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策略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合教育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融合教育策略

篇1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1-0087-04

一、残疾儿童与融合教育

随着社会流动加速、家庭小型化和婚姻脆弱化,各种儿童问题不断发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6月,民政部出台了《关于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3]206号),第一次在全国性政府文件中提出“困境儿童”的概念,并将其细分为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和流浪儿童三类。残疾儿童作为“困境儿童”中规模最大的亚群体,是指14周岁以下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儿童。残疾类别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由于健康和年龄的双重弱势,残疾儿童在社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残疾儿童具有群体规模大、群体需要复杂且不易满足、教育问题突出并容易引发集体行动等特征。第一,从群体规模来看,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共有残疾儿童约387万人(指0至14岁儿童),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66%。其中学龄期残疾儿童(6―14岁)246万人。从残疾类别来看,我国现有视力残疾儿童13万人,听力残疾儿童11万人,言语残疾儿童17万人,肢体残疾儿童48万人,智力残疾儿童76万人,精神残疾儿童6万人,多重残疾儿童75万人。如此规模的残疾儿童对其背后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第二,从群体需要来看,目前儿童残疾状况较为复杂,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精神心理和智力方面的,还有多重残疾的情况。生理方面的残疾表现为肢体方面和五官方面的缺陷,比较容易识别,如传统的盲、聋、哑和四肢的残疾;精神心理和智力方面的残疾则难以识别,社会公众对此了解较少。如此多类别的残疾儿童,其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教育、康复和就业成为其最迫切的三大需要。但实际上,由于问题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残疾儿童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第三,从教育来看,教育是残疾儿童的三大需要之一,对于他们成年后的自立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残疾儿童尤其是精神残疾儿童受排斥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儿童被拒绝入学或被劝退事件屡屡发生。如2012年9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深圳一自闭症儿童被19名家长联名‘赶出’学校”事件、2014年12月发生的“珠海家长联名阻止自闭症少年入学”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残疾儿童的教育成为政府和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传统上在残疾儿童教育方面实行隔离教育,即正常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残疾儿童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特殊学校主要针对盲聋哑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职业培训和技能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普通儿童对残疾儿童缺乏了解、不利于残疾儿童的社会融入等缺陷。同时,这种教育模式对新出现的残疾儿童群体,如自闭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等无能为力。鉴于此,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融合教育”被引入我国残疾儿童教育领域。

根据新墨西哥特殊教育中心的定义,融合教育是指所有的残疾儿童必须在有足够资源、并以同龄儿童为主的自然环境、班级、学级以及社区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教育。这即是说,所有儿童均应成为任何教育环境中真正的一员,并与其他儿童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从这一定义来看,融合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并不是让残疾儿童仅到学校受教育而无资助;二是根据残疾儿童的能力去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以保证他们的成功;三是将残疾学生作为全班学生中真正的一员而不是一个访问者,残疾学生与非残疾学生的比例必须按照正常学生与残疾学生的比例安排;四是残疾学生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只是残疾学生的学习进度及难度安排要因人而异。融合教育在满足残疾儿童需要、促进其社会融入、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在残疾儿童教育方面进行融合教育的探索。1988年7月11日,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等七部委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年―1992年)》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随班就读”这一概念。1990年和1994年,国家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以法律和法规形式对随班就读予以规定。此后,随班就读成为我国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式。国家教委也了随班就读的一系列配套文件。其中,《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对随班就读作出了具体规定:一是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就近入学;二是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三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四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把任务落实到乡镇和学校,切实保证残疾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五是普通学校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拒绝。可以看出,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实际与西方融合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在我国经济文化不发达、各方面因素受制约的情况下发展特殊教育的一种明智选择。但是,我国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几乎没有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时几乎没有享受到特殊的服务,常常出现“随班就座”“随班混读”现象。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以随班就读为主的融合教育面临着理念、政策设计、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诸多困境,影响着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1.融合教育的相关理念缺乏

