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
篇2
关键词:全球化;身心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现性
世界市场就此而形成,国际间的贸易、科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当代社会,所有这些特征构成了我们所标榜的全球化时代,由此而造成了思维、生存和生产方式的显著变化:1思维方式上,由价值理性走向科技理性。2生活方式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流行。3生产方式上,人与自然的对立。
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影响的是人类的生活,瓦解了人对生活的意义的探寻,最终简化为物的诉求。人文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在解决了社会“怎样发展”之后,更要回答“向何处发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从“轴心时代”就开始了,其影响力远未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古代的精神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寻找古代文明的现代意义,把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地引向深入。笔者拟从下列三个方面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核,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从修身到修心,寻求身心的协调统一
笛卡尔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了心物二元论,即心理和身体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彼此互不干涉,这就为身心的分裂提供了哲学依据。或者说,这种学说恰是身心分裂这一现象在近代哲学上的反映。在当代,身心分裂的现象更为显著:都市的人们一方面寄身于繁荣富庶、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一方面又生活在想像的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中。对物质的追求与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本身是对立的。小说《围城》中:城外人想进去,城内人想出来。彼此的安身之地与向往之地也揭示了身心的错位和矛盾。此岸的有限与彼岸世界的无限,也激发了有限个体对永恒存在的不竭追求,终极关怀本身就昭示了身心统一的艰难。应该看到,这种身心分裂状态自近代以来,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呈加剧状态。原因在于人类在满足身体的需要(舒适)时,不断地向自然宣战,而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摆脱身心分裂状态无疑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轴心期的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类的目光开始由自然拉回到人间,“知道你自己”,构成了苏格拉底基本的哲学主张。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将其引入心灵层面,而是将其导入了伦理道德领域,即我们所说的修身层次。苏格拉底对道德的定义是“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够做出符合善的事情。在这里,修身的目的在于行为规范的确立,使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中规中矩。孔子毕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所谓周礼即是指上下尊卑各安本分,不越成规,为此要“克己复礼”,《论语・泰伯》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由此可见孔子对行为规范的重视。他又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孜孜以求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日常行为的合乎法度。
这些先哲们试图通过修身的训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从而指向于更为高远的“治国平天下”或“理想国”之事功。比照当今的社会现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了道德伦丧、欲壑难平的社会现象,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是当务之急,而其便捷之门路当是回归经典。
但是,在经济、政治秩序大变革和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单纯地建立伦理秩序规范是不足的,如何避免精神的纷挠和灵魂的痛苦,是在修身之后又一重要的问题:修心。
希腊晚期的哲学中提出了这个问题。从伊壁鸠鲁和皮浪开始,希腊哲学致力于人的幸福和快乐的研究。伊壁鸠鲁认为,除了物质的快乐外,还应有精神的快乐。这种快乐既反对了禁欲主义,又不同于无休止地追求感官享受的主义,而是要保持身体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研究自然,掌握知识,才能克服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从而获得身心的快乐和幸福。而皮浪认为,在事物之间寻找真假、对错,是灵魂的纷扰和烦闷的根源。只有不下结论,不怀追求,才不至于引起困惑。在中国哲学中,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寻找不动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否定主体。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庄子眼中的至人是没有自己的,消灭了自我的主体地位,也就消灭了欲望,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宁静、灵魂的无痛苦。道家在妥善安置了人的灵魂之后,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虚无主义。相对于这种否定主体的做法,王阳明的心学则走向了否定客体的道路,“心外无物”,“人心即是宇宙”,从而把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一切听命于心,世界的纷绘复杂都在人心之中。
总的来看,道德关乎人际和谐和社会秩序,而心灵宁静则与个体生活、心理健康相攸关。因此,修身与修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能割裂开来单独发展,由此才能达到个体行为与心灵完善的有机统一,社会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的有机统一。
二、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及德性人生的追求
市场经济是讲究利益分配、自由竞争的社会调节方式,这必然促进了人对财富的渴求,展现了人性本身的物质欲望。另一方面,人性本身的复杂性挤压了道德的底线,义与利的关系再次暴露在人们面前。见利忘义和舍生取义的方式都是不妥当的。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涉及到利己和利他的双重要求,必须从学理上对其作进一步的发挥。
儒学对义和利的看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解释。《论语・述而》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子罕》中又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从此可见,在当时文本环境下,义大于利,先义后利。而《周易》云:崇高莫大乎宝贵。《论语・述而》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使得儒学的道德至上主义又滑向了功利主义,呈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后人应该看到儒家在塑造道德楷模的同时,也彰显了一定的利益欲望。总的来看,儒家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割裂开来,而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统一。《论语・述而》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周易》也认为:利者,义之和也。儒家始终把义看作至关重要的价值追求,以义驱利,以义驭利,完成了其道德至上的功利主义人生诉求。
倡导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则不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当人们有了快乐和幸福,便拥有一切。当失去快乐和幸福,便努力去谋求它。快乐和幸福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为此,人首先要以一定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为条件。他同时强调这里所满足的只是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的欲望。有些欲望是虚浮的,最终会转为更大的痛苦。另外,伊壁鸠鲁旗帜鲜明地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作了定性和定量,既肯定了物质利益的第一性,又肯定了精神利益在量上大于物质利益,代表西方哲人对义利问题的看法。
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不能简单地照搬原有的思想资源,而应在其基础之上,有所扬弃。(未完成)
三、以和谐为导向的天人关系、人际关系
当代社会过分地地依赖科学技术,以便更加有效地控制自然为人类服务,这必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最终带来了生态的危机,资源的枯竭,危害到人的生存。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加剧了人的异化和物化,人际关系的商品化,把人演变成官僚机器的齿轮,从而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所以,现代化的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财富激增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价值失落的过程,人类社会不可能永远跛足而行,重建价值理性,恢复传统社会中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涉及到回归古代经典的问题。
天人关系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了人天地的一致关系。同时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对天人关系亦有类似的表述,《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总之,儒道两家孜孜以求的正是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交相融的统一关系。西方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后,人与自然逐渐分野,自然成为科技征服和奴役的对象,逐渐转化成人的对立面。在此之前,自然一直偎依在神的庇护之下,而没有独立发展的机会。人对神的敬畏使人对自然保有神秘感。苏格拉底就认为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人无法认识的。神创论的观念在此后的西方文化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直到斯宾诺莎,神与自然才合为一体:神即自然。在轴心文明时代,自然是超越人的力量的客观存在,人依附于自然。
