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中的德育

篇1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先生也曾说过: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可以说在对人的整体评价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为关键的。个人品质不过关,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残缺品、废品甚至是危险品。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崇尚奋斗,渴望成才。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一定程度上大学教育对德育的忽视,使一些大学生在观念、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如缺乏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目标,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贪图安逸,追求生活享受等。这些错位和倾斜既使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也使一些大学生难以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德育工作?如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为国家培养品质过硬的人才?这是高校教育始终面临和探讨的问题。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深藏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倡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子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现代成功者必备的条件,对今天的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一直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精华,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从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深入挖掘这一资源,可以促使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从而自觉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和而不同,执用两中”的处事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它的基本含义是和谐,主张“和为贵”、“天下一家”、“以和为贵”、“持中守和”等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美好境界。孔子强调的“允执其中”告诉人们,“持中”就能“和”。“中和”观念已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并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既可以帮助学生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世界中学会包容和体谅。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厚之道

主张宽厚,推崇“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讲“报怨以德”、“心底无私天地宽”,孟子提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包含了理解、宽容、善待他人的精神。这种宽厚之道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融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性格情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挖掘这一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见利思义,坚守气节”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鄙视只顾一己利益的行为,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主张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先义后利,义以为上,必要时“舍生取义”,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孔子主张“杀身成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重视气节和人格的体现。千百年来,这种坚守气节、“士可杀不可辱”的浩然正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挖掘这一资源,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自尊自立的现代人格提供了有力保证。

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

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是中国人的道德信条和优良传统。以诚相待,言而有信,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一个人人格必备之义,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睦,业无诚信不兴旺,国无诚信不稳定,世无诚信不安定。古人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些思想和原则,从传统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依然是个人处理与家人、他人、社会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讲诚信、重承诺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呼声。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和弘扬传统诚信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方法

修身养性,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儒家特别重视心理感化对道德修养的作用,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就是“慎独”和“内省”。“慎独”是指一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操守。“内省”是指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觉的“省察”使自己日臻完善。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应该通过慎独内省、见贤思齐的修养方法,把道德由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较好地解决知与行的问题。

篇2

在我国的社会占到主体的是经济,从而导致了对于学校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学生毕业的就业率。所以更多学校只是将学生的大量的在校的时光用于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少之甚少。学校内的文化课程的比例只占到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比重,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是几乎没有。比如在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的语文教学的课堂,老师只注重于对于阅读题和作文题的固定模式的教学,严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建立语文课的主旨也遭到了忽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受到了冷落。这严重打击了学习传统文化和发展自身对于语文的特殊的见解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不仅丧失了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对于不断完善自我的素养的步伐严重滞留。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发挥校园素质的教育的重要优势。

二、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现状

目前发生在中职学院校园里的有许多不文明不道德的情况,比如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课上不顾老师存在,大声嬉笑打骂,有的更甚者会和老师直接顶嘴对骂、殴打老师。有的同学会多次无故旷课,去网吧打游戏,去酒吧酗酒聚会。部分学生会破坏公共设施,穿着奇装异服,对同学老师言语挑衅,或者视而不见。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校园和谐道德的环境和氛围,有违当代道德素质社会的标准。

探究发生这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现代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了长辈的宠爱甚至溺爱,不加管束,为所欲为,使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畸形,只有自己享乐不顾他人的观念深入其心。还有的是因为自我意识缺乏,认为作为职业技能的操作者,只要加强技能的培养,技能过关,其他的可以不用顾忌。所以就淡化了对自身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有的原因时,现代学生的抗压能力太低,处理情感和生活之类的问题时有些局促,难以沉着应对,处理不好就会误入歧途。

三、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教育中的具体启示

根据近些年的资料显示,中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养严重缺失,校园打架、偷窃抢夺等行为发生较多。其中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只专注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则不太重视。使得一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道德水准降低,严重破坏了良好的校园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畸形,只有自己享乐不顾他人的观念深入其心。还有的是因为自我意识缺乏,认为作为职业技能的操作者,只要加强技能的培养,技能过关,其他的可以不用顾忌。

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处于多么发达的经济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是必须进行的。中华文化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前辈的经验我们要取其精华,对于中职技术学院的教育模式,传统文化对我国国民的教育和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必须努力将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技能知识的学习结合到一起,使得学校的知识得到更深远的学习。我们必须弘扬传统文化,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知识和道德的教学就会失去了根基,没有灵魂的依附。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结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升高到新的程度,在德育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无数经验证明,将传统文化和知识技能教学结合,会在学生的之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传统文化为德育教学提供了全面充实的资源、科学的传授知识方法,明确教学大纲,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好基础准备,形成有道德有素质的人格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充实了中职院校学生的业余生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到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进而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完善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篇3

