查以及生产实习等多种实践环节进行有机地结合。因此高校可以在大三开学伊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管理类专业方向的社会调研、调查、或者是生产实方向题目让学生自由的选择,经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之后,学生则能够对自己所选择的题目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四第一学期末时学生再依照自身的兴趣确定毕业设计的小方向论文题目。同时可以在部分善于思考、学有余力以及勤于动手的同学中,开展一次专题研究,要求这些同学完成满任务、高质量地毕业设计(论文)。

2.3 将有关的毕业设计讲座贯穿于毕业没计的全程当中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学生并不完全了解什么是毕业论文,更不知道如何开展毕业论文的写作,因此学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要接受教师的专业化的详细指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开题报告的标准、设计选题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论文格式的要求、评审定级的指标、论文答辩的程序、论文书写技巧、科学研究的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出现问题时解决途径方法、进行页码编排、小到论文自动生成目录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等等,都可以进行统一的培训。

2.4 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命题关与选题

做好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选题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精心地选择科学的毕业设计题目,是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院校可以改变传统的“单方向、被动式”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式为“双方向,主动式”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式。通过科学、合理地课题选择,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系统运用所学技能与知识去思考和分析,有助于将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充分地结合。

2.5 进一步强化独立学院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流砥柱,要想切实地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首先要实行副指导教师制度,其次要组织更多的青年教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培训中来,让青年教师完成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渡,这样可以让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一步得到保证。

2.6 从独立学院生源的特点出发,实施因材施教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对人才定义的个性化、多样化,而独立学院学生对此需求则更为突出,因此院校要将“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充分地融入毕业设计指导的工作原则。首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现有个性发展进行保护;其次是要积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力,引导个性协调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地设计自己的成才模式。

2.7 优化毕业设计质量考核与监控的奖惩机制

关于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应高要以教务处为领导,建立以教务处、院系教研室、督导组、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互有监督、跟踪、沟通以及反馈的毕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为了保障毕业设计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我们务必要健全多角度、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的合理性与客观性,并将毕业设计过程的不同环节的质量考评与最后的论文答辩评价相挂钩,让质量评价考核能够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程。此外,还应健全完善毕业设计质量保证奖惩体系,如学生的荣誉感和教师工作量的肯定,用以提高指导教师对于优质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对于独立院校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关系到独立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兴国伟大战略决策的最终成败。当前我国的独立学院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毕业设计又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全面加强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监控,建立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工作管理体系,重点突出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并最终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洁.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和建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36.

篇6

关键词:舞蹈学;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学科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88-01

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有一定欠缺,在论文撰写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在专业领域中,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发挥优势及特长,只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发展创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找到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真正的体现学以致用、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内容

第一,对艺术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改革与创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规定为8周,通常以论文形式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将艺术类毕业论文改为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也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学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在培养舞蹈人才过程中,不能够片面、单一,更不应急于求成。所制定的毕业设计要求既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又能对适应步入社会的第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经验。

第三,制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舞蹈学毕业设计方案。基于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舞蹈学专业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将毕业设计分为编创作品、汇报演出两种方式。编创作品即创作舞蹈作品,汇报演出即汇报表演舞蹈,均属于实践性质。两者目的都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获得从事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及特色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具体的手把手的教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必须通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名符其实的舞蹈教育人。因此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师指导环节,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想法,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项研究符合舞蹈学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高等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科建设得到有效的实行、发展和提高。

三、舞蹈学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项目制定

舞蹈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制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对此项目的定义,其次是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最后是对毕业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毕业设计选题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选题来源不限,由系(院)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选题原则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2、作品要求以反映培养目标为原则,内容应与选题紧密相关。学生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和检索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研究,选出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表演。创作作品的学生要结合课堂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创编,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搜集题材,风格体裁不限,充分展开想象力,体现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3、评定方法可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评定成绩。评分细则应从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知识及技巧掌握程度、质量与水平评价(作品难度、完整性、表现力等)、学生组织纪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等几项内容着手。总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组构成,比例为60%和40%。进行成绩评定时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不要从印象出发,更不要以指导教师的声望作为评定该学生成绩的依据。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学是舞蹈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舞蹈学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宽的。在此,笔者对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索及研究还不够深远,所做出的改革方案还微不足道,希望借此引发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讨,让今后高校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篇7

