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统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传统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

篇1

关键词:文化常识;语文教学;理解;知识体系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人文素养 蒙学 科学素养

一、人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现状

《易・贲》中这样写道:“小利有攸,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对“人文”这一概念的阐释。人文素养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一个人缺失人文素养,就是一个残缺的人;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人文素养高的人常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怀,健康平和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提升过程其实也是塑造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它侧重培养高尚的品格,其根本是学会做人,其核心是人文关怀,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素养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和内在动力,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缺失人文素养,精神则会迷失。

长期以来,职业技术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偏重于“职业”、“专业”教育,重技能、轻德行,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致学生人文素养整体偏低。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这种不平衡和人文素养偏低的现状是可怕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关乎未来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执教水平。因此,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作为一个向社会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特殊基地,幼儿师范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加强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学会认识社会关系、人己关系及物我关系,学会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真正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二、蒙学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蒙学,即传统的启蒙教育,主要针对8到15岁的儿童,以读、写、算,以及道德启蒙为主的旧时启蒙教育。从西周开始到明清,蒙学历时久远,内容不断充实完善,蒙馆林立,体制不断发展,影响广泛深远。蒙学通过记忆成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规定逐渐养成习惯,进而贯彻为人的始终,在内容上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可谓妇孺皆知;思想上又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古代民族整体文化素养较高,我们的教育和文化能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蒙学教育功不可没。蒙学以自身突出而便捷的工具性,典型而深刻的思想性成为启蒙教育的典范。

学前教育专业是未来的启蒙教师,肩负启蒙教育的重大使命,对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规律,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优良品行的熏陶,汲取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重视蒙学的启蒙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所用。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们有必要回归传统,取长补短,在学前教育开设蒙学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未来启蒙教育的实施都意义重大。

(一)蒙学课程的设置有利于人文知识的积累,博闻强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是与自然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个人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因素之一。古往今来,那些真正的智者,无一不具有深厚广博的人文知识。

蒙学读物通过韵文的形式把语言教学、知识传输和道德启蒙结合起来,把语言教学启蒙与人文知识相结合起来。从西周出现的最早识字教材《史籀篇》开始,秦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虽然都是以识字、写字为主,但知识面十分宽广,谈古论今,寓常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融会贯通。拿周兴嗣《干字文》来讲,该书从“天地玄黄”写起,从务农、饮食、居住到政治、军事、建筑,园林;从天地、历史到人事、修身、读书,可谓集上古历史、传统道德,天文岁时、名胜古迹,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于一书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自然、社会、历史知识,而且可以从中领略到为人修身的人文知识,为人行事的道德规范。再如,唐代的《蒙求》选取从远古传说时期到隋唐年间的史传、经书,以及诸子等书中的经典历史故事和人物轶事,共计600个。其知识面更为广泛,并且更加注重人与事的典型性和教育意义。宋元时期,蒙学读本已经分门别类。综合类教材,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伦理类教材,以吕本中的《蒙童训》和程端蒙的《性理字训》较为有名;历史类教材则有王应令的《十七史蒙求》;诗歌类教材,包括朱熹的《训蒙诗》和陈淳的《小学诗礼》等;常识类教材,有《名物蒙求》、《兔园册》、《幼学琼林》等。这些蒙学读本不但迎合学童的兴趣,注意其心理特点,而且内容丰富,包含丰富广博的人文知识。

(二)蒙学课程的设置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重道厚德。

人文精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关注人存在、价值、意义、追求、尊严、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人文精神包含人的信念、理想、道德、人格,等等。教育说到底是育人,塑造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人才是教育理念的核心。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整合为一种人文精神,儒家学说认为“天道即人道,知天更要知人”,儒家的教化天下的思想就是通过诗书礼乐等塑造符合儒家道德理想的人。说到底孔子的教育理念也是以”人”为本,认为教育的功能是对人的塑造,先“修身”,然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孔子的“性善论”,亦是以人作为中心加以阐释的。传统蒙学教材中处处都彰显这种人文精神。《弟子规》中这样写道:“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三字经》亦有体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神童诗》中的“休将婢仆轻,一般皮与肉,也是父母生”。这些都体现了对人的关注和思考。