一、引言

目前,我国致力于实现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的目标,各个旅游目的地也不断地进行着品牌的推广。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行社及导游人员的服务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人性关爱、服务冷漠,降低服务标准及收取回扣等不诚信行为,这主要是由导游人员道德感的不断弱化所导致的。为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源上遏制旅游从业人员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

二、导游人员的行业服务现状

我国现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服务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乏诚信、缺乏道德的现象,主要表现有在带团中缺乏服务意识、不按合同约定提供相应标准的服务及为强迫游客购物面嘲讽游客等不行为,而且这些现象越来越有严重的趋势。这处缺乏诚信、道德的服务行为致使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始终达不到较高水平。

三、导游人员缺乏诚信、道德的主要原因

(一)旅行社管理模式的趋利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也凸现出来,这不只表现在导游人员层面,如果更深层次挖掘的话,其根本原因在于旅行社对导游服务诚信、道德缺失的默许。旅行社管理人员为实现竞争优势,纷纷在价格方面推行低价策略,而为保证利润的实现,即会默许甚至促使导游导游服务诚信、道德缺失的发展,这也表现为旅行社管理人员价值取向的趋利性偏移。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德育培养的缺失

目前,我国各高校为实现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尤为注重专业适用的应试教学,而在道德素质教育方面,一直处于提倡层面,并不太注重道德素质的实际培养。这种教育现状致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效果并不明显,无法适应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行业需求。

四、融传统文化教育于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措施

(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应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以提高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觉悟。首先,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基础课程体系。尝试在基础学科中设置《中国传统文化》 和《诗词鉴赏》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从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角度,有利于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道德感及自信心,这样可以提高未来旅游从业者对西方价值取向的免疫力,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其次,完成优秀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在这方面可以通过《管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及《旅游政策法规》等课程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应更多的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内化于心,这才可以为未来旅行社管理人员与导游人员的道德观、价值观进行良好的塑造。当然,这需要专业课程教师应不断充实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活”起来,才能实现德育效果的渗透。

(二)丰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则是对课堂德育培养的良好补充及延伸。学校可以有目的性的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融入到校园实践活动中,这种活动能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能够增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最终形成顺应行业发展及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这对提高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实现旅游行业的高质量服务,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五、结论

篇4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德育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推进,社会上各类矛盾和不良现象增多,高校德育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身上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特别是以下三方面亟待解决。

第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待于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而当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下,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索取轻奉献,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高校必须承担起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任,这就需要一种文化的引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后,恰好是我们当今时代呼唤的道德情操,也是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道德标准。

第二,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有待强化。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五千年来倡导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具备知书达理、待人以礼的基本素养。然而,由于大部分高校尚未构建系统的传承体系,缺乏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校园中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多。如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社交场合不用敬语雅语、脏话连篇;个人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浓妆艳抹、服饰怪异。这些现象表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是重建中华礼仪之邦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三,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总体良好,但随着造假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大学校园中逐渐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随意违约、助学贷款不还以及求职简历造假等,这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独一无二。让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文明会强烈激发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尤其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强烈地体现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优秀传统必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培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经典性地概括了中华民族刚劲强健、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这种刚健笃实、励精图治的精神,体现着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推动着民族自强和创新。当今的大学生群体全部为90后,当他们面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等各种困难时,容易产生退缩心理,有的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想做“啃老族”、不思进取……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去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培养他们刻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信心和斗志,为将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途径

(一)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第一,专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发挥到最大。第二,要创新“两课”教学内容和模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第三,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将精心设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融入到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的媒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构建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模范引导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想开展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任课教师应该定期培训和进修,不断增强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了解,以渊博的人文知识折服学生,推动教学效果最大化。第二,任课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具备爱国爱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优秀品质,自觉地在言谈举止、性格态度等表象行为层面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建传统文化类社团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高校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引导和帮扶学生组建各种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如国学协会、文学社、书画协会、棋类协会、民族乐器协会、武术协会等,并选派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要在传承、变革和创新中,积极完善传承体系和传承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本文为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成果

篇5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素材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

自古以来我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懂礼、习礼、守礼、重礼是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古代,人们将“礼”视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和文明,不仅体现在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还体现在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礼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才能够深入理解尊师敬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与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表现了古人对国家的统一、安宁、稳定、发展的期待和向往。正是因为古人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才会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决心;才会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言壮志;才会有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忧民情怀。我国古代的李白、杜甫、林则徐、屈原、岳飞等伟大人物,无不怀有忠贞的爱国情怀。这些名人和名句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刻骨铭心,表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情怀。将其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怀有一腔奋进的热血,有着不屈不挠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真是因为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才会有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而他所创作的《论语》也经久不衰,受到世人的欢迎和拥护。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逆境中奋进,在困境中崛起,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断臂女孩雷庆瑶;残奥之星王燕红等鲜明的事迹。

