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资金回收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期投资资金回收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长期投资资金回收的方式

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容;长期投资;长期筹资;营运资本

一、长期投资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会计人员眼中的长期投资应是什么?其实,简单地说,我们讲的长期投资就是企业对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即企业的内部投资。更要强调的是投资主体应是企业(不同于个人或专业投资机构投资)。

其次,也要区分在这里所讲的长期投资的对象应是经营性资产,不是金融性投资,为什么这样说呢?结合工作解析一下,我们创建一个企业或说投资一个企业是要求它以经营方式运作产生价值的最大化,并非依靠它去买基金或股票期货之类为主要运作方式创造财富,如果以后者方式为主去经营一个公司。不如股东不筹建这个公司去买基金股票之类,自己就可以直接买卖来赚取收益,还可节约些交易成本。那成立公司到底为什么呢?重要的是投资某个项目来让股东获取股东所期望的价值最大化,不是吗?其实,经营性资产和金融性资产投资的分析方法也是不同的,经营性资产投资的核心是净现值原理(考虑了时间现值、终值等因素);金融性资产投资核心是投资组合原理(考虑了风险分散化、现金持有量等因素)。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这种投资其实是一种变形的经营投资,通过股权的控制来达到经营性控制,并以合并报表的方式将股权抵消,来显示出经营控制的本来目的性,分析方法也与经营性投资方法一致。

其实,长期投资涉及面也是相当广泛的,因为长期投资的运作在我们预算上是重要一环,它会影响到现金流问题(期望回收现金量)、时间问题(何时回收到现金)、风险问题(收回现金可能性),整个过程又称作资本预算。

在结合自身工作上,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在某些投资项目摆在面前时,要先界定是经营性还是金融性投资。如是企业手中有闲置短期款项等,可考虑金融性投资(但这也需考虑诸多问题,如组合投资降低风险等等);如是未来经营运作上需要投资,这为经营性投资(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上),这种投资就要利用财务手段,去计算与推敲一下是否值得投资了,即分析净现值、净现值率、静态或动态回收期等等方法,分别的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这样才能给企业投资在可行性研究问题上起到决定性作用,成长为一名长期投资预算分析会计。

二、长期筹资

首先,长期筹资主体是企业。

其次,简易的讲,个人认为长期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长期投资所需资金的需要,才进行筹资这一举措,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研究说明,只有长期债务资金支持长期投资这一理论是合理性较强的。因为试思考,如果我们用短期的债务去支持长期投资(如购置固定资产),这样稳定性较差,比如:利息不稳定(短期借款到期,续借可能会提高借款利率)、是否会长期借给企业使用(短期借款到期后,可能不被批准续借资金),这些不稳定因素无法保证我们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被拍卖、抵债,因此很不可靠。只有用长期的债务资金来支持长期的投资方案,才是极为合理的方法。因为长期债务利息是锁定的,并且不会轻易被对方解约(要求归还借款),这是我们财务预算会计应注意的地方。

再次,长期筹资决策的主要问题是:资本结构决策问题、债务结构决策问题、股利分配决策问题。其实,所谓的资本结构决策,就是指长期负债/权益比例,通过这个比例,我们去分析我们现金流中多少会流向了债权人,多少会流向股东。

所以要控制在一定比例合理范围内,这是我们实际工作中要考虑到的问题之一。还有在决策债务结构问题上,也要充分考虑,因为举债是种类繁多的,我们可以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等等种类繁多,成本费用及繁琐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这也是要重点考虑的,要权衡利弊,才做出最优决策。再有就是,利润分配决策,也十分重要的决策问题,如分配多少给股东、留存多少作为投资使用,它也会起到信息传递等等的作用,就要谨慎行之了,所以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了。

所以综上所述,在做长期筹资决策时,我们要多结合长期投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多方面来分析问题,为筹资的可行性研究做好基本工作。

三、营运资本

其实,营运资本就是短期投资与短期筹资的结合。会计上其实就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营运资本使我们企业周转使用的,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营运资本支持同样的现金流,简单的讲就是用尽可能少的钱去“过日子”。生活如此,企业也如此,试想,我们如果适当延长应付账款付款期(这里要强调“度”,不然会没有信用可言了,是适当的做),以合理的优惠来提前收取应收账款,并要把握好现金最佳持有量(有短期资金闲置可做短期投资赚取短期收益),这都是以较少的营运资金支持同样现金流运用上的一些简单示例,当然,在我们工作中我们会发现非常多的并且适合自身企业运作的更好办法。做好这些工作也非常有利于增加股东财富。

综上所述,是我对财务管理内容的简浅分析,仅仅是财务管理的概括内容,简单划分,最后简单概括后,即为三个内容:长期投资、长期筹资、营运资本。我所写的财务管理内容浅析,其实是希望我们会计人员之间能分享一下自己在工作上的认知,也希望有共鸣之处,更希望大家能给予我指点,从而让我提高工作能力,其实能做到,用学到的一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上是我们会计人员的一种境界,但如果能在工作中发现与找到更棒的、更有效的方法,来用于财务管理分析与决策,为企业保驾护航,那才是我们预算会计的一种升华。不是吗?希望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篇2

摘要: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事业基金的会计核算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新制度下货币资金进行的长期债券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也都有了新的改变,本文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基金的会计核算问题作出探究。

关键词 :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事业基金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基金会计核算的新规定

(一)货币资金进行的长期债券投资

长期债卷投资是指含年以内的固定的不变动的债券,这种类型的债券包含不是自己企业的债券、国债、金融债券等,它在一定时间内按利率收取利息,并且到期回收本金。长期债权投资,又分一次到期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两种典型形式。如果要求的付息期是相同的纳税年度,在我国企业的所得税都是按照年度来征收的,会依据权责发生制根本原则进行征收。如果企业的付息期不按年度来计算,那么在原则上年度纳税就不按照债权责任制度计算利率收入,在录取纳税所得时,还要调整长期债权的投资成本,等到付息时再对成本进行调减。在投资成本上借记方登记为“事业资金”贷记方登记为“银行存款”,在投资成本金额上借记方登记为“事业基金”贷记方登记为“非流动资产资金”,在一定的固定时间回收利息时,借记方登记为“银行存款”贷记方登记为“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当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性还本时或者收回长期债券时,借记方登录为“非流动资产资金—长期投资”,贷记方登记为“事业资金科目”。

