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篇1

关键词:鲁迅;传统文化;反思;生存境遇

中图分类号:I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2-0052-03

鲁迅研究作为一显学成果丰硕,但在对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上还存在偏颇:要不把鲁迅视为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的罪人,要不把他视为一个结束旧传统文化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启蒙者。无论哪种倾向,笔者都认为是一种主观化的武断。因为鲁迅就是鲁迅,他有自己对传统文化最本己的体悟和感受。离开鲁迅本己的生存境遇去妄加评议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决绝”或“渊源”,都会导致一个背离鲁迅思想价值和意义的倾向。本文试图立足于鲁迅对“现在”的把握、对本己生存境遇的体验,来略谈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批判性审视的反思态度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审视有一基本点:“立人”:“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正是立足于“人”这个基点,鲁迅开展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而民族、文化和人都只有在特定时空方能显出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鲁迅思想创作的独立价值就在于他能以清醒的态度把中外文化纳入自己的“时空”即“当下”生存境遇来感受理解。

,古老中国封闭的大门被撞开,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发现除“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大中国外,还有另一并列的“西方世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各有其自足性和相对封闭性,且这两个空间互相激烈冲撞,两种全然不同的文化观念既互相吸纳又互相排斥。这是一新的“春秋战国时代”,鲁迅就历史地“被抛”于两个相撞空间的“夹缝”间:他立于此“夹缝”且不得不面对这激烈冲撞和这残酷现实:这是属于他的生存境遇。立于此境遇,西方文化对他而言,是异己之物,可信不可亲且无法驾驭无法左右;中国文化虽可亲却已是一幽禁自己的“笼子”。何去何从?如何选择?作为有思想有感觉的生命个体,他必须生存下去且要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此生存境遇的感受体验中,鲁迅展开与中外文化清醒地“对话”。真正的对话,是每位参入者心怀本己的当下境遇和反思的,否则他就无法传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对话的生命力就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被抛于历史夹缝的生存需要决定了鲁迅必须进行对话。“对话”本质上就是批判,是面对现实问题,清醒诊断、把握,并进行理性反思和反观。正是在这本真“对话”意义上,鲁迅认识到一切文化都有其局限性,在他那儿不存在任何文化神话,因此在对待中外文化的态度上,他是主张“拿来”:占有,挑选,创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而在这“拿来主义”中内在隐含着一种鲁迅思想中最易为人所忽略的一点:“复古”的诉求,即守持与复苏中华民族“固有之血脉”的愿望。鲁迅不是一个为批判而批判,为消解而消解的文化虚无主义者,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解构是立足于“当下”,以积极的建构意向为指引的。

作为一名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鲁迅别无选择面对的是本民族的生存境遇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尽管他坚信传统文化已无力保存民族,坚信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尽管他也极力批判传统文化,将中国几千年的家法宗族礼教思想说成是“吃人”,但他对传统文化依然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联系:即在理智上反传统文化,在情感上却皈依传统文化精神。事实上作为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抨击和批判的文化建设论者的鲁迅,恰恰是现代中国最富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人。因此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复杂又矛盾,对传统文化的审视既清醒也痛苦:他在激烈批判传统文化中扼杀摧残人性的封建思想时,又时常“自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他清醒在于他并不绝对否定中国古代任何一种文化,他痛苦是因为他同时又失望于古代所有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他看到的不仅是文化,还有文化后面的“人”,他对文化的解剖,实际是对文化后面“人”的解剖。在内忧外患的生存境遇中,作为一个被抛于“此”而“在”的知识分子,他的“操心”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忧患与焦虑:他多么希望能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中寻找到中国人自我肯定和尊严的依据,多么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推进中国现代进程的“活力动源”。然而在中国历史里,他所看到的却是“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3]希望之深切,失望也就深切。正因此,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比之同时代的作家尤为深刻。

批判不是否定,而是一种反思,一种能达及事物本质的思考,其现实动机在于历史的反思。历史的线性流程往往给人们显示或摆明了事物的来龙去脉,但总为某些观念所遮蔽。因而只有凭借对历史的“清理”方能揭破这些观念的荒谬,触及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现在”筹划“未来”。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公正的:他批判传统却又否定与传统决裂,认为中国新文化建设应“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4]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能清醒认识到传统文化存在的痼疾和缺陷,并能结合民族生存境遇和时代精神,将传统文化的部分内涵进行合理性改造和现代性转换,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其合理内核得到现代性再生。正如西方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所说:传统是过去与现在不断遭遇、相撞、冲突、融合之中产生的种种可能性或可能世界,是我们所理解的未来,传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概念,传统没有封闭的疆域,不是被限定被凝固的,它永远处于被制作状态,指向可能的世界。鲁迅以思想家深刻的洞察力反思到这点,所以在看似与传统文化“决绝”的背后其实是在寻找文化“新生”希望,“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5]

文化是人的一种创造。人创造一种文化是为体现人的愿望和要求。反思传统文化,鲁迅寄予寻求的是“民族人”即“现代”健康的国民。而“现代”这一时间概念已表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立足他当下本己生存境遇。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与碰撞,于鲁迅意识中刻下了一鲜明的时间印痕“现在”。“现在”就是与过去、将来的时间性到时,而时间性就是“人”的存在。正是对“现在”这一时间概念的本真体悟,鲁迅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提出了“立人”和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张。“现在”属于个人,同时也属于民族、国家。“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6]于鲁迅而言,批判传统文化涉及的已不是个人好恶而是民族生存。因为时间只对生存而言,“现在”属于活着的人,要保留或批判传统都是为谋取“现在”人的生存发展:“要我们保存国粹,也要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要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它是否国粹。”[7]由此可看出,鲁迅要改造的是“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为“现在”的人争取更多做人的权利和生存条件。传统自身已没有了变化的能力,它的任何发展变化都要通过“现在”人的改造和利用,而改造和利用了的传统也就“现在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这种深刻认识,正是鲁迅立于“现在”中国的境遇中感受出来的。反思“过去”是为更好地把握“现在”去争取中国“未来”的发展契机,去思考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出路和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自身的出路,正是在此意义上,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启蒙者的历史地位是无法抹杀的。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就是立足于“现在”中国才获得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离开了这个“时空”,鲁迅就不再是鲁迅,他的思想文化价值也无法获得认证,当鲁迅在接受开放的西方科学理性光照之时,势必要反观并省思延伸在他脚下的传统文化,所以鲁迅不可能成为一个者或全盘“西化”者。我们在研究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必须认识到这点。