(四)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对“和”的思想进行了阐释,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在人际交往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和为贵”,要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在人与自然中主张“天人合一”。现如今,国家在发展中也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倡议。由此可知,“和”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因为有“和”,国家才得以安定团结,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要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从小学生做起,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交往美德,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掌握交往艺术,并将其付之行动。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新定位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教学中,并与之相结合,不但能够升华德育教学的重要价值,还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学中,能够健全学生的品格和人格,端正学生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其进行传承和发扬。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时间、空间等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借助“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生机与活力

所谓的德育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与的德育教学相关内容异曲同工。将其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中,不但能够赋予德育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而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现阶段,大部分小学学校在德育教学中开展了“经典诵读”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师生修身、正心、养德的主要精神食粮,为小学德育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材中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任何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教材作为依据。同时,教材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其中思想品德等学科,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达品德内容,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受益匪浅。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就要将其融入到教材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编写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读物,将所在区域的美德故事以及人物等编排到读物中,以便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德育的效果会非常明显,教学成果也会比较理想。

(二)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朗诵活动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并运用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就要根据相关内容,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可以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朗诵活动,通过《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优秀古典作品,设计和制定朗读计划。可以通过晨读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对这些书籍的了解;也可以通过朗诵比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欣赏、理解,感受古典文献的内涵与价值。教师还可以善于运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性格特点,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竞赛的内容包括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道德品质以及顽强不息的精神等,让学生列举相关人物实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还要及时评价学生的竞赛结果,对于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种朗读和比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古典书籍的热爱与兴趣,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优化自身的内在素质能力,进而提升其整体的德育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教学要求,也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德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价值,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鉴文,黎大勇,施建平.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究:基于广州市黄埔区15所重点小学的调研[J].科教导刊(下旬),2017,12(04):135-136.

[2]黄水珍,崔振彬,韩艳红,等.传承优秀文化,构建文明乐土: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6(03):128,153.

[3]于晴,李宁,刘晓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德育的价值及其融入途径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9(14):183-185.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一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其在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至今一直为当代人民引以为豪。古诗文是中国千年文化沉积下来的精品,它是古代人们对社会、对生活、对情感等等的表达,也是古代民俗文化不断演变的集聚,也是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人们价值观的主要参考依据。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中含有大量的古诗文精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古诗文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发挥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就值得众多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本文作者通过借助多媒体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细品文言名句、强化情感体验;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三个方面来列举通过古诗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借助多媒体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知识的储备量及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较弱。而古诗文又不同于传统的白话文,它对学生的语文功底及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小学生常常因为看不懂、情绪浮躁等原因很难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好课前的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学习《春晓》一诗文时,我们将信息化教学融入课堂,通过多媒体模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唯美情景。让孩子们接触高新技术的产物,吸引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为下文的教学铺设基础。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感受古人对自然天成的美丽世界的向往。

二、细品文言名句,强化情感体验

我们知道一般古诗文中的内容大多是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反馈,也是作者心理情感状态的真实表露。所以,细细反复品读古诗文中的名诗佳句可以有效地感受作者的励志情怀。例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细读诗句,感受作者对外敌的蔑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细读这些名诗佳句,感受作者当时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的铭心刻骨之情。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古人是要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因事小而不为。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小事的完成逐渐地将成功从量变一步步转化为质变的过程。通过细细品味这些名诗佳句,不仅可以感受古人的励志情怀,还可以感受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博大精深。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立足“诗眼”或“题眼”,把握精髓

教师在古诗文的讲解过程中,要立足于文章的“诗眼”或“题眼”,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精髓。因为古代名师大家在写诗赋词时,最能表现作者心理感受、社会文化的就是文章中作者的措辞、用字。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字用得就恰到好处,一语双关。突出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之深胜过千尺深的潭水。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彩云间”三字不仅写白帝城地势高峻,也赋予全诗一种爽朗明丽的色彩,而一个“辞”字更写得传神,表达了诗人一旦获得自由后的惊喜情态。第二句实写顺流东下的情景,后两句为补叙之笔,描写行程的经过,特别通过经常使人感到哀婉悲凉的猿鸣反衬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轻舟”的“轻”字,用得巧妙,是写实,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样的措辞,值得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措辞严谨和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珍惜身边的亲人,孝顺父母。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古诗文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写出的文言诗句,更加真实亲切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民俗、文化、美德。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要巧用古诗文、引导学生品味、朗读、积累、感受古代诗人大家的名诗佳句,为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落实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0(04)

[2]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 黑龙江教育. 2000(09)

