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族的茶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族的茶文化

篇1

熊欣,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湖南文理学院语言教学中心,湖南 常德415000)

摘 要:

英语和汉语习语,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练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指的不仅仅是固定短语和谚语,还包括一些俗语(colloquialism)和俚语(slang)。本文将采用对比分析法,从习语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分析习语的形成及其差异,以求达到两种文化准确、生动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习语;民族;文化

前言:习语是谚语、成语、等的总称,是语言宝库中绚丽多姿的瑰宝,其生动形象、寓意深刻、韵味隽永,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光彩。习语存在于每一个民族语言当中,说明不同民族的语言具有共同性原则,但每个民族语言的产生、发展所经历的过程不尽相同,文化背景亦不相同,因此造成语言差别,语系中各语素在语境中的差别,以及同一语素在不同语言中所指也不相同,而习语又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语素,追溯这些习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正确理解这些习语的关键所在。英、汉民族在生态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习语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表达方式上都各有特色,由于英、汉习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具有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些习语。

1英、汉习语的民族特点及文化差异

1.1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对习语的影响

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对航海和航运事业非常有利,因此有相当大一部分习语来源于航海业,如:“cast an anchor to wind ward”(未雨绸缪、“hoist sail while the wind is fair”(趁热打铁)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堵要沉大船)。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这些习语极其重视海洋的影像。有关航海的其它习语有:when one’s ship home(如果变成富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会儿);trim one’s sails(见风使舵);to clear the deck(准备战斗);in deep water(处于水深火热之中);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起初,这类习语只是船员使用,但由于表达力强,后来逐渐被陆地上的人所采用,在更广泛的范围上比喻相类似的事物,成为家喻户晓的习语。例如:on the rocks(触礁),现在用于形容事业或婚姻出了问题。当然汉语里也有一定数量的有关航海的习语,但是中国虽临海,而且海岸线漫长,但航海业一直比较落后,与水有关的民俗习语也就相对要少得多,常见的有:同舟共济、一帆风顺、随波逐流等。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所以汉语民俗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农耕生活的,如“五谷丰登、青堂瓦舍、粗枝大叶、树大招风”等。由于地理、生态环境的不同,英汉民俗、习语的许多比喻形象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汉语常用“雨后春笋”来描绘某物(常常是有价值的东西)突然间大量涌现,英语却说“spring up like mushroom”,反映了中、英两国各自的生态特征:英国不生长竹子,bamboo在英语里是一个借用词。英语的“plentiful as black berries”出自“黑莓遍地,俯拾皆是”的生态环境,汉语说“多如牛毛”,则因为牛是中国农民的最好帮手。我国和地貌特征相关的习语很多,形容沙漠的有:不毛之地;形容陷入困境的有:深陷沼泽;形容道路崎岖的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和发达的英国航海业相比,我国一直秉承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这可以从有关习语中看出,如:拔苗助长、瑞雪兆丰年、瓜熟蒂落。称商则为:奸商。有时候,简洁的语言常常让人不知所措,有些关键字让第二语言学习者望文生义,产生误解。说“pullover”时,不是拉翻了的意思;在快餐店里,店员问“for here or to go?”,初到国外的人往往不知所云;give me a ring.可不是用来求婚的;drop me a line.更不是要你排队站好,“pullover”是把车子开到旁边,for here or to go是在这里吃还是带走,give me a ring.是打个电话给我,而drop me a line.是写封信给我,party animal 是喜欢参加舞会的人,而不是开party时带个小动物。改革开放以来,年轻人的“N多”,“酷毙了”,“帅呆了”更是信口拈来。有些学者认为,计算机领域是语言的屠宰场,如“boot”不是靴子,而是启动;blue tooth用来描述终端进行数据输入、输出和交换的意思。(黄碧蓉 2005. P102-103)

1.2动、植物习语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英、汉两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各自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状态。例如,英汉文学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动、植物形象描写,这些形象是特定民族心理的积淀,承载着人们对动、植物的崇拜。自古以来动、植物就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对象,人们对动、植物自然属性和作用的认识虽然基本相同,但各民族对其有用性的感受程度和崇拜是不同的。不同民族对动、植物的偏爱在民俗习语中可以得到验证。从他们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及动、植物在习语中具有的不同的象征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要想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一门语言,就一定离不开该语言所在的地域文化。不同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如对狗所表现出的态度便是这一差异最好的例证。“狗”在汉民族的文化史上从来就是卑劣低贱的代名词,常被用来形容坏的东西或反面人物,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彘不如”等等。而在英、美人的眼里,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并赋予狗忠实勇敢的品质。因此,英语里跟狗有关的习语常用来表达良好的、温柔的情感。尽管英语里有时狗的寓意具有明显的贬义,如blush like a black dog(厚脸皮) “狗”在西方民族传统观念中是“人之挚友”(man’s best friend)。“狗”在英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也是截然不同的。当“dog”用以指人时,其意思相当于fellow,非但没有任何贬义,相反还略带褒义,使语气诙谐风趣,这种寓意和语气在汉语中是没有的。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dog in a double(果敢坚决的人)。当然,有时狗的寓意是中性的,没有明显的褒贬情感色彩,如underdog(失败者),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dog’s treat(大众不喜欢之事), dog此时相当于“man,fellow”。在我国猫头鹰(owl)也称夜猫子,与蝙蝠一样是一种专门夜间出来活动的鸟类,由于它的啼声凄厉,人们把它的叫声与死亡相联系。“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大祸临头,厄运将至,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是厄运的征兆。而西方人把猫头鹰看作智慧鸟,是智慧的象征。“牛”是汉民族生产劳动的好帮手,所以中国人对牛有一种偏爱,汉语中常见的有关牛的习语有“九牛一毛、气壮如牛、风马牛不相及、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英语中以“horse”构成的习语较多,这是因为英民族早期用马耕地,与马结下了缘分。例如:horse of another color(完全是另一回事)、back the wrong horse0(下错赌注)、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事后弥补为时已晚)等。英、汉习语中,由不同的动物名称所构成的习语都是英、汉民族历史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倾向。

2英、汉习语的文化心理对比

不同的民族心理产生不同的民俗文化。民族语言在其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蕴含着与语言相关的种种民族心理因素,英汉民俗习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魏云 2005. 102-105)

首先是生存方式。英汉民族因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生存方式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我们从生活方式上来看,因为华夏民族长期受农耕社会滋养,中国人心理上有一种固守家乡、依恋故土的感情。“叶落归根”、“月是故乡明”的情感,在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如青岛啤酒厂针对港台地区的广告语是“喝一口青岛啤,等于喝一口家乡水”;另一则针对海外华人的旅游广告词则是“分享历史的荣耀”,两则广告均有唤起思乡之情的作用。西方人不断追求新奇,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们处在不断流动、不断奋斗之中。根据资料统计,美国人一生中搬家达十几次之多,平均三至五年搬一次家,家乡观念淡薄。“Where do you come from?”,是美国人初次见面开始交际的话题。激烈的生存竞争对英语的变化影响也很大。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号召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解放自己,倡导自我奋斗精神;“Keep up with the Joneses”(赶上富邻居,争比阔绰)等。

其次从生存状态。英汉民俗习语从饮食、服饰、住所、婚葬、节日喜庆、交通工具到游艺习俗规则,反映各自的民情习俗,丰富多彩。与饮食相关的民俗习语如:汉语中有“大锅饭”、“生米煮成熟饭”等;英语中有“in the soup”(在困境中)、“a piece of cake”(很容易的事)、“earn one’s bread”(谋生,糊口)等。汉语表示服饰的习语有“黄袍加身”、“戴高帽”等;英语民俗习语中的“take the gloves off to someone”(毫不留情对付某人)、“pull one’s socks up”(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等均与服饰有关。汉语民俗习语中的“洞房花烛”、“金榜题名”、“鸣锣开道”等,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习俗;英语民俗习语中的“above the salt”(尊为上宾)、“a red letter day”(重大喜庆日)、“a feather in one’s cap”(成绩卓著,荣誉的标志)等反映了英语民族特有的习俗。表示住所的词语在英汉民俗习语中也非常活跃,如汉语中的“青堂瓦舍”、“土阶茅屋”;英语中的“build the 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put as poke in the wheel”(阻挠计划,阻止发生)、“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s”(本末倒置)、“back-room deal”(幕后交易)等,从中可以看出英汉民族不同的居住条件。有关游艺习俗的民俗习语也不少,如汉语的“摆龙门阵”、“马后炮”、“舍车保帅”等;英语中“play one’s trump card(s)”(打出王牌)、“a card up one’s sleeve”(取胜法宝,绝招)和“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出,木已成舟)也是有关游艺习俗的习语。

再次就是礼仪规范。不同文化衍生出不同的礼仪规范。中西方人对称赞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英美民族对频频出现的称赞语从肯定方面坦然接受,并表示感谢对方,以“Thank you”作答。而中国人却往往做出自我否定或淡化赞扬的反应,以示谦虚。因此,汉语社交活动中的自谦语比较多。如“承蒙夸奖、才疏学浅、不吝赐教”等。送礼和受礼在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社会规范。汉族人将心意的表达同送礼的轻重相联系,礼物的轻重表示心意的轻重,与受礼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有关。英美人重在心意表示,小小礼品重在表达情意。在受礼习惯上,汉族人表现得更含蓄。英美人收到礼品决不推辞,并当面打开加以赞扬,以示感谢。汉语赠受礼品时的自谦语有“礼物微薄,不成敬意,略表心意,请笑纳”等。