“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取过做人的权利”,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中,鲁迅洞察到这点,也看到了传统文化自封式的对“人”的扼杀。在他小说创作中,无论是社会底层的农民还是知识分子都无立足之地丧失了做人的权利,人完全被排除在自己的生存空间之外,就连鲁迅自己也如此,他自喻为一个过客,也没有一个自由生活的“空间”。即使有能容纳人的空间也是令人无法呼吸的“铁屋子”,在这空间里,传统文化无形的力量摆布着人,人的生命力畏缩于这一顺从摆布而无反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吧,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干,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8]有这样“人”的民族是绝无生存发展希望的。鲁迅思想的深刻和睿智就在于他反思到: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反过来又可以扼杀人的生命这一文化悖论。在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中国历史中,尽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又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9]但传统文化负面因子的影响使得活着的人只是些被砍去了藏着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服役”的国民。人的内在欲望、情感、意志和外在言语行动:“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凌虐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地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10]传统文化的封建因子所导致的对“人”的个性斫伤与戕害,对“人”的思想与自由权利的规范与牵制,不能不激起鲁迅强烈的反抗、深刻的怀疑与否定的批判:人人都既吃人又被吃,既被吃又吃人,从而失去了作为独立“人”的理想,失去了追求独立“人”的价值能力,也失去了作为独立“人”的合理人生――这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乃是整个民族的悲剧。鲁迅的这种基于人的生存意识的文化批判,显而易见是为改变“现在”人的生态环境和民族的生存境遇的。

历史文化不是永不回返的某种独一无二的东西。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传统不承认有什么过去与现在,相反,历史文化将传统相应地伸展到“现在”,深入现实之中。正因此,鲁迅基于“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就更显深刻。他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理想在不撄”,“宁蜷伏堕落而无进取”,是以牺牲个体人的欲望、情感来换取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平静。正因此,鲁迅读古文化史,唯有寂寞萧条之感。清醒反思中他更多看到的是传统文化负面因子所导致的个体生命戕害与个性沦丧。“魔鬼手上,总有漏光的处所,掩不住光明”。[11]所以他要反戈一击,“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一条活泼泼的生命之路,这就是他“立人”的现代文化价值意识。“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12]“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13]反思到传统文化对“现在”人的思想的渗透与规定,鲁迅激情地呼吁着一个真正的“现代人”,就要“大胆的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14]“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15]把对文化的反思与对人的思考紧密结合,是鲁迅立于“当下”的生存境遇的最本己的生存之思。

执著现在重视自我生存体验,也是鲁迅改造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他强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要“睁了眼看”,“人们的确是由事实而重新醒悟的”。鲁迅深知“现在”是“过去”的继续与变异。在他看来,中国历史上的两种时代:“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与“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正是中国人现实奴隶根性的由来。这样鲁迅就对奴隶性文化的历史展开了“刨祖坟”式的反思,进而促使国人从“铁屋子”里醒来,重塑敢想、敢说、敢干的现代文化人格。“从前没有听到苦闷的叫声。即使苦闷,一边叫错;少的老的,一起摇头,一起同骂”,[16] “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致老死”,生命要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17]“立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重本己生存体验,势必促使鲁迅反思传统文化的同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处于传统文化中的自我。人有作出个体决定的独创倾向,同时又必须依赖于某种传统,在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悖反的冲突。在鲁迅正如此,处于当下本己的生存境遇,鲁迅体会到了传统惰性的强大而深感悲凉沉重,他竭力发现并摒弃自己灵魂中渊源于古旧文化的鬼气与毒气:“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但自己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18]就是在这最本己的自我反思中,鲁迅表现出作为独立个体生命的自我欲望、情感、理性,开出国人新生之路的希望。也是在此清醒反思中,在“五四”不乏盲目的热情乐观时,唯有鲁迅时时用历史的顾盼,“抵抗暗夜的袭来”,而深处忧患孤独之境。

传统既是一历史概念,又是一现实概念:它不是历史陈迹,不是已死亡的东西,而是来自“过去”且“现在”仍有生命活力,是“现在”的“过去”,是“现在”的一部分,并且还是“未来”的基因。传统文化是无所不在也是无法割断的。作为中国思想界之精神战士,鲁迅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冲突――从共时性角度看,处于中西文化交互撞击与震荡之际,他必然会接受现代意义的价值观念;从历时性角度看,他又处于蕴含着传统文化结构的现在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传统保持着亲和关系。这种深刻的悖论使鲁迅产生了一种悲剧性生存意识:既要把自我视作传统与现实的异己力量,又要观察醒悟出自己与之对抗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关系。他要批判的不仅是“吃人”的历史、可憎的现实,更有满带“鬼气”的自我。他要与传统、现实,更要与自己进行搏战,其间的悲凉与寂寞、痛苦与沉重使他反思传统文化的心情、态度更显复杂。事实上鲁迅反思传统文化过程中显示出的乃是他向自己的生存境遇和局限的抗争精神。于这种抗争中,鲁迅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与生存的方式,同时也接受了命运所带来的责任:执著“现在”,反思“过去”,开出一条真正“现代人”的新路。“遇见所是和所爱的,他就拥抱,遇见所非和所憎的,他就反拨”,[19]鲁迅就这样“背负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力图使中国的国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20]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21]被抛,是人的命运所在。当命运把鲁迅历史地抛在两个“空间”的夹缝,两种文化的对峙之际,除了面对,除了反思,除了抗争,他别无选择,他只能与夹缝、对峙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管这条路有多漫长、多坎坷、多孤寂,他只能孑孓而前行。