(二)新制度下货币资金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现代制度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一些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实施控制、影响程度较深的权益性投资,还包括对其合作经营的企业方面的权益性投资。新制度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公司持有子公司、合作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对联合企业投资在权益法上有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也包括没有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对于持有比例大于50%的,存在控制关系,对于持有比例小于或者等于20%的不具有重大影响。在账务处理上,借记为“事业基金”,贷记为“长期投资的非流动资产”在持有时间的固定时间段内获得的利息,借记方登记为“银行存款”贷记方登记为“投资收益”在转让不定期的长期股权时,借记方要记录为“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贷记方登记为“长期投资”,在产生税费时,借记方记录为“待处置资产损溢点或者是处置净收入”贷记方记录为“银行存款”,在期末应将长投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的差额,在计提上做减值准备,在实际取得的价款金额中,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产生的价值差额,确认为投资损溢,在借方登记“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资本公积(借或贷)”在贷方登记为“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借或贷)”。

二、“事业基金”会计核算的具体变化

(一)会计科目变化的体现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基金会计核算增设了两个新的科目,“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这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在事业基金上新设定了“经营结余”“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新科目,对事业基金的分配做了进一步的核算管理,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余额分配和支出。旧制度事业基金一般分为两个明细的大科目:分别是一般基金、投资基金,一般基金对外核算上是滚动结余的资金核算,投资基金的核算是对外投资部分的资金核算,新的制度取消了这两个科目,领设立了“非流动资产基金”来核算净资产。

(二)在对外投资上的变化

新制度在基金核算上不包括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上,事业基金的变化不涉及对外流动资产的投资和收回,在账务核算上简化了不必要的流程,旧制度的借记登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改为借记“事业基金”,贷记“事业资金—投资基金”改为“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在对外投资上科目进行核算时不需要对事业基金进行明确的核算。

(三)年末转入口径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形式上,对事业基金的范围做了新规划,非政府补助的剩余分配和剩余后的分配金额是属于事业基金的。传统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规定的除营业总额与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事业结余,所以在口径上存在变化。

三、新制度下事业基金核算的例子分析

某绿化事业单位建设平台于2013 年11 月开工,1月份基建账套数据,其中2013 年12 月31 日基础建设拨款有100000 元是本年上级补助拨款,其余为该年中央预算拨款,该单位未纳入财政直接支付。2014年基建账套中设备投资中有20000 元使用银行存款支付,待摊投资中有20000 元使用银行存款支付,有10000 元使用现金支付,现金从零余额账户支取。2014 年1 月末基本建设总账目并入账套账务处理的方式。

(1)借:零余额用款额度12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1000000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200000

(2)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长期借款———基建借款100000

(3)借:库存现金2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000

(4)借: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200000

———设备投资60000

———待摊投资4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300000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基建工程3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50000

银行存款40000

库存现金10000

(5)借:预付账款———基建工程

———预付备料款400000

———预付工程款100000

贷:在建工程500000

此会计分录是根据新会计核算制度制定的,在账目管理上较为合理,不存在科目对应管理不合理的现象,通过事业基金的核算抵消了旧制度的科目进账核算,让事业基金保留了下来。

四、新制度下会计核算改进的建议

新制度在并账上应该格外注意,并账不单是简单的数字调整,还是内部交易的调整,在会计核算问题上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在业务往来的调整上注意账目的抵消问题,在对外投资上要严格控制,不能使用事业基金进行投外投资,不能用事业资金进行交易活动,遵循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基金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情况的应用执行严谨。

综上,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应该及时的学习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确的把握事业基金的应用和财务规则,对事业基金的应用要严格遵守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章制度,在事业资金的不合理占用行为,要积极的及时反馈,保障事业基金应用收支的平衡,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水秀.解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事业基金的会计核算[J].商业会计,2014,(11):110-112.

[2]杨素珍,于润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及填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8):81-83.

篇3

加权平均某项资金来源在投资该项资金来源

=Σ(×)

资金成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的个别资金成本

例1:设长城公司拟投资建设C项目,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各500万元。股东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40%,借款利率为10%。项目建设期为0,生产经营期为10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85万元。试对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

加权平均500500

=×10%+×40%=25%

资金成本10001000

净现值(C)=285×(P/A,25%,10)-1000

=285×3.571-1000=17.74(万元)

根据285×(P/A,r,10)=1000,(P/Ar,10)=3.509,求得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25.68%。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C项目的净现值大于0,内含报酬率大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故该投资项目可行。

笔者分析研究后发现,以上决策过程和结论是错误的,举例分析如下:

[例2]设上例长城公司的C项目系由A、B两个配套项目构成,A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借款方式筹集资金,每年现金净流量为80万元;B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以自有资金投资,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05万元。试分别对A、B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决策判断。

净现值(A)=80×(P/A,10%,10)-500

=80×6.145-500

=-8.4(万元)

净现值(B)=205×(P/A,40%,10)-500

=205×2.414-500

=-5.13(万元)

500

根据(P/A,r,10)==6.250,求得A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9.62%;

80

500

根据(P/A,r,10)==2.439,求得B项目的内含报酬率r=39.59%。

205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A、B两个项目的净现值都小于0,内含报酬率都小于其资金成本,故A、B两个投资项目都不可行。这与例1的结论正好相反。

表1投资项目决策分析表单位:万元

项目A项目B项目C项目

投资总额5005001000

建设期(年)000

生产经营期(年)101010

资金成本10%40%25%

每年现金净流量80205285

净现值-8.4-5.1317.74

内含报酬率9.62%39.59%25.68%

可行性决策不可行不可行可行

为什么就同一个投资项目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上。资金成本是按年计算的每期用资费用(不考虑筹资费用)与所筹资金总额之间的比率。在筹资决策中,通常假设用资费用按期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所以,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与按照各种资金来源的个别资金成本计算的各期现金流出量完全相同。