传统蒙学教材或多或少地承载着观念意识教化。但是,我们不能笼统认定这些思想都是封建思想的垃圾,这些思想既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教化,又是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儒家思想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忠孝的思想在整个古代蒙学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弟子规》中这样写道:“父母呼,应勿缓,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三字经》中有文曰:“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父子恩、夫妇从。兄刚友,弟刚恭,长幼序,友与明,君则敬,匡则忠”。《神童诗》中有“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等等。

荀子《劝学》篇有曰,“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从不同角强调学习的意义、方法,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中从“昔仲尼”到“人不学,不如物”都讲劝学的内容。《神童诗》中,劝学的内容专成一章。“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内容都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增广贤文》和《重订增广》中也有关于“劝学”的章节。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报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传统蒙学教育中处处彰显这种宽容的品格。《弟子规》中有“恩欲扬,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强调怎样宽以待人。再比如正身修身的内容,蒙学教材《神童诗》中写道“庄敬时时强、肆要日日偷,小人君子路,从此判千秋”,强调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个人品质的重要性,亦是蒙学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总之,古代蒙学教材汇集我国古代历代名人志士的嘉言善行,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和谚语,以及他们治家、修身、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念和道德规范,蒙学读物不仅在当时是社会需要,反映了时代民众的心理愿望,而今也完全可以充实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观念文化方面的内容,借鉴意义重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三)蒙学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华传统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代蒙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当代的青年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要继承和发扬古代蒙学教育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既不割断传统又要超越传统,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和体悟,让人文精神这种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最终外化为人文行为。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蒙学课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提升人格魅力、陶冶人文情操,深厚文化底蕴,而且是一种文化传承,要使未来的教育师资既能够承担起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又能承担起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文化传承。要改变我国目前启蒙教师人文素养相对贫乏的现状,根本在于加强在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培植,使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人文教育工作者,即人文知识的传授者、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三、蒙学课程与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国民整体素质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尤其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幼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潜在的人力资源。幼儿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关键成长期,塑造一代有高度综合素养的公民。幼儿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才能担负起培养幼儿的重大使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科学教育的早期启蒙者,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科学素养高低,关乎国家潜在人力资源的质量的优劣,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乃至整个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能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

(一)蒙学课程的设立有利于科学知识的积累。

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基础和载体。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生物、物理、医学、社会等各方面学科知识,幼儿特有的精神文化特点使幼儿天生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热情,幼儿一般会对地球的常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蒙学课程读本到了宋元时期经分门别类。大致可划分为伦理类教材、综合类教材、历史类教材、诗歌类教材和常识类教材。常识教材则有《名物蒙求》、《兔园册》、《幼学琼林》等,汇集了大量的自然名物和常识,有助于幼儿不断地积累科学知识。

(二)蒙学课程的设立有利于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培养。

科学精神和态度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科学精神是人类对世界特别是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中体现出来的追求真善美的文化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实事求是;热爱真理,对科学执著、坚毅,追求真理的精神;宽容精神及合作精神,等等;善于创新。在蒙学教材中不乏这种坚毅和宽容的精神,《神童诗》中写道:“度量须宽大,将心好比心”,“天道最公平,便宜勿占人,天宽并地阔,何弗让三分?”就是对宽容的最好阐释。

四、合理化建议

蒙学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植于民间,拥有广泛的读者,发挥启蒙教化的作用,处处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蒙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历史文化,超越传统,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前教育专业设置蒙学课程,引导学生与圣人为伴、与经典同行;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从而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可以将传统的蒙学教材新编和删减整合,从而更适合当学前教育的特点和知识体系。

(二)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例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可有才学自学、分组讨论、课题研发、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从而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灵魂的洗礼相结合。

(三)将蒙学和古代经典文化作品赏析,历史文化知识等课程相结合,即蒙学课程的设置和文化氛围的相结合,让学前专业的学生在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小曼.育人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2.(4).