参考文献

[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A].鲁迅文集[C]. 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2年版. (以下同)

[2]鲁迅.且界亭杂文・拿来主义[A].

[3][5][8][10]鲁迅.坟・灯下漫笔[A].

[4]鲁迅.坟・摩罗诗力说[A].

[6]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七[A].

[7]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五[A].

[9]鲁迅.且界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A].

[11] [17] [21]鲁迅.热风・四十,六十六[A].

[12][13][14]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A].

[15]鲁迅.坟・论睁了眼看[A].

[16][18]鲁迅.坟・写在坟后面[A].

篇2

最近在广州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之茶文化系列”座谈会,聊天过程中,有设计师发出这样的疑问: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认知过程?

曾有一份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学生所做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古代经史子集、四大名著、国画、书法、戏剧等中国古典文献及艺术等,仅有极少数人较为关注与了解,其他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明显不足;不过从调查回答来看,虽然欠缺了解,但很多人对传统文化还是较为认同的,认为其“并不过时”、

“存在强大生命力”。这份调查结果令人堪忧的同时又稍感欣慰,从一个切面反映了时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德国汉学家阿克曼认为当代的年轻人更有机会接触真实的传统文化,其对待文化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因为前者所处的年代受阶级斗争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能失之偏颇。

纵观历史,无论处于哪个时期的人们,其对待事物的认知与追求等精神层面总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随之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回到这篇文章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就设计行业来讲,正在日益成为中坚力量的年轻设计师们对传统文化经历了怎样的认知过程呢?通过了解,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大部分设计师,其成长过程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巨变时期,一切都是新鲜而未知的。最近正在热播的电影《中国合伙人》里,每个人都把“出国”挂在口头上,甚至将之当做人生的梦想,现在看来颇有些极端之感。但不可回避,这确实是属于那个年代的特征,人们的思想、追求、行为方式等都在努力追随西方。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设计师们,其所受的环境熏陶包括教育、审美等方面,大部分都是受西方现代设计思维影响较深的,对于传统他们“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大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眼界、知识面的开阔以及自我意识的树立与增强,原本受西方体系影响较深的一些年轻设计师们逐渐意识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那种世世代代血脉相传、根植于骨子里的中国文化。从发现到好奇,从体会到学习,从热爱到尊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的设计师珍视并敬重传统文化,将之融入到生活及设计等方方面面。

历史毕竟是向前发展的,热爱并尊重传统,但不拘囿于传统。在国际化的生活背景之下,唯有用发展的态度和全新的设计思维,才能赋予传统新生。

篇3

关键词:长春;高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第一部分 概述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知情况,我们于寒暑假期间,对长春市的三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当街随机访问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项:

1.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程度,从而了解传统文化的普及程度。

2.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教育方式和内容,进而分析传统文化的推广力度。

3.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现状,对以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抽样框和样本

(一)抽样框

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调查对象主要为长春市内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二)样本的形成

1.将长春市区分为若干个区域。

2.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区域构成访问范围,具体范围确定为吉林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的校园内。

3.从被抽取的区域中按照随机原则当街随机选取访问者构成样本。

(三)样本的容量

根据调查目的的要求,将大学生样本容量确定为500份问卷。有效问卷482份。

三、调查方法

本调查组织采用了随机抽样法选取访问范围,在每一个被选择的区域中再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被访问者,总体采用了分层抽样方法。实地调查采用访问方式进行,这就使得此调查方式和方法具有随机性,能够依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四、访问过程控制

此次调查人员由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花林竹海小组4名同学组成。正式访问前均做了认真的访前培训,另外,每天访问结束后,各组长都对本组当天的工作做了核对和总结,各组间也有一定的沟通和监督,这两个控制手段有力的控制了整个访问过程,保证了调查访问的质量。

五、数据的录入和检索

返回的问卷经过初审和终审合格后,即编号录入,录入完成再进行正确性复核,之后,开始有关数据的检索。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的被访者为长春市高校大学生,分别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吉林财经大学。其中吉林大学作为综合类大学的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属于师范人文类大学,而吉林财经大学则是财经类大学的典型代表。在长春地区一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在吉林大学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在东北师范大学发放问卷167份,收回有效问卷167份;在吉林财经大学发放问卷168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

二、调查问卷具体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1.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

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方面,不同学校的同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一般,占到总人数的47.30%,而非常关注、关注、不关注的比例分别为2.70%,27.59%和20.95%,只有1.45%的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根本不关注。另外一方面,通过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比,吉大和东师的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吉林财经大学的学生。在吉大和东师的学生中都有超过30%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非常关注的态度,这可能缘于吉大作为国家重点综合类大学,注重培养全方位人才,而东师本身就是师范人文类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培养,从数据中来看,东师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示不关注的比例也是三个学校中最少的。吉财则有55.42%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关注程度一般,这从侧面表现出吉林财经大学还是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氛围的。

2.学校相关课程设置

总体来说,各个学校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不是很多,开展的相关校园活动也不很丰富,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其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加强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甚至有很多同学认为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设为一门必修课。

