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合规经营举措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合规经营举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健康稳定 转型 合规需求
一、保险市场合规的现状
“合规”是由英文“compliance”一词翻译而来,2007年9月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制定的《保险公司合规管理指引》中明确指出:合规是指保险公司及其保险员工和营销人员的保险经营管理行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监管机构规定,行业自律规则、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
放开保险市场后,保险市场早已不再是人民保险一枝独秀时代,多家保险主体纷纷进入,保险市场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市场竞争是非理性的竞争,部分企业在重规模、速度,轻效益、质量的经营思路下,过度倚重费用激励的管理方式,引发了各个层级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逐,形成各企业多元化的价值观。在市场上,手续费率和可用费用率成为市场行为的指挥棒。通过各种方式套取费用,用于商业贿赂和谋取私利,“小金库”、账外账的问题屡见不鲜。以保费论英雄、依靠铺设机构、争夺资源拉动增长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保险业全行业的“粗放型”管理的行业特征。这种粗放型管理和恶性的竞争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仅是各公司违规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也导致了行业“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的状况,企业经营效益差,更重要的是这种违法违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行业的信誉,公众对保险行业没有信任度,保险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受到影响。
(1)市场的不规范和非理性竞争。如前所述,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的不规范与无序竞争,各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主要采取了拼手续费、拼价格、拼费用等低级的非理性的竞争手段,导致了费用的不合规现象的大量出现,导致了从承保到理赔的主要经营环节的违规行为的大量出现,财经纪律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这种恶性的竞争,价格的混乱状态也导致客户的购买心理变为谁的价格更便宜就去哪里买,市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当市场处于一种粗放型发展状态时,这种现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
(2)监管力度不足和违规成本低。监管力度不够,违规成本低,从外部的监管来看,各地保监局人力有限,面对众多的保险主体与3~4级的分支机构,只能选择问题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机构进行检查,达到以点代面的目的。开出罚单的金额还不足以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没有检查到的机构经营管理者仍心存侥幸;从内部的监管来看,各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没有实施深入的问责,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往往流于形式,或文过饰非,或姑息迁就,事后处罚基本上以教育为主,下不为例,违规的成本过低,造成经营管理者没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违法违规的后果的严重性。
(3)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淡薄是关键因素。保险业各主体尽管考核机制不尽一致,但最终结果都是在要经营效益的同时,还要考核基层公司的保费规模、市场份额。各级经营管理者在发展与合规的尺度的把握上差异较大,部分经营者在市场不是完全规范的前提下,为获取更多的保费,更大的市场份额选择了违规经营。
二、合规经营对保险公司发展的影响
保险市场不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保险市场的初级阶段所决定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保险市场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种转型将推动内外环境的变化,合规经营将成为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将加快企业合规化的进程,转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1)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合规风险。近年来,保险投诉、行政处罚案件逐年上升,凸显出合规管理对保险公司规范经营和保险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几年来市场的无序竞争,全行业都付出巨大的代价,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行业的形象与声誉。加强保险合规管理不仅成为当前保险业规范经营的当务之急,更是全行业的共同认识。
(2)有助于保险公司防范声誉风险。由于保险公司各级机构及员工的违规行为,使公司遭到处罚,不仅经济利益受损,同时会使高层的管理人员陷入尴尬的境地,使员工和客户的信心和忠诚度削弱,并造成公司重大的战略举措被迫放弃或搁置。监管处罚只会造成一时的财务损失,更重要的是耗费巨大精力、财力建立的良好声誉会遭到腐蚀。而当合规成为公司的一种文化,成为员工与经营者的共同理念,违规行为将成为众矢之的。
(3)有助于保险公司发展自身的合规需求。出于短期经营业绩的考虑,一些保险公司的业务部门对保险监管政策采取抵触和规避的态度。而当市场转向规范,作为市场主体的保险公司为了获得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并设置合规部门后,不仅不会抵触和规避,而是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会在公司内部宣传合规理念、培育合规文化,使之成为公司的基本经营理念。当合规成为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时,保险监管的政策将变得易于执行。
(4)有助于锁定管理者的合规责任。公司的经营决策是掌握在公司管理层的手中,合规部门对公司的经营决策行为没有否决的权利,但它有权将发现的违规事项不受阻碍地报告给公司更高层级的管理人员。公司的各层级的管理者都是违规风险的首要责任人,没有任何理由来逃避承担责任。
(5)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合规自觉性。合规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员工知悉监管规定与内控要求,便于提高员工的主动合规意识,增强员工的合规责任和合规自觉性,降低过失违规与主动违规的概率,进而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合规的从业人员队伍。
(6)有助于公司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保险公司建立合规部门后,上传下达有关监管政策和信息将由合规部门来完成。它要负责向公司管理层报告最新的监管政策,提供有关合规建设方面的合理化建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合规培训,确保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精神,及时发现主堵塞公司管理中的漏洞。
三、加强保险公司合规管理的措施
虽然,各中资保险公司已借鉴国际金融业的经验,开始重视合规管理机制和设立合规部门的重要性,但目前,合规管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合规经营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依法合规还只是留于表面。保险业的合规管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议实施以下措施:
(1)构建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建立合规第一防线。内控建设与风险防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有效的组织保障和科学的运行程序,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保险监管部门要总结这几年来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出台相关的合规管理指引,为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指引,改变以往哪里出现问题治哪里的治标不治本的局面。保险监管理部门在保险公司经营全过程监管,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更要分析违规背后的成因,光堵不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要协调相关部门来解决,从而规范市场行为,从根本上避免违规问题的再度出现。保险公司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不断更新,上下保持紧密的沟通,使经营活动做到有规可依,不给违规行为留下可乘之机。
(2)提高管理者的合规意识,有效落实对管理者的问责制。企业管理者的内控合规意识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经营管理者具有决策权,经营者的观念决定企业的发展思路。要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要着重于对管理者进行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教育,要将树立合规观念、强化合规意识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业绩观,筑牢合规思想防线,坚守合规经营底线,这样保险企业才能朝着健康发展的目标前进。过去存在的很多违规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是问责机制尤其是对管理者的问责机制的缺失,违规成本过低。乱世要用重典,矫枉过正。在合规的过程中,要严肃处理违规问题,强化问责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最主要的是建立各级机构的管理者对严重违规行为承担第一责任人的制度,要将领导干部的任免与晋级与合规经营有机结合,提高违规成本,筑起依法合规的防火墙。
(3)加强企业合规培训,培养全员合规文化。在全行业、全员范围内开展深入的合规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绩效观以及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将合规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努力培育公司的合规文化,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在依法合规经营的思想上达成高度的统一。积极倡导和营造“以合规为荣,以违规为耻”的作风环境和文化氛围。制度不能改变人,但文化可以改造人,培养公司的合规文化的同时,也将培养出一大批合规经营的人才。
(4)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通过保险公司内部的各类监督审计以及合规部门的建立与建设,健全组织架构,充实管理与专业人员,充分发挥其合规监督的职能。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司内外部审计的结果促进企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推动审计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全员的力量,对违规事项可以进行举报,实现全员的监督管理,对举报事项查实后切实进行处理。信息技术力量是合规管理人员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进行合规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利用信息技术将内控合规和风险防范工作系统化。要实现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将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从内控合规的角度提出更为完善的业务需求,完善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同时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可以实现一些非现场的监督与检查,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分析、汇总,从而使合规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成为可能。
(5)提高产品性能与服务,提升客户的消费理念。保险公司的竞争与其产品的同质性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各家公司产品性能上没有太大的差异,所提供的服务也基本一致,经营的是完全竞争型的产品,而不是具有垄断性的产品。为此,人保公司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要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方面入手,开发有特色的产品,提供有特色的服务,从而形成异质性(别人不能复制)的产品,避免更多的竞争,给公司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争取到更多的利润空间。新产品的开发要适合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有增加值的服务,要符合客户的真实需要,是真正的“标新立异”的经营。对消费者来讲,保险也是一种商品,能够在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又能有实惠的价格,优质满意的服务,这才是消费者的首选。通过产品与服务的特殊性、优质性,才能吸引消费者,从而转变消费者过去购买保险货比三家,只比价格的消费理念,使其更看重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品牌与服务等方面的软实力,综合性地进行判断选择。当客户的选择标准回归理性时,以价格、手续费等非理性的竞争手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必将从另一种角度推动保险公司的合规经营。
篇2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一、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双失灵”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分析
农业保险是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作为世贸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一项“绿箱”政策,农业保险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在我国,农业保险却陷入了困境,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趋势。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不断减少;农业保险费率居高不下;农业保险的经营长期亏损;农民不愿投保,农业保险展业困难。
(二)“双失灵”是造成农业保险困境的根本原因
我国农业保险困境的根本因素是制度问题,在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着严重的“双失灵”现象。
1.市场失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转换为规范的商业保险公司以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商业性农业保险模式并不适应农业保险的特点。一是商业保险的高收费与农民的低收入存在矛盾,农民没有交费能力;二是农业保险存在高风险率、高费用率、高赔付率的特征,追逐利益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规避也就不难理解。因此,农业保险自身的特点使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即农业保险缺乏竞争性,存在非排他性和利益外溢现象。正因为此,对农业保险采取商业性经营模式会导致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及其商业化经营的实践共同佐证了一点,即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政府履行弥补市场失灵的职责,而我国政府却长期处于缺位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业保险的举步维艰。
因此,要使农业保险走出困境,关键和首要的问题是制度设计。农业保险制度设计应以政府为主体,突出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性,改变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现状,通过建立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将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二、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
各国发展农业保险的模式大体可分为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市场主导型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分别以美国和毛里求斯为例进行说明。
(一)美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办农业保险,采用的是政府主办、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发展模式。美国政府依据《联邦农作物保险法》,通过提供巨灾保险(属基本保障水平)、扩大保障保险(属较高保障水平)、集体保险和非保险作物保障计划四大险种,取代政府救济计划将农业生产者纳入农作物保险计划。并规定不参加政府保险计划的农户,不能得到政府其它计划的帮助。在运作模式上,目前农业保险的管理机构是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与风险管理局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要负责全国性险种条款制订、费率拟定、业务指导和检查,开发维护软件、预测农产品价格等,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经营管理费补贴和再保险。政府还承担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以及农作物保险推广和教育费用。1995年起,美国政府为了鼓励部分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为开办农业保险的19家公司提供其相当于农业保险保费的31%的补贴,并提供农作物保险免税、比例再保险和超额损失再保险等政策扶持。2000年美国农业保险补贴平均占到纯保费的53%,保费补贴额平均达6.6美元/英亩,农作物巨灾风险推行强制性保险制度并补贴全部保费,其他皆为自愿选择。投保农民当年农作物收成因灾害减产25%以上时,可取得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最高赔偿金额。1981—1988年间,美国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开支达42亿美元,赔付金额与投保金额的比例高达14:1。1989-1999年10年间,联邦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财政补贴总额累计达到108亿美元,仅1999年一年就达到22.4亿美元。2004年美国各家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收入保费41.9亿美元,其中政府对农险的补贴为24.8亿美元。此外,政府还给予免税和法律支持。虽然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的补贴昂贵,但是政府仍认为这是比救灾计划和政府直接经营更经济的做法。
(二)毛里求斯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毛里求斯的糖业保险基金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一项成功的农业保险模式,该模式具有四个鲜明特点:第一,效率高。由于该基金只承保一种作物,业务简单、单证费用低,加之计算机管理程度高、工作人员少,因而效率很高,其费用率仅占保费收入的7%(多数国家这一比例为15%—20%)。第二,费率拟定科学化。为防止风险不均质而导致逆选择,该基金设计了多达100个档次的费率体系,费率体系的高度差异化能激励生产者努力耕作,以改善自己的费率档次,从而达到少支付保费又能获得较大保障的目的。第三,投资收益高。基金的投资收入约为业务费用的150%,投资收入的50%用于基金积累,能够相应减少农民的保费负担,增强基金抗巨灾的能力。第四,商业化运作。虽然政府在基金建立初期承担支付工作人员工资的职责,而且政府要求强制投保,但到目前,该基金从原保险到再保险完全采用商业方式来运作。
