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服务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06 17:5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服务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服务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新能源汽 SWOT 产业化

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2009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产品导入期,由科技部牵头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将全面启动。新能源汽车将在我国一批中心城市全面开花,并有望形成一定规模。 各家汽车企业都希望能够占据先机,从日益膨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于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也将为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上海市作为下届世博会的主办城市,有关部门表示,为迎接世博会,明年上海将有1000辆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那么对于中国最南端的省会城市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的海口市,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又是如何呢?

一、市场=购买规模+购买力+购买欲望

1. 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规模

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底海口市常住人口180多万人,2008年12月31日,海口市机动车保有量28.7万辆,较2007年增长8.24%。目前新车入户日均100辆,高峰期达380辆,年增长3万辆,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机动车驾驶人40万人。随着海口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私家车成为机动车增长的新亮点。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5.28万辆,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0.48万辆,增长26.5%。民用轿车拥有量8.61万辆,增长25.6%,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6.78万辆。据了解,在5年的机动车增长过程中,私家车占了46%,位居全国前列。但是从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海口的汽车市场前景还是非常的广阔。

2. 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力

《2008年海口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年海口市生产总值(GDP)实现443.18亿元(不含农垦,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从三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4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3.28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8.5亿元,增长14.4%。一、二、三产业结构为7.0:25.6:67.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3573美元(按平均汇率),比上年增长8.0%。2008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29.1万人(不包括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及个体劳动者),比上年增长3.2%,其中,在岗职工人数28.9万人,增长6.5%。全年实现新增就业人员3131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377人,职业技能培训11798人,其中再就业培训573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290人,创业培训1149人。按照众泰2008EV公布基本型以11.98万元的市场价格出售的新能源汽车来看,它创造了目前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领域的最低价,但这一价格与传统汽车相比,仍高出了一大截。如果用锂电池改造一个传统动力的轿车,附加成本是15万元-16万元,而如果是公交车,就是50万元-60万元。所以从人均生产总值和就业情况来来看,海口居民购买电动车的购买力还比较弱。

3. 海口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欲望

日前,新华信针对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调查显示,仅有7.8%的被访者表示肯定会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七成以上的被访者态度不明朗,另有16.5%的被访者表示肯定不会购买。是什么原因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表现迟疑?此次调查显示,“车价太高”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新能源车“技术不信任”、“担心维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新能源汽车普遍售价过高,而纯电动以及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需要电源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果政府财力不能给予足够的补贴,或者无法建成完善的充电设施,相对于技术成熟稳定的传统动力车型而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足,所以从购买欲望来看,海口的大部分居民没有够买新能源汽车的意向。

市场=购买规模+购买力+购买欲望,从市场构成的三要素来看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规模,从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还是非常的广阔,但是从人均生产总值和就业情况来来看,海口居民购买电动车的购买力还比较弱,由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车价太高” 、“技术不信任”、“担心维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使其购买欲望偏低。

二、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1.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优势(strength)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态势将至少再持续15 年,需求年均增长率大致相当于GDP 增长率的1.5 倍左右。2009 年轿车将大量进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具备购车能力)。从定性角度看,轿车市场至少还将有20 年的快速增长。如果国内GDP2020 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话,2020 年前后我国将超过美国,汽车需求量将达到2000 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自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以来海口市便获得了十佳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 等城市美誉。海南一贯的发展思路是旅游岛、环保岛、健康岛,新能源汽车便是这个城市的另一种环保和健康。 从海口市的经济发展前景和汽车市场发展规模来看,在城市的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拥挤、混乱。近5年来海口机动车和驾驶员数量持续增长,给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据了解,海口现有城市道路859条,总长度1797公里,机动车拥有量为25万辆,且正以每日200辆的速度增长着,其中私家车占有量高达26%,以当前海口的交通网络显然是无法满足机动车行驶需求的。其次,城市中心区域道路改造速度缓慢,对原有道路改造还未形成系统工程,特殊是多颈路,断头路长年以来未得到有效改造。严重制约着其他主干道的通行及分流量能力。再次,还存在精态道路交通及建设滞后问题,如海口现有的停车场因不能容纳下过多的车辆,导致司机在一些路段两旁停车。这使得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还有就是海通发展落后,市民出行方式单一,摩托车、私家车等出行成为市民首选,使道路资料利用率降低。如府城的中介路是海口摩托车与风采车泛滥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在候车店旁,挤满了摩托车与风采车。他们占道抢客,阻碍了其他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轻易引起堵车。海通警力不足,路面管控点,盲区过多,人们的交通, 观念淡薄,公交车的线路重叠严重,站点安排不合理。有些路段的塞车严重,特别是节假日或上下班高峰时,交通是混乱不堪。

(2)车位供小于求。资料显示,目前,海口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6万辆,并以每年2万多辆的速度递增。据了解,目前海口市平均每天有60多辆新车上路,而在一天之间增加这么多车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未来几年内,不论是小区车位还是公共车库都会更加趋于紧张。

