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财方案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理财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理财方案

篇1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多数民营企业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无法稳定高效地发展。本文以财务学原理为基础,结合民营企业现状,从筹资、投资、经营等方面,分析了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财务管理 解决方案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力资源的取得和管理是民营企业成功经营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兴衰成败。但是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受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和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其财务管理的制度缺乏科学合理性,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求。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一、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企业财务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目前常见的说法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它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忽视风险因素和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易导致企业急功近利、错误决策。所以,利润最大化不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

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和债权人、职工等都要承担企业风险。故财务管理目标考虑多方利益,不应该只着眼于股东利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本思想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总满足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关系,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地稳定发展,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选择。

二、民营企业的筹资问题及解决方案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组建和发展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经营规模较小且受到资金的限制。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可作抵押的财物少,经营周期普遍较短等因素,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的经营原则,往往对民营企业“惜贷”。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想要筹措资金进行正常的投资和发展,就需要寻找其他筹资渠道:

(一)向职工集资

民营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和所雇用的职工联系紧密,同生共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民营企业管理者为扩大企业规模或在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时向职工集资,一般都会相应。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潜力,他们知道企业发展对自己也是有利的。向职工集资可以承诺回报给他们以较高的利息,这实际上相当于分给集资职工的红利。

(二)融资租赁

租赁,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给予一定报酬的条件下,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将财产租让给承租人使用。融资租赁,是民营企业利用实物形式取得资金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融资租赁按具体业务不同分为直接租赁、售后租赁、杠杆租赁三种形式,主要是为了筹集长期资金。

三、民营企业的投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定的资金,可能有很多种投资机会,投资决策十分重要。尤其对于民营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较少,且能够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正确的投资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能否把筹集到的资金投放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对其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及时捕捉投资机会

捕捉投资机会是企业投资活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对拟投资的项目,民营企业应该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并进行严谨科学的可行性论证。

(二)适当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

市场上的许多风险是企业无法躲避的。民营企业应注意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并且采取对风险损失的控制措施,如回避风险、抵补风险、分散风险等,以此使企业的投资报酬率达到最大。

四、民营企业的经营问题和解决方案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选择正确的科学的经营战略。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企业的投资者往往就是经营者,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差,经营管理思想落后,无法适应现时需求。在经营中,对于资金和实物财产的管理同等重要。

(一)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民营应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有效配合,准确预测资金支付和回收时间,合理运用空闲资金,避免资金的闲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处理,提高资金使用率

定期或不定期盘点财产,加强对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物资,避免资金的呆滞和周转不灵。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避免陷入流动资金紧缺困境。

五、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由于财务管理观念的薄弱和财务会计分工的不明确,往往忽视了企业经营中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想通过财务工作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需建立分工明确的财务管理部门和制定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制定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加大实施力度。

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出现的种种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应为企业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财务管理意识。

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同其他大型企业一样,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意识。要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就要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意识教育。只有提高全员的素质水平,增强了财务管理的观念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1]刘伟萍.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案例精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74-181.

[2]张正玉. 小企业投资理财[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20-132.

篇2

关键词:ERP;实施方案;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一、ERP的发展历史

ERP,又名企业资源计划,从1995年开始,中国国内的ERP行业就飞速增长,到了1999年左右,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其有过一段低谷,但是到了2005年,国内ERP行业又开始发展起来。而不仅是在中国,全世界都开始掀起一阵ERP的发展热潮,ERP这种新兴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已在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ERP的原理

ERP是指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借助系统化管理思想来帮助企业决策层进行决策管理的平台。ERP既有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又基于优秀的系统管理思想,因此其可以为现代企业的资源调配、管理等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三、ERP财务管理实施中的财务会计流程重构

一般来说,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弊端较多,一方面一些企业的财务系统使用计算机设备较少,大量的事务均有人工操作,这样不仅使财务工作效率低,同时也容易出现由于财务人员的工作失误而造成的财务损失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使用了计算机设备,但是其使用计算设备仅仅是单纯地解决单一或者独立的财务问题,而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全面地设计财务系统,因而造成各个财务信息孤立的现象产生,大大降低了财务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造成了相关资源的浪费。想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就需要借助ERP财务管理。ERP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哥管理思想,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设计财务系统,杜绝出现财务信息孤立的现象,从而能够形成集中的有效的财务管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企业要从根本了解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部门,工作环节等,然后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构思出新的工作单位、环节,以求达到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

(一)财务会计流程重构目标

企业想要顺利地重构其财务会计流程,就必须首先了解其重构的目标。在详细了解财务会计流程各个环节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后,构思出新的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以实现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

从作用范围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适应该企业的发展规模需要,也就是说有效地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很好地服务企业的子公司,并未企业及时作出决策等。

根据ERP财务管理的实施要求,重构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目标是:一是与现代先进的计算机信息以及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的传递;二是实现财务会计的集中管理,并加强其处理事务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等;三是减少流程中不必要审批程序等,提高流程的效率;四是建立完善的工作反馈机制,能够及时传递各种反馈信息。

(二)财务会计流程重构思路

总的来说,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重构思路有四个方面。一是基于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原理,构建其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简单地说就是,当企业的业务事件发生时,业务处理部分根据业务处理规则将其分类并存放到全企业可以共享的一个数据库中,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共享以及获取等;二是企业必须将信息实时处理加入到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中。这样可以实现在执行业务活动的同时,生成的集成信息可以与财务管理进行共享,从而实现集成化的财务管理;三是企业要将财务部门的工作进行重新定义和划分。通过将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整合,重新定义和划分财务部门的工作,将一些不必要的岗位进行删除,并根据需要,设立部分新的岗位;四是转变财务人员的位置,使财务人员从单纯的信息处理者转变为业务的管理者。也就是说,借助于现代社会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财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信息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拥有一部分时间关注企业的日常业务。

