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据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论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们常说,设计的历史是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每一个时代的设计,都能展现当时的时代特点,可以说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一直以来,中华文化都注重从人文与世界的关系中去认识世界,探讨人与世界的自然关系。认为人文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传统的家居设计注重人与家居的和谐统一,让家居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充满了人文情怀。家居设计的目的是把人和家居相互结合,让人的内涵、性格、文化素养和家居艺术的风格相互统一。中国传统家居设计整体性让传统家居设计的空间形态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美丑,而是更加注重是否体现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经验。这种经验难以用一般的抽象符号来表达,因此只能从文化的角度把握传统家居设计的精髓。中国传统家居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设计理念具有独特的内涵,值得现代设计者去借鉴、传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审美经验的积累,理性的思考、感性的文化感悟,为设计师自由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中国传统家居设计中人与空间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传统家居设计人性化的美学思想内涵,这正是现代家居设计领域应该去学习的关键。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居空间设计的协调性
每一种现代化家居的设计风格都蕴含着文化背景。如果设计师想设计出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必须对传统元素做深入的研究探讨。我们要创作出极具文化内涵的现代家居作品,应该适当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将其适当运用到现代设计理念当中。由中国传统元素迸发出的设计灵感,让现代室内家居设计在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同时,充分符合现代中国人的审美标准。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传承方式,现代室内家居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种设计不单单是单个文化符号的胡乱拼凑,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理解之后的融会贯通,以此来提高当代人的审美。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居设计的相互融合
现代室内家居设计经常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为设计注入了新的灵魂与血液,其具体的运用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符号的体现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和汉字书法是中国传统符号的代表。中国传统图案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历经岁月的洗礼,展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意境,让设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中国传统符号作为现代家居设计的装饰元素,可以升华设计的内在气质,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活环境。通过“简单抽象、元素运用、重新组合”等装饰手法,利用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形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艺术气息与生活气息相互融合的设计特色。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设计师尤为重视墙面的装饰效果,墙面设计也是展现设计师艺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进行墙面设计时,可以运用中国传统图案纹样作为墙面的图纹,可以达到很强的美感。地面设计可以利用具有比较有特色的图形作为大理石的纹理,这样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造型、又更加具有艺术性。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卧室空间是属于非常重要的区域,根据主人不同性格选取不同含义的图案进行装饰,可以让家居设计更具个性化。比如说一对鸳鸯可以寓意夫妻关系和谐,古松和竹子代表老人健康长寿。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装饰所表达的以物达意思想。
(二)中国传统装饰构件的巧妙运用
中国传统装饰构件样式繁多,比如带有传统装饰的中国古典家具,很多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以及传统装饰陈设品等。古建筑中的木质结构梁架的建筑,使其室内显得更加宽敞、自由。花窗、门等构成独特空间,将室外风景引入室内,让室内更具空间内涵。而室内的各种装饰品,又成为居室内部空间划分极具装饰性的构件。在房子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实体分割,会让本来不大的空间显得更加狭小,如果通过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隔断来划分空间,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空间的通透,此时当然少不了家具。中国传统家具民族性鲜明,明式家具造型流畅、结构合理、坚固可靠,利用木材自然的纹理和色泽美,让家居更具文人气质,在艺术造诣上可谓是独树一帜。在某种方面,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特色的家具可更容易唤醒人们对于历史情感的回归。在家居设计中,明式家具和紫檀木地板的结合,风格典雅,适合书房设计。加上几个精致的门环,让柜子显得更加富有生机,让空间在保持庄重沉稳的同时不失繁琐。餐厅设计用红檀木餐桌,搭配羊皮灯,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正是中国传统的寓意。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元素运用到现代家具中,既保持了传统家具优雅的艺术效果,又具有现代家具的简单实用。
篇2
关键词:园林;传统文化;风水;植物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中国的传统园林3000年以上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皇家园林、私家园 林 、寺庙园林、公共游乐区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种类型。并产生出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四川园林、北方园林等主要的地方风格,以及具有特殊民族风格的园林。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 不同性质也称作园 、囿 、园亭、庭园、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园林的规划有大有小,内容有简有繁,但都包含着四个必要的基本因素: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便相应地成为造园的四大要素,而这四大元素反映出了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思想、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一、“风水”的形成以及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1.“风水”的形成