虽然世界各国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都不尽相同,但政府的基本扶持方式大致相似,即主要采用法律保护、政府行政指导、财政资金支持、减免税费业务发展与农业信贷衔接等措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多农业发达和不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法律制度就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优惠政策以及具体补贴比例进行规定。如美国和日本分别于1938年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法》,美国于1994年又制订了《克林顿农作物保险改革法》。200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风险保护法》,计划在以后5年内提供总计82亿美元财政支出,补贴农业保险。2002年美国又通过了新的农业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决定在未来10年内给农业拨款1910亿美元,较目前实行的补贴增加了80%,在价格支持和收入政策、农产品储备计划、出口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国内农业安全、教育研究和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政府补贴政策和相关的法律制度支持,各国的保险经营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才得以蓬勃发展。
三、适合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设计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原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和扶持非常少,我国的农险法律建设滞后、核算办法、税费扶持等政策不配套的状况没有扭转。《保险法》第155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但至今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在我国,农业保险只免交营业税,其他方面同商业性保险一样,国家尚无配套政策予以扶持。这就造成了仅仅依靠商业性保险机构独立经营农业保险,而我国政府补贴和扶持缺位的情况。
(一)构建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
从对美国和毛里求斯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首先是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农业保险的顺利进行。我国虽然已于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但这只是一部规范商业保险的主要法律,并不适用于农业保险,对农业保险也并未有具体的规定。因此应尽早出台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农业保险法》应明确规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性和非商业性特征、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及组织形式等;规范农业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资金管理原则、政府支持方式等,并用存款比例、负债比例、流动性比例等经济指标调控其运行;《农业保险法》中还应对政府行为予以约束,对政府的作用和农民的参与方式进行规范,避免由于地方政府的随意性或财政困难而忽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超级秘书网
(二)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制度
1.设立专门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由于我国农民收入低和保险意识差,因此由政府成立专业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引导农业保险发展是比较切合我国实际的。政府支付一切经营管理费用,采取强制保险,并享有免税待遇。除了专门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还应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合作社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突破单一格局,向多元化发展。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提供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费率补贴和亏损弥补等,缓和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目标与农业保险效益低的矛盾。
篇3
1森林保险发展的问题
1)参加森林保险的面积较小。当前,由于林户对森林保险的认知不正确,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小规模种植林户,他们的森林保险意识非常低,在他们的意识中,森林保险就是白白地给保险公司钱,对自身的林业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这使得森林的参保率非常低。此外,担心保险公司“骗钱”,当自己的林业出现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不能按照规定给予赔偿,所以参保积极性较低,使得我国参加森林保险的森林面积较小,森林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也受到影响。2)森林保险经营效益较差,保险公司亏损比较严重。大数据法则是保险业得以生存的根本,只有在参保额较多的情况下,风险才能得到有效分散,保险公司才能得以生存。但是,面对我国森林参保面积较小的情况,许多参保的林户都是林业风险高发产户,森林风险的发生率较大,保险赔付率也会相对较高,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1]。同时,保险公司在经营森林保险业务的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在业务量较少的情况下,其自身的生计难以保证,导致其经济亏损比较严重。3)森林保险产品供给不合理。受到森林参保面积较低以及我国森林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的完善情况较差等因素的影响,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提高保费的方式来保证自身的经营效益,但是,这会让投保者的经济负担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林户与林业生产企业的参保意愿,反过来进一步抑制了森林保险业的发展。同时,森林保险公司没能根据林户的实际需求设计科学的保险产品类型,导致林户的林业生产不能得到针对性的保障,从而降低他们对森林保险的需求。
2基于森林保险发展问题的建议
2.1加强森林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
由于我国森林保险的提出和实践时间比较短,许多相关的法律条款与管理规范都还有待完善,而法律制度是森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区分和分配森林保险参与各方权益的重要依据,所以,我国立法部分需要结合森林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加快森林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中,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森林保险立法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明确森林保险的投保方式,参保者的权益以及保险公司的责任、义务,规范森林保险投保程序。同时,明确森林保险中的政府扶持性质,调动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森林保险管理的相关部门、林户、林业企业等参与者的积极性,为森林保险的纠纷提供法律依据,促进我国森林保险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开展。
2.2加强政府对森林保险行业的扶持
森林保险虽然是一项商务活动,但其存在很强的政策性,是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其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帮扶。首先,国家应该针对我国森林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给出切合实际的政策扶持倡导;其次,各省市、地区可几何当地的森林发展情况和财政状况,给予当地的森林保险最大的财政帮助,下拨一定的财政帮扶资金;再次,在立法中,应当将各省市地区政府对森林保险的扶持责任加以明确,防止部分政府随机进行森林保险支持或不进行扶持,影响当地的森林保险发展,从而给环境绿化也带来影响[2]。
2.3提高森林保险宣传力度
森林保险的参保率低的重要原因便是人们对森林保险的了解较少以及对森林保护的不重视,认为森林发生灾害的可能性非常低,投保就是浪费自己钱,或担心森林保险不靠谱,森林出现保险事故后不能按照约定给予补偿,所以不愿参与森林保险。所以,必须加强森林保险知识的宣传,促进林户对森林保险的正确认知,从而转变他们的森林投保观念,提高他们参与森林投保的意愿,逐渐提高森林投保率,减少林户的经济损失。比如,各地区的政府单位联合林业管理部门开展森林保险宣传活动,利用林业局官网、公众号、微博等推广森林保险知识,还可借助区域广播(如村广播、小区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进行森林保险知识宣传,印发森林保险小册子发放给林户。此外,在组织林户学习森林养护技术时,积极向林户介绍森林保险知识,促进他们对森林保险的认知,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森林投保意识,逐渐提高森林保护力度。
2.4森林保险公司加强经营策略的优化
森林保险公司的经营与营销策略也是我国森林投保率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政府能够给予森林保险公司一定的政策倾斜,但是他们自身的经营策略的优化也十分重要。面对我国当前的森林投保情况,森林保险公司必须加强森林保险业务的营销策略改进和保险产品的优化,为广大的林业企业、林户提供满足他们投保需要的保险产品,逐渐扩大自身的保险业务量。比如,森林保险公司可采取与政府部门合作经营的方式,给予参与森林保险的林户、林业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以硬性条件来提高自己的客户量[3]。此外,笔者认为森林保险公司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优化自身的经营模式:1)采取森林风险分类分型方式,改善森林保险产品的供给。就目前森林保险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森林保险公司没有对森林保险业务进行细化和优化,导致在开展保险业务营销工作中,没有根据树种、树龄、森林面积、地区等设定与之相对应的费率,而是采取统一费率的方式。2)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保险业务服务质量。保险公司的森林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必须基于“遵纪守法”原则,不可出现国家法律规定,损害林户利益的行为。
篇4
一、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客观挑战
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既会产生积极影响,创造许多新的机遇,也会有许多不利影响,带来客观挑战。据中美商会提供的文件显示,作为中美WTO协议的内容之一,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取消全部外资保险公司的地域限制。同时,未来2至3年间,中国将开放主要城市,并允许外资财产险和意外险保险公司为全国的大规模风险承保。中国同意仅基于审慎原则授予营业执照,不在数量上予以限制。中国将在5年内逐步扩展外资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至团体险、健康险和养老险。中国同意外资可在中外合资的寿险公司中拥有50%的所有权等。由于中国保险业尚处于不发达阶段,一旦全面开放,中国保险市场将可能面临着外资保险公司涌入的挑战。
挑战之一: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总体上来说,国外保险公司从资金实力、产品开发技术、展业方式、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大大强于国内保险公司。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申请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外国保险公司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最少具有30年以上的经营历史,递交申请前一年年末的资产总额不得少于50亿美元,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而事实上,已在中国开业的20家外国保险公司,以及目前在中国设有202个代表机构、申请等待营业执照的外国保险公司,其经营历史和资产总额条件均大大超过人民银行的这一基本要求,许多公司的经营历史都在百年以上,资产总额大都在几百亿美元,甚至几千亿美元以上。与外国几百年的保险发展历史相比较,中国的保险业仍十分幼嫩。1998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为1.57%,居世界第五十五位;保险密度为12美元,居世界第六十位。就保险公司而言,中国保费最高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8年其保费收入为人民币530亿元,最少的公司年保费收入不到1亿元①。由此可见,当前中国保险业的整体水平与外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此外,中国保险业的差距还在于缺乏一个完整的人、经纪人、公估行等中介机构体系。各保险公司在保险种类设计、精算水平、核保技术、经营手段、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旦中国入关会暴露出国内保险公司在营运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特别是管理水平、风险处理技术、科技运用水平、资金运用能力、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差距。
挑战之二:民族保险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先进保险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外国保险公司与尚不成熟的中国保险公司同台竞争,这无疑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竞争压力。在税收方面,外国保险公司享受着“三减两免”(三年减税,两年免税)的优惠条件,所得税为15%,而中资保险公司需要缴纳33%的所得税。在资金运用方面,外资保险公司的投资可涉足股票,房地产、贷款等,资金运用率普遍在85%以上,而中资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运用渠道相对来说非常狭窄,资金运用率只有10%。这样外国保险公司可以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低税收的优势,通过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保险佣金抢占市场,对中国保险公司构成一定的威胁,造成业务流失,市场份额下降。此外,现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经营区域、业务范围上受到严格限制。地域上,只能在上海、广州两地。业务上,服务的对象为外国人和三资企业不能涉及团体业务。组织形式上,从1996年以来,在华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人,只能与中方组建合资公司,不可以独资形式经营。而中国国内的保险公司,即使是区域性公司,经营地点也通常不限于一城一地,而能辐射周边地区。业务范围只分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并无销售对象的限制。由于中外保险人并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保险公司因而能分得部分保险市场。中国加入WTO后,落实国民待遇原则,这些限制都将烟消云散。可以预见,随着保险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保险公司对国内保险市场的冲击必然会逐步升级,并压缩民族保险业的生存空间。
挑战之三:保险监管面临改革。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使我国保险市场上竞争主体不断增加,成份愈益复杂,给政府部门对保险业的监管造成一定的困难。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在保险市场管理上对内资和外资的保险机构必须一视同仁,不得薄此厚彼,这不仅包括业务范围的一致,而且还包括管理法规的统一。从而要求保险监管尽快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采取以偿付能力为中心的松散监管。这就给保险监管机构带来了较大的监管难度,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标准。
挑战之四:要求现行的有关保险的法律法规作出修订并予以完善。现行的《保险法》对合资、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并未作出细致的规定,如应如何评价其偿付能力,在华境内保留多少额度的保证金,20%法定分保比例是否适用等实际问题都应明确。此外,现行《保险人管理规定(试行)》和《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也应对中介机构的组织形式作出调整,以适应保险市场组织制度的需求。
挑战之五:资金外流面临潜在可能危险。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聚集了大量的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具有较强的金融特征。外国保险公司带来的外资数额是相当有限的,相反却可以在中国国内保险市场上通过收缴保费的形式聚集资金。依照我国目前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根本无法控制外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也无法限制其投资收益转移出境,从而影响我国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挑战之六:造成保险人才的流失。由于外资保险公司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较优厚的福利待遇,较强的流动性和较为灵活的分配制度等优点,对国内优秀的保险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且,为了弥补对国内市场了解不足的弱点,外资保险公司常常以较高待遇吸引当地高层管理人员。这使国内保险公司感到了人才流失的压力,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等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二、加入WTO,中国保险业应有的对策
就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而言:中国的保险市场是一个发展历史很短,但具有许多有利发展条件的市场;是一个发展速度很快,但与潜在的市场需求相比,市场的有效供给规模还非常小的市场;是一个有了一定的竞争,但垄断程度还很高,竞争处于低级层次的市场;是一个有了基本的法律制度,但相关的配套制度还很不健全的市场。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有一些不利因素。但总的来看,机遇要大于挑战。因此,当前民族保险业如何把外来压力变为动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有效运用金融保险服务贸易条款,提高国内保险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制定相应的防范和竞争策略,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在开放的区域、开放的数量、组织形式、调控机制、开放的险种、税收政策、费率的执行、保险的监管等具体问题上加以考虑研究,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是中国保险市场加入WTO的当务之急。
对策之一: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保护民族保险业。《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发展中国家确定了一些特殊优惠待遇,允许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特点,制订发展本国保险业的政策目标。在市场准入方面,允许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开放行业和市场,逐步实现保险服务自由化。我国在保险业开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缓冲阶段,将上述政策用足用好,参照国际上不同国家保险市场开放程度不同的经验做法,分步骤对外开放,在一定时间内设置若干必要的防线。如:
———在设立资格上,要从严要求,好中选优,择优录取。对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应设立较特殊的资格要求,如要求其达到一定的经营年限,要求其具有经营国际保险业务的经验,要求其具有较高数量的资产等等,切不能让某些外资保险抱着学习的态度到我国来经营。
———在对象选择上,应考虑国别原则、对等原则、资金实力、知名度、信用度及历史上与我国合作情况等因素,作出合理选择。优先引进那些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保险机构。
