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承性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的传承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回归“家”主题,“大家”“小家”共诉温情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具有神圣性,人们会在这一时间安排种种民俗活动,作为新民俗的春晚本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叙事当中,为民众创建一种新的认同形式”。②而春晚的媒介场为大众预设一种“家”的幻象,确立“我们是谁”“归属于谁”的信念。③达到了人们对“家”形象的认同。羊年春晚的主题是“共筑中国梦,家和万事兴”,这一主题再次回归春晚本质,别有返璞归真之意。
羊年春晚以“小家”开场,展现个体家庭的欢乐与喜气。小品《车站奇遇》关注家庭中的空巢老人,蔡明延续这两年备受追捧的“毒舌”风格,在与潘长江的戏谑打趣中传达出了国人重视佳节团聚的“家”文化;歌曲《四世同堂合家欢》以中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上演,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同样以家庭形式出现的节目《幸福家家有》,由火爆荧屏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嘉宾陆毅一家演出,表演延续了真人秀中父女的可爱互动,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了关注热潮。腾讯视频等,4家联合的数据中显示,这个节目是90后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并且登上了春晚热搜第二的位置。可以看出,春晚借力电视真人秀的盛行,将真人秀中家庭之爱以适合春晚的表演形式再次呈现,通过歌曲传达出浓浓亲情,强化观众对中国式3口之家的认同。
数据来源:腾讯娱乐④
本届羊年春晚对“家乡”有着浓墨重彩的表达。“乡愁”是国人对“家乡”深沉而厚重的牵挂,羊年春晚则顺应了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向往,在一首首歌曲中重提“家乡”“乡愁”,诉说着人们对家乡的怀恋。刘德华时隔十年再登春晚,演唱了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歌曲——《回家的路》。作为本届春晚的宣传主题曲,传达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民族精神,歌曲娓娓道来,引发了国人对“家”的集体共鸣,这首歌不仅成为80后最喜爱的节目,演唱者刘德华也登顶搜索热门。羊年春晚还以全新视角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比如莫文蔚的《当你老了》,展现了当容颜老去却依旧相依相伴的故事;邓紫棋的《多远都要在一起》,都市感的音乐诉说着现代人远距离的思念。在这些流行元素的参与下,加深了观众对“家”多元认知。
在中国文化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这个词汇,充分体现了“以国为家”的空间观。⑤羊年春晚充分营造了“家国”的观念,《共筑中国梦》《时代的勇气》等歌曲紧贴“中国梦”思想,在气势磅礴的歌曲中,展现中国“大家庭”的正能量,引领观众将“小家”梦上升为“大家”梦,寻找到大众的家国身份。
二、传统文化引入流行,增加民俗文化续航力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但现代文明的侵蚀造成了民俗文化生长力的衰弱,春晚作为春节新民俗,将渐渐消失于大众视线的民俗文化借此平台传播。而且,近些年倡导“开门办春晚”,将“新鲜血液”引进来。于是,羊年春晚与时俱进地将当下流行元素引入,边缘化的传统文化再次焕发生机。
羊年春晚最为养眼的节目当属李宇春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节目《锦绣》。节目取材于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刺绣,结合了最新科技“全息投影技术”加以展示,令表演者能够瞬时变装、消失或出现,场景如梦如幻。李宇春带来的中国风歌曲,配合着全息投影,进入相应场景中表演,画面古色古香,美轮美奂。这场表演将流行元素贯穿始终,现代流行音乐传统化,却不失流行的律动感,舞台的唯美配上李宇春动感的舞蹈,流行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之时碰撞出火花,重构了民俗文化之美。
图:全息投影技术下呈现出四个李宇春(表演者)同台
杂技是春晚的“常客”,羊年春晚将杂技与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结合创作出了创意杂技《青花瓷》,表演者身着青花瓷花式的衣服,以青花瓷为道具,展现了中国杂技中的传统技艺——顶碗。为适应现代观众追求刺激的观看爱好,节目将顶碗进行改良,增加了技术难度,高超的技艺,绚丽的舞台,使民俗杂技焕发光彩。
篇2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约定俗成并传承于世的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一、我市民俗文化保护的现状
招远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公里,我市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比如我市的面塑、剪纸等手工艺术散见于民间,每年的秧歌节、黄金节备受市民的欢迎,现在我市又着力打造打造古村落开发,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再现具有地域特色的胶东文化,悠远的胶东民俗沉淀出的底蕴形成了招远风格独特的乡村民俗风情。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各个部门齐联动,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民俗文化,避免一些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流失。
二、我市民俗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有待加强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现在我市的市民对民俗文化的具有一定的保护观念,但是具体怎么做,怎么样保护,没有具体的定位,甚至于不知道从哪入手。而年轻的一代接受现代文化的洗礼比较崇尚潮流的东西,时尚、新颖、时髦,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近几年,外国的一些节日在中国广受追捧,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参与的人数之多,大有取代中国传统节日之势。而且,现代的教育对民俗文化涉及的也比较少,年轻人对于悠久的民俗文化,知道的比较少,甚至认为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没有延续和保护的必要。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之下,我市的民俗文化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传承体系不完善,代表性传承人濒临失传。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民间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会剪纸艺术的人越来越少,至今仍健在的,那些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也因年迈、体弱、多病、等原因,很少在亲自操作了。再加上保护措施不力,代表性传承人尚未得到有效保护,民间技艺传承人同样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技艺和绝活遗失,则导致青黄不接和人才断层,一些珍贵实物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
(三)专业研究人员与专业队伍有待增强
如舞龙、舞狮、面塑艺术、剪纸艺术等一些民间艺术,由群众自己编创,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在艺术价值和艺术层次上局限于自娱自乐型,水平难以提高,故无法形成产业,做不到适度的开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缺乏人员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快节奏的生活使的年轻人没有时间、没有兴致参与这些民间艺术,缺乏年轻人的广泛参与就会缺乏朝气与灵性,直接影响了这些民俗文化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四)政府部门在保护民俗文化方面的举措有待完善
政府在保护民俗文化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政府具有社会文化管理的职能,这种职能就决定了政府部门应当成为民俗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由于民俗文化保护的财政支出非常有限,在相关人才培养和配置上也重视不够,致使我市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处于一种疲软乏力状态,很难集中力量开展保护工作。同时,掌握传统技艺的艺人大多年过花甲,一旦这些艺人离去,传统的技艺也将消失。政府部门对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致使一部分的传统技艺消失。