[例3]假设上例中长城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银行现向长城公司提供两个贷款方案,甲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10%和40%的利率分别提供2笔金额为500万元的贷款,共计贷款1000万元;乙方案为向长城公司按25%的利率提供贷款1000万元。问长城公司应作何种选择。

(1)如果利息按年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支付利息=500×10%+500×40%=250(万元)

乙方案每年支付利息=1000×25%=250(万元)

两个方案每年支付的用资费用都是250万元,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都是为25%,从筹资的角度看,两个方案完全一样。

(2)如果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每年500500

=+=288.5(万元)

还本付息额(P/A,10%,10)(P/A,40%,10)

乙方案每年1000

==280.03(万元)

还本付息额(P/A,25%,10)

甲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8.5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为280.03万元,乙方案每年还本付息额比甲方案少8.47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3)如果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两个筹资方案的还本付息现金流出量分别为: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500×(1+10%)10+500×(1+40%)10

=500×2.5937+500×28.926

=15759.85(万元)

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1000×(1+25%)10

=1000×9.31323

=9313.23(万元)

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15759.85万元,乙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9313.23万元,乙方案比甲方案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少6446.65万元,从筹资角度看,长城公司应选择乙方案。

可见,在等额分期还本付息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条件下,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年现金流出量并不等于(一般要小于)按个别资金成本加权计算得到的年现金流出量。

表2筹资方案还本付息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年限

方案12……910

按期付息

到期还本甲方案250250……2501250

乙方案250250……2501250

等额分期

还本付息甲方案288.5288.5……288.5288.5

乙方案280.03280.03……280.03280.03

到期一次

还本付息甲方案//……/15759.85

乙方案//……/9313.23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只适用于按期付息到期一次偿还本金的筹资方案决策,而不适用于投资方案的决策。因为投资决策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按资金成本将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换算成同一时点的价值(通常为现值)。根据前面的举例可知,同一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要大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现值累加,按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要小于分别按个别资金成本计算得到的终值累加。所以,不能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来判断投资项目经济上的可行性。

一个项目投产后,回收的现金首先要用于偿还负债的本息,然后才是回收的投资成本,向股东支付投资收益。当企业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多种渠道时,决策者应站在股东立场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一个投资项目的优劣以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的大小或股东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而不是按投资总额计算的净现值(或净现值指数)大小或内含报酬率高低来判断。即应采用股东净现值(或股东净现值指数)和股东内含报酬率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设Z1为负债投资额,Z2为权益投资额,I1为负债资金成本,I2为权益资金成本,X为每年全额现金净流量,X1为负债的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r为股东内含报酬率,则:

Z1

负债还本付息现金净流量(X1)=

(P/A,I1,n)

股东净现值=(X-X1)×(P/A,I2,n)-Z2

Z2

根据(P/A,r,n)=计算股东内含报酬率r。

X-X1

如上例C项目的股东净现值和股东内含报酬率分别为:

负债还本付息500500

===81.37(万元)

现金净流量(P/A,10%,10)6.145

股东净现值(C)=(285-81.37)×(P/A,40%,10)-500

=203.63×2.414-500

=-8.44(万元)

500

根据(P/A,r,10)==2.4554,可计算得股东内含报酬率r=39.30%。

285-81.37

篇4

一、现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现金流量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的总量,在企业通常是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来反映的。在国际上,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一项主要报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我国《企业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也作了专门规定。

现金流量分为三大类: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买货物、销售产品、支付工资、交纳税款等;二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吸收股本、分配红利、发行债券、筹集借款、清算债务等有关的现金流量;三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置和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债券投资、股权投资以及收回投资、投资收益等。现金流量的主要意义和作用在于:

1.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评价企业财务的适应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的资产在生产经营正常情况下的流入和流出。财务的适应性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能否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能否适应财务状况变化的需要。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动速度越快、流动量越大,财务的适应性和流动性就越强。

2.分析企业的收益能力,评价企业的直接效益。衡量企业收益能力有生产能力、营销能力、收取现金和控制支出的能力、回避风险的能力等,其中收取现金和控制支出的能力是最直接的经济效益。生产能力好而没有销售,销售能力好而收不回来现金,或者收回的现金因支出控制不好而浪费,都会使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因此,收回现金和控制支出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要看企业的现金净流量。

3.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企业抗风险能力。财务风险是企业利用现金归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企业债务到期而没有足够的现金归还,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应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好坏取决于现金流动效益的高低,所以,企业必须随时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现金流动信息,提前做出安排,尽量避免随时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二、现金流量分析

1.静态分析。

净态分析是指就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数字进行分析。一是采用百分比法将构成现金流量表的各个流入流出项目,分别与现金流入流出总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流入流出的主要项目;二是通过绝对值或百分比法将构成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现金流入流出进行比较,分析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净流量的主要项目及其金额。静态分析是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初步认识,目的是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的基本状况。

2.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站在和未来的角度,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实质性进行认识和判断,以揭示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

(1)投资活动分析。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项目主要有: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收到的与其他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项目主要有: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企业投资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本文主要分析长期投资。长期投资首先要分清楚投资类别,如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收购企业等,投资类别不同,所采用的预测也不同。

以前年度发生的长期投资大多数在决策时已经进行了可行性,是在投资项目可行的情况下进行的投资,所采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审计人员在时,要查看投资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预测的现金流量状况,核实实际现金流量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比较,找出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某企业1997年投资建设生产某项产品的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当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投资回收期法进行预测,1999年开始产生效益并收回现金,5年内收回全部投资,平均每年收回1000万元,到2002年至少收回3000万元。但实际只收回2000万元,还有1/3未收回。这时就要进一步分析未能收回的原因。长期投资未能收回的原因可能有:投资是否超规模,建设是否超工期而未能按时投产,投产后是否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是否有一定的销售市场,销售价格和单位销售成本是否合理,各项成本费用的控制是否理想,是否按照销售额及时收回了现金。