融合教育不仅意味着教育方式的改变,而且意味着教育理念的转变。西方融合教育的背后是平等、个性自由、尊重差异、多元化等西方价值观念,他们从人权和平等的角度强调接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理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合教育的开展:第一,把残疾人视为需要同情和救助的弱者,并基于此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容易强化残疾人的弱势和“无力感”,不利于他们的自立。第二,缺乏权利意识,没有认识到残疾人具有与正常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就业权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尤其是受教育权,它作为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是其走向独立的重要途径,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第三,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教育是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的,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重视不足。而残疾儿童在学校学生整体学业成绩和课堂教学中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残疾儿童受学校和普通儿童家长的排斥,使随班就读效果不佳。这也跟我国融合教育开展时间短、公众对融合教育了解有限、学校和普通儿童及家长对融合教育存有疑虑与担心有很大关系。

2.社会福利政策存在缺陷

我国现行的残疾人福利政策呈现“碎片化”和应急性特征,难以保障残疾人正当权益的实现。第一,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缺陷。在残疾人教育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主要有1990年颁布、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作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连贯性,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容易错过残疾儿童矫正的最佳时机。第二,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毋庸置疑,上述法律法规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关的细化措施没有跟上,使得法律法规在执行上大打折扣。目前,残疾儿童入读正常的幼儿园、小学仍然遇到许多困难,家长不得不动用各种关系来达到目的。第三,相关的资源支持不足。国际融合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实践证明,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物质、专业人员和服务等相关资源的支持,这是融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给普通学校用于推广融合教育的拨款逐年增长,同时以全校参与模式来实施融合教育;在全校参与模式架构中,普通学校真正关注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配备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服务资源;教育主管部门也为学校提供额外支援、教师培训以及专业支援。而在我国大陆地区,融合教育主体不明、主管部门不清、资源支持力度不足,这些均导致了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面临重重困难,动力不足。

3.社会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低

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社会服务支持,但我国与融合教育有关的社会服务严重缺乏,仅有的社会服务专业化程度也较低,难以为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第一,专业人员匮乏。目前普通学校大多没有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现有的教师也基本没有经过特殊教育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对融合教育了解甚少,他们急需得到巡回教师、各类专业人员的支持、指导与帮助。但是,现阶段我国巡回教师制度并不健全,社会工作者、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和康复训练人员更是严重短缺,导致随班就读的教师和学生在遇到实际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如一些学校接纳了残疾儿童,但由于没有专业人员,又缺乏外在资源支持,“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混读”。第二,社会服务评估缺乏。融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评估,这里的服务评估既包括对特殊儿童需要的评估,也包括对教师和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的评估。但目前专业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缺乏,社会服务评估大多由高校教师兼职进行,评估手段和评估技术滞后,这些均制约了现有的评估质量和评估效果,导致学校教师和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难以得到合理承认,影响了相关教师和社会服务人员从事融合教育的积极性,不利于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策略

融合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将残疾儿童接纳到主流学校或主流社会中来,而且更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扫清所有儿童全面参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实现其全面发展。这是实现残疾儿童权利的需要,更是教育公平的体现。要突破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融合教育的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探索有效的融合教育发展策略。

1.转变理念,营造融合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全纳教育:未来之路”为主题召开了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已经达成推动融合教育的共识。发展融合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对残疾和残疾人的理念,营造一个宽容、接纳的社会环境,促进少数群体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发展。第一,优势视角。从优势视角来看,残障只是个体部分机能的丧失,并不影响个体其他部分机能的正常发挥,甚至某些残疾人还具有一些超于常人的特殊才能。为此,应从残疾人的优势出发,采取多种措施使其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增权理念。教育权是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权利,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来创造条件,实现其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2014年1月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的“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够接受合适的教育”也强调了这一点。第三,及早干预理念。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和融合教育要及早进行,根据其年龄阶段和残障程度的差异采取不同措施。这需要通过公众教育、家长支持、政策研究与倡导等方式,使政府工作人员、普通学校师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充分认识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支持融合教育,为融合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以政府为主导,持续推动政策创新

在现阶段,发展融合教育,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借鉴外来经验,结合本土实际,进行政策创新。这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一是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决定了大部分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做好残疾儿童的融合教育;二是融合教育的非营利性以及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市场化的公司难以介入并提供有效的服务;三是现阶段社会服务机构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有限,提供服务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政府主导融合教育的相关福利政策,并对相关的社会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成为必然。从目前情况来看,由政府主导进行的政策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现有的政策法规进行整合完善。要对现有的政策法规中相互矛盾和容易引起歧义之处予以修正,增强其内部的一致性。同时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府、普通学校、服务机构、家庭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大对违反相应法规的人员和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第三,引导和培育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参与融合教育。将从事融合教育时间较长、声誉较好的社会服务机构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与服务,促使其扩大规模、提升专业水平。鼓励其与普通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社会服务与普通学校教育相互合作与有效衔接。第四,加大对普通学校、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在经费、培训和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校、家庭之间的伙伴关系,提升融合教育的质量。