早在我国古代,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基址进行选择与处理时就形成了“风水”之说,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风水”逐渐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建筑选址规划设计理论,其中包括了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 、心理学 以及美学等多门 学科。“风水”简单的说是对地点的择并进行综合评价。古代住宅的风水选择很大的程度上与绿化环境联系在一起,考虑到住宅的舒适、安静、透光等,以便创造与改善住宅环境周围的良好“小气候”。
2.风水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在空间环境创造中随着历史的脚步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就在已经踏入21世纪的今天,“风水”现象也依然受到关注。有些业主不管本身的基地环境怎样,都希望设计师能加上风水的概念,甚至是牵强附会,为的也只是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其实这也是人们的一种求“吉”的心理作用。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吉祥如意 、一 生平安 ,而古代的风水理论,也正是与人们所密切关注 的“吉”、“凶”相关,使建筑空环境给人们带来安康 ,带来“吉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入口空间的处理。在风水理 论中,住宅的大门被称之为气口。在对大门的处理上,往往根据风水来确定它的方位等一些因素,而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照壁或影壁是大门的一种附属建筑小品,它也是 中国建筑的独特元素 。 在风水里,它可以藏风聚气,满足人们求“吉”的心理。在现代住宅设计入口空间中运用玄关以及在有的小区、居住区的入口也立有雕塑。这些在入口处的遮挡物缓冲了空间,遮挡视线 , 满足了对私密性的要求,符合长久以来中华民族的性格要求。
二是“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风水理论别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就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住宅中,室内空间通过窗、门、隔扇等使室内、室外与外界呼应,同时住宅中的阳台也是人们与外界、与“天”连接的通道。好的居住环境,需要这种复合空间来缓解人们长时间在室内空间的压抑感,有机会与自然亲密接触,中国人自古就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同时考虑阳台的尺度、朝向、景观等因素,真正成为住户与天呼应的好场所。
二、其他的传统文化对居住区的影响
1.“和为贵”的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崇尚 “ 中庸”、和谐的思维方式,人们渴求安居乐业、稳定平和,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居住环境中就是中国人一向注重的邻里关系。如我国北方的四合院就是体现“中庸”和谐思想的典型建筑,有利于邻里交往和关系融洽。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
先秦诸子争鸣,儒、道、墨、法等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互相学习,但又始终保 持自己的风格。如中国的传统民居就因地区而异,四合院、吊角楼、福建土楼、窑洞等各式各样的居住形式,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既满足了当地人民的居住需求,又植根于当地的文化传统。当然,这要像先秦诸子百家一样,遵循“和而不同”的路线,广为采纳互相融通。也就是说,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互相交流、吸取精华,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让自身的文化更富生命力。
三、传统文化对植物造景影响
从古至今,园林四大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大因素就是植物,没有了植物的园林,是无法称之为园林的。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善于寓意造景,选用植物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也常常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们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形容某一意境。植物以它个体和群体的不同组合形式,千姿百态的形状,变幻无穷的色彩,诗画般的风韵,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气氛,展现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1.将植物赋予人格化的性格特点
古代文人墨客和现代人,经常为了寻找某种情
感的凭托或表达某一意境,而运用植物的特征、姿态、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产生的比拟、联想。如松刚强、高洁,梅坚挺、孤高,竹刚直、清高,菊傲视风霜,兰超尘绝俗,荷清白无染。人们对植物的鉴赏,从形式美升华到意境美,常用花木来表达感情。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运用植物的特性抒感,作品中的植物不但“人化”,而且还“神化”,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2.“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植物造景中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传统思想中有着总要地位,老庄哲学模仿自然山水营建园林成为一时风尚,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这类园林中极力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顺从自然的哲学观。在植物造景中则是要求仿照自然状态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与山石、水体等一同形成神似自然状态的环境,并要求园林建筑与环境协调。
3.“内秀”、“含蓄”的民族心理对植物造景的影响
纵观中国的古代园林,大多以曲为美,并且许多传统艺术强调曲线,以“含蓄”为最高标准,如在古建筑富于曲线美的大屋顶凹曲面、园林中的曲廊、拱桥以及对园林水体中水岸线的处理等。在植物造景上,是以障、隔、藏、过渡、围合为主要手段,其次才是季相、色彩、质感。在单株植物的处理上,也是求曲,喜弯而不喜直。
4.以“雅”为核心的审美观对植物造景影响
传统植物造景,是以与环境和谐为条件的,常使用粉墙、漏窗、月门、花廊、亭台、山石、水体等相结合,构造出一处处蕴涵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清雅多姿的花木,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芳草佳木形成的景观中,无不体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影响。
5.生活习俗对植物造景的影响
因为不同地区、民族,由于生活习俗不同,审美意识不一样,所以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喻义也不同。在我国的民间风俗习惯中,往往利用植物的谐音或艺术形象借物寓意。 如用玉兰 、 海 棠 、 桂 花 相配,示意“玉堂富贵”;用松鹤相配意在表达“延年益寿”;用鹤望兰面向水石 ,示意 “游子思乡”等。南方庭园则喜在墙前植芭蕉、棕竹及观赏竹类 , 以求“粉墙作纸,植物作画”的效果,而江南园林更有“无竹不美”之说。由于植物的特征不同,古往今来,人们往往借物寓意、托物抒情。因此,只有了解各种植物的特征、习性、寓意,结合地域、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才能在植物造景中更好、更准确地体现作品主题。
结束语