交通混乱、堵塞、车位难求,不仅是海口汽车市场,也是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致命症结。

3.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政府鼓励。今年2月5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为鼓励节能汽车发展,中央财政将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鼓励全国13个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办法》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按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价差,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长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是此次补贴的重点,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补贴分别高达50万元和60万元。

(2)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步成熟完善。在“十五”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清洁汽车科技行动攻关计划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在“863”计划中又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继续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这期间,我国科技计划累计投入近20亿元,分别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局,即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三横”。目前,我国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平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键零部件体系,开发出一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能力。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局中,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通过持续开展的技术攻关,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成熟。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我国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依据不同混合度方案,实际路况运行节油10%至40%,混合动力整车产品开始小批量进入市场。 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使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纯电动客车在奥运中心区的规模应用,代表了当代国际纯电动大客车的先进水平。纯电动轿车具有成本优势,已开始小批量出口欧美,国内市场需求也不断加大。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我国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有了新的提高,无故障间隔里程与国外同步达到3000公里,燃料经济性优于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并取得了“新一代整车控制器”、“两挡变速器”、“氢电系统安全性碰撞”等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

4.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威胁(threat)分析

(1)技术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主要瓶颈。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并且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此外,如何保证由电机系统组成的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产业化问题。 我国能源汽车战略应尽快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局面。而当前各地争相上马新能源汽车联盟和产业基地,或将导致更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新能源战略的推广。 另外,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迎接产业化的到来。在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国内企业的产品可靠性以及自动变速箱生产经验等方面均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从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来看,海口市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有着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同时由于城市交通的混乱、堵塞、车位难求等劣势,制约着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各民族自主企业的发奋图强,攻破了新能源汽车的层层技术难关,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又面临了新的机遇。

三、发展前景建议

1. 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

多年来的汽车消费习惯导致人们对汽车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存在诸多偏见,例如价格太贵、性能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和维修太贵等等。无论是政府还是汽车厂家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倡导汽车新消费=环保+诚信+车德的理念,使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感受到自己作出的社会贡献。

2. 解决交通混乱、车位难求的现状

海口目前总的交通状况是交通网络发展缓慢与车辆众多之间的矛盾,贯穿海口的交通。还有停车问题、占道拉客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构成海口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海通短期改造计划及长期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解决车位难求的现状。

3. 政府加大鼓励和指导力度

新能源汽车除了混合动力之外,纯电动车及其他代用燃料车应由国家统一标准。启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在3至5年的补贴期内增强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以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其售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建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结构,如充电站、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联合生产厂家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4. “先公后私”引如新能源汽车

海口新能源汽车还属于产品的导入期,建议先从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逐步改变消费者,特别是私家车主的消费观念,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私家车市场。

参考文献

[1]叶长谊等.海通运输状况.

[2]世界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现状及发展前景深度分析报告.

篇2

吉林省金立方燃气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国内商用燃气炉具研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科技型民营企业。金立方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坚持“方正立业,诚信为金”的企业精神;坚持“阳光、和谐、富裕”的企业宗旨,使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目前,该公司在上海、苏州、南京、成都、沈阳、长春设有技术服务中心。国内客户总数已达1000多家(其中长春市130多家),安装炉具总数3300多套(其中长春市450多套)。共为客户节约燃气近3000吨,为客户创造效益近1800万元。

金立方产品适用于液化气、天然气和人工煤气。在国内餐饮业;各院、校、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部队营房、医院等单位食堂;各大食品(熟食)加工企业;快餐配送企业等方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篇3

让灯具变聪明的智能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是一种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一般情况下,智能机器人的感觉系统由多个传感器集合而成,采集的信息需要计算机进行处理,而使用智能传感器就可将信息分散处理,从而降低成本。利用智能感应技术,智能节能LED产品能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

深圳市国宁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CEO刘小平表示,采用智能感应技术让灯会“听命令”,将作为公司下一代智能LED产品的研发目标,在现有的“聪明灯”智能感应技术下,这一目标将不是幻想。届时,“聪明灯”将会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在能耗方面也会更节能。

举例说,晚上你回到家,告诉家里的灯,“我回来了”,灯就亮了。同样的,你洗漱完毕,告诉灯,“我要睡觉了”,灯就自动熄灭了。这就是新一代智能LED产品的使用效果。如果享受这种智能节能技术,在最大化节能的同时,你是否会觉得方便许多?

