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成果范文

时间:2023-07-06 17:5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业设计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毕业设计成果

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 实践教学 毕业设计 过程控制

一、引言

当前,大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均定位为应用型,技术型,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多难逃老牌学校已有教学理念和的教学模式桎梏。毕业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是对所学课程的综合训练,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同时,毕业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工作作风、实践探索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中,绝大多数院校均采用毕业设计的手段来完成,因此,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等都会对毕业设计质量产生影响。

二、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个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方向的定位、毕业设计内容、专业知识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体到毕业设计,则由于经验的不足,特色培养还没有完全成熟和固化。但总体看来,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选题难

毕业设计的选题设计方向选择是否恰当,内容确定是否合理以及设计工作量的多寡都会对学生能否迅速适应现场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毕业设计方案不容易脱离各大重点院校原有的模式。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大多属于建筑+结构或结构+施工,涉及的结构型式基本上是多层框架结构,毕业选题在形式上表现单调,内容上流于单一,根据一人一题的要求,大多只能通过变换工程名称的方式来应付,与工程实际不能很好的结合。

2、学生择业、就业与毕业设计在时间上有冲突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输出的毕业生人数也逐年递增,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就安徽新华学院土木工程系而言,很多学生为保证就业,在大四毕业实习阶段就与建筑施工单位达成了就业协议,但由于建筑产品在时间上的特殊性,一但形成这种共识,学生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毕业设计。就业率和毕业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难以取舍。

3、师资力量不足,指导教师的水平有限和责任心不强

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师资力量不足也成为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按照安徽新华学院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8名学生,尽管如此,大部分的教师仍忙于上课和科研,学生一周难得见上指导教师几次面。教师指导时间的不够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无法保证。同时,大部分青年指导教师没有工程背景,工程知识缺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毕业设计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对毕业设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土木工程专业过程监控的具体措施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组织管理是保障。针对毕业设计实施环节中出现的以上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归根到底还在于管理制度的不科学和不规范。为优化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完全有必要建立过程监控体系。且监控体系必须贯穿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下达任务书、查阅和收集资料、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评阅答辩及归档等。经过对安徽新华学院三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过程监控体系的确立可以从以下几个个方面着手。

1、毕业选题的监控

严把选题关,可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加以拓宽。目前80%的学生就业是走向施工、造价、监理等单位,应该增加毕业设计中施工、造价等部分的比例及难度,降低结构设计部分的比例及难度,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了解工程项目全过程,从立项、基本资料收集、方案比较的前期工作到施工可行性分析、实际经济指标考核等后期环节及与相关工程的配合,实现“工程师基本训练”。考虑到部分学生提前就业,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选题前,可调研并结合学生所在的工程项目确定毕业选题,以达到真题真做的效果。

2、加强对学生的监控管理

要求学生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查阅、收集的资料等整理成报告提交,作为对学生设计过程学习效果的一个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这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逻辑能力、对科学语言的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对于毕业实践阶段参加工作和考研的同学,指导教师必须加强与其的联系,不能放任自流。对于参加工作的学生,可以与其工作单位的负责人取得联系,作为第二指导老师,共同督促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同时要求这些学生定时接受检查和阶段考核,否则不予答辩,让学生从思想上将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重视起来,协调好工作、考研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按时按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3、加强对教师的监控管理,打造责任心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

可以聘请工程从业人员参加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一方面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指导工作,让有工程经验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在下达设计任务书的同时,要求指导教师编制好毕业设计进度表,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做详细的指导记录。进度表要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选题,根据指导内容进行编制,将指导工作细化至设计过程中各个关键点,具体到每次指导的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也具体到设计的每个步骤,从而有利于掌握学生在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指导记录中除记录学生的设计进度外,还要给出相应的评价意见。在检查阶段成果时,除检查内容的正确、完整与否之外,特别注意各位学生的设计成果中所采用的设计条件是否与任务书所给的一致、计算书的内容是否与图纸一致,防止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互相抄袭。

四、结语

笔者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建议见解,以上措施在我系07级土木工程部分学生中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应该立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将实践教学落在实处,通过不断对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和思考,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以期对以后的毕业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注:安徽新华学院教研项目(编号:2010jy023);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编号:20101149)。

参考文献:

[1]孙文彬.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5):101-104.

[2]杨立军,何志鹃.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7,33(4):214-215.

篇2

【关键词】过程装备;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一、前言

过控专业研究的主要是过程工业,涉及到很多物理手段和化学反应,主要是为产品生产提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过控专业,因此该专业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口径比较宽。现阶段过控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毕业设计要考验的就是毕业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保证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找出现阶段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计现状

1.管理监控不严格

合格的毕业设计需要在每个环节上确保质量[1]。现阶段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文件,这说明毕业设计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其中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目的以及相关教师的职责,并制定了论文的具体规范,只是这些是文件上的规定,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高校还是缺乏管理的,高校没有对学生实施合理的监控,也就是说各个环节都是处于无监控状态,难免会有一些环节出现问题,这是目前高校各专业毕业设计共有的一点问题,缺乏监控机制。

2.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控专业实际上已经是现阶段本科中非常热门的专业,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相关高校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学生数量过多,就意味着师资力量需要跟上,目前就是专业课教师的数量并不能满足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多数高校是一名指导教师要负责十几名甚至更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要负责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工作,能拿出的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帮助也有限,因此仅靠现阶段的教学资源要想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各高校学生若是想自主查找资料,是缺少资源的,纸质的资料非常少,但电子资料方面由于学生数量大,没有固定场所,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3.选题不合理

实际上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选题[2]。现阶段很多过控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工作是指导教师完成的,专业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没问题,但在实践方面以及对企业的了解方面并不是每一名教师都有足够的经历,因此很多毕业设计实际上是空中楼阁,仅仅存在与理论上,对实际的帮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实并没有得到锻炼,工科学生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积累,还需要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这些在现阶段的毕业设计中都是缺失的。而且选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的背景以及过控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才能将提升毕业设计的效果,这些都是存在问题的。

4.设计时间短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实际上需要考虑两大问题,那就是就业和考研[3]。这两个问题也需要在这一学期解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与毕业设计的完成在时间上有直接冲突。学生为了顺利应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要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压缩,而这种情况指导教师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毕业设计受到时间上的影响,在质量上也是难以保证的,现阶段过控专业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论文质量评价,也只是一般,说明在完成毕业设计的时候是受到严重影响的。

