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篇1

    一、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主要特色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以及奇特瑰丽的“喀斯特”地貌,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广西民族文化生态。广西地处岭南西部,自古为“百越之地”,属西瓯骆越故地。越文化、滇文化、楚文化、中原汉文化、客家文化、壮族骆越文化均在此交汇,造就了五彩斑斓的广西民族文化,并由此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特点包括:

    1.地域民族性突出广西是多民族的省份,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广西不同民族、不同支系、不同地域,有其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例如民居建筑,有汉族庭院式的民居、园林式的山庄、南洋风格的骑楼,有客家围屋,有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等等。再如服饰,广西12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同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又有各式各样的服饰。另外,战国至东汉的左江岩画,绵延分布在200公里的左江沿岸,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其中着名的宁明花山岩画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画有朱红色人物13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0.3米,间有少量兽类和器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广西的铜鼓文化习俗仍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白裤瑶的打铜鼓和砍牛送葬、壮族的青蛙节打铜鼓和祭蛙求雨仪式等都体现了广西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2.具备地区国际化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在文化上,广西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有较长期的民间交往历史,民间习惯、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3.多种民族亚文化并存,既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极具兼容性从地域特点来看,以柳州为界,桂北饮食以咸辣为主,其重要民间艺术戏曲——桂剧、彩调剧,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历史血缘关系,带有明显的楚文化特点;桂南以粤文化为主要特征,融合了疍家文化、越文化的元素,民间以粤语为主要语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和宁明等地的天琴表演同时带有壮族文化的特色,粤剧、师公戏、丝弦戏、采茶戏同时并存;桂西以古老壮族的密洛陀文化为主流,是黑衣壮、蓝衣壮等古老壮族聚居区,“蚂拐舞”、红水河沿线的铜鼓文化、壮锦、旧州的绣球等都体现出骆越文化的特点;桂东地区以客家文化和粤文化为主线,舞狮、“舞炮龙”等是粤文化和客家文化遗存的体现。广西各民族长期接触和交往,使各民族的文化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传统,一方面又有互相渗透、互为兼容的迹象。比如桂北农村壮族、汉族、侗族、苗族的干栏式木楼,大同小异;竹竿舞、抛绣球、斗牛等在广西不同民族的节庆活动中都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他如节日、饮食、娱乐等方面,各民族都有一些相近、相同的习俗。

    4.民族民间艺术保存较完整广西自古远离中原的朝代更迭、战乱纷争,又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许多民族的聚居地又相对偏僻,因此许多传统文化得以系统、完整地保留下来。像侗族的民居建筑、瑶族的服饰,还有许多民族的节日、歌谣、技艺等等,都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

    二、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现状

    在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广西有着一定的基础优势:第一,广西相对其他少数民族省份兼容性更高,历史上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也很紧密。社会发展进程总体上以融合发展为主,进而现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极具兼容性的特点;第二,经过近几年政府的鼓励推动,各地的节庆活动开展广泛,区内大部分县市每年都有以本地民族特色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在活动开展的同时,各主办方也相互借鉴,这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整合;第三,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确定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广西作为与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有和东盟诸国开展全方位文化交流的必要和需求,为此一个完整的广西文化形象更有利于确立广西的枢纽地位。

    1.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已开始发掘,但分散零乱,缺乏整体形象打造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致使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分散,桂北的桂剧,桂南的天琴、“碧海丝路”舞剧,桂西的“蚂拐舞”,桂东的舞炮龙、彩架等,虽由当地县市通过节庆活动、外出展演等方式大力打造、宣传,仍不免是“各个山头在唱歌,声大难和”。近几年,广西借助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平台以民歌为“龙头”,整合了民歌资源和壮锦、铜鼓等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但仅仅依靠一年一次的国际民歌节和单一的民歌诉求,在大众传播形式多样,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广西丰富的地域特色还是无法有效形成整体形象,也不能更好地丰富广西的文化品牌内涵。

    2.在一些项目上,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与传播取得了突破,但未全面铺开作为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成功的典型“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是将广西桂林风景、现代声光影技术、民间传说和民间山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的产业化运营项目,它不仅探索了一条新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如何和现代主流审美思想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到2008年底,《印象?刘三姐》演出近2000场,观众约3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6亿元。此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也探寻了新的发展模式。广西临桂县五通镇的“三皮画”(树皮画、猪皮画、牛皮画)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有500户农户直接参与制作,一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靖西县旧州村是广西历史悠久的绣球专业村,这里制作绣球的历史有400多年,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欧美和国内已经成为主要市场,目前,旧州的绣球年产16万个,年产值达到170万元。这些成功项目都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有效传播。然而,对于广西大部分民族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运营与传播,民间资本的参与十分有限,大多要么参与比例较少,要么仅仅流于形式,如宾阳的“炮龙节”、武鸣的“三月三歌圩”等。

    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传播模式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局限性明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是国内诸多省份推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实质是通过构建独特的文化平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投资商,拉动经济增长。广西长期实施了舞台艺术精品战略,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壮剧《瓦氏夫人》、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舞蹈《壮族大歌》等140多个剧目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各类全国性评选和比赛中获奖,实现了舞台艺术整体突破;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连续三年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广西成为西部14个省市区中唯一获得“三连冠”的省区;传统的歌舞剧《刘三姐》不断加入声部交替咏唱的手法,模仿水波的流动,表现手法进一步创新;特别是已经连续举办七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歌品牌的塑造。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西文化形象在全国的传播,但对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终归是“输血”,而不是“造血”,没有形成其本来应有的大众消费土壤。从2009年由自治区文化部门发起主办的“广西戏剧展演”的惨淡门票销售上即可看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和主流文化消费理念的契合仍任重道远。