(2)经营活动分析。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其范围很广。对工商企业而言,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费等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分析时要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看其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现金回笼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的强弱。这些环节有一个出都会影响现金净流量。比如生产、销售、成本控制、利润都很好,只是资金回笼能力差,形成的销售多数挂应收款,这时就要重点分析资金回笼差的原因,采取强有力措施收回现金。或者回笼的资金又被积压存货和不良资产所占用,这时就要设法出售存货和不良资产。否则,就要进行新的筹资,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筹资活动分析。

筹资活动是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其现金流入有:吸收投资、取得借款以及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现金流出有:偿还债务和利息、退还股本、支付股利、分配利润以及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企业筹资活动大多在合同、协议、章程、股东大会决议中有明确规定,分析时首先要看现金是否按规定到位,比如吸收投资是否按企业章程规定的时间到账、借款是否按借款合同规定的时间到账等。其次,分析企业筹资成本是否合理,是否以较小的筹资成本取得了较理想的筹资效果。

三、对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结果可分为好、中、差。好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使现金能够正常流入企业,并且不存在较大的呆账、坏账、积压物资、闲置固定资产等不良资产(这里的较大一般定在企业资产总额的5%以内),也不存在已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中也是建立在企业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使现金能够比较正常地流入企业,不存在大的呆账坏账、积压物资、闲置固定资产等不良资产(这里的大一般定在企业资产总额的5%—20%之间),存在相应的已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差是现金不能正常流入企业,企业负债率高,筹资工作遇到阻力,致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除上述评价外,如果企业效益非常好,现金净流量大,产生了较多的现金,这时就要考虑再投资或购买国库券等,避免现金的闲置和浪费。

篇5

一、财务分析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计算各种财务指标。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财务指标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除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外,还应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主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速动比率的延伸,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二)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能更谨慎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务资本受到保障的程度。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作为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同时从谨慎性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以保证企业最低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团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四)根据利率变化趋势及偿还债务能力来确定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合理比重。如果预期利率将持续上升,应考虑增加长期债务比重,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反之,可适当增加短期债务比重。但是实际上,利率很难预测出来,企业最好能合理搭配长短期资金来源,使企业在任何利率环境中都能生存。(五)采取融资租赁和寻求债务担保等方式转移筹资风险。融资租赁既可以将设备过时的风险转嫁给出租者,又可以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租金的风险;寻求债务担保既可以增强企业对外举债能力,并将部分偿债风险专家给担保人。

三、投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

(一)短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短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1、制定谨慎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条件;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包括坏账损失、机会成本、收账费用等)最小化原则,制定收账政策、催收账款;建立合理的计提坏账准备制度,以补偿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规避坏账风险。2、分析预测存货的供应状况和耗用状况,确定合理的存货保险储备,避免因存货短缺而影响生产和销售;根据物价变动趋势,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如物价持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等;3、确定合理的现金保险储备,以应付无法预料的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等情况,避免因现金短缺而导致财务危机,同时拟定解决现金短缺的应急方案。

(二)长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1、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采用谨慎的决策方法,权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拟定最优方案;适应固定资产效率逐年递减、维修成本逐年递增的状况,采取加速折旧法,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评价投资项目时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而不以利润为基础。2、在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管理方面:一是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区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子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国家政策走向、宏观经济状况、证券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分析来规避;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可通过不同种类证券投资的有效组合,减少这种风险。二是采用谨慎的方法对证券计价,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

四、股利分配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篇6

1.1地勘单位性质模糊

地勘单位隶属国土资源局或者地勘局,计划经济时代一直是事业体制运作,根据国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但是很多地勘单位并未将两种制度明确分开,而是将其混在一起,职业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穿插执行,影响具体项目费用的划分、归集以及人为调整,影响地勘项目成本和核算。

1.2发展战略不明确

地勘单位在事业体制运作阶段受到一定的国家政策保护,行业内有着高度垄断行,导致很多勘探单位缺乏相关的市场竞争意识,主要表现在市场经营能力底下、市场定位不正确、业务组合不科学等方面。也有一些地勘单位制订了适应自身客观实际的战略发展目标,但是在目标市场出现重大变化时不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危机应对能力不强,不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不能结合市场规律及时转变自身市场战略、经营方式和产品战略,可能给地勘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1.3地勘单位业务获利能力差

事业运行阶段,地勘单位采用差额拨补的方式运作,地勘拨款首先用于保证离退休人员经费,之后剩余部分用于以财政资金的身份进行效益核算,并使用“结余”的方式反映预算和实际的差额。但是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国家用于地址勘察的费用逐渐减小,如果单位不能对面临的经营风险充分认识,不能建立一个持续收益的自身稳定造血功能,将难以偿还利息费或者借款本金以及利息,出现亏损,甚至出现财务风险。

1.4地勘单位自身结构不完善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相对滞后,很多地勘单位结构单一,不能承担地勘调查工作的全部项目,很多国家地调局下达的地质勘查项目将由各地单位实施,可能会造成项目管理级次增多导致的经费多级提留和多级核算,增加了财务风险。

1.5财务结构不完善

一些单位存在着筹资渠道不当和负债期限不合理等情况。地勘单位对不同筹资方式的优缺点没有充分考虑,增加了违约造成的信用损失风险并产生了额外费用,减少了单位的“息税前盈余”,增加了财务风险。也有一些地勘单位将筹集的短期资金用作长周期资金,长期资金则用于流动,使得资金使用期限和到期期限不对应,导致结构过于偏激或过于保守。

1.6地勘单位市场信息透明度低

地勘单位经营决策主要以企业外部市场信息为依据,市场发育程度越高,市场信息透明度越高,但是国内的地勘市场化改革尚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市场信息透明度并不理想,而且地勘单位本身还存在着会计失真、行业竞争激烈等情况造成的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获取成本较高也是管理者不能获得有效信息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地勘单位经营决策的客观性,导致地勘单位不能准确进行客户的信用评估,产生了财务风险。