[2]郭娅.宋代童蒙教育兴盛的原因及意义[J].武汉: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

[3]周兴嗣.千字文[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篇4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为迎合高考,教师大多将文学常识、字词句理解等语文基础知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难度较大、内容宽泛的古典文化内容却受到了忽视,通常介绍写作背景、作者资料、文字解释后就要求学生机械记忆。为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文化渗透教育。教材中最为典型的传统文化内容就是古诗词,其起源于我国的诗词文化,不仅能使我们领略古代文学的文字美,还能使我们了解古代的道德观与核心价值观。即使在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备课环节,正式授课前通过查阅图书、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诗词的作者。绝大部分诗词体现了一个人的经历,所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生平事迹有助于理解诗词作品,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例如,讲解李清照的作品时,为了更好地解读她的词,应当结合其人生经历的变化分将词归属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李清照与招抚恩爱甜蜜,生活美满,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第二个阶段,国家命运改变了其个人生活,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作品的感情也比较惆怅、消极。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后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内涵。

2.适当引入网络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除了能将更多的教学内容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刺激其听觉、视觉感官,为其构建学习语文的广阔平台及资源库。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大,学生在各种考试及高考的影响下反复学习和记忆知识,而这种方式却并未起到理想效果。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将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指导其选择有用的学习资源,特别是有文化底蕴的网络资源,与学习内容相联系,将网络资源作为延伸性教学内容,巩固学习效果,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比如,教授《鸿门宴》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讲的有关《鸿门宴》的精彩片段,使学生全面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过程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的礼节等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渗透传统文化信息的流行娱乐作品,如郭德纲的相声、侯宝林的相声《改行》、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等。在选择网络资源时,教师必须要保持严谨的态度,特别要仔细甄选经过改编的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以免带给学生错误的信息。

3.巧妙渗透知识中的传统文化情怀

语文知识是开展文化渗透教学的基础。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所以教师要充分提炼课本中的文学知识,选出各种类别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地理、政治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人文知识的内容,促使其全面了解、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和充分思考,并且能够正确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另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情怀的提升,依托语文教材,刺激学生思维发散,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承担起弘扬文化的任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主思想、奋发的自主意识、奉献精神等内容。比如,教授《兰亭集序》时,要求学生与文中的描绘相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融入山水之中,体会作者超然洒脱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对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该过程中,还要注意文中描写古代文人活动习俗的部分,包括即兴赋诗、流觞曲水、修禊之事等;学生还要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教师要重视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语文素质得到提升。

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悖离与融合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悖离

创新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积极探索并推动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专业教学要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涌入国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发生碰撞与交流,使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困惑,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以及大众娱乐性为导向的新媒体文化取而代之的窘境。与此同时,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还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教师队伍不断缩减、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科整体教学缺乏配合和持续等诸多矛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教育原则走向了悖离。1.教育观念沿袭传统的文化教育理念,与当今时代对创新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文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和其他意识形态混沌包裹在一起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呈现方式。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往往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注重文学史基本常识和经典文学作品的介绍。然而,从时代呼唤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层面来讲,却是过于狭隘的认识。因此,从文化大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建立文史哲不分家、近现代与古代相延续的回归意识,更有利于在宏观背景下准确地人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古代文学在今天的传承意义。古代文学经典自身文体发展的局限性,及其与当下时代及话语氛围的差异,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困惑和不解。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及时修正和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误区,从而发挥其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2.教育模式呈现知识灌输和模式化的特点,无法真正起到创新教育和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的重担。然而,在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迅速崛起下,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载体却日益受到青年学生的误解和冷落。长久下去,必然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沦入狭隘的恶性循环,原本活生生的文学课堂成为了僵死枯燥的文体讲授和知识传授。现有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和隔膜感日益严重,使青年学生丧失了学习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的兴趣。3.教学测评形式单一,无法真正体现创新教育的成果古代文学教学受制于传统的考评方式,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往往直观、机械和单一,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古代文学的教育困境,教师要改变过去以高低分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旧观念,更多思考古代文学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熏陶和养成,在把握当下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向素质鉴定观念转变。

二、创新教育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6

含义: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出自《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中医 传统文化 调查 图书馆

以古代多学科知识为背景的中医学,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丰富内涵,具有很强的人文特征,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修养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医药高等教育要培养坚持中医传统理念,具备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中医人才,培养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真正体悟中医真谛和实践中医的人才,就要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教育模式。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是中医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内容。然而,实际教育中重视西医、轻视中医,重视专业业务、轻人文素质,重西方时尚文化、轻中国传统文化的状况令人堪忧,中医药大学生存在专业思想不牢固、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中医思维未养成,中医技能不熟练,文字书写错别字多,不工整,标点不规范,语法逻辑混乱,语言表述的知识肤浅、语词匮乏及条理不清等缺乏“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医药高等人才的培养和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图书馆是高校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在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2011年4月,我们三校图书馆对云南中医学院(简称云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简称湖中)、长春中医药大学(简称长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对于帮助图书馆制定辅助和促进教学的方案和措施,寻找更多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加强中医药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以下就调查结果和如何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等问题作分析和思考。