    三、结合地方实际,运用新策略大力推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传播

    文化消费是民族民间艺术得以生存的原生土壤,传统的艺术形式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有牢固的本地域或更广阔的文化市场空间,要和主流的文化消费理念相适应。

    1.整合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适应北部湾发展战略

    在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项目中,应采用以壮族“民歌”、“壮锦”和“铜鼓”等民间艺术形式为主体,广泛融合区内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整合传播的方式。这主要基于:1、单一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推广传播容易淹没;2、形式特点各异、资源分散的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不利于现代文化产业大生产、大制作、大传播的特点;3、整合传播有益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将各县市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以大项目的平台整合传播显然比但各县市单独对外宣传更有效率。经过几年来“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拉动,广西在对外传播的艺术文化项目上已经整合了不少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但还比较简单、粗放,应该由内至外的在各个艺术作品、传播渠道上作进一步的整合。

    2.以项目运作为核心抢占制高点,推动文化品牌向周边地区传播

    近年来,广西、云南、贵州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都在依托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演艺、会展,形成某一诉求的品牌效应,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相比东部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群众文化消费能力,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多种产业并存的土壤,加上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低,发展文化产业“先天不足”。但同时,这些地区又都是资源大省,因此广西必须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来吸引注意力,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强消费的拉动能力。从文化消费的角度,“北部湾沿岸”国家是广西重要的艺术文化传播对象,除了历史上双方有更密切的文化传统和相近性外,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高也是有利于民族民间艺术产品向这些国家的传播。

篇2

从社会实践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很多区域的学前、小学阶段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将民间艺术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到了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范畴;但由于小学教育在我过教育体系中所站的分量和影响力较小,对学生更多是知识拓展而非兴趣培养和深入训练,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持续性系统教育很难实现;中学阶段在高考指挥棒引导下,艺术教育完全倾向于应试性专业教育;而高校教育在技术理性的社会需求以及西方艺术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更是对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漠然视之,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我国整体的正规教育体系中,民间艺术登上正规教育的“大雅之堂”的教育开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顶层位置,是培养社会高级专业人才,实现强国梦想的重要途径场所,但专业和课程的同质化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质化导致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不相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样化、多元化的,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单一化的。

针对艺术教育而言,众多高校艺术类专业或课程缺乏特色,专业间缺乏区隔,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出路雷同等问题已经是很现实的棘手存在。一方面是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传承的危机,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将民间艺术纳入到正规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通过高校专家学者的归纳、整理和完善,形成科学有效的民间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推进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改进创新;进而培养民间艺术的高级传承和研究人才,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即成为高校特色艺术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进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文化

在现代工业潮流冲击以及西方艺术理论体系影响下,我国民间艺术一度曾被迷信于倡导现代文明的国人当作落后的象征而丢弃,年轻一代对本土民间艺术极其陌生,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作为“母性”艺术的文化根源性正在遭受威胁,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本土化、高层次”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高校教育时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强化社会认同和文化弘扬。

2.完善高校现有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特色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教学开展情况的初步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现有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艺术教育缺乏个性。而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将数百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整体艺术教育中,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色性,根据高校自身环境特点,有侧重地选择不同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在降低高校艺术教育趋同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领域和内容,增强高校特色竞争力。办有特色的大学,就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优势资源教育,才能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

3.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促进民间艺术品味升华,焕发民间艺术新活力

由于绝大多数民间艺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及深厚的文化熏陶,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民间艺术作品题材范围狭窄、表现方式单一、艺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出现。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高层次位置,作为艺术教育的传受双方都具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民间艺术通过高校教育平台,会接触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创作群体,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民间艺术的改革创新、品味升华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有助于焕发民间艺术的新活力。

4.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其民族化特征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无国界”,通过高校教育,逐步培养起民族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创造者,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全球化传播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准备,促进中国民族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三、高校教育探索与思考

对于民族民间艺术高校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大多数集中在理性思考和对具体实践的整理工作,2006年出版的《抢救民艺———潘鲁生民艺访谈录》在对我国民间艺术生存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对于民间艺术高级传承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提出了要求,认为高校在民艺拯救和传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10年前后马腾、王莲等人发表的《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民间艺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等多篇文章就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教育是我国民间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实践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关注到部分高校在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设立了相关专业及课程,对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教育途径探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则更为具体地结合具体地域和专业进行了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将民间艺术资源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的观点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民间艺术品类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民间艺术进行“本土化”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对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了民间艺术高等教育问题的共识。纵观过往研究和实践,以本土民间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体系等具体问题为依托,讨论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为推动该项教育向更远深方向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这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尚不多见。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黑龙江民间美术;思维方式;分析

艺术无所不在,大同小异,但其形形、变化繁多。每一件艺术作品一方面希望通过协调的形式和色彩来客观的表现美感。另一方面又企图表现形式、色彩和他们的相互关系,以唤起我们内心所产生的情感。这种创作目的必然地产生了非纯粹美感的个性表现。民间美术是这种艺术复杂性的典型代表,它所涵盖的领域之广、发挥的作用之大、影响的程度之深,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相比都毫不逊色,值得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和研究。

一、黑龙江地区民间美术中的原始意象符号产生原因

(一)民间美术中的意象符号来自于生活实践

如果追溯民间美术的源头,它的起源都来自于生活与实践,可以认为最早的原始艺术是民间美术的雏形。最初的原始艺术或民间美术都是从记录自然、崇拜自然、描绘场景等开始。随着人类大脑进化、生存能力的增强、想象和幻想能力的丰富,原始艺术的功能开始多样化且神圣化。其艺术形式被大量用于祭祀祖先或宗教崇拜的仪式上,由此创造出诸多以自然现象、动植物为原型的意象创造物。黑龙江地区的原始先民们同样创造出大量的意象符号来表现幻象,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来诠释内心的幻觉。如赫哲族所信奉的萨满教和萨满教中出现的离奇诡异的艺术形式。这种宗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使人感觉到阴森恐怖,但又独具魅力,正是其中的光怪陆离给其艺术形式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吸引着人们去不断的研究、膜拜、争论和探讨。

