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养生基础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尽管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淮南子》的“万物有以相连”;程颢的“人与天地一物”(《遗书》卷十一);直至戴震的“人物与天地,犹然合如一体”(《答彭进士允初书》),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至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易大传》提出的见解最为精湛。作者一方面主张“先天而天弗违”(《文言》),即根据自然规律去引导、开发、调整自然;另一方面又提倡“后天而奉天时”,即努力去适应自然。这种观点既肯定了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作用,又强调了人的一切作为都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而必须建立在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哲学领域关于天人关系的上述见解势必会对传统养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养生学直接以人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则在于传统养生文化是以古代哲学作为自己的深厚底蕴。事实上,天人关系也确实在中国养生文化中占有一席特殊地位。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视为传统养生文化赖以生成的哲学基础。
早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奠基作《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水》)又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可见古代养生家在天人关系学说的影响下,已经直观地感觉到人类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只能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既然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也就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一种相通相应的关系。所谓“人与天地相参”,强调的正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这种统一关系在传统养生文化中,至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得到充分印证。
1.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存在同步关系。《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这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会随着四季的交替而发生生长、收藏的相应变化。《素问・金匮真言》还认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意思是说,人的内脏的生理功能分别与四季不同的风向相联系,不同季节的风向往往会引起相应的内脏器管发生一定的病理反应。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体的生理过程是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相同步的。
(2)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人身法天象地,悉与天地造化同途。《素问》:‘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已闭。’又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故天地有昼夜晨昏,人身亦有昼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人身亦有晦朔弦望。其间寒暑之推迁,阴阳之代谢,悉与天地胥似。’”上述观点的核心,就是把天地视为一个大宇宙,把人体当一个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息息相关的对应关系。
(3)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我国古代哲学家大多认为“元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物质。《老子》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指阴阳二气冲荡而化合成万物。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万物之一,同样也是由“元气”化生而成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正强调了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事实上,在传统养生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中,人的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壮、老、死等各个阶段,都被归结为“气”的发生和聚散的必然结果。
也许正是因为古代养生家充分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统一关系,所以无论在养生理论或实践方面,他们都极力主张把研究人体与探讨自然统一起来。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素问・举痛》),正是上述主张的典型概括。
科学发展史曾经一再告诉人们,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都必然采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所采用的哲学认识方法的性质又会对该学科的理论及实践产生深刻影响。考察中国养生文化史可以发现,“天人合一”的观念几乎渗透到了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首先,“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事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也就是说“天人合一”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天人相通,皆以“天道”,为“人道”之根本,天人是相互贯通的;二是天人相类,认为天人在形体性质上都是相似的。如《吕氏春秋・知分》曰:“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人既是天之阴阳所化生,故天人同类而相应。这便是古代养生家探讨人体奥秘的理论武器。如前所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养生领域一般转化成一种关于天地与人体各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对应的所谓“天人大小宇宙”理论。古代养生家往往依据这种理论,从观察宏观的外在大宇宙入手,来指导探索人体的内在微观“小宇宙”。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就指出“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曰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环列,皆为吾摄入一身之中,或为吾之鼎器,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候。反身而观,三才(日、月、星)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至于《黄帝内经》对人体构造的认识,更是明显地带有“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影响的烙印。《灵枢・邪客》称:“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总之,在《黄帝内经》作者看来,自然界这个大宇宙有什么,人体小宇宙也就必然会有一个部分或一种机能与其对应。这种对人体奥秘的认识,今天看来尽管包含了不少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测成份,但它的产生对于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确立,无疑提供了一种直观的理论依据。
其次,“天人合一”的观念为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学说的产生,恰恰是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依据的。《类经・阴阳类》称:“道者,阴阳之理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总规律,是世间万物的纲领。既然自然界这个大宇宙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那么根据“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自然会推导出人体这个“小宇宙”也必然要受阴阳法则支配的养生观点。所谓“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营养一身”,实质正是“天人合一”哲学理论在人体阴阳学说中的具体展现。阴阳学说如此,五行理论更不例外。《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这里的“五运”即“五行”。作者明确把“五行”当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提了出来。“五行”即然是自然万物的普遍规律,依据“天人合一”理论,也就自然适用于人体。于是《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进而推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素问・天元纪大沦》则讲得更为透彻:“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这就表明,无论“阴阳”或是“五行”学说,“天人合一”观念均在它们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哲学依据的重要作用。
篇2
1.学生的基础太过薄弱
传统中医教学讲究“非其人勿授”。意思就是说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悟性是不能教授他们医学知识的。过去还有一种说法是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意思是文化水平高的人,往往能很快地步入医学之门。但是现在的职校生,大部分情况下是传统教育所不愿意选择或者不愿意选择传统教育的,不具备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这样的学生去学中医这样一门非常依赖于其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科,实在是勉为其难。