(三)财务会计流程重构的实施

财务会计流程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立相关的项目组;二是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整顿;三是对系统进行相关测试运行;四是开始进行系统和流程的切换。

四、ERP财务管理中的全面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现代财务管理模式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虽然可以有效地反应和掌控财务行流程,却不能使财务运行过程形成有效地自我约束。而一般来说,财务的自我约束源于财务预算。因此,必须将财务预算加入到企业的ERP财务管理模块中,才能实现财务运行过程的自我约束。

企业要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必须首先制定一套有效的预算标准,从而能够对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

预算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但是要有效地实行预算管理,还需要借助相关的管理软件。这样才能使该方法得到有效地使用以实现对企业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ERP必将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发展目标。现代经济社会,决定企业生存与否的归根到底是企业的效益高低。而企业实行ERP财务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毫无疑问,实施ERP财务管理是任何一个企业想要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构建方案 探讨分析

和其他企业相比较煤炭企业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比如煤炭资源的有限性、产业的单一性和垄断性。在一般的投资中由于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所以煤炭企业的投资风险比较小,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足。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上,企业的财务机构只是为了企业的核算而核算,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导致企业在进行核算时不能够及时科学的反映出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因此在煤矿的基本建设中财务管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煤矿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财务管理与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落后

在我国大部分的煤炭企业中,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还是应用传统的手工模式,在进行数据输入时不够及时准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在尽心企业的财务管理时仅仅依靠人工手段无法将整个煤炭企业的财务数据管理到位,同时落后的信息水平也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不准确,给企业在进行重大投资和决策时造成重大失误。财务信息的落后也不利与企业和外部市场信息的交流,企业在进行生产时只能够按照企业的内部核算信息来进行决策,对市场的动态不能够及时把握,最终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二)财务管理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原有的煤炭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一般都要遵循有关的国家规定,每一个企业单位要做好基本财务管理工作,要按照规定设置相应的财务管理机构或者要制定专业的负责人来负责企业内部财务的管理。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对每一项建设项目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确存在会计核算不准确的问题。大部分企业将建设资金和预算经费一起计算,没有将其分开独立建账核算,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账目,但是浮于形式,没有严格按照建账的要求来进行建账。最终这些行为都导致了煤矿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的不准确,该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

(三)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足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足也是内部管理存在的一大问题。这主要表现为财务主体的全责不明,授权时比较随意,管理体质落后,从而造成企业内部法人和财务管理存在冲突,最终不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比较低下。基础财务管理中管理意识的不足会使企业财务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内部信息失去有效性,给企业的决策带来损失。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财务机构设置不规范都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对自身的管理素质和理念也没有进行提升,这就就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和现实需要脱节,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差还表现在职业道德素质上,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工作岗位上利用职务的便利进行。

二、财务管理和构建的方案

(一)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由于受传统财务信息管理模式的影响,煤炭企业的财务财务管理一般是采用人工核算的模式。虽然这一方式有一定的的好处,但是它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当今煤炭企业发展的需要。现代煤炭企业的财务信息越来越大,在进行相应的人工操作时难免会出现数据上的错误。所以企业应该引进会计电算化或者更加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这样就能够提高煤炭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信息化。企业在进行管理时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人员,加快研究开发出高水平的财务管理软件,从而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加强财务管理

加强财务的管理就要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在进行制建设时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用明确的条例来约束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对煤炭企业的财务动向以及资金流动进行定期的审查,这样就能够保证资金的透明度,减少企业内部现象的发生。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煤矿财务运作能力的高低,所以在进行煤矿企业建设时,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能够减少企业内部的问题,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随着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和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的发展必将会越来越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还能够增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结束语

通过对煤炭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案的探讨和分析,能够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煤炭企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责任意识,完善企业财务的管理制度,最终会实现我国煤炭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洪雁,梁美健.煤炭企业集团财务系统优化的路径及模式探讨[J].中国煤炭,2010, 36(9):59-60

篇4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施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全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很多企业面临着营利能力和调控能力差、财务管理水平低、经营状况不佳等诸多问题。通过强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来堵塞漏洞、降低成本费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目前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

许多施工企业比较重视施工任务的承揽、重视施工进度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认为抓好生产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部门是事后算账的“报账先生”,经济效益是干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各项管理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体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财务监督职能较弱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内容过于单一,往往侧重于成本费用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其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重要职能均不能充分体现。有的施工企业管理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财务的监督职能弱化,给企业经济造成了一定损失。

(三)企业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从债权融资途径来看,由于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使得施工企业的债务不断增大,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各家银行都不将施工企业作为信贷资金发放的重点;从融资途径来看,吸纳股权投资受国家法规、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外部股权融资很难成为施工企业融资的一个主要途径。另外,当前施工企业行业利润率偏低,税后利润留存基本不能满足企业对资金日益增长的需求。施工企业既无法在市场上融资,又难得到银行贷款,融资难成为施工企业的普遍现象。

(四)资金管理薄弱,缺乏统一管理

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流动频繁,高度分散,造成企业资金分散,影响了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效率。一方面,个别单位多头开户,资金闲置,沉淀严重;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却为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而为难。有的企业内部单位经营状况好的时候自行其是,总想摆脱公司总部的监督、控制,当经营状况恶化时,又回过头来寻求公司总部资金的支持。企业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在有新工程的同时却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五)项目成本控制力不强,企业效益难以保证