全面质量管理(TQM)原为企业管理中的专用概念。美国学者菲根鲍姆对全面质量管理概述如下:“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一种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考虑到客户充分满意的情况,进行市场研究工作、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质量开发、质量维持和质量提高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TQM概念是美国国防部1989年提出的,按照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的观点:TQM是一个组织的战略武器。另外,香港著名的质量管理顾问谢家驹博士给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它在高层管理的领导及参与下,通过全体员工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以具竞争力的成本,提供高质量且不断改进的产品及服务,在客户中建立优质及物有所值的良好声誉。他认为,全面质量管理的真谛是全面优质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优质的,二是公司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包含生产、设计、采购、维修、人事、会计、行政等)是优质的。

二、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的新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界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仔细控制的管理改革来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他们相信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可以成功地移植到教育中来。

将教学和全面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就会产生一个全新的理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笔者以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同样可以运用到成高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期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问题提升到成高教学发展战略层面上,以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为中心,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

三、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TQM是通过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管理活动。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管理活动――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监控、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因此,该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质量体系策划、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形成质量文件三个阶段。

(一)质量体系策划

1.明确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三者相互衔接、逐步提高。

(1)近期目标,可定位在建立、健全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严格控制、保证质量,确保其质量能顺利通过教育部授权的相关质量认证。

(2)中期目标,可定位在保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认证标准,为实现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针和目标作可靠保障。

(3)远期目标,可定位在参与创建我国成高标准化运行程序和质量评估体系,主持或参与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及其相应的质量技术领域中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并能在质量评审、认证工作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在成人高教体系中的地位。

2.明确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指的是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考察质量保障活动的各要素和要素关系。

(2)目标性原则:指在建立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要素,组织协调各种保障力量,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3)规范性原则:指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质量保障活动的进行要有依据,克服随意性,使教学和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4)持续性原则:指要从持续提高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发展管理观出发,持续地管理和不断地改进,从体系的组织制度上确保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结构要素的确定与分析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精髓,笔者从教学的过程及多年工作经验来尝试构建成高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始于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学校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策划并做教学输入,进而开展全员性的教学过程,期间不断地进行教学质量的测量与控制,并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和提出改进的措施,最后输出教学结果,让学生得到满意,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其中教学全过程(包括教学输入、教学过程和教学输出)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包括教学质量策划、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质量改进)彼此相连,相互作用,共同运动,从而构成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运动体系,使其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保障和持续改进。

1.学生。学生连接着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首末两端。学校管理者依据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质量管理策略,并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作用于教学全过程。教学部门依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全过程提供教学服务和教学效果。

2.战略与领导。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战略主要包括学校需完成的任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战略对策四个方面,从抽象到具体,从视野宽到视野窄,从操作性低到操作性强,它们之间形成递进关系。领导主要指方针目标的制定者,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对各层次的教学质量活动起着指挥、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同时担负着教学资源的提供和保障作用。

3.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管理。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两个典型的动态过程,即教学全过程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教学全过程包括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输出。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包括教学质量策划、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运行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决策基础上,这种决策强调以事实为依据。因此,必须加强对成高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的周密设计、监控和调适,以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4.持续改进。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是为了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和效益。由于成人教学的每一个层面都有可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所以每个人、每个层次、每个部门都有改进的职责。它具有前瞻性,计划性。

5.全员参与。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追求全员参与的意图在于承认并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作用,这里的全员包括教职工,也包括学生。具体地说,全员参与一般是通过授权和决策让教职工和学生为质量管理做贡献。

四、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戴明环(PDCA)运行

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重要一部分,又称其为“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项工作从头至尾有效进行的保证,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流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大的适用性,它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四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即代表着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总结处理),四个阶段。

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戴明环(PDCA)运行是按照已经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结构和要素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其运行是按照预先制定的管理程序,不断循环,不断修正质量目标和完善质量管理的环节,也就是遵循PDCA循环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育教学质量。

(一)P阶段(教学质量体系策划)

由教务部门制定总体毕业设计(论文)的策划方案,规定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制订一系列管理文件,用于规范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订详细的质量检查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是进行检查评估的依据,是指导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标准和达到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制定、完善教学文件。