5.学生缺乏写作技巧

实际上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便捷[4]。高校普遍为学生提供了文献检索的途径。在写作方面也会设立一些课程或者讲座,对学生完成论文进行指导,但还是无法彻底改变学生在写作技巧方面的弱点。学生完成论文时,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语言,很多学生会将一些内容拼凑到一起,甚至有一些学生会存在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其中比较复杂的环节就是文献引用、标点符号、图表绘制方面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完成论文写作后,还需要与指导教师一同花费大量的时间修改论文格式,相应的对论文内容与创新的分析就减少了。

三、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类型

1.工程设计

这类题目实际上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设备,参考企业中的一些技术参数,根据相应规定进行设计[5]。此类题目优点是对基础非常重视,要求有完善全面的技术参数,工作量非常丰富,而且无论是设计图纸还是计算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论文实用性比较强。现阶段过控专业学生通常是在毕业设计前决定好了毕业后的趋向,所以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需求要选择题目的。该类题目目前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尤其是一些已经到就业单位实习的学生,可以对企业设备有足够的了解以及接触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2.科学研究

该类题目通常是指导教师以自身科研情况为基础[6]。申报的一些子项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创新性比较强,学生要在毕业设计时期将这一子项目完成,或者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此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素质的。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足够的积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在这类题目由于是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在数量上不会太多。此类题目对学生是可以起到启发效果的,而且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研讨的活动,两节相关的过程。

3.创新型

创新型的题目主要是通过竞赛、创业比赛等活动进行[7]。是团队进行的一类任务,不仅需要学生完成论文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创新,其实这类题目也体现出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考验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管理制度改革

很多时候毕业设计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取决于高校管理制度[8]。因此各高校为了让毕业设计的各步骤得到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全程监控机制,教师需要对毕业设计提升重视程度,高校也要对教师职责进行强调,严格控制学生抄袭的行为。指导教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根据设计手册,保证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环节不出问题,根据课题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其中包括对素材的筛选、对内容的设计、论文设计方案、撰写格式等,对学生负责。

2.充实教学资源

由于高校近年来一直在扩招[9]。而且过控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工科专业,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还是非常严重的,一些高校为了顺利将毕业设计完成,而且地方科研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网上虽然有各类参考资料,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筛选起来很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将教师招聘的重心放到如过控专业一样的稀缺专业,将师资力量补充上来,调整好师生比例,同时将年轻教师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

3.保证设计时间

学生为了确保升学和就业,会提出在毕业设计阶段请短假,而高校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升学和就业也会允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高校做出调整。因为考研与就业对学生非常重要,但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顺利毕业对学生也非常重要,毕业设计若是出了问题,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无法保证的,这就需要高校在时间上做出调整,例如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延长,同时可以将设计前的一些基础工作提前到上一学期,这样毕业设计与考研和就业在时间上的冲突就可以解决。

4.加强团队指导

现阶段高校过控专业的毕业设计是经过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多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是不符合过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这类专业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都需要有所设计,知识面非常广泛。但专业教师无论是研究方向以及自身专业,都是受到限制的,无法给过控专业学生带来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建立起专门的指导团队,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从原本的一对多变成多对多,这样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毕业设计与其他环节的整合

1.与课程设计整合

实际上毕业设计也可以看成是课程设计的延伸,而课程设计相当于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在选题上是有一定关联性的。通常课程设计开始于第七学期,而学生经过几个星期的设计阶段,可以了解到毕业设计的方方面面,完成毕业设计的一些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工作,有助于确保毕业设计顺利完成,这对学生解决毕业设计和考研以及就业之间的时间冲突是非常有帮助的,实际上课程设计就是毕业设计前学生要经历的实战演练,与毕业实习共同组成了实践环节,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目前过控专业正在增加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课程,所以整合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是非常有利的。

2.与毕业实习整合

毕业实习也是毕业设计前的重要实践环节。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需要进行灵活处理,要想将二者进行整合,需要注意一下细节,首先是实习基地的设立,这是毕业实习的基础。其次是高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然后是课题研究需要与企业实际情况和教师研究情况相结合。最后是注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需要的是在应用能力上获得提升,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高校需要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解决每个学生面临的困境。

六、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的重视

在毕业设计正式开始前,高校可以组织专门针对于毕业设计的讲座,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动员,要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就业以及学位认定问题。同时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负责的学生,要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就形成严肃的意识。

2.提升选题规范性

论文选题要与过控专业相关,过控专业的实践价值是保证企业设备可以高效运行,是将机械、控制等各学科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在选题时需要与这些内容息息相关。在选题类型上,可以与科研单位和教师研究的课题紧密相连,一些学生可以在研究院等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需要提升真实性,结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团队指导,这样可以保证题目具备真实性和综合性。在选题上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因此拟题时教师要制定好指导的时间,避免造成双方的疲劳。

3.查阅文献

完成论文的第一步骤就是查阅文献,学生对查阅文献方面还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指导。查阅文献需要根据课题的具体内容,确定查阅的关键词,检索相关的期刊、研究报告等资料,然后完成资料分析工作和整理工作,结合选题写出文献综述。对文献的检索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例如高校的图书馆的电子资料、维普数据库等,这些途径查找到的文献是比较新的。然后是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以及各地的图书馆。最后是网上也可以找到资料,只是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慎重筛选。

4.强化过程控制

毕业设计的所有步骤包括前期讲座、确定课题、完成文献综述、完成文献的英文翻译、完成论文设计、中期检查以及评审和答辩。经过对选题的审定和初期、中期检查,然后是答辩检查、最后是成绩评定和论文评选。这些步骤都是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每周两次的一对一指导,然后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管理工作,要对毕业设计阶段实施量化管理。

5.加强成绩管理

毕业设计的成绩是从三方面进行评定。首先是指导教师从设计方案、完成状态、翻译情况、学生的态度以及在个人纪律评价等方面评出成绩。然后是评阅教师,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规范性、外文翻译的质量以及内容创新性等方面评出毕业设计成绩。最后是答辩委员会,以各小组的答辩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内容、水平、课题、表达、工作量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各方面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做出毕业设计的答辩成绩。最后答辩小组会以规定的比例,对总成绩进行评定,总成绩是需要通过答辩委员会进行审核的。

七、结论

总之,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经过学习后,经历的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是对在校期间成绩的总结和提升,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提升和理论研究强化的有效途径。提升设计质量不仅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也是为了满足社会最新的人才需求。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毕业设计的质量上进行提升,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高校还是社会发展,都是起到重要作用的。每当毕业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经验总结,这样对以后的指导工作才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娟.过控专业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J].广州化工,2016,44(23):188-189.