数据显示,学校在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设置方面,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课程相对而言还是比其他两个学校略多一些的,这说明师范人文类的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

3.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开展校园活动方面,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关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现在大学内虽然开展了很多的社团活动,但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却少之又少,我想这应当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数量与学生开展相关活动的情况是呈正相关的,可见老师的授课内容对学生的整体认识和行为活动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传统文化未来前景

1.发起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的必要性,三个学校的同学的态度基本相同。从总体来说,93.98%的人认为我们有必须要发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活动。三个学校的被调查者中也都超过了90%的人认为应该保护传统文化,而吉林财经大学更是高达95.78%。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急需保护的事实普遍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2.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和国人对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认可程度

从总体来看,70.1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认可程度更是高达93.98%。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在国民心中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三个学校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部分有略微差异,但并不影响对于传统文化态度的大方向。东师和吉财认为传统文化未来前景较好的同学分别占73.05%和74.70%,情况基本一致;而吉大则是61.75%,相对其他两个学校少了13%。表明吉大认为传统文化未来和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作用不明朗的同学明显多于东师和吉财。在吉大对于传统文化不看好的学生也大大多于其他两个学校。此结果将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差异体现的淋漓尽致。吉大学生更偏向理性的思考。东师和吉财则更倾向于感性的感觉,对传统文化抱着极大的信心。

(三)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

1.传播途径对比分析

现在大家现在接触的途径主要还是集中在报纸书刊,影视广播和互联网,说明在现阶段大家主要还是通过自己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但是对于同学们所期望的接触途径来说,大家还是更想通过课堂讲授和校园活动来加强这方面学习,这表明校方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传播内容内容对比分析

从整体来说,现在大家接触到的传统文化主要还是集中在精神方面。在物质和行为文化这两方面,大家都觉得有所缺失,想要进行更多的了解。在制度方面,大家了解的不多,也并没有想要进行深一步了解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传统的建筑,服装,饮食,民俗等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有所流失,在礼仪方面,我们现在更是懂得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我们现在可以接触到一些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但掌握的不多也不精。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在精神层面上提供更多,更精的精神文化食粮,更应该注意保护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的活的传统文化。比如,保护各地有特色,有历史的传统建筑,重视对于各民族各地区特色节日民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多管齐下,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下去。

3.缺失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总的来说关于儒学国内遇冷现象41%的人认为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25%和21%的人分别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怪现象和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肤浅。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中,大部分人认为学校没有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有33%的同学认为学校过度重视考试升学,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26%的同学认为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社会教育缺失。在调查中,受访者也给我们了很多他们认为的原因,总结下来,其他选项中分别有以下几类:社会发展太快,物质等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历史原因;国家宣传不够,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成熟;战争及破坏;国家不重视;生活节奏过快;老师不清楚。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习氛围都严重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第三部分 建议

一、对政府机构的建议

(一)通过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没有必要将保护传统文化提高到立法保护的层面上来,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只依靠自己的自觉学习和民间发扬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立法是刻不容缓的,我们应该在各个层面上建立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

(二)加大对于本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每个地方的政府都有责任保护好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遗迹等。提高保护意识,对于符合要求的传统建筑民俗等,地方政府可以进行申遗,在各地开展宣传活动,或者是举办文化节等节目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让传统的东西融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中去。

二、对学校的建议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

高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和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建议高校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多多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二)树立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

大学有责任让大学生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中国人。这里的责任感就当然包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教育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树立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

三、对大学生的意见

(一)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热情

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坚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自身自省传统文化的修养高了,整个社会的素质也就提高了。

(二)积极响应国家的学习号召

积极参与社会上和学校中举办的相关活动,在活动中与大家交流传统文化,互相切磋,交流心得,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能够更加正确地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吸收其中的精髓。

篇4

陈鹤琴在对中国古代先哲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时就特别推崇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个别教育”、“行重于学”等教育思想非常先进,很值得研究。后者则可以直接对这些文化的实体展开研究。此外,还有一类是以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如民间艺人的技艺等,陈老认为这类传统文化遗产更为宝贵,后人可以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传承。总之,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而精深的,需要我们全面而广泛地加以学习与研究。为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陈老主张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研究。为此,陈老曾多次呼吁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专项研究,以确保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正确解读和传承。例如,1962年陈老在江苏省政协会议上提议,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内成立儿童教育研究室,以研究儿童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加强、改进儿童教育工作[1]406;1978年陈老在中国人民第五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设立全国儿童玩具研究促进会的建议[2]659。在对传统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的同时,陈老主张以辩证的态度来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认为对传统文化遗产应进行合理的继承、改造和创新。陈老的“活教育”理论就是在继承儒家教育思想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革新创造出更具有活力的教育理论。在对待中国古代经书典籍问题上,陈老辩证地指出,“《三字经》、《百家姓》当然不是幼年儿童所能理解的”[2]636,“如果是为研究古代文学,那么这么多经书,大学专科里才有读的必要”[3]140,而如果读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儿童的人格,那么经书是需要重新改造的,他特别反对“把经书熟读在肚里,将来自然就会应用”的“反刍式的教育”[3]140。同样,在对待私塾教育问题上,陈老认为:“私塾教育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优点,我们应当采用,并发扬而光大之,但是它的弱点太多,它的组织,它的内容,太不适于现代的情形了。”[1]535反观当前有学者鼓吹所谓的“儿童诵经运动”,则愈彰显出陈老对待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这种科学而辩证态度之先进性,对指导当今幼儿教育工作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当年,陈老就是以这种开放兼容的思想,科学地处理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关系。陈老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认为,外国有很多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陈老认为,中国的儿童不仅要汲取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要了解、吸收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儿歌“小星星”本是法国的一首民歌,为了让中国儿童了解法国的文化,陈老译配了歌词后将之编进幼儿园教材,至今“小星星亮晶晶,满天都是小眼睛……”这首儿歌在中国代代传唱[4]1。当年,在陈老主持的南京鼓楼实验幼稚园的教材中,加入了不少外国文化的元素,许多世界经典的文化,如“荷兰的小英雄”、儿童舞蹈“土风舞”等也列入幼儿园教材。此外,陈老还曾亲自编写小学英文教材,其中1939年编写的英文教材《少年英文诗歌》一书,共选录43首世界各国经典的童谣、诗歌。