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近年来,很多施工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管理水平没有提高,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按照经验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的现象,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导致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方面存在极大的隐患,企业效益隐形流失严重。

二、现阶段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既是企业管理的突破口,也是企业运行的控制点,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与企业的总目标相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层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中,以点带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不断创新,逐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一直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施工企业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要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覆盖企业的所有部分,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三)加强银企合作,扩大企业资金来源

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信誉,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按正常的经济运行机制来看,银行是企业循环发展的血库,企业要降低资金成本,达到最佳的资金结构以及获得更高的收益,就必须合理调整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率,必须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因此,树立良好的信誉并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施工企业内部各单位要根据施工计划,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地编制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和月度预算。按照多年来企业运作情况看,施工企业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已成为共识。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效果,减少了资金闲置;另一方面有效地监控了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营运作,尤其是资金运作,确保了其经营行为的规范、安全和高效。同时,要重视清欠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历史遗留的老账、呆账进行清理,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避免新的呆坏账的发生,保证资金安全和现金流通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5

提纲:

一、家族式企业的的产生及其意义

二、家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股权状况不明晰,企业家族化

(二)资信度较低,融资难,抗风险能力较差

1. 从银行信贷方面

2. 从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

(三)投资能力较弱,缺乏科学性

(四)财务管理观念淡薄,财务控制薄弱,财务管理混乱

(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社会审计监督

三、改善家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明晰股权,明确责任:决定家族企业兴衰的杠杆

1. 股权集中的方法

2. 分散化股权安排。

(二)积极开拓融资渠道,提高家族企业的资信度

(三)规范投资程序,建立项目评估体系,提高资产回报率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

1. 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遵守相关法律。

2. 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企业风险。

3. 进行合理避税,树立企业形象

(五)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

1.是要设置企业的会计、出纳、保管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有效的内部牵 制,做到“统而不死,分而不乱”

2.是要加强内部稽查工作

3.是要加强对民营企业财会工作的检查监督及审计工作。

4.严格区分家务事与公司事务,建立以契约关系为主要管理方式的企业管理制度,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5.投资要面向市场,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扩大投资范围,力争实现全球化。

6.家族式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这就要求提高认识,强化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加强财产控制;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保持财务资料完整。

篇6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PDCA”模式;消防安保;方法

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近年来随着祖国中医药学的日渐兴盛和繁荣,中草药的广泛使用,使得其库存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一套标准用于指导组织运用过程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过程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这一方法概括起来就是“PDCA”模式,P代表计划,D代表实施,C代表检查,A代表改进,如图1。下面就运用这套方法,对加强中药材企业消防安全工作方法研究进行初步的探讨。

1 整体谋划,确定所有要素

作为消防安保的主要负责人,应从全局角度出发,充分分析消防安保的所有要素,建立消防安保体系。全局谋划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对中草药从采购、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确定所有的过程要素、人员要素、设备设施需求,确定总的方针和目标。只有对整个过程流程非常清楚,才能根据系统任务需求确定相应的设备、人员和资金等资源进行配置;二是要经过对所有要素的分析,确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国家相关消防等法律法规,以及中药材的特性,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或者管理制度。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详细的操作流程规范要求,才能做到法制而不是人治,同时能够做到清晰明了,详细准确,杜绝随意性和“差不多”思想。三是要根据规章制度法规加强人员培训,树立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意识。任何规章制度的实施都是依据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从建章立制和意识培训两方面同步入手,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 强化执行,做好监管记录

根据策划形成的制度,编制相应的记录表格和要求,做到以事实说话,通过记录完整反应整个消防检查、安保、演习演练等过程的执行情况。策划工作完成后,第二步将是执行制度的阶段,要做到将制度规章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光靠人员自身素质和领导日常督促是完全不够的。通过细化规章制度要求,建立起一套类似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消防安保体系运行过程记录标准表格,可以很好的起到杜绝人员素质不足、责任心不强而出现漏洞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强整个消防安保过程的可追溯性,分清责任,有利于进行事后的分析、总结和追溯等工作。

3 实施检查,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第三个重要环节就是检查,可以说这个环节最为重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检查督导工作不仅能促使日常工作更有效地执行,还能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发现漏洞。因此建议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方式,每年由最高管理者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全年消防安保工作会议,对所有的要素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分析查找上一年度存在的问题,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等;二是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消防安全内审员队伍,每年定期组织进行至少两次细致的现场审查,以确定消防安保体系是否满足策划的安排,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组织自身规章制度的要求;三是设置专人对日常工作记录进行收集整理,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将汇总分析的资料通过每年的管理评审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4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消防安保工作

利用检查发现,认真查找原因,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进行举一反三。首先,应采取措施,对发现的不符合规章制度的问题进行纠正,使问题得以消除;其次,就是从根源上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是制度规定不详细、不科学或者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就按规定更改规章制度,是资源配置不足的,按程序报请最高管理者提供资源,是人员素质问题的,就有针对性的加强人员培训。然后,根据问题和措施,对其他类似的环节进行举一反三,查找同类问题是否出现在其他地方,查找有无相关问题,从而做到发现一次问题,提高一次管理水平,使得消防安保工作呈螺旋形上升态势,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篇7

关键词:理财目标;满意利润;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31-02

企业理财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它一直都是一个争论比较激烈的话题,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理财目标的提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学术界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财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不同的理财目标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那么,如何确定企业的理财目标?一个好的理财目标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理财目标应该是什么?笔者将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现行企业理财目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

企业的理财目标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大体上,企业理财目标经历了由新古典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再到在此争论中提出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样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不同的理财目标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分析不同目标的利弊是确定我国现阶段理财目标的基础。