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过度参与的现实情况,在开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特色是否被完整的保留和展现出来,结果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被曲解,损失也无法估量。
三、对保护民俗文化提出的改进措施
我市在对保护民俗文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保护观念
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要从观念入手,要加强对我市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要让全市人民都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民俗文化一旦流失或者或者遭到破坏,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要增强全体市民对民俗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自觉的接受和传承我市的优秀民俗文化。
(二)要对被保护的民俗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
对具体的民俗文化要确定它的可靠的传承人,要保持民俗文化原型和技能的传承,达到资源管理和政策保护具体可行。在被保护地域之内,争取所在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不应该将保护的民俗文化与民众隔绝开来,使他们变成局外人。那样就失去了民俗文化保护的意义。
(三)传承民俗文化要有专业人才参与
这些专业人才能把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用浅显的方式将给民众,使他们懂得被保护的民俗文化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同时可以帮助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民俗文化的保护少不了后来的继承者,要形成一种制度,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民俗文化保护者,每一项活动都应该吸收青少年参与。
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创产品;转化
民俗,是指民间的一种文化,它是紧紧依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并且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中国博大而深厚的的中华文化中孕育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并且逐步演变发展代代相承。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至关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徽地区优秀的民俗文化日益萎缩,有些已经逐步消亡。安徽民俗文化涵盖内容极其丰富,各类饮食文化、服饰、节庆习俗、建筑文化、等铸成一幅色彩艳丽的民俗风情图画,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皖南的跳钟馗、叠罗汉,阜阳剪纸艺术、旱船等不仅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有极强的观赏性。这些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的积淀为各种创意设计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本文以设计的视角为出发点借助设计手法选取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徽文化作研究探讨。试图通过探究通过设计的方法对民俗文化提取进行创意设计。
一、开发徽州民俗对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意义
徽州民俗文化是多样性的,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信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传统工艺等,都能够反应出徽州民间的审美情趣。民间舞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反应徽州独特魅力,传统戏曲影响深远,与祭祀、节庆联系很密切。传统工艺源于生活、工艺精巧。同时徽州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安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多而地少,四面环山,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间。在此地理环境中衍生出来的徽州民俗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成为了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已然成为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开发徽州民俗文化资源并进行转化,从而设计出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精品,继而以此来传承徽文化。其次面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民俗与现实传承的问题。以徽州民俗为例,尝试通过设计转化手法能够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与现实之间传承中搭建一个桥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一中消极的现状: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更多是以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时尚文化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得不到传承。例如传统祁门县的民俗活动中古老剧种目连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能够表演出来的人很少了。界首彩陶、霍邱柳编这些传统手工艺会的人就更少了。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传承民俗文化迫在眉睫,十分重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艺术或者设计的手法进行转化,将民俗文化代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处处展现民俗文化。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
二、徽州民俗文化的内容分类
民俗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着,是最贴近人民身心和生活一种文化。其涵盖内容也相当广泛,种类庞大。大致分为:物质生活与生产民俗、社会生活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想要通过设计手法在众多的民俗文化中进行提取转化,首先应对徽州民俗的分类和代表性民俗文化进行梳理,选取每类民俗种类中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较大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进行元素提取。(如图1所示)。
(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建筑民俗等。开秧门”、“祭门神”、“接财神”、“开张礼”等仪式活动。传统的建筑民俗:马头墙、小青瓦、徽州特色民居、徽州三雕等。服饰民俗有“长袍马褂”、“端午衣”、“襦衣”;饮食民俗有传统徽菜: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等特色饮食。2
(二)社会生活类民俗
社会生活类主要。社会组织民俗方面的代表:反映村落习俗的西递、宏村;反映宗族习俗的牌坊、祠堂。节日民俗有:渔灯会、叠罗汉、五月五“赛龙舟”等。徽州传统节日:传统庙会主要有九华山庙会、关帝会、阜阳火把节、徽州婚嫁、五猖会、放水灯节令习俗、凤阳花鼓节等。
(三)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徽州的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与禁忌、民间游艺、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民间信仰有皖南建筑“风水论”、“嬉钟馗”、歙县渔梁坝的傩舞和祁门县的目连戏、黟县的“金扁担”传说等。民间艺术有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霍邱柳编、杜氏刻铜、芜湖铁画。语言民俗有徽州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
