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占用情况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金占用情况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那部分价值。企业投资资本包括所有者权益与有息负债。与传统的会计利润概念相比,经济利润中的投资资本不仅包括了股东投入的资本及其权益,还包括了向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企业、个人、甚至是股东间的各类长、短期借款及需要付利息的负债。
从上述经济利润的构成可看出,经济利润兼顾了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而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了资本投资者所期望的收益,仅将资本作为一种无息资金运作,不利于稳定和吸纳资本金;传统的会计利润还忽略了资金成本对利润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企业运行所需的总体资金构成资本和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尤其是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难以对风险不同的经济实体进行比较。因此经济利润是企业资金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契合点,利用经济利润的理论进行资金管理,更能配合企业的价值管理需要。
经济利润的理论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如何运用
通常我们对资金的管理是实行预算管理、定额控制、收支日报制度、对使用情况跟踪分析、对各利润责任中心的资金盈余和不足进行综合调配,并对资金的投放效益进行评价,为决策层提供信息及建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以价值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价值来源于有超额现金流的利润,因而我们将经济利润揉合在资金管理体系中。那么,如何把握经济利润的理论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的运用呢?
首先,我们按经济利润的理论把企业的资金来源、资金分布进行分类归集。按经济利润的概念,企业的投资资本总额是所有者权益与有息负债之和,因此我们把企业的资金来源按实收股东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经营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票据、其他带息负债等项目分类归集。这时应注意不带息的负债,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是不作为企业的资金来源,而是作为经营资金占用的减少项目,同样不带息的其他应付项目也不作资金来源,而当作其他占用的减少项目。
其次,把企业资金总量按经济用途分解。如经营占用、短期投资占用、长期投资占用、工程项目占用、固定资产占用、子公司往来占用、其他占用、货币资金存量等。也可以按企业内部各利润中心进行资金占用的分解。按上述分类,我们可制出一张资金分布图(见文末)。
再次,用每月会计科目余额表的数据填入资金分布图的各项目金额栏中,并计算出各项目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经营资金占用包括应收、预付款,存货的占用,应付、预收款作为资金占用减项处理。经营占用中还可按各事业部再细分下去,其他类别的占用同样也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进行细分或合并。
资金分布图是利用现成的财务资料――科目余额表的数据进行填列,取数方便。在资金占用的数据填写中,不论何类科目,只要是借方余额就属占用,按正数填列,贷方余额为占用的减项,按负数填列;反之,在资金来源数据填写中科目的贷方余额作来源正数填列,借方余额,作负数填列(如企业累计亏损,未分配利润则为负数),操作容易。由于资金分布图是用科目余额表填列,各借贷合计数必相等,故资金分布图的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总数相等的,就类似资产负债表一样,勾稽检查简单。资金分布图还可利用Excel强大的电子表格功能来设置项目运算、附表表间取数和勾稽关系,大大简化制作程序。
资金分布图在资金管理的作用
利用经济利润理论制出的资金分布图,进行资金管理控制是多方面的。
⑴通过资金分布图,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企业营运资金总量、结构及资金存量的分布情况。我们只有了解企业营运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总额,才能结合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和经营需要,适时地调整资金结构,挖掘资金资源;只有了解企业的资金分布,才能控制资金的使用。通过资金分布图能快速地了解企业的的资金状况,进一步运筹和调控资金。
⑵利用资金分布图对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定额控制、综合调配等日常管理。从资金分布图中,可知道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结合资金日报表,对各利润责任中心进行资金定额管理,根据经营需要进行适当的资金调配。
⑶利用资金分布图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动态分析,提出经营管理意见。通过对每月的资金分布分析,不仅可得出企业资金总量及各项目的资金量的变化趋势,还可对其进行绝对值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对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占用的资金总量进行控制,还可以对各事业部资金占用构成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例如我们从经营资金占用构成中,了解到某事业部的资金占用主要是由应收账款形成,还是由存货形成,从而得知该部门在下一步的资金运营中应实行收紧信用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还是采用清理库存,压缩存货周转期的措施;我们还可以由经营资金中的应付、预付、预收款的比例及变化,可得知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对外部资金的利用情况。利用资金分布图不仅可对资金占用进行分析,同理也可以对资金的来源进行分析,相应提出筹资建议。
⑷利用资金分布图中各项目的资金占用金额,进一步计算各事业部的资金占用费。我们可以结合上述经济利润理论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和各项目的资金占用额的乘积简便地计算出各项目的资金占用费,也可以将长期投资、长期项目与相应的长期借款利率对应,短期占用项目与短期筹资利率对应,分别计算各自的资金占用费。
⑸计算各利润中心的经济利润,为业绩考核提供依据。例如在企业对内部事业部的考核中,传统的会计利润往往忽略了各事业部的资金占用量,通过资金占用费对部门利润的调整,更真实地反映各事业部的对企业总体经济利润的贡献。
⑹分析资金投放的合理性
利用经济利润进一步计算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的资金运营效率资金收益率、投资资本周转率,分析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的资金运营情况。将各事业部、各利润中心的资金收益率与资本投资者所期望的收益对比,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战略目标,可得出资金投放合理性的评价,为企业经营者、董事会、股东的决策提供依据。
⑺集团内各子公司资金分布的对比分析
资金分布图不仅可用于单个公司内部的资金管理,还可以应用到集团内各子公司、跨行业公司间的资金管理上,对不同资金构成、风险不同的经济实体进行比较。
篇2
关键词:资金占用 资产管理 库存监控
一、降低资金占用的意义
资金占用是指企业资金的分布及其存在的形态。从经营资金的占用形态看主要有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从其分布的状态看主要有货币资金、结算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等。对于钢铁企业货币资金紧张、应收账款及存货都占用大量的企业资金,如何更好的管理这些资金占用,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当前钢铁企业处在微利或负利时期,资金短缺、需求匮乏是多数企业的共同处境,因此,降低资金占用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降低资金占用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保持资金链顺畅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货币资金的相对稳定无疑可实现现金流充裕。因此,保持合理的货币资金量是当前企业可以生存下去的重要前提。但由于长期亏损严重,财务账面货币资金呈逐月减少趋势,虽然有利于降低资金占用,但加大了企业资金链的紧张程度,面临很大风险。
市场需求萎靡,是当前营销工作的最大难题,为了更好的开展销售工作,在当前的形势下会出现很多特殊的销售政策,包括收款比例、收款期限、客户付款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应收款项增加的可能性。