1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方面的基础和认识,以及欠缺和需求的方面,获取知识的途径等设置问题,三校共发出问卷900份,每校300份,收回825份,其中云中294份,湖中300份,长中231份。理科学生占55.6%,文科学生占41.57%,调查的几个主要问题结果如下:

1.1 “进入大学前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选项中,有3.27%的人选择“系统丰富”,20.46%的人选择“较为丰富”,64.29%的人选择“常识性了解”,11.99%人感到“非常欠缺”。说明新生进入中医药院校时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积淀明显薄弱,不足以满足中医药专业学习的需要。

1.2 “你认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选项中,认为“非常紧密不可分割”的有56.92%,认为“有一定关系”的占38.96%,认为“没有关系”的占4.13%。说明多数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较为明确,但还有极少数学生对中医的学科特征认识不清。

1.3 “你认为你目前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学习中医学”选项中,49.88%的人“比较欠缺”,8.76%的人“非常欠缺”,34.67%的人“能触类旁通”,只有6.69%的人认为“已经足够”。在“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项,14.8%的人“非常需要”,53.31%的人“还想深入了解”,29.96%的人“需要,但不知道怎么学习,学习哪些”,只有1.93%的人“不需要”。以上说明多数学生能够感到自身此方面知识的欠缺,有普遍的学习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想学习,但不知道怎么学,学习哪些。这为我们教育者提出了问题,应当筛选出中医药大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开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获取知识。

1.4 “在专业课学习中,授课老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情况,13.84%的学生感到“很注重、经常性”,61.25%的学生感到“一般性、内容不多”,有23.33%的学生感到“很少”,还有1.69%的学生感到“从来没有”。这说明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虽然有,但还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课时紧,不允许教师展开更多教材外的内容,考试也不会涉及;还有教师的教学意识不够强,自身知识底蕴不够丰富,收放自如的能力有限等原因。

1.5 “你现在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37.2%的人是通过“阅读书报杂志”,31.64%的人是在“专业类课程学习中”,15.17%的人是在“人文社科类课堂教学中”,还有12.09%的人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说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关知识的比例不低,图书馆应当是他们学习资料的主要提供者。

1.6 “你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哪一方面的内容”,按比例高低依次是:古代诗歌占37.73%,古代历史占28.42%,古代文学占17.29%,古代哲学占11.85%,书法占3.14%,无兴趣不了解的占1.57%。说明学生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大学前教育阶段接触到的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相对较多,比较熟悉;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中国古代史。对于与中医学有很深渊源关系的古代哲学知识反映出非常缺乏,是大学阶段需要重点加强的内容,不成“大儒”,将难成“大医”。

在三校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差异,各校在调查中比例较高的选项有:长中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认为“系统丰富”和“较为丰富”的共有126人,占本校被测的54.55%;云中有49人感到“非常欠缺”,占本校被测人数的16.67%。“进入大学后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增加”的情况,湖中有93人认为“几乎没有增加”,占本校被测的31%。“在专业课学习,授课老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情况,湖中有118个学生认为“很少”,占本校被测人数的39.3%。“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云中最多,56人表示“非常需要”,占本校被测人数的18.67%。“你现在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湖中有165人是通过阅读书报杂志,占本校被测人数的55%,长中有136人主要是从专业类课程中获得,占本校被测人数的58.87%。云中有8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无兴趣,占本校被测人数的8.27%。

2 以图书馆为主导,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

对于调查反映出的状况,是早已存在的,稍作搜索便可得知。同道们在担忧的同时,不断发出呼吁和建议,不少高校一直在努力,优化课程设置,尽可能地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等相关课程,加强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等等。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形成教育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地培养与中医学相适应的文化素质。但以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为主体的体系构架,要彻底创新和改革,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冲突,在五年的本科教育中,同时要完成中医和西医二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课程科目多,课时满,有的学校甚至不得已将中医四大经典课程压缩,很多重要内容讲不深学不透,若要再增加传统人文课程几乎没有空间。那么,要努力弥补教育的缺失,除了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教材改革、师资建设等,还应将着重点放在学生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上挖掘潜力。作为拥有诸多资源的图书馆,在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中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系统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为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2.1 图书馆的优势和条件