(二)民间美术是原始艺术的进化和发展

民间美术的创造活动与原始艺术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的创作起源、艺术形态和审美意识等都有相通和各自更加突出的特点。从创作起源来看,两者都起源于生活实用与劳动实践。原始艺术的实用性创造心理常居于主导地位。从创作对象的艺术形式来看,两者都是实用与审美交互存在的综合体。从审美理想上来看,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意识有着更加突出的特征。

(三)民间美术有着更加独立的审美理想

由以上两点,可以判断黑龙江地区民间美术中原始意象符号产生于原始美术,在原始美术的基础上发现了自然的丰富性和巨大价值,从而获得了创造美的自由。而且在审美因素不背逆于原始艺术实用功能目的的情况下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律性的发展,最终导致对实用功能目的的偏离,走上独立存在的道路。

二、黑龙江地区民间艺术思维方式形成原因

(一)审美活动是客观存在的

虽然审美创造心态还不完全是民间艺术创造的主要心理趋势,但审美活动毕竟是客观存在和时常发生的。通常,在黑龙江地区的民间美术作品中,较为意象的艺术再现风格是比较普及的,以艺术的形式作为生活观念的表达和传达,可以十分恰当的在情感中进行完全视觉化的准确表现。

(二)地域环境是重要影响因素

黑龙江地区的民间艺术创造者们,由于受黑龙江寒冷严峻的自然环境影响,创造、演绎出质朴淳厚的性格倾向和豪迈慷慨的情绪状态,成为形成黑龙江民族民间艺术思维方式的“先天因素”。这些外在条件隐藏在人们心灵底层,潜在支配着人的艺术思维活动、审美习惯和审美体验。它驱使着创造者们将民间美术符号或原始意象符号,视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和完成生活任务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

三、黑龙江地区民间艺术的审美作用

黑龙江地区民间美术创作中寄托着民族精神诉求和审美情感,它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直觉把握和感性认识,是“自主情结”在民间美术创造中的自然反映,并以象征方式表达出来。它促进了审美理想、创作水平的提高,独立了审美意识,使人们获得了审美意识的自由。

(一)审美理想的提高

在民间美术的创造活动中,审美创造心态和审美因素是与实用功能相关联的,但又不是绝对和纯粹意义上的。这种关注常常受到审美创造心态和审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强,审美心态一直都在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审美因素和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加强,创作者对形式规律的把握、技巧的总结运用、审美经验的传播等,都使民间美术审美意识不断增强,从而使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也日益突出、强化起来。

(二)促进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

民间美术创作形式的脉络,基本可以归纳为:抽象—具象—抽象—具象……的不断往复之中,其中有进步也有变化,逐步由感性、单纯向理性和复杂的思维方向发展。最初原始的民间美术的抽象再现,是对原型的解释说明,其简单形式或高度抽象形式进行再现是头脑通过把环境表现为组织良好的形式的一种良好能力。在此基础上,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出更加高级的优先性的平衡组织形式。

平衡组织形式分为对称形式和非对称形式。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在大脑内产生一个相应的平衡组织,这种心理和审美活动补充了生理上的需求、满足知觉优先性。也可以说创作的意识不是单纯趋向平衡,而是力图获得一个最大的势能,并把最可能的平衡加到上面。这就是组织一个良好形势的最大动态丰富性的愿望。接下来的不平衡不是平衡形式的相反意识,而是一种持续的和更加高级的发展。艺术形式通过更加复杂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手段唤起更加深层的感情,由此动态的、复杂的表达更加充分的意念,便可以在非平衡的形式中获得。这种审美心理和创作形式的产生,大大提高了民间美术的美学水平。

(三)审美成为民间美术的主要功能

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并不是原始民间美术存在的主要原因,审美功能是附属于其他功能之中的。而发展了的民间美术,其实用性的功利功能和精神性的审美功能不断交替或转化,其审美功能越来越强大,从而深刻影响了民间审美意识的存在和发展,最终导致纯粹精神审美的完全独立。由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大量的民间美术得以发展。虽然民间美术的最主要形式依然是自娱自乐、自我欣赏,但这也是最大众化、最全民性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有其发展中的弊端,如不会形成职业化、缺乏可重复性,会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但其也具备宝贵的人文性、传承性和稳定性。民间美术中的形式再现是非常主观、重视心灵因素的,它表达了对精神的描写和心灵的关注,是对生活挚爱的一种物象表现。这种精神性的实用意义的创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支撑形式的观念和目的渐趋转化为以审美功能为目的,创作心态也以审美心理为主。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间美术造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源于古老的原始文化,在数千年来的农耕文明中孕育成长,在多民族的文化中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富有民间特色的美术造型体系。民间美术设计意识中所体现的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黑龙江地区民间美术的独特形式、思维方式及审美理想等的形成和发展,都为中华民族民间美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值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 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 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篇4