[2]俞建峰,崔政伟,沈贤,陈海英.基于专业能力矩阵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体系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6,3(28):39-41+53.

[3]郑秀红,张翠英,王洪涛,林楠,卫明社.行动导向法指导下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241-242.

[4]高能文,王洪,李军,全学军.“双导师制”提升过控专业毕业设计工程应用能力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16):234-235.

[5]宋健斐,胡雪飞.SW6软件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备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02):73-76+84.

[6]孙红梅,努兰•苏力坦汗.影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因素[J].广东化工,2015,42(01):117+100.

[7]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王宏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综合改革探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02):29-32.

[8]张文华,袁文,王世刚,李东生,郝光香.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应用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125.

篇3

[关键词]过程管理PDCA循环本科毕业设计道路工程循环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51-03

一、道路工程本科阶段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毕业设计方式和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的道路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在第八学期四月底学生毕业实习后进行,一般安排9周时间完成,采用传统的“假题真做”模式,即由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电子地形图、路线起、终点等控制点及道路等级、交通量等资料,学生根据给定控制点和公路等级查找相对应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标准,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及地质情况等),通过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一个合理的路线方案,再根据此路线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最终提交设计成果。

(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选题陈旧、程序化,与工程实际脱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路工程毕业设计选题一般都是“××到××二(三)级公路施工图设计”,从最初的手工绘图和计算,到现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和计算,题目和模式沿袭了30多年,选题过于陈旧和程序化。

选线设计时,学生片面注重设计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缺少路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综合设计考虑,亦没有考虑安全、环保、经济等技术问题。设计时只顾设计方便,不顾施工难易;只重视设计环节,忽视施工和养护环节等问题,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

2.毕业设计成果不规范,设计质量普遍不高

毕业设计成果包括计算说明部分和图纸部分,提交的图纸在字体大小、字体类型、线条粗细和文字排版等内容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出入,且设计结果的正确度、合理程度值得商榷,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3.毕业设计资料陈旧,缺乏系统性

有一些毕业设计资料甚至是从十几年前沿用至今,一些数据资料是由老师临时找了些资料补充上的,甚至有时缺少资料时就采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设计,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工程资料。

4.机械化设计,缺乏创新性

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只是机械化地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去完成设计内容,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是否合理,怎样设计才能既符合规范要求又富有新意等问题,学生没有认真去思考。

(三)现有研究现状

针对上述问题,很多高校教师,纷纷提出了一些改革和管理措施。湖南工业大学刘明伟具体分析了目前成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某工科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毕业设计论文在过程管理及监控体系的建立;山东科技大学陈广庆分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从毕业设计有关规章制度的制订、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的日常组织、毕业答辩等几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手段;河南科技大学高笑娟通过对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控制,使学生的设计质量普遍得到提高。说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值得在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中推广应用。

分析现有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降问题,在高校普遍存在,高校教师已开始从老师、学生、设计内容和设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提高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参考。但从目前高校毕业设计现状来看,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设计的过程管理,从设计过程中把关,控制好学生的设计质量,避免前松后紧和依赖于设计软件的现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毕业设计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PDCA过程管理原理

毕业设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教师、学生资格考核、毕业设计常规过程(选题、开题、中期)考核、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检查等环节,对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PDCA 循环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它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 在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过去事后检验把关为主的质量管理转变为预防为主和改进为主的质量管理;把过去分散管理方式转变为系统、全面综合治理的方法;把过去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管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法。这个循环工作法是美国的戴明发明的, 故又称 “戴明循环”。这4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阶段为计划(P) 阶段:确定任务、目标、活动, 并作好所有需要的软、硬件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执行(D) 阶段:按照计划要求及制定的目标、标准、操作规程去组织实施;第三阶段为检查(C) 阶段:将实际工作结果与计划内容相对比, 通过检查, 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找出问题和异常情况;第四阶段为处理(A) 阶段:根据比较结果采取一定措施, 纠正偏差、总结经验、改正缺点。

三、基于PDCA循环的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

结合道路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和设计特点,将道路毕业设计过程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分为PDCA四个阶段,道路工程毕业设计PDCA过程管理流程见图1。

图1道路工程毕业设计PDCA过程管理

第一部分 平面设计(2周)

P1――结合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整理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设计参数,结合地形图和地质资料完成路线选线等平面设计。

D1――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文件。

C1――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查看整理设计参数的是否正确,平面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要求学生给老师讲解选择平面参数的理由和选线时考虑的因素。

A1――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平面线形进一步优化,总结平面设计的方法和经验。

第二部分 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2周)

P2――结合最终确定的平面线形,绘制纵断面地面线,选择合理的纵断面设计参数,在保证平、纵组合的基础上完成纵断面设计,结合平、纵线形和视距要求进行横断面设计。

D2――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文件。

C2――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检查纵、横设计及平、纵、横组合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要求学生讲解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平纵组合和安全、经济等问题。

A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纵、横设计进一步优化,总结设计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部分 其他设计(2周)

P3――根据交通量数据、沿线气候环境和道路建筑材料情况进行两种路面结构设计,选择一种作为推荐方案,绘制路面结构图,完成一座小桥涵布置图、路基综合排水布置图、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的立面图和一处平面交叉平面布置图。

D3――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该部分设计文件。

C3――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检查路面设计计算是否正确,结构型式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推荐方案是否合理。并要求学生讲解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因素没有考虑到,如何进行处理。

A3――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归纳设计步骤和设计经验。

第四部分 撰写设计说明书(1周)

P4―结合设计情况,对平纵横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边坡防护与加固设计、小桥涵型式选择与设计、平面交叉口型式选择与设计等过程中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D4―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说明书。

C4―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说明书中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合理,是否与设计图一致。要求学生讲解部分计算的步骤和参数选择的方法。

A4―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完善设计说明书,总结设计方法。

第五部分 设计成果整理与提交(1周)

P5―将最终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进行整理,并按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进行排版并装订。

D5―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资料。

C5―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资料,检查图纸中是否存在纰漏或错误,检查设计说明书是否按规范格式进行书写,设计说明中是否存在与图纸和实际不符的地方。

A5―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完善后再进行整理和装订。

第六部分 答辩和成绩评定(1周)

P6――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提交的设计资料给出评阅意见和指导成绩,由评阅老师结合学生的设计资料给出评审意见和评阅成绩,通过答辩后由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时学生的表现给定答辩成绩,并做好答辩记录。

D6――资料提交与答辩,并进行成绩评定。

C6――检查提交的设计资料是否齐全,检查各种成绩和答辩记录是否规范合理。

A6――对设计资料和成绩等进行核定,总结整届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为下一届毕业设计制订计划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结论

1.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的最后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综合训练和考核。通过毕业设计的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推理、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应有的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基于过程管理PDCA基本原理及其循环思想,将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各部分设计内容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控制,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过程,从过程与整体控制毕业设计内容和质量。

3.通过分析目前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山东交通学院道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为案例,借助PDCA基本思想,提出了道路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其他设计、撰写说明书、设计成果整理与提交、答辩与成绩评定六大部分设计内容PDCA基本内容和控制指标,构建了完善的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PDCA循环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罗玉虎,何兆益.对改进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1(3).