篇7

一、深入发掘教材,丰富传统文化素材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需要以教学素材的积累为前提。但是由于高中语文的授课时间相对有限,所以很难有足够的空间让语文教师开展广泛的传统文化教学。鉴于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优先从语文教材体系中发掘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将教材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进行有机结合。细心的教师会发现,教材中有很多与传统文化的观点和内容相近的部分,加上每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编排的,所以教材内容往往都是经典作品,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和道德观念也非常丰富,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韩愈的《师说》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文言文课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典范,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优秀的道德文化价值观。教师可以此为载体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承意义。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教学形式,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中,语文教师仅仅具有相应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素材还远远不够,还必须重视教学方法与教育形式的创新,以便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由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其中的典故、成语、历史故事的趣味性比较强,而且经过历史的沉淀后,在当今时代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时,完全可以多选择那些有趣的教学内容,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将学生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当中,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和对于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中,教师可能延伸到“子女尽孝”的话题上来,然后引用春秋时郑子“鹿乳奉亲”、春秋鲁人曾参“啮指痛心”、汉朝黄香“扇枕温衾”、晋人王祥“卧冰求鲤”等成语典故,将学生置身于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当中。如此一来,不仅会显得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更加轻松、自然,体现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德育素质的同步培养。

三、进行教学延伸,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将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固然重要,但是语文教师还是不能忽视教学延伸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以要想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多涉猎课外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进行有机结合,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首先,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展课外诵读。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著作,可以进行反复阅读,如《论语》、《孟子》、《庄子》、四大名著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后的阅读延伸,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如一些传统的节日,通常都会有历史渊源,并且都会大量的文学著作与之相关,语文教师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者屈原,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等。这些节日不仅是本民族的传统习俗,更是本民族的一种信仰和精神。

再次,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运用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其改编成情景剧、话剧等进行表演,体验人物角色的角色特征和精神魅力,这也能起到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篇8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体用一元”或“体用一如”。小到昆虫,大到日月星辰,皆是体用之和合。人亦不例外。以此原则来探查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再分析古代教育阶段,有可能就会得出今天正确的教育观。

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

人的德行和智慧都在天性当中,不是外来的,人具备万物的一切。人人都有仁爱之心,为此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有教无类”一种理解是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还有一种理解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人人都能教化好,因为人人都有和天相通的那个性,人人都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有教无类”的思想不仅儒家奉行,佛家也一样。佛认为没有愚笨到不可教化的人,也没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孔子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又提出“因材施教”。“因”是遵循、顺应,“材”就是人,“因材施教”就是顺着人进行教育。人是教育的主体,人自身具有一切,是心物一体的,有光明无限的“本心”,然而此“本心”受制于眼、耳、鼻、舌、身、意的限制。教育就是要把制约人道德与智慧的“眼、耳、鼻、舌、身、意”屏蔽住,使人复于本性,从而德智双全。

仁、智、勇是统一的。仁爱心有了,智慧就高了,同时勇气也就提升了。其实“勇”也可以理解为浩然正气。我们现在的教育把仁、智与知识分离,德育就是德育,智力就是智力,知识就是知识,而且大部分是知识性的教育。电脑上也可以储存知识,知识不是智慧。而且,现在很多知识是和道德相脱离的,知识越多,道德则越低。我们讲全面发展一定是仁、智、勇相统一。佛教也讲慈悲、智慧与信愿三者统一。仁近于慈悲,智近于智慧,勇近于信愿,有真诚的信愿自然会生起勇猛精进的实际行为,由信而愿,由愿而勇进。孔子说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合而为一。这是我们古代的教育思想。

概而言之,从传统文化层面上讲有两层:一是我们的智慧德就行在我们的本性当中,不是外来的,是向内可以求的。《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就是当我们向外面学习越来越多的时候,反而伤害了我们的天性。《老子》还提出“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仍然强调要向内求,而非向外求。二是我们要把仁、智、勇统一起来,追求全面发展,并且在仁、智、勇三者中,仁是根本,仁是德,也是做人。所以中国古代教育根本宗旨在于培养道德与学会做人。会做人了,自然道德高尚;道德高尚了,智慧自然显现,其大勇也随之而来。

二、古代的教育阶段

(一)养蒙

既然人人皆是“体用一如”的,体在本心,体在仁爱,体在道德,并且体在天性中,所以保护人之“体”至关重要,而要保护人之体,幼童、少年之时对于人一生而言,如同树之根,根正则树正,根大则树茂。所以在古代教育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叫“养蒙”。

古人认为养蒙教育一般在15岁之前。今天我们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在13岁之前记忆力最好,这与古人在15岁之前进行养蒙教育大致相同。养蒙是什么呢?养蒙就是养护我们的天性。前面讲了,智慧在我们的天性当中,我们如果把它摧残了,这个天性就被破坏了,我们最具竞争力的东西就没有了。所以,在15岁之前要养蒙。养蒙之法首先是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交往,也就是玩,和大自然玩。玩什么呢?玩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在与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的交往中感受大自然的灵性,亲近自然中的生命和情感。