在和谐的天人关系下,哲学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亦在情理之中。《论语・宪问》中,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孔子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伊壁鸠鲁为了消除对他人的恐惧,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人们通过约定来建立一种自然的公正,它的目的在于防范人们相互伤害。他说:“公正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由相互约定而来。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公正就成立了。”相比较而言,儒家侧重于从内在修为上寻求人际和谐,而西人则注重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物化以后的人类社会,资本化进程中的金钱关系被排斥在了古代文明之外。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43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44-03
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其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与物质硬实力并不相称。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而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主要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孔孟之道,其基本内核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源泉,儒家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先在第一个层面,儒家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和”的思想,例如:《论语・学而》篇中有:“礼之用,和为贵。”《论语・为政第二》篇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时,孔子也提倡建设美好的“大同”社会,如“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第二个层面,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提倡人人平等,“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体现了正确的利义观,不唯利是图,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第三个层面,儒家文化中含有丰富的个人修身、正己思想,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思想也是相融相通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发展与前进提供精神动力,儒家文化中包含有经久不衰的精神食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e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大家共同奋斗的坚强纽带。儒家思想以仁爱为本,以民本为用,丰富的传统道德观念,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天下为公”体现了传统忠德的责任担当意识,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仁者爱人”弘扬爱人之积极情感,唤醒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为善,彼此友爱。孔子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多依靠自己,少依靠别人,做人要有独立担当意识;从民本来说,主张民为国本、本固邦宁,希望统治者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博施于民,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古人重视精神的作用,从而不断推进民族发展与强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时代难题的重要启示,儒家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思想
首先,儒家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并经久适用,同时强调实践,强调实事求是,于社会生活中追寻真理。其次,对于如何为人处世也有很多经典语录,例如孔子关于做君子的要求: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闻、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告诫人们看到一种现象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要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要平易近人,言行一致,对工作要有敬业精神,有问题要多向别人请教,心中有不平事,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在有利可图时,要想到是否合乎义,在利益面前坚守道义,不犯错误。要“敏于行而慎于言”。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外,孔子的“中庸”“为政以德”思想及孔子的其他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含的政治智慧、治国经验等都有益于提高治国理政能力。
二、积极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是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相结合,发挥借鉴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典籍浩如烟海。
以儒家文化为例,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很多思想、理念直至现在还有很大借鉴意义。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可以为现今教育提供启发,在教育理念方面,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在教育方式上:采用研讨式教学,孔子的教学,很大部分是和学生、官员、学者进行对话,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包括老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采用启发式而不是灌输式教学,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采用“共享式教学”,孔子在很多场合总是当众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和感悟讲出来,对一些问题重点教授和引导讨论或让学生之间开展讨论,让大家实现知识共享。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形式活泼,“杏坛”教学法就十分典型,师生在树荫下、山水间席地而坐就可以上课,此外,孔子在后半生经常带学生周游列国,这种游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边游边学。孑L子教学注重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教学特点和今天信息化时代的学习型组织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仍然有重要意义。
从此例来看,要善于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精华,首先应善于总结和提炼,善于从零散的知识碎片或语录、对话、或事件描述中去总结概括;其次,要把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相结合,善于比较,找找共通之处,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基本要义是相通的,比如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等;再者,要多思考与动脑,多与他人讨论交流,尤其要加强对那些不易显现、隐藏于字面的传统文化精华进行挖掘。
(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借助大众传媒和现代传播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本土与外来的关系。在提升文化竞争力方面,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特色,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畅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1.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延伸
比如儒家的“重义轻利”“为政以德”思想,是根源于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宗法等级社会制的存在,其原义是主张德治,强调道德和道德规范对调节人际或等级间利益关系的作用,但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是缺乏权利或权利平等的观念和法制保障的,理解其内涵必须加入现代的权利意识和权利平等的价值观。再比如儒家“和”的思想,是指社会中各等级之和,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和”的价值观和思想,就应对传统的“和”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鉴别和扬弃,丰富“和”的内涵,包括分配公平、司法公正等,坚决反对特权和“官本”文化,将“和”建立在人与人权利平等、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
2.改造传统文化落后、陈旧、不合时宜的表达形式,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
比如儒家文化中的“礼治”思想,“人无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等,今天仍然在讲“礼”,但是儒家“Y治”思想在表现形式上过于复杂繁缛,在新的时期,对于“礼”的形式一方面要适当规范和简化,恢复一些影响深远的传统礼仪制度,比如“成人礼”、传统婚礼、“祭礼”,等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一些新的礼仪制度并积极推广施行,比如升降国旗仪式、烈士公祭仪式、职场礼仪、商务礼仪等等。
3.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把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实现传统文化的“两创”,必须把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例如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西医结合、数字书法技术、围棋人工智能等。为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要将“互联网+”引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努力创建以亲民、时尚,又富含文化魅力的方式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三)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根据时代的发展进步,挖掘其当代价值,拓展其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生活,让人们能看到、听到、感知到,根据时代的发展进步,进行文艺作品创新、文化载体创新、营造传统文化育人环境,完善传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
1.创造更好的传统文化文艺作品,不断提高创作质量,努力推出优秀作品
以儒家文化为例,可以通过动漫、影视、书画等作品对孔子的教学进行情景再创造,以多样的形式对孔子思想进行深入挖掘,阐释新意,创造优秀作品。
2.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旅游纪念馆等文化文物单位不仅要发挥馆藏功能,为社会提供固定的文化产品,还应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出贴近社会生活、“实用”的文化创意产品。