———在开放市场结构上,要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结构的特点和各类保险市场开放的风险系数,坚持结构性地开放国内保险市场,即以非寿险为主,向非寿险公司倾斜,相对抑制寿险公司的引进。
———在组织形式上,为了有效地转移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当前引进外资保险分公司已经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引进中外合资形式保险公司的工作。尤其是寿险业务,要采用合资的方式,而且目前应由中方控股,在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放宽限制。
———在经营区域上,特区及沿海城市应逐步开放,另一方面,应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外资公司到中西部地区进行试点,把引进经营性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扩大到中西部地区,以配合我国给予中西部地区关于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
———在业务范围上,应优先引进那些保险经营技术含量高,经营管理难度大的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再保险和新险种等保险业务。对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严格限制其经营范围。
———在保险费率执行上,遵守中国保险监管部门或保险同业公会有关费率的统一规定,确定保险费率的最低下限。对于纯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监管管理部门应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一个统一的最低下限,对违反这一规定的外资保险公司给予重罚或让其停止业务经营;对于附加保险费率,则可允许各保险企业根据自身的营业费用、投资收益、预期利润等因素自行确定,报监管部门批准后实行。
———在税收政策上,要真正遵循国民待遇原则,不给外资、合资保险企业以优惠税率,在适当的时候取消“三减两免”的优惠政策,课以民族保险公司同样的税率。
对策之二: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尽快向国际惯例靠拢。外资保险公司是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对这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无疑有利于促进中资保险公司在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提高。而对于外资保险公司这种经济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监管机关能否进行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
其一,保险监管机关履行好这种职责需要有完善的法律规章。目前,外资保险机构已在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业务运作,然而尚缺乏法律约束,仅有一个《上海外资保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法》中涉及外资保险机构的法律条款也少得可怜。由于目前尚无全国性、专门针对外资保险机构的管理规章出台,制订一部全国性的、专门针对外资保险机构的管理规章及其实施细则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在总结《上海市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颁布有关外资保险机构管理的法规。内容应包括设立条件、资本金、业务范围、保险费率、保险条款、保险准备金、再保险、最低偿付能力、保险投资、报表制度和精算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以及处罚细则,做到有法可依。
其二,由于外资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财务准则和法律意识等方面与国内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其监管还应遵循国际惯例,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组织监管。严格开业审批制度,规定资本金和保证金最低限额,引进那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经营稳健的外资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上,优先考虑采取合资方式进入的外资保险公司;(2)业务经营监管。限定外资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业务种类、保险条件及保险费率等,要求其定期提交业务发展计划,定期审查其营业计划的合法性,检查保险合同的履行情况,监管其偿付能力与违约行为;(3)财务监管。定期要求外资保险公司向主管机构报告财务状况,并于年终报送资产负债表、资产目录、资产运用明细表等。
其三,应尽快建立健全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包括外资保险机构在内的保险同业公会,将保险条款、保险费率和市场竞争的监督权下放给保险协会去同业自律,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作用,使国家的保险监管和行业自律双管齐下,提高监管的成效。版权所有
对策之三:进行保险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在我国保险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对外资保险公司加以一定限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随着经济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保护性措施将逐步取消,任何把希望寄托在保护政策上的想法都是对自身生存能力的削弱。积极的态度应当是把握机遇,进行保险创新,提高竞争能力。(1)以险种创新为核心,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变化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积极推出既适应需求又引导需求的新险种。针对消费者的不同特点,设计多层次、多品种的险种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保险需求。(2)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运用电脑、网络等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进行信息收集、险种设计、费率厘定、风险识别和监督管理等。国内目前信息网络滞后,如果仍维持目前状况,在大量外资保险公司入市后将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我国应大力普及电子化和计算机系统,规划和开发网络保险。(3)积极推进保险服务和保险组织创新,将保险公司由单纯的经济补偿机构发展为包括经济补偿、风险管理和信用投资等功能的综合型组织机构。当前要积极筹措保险业与银行业的融合,以充分利用银行业的诸多优势发展民族保险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保险企业和保险力量。(4)进行营销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人制度,逐步建立经纪人制度,积极发展市场化的展业方式。
对策之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在制定保险产业政策时,应采取优先开放再保险市场,合理保护直接保险市场的做法,这样既符合加入WTO的开放要求,也有助于保护与促进我国保险业。(1)有条件地引进1-2家外资再保险公司,以接受国内各保险公司的分入业务和向国际市场分出高风险业务。(2)由国内各家保险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一家全国性的再保险公司,以接受国内外各保险公司的自愿分入业务和向国际市场分出业务。(3)改革现有中国再保险公司的经营体制和运作机制,使其由现在的国家再保险机构的角色逐步转化为商业性的再保险公司,从而形成再保险市场上公平竞争的局面。(4)加强再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尽快制订与保险法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便对再保险市场运行进行规范和引导。(5)积极稳妥地发展再保险经纪人机构,在引入国际著名再保险经纪人公司的同时,逐步建立自己的再保险经纪人公司,以此增大国内再保险容量。
篇5
机动车辆保险作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重要支柱险种,2006年以来,车险保费收入占产险保费收入比例一直维持在70%左右,且车险赔付率直线上升,且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见表1),经营效益却持续下滑,其经营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非寿险业做大做强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经营机动车辆保险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重心。如何防范和控制车险经营风险,提升车险盈利能力是目前各财产保险公司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承保风险、理赔风险、财务风险、新《保险法》对车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机动车辆保险经营中的风险防范。
2006年-2009年5月江苏省扬州市车险业务发展情况表1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1-5
财险总保费(亿元)
5.54
7.11
8.18
4.52
车险保费(亿元)
3.83
4.98
5.64
3.11
车险保费占比(%)
69.2
70.07
68.99
68.86
车险简单赔付率(%)
82
50
60
54
一、车险承保风险的防范
承保管理是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总关口,承保质量如何,关系到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经营效益的好坏,同时也是反映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致。目前市场上的绝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以追求规模、追求保费为目标,在保源有限增长、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公司迫于业务压力,展开非理性价格竞争,导致车险“高返还、高手续费、低费率”现象愈演愈烈。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一味地追求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向保户开出诸多优惠条件,甚至不惜牺牲公司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对承保质量的高低漠然视之,不仅增大了承保标的风险系数,降低了车均保费,同时也为以后的理赔工作带来诸多隐患,致使承保效益进一步降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个问题:
一是业务基层只要数量不问质量。长期的思维定势,致使业务基层单位思想仍然停留非理性价格竞争上,承保管理环节相对薄弱。面对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压力,“拾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各经营单位特别是基层一线。不符合承保条件的车辆仍可按正常标准承保,部分车辆“套用条款”现象屡禁不止,保户为了“节省”保险费,往往采取“套用条款”投保的行为,变相改变车辆使用性质,从而改变车辆条款适用类别。如:人为将营业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性质承保、家庭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承保,由此虽然实现了保费收入的增长,但业务质量参差不齐。
二是承保政策执行力不够。目前核保工作基本上局限于要素核保,不验车承保。基层展业单位对验车承保重视不够,对投保车辆根本不进行检查验车,片面轻信投保人的表述,而核保人员又无力顾及,造成诸多风险漏洞。
因此,车险迫切需要在经营上实现由大到强、由量到质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合规经营,防范风险,实行有效益的承保政策,提升风险选择能力,提高保费充足性,推动业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一是合规经营,严控违规风险。开展合规经营教育,树立效益第一的意识。随着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保险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手段单一、经营数据不真实、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影响了保险业的科学发展,为止,保监会以保监发[2008]7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要求合规经营,规范市场秩序。江苏保监局贯彻落实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推出五项监管新举措,重拳规范车险市场秩序,实施了“四高”(业务非正常增速高、展业成本高、综合赔付率高和市场不良反映呼声高)指标为核心的产险分支机构分类监管办法,建立了保险公司月度监测指标制度。根据月度监测获取的数据将各产险分公司分为低成本扩张型公司、低成本收缩型公司、高成本扩张型公司、高成本收缩型四类,并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通过检查式调研、约见谈话等方式,进一步分析其成本偏高的根本原因,对存在违法违规和恶性竞争行为的公司,坚持从严从速查处,有效防范了系统性风险。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也从6月20日起降低手续费用,商业车险10%-12%。保险公司要自觉遵守行业自律,特别是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公司要引领市场,降低违规经营成本,规范市场秩序。
二是提升承保定价能力,是要通过业务风险识别能力的加强,提升定价体系的精确度,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主动甄别风险,进行选择性承保。解决业务结构问题,首先要进行动态盈利性分析,通过分析,甄别客户的盈利水平,配合承保政策、销售费用和服务资源,形成对风险的主动选择能力,推动业务结构改善。首先是制定科学的承保政策,目前人保财险公司按业务盈利能力高低,将业务分为A、B、C、D、E、F六个风险分类,结合对各客户群具体险别业务的盈利分析,明确各客户群的效益险种,根据客户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大效益险种的营销力度,限保亏损险种,提升业务整单盈利能力。全力巩固A类业务,积极发展B类业务,有效提升C类业务,控制D类业务,重点管控E、F类业务,提高优质业务续保率。通过精细化分析对险别进行细分制定差异化的承保策略。江苏省目前商业车险理赔赔信息共享平台已建立,各公司承保转入业务(F类)时通过平台逐单查询商业险上年出险次数,并严格根据费率规章使用系数。出险一至二次不得使用无赔款优惠系数,出险三次上浮10%,四次上浮20%,五次及五次以上上浮30%。二是要严格执行统一核保制度,加强核保力量,树立核保工作的权威性,防止病从口入。三是确保原始数据录入真实可靠,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加强考核,落实责任制,为业务数据的积累和业务分析奠定基础。四是做好数据分析,对公司的车险经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做好业务风险的预测,以提高承保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并通过费用差异化配置,有效进行风险选择,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车险理赔风险及防范
车险赔款支出作为保险公司最大的经营成本,赔付率过高,车险经营效益压力很大。赔款未能及时兑现保险公司规定时间内结案赔付的承诺,造成理赔难的局面,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车险理赔工作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近几年汽车走进了普通家庭成了代步工具,随着车辆的巨增和新驾驶人的不断涌现,交通事故也随之而增,当前有效报案数增速和已决赔案数量增速已达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人保财险公司处理已决案件呈高速增长态势,每月平均处理赔案超过100万件,出险率不断增高。
二是三责险赔付率持续上扬,其中人伤案件赔款占比逐年增大,案均赔款居高不下。涉及人伤案件的诉讼也呈上升趋势。
三是理赔关键环节管控不严,现场查勘过程的粗放管理,加上部分理赔人员素质不高、原则性不强,把关不紧,增加了理赔水分。
四是保险欺诈行为不断扩散,道德风险有蔓延的趋势。
上述问题的出现有悖于现代保险公司注重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终目标。加强理赔管控,提升理赔工作水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强化理赔关键环节管控,挤压理赔水分,提升车险盈利能力,使业务发展及服务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匹配。
1、加强理赔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一是把好队伍的入口关,强化培训。选择高素质人员充实理赔队伍。强化理赔专业技能建设,提高理赔人员的综合素质。实行专业岗位任职资格制,初中高定损员的权限管理和初中高核赔人员的专业化管理。二是完善理赔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理赔业绩量化考核体系,提高理赔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三是持续开展理赔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和警示教育。
2、加大车损险查勘定损力度,把好理赔第一关。车险的经营好坏与现场查勘力度有直接关联,提高现场查勘率,加强查勘定损环节时限管理,强化第一现场查勘要求:一是对单方事故采取快捷服务程序处理的案件,第一现场查勘率包括复勘事故第一现场查勘率必须达到100%。二是出险后未及时报案和有疑问的案件必须查勘第一现场,对于汽车修理厂代办的案件必须和被保险人或事故当事人联系,核实出险情况和复勘事故第一现场。三是对关键时间和关键车型出险的车损案件,当场报案的必须查勘第一现场,如未当场报案的,要复勘第一现场。关键时间如:下午一点半左右,晚上七点半左右;关键车型如使用年限8年以上的老旧车型等。四是建立健全理赔后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定损复查。查勘案件复查率不低于10%,核损案件复查率不低于3%。五是加强对异地代查勘案件的授权,车损超出一定数额的案件要派出高级别定损员前往出险地查勘定损。六是规范定损标准,强化报价和核损管理,坚持能修不换,不能修则换的原则,区分合作与不合作4S店,严格理赔定价标准,努力提高定损的准确性。
3、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疑似虚假案件的调查,严控通融案件,建立支公司赔案反制性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安驻保险公司警务室的建设,加大打假防骗的工作力度,提高打击效果。对有疑问的人伤赔案中的户口性质、被抚养人的情况及有明显伤残评定不合理的认真调查,申请重新进行伤残评定。对重大欺诈骗赔案件的查获给予特殊奖励。
4、加强人伤案件的管理,挤压不合理赔付。近年来人伤案件赔款逐年增大,其中医药费、死亡伤残赔款也是逐年增大,人伤案件的案均赔款居高不下,1-5月江苏人保财险人伤案均赔款22411元,同比增加4261元,增长率为23.48%。如何挤压人伤案件的水分是今后理赔工作的重点。一是要成立由理赔部负责人、医疗专家、医疗跟踪人员组成的医疗跟踪、审核小组。对涉及人伤的案件进行跟踪服务,提前介入,对医疗及用药方案、费用标准等与医院进行沟通,并及时告知保户。并要示跟踪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医院,询问伤势和伤者的职业及工资收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对涉及人身伤残和死亡案件的被抚养人、伤者收入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重点加关注10级伤残的。三是严格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和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进行医疗费审核,严格剔除赔案中不合理费用,对医疗专家进行相关考核,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5、增强车险未决赔款管理能力,提高数据准确性。未决赔款的准确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综合赔付率、利润率等指标,直接影响车险经营成果。建立未决赔案长效管理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车险未决赔款管理,定期与保户联系,了解案件进展及时对车险未决赔款进行修正,使其与赔款相近,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防止车险未决赔款估损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车险经营效益。
三、车险财务风险防范