刘小平介绍,在地下停车场,平时要用到40W的灯,如果安装LED智能节能灯管,同等照明条件下只需要12W,且5分钟后如果停车场内无动静,智能节能灯管自动调节为微亮,此时功率只有3W,省电效率可达9成多。

“我们拥有全球独创的智能节能和高效陶瓷散热技术,正常情况下节能效率达75%,加上智能技术,节能效果可达80%以上。减排效果能达到每节约一度电相当于减少0.33KG标准煤的碳排放量。”刘小平表示,这种智能LED节能技术可覆盖煤矿、市政、商场超市及学校等高用电单位,可在一定程度上为节能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绿色楼宇需要智能照明系统

当节能降耗成为关系到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时,大力推广“绿色楼宇”的建设和改造也就成为必然。在“绿色楼宇”建设过程中,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带来的效果非常显著。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照明更加节能、省电,更具人性化,使用更便捷,在需要的时间给需要的地方和最需要的人以最舒适和高效的照明。绿色照明的应用包含对光源、电气附件、灯具、配线器材以及调光和控光器件等的合理采用。例如,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附件(如用节能电感镇流器和电子镇流器取代传统的高能耗电感镇流器)、采用各种节能的控制设备或器件、采用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等。

中国照明协会室内照明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全国采光照明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任元会认为,智能化控制系统的LED应用到写字楼等高层建筑楼梯和过道照明中,将充分发挥LED的节能优势,实现“按需照明”的目标,起到“人来灯亮,人走灯暗”的调光作用,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借助各种不同的“预设置”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可以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系统按预先设定的若干基本状态进行工作,这些状态会按设定的时间相互自动切换。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光照度进行精确设置和合理管理,以实现节能。利用最少的能源保证所要求的照度水平,节电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达30%以上。例如,当一个工作日结束后,系统将自动进人晚上的工作状态,自动并平缓地调暗各区域的灯光;同时,系统的移动探测功能也将自动生效,将无人区域的灯自动关闭,将有人区域的灯光调至合适的照度;此外,还可以通过编程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以适应各种场合、不同场景的要求。

应用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在传统照明系统中,配有传统镇流器的日光灯以100Hz的频率闪动,这种频闪会使工作人员眼睛疲劳,降低工作效率。智能照明系统中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工作频率很高(40kHz~70kHz),不仅克服了频闪,而且消除了启辉时亮度不稳定的问题。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价格因素导致智能灯

难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智能照明的价格相对较高,是其难以进入家居照明市场的重要因素。据了解目前最贵的家用智能照明为国外品牌,约1000元/路,一般三室一厅的住宅,需要20路,即一套智能照明系统需要约2万元。但是智能照明还只是处于发育阶段,规模效益难以形成。当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以后,其价格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压缩。可以肯定,照明新光源和智能控制技术将在未来的低碳生活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主任徐晨博士介绍,LED以其光源特性决定了其未来的智能化照明方向。因此,一套以LED为主的智能化照明设计及解决方案,光是其中的LED,目前就因价格高昂而难以进入普通百姓家,更何况还需要一套价格不菲的控制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其实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成本不低。

尽管,智能照明目前照进寻常百姓家尚有难度,但在一些酒店、建筑中却已开始广泛运用。据悉,早在去年上半年,飞利浦照明就已经与拜耳合作加入生态商务建筑计划。通过跨领域合作,该计划在建造公共及商务可持续建筑方面,为建筑行业的决策者们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和材料解决方案。同时,欧司朗也于去年收购Encelium科技公司。这家公司拥有尖端的商业建筑物照明控制软件系统,也是欧司朗瞄准成为LED照明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一颗棋子。

而据记者了解,中山的泰腾照明也在进行智能化照明在办公场所的应用这方面的尝试。

从“绿色照明”到“绿色通讯”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陈长缨教授表示,从“绿色照明”到“绿色通讯”是未来照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10年世博会上“泸上生态之家”就已现端倪,一盏LED灯照亮桌面,与其它照明不同的是,照亮的桌面上还满载了各种资讯。

这是LED光照系统在通讯领域的最新应用。它通过把无线通信能力嵌入LED照明安装中,通过利用半导体照明系统实施高速多媒体数字信息传输,可以实现“有灯光的地方就能下载信息”。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实用化的白光LED通信系统,在多个领域内具备应用创新前景,可用于汽车车号识别系统、防追尾系统,也可用于手机身份识别系统、电子钱包、大屏幕信息下载系统等,并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智能照明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智能照明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受消费意识、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推广力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迅速发展,各类智能照明产品纷纷面市,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49亿元成长到2009年的137亿元人民币。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照明行业研究小组分析预测,中国高端智能照明市场5年内容量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智能照明系统厂商就已经在中国投资建厂。进入21世纪,国内智能照明厂家和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涌现出了如瑞郎、百分百照明、清华同方、索博等大小不一的几十家企业,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国外品牌智能照明系统起步早,跨国企业研发实力较强,其产品在创意、质量等方面均走在智能照明行业前端,国内智能照明市场目前是国外品牌的天下。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大型公用建筑(如体育场馆、写字楼、酒店等)和70%以上家居智能照明系统的市场份额,国内现有的照明企业还无法与之争锋。

篇4

“环保产业”,即“环境保护产业”的简称,包括环境保护工业、环境工程、自然生态保护等三大门类。湘潭现有环保产业大体可分为传统环保产业、节能及新能源产业、资源再利用产业等三个方面。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湘潭的环保相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湘潭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产业结构不合理。湘潭市环保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虽然多,但规模小,市场占有份额少、名牌产品少、支柱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2、产业布局分散,重点不突出。虽然湘潭目前有约100家清洁技术企业,但散布在各县市区,布局分散,产业缺乏集聚性,产业群、产业链尚未形成。3、企业融资难,资金匮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4、促进环保相关产业发展的环境不优,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二、我市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以建设“两型社会”战略部署为平台,着力加快环保产业发展。

