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风险管理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07-07 17:3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风险管理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风险管理的定义

篇1

1. FIDIC合同条款中D-B模式与EPC模式风险分担的差异

1.1 在FIDIC合同条款中,阐述D-B模式的是黄皮书《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Plant and Design-Build),阐述EPC模式的是银皮书《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s)。该两种模式大致相近,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承发包双方风险分担的方式不同。按17.3款的规定,雇主在D-B模式中比在EPC模式中多承担的风险为:

1.1.1 雇主使用或占用永久工程之任何部分,除非合同可能如此规定;

1.1.2 由雇主人员或雇主对其负责的其他人员提供的工程任何部分的设计(如果有);

1.1.3 不可预见的,或不能合理预期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已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的任何自然力的作用。

1.2 正是因为承发包双方承担的风险不一样,FIDIC建议,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应采用D-B模式,不采用EPC模式:

1.2.1 如果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料,以仔细研究和核查雇主要求,或进行他们的设计、风险评估和估算;

1.2.2 如果建设内容涉及相当数量的地下工程,或投标人未能调查的区域内的工程;

1.2.3 如果雇主要严密监督或控制承包商的工作,或要审核大部分施工图纸;

1.2.4 如果每次期中付款的款额要经职员或其他中间人确定。

1.3 另说明,D-B模式中雇主的风险与我们熟悉的FIDIC红皮书《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是一样的。在此,如果仅从承发包双方承担的风险看,D-B模式更靠近C模式(施工承包)。

1.4 从本文1.1.3可以看出,FIDIC最主要的划分风险的原则(承包商承担风险的范围以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能否合理预见为限)在EPC模式中失效。进一步,结合银皮书中的4.12款和5.2款看,实际上,EPC模式要求承包商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负责,并承担由此而引起的风险。

2.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界定

2.1 指导意见对工程总承包的界定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该概念界定存在如下问题:

2.1.1 以工程总承包企业界定工程总承包,难免有概念循环之嫌。

2.1.2 全过程承包自然是工程总承包,若干阶段的承包就未必如此,比如,只承包勘察或设计或采购任务就很难被认定为总承包。

2.2 与总承包概念相对的是分承包。实际上,与FIDIC的银皮书、黄皮书和红皮书相对应的承包都是总承包,三者的共同点是承包方承包了施工。

2.3 建设项目展开的阶段一般为:计划、设计、施工、运转。(此处的计划主要指可行性研究,不包括勘察设计。)从此阶段划分看:

2.3.1 EPC模式承包的阶段包括计划、设计、施工;

2.3.2 D-B模式承包的阶段包括设计、施工;

2.3.3 本文1.3中的C模式(施工承包)仅包括施工。

2.4 应说明,总承包概念容易引起的误解是人们喜欢将之等同于建设全过程承包,指导意见亦未能完全避免该误解。若立足于建设全过程,则唯有EPC模式可堪称总承包;若立足于项目的全过程,即考虑2.3中项目的运转,则可能只有BOT及其派生模式可堪称总承包。

2.5 因此,工程总承包的概念宜界定为:承包方受业主委托,按合同约定对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之全过程或至少包括施工的若干阶段的承包。除此之外的其他承包可称为阶段或分项承包,但按承包的应有之义,只承担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任务不应属于专项承包。

2.6 与2.5相应,工程总承包企业可界定为:具备相应资质,能对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之全过程或至少包括施工的若干阶段进行承包的企业。

2.7 2.5中对工程总承包的界定与指导意见有所不同,按指导意见,不包含施工的承包,比如设计-采购(E-P),也属于工程总承包之列。但是,这种不同不应该影响到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界定(请参见本文4.2.2)。

3.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界定

3.1 指导意见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界定为:“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该概念界定存在的问题如下:

3.1.1 与2.1.1相似的问题;

3.1.2 “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并不能与指导意见对总承包的界定区别开来,比如,承担项目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任务(指导意见中的项目管理承包PMC),到底是工程项目管理还是总承包?

3.2 在指导意见中,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应是相对的,即工程项目管理总是在代表业主对工程总承包(指导意见中的总承包)进行管理。如果我们不这样理解,按指导意见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界定,则工程项目管理完全可以回到业主自营的时代。另外,指导意见已明确同一企业或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两企业不可同时承担一个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总承包,-这即说明,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之所以相对,是要力求二者互补。

3.3 明确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系相对互补的关系,则按本文2.5的界定,不论是工程总承包或是专项承包,都可需要项目管理的介入。但是,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则可能构成例外,即,对于包括可行性研究的EPC模式,需项目管理的介入,应不会有过多的质疑,但对于只承担可行性研究的项目管理服务,是否需要另一项目管理企业介入项目管理,则是值得质疑的。

3.4 考虑到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受托方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按指导意见的陈述),而控制和管理最原初的依据即是可行性研究,因此,0对只承担可行性研究的项目管理服务,应不需要另一项目管理企业介入项目管理。-FIDIC在本文1.2.3中的建议也即是此理。

3.5 有鉴于此,工程项目管理宜界定为:受托方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或专项承包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3.6 与3.5相应,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可界定为:具备相应资质,可对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或专项承包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包括承担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做作为可行性研究之必要结果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的企业。

4. 二企业的比较及市场培育

4.1 对比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4.1.1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力求一种相对互补的关系;

4.1.2 工程总承包以施工为主导,工程项目管理以可行性研究为主导;

4.1.3 在总承包EPC模式中,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在可行性研究方面可能会有所融合(后者对前者更多的是参与而非管理)。

4.2 4.1中的分析不是绝对的,但是,对于目的是要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而言,以此界分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是适当的。理由如下:

4.2.1 不具备施工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与不具备可行性研究能力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一样,都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4.2.2 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上,可能只侧重一二方面任务的承揽,比如,工程总承包企业可能只进行设计-采购(E-P)承包,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可能也只承担设计和采购管理,但具体的承揽任务的方式不应该影响两企业的界定。在指导意见中,之所以会出现2.1.1和3.1.1中的循环,也是出于此种意识。

4.3 以我国目前的现状看,在项目的诸阶段-计划、设计、施工、运转-中,设计与施工都有实力较雄厚的企业来完成,但计划与运转环节则相对乏力。因此,

4.3.1 加强企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能力几乎既是行业界所期,也是指导意见的一个侧重。在指导意见中,无论是项目管理服务(PM),还是项目管理承包(PMC),可行性研究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指导意见将EPC模式作为工程总承包的第一推荐,也无非是要强调可行性研究。人们易于将工程总承包等同于项目的全过程承包,更像是出于这种行业期待。但是,

4.3.2 以目前的情况,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以加强企业的可行性研究能力为重点,应无可非议,但不宜急于以行政的力量将EPC模式作为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重点,因为这里不仅涉及到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同时,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可行性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与EPC模式相适应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得以诞生的前奏。

4.3.3 涉及项目运转环节的总承包,比如BOT,只是在EPC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融资问题(FIDIC出版其银皮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适用于BOT项目或类似投资模式下的设计采购施工合同),可与EPC模式的总承包一并考虑,并可以此藉市场需要来促进与EPC模式相适应的总承包企业的发展。

4.4 鉴于4.3的分析,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培育发展适应D-B模式的总承包为宜,这可以通过勘察设计企业或施工企业的改造和重组,或通过二者的结合,得以便捷地实现。-在这一点上,指导意见是十分中肯的。但是,指导意见同时鼓励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发展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应的能力,还需注意两点:

4.4.1 按指导意见,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承接业务的最大范围是项目管理承包(PMC),因此,即便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它们也更愿意承包设计或施工任务本身。另外,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也不能界承包失败之后再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因为一般而言,后者发生在前者之前。