优秀的营造手法,在今天的植物造景中,是值得学习、借鉴并继承、完善、继续发扬的。然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性、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对于园林建设来说,更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文化根基,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有鲜明个性的园林 , 发 挥 最 佳 的 生 态 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落脚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区,它的建设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植根于我国的传统 ,从传统中挖掘精华,力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与现代生活接轨,让居住区不仅具有“人 气 ”,而且还具有“文气”,让广大老百姓真正在和谐并具有相应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篇3
高中语文教育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对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负有重要的责任。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诗词曲赋和古代散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新颁布的高考大纲已将优秀传统文化做为考查内容,其目的就在于促使青少年从小树立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将之不断发扬光大。然而如今的高中生却很难对此挖掘得更加深入,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一、立足教材,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教材是最好的范本,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不断挖掘和整合,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新教材的编排很好地贯彻了“三维目标”,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加大了传统文化名著名篇的份量,特别是“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准确领会编者的意图,不断挖掘和整合资源,实现让学生准确“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目标。
教师可以将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代散文部分作为实践的重点,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维模式,从中挖掘和整合古代优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朴素的家国情选⒄确的道德观念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进取让学生领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不轻言放弃、不断勇攀高峰的真谛;以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来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让他们体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为人情怀;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处世思想让学生懂得“己所不予,勿施于人”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当代人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通过这些资源的不断整合、渗透,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遨游其中,不能自已。
二、营造氛围,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是不断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每日长于斯,学于斯,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渗透传统文化的绝佳场所。因此,我们可以在校园里张贴古代先贤的经典语录、反映传统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播放一些古典乐器演奏的经典曲目,以社团的形式进行古典诗词的吟诵、赏析和写作训练,邀请专家进行古典文化专题讲座。
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课前三分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推荐,充分利用读和写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挖掘。
如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读、齐读、自读等方式,抓住画龙点睛之笔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此句是本词上片的结束句,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胸怀和抱负,也是全词不同凡响的精彩之笔,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到作者在种种打击和困难面前不气馁、不退缩、不丧气,泰然处之、乐观豁达的心境。再如学习荀子的《劝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排比论证的语言气势;也可以通过仿写将本篇作为“借助外物、实现理想”、“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论据等。
三、利用课外,扩展教学新境界
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既要注重课堂内,也要拓展到课堂外,丰富教学形式,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一是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竞赛,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朗诵大会。书法大赛、讲成语故事比赛等。借助此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当局者。
二是利用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让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实践,充分挖掘节日内涵,体验传统节日氛围,不断激发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自豪感。
三是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资源,开拓学生视野,近距离感受祖国的灿烂文明,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激发其探究热情,不断陶冶爱国情操。
四是开展以“爱我家乡”为主题的文化之旅,挖掘家乡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撰写乡土调查报告,采访身边人身边事,把学生对家乡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热爱家乡的情感有机融合起来,增强他们的家乡自豪感。
篇4
[关键词]议论文;理性思维;清晰;规范;片段写作
学生写不好议论文,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理性思维训练,导致写出的议论文存在“不说理,不讲理,讲理却不在理,说理却不合理”的问题。而理性思维训练,关键在于论证过程的清晰、理性、规范。因此,议论文教学应该“回到理性思维原点”,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议论文之惑。
以2011、2012年江西卷语言综合运用题的样式为例。该题型的特点是紧扣教材、读写结合,提出了若干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的具体要求,为一线作文教学提供了读写训练的范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片段式议论文写作训练模式。
一、读写迁移训练
新教材的模块教学以某项能力为编写目标,有效整合读与写资源,强调阅读文章的典范性、技法的可学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挖掘教材的读写资源,让学生活学活用。