2、以环境保护的不断推进和绿色消费的蓬勃发展为契机,不断开发和拓展环保产业的广阔市场。

3、抓住机遇,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求发展。

4、以高起点求生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我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引导,建立健全我市环保产业政策体系建设。我市要尽快建立环保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机制,把环保产业纳入“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导向机制,明确优先发展产业、重点发展产业、限制发展产业,为环保产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快建立促进环保产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如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制度,形成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排污权交易等机制,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费标准,促进企业达到环境标准;改革不合理的资源定价制度,使资源价格正确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制定促进环保产业的财政扶持政策;进—步完善促进环保产业的土地政策等。

2、打造“一区三园”的湘潭环保产业布局。“一区”是指高新技术开发区。借力国家级开发区的优势,依托九华经济开发区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契机,把环保相关产业园区纳入长株潭“两型”产业总体布局领域,力争申请国家级环保相关产业基地,争取享受国家促进环保相关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三园”,即环保相关产业技术创业园、清洁技术新能源产业园、清洁技术环保节能产业园。充分利用高新区环保产业技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专业化孵化器,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重点培育一批风电技术、光伏技术、生物质能源、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创业企业;清洁技术新能源产业园以高新区德国工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风电设备制造、光伏产业、生物质能源等环保相关产业加工制造业;环保节能产业园利用九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技术与设备制造,水资源及水处理设备制造,除尘、烟气脱硫脱硝、有机废气净化、汽车排气控制及室内空气净化等领域设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研发与加工制造等环保节能产业。

篇5

关键词:弱电、建筑智能、自动化

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oon, including elv technology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given priority to,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s the global informa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building intelligence system has become a city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goal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to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vide a building energy saving, safety, comfort,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return on investment of the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b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other single subject or a technology, but also related to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of electricity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Keywords: electricity, building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中图分类号: O6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筑智能系统

1.1通信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对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以及住宅自动化(HA),而独立系统之间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局域网)连接起来.共享所积累的数据资源,转送和处理数据,并由通信系统与外界公用通信网连接.形成综合通信系统。

1.2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是为适应人们对电视收看质量要求的提高而设置的。通过在电视机房内统一采用的质量较高的前端设备接收、制作节目,然后用闭路传输的方式将电视信号传送到用户接收端,即电视机。

1.3扩音与音响系统

扩音与音响系统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公共广播(PA),属于有线广播系统,包括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功能:二是厅堂扩音系统;三是专用的会议系统。

1.4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的全称为公共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与通讯安全.达到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目的。

(1)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是通过安装在防护现场的各种入侵探测器对所保护的区域进行人员活动的探测(入侵)。一旦发现有入侵行为将产生报警信息,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2)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是以图像监视为手段.对现场图像进行实时监视与录像。监视监控系统可以让保安人员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并能够通过录像回放进行分析。早期电视监控系统是应用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视监控系统已经与防盗报警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监控系统。

(3)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又称门禁系统.其功能是控制人员的出入,还能控制人员在防范区域内的活动。在防范区域内必须使用各类卡片、密码或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经控制装置识别确认才能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际上也属于出入口控制系统。

(4)楼宇保安对讲系统。楼宇保安对讲系统为访客与室内人员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遥控开锁以及报警功能。

(5)电子巡更系统。大型楼宇或场院中出入口很多,来往人员复杂,必须有专人巡逻。在较为重要的地点设巡更站,定期进行巡逻。电子巡更系统是保安人员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中心控制室发回信号以示正常。

1.5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BA)

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BuiI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主要是建筑物的变配电系统的高低压回路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功率因数和每个楼层的总配电箱的输出电压;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工作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状态检测及控制,低位水箱、高位水箱、加压水箱、沉淀池和污水池的水位超高低报警状态检测;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备、空调设备、通排风设备及环境检测设备等运行状态检测及控制;冷热源系统的冷热源设备等运行状态检测及控制;以及对电梯、自动扶梯设备等运行状态检测。通过BAS实现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控制与管理,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创造更舒适、安全的环境。

1.6一卡通系统

所谓智能建筑 “一卡通”就是以IC卡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将大厦内的各项设施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户通过一张IC卡便可完成通常的资金结算和某些控制操作,如用IC卡开启房门,用IC卡就餐、购物、娱乐、会议、停车,办公、收费服务等各项活动,而不必象以往携带多把钥匙开门,去各个对应部门交费等繁杂的操作,减少现金交易。通过IC卡可互相沟通,既满足各个职能管理的独立性,又保证智能建筑整体管理的一致性。

二、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2.1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内涵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建筑。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就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2.2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在智能建筑内,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局域网,包括硬件和软件)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桥梁)以此对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广义的BAS)等所有功能系统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了一个设备和网络、硬件和软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有机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既包含了设备物理建筑环境.又包含了管理和服务等