3.以需求为本,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篇2

【关键词】语文教育 德育 紧密联系 渗透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文以载道”和“文道统一”的原理决定了语文与德育相互渗透的关系,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相结合,内容与形式不能分开。关于文道统一的问题,是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总结出来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文道统一也应该现代化,文要现代化,道也要现代化,统一也要现代化。然而,无论怎样,“文”与“道”的融合是无庸置疑的。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优良的民族作风,这些都凝聚在语言文字当中,特别是语文这一学科,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例如,孔子“杀生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义”的思想,都渗透了儒家的群体价值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这些表现出古人爱国爱民的传统美德。语文教学充分展示着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高中语文更是加强了对道德价值的渗透,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其它文学体裁,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语文可以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文这门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不是教教材,而是借用教材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素养,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语文技术的人格和自动化,而是学生主体精神的养成、人格的合理构建。然而,要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思想道德,我们就必须借助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经过专人研究后确定的,它们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语文教材包罗万象,涉及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蕴涵着一定的人文精神。例如:学生在学习《我与地坛》《珍珠与泪珠》《我有一个梦想》这些文章时就要去体会文章中感恩、和谐、平等这些价值观;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秋水》《劝学》就要懂得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谦虚,要主动学习等道理,从而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升华。

语文教育是德育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我将具体谈谈高中语文教育的德育渗透策略。

1.发挥传统德育中教师的垂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与学生每天相处,在课堂上、操场上、走廊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崇高的职业道德都耳濡目染,感染着学生,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有所作为的人,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语文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语文教师认作成完美的化身,加之语文老师是“传道”的重要力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道德传统。如果老师不能以身作责,他说的话就不具有威信,不能发挥楷模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必要时为了树立榜样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提升思想素养。

2.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渗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典型是生活中典型人物的升华与提炼,正面人物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反面人物形象给学生以教训与警示。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文学形象引导学生在理解、鉴别、欣赏过程中受到教育。如在学习《项链》后,让学生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虚荣心,如果有,那么从这篇课文中应该反省什么;如果没有,那么又得到了什么启示。对人物的分析同样有利于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告诉学生语文是人生最重要的工具,用古今中外的大量史实让学生认识语文能力对个人前途,对集体利益,甚至对国家命运都有着巨大而密切的关系,比如学了《烛之武退秦师》就帮助学生认识“三寸之舌能战胜百万之师”的道理。通过“学-思”这种内化后,学生再将之外化为做人处世的行为,那么就达到了德育的目标。

3.在写作与课外阅读训练中渗透。写作教学不是单纯的写作技能训练而是思想认识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写作训练内容中的思想性、社会性决定了作品必然蕴涵着诸多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使写作教学具有明显的教育性。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出题,例如:教师可针对学生中穿名牌较多以至形成攀比之风的现状可以开展“学生该不该穿名牌”的讨论和写作训练,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除了教师提供之外,也号召学生搜集和互相交流,不仅搜集反面的,也搜集正面的,不仅搜集事例,也搜集名家名言这样的素材,让每个学生都搜集成一本或几本,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又可进行思想教育。除此之外,为了增加积累,在课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背古诗百首,名言百句,让学生搜集哲理歌词等,这本身也就是一种熏陶和教育。这也是一种吸收和表达相结合的方式。

广泛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首先是组织阅读文学名著和名人传记,其目的是用名著深刻的思想和名人的崇高德行去影响、熏陶学生,使他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例如:结合教材阅读开设诸如《论语》研究,《红楼梦》研究,古诗词欣赏等活动课,在活动课中体会古典名著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接受先哲思想的熏陶,也可结合教学组织读强者之书,走强者之路之类的活动,阅读诸如《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诗词》。