如由《劝学》《拿来主义》的典型论证方法迁移的一道题目:“中国狼爸”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严厉体罚。他的4个孩子中有3个被北大录取。请你就此事发表评论。要求:观点鲜明,必须使用对比、因果分析、比喻论证。200~300字。
例文:“中国狼爸”通过棍棒式教育将子女培养成为卓越的人,然而在看似成效不小的情况下,其教育方式有点不近人情。(观点)父母为孩子好固然可以理解,但用体罚来逼迫孩子学习,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并可能造成心理阴影。(原因一)如果父母采取一种温和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一株“向日葵”,永远追随知识的“太阳”,岂不是殊途同归?(对比与比喻论证)不打不成材的教育实在应该摒弃了,不然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何营造?(原因二)孩子整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屁股随时有挨板子的危险,何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原因三)
二、时事素材生成训练
这是常规训练方式,属“一事一议”时评文写作。学生要围绕时事素材所提及的现象有针对地论证,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信马由缰,东拼西凑,也可以检验其表达的严谨性、思维的严密性,并“注重同一材料的发散训练”。
例题:今年时值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从课本上马不停蹄地跑向网络。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这被网民戏称为“杜甫很忙”。要求:就此事发表你的看法,观点鲜明,必须使用例证。200~300字。
例文: 杜甫如此“穿越”令人啼笑皆非,让人无法还原其真实形象,更无法理解其精神内核,尤其对于青少年正确认知杜甫形象产生误导。(观点)《步步惊心》《宫》让雍正“应接不暇”。两剧把人们心目中威严、神武的皇帝演成了一个情种,如果青少年借此了解历史,得到的只是扭曲的戏说历史。(例证一)表现历史人物,是要有现代眼光,但要少点歪曲,多点回归。(总结)
三、围绕某观点论证或驳论训练
学生写议论文往往只摆出事实,却不清楚论点与论据的内在关系,不知道怎样讲理和讲什么理。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强论据与观点的吻合意识,防止论点加材料的简单化,提高学生整合各种论据的能力。
例题:对于“杜甫很忙”系列涂鸦画,有人认为这不仅不尊重历史名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请你反驳这一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先破后立,有事例论据、事理论据。
篇5
对此,2月13日,地铁文化墙设计方回应称:“壁画《天竺佛光》具有现代装饰壁画的视觉艺术特征,画面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这与传统画面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大区别。传统画面往往集中表现发生在一个时间节点下的人物和场景。”
多维解读
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多把关
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因为“穿越”而引起争论,已非首次。曾有一座城市在设计“李白举杯邀明月”雕塑时,让李白举着比他早两千多年的商代铜爵;古装剧里,主角们也常在历史经纬中“游走自如”――有些故事设定在汉朝以前的影视剧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台词却时有出现。这些案例都表明,在向大众传播历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时,有一些机构缺乏对文化的责任感和敬畏感,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可以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却不能忽略真实的分量,否则很容易闹出乌龙和笑话。要讲清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精神追求,第一要务就是秉持严谨认真的责任心,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证精神,切不能率性而为。
从网友们关心大雁塔站壁画的妥与不妥上,我们也能感知到,大众对真实准确的文化知识有着极高的关注和渴求。因此,在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公众也期待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都能真正重视“学术负责人”所蕴含的责任与价值,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的乌龙与谬误。
“玄奘偶遇泰姬陵”源于缺乏文化敬畏心
文化墙设计方的解释有些牵强,更何况是在西安地铁大雁塔站的壁画,所以其更应如实呈现玄奘去印度取经的历史画面。虽然当地博物馆已经将这一史实进行公开展示,但并不意味着同样作为公共空间的地铁站里的壁画装饰就能随意发挥。众所周知,泰姬陵是一座与佛教毫无关系的建筑,而壁画主题却是“天竺佛光”,这不是违背史实是什么?如此一来,非常容易误导市民和游客,尤其是中小学生,认为两者属于同一历史时期。
实际上,这件事反映出了艺术创作该如何尊重史实的问题。近年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其他艺术作品,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往往过于随意,夸大、扭曲甚至篡改的情况时有发生,背后隐含的其实是历史常识的匮乏以及历史敬畏感的欠缺。文艺创作者不能无端想象历史,更不能让历史虚无化。譬如玄奘取经、昭君出塞这样的历史事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被津津乐道的佳话,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倍加呵护。无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不尊重史实的艺术创作都是一种消费历史、甚至亵渎历史的轻佻行为。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使命,兹事体大,希望壁画设计方能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让玄奘与泰姬陵划清界限,让穿帮的剧情早日回归史实。
时评佳作
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多把关
文/李洪磊
2017年2月,西安地铁大雁塔站的一幅壁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这幅壁画中,公元7世纪时玄奘求经的故事,竟与建于17世纪的泰姬陵同框出现。有网友认为,这幅壁画有损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但西安地铁文化墙设计方随后解释称,壁画这样创作是为了“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
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因为“穿越”而引起争论,已非首次。曾有一座城市在设计“李白举杯邀明月”雕塑时,让李白举着比他早两千多年的商代铜爵;古装剧里,主角们也常在历史经纬中游走自如――有些故事设定在汉朝以前的影视剧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台词也时有出现。这些案例都表明,在向大众传播文化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时,有一些机构缺乏对文化的责任感和敬畏感,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可以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却不能忽略真实的分量,否则很容易闹出乌龙和笑话。要讲清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精神追求,第一要务就是秉持严谨认真的责任心,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证精神,切不能率性而为。
与地铁站“穿越”的壁画相比,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在专业方面的表现就要好很多。除了在现场进行点评和指正的王立群、蒙曼和康震等学者外,《中国诗词大会》背后还有以上海师范大学的李定广教授作为学术总负责人的学术团队。正是因为有专业力量为节目内容把关,节目质量才有保障,热播也才有了坚实的基础。试想,如果这是一档错误频出的节目,它还能收获如潮好评吗?