此外,在玩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之余,还要像唱歌一样,背诵一些国学经典,并且在此阶段不求理解。我们今天一听说死背硬记,就嗤之以鼻,岂不知对于一些经典的东西一定先要死背硬记、不求甚解。童蒙之时若硬性要求理解,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进而会产生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思想一旦形成就会扭曲孩子的天性。对所背诵的经典不理解,无需着急,所背诵的国学经典会像蓄水池一样存于我们大脑中,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会有相应的理解。因此养蒙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今天我们的早期教育不是养蒙,是开发。就像今天的工业文明一样,把开发自然的手段用在了开发孩子的大脑上面。这是在自毁核心竞争力。

(二)博学笃行

B蒙之后是博学笃行。博学笃行阶段一般在15岁之后。“博学”就是通过读更多的书,来理解小时候背诵的经典,通过一百句话来理解一句话。“笃行”呢?就是要实践。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做人实践。做人实践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学会孝悌之道,在学校学会与同学共处。人和人之间能共处很重要。现在很多孩子对物质条件要求很高,譬如在学校一个人住单间房子,这不利于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共处一定要住集体宿舍。

佛教里讲“四摄”,“四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学会共处,学会团结。“四摄”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即布施、爱语、利行与同事。

先说“布施”。别人有困难时,把我们的钱掏出来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别人消极的时候,我们用心来鼓励他,让他积极进取;别人胆子小的时候,我们鼓励他放大胆子,给他勇气,让他没有畏惧感。

“爱语”,“爱”就是爱人,“语”就是言语。要做到爱语,不仅要有仁爱心,要用善去对待别人,还要说话和蔼、好听。

“利行”就是我们讲的照顾别人,使人得惠,急人所急,不能让别人吃亏,把方便让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事”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学会与人同甘共苦。吃简单的饭菜,穿便宜的衣服,和别人打成一片。做到这一条不仅对学生很重要,对教师更重要。作为教师,如果对物质条件要求很高,压力会很大。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恶衣恶食”就是不好的饭菜和不好的衣服。如果以吃不好的饭菜、穿不好的衣服为耻辱,那还怎么能“志于道”呢?“志于道”的人怎么对物质条件还有那么高的要求呢?孟子还说,作为一个常人,有恒产才有恒德。但是作为一个“志于道”的士是不能这样的。士即使没有恒产,也要有恒德。孔子还赞扬子路:“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意思是说子路穿着很破的衣服,但是与穿着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不觉得自卑。现在很多人穿得不如别人,吃得不如别人就觉得自卑,然后就开始动心思在物质方面去追求。物质方面追求得多了,精神追求就少了。所谓博学多行,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和同学共处、和家人共处。

笃行还有学会做事情的意思,做事情要领在于把握好“本末”,处理好轻重缓急。在笃行中消化所学,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与自己的身心相融合,久而久之,浩然之气会越积越多,充满身心,智慧也会日益提升,最后找到一种“最高原则”,也就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阶段叫“博而返约”。

(三)博而返约

我们现在读的书很多,开的课程也不少,但难以通达。学了很多,比如说我们学了一万句话,老师说你能不能把一万句话总结成一百句话,我们做到了;老师又说你能不能用十句话把一百句话再凝炼一下,我们也做到了;最后,老师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十句话凝炼出来。这个从一万句到一句话的过程就是《老子》讲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过程,也是由多而少、由博而约的过程。

孔子和子贡有个对话,孔子问子贡说:“你认为老师的学问大,就是背得多,记得多吗?”子贡说:“然也,老师就是记得多、背得多。”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这是说他找到了一个“一”,用这个“一”把所学统领起来,用这个“一”还能解决好将来要遇到的新问题,也能对一些新事物进行一个大致的、差不多的解释。

博尔返约,“约”是什么,就是简约。用一句简单的话,就把我们所学的东西总结出来。古人还说“家藏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家里面的书藏了很多很多,但是那不是真东西,所有的书里面只有一句话是要领,如果你把那一句话学懂就够了。请大家注意,“真传一句话”,意思不是学懂一句话,而是将书中所学凝练为“一以贯之”的一句话。这句话你找到了、悟出来了,便是“博而返约”。

魏晋玄学讲“得意忘言”。“得意”就是得其“约”、得其“道”、得其“一以贯之”者,得其“不可言之常道”;“忘言”就是损之又损的过程。一旦“得意忘言”,我们就真正理解了学问的真谛,所以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其道而得之于天性者。《大学》还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致知”就是找到最根本的道理,也就是找到最高的原则,达到“一以贯之”的境界。方法在于修心、修德,去掉身上的物欲,使光明之本心得以彰显。

(四)通专合一

博而返约之后,就到了通专合一的阶段。一旦达到博而返约就通了,通了以后再根据自己的才能所在或者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选择。在孔门中有四科,即政事、文学、道德、辞令。喜欢政治,就可以学政事科;喜欢教书,就可以学道德科;喜欢整理文献,就可以学文学科;喜好外事就可以学辞令科。