4.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的教育,它需要三方面的齐抓共管。学校德育要力争社会化,生活化,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这三者只有同步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能力。心理学上说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中学校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德育又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语文教育又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语文教育者要担当起带头人的责任,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渗透是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总结出来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随着时代的变化,二者的关系也在变化,不管怎样变,“文道统一”的原理是不会改变的。当前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历史的继承,也是时代的需要。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能动性逐渐增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定性,这就更需要有正确实际的引导,因此,要重视高中语文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篇3

【关键词】音乐媒体;小学语文;深度融合

引言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下面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利用一切合理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不能仅仅是互相叠加,而是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1、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原因

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依靠其存在的深厚文化内涵感染去引起观众的轰鸣,是一种情境的凝结,也是一种意境的创造[1]。语文教学偏理论教学,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枯燥感和无聊感,使得语文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如果音乐媒体和小学语文教学能够相互融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抖擞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还能够让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

2、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探讨

2.1选取适合的音乐创设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音乐媒体的使用,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提前对即将学习的语文知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结合教材,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为中心,在选取音乐时选取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相符的音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所创设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将学生带入相应的语言环境中[2]。比如在讲解到《四季》的有关知识时,涉及到“春天”的有关内容,,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点音乐活跃课堂氛围,为了更好地与“春天”结合,语文教师可以选择歌曲《春天在哪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该歌曲,配合语文教学的进行。《春天在哪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春天的景象,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2将情感与教学内容融合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音乐素材使得情感和教学内容相互融合。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而是要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上的升华,让学生带着情感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3]。为了能够让情感和教学相互融合。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可以融入合适的音乐元素。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会很快地跟着音乐的节奏走,享受音乐的同时,也对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不同风格的音乐体现出的情感也不一样,比如歌曲《神秘园之歌》是一首旋律舒缓的歌曲,体现出一种抑郁、悲伤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聆听这样的歌曲时,情绪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并对相关文章内容中体现的伤害、惆怅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所以,在学习到有关故乡的文章时,就可以利用《神秘园之歌》到教学过程中,以此加深学生对情感内涵的理解。

2.3利用音乐资源带动情感升华

小学生年级小,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再加上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得学生面对文章内容时理解起来很难,不能全面地理解文章内涵。这时候,如果语文教师将音乐媒体资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同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章内容的情感需要,尽可能地选择能够诠释文章情感的音乐,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进而对文章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讲解到《长城》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学习这篇文章时会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导入到课堂之上。《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伟大智慧,在聆听这首歌的时候,一种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加感性,在教学过程中听到这样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曲,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

3、结语

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要想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沉闷的教学气氛,就必须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音乐媒体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最好方式,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从选取适合的音乐创设教学氛围、将情感与教学内容融合以及利用音乐资源带动情感升华等方面入手,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一定会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也更加轻松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张忠艳.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07):125-128.

篇4

下面以杜甫《春望》阅读教学为课例,探讨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激趣设疑,导入主题

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展现生动的问题材料,设疑激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渴望新知的积极性,自然导入本课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多媒体配杜甫苍老画像图片和郭沫若评价杜甫的对联文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探究对联含义,深入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思想、诗歌成就和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

二、直观示范,提高效益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和文字呈现等功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示范,恰到好处地演绎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多媒体播放《春望》朗读音频,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动态呈现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学生认真聆听范读录音,然后试读,在文本中标注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三、营造氛围,创造情境

多媒体营造文本塑造的特定情感氛围,渲染特定的心境,创造鲜明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有助于师生情感的投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多媒体播放古筝名曲《汉宫秋月》音频为学生朗读配乐。学生配乐自由多形式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四、链接知识,引导探究

利用多媒体的呈现功能,链接与文本切合的课外知识,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相关的参考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文本,感悟文字,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多媒体知识链接。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学生参考链接,咀嚼并赏析批注“破”“深”,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五、图文并茂,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图文的有机结合,合理搭配教学资源,再现情景,调动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量,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图文并茂,以图释文,据文解图,设疑引导,巧妙地为释疑解难创设突破口,化难为易,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背景设置图片“花香鸟语”,插入杜甫苍老画像图片,配文字设置问题:你认为诗句中“感恨”的主体是什么?学生感受春天美好景物和杜甫苍老形象的强烈反差,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分析文本塑造的意象(“花、“鸟”),体会诗句内涵的诗人情感。

六、归纳总结,知识构架

利用多媒体的文字自定义动画呈现功能,作为师生信息交互传递的便捷通道,对所学文本进行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梳理与归纳,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回顾《春望》全诗,多角度为文本编列提纲。教师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多媒体动态呈现提纲要点。