最后可以来看看其颜色取向。颜色词是构成民俗习语的一个重要语素,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讲并无质的区别,英汉民俗习语表现出共同之处实属情理之中。如“颠倒黑白(call black white)、开绿灯(give sb. green light)、白发老人(gray-haired man)、当绿林好汉(go to the green wood)”等。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环境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对颜色的感受往往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喻义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取向上的差异也很明显。汉民族自古喜爱红色,因为太阳和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红色象征幸福、喜庆、欢乐、热烈、成功、光明、发达、吉祥。因此,人们把结婚称作红喜事,新娘要穿红衣,顶红盖头,新郎要披红绸,戴红花;过年过节门上挂红灯。与红色有关的民俗习语有“红光满面,看破红尘,红颜知己,红颜薄命”等。但英美人则视“红色”为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斗牛士激怒牛用的红布被喻为“令人恼怒的东西”。英美新娘结婚礼服穿白色表示纯洁、美丽、高尚。黄色在中国历史上象征着神圣、皇权、尊贵、庄严,源自皇帝黄袍加身。英美民俗习语“born in the purple”(出身豪门,出身王室)出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君主穿紫色的袍子,因此,紫色就成为尊严、豪华和

权力的象征。同样,“in the red”(亏损)、“blue Monday”(讨厌的星期一)、“blue mood”(闷闷不乐)、“in the black”(盈利)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陈莉莉1996. P.91-93)

3英、汉习语的特征

习语具有特别的语言成分,具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征。语言中的词汇与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社会文化生产的每一个侧面都会反映到习语中来。习语的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使得它在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上,比其它语言成份在体现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习语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形式体现出语言系统中不同的修辞手法。尽管英汉习语在起源上有很大的相似胜,但两者在影像的选择和内涵意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正确理解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3.1习语的修辞手段

习语一般都运用恰当的比喻来生动地说明人或事物的特性,如汉语中“猫哭老鼠”、“海底捞月”等,英语中有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a snake in the grass (潜伏的危险),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等,通过比喻,这些习语给读者留下一幅幅生动的图像,比直截了当的语言有力得多,也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1) 相同的比喻形象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见

世界各地的人同住一个地球,有些经历和意识是相似的,因此,英汉两种语言有时会用同一事物或概念来表达相近的意思,如全心全意―heart and soul;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鱼目混珠―to pass fish eyes for pearls等。

(2) 不同的比喻形象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见

由于英、汉、民族是在不同的社会地域环境中的两个不同的民族,因此,在表达同一意思时,会用不同的比喻形象,这是习语的民族性的典型表现,例:雨后春笋―mushrooms,缘木求鱼―to fish in the air,狐假虎威―like a donkey in a lion’sshade,挂羊头卖狗肉――to cry wine and sell vinegar等。

(3) 同一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中表达不同的含义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所以同一事物对不同民族可能引起不同的感情,中英两个民族对狗的喜恶,前面章节我们已经对此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在此就不再重复。

3.2习语的音韵和谐

除了生动形象之外,习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常常利用声音的和谐来达到易懂易记、顺口入耳、主动有力的目的,许多英语习语利用头韵(Alliteration)和尾韵(Rhyme)、重复(Repetition)及对仗(antithesis)等手法来增加语音美感和修辞效果。

(1) 头韵:我们传统上称之为“双声”。汉语中有“伶俐、参差、淋漓”good as gold([小孩]很乖),might and main(竭尽全力),hot and heavy(猛烈地),Money makes the mare to(有钱能使鬼推磨)。

(2) 尾韵:汉语中有“仓皇、逍遥、从容、窈窕”等,我们传统上称之谓“叠韵”,英语中也有art and part(策划并参与),By hook or by crook(不择手段),high and dry(孤立无援),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 重复:在英、汉语中重复是常用的修辞手段,如汉语中的”热腾腾、眼睁睁、头头是道落落大方”等,英语中有”step by step(逐步前进)、measure for measure(针锋相对)、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讳)、neck and neck(不分上下)等。

(4) 对仗:如汉语中“大同小异、古往今来有勇无谋”、“朝令夕改”等,英语中“fair an soul(风雨无阻)、weal or woe(祸福甘苦)、no and over(机不可失)、sooner or later(迟早)”等都是常见例子。

3.3习语的独立性、固定性及整体性

汉语中我们常说的“装蒜、倒霉、落花流水”等习语对于只知道单个汉字意思的外国人来说无论如何也猜不出其意思,同样,英语初学者对英语中的“to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to 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等习语也会感到困惑不解,而bring down the house(博得满堂彩),to pay through the nose(被敲竹杠)等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因为习语是语言中独立、固定的成份,我们只能说“雪中送炭、乱七八糟、露出马脚”,而不能说“雪中送煤、乱六七糟、露出牛脚”,英语也同样”A stitch in time save nine”中的”nine”不能用其他任何数字代替,”as fit as fiddle(神采奕奕)也决不能望文生义。

结语

以上对英汉习语的民族及文化特征、文化差异、文化心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我们能把握英、汉两种语言间的某些语言共性。“语言教学亦文化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出现的一些习语可以从文化背景、修辞、音韵等方面,采取比较教学方法,使语言形式、词汇意义及文化内涵同步并学,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习语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逐步了解英语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增强他们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Gernando, C. Idioms and Idiomaticity[M]. Oxford: OUP, 1996

[2] Bolinger. Language and Culture[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35

[3] Smith, L.P. Words and Idioms[M]. London: Constable. 1925

[4] Mcmordie, W. English Idioms and How to Use Them[M].Oxford, OUP. 1978

[5] Gary R. Weav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adings in intercultural relations,[M] Boston, Mass. Pearson, c2000

[6] 魏云.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兼容.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5: 102-104

[7] 黄碧蓉. 翻译视角下的习语文化差异探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5: 102-102

[8] 陈莉莉. 试析汉英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差异[J]. 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2): 91-93

[9] 金惠康.英汉跨文化交际翻译[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10] 郑寒冰. 试论英汉习语的文化传译[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 180

[11] 刘永红.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J]. 英语学习.2000.1:50-51

[12] 胡文仲.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3] 蒋磊. 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14] 张学英. 汉英、英汉习语大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7

[15] 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16]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篇2

关键词:藏族;茶文化;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茶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不仅是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国家,茶的文化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茶文化对周围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繁衍生息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茶的故乡中,各民族人民中大多数都有饮茶的习俗,但把茶作为日常生活中生活必需品的和对茶的至爱至嗜,名列前茅的要算是藏族了。

一、茶叶在藏区的传播。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原先产于我国。据陆羽的《茶经》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①或“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等史料的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我国不但已有产茶饮茶的习俗,还对茶的保健作用也有所了解。唐朝时,中原地区种植茶叶的面积不断扩大,制茶的技术也逐步提高,产生了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即陆羽的《茶经》。我国居住在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汉族同生活在边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兄弟民族,自古以来就进行着密切的经济交往。从那时,茶文化作为中原的一种物质文化成果在这样密切的经济交往中传到边疆地区是十分自然的事。至于茶叶传入藏区的时间上,许多学者众说纷纭,各不相同。本人通过研究后认为茶叶在藏区的传播时间至少可以推到汉代,其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在国内来看,据《四川茶话史》中“我国最早饮茶种茶的地区是四川东部的巴国境内” ②记载和《中国通史简编》中“西汉时,武都羌,氐杂居,当时巴蜀地方的茶叶就贩运到武都,买给西部游牧民族。”③的记载等史料证明了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而且传入藏区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我国的西南地区。汉代初期,西南是很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当时与周围民族的贸易很普遍。此外,史记和汉书等诸多汉文史料中出现的氐羌、戎羌、西羌等称谓的部落是从血缘和种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来看,是活动在今天的青海、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区的藏族的抽象别称,是分布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藏族小邦国。在我国境内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贸易频繁,茶叶传入藏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据流传在藏区的民间传说;茶叶尚未传入藏区的很久以前,藏族先民已经饮用加汁的水,这是用一种树木的皮所熬煮后制成的。这虽然是民间的传说,但由此可知,之前海拔较低的南部地区有类似茶树的植物。解放前夕,一些藏族学者对本土的植物进行考察时,今洛扎县和江孜、门隅等地方发现了几种类似茶树的植物,经过研究后得知它们是土生土长的茶树。据《政教史》载“的森林树木有茶树等植物的种类不可数枚。”和1852年一个葡萄牙传教士所写的《中国旅行记》中说;“茶叶在公元前就已传入。”等资料的记载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的说法和“赞普杜松芒布杰时期茶叶传入藏区” 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所以,本人初步认为至少从汉代开始茶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地方传入,但传播的范围和使用是局部的,并不广泛。