4.4.2 以4.3.2的分析,如果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还没有发展成为与EPC模式相适应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则其在能否发展具备可行性研究能力方面可能会受到局限。如此,按4.2.1的分析,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必然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4.5 因此,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宜通过建筑业中的中介机构,比如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经整合而完成。但值得强调的是,在此整合过程中吸收建筑师的加入应系十分必要。

4.6 应说明,指导意见的目的之一,是意欲通过建筑行业结构的调整,以使其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从FIDIC合同条款中D-B模式与EPC模式风险分担的差异入手,分析界定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目的就是要廓清二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但是,一种企业能否发展,还需具备制度层面上的发展空间。以本文对二企业的分析界定,届制度空间充分时,二者之间的相对互补关系即可组合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各种工程管理和承包模式。

「参考文献

篇2

Abstract: I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risk management and presents that the risk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project risk with the proposal of preventive measure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source of project risk, the nature and occurrence, and strengthen risk awareness for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防范措施

Key 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s; risk management; risk assessment;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028-01

1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

关于风险的定义有许多种,但是最基本的表达则是: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结果之间的差异。差异愈大则风险愈大。这个定义强调了结果的差异,而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则强调:不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他们认为风险既是不期望发生事件的客观不确定性。还有一些项目风险管理专家对项目定义为:项目风险是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聚合。

关于风险管理的定义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①风险管理是为了在意外损害发生以后,恢复财务上的稳定性、营业上的活力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方法。②风险管理是对威胁项目目标实现的一切因素予以确认、评价和经济控制的方法。

2工程项目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风险既然是无处不在的,对建设工程项目来讲,其存在风险也是必然的。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可能遭遇的风险,可将其定义为: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包括工程项目风险率和工程项目风险量两个指标。

工程项目风险的特性:①风险的多样性。在一个项目中有许多种类的风险存在,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自然风险、合同风险和合作者风险等。这些风险之间有复杂的内在联系。②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均存在风险。风险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均存在,而不仅仅发生在实施阶段。在目标设计可能存在构思的错误,重要边界条件的遗漏,目标优化的错误;可行性研究中可能有方案的失误,调查不完全,市场分许错误;技术设计中存在专业不协调,地质不确定,图纸和规范错误;施工中物价上涨,实施方案不完备,资金缺乏,气候条件变化;运行中市场变化,产品不受欢迎,运行达不到设计能力,操作失误等。③风险将影响工程项目全局。风险的影响常常不是局部的、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方面。而是全局性的。例如反常的气候条件造成工程的停滞,则会影响整个后期计划,影响所有参加者的工作。它不仅会造成工期的延长,而且会造成费用的增加,造成对工程质量的危害。即使局部的风险也会随着项目的发展,其影响会逐渐扩大。④风险有一定的规律性。工程项目的环境变化、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风险的发生和影响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可以进行预测的。重要的是人们要有风险意识,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

3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管理活动,只有目的明确,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从属于项目的总目标,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将其量化,进行分析和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措施,以避免项目风险的发生;或在风险发生后,使其损失量减低到最低的限度。

项目风险的目标:①使项目获得成功;②为项目实施创造安全的环境;③降低工程费用使项目投资不突破限度;④保证项目按计划有节拍地施工、使项目实施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⑤减少环境内部对节拍的干扰;⑥使项目保证质量;⑦使竣工项目的效益稳定。

总而言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的一种主要控制手段,它的最重要目标是使项目的三大目标-投资、成本、质量工期得到控制。这种主动控制与传统的:偏差-纠偏-再偏差-再纠偏这种被动的控制方式不同。风险管理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体现在通过主动寻找、辨识干扰因素并以于分析,事先采用风险处理措施进行项目的主动控制。这种主动的控制对于工程项目中遭遇的风险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避免和减少项目的损失。

险的防范与管理

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应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对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的方法应视风险的性质、承包商的地位和状态、外部环境的制约来决定。针对不同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防范和管理措施。常用的有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和利用风险。

4.1 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指承包商设法远离风险、躲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的行为和环境,从而达到避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种:①拒绝承担风险。承包商拒绝承担风险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a.对某些存在致命的工程拒绝投标;b.利用合同保护自己,不接受应该由业主承担的风险;c.不接受势力差、信誉不佳的分包商和设备供应商,即使是业主或有实权的其他人的推荐;d.不委托道德水平底下或其他综合素质不高的中介组织或个人。②承担小风险躲避大风险,为回避某种风险需要以承担另外的风险为代价。如投标报价中加上一笔不可预见费,可以回避成本亏损的风险,但失去竞争能力的风险。③利用一定的较小利益来避免风险。利益可以计算,但风险损失时较难估计的,在特定情况下,采用此种方法。如在建材市场有些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时,承包商与供应商提前订立购销合同并付一定数量的定金。从而避免因涨价带来的风险;采购生产要素时应选择信誉好、势力强的分包商,虽然价格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分包商违约的风险减小了。

4.2 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指承包商不能回避风险的情况下,将自身面临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来承担。风险的转移并非转嫁损失,有些承包商无法控制的风险因素,其他主体可以控制。风险转移一般指对分包商和保险机构。工程风险中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分散给若干分包商和生产要素供应商。承包商在项目中投入的资源越少越好,以便一旦遇到风险,可以进退自如。可以租赁或指令分包商自带设备等措施来减少自身风险。购买保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转移风险的手段,将自身面临的风险很大一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

参考文献:

[1]成虎.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何光炯.风险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保险;声誉风险;衍生风险

一、我国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背景

(一)监管要求

2016年1月,原中国保监会《关于正式实施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偿二代整体框架由三大部分构成,包括制度特征、监管要素和监管基础。其中监管要素包含三大支柱,分别为:第一支柱,定量资本要求,包含量化资本要求、实际资本评估标准、资本分级和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第二支柱,定性监管要求,包括风险综合评级、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等;第三支柱,市场约束机制,包含对外信息披露、市场环境等。其中,第二支柱中的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是指保监会每年对保险公司开展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简称SARMRA评估),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将对最低资本需求直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此外,偿二代亦引入综合风险评级,根据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数的评分,分为a、b、c、d四类。中国保监会将对不符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保险机构和评级为c类、d类的保险机构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声誉风险作为SARMRA评估中难以量化的七大风险之一,属于衍生风险,是指由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公司负面评价,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1]声誉风险具有持久性、放大性、常态性、复杂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将带来难以计量的损失,寿险公司声誉风险的管理对公司健康、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二)保险公司发展需要

保险业基于未来承诺履约,且高度重视契约和信用的行业。保险公司作为具有管理风险功能的特殊金融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公众信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保险公司遭遇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还可能因事件发酵和扩散导致整个行业的公众信任危机。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步被国内外企业、学者所认知。根据2011年由瑞士再保险机构公布的亚太地区和中国风险态度和保险调查,约72%的中国受访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保险,但许多人并未付诸行动。另一个指标,即亚太新兴市场人寿保险的五大障碍,表明“保险公司的声誉”是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首要因素。国外学者DinahHeidinger和NadineGatzert(2018)对近年来越来越重要的欧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声誉风险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中,年度报告中反映的声誉风险(管理)意识有所提高,与其他风险相比,它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还首次对声誉风险管理的决定因素和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公司,以及位于欧洲并对其声誉有较高认识的公司,更有可能实施声誉风险管理计划。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品牌日”。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定为“中国品牌日”。企业品牌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得到空前的重视,而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则是寿险公司品牌形象提升和维护的重要环节。保险公司应根据监管要求和保险公司发展的需要,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建立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和程序,培养声誉风险管理文化,积极有效地防止声誉风险,应对声誉事件。尽量减少损失和对利害关系方及其自身的负面影响。综上,在公司声誉及品牌效应日益重要的今天,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的重视及优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我国保险公司声誉风险及其管理现状