三、徽州民俗文化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转化方法思路
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创意产品,既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精神产品,更不能视为简单的物质产品,而是兼具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性质。作为物质产品,文创产品要考虑其适用性、产出和投入成本,要注重产品的物质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流行性等商业性因素;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要有创新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蕴含情感,赋予故事性,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满足人民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信息、宣传、教育、文娱等功能,担负着传承精神文明、历史文化、习俗的重任。3所以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更应关注的是: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从外在变化和内在传达齐头并进,从具象到抽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传达的结合。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是具有独创性的,更应是蕴含丰富故事性和情感表达。本文由调查分析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通过挖掘和凝练“徽州民俗文化”元素与特色,研究其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应用实践方法,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提炼与创新,从视觉符号元素提炼到文创产品设计,将研究理念融入到设计实践中去,开发一系列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新品,通过设计创意来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继而起到传承徽州文化。
(一)文创产品设计元素提取
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徽州民俗文化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从而由具象元素中提取探讨徽州民俗文化及其深层含义,进而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转化为民俗文化符号。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提取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应用、传达文化内涵、进行再设计。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化应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两个方面构成(如图2所示)。外在表现从民俗资源搜集分类到具象元素的提取和转化,具象元素的提取可以从服饰、造型、色彩、纹样等进行抽象提取符号化,最终应用文创产品设计中。内在表现为寓意情感的传达,从岁月积淀的徽州民俗中传承情感、通过文创产品传达徽州民俗的历史故事。
(二)文创产品的最大特征是创造
文创产品一定是个性的独特的创造,甚至是多文化交融的产物。本文以徽州民俗文化中的几个方面为例:徽派建筑、马头墙、牌坊和凤阳花鼓节日习俗为出发点,通过调研历史文化、形态、表现手法及寓意,结合现代文创产品的风格特点,设计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创产品,有环保袋、书架、杯子和杯垫等。通过对上述对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换思路,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元素符号提取转化传达文化内涵、再设计进行设计实践。例如西递胡光刺史牌坊书立设计(如图3所示)。胡光刺史牌坊:徽派建筑中牌坊多为士大夫阶层的寓所,胡光刺史牌坊是为了纪念胡文光于明代嘉靖建筑担任万载县的县令时筑城墙、修学校,做过的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一方面提取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进行抽取简化,另一方面也是徽州民俗文化的代表,将其进行简化设计,形成书立,具有功能的同时也表达文化诉求和传达。
(三)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情感的传达
鉴于民俗文化历史性、传承性及富有故事性的特征,民俗承载着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设计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这样消费者才会有感动,如果没有感动,文创产品很容易就会像普通的商品一样。同时开发民俗文创产品必须要有附有产品说明卡,通过说明卡直接传达产品背后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对故事有了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个可以传承的故事。
四、结语
徽州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的,同时富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为设计元素挖掘提取赋予潜力和基础。当前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未引起重视,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只有极少的人认知,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有些甚至渐渐消失在生活之中。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开发或者开发仅停留在表层。因而唯有通过设计的方法来挖掘徽州民俗资源,把传统的元素用现代方式表现。提取其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抽象转化设计,将徽州的意像带进文化创意产品里,让徽州地区的地域特色能够结合产品,通过产品的散播与流动性,不但能间接推广徽州地区,传承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与民俗特色之外,也能借由文创产品引发更多的互动感受,让更多人对徽州民俗文化有认知和了解的同时,打造本民族品牌,进而传承徽州文化。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4.
[2]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82.
[3]卞利.徽州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6-41.
[4]丁龙庆,雷若欣,叶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2(7):1-2.
[5]阮晨海.日本旅游市场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分析[J].设计艺术理论期刊,2016(3):95
[6]周雅琦.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15-20
篇4