以上是结合《春望》课例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分析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常用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等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深度融合,其目标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更深刻、高效地内化。

教学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多媒体既承载教学的部分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要做到灵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高效运动。

多媒体要有机地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和语文文本特点。教师要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依据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找准多媒体与语文课的契合点,从而深入挖掘语文文本的核心价值。

要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语文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深度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教师的精当板书、讲解、引导和学生的读写听说等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要与多媒体有机融合为一体。

篇5

一、整合课程资源,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内容

1. 联系学校生活创设美术教学内容

学校的升旗仪式、运动会、合唱比赛、班队活动等,学生都已亲自参与、体验,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绘画题材,学生兴致很高,创作出的作品也很生动。

2. 联系家庭生活创设美术教学内容

家是每个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他们之间有着许许多多温馨的生活画面,让学生用画笔记录这美好的一刻,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理解与感受。

3. 联系社会生活创设美术教学内容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领域。在生活中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让学生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去尝试,远比教“画法”效果更好。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的连环画、卡通画和漫画学习形式,我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健康安全、从小做起”等绘画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运用连环画、卡通画或漫画等形式进行不同的绘画设计与表现,把美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关注日常生活的同时提升对绘画创作的学习兴趣。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废弃物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多,而这之中有许多就可以成为我们美术教学的材料。如:包装纸、塑料袋、纸杯、纸盒、包装绳、旧挂历纸等。我把这些资源引入课堂,开展了《时装秀》《纸杯变变变》《有趣的瓶盖》等变废为美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双手,既寻找、收集了制作材料,又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处理现代生活中的垃圾,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4. 用好、用活教材资源

现行教材中,基本贯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了不少生活气息浓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用好、用活这些内容,同样有益于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有益于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美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 “在玩中学”的乐趣。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认知特征;二是创设的情境要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三是创设的情境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四是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境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采取讲故事、做游戏、表演、变魔术等方法,例如我在上《大海上的船》一课时,在课前精心设计绘制了一幅大海的淡彩画,并设置了一个小机关,把一座小岛藏在画的后面,授课时用小美人鱼的故事引出小岛,当我“变”出小岛时,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这个惊喜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课堂教学达到了。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小学美术教学应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为主,活动的设计同样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兼具生存性和体验性。如教学《小小食品店》一课时,我把全班分成几个组,每组合作制作精美的小食品,开办小食品店,组内评选一人当营业员,介绍每一种“食品”的名称和特点,然后各组同学当顾客,相互参观投票评选出“五星级食品店”。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联系,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主动快乐。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一直是难点所在。阅读是指学生通过文章,来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获取有关知识,这是一个吸收的过程;而写作,则是学生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要向外界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倾诉的过程。倾诉和吸收实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是一衣带水的交融关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培养,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乡村语文教学中有关读写结合策略的内容。

一、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现状

1.缺乏阅读兴趣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两个方面。阅读,需要一个安静的心境,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小学生的天性似乎与此背道而驰。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纪较小,自制能力不是很强,抗干扰能力不是很好,这就对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产生了阻力。乡村小学生中有许多基础不好的“后进生”。为此,在很多乡村小学生看来,阅读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很是无趣,因此,他们的阅读效果一直不是很好,针对这种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当务之急。

2.欠缺必要的阅读能力

乡村小学生社会经历太少,思维方式相对简单,这决定了他们的阅读质量不高。尤其是在面对知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文章时,常出现读不懂、不知所云的情况,这就给学生的思考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阅读效果可想而知。

3.写作素材积累得不够

写作是把心中所知、所想、所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但乡村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丰富,思维简单,积累的写作素材不够,由此,他们感觉无内容可写,或造成所写内容空洞。

4.语言词汇表达贫乏

阅读是一个积累词汇的过程,是可以为写作提供必要的词汇支持的,词汇是写作的唯一载体。而事实上,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积累的词汇更是不多,这种情况就严重影响到了写作的质量。

二、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采取的读写结合策略

1.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文化素质

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占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异常重要的;因此,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端正思想品德,这是必须和必要的;以此为基础,还应该定期参加专业化的培训,及时了解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然后,积极进行相关的引导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是一个终生的事业。从小学的语文学习开始,培养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会受益终身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手脑并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阅读中的开小差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及时画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积累词汇,提高写作水平。这真可谓是一举