2.建立监管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3.动员布置。

4.确定毕业实习地点和指导教师。

5.落实选题和毕业实习工作计划。

(二)D阶段(教学质量管理运行)

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二部分。

1.毕业实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毕业实习计划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调研、测试、分析汇总等工作,同时,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日志、毕业实习工作总结、学生实习鉴定表和读书笔记等。

2.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对于大部分成人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可能是第一次,在学生眼里是不可及的东西。教学重点应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规范、论文写作程序,为以后开展相关工作打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认识和体会。在撰写阶段,指导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撰写能力。指导教师从论文构思、拟定撰写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到打印成册等环节严格把关。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否符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保证按工作计划进行,是完成任务的前提。符合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方能参加评审和答辩。因此该阶段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三)C阶段(教学质量评审)

包括两项工作:一是由成立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评审每个阶段的阶段性成果;二是将检查结果与原“计划”比较,没有达到计划要求,是什么原因?需要采取的措施;形成阶段性检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

(四)A阶段(总结与持续改进)

篇8

关键词:毕业设计管理;B/S;MVC模式

引言

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加快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着积极作用[1]。高等教育领域信息化正在加速发展,多数高校开始对毕业设计进行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但是不同层次院校对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需求不尽相同。独立学院由于其自有专职教师及管理人员较少,在专业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中更多依赖于母体学校教师资源[2],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监控跟踪手段难以有效落实。为提高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效率,本文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厘清了毕业设计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关联关系,梳理了毕业设计管理流程,划分了系统管理员、教务管理员、系教学秘书、学生、指导教师和辅导员6种角色,引入了毕业设计各个阶段进展情况的实时统计与跟踪监控机制,有效解决了毕业设计过程跟踪监控需求,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

1系统需求与流程分析

1.1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院毕业设计工作效率,根除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方便参与毕业设计过程的各类用户。不同用户使用系统的需求不同,如面向教务管理人员,系统应具有基础信息维护、学生信息维护、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监控、各类统计报表等功能;系教学秘书需要维护本系指导教师信息、分配毕业设计任务、管理选题、监控毕业设计进展情况、中期检查以及安排答辩等;学生通过系统进行在线选题、完成选题审批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以及论文资料的提交;指导教师使用本系统完成在线申报题目、审批或审核学生提交的各项报告、评阅学生论文等;辅导员能够随时查看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进度情况,及时督促进度较慢的学生;系统管理员主要完成对数据库和管理员信息的维护工作。

1.2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基本流程如下:①系统初始仅有一个系统管理员账户,首先由系统管理员添加教务管理员、各系教学秘书和辅导员账户;②教务管理员设置当前学年度,添加其它基础信息,导入本学年度学生基本信息表,生成学生账户;③系教学秘书录入或导入本学年度指导教师信息,生成指导教师账户,分配本年度毕业设计指导任务;④指导教师登录系统,根据个人任务在线申报课题;⑤系教学秘书对教师申报的课题进行在线审核,所有课题审核完毕后,按专业开放选题;⑥学生在线选题;⑦选题结束后,学生按阶段完成课题审批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以及论文资料的提交,指导教师按阶段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阅,教务管理员、系教学秘书和辅导员协同监控学生毕业设计进度情况,并做好各自的跟踪管理工作。

2系统设计

2.1系统功能划分

按照不同权限用户功能的不同,设计本系统的核心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2.2系统功能介绍