二、藏区茶文化的发展。

随着藏区喝茶人数的增多,有关茶的社会活动在藏区纷纷出现。4世纪以后,藏区所需要的茶叶和丝绸,内地所需的战马和药材的需求逐年上升,促进形成了以茶和马作为贸易中心的藏汉经济往来。到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吐蕃为了扩大疆域和藏汉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唐朝建立了联姻关系,进一步促进了茶叶在藏区的传播与发展。并先后开通了“茶马古道”,交易中吐蕃用战马和药材、手工业产品来换取唐朝的茶叶、布料、丝绸。710年,吐蕃赞普向唐朝请婚,唐中宗以养女金城公主入藏与赞普联姻,又进一步推动了唐蕃往来的进步发展。据《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可见当时藏区喝茶的生活习惯较普遍,在藏区买卖茶叶的人数也不少。作为吐蕃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的拉萨,不仅有买卖茶叶的市场,经营茶叶的数量和品种也有很多。

9世纪中叶,虽然吐蕃王朝崩溃,但汉藏茶文化的交流不但没有中断,还在继续维持着贸易关系。到了宋代,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辽、金、西夏等政权,与宋朝长期对立,宋朝为了加紧战备,开辟了西南茶马驿道。13世纪,元朝在藏区建立了29个大驿站,促进了茶文化在藏区的进一步发展。记《八思巴传记》中说,1272年八思在后藏举行法会时。给众僧布施熬茶,捐献的茶叶有120大包。还有《米拉日巴传》中记载着11世纪朵康地区的僧人驮运茶叶到卫藏求学佛经的情况比比皆是。1434年,藏区出现了第一部藏文的茶经即《甘露之海》,详细地介绍了内地十六种茶树的种植生长情况和不同茶叶的茶汤颜色、口感和治病疗效以及烹煮方法。清朝初期藏汉茶马贸易兴旺发达,到了清末,住藏大臣张阴棠提出治藏大纲24条,设立了盐茶税务局后,历史悠久、促进藏汉民族友好团结的茶马互市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腿色。1971年,军区先后从四川、云南、浙江等地调进茶籽,在察隅、林芝,波密等地区种植后收获丰厚。逐步形成了一片青藏高原的新茶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或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藏族自己的茶文化。

总而言之,茶的文化在藏区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经过了一个选择、吸收、融合、发展的阶段后,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与中原茶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有很大区别的属于藏族人自己的茶文化。藏族的茶文化不仅是藏民族与其他民族友好往来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和乃至世界饮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书目

① 陆羽著的《茶经》华夏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P13

篇3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发展;作用

作者:蔡江(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点,为了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整体发展,需要重视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作用。茶文化内容丰富,能够为汉语言文学作品提供更多创新方向,深刻体会茶文化内涵理念,能够对茶文化进行更有效地传承,进而带动汉语言文学顺利发展。

1基础概念理解

1.1茶文化的概念理解

茶文化的定义主要为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中国是茶的故乡,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茶文化包括茶画、茶德、茶道、茶艺、茶具、茶联、茶书、茶故事、茶精神、茶学等。茶文化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传扬着美德和美感,茶通常是中国待客的主要习俗,不同地区茶的配制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苏州的香味茶、杭州的龙井茶、蜀山的侠君茶、太湖的煎豆茶、湖南的姜盐豆子芝麻茶等。

1.2汉文化的概念理解

我国汉文化即华夏文化,是我国历史以来的特色文化,自春秋战国开始的派别思想为根底形成的汉民族文化,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整体发展。我国汉族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可考证的时间已有五千多年,期间的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内容非常丰富,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历史的深入考究[1]。汉文化几千年来,从军事、史学、政治、文学、经济、艺术等方面诠释了更多我国文化发展进程,为现代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汉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知识素养,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

1.3汉语言文学的概念理解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最主要的语言文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更多实际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汉语言文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在更多需要文学评论、教学、科研的工作中发挥个人才能。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中、高等学校中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是汉语言文学主要的培养对象。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主要有文字学、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等。

2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2.1茶文化发展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茶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其自身体现了多层面的内容,茶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整体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茶文化逐渐渗透入中国的宗教、绘画、诗词、医学及书法中,其凸显了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了大量有关茶文化的内容、精神,丰富了文化学的内容、概念。

中国茶文化其中的精神及物质文化不断发展,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茶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具有特色,进而使得茶文化丰富了汉语言文学内容。茶活动发展过程中通过茶礼、茶艺、茶诗等文化内容,创造了更多相关的词汇,比如品茗、茶德、沏茶、茶话等这些词汇均由茶文化精神文化发展而得。此外,随着茶文化物质层面在历史中的发展,茶叶的制作、种植及品种等物质基础也逐渐发生变化,丰富了相关联的汉语词汇。就茶叶的品种来说,逐渐产生了很多相关词汇,主要包括铁观音、大红袍、六安瓜片、西湖龙井等等。

2.2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汉语词义发生变化

茶文化整体思想概念随着时展而变化,茶起初被指为茶树、茶叶或茶水,现如今茶的含义被扩展至茶制成的饮品,更便捷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冰红茶、龙井茶都为茶的范畴,此外还有一些由、柠檬等泡成的茶,这些都是茶文化的扩展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文化现象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比如与茶有关的词汇中,一些老旧的词汇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如茶会这一词汇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茶会如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茶会友的聚会方式,兼具茶话会和物品交易意识,这是随着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新文化形式。

2.3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导致汉语词汇没落

茶文化伴随社会整体发展,其相关词汇也不短更新,一些旧的文化元素受时代影响不断没落。中华民族对于茶文化依然十分热爱,一些古老的有关茶的词汇被代替掉,随着文字的演变,对于我国整个文化概念也随之变化[2]。比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文学的区别,就体现着时展的特征,茶文化中的检、劳这两个文字,主要表达茶树、采摘时间较晚,现已经很少见,被更现代化的词汇所代替。再例如奉茶、斗茶等茶文化中的一些动词,也逐渐演变和消失,当今更多表达为倒茶、泡茶等。

3茶文化的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3.1茶的物质文化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通过对茶生长、制作、茶具等等的研究,结合日常生活应用,会有很多新的汉语词汇产生。新品种茶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大种植面积,随着对不同地区茶的推广,确立了地方特色,比如西湖龙井茶、祁门红茶、兰溪毛峰茶等。在时展推动下,茶文化发展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不断变化,就茶的名称来说,根据之前的苦茶、茗茶等,逐渐新添了检格(茶树)、茗井(茶)等词汇。茶的制作发酵情况不同,会创造更多新的词汇,比如黑茶、红茶、清茶等;茶的制作方式或材料不同,也产生了新的有关茶的词汇,比如茶宪、茶碾、茶笼等[3]。因此,茶的物质文化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茶的活动内容很多,在生活中不断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冲击,具有更高文学价值。

3.2茶的精神文化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茶文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在精神层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茶艺、茶道等精神文化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中汉语词汇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发展机会。沏茶、选茶、品茶都是茶艺内容,能够培养人对美感的要求,茶艺内容丰富,严格要求选茗、烹茶这一过程,汉语言文学受到茶文化的影响,拓宽了相关词汇量,比如茶农、品茗等。

茶文化中的茶礼也推动着汉语言文学的整体发展,茶的礼仪或礼品即茶礼,而古代风俗中将“受茶”意为女子婚礼受聘,“茶礼”就是聘礼。茶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多的来自于茶礼,新添了一些词汇,例如奉茶、冲茶、侍茶等,都体现了茶礼的道德内涵。

4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融合发展的策略

4.1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茶文化发展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两者融合发展是我国文化整体发展的重要策略,需要重视茶文化更大力度地弘扬。国家应该重点关注茶文化的宣扬,及时保护茶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在我国福建具备良好的产茶环境。我国大力弘扬茶文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茶文化整体发展的基本保障,让人们体会茶文化的历史魅力,亲身感受茶文化为社会带来的贡献,进而对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我国应遵循社会发展潮流,不断弘扬茶文化,需要结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情况,选择更优化的销售形势,进而将当代市场与茶文化的传扬紧密联系起来,将推广与文化建设同时进行,有助于我国汉语言文学最直观的发展。茶文化在弘扬发展过程中,能够推动汉语言文学内容的拓展,提升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价值,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内容的融合,能够为中国整体文学作品提供创新素材,实现中国文化整体提升。

4.2汉语言文学教育端进行茶文化的引入

为了促进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我国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茶文化内容引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茶文化,进而达到教育传承的目的[4]。在教育教学端引进茶文化比较容易,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将茶文化贯穿在文学教育实践中,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更多的了解有关茶文化内容。在教育中普及茶文化,或组织一些有关茶文化发展的挥动,提高大家对茶文化了解、探究的兴趣,同时能够帮助教育机构提升教学质量。

茶文化对于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应用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可将其内涵思想,有效地进行传达,强化语文教育中美德、品行等精神层面的教育力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不断吸取茶文化相关内涵,有助于传承茶文化及相关思想,促进茶文化在新时代下的繁荣发展。茶文化与汉语言文学协同发展,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4.3增强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篇4

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的发生与发展,同其它饮食日用器具一样,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用的历程。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不同,各有千秋。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1、茶文化溯源(南北朝时期)

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从饮茶起始,就有了客来敬茶的礼节,到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了普遍的礼仪。南北朝茶文化初步兴起,这一切充分说明,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一个时期是重要的孕育阶段,而佛教、道教徒及儒教的文化根源和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给茶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使茶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了器物文明和中华文化传承相统一的特点。

2、唐宋茶文化全面发展(唐宋时期)