两得。

3.拓宽课外阅读

语文的学习,是夯实我们国语表达能力的过程,所以学习实践不应仅仅是在课堂上。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阅读也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阅读是终身的。阅读量的增加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更可以积累词汇,拓宽个人的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但是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课本和教师提供给我们的阅读机会更是寥寥,这就决定了学生应该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不同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的素材和词汇量也会随着增加,写作能力也会随之不断提升。

4.突破传统的评价体系,强化双向评价

评价是一种及时的反馈行为。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发起是紧跟在教师的引导之后,他们对教师给予的评价,有种近乎膜拜的姿

态,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评价体系,引领学生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批改小学生的文章时,应该遵循表扬激励的原则,用积极的评价建立起学生的写作自信;同时,教师还应该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写作风格,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相应

的文章,还可以积极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这样一来,写作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写作,而是阅读和写作的综合

过程。

读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坏。因此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读写之间的微妙关系,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把读写结合在一起,共同培养,共同进步。

篇7

1. 了解情境教学内涵,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中采用的方法都是选出经典例句,然后对例句中所出现的语法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死板而老套,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但会让学生觉得乏味,而且除了应付考试以外没有别的用处。情境教学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情境教学是按照学习目的,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让学生的能力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得到提升。将单纯的语法知识与情境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轻松起来,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语法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教师能够将情境教学融入语法教学中,那么,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会有很大的好处。例如在教授“过去将来时语法”时,教师可以创造这样的一个情境:When I was a small student, I didn’t know what I will be future. So, I thought a lot, such as: teacher, doctor and so on. Can you guess what I could be? 那么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利用过去将来时的语法给出教师一系列的答案。学生可以这样回答:You could be...这样既丰富了课堂乐趣,又教学生掌握了过去将来时语法的知识,还有利于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给学生介绍个情境的开始,以后的情境由学生独立或者相互之间合作完成。这样还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2. 掌握情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步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有许多种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方面给学生提供出不同的情境,参考方面有以下几种。第一,生活主题,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什么素材几乎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教师一定要利用好生活这个宝贝。教师通过认真寻找,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学习。例如在教授“have something done”句型中,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去用英语表达。“我昨天下午让理发师剪了我的头发。”“上个星期我的阑尾被医生切除了。”等等之类的。第二,幻想主题,中学生正处于想象力旺盛的时期,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情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趣味,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例题:假如你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一片花瓣可以完成你的一个愿望,那么你会用它们来完成什么。学生可以给出这样的回答:I need a petal to do. I need another petal to do...第三,幽默主题,人生匆匆而过,能够留下很多,但能贯穿一生的,只有快乐的感觉。许多年后,我们都会回忆起我们的中学生活,它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我们过得很快乐。所以,课堂乐趣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也影响颇多。第四,情感主题,教师和学生都是感性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或者教师多创造一些与情感有关的情境,那么,教学成果也一定会很令人满意的。

3. 利用情境教学作用,提升学生能力

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有很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去认真寻找情境的来源。利用信息时展的产物多媒体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堂的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也可以将抽象的语法知识形象生动起来。例如在教授“一般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组画面。秋天到了,风越来越大,树上的叶子再也坚持不住了,不舍地跟大树告了别,随风而舞,落到了地上,没多久,地上就有了一层树叶……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falling与fallen的区别。除了利用多媒体以外,教师还可以用实物来为学生创造情境。如模型、卡片等都可以。例如在教授“过去完成时”语法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系类卡片,卡片上配有图画。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卡片的内容用一般过去时对其进行描述。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使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也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提高。情境教学的作用就得到了发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讲授一些英语中的典故。中学生学过历史,可能对中国的历史比较熟悉,对国外的可能不是很清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英语典故,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还会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比如“rain cats and dogs”即来自于北欧的神话故事。意思就是猫对天气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象征着暴雨,而狗则象征着伴随暴雨而来的狂风。同样对于英语当中出现的典型词汇,教师也应该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知识。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融合

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在教育的各个层面,信息化教育趋势也逐渐明显。针对这一情况,《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实践活动就成为了一线工作教师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特征,并对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1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特征