2.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尤其是不愿意学习理论课程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数千年文化的积淀要在短时间内想学了就能灵活运用,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样就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讲究一个“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强制的填鸭式教学往往在中医的课堂教学中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学生本来就有的厌学情绪更加浓重。
3.部分学生对中医教学模式不太认可
很多学生对西医的课程非常认可,因为西医往往是多媒体直观教学,学生上课可以听明白,但在中医课堂上,很多学生如坠梦中,或者干脆入梦中。一些学生据此认为西医他们更容易接受。
4.中医基础理论和当前的生产工作实践有一定的距离
当前的中医理论教学只重知识的讲解,而较少讲解知识的运用,造成学生即使学会了也无处可用的局面。汉方制药的司跟立先生曾经到河南医药高级技工学校和老师讨论当前的中医教育是不是对企业生产有所裨益的问题,但没有结果。并且传统中医讲究的是个体化,而现代的企业生产经营中讲究的是标准化,两者之间存在有着的矛盾。
5.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欠缺
当前在医院中已经很少看到只用中药的中医和只用西药的西医,无论是中西药结合,还是中西医结合,这样的一个两者互相借鉴乃至于融合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很遗憾,至今没有看到哪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开设中西医结合这门课程,也没有一本教材是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教材。即使部分职业学校同时开设中医和西医,但是这样所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中医讲究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宏观的内容,而西医学讲究的是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微观的内容。即使是大学生同时学起来也是非常吃力,更何况是这些文化基础知识本就薄弱的职校生去同时学习这样两门医学课程。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受完整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只是按照大纲亦步亦趋,不能够帮助学生补足学生缺失的环节。
2.传统的理论课程离生产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部分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又不能够将书本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造成教学的枯燥乏味。部分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措施,造成学生厌学。
3.社会环境问题
这两年中药的注射液的问题,还有“张悟本事件”,都使一些舆论将矛头指向中医。
4.中医理论的误用
中医基础理论中虽然包含这很多养生和治病的法则,但是“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中医基础理论的博大精深使其返璞归真,真正对中医理论研究透彻的却又少之又少。部分学生学了一星半点就使用,往往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对中医产生怀疑。更何况一些学生只是学了一些中药的功效,连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都很难分清,更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误用。
5.中西医结合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已经从清末到现在讨论了上百年的时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得出结论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
1.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的基础薄弱,那么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尽可能教授简单实用的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先把基础知识补足。
2.丰富教学手段
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使用图片甚至影视片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在实际环境中讲授中医药知识,如讲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讲解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效果会更好。
3.在中医课程中加入西医的元素
如在讲解麻黄汤的时候,不妨讲解一下新康泰克和快克,进行对比教学。
篇3
关键词:四川;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策略
一、引言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墨西哥,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放松、平衡的生活状态和逃避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养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最近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关于养生旅游,伯尔尼大学休闲旅游研究中心提出:“养生旅游是指以维护健康或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夏威夷养生旅游组织提出:“以追求身体、感情、精神、灵魂平衡和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我国学者周刚(2008)提出,养生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是以养生为目的来选择景点,安排内容和进展,考虑节奏快慢的一种旅游活动。这里的养生是泛指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在世界养生旅游繁荣发展的同时,在差异化特色化与市场的认同原则的作用下,我国学者达成共识认为中国养生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应该为中医药养生旅游。
关于中医药养生旅游,田广增(2005)认为中医药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理论体系和内容为基础以各种医疗和健身方法、药材观赏、购买和使用为基本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张群(2006)认为作为生态旅游的分支之一的中医药旅游是一种探索性的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旅游项目,集旅游与中医药为一体,是中医药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张春丽(2009)对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康保苓(2009)对浙江省疗养旅游的深度开发研究中提出中医药旅游的形式多样化。孟晓翠(2011)认为河北省发展养生旅游的重点在于结合中医药理论中的四季养生。笔者认为中医药养生旅游应以传统中医药养生学为依据,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一元论、天人感应、整体恒动观等,由温泉、森林、海滨、盆地、草原、民俗资源、医疗医药资源等构成吸引力载体。在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研读相关中医养生基础著作后,总结在做《米易县健康养生产业规划》时的一些经验,笔者提出一些自己关于发展四川中医药养生旅游的看法。
二、中医药养生基础理论与旅游发展
1.以情制情理论与旅游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可以根据情志之间存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激发相应的情志来制约、克制、借以协调情志,恢复或重建精神平和的状态。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阐述了这一方法:“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制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制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侮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制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试听。”据此,我们了解到: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肺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的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可以根据不同旅游者最近的情绪状况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比如思虑过度的游客,我们可以带他参观岳飞墓,了解秦桧与岳飞的故事让他产生怒气,又比如最近易怒的人,我们可以带它游览汨罗江,了解屈原的故事,产生一种悲伤的情绪,再比如最近高兴过度的游客,我们可以带他游览鬼屋或者参加蹦极、坐过山车等刺激娱乐,产生一种惊恐的情绪。这样,情绪的调整可以使游客恢复一种健康的状态。除此之外,由于不同情绪会对不同脏器有所伤害,根据不同游客的情绪,我们在搭配游客饮食的时候也可以有所注意。
2.四季养生理论与旅游
春季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养生有很多注意。我们以《黄帝内经》为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容……以使志生,生而勿杀,杀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又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告诉我们在春季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才符合“春生”之意。所以春天一定要心情舒畅,最大的忌讳是“怒”。《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这告诉我们春天在旅途中要稍微多吃辛辣或者甜味的食品,不宜吃酸的东西。中医理论推荐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打球、跑步、放风筝等。除此以外,文中还告诉我们春天要晚睡早起,多沐浴阳光。并且春季阳气始生,乍暖还寒,《千金要方》告诉我们要“下厚上薄”,逐渐褪去衣物。
