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总结

篇1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你都了解多少关于春节的文化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汇总”,欢迎阅读与借鉴!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1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2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3餐桌礼仪

要点一:好吃的东西别独享

大人一般都比较惯孩子:孩子爱吃的东西会有意让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场的话就要教育孩子讲究礼貌。吃饭之前要跟孩子讲好:“好东西大家都喜欢,所以饭桌上有好东西,你不要自己一个人吃光,要留点给别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没人喜欢的。”

要点二:用餐卫生要注意

有的孩子吃饭喜欢挑来拣去,家长们要记得和孩子说:“吃饭时,我们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准哪块就夹,不要翻来覆去,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带汤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衣服,人家会说你是不讲卫生的孩子。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说请大家慢用。”

待客礼仪

要点一:对待客人要亲切

当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进屋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

要点二:大人讲话莫插嘴

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4正月初五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春节美食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5春节的意义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

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篇2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而语文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中去,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的渗透,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2.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减缓社会现代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当代学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出现,可以将其中良性的理念传输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制约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因素

实现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育之间的融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克服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讲,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传统文化社会氛围不理想,全民传统文化素养不高,难以为高中生传统文化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2.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高,不懂得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的融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不高,也难以有效的促进两者的相互融合。

3.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单一,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改善,这也是造成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的实现途径

如果上述提到的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育融合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给予高中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从如下的角度入手:

1.将传统文化纳入到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中。针对于目前高中教师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现状,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便将传统文化纳入到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中去:(1)结合高中语文教育的目的和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出符合高中语文教育精神的传统文化素材,在此基础上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2)合理安排不同传统文化的比重,将符合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念的传统文化精华展现出来,使得学生从古文化的层次去理解现阶段的核心价值观。(3)积极健全图书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为教师开展更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打下基础,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环境。

2.积极开展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高中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实现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合到语文课堂中去。具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种形式:(1)举办某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邀请语文教师和学生参与进去,以朗诵古诗词的方式开展,使得更多的高中生参与进去,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2)在校园内部开展大型的传统文化为话题的写作比赛,邀请学生参与这样的比赛,学生可以在参与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强化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得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断提升。(3)积极利用高中校园网,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在网络环境上构建虚拟的传统文化讲坛,以便发挥传统文化在营造健康校园网方面的作用。

3.注重营造良好的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环境。良好的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只有这样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才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有意义的。具体来讲,需要做好如下的工作:

(1)高中可以借助家长会,传统文化活动实践的方式,向家长宣传高中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得其意识到家庭成员应该如何去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形成合力。

(2)强化高中语文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的培训,使得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升,以便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这也是促进两者相互融合的环境因素之一。

(3)高度重视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将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内容中去,使得高中学生处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中。

篇3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现如今数字化的网络多媒体时代,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运用、新思想不断发展与丰富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纵观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地铁还是街道等建筑,艺术设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艺术设计包含着设计者的思想和创意,是艺术累积和创新思考的结合成果,所以,如需要传统文化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则需要将传统文化植入设计者的内心。设计者应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中民族的、的、美学的、风俗习惯的一些生活元素再结合现代的、前卫的、科技的技术加以合理的分解、重构、加工、再创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精神内涵,从而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灵魂、生命力和中国特色。同时,在现代设计中,结合传统文化也是融古通今,人性关怀的一种方式,是实现多文化并存,人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实现。基于以上种种因素,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以下是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如下:

1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乃民族之根本,如果文化断绝,则民族会名存实亡。在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存在的断层较大。例如,我国目前的老一代,虽然有不少老者掌握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掌握着传统文化精华的老一代逐渐稀少;我国的中年一代目前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地位,但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遭遇了我国文化缺失的那段时期,虽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地了解,但是缺乏全面且清晰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但他们自出生时期,就已经处于文化断层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存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或者存在严重的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传统文化应渗透教育的方方面面。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1高校学生的设计理念需增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是经过考前的突击学习才被录取的,因此考生在进高校前可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设计训练,导致目前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对设计缺乏概念。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课中,大多数都是使用绘画理念来引导学生设计,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时大多只能想到素描以及笔触等概念,整个思想被绘画观念限制住。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道教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也显示了时代的特色。尽管“设计”的概念传人中国的时间并非长久,但中国古代文化曾领先于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可起到增强学生设计理念的作用,能给予学生启示。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2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累积不足