存货信息失真。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清。管理部门设置偏多,职能重叠,同一项工作多个部门管,就会造成部门出具的存货库存数据失真,或者有故意掩盖的现象,不能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存货水平。
信息流和物流不一致。现在多数企业运用ERP信息管理,存货的收发存报表均由系统生成,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产成品已发出,但信息还未处理;或者进口矿石已经运回厂里,但信息还在港口,这些情况往往是管理部门站在自己的角度处理问题,没有总体的衔接,造成存货库存不实。
三、降低资金占用工作主要措施
(一)在当前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保持资金链顺畅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人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格制定月度资金计划,尤其严格控制大额付款的进度,针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付款方式;第二,对于销售环节,严格执行收款政策,将现款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三,多渠道融资,调整融资结构。从筹资环节着手改善公司的资金链。随着外部银行对钢铁行业贷款持续收紧,银行的授信额度降低,融资难度加大。拓展多渠道融资,优化融资结构,才能在不降低融资规模的情况下,有效控制财务费用,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安全。
(二)创建资金占用日常监控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体系
为加大资金占用管理力度,我公司推行了资金占用利息日结算、旬讲评、月考核制度。建立资金占用日报机制,针对日报数据间的变化波动及与目标的差异,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分析查找形成原因,纠正信息偏差,准确反映进厂大宗原燃料和产成品库存情况,确保正常情况下的物流均衡组织、异常情况下的超前调控、急需料种的及时补充、厂内库存结构与消耗结构的合理匹配、低库存和高库存料种的准确预警。通过对日资金占用指标的计息测算,适时发现库存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优化管控措施。各单位根据资金占用情况进行每日跟踪,控制月末库存的同时,加强对日均库存的监控。
(三)加大清欠力度,杜绝新欠
针对逾期应收款,我们成立了专门清欠团队,以“清理老账,防止新欠”为重点,强化过程管控,对逾期应收账款按照“老账、新增一年以上、一年以下”三类标准进行划分,组织各单位开展分类清缴。坚持“按月监控、按月调度”,稳步推动。
(四)严格制定库存指标,加大考核力度
加强原料采购预算管理、核定从采购到生产各环节所需要的合理时间,将库存指标分解落实责任。按照保安全连续生产和经济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库存下限和上限降低采购成本,为生产经营稳定顺行护航。进一步优化库存结构、优化资源结构,控制库存规模;加大对存货库存考核力度。建立资金占用日考核制度,对超额占用资金部分按照双倍计息扣罚。
(五)优化生产组织,细化库存管理
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注重过程控制。细化梳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避免责任盲区的出现。生产部门坚持“以销定产”,确保“效益好、出货快”的产品优先生产;销售部门坚持密切关注市场走势,及时掌握客户动态;出口部门进一步缩短结算流程,提高结算效率,促使货物尽快装船离港;原燃料采购部门继续严格控制原料进厂节奏,科学优化库存结构,降低采购成本。针对不同类别库存的形成原因进行细化分析。如我公司对产成品库存进行了系统梳理划分,将产成品按照分布状态分为厂内实物、港口、在制品、经贸公司库存及发出商品库存,可以有针对性的分析库存超支原因,将责任分解到归属部门,单独列示,分别考核。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做到存货实物流与信息流高度统一
搭建存货管理信息平台,对存货的“收、发、存”做到“日监控、旬分析、月考核”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增加存货的流动性,避免出现积压报废。在信息平台上,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共享信息,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实现实物流与信息流一致。
篇3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资金配置;资金使用效率
什么是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内容,是企业对生产产品的资产构成进行控制,资产管理包括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指企业资金配置、使用效率、安全监管三个方面管理,这里就谈一下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管理。
1 企业资金配置的管理
企业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由此我们会想到资源安全性、可用性、效率性,发挥资源效率的关键所在,就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资金资源。企业资金配置管理存在三个方面问题:1)企业资金资源目前占用哪几个方面2)企业现有的资金资源配置是否合理3)如何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等。
1)企业资金资源一般分散占用在企业厂房、设备、原料、成品、应收账款等各个方面。因此,要管好企业资金,首先要知道企业哪些方面占用了资金,占用的比例是多少。那么企业资金占用体现在哪里呢,一般人都会说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占用的比例,从企业的会计报表中看的很清楚。但由于报表中的数据采用的会计假计、记账原则、主管人员风险偏好、经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等原因,造成了很多假象,很难真实反映企业资金的实际占用情况。就拿固定资产占用来说,可能存在闲置资产、低效资产和无效资产;应收账款存在呆坏账;仓库中或许有未处理的物品等等。所以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了解真实情况才能管理好企业资金资源,首先要把这些影响剔除掉再分析各项目占用资金,还源其本色,才能为改善其配置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资金配置合理性不好把握,因为资金占用没有确切标准。既然企业各部分资产应占多少资金,各项资产间的比例应为多少没有标准,又怎样界定出合理性呢?只能用比较的办法,运用效率进行对比,与企业历史数据、同类企业数据进行比较,资金运用效率提高了,资金配置就趋于合理了,资金运用效率降低了,配置就出问题了。因此合理配置企业资金资源,就是在不断的调整资金资源配置中,不断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资金运用效率越来越好,资源配置也就趋于合理了。
3)企业的资金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合理的配置资源,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优化配置是资金管理的第一步。企业资金配置的合理与否,是否需要完善,要分析和评价,只有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改善资源配置。企业资金配置应在关键环节上下手,着力解决资源不匹配问题,应与企业目标、企业增值链、企业薄弱环节等结合起来,把资金运用效益、效率作为导向,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将有限资金投入在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加强预算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和资金投资方向管理等。
2 资金使用效率管理
资金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合理配置企业的资金资源,只是把他作为一个管理资金的手段,企业资金管理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要创造更好的效益就必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要降低资金用量,加强对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单位资金的获利能力,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成本、费用,降低成本、费用,它不但是减少资金用量,而是直接增加效益,一增一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就能得到倍增。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可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改善采购链管理、加强生产管理、压缩三项费用支出等手段,来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之目的。