夏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这告诉我们夏季要注重一个“长”字,即精神要充沛饱满。中医理论告诉我们要以静制暑,心神安宁,早睡早起,少吹风扇或空调,纳凉不要在屋檐下,过道里,远离门窗缝隙,屋内不可有穿堂风。由于夏季主心,心火易于亢盛,所以多吃消暑的东西,比如西瓜、绿豆之类的,也可稍微多选择具有酸味,辛辣香气的食物,不可多吃冷饮。丘处机建议我们要居高纳凉,所以中医理论中夏季最好的旅游去处是名山。四川的青城山就是国内游客酷爱的夏季旅游避暑圣地。
秋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告诉我们秋天要保持精神安宁,不使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俗话说“春捂秋冻”,中医理论要求我们秋天穿衣不要太多,应该有所控制,所谓“冻一冻”。然而冻的尺度也应该根据不同人和不同地方而有所不同,比如老年人和北方
的秋天就不再适合冻了。中医理论还告诉我们秋季宜收不宜散,加上秋季干燥的特点,所以应该少吃辛辣,多吃酸味果蔬。除了游客在旅游时有以上一些注意外,秋季主肺,为了缓和干燥的气候,养护肺部,中医理论推荐我们游览一些湿度相对较大的景区,比如游湖、观海和参观一些名山大川。
冬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告诉我们冬季养生要主“藏”,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待日出后再活动,以免扰动阳气。另外冬季要延长光照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性生活方面也应该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蓄养。因冬季主肾,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所以饮食要少吃咸的东西多吃苦的东西。除此,为了防寒,冬季应吃一些羊肉、鸡肉、鹿肉等温补类食品。适于冬季的旅游活动项目较少,有冬泳泡温泉滑雪登山等,我们在从事旅游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冬季的养藏之道。冬季要养藏,要避寒就温,所以不是每个人都适于冬泳的,因为冬泳恰恰是避温就寒的,冬天是不宜洗冷水澡的;冬季可泡温泉,这可以说是就温之举,但冬季也是要无泄皮肤的,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冬季滑雪最好选在有太阳的时候,所谓:必待日光,可以吸收一些冬季珍贵的阳气但不要运动过久,出汗过多,因为这都不符合闭藏之道。
3.体质学说与旅游
由于先天、性别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差异的影响,人的体质会有不同,根据中医八种体质,我们针对游客旅游时的建议也会不同。例如,中医理论告诉我们气虚体质的人不宜大量运动,只能做散步、慢跑等运动,饮食上多吃补气健脾和胃的食物,也可常服人参、黄芪之类的中药。而血虚体质的人则避免操心,多吃补血的食物和当归、何首乌等药材。血虚体质的人要避免动脑的旅游项目,可以多观看一些歌舞和表演类节目。阴虚体质的人易怒且怕热,所以在旅游中要少参加竞技类的或运动量过大的体育项目以及决胜负的文娱项目,而且要多避暑,适于到海滨、高山等地旅游。这类人在住宿的时候最好住坐北朝南的房间,饮食宜选用滋阴补血或清淡的食物,还可服用山茱萸、天门冬等滋养肝肾的药品。阳虚体质的人畏寒怕冷,所以要注意保暖。这类体质的人四季都要注意适当运动,夏季不可在外露宿且室内外温差也不可过大。这类人很适合在夏季参加日光浴,每年20-30次,每周15-20分钟,可以大大提高冬季抗寒能力。火盛体质的人应该多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阳气散发出来,游泳是首选项目。旅途中应该多吃果蔬,忌辛辣燥热食物,少喝或者不喝酒。气郁体质的人应该多寻求快乐,在旅途中要多与人交流,多看喜剧、滑稽剧,有机会多看激励、励志的电影。饮食上多吃行气作用的食品,如韭菜、橙子、大蒜等,也可选用青皮、香附等疏肝理气的药材。
血瘀体质的人要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旅途中多吃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桃、黑大豆等,也可选用地黄、丹参等活血养血的药材,并且注意旅途中心情愉悦。痰湿体质的人不宜呆在潮湿的环境里,所以空气湿度较大的景区不是很适合。饮食上旅途中要少吃,且不可饮水过多,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紫菜、扁豆等。药物养生方面可以选择六君子汤等调补肺脾肾三脏的品种。
除了以上中医药基础理论以外,还有很多理论可以灵活的运用到养生旅游的实践中去。然而,这些理论在旅游开发的应用中相对比较零散,我们将在下面的由笔者主研的《米易县健康养生产业规划》实例中谈到。
三、米易县实例
四川省米易县位于攀枝花通往西昌高速的途中,交通区位条件好,可进入性强,项目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条件宜人,区内大部分为山地,少部分为平地,安宁河穿梭其间,森林覆盖密度较大,综合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居住,尤其日光丰富,并且是国内有名的生态农业基地,区内盛产无污染水果、蔬菜、中药材,医疗条件良好。县域内有龙潭溶洞、挂榜清真寺区、观音温泉浴、国际皮划艇基地等一大批旅游景区景点,它是攀西阳光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加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将在此建立高规格三级中医院和治未病中心,此地将是游客观光、休闲养生、度假避寒的上佳之选。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设想,项目主体依托当地良好的阳光和生态资源,建设一批精品中医药养生旅游项目和产品,并结合区内和区外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包装打造几条高规格中医药养生旅游线路产品。主要子项目包括:水上运动中心、高尚山野养生廊道、温泉养生主题酒店、产权式度假酒店、风情RBD(游憩商务区)、滨湖休闲度假项目、中医五行养生馆等。同时,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利用当地气候与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生旅游产业,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休闲度假环境,最终将米易打造成有中医药养生旅游特色的观光、度假旅游目的地。
项目在规划中注重了几条原则,即:国际化视野下本土原则、四脉原则、天人合一原则、形神共养原则和阴阳调和原则。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四脉原则,它们是文脉、商脉、人脉与地脉。在开发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区域植入不同的项目,要符合当地文化,要当地社区居民认同,要给商家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项目在开发时充分融入传统中医药养生理论,将米易县中心城区分为南北两大板块,城南主静,城北主动。城南主要打造高尚养生地产,开展一些静态养生活动,如推拿按摩、精油SPA,音乐养生,日光浴、针灸,药膳等。植物和花卉也选用药用植物和具有养生功效的植物,并且按照五行理论排列。以上项目都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市场需求严格设计,详细情况由于此处篇幅有限,不再赘述。城北主要是运动养生。传统运动推出的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以及常规的中医养生气功。由于米易县有国际皮划艇训练基地,所以城北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水上运动项目,例如室内游泳馆,亲水娱乐项目等。城南通往城北的路沿河设置健康步道,因为米易常年气温温和,裸足在步道上行走可以起到足底按摩的作用。
米易整个城市游客接待体系都根据中医药养生理论来设计。比如四星
级的安宁明珠大酒店位于安静、少污染、少辐射、少噪音的位置。酒店大多数房间坐北朝南,这样有利于房间的室温调节和室内采光通风。酒店的室内外都有适合顾客健康的植物,比如酒店窗台配有月季、玫瑰、牡丹兰花等。房间的室高都在三米以上,房间进深在地板至窗户上沿距离的2倍左右,室内装修全选用绿色环保材质。在被褥的选取上符合养生理论,选用新棉,宽大的尺寸,床上铺设0.1米厚的棉垫取代席梦思。枕套、枕芯都是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指导下特制。由于米易气候长年温暖,最适合冬季养生,所以产品的设计在冬季养生上有所侧重,前文中提到冬季适合温泉养生,所以米易花重金打造五星级养生温泉酒店。预计建好后,顾客将首先体检,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进入不同的温泉池。不同的温泉在温度、矿物质和药物选用上都会有所区别。尤其女性温泉具有美容瘦身功效,池外还配有多种瑜伽训练。除此以外,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项目组很注重养生文化产品的打造,比如深度挖掘当地观音文化、长寿文化以及民族养生文化设计相关线路,并开设养生大讲堂等。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大力推行琴、棋、书、画、垂钓、种花、读书等对身体有益的休闲娱乐项目。
整个养生旅游项目硬件配置上除了路网、电网、水网、通讯网等将会有所改造外,项目还专门设置了高规格的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中医药养生旅游商品集散市场、中医药旅游主题步行街等。在软件方面县政府与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专门培养中医药养生旅游所需要的人才,并且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长年坐诊,特别还建立呼吸类、风湿类以及中医药养生类专业研究生实习基地。
四、四川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策略
综上所述,四川在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时应采用的策略有:
1.政府主导,多建立一些养生旅游有关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政策相对灵活,整合资源对外联合营销,多主办药博会、养生文化旅游节等展会。
2.要深度发掘中医药养生与旅游的结合点,让中医药养生和旅游不再割裂或者硬凑,应该使二者浑然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药养生旅游。
3.产品设计方面要考虑到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项目要有体验性,旅游商品不仅美观且要有实用性,要让游客开心而来健康而归。
4.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海拔,发展适合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养生旅游产品,且深度提炼地方养生文化,尤其是民族、民俗类传统养生文化,在旅游产品和建筑装饰上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植入或点缀。
5.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招徕人才,并尽快出台养生旅游职业标准体系,为养生旅游的发展提供充裕而优质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马烈光,李英华.养生康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9-54.