1.1民俗文化概念及文化生态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人与环境互动的风俗传统。从文化资源的整体来看,民俗文化是展现地域风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民俗学视角来探讨民俗文化,主要从其构成要素来分析,一方面民俗文化是对传统物质文化生活的传承,比如某一民族区域的生产、生活习俗、衣食住行特点等;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社会生活的传承,主要包括民族区域内的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习俗、家族文化、语言艺术及游艺竞技习俗等内容。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对其定义和阐述尚未获得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民俗”与“旅游”的结缘上,提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主要载体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旅游是借助于民俗来开展旅游项目,并将某区域的民俗事象和风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一步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并将其鲜明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呈现给游客,以增强其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民俗文化旅游就是以某特定区域民俗事象为资源来吸引异地游客从事体验和观赏活动的总和;民俗文化旅游是建立在特定区域民族文化传统风俗资源基础上,以保护和开发旅游产品为主要方式,并以展现地方民族性风俗为主要标志的旅游产业。从广义来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民俗与文化的统一体,既要强调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又要开发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日益突显,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态性特征更是受到普遍的关注。藉于民俗旅游、生态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民俗、文化、环境、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将民俗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融合,从而构成以文化为核心,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生态和谐,从而实现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
1.2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文化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并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得以传承。民俗文化在逐渐被抛离原生态的生存环境下,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并在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下,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一种产品,在越发需要给予保护的生存空间里,尊重和延续原生民族的有形、无形文化,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借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模式,既能够满足游客对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精神需求,又能够实现对民族区域自然和生态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民俗文化旅游将民俗文化的整合与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增强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品质,从而为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构建成双赢局面。
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势头也是显著的。特别是基于民族区域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山西民俗文化旅游、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内蒙民俗文化旅游、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开发,更是将民俗文化旅游推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在展现民族文化风采、弘扬民族文化上,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既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空间“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又能够从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到来,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模式上逐渐形成了民俗观赏、民俗活动、民俗商品、民俗服务四大类型,并从民俗文化资源基地建设到产品服务包装、设计,以及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国际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对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源开发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不仅使得原本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失去吸引力,还造成对民俗文化的污染,降低了民俗文化独特的个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民俗文化资源整体开发上缺乏有效规划,特别是依据常规开发模式,无法从历史学、文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挖掘,仅仅在民俗文化基础上重视“旅游牌”,难以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上体现科学性、文化性、时代性。浅层次的文化宣传、一味地追求民俗文化项目,同质化、模式化、公式化现象不仅降低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品质,还带来资源的浪费。二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落后,特别是对于偏远民族区域旅游业来说,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的游客数量不足,不仅无法实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有效发展。三是在民俗文化旅游投入上力度不足。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是丰富的,而缺少有力的资金投入又是现实问题,因资金投入不够而使得民俗文化资源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四是在民俗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上显得不匹配,特别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如导游人才的缺乏,旅游资源开发专门人才的不足,不仅难以支撑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也给民俗文化旅游带来发展瓶颈。五是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上轻保护现象普遍。开发旅游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处理开发与保护问题上,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盲目开发,不仅对环境资源造成损耗,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带来灾难。为此,积极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协调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高层次的生态文化旅游,在推进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上,既要遵循文化传承的规律,又要协调好旅游产业的有序化发展思路,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3.1文化生态视角下规划好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目标