《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的成功也启示我们,在向大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时,专业力量和专业精神应该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多一些学术负责人把把关,多一点对文化的敬畏感和责任感,才能避免各种谬误,也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进而助推社会发展。
与专业学者、研究人员相比,普通大众对文化知识,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误区的辨别力比较低。有时,一些本是错误的说法,却因古装剧的热播而成了大众思维中的固定印象。本应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却被断句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对此,专业的学者们应责无旁贷地主动发声,提出质疑,以正视听。针对大雁塔站壁画的不妥之处,就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史雷鸣率先在网络上提出质疑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史雷鸣”能够站出来,承担起正本清源、解决难题的责任。
从网友们关心大雁塔站壁画的妥与不妥,我们也能感知到,大众对真实准确的文化知识有着极高关注和渴求。可以说,推进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是有着深厚民意基础的。在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公众期待各相关部门、企事I单位包括个体,能够真正重视学术负责人所蕴含的责任与价值,减少类似的乌龙与谬误。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就业软能力,培养模式
在当今世界,人才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拓展,除了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卓越的技能、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外,“软能力”越来越成为人才竞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衡量指标,即人才不仅要具备“硬能力”,还应当具备“软能力”。同时,很多高校学生在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的时候,突然发现,“软能力”弱对就业的负面影响相当大。市场需要的是“硬能力”+“软能力”的综合型的人才。
一、软能力与就业
所谓“软能力”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既有“硬能力”。也有“软能力”。所谓“硬能力”,是指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的素质,有量化的标准;所谓“软能力”,是指团队精神、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创新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养。[1]
首先提出“就业能力”概念是英国人,后来,这个概念被广大的国家所接受,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如,英美、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甚至将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并将国民可就业能力作为继GDP之后另一项衡量本国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
根据鲁鸣的观点,我们目前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软能力是:角色塑造能力、当众言说能力、独处能力、体育运动能力、诚信能力和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软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提高大学生就业软能力的必要性
个人工作能力=“硬能力”+“软能力”。我国国内某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他们选择毕业生的标准主要有几个:
一是注重团队精神,因为很多工作要求员通力合作.特别是现代企业讲求集团式的经营.注重的是团队合作精神:
二是心理素质要好。面对失败不泄气、敢于担风险;
三是具有优秀品质.善于与自己竞争。[3]
只有软硬能力相结合的人才能更好的胜任自己的职业,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而“硬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是大学的重点培养方向;对“软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足,而“软能力”需要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逐渐积累。因此,大学在对学生进行的培养时,应当“软硬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软能力”,避免出现“跛子”现象,为将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大学生就业软能力的可行性
对于“软能力”,从古至今,很多智者都曾涉及。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注重培养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现代的纽曼,都注重对人的素质的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借鉴苏联,其特征就是高度专业化的高等教育,这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这种模式在全球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大学敏锐的意识到了人才的内涵的变化,开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其方法之一就是开设一些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的“软能力”。
三、建立传统文化思想等通识课程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软能力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确保通识课程走进课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就给我们指出了作为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成,成为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二)通过就业能力教育提升“就业软能力”