[2] 任圆圆.亚洲“医疗旅游”市场吸引欧美患者[J].医疗保健器具,2005(12):29—30.
[3] 田广增.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82—85.
[4] 王景明,王景和,对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00(8):85—86.
[5] 陈永宁.上海发展中医药旅游产业人有可为[N].中国中医药物报,2000—10—06.
[6] 张群.我国中医药专项旅游开发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77—80.
[7] 张群.中医药旅游开发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488(12)(中旬刊):272—273.
[8] 张群.中医药旅游的产品开发与市场分析[J].市场与发展,2003(10):30一33.
篇4
关键词:BB平台;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39-0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入门课,并具有哲学化、人文化的特点,导致其内容抽象深奥难懂。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各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中医教学方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时展需要,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现代化中医药人才是我们当前的紧要任务。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BB平台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当中应用的体会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实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叙述性均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这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采取“满堂灌”的方法,其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下降。虽然目前多媒体技术也已经引入到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当中,但是大部分中医院校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没能把多媒体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课堂延伸不够,师生交流受限。由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住房政策的改革,以及社会和经济等综合因素影响,大部分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教师不住在学校,教师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占用很多,这样既消耗了老师们的精力,同时也阻碍了课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严重影响了师生间的有效交流,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对学生平时成绩缺乏监控手段。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普遍采用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两考,即每学期中期的期中考试和学期末的期末考试,两个成绩按不同比例折合最后的得分记为学生这门课的最终成绩。这种终结性评价的方法不能及时为教师反馈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困难、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等更加细化的东西,影响教师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评估。
二、BB平台的背景分析
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简称BB平台),是一套专门用于辅助课堂教学,提供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它具备4个独立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1)内容资源管理:通过该模块教师可以方便地、管理和组织教学内容。(2)在线交流功能: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异步(讨论区)和同步(虚拟教室)等交流工具,以提高学习效果。(3)考核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通过录入原始试题资料生成试题库;创建学生答案的数据统计报告;对学生的作业、测试和考试等成绩进行综合加权计算,自动生成综合测试分数。(4)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可方便地注册或注销学生团体或个人的信息;通过自动设置讨论板、评定和其他内容区域可在不同学期循环使用课程;跟踪统计学生的学习进度、分数,生成统计报告。目前,BB平台已被国内外高等教育院校普遍采用。
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BB平台建设的探索
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BB平台的建设构想。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当中尝试使用BB平台,其建设思路具体可分为课程设计、课程信息平台研发、课程资源建设、平台测试评估等步骤。首先是课程设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设计主要是制订中医基础理论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宗旨。具体包括:(1)课程需求分析:采用向任课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的建设重点与风格特色;(2)课程设计:采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设计,包括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3)功能确认:确定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的各项功能,如查询检索功能等;(4)方案确认:研究形成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开发方案。其次是信息平台研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研发主要是对课程的网络平台系统进行研发。主要包括:界面设计: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设计方案,设计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各级界面;代码编写:根据课程设计和功能,进行程序代码编写与开发;框架搭建:制作功能链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网络平台主体框架;功能完成:完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信息查询、浏览等各项功能。再次是资源建设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资源建设即是在BB平台系统上完成教学资源的上传工作。主要包括:资源采集:获取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所需的文、图、声、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资源整理:对收集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与格式转换;资源上传:按照BB平台设计要求,上传各类教学资源;资源完善:根据教学需要,修改完善教学资源。在设立多维链接的基础上,使重点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简介、课程基本信息、教师信息、教学大纲、课程文档、教学日历、教学讲稿、多媒体库、课后作业、综合练习、讨论版、外部链接等信息模块。最后是测试评估。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测试评估即对已建好的BB平台系统进行检测,测试其各项功能与技术是否达到方案要求,并对数据的科学性、完整性等进行检查。主要包括:技术检查:从信息技术角度,对BB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内容检查:从专业角度,对BB平台内容的正确性进行检查;课程运行:在教学工作中,开展BB平台试运行;验收评估:根据以上检测情况,修改完善BB平台。
3.BB平台应用效果评价。(1)学生反馈教。教学资源丰富,学习兴趣提高,我们教研室进行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学生认为,BB网络平台建设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多媒体资料更加的丰富多样。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教师课堂使用的幻灯片,也包括相关录像片,某个专题设计的文献资料等,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通过BB平台的建设,使得以往抽象繁杂的理论变成直观易记的视窗,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互动式学习,延伸课堂教学。依托BB平台,98%学生可以在课余以小组或其他协作形式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基于BB平台的崭新学习方式必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如此,BB平台使得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教师能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也可以通过BB平台给学生留预习、复习作业,并可以随时进行测试,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既延伸了课堂教学,同时也畅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2)教师反馈。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在没有BB平台辅助教学以前,教师要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需要占用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测试,甚至答疑也需要占用课上时间,无形当中就挤占了学生的课堂时间。BB平台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课堂只留给教学,而测试和答疑随时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既保证了教学进度,也保证了教学质量。(3)及时了解动态,做到因材施教。建立BB平台之后,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堂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可以通过作业、测试、讨论等环节全面掌握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针对重点、难点能够更好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中医基础理论BB平台的建设一方面缓解了课堂内容多、课时安排少的矛盾,又克服了远程网络教学师生交流不足的缺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的质量,是我们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点而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这对促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建材.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报,2007,(2810).