科学规划是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前提,其设计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处理好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在规划上首先要平衡好生态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的关系,注重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多样性、完整性,以及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在维护民俗文化生态资源不枯竭的前提下来促进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二是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居民、游客等多方利益平衡。作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者,要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好开发者、当地居民、游客多方的利益分享与公平,既要组织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并在积极地改造自然、合理控制利用的基础上,维护好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三要从生态民俗文化开发中体现生态教育的目的,作为以民俗旅游为导向的文化资源开发,要平衡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关系,通过对生态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来传播和促进各方面人群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自觉意识。
3.2文化生态视角下设计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从其区域自身特点来进行分析,结合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从生态民俗文化实体的开发、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民俗精神文化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对于以景观实体为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设计,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原生态民俗村寨的挖掘与保护并重,在展示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原生态景观的保护。二是对于人造民俗文化景观的开发上,要在文化移植的同时,注重对民俗文化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挖掘,并能够从鲜明的民俗文化氛围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增进游客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三是对于生态博物馆的开发上,要从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民俗文化的思想性,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上来进行全面开发。对于参与性民俗活动的旅游设计来说,重在引导游客的参与,强调游客从亲身体验中来获得对民俗文化的精神感受。如对于一些民间节庆活动,从活动内容的组织上要积极健康,并能够在展现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游客从参与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鲜明性和差异性;对于民族餐饮文化,在体现“食”的同时,也要赋予其新的审美价值,如引入礼仪、禁忌、艺术等文化内涵,既展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又对地方民俗特色饮食文化进行了宣传;对于民间文艺如戏曲、绘画、雕塑、歌舞等资源的开发,则从民族文化的历史意义,以及传统文艺的鲜明特征上来进行丰富和宣传。
3.3文化生态视角下保障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篇5
关键词:传承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时代价值
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深植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具有传承性强、世代沿袭,渗透性强、影响广泛,鲜活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其最贴近日常生活,最草根却又最质朴。继承和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甚至不少民俗文化出现被边缘化的现象,在此种背景下,尤其需要重新审视农村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俗文化的自身价值:文化传承与延续
作为传统文化在民俗领域的反映与投射,优秀民俗文化本身既是瑰丽的文化资源,又是传递文化密码的载体。
一是优秀民俗文化包含民族文化的基因。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民间文化多以世代口头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民众最朴实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要求、心理感受等也附着于这些民间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中华民族草根文化也由此得以延续。我们现在所解读和参与的许多农村优秀民俗文化都包含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营养元素。
二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孕育了现代文化。传统与现代并存、交融、吸收、超越。所谓传承与创新正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深刻规律:现代文化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经过检验,不断被突破和创新而更适应现代化发展。
三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近几年,很多地域掀起了重新检视民俗文化的风潮,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把民俗文化打造成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其一,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俗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大众的,因其包含民族文化的精华,又得到最广大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实践与传承;其二,农村民俗文化因其最朴素的草根性,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生活气息浓重,最容易被普及、被接受,最容易变成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和艺术基础;其三,群众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形成共同心理感受和风俗习惯,并进一步生发出其信仰与文化认同。
二、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经济资源与竞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出现,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原民俗文化经济已经日渐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更多人们开始关注到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社会文化观念、文化形态等都成为市场经济繁荣的精神条件。因此,更要深入挖掘最具内生性,最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优秀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激活千年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化,扩大民俗文化的资源效应。当下,一些地方的民俗旅游、民俗歌舞演艺、民俗制造等已经借助产业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将民俗文化的内涵、自然的人文景观、群众的生活实践、休闲娱乐等结合起来产生联动效应:既带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所以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灵活转变观念,提升产业化的意识水平;确立思路,明确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找准产品,规范产业的操作流程;准确定位,找准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二是推动文化资源资本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精神,既是促进经济物品保值升值的人文动力,又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原动力。民俗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资本,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应该抓住机遇发挥其社会效应,整合其经济价值。