2地勘单位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2.1资金筹集风险成因

90年代以后,地勘单位国家级地质项目逐渐减少,经营项目逐渐增多,资金主要通过贷款筹集,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项目失败,投资没有回报,导致了挂账资产损失,同时产生了高额的银行借贷资金。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是很多地勘单位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筹资风险。

2.2投资风险原因

很多长期投资项目并不能获得预期回报,导致投资资金不能得到有效补偿,而且很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些地勘单位处于争取资金扶持的目的,没有对投资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折旧压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而决策依据信息不全面,决策者能力不高等又导致投资后设备使用率低,降低了资金配置有效率,影响了资金回报率和流动性,加剧了资金紧张的情况。

2.3资金使用风险

一些地勘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现金流预算,没有对现金流量控制的刚性措施,而且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对资金的调度使用不合理,导致资金有效率下降,还有一些单位的资金成本意识不强,这些问题都造成了资金使用风险的增加。

3地质勘查单位改革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地勘单位需要重视员工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提高单位应对市场的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尤其是政府部门作为地勘项目的最大客户,需要针对其提升单位的综合服务水平。同时地勘单位还要积极进行经济管理体制和技术措施的创新,财务监管过程中,重视对企业纳税的筹划,减少因为经营不规范造成的纳税风险,财务部门应该负责整个单位的纳税工作安排,合理、守法的节税避税。同时还要重视对员工地质勘察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培养,适应勘察市场对地质市场的冲击,执行战略的过程中要对出现的偏差保持较高的敏锐性,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修正。

3.2增强单位盈利能力

地质勘探单位盈利能力广义上是指单位经营业务过程中具备的获利能力,地质勘察单位经营业务主要有矿业开发、经营、勘察施工以及地质测绘和测试等工作,还包括多种经营和对外投资,地质勘探单位需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供优质专业的地质技术工作和服务,同时要面对市场化改革,将地质技术服务转变为商品化的劳动成果,提高项目经营的获利能力。例如进行矿权经营时,应该按照规定转让程序,在几轮谈判之后将其中一项矿业权转让,转让价格超过评估价数倍,扣除规定转增国家基金和上交主管部门价款后会获得很高的受益,提高了企业的造血能力。

3.3调整资产结构

地质勘察单位的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并不适用比较激进或者太过保守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需要选择配合型的筹资策略,均衡受益和风险。配合型资本筹集策略能够切实贯彻筹资匹配原则,长期投资用于长期支持,短期投资用于短期支持,兼顾流动资金和长期资金的筹集,比较适用于地勘单位。

3.4完善信用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的完善主要用于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完善信用评估机制需要将收账款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业务人员身上,将款项回收直接和绩效挂钩,并及时清结拖欠款,保证回收及时,减少给企业造成的资金压力,严格审核预付账款,大额资金需要交付资金支付计划,不能满足条件坚决拒付。

3.5加强风险意识

企业化改革在地勘单位不断深化,树立风险意识,能够提高企业方法财务风险、保护财产安全的自觉性,强化职能管理和监控。单位主管要对重大采取收支和资产处置情况进行重点掌握,财务科长需要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方法,财务部门需要编制高效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控制贷款和担保的规模,规避财务风险。

4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70-02

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如何监控应收账款的发生,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我们企业管理中一项重大课题。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

(六)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在应收帐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内部审计对应收账款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

(七)应收账款的处置

1.成立清收小组,对应收账款催讨。企业管理当局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对于清收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清收小组,在清收小组负责人的调配下参加工作。(2)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目标任务。(3)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提高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清收小组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划分,清收小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催讨方式。

2.债务重组。(1)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在企业资金严重缺乏而购货者又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予债务人一定的折扣而收回逾期债权。这种方式不同于企业在销售中广泛采用的现金折扣方式,首先它是针对债务人资金相对紧张的逾期债权,其次往往伴随着修改债务条件,即债务人用现金清偿部分债权,剩余债务在约定日期偿还。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虽然损失了部分债权,但收回了大部分现金,对于盘活营运资金降低坏账风险是一种较为实际的方法。(2)债转股。应收账款持有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应收账款作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从而解决双方债权债务问题。由于债务人一般为债权人的下游产品线生产商或流通渠道的销售商,债权人把债权转为股权投资后对产品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推广很有利。(3)以非现金资产收回债权。债务人转让其非现金资产给予债权人以清偿债务。债务人用于偿债的非现金资产主要有: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

篇8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决策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82-02

前言

所谓投资决策,就是指在一个预定目标指导下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行为,用于对企业投资方案进行取舍,以达到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的目标。投资决策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又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成果。项目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投入的人、财、物多,并且每一个投资项目都是单一、不重复的,又考虑到中小型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企业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较低。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投资决策不是简单地对项目建设方案作出一种选择和判断,而其必须拥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建立一套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

一、中小型企业的投资决策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投资决策特点

1.中小型企业多采用内投资方式。主要包括新产品试制、机器设备更新等。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对内投资主要有:对现有产品的扩大再生产、新产品的试制、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2.在对外投资中以直接投资为主。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型企业有时也可直接进行对外投资,其投资方式主要是参股、控股和跨行业投资,而非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卖股票或债券的间接投资。

3.投资金额小。中小型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缺口大,企业实力有限。同时中小型企业中家族企业比重大,人才稀缺,企业管理不完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尚未树立起来,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大规模的把资金贷给中小型企业。因此,中小型企业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小。

4.投资时间短。在融资困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的项目投资很少从企业长远的战略上看,而往往是采用短期投资来获得收益。对短期收益的过分追求往往使企业忽略了对长期战略空间发展的投入,导致企业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

5.在投资决策评估中重视市场调查及投资回收。中小型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重视市场而忽视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价,重视以会计收入为基础的决策而忽视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决策规则。

(二) 原因分析

1.资金不足限制了投资分散化。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所有者以及仅靠企业所有者个人筹集的资本金,还有部分的利润留存资金。这些资金除了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外,能用于投资的相当少。中小型企业的筹资渠道非常狭窄,对外筹资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同时由于其自身信誉不佳,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企业不可能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多个项目的投资。