(1)管理员维护模块:包含添加管理员功能、删除管理员功能和管理员密码清零功能。(2)数据库维护模块:包含数据库的导入导出、数据库初始化等功能。(3)教务管理员的基础信息维护模块:包含当前学年设置、部门信息维护、专业信息维护和职称信息维护功能。(4)学生信息维护模块: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导入、查询、删除学生和密码清零功能。其中教务管理员具有学生信息导入和查询功能。新学年开始时,教务管理员将有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信息通过Excel表上传并导入到数据库中;系教学秘书可以删除学籍异动(休学、退学等)学生,还可以清零重置学生密码。(5)指导教师维护模块:各系教学秘书负责本系指导教师的信息维护工作,包含指导教师添加、指导教师集中导入、查询、修改、删除和密码清零功能;此外,该模块还包含教师信息统计功能,可以按职称、学历、类别分别进行统计。(6)毕业设计任务分配模块:各系教学秘书负责分配本系当前学年毕业设计任务。按照专业进行划分,如果一个教师分别指导两个专业的若干名学生,那么任务表中对应该教师两条任务记录;一个课题任务最多可以有两名指导教师,但只能有一名导师负责使用本系统管理课题指导任务。(7)题目申报模块:指导教师登录系统后首先进入题目申报页面,题目申报页面显示教师的任务列表和已申报题目列表,教师根据任务列表中的任务数进行题目报审,申报题目数不能超过总任务数。在题目被审核之前,指导教师可以修改已申报题目,题目审核通过后就不能再次修改。(8)选题管理模块:由系教学秘书管理,包含题目审核、选题控制、题目分配与题目变更4项功能。其中选题控制功能采用按专业分时段选题策略,由系教学秘书控制各专业开放选题的时间段,以减轻服务器压力。题目分配功能主要用于将一部分定向题目分配给指定的学生,例如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不参与专业集中选题,由系教学秘书提前分配其所在企业的指导教师申报课题。(9)学生选题模块:本系统不采用师生互选策略,一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题目,提高了选题效率,同时为了兼顾公平,在选题开放之前,学生可以查看所有已申报的题目。(10)过程管理模块:主要指在选题结束后,学生按各阶段流程完成选题审批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以及论文资料的提交,指导教师对各阶段学生工作进行指导,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批或审阅。系统严格控制学生按照阶段流程完成毕业设计,如果前期环节没有完成,后期环节就得不到相应权限,避免了各环节的次序颠倒[3]。(11)毕业设计进度跟踪模块:包含毕业设计各个阶段进展情况的实时统计功能以及学生完成情况明细,该模块实现了教务管理员、系教学秘书和辅导员对毕设进度情况的实时监控跟踪。图2展示了计算机工程系教学秘书看到的题目报审与选题阶段某个时间点的实时进度情况,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设计方向)专业已完成选题,软件工程专业正在选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在进行题目申报和审核,网络工程专业正在申报题目。单击图2中某专业“已选题”列对应数字,系统将显示该专业学生选题情况明细表(12)系统各类用户具有不同权限的文件上传、数据(含报表)导出功能、资料下载功能、个人登录历史查询以及个人信息维护等相关功能。

2.3数据库设计

系统涉及的数据库表主要有adminuser(管理员表)、teacher(教师表)、stu(学生表)、syear(学年表)、dept(部门表)、major(专业表)、rank(职称表)、ttask(教师任务表)、project(题目表)等,限于篇幅,下面仅列出管理员表和教师任务表,如表1、表2所示。其中,管理员表中fpath字段用于保存服务器相对路径,路径对应文件夹中存储该用户上传或者导出的文件,用户对该路径拥有访问权限。

3系统实现

3.1系统逻辑结构

系统使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端采用JavaWeb技术实现,动态jsp页面采用EL表达式、JSTL标签技术,前端页面样式使用bootstrap框架设计,并采用基于jQuery的Ajax异步请求技术进行数据交互。系统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采用了基于组件式开发的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4],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架构,更加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展与维护。