三是提高文化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的地域性、艺术性等特点明显而不可复制,特色成就竞争力。近年来,各地竞相把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视为现代产业化的天然资源,不懈余力进行开发和创新,运用各种方式挖掘其深厚底蕴,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又维系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和种族认同。这些都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三、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社会秩序与和谐
民族认同和社会团结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公平、正义、和谐等理念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被反复演绎、宣传已展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功能。
一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文化源泉和载体,信息承载丰富、教育教化有力,记忆传承深刻,数千年来承载和传承者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民族性格和心理密码,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提供无尽的营养元素。社会成员通过民俗的维系功能保持凝聚力、向心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冲击虽然强大,但民俗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在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方面价值明显,保持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民族独立性。
二是维护社会秩序,匡正社会风气。民俗文化包含着历代劳动人民生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当这种总结上升为一种习俗之后,便以传统道德为基础发挥着社会规范的普遍约束力。虽然它不似法律具有强制约束力,但作为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在维护当地社会秩序,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现代生活方面却有天然的优越性,比如其内蕴的道德律令,比如其零成本性等。
三是民俗文化具有教化民众的教育功能。譬如传统戏曲中蕴含和合精神,如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现代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著追求真善美强烈批判假恶丑的抑恶扬善精神;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忠贞不渝的诚信观念等,对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人际和谐、匡正社会正气都有巨大的作用。一些存在于民俗中的惯例已经成为藏而不露的社会规范,甚至可以作为法律的补充和立法的基础。
四是丰富农村生活,调节民众心理。基层民众是农村民俗文化的创造者,田间地头是其传播的舞台。所以即便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业已成为部分农村的常态,但互联网等媒介所传扬的一些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依然被许多农村人认为是与自己生活格格不入的“另类”。这些人依旧愿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民俗文化,通过自发性、简朴性的民俗活动来寻求情感的寄托和心理上的调节。
篇6
1、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传承性: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每一代的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和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5、丰富性: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篇7
关键词: 花卉文化 民俗文化传承 文化多样性
一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二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三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篇8
一、民俗文化及其内涵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现象。著名民俗学者钟敬文是这样解释“民俗”一词的:“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的内容繁杂广泛,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物质民俗、生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等。一个国家的文化由表层文化和本质文化两个层次组成。表层文化分布于浩瀚的古籍文献中,本质文化流传散播于民众生活中。其中,民俗文化即是本质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的价值。
1.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对教学具有辅助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俗风情描写的不在少数,如包含技艺民俗的《吆喝》《安塞腰鼓》《口技》,包含建筑民俗的《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包含服侍民俗的《陌上桑》等,包含岁时节日民俗的《社戏》《春酒》,包含礼仪民俗的《边城》《阿Q正传》《背影》等。这些民俗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时渗透民俗文化,利用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能缩短课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且一些文章作者本意已渗透很多民俗文化,如不了解,则很难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文章主旨。
2.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深化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民俗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正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比如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在每一位游子看来,不管身在何处,不论工作有多忙碌,不管路途多遥远,都要在除夕夜前赶回与亲人团聚。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乡土情结,根植于每位炎黄子孙心里,影响深远,不可磨灭。这种心理共识,在非常情况下能迅速释放其能量,凝聚人们的心理共识,汇聚成共同的情感意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学习体会这些民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生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一是熟识更多的语言文字。语言是民俗的载体,一些词汇直接陈述和反映民俗。“柳树”代表离别之意,松柏“寓意着不屈”,“牡丹”代表富贵,“鸳鸯”预示着美好的爱情等等。二能了解天文地理、礼节禁忌、立法岁时等知识。人教版教材编入的小说《边城》,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和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三、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1.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相关素质