我今天的教育只有专,没有通。学了什么专业就以这个专业的眼光看待一切,学习经济学的认为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学习政治学的认为所有人都是政治动物,学医的一看世上全是这种被解剖的东西,很可怕。所以古人说这个专一定要通,专要建在通的基础上。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可以有几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学科越多,假设就越多,一级假设就偏离了事物的本来,二级假设就偏离得更多。也就是说所研究的对象,由于假设,而与原本之物不同,成为无的放矢。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二种理解是学习应该是有度的学习,不能是无度的学习。不是说我们脑子里面装的东西越多智慧就越高,其实我们的大脑跟水杯差不多,杯壁要是越厚,杯子里面的空间就越小;杯壁越薄,里面的空间就越大。我们的大脑是由杯壁和杯子里的空间构成的。我们学的东西越多,如同杯壁越厚,里面的空间就越少,空间越少,我们遇到新问题时,就没空间思考了。就是说你学的东西太多了,储存占用的空间太多,给思考问题留下的余地小。这样不仅没有增长智慧,反而降低了智慧。

试想一下孔子读过的书,我估计孔子最多也就读过四五本书而已,《诗经》《左传》《尚书》《易经》等。我们还可以往前追溯,周公读的书比孔子读的还少,再往前追溯,大禹读的书更少,继续往前,黄帝和炎帝也许就没读过书。那没读过书,他们当时能把天下统一起来,这个智慧从何而来呢?从天性而来。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具备了一切智慧(当然,这种智慧需要启迪)。孟子讲了一个故事:在人类很早的时候,没有土葬,人死了就随便扔到野地里。一次一个人在野外发现一具尸体,被狐狸、豺狼叼着肉、吮着血,走近一看,原来是他父亲的尸体。在此情景下,乍然就产生了悲悯心,马上就想到了土葬。炎帝情况大概与此相同,当时炎帝看着天下人没衣服穿、没饭吃,乍然间也产生了仁爱心,于是发明了农耕。依此类推,当黄帝、炎帝看到各部落经常处于纷争战乱的情景时,自然产生了要统一天下的智慧。所以我们讲德行智慧在我们天性当中,不是外来的。

通专合一正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一二年级重在通识。通识的关键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所学能达至“一以贯之”,从而通达,形成自己基本的人生观、宇宙观与方法论,格物致知,找到终极的真理,从而“明体”。“明体”就是知“无”、知“全体”、知“道”、知“天人合一”、知“心物一体”等。明体的方法,一在读圣贤之言,即“四书五经”等经史子集;二在“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学思合一。三四年级重在潜行专业学习。对于专业学习仍然要“学而时习之”,用另外一句话讲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总而言之,学思行要合一。

三、当下的教育应对

(一)树立“内圣外庸”信仰

“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尧舜。比如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我在出租车司机这个岗位上,即使尧舜到这儿开车,他们的车技与服务态度和我也差不多,我便是出租车司机岗位上的尧舜。我今天是个小学老师,即使尧舜今天也在这儿当小学老师,他们的教育水平,他们对孩子那种爱心程度,也和我差不多,我便是教师中的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不是说我们要成为帝王的尧舜,而是素位而行,做最好的自己。

在各自的岗位上,人人都能成为尧舜,这样,人人都可以在精神上达到最高境界。古人讲内圣外王,我把它修改一下,叫“内圣外庸”。“庸”就是平常。在平常的岗位上,我的道德发挥到极致,我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就是“内圣”。我们干什么事情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是正确的人生信仰。

(二)树立“但求耕耘,莫问收获”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农耕文化。农民的思想就是我不管明年丰收与否,我必须把我作为农民的本分尽到,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除草的时候除草,尽我的努力,至于明年能不能风调雨顺那是天的事情。粮食的丰收一要靠勤劳,二要靠风调雨顺。勤劳是农民的本分,风调雨顺是天决定的,我只能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即勤劳就可以了。这个思想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把这个思想变了一个说法,即“只求耕耘,莫问收获”。作为一个人来讲,他尽到自己的本分,就每天都快乐了。因为他不计较得失,他超越了得失。

(三)树立“无为而治”理念

“无为而治”基本的内容包括修己安人与组织建设。修己安人重在校长以身作则,正己正人,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温、良、恭、俭、让五德兼备的校长才可以作为我们的楷模。

除了修己安人,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离不开组织文化,而就中国组织而言,一般都有一种“安和乐利”的文化。“安”就是安全、安心、安稳,“和”就有六和之义,“乐”就是快乐;“利”则是基本利益的保证。“安和乐利”离不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尽可能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校长给教师留空间,教育管理部门给学校留空间。因为这些教师绝大部分都是自觉性很高的君子,你不去考虑他的问题,他自己也在考虑他的问题。即使他在家里做饭的时候,都在思考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尽可能减少管理,减少监督,让教师在自我反省中达到温、良、恭、俭、让,成为学生的榜样。