(一)声誉风险的定义及诱发因素

根据原中国保监会2014年2月19日的《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中对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的定义,“声誉风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利益相关方对保险公司负面评价,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声誉作为衍生风险,常与保险公司面临的其他六大难以量化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保险风险、战略风险、操作风险)交织[2],诱发因素复杂,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司违法违规、公司经营管理问题、客户管理不当和其他外部因素等多方面。

(二)我国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声誉风险管理监管处于世界前沿,我国“偿二代”的监管体系经过多年研究及论证,于2016年起开始实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致认可。国外学者Jean–PaulLouisot和ChristopheGirardet(2012)提出位于欧盟的保险公司将会启用“偿二代”监管体系将声誉风险纳入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虽然我国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及监管体系已较为领先,但目前声誉风险的管理在我国保险业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各保险企业对该项风险的管理的科学认识和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管理机制和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仍在探索中。

三、我国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特征

1.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要做好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需要公司管理层的高度支持,以及各单位的通力协作配合,而不是仅由某一部门的单独负责,甚至仅作为某一部门的附加职能。目前,仍有部分保险公司尚未设置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并未将其纳入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也无相应的资源支持,声誉风险的日常管理基本空白。在声誉风险引发时被动应对,声誉风险管理架构有待完善,“治未病”的风险管理思想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2.声誉风险管理手段较为匮乏

目前部分公司对声誉风险的管理尚处于风险发生后的被动应对状态,对声誉风险的整体管理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和手段。由于声誉风险有着事前难以识别(即难以“防未病”)、事中难以量化(即难以“数说”)、事后结果难以控制(即难以“划界限”)的特点。实践看来,部分保险公司对于声誉风险的事前监测、事中处置、事后考核,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使得公司的潜在声誉风险不能得到有效防范,已发生声誉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3.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各保险公司之间,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的交流仍有待加强,声誉风险的处置经验分享通道未完全建立,导致同样类型的声誉风险在不同公司重复发生,甚至一家公司的声誉风险引发对整个行业声誉带来影响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协同应对。

4.专业声誉风险管理人才有待充实

保险业的声誉风险管理作为较新的事物,在近年来逐步得到关注,因此行业内声誉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和队伍仍旧有待充实,关于声誉风险专业管理技能的培训也未得到充分重视。“人”作为工作推进的核心因素之一,专业人才的匮乏无疑加大了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难度。

(二)原因分析

1.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声誉风险的衍生性,该项风险大多数时候并不直接引起公司损失,而是间接、持续地影响公司声誉和长远发展,因此部分公司对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一家公司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声誉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

2.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投入不足

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发达,每日海量信息迅速传播。高效的声誉风险管理需要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充足的人员配备以及有效的公司政策支持。公司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投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3.公司声誉风险管理考核机制缺失

由于公司声誉风险管理诱发因素的复杂,需要公司上下的通力协作,因此声誉风险管理的考核机制,不仅针对该项工作的职能部门,更应将公司相关协作单位的配合落实情况纳入考核。部分保险公司关于声誉风险管理考核的缺失,为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带来一定障碍。

四、优化我国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声誉风险管理是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必须提高保险公司上下的声誉风险管理意识。

1.树立正确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

要通过培训、宣导、完善制度等方式,帮助公司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从董事会到各级管理层、再到普通员工,都要充分认识、理解声誉管理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声誉风险管理是公司每一位成员的职责,树立正确的声誉风险管理意识。

2.培育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文化

要培育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声誉风险管理应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每年定期的培训及演练,培育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引导员工为维护公司良好声誉而共同努力。

(二)完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1.明确公司内部声誉风险管理工作职责

声誉风险管理工作职责的明确,将极大提高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效率。遵照监管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明确董事会是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秘书应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发挥作用,公司管理层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统筹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公司其他部门和分公司积极配合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落实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和工作。

2.合理配置声誉风险管理资源

声誉风险管理资源的配置,包括人、财、物的配置,例如配备一定数量的声誉风险管理岗位,提供定期的声誉风险管理技能培训,采购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实行日常不间断的舆情监测机制等。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及时发现风险因素,高效处置应对风险事件,最大程度上效防范、化解声誉风险。

(三)建立规范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

1.声誉风险的事前监测与评估

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重点,应是事前防范,即“治未病”,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化解于形成声誉风险之前的萌芽阶段。声誉风险引发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即在声誉风险的事前监测与评估过程中,既要关注外界对公司产生负面评价的舆论,也应关注公司内部各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因素,比如公司治理、产品设计、销售推广、理赔服务、资金运用、薪酬规划、人员管理、信息披露等管理条线出现的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因素。

2.声誉事件的研判与核查

对于发现的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因素,应及时进行研判与核查,即及时了解事实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多角度全面的预判分析,以提高风险处置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有效防范化解声誉风险。

3.声誉风险的分级分类处置

声誉风险可根据事件的影响程度与范围,对声誉事件进行相应的分级分类,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声誉事件,可由公司不同层级牵头进行处置,以提高声誉事件处置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4.重大突发声誉事件的应急处置

对于重大突发声誉事件,保险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每年进行一定次数的应急处置演练,以提升公司对重大突发声誉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5.声誉风险管理的考核

由于声誉风险管理与公司内部各单位均高度相关,因此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考核机制,应将声誉风险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纳入各单位的考核。而非仅作为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通过考核,强化各单位的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动性,提升声誉风险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性。

(四)加强寿险行业的声誉风险管理协作

1.加强同业公司间的声誉风险管理交流

不定期开展行业内的声誉风险管理交流,对声誉风险处置经验进行分享,避免同样风险发生于各个公司、影响行业声誉。

2.建立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协作机制

对于可能引发行业声誉风险的事件,各保险公司在必要时应当积极对外寻求帮助,而不是“闭门造车”,协同相关单位共同处置,防止声誉风险的发酵和扩散。各同业公司也应摒弃“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共同维护行业声誉和发展。

(五)配备声誉风险管理人才

1.引进声誉风险管理相关专业队伍和人才

声誉风险管理事关公司品牌形象,因此声誉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不仅需对媒体传播的时效和特征有充分了解,还应对公司各条线的业务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针对舆论的不同传播特性,针对性进行正面的引导,高效化解风险。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声誉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确保岗位人员胜任该项工作。

2.强化现有人员的声誉风险管理技能培训

篇4

中图分类号:69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工程建设的质量不确定还有施工的进程也不确定,使其具有经营的风险。所以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高对水利工程的风险的管理能力。

1 在工程建设合同中的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工作

对水利工程的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管理一般在合同中有两个表现,分别为一是由合同的相对人造成的风险管理。合同的相对人就是工程项目施工的承担人,在工程中他要承担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的工程的质量存在的问题的风险和因为自身原因导致的工程延误的风险问题。二是由于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对工程的建设造成一定的迫害,且不能避免。对这种方式造成的风险进行管理。

一般由合同相对人造成的风险都是由于人为的工作的失误造成的,比如说由于生产不当导致的工程的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资金不足导致的工程建设受到损害或者是由于延误工期造成的损失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及时的避免。工程的发包人可以在选择施工单位的时候,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经营状况做一定的考察,另外还要对企业的信誉、资金的实力进行调查。这样才能真正选出好的施工队伍,才能使这样的风险降低。以免选择了那些资质不好的施工队伍,会增加风险。