[2]刘明伟,张柱银,陈联,等. 论工科类成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与监控体系的构建[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2).

[3]陈广庆,王吉岱,杨兴华. 提高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探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3).

篇4

关键词: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引擎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080-02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2010);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南师泰院项目资助(2012)

作者简介:史永(1977-),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与内容服务技术。

0引言

毕业设计面向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教师、教辅工作人员等多个角色,包含开题、写作、答辩等多个复杂工作环节[1]。利用工作流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流程不清晰、用户角色权限控制混乱和难以柔性地满足学校管理要求等问题[2-3]。然而,目前毕业设计指导环节大多仍采用人工方式完成师生交流、评议和修改等工作,若其中一方没有时间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则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要求学生、教师有效协作,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有序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周记、论文编纂等工作过程。而这些工作有着刚性的时序性和时效性需求,例如: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开题报告、论文周记、论文草稿,超出时间段不但不能继续进行开题报告工作,还会影响后续的工作环节。

1需求分析

通过系统调查与分析,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引擎涉及教务管理员、教师、学生3个角色,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时序关系概述如下:

①管理员首先设置开题报告、论文周记、论文草稿的上传和审核时间段,并对过程进行监督和通告;

②学生收到管理员通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同时接收教师的修改反馈通知;

③教师收到管理员通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同时接收学生信息提交的通知。

2过程处理引擎设计

2.1事件的定义

事件,即作业在执行过程中的状态[4]。具体的事件状态转换流程如图2所示。当作业完成提交时,事件便已提交,处于已提交状态的作业若调度成功,则事件已调度;若调度失败,则事件全局等待。结合毕业设计过程,定义其事件触发类型:

(1)报错型触发,指在编辑、提交等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毕业设计工作要求的相关内容,如中英文不对照,参考文献条数不足等,触发引擎工作。

(2)完成型触发,指学生完成提交或修改,教师完成审查等工作后,触发引擎工作,从而保持教师、学生之间的良好交互和协同工作能力。

(3)公告型触发,指教师、学生或管理员特殊事件请求,如教师有特殊情况要求学生提前提交开题报告等事件。

2.2时间的定义

时间,即作业在执行过程中的生命周期。当前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允许访问,若当前时间不在规定时间内,不允许访问。结合毕业设计过程,定义其时间触发类型:

(1)提醒型触发,指毕业设计环节规定的时间段将要到达,触发提醒通知。

(2)超时型触发,指超过毕业设计工作环节规定的时间段,触发通告通知。

2.3过程处理引擎设计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引擎设计为生成阶段和运行阶段,如图3所示。引擎生成阶段工作过程如下:

①分析毕业设计的工作环节,选择纳入过程管理的事项;

②编辑过程管理事项的时间段;

③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设置为提醒触发点;终止时间点,设置为超时触发点;

④依据过程管理事项的内容,编辑报错,完成触发阈值和时机;

⑤时间触发和事件触发混合绑定,构成完整的管理引擎。

引擎运行阶段,过程管理引擎监控设置的所有触发点,当时间或事件发生,通知或公告信息。

3过程处理引擎的实现

以开题报告过程为例,管理引擎包括管理员进行时间设置,学生和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分别上传开题报告和审核开题报告等内容,其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算法主要步骤如下:

(1)判断是否在处于毕业设计开题的有效时间段内,如超出有效时间段,填写超时公告,否则执行步骤(2)。

(2)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的编辑工作(在教师未审核前,可以多次编辑、重复提交)。

(3)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填写完成公告及时通知教师审核。

(4)教师审核开题报告,若规定时间将要到达,填写提醒通知;否则执行(5)。

(5)教师完成审核工作,如不合格,填写出错通告,及时通知学生修改,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6)。

(6)管理员(教务员)进行开题报告审查,如不合格,填写出错通告,执行步骤(2)、(5);否则执行步骤(7)。

(7)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完成。

4结语

本文在毕业设计过程及时序、时效性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引擎,给出了其中的事件及时间触发条件的类型定义,并以开题过程管理为例,探讨了过程管理引擎的工作流程和算法步骤。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李晓杰.基于JAVA EE 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4420-4428.

[2]龙世荣,赵学孔,岑磊.基于工作流的B/S 架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3306-3309.

篇5

【关键词】毕业论文 .NET技术 JQuery技术

1 背景及来源

在高校学习生涯中,毕业论文是学生申请毕业的必备材料,它表明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怎样的理解与认识。毕业论文通常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在获取学位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毕业论文在高校中作为一种文献被长期保存,也可以看成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成果与项目。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反映出高校的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水平,作为教育界评价高校的重要依据,对高校的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 关键技术

2.1 .NET多层应用技术

.NET平台是微软为下一代应用程序开发所打造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开发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微软旗下众多的开发技术。通过对.NET的运用,可以使得.NET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提供的服务。同时该平台也简化了在分布式环境中系统开发的过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的可选择的方案。目标系统就是利用.NET平台中的多层应用构建技术进行开发。

2.2 JQUERY技术

JQuery技术是基于JavaScript脚本交互技术上一种优秀的WEB客户端交互技术。它在JavaScript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的封装,将一些复杂功能的实现都封装起来,然后只对外提供方法调用的接口,开发人员在引用了JQuery类库之后,在JQuery规范的语言前提下可以像进行JavaScript编程一样来使用JQuery技术,在很大程序上得到使用并受到广泛的欢迎。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业务分析

通过对高校学位论文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得知高校目前所实时的管理方式通常是校方指导与监督,由各学院进行具体执行。学位论文的完成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涉及到的环节有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提交、期中检查、预审、评审、答辩、归档等,这些工作要想顺利完成,少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包括学生与导师之间、学生与教务处之间、导师与评审专家之间等,在这些用户的交流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文档产生,包括各类交流记录与评审结果,必须确保这些文档的完整保存,在论文最终答辩结束后,这些文档还需要提交至论文管理系统。