[2]何敏媚,曾光,洪宝林.BB平台在卫生经济课程中的运用与评价[J].教育论坛,2011,8(4):114-115.
[3]李冬华,邹志东,段延萍,等.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3):111-112.
[4]吴嘉瑞,张冰.基于BB平台的中药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5):8-10.
[5]高汝杰,常惟智,赵文静.多媒体技术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中医药信息,2008,25(2):76-78.
[6]陈芳.中药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2005,12(7):971-973.
[7]洪寅.中药学教学内容的深化[J].药学教育,2008,24(1):32-33.
[8]曹岩,郑铮.BB平台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1).
篇5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 具有文辞古奥, 内容精深, 注重思辨和实践等特点, 加之传统教学上习惯于以“经”释义, 进行纯理论性的阐释, 致使现今的学生难以即刻接受中医理论中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 难于激发其专业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初学者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运用任何单一方法都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与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因此,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不同章节的特点, 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1 多元化教学法的特色
多元化教学法是基于“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以启发式教育和主动性学习为目标, 将讲授、讨论、案例、实验、动漫、视频影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突出能力、智力的培养, 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加强师生互动, 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 教学相长, 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的实践
2. 1 医林故事、传统文化的导入法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 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校教学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1]。多元化教学是秉承传统教育模式的丰富和完善。如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讲授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时, 可用故事导入。刘完素以“火热论” 而名著医林, 他理论上的独树一帜, 得益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的启迪, 十九条病机中论属火的病机约占四分之一, 且刘完素生于北方, 风土刚燥, 素体阳盛, 又处宋金交战, 疫病流行, 用《局方》温燥之品治疗所发热病, 常无疗效, 故此刘完素用药主张寒凉药, 为“寒凉派”代表人。通过故事导入, 让学生深知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的讲解, 应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借助《易经》中“阴阳”概念、图形,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观, 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医学诊疗、防治疾病技术的学习, 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
2. 2 中西并重, 实验教学法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思维方式虽有差异, 但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内容, 因而其知识点也可相互贯通联结[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使中医学理论与当代前沿科学相沟通, 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奥秘得以逐步揭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一些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 如“气与津液的关系”, 可通过灌胃麻黄水煎液, 观测小鼠发汗的情况, 与正常对照组耐缺氧的死亡时间的比较理解“津伤耗气”的理论;通过灌胃人参水煎液, 观察补气药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强化对“气能摄血”理论理解[3]。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中医思维规律, 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中医问题的能力。
2. 3 实验法、病案法与知识拓展法的有机结合 藏象, 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 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 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 故此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如讲解“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可通过给大鼠颈静脉插管法, 连接心动图机, 记录Ⅱ导联心电图, 较直观地观察乌头碱对心脏的毒性反应所出现的室早、室速、室颤的实验效果, 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熟悉炙甘草汤益气补血复脉在抗心率失常中的应用。
如讲授“肝主疏泄, 调节生殖”时, 可以列举案例:一对年轻夫妇结婚3年未孕, 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 吃了很多中西药无效, 心理压力很大。后来领养了一个小孩, 1年后妻子怀孕了。经过解释, 学生自然明白了:原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压力增加, 情志不畅时, 会出现“肝郁气滞”, 肝不能正常行使疏泄功能, 就会引起女方排卵紊乱、月经不调, 或男方排精障碍, 从而导致不孕。在这里, “肝”是通过调畅情志来调节生殖的。通过分析, 学生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这样既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 同时又强化教学效果。
理论与学科前沿接触, 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 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医学永恒的魅力。将语言古奥、强于思辨的中医理论知识, 辅之以相关的现代医学知识来阐释, 以讲授“肾主骨生髓”的内容为例, 可引入现代医学研究内容, 西医发现肾与骨在发生学上是同源器官, 皆发生于胚胎外层;西医的肾脏具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的功能, 能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临床上骨骼、骨质异常、贫血等疾病应该从肾来论治的理论基础, 既拓宽学生视野, 有巩固和加深了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2. 4 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 仿真情境教学可用于真实, 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 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 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虚拟技术把舌诊、脉诊、阴虚、阳虚等中医学临床中的抽象症状和体征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4]。如对于血液循行、经络的走向的讲授, 可进行仿真人体血液循行。如“病因病机”的解读, 其中关于“六致病”、“阴阳失调”可制作动漫或者拍摄录制的形式表达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阴阳偏胜偏衰、阴阳互损动态图。七情内伤影响病机的相应临床表现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电影、电视剧中获取视频影像素材, 如“喜则气缓”可用“范进中举”的视频;“怒则气上”可选《三国演义-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片段来呈现, 能有机地将视听结合起来, 声像并茂, 帮助学生将枯燥乏味、空洞抽象、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 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达到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高度统一。
2. 5 学生授课体验法与讨论法 “体质”部分内容比较通俗易懂, 适宜学生自主授课方式为主导, 让学生体会“讲台上下”、“学与教”的不同。应用理论知识全体学生来辨别自己的体质类型, 并且共同讨论不同体质的用药宜忌及如何指导养生, 使知识能够当堂吸收, 学以致用。
2. 6 网络课程教学法 可将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及内容丰富的音频资料上传于网络课程, 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同时也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上传, 方便学生复习、自测。在此网络平台中建立在线网络论坛、公开教师电子信箱, 开展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 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3 小结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教材设定、授课内容、教学设备、学生水平等不同, 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章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力求“启发有方, 引诱得法”。如何将医林故事、传统文化引入法、案例法、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实验法、网络教学法、学生主讲体验法等多元化教学法有机结合、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 是可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使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初探. 中医教育, 2007, 26(2):49-51.
[2] 关素洁.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5):83.
[3] 王文竹. 多元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践行.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23):51-52.