【关键词】校园;传承;民间艺术;有效性;互补性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经过无数代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创造、发展、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性格、习俗、修养和审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融合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进行,很多曾经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些甚至面临传承、发展乃至生存危机。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状况,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国家各种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种政策、文件逐步出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拥有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在内的4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或迁徙过程中,创造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一直保存延续至今。贵州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相对封闭落后,受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原生态文化状态较为稳定,许多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这里主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有地戏、蜡染、刺绣、银饰、木雕、山歌、铜鼓、唢呐、侗族大歌、芦笙歌舞、苗族舞蹈等,部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然而由于贵州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局面,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贵州人民奋起直追,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两难局面。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且部分民族民间文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新时期,年轻人多靠外出打工发展经济,使得我们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和保护。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为例,以前春节跳地戏时,全村人都围着看,是全村人整个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现在跳的人少了,看的人更少,有时看地戏的还没有跳地戏的人多,大家都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可见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传承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逐渐消亡。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是现代的传播价值。”他指出,多彩和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贵州省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贵州将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力度、保护传承力度、开发创新力度,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现代。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但都限于在民间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民间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觉参与,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是很难做到的。仅靠这些民间文化艺人自觉地去保护和传承,就得牺牲他们的经济利益,更谈不上发展。即使有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民间艺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无法广泛要求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校园传承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补充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一、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条件和优势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多少年来都靠本土艺人自觉传承,与政府行为关系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自觉性逐渐消失,要很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不得不介入其中,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从贵州省目前状况来看,很多教育部门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团体,还是中小学,都是在自觉地进行本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但由于都是自觉性的,并未引起广泛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层面上。部分高校虽然出现了一批研究本土文化的学者,并成立了一定的研究机构或建立了一些小型博物馆,但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校园传承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领导重视,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人力和资金,还需要严格计划、投入和研究,要有组织、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随着贵州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学院或艺术专业,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及学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信息来源广,有可供研究的资金,与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及民间艺人之间都有着很好的沟通渠道,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基础,这是很好的条件。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职业院校发展,政府对高校研究本土文化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优势条件给予了高校继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较大的空间。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都在通过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对本土文化进行调研、发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能够记录、整理和保存一定的本土艺术,只是尽到了知识分子应尽的部分责任。但我们在如何培养适合继承、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艺术的人才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如何培训指导民间艺人、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承和保护地方文化艺术的同时,让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焕发青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还做得不够。只有充分利用校园人才优势和条件,结合本土资源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篇5

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告诉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音乐文化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学生,深入挖掘本地区、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努力掌握民族音乐中各种艺术形式的风格特征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力争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去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财富来开拓学生的精神生活、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及音乐素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完善义务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思南人,开发、保护、推介、弘扬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义不容辞。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思南县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音乐艺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特别是花灯曾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是思南人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是中华音乐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枝艳丽的奇葩。据初步统计,思南目前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1000多首,民间器乐60余种,独奏、重奏、合奏乐曲百余种,歌舞24种,戏曲、曲艺11种,其中很多是集歌、舞、乐、说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别具一格、魅力无限。推介和传承本乡本土的民族民间文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强烈的爱乡爱家之情,更可以陶冶情操,发展民族音乐,繁荣校园文化。

流淌在思南民间那些绚丽多彩的民族器乐和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思南县少数民族热情豪迈,自信乐观,喜鼓乐、好吹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以鼓、钹、锣为代表的打击乐器,以唢呐为代表的吹奏乐器都是土家族、苗族所特有的器乐代表,也是民族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活动也非常丰富,大型的就有20多种,其中以春节庆祝丰收为主。据史料记载,思南民间花灯音乐从唐代就开始发展,并代代相传,历史极为悠久,各种活动项目、节日内容都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充满人情事理、生活习俗、艺术特点和民族风情,别具情趣。这些均有助于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思南民族民间音乐中,能够把《风花雪月》这样具有美好意境和充满想象的音乐艺术,谱写成如此哀婉动听的乐曲来,实在是少有!关于风花雪月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而思南的《风花雪月》是什么呢?我们收集整理出思南版本的哀婉乐曲《风花雪月》:

篇6

【关键词】民间艺术资源 产业化 路径探索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产业化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和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越来越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文化市场更加繁荣,而且也促进了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河北省是北方汉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其汉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特征鲜明、丰富多样、历史久远,最具发展和研究潜质,所以对其产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资源化发展现状

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经济市场对文化行业的冲击,河北省目前正面临着许多珍贵的民间艺术资源处于一种被闲置、甚至几近流失的境地,如不及时发掘和发展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资源将会逐步消失。这些民间艺术资源一旦流失,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便是无可估量的。就河北省而言,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唐山的皮影戏就作为河北省唯一的民间艺术形式,进驻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河北民间艺术的独一无二的魅力。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产业化的成功范例,但对于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研究,尤其是对于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方法。若能形成系统性的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体系,必将会为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产业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从而进一步带动该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河北民间艺术资源状况

河北民间艺术资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魅力,发挥着它的作用,在服务经济建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凝聚民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功效。

地方戏曲。河北省拥有许多古老的传统戏曲。评剧就是在河北省境内莲花落子的基础上创新产生的,初创于清末民初,1935年定名为“评剧”并盛行全国,至今久唱不衰。除此之外,在明清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弋阳、昆山、梆子、二黄等戏曲形式,也先后在河北盛行。40年代末,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河北地方剧种除评剧外,还有河北梆子。目前,在河北流行的剧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安国老调、平调落子、新颖调、横歧调、哈哈腔、唐剧、唐山皮影等等。剧种多达30多个,其中河北土生土长的就有26个。

民间舞蹈。河北省民间舞蹈蕴藏丰富、绚丽多姿,素有北方汉民族歌舞之乡的美称,据统计全省民间歌舞达150余种。民歌:吹歌是河北省独具风格、广为流传的民间器乐吹奏形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演奏主要以唢呐为主,配以管子、笛、笙、板胡等和锣、鼓、钹打击乐器等,在风格上可分为冀中、冀南和冀东三个流派。

山歌。主要流行于北部燕山山脉和西部太行山区等地,由于地理和自然环境的接近,河北境内的这些山歌同晋西北的小调、内蒙古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无论从形式和风格上都有类似之处,风格粗犷、高亢淳朴、热情豪放。