2.人才缺乏限制了对投资项目的科学管理。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且家族企业比重大,投资管理知识和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管理能力低下。由于投资者自身能力的限制,中小型企业的决策者往往根据自身经验和项目在市场的热门程度来决定投资项目,这样的决策必然使投资的盲目性增大,同时也增大了投资风险。

二、 融资困难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影响

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型企业发展严重地受到金融瓶颈的制约,融资困难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正常发展的首要问题。企业的成长壮大是循序渐进的,任何一个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中小型企业通常处于发展的初期,自身的力量十分微弱,自有资本极其有限,融资困难导致中小型企业很难在维持自身经营的同时进行扩大投资,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2.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由于中小型企业在经营上往往处于市场开拓和培育阶段,其面临的竞争压力远远高于成熟的大型企业。以某国外品牌产品经销企业为例,经销商从品牌产品的制造商进货时,通常需要支付全部货款才可提货,即便是双方合作时间较长,相互取得了一定的信任之后,经销商也只能取得很有限的信用额和信用期限。另一方面,为了培育和发展市场,经销商对客户往往采取先发货后收款的方式。这使得经销商资金长期占压,面临坏账损失的风险。

3.中小型企业迫切需要资金,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除了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以及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负债外,很难找到适当的筹资方式,也很难进行银行贷款。中小型企业获取的银行贷款基本限制在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但由于担保人对于所担保的贷款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因而找到一个合适的、符合银行规定条件而又愿成为担保人的企业并非易事。因而中小型企业进行对外筹资的途径是非常局限的。周转资金的不充足导致企业在面临投资风险或自身的经营风险时,无法进行及时的控制。

三、中小型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一)非贴现法

1.回收期法。回收期法就是根据企业税后净现金流量收回全部投资所需年限进行资本预算决策的方法,是以收回原始投资所需时间作为评判投资方案优劣的标准,亦称还本期间法。回收期法可以根据项目资金占用时间长短衡量项目风险的大小,从资金流动性看,短期资金流比长期资金流风险小。因此,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备选方案的回收期越短越好。对中小型企业来说,用这种方法判断回收期的长短,然后选择回收期较短的投资项目可以降低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所面临的投资风险。

2.年平均报酬率法。年平均报酬率法,是根据投资方案的年平均报酬率的高低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一般看来,年平均报酬率越高说明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越强,备选方案就越可取。中小型企业根据这种方法可以选择年平均报酬率高的投资项目,但是必须考虑到回收期的影响,考虑到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所以不能选取年平均报酬率高但是回收期长的投资项目。否则,企业有可能得不偿失,在投资回收期还未到之前就因为周转资金的不足而破产等。

(二)贴现法

1.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指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以备选项目的净现值作为评判项目优劣标准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净现值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资本预算决策方法。此方法是以项目的资金成本对项目未来可能产生的全部现金流进行折现,如果净现值为正就接受,反之,则放弃该项目。由于净现值法的通俗易懂,所以此方法适用于任何均匀的现金流量或者不规则的现金流量,充分考虑了项目发生现金流量的先后时间以及整个寿命期间内的收益,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针对能力比较强,可以进行较长期的项目投资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这种方法是非常适用的,可以帮助企业在合理的风险范围之内有效的进行较长期的投资。当然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多个备选项目的投资额必须相等。

2.获利能力指数法。获利能力指数法是将未来的现金流量用货币时间价值折算后反映投资项目获利能力,从而进行投资决策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是将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投资额的现值之比。中小型企业可以将这种方法与净现值法结合起来使用。

3.内含报酬率法。指一个项目内在的报酬率,它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正好等于投资额的现值的假设下所求出的贴现率。企业的最低期望报酬率是已知的,它是由管理当局提出的,当一个项目的内含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时,说明该项目在回收后还会产生多余的现金流量,此时该项目可取。由于中小型企业投资者往往以自己以往的经验做出判断,所以利用这种方法正好可以降低投资者进行主观判断的盲目性。

四、融资困难下中小型企业怎样进行投资决策

一是考虑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由企业涉足,项目的市场容量有多大。中小型企业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应该考虑所选项目是否独创,一个独创的项目虽然风险大,但是因为它的新颖至少不用担心被市场淘汰。

二是考虑项目的环保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国家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为了响应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比较环保的项目进行投资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同时,环保的项目往往在国家扶植的项目范围内,这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一些关于融资困难的问题。

三是考虑项目与企业现有产业以及营销体系相连接。中小型企业进行的投资往往是为了获得短期利益,这就需要企业在投资时充分发挥本企业的优势,并且对企业现有产业的了解和成熟的运作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控制成本,节约支出。这是资金缺乏的中小型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是考虑项目与其所在地区的连接。考虑项目的地理位置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如仓储费、交通运输费等。也为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五是考虑项目投资总额以及项目回收期。对项目投资总额的控制是中小型企业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尤其是在融资困难的现状下。中小型企业没有充裕的资金应对来自投资项目进行期间或者自身经营期间随时可能突发的各种风险,所以这两个因素是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时必须注重的。

六是考虑对项目的前期分析。中小型企业应从法律上、市场前景、财务和整合资源能力的多个角度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这是投资项目从战略决策、从书本走向实践的第一步。中小型企业因为自身能力的原因更应该仔细的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

七是考虑项目的安全性。只有生产和产品安全了,企业才有可能生存与发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项目投资中首要考虑的因素。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继续存在。

篇9

关键词:财务报表 投资管理 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要点

财务报表体系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构成。不同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有所不同,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现金流量表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报表附注是对公司重要事项进行说明,采用文字和数字相结合的说明形式。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可采用以下四种分析方法,即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投资人在分析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了解被投资公司情况

首先,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被投资公司所在的区域、所属的行业范畴以及控股股东等,借此来明确公司的主营业务,如产品、服务类型等,并掌握公司近年来的成长情况。同时,看公司在经营方向上是否拥有高于同类竞争对手的技术与能力,这是因为如果被投资公司的经营方向较少,其很难保持长期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且也不利于经营风险的分散。此外,还应从不同的角度对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如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竞争环境等等。其次,对公司的股权情况加以了解。主要包括股本结构、股本的变动及原因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公司现有的股东人数及持股数量较大股东的持股和变化情况。再次,对公司的分红融资情况进行了解,主要是分红方案的说明,并检查其是否在最近一段时期内进行了股权再融资活动。