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饮茶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一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下,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的饮茶方式以煮饮为主,茶具品种繁多,每一种的作用之界限细致,如陆羽在《茶经髙四之器》中列举了28种茶器,茶釜(鍑)、茶炉、茶碾、茶罗等一系列的茶具。可见唐代茶具的多样和讲究,但是具体到个人饮茶,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不同的茶具,而普通人家,准备的茶具可能会相对简单些,但其中几件则是必须的,那就是茶炉、茶釜、茶碾(或茶臼、茶磨)、茶碗。茶炉,煎煮茶最重要的器具之一,可由铜铁瓷铸造。直筒,下有数脚,空心中间盛放碳;茶釜:重要的煎茶具,敞口,深腹,口沿有两桥形耳,釉色莹润,器形规整;茶碗,饮茶器。越窑茶瓯最佳。“茶瓯”:陆羽把当时一种敞口,斜壁,浅腹,矮足圈的碗称为茶瓯。

以唐代的陶瓷茶碗为例,当时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产地有越州、鼎州、婺州、岳州、寿州、洪州、邢州七个大的产区。饮茶之风盛行带动茶具生产在各大生产区内兴旺发达。邢窑生产的白瓷碗器形一般小而浅,略似斗笠,敞口浅腹,比较厚重,口沿有凸起的厚卷唇,给人以丰润厚重的感觉;越窑碗,花口通常做五瓣花形,腹部压印成五棱,圈足稍外撇,敞口,深腹,釉色莹润,器形规整。

宋代是一个抑武扬文的时代,对文化相当重视。饮茶也变得更加有文化、有品位,点茶和斗茶就是宋代最有特色的品饮方式。宋代的饮茶器具相对于唐代来说要简单些,但种类和数量上比唐代少不了多少。出现了:茶筅、汤瓶、茶盏,三者是点茶必需的用具。宋代汤瓶设计与制作的壶嘴瘦小,颈细而流长,整体造型典雅秀美。宋人崇尚点茶,汤瓶在点茶过程中起重大作用。宋代的茶壶,关键在壶嘴,嘴出水时要有力,落水要准,为此壶嘴的出水要圆而小,以求出水时呈抛物线形,流出来的水富含线条美,又不易破坏“茶局”美。

3、茶具对茶文化的贡献与影响(元明时期)

宋代饮茶发展到元代已经走下坡路。但元代茶具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远销国外。元代茶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式,亦或是使用的茶具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进入明代以后,茶叶的加工和饮茶方法、饮茶习惯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变革,因而茶具造型和艺术风格都相应的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转型。明代的饮茶风尚不仅讲究茶质、制茶的方法、贮存的场所及用水的好坏,而且还讲究饮茶品茗的环境,对器皿的要求越来越高。又因“茶以青翠为胜”,故而绿色的茶汤,用洁白如玉的茶盏来衬托,更显得清新雅致,悦目自然,陆羽鼓吹的怡情悦目的茶具基本精神,终于在明代得到了回归。清代的茶饮习惯仍然是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淡雅仍然是这一时期的主流风格。

清代茶具品种增多,形态多遍,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而众多新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清景德镇瓷独领,其茶具小巧玲珑,胎质细腻,釉色光润,画意生动。彩瓷、珐琅、粉彩,美丽炫目;白瓷质细、料厚、形美,素静典雅,质朴无华,釉色光莹似玉,可谓精美绝伦;青花瓷淡雅滋润,与茶的清丽恬静和谐一致,具独特美感,青花茶具名声鹊起。雍正、康熙、乾隆三朝景德镇彩瓷生产最为繁荣,因此茶具也显得格外精致、华贵,除青花外尚有粉彩、斗彩、珐琅彩及各类颜色釉,极一时之盛。在此期间,由前代盏托演变而来的盖碗也开始流行,它们常被用来款待客人,成为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

4、多元化的现代茶具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强,人与人的交流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而饮茶可以使人获得片刻的安宁、轻松、愉悦的享受。城市里相应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茶楼,成为人们休闲聚会的好地方,茶文化带动了陶瓷茶具的空前兴旺。

现代茶具造型在人们审美观的影响下日趋丰富,茶具的设计与制作是根据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

需求而改变的,制作者在造型上力求功能性与艺术性的最大结合。总之,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茶具也顺应其时代的需求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篇5

汉传大乘佛教,在思普区多为汉族信仰,思茅、普洱、墨江、景东、镇沅、景谷、江城等县有寺庙,澜沧、西盟拉祜族、佤族地区有佛房。清代《普洱府志》载:观音阁在府城西北,明万历年间土舍那天福建临莲池上莲台寺,康熙五十年修。现该寺经修缮仍在观音山。镇沅县者东乡有明代天启年间的和尚洞。进入清朝以后,思谱区境内大乘佛教佛寺、佛房增多,佛教活动直到1949年。后,落实宗教政策,佛教正常祭祀礼仪有所恢复。佛教活动主要内容有:忏法、盂兰盆会、佛陀诞辰(农历四月初八)、成道日(农历腊月初八)、涅日(农历二月十五)、观音成佛节等节目,众僧戒斋设坛,举行法会等。出家僧尼入寺后一律以“释”为姓,僧尼必须素食,守十戒,平时住寺礼佛、诵经、坐禅,以“禅定”作为基本的修行方法,此外,从事一些农事和手工业劳动。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坐禅时通夜不眠;二、满腹时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物,可抑制。僧人坐禅、祈祷、解渴、茶会均要用茶。坐禅要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如此长时间的坐禅,势必产生疲劳困倦,需要饮茶醒脑提神,方能坚持。再者,僧人还有“过午不食”的戒律。因此,具有提神益思,破睡驱眠,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效益的茶,便自然成了僧人们所必须的而又不违反教义戒规的最理想的饮料了。佛教历来提倡禁欲、禁酒、戒荤吃素,而茶汁性淡、醒脑提神,既符合佛教戒酒禁俗,忍受苦难的教义,同时又利于佛教修炼“禅定”时以茶助兴。因此,佛家把茶叶视为“神物”,历来倡导饮茶。佛门寺院还在不同的场合饮用其茶:以茶敬佛祖、菩萨、祖师,用“奠茶”表示对其无尚崇敬和尊重;以茶敬施主、香客及游览者,沿袭着我国人民传统的客来敬茶的习俗,用“寺院茶”表示对来者的敬意;以茶为受戒僧人虔饮,僧人在受戒前后均饮用“受戒茶”,让僧人受戒后虔诚坐禅。可以说,大乘佛教的诸多佛事活动离不开普洱茶。

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为“巴利语经典系佛教”,此佛教传入思普区的时间已有数百年之久,在西双版纳、孟连、景谷、景东、墨江、普洱、思茅、江城、澜沧、西盟等县,傣族、布朗族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此佛教与普洱茶的关系密不可分。傣族称佛寺为“碗”,一般分三个等级,土司所在地的佛寺称总佛寺,四座以上村寨佛寺组成的佛寺其中一座为中心佛寺,最基层一级的就是一个寨子的寨佛寺。1996年统计全区有佛寺168座,分布于景谷、江城、澜沧、孟连、西盟5个县。佛寺的祭司“安章”主持宗教活动,丧葬和祭神驱鬼,接待来客,均要用茶。过“雨安居”关门节时,进入斋戒期(从傣历九月月圆日到十一月月圆日,整三个月)。佛寺僧侣坐禅及信教老年人住进佛寺持戒、听经、坐禅时要饮茶。傣历一二月间赕小窝铺“豪巴立哇”(又称“豪干”)最大的斋期时,按佛规应邀40座佛寺“都”以上的僧侣40人,带“萨玛尼”级侍从参加,一部分僧侣住佛寺大殿,傣语称“帕哄”,一部分则住进事先在佛寺周围搭好的小窝铺内,傣语称“帕厅”。两部分僧侣分别选出负责人,每日早晚集体上佛寺大殿诵经礼佛,中午集体进布萨堂自咨,其余时间各自在住处坐禅,这些活动均伴随着饮茶。举行“赕小窝铺”活动期间,信徒一般不出工劳动,每天做最好的饭茶供僧侣食用。僧侣衣食住行及宗教生活完全模仿古代僧伽的生活方式,时间为15天,通过这种“赕”的形式给僧侣静养修身,洗心革面的机会,祈求平安无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茶也随之有其用场。

云南滇西北迪庆藏族地区及地区的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的用茶,大都是思普区运去的普洱茶。藏传佛教徒不仅用茶自饮、待客、供奉佛祖,而且举行茶会。据载,喀温巴穆大喇嘛庙,四方云游僧巡礼,和尚常常到此聚会,同时举行盛大的茶会。巡行和尚笃诚信佛,用茶款待全体喇嘛,全庙有四千名喇嘛,每人饮两杯,便需8千杯,当时费银50两。据查理•鲍乐《人民》载,二、三月间,喇嘛举行三星期盛大的祈祷会,在此期间还有大型的茶会。数千名喇嘛披着庄严的法衣排列成行,静坐在殿内的蒲团上。年青的喇嘛,端出热气腾腾的茶釜,施主拜伏在地,将茶汤分给众僧。与此同时,施主大唱《赞美歌》,富裕的巡行和尚,将点心或牛酪等物加进茶中。据《旧传》载:苏纽某国王曾连续八日举行大飨宴,这种大飨宴喝点心牛酪的茶汤。会后,信士们游山,穷人携带茶锅、茶碗,在山腰上烧水喝茶,享乐一天,藏传佛教与普洱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综上所述,思普区的普洱茶之所以能与当地这里的佛教结合得很紧,其原因在于普洱茶有利于清神、益脑和修身养生,茶又能解毒、去烦、解闷,并能舒通经络,特别有益于佛家禅定,这使佛教对茶的态度十分重视,使普洱茶融入了宗教文化之中,从而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礼仪的佛教茶文化,通过茶最终表达出了佛家“明心见性”的道德观。因此在宗教界和社会各界大力提倡弘扬茶文化,是符合两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