(一)利润最大化

在我国企业界,很多人都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简单来说,利润最大化就是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行为。从企业自身来看,利润是其赖以生存的条件;从社会角度来看,只有能创造利润的企业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早期的研究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是很自然的。但是,利润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有很大的弊端,笼统地谈利润最大化,对企业来说是不明确的。首先,利润是与一定时期相联的,时期有短期、长期之分,而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很容易导致短期效应和数据失真等现象。其次,企业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每件事情都能达到最佳方案,利润最大化在实践中是很难衡量的,加之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要作出利润最大化决策更是天方夜谭。总之,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合理的理财目标的价值早已被否决掉了。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目前国际上被众多大型公司普遍采用的理财目标,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检验,事实证明,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是由股东出资建立的,理所当然的,应该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的最终目标。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在资本市场上,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股东的财富值,但是股票的价格受到资本环境的影响,有一些管理当局不可控的因素,理财人员并不能人为地调控股票价格,将不可控因素导入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合理的;其次,股东财富最大化只强调股东利益,而忽视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存在上述缺点,有人提出了企业的理财目标应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事实上,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后者在称谓上更加注重了股东的利益。企业价值是指企业未来现金流折现的价值。这也正是这一理财目标的弊端所在,折现值是一个很难确定的估计值,在实际中,将不确定的值引入理财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企业价值最大化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这样就很容易引起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对有些企业来说,实现价值最大化是合适的,但对有些企业来说可能并不合适,这取决于企业的性质、规模与发展阶段。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伴随着公司治理中的 “共同治理”理论而风行的。中国理论界对此目标有明确的定义:在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经营,选择最优财务政策,使得企业的各个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这个理财目标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放在第一位,看起来比其他的理财目标更明确、更具体,但是此目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不现实。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利害冲突,他们所要求的最大化利益不尽相同,因此,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开来,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其次,存在理论缺陷。“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是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但是契约的缔结有先后顺序,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并不相同,因此在企业里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不同,将理财目标笼统地概括为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有限性理论与满意利润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主要的理财目标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性质、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来选择理财目标。也就是说,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处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可以选择和确定不同的理财目标。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概念来更好地表述理财目标呢?虽然利润最大化不能作为企业理财的目标,但并不意味着利润指标在理财活动中的作用完全丧失,我们仍然可以将利润作为理财目标的核心财务指标。由此,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西蒙的满意利润便成为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首选,用它作为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财目标可以说从来都不过时。

通常情况下,目标函数描述为某些变量的最大化或是最小化,如以上的理财目标都以最大化的形式出现。西蒙认为,要实现最大化原则,其前提条件最少要有三个:(1)在作出决策时,拥有所有的备选方案;(2)明确每个方案产生的结果,且这个结果能按顺序排列;(3)具有完全的理性。

然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这些条件是难以满足的,人的选择或经济行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人的理性必将受到各种限制,如每一备选方案所导致的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完全了解备选方案,以及必要计算无法进行等。任何一次对备选方案的选择,不可能是最优的选择,只能是一种满意的决策,或次优的决策。在西蒙看来,寻求最大化只是一种完美的假设,由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理财者实际上达到的并不是最优的决策和最大的利润,而只是一种满意的决策或利润。因此在现实中,有限理性和满意利润较之完全理性和最大化更具合理性。在实践中,最大化这种提法比较极端,难以实现,而满意利润则能更好地诠释理财目标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三、将社会责任引入理财目标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环境污染事件以及矿难事件等重大事件,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今,衡量一个企业好坏的标准已经从单纯的其产品的“质优价廉”发展到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对社会的贡献、对环保所做的努力以及对公益事业的态度等等。在这个大环境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将社会责任引入企业理财目标。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考虑,追求利润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企业要想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利润的创造。除此之外,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包括除债权人、职工、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区等的利益之外,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等等,也就是说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追求利润与履行社会责任这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人们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有利而无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更好地改善所处的环境,提高全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改善企业的形象;另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就业、保护环境等等措施,更容易得到政府的资助和优惠政策。所有这一切都为企业良好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社会,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因此,不论是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还是社会对其的要求来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任何企业来说都责无旁贷。当然,承担社会责任是有成本的,这就要求企业改变一味追求短期效益的观点,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出发来选择企业的理财目标。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观点是不现实的,会导致短期效应的出现,不能满足我国企业国有控股的性质,也不能满足所有企业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应该摒弃最大化这种极端的提法,选择满意利润来作为企业追求的财务目标。另外,将社会责任引入企业的理财目标,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理性选择。概括地来说,在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能够体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确立企业理财目标 = 满意利润+社会责任,这是现实的,也是符合客观发展要求的。寻求满意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实际上是一个同步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不能将其剥离开来进行。

参考文献:

[1] 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01-116.

[2] 张兴丽.论企业社会责任中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J].中国总会计师,2009,(6):81-82.

[3] 刘碧云.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经济学探讨[J].商业会计,2009,(10):60.

[4] 余江涛.关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42-43.