水利工程不仅会受到人为的因素,还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会造成很大的破坏。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还是不可以避免的,都是突如其来的,而且不能被人提前预知。所以,这些自然灾害会对开发的合同的双方都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在合同中我们还有对这些因素造成的问题进行标注,以先问题出现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是工程的建设进程受到影响。

此外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法人的风险的防范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般这些法人对合同中会出现的一些潜在的风险都不很在意,所以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标注,一旦风险出现了,就要有法人来承担损失,这会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也会造成声誉上的损害。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潜在风险的重视,通过详细的研究,再制定合同。另外要对和合同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都要进行投保,这样可以减少损失。还可以运用避免、自留等手段避免风险的承担。而且在合同中还要注明一点,对风险的投保人要有谁来承担。在对工程进行投保时,要通过协商来确定是由工程的法人投保还是由施工承包商来投保。一般由项目的法人来进行投保的好处很多,他可以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工作,使其更加统一。但是如果是由承包商进行投保的话,就可能导致对风险管理不够全面,而且投保也不能包含所有的风险。而且承包商负责的工作项目存在差异,就会对一些风险的投保工作有遗漏。还有一些为了降低成本,就直接不对一些工程项目投保。一旦发生风险,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也会延误工程的建设工作,所以一般比较建议由工程建设的法人来对工程进行投保工作,这样才能对风险实施有效地管理,才能更好的解决风险带来的问题。

2 对保险经纪人进入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近几年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险经纪人也应运而生,他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保险经纪人和以前的人有很大的区别。它主要服务与投保人,但是其薪酬由保险公司支付。当投保人要投保时,经纪人要在工作中协助建设单位,要对风险进行考察、识别工作和评估。而且要根据考察结果来确定实际的保险范围等问题,为投保人提供专业的意见。此外,他还帮助投保人建立合理的保险管理的方案。在投保人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地解答,提供咨询服务。当风险发生需要索赔时,还要提出相关的处理方式,与投保人一起制作索赔的相关文件。还要帮助投保人向保险公司询问赔偿的进度,和保险公司协商赔付的款项。

一般那些通用的保险条款都是有利于保险公司的,但是那些有经纪人提出的附加条款,一般都是对投保人有利的。所以,花费相同的资金却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这使投保人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使风险得到了更周全的保护。

3 在水利工程保险中洪水的定义

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所以洪水灾害在我国时常发生。但是在水利行业和我们定义的洪水是不同的他是按照发生的频率来确定的,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对洪水的解决方式是不同的,建设时期和使用使其存在很大的差别。再保险的保单中,对洪水的定义是“由于河水或潮水泛滥、或是来自于任何水源的非正常且快速的地表径流的积聚,而造成通常是干燥的地面的大面积临时性的部分或全部被淹没。”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和保险保单中对于洪水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一定要对洪水的定义做出明确的解析,双方要达成一致,这样在洪水发生以后,才能确定责任。在施工期,不同的季节会采取不同的防洪措施,所以,在施工期要签定合同的话要根据不同的季节。

4 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的成本

一般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量都是很大的,而且都是不求回报,所以一般这些工程都是由国家来出钱建设。这些项目的风险当然也要由国家来承担。由于是由国家承担这些风险,就会造成风险管理工作的不到及时地解决。而且管理工作做得极不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单位由于不用自己承担责任,所以的风险没有进行有效地管理。而且风险管理的意识很差。

但是现在进行的工程建设在预算中已经将对工程的投保支出进行计算,另外还要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对风险的投保的意识,这样使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可以进行投保。但是这种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限制,一般投保可以涉及的范围不广,对潜在的风险不能进行全面的保险。另外,投保经费也存在缺陷,这一因素会制约这投保工作的进行。

对风险进行管理只需要投入极少的资金成本,就可以减少很大的损失。但是我国的水利工程一般都有国家建设,具有公益性,所以对其的投资预算会进行严格的控制,资金很少,而且我国不允许风险管理所引起的支出由国家承担。那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实现风险的管理,就必须要国家尽快颁布相应的政策。这样才能真正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使国家的利益得到真正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蔡青.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问题[J].东北水利水电,2007,(04).

篇5

论文摘要:在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首当其冲的是汇率风险。因此,持有外汇敞口头寸的有关经济主体应当怎样管理汇率风险,就已成为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已成为当前需要全面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简要的介绍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分析我国汇率市场面临的风险,介绍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办法,阐明金融工程的涵义及概况,说明金融工程在控制我国汇率风险的必要性。



在世界金融动作极其活跃的今天,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这一尖端金融技术应运而生。金融工程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令其在金融领域备受注目。另一方面,我国不断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汇率逐渐市场化,这样面临的汇率风险也逐渐加大,传统的汇率管理办法已不能满足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因此,使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成为我国各经济主体的首选,而金融工程所具有的巧妙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特性恰恰极大地满足了这一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上述两者的关系,来说明我国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去应付难度较高的汇率风险的必要性。

1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开始启动。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加大了资本流动开放的力度。汇率制度改革的启动对于有关经济主体的影响深远。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各经济主体对汇率风险既缺少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也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汇率制度改革使各经济主体开始真正面临汇率风险的考验,尽快适应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对汇率风险是一个重要课题。

2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办法

在金融工程方法出现之前,主要有三种汇率风险管理手段:一是资产负债管理;二是保险;三是证券组合投资。(1)资产负债管理法。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汇率风险管理方式要求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重新调整,使本币和外币资产负债相匹配。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弱点,表现为:①耗用的资金量大。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设置风险基金等资产负债管理方法都要耗用大量的资金。②交易成本高。为了达到资产负债风险暴露状况的匹配,需要在谈判协商、业务调整和具体实施上花费许多时间与金钱。③会带来信用风险。企业为了达到目标,在资产负债项目上要作频繁调整,这可能会从总体上带来企业的信用风险,丢失一部分客户。④调整有时间滞后。这种风险管理措施涉及具体业务的谈判、调整与实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不能紧随短期市场金融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风险管理措施真正落实时,风险损失可能已经造成。所以,资产负债管理的成本较高,见效慢,价格适应性差,应用范围有限。

(2)保险。通过大多数法则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保险业风险事件概率的计算和风险的共担,成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使得海上保险、财产保险相继迅速发展。但在汇率风险的处理上,保险的作用十分有限。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有效运行中一直存在道德风险和不利选择问题,道德风险提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不利选择由于投保人分布的偏向性而使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预计水平,二者还相互作用,如道德风险会加重不利选择;另一方面,可投保的风险又具有较为苛刻的选择条件。可保风险必须是很多企业(或个人)都面临的,而这些企业(或个人)彼此之间的风险状况不是高度相关的,而且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的。所以,保险可保的是部分有形的风险,此类风险在本质上属于非系统性风险。伴随货币经济的发展,一个金融社会正在出现,有限的保险服务远远无法满足人们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

(3)证券组合投资。在传统金融市场上,投资基金的证券组合投资是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证券组合投资理论认为:预期收益与风险成为证券投资优化的两个主要评估指标。对投资者而言,在最小风险与最大收益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必须在二者之间权衡取舍。投资者就要倾向于通过证券组合投资来获取适当收益。由于组合投资策略的投资风险小于任何单项的证券投资,预期收益介于各个单项证券投资收益的最大与最小值之间,所以被广泛采用。经济学家们也采用了各种模型来实现在具体操作中确定各种证券的投资比例系数以使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最著名的模型要数马柯维茨资产组合理论。但单一的证券组合理论运用到国际证券投资领域,尤其是在汇率风险管理时就相形见拙了。原因一方面是模型本身有缺陷,如模型计算比较困难,数据难以获取等;另一方面则因为单一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来规避风险只能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波动往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汇率风险中的系统性约占总风险的一半以上。