车险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应收保费的风险、成本归集不合理的风险。防范财务费用风险要从源头抓起,降低车险经营中的各项成本,将综合成本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1、强化分险核算工作,确保车险经营成本的准确归集。目前直接费用间接化、间接费用平均化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各险种间费用分摊不均衡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要从源头提高费用归集的准确性、合理性,真实反应经营情况。一是实行销售费用的差异化配置,以增强风险选择能力,将费用向优质业务、优质客户群倾斜,切实提高销售效率。二是推进车险理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提高理赔效率,降低理赔成本,提高理赔资源利用效率。要重点解决在车险赔案中不合理列支各种行政管理费用问题。
2、全面推广车险“见费出单”,加强应收保费管控,集中清理存量应收。严格管理和考核机制,全面规范应收保费管理。
四、新《保险法》对车险的风险防范
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保险法》,关于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条文有了明显的增加,这既是法律对当前保险业主体关系地位的调整,也是当前保险业务经营中尤其是理赔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体现。因而如何顺应《保险法》的要求,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的内部理赔流程,提升理赔服务能力和速度,降低理赔过程中发生的诉讼风险,是车险理赔所面临的新课题。
篇6
【关键词】内蒙古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
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是一个农牧业大省(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对内蒙古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内蒙古正处于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牧业的关键时期。农业保险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业产业升级所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内蒙古开展的农业保险以政策性保险为主。
一、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保险的必要性
首先,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降低农牧业风险、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需要。内蒙古气候受蒙古和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很大,西部地区是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十年九旱、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稳定和农牧民收入增加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构建完善的农牧业保险体系,建立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分散转移分摊机制,是提高农牧民抗御风险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其次,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内蒙古的农牧业正处于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政策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将农牧业保险与金融信贷结合,可保障经营者合理的收益预期,促进信贷对农牧业的支持,保险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经济损失分担机制,有利于延伸农牧产业化链条,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再次,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完善政府调控手段的需要。2007年来,内蒙古充分利用保险机制,通过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畜牧产品的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不断提高主要粮食品种及重要畜牧产品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特色优势农畜产品保险产品,对农牧业生产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最后,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最近几年,发达国家通过对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高额的保费补贴,对经营管理进行支持,不断提高保险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中的地位,来提高本国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农业保险补贴是市场化的农业支持政策,属于世贸组织认可的“绿箱”政策范围,因此,应在此制度框架内予以充分利用。
二、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概况
2007年,内蒙古被列为全国首批6个试点省份之一,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给予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具体业务交由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华联合内蒙古分公司和安华农业内蒙古分公司三家公司承办。承保范围包括小麦、玉米、大豆3大类农作物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当年3大类农作物承保面积占实际播种面积的40%。目前,内蒙古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保险责任范围、保障水平确定原则、保险费率和保险补贴比率、经办机构、业务区域划分都做了详细规定。内蒙古农业保险范围,种植业涉及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养殖业涉及能繁母猪、奶牛和生猪。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内蒙古农业保险规模不断扩大,承保农作物面积与参保农牧户数量不断增加,保费收入和补贴金额逐步提高,覆盖面日益增加,摸索出“政府组织推动、商业模式运转、公司自主经营、农牧场乡村网络支撑”的经营模式,成为农牧民防灾减损,化解生产风险的重要渠道。
三、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蒙古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
1.系统性风险特征,使得市场主体太少
内蒙古地区自然条件差,大部分地区位于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农牧业生产很难规避农牧业生产的系统性风险,导致保险机构潜在理赔率较高。农业保险具有利润低、风险高等特性,使得保险公司缺乏进入农牧业保险市场领域的动力,造成农业保险供给乏力。目前,内蒙古只有4家保险公司承办保险。并由政府机构进行了区域划分经营,依靠行政力量进行市场的资源配置,制约了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提升。”
2.产品结构单一,承保率偏低
近几年来,虽然内蒙古的农业保险有了较快发展,但农业保险市场真正为农牧民所普遍欢迎的险种并不多。特别是养殖业保障范围较窄,没有开发针对畜牧业主要饲养品种的保险产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保险利润低,风险高,农业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没有拓展适合于地方性特色优势畜牧业的险种,而是急于开发其他险种来分散农牧业生产风险。且目前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提供农业巨灾保险产品。
3.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限制着农业保险的供给
农牧业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使得交易成本普遍比较高。内蒙古农牧地区地域分散,小户经营的比例还比较高,再加上交通不便,通讯落后,因此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判断、保险核保难度较大,运营成本高,并且进行定损和理赔的难度较大。风险控制难度较大和业务管理成本较高,制约了农牧业保险大幅推广的潜力。
(二)内蒙古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1.农牧民收入低
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农牧业保险需求存在强相关性。相对于偏低的农牧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保险费率较高,参加保险时所需缴纳的保费,相对于农牧民的收入仍然很高,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即使有参保的意愿,也缺乏购买的实力。特别是对于没有政策性补贴的险种,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率对农牧民来说仍然是很重的负担。
2.农牧民保险意识淡薄
目前,内蒙古地区的农牧民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对需要提前提交保费以防备未知风险的农业保险还不能充分理解,保险意识淡薄。农牧民对政府救济的依赖心理也很严重,政府提供的援助救济补贴,使农民认为既然受灾后有政府救济,就没必要参保。此外,个别保险公司无理拒赔、拖赔以及惜赔等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使得农牧民虽有需求,但投保的积极性并不高。
3.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和方式的影响
目前,内蒙古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土地基本是按户均分承包,且划分零散,小规模生产格局特点使农业保险需求减小。并且由于农户自给性需要和种植的多样化产生了一种内在风险调节和分担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的经济影响,在在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
(三)缺乏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撑
1.财政补贴不及时、规模不大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要靠政府的积极倡导和财力支持下才能开办起来,目前,内蒙古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实行中央、自治区级、盟市及旗县四级财政补贴90%保费,农户自缴10%;养殖业保险中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由财政部补贴50%,自治区级财政补贴分别为35%、20%、20%,盟市、旗县财政各补贴10%;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的影响,有些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承保积极性。此外,内蒙古财政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品种,种植业保险与养殖业保险品种不平衡。种植业保险占比重大,养殖业占比重小,而且养殖业保险补贴覆盖范围小,没有将畜牧业主要饲养品种纳入自治区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
2.政府的意愿同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存在较多差异
当前,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推动,这项工作的成效,主要是看参保缴费覆盖面扩大程度、保险赔付款增加幅度等方面,这同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性企业,以盈利性为目的开展业务是不一样的。显然,政府的意愿同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存在较多差异。
3.缺乏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
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开始实施,但《农业保险条例》仅对农业保险进行一些原则性规定的制度安排,但内容还不够细化,缺乏一些具体的规定,对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特征仍然有所回避。农业保险经营一直缺乏具体指导,不利于农业保险规范化、制度化。
四、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宣传农业保险消费意识,拓展农业保险销售渠道
一方面加强保险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针对农牧民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较差及存在侥幸心理的特点,基层政府和保险公司应通过宣传栏、培训班、会议、微信平台等形式宣传农业保险,树立农牧民的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鼓励自愿参保。另一方面,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方式,以规避“逆向选择”风险。特别是针对参保意愿不强的养殖业保险,更宜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
(二)开发适合实际的农牧业保险产品,提高补贴力度
保险机构应根据内蒙古农牧业生产需求,特别是当前农牧业现代化时期的生产经营需求,研究制定农牧业保险保障标准,拓宽保险范围,开发保险品种,创新保险服务,适应农牧民保障需求,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多层次风险管理需求。还要根据农牧区实际,科学设定农牧业保险查勘、定损和理赔方式,例如引入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做到快速查勘、理赔,提高保险工作效率。此外,针对内蒙古广大牧区季节性灾害频发,而养殖业保险保障范围相对较小的情况,应鼓励保险机构加强针对牧业、牧民的保险市场需求调研,积极开发适合地方特色牧业发展的需要的基础母羊、肉牛、肉羊、马、骆驼等保险产品,降低养殖业风险。针对内蒙古政策性养殖业保险承保率偏低的情况,积极扩大潜在保费规模,提高承保比例。在扩大种植业承保范围的同时,要提高种植业保险的补贴水平,可以考虑实行各盟市、旗县差异化的补贴政策。
(三)健全对保险机构的扶持与约束政策
《农业保险条例》确立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设计为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模式,因此政府应为农业保险机构创造必要的经营环境与条件,研究和探索对农业保险提供各类服务和各种补贴的方式与方法,对保险机构适度提供一些管理费用补贴,降低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适时引入市场机制,更好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在现代农牧业建设背景下,各级财政应为积极进行商业模式探索的保险机构及时提供基础建设等投入的支持。此外,规范保险公司经营行为,防止保险公司造假套取财政补贴
(四)开展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黑龙江省的做法,研究探索建立合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首先要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可以将实力雄厚的再保险公司引入内蒙古,开发契合实际的再保险产品,然后引导经营农业保险的企业,向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分散直保市场风险,降低保险公司经营压力。政府应对再保险业务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
(五)制定地区规章制度,改善政策法律环境
在国家农业保险法细则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内蒙古可以因地制宜,详细制定本地区的规章制度。用法规形式确立政府、农户、保险公司等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和作用,使进入农业保险就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刘春艳,吕喜明.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J].经济论坛,2012(2)
篇7
[关键词]有效保险监管,监管理念,监管实践
有效的保险监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机制,是解决保险市场失灵的手段,它既体现了法制化和程序化的监管理念,又是适度的、经济可行的、技术先进的监管实践活动,随着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和保险监管理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和演进。
一、有效保险监管理念
(一)有效的保险监管是动态监管
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监管趋势更多采取动态监管,即对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管。随着保险公司外在经营环境以及公司自身的保险技术、管理水平、业务发展以及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状况不断变化,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也会不断变化,有效的保险监管也应该是动态的保险监管,即不断发展的监管理念、不断完善的监管体系、不断改进的监管手段和不断创新的监管方法,以有效防范化解保险市场出现的风险,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稳定和高效率。
(二)有效的保险监管理念体现了依法监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保险业进行监管必须依法监管。为了保险业和被保险人的整体利益,必须保持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一贯性,以实现保险监管的有效性。保险监管以法律为依据,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并保持依法监管的持续性和一贯性。同时,有效的保险监管工作应严格遵照工作程序进行,既体现在监管机构内部进行程序化,也体现在对监管对象进行外部监管工作的程序化。
(三)有效的保险监管体现更高的监管实践要求
有效的保险监管是适度的、经济可行的、技术先进、保证市场公平的监管实践活动。有效的保险监管,既追求市场效率又兼顾市场公平。从追求市场效率讲,有效的保险监管必须是适度的,过度监管会导致监管成本提高,影响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积极性,束缚保险业发展,影响保险市场效率提高;监管不到位会导致行业系统性风险积聚,造成保险市场的无序和混乱。因此,有效的保险监管必须是适度的、经济可行的,即使保险市场的收益与成本差额实现最大,使保险市场效率达到最优。从兼顾市场公平讲,有效的保险监管必须能实现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实现保险监管“公平、竞争、稳定、高效率”的监管目标。
二、影响保险监管有效性若干因素分析
我国的保险监管在结合保险业发展实际基础上,充分吸纳和借鉴了ICP原则,并在监管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但有效保险监管理念和实践却仍与预期目标存在距离。
(一)有效保险监管前提条件不充分
根据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的核心监管原则(ICP)阐述:有效的保险监管,依赖于国家良好的经济金融政策、恪尽职守的监管机构和符合行业发展实际的一系列健全完善的金融法律框架。首先,在良好的金融政策和制度环境及法律框架条件下,监管机构可以行使其职责,保证监管质量和有效性。其次,经济发展、法律规范和适应行业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起支持作用的市场条件。第三,保险监管权威性和可信性,需要在保险市场的参与者心目中树立。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险监管的独立性:保险监管者的权威和强制力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严格的法律保护,应该具有超脱政府和其他政治力量的强制性权威,在进行保险监管工作中具有较为独立的职能和实施权利,并在法律中有明确界定;保险监管者必须有足够的监管资源,包括人员、信息技术、财政经费;保险监管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而这些前提条件在目前条件下都是不完全具备的,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保险监管有效性的实现。
