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文

时间:2023-07-06 17:5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

篇1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 趣味性教学

由于中职院校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中等技术人才的基地,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院校为了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即将面临的职场、社会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发增强自我职业道德意识与法律观念,做一个有道德、讲法律的新时代应用人才开设的课程。而现阶段的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诸多如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较固定等问题,造成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实际教学成效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欠缺、行为自由散漫、缺乏学习动力及工作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德育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较抽象,偏理论性,而中职学生一般基础较薄弱,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这种较抽象的课程内容缺乏一定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此,采取趣味性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成效,实现教学目标。笔者以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种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一、故事教学法

所谓“故事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故事,将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引发同学们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

1.教学导入,抛砖引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也不例外,课堂的开端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果。尤其是像职业道德与法律这种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说,在内容上更是毫无吸引力。在教学中,应找到良好的切入点,做好课程导入工作,在课程之初引学生入胜,提高对课程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感受道德之美》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年届九十仍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的故事,讲述这位高龄老人不褪的社会公德心。在学生们开始对这一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议论纷纷时,教师可以就此抛砖引玉,提出问题,如“刘盛兰老人可以选择不这样做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等,就此引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能集中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2.故事穿插,教学讲解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很多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讲课,对大家都很熟悉的概念、定义进行分析,不仅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只会照本宣科,不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还会大大打消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穿插一点故事,对于活跃气氛、掌握知识有巨大的作用。

二、情境教育法

网络时代下,多媒体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多重便利。而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内容中,多数涉及的是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主体一般是人与人,因此这些现实中的情境与人物,配备适当的背景音乐,能促使课堂气氛大大活跃。同时,在一些无法模仿的情境下,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采用虚拟情境,将实际知识转化为图像、动画等方式,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掌握知识。

1.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主人公

传统的德育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创造情境,让学生成为教材中事件的主角,自发理解知识内涵。

2.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再现

多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教学开展提供了便利。不仅能提供传统教学无法提供的图片、动画、音乐,活跃了课堂,同时,也能将知识情境再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掌握知识的途径。

在《感受道德之美》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同学们观看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领会其中人物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从感动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整体道德及职业素养。

三、总结

本文就中职德育课程中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笔者的一点看法,提倡采用故事教学法与情境教育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寻找乐趣中主动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并将所学转化为自身的本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成为新时期,有职业道德、懂法律的有志之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题化 实践课程 实施策略

中国教育比较缺乏的就是实践育人,很多学生没有实践的经历、体验,我们常常被别人实践着,别人代替着我们经历。语文是见仁见智的,所以语文需要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课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材就是影子,不能让教材成为我们的世界,而要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教材,教材与世界之间应该走近,拥抱。老师就是盐,撒在儿童的精神血脉之中。语文主题实践课程需要思考的三个维度。

一、选题的依据

儿童情智,现在很多的主题都是成人的主题,并不是儿童的主题,学校的主题课程需要是成人对儿童的理解设计的主题,即从每一个儿童具象的事实出发,看看儿童的需求,诉求是什么,积少成多,呼之欲出,一定要寻找,发现,尊重,依靠真实的儿童。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儿童,可能是类儿童,有时可能是理想的儿童,我们要听听儿童的心声,但又不能完全听儿童的。我们要寻找主题化和化主题之间的平衡,这个主题就像绳索,交织于融合,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这就是师生认知之间的一种缠绕,不断延长,适当从主题化走向化主题。主题确定之后,可以让图书馆成为所有孩子的语文教室。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以前说把图书馆建在学校里,现在是说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关于实践,要关注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经历,什么是语文实践?就是让孩子有更丰富的语文经历。第二个是建构,实践出真知,很多东西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不是老师讲的,这就是建构的过程。第三个是玩动,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建构丰富的表象,其实这就是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和活动是一意两表,这是从旨趣这个角度来说的。游戏关注的内容是很多的,世界的,体育的,其实也是跨界,也是在帮助引领儿童,或者和儿童一起建构自己的生活规则和精神世界。