对教师而言,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增强自身民俗文化的意识,认真研读领会传统文化专著,以自身的见解引导学生。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汉字,自发明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深刻含义。大量的汉字背后都有一段典故或神话,教师自身能不能解读,关系到民俗文化传承的质量。
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学习民俗文化的主要途径,教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课题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教材,对于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其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既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又了解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虽然民俗文化教育价值明显,但毕竟不是课堂授课的中心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备课,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运用的时候,考虑具体的授课内容、学生的学期情况等因素,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不可忽视。民俗文化是“活”的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学校可安排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是邀请民俗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民俗讲座;二是多组织策划具有当地特色民俗活动的节庆活动;三是举办民俗知识竞赛、话剧表演、作文竞赛、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等校园文化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更使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效益多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18-02 收稿日期:2012-02-15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对此反响热烈,民众以空前的热情、丰富的活动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人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日娱乐、禁忌习俗。
二、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原因与可行性分析
(一)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鲜活的民俗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能感受、体验到语言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对于民俗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正在消失。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洋快餐,看日本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民俗文化,甚至对祖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调查发现,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民俗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话语里,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导致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实施民俗文化教育的提供了可能。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未真正形成,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大都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有所侧重的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恰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用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课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
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古诗与文言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会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民俗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自然会得以传承。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三)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荐和引导 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是一座巨大的蕴涵着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广大中学生去摸索。然而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但每天若能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祖国经典著作推荐给学生,是对民俗文化弘扬的最好途径。
(四)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弘扬民俗文化。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五)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弘扬民俗文化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学生珍视真挚的友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学生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在教材中若涉及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教育。
(六)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弘扬民俗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民俗文化气氛,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篇10
【摘要】宿迁以独特的地理与人文形成了素朴的民俗文化,为立足服务地方的技能型高校美术,具有地域和资源等优势,把本土民俗文化整合到高校美术教育中正契合了双方协同发展的良机。本文将从民俗项目推进、开设民俗课程、民俗题材的美术创作、创新民俗文化课堂教学等方面阐述宿迁民俗文化在地方高校美术中的应用,旨在提升高校美术对本土民俗资源的运用领域与空间,构建地方与高校文化有机交融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高校美术;应用;教学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生活习俗文化的总称,它具有民间传承性和共识性,涵盖了生产劳动、节日习俗、民间艺术、民间文学、宗教等范畴,是艺术创作和情感动力的源泉,也称为民间文化。地处鲁南和苏北交界的江苏宿迁就是别具地域性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这里是项羽的故乡,在一代代人民坚韧精神的创造下积淀了淳朴的民风和民俗,使这块千年古土更具历史与文化底蕴。由于宿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俗特性,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有别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如淮红戏、大鼓、琴书等,更有繁荣的民俗活动,如民俗庙会、民俗节日、贴门神、舞狮子、踩高跷等,尤其民间艺术领域是本土民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传承和运用价值,如云渡桃雕、民间泥塑、沭阳烙画、民俗服饰等,为地方高校美术教学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宿迁民俗文化和地方高校美术