3.2 系统主要功能分析

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工作是系统建模,合理的系统建模对于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2.1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针对的用户主要是系统管理员,包含的功能模块有设定单位名称、设定系统LOGO、管理员管理、缓存管理等。

3.2.2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可以在导师给定的选题中进行题目的选择,也可以自行选题。

3.2.3 论文开题

在论文开题阶段中,导师负责的工作是督促学生进行开题报告的写作与指导,学生则主要完成开题的写作,只有通过开题报告审核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论文写作,在没有通过开题以前,学生需要不断进行开题的修改,和导师进行交流,直到开题通过。

3.2.4 论文评审

论文评审通常包含两种方式,即导师评审与专家盲审,该功能模块涉及到的用户主要有指导老师、评审专家、教务管理员,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确定论文评审方式、评审论文、填写意见和成绩。

3.2.5 归档处理

归档处理即针对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归档保存,方便处理。

4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的开发主要基于.NET框架之上,利用VS 2010集成开发工作来进行系统的业务逻辑和界面的实现。系统所采用的这一整套框架都是由微软公司推出,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从而为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打下基础。

4.2 学生与教师模块实现

学生与教师信息管理是批次管理模块中的一项基础功能,因为在维护批次信息要选择批次对应的学生以及相应的导师信息。

4.3 批次管理模块实现

批次管理即针对每个批次的学位论文相关工作进行管理,批次管理包含的子功能有批次的建立、批次的删除、批次时间与进度的安排等。

4.4 在线选题模块实现

论文选题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

4.5 开题管理模块实现

在论文开题阶段,只有通过开题报告审核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论文写作,在没有通过开题以前,学生需要不断进行开题的修改,和导师进行交流,直到开题通过。

5 结束语

本文深入各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对高校当前的毕业设计管理状态进行了解,通过对高校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详细分析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功能需求,并提出了目标系统的建设方案。该方案旨在利用.NET Framework平台,通过UML建模以及三层架构的方式,建立一个符合高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需要的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郭胜伟.加强学位论文评估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12(03):12-13.

[2]董燕萍.学位论文提交系统的构建[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7,15(01):21-23.

[3]王坤侠,夏铭,张媛.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9(12):15-18.

[4]司津锦.高校学位论文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9-11.

[5]苑洁.软件学院工程硕士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测试[D].北京邮电大学,2010:7-9.

[6]蒋萍,缪红梅,陈万寅.学位论文提交与系统比较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20(03):22-24.

篇6

关键词:毕业设计;学风建设;治学方略

作者简介:唐铃凤(1965-),女,安徽宣城人,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幼民(1964-),男,湖北孝感人,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安徽芜湖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安徽工程大学2007年重点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07 yjy04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95-02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修订,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及训练,初步掌握产品开发、工艺革新、设备研制的方法和技能。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工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毕业设计过程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一、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大同小异,以下以机制专业为例进行阐述。

机制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这些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的能力;理论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6周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7.4%)。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学风因素

自评估和更名之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要求都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从审题、过程监督到评阅、答辩、成绩评定循序渐进,一人一题的模式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给毕业后不同去向的学生提供了宽泛的课题选择空间,为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或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虽然如此,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很多,如题目难易程度的合理性、题目的针对性、遇到问题学生心气浮躁、不能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而过分依赖网络、老师监督辅导程度常常不到位、对提交成果的评判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相对明确的标准等等,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而根源于教学管理和老师。老师的责任心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治学水平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要把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需要一套完整的治学方略,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学校,学风的定义就是学习风气,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它依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意义上来说,影响学校学风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学校环境、家庭因素和社会大气候我们无法左右,所以只能从自身做起,以身试教,做一个称职的老师。

毕业设计过程是老师和学生近距离一对一授课的过程,教师的工作是如何传播知识,如何能让学生很有效的接受知识。这个传播过程并没有很深奥的理论,但敬业是首要的,一定的基本技能是必须具备的。对毕业设计的任课老师来说,要达到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目标,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职业技能:

(1)具备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熟悉交给学生的课题,掌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完成的方法,懂得如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督促学生阅读和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帮助学生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强化学生对课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意识;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具备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上述要求不仅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也有做人做事方面的,所以要带好毕业设计,老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三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不仅在专业上要坚持教中学、学中教,不断进取,还要在做人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为师者不“真”,又怎能让学生学“真”?所以老师高尚的人格、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丰富的学识、博大的胸怀、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良好的学风就会在这种互动中形成。

三、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

按词典的解释,治学就是研究学问,方略就是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研究如何带好毕业设计,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而制订的计划和策略就是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现状,建议对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采取一些方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作为毕业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是经过很多学校考证了的,在各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一个理想的实习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人说书本上的理论是没有用的,实际工作中一点也用不到。事实情况绝非如此。笔者和企业打交道20多年,设计的产品有发动机、卧式带锯机、农用机械还有工装夹具,最后落脚在防腐泵产品的研究中,到目前为止设计了几十个规格的产品都在使用中,还有的产品出口国外,最早的产品在线使用近20年了。这些产品的设计没有哪一个尺寸不需要计算,没有哪一个结构不需要找理论依据,只有在同类型产品不同规格系列化或者在仿制别人产品时才参照成熟产品的结构和尺寸做相应的放大、缩小或原样测绘,即使如此这也只是一条捷径,并不是设计产品正常的程序,一旦产品有质量问题就必须回归正常的设计程序查找原因,正常的设计程序必须要用到理论计算,而课堂上讲授的都是各学科的经典都是各种机械产品设计计算的基础。书本如何结合实际,关键就在如何把实际工程问题提炼出来,变成作业里面的已知条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或是一个实践问题,而是需要用系统专业的眼观观察实际的事物,需要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思考总结,最后找出理论公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结合点,把一些影响不大的因素忽略掉,把理论计算公式的假定条件作为计算结果的误差来源,最后用系数进行补偿,如此就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因此要想很好地运用理论就必须学到一定的程度,厚积才能薄发。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才能找出实际问题的关键点,而毕业实习正好是一个机会,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了平台,所以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通过毕业实习还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也能加深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阔眼界及思路,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及酝酿设计方案,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而目前缺少理想的实习基地,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这一过程,其中的原因很多,如果单方面依靠老师寻找实习基地,会涉及到学生安全问题、经费问题、企业的认可度等等,目前还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学院和老师各方努力。

2.毕业设计

目前我院还没有完整的关于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的的具体要求和验收标准。笔者结合其他学校的经验,将几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内容和要求总结如下:

(1)机械制造工艺工装及设备设计方面的课题。

1)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为主的课题,应提交:工艺路线和工艺卡;各工艺卡上必须按要求完整填写相关工艺参数,比如机床、量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切削量的规定等内容;必要的工装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关于误差分析的内容。

2)以机械设备设计为主的题目,应提交:完整的设备结构总图和全部非标准零件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设备结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

毕业设计中图纸的要求:图纸大小在能清楚反映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选择最小的标准图幅打印,标题栏明细表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填写,不可再用课程设计的简易标题栏和明细表;总图上必须标注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设备上所有非标准零件都必须要画零件图(标准件如螺栓、轴承等能在专业商店购买,只要有型号就行,不需要画图),零件图图幅和标题栏要求同上,零件图上要合理标注尺寸、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

(2)模具设计方面的课题。

1)冲压模设计:应是具有三工位以上连续模,或将三种以上简单工序进行复合的模具。

2)注塑模具设计:应是含有侧抽芯机构的中等以上复杂程度模具。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应进行详细设计计算。

4)模具典型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路线分析。

5)设计中典型零件应编制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卡片(该内容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删减)。

6)应用模具CAD软件设计的,应该对模具结构进行三维剖析,并有模具开合结构图。

7)必要时对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和环保分析。

提交结果包含:有完整的总装配图和所有非标零件的零件图。图纸内容和格式要求同(1);一份1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里应有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和上面3)、4)、5)部分的内容。

(3)仿真、软件设计和实验研究类毕业设计内容及要求。以仿真为主的课题,必须提交仿真结果分析报告;以软件设计为主的课题必须通过程序验收,内容应符合软件工程规范,还应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编码、测试等全过程;实验研究类课题学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调研、方案设计与决策、实验方法与过程、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等的全过程),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上述三类毕业设计工作量应至少完成1.2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应包括3000字的文献综述、实验分析研究与结论等内容。

四、结束语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并对学风建设及治学方略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唐铃凤,王幼民.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标准研究[J].科教研究,2010,(4).

篇7

 

近年来是否要取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争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理由充分(1)。其实这种争论的本质是现行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任务更加艰巨(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毕业生走出学校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系统性的实践课程;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方法、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将用于现代工程项目中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引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培养目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近年来有被弱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本科毕业生面临较强的就业压力,往往忙于找工作而疏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育部2004年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一文中重申了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

 

长期以来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定位大多在学生能够综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较复杂的课题上。毕业设计的实施手段不外乎开题报告、翻译、教师答疑、论文评阅和答辩。这种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如课程设计)有近雷同的趋势且带有太多学究式的色彩,完全不同于企业对项目的开发方式;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很难提供经验积累。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一次实践检验,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一次准职业化的训练。通过模拟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学生能够熟悉企业的工作方式,贴近企业的技术环境和用人标准,符合企业精确定位的用人需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极大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培养目标除了我们传统的认识之外,当前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包括解决问题的条理性、计划性,强烈的质疑精神,风险规避意识,以及项目团队合作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做法,而项目管理的应用能够确保以上素质得到锻炼和培养。

 

二、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创建于1969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对项目的定义是:项目是一项为了创造某种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的努力。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以满足或超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项目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包括九个方面: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集成管理。

 

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的定义,项目管理包括五大过程:

 

1.启动过程:认可项目可以开始。

 

2.计划过程:为完成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而对实际可行的工作计划的设计。

 

3.执行过程:通过人员和资源分配执行计划。

 

4.控制过程:通过监督、检查进度并在必要时采取改进措施来确保达到项目目标。

 

5.结束过程:正式地接受项目并使它有序地结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全符合现代项目的特征,理应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水平。项目运行全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只有有效地运用项目管理的科学和艺术,才能极大地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传统的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指导老师的督促和学生的自觉性,论文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学生是否足够优秀,过于强调高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科研素养的培养如沟通、合作等。

 

将项目管理引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也是改变教育脱离实际的一个重要措施。项目管理不是精确科学,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进。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或机构能够不断研究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工具。例如软件类课题的管理,通常需要应用多种工具软件来管理项目,如版本控制软件CVS、项目计划变更软件Project等。

 

将项目管理引入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也是指导老师或机构不断成长、成熟的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细致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积累指导项目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三、在毕业设计(论文)引入中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

 

项目管理是多种理论、方法、手段和工具的综合,经常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权衡,某方面的获得或许需要另一方面的损失为代价。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引入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每个过程是产生结果的一系列行为。五大过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五大过程之间的关系图

 

(一)启动过程

 

启动过程标志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正式开始,学生认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启动。可以通过较为隆重的大会形式,如学校领导、名教授的参与,往届优秀毕业谈经验,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参与座谈等方式,以此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计划过程

 

对毕业设计课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设计应考虑分阶段设置任务,通过设置里程碑的检查点控制项目进展,计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和资源的应用,关注项目计划中的关键实施路径。项目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并达成共识,项目计划应是科学的和可行的,其变更应是可控的。一些好的项目计划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实施计划过程,如MS Project。

 

(三)执行过程

 

执行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执行过程是建立在项目计划之上的,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执行过程,只有项目计划发生改变,执行过程才能发生改变。执行过程要在控制过程的监督之下执行,要受到控制过程的影响。

 

执行过程中要应用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如项目周例会、技术研讨时间、培训时间,项目走读(Review)时间等,形成周报告制度。对学生加强各方面的培训工作,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

 

建立或开发适用于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信息技术平台,以有利于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沟通和运用。

 

(一)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不仅直接影响执行过程,而且影响计划过程。当控制过程识别到某些变化影响到计划内容,应该从控制过程回到计划过程,修改计划后再变更执行过程。

 

控制过程应设在学校系一级或教研组,建议成立系级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小组实施项目控制过程,控制过程应在质量标准文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计划、执行和结束实行监督和衡量,必要时可以采取改进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质量控制小组的成员应定期参与项目组的周例会,并监督、记录、指出其不符合计划或质量标准的部分。

 

(二)结束过程

 

结束过程表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有序地结束,结束过程必须通过控制过程,而不是从执行过程直接进入结束过程。论文评阅指导老师应由质量控制小组的成员担任,应由质量控制小组提议是否允许某论文进入答辩程序,而不是由指导老师确定。

 

四、建立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

 

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变革,传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是不能适应这一变革的,建立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是这一变革的必然趋势。

 

美国PMI学会提出了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OPM3设计了一组用来提高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基本方法。OPM3把组织定义为4个级别:1.标准化的,2.可测量的,3.可控制的,4.持续改进的。

 

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的设置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可以参考OPM3的基本做法,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个细节,确保组织能够获得不断成长,最初应做好标准化的工作,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力争达到4级标准。

 

五、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全符合项目的特点,在执行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只有将项目管理的知识、方法有效地运用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才能极大地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成功的确定性。同时也能够使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形成不断改进的项目成熟度模型,确保组织机构的成长、成熟。

篇8

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德语专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尝试压缩语言和

>> 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改进建议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 浅议中职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浅析国际商法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设置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改进探析 中美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浅析 高校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 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及若干建议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改革探析 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比较及启示 关于美容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浅谈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建议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建议 北京高职院校审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 涉海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研究 中外高校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10,29

[8]南京大学2012、2013年德语毕业生就业去向.,2014,10,28;南开大学德语毕业生2010-2013年毕业去向.,2014,10,28

[9]熊燕.普通本科院校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

[10]http://german.yale.edu/undergraduate-program/courses/current-courses,2014,10,28.