为了解决新经济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问题,为了满足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为了弥补传统保险服务和投资基金证券组合投资手段的不足,金融工程这种新兴汇率风险管理手段就应运而生了。

3金融工程

3.1金融工程的涵义

(1)芬纳蒂。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美国金融学教授约翰·芬纳蒂(JohnFinnerty)在1998年发表的《公司理财中的金融工程综述》一文中,将金融工程的概念定义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

(2)格利茨。1994年英国金融学者洛伦兹·格利茨在其著作《金融工程学》一书中提出一个“统一的定义”:金融工程是应用金融工具,将现有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

(3)马歇尔和班塞尔。马歇尔和班塞尔在其《金融工程》一书中,肯定了芬纳蒂对金融工程的定义。更进一步,二人还认为金融工程不只限于应用在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层面,近年来,许多富有创造性金融创新都是面向零售层面,有时也称为消费者层面。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金融工程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司理财、金融交易、投资等现金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其中风险管理被认为是金融工程最重要的内容。

3.2金融工程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性

传统的三种控制汇率风险的方法仅是表内控制法(指公司在资产负债表具体项目基础上,通过调整公司基础业务中的资产与负债的不同组合方式来消除市场金融风险)。与之相比,

金融工程对风险管理采用的是表外控制法即是利用金融市场上各种套期保值工具来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由于此类交易不涉及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项目,不改变基础业务资产负债的平衡,一般也不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出来,故称为表外业务。金融工程与传统汇率风险管理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衍生工具避险的一个重要内在机理就是我们在定义中所言明的衍生性,其价格受制于基础工具的变动,而且这种变动趋势有明显的规律性。成熟衍生市场的流动性(一些创新的衍生产品除外)可以对市场价格变化做出灵活反应,并随基础交易头寸的变动而随时调整,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工具管理风险时的时滞问题。

(2)更大的灵活性。场内的衍生交易头寸可以方便地由交易者随时根据需要抛补,期权购买者更获得了履约与否的权利。场外交易则多是为投资者“量身订造”的。而且,以金融工程工具为素材,投资银行家可随时根据客户需要创设金融产品,这种灵活性是传统金融工具无法相比的。

综上所述,我国汇率逐渐放开,进行市场化,金融工程在控制汇率风险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应用金融工程控制汇率风险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唐建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争论、发展趋势及其经济绩效比较[J].金融研究,2003,(3).

篇6

关键词:新巴赛尔资本协议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纽约支行的不慎交易,诸多事件为全球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金融理论界和实业界开始研究影响日益巨大的操作风险问题。国际银行业普遍认识到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新巴赛尔资本协议把操作风险也纳入资本监管的范围。因此,操作风险的管理在金融机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操作风险的管理来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根据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变化,从1998年开始关注对银行业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研究,并在1999年6月公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第一次征询稿中,提出应考虑对操作风险进行资本覆盖。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巴塞尔资本协议》(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进行第3次征求意见,以对新的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做出最后的修订。委员会的目标在2003年末最后一个季度完成修订,并于2006年末在成员国家开始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3个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在计算最低资本要求时,需要考虑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新资本协议在不断改进中反映着风险测量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使最低风险资本要求和每项信贷风险面的规范评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第一次将操作风险和最低资本要求结合起来。相对于旧协议而言,其风险衡量的方式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单一框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衡量方法,以促使银行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水平。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操作风险的涵义及衡量

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比较权威的一个,也就是巴赛尔新资本协议中的定义。根据此定义,操作风险指的是由于不充分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者由于外部的事件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同时指出,这一界定包含了法律风险,但是并不包含策略性风险和声誉风险。

从广义来说,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指由于内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程序风险、技术风险和人员风险。程序风险又分为流程设计不合理和流程执行不严格两种情况;技术风险包括系统失灵和系统漏洞两种情况;人员风险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行为(员工内部欺诈或内外勾结)、违反用工法、关键人员流失等情况。外部风险主要是指外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这些外部冲击包括税制和政治方面的变动、监管和社会环境的调整、竞争者的行为和特性的变化等。内部风险主要与内部控制效率或管理质量有关,而外部风险与外部欺诈、突发事件以及银行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等有关。

操作风险也存在量化困难,新协议第一稿并未提出任何计量方法。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巴赛尔新资本协议,对于操作风险的衡量大致有三种方法:基本指数法,指以银行过去3年内的平均年总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来确定应对操作风险的必需资本量;标准法,把银行的业务分为8个不同领域:公司金融,交易,零售银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服务,资产管理和零售经纪,然后分别计算操作风险指数,再乘上某一固定比例得出所需资本量;高级测量方法,采用此法的银行必须取得监管层的同意,由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测量系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确定。高级测量方法的使用则需要一些特别的标准。如果银行采用较高级的方法在没有监管层同意前不得转为较简单的方法。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第二次征询稿中,对高级计量法中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但在最终只是在“资格条款”中对使用高级计量法计算操作风险资本的银行提出了严格的定性和定量的要求,并要求一定要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目前国际上只有少数跨国大银行在使用或开发该计算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

政府应加强操作风险监管的力度,使其与最低资本要求相结合

为了使操作风险的控制更具实际意义,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出金融机构具体的行为准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年第2号)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第一章总则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应抵御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虽然暂时未将操作风险纳入计算的范围,在制度上减轻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覆盖压力,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放慢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建议对不同的商业银行实行不同的操作风险要求。 探索操作风险控制与缓释的方式

银行在控制操作风险发生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控制和缓释风险。包括避免、缓释、保险和承担四种方式。其中保险是目前国际活跃银行使用最为普遍的操作风险缓释方式,针对不同的操作风险会有不同的保险产品与之相对应。传统保险产品中的银行一揽子保险、错误与遗漏保险和经理与高级职员责任险等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成熟的保险产品,而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又开发了诸多新的保险保障产品,诸如未授权交易保险、电子网络技术风险的保险等。银行操作风险保险承保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新的操作风险将不断被纳入保险的范畴,保险将作为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常性工具。目前国际上除了保险以外,还有互惠资保险基金、证券化、优先风险计划也可作为操作风险保险的替代品。

完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根据风险管理基本流程与组织设计原则,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应采用分权化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在总分行制的基础上(以“总行一分行一支行”型结构的银行为例),总行应以操作风险战略决策的制定和管理为主,同时负责对操作风险的总体控制。总行管理操作风险的组织机构应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内控制度管理委员会、稽核总局、操作风险的计量分析与评估部门、科技信息部门、教育培训部门、内部授权管理部门、法律事务部门以及所有业务部门,其中稽核总局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分行的机构与总行基本一致,但不包括董事会,分行设立稽核分局,并直接向稽核总局负责。支行主要从操作层面控制操作风险,因此支行只设立业务部门,执行总行和分行所制订的制度和政策,支行不设稽核部门,只接受稽核总局或分局的检查。

由于将操作风险纳入到组织文化中成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操作风险文化对于操作风险管理也是极其重要的。依靠教育培训部门对银行所有业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法律意识、制度观念和道德水准,降低一切因操作人员业务技能低、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差或员工对政策、制度、法律不了解等原因所造成的操作风险。