3.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载体
要积极结合社会重大节日,如纪念建党95周年、胜利80周年;积极结合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举办文艺晚会、讲座、开展主题创作展示活动。通过文艺形式、日常礼俗、饮食服饰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人们的生活。
篇4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文化融合;核心价值观;影响;对策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展衍生的人类体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之体育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也是核心民族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众多我国古人的体育智慧结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高度凝练的运动表征形态,彰显着五千年生存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并以其自身独特的传承方式、发展环境、表达方式、,分别立足于东西方的主流体育文化意识中。随着近代世界文明的发展,全球各国家民族文化距离的缩短,中华各种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无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系统的分析东西方文化融合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以自省的方式反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能够在西方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经久不衰、绽放光辉。
1文化与体育文化概述
从古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虽然林林总总、众说不一,但其总体上都体现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对普遍存在的具体性东西的描述性特征。因此,本研究以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社会综合体。”为逻辑起点,对文化入侵展开研究。
文化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的结晶,具有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有精神现象、意识形态和社会行为与习俗的综合体。文化的外延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应在体育活动方面。体育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活动方式,是构成人生存、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体育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社会及个体文化生活的需要。在远古社会里,体育就具备了生存、娱乐、信仰等诸多文化特征;现代社会里,体育更是至关重要,不仅对于个人一身体、人格与心理及观念、意识等方具有全面发展的作用,对于社会来讲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育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体现着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的文明发展程度,具备了各种文化的特征,因而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体育的这种文化形态是由社会文化形态决定的,社会文化形态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体育形态也有所不同。
2西方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2.1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818年德国学者费特著述的《体育史》一书。它同任何一种其他文化一样,深深地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反映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单以文化本质上来说,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的竞技体育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分支也带有着民族文化讲求的“天人合一,兼容并包,以和为贵”的特点,是一种综合思维体系;而西方的竞技体育文化则是讲求“更快、更高、更强”,强调竞争、自我超越的分析型思维体系。中华传统体育所蕴含的“德者居之、以体会友”之文化,重视练体者的德才兼备;而西方竞技体育所蕴含的“争强夺标,一决高下”之文化,以获胜者的成功与荣耀为目的。此外,美国学者卡普拉在论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时也说到:“中国人对世界观的认知和方法论的应用不同于早期的欧洲学者,他们对问题的研究以对宇宙和自然的朴素哲学为特点,在对事物的探索中并不限于对问题因果关系的探讨,还在于对问题的对象和发生时间的综合阐述。”因此说,中西方体育文化不仅受中西方地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存在着思维性的认知差异;还因为受中西方人民生存目标的不同,而存在着对体育价值与功能认同的不同。
2.2西方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体育文化一词从德国学者费特著述的《体育史》中正式被提出之后,体育活动变被正式称之为一种文化。其实本应如此,因为无论东方西方,他们的体育活动都深深地被刻上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西方国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社会现代化的飞跃发展,积攒了雄厚的经济实力,由此便带动了现代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与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便在此时形成,并成为了西方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宣传其“普世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其体育文化传播以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世界杯、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NBA)、温网公开赛等为重要载体,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并以此奠定了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全球霸主地位。应该说,这些西方国家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但是他们的传统体育文化并没有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推广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而是被奥林匹克文化所替代或融合。这种文化的替代与融合一方面表明,虽然不同民族、地域间的体育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对体育功能的认知发生了改变,不同民族和地域人群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的共识,让以篮球、足球、网球等为代表的西方体育运动更受欢迎,由此推动了现代体育运动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替代;另一方面,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文化生产走向全球化、市场化、技术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传统体育在发展中也必然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和依托现代科技,才能在全球的舞台上展示自我。但就市场化和技术化的文化本质来讲,就是一种普世化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当这种以西方文化为特征的价值理念和技术方法,对传统体育进行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运作时,其必然造成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链条的危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运能够绵绵流传,其关键在于其文化是否能在青年人中传播,只有年青一代能够深刻认可和发展本民族的体育文化,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屹立于全球化浪潮下,本着这样的发展和继承理念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文化才不至于走上清末木兰围场的老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体育文化也都各自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56个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编了近千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中仅起源于汉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就有近300项。这些内容繁多、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彰显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构成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优势资源与文化宝库。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资源,但真正能够得到有效传承发展的却寥寥无几。如,以武术在高等院校的发展为例。在全国16个省(市)的93所普通高校中,有24所高校仅开设1项武术项目――太极拳;有29所高校开设了2项武术项目――太极拳、长拳;有17所高校有开设3项武术项目――太极拳、长拳、养生功,而开设4项以上武术项目的高校不足10所。同时,即使在这些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高等院校,其武术课程的设置也在全部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规划中占有很小的比重。此外,这些教授公共体育武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是半路出家,并不是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任教师,课程内容只是太极拳、长拳、太极扇等基础的健身功法,没有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配套。学生只知道模仿动作套路,并不能从文化起源、传承及其功用等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了解。这样,造成学生在死板无趣的模仿练习中失去了对于传统体育的兴趣与热情,更不用说从中体会文化层、思想层的中华传统体育博大精深的奥秘。加之西方经济体育从社会、网络、产业等各方面对于学生生活、思想及体育爱好等方面的渗透,利用暴力美学、竞争思维对传统体育开展空间的压缩,使学生的传统体育意识渐渐淡化乃是消失。从国外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看,体育项目的发展最有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政策干预和商业运营。如美国各项体育项目的俱乐部运营模式,日本中小学柔道、空手道、剑道、弓道等原本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课程极力推广的政府干预模式;还比如,韩国将跆拳道指定为军队和警察必须学习的运动技能条,大幅度提高了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没有一项传统体育运动被政府制定为某一领域内必须学习的运动技能。