作为一位幼儿教育家,陈老认为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应从幼儿园开始抓起,为此,他为幼儿教师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陈老认为,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遗产应坚持创新性,要有时代精神,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主张用革新升华的方法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遗产,最为集中地体现在陈老在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上。陈老十分赞赏孔子的“做人教育”思想,当年陈老的“活教育”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3]352,就是在继承传统教育核心价值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时展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陈老的“活教育”目的论是对古代有关“做人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为“做人教育”赋上时代的烙印,使“做人教育”的内涵得到升华。陈老认为,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改编与创新,将传统文化遗产有机地填充到幼儿园的教材中,“经书的文字古奥,叙事说理多偏于政治道德方面。幼年儿童不易明白,只好选择其适合儿童心理之记述,改编作故事或戏剧的体裁,教他们阅读,教他们表演,他们自然就能明白了解,兴趣浓厚”,“将经书变成明白浅显饶有兴趣的现代儿童读物,那读经一课在学校里面才可以有利无弊。”[3]140为了让儿童以寓学于乐的形式来学习、接受中华传统文化,1938年,陈老与陈选善主编了《中国历史故事》一书,该书以浅显的文字、儿童的口吻、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中国古老的历史编成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此外,陈老认为不少民间歌谣、儿歌很适合幼儿学习,为此,在陈老主持的南京鼓楼实验幼稚园教材编写时加入了很多民间的元素,如民间儿歌“放纸鹞”,民间游戏“猎人、老虎、枪”等。陈老认为,我国不少的传统文化遗产是可以通过改良制作而成为很好的幼儿园教具、玩具的。例如,麻将是我国的国粹,是很具吸引力的赌博工具,当年陈老独具慧眼,将麻将变成幼儿识字的活字块教具,具体做法是:先从儿童用书中选出了200多个字,在每块麻将上刻上字,每个字各刻2块,并选用儿童喜欢的颜色,“比如‘鸡’、‘鸭’二个字,‘鸟’部用红的颜色,‘奚’、‘甲’部都用绿的颜色”[5]109。活字块主要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凑对子,一种是拼句子,都很受幼儿喜欢。后来在民间艺人的启发下,陈老又创制了“过桥洞”、“放电影”、“益智盘”、“傀儡戏”、“皮影戏”等幼儿喜欢的教具、玩具。其中“傀儡戏”、“皮影戏”就是采用民间艺人制作傀儡和皮影戏的方法,将适合幼儿的剧本或故事制作成傀儡戏或者皮影戏,由幼儿教师或幼儿进行表演操作。同样,在乐器的选择上,陈老大量地选用我国民间乐器,如鼓、钹、钟、箫、磬、木鱼、琵琶、笙、箫、古琴等取代昂贵的钢琴、西洋乐器,这在财力匮乏的年代确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陈老十分珍视被旧社会有权势者所瞧不起的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当年为了让幼师生学习傀儡戏、皮影戏、木偶戏的操作技能,陈老曾多次把木偶戏班请到学校里来。当年,陈老邀请民间艺人到鼓楼幼稚园现场表演木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让幼儿教师学习掌握了木偶的具体操作手法;不仅如此,陈老甚至把玩猴戏和玩西洋镜、拉洋片的卖艺人也请进学校给幼师生演出。当年,为了研制幼儿园教具,陈老曾拜街头巷尾的民间艺人为师,如向民间捏面人学习用面粉替代橡皮泥做美工材料的方法;研究街头小贩卖糖人的转盘并改制为“得赏盘”、“识字盘”[6],并分别作为幼儿学数学和学语言的教具……实验证明,这些民间技艺改制的教具玩具很受幼儿的喜欢,同时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木偶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陈老认为木偶戏相当于立体故事,有会活动玩具的功效,是教育的利器,幼儿园可以利用木偶进行教育。当年,国难当头,为了激发民众的爱国救国热情,陈老与虞哲光合作组建了儿童木偶表演队,利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到社会上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当年,由他们组建的儿童木偶队演出的木偶剧有《原始人》、《卧薪尝胆》、《文天祥》、《木兰从军》等,他们曾利用“三八”妇女节和国际儿童节到兰心剧院对外演出,新型的儿童木偶剧的诞生,受到了人们热烈欢迎;在鼓楼幼稚园,陈老还利用民间乐器,如小鼓、小锣、小木鱼、小磬、小铙钹,组成儿童小乐队,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影响。