篇7

关键词:学生伤害事故 保险赔偿

一、学生保险的定义

学生保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从经济的角度看,学生保险是分担学生因伤害事故而导致损失或学校因校方责任范围内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而导致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通过学生保险,少数不幸的被保险学校、学生的损失由包括受损学校、学生在内的所有被保险学校、学生共同分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财务安排。从法律的角度看,学生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提供损失赔偿一方的是保险人,接受损失赔偿的另一方是被保险人。学生或其监护人、学校通过履行缴付保险费的义务,换取保险人为其提供风险经济保障的权利,体现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从社会的角度看,学生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及其监护人、学校提供风险经济保障的“精巧的稳定器”。从风险管理角度看,学生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通过学生保险,学生及其监护人、学校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保险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学生保险定义为:学生保险,是指投保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学校等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时承担给付保险金的保险行为。学生保险可以分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两类。以上海地区为例,适用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有校方责任险、学平险、少儿住院基金、城镇居民(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学生医保”),其中校方责任险、学平险(有的保险公司称为“意外伤害保险”,学生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有区别,区别在于意外伤害保险不承保因疾病导致的住院和医疗费用)属于商业保险,少儿住院基金与城镇居民(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校方责任险属于财产保险,学平险、少儿住院基金、城镇居民(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属于人身保险。

二、学生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职能是指某种客观事物或现象内在的固有的功能,是由事物的本质和内容决定的。学生保险职能是指学生保险内在的固有的功能,它是由学生保险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参照国内外保险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保险职能的划分,学生保险的职能可划分为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

学生保险的基本职能就是学生保险的原始职能与固有职能,它同保险的基本职能一样,具有不因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形态的不同而改变的特性。学生保险作为保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保险的两大基本职能。

1.补偿损失职能

“保险是在特定风险损害发生时,在保险的有效期、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以及保险金额内,按其实际损失数额给予赔付”。保险的补偿损失职能主要表现在财产保险领域,保险的补偿损失职能在学生保险领域主要表现在校方责任险上,即对学校因校方责任范围内的学生伤害事故所应承担的责任而给予的赔偿,其只是对已有的保险金进行再分配,而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因为从社会角度而言,个别遭受风险损害的被保险学校、学生及其监护人的所得,正是没有遭受损害的多数被保险学校、学生及其监护人的所失,它是由全体投保学校、学生或其监护人给予的补偿。

2.经济给付职能

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保险。学生保险中的校方责任险属于广义的财产保险领域,学生保险险种中的“学平险”系列保险属于人身保险领域。由于人的价值是很难用货币来衡量的,所以学平险是经过保险人与投保学生及其监护人约定给付的保险。因此,学平险的职能主要不是损失补偿,而是经济给付。同理,少儿互助基金与城镇居民(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职能也是经济给付。

三、完善校方保险管理的建议

完善校方责任险的产品开发深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学校教职员工校方责任险,一旦发生校方责任范围内的教职员工的意外伤害,由学校负责给付的经济赔偿由保险人给付,学校及其举办者负责履行向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的义务;(2)按照市场细分的原则,要求校方责任险的险种更有针对性,开发适用于特殊学校、技校及职校中有实习期的学生的校方责任险,他们的校方责任险的承保范围、赔偿金额应当区别于一般的普通学校的校方责任险。

建立校园风险管理平台,教育系统内的风险管理平台与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平台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在实务中,教育系统内的风险管理平台专门负责风险预防,保险公司负责出险后的风险转移。事实上,应当加强这两个平台之问的沟通与合作;学生伤害事故的减少,尤其是校方责任范围内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减少是学校和保险公司共同的追求。因此,在实务中,应当引入保险公司或专业的保险经纪机构家加强学校的风险预防与风险转移。

创新保险理赔模式。投保学校学生发生校方责任范围内的学生伤害事故时,学生可以凭有关凭证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治疗的费用由保险公司事后向医院支付。对于医疗、住院以外的其他费用,校方可以根据合同的约定继续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至于如何快速确认出险学生是否因校方责任引起、校方在其中负全部还是部分责任、出险学校学生可以享受多大范围的免费就医值得教育系统、保险公司、医疗系统进一步协调、沟通。当然,这最好在《学生保险条例》中予以规定,进一步改变保险公司事后给付保险赔偿金的方式,把保险赔偿金用于出险学校学生的住院、医疗,住院、医疗以外的其他保险赔偿金由保险公司事后支付,如此一来,便能把保险赔偿金用到投保人最需要、对投保人最有价值的地方。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体育院校 体育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体育院校作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体育教育人才的重点基地,体育训练的开展不仅在强度、负荷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且承担了重要的竞技比赛任务,学生所接触的体育训练种类更加全面。因此,在体育院校运动训练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更为严峻的体育风险。尤其是面对格斗对抗类如散打、拳击等风险性较大的项目时,部分体育院校为避免竞技的风险性,削弱了此类项目的训练内容。

如果一味地为避免风险而减少训练种类,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且不利于此类运动项目的发展。要尽可能地对风险进行防范,处理好追求风险利益与防范风险损失的关系,对体育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

1.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定义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这一特定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是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各个阶段或环节可能遇到的风险,也就是在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1]由于体育院校是专门从事体育教育训练的学校,学生接触高强度、高负荷的运动训练更为频繁,体育风险更大,对风险的管理也更为必要。

“体育风险管理”一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美国,当时主要使用的是“体育风险管理策略”、“体育风险管理技术”。目前,国外“体育风险管理”概念的定义有多种,从众多定义分析看,“体育风险管理”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确预测体育相关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二是最大限度地控制这些风险的发生或使风险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共识的概念为:“体育风险管理是指规划、管理和控制一个体育组织或体育机构的资源,以使由于该组织或机构举行的体育活动造成对他人、社团实体、社会和它自身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过程。”[2]

2.体育院校体育风险特征

体育院校作为体育教育和从事运动训练、竞赛的专业院校,在校学生除需要掌握满足课堂体育教学的技术外,还要熟练掌握专项技能,甚至参加竞技比赛。因此它既具有普通学校体育风险特征,又具有竞技体育风险的特征。

2.1风险诱因的主动性

体育院校有些体育训练项目在训练过程中要求主动攻击、积极参与对抗,如在散打、拳击中要求学生在完成动作时,一定要快、准、狠,强调一击致敌。此类的项目训练中相互配合训练的学生在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和避免运动损伤中,很难把握其中的度,容易形成运动伤害。另外,由于体育院校的竞技性,学生在参加运动竞赛争取更好成绩时,会不顾及一些小的伤病而坚持进行训练,这就与运动损伤的恢复和紧急治疗方法背道而驰,造成了学生“轻伤不下火线”的意志坚强与伤病共同“发展”的现象。

2.2风险结果的严重性

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轻则受皮肉之苦,重则伤筋断骨,甚至丧失生命,不仅给受伤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而且给体育教师和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困惑,进而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体育院校由于对其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要求比普通高校更为严格,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也存在着更大的风险。

2.3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实战性强,对抗性、危险性项目较多。在教学组织中稍不留意或保障措施不到位的话就会出现重大事故。而这些又是体育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为以后从事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学打基础的基本内容,因此,如何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又避免体育风险,给体育教学和管理提出了严峻考验。

3.体育院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具体过程

借鉴现代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体育院校体育的实际,将体育院校体育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四个主要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与检查。

3.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主体对所面临的风险及潜在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包括认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的内容。根据体育院校体育风险形成的原因,可将体育风险分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三大类。人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练员。体育院校的部分教师有普通教师和竞赛教练的双重身份。环境因素包括场馆、设施、器材等。管理因素包括教学的组织、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具体见表1。

3.2风险评估

体育风险评估就是指在对体育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详细资料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通常用概率表示风险发生的大小;第二,风险的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析;第三,风险可控性分析。

在对体育院校的体育风险进行评估的同时,也应考虑到体育院校的特点,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强调敢于拼搏、刻苦训练的竞技体育精神。如果仅注重体育风险损失的规避,过多地考虑体育教学训练中的消极因素,就势必使教师和学生在惧怕运动伤害等风险损失的同时,放弃部分特色体育项目的训练,难以提高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