3东西方文化融合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表现
3.1西方的奥林匹克项目仍是国内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宠儿”
尽管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理念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理念不相融合,但是西方的竞技体育提倡的自我超越、人文关怀等核心文化内涵也逐渐为广大群众认可。西方竞技体育所推崇的奥林匹克文化因其与时俱进、协调发展的传播模式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文化领域“独占鳌头”。尤其在2008年我国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后,西方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对我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体育认知影响更大、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用更强,使得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有限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更加集中于此。这不仅日益弱化社会不同阶层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同时也制约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而且随着我国主流媒体及体育思想对奥运的宣传及奥运精神的传播,使得以西方现代体育为代表的人文精神,一方面高扬人类的理想一和平与发展;一方面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导引下,不断校正本身的错误、完善自身,以此影响和改变我国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西方体育的文化入侵不仅是运动项目的改变与入侵,也是西方古希腊城邦体育文化思维的入侵和西化的体育活动运作模式的入侵。在学校、社区以及单位中所组织和进行着各式各样的以奥运运行方式而举办的市级、省级运动会,包括其比赛项目亦大都以奥运项目为蓝本进行强度与难度的降低。李力研指出:“现代社会一切体育的比赛都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希腊特征,其中奥运会更是希腊体育现代化的代表;同时,虽然近年来奥运会不断地吸收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正式一员,但那也仅仅是奥运会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并进一步加深了不同体育文化之间的“误读”与冲突。”因此说,奥运会的全球化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的“文化浸入”,已经造成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伤害。
3.2以西方体育为主宰的一元体育思想在青少年中传播
以西方体育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一元化竞技体育思想,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的主流思想,它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也削弱了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对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化作用。以篮球运动为例,1895年来会理将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后,我国天津社会开始逐步开展篮球活动并开展向中国其他城市扩展,使得北京、上海等地有了这项运动。1908年以后,一批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专业人员先后前来中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体育文化传播活动。如盖利博士1898年来华传教,1904年任天津青年会体育干事,并趋各大城市指导,专门介绍各种西方竞技运动。还比如,1908年艾斯纳博士在上海成立青年会体育部,于1909年该青年会首次举行篮球赛,随即推广学校与社会各界。时至今日,篮球运动已经遍布全国各个层次的校园中,它所带来的西化竞技体育思想也根深蒂固的种植在所有热衷于此项目的青少年中,他们可以用篮球的语言与完全不同国家的孩子做有限的交流,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象征着我们走入了别人的文化体系,以此为蓝本无数的奥运项目将通过改变青少年的思维来改变我们的体育文化思维,最终达到文化入侵的最终期,文化同化。
3.3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均衡
为加速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文化的发展、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1995年7月,国家体委根据我国体育的发展实际,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2000)》,以此通过体育运动的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际地位。自此我国的竞技体育,也就是西方奥林比克运动项目,开始走进主流体育文化之中。数据显示,中央一级1979年到1983年竞技体育经费每年平局增长12.3%。省级以下许多地方的民族传统体育经费没有相应的增长,且呈现减少的态势,多数县开支后所剩无几。到了90年代后期,体育彩票的发行又一次为西化的体育事业发展进行了注资。这一方面,为体育事业的西化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动力和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不同阶层对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及其文化的认知。可以说,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大众的现代体育认知,为西化的体育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足了准备。此外,国家对西方现代体育的资助投入要远远高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如,据一些学者推算,获得一块奥运金牌平均要投入2000万左右;而2008年包含内地22个省份、国际17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294人的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暨国际健身气功展示会,所有项目的奖金共计20万港币(约为15万7千元人民币),这还不及奥运冠军奖金的五分之一。可以说,西方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一边倒的态势,西方体育产业对我国主流体育文化的控制已经达到较为深入的程度。
4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开展大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根植于大众社区活动之中,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基石。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广大劳动群众经过千百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集大众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发展与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这样的追根溯源,我们才能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广大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意义所在,才能有效的发展传统体育产业,从而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向世界的广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竞技体育文化有着本质区别,它们的受众也不尽相同,传统体育的受众是全体大众,竞技体育只是少数竞技运动员的世界。而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体大众全部参与进来,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优势。此外,传统体育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要我们在发展传统体育的同时,还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与发展的根源,保持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民族底蕴。随着我国实行深化改革、经济调整宏观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国力、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的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度、自豪感及民族意识达到空前高度;在体育事业发展的侧重点上也不能单单只局限于在西方主导的竞技体育项目中争优夺标、赢得奖牌,同时还要优化和发扬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上来。
4.2培养广大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素养
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协成立大会上,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指出:“我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和体育强国,不仅要开展西方现代体育运动,还要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而当前体育文化的传播速度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无法比拟的,网络的出现使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闪耀西方体育文化的光辉,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却却并不能像其他形式的西方体育文化一样走进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对广大的学生群体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广大的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还有利于正确认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升对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认知,使他们正确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及其文化。在增强广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自豪感和认同度的同时,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刻心系国家,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与建设做出贡献。此外,也能正确引导他们对不同体育文化态度,面对不同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懂得相互理解、相互促进、。