3.2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1)MVC设计模式。Model为模型层,又细分为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接口DAO和数据持久层实体类,用于完成系统业务逻辑;View为视图层,指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主要用于数据信息的输入采集和数据的显示输出,本系统所有jsp页面用于完成视图层功能;Control-ler为控制器,用于接受用户的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再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返回的数据信息,本系统控制器采用servlet实现。(2)过滤器(Filter)技术[5]。系统使用过滤器技术实现了字符编码过滤和URL级别的权限访问控制,其中6类系统用户的资源访问权限控制分别由6个过滤器实现。以教师用户为例,将教师可访问的资源组织在路径“/t/”下(包括教师可访问servlet的URL也映射在此路径下),然后创建过滤器Tfilter类,并在配置文件web.xml中使用<filter-mapping>标签将Tfilter与教师可访问资源进行关联,从而实现对教师资源请求的拦截控制,其中过滤器映射的定义如下:<filter-mapping><filter-name>TFilter</filter-name><url-pattern>/t/*</url-pattern></filter-mapping>(3)Servlet上下文监听器(ServletContextListener)。系统中的一些基础信息(例如当前学年、部门信息、专业信息等)是所有用户的共享数据,通过使用Servlet上下文监听器,实现了将基础信息从数据库中读出并存放至appli-cation作用域中,方便用户共享和使用,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频度。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当管理员更新这些基础信息时,需要同时更新数据库和application作用域中的数据。(4)Bootstrap框架。Bootstrap框架属于css框架,它在支持html5和css3的浏览器上表现特别好,对移动终端的浏览器支持也相当优秀[6]。本系统使用的是Boot-strap3.3.6版本,它对IE9及更低版本的IE浏览器兼容性不好。本系统设计时专门针对低版本IE浏览器引入了html5shiv.js和respond.min.js两款插件,使IE支持ht-ml5中的新标签并能够识别@media,支持响应式布局。(5)基于jQuery的Ajax异步请求技术[7]。系统设计时使用jQueryAjax技术实现无刷新状态更新页面和异步提交数据,减轻了服务器和宽带的负担,提升了Web程序性能。

4结语

篇9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学风建设;治学方略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修订,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及训练,初步掌握产品开发、工艺革新、设备研制的方法和技能。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工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毕业设计过程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一、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大同小异,以下以机制专业为例进行阐述。

机制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这些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的能力;理论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6周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7.4%)。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学风因素

自评估和更名之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要求都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从审题、过程监督到评阅、答辩、成绩评定循序渐进,一人一题的模式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给毕业后不同去向的学生提供了宽泛的课题选择空间,为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或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虽然如此,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很多,如题目难易程度的合理性、题目的针对性、遇到问题学生心气浮躁、不能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而过分依赖网络、老师监督辅导程度常常不到位、对提交成果的评判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相对明确的标准等等,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而根源于教学管理和老师。老师的责任心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治学水平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要把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需要一套完整的治学方略,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学校,学风的定义就是学习风气,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它依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意义上来说,影响学校学风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学校环境、家庭因素和社会大气候我们无法左右,所以只能从自身做起,以身试教,做一个称职的老师。

毕业设计过程是老师和学生近距离一对一授课的过程,教师的工作是如何传播知识,如何能让学生很有效的接受知识。这个传播过程并没有很深奥的理论,但敬业是首要的,一定的基本技能是必须具备的。对毕业设计的任课老师来说,要达到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目标,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职业技能:

(1)具备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熟悉交给学生的课题,掌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完成的方法,懂得如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督促学生阅读和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帮助学生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强化学生对课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意识;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具备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上述要求不仅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也有做人做事方面的,所以要带好毕业设计,老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三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不仅在专业上要坚持教中学、学中教,不断进取,还要在做人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为师者不“真”,又怎能让学生学“真”?所以老师高尚的人格、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丰富的学识、博大的胸怀、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良好的学风就会在这种互动中形成。

三、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

按词典的解释,治学就是研究学问,方略就是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研究如何带好毕业设计,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而制订的计划和策略就是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现状,建议对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采取一些方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作为毕业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是经过很多学校考证了的,在各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一个理想的实习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人说书本上的理论是没有用的,实际工作中一点也用不到。事实情况绝非如此。笔者和企业打交道20多年,设计的产品有发动机、卧式带锯机、农用机械还有工装夹具,最后落脚在防腐泵产品的研究中,到目前为止设计了几十个规格的产品都在使用中,还有的产品出口国外,最早的产品在线使用近20年了。这些产品的设计没有哪一个尺寸不需要计算,没有哪一个结构不需要找理论依据,只有在同类型产品不同规格系列化或者在仿制别人产品时才参照成熟产品的结构和尺寸做相应的放大、缩小或原样测绘,即使如此这也只是一条捷径,并不是设计产品正常的程序,一旦产品有质量问题就必须回归正常的设计程序查找原因,正常的设计程序必须要用到理论计算,而课堂上讲授的都是各学科的经典都是各种机械产品设计计算的基础。书本如何结合实际,关键就在如何把实际工程问题提炼出来,变成作业里面的已知条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或是一个实践问题,而是需要用系统专业的眼观观察实际的事物,需要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思考总结,最后找出理论公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结合点,把一些影响不大的因素忽略掉,把理论计算公式的假定条件作为计算结果的误差来源,最后用系数进行补偿,如此就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因此要想很好地运用理论就必须学到一定的程度,厚积才能薄发。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才能找出实际问题的关键点,而毕业实习正好是一个机会,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了平台,所以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通过毕业实习还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也能加深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阔眼界及思路,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及酝酿设计方案,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而目前缺少理想的实习基地,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这一过程,其中的原因很多,如果单方面依靠老师寻找实习基地,会涉及到学生安全问题、经费问题、企业的认可度等等,目前还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学院和老师各方努力。  2.毕业设计