方面的软环境,它是一个综合建筑环境。可见,智能建筑技术和智

能建筑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对建设起主导作用。 (2)网络结构和标准实现开放协议.例如BACnet标准:LonWorks标准等。(3)互联网技术(Internet)。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议TCP/IP和HT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远程监控、操作和综合信息数据库访问。(4)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网络化、综合化、多媒体通信。 (5) 三网融合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方向。 (6)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lSDN宽带多媒体通信、IP通信、移动通信、ATM技术都正在迅速发展应用。 (7)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8)开放的网络控制技术和BMS的发展。 (9)智能卡技术和人体识别技术。 (1O)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扩展。(11)综合布线的发展前景。(12)系统集成是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篇6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 冷热电联产 应用 发展

中图分类号:TK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056-02

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小规模、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端或近用户端侧,将天然气、生物质能、太阳能、氢能和风能等其它可再生清洁能源作为一次能源,根据各类用户的不同能源需求,通过中央能源控制系统为其提供电、热、冷能,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可实现冷、热、电联产,极大程度增加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碳排放浓度,改善地区环境。这些年来,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大形势下,分布式能源项目得到了较快地发展。

1 工作原理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即CCHP(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用于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所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进行供热、供冷。经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的利用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左右,能源梯级利用效率达到60%-80%,大量节约一次能源。因此说,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的先进技术之一,也是最具实用性和发展活力的系统。典型的燃气冷热电三联产系统一般包括动力系统、发电机、余热回收装置、制冷或供热系统等组成部分,可针对不同用户的能源需求,灵活地采用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系统配套方案的可选择范围较大。

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2 主要优点

2.1 节能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充分利用发电余热,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同时分布式能源站就近满足用户的电热冷等能源需求,将大大降低输电线路和供热管网的损耗,能源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超过大型发电机组一倍以上。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输电线路和供热管网的投资费用,将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2.2 环保效益

天然气是高效清洁能源,燃用天然气不会产生粉尘和灰渣,几乎没有SO2排放。此外,天然气成分中主要是CH4,烟气中CO2的排放也大大减少。如果采用低NOx燃烧器,NOx的排放也降到极低的程度。

2.3 提高供能安全性

分布式供能系统可与大电网互为补充和支撑,灵活分布,就近建设。对用户来说,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相当于在常规的供能形式之外为用户增加了一路供电、供冷和供热的途径,提高了用户用能的安全性。

2.4 天然气调峰天然气

分布式能源系统调峰性能好,操作简单,可成为可中断、可调节的发电系统,对天然气和电力具有双重“削峰填谷”作用。根据天然气和电力的供给和需求,灵活调整系统出力既可缓解燃气供应的峰谷差,增强供气系统安全性,又能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利用效率,大大节约电网以及天然气管网的运行成本。

3 存在的问题

3.1 国家各项支持政策有待明朗化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尚未出台明确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发展规划”,其它诸如分布式能源项目的上网政策、电量收购政策、电价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与其相关配套支持的一系列政策均未出台,以致大部分投资方均处于圈地观望阶段,无实质进展。

3.2 天然气资源偏紧,价格偏高

以福建省为例,中石油西三线福建段全线建成投产后,预计未来气价在3.19元/标立方米至3.34元/标立方米之间,而中海油海气现货价更高于此价格,均不利于燃气分布式电站的发展。按照每标立方气发5度电估算,气电直接成本0.638~0.668元/千瓦时。每80标立方气产1吨供热蒸汽估算,蒸汽直接成本为255.2~267.2元/吨。电热成本均远高于煤电,若无补贴及政策,项目实难推广。

3.3 页岩气的开发前景尚不明朗

国内页岩气开发起步较晚,尚未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且国内地质较美国更复杂,页岩气埋藏深度更深,开发成本较高。同时页岩气开采需要大量淡水资源,而国内除南方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对大规模开采也形成一定的约束。

3.4 发电并网

目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三联供系统的发电并网,并没有出台指导性的建议,没有规定,没有要求,没有建议,只是鼓励大家这样子去做,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3.5 市场存在的问题

燃气三联供系统,需要专业化的系统集成公司开发和建设,这样的公司比较少,各个公司的水平也不一样;燃气内燃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有些问题,不能和国外相比,其技术还需改进和提高;再就是缺少这方面的公司,服务质量跟不上去,而且燃气三联供系统的投入非常大,利润又因为很多原因,差异巨大。

4 燃气分布式电站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从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新近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来看,到2017年,基本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吨以下燃煤锅炉。包含海峡西岸的“三区十群”中的47个城市的燃煤锅炉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以上政策将逼迫新建企业采用集中供热,并推高现有自建锅炉企业的用热成本,同时随着未来国内页岩气技术的突破,天然气价格有一定下降空间,都将利于燃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的发展。

5 结语

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一半左右。国家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消费需求也保持快速增长,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低碳绿色经济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燃气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为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加强能源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凤起.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天然气利用新方向[J].建设科技,2006(17):33-35.