(注):本文由本人调查采访所得资料写成,并参考过下列文献。

参考文献:

(1)清光绪《普洱府志》,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本。

(2)《思茅地区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思茅少数民族》,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篇6

本文针对信阳毛尖现状,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四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种植条件,加快茶园良种化进程,保护并推广信阳毛尖茶品牌,改变信阳毛尖的营销策略,提升贸易竞争力,发挥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作用,弥补产业主体的不足等建议。

【关键词】

信阳毛尖;钻石模型;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信阳毛尖,又名“豫毛峰”。因条直锋尖、茸毛显露,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在清代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一,并多次获奖,曾被评为“中国茶文化名茶”。 2012年,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近2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茶产业的经济收益已成为信阳市农民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1 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产业需要的基本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是指自身具备的、容易获得的要素,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理位置,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级要素是指需经长期发展和投入才能创造出来的,如基础设施、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是影响产业发展和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初级要素分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信阳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信阳市位于河南南部,地处长江、陇海两大经济开发区之间,东邻沿海,西居中西部地区前沿,居于“洼地效应”的过渡地带,并且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稳定超过10℃的活动积温4800℃以上;年无霜期在210天以上;年日照时数21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1000―1200mm;相对湿度75%以上;年均云雾日数100天以上;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1.5%以上;森林覆盖率超过50%,适宜种茶面积约400万亩。适宜的温度、光照、雨水、空气、肥沃的土壤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为信阳市生产优质茶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高级要素分析:河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8年经河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现有茶叶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6名,其中,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4名,助理研究员5名。因科研需要,聘请客座研究员4名。与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等科研部门,围绕制约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先后进行了建设优质茶园、茶业机械化、良种繁育推广、茶叶网络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省市级科研成果。为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了河南省高校中唯一的茶学专业,并根据当地茶产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开设了茶叶营销、茶文化等课程,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专业人才。

信阳毛尖种苗分为无性系和有性系品种。有性系品种抗寒抗旱性强,成活率达90%,种植方法简便,成本低,易于管理,但形状差异大,不利于机械化;无性系品种品质优,产量高,芽头整齐,利于机械化,但抗寒抗旱性差,成活率偏低。

2012年,全市无性系茶园面积不足15%,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与先进省份50-60%的推广率差距更大。无性系种苗比例低直接导致信阳毛尖产量偏低,采摘过程机械化程度偏低。茶农的收入也因此受到影响,一亩西湖龙井,年收入为一两万元,而一亩信阳毛尖年收入只有约两千元。

1.2 需求状况

需求状况将从国内和国际市场两方面进行分析:国内市场需求涨势强劲,国际市场需求量平稳持续增长。

国内市场对绿茶的需求量保持强劲的增长。绿茶因其具有降脂减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被誉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据调查,2009年起,我国绿茶消费量占茶叶总消费量比重达70%。2011、2012年国内消费量分别为72万吨、84万吨左右,分别增长9%,16%,需求涨势强劲。而且,东南部产茶区和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人均茶叶消费量更是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一倍,达1.0kg。其他地区如辽宁、山东等地对茶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国际需求量持续增长,据海关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量28.9万吨,出口额6.07亿美元;2012年,出口量29.7万吨,出口额6.82亿美元,分别增长2%和12%;2012年,出口量30.3万吨,出口金额高达7.05亿美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2%和3.3%。

由此可见,近几年我国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持续稳步增长。而绿茶是我国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品种,2012年出口量达22.93万吨,金额5.25亿美元,分别占茶叶总出口的75.6%和74.5%。

1.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信阳毛尖的上游产业为种苗繁育,下游产业包括加工、运输、商标和包装、市场四个环节。

拥有实力较强的加工企业。信阳市政府为扶植茶叶产业,以“车云、天云、连云、集云、云雾”五山之名,组建了“五云茶业公司”。目前,信阳毛尖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3家,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农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这些实力较强的加工企业有效提高了信阳毛尖品牌影响力。

便利的交通条件保障了信阳毛尖运输通畅。信阳市东距合肥346公里,西距西安534公里,南距武汉200公里,北距郑州300公里,位于四大省市枢纽位置。境内有京广、京九、宁西三条国家级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贯东西。公路总里程达7660公里,公路密度40.5公里/百平方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1457.875公里。有大广高速、沪陕高速、京港澳高速三条国家级高速公路, 106、107、312三条国道。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得信阳毛尖运输通畅。

商标和包装不规范,毛尖信誉严重受损。根据规定,只要生产原材料源自信阳市区域内的产茶乡镇和茶厂,生产加工工艺和品质符合信阳毛尖标准的,经核查符合条件的,都可以使用带有“信阳毛尖”字样的商标和“原产地标记”图案的包装。但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在信阳和郑州的一些茶叶市场,随便都能买到带有信阳市茶叶协会统一监制的包装盒。一些不法商贩抓住这一漏洞,使用带有“信阳毛尖”字样的商标和“原产地标记”图案的包装,将从福建、湖北收到的劣质茶叶流入市场,甚至每年真正的信阳毛尖还未上市,就能在一些小门店里看到“信阳毛尖新茶”。导致市场上毛尖品牌鱼龙混杂,假冒产品屡见不鲜,消费者难辨真伪,使得信阳毛尖的信誉受到极大的损害。

市场范围小,销售渠道窄。信阳毛尖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仅在河南、北京、石家庄、西安等少数城市和阿尔及利亚等国有市场。为打造信阳“中国茶都”的城市形象,扩大市场范围,自1992年起,信阳市已连续举办“信阳市茶文化节”。但由于宣传措施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效果不尽如人意。

1.4 竞争力和竞争对手分析

1.4.1 信阳毛尖在产量上的竞争力较弱

表 2008-2012年信阳毛尖和全国茶叶产量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8―2012

由表可见,信阳毛尖产量逐年增加,但占全国茶叶产量比重不足3%。产量仍是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的弱势。

1.4.2 有强大的竞争对手

我国市场上绿茶主要有信阳毛尖、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黄山毛尖、白沙绿等,其中碧螺春和西湖龙井是信阳毛尖最大的竞争对手,占据绿茶市场约50%的份额。

“碧螺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茶叶,它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当地政府不遗余力的为打响碧螺春茶品牌、推动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竞争态势迅猛增强。西湖龙井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推行专卖店销售模式,又推出一系列茶文化旅游项目,如建设茶文化村和都市茶园,成功树立了龙井在茶界一枝独秀的领先地位。

2 提升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2.1 提高无性系种苗比例

建设茶树品种博览园、生态高效良种示范茶园和良种繁育基地。建立茶树新品种繁育中心,充分利用本地现有茶树资源 ,根据市场需求从中选育优质且易存活品种,茶农在选择种苗时应权衡无性系和有性系种苗的优劣势,因地制宜,使茶产业效益最大化。提高无性系种苗比例,以提高茶叶产量和机械化程度。

由于无性系种苗种植成本高,为调动茶农种植积极性,政府部门应该根据茶农种茶情况,给予一定经济补贴和技术支持,保证茶农的经济收入,减缓农资价格上涨压力。

2.2 规范商标和包装

做强信阳毛尖产业,品牌营销是关键,品牌即是市场,即是效益。地方政府需制定严格规范的规则,来控制信阳毛尖商标和原产地标记的使用权。加大政府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信阳毛尖制假售假行为;技术上采取在包装上设置防伪标识的办法,便于消费者查询真伪,保证流入市场的信阳毛尖质量,重新取得消费者信任,提高信阳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2.3 改善信阳毛尖的营销策略,扩大市场范围

现代消费者追求的是多元化、个性化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将市场进行细分。如上班族由于时间紧,喜欢袋泡茶或速溶茶,中老年人则倾向于保健茶,而学生群体更喜欢各种风味的茶饮料。好酒也怕巷子深,好茶也需多宣传。丰富一年一度的“信阳市茶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并通过茶叶博览会、促销等方式,提高信阳毛尖的知名度。后起之秀普洱茶便是一个成功案例。

普洱茶产于云南,在短短几年内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其销量和消费人群迅速增加,“马帮再现,陈香贡茶”的口号甚至让很多经营信阳毛尖的商家转而经销普洱,如此的魅力,不得不承认云南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营销策略之高明。规范信阳毛尖营销过程

规范收购、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制定统一的加工标准和质量分级标准,以此保证信阳毛尖茶市场有条不紊的秩序。

2.4 发挥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作用,弥补产业主体的不足

要解决当前信阳毛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协助 、扶持和指导。如选育优质品种 ,推广研发技术,建设优质茶园,保护传统的小型农户自然绿色种植模式,改善混乱的毛尖市场秩序,控制茶营销过程规范化,制定有利于稳定和增加茶农收入和提高生产积极性的政策,充分发挥“信阳市茶文化节”的作用,需要政府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戴桂林,袁轴升.钻石模型视角下青岛市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

[2]刘婷,霍学喜.基于钻石模型的武都油橄榄产业竞争力优势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0

[3]蔡茜,黄栋.基于“钻石模型”对中国风能产业的竞争力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

[4]胡孔峰.信阳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篇7

在悠扬的葫芦丝召唤下,我们来到彩云之南,来到向往已久的西双版纳。

浓密幽深的原始森林,水波浩渺的澜沧江水,炊烟袅袅的傣家村寨,古老动人的民间传说……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浓郁的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更以无比斑斓的民族文化令人陶醉和惊羡不已!