1.1革新了传统教育模式,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教学一直受到教学资源、场地、费用、师资等方面的影响,不能有效的扩展教育的规模,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受到技术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只能局限在教材的学习上,不能有效扩展学生的教学资源[2],同时,传统教学的封闭性,也不利于小学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得城市与农村小学在教学质量、学生发展等方面存在不可弥补的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的资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乡小学之间的差距,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使得新型教育模式更具有开放式,能够使农村小学的学生享受到城市小学学生的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共享。1.2变革了教学方式,教育具有创新性特征: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这使得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的衬托者,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方法上,更是标准式教学,使得学生不能有效的发展能力、激发兴趣。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背景下,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得以突破,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学生逐渐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兴趣、能力得以发展[3],更重要的一点是,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奠定基础。同时,差异化教学的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展开,都有利于学生培养主动探究和探索的精神,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1.3促进新型教学工具的出现,教育具有高质量的特征: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工具的限制,教学往往功能单一,损耗性大等。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是一些交互式教学工具的出现,使得教学的损耗极大的降低,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管理,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4]。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新型教学工具,教师教学的质量也大大的提升,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实现的教学效果,在新型教学工具出现之后,都能轻而易举的实现,使得教师教学不在受限于教学工具。甚至在一些小学,“无纸化”教学的出现,已经逐渐普及,这样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完全得益于新型教学工具的出现。不难看到,教育质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会出现怎样的一个提高。

2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策略选择

2.1转变观念,思想要解放: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还是一项新的技术,一些学校,特别是小学,为了避免不利的影响,对信息技术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样的观念,不仅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困难,还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拦路虎[5]。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一些教师、学校管理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不应该拿一些不良的例子来否认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价值,而是应该着重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特别是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资源、教育资源等,都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还处在成长的阶段,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小学生才能正确看待信息技术,才能够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2.2制度创新,管理要跟上:当前,困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问题除了教育者观念之外,还有制度问题。制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目前,一些小学尽管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管理的制度,但是由于标准不统一,造成了信息技术教育管理的混乱。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应该进行制度上的创新,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也应该制定良好的执行标准,教师按照执行标准来进行操作,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的为教育服务。2.3经验借鉴,实践要尝试: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相互借鉴经验已经成为了各国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向优秀的人学习,才能取得进步。对教育来说,虽然我国的教育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技术层面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扩大,这就使得信息技术与融合成为了不可避免的潮流。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借鉴先进的经验,经过大量的实践尝试,才能使信息技术与教育真正的融合,走出一条适合当前小学教育发展的信息化道路。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了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有适应趋势,研究趋势,才能与时俱进。本文认为,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特征主要有开放性、创新性、高质量等,因此,在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这个趋势时,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制度创新、经验借鉴,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小学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玫.基础教育与在线教育融合的策略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6):76-79.

[2]张怀君.应用能力与驱动机制是信息化与教育融合的关键[J].天津教育,2016,(4):21.

[3]杨浩,郑旭东,朱莎等.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6,19.

[4]潘克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7):4-8,13.

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有着启蒙的作用。 因此,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优化教育环境,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性渗透

校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对幼儿有着一定的影响。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要体现在校园环境建设之中。幼儿园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幼儿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理解、信任的师幼关系,以良好的环境影响人,以生动的活动感染人,以积极的体验塑造人,以有趣的学习发展人。通过合理构建幼儿园的环境来实施幼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在学校的周围张贴一些标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更好地发挥价值观的作用;在楼道内布置礼仪墙,将“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以字画的形式布置成精美的主题墙,教育幼儿说文明语,做文明人,为幼儿营造了活泼、激励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园围墙上画饰画,渲染友爱和平的气氛;利用班级的各个区域,创设“娃娃家”、“图书角”等区域角,通过书中、故事中、游戏中的人物行为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把环境作为一种工具,使孩子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提升师德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W活动中

教师要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知识素养,传达给幼儿最准确、先进的理论。幼儿的模仿性是非常强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园要从师德修养、执教能力、教育理念、身心素养等几个方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的内容、思想贯穿到一日活动。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或许幼儿并不了解什么是价值观,也不懂价值观的内容, 教师们要用浅显易懂的例子教育他们。如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的比重,培养他们体会传统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还可以和集体教学活动相融合,充分发挥创造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编成儿歌给孩子们教唱;利用教学活动在幼儿中间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等,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并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加深对价值观的理解。