二、生活节律

主题实践活动要与生活相呼应,有烟火味的生活,让儿童动一动手,智慧在手之间延伸,也可以是自然生活,根据季节再不断变化,时移世易,主题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在农历的天空下,可以是开展相同的主题,因为儿童与儿童之间有相似,有共同的基因,不同的地方是需要有独特的创造性。这里的生活,还包括社会生活。例如吴勇的童话作文,儿童要与社会对接,四五年级的孩子,可以从仁爱的角度,穿越国界,穿越时代,仁爱的鼻祖是孔子,这个是不需要主题之下的尽善尽美,孩子们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收获。无论是时空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穿越,也许在成人那里有点荒唐,那儿童为什么不可以呢?让孩子适当关注社会,当然应该有分寸。这就是生活节律,这个生活可以是共识性的生活,也可以是历时性的生活。

三、教材进程

对教材的尊重,不是依赖。教材本身也是有些问题的,警惕我们的影响力,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影响力。我们要向课标靠拢,心中要有度,没有影响力不行,太有影响力也不行,你所代表的是你个人的风格,我们要淡化自己的烙印。例如:在一年级开展的“春天来了”的语文主题实践课程。语文是人文性和学科性相统一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该课程的实施紧扣一年级语文课表的年段目标,体现“语文味”。课程中涉及的其他学科,尽管在同一主题下进行教学,仍旧关注本学科的年段目标。

1.将教材与生活融通,创生课程资源。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一年四季,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其中春天是成长拔节的季节,也是学生喜爱的季节。一年级下册《识字1》、《雨点》、《小池塘》、《春笋》、《春到梅花山》、《小雨点》及练习一练的《村居》、成语和谚语都是描写春天景物的课文。因此,将生活中的感受春天、观察春天、春天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春游)与课文内容融通,既从生活走向教材,又从教材走向生活。

2.将语文和其他学科融通,整合课程资源。

纵观一年级下册的语文、音乐、美术和品德与生活,都有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常规的学习,各行其是,教学内容不免有重复,相关联的资源没能得到有效使用。

尝试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在课程实施中所有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使用资源,将学科知识的学习放置到以“春天来啦”为主题的情景中,让学科知识统一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用知识,体验成功和快乐。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开放的、多元的学习生态圈。

3.注重体验,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组织、帮助和管理作用。

篇3

展览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号】 1004―0463(2017)10―0086―01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由于学校缺乏完成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条件,所以应该开发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来充实美术新课程的实施。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着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效。

一、根据学生兴趣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学生便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使整个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育者将学生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强加给学生,必然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导致厌学情绪浓增,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现行教材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蹲”下去悉心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的提高,这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比如,在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这一课中,我让学生描绘自己的家乡。有些学生不能用画笔完成时,我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进行口述,让心灵手巧的学生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图,让歌喉好的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家乡。再如,在“剪纸”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欣赏我收集到的剪纸作品,已经有了创作的欲望。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愿意为自己的属相创作一副剪纸作品吗?”学生们表示都很愿意。紧接着我用课件展示了剪纸的创作过程和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然后让学生参考我创作的十二属相剪纸图案进行创作,学生们纷纷动手为自己的属相进行剪纸,大家情绪十分高涨。实践证明,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之上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激情空前的高涨,同时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发展个性、提高动手动脑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各种美术比赛活动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作品比赛活动。如果把这些参加展览的作品巧妙地安排到美术课堂中去,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和老师共同评价,评出作品的优缺点,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参赛质量问题又能作为学生的欣赏评述课来实施。这样的校本课程既能体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补充拓展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张扬个性,刺激学生创造能力向纵深发展。学生都渴望获得奖励,并且很多学生都具有竞争意识、拼搏精神,通过参加美术或其他比赛,可以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各种锻炼或获得成功体验,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另外,我们还可将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全部收集起来分类展示在美术教室中,这既能给学生学习美术创设教学环境,又是一本很直观的校本课程资源,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更是学生学习绘画的临本。

三、充分利用地方建筑特色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安多古刹卓尼禅定寺的建筑极具宗教和民族特点,特别是民间艺人安尼玛的木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在涉及到建筑和雕塑的学习内容时,可将禅定寺历史和影像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和讨论,也可将有些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到课外实地观察解决。这样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既让学生感到对家乡的自豪,又能够让学生浅而易懂地掌握建筑的特点和木雕的艺术性。这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艺人的一个好载体,更是学生学习一门技艺的有力途径。

篇4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课前预习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策略有明确的规定,学生英语达到五级水平(初中毕业水平)要求能做到“根据需要进行预习”。高中新课程在陕西实施已经半年多了,作为高中第一届新课程的实践者,学生的课前预习策略实施现状究竟如何?课前预习策略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内在相关性?如何有效地实施预习策略?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在我市高一学生中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的分布