篇8

    委托理财的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案例回顾2012年1月22日,A公司与某证券公司上海分公司某营业部(以下简称营业部)签订了一份《国债投资协议书》,协议约定:A公司委托营业部买卖国债,委托期限为1年,从2012年1月25日到2013年1月25日。同时A公司承诺在委托投资期间不提前收回投资资金;营业部在委托期满后足额归还本金,并支付投资收益,划入公司指定账户;委托期间营业部应保证资金安全;合作的任一方未能按规定时间将款项划入另一方指定账户,违约方须向对方支付每日万分之三的违约金。为了确定收益率,双方又在A公司的要求下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约定营业部在投资期间的年收益率要达到10%,委托期满后营业部将按规定的收益和本金划入公司指定的账户。A公司将1500万元资金打入营业部账户之后,营业部并未恪守承诺,而是将这笔资金全部转入股市进行股票交易。仅半年时间就亏损130万元。2013年1月营业部归还A公司1370万元,仍有本金130万元没有收回,更别说事前约定的10%的投资收益。2月,A公司向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状告营业部,请求法院判令营业部归还余款130万元及协议约定的收益150万元、逾期付款的违约金16800元。营业部在法庭上辩称其并非公然违约,双方本达成合意,名义上是证券交易委托,实为借贷关系,委托协议书只是形式而已。国债利率远低于10%,买卖国债的收益率也仅在国债利率的上下浮动,且空间小,难以想象通过国债投资可以获得高达10%的收益率。协议中指的10%的收益率实际上只是借款利息。A公司则表示,他们对证券交易是外行,之所以同意营业部投资就是因为营业部提出的10%的收益保证。因为我国《证券法》明文规定,证券公司办理经济业务,不得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而决定证券买卖、选择证券种类、决定买卖数量或者买卖价格;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做出承诺。青浦法院认为,营业部是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分支机构,对我国证券方面的法律法规应当是熟知的。A公司与营业部签订相关协议,许诺年收益率为10%。营业部明知购买国债不可能达到10%的收益率,却做此承诺,而且无法提出充足合理的证据证明双方购买股票的合意行为。因此推断营业部利用A公司对证券业的无知,以国债投资之名,行股票交易之实,牟取更高的收益,责任在营业部。另外法院还认为双方签订的协议违反了证券法的规定。A公司要求营业部按此无效协议的约定支付收益款150万元和违约金16800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但是,按照合同法规定,营业部应当返还A公司全部投资本金包括余额130万元以及利息损失。(二)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可以看出,造成这样的损失,A公司和营业部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对于营业部来讲,私自违反合同协议将客户的资金用于投资股票,本就是一种失信行为,而且违规操作给客户造成损失,作为投资机构的营业部在案例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对于A公司来讲,在选定投资的委托机构及委托方案中,未仔细分析投资方案的风险,从而给自己造成人力及资金损失,得不偿失,A公司也负有不可推卸的大意之责。股票市场动荡不稳定,繁荣时收益很高,低迷时寒流不断,于是很多企业将投资对象瞄准在了收益稳定的国债上。为了吸引顾客,某些券商打着承诺高保底收益的牌子,挪用客户资金进行股票投资,很多纠纷就源于此。某些企业为了利益,心存侥幸,法制观念不足,从而走入圈套。案例反映出A公司内部控制的缺失。A公司在进行委托投资前未能谨慎地分析受托方的投资方案,识别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本案例中,投资方案风险与收益不匹配、可行性论证不科学、缺乏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合同的法律权利义务责任的归属不清都是A公司在进行委托理财的关键风险点。但A公司并未能合理地分析这些风险,并对风险采取可行的应对措施。如果A公司在进行委托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评价投资方案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方式是否恰当,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风险是否在公司可承受范围内,相信A公司能够分析出合同存在的风险以及保底收益实现的可能性,就不会与案例中的券商签订合同进行委托投资了。因此,在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特别是委托理财活动时,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案例的启示及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关注关键风险点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是全面风险管理,即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结合。对于委托理财活动来说,风险相对较高,就更需要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来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约束。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合理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以战略为终极目标,在动态的过程中从企业整体上全面分析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企业进行委托理财活动时,需要谨慎防范三种风险:市场风险,内部人控制风险和支付性风险。首先,我国A股市场经历了繁荣与萧条的大幅波动,不管是系统性的还是突发性的市场风险,都是很难防范的,再加上委托理财存在较大的保底收益的压力,牛熊交加的市场风险十分突出;其次,委托理财的监督不够严格,证券公司的某些内部人员既有可能拿着资金购买与其合作的证券公司的股票,哄抬股价牟取利益,类似的这些不透明操作风险极大;再次,股市收益稳定性不足,在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证券公司违约或无力偿付的支付性风险。这时候,健全企业和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有效执行显得至关重要。另外,企业应关注委托投资活动中的关键风险点,例如投资方案与公司发展战略不符、风险与收益不匹配、对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不全面、缺乏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审批不严、决策机制不健全、缺乏对项目的跟踪管理、委托方与受托方的权责利不明确、缺乏责任追究制度等。企业应强化风险评估,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将与委托理财有关的信息资料认真整理,谨慎分析,量化委托理财活动各环节的风险程度,及时汇总,出现问题时及时通过内部控制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从而达到风险控制的目标。(二)提高委托理财专业化程度,完善监控体系目前我国委托理财业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委托理财产品创新不足。相比国外的委托资产管理,我国的委托理财业务缺乏对风险的控制,机构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分散风险。因此,在加强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成熟度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委托理财的专业化程度,让市场自发形成的融资成本约束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和资金使用行为产生良好的限制。国外长期的委托理财实践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即委托方如果一味追求高额的短期收益,忽视与受托方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而产生的长期持续的收益,则会承担很大的机会成本。我国很多券商打着保底收益的牌子,却并没将资金投入风险低收益也低的国债市场,而是私自将资金用于股票投资,赚取额外的利益,并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对委托理财的投资范围应该严格限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理财活动。监控不力是案例中A公司委托理财失败的重要原因。完善委托理财的监控体系和监控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的监控包含几层含义,即企业与证券公司自身对投资行为的监控,和企业、社会自律组织、国家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监督。完善内部控制的监控体系,需从几方面入手:首先,对委托理财的事前监控。由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双方的权责利不容易平衡,这就要求宏观上具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规范来约束,尽可能平衡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明晰,信息披露完善。其次,对委托理财的事中监控。加强企业监督与参与管理,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与自律组织的作用。最后,对委托理财的事后补救。完善委托理财的保险制度和准备金制度,加强企业和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观念。(三)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反映出中介机构诚信的缺失,可见建设一个自主平等而且诚信的证券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对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是宏观方面诚信建设。证券市场管理当局应转变观念,重视诚信;加强信用评级制度建设并巩固监督执行力度;建立企业及中介机构的统一诚信档案,严惩违信的行为;加大对社会信用监督的宣传建设,切实用诚信的力量对关键管理人员、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进行约束。二是微观方面诚信建设。严格管理上市公司信用行为,加强对诚信中介机构的建设,健全风险管理制度;监管机构严格实施相关规则,加大执行的力度和效率。另外,完善的制度法规框架是委托方成功进行委托理财活动的重要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委托方与受托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双方的合同条款进行严格规范;对于受托方来讲,应注重对受托人的资质和专业能力的约束,明确中介机构委托理财业务的范围和资格;对于委托方来讲,应明确规定委托方的组织形式、委托理财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制度。