就业工作是大学的重点,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关系着整个学校每一届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是整个就业工作的枢纽。因此,进行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明确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责,对学校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三)开设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程,传承优良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学习对于提高“软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些世界著名企业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当被问到“您所认为的员工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忠诚”。忠诚是职场中最应受到重视的美德之一,因为每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都要依靠员工的忠诚来维持。忠诚不仅仅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美德,更是一种崇高的义务。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企业和团队,忠于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一切都应该是一种理所应当、自然而然,而又不求任何回报的行为。[8]
培养学生懂得并切实的、自觉的遵守诚信,这必将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就业“软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在五千年的成长历史中所积累沉淀下来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其内容博大精深,因此,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因时而定,具体情况具体选择。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程,一是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能够契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三是能够提供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四是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性;五是能够为用人单位的发展带来前展性。因此,传统文化思想等通识课程对就业软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备注:本研究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11sku33)》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洁.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软能力”不硬成大学生软肋[J]. 成才之路,2008(30)
[2] 范迪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软能力”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3] 刘刚.大学应加强学生"软能力"的培养[J].希望月报,2007(2)
[4] 陈小红.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与一致:美国的经验[J].复旦教育论据,2007年第5卷第5期
[5] 刘刚.大学应加强学生"软能力"的培养[J].希望月报,2007(2)
[6]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
篇7
中国传统文化,大体要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了解和研讨诸子百家也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历史背景,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说什么。在先秦时期――也就是从黄帝、尧、舜到夏商周,从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在这一时期,人们特别推崇道路和规律,不讲什么道德规范之类的空洞教条。周文王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道路,而不同的道路就有不同的规律,关键看我们自己的道路怎样走。老、庄认为,人的道路和规律必须遵循和参照天地,也就是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如果不遵循,或是违背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那么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那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只有道路和规律的概念。《五经》里的“德”字,均是规律的意思。《四书》也是如此。《论语》讨论的是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人际关系问题。孔子从人的观念谈起,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根本观念,“本立而道生”,观念树立后,道路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学》是曾子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问题是,修身,明白规律、端正心态。只有修正好自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是子思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上。《孟子》,孟子认为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快乐,人生的意义也是追求幸福快乐,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关键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只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原则,你也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了。可以说,在先秦文化中,人们都是在追寻人生的道路和规律,都在探讨着人活着的目的与意义。
从战国时期,历经三百多年战乱,再加上汉武帝、董仲舒歪曲利用儒学,人们只要求求得生存,而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再也不感兴趣。这也使义与利、人性善恶、理欲关系等等问题,都成为中国思想史上长期的争论。
首先说一说“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女子“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条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旧社会妇女受压迫的重要论据,是批判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主要根据。《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其中的“夫死从子”,当今的很多学者都感到“令人费解”,因为查遍史书,找不到丈夫死了做母亲的服从儿子的例子。问题关键在于没有领会妇人“无专用之道”这句,也没有注意到题目中表述的是“丧服”的规矩。因为五服的本意是指服丧时穿戴“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种不同等次的丧服,也由此对应五种辈份,后来人们藉助五服,引申为同一家族中五辈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未嫁从父”是女子出嫁前从父亲那儿排辈,“即嫁从夫”是出嫁后从丈夫那儿排辈,“夫死从子”指丈夫死后从儿子那儿排辈,这就是妇人“无专用之道”。对男人来说,辈份则终生不会,是“有专用之道”。比如:女子出嫁前称某位同宗不同族的人为兄,这是“未嫁从父”;婚后丈夫称其叔,也要随丈夫改称其为叔,这就是“即嫁从夫”。再如,祖父去世,丈夫应服齐衰丧,妻子也服齐衰丧,如果丈夫已死,从儿子那儿排辈应服大功丧,做母亲的也服大功丧。