[11]German Studies, http://wooster.edu/academics/catalogue/, 2014,10,28

[12]大学部课程.http://de.fju.edu.tw/undergraduate#undergraduate_curriculum,2014,10,28

[13](民国)103年学士班.http://de.fju.edu.tw/undergraduate/historical_course_timetable,2014,10,28

[14]1031士班表.ttp://de.fju.edu.tw/undergraduate/historical_course_timetable,2014,10,28

篇9

残疾人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模式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在发展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其中美国和日本在残疾人高职教育方面发展水平较高,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供借鉴的价值较高。我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课程设置也有自己的特色。

一、美国罗彻斯特聋人技术学院

罗彻斯特聋人技术学院是美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它是罗彻斯特理工大学附属七大学院之一,成立于1965年,现为世界上最大的聋人理工学院。其专业设置相当广泛,都是实用性专业,涉及艺术、科学、工业、医学、生物、经济等多个领域。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说这种课程设置模式首先立足于对残疾人未来就业的考虑,强调对残疾人职业岗位群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对残疾人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强调企业需求为原则,紧密结合就业岗位实际需求,以培养操作型人才为目标,科学调整专业并合理设置课程。

“全纳教育”思想首次提出是在1994年西班牙萨拉曼卡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这种理念强调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为普通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亦应接收所在地区的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少年儿童,并为其提供适应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所有儿童应一起学习,不论他们有何种差异。罗彻斯特聋人技术学院在开展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全纳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最少受限制环境建设,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中也充分体现了“全纳教育”的理念,只要是残疾人能够胜任和愿意学习的专业领域全部向他们开放。课程设置非常强调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对残疾学生的融合教育。

“工学结合”是罗彻斯特聋人技术学院在残疾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另一重要特点。罗彻斯特聋人技术学院地处著名的高科技园区――硅谷,与柯达胶卷公司、博士伦隐型眼镜公司和施乐复印机公司等大型企业为邻。由此,在开展残疾人高职教育过程中,学院特别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聘请企业人员作顾问,以帮助学校进行课程设置和更新培训计划。企业向学校提供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向学校捐赠设备,还为残疾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每年学校都派教师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增加实践经验,并同企业人员一起研制实用的教学模型,使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能反映生产部门的需要。

能力本位则是该模式的重心。在课程设置中罗彻斯特聋人技术学院强调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以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为中心。其中,职业技能教育是核心。要求残疾学生在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后,必须具备六种能力:认识职业机会的能力;选择就业途径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的能力;灵活的操作能力;专门的职业能力;求职与就业能力。

这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全纳教育、工学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不仅使残疾学生学习到了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而且提高了残疾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快了其融入正常社会的步伐,对提高残疾学生整体素质及生存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足之处在于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同时在社会观念、法律保障、企业参与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

二、日本筑波技术短期大学

筑波技术短期大学创建于1987年,是日本第一所以招收视觉和听觉障碍者为对象的国立三年制高等教育学府。听觉部所设专业有设计学科(美术、工业)、机械学科、建筑工学科、电子信息学科(分为电子工学和信息工学两个专业)。视觉部开设三个学科:信息处理学科、理疗学科和针灸学科。信息处理学科以培养系统设计师、程序员和网络技术人才为主;理疗学科以培养医疗康复理疗士为主;针灸学科以培养具有现代医学素养的针刺、炙术、按摩、推拿、指压多方面的医师为主。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就是说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强调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围绕着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课程改革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的布局与发展。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日本筑波技术短期大学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内容的教学以“够用”为原则,内容不深,大多以掌握基础和入门为主,都是为了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技术作准备。实践课所占比重则相当大,部分专业中实践课的学分甚至达到了专业必修课程的51.1%,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残疾学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各种专业技能和能力。

校企合作是筑波短期技术大学残疾人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该校充分利用毗邻筑波科学技术城的地理优势,与东芝、松下、日立、三菱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广泛联系,为残疾人高职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职前培训。这对于其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是筑波短期技术大学残疾人高职教育的重心。在课程设置方面,其要求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确定必须建立的能力目标,进而体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当中去。

筑波短期技术大学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突出“校企合作、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相对而言更注重实用性,立足于残疾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而对人文素养和社会融合方面的关注不够。

三、中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有计划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般认为以滨州医学院医疗二系和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成立为标志。不过相关学者也指处,目前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主要是职业技术教育。

目前国内开展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主要有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本科层次的高校主要有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山东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等。2000年以来,追随普通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也逐步兴起。先后有多所残疾人高职学院成立或创办,面向残疾学生开展三年制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类院校主要包括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中州大学特教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等。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一般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往往与残疾类型和程度有关。在课程设置方面,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国内残疾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三大块来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强调对其身心康复的教育。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处于核心位置,实践操作课程在教学中占有一定比例。

就其课程设置模式而言,可以归结为:专业知识技能为核心,能力本位为重点,强调“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置模式。这种模式更多注重对残疾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而对其身心康复、社会融合、回归主流的考虑不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与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多数实践课程的教学是在校内实训室完成,由此,国内残疾高职学生职业适应和社会融合的能力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国内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也注意到了残疾人高职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的定位越来越科学合理,当然这些改革是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的。

四、中美日三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模式之比较

1.美日两种课程设置模式各有千秋,互有长短

相对而言,美国罗彻斯特聋人技术学院更注重对残疾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融合能力的培养,强调残疾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残疾学生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而日本筑波技术短期大学则目的性更强,注重实用性,功利思想较为浓厚。但两者又有较多的共同之处。都强调课程设置中的能力本位要求,都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都重视与企业的联系,都立足于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紧密结合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与美日等国相比,我国残疾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较多问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开展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当前,我国开展残疾人高职教育的高校数量大大增长,但面向残疾人开办的专业稀少,残疾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尚现稚嫩和不足,课程开发及其设置模式不够成熟。究其原因,一方面,缺乏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另一方面,与社会观念、制度保障、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就业保障等方面较为落后有直接的联系。

就课程设置而言,最初的残疾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除了针对残疾人特点开设一两门特殊课程外,大多照搬普通高职教育或者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国内残疾人高职院校也开始有意识地移植普通高职教育一些较为成熟的课程设置理念和模式,强调市场导向,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重视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等,这些对于残疾高职学生的成长和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能力本位、学做交替”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有限隔离,无限融合”的残疾人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对残疾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梅,鹿彩玲,李子刚.中国与日本聋人高等教育之比较研究.教育探索,2010,(5).