目前我院还没有完整的关于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的的具体要求和验收标准。笔者结合其他学校的经验,将几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内容和要求总结如下:

(1)机械制造工艺工装及设备设计方面的课题。

1)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为主的课题,应提交:工艺路线和工艺卡;各工艺卡上必须按要求完整填写相关工艺参数,比如机床、量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切削量的规定等内容;必要的工装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关于误差分析的内容。

2)以机械设备设计为主的题目,应提交:完整的设备结构总图和全部非标准零件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设备结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

毕业设计中图纸的要求:图纸大小在能清楚反映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选择最小的标准图幅打印,标题栏明细表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填写,不可再用课程设计的简易标题栏和明细表;总图上必须标注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设备上所有非标准零件都必须要画零件图(标准件如螺栓、轴承等能在专业商店购买,只要有型号就行,不需要画图),零件图图幅和标题栏要求同上,零件图上要合理标注尺寸、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

(2)模具设计方面的课题。

1)冲压模设计:应是具有三工位以上连续模,或将三种以上简单工序进行复合的模具。

2)注塑模具设计:应是含有侧抽芯机构的中等以上复杂程度模具。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应进行详细设计计算。

4)模具典型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路线分析。

5)设计中典型零件应编制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卡片(该内容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删减)。

6)应用模具CAD软件设计的,应该对模具结构进行三维剖析,并有模具开合结构图。

7)必要时对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和环保分析。

提交结果包含:有完整的总装配图和所有非标零件的零件图。图纸内容和格式要求同(1);一份1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里应有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和上面3)、4)、5)部分的内容。

(3)仿真、软件设计和实验研究类毕业设计内容及要求。以仿真为主的课题,必须提交仿真结果分析报告;以软件设计为主的课题必须通过程序验收,内容应符合软件工程规范,还应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编码、测试等全过程;实验研究类课题学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调研、方案设计与决策、实验方法与过程、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等的全过程),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上述三类毕业设计工作量应至少完成1.2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应包括3000字的文献综述、实验分析研究与结论等内容。

篇10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02-03

一、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

1.精力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一般教师指导的毕业生数量均在6~10个左右。由于目前教师既要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紧跟科研领域的迅猛进展,因此,在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度严重缺乏的现状下,教师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对本科生的完善指导。

2.时间安排集中。各高校对本科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一般均设定在本科第8学期,即学生真正参与毕业设计的时间都是在每年的3月至5月底,要求学生在两个月内完成对四年专业学习的总结并应用于实践,且在对科技论文的写作基本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完成该类型论文的撰写及答辩,无论对教师或学生确实存在较高的难度。另外,对于省属地方高校的一般本科生,其着手工作的应聘或实习均安排在每年年初,即在完成本科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即便教师能够集中精力筹备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但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充沛的精力完成教师的合理安排。

3.科研方向有限。根据教师科研方向的不同,可以将教师分为理论研究型和生产实际型。从事理论研究的老师多以青年、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主,这部分教师绝大部分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缺乏生产实践的工程工作和指导学生的经验,难以短期内成熟有效地完成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而从事生产实际型的教师,尽管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背景,但是正规系统地指导学生将毕业设计内容以科技论文形式完成也是一大难题。

4.指导模式单一。目前,各高校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模式实行的是每个学生的毕业题目各异,因此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获得引导的途径只能来源于教师,而与其他同学咨询、合作的条件有限,无法获得更多关于设计的启发和思维的碰撞。另外,一个教师指导多名学生,也令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为多人设计适合其的更系统、更条理的指导规划。