篇9

【关键词】 税收; 理财; 财务管理

税收理财是对企业资金用税收的方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随着我国税收理财方案的提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逐渐意识到通过税收在企业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收益分配活动、跨国公司以及理财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对企业资金的管理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案,可以减少企业资金不必要的税务性流出。

一、企业税收理财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业界有一种管理观念被广泛认同和推广,那就是: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可见资金管理即理财问题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方面。税收对企业来说是资金的流出,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但利用税收政策,合理避税,节约资金,是理财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税收理财无疑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方面。而现实情况是,财务人员普遍能熟练掌握会计记账技术,这固然能避免因技术性错误而遭致税务部门的罚息,避免不必要的税务性现金流出;而另一方面是当前财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税收理财仍是非常薄弱的环节,这不仅是因为财务人员缺乏税收理财知识,而且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再者,由于财务人员缺少税收理财的手段,放弃了许多本来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税收政策,达到合理避免或延迟纳税、少交甚至免除纳税是财务人员的重要任务。就纳税的角度看企业税收理财比单纯的会计记账更为重要。企业税收理财是在围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遵守国家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采用适当公允的理财手段,在企业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环节展开税收理财,以达到正确计量应纳税额,推迟纳税、合理避税或免除纳税为目的的一种理财工具。

二、企业税收理财的特征

由于企业税收理财的性质仍属于企业理财活动的范畴,因此,税收理财的特征是相对于其他理财活动而言的。企业税收理财的特征有:

政策性。企业税收理财是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涉及的都是属于国家政策性很强的理财活动,税收理财活动不是偷税,它要求财务人员要有很强的政策观念。

实用性。企业税收理财活动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之间利益的调节,而且国家的税收政策实际上也体现了某种倾斜性和目的性,企业应针对自身的特点,熟悉与本企业相关的税收理财知识,制订与自身业务关联的税收理财方案,讲究实用至上。

时效性。政策的时间性必然要求企业税收理财活动的时效性,要求财务人员针对变化的税收政策相应调整适合本企业的税收理财方法,避免使用过时的东西。

整体效益性。尤其对集团企业而言,要追求整个集团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以能否降低整个集团的税负为出发点,通过资产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企业税收理财的具体内容

(一)企业筹资活动税收理财

企业筹资可以选择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方式。相比之下,利用负债筹资所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税前列支,利用权益筹资所支付的股息只能在交纳所得税之后分配。因此,利用负债筹资方式能极大地降低企业的实际资金成本。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能在前期享受利息减税的优惠,而且一旦债券转换成功,不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不失为筹资的一种好方法,尤其是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更应该大胆试用。从负债各筹资方式的成本看,商业信用的筹资成本最低,长期借款成本其次,发行债券的成本最高,因为债券的发行费一般比较大。企业税收理财活动可通过有效地组织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

(二)企业投资活动税收理财

1.确定投资企业的注册地点。税法中国家实行税收优惠的注册地点有: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老少边穷地区。应选择税负较轻的地区作为企业注册的地点,以谋求今后的税收利益。但要注意,企业所得税税法中减免税优惠措施,对一个企业如有减免政策交叉的情况的,税收在具体执行时要适当选择适用的优惠政策,不能多项优惠政策共用。

2.确定投资企业的类型。税法中国家实行税收倾斜的企业类型有:民政部举办的福利企业和街道创办的福利生产单位、安置“四残”人员的企业、高校校办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水利部门举办的企业、农业部门举办的企业、国家科委主管的高新技术企业。

3.确定投资产品类型。税法对下列产品项目实行税收优惠:利用“三废”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列入国家科委计划的新产品、“星火科技”产品,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减免税产品等。

4.确定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分购买和租赁两种方式。采用购买投资的好处是折旧抵税,减少账面利润少纳所得税。不足的地方是,首先是交纳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其次是在建工程期间的借款利息也不能在税前抵扣,而是一并计入固定资产原值,通过折旧的方式逐年抵扣,无疑使企业因纳税而导致现金流出提前,损失资金的时间价值。租赁的好处是租金抵税,也可以避免因设备过时被淘汰的风险,缺陷是无折旧抵税。企业应权衡以上两方面的因素,选择能最大限度降低税负的理财方案。