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由于艺术中大部分的学习课程都是西方艺术教学,中国传统艺术教学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导致不能领会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导致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年轻的高校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认识程度不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了解也不足够。因此,无法给予学生有关传统文化较好的教学指导。一般意义上来讲,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如中国的艺术设计者设计出世界水平的优秀作品,那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中国的艺术设计者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内心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设计、审美观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了解我国民俗文化、传统艺术风格以及美学知识文化等。

2.3高校学生的设计水平还需提高

现如今,我国大多高校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都较为被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在对艺术设计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别人的艺术作品进行模仿甚至抄袭,以至于缺乏创新性。学生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作品并深入理解,将其吸收后成为自己的艺术累积,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设计作品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艺术作品含有的文化审美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创造性,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并加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感。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设计区别;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素材,作为其文化累积;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富含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3.1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1)多媒体应用。如今,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随之变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学习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可向学生展示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图形、文字等;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所展示的图形内涵与一些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给予学生启迪。例如,使用富有寓意的荷花根据其古诗词中所描述的特性,结合现代社会情况,设计出响应“反腐倡廉”的海报;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图形或者符号角度人手,为学生们讲解其构图的含义和基础,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创造出富有深度和寓意的符号或构图设计,并写出相关说明作为作业。

(2)实景教学。当学生和教师外出采风时,教师可以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如古代的房屋建筑的色彩和建筑特点以及其相关图形的寓意,使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3)切入传统文化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所见到的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并总结出作品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可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或毕业设计作品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

3.2传统文化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教学

想要整体提高中国设计水平,仅仅模仿是不足够的,这需要设计师在借鉴别人艺术设计成果的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艺术设计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和竞争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

(1)在教学过程中先入为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些代表作,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组织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思考,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可以主要分为: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鲜明的一些代表作品;详细介绍代表作的历史背景、地位、内涵等;鼓励学生按照某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图形或者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针对学生的创意,可给予学生评述,让学生对创作的把握程度进行评估;教师在教导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构成规律,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以及了解传统文化元素适合表现的相关题材。

(2)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设计理念时代性。现代设计所注重的性质和形式的主次关系以及设计者的个性,在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使其学会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所结合的成果作品必须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要求学生关注类似作品,如流行文化中的传统因素;让学生留心观察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市场效应;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情况下,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组或改造。启发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和思考。

3.3丰富教学方式

设计教育应注重教学和研究以及实践,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改变教学思维观念的情况下,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更加了解。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教师给予其改进意见;教师提出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让学生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思想互相探讨。最后,老师对所有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

(2)课题形式。课题形式教学具体方法为:教师设计课程的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等,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对其进行创意思考;教师设计一个课题,然后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对其进行创意思考。课题形式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发挥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让学生自由的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拓展创造思维空间。

篇4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深入落实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学校经研究决定重点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信”、“礼”、“孝”、“廉”五方面内容,我校于2016年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教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政工处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学习践行活动

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018年4月我校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让学生观看英烈的先进事迹,了解英烈的过去,给孩子讲解有关清明节的知识,了解传统文化。

2018年5月由政工处组织学生进行母亲节孝亲活动。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孝敬自己的母亲,例如:跟母亲说句真心话,给妈妈洗一次脚,帮助妈妈做一次家务,给妈妈捶捶背等等。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家长的辛苦,增进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并且也教育孩子不要仅仅在母亲节这样做,每天都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尽孝。

2018年6月我校政工处组织全校各班进行端午节活动。学生们在各位班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自己动手包了种子。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文化,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也品尝到了自己劳动的甜蜜。

政工处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对全校学生提出了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政工处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篇5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经研究决定重点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信”、“礼”、“孝”、“廉”五方面内容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教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汤国柱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教务处和团委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学习践行活动。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论语》的学习、践行活动

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团委统筹安排,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论语》的背诵活动。学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达到人人会背。2020年9月份举行了全校的《论语》背诵大赛,抽查的学生背诵流利,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重阳节学生进行了《论语》的践行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沏茶”等践行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行孝的美德。2020年11月份要求各班召开了《论语》诵读班会,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每天早自习班主任安排学生进行20分钟的诵读经典活动;每周开设一节诵读课(班主任自行安排);每月安排一次诵读为主题的班会(团委统筹安排),通过这样系列的诵读活动,让学生们在诵读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优秀品质。

除此之外,2020年10月学校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主会场的直播,进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讲座,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从而树立好好学习的志向。