(二)影响保险监管实施有效性的若干因素
有效保险监管,除了要具备上述前提条件外,若取得良好实施效果还需要更多基础条件。在我国实施有效保险监管的基础条件尚不充分,还有许多制约因素。
1.有效保险监管理念不成熟
我国引入有效保险监管时间不长,有效保险监管所体现的依法监管、动态监管、适度监管等先进监管理念尚不成熟,体现为:一是保险法律体系不完善,部分法律条款内容缺乏合理性,监管机构内部工作职责的界定不清晰,个别部门工作职责存在交叉,协调不够;二是受监管经验、监管技术与监管人员等多方面因素限制,保险监管偏重静态监管,监管机构和保险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现金流测试和资本充足性等先进的动态偿付能力监管方法应用少,对保险公司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等方面监管力度不足,容易导致行业风险积聚。三是监管不到位和过度监管。首先,由于中国保监会承担引领行业发展和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的双重职责,在监管实践中,监管机构无法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造成监管低效;其次,其他外部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某一内容重复检查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重复监管问题,多年来形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既无形提高了监管成本,又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第三,由于保险监管是一种外部监管和行政行为,保险监管部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二者职能错位,一旦保险公司出现问题,监管当局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容易导致将合规性监管变为对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微观直接干预。
2.保险市场约束作用不明显
市场约束是市场内生性监督机制,能对保险机构予以全方位的监督约束。我国目前保险监管实践中存在:一是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不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透明性关系市场各方利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取决于投保人的信息的真实性,而由投保人的道德风险所形成的信息虚假则是行业普遍现象。二是披露信息利用度不高。市场参与者,特别是投保人对保险公司披露信息的理解程度、反映态度,影响信息披露的效果。由于保险知识缺乏、市场不成熟等原因,具有良好信息披露的保险公司并未获得实质性受益。三是信用环境软约束。由于监管不到位,某些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违法违规现象既逃脱监管处罚,也不受市场惩戒,市场参与者逆选择行为会获取最大利益,保险公司高管人员违规成本低,存在违规“冲动”。
3.市场退出机制未有效建立
是否具备适当的市场退出机制,是衡量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保证保险监管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条件。目前,我国保险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但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因经营困难、管理混乱、偿付能力严重不足而退出市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为维护稳定,不愿也不能让保险公司退出市场,面对违规行为,监管机构进行行政处罚时,考虑诸多矛盾、利益等因素,犹豫不决,监管低效。没有市场退出机制,就会形成政府对保险公司的隐性担保,实施市场退出则须动用公共资源,以尽可能让问题公司继续经营,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低效,风险进一步加剧,不断增加处置成本,最终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4.监管人员工作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IAIS对监管人员有具体要求:监管人员应具有足够的技能和经验,要受到有关利益冲突规定的约束。我国保险监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与有效保险监管原则要求有一定差距,体现在:一是宏观经济政治分析能力不强,影响监管政策制定和监管工作效果。宏观经济政治环境直接决定着监管政策取向和监管实践选择,也影响某段时期监管工作重点,部分监管人员总是困惑于宏观经济政治形势对保险业和保险监管的影响,缺乏对宏观经济和保险业的准确分析,没有及时监控宏观经济走势及行业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风险识别、监控和评估工作滞后,预警风险能力弱。二是监管创新能力不足,监管滞后于行业发展。虽然许多保险监管人员监管实践经验丰富,但吸收信息渠道不畅,知识更新缓慢,尤其缺乏具有保险精算知识、保险业务知识和熟练驾驭计算机能力的复合型监管人才,在应对不断创新的保险业发展,无法准确度量创新保险产品的风险和合规性,监管创新显得力不从心。
5.监管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我国金融监管实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主要依赖监管联席会议,这就造成监管制度安排的缺陷——监管权力分散、联系会议形式松散、缺乏刚性约束,监管工作沟通和信息交流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银行、证券、保险每个行业的性质、规律和发展阶段都不相同,工作职责和目标各异,在监管实践中难免发生目标冲突;对金融控股集团缺乏监管经验,较难对其总体经营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分割的监管模式下,监管机构设置的广度和层级不够,造成一定监管死角,特别是对保险公司基层分支机构的监管。在保险监管多层次体系中,保险公司、保险消费者、行业协会、独立第三方(如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组织)的专业监管力量和新闻媒体的多方面监管效力还没有充分发挥,没有形成强大的保险市场监督力量。
三、提高保险监管有效性的若干举措
提高保险监管有效性是保险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不仅要在监管理念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在监管实践上也要随着保险业发展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
1.形成有效保险监管文化,转变监管理念
保险监管不仅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监管文化是监管理念和价值观在监管实践中的体现,具有道德规范作用。作为系统性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根植于监管人员的内心,体现在监管工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形成有效保险监管文化,一是要正确处理引领发展和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二者关系;二是要将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和动态监管的监管理念融入监管文化,形成监管人员潜意识;三是转变保险监管人员理念和意识中的计划经济和封闭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政干预的落后理念,树立市场经济理念,杜绝对保险公司微观经营的行政干预。
2.强化保险市场约束机制
有效的保险监管,需要进一步强化保险市场约束机制——保险市场信息披露。一是加快信息披露的法规建设,尽量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让保险消费者充分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提高市场监督能力;二是提高社会公众保险知识和消费意识,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普及保险知识,加强宣传,要求保险公司和行业自律组织对保险知识教育工作重视,只有社会公众的保险知识不断提高,才会最终形成有效保险市场监督;三是适度强调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3.建立有效的保险市场退出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公司破产、被兼并是不可避免的,是市场自我协调、优胜劣汰的结果,是保险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结果。保险监管部门要促进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法规建设,建立系统性保护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制),减少公共资源浪费,但同时也要防范经营者诱发道德风险,大量拓展高风险的保险业务。
4.建立科学的监管人事制度,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
保险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是实施有效保险监管的关键。由于保险监管历史较短,对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保险监管理念、技术和手段的了解、认识和掌握比较有限。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应当健全保险监管机构的教育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方式的专业培训,对监管人员进行教育,提高其素质:一是保险监管和保险业务知识素质,包括监管历史、国内外监管理念与实践发展方向与趋势,熟练掌握动态的、适度的监管技术和手段;二是法律法规素质,熟悉保险法律法规,以及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民商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提高监管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宏观经济分析与把握能力,保险监管不是“闭门造车”,主动培养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变动分析能力,以防范化解宏观经济政策变动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四是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知识,保险监管人员如果没有必备的科技和信息网络知识,则风险预测和风险识别、管控能力就会无法适应保险产品创新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五是综合素质,分析判断、调查研究、语言表达是保险监管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特别是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培养。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还要转变用人观念,拓宽选人视野,完善用人机制,充实一批业务精、政策性强的专业人才,提高监管水平。
5.推进有效保险监管创新
有效保险监管创新应当是与保险业务创新紧密相联的。首先,完善监管流程,从市场准入、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方面入手,对保险监管资源进行整合,体现监管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尽量与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相匹配,通过梳理保险公司的业务线和产品线,实施业务监控和风险追踪。二是推动保险监管方式和手段创新,尤其是提高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适时实施动态偿付能力监管。
篇8
农业保险是管理农业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现代保险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烟叶种植者经济承受力较弱,一旦遭遇旱灾、洪灾、雹灾、虫灾等人类难以驾驭的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巨大,农民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因此,借鉴外国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构建科学的中国烟叶保险框架,对于防范烟叶种植风险,降低灾害损失,确保烟叶基地生产的稳定和烟草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烟叶种植者生活的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农业保险
1.1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金融所的张玉台等[1]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农业保险业务恢复试办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策支持的乏力和体制配套的欠缺,导致在其后的近20年中,除有2年实现微利外,其余18年均为亏损,平均综合赔付率达到120%,保险公司不得不黯然退出,农业保险业务归于沉寂。2004年,“三农”问题得到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均得到发展。农房保险、农作物大棚保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险等农民财产保险方兴未艾,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主要劳动力意外伤害保险、农村学生平安保险等产品悄然推广[1]。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统计,2008年底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亿美元,约占全球农险保费收入的10%,规模排名全球第2位,亚洲第1位[1]。2010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35.7亿元,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943亿元,覆盖农户1.4亿户次,同比增长5%,为2066万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00.69亿元[2]。
1.2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
农业保险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享有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31.73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97.09%[2]。而没有财政补贴的保费在总保费中所占比例仅有2.91%,由于国家补贴的项目范围有限,真正受惠于农业保险的项目少之又少。我国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水平明显过低,其主要表现为:补偿手段单一;农业保险覆盖面不高;农业保险的连年亏损使农业保险的发展明显滞后[2]。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朱敏[3]归纳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保险制度不健全,缺乏立法支持。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和作用,造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农保处于自主经营状态。二是缺乏高效运营农保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严重亏损和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缺位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日趋增大,倘若没有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业务。欧美的做法是通过再保险或农业风险基金等形式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者的风险。但至目前为止,在我国基本没有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与相应的再保险机构。三是农民投保的意愿低。保险市场的成熟程度随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平衡而变化。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如沿海、临河和荒漠等,农户投保者相对较多;而自然灾害风险较低的地区,如中原地带,农户预期损失概率小于投保费率,因而投保意愿很低。四是轻视赔付,重视承保[4]。保险条款规定了赔付方案的唯一性,而行政干预却制定了几套赔付方案,且需要层层审批,手续繁杂,影响投保户的利益。
2外国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起源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遍布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破坏农作物生产的天气事故日趋频繁;另一方面,WTO监管规则推动了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提供补贴,收入保险和指数保险等创新型保险应运而生。因此,全球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旺盛。2001年,全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为65亿美元,2005年达到80亿美元左右,2008年则提高为185亿美元[1]。而在全球农业保险中,种植业保险占据绝对地位。2008年,种植业保险占全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接近90%[1]。全球各地的主导农险产品各有侧重。欧洲以冰雹为主要风险,而美国和加拿大流行多风险产品,日本和美国还存在以全部天气灾害为承保对象的整农庄保险,部分发达地区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出现了新兴的指数保险。
2.1美国农业保险概要
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组织体系和农业保险政策的研究等,微观层面的保险产品(险种)的设计,产品各个环节(销售、定损、测算)资料的收集以及农业保险的市场运作(广告、宣传、推广、培训)等都非常完善,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联邦农作物保险的运作由3个层次组成:第1层次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5],也称风险管理局,负责全国农作物保险的经营和管理。风险管理局除了对农险的管理进行监督外,还用来协调立法机关,以及与民众沟通。第2层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5]。私营保险公司先向风险管理局提出申请,获批后才能经营政府推行并予补贴的农险业务。同时,私营保险公司与风险管理局签署协议,承诺执行风险管理局的各项规定。第3层为农险人和农险查勘核损人[5]。农险人即是销售员,大部分为独立人,为多家保险公司业务。有的私营保险公司自设少量人,只为本公司服务。至于农险查勘核损人员则要经过风险管理局历时2年的严格培训,通过考核取得资格后方能从业。美国联邦政府大力支持农业保险[5],对参加保险的农场主给予纯保费53%的补贴;对参加巨灾保险的农场主补贴全部保费;给私人保险公司20%~25%的业务费用补贴。
2.2日本农业保险概要
朱伟明[6]研究表明,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采取的是政府支持下的互助会社模式,即日本政府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而是对该制度的运行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是国家实施农业灾害对策上采取的经济政策保险。该制度采取3级运营模式:最基层的是市、町、村一级的农业共济组合(农业保险合作社),农民加入农业保险合作社叫做“加入共济”;第2级是都、道、府、县为一级的农业共济联合会(合作社联合会),其接受辖区内的农业保险合作社的保险业务,并将其中的一定比例向农林水产省的农业共济再保险会计处进行再保险,并接受农林水产省的指导和监督;第3级也就是最高的一级是设在农林水产省的农业共济再保险会计处。此外,还设有农业共济基金。日本农业保险形式灵活,采取强制性保险和资源保险相结合的方式[6]:国家以立法形式对主要农作物和牲畜实现法定保险。一旦生产数量超过规定数额,农户必须参加保险。而除了生产作物以外的农机、农房及家庭财产等实行自愿保险。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强制保险或自愿保险都可享受政府的补贴。标准保险费率由正常保险费率、异常保险费率和超常保险费率3个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的界限是通过标准损失率和异常标准损失率来确定的。在超常保险费率中,超过正常保险费率的那部分,全部由政府支付。在异常保险费率中,超过正常保险费率部分的1/2,由政府支付。另外,正常保险费率中也有一部分是由政府补贴的。政府接受共济联合会的再保险,以保证农险的顺利实施。通过再保险机制,赔偿的责任由农业保险3级组织共同分担,保额比例分别为[6]:共济组合10%~20%,联合会20%~30%,政府50%~70%。如果遇到特大灾害,政府则承担80%~100%的保险赔款。