(二)分析报表中关键性项目

由于报表当中包含的数据量较大且涉及的内容较多,从而增大了关键性项目的识别难度。为此,可在找出多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并分析。在对多期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借助EXCEL工具,计算出数据的增减变动幅度,然后绘制成散点折线图,由此便可识别出某一段时期内哪些是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哪些是比较稳定的项目,前者是投资人应加以重点关注的项目。当找出应进行重点关注的项目之后,可结合公司环境对其变动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三)计算分析财务指标

为了使投资人在投资前期掌握公司经营业绩、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经营风险、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必须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对其进行计算,获取相关财务指标,从而客观反映出投资人需要了解的情况。如,在盈利能力分析中,要计算出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权益净利率等财务指标。同时还要关注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中,与主要客户的交易收入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则说明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越高,对公司持续盈利的影响越大。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重点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报表的数据,了解被投资公司的具体情况,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具体如下: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以及资产、负债、权益等相关重要信息。具体包括:

1、资本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通过分析资本结构能够了解公司是否存在风险隐患。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的资本金和公积金中被计入了高溢价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使得负债比例有所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的负债一直保持过高比例,那么就必须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公司高负债对其经营和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在投资分析中,要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谨慎态度,如商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在30%以内,能源、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在40%以内。

2、资产结构分析

投资者要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掌握公司的资产结构,从而了解公司的资产质量,具体从分析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入手: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中要重点关注期末存货和应收账款。公司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应在30%以内,若公司的存货比例过大,占用公司资金比重较高,则会降低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应收账款余额过大,会增加资金回收难度,降低资金周转率,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长期投资。投资者要重点评价长期投资的回报,了解公司长期投资的资产质量。

3、债务结构分析

公司的负债总额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如短期借贷、应付股利以及应交税费等。投资者应对后两项的余额情况加以重点关注。应付股利。由于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均为国家或国有公司,故此应付股利一般都是尚未支付给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的股利。当公司历年累计的应付股利金额较大时,表明其流动资金较为紧张,此时应对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及盈利状况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应交税费。通常情况下,应交税费是由公司应当交纳但却未交的所得税组成,若是金额比较大,表明公司的流动资金十分紧张,如果连年欠税,则可能是由于公司的应收账款比例过大,致使其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由此表明公司在销售政策及财务内部管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二)利润表分析

通过利润表分析,主要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果,衡量公司的生存发展能力。

1、利润结构分析

利润表主要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某个期间内的净利润或是净亏损情况,该财务报表的重点为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利润表中包含了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以及利润总额等会计指标,投资者应当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及净利润的盈亏情况加以重点关注。由于主营业务是促进公司长期发展的动力之源,通常情况下,主营业务亏损但净利润却有盈余的公司的危险系数要远远高于主营业务盈利但净利润亏损的公司,这是因为公司可能会通过一些不稳定的指标,如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将当期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做成盈利。

2、关联交易分析

投资者要对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分析,掌握公司真实的利润来源,避免投资者因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而对投资决策造成误导。在关联交易分析中要重点考察以下三种利润调节方式:母子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转嫁费用,所以在分析公司利润时必须剔除因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母子公司利用资产租赁的方式调节利润,子公司的大部分资产通过租赁的方式从母公司获取,甚至可将租赁的资产转租给母公司,以达到转移利润的目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与母公司之间进行资产转让置换的方式,来粉饰自己的经营状况。上市公司一般会利用购买母公司资产的款项挂往来账,由此便可以不计利息,这样不但能够获得资产的经营收益,同时,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便可将经营风险转移给母公司。此外,上市公司通过将自己的不良资产与债务剥离给母公司的方式,可以实现避免经营亏损的目标。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公司现金构成、现金来源以及现金用途。

1、关联公司往来资金分析

融资性是关联公司往来资金所具备的一个典型特征,借款方一般都是放在其它应付款中进行核算,而贷款方则是放在其它应收账款中进行核算。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中,应收及应付款变动额会被作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但从本质的角度讲,这些变动所反映的是投资和筹资活动,所以可能会造成现金流量净额被夸大。

2、股利支付分析

对于财务状况较为良好的公司而言,其在现金股利的分配上可以保持连续性,并且账面利润也比较好。而财务状况比较恶劣的公司,一般无法经常进行现金股利的分配,因此,从现金股利的分配上能够判断公司的财务状况。

3、每股现金流量分析

有的上市公司虽然税后利润指标较好,但其现金流量却并不充足,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关联交易引起的。以主营业务盈利的上市公司,其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应当高于同期每股收益,这种现金流量才属正常。所以投资者在投资时,应当选择每股税后利润与每股现金流量都比较高的个股。

篇10

摘 要 2010年开始,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全面引入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引导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被考核对象,企业发展战略逐步从原来的规模导向转向以价值创造为中心,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则由原来利润至上的管理理念向以增加企业EVA为重心的管理方向转变,围绕增加净营业利润、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增加值。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EVA 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一.经济增加值考核的意义

从2010年起,国资委在其所管辖的100余家中央企业全面推行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与旧版相比,新版办法增加了“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所占考核权重占40%,并将在以后年度逐步加大考核权重,取代净资产收益率的核心指标地位。EVA指标的推出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促进企业由规模导向型发展方式向价值创造导向型发展方式理念的转变,引导不断增加股东财富;逐步实现造鼓励企业通过适当增加战略投资,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做大做强主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遏制盲目投资冲动,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一)原有考核指标体系导致的企业现状

原有的中央企业经营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以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会计指标为核心考核经营者业绩。

1.为追求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经营者一方面减少科研开发费等战略性投入,提高利润,导致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缺乏富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成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错失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增加负债资金,减少权益资金,人为操纵平均所有者权益,出现盈利企业未必创造价值的经营业绩扭曲现象。