3.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对可能遇到的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因素与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评估的基础上,学校体育管理部门提出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应对措施与整体策略,这个过程是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的应对策略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接受风险等。除应将降低风险应用于整个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外,针对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所引起的后果严重程度,还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在体育院校体育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应对的定性分析表(见表2),以便从决策的宏观视角应对体育院校体育风险。

在体育院校体育风险的分析(如表2)中,对发生概率高、损失比较小,而训练比赛迫切需要、必须掌握的技能,可以采用化风险减轻的措施,如高难度动作的学习、实战对抗的需要等;对一些发生可能性小、后果不严重的风险通常采取自己承担接受风险的策略如训练中常出现的肌肉拉伤、损伤等;而对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都较大的风险,如果竞技比赛迫切需要甚至是必须时,则尽可能采用风险转移、风险降低的策略,通过为体育训练相关的人员购买教育保险、人身安全保险及财产损失保险等保险来转移,或者通过安全教育宣传、相关制度规则来降低风险。而如果训练、教学暂时不需要或需要迫切性较低时,则可以采用风险规避。例如,个别学生身体存在特殊疾病或不适宜运动时,教师应禁止其参加运动训练。

3.险监控与检查

风险的监控与检查主要指对各类风险及风险应对策略的计划、步骤的监控与检查。为更好监控体育风险,学校应成立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步骤,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制定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计划的目的在于创造给良好的运动环境,维护场地器材和设备的完善及安全,降低体育伤害程度等,要达到这些目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更为重要。执行风险管理计划要求风险管理机构及成员合理分配任务,对计划进行审定;制定风险管理方案,明确相关方面的内容;风险管理信息获得必须有制度保证;在监督上要与每个机构结合对管理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并在适当时候做出调整。风险管理小组在计划的执行与监督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计划在执行与控制阶段,只要严格按照计划来开展工作就应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由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的执行是变化的过程,一些原本存在的风险可能会消失;一些原本低级别的风险会变成高级别的风险;并会产生新的风险,这将加大风险管理的难度。所以,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机构应该予以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规避。为此,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管理计划应该建立日常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定期沟通就成为极为重要的监督工作。这样可以实现及时反馈与补充,并能持续不断地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

4.结语

体育院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是适应体育教育改革的尝试,在体育院校领域充分运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在降低体育风险危害的同时,主动追逐风险利益的意识,以期从体育风险中获得较大的利益,培养出体育基础扎实、竞技能力突出的教师和运动员。本文通过分析体育院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特征与过程,为体育院校体育风险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立春,常立飞.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J].体育学刊,2010,17(3):41.

[2]张大超,李敏.国外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7):44-45.

[3]汤卫东.学校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及法律责任[J].体育学刊,2002,9(3).

[4]帕克豪斯著.秦椿林,李伟,高春燕等,译.体育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TailVaR;经济资本;RAROC

一、引言

保险行业是负债经营,在经营过程中要承担比其他行业更大的风险。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保险的偿付能力问题。资本的多少是保险业偿付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国外的保险评级机构已经将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作为衡量保险企业信誉的一项重要指标。经济资本作为一种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逐步成为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核心。

国外学者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技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风险管理的发展从传统风险管理发展至现代全面风险管理。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2003)对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定义为:ERM是一个对各种来源的风险进行评价、控制、研发、融资、监测的系统过程,任何行业和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一过程提升股东短期或长期的价值。国外的有关保险公司风险防范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早,也比较深入。美国精算师协会 (2003)认为经济资本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保险公司拥有足够的偿付能力。Jeremy Scott(2004)从保险公司的角度认为经济资本是保险公司持有的在一定置信区间内保证保险公司满足一定偿付能力的盈余。

在我国,保险企业以及财产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还在初期。张维功(2009)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陈兵(2006)认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经济资本是指在规定的置信度和时间范围内,公司自身所持有的资产数量大于负债的市值,以保证资产盈余大于零。魏迎宁、陈戈(2008)认为经济资本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差额。通过财险公司业务线进行经济资本的配置,可以了解各业务线的风险收益情况以便更好地采取承保策略和再保险策略。

二、经济资本

(一)定义

经济资本是指从金融机构内部来说,用于承担业务风险所需要的合理持有资本。保险公司的经济资本是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上,大于某一分位点的损失的期望值。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经济资本的计算和经济资本是如何配置到各个部门的。本文运用TailVaR计算经济资本。

(二)计算

基于TailVaR的经济资本的计算:

在使用TailVaR计算经济资本时,依然假设损失分布为正态分布。多风险下的经济资本:

假设财产保险公司有N各保险产品,第j个产品的损失风险服从

假设各个业务线风险满足正态分布,如果知道财产保险公司个业务线之间的协方差矩阵,就可以知道其经济资本。

(三)配置

C为总体风险所需的经济资本,

其中收入指保险公司包括保费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在内的总收入;预期损失指保险公司计算出的不同风险的预期损失之和;成本费用指保险公司日常经营中的各种成本。

三、财产保险公司经济资本配置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两家规模不同的财产保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然后用TailVaR来计算经济资本。并且进行经济资本配置。最后计算各业务线的经济资本占保费收入的比例以及RAROC,进行分析。

(二)假设及运算结果

1. 基本假设

(1)各业务线的风险服从正态分布;

(2)计算经济资本时,不论是整体还是单独业务线,置信水平定为99%;

(3)假设各业务线的经营费用为保费收入的30%,利润为:

利润=保费收入-期望损失-经营费用(30%的保费收入)。

2. 运算结果

按照以上过程对两家公司的保费收入和保费支出进行计算,得到以下结果:

(1)公司A的RAROC分析

各业务线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基于TailVaR计算的总体的经济资本为:

基于以上计算得到的总体经济资本数据来看,针对公司A,农业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不用配置经济资本的,他们的配置额为负数,说明他们与公司的总体风险呈负相关,可以进一步扩大这些险种的规模,提高承保能力。同理可以应运于公司B的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和其他保险。

计算两家公司的各个业务线的RAROC指标并进行分析:

(1) 公司A的RAROC指标

(2)公司B的RAROC指标

首先可以观察得出,有些业务线的RAROC为正数,有些为负数。造成负数的原因有可能是利润是正数,但是经济资本是负数。

(三)财产保险公司RAROC的分析及对比

1.对比及分类

我们可以将保险业务线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优秀险种,是经济资本为负数的险种,可以减少保险公司的风险;第二类是良好险种,是RAROC大于平均水平的险种;第三种是较差险种,是RAROC低于平均水平的险种;第四类是亏损险种,即利润为负的险种,保险公司需要抑制其规模,加强管理。

两家保险公司各个业务线分类如下:

2. 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公司A的优秀险种数量大于公司B的优秀险种的数量。并且整体的RAROC不论用哪种方式计算都是公司A的高于公司B。而且不同公司的险种划分不同,说明不同公司的各业务线的风险程度不同。每个财产保险公司都有自己优秀的业务,而且这些业务的优势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四、总结

本文研究了经济资本和RAROC的计算和在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基于TailVaR计算了总体经济资本以及各业务线的经济资本配置,并且计算了RAROC,从而得到业务线的分类依据,为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线进行分类。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各业务线的经济资本配置可以使负数也可以是正数,经济资本为负数的业务线可以作为保险公司拓展的领域进行发展;

第二,公司A在险种和规模上都胜于公司B,风险管理水平较高。

参考文献:

[1] Hubert b. Mueller ,Dennis p. Lauzon,Hubert b. Mueller ,Ellen Woodruff Hall,“Economic Capital”,SOA Spring Meeting Washington,DC,Sessin 4,2003