随着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宿迁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文化艺术冲击和掩盖,尤其是一些颇具历史价值的民间技艺正面临着传承人匮乏或流失的情况,尽管政府也倡导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但仍鲜有人真正参与进来。这种情态下,本土高校美术院系首具参与优势,如宿迁学院、宿迁高师等,它们的美术理论体系较成熟,又兼备地域便利、人才资源丰富、美术师生素质全面等优势特点,理应契合注重美术专业学生技能能力培养的良机,真正把有传承价值的相关技艺整合到高校的美术专业建设和教学中来。我们可以引进这些具有传承和应用价值的民俗艺术,积极地参与宿迁的民俗活动,为高校美术的多元化教学、技能实践、创作题材运用等提供一线资源,还可以在弘扬传统民俗经典的同时,把散落的民间技艺升级为具有独立理论和实践体系的专业课程,从而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
二、民俗文化在高校美术中应用
宿迁以其独特的人文生态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本土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是既往历史和改造未来的民族使命。以民间艺术为主体的民俗生活是地域人文形象的特征,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对高校美术的造型艺术、工艺技术、文化理念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参照和应用价值。如何让本土民俗文化艺术真正与地方高校美术产生有机交合,如何在应用中产生良性互动和各自价值的提升与体现,是我们不断思考与推动的课题。
(一)加强民俗项目推动力度
民俗文化的类群很多,要过滤出适合高校美术教育运用和发展的门类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系统的调研、分析、归纳,高校美术职能部门是主动方,要有政策导向、项目资金支持、人才资源分工、项目研讨、实践总结等环节,这就需要官方的支持和推动,以保障宿迁民俗课程进入大学课堂。以目前状况看,尽管宿迁的民俗文化艺术有声有色地进行着,但偏向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普遍应用的代表性项目,如云渡桃雕工艺、传统绘画等。另外,高校美术还未真正从传统的理论模式为主的教学思路中跳出来,这就约束了双边的发展。因此,在高校职能部门推动的同时,要增强教师对本土民俗的了解,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认识,提高民俗文化的纵向传递和空间扩布的力度,为传承民俗文化、完善美术教学体系和多元化知识结构打下基础。
(二)开设民俗艺术课程
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和运用是一门具有现实性实践意义的课程,是关乎民族文化能否较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把民俗艺术的相关课程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提高文化责任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我们可以开设“宿迁民艺概论”(包括宿迁民俗文化艺术概述、民间艺术门类、代表艺人、代表作品、作品赏析等内容)、“民间艺术实践”(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并把传统的教育实践课程转换为民间艺术实地实践,师生共同参与,民间艺人亲授技艺,以此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民间工艺美术”(了解宿迁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理论、实践、考察环节)等课程,还可以开设选修课程。因为民俗艺术课程与我们传统美术课程都有知识的关联和交叉,但民俗艺术的低调和世俗性往往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是民俗艺术主要流行民间的重要因素。其实,民俗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知识,是最具生活性和人文情感的艺术形态,开设民俗艺术课程可以让我们回归现实,并立足于高校美术的视角对传统的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和延伸,从而实现美术课程模块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体系的完善。
(三)民俗题材的美术创作
列宾曾说:“只有在自己土壤中成长的艺术才能得到透彻和充分的理解。”历经千年积淀的宿迁民俗是地域性文化的经典,与现实生活和民众精神紧密相连,我们理应立足和挖掘人们喜闻乐见的本土民俗文化资源,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应用于美术创作中。像宿迁的民间传统节日、庙会、礼仪、历史传说、地方戏曲等均可以作为我们美术创作的题材,其传统图案符号和样式都蕴含着美术造型、透视、色彩、语言、形式等元素,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视觉审美体验,还能激发我们的艺术创造力,这是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性魅力所在。在本人指导的美术生毕业创作中,我鼓励学生创作有关宿迁民俗文化和艺术题材的油画作品,如宿迁的古建(乾隆行官、项王故里等)、民俗活动(赶庙会、踩高跷、舞狮子等),还有借鉴民间泥塑和沭阳烙画的绘画元素等。在实地考察和调研中,这些饱含地方风情的民俗文化为我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传统的图形和色彩来表达我们对宿迁民俗文化的质朴情感,作品的语言和形式更有情趣和内涵,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四)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传统向现代、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我们应该大胆改革传统的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让民间艺术和艺人进入课堂教学,这种做法在一些职业技能教育类院校的设计领域有所尝试,但高校美术教育中未加推行。我们普遍的观念是民间文化和艺术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不能应用于专业教学,这显然是一种偏见。例如,宿迁的非遗项目“云渡桃雕”、“沭阳烙画”、“民间泥塑”、“麦秆画”等都有传承艺人和作品,也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如果将这些民间技艺变成课程教学,让专业教师在理论上予以阐释,让民间艺人进行技艺流程示范,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无论它作为独立课程引入,还是以相关学科的融人性教学,都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本人了解和拜访了云守阳、汤征、郝钧等民间艺术大师,亲睹了一些作品和技艺流程,并与之探讨民艺课程化的问题,达成了艺术交流合作的意向,为双边融入铺设了基础,对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的协同发展意义深远。
三、结语
宿迁以其独特的地理与人文形成了素朴的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和技艺与地方高校美术对接,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必然,对文化的传承和高校美术教育特色化体系构建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合理运用本土民俗文化资源,以多元化形式引入教学和学习,在感受地方文化亲和力的同时,既能增进美术专业学生对宿迁民俗文化的感识,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更能提高我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注释:
科研项目:本文系宿迁市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宿迁民俗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研究”的成果;宿迁学院教改课题“美术专业技能应用型特色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