2.企业为了提高营业收入,过渡依赖扩大经营规模,忽视资本的机会成本,由于投资人资本是免费的,经营者在投资项目分析时只要产出大于投入,项目就盲目上马,实际是夸大了利润,形成低效或无效投资,损害了投资人利益。另一方面,为了增加营业收入,经营者还有可能放宽信用条件,扩大销售,导致呆坏账成呈增加趋势;存货等其他资产规模随之加大形成资金沉淀,降低资产使用效率。

(二)经济增加值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

新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中,经济增加值指标指经核定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即补偿了经营的全部资产成本之后的剩余收益,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权投资者的全部投入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具体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投资回报率-平均资本成本率)×调整后资本

其中:(1)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所得税率)

(2)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3) 平均资本成本率,办法中规定:

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

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

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

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

首先EVA指标设置了最低资本回报警戒线,如果项目投资回报率小于资本成本率,那么项目投入是无效的,经营该项目必定减损企业价值。其次,投资资本回报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是,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往往通过大举增加负债资金,调整资本结构,而不是提升经营绩效的来实现,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结果有可能由于负债利息过重,减损股东利益。

二、EVA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EVA价值概念的引入体现了现代企业发展将以价值创造为经营发展战略,随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财务管理战略的核心将从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转向以增加企业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

从EVA计算模型分析,EVA值实现途径有五条:一是增加投资回报率高于资本成本的项目、减少低收益投资;二是充分利用经营杠杆,当固定成本不变时,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收入,以增加税后净营业利润;三是构建最优的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率、以最低成本筹集企业所需资金;四是减少或避免资本支出盲目扩张,激活沉淀资产,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五是清退低效或减损企业价值的资本投入,减少资本成本。

从国资委考核中央企业EVA指标的调整项目分析,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一是科研开发费视同利润加回,增加EVA,体现了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促进生产力形成等战略性投资,有效调整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二是非经常性收益按税后金额的50%调整,而与其相关的资本成本全额扣减税后经营业利润,体现了对企业做大做强主业,推进低效资产退出经营的要求;三是对符合主业的在建工程不计算资本成本,一方面限制了投资领域,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慎重科学的决策,合理降低投资不当带来的经营风险。

三、某仪器厂的EVA案例分析

(一)现有考核体系下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某仪器厂是国家大二型仪器仪表企业,国内最大的核辐射监测仪器仪表制造商和唯一的系统集成商,有着40年从事核辐射监测仪器和核技术应用监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安装和维保等方面的经验,技术一度处于行业的前列。受传统发展方式的影响,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在增加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传统考核指标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忽视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企业发展。多年来技术提升速度较慢,与国家核电发展事业发展速度不协调。技术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 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存在着标准化程度较低 、系统配置缺少多样性等不足。在产品的成套性、技术先进性、集成化、模块化和能谱分析技术上与国外同类知名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

2.企业经营成本费用不断升高,主业创利能力不强。产品的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不断升高,缺乏有效的降低和控制成本的措施,加之受市场竞争报价的影响导致产品销售利润降低,企业创利能力较差。

3.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占用资金较多,周转速度慢,使用效率低。

(二)以EVA理念为核心,开展财务管理

企业价值最终需要面向市场,通过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差异化产品或服务,得到客户认可,才能实现增值;提升EVA是企业及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要提高员工增收节支降低资本的主动性,把EVA的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树立提升企业EVA依靠各个部门密切协调、上下互动、全员参与的理念。从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回收等全过程入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企业EVA。坚持事前预算、始终监控,事后考核的闭环管理方法,不断检查及总结前期执行效果,并持续改进的过程,并将检查经验作为下一次改进的起点。

1.提高创利能力,在现有资本规模内,一是扩大销量、合理定价提高收入,节约成本,挖潜降耗增加经营净利润;二是调整结构,对低回报业务面予以终止。

2.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包括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长期资产周转率。

3.构建最佳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尽可能多的使用无息负债融资,包括通过集中采购、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手段,强化企业议价能力,争取供方信用。其次是合理利用债务融资的抵税效应,增加股东收益

(三)提高EVA的具体措施

企业要提高EVA,应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评等管理手段,以预算为刚性指标,以考核为手段,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

1.企业业务利润

具体到企业基层作业中心应限定企业最低售价,核定年收入目标、回款目标、合同目标,销售费用率,对本中心不可控的制造成本采用定额成本结算,可控成本费用制定年度预算指标并按月考核动态监控,与职工薪酬挂钩,充分调动职工创利积极性;

2.应收款项管理

企业应合理定价,关注客户信用状况及结算方式,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灵活运用销售折扣、销售折让、信用销售、代销和广告宣传等多种策略和营销方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赊销管理制度,严格考核,采用适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加速货款回收。坚持应收款项的动态管理,由财务部门定期向经营单位即将逾期账款预警提示;逾期一定期限,由专业催款人员负责催收。 引入合同评审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坏账产生。

对风险较大的应收款项,企业成立专门的清欠部门,配备专职清欠人员负责催收逾期货款;将清欠业绩纳入年度预算考核体系,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并按月考核落实,与个人薪酬挂钩;将以健全客户信用档案,关注重要客户的资信变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信用风险;对长期催收不佳的欠款,加大回款提成比例,力求最大限度挽回企业损失。

3.存货与应付款项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一方面面对客户实现收入取得回款,另一方面通过供应商形成成本,因此,将存货控制在合理水平,争取相当的自然融资也是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本成本的关键环节。

4.高度重视国家企业鼓励企业科研开发的EVA考核政策导向,适度增加研发投入等战略性投资,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通过不断退出差异化产品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5.全面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各项长期资产,优化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本成本。

国有企业受前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影响,不少企业存在经营管理不善,亏损或低效经营的子公司或参股公司,占用大量资本,不符合目前国资委突出主业的发展要求,因此企业适时清理长期无分红或亏损的长期投资,也是优化资源,降低资本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关注使用效率,对过剩产能可考虑租赁、转让等手段,激活资本沉淀,提高资产获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