小调。亦称小曲,曲式结构多样,内容有反抗阶级压迫及外族侵略的激昂悲壮的战歌,也有表现节日喜庆、轻快活泼的歌曲,还有多种委婉细腻的抒情歌曲。

乡村古民乐。河北乡村古民乐长期活跃于河北境内民间乡村,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主要有:保定涞水县的南高洛古乐、廊坊市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邢台市广宗的太平道乐、巨鹿道教音乐班打醮科仪音乐、军卢村音乐等。这些种类音乐的共同之处是以为宗旨,以民间音乐为表现形式,被誉为僧儒道三家并用的庄重典雅音乐。这些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是河北省乃至我国民间艺术资源的瑰宝,它们以其古朴、优雅、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民间资源的宝库中独放异彩。

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从国内外发展现状来看,国外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研究早于我国,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进程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竞相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作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关于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研究也日趋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讨和落实的重要议题。在这方面,我国西部、云南及浙江等地走在了前列,但河北省内进行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研究,还为数不多。我们可以结合河北省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出适合该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规律和路径,科学有效地促进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进程,这将对河北省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该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它不仅可以使河北省内的民间艺术资源得以挖掘、拯救、保护和传承,繁荣河北省文化艺术事业,更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促进和带动河北省区域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从而达到一举双收的目的。

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民族艺术在我国艺术大花园里奇葩独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古老的乡土人文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文化,河北省地处华北中原,民间艺术形式种类多样,但普遍具有北方汉民族文化气息浓郁的特征,可以此为优势,打造河北民间艺术形象和品牌,通过科学手段研究总结其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首先,要以历史悠久、资源较为丰富、地方特色较为浓厚的地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其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尊重其艺术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形成品牌特色;民间艺术资源普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所以,以某一个区域作为民间艺术资源的试点,形成特色形象,推出特色品牌,是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可以以保定或唐山等区域为试点,了解发掘现存的民间艺术资源,就以保定为例,因为保定自古便是燕赵文明的重要传承之地,其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

篇7

关键词:阳泉;迓鼓;研究;探析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62-01

迓鼓,始创于北宋熙宁六年,因起初是迎敌的战鼓而得名。阳泉市平定县,位于太行山右中段,地处冲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迓鼓发源于此。到了元代,迓鼓戏流入了民间舞队,成为当时民间节日活动中一种新的娱乐形式,迄今已历经900余年的历史。迓鼓以它雄浑的鼓点,独特的舞姿,精练的方土白话,简捷明快的曲调,直爽、泼辣、生动的表演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阳泉市平定县素有“文献名邦”之誉,自古以来民风清简,好尚文章。平定迓鼓保留了成套名目齐全的古典锣鼓乐曲牌,奇特美丽的演阵路线和巧妙多变的阵法图案加上古老的舞蹈套路,让迓鼓不仅成为当地古代庙会和祈雨祭神等活动中不可替代的迎接神驾的仪仗乐舞,同时又是民间闹元宵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

迓鼓鼓声如雷,敲的“闹哄哄” “欢声雷” “偏聒噪”。风土篇中一节有记载:“上元前后三日祭官,灯火辉煌,鼓乐喧闹,里人扮演杂剧相戏。”宋元诗人陈与义的《元夜》〈卷十三、七一〉中写到:“急啷啷元夜值,暖溶溶风景奇,闹吵吵亚鼓喧天,明晃晃金莲遍地。”明代文学家朱有在他的《黄钟解花荫》 散套中描绘元宵盛况:“放烟火,烘烘接太微,舞迓鼓,欢声似雷。”清朝俞越的《茶香室续抄》卷七中有:“宋人乐苑,有衙鼓格图。”这些文献记载足以说明迓鼓对人文的影响。

历史上,迓鼓在上会迎神中担任锣鼓仪仗,其表演形式百姓喜闻乐见。但随着传统意义上的庙会的消失,迓鼓失去了大部分的生存空间。为挖掘民间迓鼓艺术,1982年在阳泉市平定县文化馆的组织下,有关部门开始对平定迓鼓进行挖掘整理工作。历经5年后,基本掌握了平定武迓鼓的历史渊源、成套锣鼓曲牌、演奏的方式、舞蹈的套路、阵法的线路和图案及其演变的方式,及人物、脸谱、服装、道具等相关细则,并整理编写了《平定武迓鼓》资料本,而且在1993年被入选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

2010年,中央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共命名了963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正是由于迓鼓,阳泉市荫营镇榜上有名,它是阳泉惟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乡镇。现代迓鼓在一代代迓鼓艺人不断的努力改革和更新中,在继承原有的演绎风格和曲调编排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众多民间传统音乐、民间舞蹈表演素材,不断汲取本地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长,不断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新素材,在表现内容上更加的因时制宜、丰富多彩。对迓鼓的传承和发展是迓鼓艺人的梦想,也是他们对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贡献。

迓鼓是一种历史悠久,兼含说唱、音乐、表演、舞蹈诸元素在内的综合性民间表演文化艺术。它所使用的乐器蕴含着该地区人们对音乐欣赏与生活审美的理念,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迓鼓有着成套的锣鼓乐,断非一般的元宵锣鼓,它保留了奇特而神秘的古代复杂华丽的演阵路线图案和开阵的诀窍。

平定迓鼓保存了一整套的古典锣鼓曲牌、耍回套路和演阵图案。成套名目齐全的古典锣鼓乐曲牌,奇特的演阵路线和巧妙的阵法图案,以及古老的舞蹈套路,是平定地区古代祈雨和上会等活动中不可替代的迎接神驾的仪仗乐舞,同时又是民间庙会、闹元宵活动中重要的娱乐形式。表演时演员各自都背插单旗,女角饰“梅花脸”,极其类似宋杂剧中“装孤”的表演特征,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迓鼓是研究古代军中阵法鼓乐、探索宋杂剧表演形式和民间迎驾祀神风俗的重要标本,同时也为民族民间古典锣鼓乐以及古代祀神乐舞提供了颇具价值的重要资料。