(三)企业经营期间的税收理财

企业财会人员对于各种流转税的运用、交纳政策要非常清晰,按时、定额交纳应视为一条原则,还要掌握税收优惠政策,既不能提前交纳造成企业时间价值的浪费,也不能超期交纳造成滞纳金的流出。这里还有一个税法延期交纳税款的问题,税法规定“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交纳税款的,经省级以上税务机关批准的可以延期缴纳的企业主要有:发生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现金、支票及其他财产遭偷窃;国家调整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短期借款拖欠等。企业在批准的延期缴纳税款期间,不加收滞纳金。

(四)企业收益分配活动税收理财

1.积累超额利润避税。由于股东接受股利交纳的所得税高于其进行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所以公司可以通过积累利润使股价上涨来帮助股东避税。我国法律对公司累积利润尚未做出限制性规定,公司可以将准备发放的现金股利转变为用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注销,使股价上涨帮助股东获利。当然,公司减少资本,注销股份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2.再投资避税。企业将可以分配的净利用于再投资,如增加新投资项目式扩充注册资本,可以享受投资退税的优惠政策。

3.资产重组,达到整体税负减少的目的。如集团公司内部资产重组,通过各子公司之间优质资产与劣质资产的相互置换,使盈利较多的子公司账面利润下降,亏损公司的账面亏损减少,从而减少整体的应纳税所得额。

4.兼并亏损企业避税。从节税的角度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兼并方式,一般采用吸收合并或控股兼并,不能采用创立兼并方式。因为创立兼并的结果是企业都失去法人资格,被并企业的亏损已经核销,无法抵减合并后企业的利润;二是考虑被并企业的亏损额,亏损额太小,达不到节税的理想效果。亏损额太大,固然能达到节税的目的,但有损原盈利企业形象,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五)跨国公司税收理财

对跨国公司来讲,由于各国税率的不同,可以利用转让价格调节各不同所在国公司的进价和售价,从而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利用转让价格,一般可以减轻所得税税负和关税税负。在所得税方面,如果甲子公司所在国的所得税较高,尽可能减少甲子公司的利润,通常的办法是提高甲子公司的进价。如果乙子公司所在国的所得税较低,则尽可能增加乙子公司的利润,通常的办法是提高乙子公司的售价,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将利润在不同所在国的公司之间进行人为的转移,减少所得税税负。在关税方面,由于关税一般实行从价计征的比例税率,因此,母公司或子公司相互之间向位于高关税国的公司销售商品,可以采用较低的转让价出口;相反,如果向低关税国的公司销售,可以提高转让价销售商品,从而减轻集团公司的整体税负,获得收益。

篇10

多样的理财产品全面影响了中国人的财富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也深刻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一方面,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增加最快的业务领域之一;另一方面,形势变化也对商业银行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要求高,涉及客户多。但国内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不到十年,普遍缺乏专业理财人才,人才成为制约个人理财业务深入发展的瓶颈。如果不能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个人理财业务就难以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为满足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人才培训和培养力度,初步建立了一支以理财经理为主体的理财业务从业队伍。但实践中,理财经理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不足和偏差。对此,笔者尝试着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理财经理 人员来源

作为商业银行一个新型角色,理财经理主要服务于各类个人客户,其服务对象与一般个人客户经理接近。从这个角度看,理财经理是个人客户经理的一种。从服务内容看,理财经理主要面向客户提供财务分析、理财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服务,与一般个人客户经理相比,服务内容更加集中和专业,要求也更高。从服务方式看,理财经理以坐销的方式专职销售理财产品并交叉销售其他产品,发展和维护中高端客户。

与公司客户经理脱胎于传统的信贷员类似,理财经理最初由银行从事传统储蓄业务的柜员和个人客户经理转型而来。近年来,也有新入职的员工经培训之后,加入理财经理队伍。来自于优秀柜员的,知晓个人产品的流程和核算,操作能力较强,但理财专业知识不足;来自于新行员的,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但缺乏工作经验积累;来自于个人客户经理的,熟悉个人银行业务,具有较为丰富的服务经验,角色转变较快。这三种不同来源的理财经理,各有长短,但他们共同的缺点是:仅熟悉个人类产品和服务,对公司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相对陌生,而在国内,个人客户尤其是高端个人客户,企业经营者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但个人理财需求较多,更要求有公司银行业务方面的服务。如果不了解公司业务和投行业务,理财经理在服务此类客户时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全面满足客户的需求,更无法进一步对客户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理财经理来源单一,是其队伍的天然不足。最好的办法是加大跨条线交流,从其他条线引入新鲜血液。但在国内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往往是公司业务一枝独大,相对强势,理财经理可能去做公司客户经理,并视之为个人职业价值的提升;而公司客户经理往往不愿意跨条线从事理财经理工作。怎么办?可以通过两种措施加大理财经理跨条线交流:一是在分行层面作出制度安排,每年有计划地对公司客户经理和理财经理按一定比例进行双向交流,相互输送优秀人才,这对理财经理和公司客户经理队伍综合服务能力的改善和提升都大有裨益;二是加大对零售银行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的投入,只要理财经理的薪酬收入和职业前景提高了,岗位吸引力自然就增加,跨条线交流的障碍也就迎刃而解。