2.3法国农业保险概要
法国农业保险主要由商业保险、郭嘉农业灾害保证基金和法国国家再保险公司3个部分构成。法国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农业风险中的可报风险。而对于不可保风险带来的损失,则由国家农业灾害保证基金进行补偿。此外,法国国家再保险公司对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具体提供比例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2类保险。比例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将其保费的一定比例分保给法国国家再保险公司,后者再按比例承担相应的风险。溢额再保险是保险公司自留风险不放,但当超过一定数额时,风险由法国国家再保险公司承担。法国以经济作物烟叶的互助保险最为成功[7]。法国政府立法保障农业保险,强制保险主要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以国营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农民自发建立农业合作保险组织;实行免税赋、低费率和高补贴政策,保险费补贴比例高达50%~80%。另外,设立农业巨灾保障基金,大灾发生时,同时提供止损再保险。
2.4加拿大农业保险概要
加拿大通过3方缔约(联邦、省、农民)来实施农作物保险[7]。政府制定政策、参与管理,补贴纯保费的25%、管理费的50%和再保险保费;各省设立本省的农业保险公司,承担纯保费的25%、管理费的50%和再保险保费;农民仅支付纯保费的50%。
2.5芬兰农业保险概要
关于保费,通行的做法是,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政策补贴。芬兰等北欧国家政府按土地补贴50%,另外的1/2由农场主和个人承担30%,余下的70%再由政府补贴90%[7]。
2.6巴西烟草保险概要
烟草在巴西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巴西的烟叶生产组织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烟草公司为中心来运作,政府不直接参与。巴西烟农协会[8]在烟叶生产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是烟农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代表烟农的利益,目前参加协会的烟农达85%。巴西烟农协会代表烟农同政府及烟草公司谈判烟叶价格,监督扶持资金的到位情况;更为烟农承担大风、大雨、冰雹以及火灾的保险,这就使其具有保险公司的职能,保险率一般为5.0%、5.5%、6.0%。其保险储备金,近年基本来源于烟农投保。
2.7西班牙烟草保险概要
西班牙于1978年颁布《农业保险法》[9],这是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标志。政府不仅对私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而且对参保农民的保费给予补贴。至于不参保者,灾后得不到任何补贴。西班牙的农险涉及所有农业领域,包括烟草种植业。政府起着杠杆作用,巧妙地利用补贴标准和保险费率的变化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投保主体不同,得到的保费补助标准亦有不同:相较兼业农民,全职农民的补助标准高出5%~14%;女性农民高于男性农民;集体高于个人等。此外,不同农作物的保费补贴标准亦不同,相较一般作物,稀有珍贵作物补贴标准要高20%左右。同时,投保标的不同,亦实行不同的保险费率。
3外国农业保险对中国烟叶保险建设的启示
外国农业保险有多种成功运行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因地制宜,进行商业化运作。同时,政府积极参与,提供对农业保险的立法或政策支持。至于经营模式,则涉及不同的技术问题。我国烟叶保险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烟叶保险,遵循探索、保障、自愿、灵活的原则,保障烟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3.1建立和完善烟叶保险法律体制
建立烟区基层保险合作社,坚持自主自愿原则,加大烟叶保险的宣传力度,使种烟户充分了解农业保险的性质、特点和赔付方法等,运用典型保险理赔和给付案例,宣传保险的功能作用,提高农民的投保参保意识。同时,积极开发农业保险新产品,为农民提供一揽子保险保障计划[10]。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性,令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有责任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政府职能推动现代农业保险立法工作。在全国性的农业保险法尚未面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制订农业保险的地方性法规,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将财政补贴、免税优惠等优惠政策固定下来,将保费降至大部分烟叶种植户可以接受的水平,让参保者得到风险保障。
3.2烟叶保险为政策性保险,必须由政府主导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和高成本导致经营的高费率。中国的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大,且灾害频发,造成农业保险经营面临着高风险。因此,利润率很低乃至亏损。此外,中国农业的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理赔定损工作时间集中,开展农业保险工作量大,成本提高。一般农业保险产品具有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11]、生产经营的规模性(这是经营农业保险的必然要求)、取得方式上的非竞争性、成本和利益的外部性、利益计算的模糊性和消费的排他性等属性。因此,农业保险产品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而作为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只能由政府主导提供。如果完全按照商业保险费率缴纳,低收入的烟叶种植户难以承受;而按烟叶种植户能接受的费率缴纳又会加重保险公司理赔风险和负担。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财政补贴,烟叶保险的保费可以由当地财政部门、龙头企业和参保烟农共同负担。而烟草工业龙头企业的参与更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要求。
3.3建立规范的定损理赔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参保烟叶种植户权益
烟叶生产的分散性、风险勘查的复杂性,导致保险公司难以独自完成准确评估灾害带来的损失。建议市、县、镇组成相对稳定的勘察定损工作机构。该机构由农业、气象、统计、保险等部门专业人员参加,建立县、镇、村3级联动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12],并构建科学的定损评价体系,当场定损或限时办结。
3.4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然之路[11]
辽阔的中国地域复杂,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短时期内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农业保险将因此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保险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制度建设上,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和适应市场规律的科学管理制度;在组织机构上,拥有保险技术专业人才,能大量节省制度建立和机构建立的成本;在经营诚信上,商业保险公司信誉好,从制度到技术都相对规范;在政策支持上,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无论补贴保险公司还是补贴农民,都使得保险公司能够规避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一旦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烟叶保险,政府则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和管理,要做的只是宏观上的监管工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篇9
关键词:中国;保险业;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8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9-0046-06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1980年我国只有1家保险公司,1998年为28家,2008年达到130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人、经纪人、公估人)2008年底为2445家。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为4.6亿元,2008年达到9784.1亿元,年均增长31.48%,市场规模增长了2127倍;2008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为3.34万亿元,是1980年的7000多倍,年均增长37.5%。[1]我国保险业虽然取得了如此非常巨大的成就,但是并没有随着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同步上升,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很低。
(一)我国的保险业务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微小
1999年,我国保险业务在全球保险市场所占的份额为0.72%,在世界各国排名中列第16位;虽然排名在以后的各年几乎均往前提升1位,但保险业务份额并没有因此大幅度提高。[2]例如,2000年我国保险业务在全球保险市场上所占份额为0.79%,2001年为1.06%,2007年也只有2.26%。[3]当今世界经济排名第一的美国,其保险业亦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2001年,美国保费收入为9040.21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7.54%,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美国保费收入为1229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虽然有所下降,为30.28%,但仍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经济排名第二的日本,2001年,保费收入为4458.4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51%,位居世界各国的第二位;2007年日本虽然较2006年排名往后一位而位居英国之后为第三名,但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还高达10.5%。 如果从保险对经济的渗透力(即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又称保险深度)及人均保费(又称保险密度)来看,我国保险业的排名则还要靠后。2007年,美、英、日三国的保险对经济的渗透力分别达到8.9%、15.7%和9.6%;人均保费分别为4086.5美元、7131.7美元和3319.9美元。我国的台湾地区,2007年保费对经济的渗透力为15.7%,排名世界第一;人均保费为3373.2美元,排名世界第19位。就世界各国平均而言,保险对经济的渗透力水平2007年达到8%,人均保费收入达到550美元,而我国该两指标分别只有2.9%和69.6美元,排名分别是世界第48位和69位。 由此可见,我国保险业不仅远远落后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我国的灾害保险补偿力度小
尽管保险补偿是我国灾害损失补偿制度中力度最大的一种,但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保险补偿力度仍很弱小。例如,1998-2007年,我国的灾害损失中仅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近2000亿元,2008年因汶川地震,全国自然灾害损失超过1万亿。然而,商业保险补偿在自然灾害损失中一般只占5%左右,在发达国家,该指标一般为30%-40%。[4]就个别重灾险种而言,保险补偿则更低。从雪灾保险来看,2007年欧洲的雪灾有50%的损失获得了保险赔付,而我国2008年初的雪灾,保险补偿只占雪灾损失的2%左右。从地震保险来看,5•12汶川特大地震,保险公司的赔偿占整个损失不到1%,而发达国家的地震损失补偿可以达到50%。从农业灾害保险来看,我国每年的农业灾害损失数以千亿元,但从保险机构获得的补偿年均只有几亿元,仅仅为农业灾害损失的0.5%左右。[5]从健康保险来看,全国医疗费用由商业保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而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30%。
(三)我国保险市场供给能力弱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数额越大,市场供给能力越大,承保能力就越强;反之,资本金数额小,市场供给能力就小,承保能力就弱。2007年,我国的资本金总额为1494.6亿元,平均每家保险公司约为13亿元。[6]将我国所有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加起来,总承保能力也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一家中等水平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如劳合社2008年的总承保能力为316.6亿美元。[7]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再保险公司的分承保能力同样低微。据统计,2003年,全球再保险公司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资本为650亿美元,而再保险公司实际可用资本为2440亿美元,可用资本为监管资本的3.75倍;2004年对应的数字分别为720亿美元、2740亿美元和3.8倍;2005年分别为710亿美元、2860亿美元和4倍。截至2007年底,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的总资产为785.37亿元,注册资本金仅为361.49亿元,而这已经占我国整个再保险市场的90%以上。 可以说,对于巨灾风险,我国的保险机构几乎没有一家具有承保或再承保能力,正如2008年5月18日的美国《华盛顿邮报》所报道,我国的保险业落后于欧美数十年。
我国保险业的地位问题是一个与国家乃至全球经济、法律、文化制度相关的问题,但更是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取向问题。如何客观地认识我国保险业在世界上现有保险经济结构中的位置,对我国保险业可能的未来地位目标的确定有重要意义。以上笔者仅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地位,其实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分析,比如从保险业的人才素质结构、保险业经营的地区结构、保险业的投资结构、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我国保险业进入世界其他国家的保险市场状况等角度来看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地位。但是,仅从上面简要涉及到的三个方面得出的结论看,我国保险业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是不容乐观的,在我国快速崛起的进程中,保险业面临着深刻的挑战,未来的发展必须科学、稳健地进行。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理念的转变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向,影响发展进程。我国保险业之所以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同步跻身于世界前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恢复业务时将其定位为政策性国有保险性质,使保险业缺乏竞争机制而长久地形成了垄断经营的特性;保险人才、保险立法、再保险等一直以来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形势;畏惧风险、只求业绩不求效益的短视经营原则充斥整个保险业,使保险业无法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等等。但是,笔者认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战略性思维。因此,要实现保险业的科学发展,首先有发展理念的转变,即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一)增强忧患意识,转变发展观念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这种忧患意识,是基于对事物矛盾法则的深刻理解。我国保险业界要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辩证地、全面地看待保险业已有成就与存在问题的关系,认识到我国保险业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一方面,我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视角,客观地看待中国保险业的形势,在已有的成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险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的成绩世人瞩目,我国保险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有显著提高。但是与世界保险业的发展相比,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经营技术还不发达,保险业务发展在地区之间、公司之间还相当不平衡;跑马圈地、只追求保费收入而不求效益的粗放型速度增长模式一直以来成为各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险种结构不合理,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业务发展与人力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国际上,保险业的外部环境虽然总体上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有利,但发达国家在保险经营技术、承保能力、偿付能力、保险人才等方面所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围绕保险资源、保险市场、保险技术、保险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将面临金融信誉危机、投资渠道与收益变窄小等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另一方面,要改变过去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认识到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是保险经营之根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单纯追求保费增长率,片面追求保费收入的增长,用单一的保费收入指标来评估公司、职员的业绩水平,这种发展理念至今影响并控制着中国保险业经营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我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违规经营、无序或恶性竞争、险种单一、高利差损、高退保率、高保险投诉率等),与这一理念有很大关联。实现由单纯追求保费收入增长向追求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是保险发展十分重要的理念转型。即既要谋求保费收入增长,更要谋求保险效益发展,避免增长的单一性与短暂性,突显发展的整体性与持续性。从财产保险方面看,改变公司单纯依赖机动车辆保险这一险种生存的观念,全面开拓非车险业务,使财产保险业务领域更广泛、更深入,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提供丰富多样的风险保障型产品。从人身保险看,改变投机取巧的、过分偏重投资型保险产品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发展和开拓保障型产品,优化公司结构,优化产品品种结构,优化投资结构,使企业内含价值得到相应提高。
(二)以保险消费者为本,转变服务理念
保险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从表面上看,保险买卖的是一纸合同,其实质交易的却是一种服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主要关系,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服务贯穿于整个保险活动中,是保险的生命。然而,我国保险业并没有随着保费收入大幅度增加而推出高品质内容的服务,绝大部分公司的服务方式落后、服务项目原始、服务效率低下。在服务方式方面,保险公司主要是通过电话、信件来提供服务,服务系统、服务流程基本上跟不上保险业务的发展,服务方式原始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在服务项目方面,一般只提供与保险单有关的服务,且在缴费或出险时才能体现,消费者需要的一些风险评估与防范等延伸服务很难得到满足;在服务效率方面,动员消费者投保、新保单收费、首年服务等一般讲求快速度,而查勘定损、理赔结案时速度缓慢且不规范,保单的失效率、退保率、投诉率居高不下。