10月20日,我校召开了第十三届文艺活动。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展出了绘画、硬软笔书法、剪纸等优秀作品,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展示了学生的特长,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品德课堂;历史人物;经典故事;古典诗词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590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中积累的知识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不仅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将经典的典故、传奇的人物穿插、渗透进去,对提高学生素养,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引用历史人物,导入新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们或聪明睿智,或刚正不阿,或忠贞不贰,或行侠仗义……以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对国家的突出贡献和高贵的品格给人以启迪、鼓励和震撼。站在思想品德W科的角度,审视不同的历史人物,将他们的品质与课堂中的知识点相联系,用于课堂导入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这节课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投影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阕,在学生齐读后,让他们思考,词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的是赤壁之战中的哪个历史人物。在学生思考的同时,笔者播放出电视剧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片段,提问:1.影片中周瑜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情绪?2.这种情绪带给周瑜的是什么后果?3.周瑜虽文武双全,但最后吐血身亡,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笔者则水到渠成地在黑板上板书,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运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趣味性强、学生参与率高、教学效果明显。

二、善用经典故事,突破难点

传统历史故事,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耐人寻味的哲理为人们所喜爱。思想品德教师若能根据教学需要,广泛收集历史故事并予以精选,再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巧妙地化解教学难点,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记得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时,笔者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学生复习《三字经》,在学生大声朗读以后,提出疑问: “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给谁温席?听到笔者的提问,学生议论纷纷,欲言又止。笔者看时机成熟,就以图片配以文字解释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这一感人的历史故事:黄香,东汉江夏人,九岁丧母,但能懂得孝道。每当夏天到来时,能够用扇子将父亲睡觉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让父亲睡得舒服、安稳;冬天到来时,能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子,再请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不仅懂得孝道,学习也非常刻苦勤奋,远在京师,就被人传诵“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当学生还沉浸在这一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时,笔者顺势提问:同学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正值青春期的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产生了误解和矛盾,会如何理性地看待和处理呢?如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你们怎样做才是懂得孝道呢?

1.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当妈妈唠叨时,我应该……

2.某次考试后,成绩不理想,而妈妈又特别重视,我应该……

3.妈妈想把外公和外婆接过来住,爸爸却不太乐意,我应该……

学生议论纷纷,交换各自不同的看法,而笔者却以《孝经》中的名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来做总结。孝敬父母,就要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发自内心。当然,孝敬父母,也不能盲从、盲孝,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给予报答。

三、巧用古典诗词,总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它语言简练精当、内容丰富、韵律优美、寓意含蓄、节奏明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的瑰宝。对古典诗词进行筛选、分类,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思想品德课堂的总结上,可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号召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时,笔者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总结课堂的。首先笔者通过语言过渡:今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质朴、真诚、催人泪下的情感――亲情,接下来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重温《弟子规》中的“入则孝”。随着音乐声起,字幕逐步显现,学生齐声朗读: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篇7

一、了解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古诗词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这些课程的内容,还应为学生延伸教学内容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文化的底蕴。教师在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时,可以: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情境。其次,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然后,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做好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例如,在教室、学校走廊张贴名言警句和书画作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然后,教师在讲到文言文或是古诗词时,如:教师在讲到《江南好》这首诗时,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和文化因子,将与这首诗相关的文化深入到语文课堂。并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从古诗的注释、引语、古诗诗句、课文插图等入手,为学生引用相关的典故,讲解江南的美景以及诗人创作时的背景。加深学生的理解,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做一个课外的延伸,如: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介绍一下诗人的其他作品,或介绍江南的美景,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汲取文化营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华,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拓展课外的经典文化,让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然后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化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2.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3.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4.重视课外文化阅读。

例如,在低年级经典文化的衔接与传承中,教师可以从汉字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高年级经典文化的衔接与传承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如:让学生了解诗文背后的民俗文化、名家荟萃中的传统文化精神,课文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寓言故事中隐藏着民俗文化的精髓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并从文化的学习中有所启发。然后,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课文的文化背景、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知道课文的写作背景,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外,教师应倡导学生多阅读课外经典文化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开展延伸活动

教育离不开实践,因此,在小学经典文化的衔接与传承中,教师应围绕中华优秀的魍澄幕,为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在开展延伸活动中,教师可以:1.让学生多读经典文化阅读。2.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3.让学生搜集经典文化背景知识。4.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早读古诗词、文言文等经典文化,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搜集积累自己阅读的经典文化的背景知识,既巩固教材知识又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另外,教师可以在各种节日开展节日庆祝活动,请学生们查阅资料讲一讲节日的根源与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最后,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为学生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如:朗诵比赛、背诵比赛、书法竞赛等,并设置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积累。