人文修养既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学好中医药专业的重要条件。系统全面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义不容辞。组织学生学习并非完全要求图书馆员站到讲台上去授课,而是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手段,通过筛选、整合、加工资源,制作分门别类的“学习库”;组织开展各种综合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具有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效果预期。

资源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浩如烟海,孕育和熏陶中医学的不仅有哲学、历史、文学,还有天文、地理、社会、宗教、军事等。在教学计划中不可能设置大量的课程来学习这些内容,学校的师资也有限,只有通过课堂之外的学习来补充和提高,这些学习资料在图书馆大多都有馆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补充和建全。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如图书、期刊、视频、图片、课件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在问卷调查中,40.81%的学生是通过阅读书报获得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反馈出图书馆资源是满足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尤其是近几年专业公司开发的学习视频库,如《超星名师讲坛》、《网上报告厅》等,其中很多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的讲座,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聚集所有,视频库却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高水平的教学,应将这些优质资源整合为我们的网络课程内容供学生学习。

网络和信息优势: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已的局域网,所有的馆藏资源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检索入口查询借阅。图书馆本身作为信息中心,收集和信息是常项工作,图书馆在整合馆藏资源的同时,及时收集网络虚拟资源,信息传播最快。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职能要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优势和多功能:图书馆是学校最具学习氛围的场所,很多学校近几年陆续地建成新馆,功能全面、合理分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普遍设有书报阅览室、自修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展览区、检索课教室、讨论区,以及专题研究室、书吧等,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建筑体,在这里开展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广泛效应和良好效果。

公益优势:图书馆的资源为全校师生共用共享,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可同在一室学习,跨学院跨专业的师生也容易在这里汇聚交流。图书馆应当充当起联系师生、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联系资源与需求者的纽带作用,即传统意义的“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图书馆开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学习活动能惠及全校学生,信息传递最快,媒体手段最多,参与面最广,受众面最大。

2.2 图书馆搭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平台的主要内容

在图书馆网站上专设“中国传统文化自主学习平台”,其中的内容包括:

(1)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筛选出对中医药具有重要影射作用以及中医药大学生必需具备的知识内容,编成《中医药大学生必读传统文化推荐书目》、《馆藏中医文化书目提要数据库》等,放在网站上供学生查询,方便借阅,并且要求在校学习期间应当达到一定的借阅数量。在整理馆藏的基础上,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发现馆藏不足,进而有目的的补充。

(2)将不同载体的资源整合制作成一个个专题资料库和“立体化学习库”,开设网上学习课堂。以文献的种类建设特色库,如“中医文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专家讲坛视频库”;以学科内容建设专题库,如根据中医学的多学科内涵特点,建设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诗歌、古代天文、地理、历算、古代军事等学习库,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通过图书馆后台的搜索、整序、链接,以专题目录网提供给用户,各取所需;汇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网站”,方便浏览。建设网络考试题库和考试平台,随机组卷考试。

2.3 图书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活动

配合网上自主平台的学习,图书馆要尽可能多地开展专题读书活动,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如“读名著,品中医”活动,将作品中的有关疾病知识、医林人物、养生防病等内容挖掘出来,譬如读过《红楼梦》之后找出其中的中药方剂和药名,并分析处方用药时的人文意境;读过《三国》之后联系思考周瑜、曹操、华佗等人物情节中的中医药治病知识;在唐诗中学习中医药知识;读《孙子兵法》等联系想象“中医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用药如用兵”等战略思想。通过品读文学作品,不仅能直接学习到古代医学知识,还能充分感受到“医艺同源”和中医药学的多学科背景,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围绕中医古典医籍开展教学辅助活动。以中医四大经典为代表的古典医籍是中医大学生的必修课,其中孕含的医理医道和文字的音韵美是中华文化的高度结合,对经典的熟读熟记也是学好经典、用好经典的基础,图书馆联合相关的教学部门组织开展围绕经典的课外活动非常有意义,如经典条文、段落的诵读比赛,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等等,加深、加强学习的效果,学生将受益终生。