二、团队指导模式的探索

1.科研团队指导模式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许多院校纷纷开展结合科研项目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以我校工科专业的班级为例,每班大约有50~60个学生,考虑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其中有大概过半的学生选择考研。为了提高成功考研的可能性,这些学生更愿意选择理论研究型老师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导师。同样,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方式,对本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针对此类学生的需求以及指导教师存在的上述问题,以教师科研团队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研究型论文的模式势在必行。那么,科研团队的指导模式初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指导模式称其为“大课题”模式(见图1)。所谓的“大课题”模式,即以纵向课题(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为牵引,将该课题分为若干小课题。此科研团队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团队应由课题主持人统领,成员应为课题的参与者,这些参与成员可指导的学生在1~3名为宜。该指导模式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本科学生可以参与到完整的课题或基金的完成,对于培养其独立、创新的科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二类指导模式称其为“似课题”模式(见图2),即以某一个研究理论(一个研究方向)为牵引,将此理论的不同知识点作为若干小课题。此科研团队应保证指导教师均从事同一科研方向的研究,而每位老师指导的学生建议为1~2名。该指导模式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能够拓展本科生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不论以上哪一类的科研团队的指导模式,其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学生的互动交流,而这类模式的具体实现均可分为三步骤完成,以“似课题”模式为例,具体的指导过程如下:第一步,科研团队由研究方向一致或近似的教师构成,建议由一位教师组织该团队内所有教师指导下的全部学生统一进行前期基础培养,包括介绍学校和学院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毕业设计的流程和思路、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有关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的讲解(也可借助研究生课程的旁听),进而为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赢得宝贵时间,且能够避免教师为重复工作浪费更多的精力。第二步,在学生掌握了个人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后,由其本人的指导教师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具体的课题研究。以我校信息类专业从事盲信号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教师为例,首先由一位教师(此教师可以是研究生“盲信号处理”课程的授课教师,或者是授课压力较小、对该研究方向基础较为熟悉的教师,或者团队内的教师轮流担任此部分工作)引导学生明确关于毕业设计的多方面要求,而后即可讲解盲信号处理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盲信号处理的定义、研究该理论所需的数学基本知识等,这个阶段教师的讲解估计最低使用6个学时左右,而学生完成此阶段相关内容的学约需要两周的时间;然后由学生各自的指导教师一对一介绍学生本人的课题的具体内容,此阶段教师的一对一讲解大概每个学生仅需要2~4个学时,而学生完成此阶段相关内容的学习需要四周左右的时间,此后学生可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写作和修改。

另外,以科研团队形式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的答辩,也可首先在教师团队内进行。这样不但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从事同一研究方向的导师更能准确判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高低,进而给予学生更为合理的毕业答辩成绩。

2.应用团队指导模式的设计。应用团队指导模式的设计构想源于要达到一个合格电子信息类工程师所具备的能力,仅依靠在高等院校的常规学习是不可能的,只有学生在企业或基本满足生产需求的电子信息类实习实训基地经过有在企业实际工程项目设计与管理经验的工程师的指导下方可实现。因此,对于该指导模式提出以下两个建设思路:第一类指导模式称其为“学研”模式,团队由教师和学生构成,即以横向课题为牵引,课题主持人(或参与人)作为指导教师,而课题的参与者和完成者以学生为主,这些学生建议以参加过学科竞赛或以前就跟随该教师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优先。该指导模式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毕业设计与横向科研项目结合是解决目前学校经费不足、仪器设备紧张、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二类指导模式称其为“产学”模式,团队由企业的工程师和学生构成,即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实习相结合。该指导模式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不但遵循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工科教学理念,而且为方便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结论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导的教育,考虑目前学生考研和就业的不同需求,文中提出了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科研团队指导模式以及应用团队指导模式。这些模式的采用,定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好奇心和挑战的勇气,激发学生去关注和研究科研与开发上的困难,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独立进行科研或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枭,李丹,王洪涛,李养良,王玉伟.地方型本科院校在毕业设计中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研究――以九江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3,(12).

[2]杨智,陈荣军,许清媛,苑俊英,陈海山.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

[3]吴盘龙,李星秀,薄煜明.毕业设计与科研相结合堵养学生创 新能力[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