4.3优化传统体育产业结构,为其传承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虽然是以全民体育健身及各级学校体育为基础的,但是他的推广与传播也离不开体育实体产业的支持与物质保障。放眼世界,所有先进的体育文化的推广与传播都有强大的体育实体产业作为后盾支持,如西方经济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会、NBA、温网公开赛等,而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印度的普拉提和瑜伽、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和剑术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不但服务于本国人民、拉动国家经济,还促使了国家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输出与传播。这些根植于其本土的传统体育文化所发展起来的场馆会所的实体产业,基本可见于我国各大中小型城市。因此,要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利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创新、演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及其文化的底蕴与内涵,将其优化为一种局势俱进的先进体育文化;其次,优化与变革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式,使其适应当代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运动体验,满足群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需求,并以此积极发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民族传统体育实体产业;最后,充分利用现在多媒体传播技术,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加大力度与规模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进行宣传。还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地缘优势,在传统体育发源地开展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以此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只要坚持以上几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下去,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才不会被西方体育文化思想所冲击,消耗殆尽。
篇5
关键词:广西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作用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法家、道家为核心,此外还兼有墨家、兵家、佛教、西方文化等意识形态。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广西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诸如广西山水文化、铜鼓文化、山崖笔画文化、民族风情文化、歌海文化等等,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研究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的作用研究,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又对深入了解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当地人民群众道德文化修养及推动该区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法。
一、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目标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理想状态,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广西有着悠久的民俗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虽地处西南边疆,民族种类众多,经济发展落后,但当地的人民社会矛盾较少,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除此之外,广西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山水文化驰名中外,遭受的破坏较少,较好的维持了景观原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西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文明、和谐理念。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当地的农耕文化上。广西隶属亚热带地区,当地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这与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不同,这种相对固定区域内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理解与大自然之间密切相连、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这种和谐理念可以从广西各类艺术形式中可以发掘出来,比如桂林的山水石刻、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和刘山姐为代表的山歌文化等等都是对此最真实的写照,展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和对人生的执着热爱,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团结友爱的群体意识和和谐共处的文化精神。
二、广西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壮族的铜鼓和山花壁画,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三月三”歌节独具特色,“印象刘三姐”等歌舞类节目也闻名遐迩,走向全国。这些传统文化既创造了精神文明,也开发了物质文明。以广西“三月三”歌节为例,农历三月三在广西的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染彩蛋,杀鸡宰鸭,喝酒庆贺。从1996年起,贵港市率先把“三月三”歌节办成了“三月三”艺术节,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的法定节日,提高了规格,扩大了规模,丰富了歌节的内容。这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尊重了各族人民。
在民歌节中,以传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跃了商品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满足了当地群众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此外,通过民歌节,使得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升华到国家艺术的高度,使世界各民族文化得到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可以从中互相借鉴、吸收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各族人民在形式上、心理上凝聚为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国家民族或政治民族形式的形成,增强中华民族意识。这于无形之间也增强了民众的爱国心。
三、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文化具有传承性。广西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广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文化也具有创新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间的封闭状态也逐渐被打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当各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频繁越密切,民族传统文化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不断改革,才能更加贴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紧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潮流不断向前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距今已有一定的时间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总是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而与现代优秀文明存在差异。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搜西安祛除陈旧的,过时的,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东西。同时加入反映现代,乐于为现代人接受的东西。这是因为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为了满足现代人需要,为现代人服务的,要坚持时代性原则反对复古主义。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全球多元文化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应当不断地进行创新并转变过去旧的发展方式,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对策,更紧密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要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当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也应注意保持其民族传统特色的东西,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使民族传统文化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地人民精神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包含了当地人民对情感生活和现实环境的人生思考和智慧凝结,对当地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对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意义。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因此重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它的正功能,让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传统音乐;创新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24—02