2)压缩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库存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资金占用量的大小,因为库存产品本身占用大量的资金,而且,因为库存商品还要承担储存费用,也可能还存在降价风险,所以压缩这部分资金占用为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虽然零库存只是我们存货管理的一种理想,一般企业难以实现,但是,企业应以达到零库存为最高目标,不断完善存货管理。
3)加速结算,压缩应收账款,减少呆账坏账发生率。有销售就有赊欠,有赊欠就产生应收账款,企业应尽快收取应收账款,减少赊欠,提高资金到账率,降低资金占有率。由于我国目前信用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企业不讲信誉,赖账不还,这样致使销售方无法收回销售款造成呆账。所以应加速结算,及时收回欠款,降低呆账发生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4
关键词:企业资金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流动资金管理的意义和要求
(一)流动资金管理的意义
管理好用好流动资金是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的一项重要要求,它对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管好用好流动资金,就能够缩短流动资金的周转时间,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量。而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则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每个企业所需流动资金多少,在一定的销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周转越快,所需资金就越少;反之,所需资金就越多。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可以节约流动资金。由于加速流动资金周围转而形成的节约,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节约和相对节约。
企业由于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可以在生产和销售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并且从周转中腾出一部分流动资金。这种从周转中腾出一部分流动资金的情况,称为流动资金的绝对节约。从周转中腾出的资金数额就是绝对的节约额。
另外,企业加速流动资金周转,还能够以原有的流动资金数量来完成更多的生产和销售任务,做到多增产少增资,甚至增产不增资。这时企业虽然未从周转中腾出流动资金,但是减少了需要增加的流动资金数量。这种相对减少流动资金需要量的情况,称为流动资金的相对节约。相对减少流动资金需要的数额就是相对节约额。总之,节约流动资金有利于企业以现有的流动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增产少增资或增产不增资。
2、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流动资金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资金的占用情况反映着物资的使用情况。哪个部门工作上有问题,呆滞积压就会在哪里发生,资金占用就会在哪里上升。例如,财务部门结算办理不及时,就不能按计划取得货币资金等。加强流动资金管理,从提高利用流动资金效果的角度,对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节约使用流动资金的要求,就可以促使企业在销等环节上加强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二)流动资金管理的要求
1、既要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又要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凡是企业供应、生产、销售各职能部门的合理需要,应该千方百计地保证予以满足,并积极协助解决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
增产与节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流动资金管理中,既要保证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又要节约、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这两方面要统一起来。必须正确处理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和节约 、合理使用资金二者之间的关系。
2、管理资金的要管资产,管资产的要管资金,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
流动资产是流动资金赖以存在的物质形态。财务部门要管好流动资金,必须深入生产、深入群众,关心流动资产的管理。只有各项流动资产安全完整,使用合理,流动资金才能完整无缺,占用减少,效益提高。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还必须促使管理流动资产、使用流动资产的部门树立经济核算思想,提高经济效益观念,关心流动资金管理。为此,流动资金的管理,必须在实行财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同时,实行分口分级管理,建立有关部门管理的责任制度。
3、保证资金使用和物资活动相结合,坚持钱货两清,遵守结算纪律
在流动资金管理工作中,必须把资金使用同物资运用结合起来,做到钱出来、货进来,货出去、钱进来,坚持钱货两清的原则。
4、流动资金只能用于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不能用于基本建设和其他开支。
二、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管理混乱
目前,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专业公司设立的账户众多,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二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三是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二)资金流转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目前,多数企业的资金管理只限于对资金的事后核算,只对企业资金已发生过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反映与监督,没有对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管理进行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与事后核算等内部控制,使得企业资金流转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三)资金管理意识不强
企业领导的资金管理意识不强,缺乏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没有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与和财务分析方法,导致企业资金周围困难,资金管理混乱,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缺乏科学性。
(四)资金风险管理不足,引发严重财务风险
当前形势下,企业系统和非系统风险较大。而有些企业对资金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账户管理混乱,资金调拨不按流程和权限办理,造成企业资金的损失;违规对外担保或连环担保,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导致企业深陷担保诉讼泥潭。
三、解决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结算中心制度,集中资金,统一调度
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调度资金,应根据事业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保证满足计划内各项正常支出的需求,并要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把资金用活用好。
(二)增强资金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将资金管理置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形成企业上下共同关注资金管理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资金预算管理。企业必须在明白资金管理重要性的前提下,设立资金预算小组,并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共同组成,责任到人。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事前分析、事中监督与事后核算的原则,进行科学、准确的现金预算。同时各级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分析预算差异的原因,根据未来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指标,保持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三)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有的企业认识到内部审计与监督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内审机构的权威和职能,健全了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强调内部审计与监督不应仅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性审计与监督,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审计中去,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