四、总结

篇8

【关键词】 室内设计;传统文化;现代功能

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史中国民族的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但有些传统文化越来越面临着一些现念的的冲击,在室内设计中,只有更好的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协调在一起,才可以使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之间维持平衡,更好的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才能很好的把传统文化保留下来,让后世的人所接受。

1.传统文化和建筑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

现在古代建筑做顶级酒店,很多古代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失去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很多人讨论是否应该拆除,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样对传统文化是一种伤害,渐渐的会失去这些传统的东西,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平衡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上海国子监Spa酒店,现代中式风格的奢华酒店,呈现了古典中华文化的现代融合,在保留其历史风貌的同时,加入旅客需要的便捷设施及时尚元素;设计师们参考大量旧照片及文献记载,精细还原楼内原本装饰的西西里大理石柱及彩绘玻璃等室内细节;了解时下高端旅行者的需要配备各种豪华设施,设计任务贯穿两座大楼涵盖所有客房、四家餐厅、两个酒吧、西点房、大堂吧、多个宴会厅、游泳池、健身中心及水疗房。这个古建筑的印迹与记忆将以特殊的方式被组织到现代生活之中,即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的特色和传统文化,拥有了现代的功能,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为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的完美结合。

2.对传统文化形式的借鉴

中国古典家具大多数都是实木的家具,大多数都带有一些中国传统技术的雕刻,图案十分的精美,但是全部都是实木和雕刻的往往让人坐起来很难受很不舒适;图案的很多棱角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缺少了人性化的东西,,没有现在设计中对人体工程学的重视。顺德三有公司,三有家具有限公司具有传统风格的现代家具,它以中国优秀传统明式家具为蓝本,巧妙地把中国特色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保留下中国的传统,同时又与现代中国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相协调,在造型上吸取了明带时期家具的造型元素和文化符号,又大胆吸收了西方现代家具的人体工学和尺度,在保持明式家具幽雅清秀的艺术效果的同时,又有现代国际家具的简约风格,将中国的审美情趣与西方的艺术品位融为一体,很好的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结合,让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维护了二者之间的平衡,又可以为人提供舒适的生活品质,可谓是一举俩的啊。中国先民在审美上表现为含蓄性、完整性。在室内的空间划分上表现为虚虚实实,分分合台,既隔又通。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就是对内开敞,对外封闭,各厅、堂、廊、室等都是既隔又通。再就是在空间形式上大多完整无缺,空间划分起程转合,有制有序,既完整又含蓄

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导入现代室内设计之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进行现代室内设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以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设计吸收其有益的设计形式改变其中不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部分。在布局上打破其中规中矩的对称形式,在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色彩上在以前的朴素稳重的色彩基础上增加高纯度的色彩形成对比给居室活泼的生气:材质上在自然材料的基础之上增加现代科技带来的新材料。如使用玻璃、不锈钢、陶瓷等材料与自然材料形成对比,既丰富了室内装饰的材料有在现代中不失中国传统的风格特色。

现代的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形式的借鉴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形式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按现代人的审美观对传统形式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室内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富有时代特色。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符合现代室内设计所表达的主题,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使现代室内设计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和民族性。借以传统的形式传达出鲜明的文化意义和现代审美特征。

总结: 室内设计只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应当注重承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国独有的文化思想精髓,并且运用现代抽象的设计形式来展现中国室内设计的现代性和思辨性,融合传统文化精神,并用纯粹抽象的现代设计观念和语言形成现代与传统结合的中国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创造只属于中国风格的原创性的现代室内设计当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很好的平衡起来,往往可以更好的保留传统文化,又能使之符合现代功能,为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需求。

参考文献

篇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写作。

2019年2月,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拱手礼”引发质疑。文史专家陈洪认为,雕塑施礼方式有误,拱手礼从揖礼演化而来,行礼时应右手成拳,左手在上,表示压住了具有攻击性的右手来表达善意。

2019年2月,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让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一目了然。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丰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应该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使命神圣,任重而道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该命题与新时代主题共振,视角宏大,能充分发挥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又贴近实际,综合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作文题由两段材料构成,谈的都是当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一段材料是反面事例。四川乐山的雕塑“拱手礼”引发质疑,根据文史专家陈洪的说法,可知雕塑的施礼方式是错误的,可以看出是设计方忽视了对拱手礼的考证。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第二段材料是正面事例。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一是因为有神秘的甲骨文、亲民的设计、直观的动物形象、时尚的网络用语,又有图案与意义的完美结合;二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甲骨文表情包借助手机成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网络资源。