2004年全国保险监管系统收到5247起书面,其中因合同纠纷类投诉的有2403起,占45.8%,比2003年提高5.8%;2008年,全国保险监管系统共处理来信来访13787件次,比2007年同期增长43.03%,是2004年的2.6倍。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受理投诉情况显示,在投诉总量呈整体下降的情况下,2008年保险投诉增长居前,达到25.5%,比2007年提高了1.4%。[8]从2008年保险监管系统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上述指标分析,投诉合同纠纷的仍占主流。从险种类别看,财险合同纠纷十分突出,占62.27%;从操作程序看,理赔合同纠纷占70.88%,其中车险理赔投诉凸显,为1890件,占全部理赔投诉的63.42%,占财险理赔投诉的83.37%。[9]与往年一样,“理赔难”依然是2008年合同纠纷的突出问题。合同纠纷类投诉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服务方面,如产险合同纠纷投诉主要表现为查勘定损不及时,不按理赔流程办事或理赔程序不公开,理赔相关人员道德、业务素质低下,以索赔材料不齐为借口随意拖赔、惜赔、无理拒赔,甚至理赔额计算存在错误,公司强行指定修理厂且修理质量欠佳等;寿险合同投诉主要表现为业务员销售误导、欺诈、夸大分红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收益水平、诱导投保人带病投保、未尽说明义务、销售中电话扰民等。
“成于价格,败于服务”,这是保险领域的一句惯用语。如果保险经营管理者不高度意识到保险消费者是其“衣食父母”,不尽快提高其服务水平,有朝一日必将退出保险市场。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保险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就是坚持以保险服务建设为中心,以高品质服务于保险消费者为公司经营之根本。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保险消费者、不同的保险需求,实行具有针对性的保姆式或全方位式的按需服务。只有遵循“人性化、高品位”的服务理念,注重优化服务项目结构、降低服务成本,注重实现服务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我国的保险业才能步入世界保险业队伍的前列。
(三)增强责任意识,强调诚信经营
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企业,应该是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并且要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是能将社会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成功地融入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商业经营过程的企业。保险价格竞争将不再是未来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则,只有对保险消费者、企业员工和社会高度负责任的公司才具有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的这些年,保险服务虽然有所提高,但诚信问题在管理、经营方面仍然很突出。保单晦涩难懂,保险保障功效夸大,强制销售保险,无理拒赔、惜赔或少赔、展业理赔时两张脸等不诚信的事件正在影响着保险公司甚至影响着整个保险行业的形象,中资保险公司正在遭遇着信誉危机。如果不意识到这种对社会、对保险消费者、对公司自身缺乏责任感的一面,在我国保险市场上中外资公司完全展开平等竞争后,中资公司所面临的局面将更加严峻。
因此,在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公司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这也是每个保险经营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保险经营者要清楚地认识到,保险的价格竞争必将转向为满意度竞争,而责任感就是赢得保险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方面。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决定企业能否取信于民、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能否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强责任意识,强调诚信经营,就是要使公司把自身经营的方针策略集中到创造世界一流企业上来,从践行科学发展理念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保险诚信建设,尽快解决理赔难、销售误导、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着力完善诚信测评机制、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培育公司诚信文化,建立健全公司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可以说,如果我国的保险企业均具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就能够回应以往保险消费者对于保险企业经营过程的担忧,打消保险消费者对于保险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否对他们造成非诚信方面的忧虑,也能够回应保险消费者对行业提出的新的要求、能够使得保险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的保险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和说服力并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同时,企业的高度责任意识不仅能够使保险经营者及时回应市场上出现的新的需求,而且可以使其更好地回应或满足新兴的保险市场,或者新开拓市场上出现的保险需求。
(四)增强创新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同样,保险公司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是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公司综合实力的关键。保险公司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有了一定的成功业绩之后,其创新的意识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如前所述,我国保险业业绩辉煌,但因大多数保险公司采用粗放式经营,其创新意识与动力严重不足。在新经济变革时代,保险公司的创新意识一旦弱化或丧失,就无法面对日益变化的保险市场需求和更具创新意识的国际竞争对手,更不要说赢得全球保险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笔者认为,各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就是培育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加快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推动保险公司走自主创新道路,关键是要加快保险经营人才的培养。发展保险业,增强保险对灾害损失补偿及社会的贡献力度,需要一大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一大批懂保险经营技术的科技型人才,懂市场、会经营的开拓型保险经营人才,综合素质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保险管理人才是实现保险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竞争现实,尤其是经历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公司的品牌战略意识便是科学发展的突破口。保险品牌是公司为使自己的保险商品区别于其它公司保险商品所作的特殊标志,是公司形象特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品牌不仅最能体现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显著利益,它还是维系着企业员工利益的重要纽带之一。知名的品牌意味着包涵着优秀的保险经营理念,凝聚了一批优秀的业务经营团队。谁拥有保险知名品牌,谁就拥有攻破国际保险市场的一大利器,谁就拥有保险业的明天。目前,我国保险企业实施的管理制度,在行业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决定企业将来竞争力的强弱,主要是不同理念指导下的不同的企业经营宗旨、经营策略等,也就是独特的、优秀的企业品牌文化。我国保险公司应该树立起企业自我的品牌,这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上许多品牌公司也证明,只要公司品牌战略、文化、体系等相关理念深入到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之中,并得以付诸实施,公司就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会大幅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尽力迅速抢占品牌这个制高点。
三、我国保险业科学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保险业要科学发展,除必须拥有上述科学的理念外,还需要重点解决如下五个问题。
(一)战略定位问题
保险企业的战略定位就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确定,这种定位的着眼点应是保险业未来或长远的发展方向。如前所述,我国保险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是极其弱小的,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保险企业,就必须先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目前,我国保险企业的战略定位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整体发展的总任务和总要求是什么。如企业在若干年内达到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或在竞争中达到的目标地位指标或指标体系的确定;公司是否能够成为国内保险企业的追求目标,能否起到引导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作用,并能推动整个保险业的逐步发展;等等。二是企业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是什么。例如,在短期内通过保险产品创新、新型保险服务内容的增加使保险消费者永久地保持对保险产品、保险公司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通过科学地、充分地、持续地运用已经积聚的或潜在的保险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通过坚持诚信经营和稳健经营,使保险品牌受益全人类;等等。三是保险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建立。如根据保险人才需求结构的不同层次(一般分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三类,每类又可以分为低、中、高级三个层次)来培养保险业发展需要的各类有用人才,形成层次分明、各尽其用的人才辈出局面;或根据保险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包括复合型管理人才与理赔核保人才、复合型保险金融工程师、保险金融理财师、投资风险管理人才等。四是明确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如对整个灾害损失的补偿额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度、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对社会保障与福利事业和地区建设活动的支持力等的提高。
总之,科学的发展战略定位即是保险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是保险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保险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保险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保险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我国保险业的战略定位,既要与我国国国情相符合,又要与保险企业发展的现状相统一,还要与国际保险业相协调。
(二)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问题
保险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和改革保险制度时,通常都是以立法机关制定或者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先导,以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为条件,然后才具体组织实施。尽管自1995年颁布《保险法》以来,我国在保险法制建设方面的成就巨大,但与保险业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且在多方面与国际惯例及保险业的国际发展趋势不相吻合。如对保险中介制定了一些规定和条例,但规定和条例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执行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而且有的规定或条例制定得较早已不适应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有的规定和办法具有明确的临时性是权宜之计等,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保险业走向世界舞台。从我国保险业加速发展的趋势来看,加快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步伐显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尽快颁布诸如《农业保险法》、《银行保险法》、《健康保险法》、《保险中介法》、《保险投资法》、《保险监管法》等系列法律,同时修订完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等,只有在《保险法》的统领下,完善与之相匹配的其他单项法律法规,以形成一个健全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才能将保险经营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使保险业的科学发展有法律保障。
(三)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问题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自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的经营者几乎均认为,做大市场就要千方百计揽保费、签保险合同;谁拥有市场,谁就兴旺发达;“市场第一”的观念和“全员入市”的理念在我国保险业界根深蒂固;闯市场、揽保费、抓签单便成了保险公司的头等大事。为了市场规模、为了保费收入,各公司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放在公司扩张、产品宣传、业务员快速培训、公关等活动方面。结果,形成了目前保险公司拼费率、拼资源,要保费、不要信誉,只顾眼前利益的片面追求市场规模发展、片面追求保险营销发展、片面追求业绩发展的局面。企业的产品创新与质量、企业的盈利与成本、企业的文化与品牌信誉、企业的社会贡献度等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则变得无足轻重,公司的长期利益被严重损害。很显然,这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经营行为是有悖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因此,若要使我国保险业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并跨入国际保险行业的前列,就不能受短期利益的诱惑。具体而言,保险经营管理者应该有一个长短期利益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要有长期的思维方式,又有短期实施的结果,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结合。即变上述重市场规模、重业绩、重机构铺设或扩张等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做法为依靠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注重品牌、信誉及社会责任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营方式;变公司内部或公司与公司之间单打独斗的做法,为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更多地实施专业化分工、更好地体现企业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经营方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保险资源,科学地、有步骤地开拓新的国内外保险市场。
(四)目标市场与规模市场先后顺序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保险机构为130多家,从各公司经营的险种来看,集中度相当高,如绝大部分财产保险公司以车险为主打产品,绝大部分人身险公司以分红类寿险为主打产品,即使是专业公司如责任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等也基本上是以一般财产保险业务为主而忽略自身的专业性质;从经营的区域来看,保险公司又大多集中在城市开展业务而忽略农村市场。这种单一险种集中经营的后果就是行业的恶性竞争、企业间自相残杀,同时造成社会资源无端浪费,消费者的一些本应得到满足的保险需求遭受冷落和被忽视。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经济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占据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养老、子女教育、医疗、投资理财等潜在保险需求相当庞大;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发、损失逐年加剧的发展中国家,灾害损失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依赖着商业保险去补偿。也就是说,我国的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只要保险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不畏艰辛、着意去开拓,在大量信息的整理、分析基础上进行保险市场的宏观细分与微观细分,便能迅速、准确地寻求到市场机会,攻克一个个目标市场,培植规模市场。因此,从一个目标市场到多个目标市场,再到规模市场,以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取代过去的同质化经营、缺乏特色的经营,应该是中国保险业追求的目标。
(五)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目前我国保险业在东部地区优势明显,而中部和西部则相对比较落后。统筹保险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及时化解保险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步缩小保险区域发展差距,促进东中西的良性互动,是保险科学发展观在区域战略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我国保险业战略发展目标的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我国保险业快速走向世界的必要举措。可以说,如果地区之间不平衡问题不能解决,我国的保险业是无法跑赢世界的。当然,我国的保险业要实现区域发展战略,必须根据东中西等各区域发展现状与发展条件,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明确保险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与重点任务。例如,东部地区是比较富裕的地区,在财产保险达到饱和的前提下,人寿保险、责任保险应该是当前及今后长期重点开发的领域;而中部和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灾害损失承受能力也弱,因此,目前重点开发的应该是财产保险而非人寿保险,待经济赶上东部地区、财产保险饱和以后,人寿保险、责任保险等也将会成为其发展的重点目标。■
参考文献:
[1]许飞琼.中国保险业30年得与失[J].中国报道,2008,(11).
[2]郭红珍,李莹.中国保险市场的国际地位[J].中国保险,2002,(3).
[3]石朝格.瑞士再保研究报告:去年全球保费实际增长3.3%[J].中国证券报,2008-07-02.
[4][5]许飞琼.中国的灾害损失与保险业的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5).
[6]李振华.2008年亚洲保险公司竞争力排名报告出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2-21.
[7]杨林编译.国际快讯[J].中国保险报,2008-02-01.