(四)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不单纯是推广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依次开发运用财务、销售、采购、仓储、生产等管理子系统,做到开发一块,运用一块,见效一块,逐步实现本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五)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
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目前我们局一体化改革工作还停留在市县财务一体化的阶段,没有达到和业务一体化的结合程度,体现不出一体化的最大优势。因此,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六)灵活运用筹资手段,筹措必要现金
企业在经营中难免会出现现金短缺。企业若能灵活运用各种短期融资手段,筹措到必要的现金,就能稳渡“难关”。这包括变卖短期投资,出售闲置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在融资时,经营者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各种融资手段进行比较,积机寻求资金成本最低的方式。
篇5
购进存货、销售存货以及生产领用存货,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为了紧密把握存货的控制实质,我们放在一起进行介绍。企业存货不仅关系到当期损益的会计核算,并且涉及到前后各期会计利润,并影响到组织中的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等各项指标。因此,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者,要把主要精力纳入存货核算的审查和监控,将直接影响存货的控制因素作为审查的重点。该方法直接关系到对会计信息的监督与控制效果。
审查业务循环的实质,关键要先审查有关的内部控制。因为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结构,是决定企业工作能力与工作成效的基本点和关键点。有效的工作,应当是井然有序、策划周密,并且每一个业务环节都控制或管理得严丝合缝。应当达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
对存货循环进行的内部监督与控制,要求监督者对存货管理中的权责分离制度进行严格审查和评价,对存货实物保管体制进行考核,对实物收发程序进行穿行测试,对实物盘点制度进行实质性审查。
1.监督与控制者审查的存货战略内容,包括存货实际储存情况与测试出的最优储备量之间的差距,包括经济订货批量与消耗存货实际数据对比偏差,包括最低储备量与实际生产消耗需求之间的差距,包括存货资金合理运用效果,以及运用比重情况(储备资金占用、在产品资金占用、产成品资金占用)进行审计和测试。
2.应当对存货收发制度进行的审查,包括对仓储部门的机构设置情况、工作效率、管理存货措施有效性、验收存货制度的完善性、入库手续的完备性、委托加工业务的核算信息准确性、产成品完工入库的文件资料进行审计和评价。还要对存货发出及领用情况进行审查与监督;审查限额发料制度、发放依据、质量标准、发放数量、及时性等内容。
3.对存货保管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要求监督者对控制系统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对保管方法的适当性进行评价,对保管工作流程的实效进行测试,对实际盘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测试。
4.对存货使用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包括对存货资金的利用效果进行审计,利用各种存货周转率、存货平均收益情况、存货与生产成本比重等进行分析。还包括对原材料节约效率指标进行的审计和评价、存货全行业比较分析等。
四、固定资产循环的监督与控制
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生产能力的体现,也是成本费用的实际比重的大部分;内部审计师对其进行审计和评价,关系到当期损益与会计利润指标的可靠及完整。
篇6
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
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公司还要进行特定时点分析。从编写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二是专项分析报告,三是项目分析报告。综合性分析报告是对公司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报告是针对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如资金流量、销售收入变量的分析;项目分析报告是对公司的局部或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
2、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
严格的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要囊括这五部分内容。
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3、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
如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进行分析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四部分评价段。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建议段。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积累素材,为撰写报告做好准备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人员应尽可能争取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参加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注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二)建立财务分析报告指引
财务分析报告尽管没有固定格式,表现手法也不一致,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如果建立分析工作指引,将常规分析项目文字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诸如现金流量、销售回款、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变动等一系列的分析说明指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省商业厅:
20××年度,我局所属企业在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全市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形势下,坚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搞活经济强化管理为重点,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深入挖潜,调整经营结构,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努力开拓,奋力竞争。销售收入实现×××万元,比去年增加30%以上,并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其中,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5.5%,商办工业产品销售×××万元,比上年减少10%,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43%。全年毛利率达到14.82%,比上年提高0.52%。费用水平本年实际为 7.7%,比上年升高0.63%。全年实现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商业企业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商办工业利润 ×××万元,比上年下降28.87%。销售利润率本年为4.83%,比上年下降0.05%。其中,商业企业为4.81%,上升0.3%。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28天,比上年的110天慢了18天。其中,商业企业周转天数为60天,比上年的53天慢了7天。
二、主要财务情况分析
1、销售收入情况