篇6
儒学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正宗地位;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以《内经》为其代表作。儒学与中医学共同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这一丰厚土壤。中医学理论是一种带有浓厚哲学色彩的科学,《内经》表现的中国哲学的特征极为鲜明:阴阳互补、五行反馈、动态平衡、中庸和谐[1],《内经》深受儒学“中庸”哲理的影响,中医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都蕴含了“和”的思想。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一书是论述中庸哲理的儒学主要典籍。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哲学核心。“中庸”是儒家最高的准则,它要求人们立定“中道”做到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2],中庸之道,重视和谐。
儒家的中庸与中医的理法方药在哲理上都体现了“和”的思想,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特别是古代农业社会中,除军事斗争的特殊情况,并非任何矛盾都必须激化或转化。特别是从一些生命有机体来看,以维持机体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的,强调对立项的依从渗透,中和互补,避免激剧的动荡、否定、转化、毁灭[3]。这种“和”的思想,在中医学具体表现为中和、平衡、适度的意思,崇尚和谐。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也蕴含着“和”的思想,如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个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亦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是结构上的和谐;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这是功能上的和谐;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有不和谐的表现。中医也认为人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人与自然环境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亦须保持和谐的关系,中医学的整体观应是整体衡动观[3],和的思想贯穿其中。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它是中医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也蕴含了“和”的思想,如阴阳交感的理论,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蕴含着“和”的思想。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的实现来自于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协调,即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的“和”[4]。阴阳二气和谐而发生交感,就产生了自然界、万物及人类。阴阳学说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养生、临床诊断与治疗时,实质上把“和”放在核心。
中医的五行学说,也蕴含着“和”的思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制化,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这是五行之间关系和谐、亦即正常的状态。五行的相乘、相侮、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关系不和谐状态,亦即病理状态。其原因不外“太过”与“不及”。五行学说运用于临床指导,亦是致力于人体和谐,如确定治则时针对“太过”或“不及”原因采取抑强扶弱,治疗木旺乘土宜疏肝平肝为主即是一例,总宜使人体复归于和谐状态。
阴阳的和谐,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的根本。人体组织结构属性既中和又平衡。阴阳失调(即失和),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重要原理之一。阴阳的过与不及都致人体失去和谐,发生疾病。治疗就是要首先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以恢复阴阳的和谐平衡。和谐,必须适度,方能做到。
《内经》的养生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更蕴含着和的思想,以顺应自然致和谐,以调摄精神情志致和谐,重保养正气保持和谐,和谐的思想存在于养生方法之中。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实持是调和,即“以平为期”。李东垣提出“善治者,惟在调和脾胃”,强调“和”的重要性。清代程仲龄更把治法归纳为八法,专门叙述和法,通过和解或调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主要包括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具体治法,这是后世医家对《内经》“和”的思想的具体应用之一。
总之,有关“和”的思想贯穿于全部《内经》之中,这是儒学中庸哲理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中医学是“和”的医学。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3-196.
2刘俊田,林松,禹克坤.四书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9.
篇7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66-01
足疗又称足底按摩、足部按摩、足反射疗法、足反射保健疗法、若石健康法、足道养生等,此方面的书籍很多,其对足疗的理论基础及治疗机理论之甚少,陈意麟先生在《足反射保健疗法》一书中写道:“由于缺乏基础研究的资料,足反射保健疗法目前仅是一种技术,还谈不上一门科学,……需要更大范围做更深入更细致更广泛的研究,以揭示其机理。”确实,要想论述足疗保健的科学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研究,必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统计数据。当今的足疗,是一门找不出明确理论指导的技术,更谈不上揭示其机理。本人从经络理论谈谈足疗,以期用经络理论作为足疗临床的理论指导,为今后足疗实践者开拓思路,更好的地发展足疗。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部分,是指导中医针灸,按摩的基础理论之一。从足疗的发展渊源来讲,应该说是祖国医学发展的一部分,其理论基础应该是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理论是足疗临床的基础理论之一。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在全身纵横交错,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具有传导和联络两大功能,他囊括了现代医学的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腱、神经末梢等许多组织结构。其能沟通表里上下,前后左右,远近内外,联络脏腑组织器官,使机体各部分的物质能量,信息得以交流,在相互联系和制约中保持协调,从而使机体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足反射区主要汇集在足底,而循行于足底的经络只有足少阴肾经,循行于下肢的有六条正经,其分别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循行于足内侧,足三阳经从头走足,循行于足外侧。手足经脉互相流注,循环往复,如环无端。根据经络理论,按摩除了对局部有治疗作用以外,还对所按摩部位的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和表里经脉、同名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有治疗作用,因而足部按摩是一个整体效应,应该是通过经络系统对全身起作用。
行于下肢膝以下的六条经脉及其穴位:
(1)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绕过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肚内侧,出 窝的内侧……。穴位:涌泉(井穴)、然谷(荥穴)、太溪(输穴、原穴)、大钟(络穴)、水泉(郄穴)、照海(八脉交会穴)、复溜(经穴)、交信、筑宾、阴谷(合穴)。
(2)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大敦穴,上足背内侧,经过内踝前1寸 处,向上至小腿内侧离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穴位:大敦(井穴)、行间(荥穴)、太冲(输穴、原穴)、中封(经穴)、蠡沟(络穴)、中都(郄穴)、膝关、曲泉(合穴)。
(3)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隐白穴,循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内踝前廉,再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至小腿内侧离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上膝股内侧缘……。穴位:隐白(井穴)、大都(荥穴)、太白(输穴、原穴)、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商丘(经穴)、三阴交、漏谷、地机(郄穴)、阴陵泉(合穴)。
(4)足阳明胃经:其支者,……下膝膑中,下循胫外侧,下足背、入第2足趾甲外侧。其支者,从膝下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侧。其支者,别足背,入大趾内侧端隐白穴。穴位:足三里(合穴)、上巨虚(大肠下合穴)、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穴)、丰隆(络穴)、解溪(经穴)、冲阳(原穴)、陷谷(输穴)、内庭(荥穴)、厉兑(井穴)。
篇8
[中图分类号]R247.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111-01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人们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我国目前70%的人处于程度不同的亚健康,有着亚健康的体验。而在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中发生率可高达85%以上[1]。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平衡观等基础理论在指导调治亚健康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1 亚健康的病因病机和表现形式
亚健康可见于中医学的虚劳、郁证、失眠等病证中。中医认为,亚健康主要的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2]。其具体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失健运、痰饮中生;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下焦虚寒等。
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包括体力疲劳和心理疲劳)、时差综合征、信息过剩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抑郁、肥胖、骨质疏松等多种心身障碍[3]。广义上“七高三低”,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高血酶、高体重、高负荷及免疫力低、活动量低、生活情绪低等,实际上都是人体基础能量过度消耗、器官活动异常的一种状态,是生理状态向病理状态转变的一种中间形式,是可以逆转的一种机能混乱和低迷状态。
2 亚健康的中医预防与调治
2.1 中医学倡导未雨绸缪,“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
“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涵盖治疗非显性疾病,即注重疾病的临床前期、先兆症状的干预[4]。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起已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对于亚健康,中医强调应仔细检查,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先按未受邪之地,防止传变。古代医家张仲景倡导“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2 调节体质类型改善亚健康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不同体质类型的人,体内阴阳气血盛衰不同,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及发病的阈值也各不相同[5]。《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可见注重体质状况、及时调整体质偏颇、积极改善特殊体质、阻止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就成为一级预防(针对致病因素预防)的核心。