篇10
【摘要】中央银行200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一次将保险业发展问题列入其中,报告在总结我国保险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从政策环境、保险业资金运用能力等方面努力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益,是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获准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从受托资金范围、投资渠道拓展和提高保险资产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相关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特别是人身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的可运用资金不断增加。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5799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56.6%。在保险资金快速增长的同时,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却呈下降趋势:2001年度为4.3%,2002年度为3.14%。资金余额的增加和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使保险公司面临的投资回报的压力不断增大。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迫切需要通过投资收益进行弥补;另一方面,人身保险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投资性寿险产品的发展,对保险资金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保险业不但要化解过去累积的利差损、不良资产等潜在风险,还将直接面对国际同业的竞争,如不尽快改革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开放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收益水平,将使保险资金运用的潜在风险不断累积,从而影响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保险业的资产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由保险公司同属一集团、控股公司的专业化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和外部委托投资方式。目前国内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是采取内设投资部门的管理模式,对于规模小、经营历史较短的保险公司来说,这种管理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利于公司对其资产直接管理和运作,便于监督和控制。而对于规模较大,投资管理专业化要求较高的保险公司来说,这种模式已与其发展不相适应,不利于保险投资运作效率的提高。人保、人寿两家的资产管理公司获准设立,是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我国保险业界来讲是新生事物,由于现行保险法及其他法律法规未对保险资产管理的法律地位做出明确规定,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也面临若干新问题,很多问题尚处于探讨阶段。
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受托资金的范围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其业务定位,即可以经营的受托资金范围,它包括委托对象和资金性质两个方面。在国外金融混业经营体制下,保险集团的资产管理公司被视作投资性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从委托对象看,欧美主要保险集团的投资公司不仅接受母公司委托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负责本身的保险资金运营,还为外部客户服务,委托管理其他客户资产;从管理的资金性质看,除保险资金外,还涉及养老金、共同基金、不动产、现金管理和股权管理等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一些国家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发展还表现为受托管理养老保险金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出现支付危机,政府主办的公共养老金计划资金供给日益不足,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来鼓励发展企业和个人养老金计划,并推动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场化管理,以提高基金的整体管理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养老金计划和年金产品具有的相同的精算基础,其负债特性大致相同,都是资本市场的长线稳定投资者,保险公司提供的资产管理在内的综合服务,可以满足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要求。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以扩大资产规模,分散风险,还可以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取得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我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受托资产的范围虽然目前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做以下考虑:第一,按照现有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要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毕竟是保险集团内的企业,主要是受母公司的委托管理自有保险资金(狭义的保险资金)和其他资产;第二,受托管理的保险资金可以拓展到广义的保险资金,即除接受母公司的委托的保险资金外,还可以受托管理企业年金,以及社保基金。
(一)自有保险资金和其他资产
1.自有保险资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理的首先是集团内的自有保险资金,包括自有资金、通过承保业务和其他负债业务筹集的资金,以解决大型保险公司目前所面临的急迫问题。2003年上半年,仅中国人寿的保险资金运用总额就超过2000亿元,这部分资金由集团的投资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创造了条件。
2.其他资产。指保险法颁布前遗留下来的房地产、经营实体和不良贷款等,有些保险公司这部分资产在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前,本来就是公司内部的投资部负责管理和清理工作,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理应受母公司委托管理这些资产。
(二)企业年金
随着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近几年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呈膨胀之势,发展空间诱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主要的参与者,保险公司在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中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将是最具竞争力的管理者。(1)企业年金计划对养老金产品的特殊需求,需要保险公司介入管理。因为,养老金的年金支付方式决定保险公司在管理养老基金方面的优势。企业年金的资金来源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基于工资、年薪、红利或股权发生的缴费,目的用于受益人的养老,其缴费率的厘定应当与退休年龄和预期寿命关联,这点与人寿保险公司的产品特点相近。保险公司管理企业年金计划可以将受益人缴费阶段和领取养老金阶段统筹安排,为参保人设计和管理终身养老金计划。(2)企业年金与保险资金在性质上相似,可以满足投资运用安全性和稳定的回报要求,便于有效的控制投资风险。(3)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投资人身份运作企业年金,符合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职责分离的原则,使运作过程更加透明。
待将来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局面有所突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保险属性逐步弱化,成为保险集团控股的一般意义的资产管理公司时,其受托资金范围可进一步拓宽。
二、拓展投资渠道改善投资结构
投资渠道的拓展不光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所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保险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投资渠道的拓展也不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能自主确定的,有赖于保险投资政策的放宽,但它是探讨公司经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投资的角度看,投资者投入资金的目的是为了使现有资产增值,预期收益最大化是投资的是基本目标。但投资过程的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风险和收益是投资的两大要素,投资者要在风险给定的情况下追求收益最大,或者在收益给定的情况下追求风险最小。保险资金和其他性质的资金没有本质的区别,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但其投资运用上有特殊的要求,最突出的是保险资金运用必须把安全性放在首位。由于保险费收入形成的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最终要用于赔付。保险投资要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性,并满足流动性的要求。要满足以上要求需要运用投资组合方式,其核心是将资金投资于两个或多个风险资产上,建立起多证券或多资产的组合,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这就要求:第一,具有风险和收益不同的各种金融工具和投资渠道,为组合投资创造条件;第二,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投资以追求风险和收益的匹配。
目前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限于银行存款、购买国债、购买金融债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回购业务、购买企业债券等。投资渠道的狭窄导致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比如,2002年末,资金运用余额为5799亿元,其中:银行存款3019.7亿元,占比52%;购买国债1080.8亿元,占比18.6%;购买金融债券403.5亿元,占比6.96%:投资证券投资基金313.3亿元,占比5.4%:回购业务620.4亿元,占比10.7%;购买企业债券183.1亿元,占比3.16%。保险资金运用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两项占70.6%。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会产生不良后果:(1)利率风险高。银行存款占的比例高,银行存款中人民币大额协议存款占72.1%。由于货币市场资金供应充足,带动协议存款利率大幅下调,已由2001年的5%左右下调至目前的3.4%左右。此外,银行存款、债券加上回购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高达91.52%,这些固定利率和产品利率敏感度很高,受货币政策以及利率走势的影响十分明显。(2)资产负债失配现象严重。不同的保险公司负债结构不同,经营策略出不同,保险投资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同一保险公司的不同险种,由于期限、费率的厘定、保险人承担的风险不同,对投资收益率的要求不同。这样使资金运作所强调的重心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人寿保险合同一般是长期合同,保险资金尤其需要长期的投资工具匹配,而现有的投资渠道不能满足这种要求,长期资金作短期投资使用,导致投资效率的低下。(3)加剧保险资金的风险积累,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险公司如果在资金运用上缺乏灵活度,会使其失去控制风险的动力。就国内的情况而言,对于那些利差损较大的公司来说,只能靠不断追求销售业绩来保证现金流入,而新增加的保险资金如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又将再次形成利差损,导致恶性循环,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按照现有的资金运用渠道,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难以担当所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重任,因此,拓展投资渠道,改善资产结构,是控制投资风险,增加收益的一个必要条件。
(一)扩大企业债券投资
企业债券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有以下特点:(1)可选择的种类较多;(2)具有偿还性,与股票相比,收益相对稳定,并可以按期收回本金,投资风险相对较小;(3)流动性较好,持有人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转让以收回本金。企业债券盈利性可能高于国债,但比国债风险大。企业债券的特点使其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较好途径。199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可以购买铁路、电力、三峡等中央企业债券。199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开办债券回购业务。2001年3月,又允许购买电信通讯类企业债券。以上批准购买的企业债券及其回购业务,都对投资比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企业债券投资条件和环境将得到很大改善。一方面,今年6月2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新的《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不仅使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有所扩大,而且投资比例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从大的政策环境看,本年第二季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发展债券市场是深化金融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并提出了发展债券市场的四大措施:增加债券市场供给,特别是增加企业债券的供给;改善市场条件,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建立规范、透明、公正的债券评级体系;完善债券托管和结算体系。这些政策变化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扩大投资企业债券创造了条件。丰富的债券品种、完善的债券结构和健全的债券市场运用机制,将满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短期债券和10年期以上长期债券的需要,使其可以逐步降低银行存款、国债投资的比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加大保险资金对资信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的投资比例。
(二)尝试参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保险资金中80%以上为寿险资金,寿险资金中约70%以上是10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保险资金的大幅度增长和现有的资金运用方式已经形成了很大的矛盾,寿险资金需要寻求长期的、有稳定投资回报的、安全的投资项目。现有的寿险资金运用由于缺少合适的长期投资工具,与非寿险资金一起投资于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大额银行协议存款及部分中央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等,这些投资产品大多难以在期限、成本、规模上与其寿险资金长期负债的特点较好地匹配,以满足偿付要求。
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寿险资金较好的投资项目。首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在未来中长期内将维持较高水平,需要大量资金。大量的基建项目资金运转的合理年限都在10年以上,有些项目甚至要15年以上才能达到设计的盈利水平,寿险资金能满足这种需要。寿险资金由于具有长期储蓄的功能,拥有大量稳定的长期资金可用于投资大型基建项目,寿险资金负债的性质和基建项目收益的特点相匹配。其次,从投资风险来看,投资基础设施既没有获得暴利的可能,也基本没有血本无归的担心,偿还本息一般只是时间问题。这一风险低、回报相对稳定的投资领域正适合寿险资金运用的要求。至于具体的投资方式,有待进一步探讨,可以尝试以基金、信托、债券化方式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三)探索直接进入股市
保险资金以证券投资基金方式直接进入证券市场尽管还存在政策和自身经验等因素的限制,但随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政策面的松动,保险资金间接入市局限的突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建立后对投资渠道拓宽、风险分散以提高保险资金运作效益的经营管理目标的要求,保险资金直接人市将是必然的趋势。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首要的是应通过保险资金借助证券投资基金进行间接投资,熟悉基金的运作手法,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成功之处,为自身日后的独立运营打好基础;其次是要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特点研究和探索各种市场,试验性地进入各种市场,熟悉、掌握相关市场的特征,从中学习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为直接入市奠定良好技术和人才基础;三是要探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运作管理方式,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
三、提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率
保险资金的运用面临着许多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与法律风险等。前面提到,保险资金与其他性质的资金没有本质的区别,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但投资运用最突出的一点是对安全性的要求高。由于保险资金的负债性和寿险资金偿付的特殊性,使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差。保险资金运用的失败会危及偿付能力,严重的会导致保险公司破产。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若干大型寿险公司破产,1997年以来日本日产、东帮、第百、千代田、协荣等生命保险公司的接连倒闭,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都与资金运用有关,可谓前车之鉴。因此,资金运用渠道拓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率,以保证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一)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其投资管理的核心,它要求根据委托资金的负债特征,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使投资项目与负债在数量、期限、成本等方面匹配,达到规模对称、结构平衡、成本收益对称,并根据这一要求不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有效控制投资风险,谋求收益最大化。资产负债管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以负债的不同性质为依据,确定投资组合的比例。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投资风险是由保险公司承担还是由客户承担,及相应负债不同的资本成本等,要求所对应的投资渠道和投资组合的比例显然会不相同。比如,财产保险业务保险费收入所形成的是短期负债,没有储蓄性,保险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因此用于投资的保险资金的主要部分应选择短期性的投资项目,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随时满足保险赔偿的需要。寿险产品的期限较长,从保险费的最初缴纳到给付保险金,中间间隔时间往往是10年或10年以上,是长期负债。基于负债的长期性,资金运用应考虑选择那些期限较长、风险适中、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
再如,传统型寿险产品,其投资风险和收益均由保险公司承担,是利率敏感型产品,投资收益的好坏影响着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保持资产与负债匹配,比较适宜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主要是债券),这样即使在利率变动的环境下,其收入也相对稳定。创新型寿险产品(尤其是投资连结险),由于保险单持有人承担投资风险和收益,所以可以采取相对进取的投资策略,投资于股市的比例可以高一些。
2.建立不同的投资帐户。由于受托资产的来源、风险偏好、流动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的不同或保险产品的不同,将不同的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的投资帐户,有利于体现各帐户本身的特点,满足帐户的不同投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资产负债匹配,有效控制投资风险。
3.加强与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及精算部门的沟通协调。寿险资金有其特殊的要求,即投资必须满足收益底线要求。由于绝大部分寿险产品费率厘定包括了固定利率,该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定价,如果投资回报低于固定利率,就会产生利差损。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进行保险资金的运作,应加强与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及精算部门的沟通协调,一方面保证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听取资产管理公司的意见,另一方面保证在投资时始终把握产品设计和精算部门的意图。
(二)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投资管理必须建立资金运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考核监控系统,彼此形成集权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分权制衡机制。决策系统是保险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系统是具体的保险资金运用部门,考核监督系统是指设立投资绩效评估与风险控制体系。在投资风险控制的顺序上,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一套有效的投资职能体系,明确投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权限和职责,以便于投资部门有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既要能达到提高投资收益的目的,又要防止资金内部操作和无法控制的局面,确保投资的良性运作。
事中控制是指对于保险投资具体的执行操作的监督和管理,包括战略性资产分配、战术性资产分配、资产选择,三个层面构成了保险投资的决策链条,可以有效地防止高风险的投资行为的出现。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战略性资产分配和战术性资产分配,可以及时地对投资中的系统风险进行过滤;而通过对资产选择的深入研究,比如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可以化解投资中的绝大部分非系统风险。
事后控制主要指对于保险投资的绩效考核,其主要功能是对投资决策机构和具体执行机构和实施监控,及时发现和控制投资风险,根据投资原则和法规对投资组合、资产种类、比例限制等进行控制,并对不合要求的行为提出改进意见。此外,还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保证其得以有效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保险资金运用在压力中寻求突破——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现状和前景的分析[N].金融时报,2003年02月27日.
[2]徐为山,王宝舟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全球趋势[J].上海金融,2003(4).
[3]孙祁祥,朱南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即将浮出水面[J].中证网,2003、7、4.
[4]杨燕绥.保险业与企业年金[J].金融时报,2003、2、15
[5]吴小平.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J].互动保险,2003、3、9.
[6]冯文斌.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问题的思考[J].保险研究,2003(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保险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