通过强化竞争意识,调整经营结构,增设经营网点,扩大销售范围,促进了销售收入的提高。如南一百货商店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296.4万元;古都五交公司比上年增加396.2万元。
2、费用水平情况
全局商业的流通费用总额比上年增加144.8万元,费用水平上升0.82%其其中:①运杂费增加13.1万元;②保管费增加4.5万元;③工资总额3.1万元;④福利费增加6.7万元;⑤房屋租赁费增加50.2万元;③低值易耗品摊销增加5.2万元。
从变化因素看,主要是由于政策因素影响:①调整了“三资”、“一金”比例,使费用绝对值增加了12.8万元;②调整了房屋租赁价格,使费用增加了 50.2万元;③企业普调工资,使费用相对增加80.9万元。扣除这三种因素影响,本期费用绝对额为905.6万元,比上年相对减少10.2万元。费用水平为6.7%,比上年下降0.4%。
3、资金运用情况
年末,全部资金占用额为×××万元,比上年增加28.7%。其中:商业资金占用额×××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55%,比上年下降6.87%。结算资金占用额为×××万元,占31.8%,比上年上升了8.65%。其中:应收货款和其他应收款比上年增加548.1万元。从资金占用情况分析,各项资金占用比例严重不合理,应继续加强“三角债”的清理工作。
4.利润情况
企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万元,主要因素是:
(1)增加因素:①由于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804.3万元,利润增加了41.8万元;②由于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52%,使利润增加80万元;③由于其他各项收入比同期多收43万元,使利润增加42.7万元;④由于支出额比上年少支出6.1万元,使利润增加6.1万元。
(2)减少因素:①由于费用水平比上年提高0.82%,使利润减少105.6万元;②由于税率比上年上浮0.04%,使利润少实现5万元;③由于财产损失比上年多16.8万元,使利润减少16.8万元。以上两种因素相抵,本年度利润额多实现×××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资金占用增长过快,结算资金占用比重较大,比例失调。特别是其他应收款和销货应收款大幅度上升,如不及时清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议各企业领导要引起重视,应收款较多的单位,要领导带头,抽出专人,成立清收小组,积极回收。也可将奖金、工资同回收贷款挂钩,调动回收人员积极性。同时,要求企业经理要严格控制赊销商品管理,严防新的三角债产生。
篇7
物资供应统计分析按其包括内容的范围和分析的时机不同,可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综合分析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从企业各主要指标之间的联系,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从企业各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原因,存在的关键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综合分析时间的间隔,一般为月报、季度、年度分析,可先观察企业和生产成果指标,将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劳动效率、资金占用、成本利润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分别与计划比、与上期比、与同行业比、与历史较好水平比,计算其相对差和绝对差。从优质、高产、多品种、低消耗和、销等方面的情况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好坏,根据主要指标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专题分析是指对某项专门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所作的统计分析,一般是对某个关键问题、典型事件或中心工作进行一事一议、短小精悍的分析,其形式灵活多样,不定期进行。一般来说,为了便于观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查找出基本线索,物资供应统计分析时,有必要将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它们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如收入量、消费量、产量、品种、质量、成本、资金、利润等。收入量是指在报告期内实际到达本企业,并经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的全部物资数量。通过收入量的统计,可以反映出企业物资的主要来源和进货数量,可以检查物资的执行情况。消费量指本企业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全部物资数量,它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检查生产进度,进行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通过消费量的统计,可以研究分析物资的消费方向、消费水平,物资使用及其消费比例关系。产量、品种、质量是反映企业生产成果的指标,体现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调整劳动组织,提高出勤率、工时利用率、设备利用率,降低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消耗,才能实现增产增收,增加产量和利润。在劳动生产率、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以及固定资产利用率3项指标中,劳动生产率处于突出地位,只有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有效地提高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的水平。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采用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先进操作技术及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时间。成本、资金、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占用,人力、物力支出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果。生产经营活动每个环节上的好坏,通过经济核算,最后都以价值的形态反映在成本、利润和资金指标中,但这3项指标的关系是:只有首先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占用,才能增加利润。
2物资供应统计分析的内容要求
物资供应统计分析一般应做到3个方面:一是分析本厂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对本厂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综合评价。要求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联系起来分析,透过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考查生产任务是否全面完成,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效果,以便对企业的主要生产任务进行合理调配。二是分析、研究生产任务过程中的情况和薄弱环节,将主要指标和上期比、和历史比、和同行业比,分析存在的差距和原因,为改进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三是对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和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项平衡关系,如供、产、销的平衡,制造与维修的平衡,主机与配件的平衡,对不同时期的各项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影响指标的各项因素作出判断,预测其发展趋势。
3物资供应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
物资品种数量不多的单位,物资供应统计一般由主管供应科直接管理,它的特点是由主管供应的科室统一搜集全部的物资统计原始资料,一切单据、资料都经过主管供应的科室,由主管供应的科室建立一套完整的统计台账,反映本单位的物资供应活动,物资供应统计员负责提供各种统计资料,整理并向上级报送物资统计报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和使用物资的品种数量较多,供应使用的基层单位也多,并且地点分散。如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一二十个基层单位,但不论哪个基层单位,都有物资的收、支、存活动,都有原始单据资料卡片、账簿。这些基层单位,一般指定专人收集、保管并整理物资供应的原始资料,建立物资供应统计台账,形成一个物资供应统计网点。这些网点定期向上级机构或企业主管部门报送物资统计报表、物资供应统计资料手册等。
4结语
篇8