[2]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曲学利.高等职业教育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途径.中国特殊教育,2001,(3).

[4]张文京.对我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分析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特殊教育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

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面向工程实际

作者简介:谢凌燕(1973-),女,湖南洞口人,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讲师。(江苏 镇江 212003)潘志宏(1970-),男,湖北武汉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66-0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还是与实际工作过渡的重要阶段,已经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工程单位工作节奏日趋加快,传帮带的传统已经难以实现,使得毕业设计这个从学校学习到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对于毕业生来说变得非常重要,[1,2]甚至具备了部分“就业前期培训”的职能。[3]毕业设计过渡阶段的特点决定了毕业设计的选题、实施和评价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必须要面向工程实际。

自2009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参与该计划的高校在教学目标、模式、课程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4,5]类似于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起步较早。德国是最早以工程应用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国家,[6]美国针对工科人才培养制定了ABET EC2000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日本建立KIT工程设计教育的目标。[7]在毕业设计方面,国外毕业设计都针对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获得真正的工程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奠定基础。

从同济大学和美国奥本大学建筑设计与工程管理学院联合毕业设计过程可以看出,国外大学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偏重于工程应用,国内教学则更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工程应用,国内高校在与社会的合作、与同行的交流上,呈现出一定的半封闭性。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大学主要围绕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与工程实践接轨的选题研究却不多,[8,9]开展相关毕业设计选题研究非常重要。

当前,国内大学在结构设计指导方面已有的研究较多,相关的论文和指导参考资料也多,但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计算部分,而设计图纸是毕业设计的重要成果,诸如设计深度要求、规范化要求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和指导参考资料零散,[10]指导教师的要求往往比较模糊,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不仅影响了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也直接导致其结果与工程实际脱节严重。因此,在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中立足于以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基于校企合作、通过团队合力,进行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一、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改的主要任务

笔者承担了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高校“产品”――毕业生为对象进行回访调研,将他们走出校门后面临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和方向的研究对象,结合校企合作,进行需求分析;通过毕业设计实施环节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把握毕业设计作为与实际工作连接的过渡阶段的特点,体现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要求。经过论证,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第一,探索毕业设计选题与毕业生面临的实际工程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选题的范围和方向。

第二,整理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设计深度和规范化的要求,明确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等设计成果的要求,使设计成果能达到或接近工程实际要求的水平。

第三,基于校企合作,结合教改实践,建立与工程实际要求相一致的毕业设计成果考核指标和方法,初步形成面向工程实际的评价体系。

二、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

1.实施思路

(1)通过面向工程实际实施毕业设计选题,形成学术研究型、工程设计型、施工技术型以及工程现场管理等涵盖土木工程专业过程的各类选题。

(2)通过校企合作,重点研究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设计深度和设计规范化等问题。

(3)通过完善目前的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评价机制,初步建立了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

2.实施方法

(1)调查研究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土木专业毕业生工作去向,毕业后从事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和面临的主要工程实际问题。引入产业过程中的需求分析技术进行选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选题范围和方向。

(2)对当前工程设计行业中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成果要求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提炼,形成了毕业设计中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设计深度要求以及规范化要求。

(3)以当前工程实际的要求为基准,主要从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两方面对设计成果建立考核与评价体系,重点对设计图纸的考核指标和方法进行细化与量化。

3.实施过程

(1)以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为对象,将他们走出校门后面临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和方向的研究对象,通过需求分析,进行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选题库建设。在具体实施环节上,土木工程主要分为设计和施工两个方向。施工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较少,而且容易停留在简单方案和进度计划等较低层次,计算、绘图的工作量偏少。事实上,实际施工中存在大量的模架设计、安全计算分析等技术工作,也是很好的毕业设计课题。调查发现,毕业工作后的学生对毕业设计作用的认识有所提高(见图1),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碰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规范不熟悉、读图能力差等(见图2)。

(2)通过与第一线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展“走出去”研究。通过校企团队合力,完善目前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评价机制,初步形成了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

(3)针对当前毕业设计图纸、参考资料匮乏的现状,本研究专门编写了《样例图集及解说》方面的教参资料,详细阐明了施工图层次的设计深度要求,对图纸规范化和细节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说,可供学生模仿学习,同时起到了规范毕业设计图纸的作用。

三、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优势和效果

本研究通过与工程实际要求进行接轨,减少了作为过渡阶段的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的偏差和错位,为最终实现“无缝对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提供了基础;同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通过探索研究,明确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和方向,从一开始就将毕业设计引入到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来,为最终实现本科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第二,通过对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实施环节的研究,明确毕业设计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第三,通过对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的研究,指导了毕业设计成果考核的细化和量化工作。

第四,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设计,培养了快速适应工程单位工作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第五,本研究不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对于指导教师也有促进作用,可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工程实际需要,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与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对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要求相适应。

四、结语

本研究形成的毕业设计选题、设计实施、评价体系等成果,着重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地方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通过编写与图纸相关的教参资料,对最重要的设计成果之一的图纸进行了规范。

本研究通过吸收工程单位资深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成员,组建了“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具备了与工程单位双向交流的条件,可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强调了校际、校企师资共享,使得本研究成果“走得出去”,克服了毕业设计实践性不强的缺点。

参考文献:

[1]刘志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系统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118-121.

[2]王会利,秦泗凤,张哲.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探讨[J].高教论坛,2009,10(10):75-77.

[3]童乐为,罗烈,刘沈如,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创新体系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111-114.

[4]文颖,曾庆元.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探索与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45-247.

[5]庄鹏,刘栋栋,曾杰,等.应用型卓越结构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S2):

20-23.

[6]蒋启平,何舸.中德两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17-22.

[7]张民选.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的构建与运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杨光,张兆强,李文涛.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改善措施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