在历史的长河中,迓鼓作为上会迎神的锣鼓仪仗盛传不衰,所有演员既是伴奏者又是舞蹈者,演员所持的打击乐器同时又被视为战场上的征战兵器。从迓鼓保留的古典锣鼓曲牌、相应的耍回套路以及奇特的演阵诀窍、图案路线和表演的程式来看,它的鼓点和阵法是研究探索古代军中演阵和鼓乐的历史资料。

由迓鼓的文、武殊途而发生的表演特色和艺术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变异,对于研究民族民间歌舞是如何兼收、怎样并蓄古代歌舞及其流变的规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动历史资料。这些对于我们认识探索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推进新时期文化艺术建设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篇8

[关键词] 中国民间美术 高校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课程 素质教育

中国民间美术的内涵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深厚积淀,是我国先民智慧的结晶,最能代表华夏文化的民族性。并且,因地域不同而形貌各异。它是由人民群众根据世代相传的民俗、民风而创作的,带有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回归。并且,成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术创作形式。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念、民俗习惯、文化心理的产物,能够折射出不同历史时代的审美特征和创新意识。因此,它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且还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它虽然源于传统概念上的下层社会,但却与贵族社会的宫庭艺术一起成为构成中华民族一切美术样式之母,并以其深厚的美学底蕴和文化蓄含吸引了全人类的注意。[1]

将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课程纳入普通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意义

1.民间美术欣赏课程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念。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普通人群接受美术普及教育的机会逐渐扩大,但与此同时,接受过中国民间美术教育的当代青年却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不但不理解,甚至拒绝接受。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受到图像技术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笼罩着时尚光环的欧美、韩日的“卡通艺术”形象,而拒绝接受来自于本民族的民间美术作品。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皮影”艺术介绍给学生,可学生的第一反映则会是“好丑啊”等等,由此可见,我们民族的民间美术成就已经面临了巨大的危机,如果任由这种危机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我国民间美术传承和受体的断绝。因此,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既是对我国民族民间美术最好的保护,也是提高大学生艺术品位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举措。

2.民间美术不同于美术学院的“院体”式美术。

民间美术是由普通劳动者直接创作的,基于民间审美的基础上,依托于民间文化的意识形态,并为满足劳动者生产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创造的美术形式。这种朴素的美术形式,无论在其形态、样式、种类还是涉及的范畴都远远超出了一般美术。王朝闻先生说:“民族民间美术当作一种供研究的资料,它对民俗学、艺术史或美学史等学科,都拥有轻视不得的重要价值。”[2]中国民间美术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更是具有很高的文化学术价值,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宗教、民俗、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内涵,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道德寓意,能够直接表达各种美好理想,弘扬优秀的人生理念,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发挥个人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3.民间美术欣赏课程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教育肩负着传承文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科,作为高等教育的学府,理应担负起传承和教育的重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也明确规定:“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可见,各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以便在深化改革中,重组、创新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学科,并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资源,以推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本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

中国民间美术课程的设置对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1.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拓展了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

目前,很多高校的美术欣赏课程依然沿用旧有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也主要以传统的中西方古典艺术作品为客体。无论是专业美术教育课程设置还是公共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中都还没有将中国民间美术及相关内容纳入教学大纲之中。陈孟昕、张昕等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学研讨会综述》中谈到:“……倡导全国所有高等院校积极地、紧迫地以民族文化整合心态来认知自己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应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及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我们不能把学术看成单一的文本化、学院化、单向化的封闭研究形式,也不能让学术脱离开活态文化的研究,我们应当使学术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作用,让保护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保持文化健康和有朝气地发展。”[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拥有种类繁多的民间美术样式,足能够为新的教育课程体系提供详细的教学文本和现实资料。因此,在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应该根据不同省份所拥有的民间美术资源,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中国民间美术所涵盖的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哲学等知识内容结合所选择的民间样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深入浅出的讲解,这种教学办法,将有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也是新时代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种举措,不仅可以充实高校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将促进中国民间美术的进一步发展。

2.民间美术欣赏课程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形式。

把中国民间美术作为课程引入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环节中,对传统的、单一的欣赏型教学形式是一个重大突破。中国民间美术的类别多种多样。因此,要求与之相应的教学形式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学校教育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深入到民间美术的创作基地,亲身考察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资源,并通过拜访民间艺人及其作坊,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到民间艺人的创作环境和生存状态。此外,学校也可以邀请创作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来学校举办学术讲座或给大学生作现场示范教学,充分展示其创作过程与技巧。通过以上的教育形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他们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认同感,提升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3.民间美术欣赏课程适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

高校素质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民间美术内容进入中小学美术课堂已经被国家以教育政策文件下发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2000年教育部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中、小学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内容要达到课时总量的10%-20%,体现民族特色,充分发挥我国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由于在普通高校中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教育的缺失,致使许多毕业后任教于中小学的大学生很难适应或者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10%-20%的中国民间美术课时量。因此,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课进入高校教育体系将有助于缓解这种矛盾。

4.民间美术欣赏课程与高校的其他课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民间美术的生活味、鲜活感等特点,是其他专业课程所不具备的,也是所有美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中国民间美术走进高校课堂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不同专业的教育内容,活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摄取中国民间美术的营养,大学生能够激励自己创造出与民族感情血脉相连的优秀成果。中国民间美术也可作为“学院美术”的补充,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创造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形式感十足的当代绘画作品打下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当代文化、生活观念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与审美观念受到巨大的挑战,许多曾在我国民间艺术史上享有盛名的本土艺术形式遭受轻视,面临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将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对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唤醒民族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普通高校的美术专业已开始进行民间美术的研究与探索。如:西安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的自由视觉方向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始探索将中国民间美术样式与当代视觉表现方法相结合,定期组织教师学生考察全国各地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并将这一教学方式纳入该校教育体系中。并且,该校还成立了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用于对陕西民间艺术的发掘与研究。虽然如此,但相对于大多数至今仍然对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抱有漠视态度的院校,这些局部的改变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希望能通过本文引起有关院校的重视并在这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使更多的大学生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民族文化精神的熏陶,传承民族文化,为华夏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族民间美术通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5.