多元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区

在骄阳热情地照耀下,我们来到西双版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傣族园。

傣族园南临奔放的澜沧江,北依宁静的龙得湖。园内随处可见旖旎的亚热带庭院风光、别样的傣家生活习俗、典型的傣家竹楼造型、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这里是西双版纳独一无二的最大的原始自然生态村寨群落,浓缩了西双版纳傣民族千年积淀的文化精华。

州长刀林荫介绍道:在西双版纳,傣族是主体世居民族,同时还有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基诺族、彝族、瑶族等12个民族。在长期的和睦共处中,各民族共同推衍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古、奇、融”的文化个性,具有原创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的文化气质。

雨林文化。西双版纳拥有400多万亩热带雨林,是地球同纬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独特、优裕的生存条件,产生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雨林文化。

贝叶文化。2000年前,佛教高僧布塔果沙厅首次把文字刻在贝叶上,用它记述经文、历史、政治、制度等,形成了特色鲜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贝叶文化。

歌舞文化。西双版纳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民歌主要有劳动歌、习俗歌、祭祀歌、山歌情歌、舞蹈歌、新民歌、儿歌、摇篮曲、布朗族弹唱。舞蹈主要有祭祀性舞蹈、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傣族的孔雀舞、象脚鼓舞,布朗族的弹唱,哈尼族的采茶歌舞,基诺族的大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村落文化。在绿树翠竹掩映下的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等民族村寨,以别具一格的村落分布、、风情习俗、民族文化,充分展现了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神韵。

节庆文化。西双版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有傣族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哈尼族的“嘎汤帕节”,瑶族的“盘王节”,拉祜族的“拉祜扩节”,基诺族的“特懋克节”,布朗族的“迎太阳节”。

普洱茶文化。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原产地,种植茶叶的历史有1700多年,有众多的古茶树,有的树龄达1700余岁。有六大古茶山,三个古茶庄,一条茶马古道贯连内地。

此外,还有生态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和跨境民族民俗文化等等。西双版纳堪称多元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区。

尊重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也是该民族对人类的贡献。在很多地区,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民族文化已躺进博物馆,或濒临消失。那么西双版纳是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呢?

州长刀林荫说: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永续利用、活态继承”的方针,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其共同发展。

早在2003年,我们就成立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小组,到目前为止,已基本搞清主要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的源流和传承。现已编印出《章哈剧音乐》和《章哈剧志》;整理完成傣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民间歌曲》,以及瑶族、苗族、当地汉族等的民间歌曲;收集整理了《民间舞蹈集成》;收集抢救到各民族原始音乐资料近5000分钟;推荐申报11个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建立了傣族章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基诺族大鼓舞、布朗族弹唱等18个传习所,开通了全国首家傣文网络民族文化传习馆,民族博物馆也建成开馆。

《中国贝叶经全集》隆重面世,更是傣族文化中的“大事件”。贝叶经是记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它囊括了傣族的社会历史、天文历法、法律法规、文学艺术、民俗风情、医药卫生、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我们成立了7个工作组,46位工作人员历时9年,收集整理翻译出版了《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填补了我国尚无贝叶文化总集的空白。

宗教文化是西双版纳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布朗族群众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有着极深厚的影响,傣族数百部长篇叙事诗都是在其传入后出现的。

登上高高的南莲山,我们见证了西双版纳以现代手法传承宗教文化的成功范例——勐泐大佛寺。

大佛寺曾是傣族皇家寺院,后因战争被毁,本世纪初复建。它紧依山体,呈坐佛形,为国内外所独有。景区以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动为主线,并巧妙融入景观及建筑群体中,充分展示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色彩,是傣家人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地,也是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文化中心。

异彩纷呈的文化品牌

“世界歌舞看中国,中国歌舞看云南,云南歌舞看版纳,版纳歌舞看《勐巴拉娜西》。”

《勐巴拉娜西》是集西双版纳各个少数民族歌舞之精髓打造出的文化品牌。

在由神秘黑、孔雀绿、民族红、世界蓝融汇成的这场声色舞盛宴中,我们尽情体验了祖国南疆少数民族的万种风情,尽情享受了老、柬、缅、泰、越的异域风光……

篇8

1.佛教宣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力戒杀生。由于教规的缘故,佛教徒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

在中国,除藏、蒙古及傣族的佛教徒不茹素外,其他民族的佛教徒都坚持素食。素食,民间俗称“吃斋”。“素”是洁白、粗略之义,素食就是不杂鱼肉滋味的食物。内地佛教徒为什么要坚持素食呢?这是因为我国汉族僧人信奉的是大乘佛教,他们受“菩萨戒”,许多经文中都有反对饮酒、反对吃肉、反对吃五辛(葱、蒜、韭等)的条文。佛教认为“酒为放逸之门”,“肉是断大慈之种”,饮酒吃肉将带来种种罪过(有所谓“饮酒十过”、“饮酒三十五过”、“饮酒三十六失”之说)。吃肉喝酒,“即同畜生豺狼禽兽,亦即具杀一切眷属,饮啖诸亲”,罪过可谓大矣。

从历史上看,汉族佛教徒吃素的风俗,是由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于公元205年登基后,在南京“建初寺”志公和尚的影响下提倡的。梁武帝提倡吃素,是因为佛经提倡的“不结恶果,先种善因”、“戒杀放生”等思想,恰好与中国儒家的“仁心仁闻”的观点相契合。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吃素在我国汉族地区是很早就有的一种饮食风尚,据《礼记》等古代文献记载,远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有“素食”之说。《仪礼?丧服》载:“既练……饭素食。”是说祭祀先人时要食素。《礼记?坊记》说:“七日戒三日斋。”《孟子?离娄下》说:“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这里说的“斋戒”,是古人在祭礼或有重大事件时,事先数日要沐浴、更衣、独居、素食和戒酒等,使心地纯一诚敬,称“斋戒”。素食即是其中之一。又古代风俗,居丧期间也要素食。《后汉书?申屠蟠传》说:申屠蟠9岁丧父,满孝以后还“不进酒肉十余年”,为时人称颂。有些人(如西汉时谏议大夫王吉、东汉时被诸儒誉为“关西孔子”的杨震)则因为清廉,自己和家人都习惯于素食。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同中国固有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就形成了吃素的戒律,从而使吃素的风气大开、人数大增,素菜的质量也有相应的提高。

在寺庙之外,还有许多民间的善男信女,有因信佛而长期吃斋的,有因求佛许愿后短期吃斋的,还有的人是在拜佛或庆庙的活动中临时吃斋的。这种茹素饮食风俗的普及和流行,大大推动了蔬菜瓜果类植物的栽培,推动了烹调技术以及糖类、豆类制品和面筋制品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饮食中具有独特风味的一个菜系——素菜。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之后,散见于我国古籍中的素食的记载不少,但专门记载素食的著作,莫过于宋人陈达叟的《本心斋食谱》了。书中载有素食20种,每一种既有原料及制法,又有对每一品种的“十六字”赞。如:“玉延,山药也,炊熟片切,渍以生蜜。”对此品的赞美是:“山有灵药,录于仙方,削数片玉,渍百花香。”20种素食均给人以山林风味之感。在这里,素菜的色、香、味、形得以鲜明地体现,说明到了宋代我国素菜已发展到创制“形象菜”的崭新阶段。

素菜到了17世纪的清代时,较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寺院素食、宫廷素食和民间素食的分野。寺院素食又称“释菜”,僧厨则称“香积厨”,取“香积佛及香饭”之义,一般烹调简单,品种不繁,且有就地取材的特点。据《清稗类钞》载,当时“寺庙庵观素馔之著称于时者,京师为法源寺,镇江为定慧寺,上海为白云观,杭州为烟霞洞”。寺院素菜中最著名的为“罗汉斋”,又名“罗汉菜”,以金针、木耳、笋等十几样干鲜菜类为原料制成,菜品典自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八罗汉。

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到很多寺院去吃素菜,在常州天宁寺品尝以后说:“胜鹿脯、熊掌万万矣。”(《清稗类钞》)在民间传为佳话。这也说明寺院庵观的僧尼们在烹调素菜方面作出了贡献。清朝皇帝在吃腻了山珍海味、鸡鸭鱼肉之余,也想吃吃素食,尤其是在斋戒日更需避荤,为此清宫御膳房专设有素局。据史料记载,仅光绪朝,御膳房素局就有御厨27人之多。

民间素食是指社会上的素菜馆。在清道光年间,北京民间就出现了素菜馆。为了满足各类人的口味需求、招徕生意,民间素菜馆的厨师们发明了“以素托荤”的烹调术,即以真素之原料仿荤菜之做法,力求名同、形似、味似,因而民间素菜馆的素菜品种较宫廷与寺院素食更为丰富多彩。