2.3 亚健康的中医辨证论治
《内经》把“阴平阳秘”的“阴阳和平之人”作为心身和谐的健康标准。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进行全方位的辨证施治,克服了许多有症状而无疾病的困惑,使中医对许多病与未病的症状认识更深入、更具体,组方用药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亚健康的调治效果。主要方法有,针对肝郁气滞型,治则疏肝理气解郁,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痰湿内生型,治则健脾祛湿,代表方二陈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心脾两虚型,治则补养心脾,代表方归脾丸加减;肝肾阴虚型,治则滋补肝肾,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脾肾阳虚型,治则温肾健脾,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理中汤加减[6]。通过辨证论治,使气血通畅,邪去正复,脏腑阴阳复归健康平衡。
2.4 中医养生预防亚健康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本神》亦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现代张庆祥教授[7]强调内养正气,增强体质;外避邪气,防止邪侵;应用药物,防病发生。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具体应做到顺应自然,注意锻炼,劳逸结合;合理膳食,营养平衡,饮食规律,勿暴饮暴食;节欲保精,防止过劳,调畅精神,淡泊名利,保持心情愉快。此外,中医独具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拔罐、刮痧、推拿、食疗、洗浴、导引、吐纳等的使用,“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是中医干预亚健康的理论宝库。
3 结语
目前,中医对亚健康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亚健康理论,如何系统化中医诊治亚健康的规范,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中医对亚健康的研究:①完善中医关于亚健康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②中医药要跨上基因平台;③坚持中西医结合探讨亚健康,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挖掘中医学的潜能,促进整个医学的调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玉整.亚健康及其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58.
[2]佟欣.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原则和方法[J].中医药学报,2005,33(5):13.
[3]陈以国,成泽东.甘温除热法在发热症和亚健康治疗中的意义[J].新中医,2006,38(2):6.
[4]钱会南.从亚健康状态的特征探析中医药防治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0):590.
[5]高京宏,盖海山,李英帅.浅论调节体质改善亚健康[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4):225-227.
[6]马云枝.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方治[J].河南中医,2001,21(3):11-13.
篇9
【摘要】 本文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阐明中西医差异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医西医化”来发展中医,结果只能是异化它类。要想实现中医学的卓然自立,只能从思维方式上寻找突破。具体做法是: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医思维;基础教育,培养中医思维;临床实践,夯实中医思维。
【关键词】 思维方式;差异;中医学;发展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经岁月更迭而生生不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有过辉煌的过去,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西学东进的劲风中,世人的眼光一起移向西方文明,代表东方智慧的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1]。“中医西医化”的思潮几乎将中医淹没,眼下有必要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理清中西医的本质、特点、优势及缺陷,探讨中医发展方向。
1 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文化,与其特定的思维相联系”[2]。中西医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框架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功能、直觉的思维;西医的思维主要建立在西方哲学、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分析、结构、实证的思维。
中医是整体-类比思维,西医是个体-分析思维。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即“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西医的分析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组成的,可一直追溯到细胞、分子水平,借助于精密仪器对原子、分子、基因等离子进行微观的分析。
中医是动态-功能思维,西医是实体-结构思维。“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3]。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具有实体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肝”与“左”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西医认为,一切现象、表现都是某个实体的存在,对于病情的解释一定要找到一个什么“体”(支原体,抗体,线粒体)、什么“子”(分子,原子,粒子)或什么“性”(阴性,阳性)并结合结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1]。同时借助于人体解剖学,对人体的病变部位做精准的结构把握。
中医是直觉-体悟思维,西医是实证-量化思维。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通过直觉体悟获得的,脏象、经络学说体现了这一点,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西医则运用现代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质方面的材料进行病变机理的实证,并测定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中医的整体、辩证的思维虽是宏观、系统的,但与现代医学相比,已显得粗糙、笼统和模糊;其动态功能的思维使体系封闭成一体,难以证伪,正确性高,准确性低;其直觉思维不是严密、理性的公理系统,重体悟不重论证。西医重个体、分析的思维,忽视整体以及个体间相互关联,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体-结构思维是客观、科学的,却割裂了人体原有的横向联系,显得呆板、机械;其实证-量化思维带有程式化的倾向,以统一标准看待有差异的个体,结论往往有偏差。通过对照可知,思维方式决定下的中西医是大异其趣,各有利弊。这从理论上辨明:用西医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来评判、怀疑甚至否定中医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2 中医学发展的思考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凸显其思维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自明朝西医传入以来,中医学出现了衰退迹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方面,缺乏对中医精髓的继承、深挖;客观方面,西方科学思维渗透、销蚀的结果。这使得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医西医化[4]。当务之急,中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1]。
理论研究方面,构建现代中医思维。传统中医从整体、宏观、动态、辩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但也应看到中医不重量化、分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生理病理上细节不清、结构不明、定量不够、诊断辩证上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中医学发展的缓慢[2]。中医学应该在坚持其传统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强化微观性、分析性、逻辑性来弥补先天不足的问题。即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主导下,科学纳入分析还原思维,将中医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改造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5]。
教育方面,培养中医思维。中医学思维的培养靠教育。首先,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4],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其次,调整中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再次,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除讲授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外,还应将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及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其中;最后,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现代化”,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领悟中医学的精神实质,自觉形成中医学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人应有相当的中医文化底蕴,如果中医人自身学养有了问题,比什么都可怕[1]。
临床方面,践行中医学思维,进行理论创新。现今,中医临床采用的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偏离中医的传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治疗的西医化[5],这从原点就掉进西医思维和方法的陷阱[4],是很危险的。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强硬拉在一起,结果只能是两张皮。我们倡导,在临床上,诊断、治疗运用中医思维,积累经验,创新中医学理论。当然,中医学理论创新必须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自身研究的取向、思维特点、学术价值主体,这样方可卓然自立,否则将异化它类。如近30年临床研究所创立的中医体质学,升华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促进了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体体现为:使病与诊在人体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与方法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1]。同时,其“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中医诊断手段的多样化,而且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13.