[2]王朝闻.王朝闻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0.

篇9

河南省商丘市是一个民间艺术大市,拥有众多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构成中原地区文化母体的重要分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商丘市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民间艺术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在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亦暴露出传承体系不健全、产业运行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审慎对待。笔者在几次走访王公庄画虎村时,除了对其发展的速度、现有规模及运营模式等产业发展核心问题表示赞叹,另一方面也考虑其将来的发展趋势,作为文化艺术产业,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继承与创新,画虎村目前的现状为大力开拓虎画及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来说对于该产业所依托的民间艺术门类本身艺术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和提高所做出的“软投入”相形见绌。

关键词:中原地区;民间艺术;产业化;现实意义

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源泉。我国的民间艺术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界和全人类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是民间艺术大省,民权王公庄画虎是全省有影响和地位,产业化有一定成效的民间艺术门类。本文选择王公庄画虎村作为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对象,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访谈、实践探索等方式,访谈了包括民权县北关镇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和画家艺人,基本摸清了民权虎画的资源价值、传承传播与产业化现状、面临的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大众文化消费的变化,提出一系列思考及新的发展方式。以期以民权虎为典型案例,寻找和探索商丘地区民间艺术产业化提供可操作和可借鉴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和模式。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并且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民众生活融为一体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不仅有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斑斓多姿的无形文化遗产,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风俗、民族体育活动等,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也成为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尤其在中原及广大的西北地区,得以保留下来并持续发挥价值的民间文化形式多样品类齐全,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发展,农民对农业生产力的单纯追求逐步转变为对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式的追求,民间艺术的受众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艺术的传统功能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而变得模糊化、边缘化,呈现出新的意识形态。农村民间艺术的需求由个体转向共求,其作用也由单纯的精神生活抒发转向运用民间艺术观念思想的表达转为艺术形式的多维性表现。当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功能特征发生了新的方向,从单纯的农民精神生活抒发转向市场化、产业化。民间艺术充当起农村娱乐产业制造的推手,其特殊的形式语言、表达方式为农村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作用,鲜明地确立了不同地域农村的文化特征。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被各种媒体广泛传播。此时的地方民间艺术在农村产业化建设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方式。

也有人认为,能实现经济价值的民间艺术固然是好,但是一味追求民间艺术产业化,很容易将那些比较难实现经济价值但同样珍贵的民间艺术逼入死胡同,反而不利于民间艺术的整体发展。如今的民间艺术主要是缺少一种氛围,民间艺术要生存和发展,主要还是靠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组织的重视才能支撑下去,产业化的各方条件都尚未成熟,言之过早。针对这种观点,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艺术门类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了生存空间,但大部分民间艺术还有着深厚的土壤,能够在农村产业结构市场化的背景下谋求新的发展。

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民间艺术受到其从属性的制约,逐渐失去活力,面临着生存困境,民间文化正受到来自商业社会外束文化的冲击。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许多人脱离了维系生活的土地到城市中谋求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尤其是工业化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原有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方式很难适应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可以说,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脱离导致其加速衰落。

通过对王公庄画虎产业发展个案进行探究,进而联合商丘地区其他的民间艺术门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虞城县的花木兰传说、柘城县的大仵民间舞蹈和李秀山泥塑、商丘市的四平调、睢阳区的火神祭祀、睢县的二夹弦等。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要重点打造“华商之都”文化品牌,围绕“商”字做文章、谋发展、求振兴,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认为:“艺术作品毫无疑义应走近普通大众,他们有这样的文化权利也有这些需求。但现在的艺术创作,似乎还没有把面向普通百姓、进入寻常人家作为目标或方向。出现在展览会、博览会、画廊等场合的作品,大都指向特定受众。进入市场领域的作品,主要是按商品的游戏规则在流动。”因此,民间艺术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该艺术门类本身的传承与发展,而且也极大地丰富并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要发展传统艺术文化,首先是这种文化对于接受者是否有价值。目前不少地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希望能够保护传统文化,但是能够真正发展传统文化的就没有多少。文化的传承很大的程度上属于说教,没有实质内容。而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结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成为一个产业的保护促进方式,渐渐成为共识。当代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民间艺术产业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民间艺术指明了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 庞向辉.“画虎村”的变与不变[J].农家参谋,2010(07).

[2] 郭俊华.小画笔画出大产业[J].村委主任,2010(03).

篇10

关键词:豫东花鼓舞 观赏 朴实 形式

花鼓舞这种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在南方的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尤为普遍,其他省区如山东、湖南、湖北、陕西、河南等也有分布,狭义的花鼓是指以安徽凤阳花鼓为代表的一类民间歌舞,与此类歌舞有相似性质的还有山东的鞭子鼓、山西的晋南花鼓、陕西的陕南花鼓。广义的花鼓主要流行于南方的一些表演性歌舞,往往采用花鼓为伴奏乐器,但自身不击鼓,由打击乐队伴奏,如安徽的花鼓灯,湖南的地花鼓、江苏的苏南花鼓等等。“庆丰花鼓舞”即属于广义花鼓的一种,属于群体性表演,是豫东地区民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系统性的舞种。它采用锣鼓伴奏舞蹈的形式,汲取了花鼓的特色内涵,又结合了豫东的风土人情为其增添了艺术特色,形成了集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风土人情于一体的独具一格的舞蹈艺术形式。