西安市高一年级学生共334名,其中省级标准化高中110人,市级重点中学116人,普通高中108人。调查对象分布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2.调查的内容

调查工具为一份问卷,问卷由6个问题组成。本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实际发放问卷334份,共收回334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问卷内容为:

(1)你是否在英语课前进行预习?( )

A、 我每天(经常)进行预习 B、 我偶尔进行预习 C、 我从不进行预习

(2)如果你进行了预习,你都预习了哪些内容?请打勾(可以选择多项)

A、 单词和短语 B、 语法 C、重点句型

D、 听力 E、 课文 F、课后练习

(3)老师是否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并进行检查?( )

A、 老师严格要求并进行检查 B、 偶尔要求,偶尔检查 C、 从不要求

(4)你认为通过课前预习,是否能激发你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

A、 能 B、有点 C、没有

(5)你认为通过课前预习,能否有效提高你的英语学习成绩?( )

A、 对提高成绩很有效 B、一般 C、不能提高

(6)你认为通过课前预习,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A、能 B、一般 C、与课堂效率无关

3.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了我市省级标准化高中、市级重点高中以及普通高中,基本能代表我市高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的数据采集来自高一上学期期末全市英语统考的成绩,可比性较强。

① 问题(1)调查结果及分析:

英语学习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75―100分划为“优”,60―74分划为“中等”,59分及59分以下划为“差”。在第一题中,选择A“我每天进行预习”占学生总数的35.5%,其中 “优”等学生占“每天进行预习”学生总数的76%;选择B“偶尔预习”占52.5%,其中“优”等学生占“偶尔预习”学生总数的36%;选择C“从不预习”占学生总数的12%,其中“差”等学生占“从不预习”学生总数的63%。以上这三种情况之间有显著的区别,说明了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一半学期的新课程学习,大多数同学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大多数同学能够进行课前预习,但能每天预习、养成预习习惯的同学相对较少。说明学生对预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每天预习”的学生中,“优”等生的比例很大,占76%;而“从不预习”的学生中,“差”等生的比例也很大,占63%。这说明预习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即:进行预习则成绩高,不预习则成绩低。

② 问题(2)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预习内容的调查中,选择预习“单词和短语”的占78%,预习语法的占36%,预习重点句型的占32%,预习课文的占38%,预习听力的占18%,预习课后练习的占12%。从以上预习内容的分布看,大多数同学预习时重视单词、短语、课文,比较重视语法和重点句型,但不重视听力和课后练习。说明学生预习时缺乏有效的指导,没有计划,相对片面。

③ 问题(3)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在问题(3)中,选择A“老师要求进行预习并严格检查”的占38%,选择B“偶尔要求,偶尔检查”的占35%,选择C“从不要求”的占27%。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预习策略的指导和督促不够,且随意性较强,。

④ 问题(4)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56%的同学认为能够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3%的同学持否定态度。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认为通过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⑤ 问题(5)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有76%的同学认为,课前预习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21%的同学认为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只有3%的同学认为不能提高学习成绩。说明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对课前预习有正确的态度。所以老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前预习。

⑥ 问题(6)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82%的同学认为,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的同学认为预习与课堂效率无关。说明预习能够增强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结论

通过以上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课前预习策略的实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

②预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③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在教学中实施预习策略的具体办法

1.教师要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学生从开始的被动地听老师讲,到通过预习,自主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再到课堂上主动地、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老师讲课,是一个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个转变是需要逐渐完成的。

⑴ 认识预习的重要性

给学生讲清楚预习的意义。一方面,预习具有指导性的功能。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课堂上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等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学习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思维和注意力的分配合理,把有效的潜能投放到学习目标上。另一方面,预习对课堂学习具有调节性。学生在一节课上不可能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思维的活跃,如果课前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只能机械地围绕着老师的指挥疲惫地运转,主体作用很难发挥。通过预习,学生就可以在熟悉的地方把注意力少投入一些,而在重点和难点及自己不熟悉的内容上注意力相对多一些。这样,思维一张一弛,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其次,预习对课堂学习具有目标性。预习可以使学习目的明确,目标清晰,学生的思维会处在“高度快速反映”之中,接收、吸收领会各种知识、技能全面而深刻。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具有目标性、针对性。