本题写作的具体任务是“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写作时应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归纳材料提供的写作方向,并联系当下弘扬传统文化的实际,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参考立意】

认真学习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创新改良,永葆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点,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接地气聚人气;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佳作赏析】:在传承中坚守传统文化精髓

甲骨文手机表情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而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错误的“拱手礼”引发质疑。正反对比的事例发人深思。创新传承方式值得肯定,但文化精髓不容亵渎。在传承中坚守传统文化精髓,我们责无旁贷。

坚守传统文化精髓,可以让传统文化根脉永存。有人恶搞传统文化,也有人为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声疾呼,身体力行,无私奉献。樊锦诗用四十余年的坚守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从北大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她进入大漠深处,喝咸水、点油灯、住土屋、睡土炕,用生命守护敦煌,只愿保住中华文化根脉。为了坚守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樊锦诗锐意创新,构建“数字敦煌”,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坚守传统文化精髓,可以让传统文化遍地开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批有内涵、高品质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让传统文化火了起来。从分享知识和智慧的《百家讲坛》,到探寻文字、诗词之美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以人生感悟传递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些电视文化精品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坚守传统文化精髓的好节目于润物无声中成风化人,展现了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赢得了观众的口碑,也让传统文化一时间受到关注。

然而,在傳统文化的传承中也有令人担忧的事。有人知识匮乏,又缺少考证精神,不辨真伪,错误传递传统文化精髓;有人急功近利,断章取义,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化、商业化、庸俗化解读;也有人戏说历史,恶搞经典,丑化英雄,以讹传讹,亵渎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中坚守文化精髓,要多读书,汲取营养。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我们要敬畏经典,潜心研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涵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底蕴,让优秀传统文化泽被后世。

在传承中坚守文化精髓,还要善辨别,慧眼识金。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传承不是为了守旧,创新也不是为了*,我们要坚持去伪存真留精髓,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篇10

关键词:主体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自主学习――强化能动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承担者,自主学习较之被动学习,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多下功夫。首先,自主学习的内容往往是老师有意给学生留下的、待其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去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主动学习。

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节,可以采用如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首先,播放歌曲《我想去桂林》,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给学生列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和策略。

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最后,学生互评自学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和课程内容进行总结,表扬学生在学习中的出色之处,指出不足之处,以期下次改进。

二、合作学习――增进参与性

合作学习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互通有无、讨论合作的平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师可以按学生意愿分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一节,可以采用如下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本节课以“成就创业梦”为主线,让学生尝试着成立公司、经营公司、理性对待公司发展。

合作过程:成就创业梦――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第一步:创业之始,成立公司

(1)我们准备成立的公司名称:

(2)我们的主要生产、经营项目:

(3)从公司的类型来看,这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4)我们公司的组织机构:

目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和收集资料,了解公司的类型及成立不同类型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然后,教师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提示和落实知识要点。

第二步: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努力经营

(1)我们小组确定的学习对象:

学习成果:对自己公司经营有怎样的启示作用?

(2)我们小组确定的反思对象:

反思成果:对自己的公司经营有怎样的警惕作用?

(3)我们准备从以下方面来抓经营、促成功:

目的:鼓励学生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思考公司经营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

第三步:畅想未来,理性对待发展

(1)按上述方案经营管理下来,我们的公司发展前景:

如果此时某股东提出建议:兼并某个相关行业的劣势企业;某股东提出建议:收购某个相关行业的小企业。身为董事长的你将作何决策?

(2)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假如你的公司连续亏损,甚至扭亏无望,你能不能接受被兼并或者宣布企业破产?为什么?

最后,各小组代表表达本小组的观点。

师生总结: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进行课堂评价,评选出优秀创业小组。

在此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在热烈、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很好的展示。

三、探究学习――激发创造性

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搞好探究学习,首先要设置好问题。其次,教师的指导和参与研究是为了帮助学生摆正方向,师生、生生合作引发思想碰撞。最后,及时整理成果,汇集精华,形成探究报告。

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节,可以采用如下探究学习的方式。

首先,设置问题:(1)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哪些形式?具有哪些特点?(2)如何理解“文化侵略说”“文化交流说”和“文化继承说”?(3)我们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4)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其次,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最后,整理成果,形成报告。

在以上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懂得了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认识到毕竟时代不同了,时代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同时还要创新,才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葆青春和活力。

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立足于学生是主体,贴近生活,进行主体性培养,就能焕发思想政治课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