[2] 刑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
[3] 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0-12.
[4] 刘吉.中医发展现状及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2):5-7.
篇10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来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并在长期医学临床实践中,融合了中国古代富有特色的天文、历学、农学等知识而逐步形成的。千百年来,这种理论体系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2个极有特色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的整体观念有2个内涵: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二是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全身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系成有机的整体,气、血、津液、精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并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化不息、相对的动态平衡。这就好比五脏六腑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协调制约,从而完成机体的各项任务,如消化食物,化生气血,抵御外邪,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等等。
中医学在分析病症的病理机制时也是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人体某一局部区域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比如,某人面色淡白,嘴唇和指甲颜色都比较淡,舌质颜色也是淡白的,脉象是虚而细,可以推断此人因为血液亏虚导致了上述表现,治疗方面可以通过养血补血(如赤芍、地黄、当归、川芎等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中医学又认为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天人相应”的观念。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四季气候变化、昼夜阴阳消长、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如果气候环境改变,开始可能不太适应,但经过一定时间,也能慢慢适应。如果自然条件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当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中医在诊察疾病时,往往要考虑到疾病发生季节,患者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饮食嗜好等多种因素,不仅考虑患者局部病症,还从各个脏腑器官内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例如,肝开窍于目,眼的病常考虑到肝;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常考虑到肾;脾主肌肉,肌肉痿软无力常考虑到脾等等。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精华所在。“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证所反映的是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所在,是从属于疾病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感冒,就是一个病,而在感冒不同阶段或因为感受邪气的不同,就会有风寒、风热、风湿等证的不同。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和论治是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辨证和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辨证论治实际上涵盖了从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如望、闻、问、切)到对患者加以诊断、治疗的全过程。
中医认识与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根据症状表现、致病因素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给予恰当的治疗。辨证论治不同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血止血等的“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证是阶段性的、动态性的,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
同一种疾病由于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或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其病理变化就会不同,即证不同,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例如:对于麻疹病,由于早期、中期和后期的证的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早期宜透发为主,中期宜清热解毒为主,后期宜养阴为主。
证是内外因作用的综合表现,即使同一疾病在同一阶段,由于机体的反应性(内因)不同,不同个体亦会出现不同的证,治法也就不同。例如,感染同一感冒病毒,在不同的个体,会出现风寒或风热表证、表虚证或表实证等,所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等的区别。自始至终使用一个方剂来治疗一种疾病是不符合辨证施治要求的。不同疾病有时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即相同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又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辨证论治的过程体现了整体性、个体性(以患者为主体)和灵活性的特点。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所独有的。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并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1.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中医借鉴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
比如人身体里的内脏,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特点被划分阴与阳的属性。心、肝、脾、肺、肾这几个内脏,主要功能是贮存精气,属于静态,所以属阴;胃、小肠、大肠、胆、膀胱这几个器官,主要功能是传导水谷代谢产物,属动态活动,所以属阳。人体的活动属阳,物质基础属阴。一切活动都必须以物质为基础;而基础物质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功能活动才能实现。中医说:“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说的就是两者互相
依存的关系。
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2.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五”,即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行”就是这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主要用来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病变时的相互影响关系,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比如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资生与抑制、制约的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脏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把人体连成一个整体,使人体具有相互资生、助长、促进、抑制、制约的作用,如脾(土)有病,对肺(金)的资生作用减弱,也就是常见的患脾胃病消化不好的病人,容易得肺病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很多人都有气得吃不下饭的经历,其实就是肝(木)气犯胃(土)、肝脾不合,如果肝气不调达,首先影响的就是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或胃疼等。
3. 藏(音:zang)象学说
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比如西医所讲的“肝”,就是指人体的肝脏,是具体概念,在人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而中医所讲的“肝”,强调一种功能,肝主升发,与人体的气血运行等有关。肝开窍于目,在体为筋,其华为爪甲,说的是人体眼睛、筋膜和指甲的健康与否是反映肝气好坏的一面镜子。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地方表现出来的疾病都与肝有关。如果把肝比喻为大型交通枢纽,人体所有的脏器都离不开肝的调节,如果肝气郁结,那么脾、胃、肾等都会出问题,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病都与气机郁结有关,包括肿瘤。女性月经不调,男性精气不足也与肝气相关。
4.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通行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比如肝经从头顶开始,经胸胁、小肚、小腿,贯穿全身。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一生气就两肋部胀痛,有时候肚子也跟着胀,其实就是因为生气伤肝,在经络上的表现。经络学说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与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内容,以后有专文论之。
5.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病因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异常、疫疠感染、精神刺激、饮食劳倦、跌仆损伤、虫兽所伤等等,比如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6种外感病邪就会侵犯人体发生疾病;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接受的程度,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饮食物靠脾胃消化,暴饮暴食、过饱或饥饿、进食不洁或饮食偏嗜都会损伤脾胃,或使胃肠生积热或化生他病。病机是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和经络、脏腑功能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6. 治则治法
治疗原则主要讨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内容。
7. 预防养生
“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对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养生即保养生命,包括强身、防病、延寿3项内容。中医养生的具体内容有顺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摄、加强体能锻炼、合理饮食调节、防止病邪侵害等。
- 上一篇:青少年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民俗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