文化传承作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参与其中,而老师则应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神圣的使命。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理应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第一站。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7]幼儿教师应在践行“新纲要”精神的活动中,自觉地将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视为己任。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者,一是幼儿园管理者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园教职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培训,如购买图书、补充学习材料、聘请专家做专题报告、开展专题讨论、举办知识竞赛等,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化素养。二是要善于将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教材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等多方位地思考,将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三是应向家长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不少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过多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孩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幼儿园教育需要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因此,针对目前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普遍模糊的状况,幼儿教师必须大力加强宣传和指导工作,如采取发放宣传单、园内开辟专栏介绍、组织专题讨论、网上留言互动、家长经验介绍和推广等多种形式,提升家长的传统文化素养,共同承担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担。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可谓博大而精深,但纵观当前幼教界,特别是幼儿教育机构,在对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理解上却是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被窄化。不少幼儿教师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片面地理解为蒙学教育、历史教育,甚至将“读经”理解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唯一形式。不少幼儿教师一提起传承传统文化遗产,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让幼儿诵经,似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就只有这些经书了。其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含神话故事、歌谣、民间游戏、猜灯迷、汉语言文字、印染、国画、刺绣、剪纸、泥人、皮影、腰鼓、地方戏曲、茶文化、酒文化、十二生肖、京剧脸谱等多种形态[8]。幼儿教师应全面地理解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涵,并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及本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教育。二是功能被弱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忽视对幼儿民族精神的教育、民族情感的体验,其实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知识只是外壳而已,其深层次承载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核。因此,幼儿教师除了需要向幼儿介绍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更要重视幼儿民族情感的体验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萌发爱国的情感。三是形式被简单化,突出表现在幼儿教师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过于简单地照本宣科,缺乏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必要的改造与革新;简单地模仿、套用其他幼儿园已有的做法,忽视因地制宜地开展富有本园本地区特色的教育活动[9]。当年,陈老就告诫过幼师生,在对待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要有辩证的态度,传统文化遗产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要创造性地学习,汲取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改造甚至剔除其中的糟粕,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遗产在新的时期更具生命力,永远发扬光大,传承不息。(本文作者:严碧芳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篇5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篇6

一、发现的问题

1.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只有37.8%的同学热爱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7.6%的同学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37.2%的同学表示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11.1%的同学没有兴趣参加。只有10.5%的同学喜欢读古代经史子集,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偶尔翻阅,甚至有9.3%的同学对此敬而远之。

2.很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关于四大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令人十分吃惊,只有15.7%的同学读完了四本名著,22.7%的同学只读过一本甚至一本也没读过。有12.2%的同学不愿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十分单一,缺少系统学习:将统计数据平均后,每个同学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只有三到四个,最多的获取途径是电影书刊,其次就是课堂。

4.少数同学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正确:13.4%的同学认为“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是腐朽封建,不应在现代社会发扬。

5.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欠佳:43%的同学不是十分愿意传统文化保护事业出力

6.对传统文化的目前状态和发展前景持不乐观态度:81.4%的同学认为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还有待加深,35.5%的同学在曾经或目前为传统文化的流失而担忧,7%的同学认为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

二、原因分析

1.家庭的影响:接受调查的同学在反省自己为什么对传动文化所知甚少时,除去所占比重最大的兴趣爱好(29.9%)这一主观原因,其次就是家庭的影响(23.2%)。乏能够沟通的人和氛围的熏陶,才渐渐流失了个兴趣。家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载体。于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差,家长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子女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消极和抵触情绪,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力,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缺失和断层。另外,也由于社会现实,家长们都觉得现在的社会都要靠自己,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在这功利的社会立足,因此大学生更应该学些实用的东西为将来找工作做准备。凡是那些对好工作没有直接作用的可以少学点,或者忽略。换言之,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家长们一直在重复的给孩子们灌输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重要,没必要重视的观念,导致大学们对传统文化作用的误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选择。

2.传统文化基层教育的缺失:24%的同学认为文理分科及受教育程度会影响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课堂被同学公认为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大途径,是占据学生生活最大部分的活动。34.4%的同学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由于学校没有相关课程,无法更多的了解传承文化,渐渐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据了解,学生就读的初高中及大学大多都没有开展学习传统文化的课程,即便有,也缺少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并且只对文科生开放,这让许多理工科的学生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课程。当家庭不能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场所时,学生把希望放在了学校课堂上。但现今传统课堂的内容与模式都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得不到普及,从而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被校园忽视,遗忘,形成目前重智育轻人文的教育趋势。

3.社会现实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国际竞争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大力提倡科技创新,鼓励人们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适应需求,这使全社会都将发展重心转移到了创新方面,忽视了传统他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世界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日益加速,使得现代思想与传统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冲突,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日渐被人们疏忽甚至摒弃。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学生更关注于如何提升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而更加忽视了从小就应识习传统文化。

4.外来文化的影响:信息快速交流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文化交流的初期由于缺少经验而没有设置相应的管控措施,使得外来文化不论是否适合或好坏都毫无节制的引入我国文化市场,日漫、英剧、美剧和韩剧都获得了学生集体的关注和追捧,过多的追捧外来文化必然会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三、应对策略

1.学生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调查得知类似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书籍都只15.7%的同学读完了四本名著,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很少通过阅读学习传统文化。阅读课上学生们去图书馆的阅读是无规律性的阅读,不能挪出一些整块的时间来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借阅书籍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借阅一些当下流行的文学作品,阅读的完成情况更无法保证。因此,要多开辟多条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来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参加一些博物馆的展览,到剧院感受一下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等。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家庭成为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培养孩子最好最直接的摇篮。在每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所以,针对当前社会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温暖水平的高低,往往也决定着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父母需要言传身教,用自己举手投足间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使孩子会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同的成长时期,孩子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家长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

3.注重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

篇7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儒家文化

茅盾文学奖作品中,有许多对传统文化寻根的表现,同时也有许多对儒家文化核心精神的展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身建构这人们的民族身份认同感与使命感。不难看出,自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以来,矛盾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有关于我国社会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品。但不论其历史如何变化,都可以表现出作家想要发表对儒家传统文化以及不同态度的认知。故而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更加有利于丰富人们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身的理解,从而将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展示出来。