[2] 马悦,董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研究及配置方案分析[J].节能,2011(04):15-19.

篇7

关键词:天然气;新能源;市场前景

一、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的现状

当前,中国天然气工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自“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商业运营后,中国掀起了一股天然气消费热潮。

2010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4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1%。进口LNG 934万吨,增长75%;首次进口管道气44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煤层气利用量36亿立方米,增长42.3%。1月28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能源经济形势会,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介绍了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他表示,201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达到13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20%。

随着地区性输气管网加快建设,城乡居民用能结构不断改善,天然气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消费量有望达到13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20%。天然气消费区域将进一步扩大,产地及周边、环渤海、长三角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区域,消费结构继续向多元化发展。预计全年天然气产量将接近1100亿立方米,增长16%。

二、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天然气开发利用上,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切实保护好环境。坚持天然气开发利用的五项基本原则:

1.科技兴业,集约发展。采用先进、节能、环保工艺,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禁止使用工艺设备落后的生产装置,推动天然气开发利用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集约利用,协调发展。依托丰富的天然气等资源,重点发展能源工业和环保节能、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循环发展的天然气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深度与利用率,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高项目和产业的竞争能力。

3.节能降耗,和谐发展。努力建设生态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以上下游一体化的方式,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及配套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合理布局,择优发展。充分考虑资源状况、产业基础、经济规模、市场容量、运输半径、技术力量、投融资渠道等多方面条件,实现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方案最优化。

5.产业配套,集群发展。按照产业链配套发展的要求,聚集一批能源产业、天然气精细化工以及物流、配套服务等相关企业,按照“大项目――产品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形成上下游协调发展、产业链日趋完善的产业基地。

三、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天然气用途广泛,如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工业、压缩天然气汽车、城市燃气事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

“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左右,是2010年的2.43倍。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也处于迅速上升期。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500亿立方米,较2010年增加60%。再加上进口天然气作为补充,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迅速膨胀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进口天然气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进口将以42.48%的比例加速,并逐年跨一个台阶,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达到6952万吨(约合927亿立方米)。

“十二五”期间非常规天然气将受到更多政策鼓励,发展前景广阔。保守估计到2015年我国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如果乐观预测,这部分产量可能超过200亿立方米甚至达到300亿立方米。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制气产量也将大幅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煤制气的产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天然气产业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天然气产业中还有许多问题与不足,对于解决突出问题的对策笔者认为是以下几点:(1)保障国内生产,增加多方气源。(2)建立天然气储备库,增加调峰能力。(3)推进定价机制改革,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晓飞:我国天然气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探讨[J],内蒙石油化工,2006,(08)

[2]孙茂远,刘贻军:中国煤层气产业崛起的新阶段[J],中外能源,2008(05)

篇8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项目,融资,应用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减排正式提上了日程。节能减排能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能促进高耗能企业的健康发展。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才能完成,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不管节能改造项目是否成功,所需费用都是由企业一力承担,企业风险较大。而随着合同能源管理的出现,解决了企业节能减排改造的资金问题,保证了企业节能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一)基本原理。合同能源管理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产生的,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推广,节能机制的市场化特征也日益明显。从本质上说,合同能源管理是通过减少能源费的方式,将节约的资金用于支付节能减排项目所需的资金。在合同能源管理体制下,节能服务企业和一些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签订服务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期限、利益风险比例、投入比例等。在节能改造的初期,节能服务企业为耗能企业提供项目融资、项目设计、能源审计等服务;在改造期间,节能服务企业为耗能企业提供节能量确认、人员培训、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备采购等服务;在改造完成之后,节能服务企业从耗能企业中获取节能效益。从这些可以看出,节能服务企业所销售的并非技术或产品,而是一种降低能源成本的管理方法。

(二)基本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基本模式有两种:节能量保证型、节能效益保证型,其区别在于风险承担者是不同的。就节能量保证型而言,在能源管理合同中,节能服务企业为耗能企业提供最低的节能标准,保证耗能企业在改造后能够获取相应的节能收益。在节能项目实施后,耗能企业应归还贷款。如果在改造后没有达到最低节能标准,则节能服务企业应将这些差额退还。对于超出合同约定的那部分收益,双方可根据合同约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耗能企业是风险的主要承担方。就节能效益保证型而言,节能服务企业和耗能企业在合同中约定,共同分担融资,在项目之后根据节能效益所得来分配收益。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大部分由节能服务企业承担,耗能企业承担少部分或者不需要承担风险。

(三)优势

对于耗能高的企业,加强合同能源管理有很大优势:

1.投入资金少,风险较低。根据合同能源管理的要求,耗能企业不需要投入大笔资金就能够引入专业化服务、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在节能项目改造时不需要承担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因而投入资金少,且风险较低。这也是该企业在面临困境时,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来改造生产设备的主要原因。