⑵ 加强对学生预习策略的指导和点拨,并使之不断优化

在习惯培养的初期阶段,老师应写出预习提纲,带领学生一起学会如何预习。预习一般分为学期总预习、单元预习和单课预习。总预习是学期初指导学生了解教科书的内容安排、编排体系,并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并通过任务型活动和完成项目来实现教学目标。单元预习中,首先指出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带领学生看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再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其次,指导学生明确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和主要词汇、句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单元预习 ,单课预习就是进行一些细致的工作。指导学生预习本课的词汇、句型,理解课文和对话的大意,确定本课的重点,通过做练习册上的习题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第二天有的放矢的去听课。指导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做记号,如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还模糊不请,必须立即复习,填平补齐。由于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对教学内容理解更容易,他们在上新课时就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使上课兴趣大增,对预习也产生了一种“迷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逐步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⑶ 适时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调整学生的预习行为

老师根据每天课型的不同,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同时要说明要求,指明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课堂上更要时时检查和测试预习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听写单词、让学生朗读课文、分组对话、检测课后练习、口头分析句子、口头翻译课文等形式,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客观评价预习结果。对认真预习、正确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对疏于预习、应付老师的不认真的同学,予以批评和适当的惩罚。同时,加强家校联系,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预习作业检查,纪录学生在家的预习情况,经常和老师沟通,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预习。

2.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⑴ 预习内容要全面

单词和短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单词和短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句子,句子离不开文章,文章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离不开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如果只是脱离语境背诵单词、短语,则难以恰当地运用单词和短语。英语课文实际上是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的综合运用,课后练习则是对单词、短语和语法的一个综合检测。所以课前预习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包括单词、短语、重点句型,也更要重视听力、课文、语法和课后练习。

⑵ 根据课型灵活选择预习方法

有关专家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的不同,把预习分为以下八种方法:

① 朗读识记式。通过听录音模仿、反复朗读所学生词、句型及课文,初步熟悉课文内容。

② 听力训练式。加强听说训练,侧重于模仿练习,如音标、连读等,听课文录音、听力练习等。

③ 发现问题式。教师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掌握的内容和有关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并为上课作好准备。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④ 排除障碍式。教师将新课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从而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运用 的难度。

⑤ 材料准备式。预习所准备的材料可以是句型操练需要的语言材料,也可以是对话练习所需要的话题材料,还可以是讨论所需要的对某个问题的意见、主张和看法等。

⑥ 系统归纳式。主要用于复习课,特别是阶段复习课和期末复习课。教师可以根据复习课的内容让学生事先对已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然后在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总结。

⑦ 阅读理解式。适用于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师通过设计课文预习理解题指导学生预习。阅读理解题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者侧重于课文本身包含的具体材料,后者要求读者对具体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甚至推理、想象来完成。

⑧ 习题试解式。在预习时尝试着去解答某些习题。这样做有两点好处:A、习题是课文重点、难点的体现,预先做习题可以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B、在试解习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出来,可以提高解题的信心和兴趣;如果做不出来,或者做错了,则可以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课才能把习题搞懂。

这八种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型的不同,需要加以灵活运用,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⑶ 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笔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记在笔记本上。记在书上的也称为“圈点标记法”。所谓圈点标记法,就是在书中空白之处,将自己的心得和发现的疑点,以及应着重注意的地方,用圈圈点点或者符号标示出来。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学生翻开书以后,重点、难点、疑点一目了然,增加了听课的针对性,而且读后不易忘记。?关于圈点、勾划、着重的一些符号,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各人的需要,设计所用的符号。一般来说,“?”表示疑问,“!”表示感叹和惊奇,“”表示着重。

有一些预习笔记,需要在笔记本上完成。笔者设计了预习表格,装订成预习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惰性,也可供老师每日进行检查或抽查。

预 习 本

2012年_____月_____日 周_____

预习项目 预习的内容 完成情况

单元/课时

重点

难点

疑点(发现的问题) 1、

2、

重点句型 1、

2、

语法项目

预习题

(老师布置) 1、

2、

3、

课后习题的处理

家长签名: 老师签名:

结语: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新课标》已经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作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和责任。培养学生的预习策略,老师必须将其纳入整体教学之中,把预习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 李玉陈.英语教学新思路.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

[3] 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心里学报,2000(1)