【关键词】 烟草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面临竞争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新的客观环境。企业要走上现代化成功之路,关键的是实行科学管理。在市场营销、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质量控制、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计划管理、用先进的控制手段,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能源等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和利用。
一、烟草工业企业的信息特点分析
不同行业的特点是不一样的,ERP理论的应用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企业也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掌握企业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找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突破口,不一定完全按照ERP通用理论来进行系统建设,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该行业具有以下独有特点:
1、卷烟计划管理特点
我国烟草行业是建立在“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垄断经营”的专卖管理体制下的市场经济,以“控制总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增加效益”为战略方针。企业的生产总量受到严格的计划控制,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调整产品结构是企业谋求发展的最重要手段。
2、制造类型特征
卷烟工业从制造类型看既有离散型(Discrete)特点,又包含连续型(Process)特点。卷烟生产的制丝阶段属于连续型流程生产,卷接包阶段根据需要选用储丝柜中的成丝经过卷接、滤嘴驳接、包装成盒、条、箱,又具有离散型装配的特征。
3、车间设备特征
卷烟工业的制丝生产线属流水作业、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其工艺过程控制决定卷烟的内在质量;卷接包机组带有离散型装配特点,速度快、效率高、造价昂贵,每一台高速设备都价值上千万,其运行状态决定卷烟的外在质量,停工待料或停工检修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4、原料辅料特征
卷烟叶组配方对烟叶有严格的要求,在多品牌情况下,各种辅料品种较多,企业的迫切需求即是管好库存、摸清家底、了解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尽可能减少库存资金和流动资金占用。
5、备品备件特征
备件品种繁多,资金占用大,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有效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减少因为设备更新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备件储备报废就非常重要。
6、市场特征
市场销售变化快,需要提高生产协作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调整生产调度,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建立ERP系统的作用及可取得的效益分析
根据烟草工业企业的特点,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只有通过在企业内部实施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时效、管理效益和降低管理成本。
1、建立ERP系统的作用
(1)提高管理效率。在信息化系统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机构精简和重组、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节省人力和减员增效、业务由处理向分析过渡、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等提高管理效率。
(2)提高管理时效。在现代企业社会中,时效性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要求。提高管理的时效性也是改进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应该使管理者能够精确计划生产,实现库存的降低甚至零库存(烟叶仓库除外);可以更加有效地安排和调度资金,减少不必要的现金储备,降低财务费用,各种管理报告可以随时取得,可以按任意日期提取,乃至可以随时编制出年度“决算”;网络系统能够使经营和管理指令以瞬间传达到各业务点。
(3)提高管理效益。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方面,通过以下途径提高企业各个方面的管理效益:提高客户服务效益,降低客户服务成本;提高物料管理效益,降低物料管理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效益,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质量效益,降低质量成本;提高采购效益,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用料效益,降低用料成本;提高库存效益,降低库存成本。
2、系统建设的预期效益分析
(1)直接效益。①ERP在物料管理方面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物料管理是一般ERP系统取得效益的主要方面。成功实施ERP的企业库存可减少20%~30%左右,从而减少了资金占用量。②ERP加强了企业内部的生产计划管理。ERP的生产计划是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它通过对能力和物料等资源的模拟,使生产作业计划变得更合理可行,能很好地完成产品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车间及计划(PAC)之间的无缝衔接。③ERP加强了对资金流的控制。通过对各部门的资金占用情况的监控以及对物流和生产过程各阶段发生的实际费用进行监控,严格地控制了企业各项费用水平。通过实际成本和定额(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来监控各成本要素的变动,从而控制有关部门生产活动的效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间接效益。①ERP支持企业的集成化管理。通过ERP系统使企业内部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等生产经营信息得到及时传递。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统一。②ERP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产定销”的“推”式经营方式,正逐步被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的“拉”式经营方式所取代。③ERP优化了企业供应链系统。ERP优化了企业供应链系统,企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以最快的和最经济的方式安排生产和供货。④ERP实现敏捷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链管理,把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到整个供应链计划中去,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达到整个供应链的增值。
(3)其他方面的效益。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外部环境),正所谓“多因一果”,因此开展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不一定都能马上见到直接明显的经济效果。但凡是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律认真开展系统建设的企业大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信息化使企业得以“强身健体”,使它们获得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赖以生存的本钱。
三、结语
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面临国际化的严峻挑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适应新的客观环境。就要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之路,增强竞争力。而根据企业行业的特点,建立以ERP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时效、管理效益和降低管理成本的作用和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SAP PM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水平;维修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处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网络进行网上招标、网上采购、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已不再只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成本,而是在于软硬件及网络接入资源的总体设计上。京唐作为钢铁企业,它的信息化的实施要求,即要实现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一总体规划,又要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业务快速运作的需求。