再比如:某位长辈去世,夫妻应服缌麻丧,如果丈夫已死,儿子已出了五服,就要顺从儿子辈,不用服丧了,因为没有母亲服丧儿子不服丧的道理。女子除了父母、公婆、丈夫去世,服斩衰服,其它丧服都不能重过儿子,这就是“夫死从子”。所以三从不是“遵照、听从”的意思,也根本没有男尊女卑、男人管女人的含义。四德是女子行为的规范,出自《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是指能正身立本;妇言是指语言得体,言辞恰当,有修养;妇容是指端庄稳重持礼,忌轻浮随便;妇功是指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汉代班昭的《女戒》中解释四德:“德不必才明绝异,言不必辩口利辞,容不必颜色美丽,功不必工巧过人”。中国的传统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男女有不同的要求,男人讲仁义礼智信,要遵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由此看出,三从四德并不是什么压迫、禁锢妇女的枷锁,也没有歧视妇女的内容,而是妇女的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不能把它说成是教条、压迫和禁锢。
再说一说“三纲五常”。三纲简单地说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说法被宣传证明传统社会是男权社会的根据。看原文,这是断章取义,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最早提出三纲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出自《韩非子・忠孝》:“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对三纲进行了完整的阐述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这里的纲有模范、示范的意思。男人为主导,要担当责任,担纲者既有权利,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君臣、父子、夫妻的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没有谁绝对服从谁的意思。五常,有的说是仁义礼智信,有的说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际规范,两种说法都是指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五常其实就是“三纲”的具体表述。三纲五常联在一起表述,是从宋朝朱熹开始的,说的是做人的规范,本身没有歧视女性的内容。
最后看一下“失命是小,失节是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是一种做人的原则,指气节、节操、操守,有节制的意思,指做人行为要有规则、有分寸,也就是有度,是对人的品质、素质、品德的要求或规范,其实它主要是针对男性在社会行为上的评价。较早记载的有商周时期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是气节的典范。“节妇”一词的初始意思是指有高节的妇女,后来才专指“三十以下夫死不嫁至五十以上的妇女”。而特指女性“贞节”的说法,始见于宋代,《程氏遗书?卷廿二》中程颐说:“又问:‘或者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大。’”自宋朝始,对女性的行为规范开始严格起来。本来在宋朝初期,对夫死再嫁这种行为并没有道德和宗族的限制,女人要生存,子女幼小,需要生活来源,就要找个依靠。比如范仲淹,幼年就是母再嫁而随之,李清照、唐婉都曾离婚再婚,史书对她们的评价并没有贬词。为什么要对女性的行为规范提出更严的要求呢?除了《诗经?大雅?瞻昂?荡之甚》中所说的“乱匪降自天,出自妇人”的原因外,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表述其它的理由,但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周幽王宠褒姒,不是指所有的女人。
在历史的沿革中,事物总会变化以致变味,我们学习古典、评价传统,要区分原汁原味的古典文化和以后产生的僵化和教条以致变味的文化思想。历史、环境、统治者以及政权的需要等等原因造成了古典亦或传统文化的破坏,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断层。从战国或战国后期开始,人们开始舍弃了对人生道路的追求、对大自然以及人生规律的探索,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因此,钻研古典文化,探求原生的传统文化,这是现在中国,也是现在中国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8
自然界的奥秘太多,人类在为它书写了大半个世纪的思想史以后终于肯把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开始摸索上帝在自己身上的投影。灵魂,那是死亡时才有定论的东西,但艺术家们无一例外地都在无限接近死亡的过程中洞悉真理,这更像是一种新生。
“生命的尊严”是日本艺术家此木三红大的论题,生命本身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一个古稀老人在走近死亡的途中所产生的感悟。此木三红大生于1937年,身兼画家、雕塑家、玻璃画家、壁画家等多重身份,在日本那须高原与千叶有两座私人美术馆,我们也可以在日本各地的寺院等公共场所看到他创作完成的30余幅大型壁画,他是日本公共艺术的奠基人。
在此木的作品里,对生命的博爱被渲染成简洁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块、博物馆里的流浪猫和路上爬行的虫子。和许多内敛的温暖系的日本艺术家一样,此木善于打造一个孩童的视野,以描绘生命的本真状态。但和婴孩无知的赤子状态不同,此木的天真烂漫是一种知性的回归,是对生命有逻辑和指向性的阐释。无论是骄傲的猫、蓝色的狐怪、长尖角的玩偶和代表死亡的骷髅,我们可以看到圆、三角和方块是此木作品里的三个基础构图,这是艺术家眼里生命初始的样子。他自身经历过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明显变化,兜兜转转之间,此木在不断超越和平衡自我的过程里收获了日本传统文化里核心的思想之一——“空寂”。在空无的境界中,一切所谓的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此岸与彼岸、瞬间与永恒、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差别都泯然消失。大干世界的万事万物,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有情的和无情的、有感觉的和无感觉的,都同归于空无。
这次,现年76岁的此木又携带着自己的新作品来到上海,为他的生命论题提出了新的论据——“心的自由”,这种成熟的自在经历了时间的淬炼,不经意的放松里隐藏着娴熟的“放空”。但凡你的心不自由,或者你的想象力受阻,你都很难理解其中的妙处。有意思的是,这次此木还邀请了素有“编制皇后”美誉的中国时装设计师李黎明与他进行合作联展。“李黎明”手编时装品牌以小数量限量生产方式为特色,将手工编织这一中国传统工艺中恬静、优雅、高贵的特质与国际潮流巧妙地相结合,以塑造现代女性的多姿多彩。这个展览意在通过跨界作品的碰撞,从舒适的极简主义出发,来一场关于自由根本的对话。春日伊始,或许再没有什么比思考生命和自由更有吸引力了。
篇9
中西文化的对比性差异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世界化而日益凸现出来的,实际上,从、历史、文化学等视野对中西文化的对比性差异感兴趣的人是非常广泛的,在西方许多著名学者中,只要一进入学术的大视野,就无法廻避以整个人类的历史(人类学意义)和全球视野(人类学意义)也即广义文化意义的考察范围,或者从人的最基本的本质出发来思考,这时你就不得不发觉中西文化对比的意义,这些问题最尖锐地反映在对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古代民主制度的产生这二个问题的讨论上,因为它们是与在历史和社会视野中的动力性问题,而这二者在几乎是没有出现的,:
(1) 为什么发达的中国古代文明没有出近代科学技术?
(2)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没有在当时产生希腊-罗马式的政治民主?