篇9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教育 渗透 加强

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时代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精髓滋养学生心灵,从而指导、优化现代行为实践,成为当代教育者应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教育是人文教育,注重教人以美德和智慧,而不仅仅追求纯粹知识。它以育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尤其注重道德教育和德性修养,提倡发奋、立志,重视气节、操守,强调道德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褒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强调社会责任,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要求身体力行,并把个体道德修养看做是整体国民素质提高、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的重要条件。这对当前理想信念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削弱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引发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容易导致贪婪、拜金、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享乐至上等消极思想,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克服其消极的一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自强不息,提倡以苦为乐,强调先义后利,主张克己奉公等精神,都可以为当前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提升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们能够依靠自身善的本质和能力而不断自我超越。这种强调主体意识的精神理念和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是提倡自主精神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几千年的历史沉淀铸就的勤劳勇敢、和谐团结、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贯穿在整个传统文化思想之中,对于当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的深入开展大有裨益。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倡导“道德感化”“心理感化”的教育方法,体现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由此形成的心理教育模式,可为新时代教育提供有益借鉴。传统文化肯定主体自觉,尊重人格价值,强调道德践行,注重自我磨炼,能指导我们勇于面对现实生活,积极获取道德体验。另外,“慎独”“自省”等修养方法,在今天依然行之有效,值得当代教育学习和应用。

二、在时代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应发挥传统文化的强大道德教育功能,重视汲取传统文化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内化的基本道德品质,这将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并外化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学生人格养成和锤炼过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在教育培养学生时代观念和意识的同时,需科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使人格教育植根于历史与现实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社会认可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健全人格。同时要注意及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滋养学生心灵,丰富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寻求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点,弱化观念冲突,从而保持个体与社会和谐共进。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插到常态化教育中,注重熏陶感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综合文化积累,具有民族特点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以及风尚习俗和审美情趣等,共同内化为文化心理和性格,形成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学校教育可强化传统文化的有益内涵,将正义、仁爱、宽恕、礼仪、勤俭、孝行等中华传统美德穿插到当前常态化教育中,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

1.设置专项课程

(1)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学生开设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教材、进课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开设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学校定期邀请“国学”专家开展讲座,让学生有机会与“名家”实现零距离交流,亲身体验文化大师、专家们身上具有的传统文化魅力。使学生更容易从心灵上感受并认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产生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与责任感。

2.丰富文化资源

(1)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图书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充实传统文化相关书籍、音像制品,也可设立传统文化书籍专属书架或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2)搭建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网络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借助形式多样的“国学”网站,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在校园网开设传统文化专属板块,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与交流平台。

(3)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资源。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及其人文精神的养成。学校可在校园规划设计、绿化美化和宣传媒介的设计布局等方面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空间,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3.开展团学活动

(1)开展主题纪念活动: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纪念活动,把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热爱祖国。

(2)开展传统文化“听读写唱诵”相关系列活动:如读书月、诗词诵读、书画比赛等。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多途径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传统经典。

(3)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写调查报告、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等,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训与提升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让教师能够以渊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教育相融合意义深远,能切实提升教育实效性。通过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开阔文化视野,陶冶文化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成为能够担负国家、社会进步重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金荣,杨棣,赵金科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苗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3]柳海民.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王敏光,惠红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介入探析[J].科教文汇,2007(6).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 德育; 教学; 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11-003

中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强大后备军和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人格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强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当前中职学校的情况看,学生的道德状况不容我们乐观。一直以来,一些学生在古今中外思潮的剧烈撞激中迷失了“自我”,思想混乱与矛盾,情绪郁闷与烦躁,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病态心理。他们“既无高瞻远瞩,更不知道如何去后顾深思,前路茫茫,一片空白,在无所适从的情态中,陷于烦闷”。有的整天胡思乱想,甚至胡作非为。此外,目前德育教学的模式、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教学的实效不明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使德育课实效能够不断得以提高。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古圣先贤非凡的智慧,其精髓深含着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文化和教育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在储蓄精神资源方面开发、利用,来传达文化信息,适时地为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发展注入精神营养,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本文仅就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古今中外思潮传播迅速,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相互撞击、交融或冲突。西方那些颓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现在的中职学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是越来越差,也越来越难教。他们热衷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训而轻视人文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现象令人担忧。