1 设备管理概述
设备管理是一个集标准、作业、手段、技术、分析并全员参与的一个管理过程,要达到通过完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发挥优势资源能力,形成有效的设备保障体系和快速响应能力,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目标,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标准,执导各岗位人员进行规范的操作,有了标准可以虽时检查判断设备的状态,并真对设备异常状态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通过预防性维修与预知性维修相结合维修的维修模式,减少设备故障时间,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保证设备的运行投入最大、功能最强、效率最高,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实行以设备可靠性管理为中心、绿色环保、再制造、再维修管理思想为指导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战略。精益生产合理控制生产成本,节能减排降低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实现企业增值创效。设备维修方针和维修策略,满足京唐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生产经营规划,在采购资金、库存占用及修理费预算上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战略。
2 设备管理流程体系
设备管理一级流程共6个:
a) 专业制度管理
为企业战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专业管理提供可靠保证。
b) 专业数据管理与分析
依据ISO9002工作标准及企业的工作文档体系,建立可行的数据信息规范,保证信息处理方式先进和合理。
c)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
为企业的资产管理及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
d) 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
在专业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作业技术规范,包括点检标准、标准、特种设备的检验、实验标准、检修质量标准、自动化控制标准等等。
e) 设备维修管理
通过四大标准的建立,在点检或设备监测过程中,及时发现设备的薄弱环节,在维修过程中,针对设备的薄弱环节不断的进行更新改造,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f) 材料/备件管理
实施计划精确管理,不断优化物流信息,提升计划的准确率。合理制订采购计划和采购订单,并通过自定义审批流程的审批管理保证采购的安全有效,有效控制采购物资质量;合理控制、统计备件出入库;功能强大的库存分析帮助企业清楚地掌握备件消耗情况、资金占用情况和库存积压情况,以便合理控制库存,防止物资积压,降低备件资金占用,为企业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3 专业目标、目标体系
设备作为企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在冶金钢铁企业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基础作用,冶金设备就是这个基础的重要支撑。钢铁企业设备管理实施ERP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实现-强化这一支撑,巩固这一基础的目的,在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中体现至关重大的作用。
设备管理从事后检修-预防性维修、预知性维修不断地发展演变,其最终目标都是:减少停运(总检修)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系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检修费用,改善设备运行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a) 通过制度建设,实现设备管理系统的有效控制。
b) 通过专业数据管理和分析,及时反应设备体系状态,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c) 通过对企业资产的管理,实现设备资产价值最大化。
d) 通过对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实现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e) 通过对备品备件的精细化管理,保障生产高效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储备,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f) 通过合理、精确地制定(年)修计划,采用先进的修理技术,采用标准化管理方式,逐步做到在适当的时间里,使设备得到恰当的检修,尽量减少设备非计划停机,保证生产计划的正常执行,并且力求减少或避免机会损失和能源损失。
g) 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确保检修施工及材料备件采购工作的质量一流、服务一流。
h) 通过对库存物料的盘活,实现物资利用的最大化,减降成本及库房资金占用。
4 点检体系,关键设备的检测、监测系统
点检定修是设备管理的基本模式,三位一体的点检方式已成为企业认知的点检体系,而随着装备水平的不断提稓,为了精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和运行状况,在线监测系统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二级系统的在线监测已很成熟,现在更多的专业人员希望将二级系统的监测信息上传的三级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将三级系统获取的异常点上传到四级ERP系统,触发异常通知单,并对其实现专业管理及技术分析。
精密点检对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于冶金企业这种多种复杂的设备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装备和技术的人才的投入量很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精密点检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市场化。
5 PM模块总结
首钢京唐公司自2008年12月1日上线以来,系统已经运行1年有余,对系统的操作逐渐熟悉,业务流程逐渐清晰,达到了初步的平稳运行。在整个PM模块的运行中,系统的全部功效尚没有全部体现出来,但初步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a)实现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能够准确反映设备部中物流业务的各个环节,能够准确反映业务数据,特别是仓库数据,作业部能够集合实际需求和库存数据,合理提报自己的采购计划申请和领料需求,保证物流的顺畅运行,达到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b)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规范。在实际中的业务流程可以存在多种处理方式,通过初期流程讨论确认,在系统中规范了具体的业务流程和模式,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对业务操作,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c)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PM模块的实施减少了以前账务的记录,系统根据操作自动产生相关凭证,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加强日常工作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与财务模块的结合,减少了以前纸制单据的对账工作量,方便了结算业务及报表业务。
d)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通过PM模块的实施,实现了整个工厂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对日常业务数据了统计、分析,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天扬 等著《SAP最佳业务实践》东方出版社
[2] 戴维•L•奥尔森《ERP系统的管理问题》 东方出版社
篇10