理财经理能力考察

理财经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岗位,需要全面的素质和能力。部分银行和研究者以胜任力模型为参考,尝试探索理财经理胜任力要素的构成,将理财经理胜任力要素分为四大方面――建立客户关系能力、分析与评价能力、策划和建议能力、实施和控制能力。这其实也反映了理财经理平时服务个人客户的主要内容与流程:首先,理财经理通过与客户的会谈和沟通,与客户建立起良好关系,并借此尽可能收集客户信息并进行整理;其次,对客户的个人和家庭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客户风险偏好,给出初步的理财服务内容,签订相关协议;再次,根据分析与评估结果,结合客户当前和未来投资需求,明确理财服务目标和方式,研究制订针对性的理财策划方案;最后,执行经客户认可的理财方案,提供与方案相匹配的理财服务,并将方案执行情况反馈给客户,并根据客户意见对方案进行适时调整。

上述四个方面要素,可以归纳为两种能力:建立客户关系能力,主要涉及客户端的沟通与营销,是沟通营销能力;分析与评价能力、策划和建议能力、实施和控制能力,主要涉及财务分析和理财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是理财规划能力。近年来,商业银行分行以下的经营机构和网点,对理财经理的能力考察,较多偏向于沟通营销能力,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专业理财能力的要求,“重营销,轻理财”的现象普遍。一个能够主动寻找有效客户或通过宣传和推介来吸引客户的理财经理,与一个理财规划能力突出、能够制定出高水准理财方案的理财经理相比,往往更容易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下,商业银行急于巩固和扩大业务份额,对市场营销格外重视。尤其是基层一线的经营机构,背负着沉重的业务指标和任务考核,十分在意对客户资源的争夺,对营销型的人才需求更迫切。

个人理财业务的专业性较强,个人客户需求又十分多样。如果客户营销进来了,理财经理不能提供具有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会大大降低。尽管目前个人理财业务还停留在理财产品的推介和销售为主的阶段,但从长远看,理财业务的竞争将体现为理财规划水平的较量,最终是理财经理专业能力的竞争。因此,要更加重视理财经理理财专业能力的考察和培养,将理财专业能力作为选拔理财经理的首要因素,这既是做好客户服务巩固营销成果的现实需要,也是理财业务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

或者,尝试将客户营销和服务流程进一步细分,将建立客户关系的工作交给客户经理,将理财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交给理财经理,使两支队伍都做到专业专注。中国民生银行为提升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拟在分行层面设立数据规划中心、销售策划管理中心和销售中心,分别负责业务规划、营销方案制定和客户营销服务。这种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方式,可以借鉴。

理财经理选拔教育

各家银行对于理财经理的选拔,大多建立了统一的标准,比如: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和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性格外向,通过个人客户经理岗位考试,取得金融理财师等资格认证。部分银行对行外引入的理财经理,有时候还要求具有较多的社会客户资源等。各家银行普遍通过考试、竞聘等方式,从在岗人员中选拔出符合要求的理财经理;部分银行还建立理财经理后备队伍,以便于在理财经理需求增加时及时补充和调整。

理财经理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商业银行建立统一标准,严格准入条件,是必须的,这有利于将队伍整体素质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同时也给了有志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其他岗位员工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但是,部分银行往往比较注重资格准入,选拔出理财经理后,只关心其业绩增长,而忽视了对其进行继续培养和教育;部分理财经理平时工作繁忙,业务压力大,自身对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也不够重视,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经济金融形势飞速发展的今天,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客户需求复杂多变且不断升级。如果不加大经常性的培训与教育力度,理财经理的知识结构就得不到及时更新,专业能力难以进一步提升,这对理财业务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对理财经理的继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每年参加不少于两周的脱产培训。与此同时,银行要通过培训班组织、岗位调整安排等手段,保证理财经理有时间、有机会参加脱产培训。此外,还可以建立学习积分制度,鼓励理财经理主动参加行内外的各类业务培训,根据培训时间和内容予以不同积分,并对学习积分提出量化要求。二是通过举办技能比武、理财竞赛等方式,为理财经理搭建一个相互切磋、共同学习的平台。如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每年举办个人理财策划大赛,由理财经理选取日常营销中的真实案例,利用理财专业知识,为客户搭建包括家庭资产负债分析、现金流分析、投资规划、保险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等整套理财规划方案,比赛的过程就是一次生动的学习和培训。三是要求和鼓励理财经理参加社会各类资格认证,如CFP、CPA等,对自主学习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理财经理,采取报销学费等方式予以奖励,在理财经理团队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还可以成立理财师协会等专业组织。今年7月11日,浙江温州市金融理财界人士发起成立了温州理财师协会,旨在分享与传播科学理财理念,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商业银行分行也可以在本行范围内成立理财师协会,组织理财师年会、论文评比等活动,增进理财经理之间的沟通交流。

理财经理考核激励

经过几年的探索,多数商业银行制定了相对完备的考核制度和办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财经理绩效考核体系:一般以平衡计分卡思想为基础,采用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方式,从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客户增长等方面,对理财经理经营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并据此进行合理的奖惩。部分银行还开发了“一眼清系统”,理财经理当天的营销成果,通过系统可以一目了然,并可自行计算出绩效奖金,十分直接和透明。与原有单一考核存款指标的办法相比,目前理财经理绩效考核体系相对成熟,已经从单一指标考核升级到单一维度下的多指标考核,并尝试建立多维度下的全面考核。

但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注重业务指标的设置,忽视对非业务指标的设置。多数银行对理财经理的考核,定量的业绩指标占70%以上;即使加入部分定性指标,也基本上是围绕获取的市场份额和扩大财务绩效来实现的;二是考核指标基本上为短期指标,长期指标较少。只关心当期任务的完成,较少关注业务的长远发展,对理财经理能力提升更是缺乏考虑;三是考核办法和指标设置过于复杂。部分银行为考核而考核,建立了难懂的数学模型,考核取数困难,计算过程复杂,理财经理难以理解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