一、儒家传统文化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关系

(一)儒家文化传统对作家的影响

儒家传统文化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身有着重要的联系,首先就是其对我国作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究其作家前身,实际上是由古代的“士”演变而来的,所以儒家士人完全可以被当作现代的知识分子看待。而在古代时期,士本身需要确定其政治角色,并且通过相应的官僚制度来使得其履行社会职能。故而其本身就是伦理道德、精神文化的领导与楷模。从儒家文化传统角度来看,当代作家本身也承载了古代“士大夫”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精神传统,这种传统最为直接地展现就是忧患意识。追随到古代时期,孟子就曾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故而这种意识在当前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家身上均有所展现。

(二)儒家文化传统对读者的影响

儒家文化不仅对于文学作品和作家有所影响,其对读者的影响也是直观的,这主要就体现在读者自身有着怎样的文学想象。因为在当前的文学组品中,人们很容易看到现实意义的存在。比如《白门柳》中,就曾经描写了历史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如何对自身的命运进行选择。所以读者在阅读小说之前,往往内心已经形成了对其一定的文学想象,所以在其实际应用与阅读过程中,更是本着作品应该贴近生活、实际的理念,故而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对读者的影响也是相对深远的。

二、儒家传统文化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体现

(一)以改革小说为例――《沉重的翅膀》与《英雄时代》

儒家传统文化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体现,表现在方方面面,甚至其在改革小说方面的展现,更是使得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层次的含义。以改革小说发展为例,其主要展现的是我国新时期进程所带来的美好,同时也是其对传统文化基本态度的展示,所体现的必然是作家以及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融合,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不断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展示。在这一时期,《沉重的翅膀》与《英雄时代》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分开来看,《沉重的翅膀》所反映的恰好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相关故事,并且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期转型所进行的第一部长篇小书记叙。小说中所展示的事态发生背景为汽车厂整改,而这时也恰好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历史的大转型阶段。而其中所描述的正副部长、普通工人对当时经济改革所产生的不同态度,都成为其不同内心世界的彰显。所以作家正是通过这一特殊时期,不同人群对待改革以及社会的不同态度,体现出改革之初,新旧文化冲击、文明与愚昧的对接以及改革还是守旧抉择的一种矛盾体现。而小说中为人们塑造的副部长这一积极改革的高级干部形象,实际上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我国儒家文化的独有内涵。

而《英雄时代》也恰好反映地是改革阶段的故事,这部小说描述的是党的十五大前后的故事,其发生的故事依据与背景都是围绕社会现状展开的。这一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还不够健全,同时社会中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更是使得人们在内心产生了严重的波澜。那一时期,国企亏损、下岗工人不知何去何从以及社会严重的贫富差距,更是形成当时那一特殊时期的特殊现状。实际上两部小说本身都是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为典型的,所以其本身恰好是社会转型阶段的重要展示。尤其《英雄时代》中史天雄与陆小艺离婚,实际上不再是受到旧意识的束缚,而是受到了经济的影响。故而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信仰所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国家利益做为其一切工作的标准与行为的准则,这也就充分展现出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方方面面。

(二)以乡村小说为例――《白鹿原》与《秦腔》

提到了改革小说,那么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还有一类比较常见的作品,其主要方向就是乡村小说。在近些年来,乡村小说的主要代表就是《白鹿原》与《秦腔》,并且这两者皆可以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从而了解作家本身的思想态度与立场文化。

先分析《白鹿原》,去诞生于1993年,而此时恰好是我国儒家文化寻根热潮的重要阶段,此时兴起的儒学热更是使得文化界对传统文化本身形成了一种再认识的现象。而《秦腔》则是贾平凹自身对传统乡土文化逐渐陨落的一种可惜,同时在这个不断衰落的工程当中,展开了对当前农村现状与社会实际状况的思考。

《白鹿原》所展现的实际上是现代化进程当中,儒家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坚韧,比如其中的白嘉轩,其是典型的儒家文化人格的化身,同时也被人们称之为该作品中塑造的最成功且最为深沉的形象。其将民族精神全部展示了出来,也使得我国封建社会维系了几千年的传统与精髓展示了出来。例如朱先生所指定的《乡约》,其中“德业相劝”以及“礼俗相交”等,都是白嘉轩内心所信奉的内容,更是其精神支柱,同样也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故而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无论是处于社会发展重要阶段的小说,还是社会转型期的小说,乃至描述乡村生活的小说,其主要展现的内容都离不开人们内心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并且也真正将传统儒家文化人格的精神魅力体现在了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

结束语: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有许多反映儒家传统文化内涵的部分,同时其也是未来茅盾文学奖奖项的重要标准。将儒家文化内容展现出来,有利于我国文学作品深入性研究,更有利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光大。

参考文献

[1] 毛克强.文化的解读与文化的冲突――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03:111-116.

篇8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在人类文明中以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世界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贯穿其中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大了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内涵,我国古老文明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先进文化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也将传递民族强烈的道德、情绪感染力及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就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做一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文化是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赋予艺术神奇而特殊的魅力,艺术是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并将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更好地发扬。这种文化与艺术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升华中不断形成了文化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那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

1.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对人们的道德、情感、人格都有积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传统文化艺术在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经过对文化艺术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判断、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对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2.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指导着人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创作和欣赏,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并在发展中不断的指导着艺术实践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文化艺术精神不断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创造灵感、欣赏水平,对人们参与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代多元文化形式并存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能够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精神有很好的领会与把握,同时,能够发展出一种较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并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并发扬,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化趋势明显,我们唯有高擎中华艺术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各级各类续续的文化艺术教育,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力度,主要是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教育。