图书馆专辟宣传栏、文化墙展示传统文化的内容,适时更新,使人们一进入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就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还可通过馆办刊物、举办讲座、学术报告、读者报告会、展览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2.4 学习效果的管理和认定

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能够象选修课一样纳入学分制管理。自主学习并非自由学习,需要制定学习的范围任务,并建立考核机制。图书馆联合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将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学习的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根据学生网上学习的时数和完成相关的测试情况、借阅推荐书目的数量、积极参加专题读书活动考勤、学习竞赛的得奖情况等,各项综合计算学分,自主性和规定性相结合,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篇8

全句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出自:《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教育;中职学生浸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从古代社会活动以及演变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同样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民族特征以及精神文化,是作为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财富。在经过长时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益处。自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下,特别是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中职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同文化的入侵对中国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1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情世故,内包文、史、哲、艺术、民俗、宗教等,需要大学阶段进行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门学习,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中职院校往往过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强调校企合作,不蛑厥尤宋慕逃课程的设置。加之在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很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就已经签到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了,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加入了某企业的订单班进行有针对性的订单课程学习,几乎再不会接受任何文化思想方面的教育,就连一些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完全不知晓。

1.2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修养缺失

“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言以蔽之,礼仪即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尊重人”。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基本素养较差,礼仪知识的缺乏,表现在日常生活、学习、做人处事的各个方面,如目无师长、缺失诚信、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动辄吵架、自私自利、举止轻浮、不会穿戴、甚至故意伤人、违纪违法等。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浸润作用

2.1 塑造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

目前,中职学生从出生、出现在上世纪,而这时候的时期是一个充满道德滑坡的阶段,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他们会没有过多的道德意识,很容易失去自我,没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感恩的心态,骄傲自大,没有上进心、自私自利等品性较差的特点,实际上还是由于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道德意识不强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下对道德品质培养浸润的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而且还应当拥有高尚的情操以及人格魅力。一个人即使有着很多的知识,扎实的技能,倘若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那么他就不会愿意将自身的知识回报社会,对人类做出善事。人格是一种较高的文化素养,人格的优劣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2.2 提升了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和谐处事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思想,同时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中职学生如果能够继承这些文化传统,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就业机会将会大大增多,创业能力也一定会大大增强。

3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浸润教育的方法

3.1 课程设置的适当倾斜

高职教育特别注重给予学生某种生存技能的训中职学生练,难免将精力过多地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中职学生、中职学生就中职学生业率的提升上,欠缺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塑成教育中职学生。中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而且基本上是零星的一些选修课程。很多学校就连《大学语文》中职学生这类基础课程也不能保证每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倾斜。一方面应该要求大学一年级所有专业学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另一方面应当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变为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范围应扩大到文学、哲学、道德、教育等领域,同时在考核时将该课程成绩计入学生学期总成绩,而非仅仅修够一个学分。

3.2 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下,中职学生具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现代化设备的影响,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构成环节。而中职院校应当恰当的掌握网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第一时间转变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教学水平加以提升。学院应当积极设置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进行沟通,亦或是在学院主页中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进行大力的宣传,还有就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些经典文化栏目的链接,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更直接的触摸到传统文化,进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式的教育模式。

3.3 教育工作者的表率带动

潜移默化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手段,好像“润物细无声”的好雨。而中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都属于传播媒介。作为中职学院的相关教育人员,不管是领导、还是教师,都应当将自身的文化素养加以提高,主动热情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的言谈举止加以重视,从而实现表率的目的。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大致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这大概就是对教育人员文化素养提升的最好标准。“腹有诗书气自华”呈现出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建设一支积极进取的队伍,一定要推动校园文化气氛变得更加的浓烈,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学生一定会深深的体会到文化浸润而愉快的成长,从而变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在中职院校中,加大对学生传统培养的力度,采取各种手段呈现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中职学生可以在校园中无时无刻不深深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呈现出来的魅力,产生浓烈的爱国意识。相关教育人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能够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慧.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机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6).