1.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失

现在的中职学生从启蒙教育阶段、至小学到中学没能很好地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前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又很短,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课程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所以,他们接受人文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头脑里仅存的一点东西也不过是在课本上得到的一些只言片语和零碎的片段而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那些宝贵的思想理念、人生态度等几乎荡然无存。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只知道快活享乐;不知道要报恩,只知道抱怨;不知道要真诚、仁义,只知道自私自利;不知道要“兼爱”、“礼让”,只知道与人相斗;不知道要增长智慧,只知道盲目竞争;不知道什么是诚信,只知道胡朋友等等。一些人受现代教育的影响,认为佛教、道教都是迷信的,传统文化都是封建、落后的,都是封建君主愚弄人民、统治人民的工具,说明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和无知。

2.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传统美德日趋丧失

中职学生在这个年龄段,身上的毛病习气已经形成,一旦遇到不良影响,即古德说的“恶缘”,就容易起现行,现行就是现在经常发作。尤其受网络等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现在各种网络垃圾信息泛滥,在互联网上高速传播,使得学生接触不健康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他们的道德人格异化提供了可能。有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有的甚至上课时也不放过,进而掉进垃圾信息陷阱中不能自拔。有的受西洋的嬉皮风影响,喜欢赶时髦,出洋相,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怪里怪气,男女生在一起嬉皮鬼混;有的自理能力很差,扫地不知怎么扫,洗衣服不知怎么洗;有的缺乏起码的道德素养,不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不懂得与人为善,与同学和睦相处;性骚扰、性冲动、恶作剧、打架斗殴等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吸烟、早恋以及性意识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可见,传统美德已日趋丧失。

3.世俗化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趋于庸俗

目前,世俗化功利化倾向正在对这些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致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偏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逐渐淡化,价值观、人生观日趋西化。一些学生渐至丧失应有的理性,躲避崇高,漠视高雅文化,喜欢追求随心所欲的庸俗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媚俗色彩,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在动摇和瓦解着他们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迷雾正在学生中弥漫。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西化才是进步的,只有科技的、实利的,才是目前追求的目标,只有学一点技术,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才是真正的需要。正像有识之士说的那样:“他们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智商没有教养,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

二、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人格完善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人性本善。“性”就是人的本性(佛家讲自性);“本善”就是人的“根”,是做人的根基。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但是,“人在有‘向善’的根基上,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才能激发内心的主观‘行善’的心理情感”。由于我们长期疏忽了圣贤的教育,目前学生的人格培育、身心健康等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担忧。曾经有一位教育部的官员这样说过:“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接受的第一个考验和教训恐怕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做人’上。”事实的确如此,有些学生在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确实为自己在“做人”上的欠缺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他们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做人的“根”。为什么我们做教师的会对此望而悲叹,自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我们自身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古德说的“我执”、“我慢”。“执”即固执己见;“慢” 即傲慢,自以为是,对古圣先贤的教诲不相信、不重视。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会出现偏差,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因为我们的理论、方法有问题。如果不是理论、方法出现问题,就一定会有成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恢复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种传统文化论坛、讲坛、讲堂等网页,直接为师生提供了学习和接受古德圣贤教育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大力开发和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精品网络资源,使传统文化教育在更高层次与水平上发展与延伸。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认真地筛选,去其糟粕,灵活运用那些能够发人深思、启迪学生思考的网络资源。如一些名人讲坛、名著欣赏、专题报告、历史人物典范等。同时,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丰富课堂内容,扩展、延伸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学习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而且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和感染力。例如,在教学中,用中医理论和自然规律,并结合活生生的现实案例,来分析和解释性泛滥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引用儒家的人格理论、道家学说和佛家的禅宗公案等,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让学生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畅快和生活上的指导。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

四、德育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展示人格魅力

一是要身体力行。圣贤大德教导我们要“身以及身”,“先行其言”。自身做好了,去感化别人。自己没有做好,就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要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自己要先做到,然后再给学生讲,不能只说不做;先做出榜样来给学生看,学生才能接受教育,才能服气。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做到,要求学生做到,学生不会相信,也不服教。所以,我们不能单靠言教,重要的是用行教,用身教。把孝亲尊师、敬祖先、爱兄弟姐妹,在学生面前做出来。我们看到老人,看到学生的父母、兄弟姐妹,能当自己的亲人对待;看到学生有困难,能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动,才能让做坏事的学生不好意思再做了,让不孝顺父母的学生感到惭愧,感觉自己对不起父母。这样才能产生效果,才能为学生树立参照的标杆,才能去证明人性本善,证明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二是要讲究方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圣贤教育要用最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去接受,圣贤大德教导我们,要重视“机会教育”,“因材施教”。佛家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无私的大爱;方便,方是方法,是怎么表达;便是便宜,就是最适合的方法。方法很多,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就是便宜。光有方法,学生不接受,有方没有变不行。所以,方便是门。没有方便,就不能把圣贤的思想表达出来,不能把爱心表达出来。如果德育教师没有很好的素质修养和人格魅力,没有悲天之情,悯人之怀,没有对学生的人性关爱,没有方便之法,必然会使教学苍白无力而失去魅力,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