创新文化是指以创新为宗旨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包括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信仰等文化精神,即创新观念文化,也指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的文化环境,即创新制度文化。传统音乐是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本身的高度精神性、对受众的高度依赖性、形态(声音)的易逝性,使其保护和发展的难度比物质文化遗产要难得多,《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界定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突出了“传承发展”。而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针对与时代同步的现代人,如何使传统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领先时代潮流,怎样建立传统音乐的新市场、保留和培养其受众群,是我们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遴选,各国对于自身的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与保护越来越重视,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也越来越清晰,各级政府对本地音乐文化的宣传、保护和研究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我国作为最早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之一,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国内外文化产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方面曾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国家经济建设日益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音乐,如何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已是困扰中国音乐学界的难题。从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湖南传统音乐的特点、价值、音乐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原生态音乐与市场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但基本都集中在对音乐的自然形式、生存与保护现状、民俗与信仰内涵方面的分析与挖掘。笔者认为湖南的传统音乐作为湖南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时代性和价值性的了解和研究是对其创新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合理的从创新的角度入手来拟定现实、可行的措施,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创新文化语境下湖南传统音乐的时代性
由人、社会、自然构成了一个世界的有机系统。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任何地区的音乐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离不开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大众精神。在当前,湖南省音乐文化与全国各省、特别行政区频繁交流的同时,大量的西方音乐观念和作品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无疑都给湖南本土的传统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加之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大众审美观念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诸多因素都要求音乐人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创作灵感,确立创作思路,憧憬创作理想,用音乐真挚的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二、创新文化语境下湖南传统音乐的价值性
(一)湖南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
俗话说:“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湖南的传统音乐表现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诗词、歌舞、戏曲、乐器的演奏等等。应该说它是一个宝库它的历史极为悠久,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从哲学角度来思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全球文化存在单一化的危险。在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的现状下,只有加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研究,大力保持和发展本地区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才能使地区文化继续繁荣发展。
(二)湖南传统音乐的审美价值
任何一种审美都会因为时代而变化,但审美的本质却是传承不变的。就音乐而言,无论中西方,传统和现代,它必须首先是娱人,娱人的本质是从娱已开始的。 (无论是演唱、演奏这两大形式)然后才是表达一种美的情感力,最后升华至一种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共同伟大处,它带给人类的是情感和精神的美的力量,就象科学追求的是真,宗教传播的是善。真善美汇聚成人类文化生活的最高目标。音乐表现形式在现代主要适应快节奏的变化形式,来宣泄人的情感,表达人的物质欲望。这种音乐形式方便、快捷,在音乐技术层面上简单,容易被传播并具公众感染力。但任何现代音乐必然是传统音乐的延续和发展,正如今天的社会必然是过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一样,今人同样是前人的后代。任何民族的音乐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样是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人类来讲,语言的终极就是音乐的表现。音乐比一切其它的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更具有普遍的广大的影响力。它的传播力也是无与伦比的。音乐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相互渗出透比任何其它的文化艺术形式都方便和快捷,而且不易被拒绝,它不是科技产品,随着其发展不断的更新换代。音乐是人类文化生活的精神产品,它一旦创造成功,便是永恒。所以传统音乐在今天仍然有他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三、创新文化语境下湖南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保护性的开发利用传统音乐
在传统音乐保护和市场化的过程中,采用在统一整体的保护模式当中充分挖掘民间传统音乐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的保护性开发的方式,政府首先可以采取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策略,将民间传统音乐的经济价值转化为旅游资源,比如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运用传统音乐元素创作一些宣传地方文化特点的音乐、戏剧作品,在保护性开发中实现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达到了拓展民间文化资源的范围,提升其资本优势的目的。
(二)传统音乐产业化
在我省,乃至全国,以音乐作品商品化的音乐产业,如音像业、音乐商业演出等。发行商大多只注重于城市消费人群以及年轻人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城市周边镇乡的消费人群不够重视。而相对城市居民在广大的乡镇、农村的劳动人民其实更需要符合其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娱乐形式的音乐、音像制品。从经济角度出发,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现今农业人口仁占总人口的70%,占据着社会消费市场相当大的份额有广阔的音乐产业销售市场;从文化角度来说:传统音乐源自农业社会,其表达方式更能使镇乡农村群体获得文化的认同感。所以音像公司应当努力拓宽湖南广阔的镇乡市场。制造农村消费群体喜欢的音像产品。同时也可以通过与音像制造业的结合实现商业化生产,有效的传播传统音乐文化。从公开商业演出来看。湖南演出市场繁荣,媒体发达,其演出内容不可能只用流行音乐或西方古典音乐,音乐元素的单一性必将带来整个产业的萧条。从观众消费角度来看。作为各民族各地区特有表达方式的传统音乐文化。因文化审美观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所以这丰富多彩的风格大可以为其在现场演出和剧场演出中,找到发展之路。
在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的名片,越来越为政府部门所重视。而地方传统音乐是地方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湖南传统音乐迫切的需要我们音乐工作者以一种广博的思维视角,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以及博采众长的技艺,即创新理念,来研究和思考问题。为传统音乐发展战略、政策制定及组织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进湖南“文化强省”建设。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2ZK3130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7
融传统文化教育于体制课程的成功实践
喜耀学校创办于1999年,创始人是当代思想家、教育家、新人文主义与性情学倡导者霍韬晦教授。学校践行的性情教育理念,正是来自于孔子“仁”的思想。
学校开办伊始,很少人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特色浓郁的性情教育理念,因此第一个学期只招到18个学生。很快,人们看到了性情教育的效果:喜耀学生不但好学上进,而且个个温文尔雅,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彬彬有礼。此后,学生不断增多,如今学校已有一千多名学生。
喜耀以将厌学、调皮的孩子教育好而著称。喜耀培养出来的学生志向高远、知书达理、素质全面、可塑性强,考试成绩也足以令人自豪,各年级的成绩都在全市学校总排名中名列前茅,每年中考学生上重点线的比率都在90%以上。
喜耀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教化了学生,而且教职工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教师们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了人文素养,增加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学校,同事齐心协力、共同成长;在家庭,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喜耀定期举办公益讲座,传播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为公众教育和家长教育做出了持续的贡献。
性情教育理念植根于孔子“仁”的思想
霍韬晦教授说,性情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善良情感。一个人不只愿意自己好,也愿意他所爱的人好。他很自然地爱他的父母,然后又很自然地扩大他所爱的人的圈子,由亲及疏,逐步开阔,由此而构成一个爱的世界及相互善意沟通的世界。孔子把这种“性情”称为“仁”。
性情教育讲求“感通”。人直接通向对象,与对象合一,中间没有媒介的间隔,这就是“感通”。“感通”就是实现“心物无碍”“心心无碍”,实践最自然最真诚的道德。
性情教育讲求“对应”。“对应”就是对应自身,要求在具体的事情里认识自己、反诸己躬,把成长的问题对应自己,认识自己的责任,从而找到正当而适切的行为原则和模式。
性情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发展。发源于西方的生命教育重视理性和知识,认为得到正确的知识,人便不会犯错。事实上,人的生命成长最重要的是靠内心所恪守的价值观念。