篇10

(一)从高校开设人文课程的实际看,具有独特的客观条件。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相当少,更多是思想政治类课程,历史、哲学、教育、美术等是少之又少,而作为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基本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必然成为承担培养人文素质的重镇。再从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看,古代部分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背后的文化趋向鲜明,蕴涵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徐仲玉主编《大学语文》带有明显的“国学”色彩,钟情于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品位和情趣,共收录从先秦到现代65位作家(包括无名氏的《诗经》《汉乐府》)共96篇作品,其中的“文质兼美”的古代文学作品83篇,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十余篇,包含《诗经》《论语》《老子》等经、史、子、集的经典选文,与现代作品数量相当;唐宋诗词文多达42篇,占总选文量的一半,颇能体现“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可谓“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的范本。鉴于此,大学语文就成为传播国学的最佳课程。

(二)大学语文传承国学的学科优势及特征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相较,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高校专业课以及基础数学、物理等颇带枯燥,而政治、法律等太实,大学语文则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与人文课程,散发着灵光,洋溢着文学与文化双重魅力,人文色彩浓厚,可以陶冶思想情操、升华生活趣味。其特征还在于:1.文史哲涵摄、文理兼融、多学科交叉。内容主要是涵盖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可以兼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艺术批评、美学等广泛的人文学科领域,乃至可与自然科学有某种联系;而且作者众多,亦包括科学家的美文,可以做到文、史哲、理秘响润通,特别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互渗融合。2.靠语言功能优势,且注重与心灵、生命对话。学生可与古今一流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交流与精神对话,倾听对人生万象、宇宙万物深邃的思考,对人的生存困境的透视,以及对真善美的恪求。3.以情感人。传授知识以及传扬国学精神时,不是靠灌输而是以细腻、丰润的情感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熏染,使学生获得更持久隽永的心灵陶钧和审美享受。4.归宿:人格培养。在闪烁着智慧和真情光芒的作品中,获得知识的熏陶,生活的情趣与人生真义的感染,激发其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担当感,最终归于人格境界的提升。5.可通过感受画面美与领悟意境美传承国学。6.重视生命感悟,想象卓特,以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

二、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路径与方式

(一)提高认识,营造重视国学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思想上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转变教学理念,微调教学目标,重新制定培养方案,将传统人文素质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并丰富国学教育内容。具体有:1.大学语文教研室专门成立国学教研组,或者大学语文教研室可改名为“大学语文与国学教研室”,或以大学语文教研室为基础建立国学教研室。2.本科通识教育中开设国学课。3.整合相关学科,设国学选修课。4.有条件的,可成立国学教研所。

(三)推进教材的改革,彰显国学意味。当前教材传统文化篇章已较多,但还需加推进教材改革,使其更加彰显国学意味,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增添了大学语文课的自身魅力。内容择取上,加大国学容量,一方面精选最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人文佳作,尽可能涵盖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形式上要文质兼美、多种多样,包括诗文、著述、演讲、随笔、日记等,还可包括哲理故事、名人传记等,以激发想象,启迪智慧。结构上采取全新方式,如可根据国学整体特点与时代要求,进行内容的分类整合,以“天人关系”为中心,确立“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四个维度,在每一维度之下,含摄丰富多彩的内容。附录部分,不仅有常用工具书简介、古代汉语常用句式例释、古代汉语常用虚词例释、常用修辞格例释、诗词格律简释、文学欣赏技巧以及历史朝代简表等,还应有国学基本知识与国学发展史,如古代典籍体系(经、史、子、集)、古代目录学体系、儒释道典籍常识、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等,特别是国学的基本特质、基本分类、基本精神等。

(四)教学上,创造性地展开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1.讲授内容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精讲最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学精品文章。2.讲授时重视文化分析,充分挖掘作品背后的国学内蕴与精髓。如渗透儒、释、道深层文化;挖掘异彩纷呈、宏富博大的人格魅力,包括爱国情结、自强不息精神、济世情怀、独立自由人格、现实关怀意识等;贯穿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讲清中国最高的文化理想:和谐。3.利用课堂和作业,熟背经典,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史记》唐诗宋词等。4.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可采用课堂讨论、启发探究、自主研习等多种方式,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学凸显图像化、传媒化、多样化,并逐步实现全程多媒体教学和网上教学。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教员首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敢于当“杂家”,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自身的国学视野、国学知识与国学素养。2.整合资源,引导文史哲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3.组织大学语文教师参加著名大学国学院的定期国学培训。4.聘请校外名家做兼职国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