2.节能效果较好。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企业能够向耗能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了项目设计、能源审计、设备采购、人员培训、项目融资、工程施工、节能量确认、设备安装等环节,还引入了先进的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保证节能项目改造的成功实施。从企业节能改造的效果来看,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改造,其节能效果能达到10%~40%,甚至高达50%以上,节能效果较好。从2011年该企业的节能效果来看,比节能改造合同中约定的提高了25%。

3.能够改善企业现金流情况,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耗能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减排,能够减少企业节能改造前期所需的资金,将资金投入到盈利性更好的项目中去,改善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状况。同时,还能够减少企业成本支出,提高企业能源使用的效率,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再者,在节能改造中,耗能企业还能够从节能改造企业中获取专业的能源管理经验和节能资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合同能源管理在节能减排项目融资中应用思考

综上所述,合同能源管理能够减轻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融资压力,克服了传统节能项目由耗能企业风险较大的问题,帮助企业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是合同能源管理还属于一种新的市场运行机制,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都不够充分,必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增加了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的扶持与配合,具体如下:

(一)政府支持。融资问题是耗能企业在节能减排改造中首先面临的难题。融资环境是否良好,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对企业节能减排改造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为了改融资环境,应发挥政府在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作用。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加大对企业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的支持力度,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和项目可采用税收减免、奖励、资金补助等,鼓励银行为节能减排企业提供一些政策上的优惠。

(二)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以成本-效益理论来看,合同能源管理是一个长效项目,投资周期较长,但投资的回报率较高。在企业面临破产、转产、停产危险时,合同能源管理也必然面临着风险,节能服务企业也会遭受很大损失,影响耗能企业甚至是全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因此,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对合同能源管理的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具体步骤如下:耗能企业与节能服务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为节能服务企业提供详细的资料,包括企业经营状况、发展前景、财产状况、可担保抵押等,为节能服务企业业务的开展提供依据。在耗能企业的支持下,节能服务企业应弄清楚节能改造项目的耗能情况和原始运行情况,在专家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改造方案、配套设备和技术。同时,在节能量计算时,应注意到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在能源管理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以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三)营造有利的市场运行环境。合同能源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因此,我国应加快培育节能改造服务市场,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以保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可以通过报纸、广播以及互联网等媒体来宣传节能减排意识,提高企业及员工的节能意识。二是应提高节能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节能服务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三是建立健全环境问责制,将企业节能减排效果和企业领导的业绩挂钩,对于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应进行奖励,对于没有成效的企业应进行处罚。

参考文献:

篇9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是指由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推进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围绕我市“一个中心、四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坚持择优支持、突出重点、效率优先、公正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资金支持方向和安排方式

第四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主要支持:

(一)节约降耗、清洁生产方面。重点支持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节能、节水、节材、减污方面的技术、产品研发及推广项目,重点支持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确定的燃煤锅炉和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的重大项目和示范项目;

(二)环保产业方面。重点支持环境保护产品、洁净产品生产及环境保护服务重大项目;

(三)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重点支持具有示范意义的废渣、废气、废水等资源化利用、木材节约代用、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电子废弃物处理以及提高专业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重大项目;

(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重点支持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开发利用项目;

(五)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方面。重点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构开展能源服务,开展发展前景广阔、推广价值较高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支持企业采用节能自愿协议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

(六)获得国家、省政府支持需要地方配套的项目;

(七)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宣传、技术知识培训、学术研讨、交流、相关展览等;

(八)开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相关经费;

(九)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五条对企业节能、节水、节材、清洁生产、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和技术改造项目,按照实际投资总额给予不超过6%的专项补助,重点项目和重大示范项目按照实际投资总额给予不超过10%的专项补助,单项补助资金一般不超过200万元。

第六条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的相关项目,按照其项目达产后2年的实际节能效益给予补助,补助资金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单项补助资金一般不超过200万元。其中补助资金的80%补助给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构,补助资金的20%补助给服务接受单位,

第七条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市本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一般不再予以安排。

第三章申报条件

第八条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二)能源管理制度完善;

(三)企业重视循环经济工作,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并按时实施;

(四)项目投产后社会示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五)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

第九条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为社会提供相关服务的资质,其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

(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

(三)具备实施相关项目的技术实力和保障;

(四)熟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国家(行业)标准;

(五)对所实施的项目有相关的培训能力;

(六)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

(七)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四章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十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审批应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第十一条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由企业提出申请,经所在区、市、县(先导区)主管部门审核后,与当地财政部门联合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市经委,同时抄报市财政局,市直企业可直接上报。

第十二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原则上每半年申报一次。

第十三条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企业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书;

(二)企业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复印件);

(三)企业基本情况表,包括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生产技术、职工人数等;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落实或已投入项目的资金有效凭证(包括贷款合同及银行资金到账凭证等);

(六)节能篇(章)评估报告;

(七)项目产品(技术)鉴定书;

(八)项目施工单位资质证明;

(九)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四条申请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机构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书;

(二)机构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

(三)机构基本情况表;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五)项目基本情况表;

(六)项目产品(技术)鉴定书;

(七)项目施工单位资质证明;

(八)与接受服务企业签订的合同;