霍教授指出,要把中国伟大的文化传统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之上,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跟现代人的语言、问题、心理和行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应对时代的危机和文化的危机。
根据霍教授对性情教育的理论阐释,喜耀在践行性情教育过程中融合了三方面的教育,分别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生命成长教育,这三个教育互为犄角,相辅相成,层层递进,形成闭环。
“法宝”落实性情教育理念
在贯彻落实“性情教育”理念过程中,梁芷媚校董带领喜耀师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炼出喜耀教育的“法宝”。
法宝一:“性情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真诚面对自己,不忘初心―自己的“性情”。性情教育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不是民族的,而是世界的;不是简单继承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法宝二:“性情教育法”和“性情教学法”。“性情教育法”是“接、转、开”。“接”,指的是接纳、接准、接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接引者。“转”是转念、转化、转变,教师运用各种方式,实现孩子的正向转化。“开”是开启、开通、开悟,开启孩子的美善性情,开通孩子的思维能力,令孩子的智慧得到开悟。
“性情教学法”是“入、转、出”。喜耀要求学生全方位地输入,多层次地转化,多形式地输出。学生调动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全方位输入新知识,对新知识有立体的感知。转化是通过“问、想、练、感、悟”将知识进行多层次的转化,训练思维,塑造价值观。输出就是学生通过“做说写演画”展现掌握的能力。
法宝三:“设计师、教练、生命接引者”的教师三大角色。教师首先要做好课程和课堂的设计师。教师要设计好课程目标和课堂任务及流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教师是教练,激发学生潜能,点评回应学生遇到的障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成果。教师要“让生命接引生命,用爱心推动爱心”,以自己美善的性情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学生的生命接引者。
法宝四:课程设计的四大原则。“以规则代替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制定规则和遵守规则;“以目标驱动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设定目标,通过小组分配任务,共同协作,达成目标;“以舞台展示成果”,课堂内外,教师大量创设舞台,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以点评促进成长”,教师履行好教练式教师角色,教师不但对学生点评,也鼓励学生互相点评。
法宝五:课程设计五大元素。五大元素是指落实知识点、联系实际、开发性情、启发思维和形成能力。一个合格的学生首先要掌握好知识点,能轻松应对考试。教师必须联系实际来设计课程,让学生能够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习,学以致用。课程设计必须能开发学生的美善性情,能启发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帮助学生具备“做说写演画”的多种能力。
法宝六:喜耀新六艺。霍教授吸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精髓,开发出喜耀新六艺教育模型,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自制力、创造力、理解力、领导力,以及行动力、反应力、消化力、反省力、凝聚力、包容力、和应力、欣赏力、思维力、观察力、公正力、意志力等共18种能力。
法宝七:霍氏读经法。霍韬晦教授创设了“随读、听读、句读、朗读、轮读、带读、演读、吟读、研读”等十二种读经方法,不但可以用在学习古代经典上,也可以用在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科目上。霍氏读经法让学生的生命在经典的濡养中得到成长。
法宝八:“四流四化”学校管理体系。“四流四化”指的是学校管理体系的四流改造和四化建设。四流包括信息流、工作流、项目流和资金流,四化指的是信息规范化、项目模板化、管理数据化、体系性情化。“四流四化”学校管理体系帮助喜耀建立了高效的管理团队,教职员工形成好的工作习惯和思维习惯,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了性情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构体系
我们认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要让学生去记忆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而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多一份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多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多一些本民族的气质熏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是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喜耀学校构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时,遵循了如下三个原则:
第一,专门课程和融合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学校在幼儿园开设了读经班,这个班半天时间学习经典,其他班级每天也要安排一小时学习经典。中小学主要学习《蒙以养正》和《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读物。学校的各个科目都精心地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课程中,如在班级管理上各小组采用了诸子百家的名称和思想,语文课增设了经典课文,数学导入了包含珠算等元素的优因数学,英语让古代人物用英语对话,历史开展从诸子百家到十大王朝的戏剧表演,思想品德课通过经典故事再现进行道德教化,体育课融入了武术和打坐,美术穿插了扎染,音乐则开展二胡、古筝等民乐教育。
第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喜耀的传统文化教育以隐性课程为主,显性课程为辅。除了开设部分传统文化课程以及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周举行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性情周”外,大量通过环境创设,让孩子每天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学校到处都贴着古雅的楹联,教学楼一层的墙砖上则印有《大学》《论语》的全文。在每层教学楼的走廊上,随处可见学生的书法作品和励志条幅,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学校餐厅被称作“意会堂”,因为大家一边吃饭,一边静听经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诚、敬、喜、行”的校训时时告诫师生们要“诚于己、诚于事、诚于人”“敬天而立、敬人而谦、敬事而信”“喜自承担、喜自成长、喜自奉献”“知行合一、克己慎行、砥身砺行”。
第三,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喜耀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学科课程为辅。学校除了安排少量的传统文化学科课程,还开展了大量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比如元宵节煮汤圆活动、清明节纪念先烈活动、惊蛰日立志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活动、中秋节灯笼上月性情剧、重阳节登高活动等。平时学生们经常举办古代经典故事表演活动,在假期举办国学营活动。学生每天在固定的早课时间诵读《大学》和《论语》这两部经典,同时学校也要求每一位教职工诵读四书五经,与学生同步学习。
篇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 “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践行
多次强调传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实现中国梦,培育民族精神,坚守理想信念中的重要作用。大学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更应努力推动作为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青年大学生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队,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及主要问题
当今社会的价值多元、开放、自由,让当代大学生因受各种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强烈冲击,难免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偏差,主要表现有:
1、价值主体自我化,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缺乏;
2、价值选择功利化,诚实公正品质缺失;
3、价值评价单一化,信仰缺失、理想迷茫。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作用
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根基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当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讲仁爱、重民本――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之风
“仁爱”是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仁爱”是一种推己及人,推己及物的无私精神。只有把“仁爱”中蕴含的爱心、善良、同情心和道义融入日常生活,才会使当下大学生由关爱他人,进而热爱工作和事业,并最终上升为热爱祖国和人民,使其在感受幸福充实的同时,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幸福。民本观念是我国古代倡导的根本从政价值理念。从“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哲早就意识到“人心向背”决定国家命运。当这种心系百姓,心忧百姓,人民苦乐重于一切的思想扎根内心时,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就会不断增强,就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终投入到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行动中去。
2、守诚信、崇正义――育天道酬诚、公平正义之魂
“诚者,天之道”。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国之本,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在诚信基础上,推崇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正、平等的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优秀传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调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对于塑造大学生清正、公道的品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尚和合、求大同――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梦