企业的往来账款是企业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往来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较多,使得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现象严重,往来账款的金额越来越高。这不仅给企业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所以,加强对往来账款的管理,减少资金占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往来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防范意识淡薄,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
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份额,运用各种经营手段进行促销,其中采用赊销、延期付款等商业信用就是其一,企业在使用商业信用促销时,但往往缺少自我保护和防范风险意识,没有对客户信用情况、偿债能力等进行必要的评估和分析,这就造成企业往来账款风险增大,往来账款占用时间越长坏账机率就越高,往来账款金额越大,对企业资金占用就越大,不仅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还会形成企业潜在的损失。所以,企业要增强防范意识,对往来客户的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估,是加强往来账款管理和减少坏账损失的重要途径。
2.企业间往来合同管理不规范
企业间的经济往来都要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规范的合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是防止和控制经营风险的重要措施,所以,企业对合同的管理应予以重视、严格按合同规范要求和程序签订。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往来间经济业务合同管理不规范,造成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产生经济纠纷, 一旦因账款收不回而对簿公堂的时候,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给企业造成损失。
3.企业对往来账款没有有效的监控
企业对往来账款进行监控,是有效的防止往来账款账龄延长和形成坏账的举措,如企业对往来账款的管理不严,对往来账款没有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也不对对方经营情况进行调查,特别是往来账款对应企业发生兼并、改组或注销等情况下,没及时催收或明确往来账款关系,则就会造成往来账款账目不清,清理更加困难。按财务核算要求,对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应提取坏账或做报损处理,对已确定不需付债务应及时报批做账务处理,否则,都会造成往来账款账目混乱。
二、企业往来账款产生和增加的原因
1.企业领导对往来账款管理重视不够
企业往来账款由于不涉及单位当前收入、利润等经营指标,有些企业的领导往往对其管理不够重视,对往来账款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往来账款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企业往来账款账目混乱,从而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有些财务部门也没有制定往来账管理制度、往来账款的工作程序和岗位职责,从而影响了往来账款的正常核算。企业往来账款形成后无人催收,应付款项更无人自觉支付,导致往来账款账龄越来越长,最终成为坏账,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往来账款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从目前企业现状来看,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些领导政绩思想严重,只管任期内经营业绩好坏,对往来账款清理不重视,没有按照企业往来账款管理制度规定及时清理,对任内所产出的往来账款会给企业以后所造成的影响没有充分的认识。再者,企业中普遍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也使往来账款得不到及时清理,造成管理的混乱。
3.往来账款监督机制不健全。
对往来账款监督管理要从财务管理入手,因为企业财务部门对往来账款的形成过程和时间最清楚,只有加强财务监督,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往来账款,才能使往来账款得到及时清理。
三、对往来账款管理问题的防范措施
1.加强企业管理者财务意识,防范财务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日渐明显,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财务专业知识,才能做出适合本单位经营决策。所以,企业要确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规范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的管理,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2.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控制应收账款的收回期限
企业要从制度上完善往来账的管理,建立从往来账款产生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首先,调动财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对往来账款管理的责任心。加强采购过程的财务监督与控制,定期对采购工作、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进行审核,及时清理往来账款,避免呆账、坏账的形成。其次,制定采购制度,加强采购人员成本意识,明确其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约束和督促物资管理人员尽量减少往来账款的形成,对已形成的往来账款做到尽早清理,减少资金占用。
3.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强化日常监督作用
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重点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因为,应收账款越多,时间越长,清理难度就越大,所以,企业对应收账款应定期清理。根据本企业单位应收账款的特点,按单位、部门列出清单,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催收,使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增强企业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认识,相互监督,使之成为一项具有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
4.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企业往来账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企业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所以,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企业应制定信用政策及收款政策。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应对客户信用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确定其信用额度,超额度时不预赊账,并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并将分析报告提供给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或销售部门,使其及时了解应收账款占用情况,及时督促相关人员对逾期的应收账款进行清理。
(2)加强内部信息沟通,实现往来账款的全面管理。由于往来账款清理涉及企业多个部门,所以,企业应加强内部信息方面的沟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相关业务部门通报往来账款及分析资料,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再者,企业间要定期进行账目核对,以免造成企业往来账的不准确。所以,企业主管领导、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等应定期进行沟通交流,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做好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实现对往来账款的全面管理。
(3)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企业对往来账款管理,应在提高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同时,还要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加大内审的力度,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企业往来账款挂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提出审计建议,控制和监督往来账款的产生与清理,保证企业往来账款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金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