三、善于抓住契机,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幼儿日常行为教育的准则。价值观教育,要始终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紧密结合,以学习和生活为桥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针对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制定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转化为幼儿自觉地行动。如通过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幼儿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当幼儿走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我们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通过这种活动,可培养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做事情要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价值观对于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在幼儿教育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根基,引领幼儿成长,使广大孩子从小树立爱幼儿园、爱家庭、爱祖国的意识,在不断地教育中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为能够拥有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龙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篇10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文化的定义,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的行为习惯。”[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成为推动国家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从总体上看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脉的伦理本位文化,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求真务实的治学品行,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世界的大局看,21世纪世界各国激烈竞争,将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上,也体现在国民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水准的较量上。……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深厚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底蕴……”[2]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国家软实力,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则明确指出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强调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既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传统文化素养较低。一方面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文言功底差,人文知识相对缺乏,他们课余时间又大多被网络占据,阅读功利性强,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少,这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隔膜;另一方面他们热衷于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生活离传统文化太远,他们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看的是日剧、韩剧、美剧、英剧,过的是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追的是世界潮流。二是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过分强调其职业属性,过分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对人文素质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比较薄弱,在课程开设方面也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很多职业院校除国家规定的政治类课程外,人文素质类课程开设偏少,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学生系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就非常少。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仅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智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高职教育正步入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在高职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在不增加课程、课时,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为数不多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关性

现代文学大师王蒙先生曾发表过《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的文章,呼吁重视语文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张雪辉在《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与语文教学转向》一文中指出:“倡导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取向。” [3]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了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三是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也正是高职语文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在。[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从明朝末年著名儒者顾炎武身上感受;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崇德弘毅可以从《论语》里学习; 正心笃志可以从《大学》里汲取。高职语文教材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因为无论哪个版本的高职语文教材,都离不了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从先秦诸子散文到诗、词、曲、赋、小说等,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课程定位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尽管语文课程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却面临较为尴尬的境地,该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有些高职院校根本不开设语文课程,有些高职院校虽然部分专业开设语文课程,但课时数量少,课程定位也不是非常明确,仅仅把语文课程当作点缀,一旦课时紧张,随时面临被砍的命运。有鉴于此,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定位应进一步明确,应把该课程纳入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既明确了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二)课堂教学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如可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电视节目的东风,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汉字,发现汉字之美;可在每次课前安排学生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推荐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经典作品时,教师可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利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从视听的角度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的氛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和美好,从而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2.专题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目前,高职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或显或隐于各篇课文之中,呈散点分布,不成体系,为更好地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对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散点进行梳理,使其更系统,更有条理,然后再进行重点讲解,如可把体现儒家思想的篇章集中起来进行专题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其人文素养。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可自编教材,根据专题自选篇目,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也更适合本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实际。

3.重视诵读,体悟母语之美

诵读是传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手段,诵读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诵读的形式也不必拘泥,读、诵、吟、唱均可,诵读的素材主要是古诗文,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古诗文兼具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最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这些作品能够让学生亲近母语,体悟母语之美,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第二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也要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建立“语文与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号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机不离手”的特点及阅读习惯,申请一个“语文与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号,吸引学生关注,通过该公众号与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方面的互动。该公众号可由语文教研室负责日常运作,由教师选择和推荐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或者推荐一些优秀的视频材料;或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剧,娱乐节目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内涵进行讲解或者进行批判,还原历史原貌,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还可推送校内外与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信息等等,消除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膜,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2.复兴传统节日活动

传统节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优良的文化传统,传统节日文化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提及。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复兴传统节日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去研究与节日有关的古诗文,探究古人在节日中进行哪些活动,从中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当时的民风民俗,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复兴传统节日活动从召集到举办全程都可通过“语文与传统文化”平台进行推送,形成二次传播效应。

3.成立传统文化社团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社团活动较为热心,教师应鼓励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成立相应的社团,如“国学社”“汉服社”“曲艺社”“书画协会”等,学校对这些社团应重点扶持,积极鼓励其开展活动,通常学生对自己同学办的活动或演的节目会更感兴趣,关注度会更高,但指导老师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把好质量关,这样才真正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如上述传统节日活动的复兴也可由社团承办。

4.开展“寻根”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