[2] Jeremy Scott, Chairman of Price Waterhouse Coopers, Global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Economic capital: At the heart of managing risk and value in insurance operations,2004

[3] M. Gelderman, A supervisory view on economic capital models[J]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Economic Capital Models,2005(5)

[4] 魏迎宁,陈戈,论保险公司经济资本[J] .保险研究,2008( 5),64-66

篇10

一、操作风险的内涵

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角度,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起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在这种定义中,覆盖面较窄,因为排除了名誉、法律、人员等方面的操作风险。从广义角度,除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风险都可视为操作风险。这种定义使得很难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和计量。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以下两个定义:

其一是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Global Derivatives Study Group,1993)给出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损失的风险。”它对操作风险的界定限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并且把管理作为防止操作风险的决定性因素。

其二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3)中将操作风险定位为:“由于不适当或失败的内部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一界定包含了法律风险(the Legal Risk),但战略风险(the Strategic Risk)和名誉风险(the Reputational Risk)并不包含其中。法律风险是由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处理不当或由于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由于公司的法律活动是公司完成经营任务所采取的工具之一,所以基本属于操作性质的活动。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则是公司董事会对本行重大发展方向与目标所作出的失误决策而导致的风险,他们属于决策性的风险,并且考虑到使操作风险资本费用最小化的目的,所以没有将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列入操作风险中。这一定义侧重从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它兼顾了操作风险的内涵和量化操作风险的可能性。

由于现在大约有100多个国家采用了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因此这些国家的管理当局也倾向于用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标准来调整对本国金融业的监管政策。

二、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2000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事件,引起了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关注。例如:世界“交易员胖手指”事件。2001年5月,美国雷曼兄弟伦敦分公司的交易员通过电脑交易同时卖出FTSE百种指数几乎所有成分股,将一个小数点点错位置,卖出金额放大100倍,导致该指数跌破120点,英国百家蓝筹股400亿英镑的市值化为乌有,雷曼兄弟赔了近1000万英镑;2003年4月,一位交易员错误地以每股13英镑的价格,买进了制药公司格兰素――史克公司50万股股票,当时其股价为每股低于70便士;2005年2月,一位经纪人准备卖出音乐出版商EMI公司的1.5万股股票,但是搞错了小数点,成了卖出1500万股。

国内出现的操作风险事件有:权限管理失控事件、篡改数据挪用客户交易结算事件、债券投标操作风险事件、银行纸黄金操作风险事件等等。例如,2008年12月26日凌晨1点52分至2点15分,历时23分钟,国内某银行网上银行纸黄金交易最高价一度由每克185元左右飙升至848元,直到26日下午2时30分许,该行网上银行网页显示,纸黄金交易价格回落到每克186.5元。据事后分析,推测是银行的交易员可能混淆了不同单位和币种的报价。银行方面对于在价格飙升时成功卖出黄金的多数投资者先进行资金或账户冻结,并在26日逐步“反向操作”,以原价买入黄金,将同等数量的纸黄金退回了投资者的账户。

总体上来说,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如内部人员虚报头寸、内部人员偷盗、在职员的账户上进行内部交易等。

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抢劫、伪造、开具空头支票以及黑客行为对计算机系统的损坏。

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律所引起的赔偿要求。例如,工人赔偿要求、违反雇员的健康安全规定、有组织的罢工以及各种应对顾客负有的责任。

4.客户、产品以及商品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如受托人违约、滥用秘密的客户信息、公司账户上的不正确的交易行为、洗钱、销售未授权产品等。

5.有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如恐怖事件、地震、火灾、洪灾等。

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

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交易失败、过程管理出错、与合作伙伴或卖方的合作失败。如交易数据输入错误、间接的管理失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合作伙伴的不当操作以及卖方纠纷等。

三、对于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的建议

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运用适当的方法、政策和措施,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对策制定和控制的行为过程。

(一)加强金融机构风险文化建设

金融机构应该精心打造自身的风险文化,应对每天都会遇到的存在于各项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其一,通过风险文化的建设,引导员工的行为目标。可以把人性化管理的内容加入激励

考核机制中,注意考核内容的全面性,改变员工的物质利益与存款、贷款、利润等内容直接挂钩的倾向,并增加相应职业操守和风险防范方面的考核内容。其二,让金融机构所有员工都意识到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为获得期望的回报必须承担的责任,引导员工对操作风险防范的文化认同,进而激发员工树立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层管理者认真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以身作则,带动全体员工加强风险防范;使每一业务部的职员对其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有足够认识,并对其保持时刻警惕。其三,可以通过建立公司内控制度、规章流程的网上办公系统,集中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的有关文档,定期更新、查询,按最新制度执行政策。其四,培养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因为从国内外金融机构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来看,其诱因之一是道德风险。因此,在风险文化的建立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制定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金融机构应制定控制程序和步骤,并制定一套书面的制度以确保遵循有关风险管理系统的内部政策,为所有关键业务及其支持过程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标准和目标。在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中,要列出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全部内容,包括金融机构内部各层次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内部和外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开发并适用的业务环境和内控因素评估、对流程和程序测试并验证的分析、重大政策和程序例外审查的有关规定等。完善、连续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应该包括: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操作风险的监测与报告、操作风险的控制或缓解。

(三)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定义和相关的分类标准

虽然很多机构都采纳《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定义,但是每个公司对此/!/定义的解释和理解却是多样的。在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经验之间存在着操作损失的灰色区域,即操作风险事件的分类问题。一些业务部门是在多个数据库中获取事件。例如,过桥贷款损失高于实际数额,在管理担保中的操作错误可能被忽视,部门管理人员将可能会同时以信用和操作两种类型的损失记录在数据库中。

(四)建立内部损失数据库

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自我风险评估工作会议制度,由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行内专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制定风险评估问题清单,组成工作组并定期召开研讨会评估。在此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数据统计网络,通过内部网络系统定期或实时报告有关情况。通过公司网络,查证操作风险损失原因,设定自动预警和通知功能,上载分析材料、剖析重大损失案件,统计和复核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并进行分析。

寻求的损失事件数据是覆盖整个公司并影响到损益表表述的每一项科目。数据收集范围应支持分析和量化,关键数据要素应予以被捕获,包括:日期(发现时刻、登记时间)、描述(关于事件和起因的描述)、事件和可能的后果分析(如分类)、起作用的原因(如人为错误、脆弱控制、安全、培训、信息技术)、汇总的原始数据(按照后果分类)、恢复(如运作、法律和保险)、业务线如支持经济资本和能映射到标准Basel业务线)、控制点(损失发生位置)、怎样发现的(如客户、业务部门、审计、监管者)、有效的指标(基本刻度比例指标和关键风险指标)等。

至于数据可以来源于:其一,从产品系统提取数据。例如,财务系统可能记录了核销,保险(第三方和自保理赔),法律案件追踪和结算系统(如捕获罚款)。个人计算机或终端用户建立的专门数据库也是来源之一。其二,从单个损失事件捕获。例如,一个重要的交易对手往来对账问题被记录在流水分录中,因此,损失数据库应提供在线数据事件条目,它更适宜在公司的内部网上,从而便于跨部门访问数据。其三,通过对账。一些对账表有助于确保所有数据元素被捕获到损失数据库中,因此应按照事件分类建立全面的分类账户,实施记录所有的操作损失。

(五)积极培养和引进风险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在不断加强对操作风险量化管理研究的同时,由于操作风险是一种本身难以量化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因此,要求其相关业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熟悉操作风险管理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非常缺乏,加强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风险管理的当务之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操作风险管理素质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