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缺乏理想的民族。陶潜描绘的古代“世外桃源”图景,生动描绘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民“和谐”,社会“大同”的向往,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是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的较早诠释。可以说,中国梦就是大同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表达。当大学生按照传统文化精髓的指引,把中国梦和社会现实、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时,就一定能把懒散、颓废、奢靡等不良情绪和习惯予以摒弃,斗志昂扬地投入到实现两个“百年”的伟大征程,最终成就一番无愧社会的精彩人生。
三、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1、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
好的环境能够影响人,塑造人。所以,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从学校组织层面,要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为评价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选拔干部和评优的标准,同时,组织多种多样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通过校园网络、广播、展板等载体,在各种媒体开辟学习专栏,举行传统文化讲座、影视展播、优秀书刊推介等活动。从学生组织层面,应多开展诵经典、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多管齐下地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2、倡导教师成为传统文化的带头传播者和实践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宣传传统文化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在本职岗位上展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教师应该以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不断为大学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
3、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学校和家长应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岗位实习等活动,到老少边穷地区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激发他们的智慧,并通过体验生活更好地了解国情,增强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同时要做到在家孝敬父母,促进邻里和睦;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爱他人;在社区扶老携幼,乐于助人;工作中襟怀坦白,公道正派,从而为“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贡献自己的青春。
四、结语
正如所言:“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就是要让大学生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中找出破解人生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思路和方法,进而追求“讲道德、信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永远保持敢于攀登、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劲头,把实现自己的梦想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统一起来,为推进“四个全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人民日报,2013.07.27.
[2] 论语・子路[M].中华书局,2006.216.
[3]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1.
[4]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0.
篇10
【摘要】文章以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等内容,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关键词】湖湘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JK016CDY01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spybzz0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传统文化作为滋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湖湘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中十分富有特色并且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区域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鲜活的文化质料、丰富的实践载体、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凝练所得,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湖湘文化产生和传承于湖湘大地,它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湘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优良特质,它是中华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彰显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湖湘人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湘大地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继承发展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然而湖湘文化毕竟诞生并很长时间存在于中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地区,由于历史继承性,故难免留下历史时代的印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落后的封建的思想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是不可取的。因而对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科学辩证的扬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指导新时期的湖湘人继承发展好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凸显湖南特色,达到“六个走在前列”是非常重要的。
二、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
怎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同时,让广大青年学子易于接受,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切入点。在三湘大地,这个切入点就是湖湘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把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能找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就能深化核心价值的内核,就能赋予核心价值体系以灵魂,就能在倡导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时接地气。继承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湖湘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服务。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功能,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和路径实现。
(一)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挖掘,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的精神特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千年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价值思想,体现了湖湘人民的价值追求。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价值元素的挖掘,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绵长而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源自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华地域文化具有地缘亲和力,易被当地群众理性认识和有情感认同。中华地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湖湘文化产生流传于湖湘大地,是湖湘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优良传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对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辨析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传承,提供一种地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参照,识别其中的历史脉络,做出系统深刻的理论分析,为地域性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三)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需要一个文化体验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也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从社会的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巩固共同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提炼、总结出湖湘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湖湘文化有机融入核心价值体系,再将其有效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和领悟它,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汉民.湖湘文化通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5.
[2]王伟光.充分发挥湘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4-10-11.
[3]郑大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N].北京日报,2015-01-19.
- 上一篇:对采购管理的认识与理解
- 下一篇:毕业设计重点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