(九)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五条市经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组织专家对所申报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实施项目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论证,根据评审鉴定结果最终确定支持的项目及支持额度,提出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安排意见,报请分管市长批准后执行。

第十六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资金计划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市财政局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拨付资金。

第五章职责分工

第十七条市经委承担以下职责:

(一)提出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年度预算;

(二)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查和认证;

(三)会同市财政局提出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安排意见;

(四)监督检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编制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年度决算;

(六)会同市财政局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八条市财政局承担以下职责:

(一)核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年度预算;

(二)会同市经委组织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查和认证;

(三)会同市经委审核并拨付循环经济专项资金;

(四)监督检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审批年度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决算;

(六)会同市经委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应单独设账、单独核算,保证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实施单位每月以书面形式分别向市经委、市财政局上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竣工投产后,提供经相关机构审计的决算报告。

第二十条市经委、市财政局将不定期对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收回部分或全部资金、取消申报资格等处罚。对情节严重的,将提请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篇10

在油田设备管理工作当中,物联网建设能有效提升油田设备管理的工作水平,对于提升油田整体发展水平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物联网背景下对油田设备管理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

物联网;油田工程;设备管理;发展前景

0引言

物联网的有效建设能大幅度提升油田领域的生产效率,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物联网能够对自动化生产环境向着物联化的方向进行过渡,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生产环境,增强了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使其更加具备智能化、现代化的处理特点,并实现了油田领域从点到面的有机应用,促使油田企业向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在物联网的建设下,如何改进油田设备管理工作,确保油田设备管理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又能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呢?这也正是笔者接下来要进行阐述的。

1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情况

当前,我国国内物联网的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应用方面还不够广泛,如今也只是在某些行业中采取试点应用。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物联网发展,我国物联网的应用与研究仍旧有待加强。物联网在各个领域中的有效应用,能使相关领域的发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加强了对相关领域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例如智能计算、通信及传感器等新型技术的研发。目前,我国在物联网的研发上依旧相对较弱,至今为止,对物联网核心技术还没有全面的掌握,致使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仍然相对落后,这主要体现在传感器方面的研发、物联网软件研发、加密技术的研发、网络及通讯技术的研发、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的研发及数据服务技术的相关研发。这些关键技术的研发不充足,致使我国在物联网上的相关数据库产品研发较少,缺乏相应的产业链。以上所述都说明了我国物联网产业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2目前我国油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油田设备管理工作当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油田工程在开采阶段需要用到设备众多,而且这些设备的体积都很庞大,很笨重,设备结构也很复杂,致使油田维护人员在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时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其二是参与成本的增加,油田设备管理中的参与成本非常高,而且这种高成本的消耗直接影响到油田的生产规模,哪怕油田设备工作采取了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措施,但依旧难以应对巨大的生产量,而成本问题依旧是油田设备管理工作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其三是油田设备管理中的强制性问题,油田开采工作可以说是一种高危工作,如果油田设备出现了什么问题,将会直接威胁到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设备定期维护与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定期维护与检测所带来的成本,也必然会影响到成本及资源消耗的大量增加。

3基于物联网对油田设备管理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3.1物联网建设是油田未来发展的基础

我国油田产业主要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区域,这些区域人口较少,区域环境较为恶劣。而油田设备管理中,设备种类较多,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运行,这也给设备管理及检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物联网建设可以说是油田建设的基础,要想实现对油田设备管理的实时监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就要确保现场和监测中心的通信畅通,在这样地理环境复杂的条件下,建立通信系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资金投入也必然会相当巨大。如此投入必然得不偿失,因此建立无线通信网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另外,油田如果采用光纤进行搭设通信网络,其成本会非常高,而且搭设时间很长,并且油田工程对移动通讯的要求也较高,这就使得油田通讯系统建设更加困难。而物联网建设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满足了油田发展对通讯系统的需求。因此,油田未来发展离不开物联网的建设。

3.2油田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应用实现了油田设备管理过程中对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在油田设备管理中,物联网能够通过局部网络对信息数据的相关内容利用新的方法进行联系,从而实现对信息数据的智能化管理,这种管理能够使人力与物力的资源分配更加科学合理。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库的整理与更新,降低了油田企业对设备管理的生产成本。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实现对设备的出库及入库的操作,对设备相关信息进行编号与记录,对设备进行定位,并将这些相关信息利用网络联系到采购部,以使生产规划工作更加合理。总之,物联网在对设备信息化的管理当中,功能很多,其应用价值非常巨大,为油田设备管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油田设备管理中存的问题及漏洞,并针对物联网在油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做出分析,明确了油田设备管理的发展前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能使油田设备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提高检测及设备维护的工作效率,并能加强对设备出入库的信息化管理控制,从而真正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检测,提升油田设备对使用环境的适用性,使油田设备管理工作内容更加全面、科学,促进了油田领域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敏,周娟,李翠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油田设备管理研究[J].石化技术,2016,(08):5-8.

[2]杨晓庆.基于物联网的吐哈油田数字化站控管理系统[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0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