2.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至隋、唐大兴,寺院的发展对茶的传播和饮茶习俗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

“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一般在名山大川、环境幽静、竹环翠绕之地,这些地方的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往往宜于茶叶的生长。

饮茶有利于佛教徒坐禅提神、清心明目、净化思想,而僧尼又最讲究静修,所以僧人爱种茶、饮茶,于是在许多寺院旁出现了茶园。例如始于唐代,盛于南宋,传至今日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灵隐佛茶,就是江南的佛门名茶,由僧尼在寺院茶园里亲自培育、管理、采摘、炒制。这种佛茶专用于庵堂寺院做佛事,供奉菩萨和僧尼作功德,还可以自己饮用,是僧尼平日健身的饮品。旧时,天竺、灵隐僧尼嗜茶如命,每日必饮,故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唐代陆羽的《茶经》,把中国茶道推向一个历史的高峰。他之所以撰写《茶经》一书,与他从小在寺院中采茶、做茶、煮茶有密切关系。

唐代封演撰的《封氏闻见记》云:“开元中,泰山灵严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床,又不飧,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可以说,没有佛教,饮茶之风便无从兴起,也就不可能有灿烂的中国茶文化。

3.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吃“腊八粥”的饮食习俗,也来源于佛教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经过6年苦修,到了印度摩揭国尼连河附近。这里人烟稀少,气候炎热。释迦牟尼多日化缘不得任何食物,又累又饿,晕倒在地,恰逢一位女牧民放牧至此。她把身边的午饭拿出来,又取来泉水,加上野果,熬成乳糜状粥,给释迦牟尼吃。释迦牟尼吃完后苏醒过来,精神焕发,又到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腊月初八日终于成佛。所以每到腊月初八,寺庙和尚集会,讲经效法,熬粥供佛,以示纪念。

篇9

【关键词】 陕西省;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一、茶文化及其产业的兴起

1、茶文化的内涵

(1)茶文化的概念。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无论是最早发现茶、饮茶、种茶都是从中国开始。从古至今,茶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涤荡之下,茶已经由物质文化上升到了精神文化,是融多种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在实际生活中,以以下几种形态构筑成为茶文化,即分为物质形态文化、心理势态文化、行为艺术文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文化。物质形态文化主要是从研究茶产业的基本品种栽培、相关产品制造、专业加工技术、运输过程保存、品种化学成分及成品疗效价值等有关方面出发,专指人们进行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当然也涵盖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如:品茶时所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心理势态形成了茶德,造就了茶道,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应用茶叶的同时从中提炼出超越茶叶本身意义的价值观念;行为艺术文化将端茶待客之礼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茶叶在其生产过程和消费环节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相关法律制度文化则在法律法规方面为茶叶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2)茶文化的典型特征。茶文化是典型的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着重渲染精神层面文化上的产物,是高雅与通俗的结合。从陆羽的茶经开始,就不难看出,他不仅从自然现象方面讲茶之源、之出、之造、之具,而且在谈茶的生长、烹煮时又融进了辩证思维,提出哲理。茶造型千姿百态,命名丰富多彩,其滋味、色泽、香气各具特色,人们又可通过品茶、饮茶来达到雅志、修身、交友等的一些高层次追求,成为精神的象征。茶文化是实用与娱乐的结合。茶,可解人烦渴消人处暑,可养人性情怡人情操,可医人病症可入人药方,可娱人以乐进而放松身心。在茶叶文化之旅中,可品味茶的芬芳,享受茶的内涵,更可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拥抱久违的乡土气息。

(3)茶文化的功能。发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茶文化隶属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哲学思想都介入茶文化。儒家的饮茶之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将茶叶与人们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认为饮茶能够修身平气护心元、陶智养德增心智、修品炼行广心胸。道家的饮茶之人认为茶的自然本性中含有“静、虚、清、淡”的一面符合道家的核心思想 “虚静自然”、“无为而治”,以及“道法自然”。佛家的饮茶之人认为,饮茶之后能涤烦去燥,内心宁静,这是参禅悟道最佳的状态,因此,茶事也就成为了佛家禅事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深刻而积极的作用,做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的茶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容纳包涵了譬如坚忍谦虚、节俭奉献等等的传统美德,推广茶文化,必能使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蕴含“最中国”的别样美丽!

整合社会关系,加强社会交往。礼俗生活与茶紧密联系。在百姓生活中,以茶待客是一种基本的礼节。在婚姻礼俗中,茶也被当做媒介物和吉祥如意之灵物。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带去了茶,也将汉族饮茶习惯带到了边疆。茶也用于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中,在产茶区,丧者要枕茶枕,手中要拿茶包等。茶也具有良好的交际功能,一杯清茶饮下去,能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思维清晰;待人以茶常被视为高雅之举,也表示友善与尊敬他人之意,在现代的一些外事活动、招商引资、亲友聚会等活动中都能够借助茶来增强会晤交往时和睦融洽气氛。

提倡清廉俭德,倡导社会风气的好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倡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一些人在精神层面和心态层面出现了用功力去衡量一切现象、去评判一切事物。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奉为人生信条。而茶文化中清廉俭德的教化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的第一章中就写明饮茶对自重操行和崇尚清廉俭德之人最为适宜。在当代,中国、日本、韩国的茶文化都体现出“重义轻利”、“德治教化”等价值观。以茶为伴,在飘渺的茶香中使人忘却名利之争,在微涩的口感中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以茶为媒,扩大对外交流。茶文化具有国际性,不光是在亚洲范围内流传,也传到世界各地,融入本地的生活方式,让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具典雅之气,从而发展成为风情各异的饮茶风俗。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就是茶叶。18世纪,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就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是当时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茶叶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世界各国的茶叶爱好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茶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茶文化的交流已经超越了国界、种族、流派,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茶文化产业的兴起及特点

茶文化产业,它是一种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活动,它开发了茶文化所蕴含的商品价值,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产领域,创立了一个广阔的经济领域。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以具体的茶文化产品和有形的茶文化服务为依托,体现了精神性和商品性相结合的双重属性,茶文化产业是介于茶文化元素的概念和茶叶经济产业的概念两者之间,其着眼点在于产业的建设、侧重点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注重点在于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茶文化产业是一种休闲文化产业,人们可以从茶文化产品和服务中获得身心的舒适自由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茶文化产业是一种审美文化产业,由于文化的参与和渲染,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日常品茶、包装、茶具,以及茶叶的选购、冲泡,乃至整个过程,无不体现出中国美的创造和鉴赏,品茶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无可指责,臻于极致。显而易见,茶文化产业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养生文化产业。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老百姓普遍追求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茶的自然品质也符合当代社会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风气。

二、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1)生态条件优越,无污染。陕西是秦巴茶文化的发祥地,是黑茶的发源地。陕茶始于西周,明清时期,曾为贡品。据有关材料表明,目前仅全陕西省就有21个县、区种植、生产多品种的茶叶。各地茶园总面积已经达到62942公顷,年茶叶总产量高达12827吨。茶叶生产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该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

陕茶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茶园全部在秦巴山区,属江北高纬度茶区,湿度大,阳光照射率高,常有水雾笼罩,绿植覆盖率为50%左右,特别符合茶树生长特性。受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温度的影响,茶芽生长缓慢,嫩度非常好。又因为生长周期长,微量元素涵盖率高,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多,茶多酚含量甚至可以达到28%以上,咖啡碱含量达到4.5%以上,氨基酸含量达到3%以上,水津出物达到43%;而江南茶区的上述各值分别平均为23%、2.5%、1.8%和37%。

(2)产量增多、品质提高。有资料表明,2003年陕西产茶量为7952吨,2006年陕西产茶量为12827吨,而到了2013年陕西省茶园面积达到162万亩,茶产量为4.3万吨,产值55.9亿元,陕西的茶产业处于良性循环发展阶段,目前,省级标准化茶园24个,其中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9个。这为茶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企业势头强劲、品牌建设稳步推进。陕西省近年来茶叶行业资源整合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省级龙头茶业,创建了“茶叶基地+龙头茶企+养茶农户”的新型特色产业链发展的规模经济。已经重点打造了“午子仙毫”、“宁强雀舌”、“紫阳毛尖”、“秦岭泉茗”等大品牌。

2、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茶树品种老化、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陕西茶园整体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茶园鲜芽萌发时间不同,叶片颜色不一致,芽叶大小不等,种植技术落后,广种薄收,单产低。茶叶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受地理条件限制,茶叶初加工还依赖于半手工操作,现代机械化利用率不高,据调查,大多数茶农还都使用的是传统机械加工茶叶,产能严重偏低。

(2)经营分散、管理混乱。长期以来,陕西省内的茶叶从生产到经营,始终都是各自为阵,分散经营,并没有稳扎稳打的形成以强有力的龙头企业为链接,将销售市场和产茶基地连接起来的生产经营销售的一体化模式。并且大多数经营者没有接受过专门管理经营培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难以招架,从而使茶企业的优势潜力难以发挥。茶叶经营的营销网络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注重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抓起的人少。而且,茶叶品牌多但是没有名牌产品,对茶叶的副产品开发不足。

(3)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茶叶生产商的资金投入与产业开发的实际需求差距很大,在茶园建设上,新建和改造茶园步伐比较缓慢,企业规模小,虽然引进了一些名茶加工机械,但也是杯水车薪,在更新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上缓慢,影响着茶叶开发步伐。