这两个问题所涉及到的、虽则不同,但它们际上具有相同的大文化的意义,
1、 "李约瑟难题"的“杨振宁解答”
在西方学者中,由李约瑟 (Joseph Needhan 1900-1995) 对中国科学史的专门而提出的第一方面的问题而具有代表性,被称为“李约瑟难题”的问题的本身存在不同的理解,与此相关的此前与此后的大量讨论、观点、论据更是难解难分。而现时由著名华裔物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而更令人中国人震动,杨振宁先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并在当代物理学研究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他个人在中西文化环境中的地位,他的观点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他把现代科学的最具基本性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和元典《易经》联系起来,直接指出其中存在有负面性关系,这无论是在理论上或感情上都是一种深入的冲击,从影响来看,实际构成了对“李约瑟难题”的“杨振宁解答”,可以说是再次挖动了中国人自家的祖坟,我们不禁要问:这禁锢千年的幽灵能受到震动而苏醒吗?
据报导,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振宁先生在他的演讲中认为,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受《易经》的影响,“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振宁先生认为,近代科学是把归纳法和推演法结合起来而发展的,推演法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中华文化的归纳法的来源就是《易经》,但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在中华文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易经》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天的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杨振宁先生仍然表示,他并非是想攻击中国的传统哲学,因为“天人合一”的内涵不止是内外一理,而是远超过内外一理,从“天人合一”产生的观念是天人和谐,天人和谐对于中国传统思维与社会的影响,比因为植根于“天人合一”、所以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的影响还要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关系是复杂和多层次的,杨振宁先生虽然是主要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出发解答这个问题,但所涉及的内容仍然十分广泛,实际上他的问题包含有科学观,文化观和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本质理解,这些研究和观点在现代学术界和专门研究领域都已是聚讼纷纭的大课题,在西方学术界,对科学的本质和科学进步的动力问题的研究就是现代科学哲学的漩涡中心,比如,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和综合无疑是最主要的,但是真正导致科学的革命性的进步却不仅是由科学方法或理论本身所能提供的,库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的理论就表明了这一点。就具体的科学研究来说,直觉的重要作用几乎是所有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不可缺少的因素,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在他的名著《皇帝的新脑》一书中就坚持认为直觉的洞见超越了所有的形式方法,包括纯粹而严格的数学,他的书名的比喻是意味深长的, 可以作为我们的第一个问题的反证。而直接从中国文化的本质角度审视科学的本质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可以把我们的视野带入一种大文化的基础性研究,这给所有的学术理论带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
2、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
篇10
近期有幸拜读了王笛所著的《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使我对长江上游地区的近世发展状况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本书由中华书局于2001年出版。是区域社会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不仅对有清一朝的长江上游这一相对独立、封闭,以往学者关注不多,却在中华文化上留有重重一笔的区域之整体情况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探究,而且本书侧重点在于区域社会史的研究,不同于以往较为侧重的阶级、经济的研究,清晰地给读者展现一幅长江上游地区由传统向近代化演变的的画卷。对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对本人以后关注区域社会状况的变迁与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纵览全文,此书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本书研究对象鲜明,研究角度新颖。以前的学者往往重视研究整体的某一个方面,对区域的针对性不强,概括性较强,比较全面,对于具体区域的侧重性则不足。本书之研究聚焦于区域而不拘泥于区域,聚焦于社会方面研究而不拘泥于社会领域。作者研究的对象是长江上游地区,整体感十分强烈,始终以该区为重点,围绕该区阐述在有清一代的变迁特色,同时又细微地描述了长江上游地区内部的特点,发扬普遍联系的观点,且并没有割裂该区同其他地区的联系乃至与整体国家的联系。从社会史的角度准确的分析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口和耕地的冲突、农业经济内部生产的变化、商业的发展、政治统治结构和地方秩序的关系、社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加强以及传统文化、社会生活与风俗的演进等,展现给读者一幅生动的画面。
二、本文主题鲜明。本文始终围绕着清代长江上游地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传统向近代化演变这一主题。正如作者所说本书试图去展现长江上游这个地处的农业大区是怎样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化的,并且提出了作者本人对传统和近代的理解,传统社会指的是几千年来已经凝固的、陈旧的东西。同理,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亦会显得僵化与静态。近代化指的是通往现代化的一个在近代历史上已经发展过的阶段。本文紧扣主题,从头至尾都在阐述长江上游地区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化转变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在该区社会变迁上的印记。
三、本书引用史料丰富,攘括国内外的各种成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引述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官方文书、档案、地方志、报刊等各种官方和民间文献,夯实的史料基础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大量而有力的论据,方便了各种论点的展开。同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眼界很广,不仅在寻找史料上下功夫,而且十分注意吸取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为己所用,站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问题必然会有更加开阔的眼界,这一点十分值得学习。
四、研究方法有所创新,注重多学科方法的交叉与融合。作者在研究长江上游地区区域社会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运用了历史学的方法,还有城市地理学、计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在掌握丰富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用计量学的方法使得史料数据化,定量的分析某一方面的内容,从而定性的理解它,用城市地理学的方法探析长江上游地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和城市等级结构体系的构建,用社会学的方法展现了长江上游地区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化演进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