篇9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道德构建 现实价值

一、传统文化对当代教师道德构建的影响及产生原因

(一)基本观点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教师的精神家园,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和意义。当今人们谈起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时,必然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与影响,其观点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对传统教师职业道德极为赞赏和崇拜,不吝赞美之词,予以褒奖;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十分贬低和抵制,认为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落后与愚昧,应予以坚决摒弃。

(二)产生原因

这两种观点,我们不能简单用对与错来评判,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既有认识方法的问题,又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的问题,还包括教育自身发展状况和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力的问题。

1.从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及影响来看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属于社会道德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发展都源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不同时期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道德的实质在阶级社会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统治意志的反映,是为统治者阶级经济基础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师职业道德是从社会道德中分离出来,调整教师的行为规范,而教育具有阶级性的本质,必然使得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传统教师道德的阶级基础与新时期不同,教育最终是为统治者阶级服务的,这一点是不可否定的。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及传承性,现代社会的各方面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师德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然顽强地发挥作用,这与传统教育最终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并不矛盾,就因残存于传统教师道德规范中的封建、腐朽和落后等思想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构建的负面影响,就否定传统教师道德,进而发展为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显然是错误的。

2.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来看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道德全盘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观念,实质上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和认知方式的不同。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在理性审视领域里不成熟的表现,这种不成熟性反映出以传统文化理论品格为支持的深厚的心理基础,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观的认同,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传统师德稳定的、简单的继承,进而影响当今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另一方面,从现实价值评价出发,认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权威主义”、“教师中心主义”已被打破,过去教师个人主义、现实主义大行其道,而新时期师德建设中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平等、民主思想,这些思想在传统文化思想中是不具备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制约新时期师德建设,反对传统文化在当今教师道德建设中的有益借鉴作用。

3.从传统教师道德的发展及局限来看

教育是人类古老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由于经济生活落后,社会交往隔绝,社会等级森严,教育主要为社会政治需要服务,统治者把持教育大权,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十分有限,教育的社会功能及由此产生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等均受到极大的限制,教育关系的调整更多地依靠道德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习俗和传统习惯完成,因而不可能出现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形成了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其中难免存在与当今时代不相符的内容和思想,表现为为维护社会秩序,以“人性”为主传统教育几乎就是道德的教化,传承一成不变的道德规范,即使牺牲人性也毫不吝惜,这就与当今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民主平等”育人观念相抵触,从而表现为在构建当今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时,对传统师德表现出排斥心理,持否定观念。

二、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铸造新时代的师魂

文化的传承性和教师道德的继承性,决定了在构建新时期的教师道德体系时,决不可割裂与传统文化和传统师德的联系,应该把新时期师德建设植根于传统文化精华中。中华文化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风貌,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完全继承和忽视传统文化在当今教师道德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铸造新时代师魂。2008年,我国新修订了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颁布实施,从新的师德规范中不难看出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下面仅就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方面谈谈传统文化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一)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即教师不仅要向受教者传递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这些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韩愈《师说》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荀子则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是“经师”,向学生讲解经书;二是“人师”,即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学习。后人更提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理念,徐特立同志认为:“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合二为一”,经师“除了教学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如果只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可见,自从有了以教育活动为职业的教师以来,教师就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并且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为一定的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教书与育人作为教育的实践及作用,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统一体。从来就没有脱离育人而教书,或者只育人不教书的教育活动,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也是新颁布实施的师德规范的增加的内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对学生冷漠甚至虐待学生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忠诚教育事业的好教师。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爱生亲徒”、“亲其师,信其道”便是最好的印证。教师要树立积极态度,以最大的爱心和耐心教育学生。孔子早就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也是传统师德核心,要求教师永远以“仁者爱人,永存爱心”作为自己进行教育工作的准则。孟子说:“仁者爱人,”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朱熹说:“爱之理,心之德。”都说明“仁”的核心精神就是爱人。教师应该把“仁爱”作为一个独立的道德要求,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把它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与教师在“师如父”的关系中得到健康发展。新时期师德更要求教师关爱学生,要求广大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变相体罚学生。从中不难看出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就是韩愈所说的“博爱之谓仁”,如“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就是朱熹倡导的“爱之理,心之德”,“做学生良师益友”就是要求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同时又赋予师德新的内容,改变传统师德中师生之间“师道尊严”的不平等关系,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体罚等规范,体现新师德的时代特征。

(三)为人师表

篇10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普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点使我们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西方的文化也处处比我们先进。20世纪80年代以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冲突,是思想政治教育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原因。更有甚者,如“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西文化差异的实质就是落后和先进的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落后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现代的、先进的文化。这一以偏概全的错误思想对后世着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即使中国的经济已经腾飞,仍有不少人抱有这样的观念。基于这种思想现状,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中的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的文化道德传统,认识上产生膈膜,情感上产生疏远,行为上产生反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外来风潮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壁垒,西方文化中追求个性、时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会更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和口味,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诱惑,很难对相对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感和自豪感。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薄弱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身重视不足,造成了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短缺。国学经典、诗词歌赋,越来越少地被诵读;即使是课堂要求背诵了,也只是粗读皮毛,对其中的内蕴知之甚少。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欠缺,越不懂越不感兴趣,越不感兴趣就越不愿触及,形成恶性循环。思想政治教育者传统文化底蕴不深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在把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缺乏导致教育无法有效地被施行。他们本身也是高校毕业选的,大多数对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过深的了解和认知,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也会体现在其身上。高校整体传统文化氛围差,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机结合现在高校传统文化氛围也很淡薄,在大多数的高校课堂里几乎找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重政治性、轻文化性,没有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平台和有效模式,更不要说理性地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了。即使有的学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难以提出可行的方案,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少,这导致了“雷声大雨点小”,空有口号却没有结果。

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