(4)专业人才缺乏,宣传不够致市场占有率低。从一定程度来讲,相关茶叶技术推广人员的从业率极低,并且在这一群体中,受过正规茶文化教育的人员更加稀少,所以茶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技术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陕西虽然有着久远的茶叶历史,但是,对茶文化的提炼不够,只能通过整理民间传说,来作为佐证茶文化的历史资料,使得拓展陕西茶历史工作难度较大,以至于陕西茶文化提炼和宣传滞后于全国其他省份。

三、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提升低产茶园产能,打造茶园优质生态环境

对于低产茶园,最有效的改造方式就是提升其产能,加大推广先进茶叶技术,不断引进新茶品种,全面有效提升低产茶园产能,建立健全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并增加专项研制多花色品种的茶叶门类,将乌龙茶、花茶、和特种保健茶不断推向市场,促进茶叶的产品多样化,从而提高产值。加快茶叶加工体系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淘汰落后的设备,有效增强精细加工的技术工艺能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减轻劳动强度,继续严抓茶叶产品质量,以期做到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2、深入研究茶文化,加大茶文化的宣传与拓展,进一步丰富茶文化内涵

陕西省做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厚重广博,具体在南宋时期,中央政府专设茶马司于汉中,负责该区域茶事。应进一步加大陕西茶文化素材的挖掘工作,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走茶产品与禅文化一体化的经营道路,要认真提炼和宣扬茶文化,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发茶旅游产业。可以根据茶文化的特点,推出茶园生态游,努力打造以茶产地为主的休闲游;茶叶节庆游,依托茶叶节,展开“茶与文化;茶与健康;茶与城市;茶与旅游”为主题的活动,以提升陕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他如茶文化旅游,各地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如人文环境、历史渊源、独有特色等等,再结合游客的需求偏好,如探秘心理、增广见闻需求、爱茶成痴状态等等,创建和组合出别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茶乡夏令营,茶乡健康游等等。

3、加强从业人员生态文化技术培训,提升生态化生产水平

茶农是茶产业文化中组织化程度低的单一个体,他们主要凭借的是传统经验对茶树进行栽培,以及对茶叶进行进一步加工,要加强对企业员工和茶农的培训,将茶农的传统制茶经验与现代化生态科技相结合,培养茶文化产业专门人才,调整目前茶文化行业内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导,调整其知识结构,尽快发挥这些人才在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4、完善产业政策,实施系统工程

产业政策是茶产业文化的有效保障。基于我国茶叶品种多样化,地域之间的竞争激烈,同行业和各部门壁垒难以打破等原因,在茶产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寻求政府的支持,寻求政策方面的支持。从而使茶产业文化体系中的各方参与者准确定位自身属性,明确产业主题,兼顾产业交叉,推动产业辐射,坚持走国家、集体、社团、个人一起兴办茶文化产业之路,制定投融资政策,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将多种所有制成份引导进来,丰富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经济多样性,打造茶文化产业的规模化。

【参考文献】

[1] 李天芳.陕南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结构研究[M].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8.

[2] 刘华旭.陕西茶产业发展问题探索[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3] 龚永新.茶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推动[M].产业与科级论坛,2009.01.

[4] 吴澎,黄晓琴.茶文化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07.

【作者简介】

篇10

通过本专业学科组会议交流学习、企业调研、本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商榷、在校学生咨询,以及毕业生的电话访谈等方式对此课程的培养目标做了调查,明确了此课程当前的主要培养方向。旨在扩大高等学校广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认知和文化鉴赏能力,为进行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精髓奠定基础;培养和促进学生未来在职场中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和个人文化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对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一)中华茶文化概论

本部分主要是系统地介绍茶的起源和发展史、中国茶叶的对外传播、世界茶区分布及茶叶分类、我国茶树栽培及茶叶加工历史与现状、茶具艺术鉴赏、茶的冲泡与品尝。借以此部分历史、经济、农业、美学等方面的系统介绍,激发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对中华茶文化的多角度认识。

(二)中国各式各民族茶俗例说

了解民族茶俗(汉族和少数民族茶俗),从而剖析中华民族大家庭与茶的源远流长历史渊源,以及获知民族茶文化发展的背景及在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课程讲授时,结合不同民族的饮茶时间,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的影响,来阐述最终形成的不同沏茶方法、饮茶方式和用茶目的等不同的民族饮茶习俗。将故事和风俗寓于学习中,让学生在掌握此部分内容和了解不同民族风土人情二者兼得。

(三)世界各国茶俗例说

茶从中国流传到世界各国后,在不同地域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世界各国不同的茶俗,主要有亚洲国家茶俗、欧美国家茶俗、俄罗斯和东欧茶俗、非洲国家茶俗、大洋洲茶俗以及南美洲茶俗。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茶从中国流传到世界后所形成的不同国家饮茶风俗。

(四)茶与政治、经济、宗教、文艺

从茶政与茶法、茶与宗教、茶与文学艺术三个方面,剖析茶与政治、经济、宗教、文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茶叶为媒介,茶马古道为例,诠释经茶马古道的茶叶传播与外来文化交往、交融、整合与涵化,形成富有地方民族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外来文化影响的文化特征;作为古代重要的贸易交通要道,加强了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宗教文化交流。

(五)茶与健康

被称为国饮的茶,其保健功能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近年研究的领域更是大有增多。本部分主要包括我国历代医学关于茶的论述、现代医学论茶叶保健作用、茶的心理保健作用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茶叶保健功能的活性成分、并获知这些功能成分所对应的功能,了解中国国饮的健康魅力之所在;并知道如何正确饮茶和健康饮茶。

(六)茶宴、茶点和茶酒

介绍茶宴与茶肴,浆茶、粉茶和茶点心,茶酒与茶鸡尾酒的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实际操作如何制作和评比这些制品。通过此章的学习,让学生扩宽了茶除了饮用以外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充分完美地利用茶叶,延长茶叶茶业链。

(七)茶文化大众窗口——茶馆

介绍不同形式茶馆(当前中国主要的宣扬茶文化为主的茶艺馆)的主要管理模式和内容,包括北京“五福”茶艺馆、上海“湖心亭”茶楼、西子湖畔茶馆、重庆中华茶艺山庄等茶艺馆。通过茶艺馆的设计、管理和内容介绍,以及组织参观校园周边的较具特色的茶艺培训公司、茶楼设计公司和地方茶艺馆,综合凝练学生对前六章内容的理解,并提升学生从设计学、美学和贸易管理学的角度综合认识茶文化。

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根据《茶文化学》课程内容设计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茶文化与茶俗、茶与健康、含茶食品、茶艺馆。每个模块教学内容都相对独立,在教学中不同的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个模块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一)审美与艺术表演相结合,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课程内容的1-4部分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外,还带了茶叶、茶具现场展示,辅助加深茶叶分类、茶具欣赏等;展示不同的茶叶和不同的茶具匹配型号,以及其分别的冲泡方式和礼仪。

(二)新型茶叶产品和日常生活的健康常识介绍、吟诵结合茶叶冲泡,融艺术、生活所需于学习中。茶与健康部分的内容偏工科,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且降低掌握知识的难度,主要是先展示新型的含茶产品,再逐步导入这些产品中所主要运用的是茶的何种功能,从而引发学生主动了解茶的功能成分的积极性;在茶保健功能介绍时,增加了宋代、唐代的有茶叶保健功效解说的诗词,并采用吟诵的方式讲述,寓文学、艺术于茶健康知识学习中去。

(三)含茶食品展示与品尝、结合实际操作制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携带简单易做的含茶食品(抹茶饮料、抹茶蛋糕等)到理论知识的课堂上去,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这些产品的制作,并真正地了解产品的特性,扩大学生对茶和茶文化的认识,增大茶与生活的贴切度。

(四)实际参观周边较具特色的茶艺培训公司和地方茶艺馆,并介绍学生到其有兴趣的茶艺馆实习。除了课堂上不同的中国特色茶艺馆介绍外,还联系近边的茶艺培训公司和地方茶艺馆,并带部分学生前往参观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茶艺馆的整个运营理念,懂得学习的重点部分;同时也让茶艺馆工作人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扩展其运营模式。

四、考核方式的改良

考核的方式从单一的期末统考,改为了平时作业、上课心得和项目完成考核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其分别占总成绩的20%、20%和60%。平时作业学生需手写交付,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直接复制信息的可能,增加其手写记忆的部分;并且还期待通过手写作业增加学生对茶文化的全心感受经历。上课心得可根据学生自己的感受,撰写内容可包括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信息、对茶文化的感受、茶食品制作的领悟、或是对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等等。在课程初期,提出一个可执行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项目,5-7个学生一组,自己确定项目任务、目标,并制定项目完成计划和实施方案,最后在课程结束时,交付审核并计分。

五、教学改革的反思

对于《茶文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反思。

(一)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掌握和创造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把自己从课堂的讲授和知识的灌输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二)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不断地和社会接轨接触新的知识,并学习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样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学生。

(三)茶室和茶具的建设除了软件上的更新,硬件上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必备的;茶室和茶具的更新建设,才能有效地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的不断前进,茶文化也出现更新,茶具也是不断地配合改进。譬如现有的红茶泡器则是新型退出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建设茶室和茶具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