豫东“庆丰花鼓舞”是流传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的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所在地区命名,故又称“梁园花鼓舞”。据商丘市梁园区群艺馆副馆长、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邢伟志介绍说:“梁园花鼓舞历史悠久,民间一直流传着‘南有凤阳花鼓戏,北有梁园花鼓舞’的说法。” 可见“庆丰花鼓舞”与“凤阳花鼓”也有着一定的渊源,不仅集合了花鼓艺术的文化灵魂,还受本地区域文化、地理环境、风俗民情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豫东风格特点的舞蹈。

一、综合表演,观赏性强

“庆丰花鼓舞”的表演包括男扮角色、女扮角色、锣鼓乐手,通常都是围场而舞,四周用多面彩旗围出场地,由锣鼓乐手敲打开场,吸引招揽观众,在两名“翎子手”的指挥串演下,相继完成规定的舞蹈节目。“庆丰花鼓舞”的表演全部在传统锣鼓打击乐的伴奏下来完成,演员们随着鼓点节奏的变换,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技艺性强。

除此之外,还综合了多种表演元素,将舞蹈、音乐、武术、杂技,甚至是民间美术、工艺刺绣、雕塑等加以吸收和融合,形成一种以舞为主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活动,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比如在舞蹈造型“娃娃山”、“顶花”、“麒麟送子”中就揉进了很多民间杂技的技巧。他们在围鼓表演时进行着跳、跨、翻、转,以及下腰拿顶、劈叉等技巧,颇有古代百戏的一些遗风。不仅其舞蹈动作有一定的杂技性,击鼓还有一定的技巧性,挥槌击鼓的技艺十分复杂,动作娴熟、花样繁多、变化新奇。而且人们在听鼓看舞的同时,还要挤进人群观赏农民们自己巧手扎制的工艺制品。如惟妙惟肖的麒麟,色彩斑斓的伞和扇子,以及形态逼真的花车……反映了劳动人民喜美、爱美的心理。

演员的化妆采用和服装则体现了戏曲的特点。为了增添幽默喜庆的效果,化妆多采用丑角脸谱的画法,分别用红、白、黑色油彩不规则的涂抹脸上,形态夸张搞笑。服装颜色多用大红大绿,男角头顶包头,女角头顶红花,具有一定的民俗特征。而在“老汉推车”、“老汉送女”和“彩婆挖笊篱”中,又能见到角色反串所带来的喜剧色彩。

“庆丰花鼓舞”因其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综合性特征,使它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炯炯闪耀着人民群众的聪明和才智,展示着传统民间艺术的光泽和创造性的艺术结晶。

二、刚柔相济,朴实大方

“庆丰花鼓舞”的最初创建与表演都是农民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因此表演内容和形态都是贴近大众生活的,符合民众的审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村的封闭性赋予了劳动人民淳朴的性格特点,同时“庆丰花鼓舞”也形成了自然、朴实大方的舞蹈特征。此外,“庆丰花鼓舞”自创立以来由于受本地区的社会历史生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豫东人民倔强、敦厚、善良性格的影响,舞蹈表演形成了粗犷、奔放、热烈、诙谐、幽默等特点。

由于河南商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交通上是苏、鲁、豫、皖的 “四省通衢”之地,属河南省的东大门,这里已成为中西部结合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南北及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中心地区。因此商丘“庆丰花鼓舞”深受安徽、山东、江苏及周边省份花鼓舞的影响,兼融了东西南北各地方舞蹈的风格特征。其舞蹈特征则是刚柔相济,无论是在节奏上,还是舞姿上,既有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的意蕴,又有西洋摇滚舞的风格,既有北方刚劲豪迈的特点,又有南方柔美娇羞的风格韵律,素有 “东方摇滚”的美誉。在“庆丰花鼓舞”的表演中,如“翎子舞”、“大翻跟头”、“猛虎出洞”、“顶花”等节目中动作夸张,技巧难度大,质朴豪迈,刚劲挺拔;而在“莲花盛开”、“仙女望月”、“仙女过桥”中的旦角则又注重内敛,舞步轻盈,形态娇羞;“彩婆挖笊篱”中的彩婆形象则是闹而不乱,表情丰富,俏而不荡,活跃着整个舞蹈的气氛。

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庆丰花鼓舞”是典型的民间广场艺术,其表演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并不是一成不变,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1)节目的安排:花鼓舞的表演节目虽具有一定的程式性,但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既可连场演出又可拆开来演。主要是根据表演的时间长短要求和场合场地的变化来决定,然后将个别节目进行合理组合串联表演。

(2)表演的场所:“庆丰花鼓舞”的表演场所也不是严格要求的,既可以在固定的场所围场而舞,又可以沿街游动表演。既可以在田间广场,又可在市井街头进行表演。

(3)动作的变化:其舞蹈动作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中有传统的部分,也有即兴创作的部分,除了基本的左右跳动舞步做连接外,各种队形变化、技巧的数目也都可以随意安排,灵活的变通加强了表演性与艺术效果。

“庆丰花鼓舞”以其虚拟夸张的生活动作,绝妙的高难度技巧和生动的象形模仿,集武术中的功夫、民间杂技的技巧和戏剧中的服装、脸谱形象为一体,深受广大劳动群众的喜爱而绵延不绝,流传至今。

“庆丰花鼓舞”属于花鼓舞蹈的一种,采用锣鼓伴奏舞蹈的形式。汲取了花鼓的特色内涵,又结合了梁园浓厚的文化底蕴及自身的特色,为其起源、发展和繁衍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豫东的风土人情又为“庆丰花鼓灯”增添了艺术特色,形成了集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风土人情于一体的独具一格的舞蹈艺术形式。

“庆丰花鼓舞”经过了百年以上的传承和发展,在民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以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豫东地区人类发展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M].中国ISBN出版社,199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