篇5

关键词:新课程 实施 问题 策略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是新世纪赋予基础教育战线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新课程改革用“国家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代替了长期以来被中小学教学视作根本的“教学大纲”。应该看到,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新课程改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改革日趋成熟,目标正在实现;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新的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的实施无疑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实施初期,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深刻,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学科模块教学内容多而规定课时少,在规定课时内较难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教学内容新颖,教学目标多维,传统教学方式较难适用于新的学科模块教学,教学观念新旧交错,课程实施“走老路”,造成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夹生饭”现象普遍存在。因而上好新课程的确有一定难度。

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课程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互无关联,教学被排斥于课程之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成为课程专家的“业内”之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单一教学,教师成为课程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由于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设计之中,因而丧失了课程意识,造成在教学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讲,就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

造成教师课程意识的丧失,以及在教学工作中被动局面的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原有的价值观植根于“唯分数是论”的现实,有着非常大的惯性。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专业判断和决策能力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因而离新课程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课程改革步步推进,已进入“面上推广,点上深化”的阶段,时不我待。

(四)实验区的教师虽接受了岗前培训,但主要靠新课程实验中的“做中学”,得到的专业支持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量。

如今,新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弹性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而教师创造性的实施能力相对不足,一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难以运用自如地驾驭课堂。

应对策略:

1、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程知识培训,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增强教师对实施新课程的认同感。

2、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入思考学科教与学的有效方式。

3、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高中选课指导手册》,编写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们深入领会、把握新课标内涵的过程。

4、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水平。

5、用教材、用资源,重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培训工作,仅仅依靠教师外界的各种培训,不能解决教师自身根本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靠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可以适应教学需要。

二、新课程学科教材及配套资料使用中遇到的困难

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尽管有多种版本的学科教材可供选用,然而也许是因为教材编写的时间过于仓促,课后习题的选择仍有不适合、不协调的情况,出现了不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较好地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这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和困惑。

此外,在一些配套资料中,也存在不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需要的情况,没有较好地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难度较大、要求较高,有很多偏题、怪题、超纲题,甚至存在严重的知识超前的现象,这一切给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应对策略:

组织教师反复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标中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合理使用教材开始,对教材及配套资料中不合适的习题大胆取舍。

目前,很多实施新课程的学校开始使用教师的自编习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教材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如此一来,学校的广大教师无论对自身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还是实施课程、驾驭课堂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到发展目标之中。其中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三年中要获得15个学分,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由于经验不足、准备不到位、观念更新不彻底而走了一些弯路。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甚至不清楚究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更不知如何操作,导致了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徒有其名。

应对策略:

借鉴其它省市学校的一些好的做法,结合学校实际,选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制定全校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向所有教师征集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在高一年级组织学生进行自愿分组并选定课题,由学校根据教师个人的专长及学科特点为每个课题小组指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教师负责全程关注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并加以宏观指导;学校同时安排课时及专任教师负责定期组织各课题小组进行课题进展情况的汇报,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要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教师首先应当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能力无疑又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

由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认识不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等观念还未很好地建立起来,课程意识不强,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大多局限于举办讲座的形式,因此开设的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

应对策略:

由学校教研室负责,指定专人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学副校长专门为全校教师举办题为《校本课程》的讲座,以学校各项制度作保障,鼓励有特长、有专长的教师先行动起来,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才能。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课程开发,不仅增进了教师对于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还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三个方面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通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整体提高了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五、学分认定的问题

由于新课程实验对学生的模块学习评价项目众多,有终结性的考试或测试,有建立在出勤、情感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等忠实记录上的过程性评价;有总分,有等级,还有建立在等级上的学分认定。当学生的模块学习结束后,要对上述一系列的数据进行计算或转换,一学期两次的模块学分认定工作大大增加了学校、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操作起来极不方便,工作效率极低。同时,记录的内容多、种类多、项目多,三年下来,学生的原始记录的各种表格材料一、二个成长记录袋是装不下的,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高考参阅时也十分不便。

应对策略:

学校首先召集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和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的其它学科教师,讲明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各项指标,请各位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对这些老师们认识学分认定的重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展现了各科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这样作用,可极大的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实践的基础上,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由课改一线的教师提出基本要求,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也可委托专业软件研发人员)开发出体现理念、记录全面、操作简便的学生成长记录的专用软件,据了解有的省份已由一线教师做了尝试,如果统一开发一个这样的软件则更好。

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和管理

通用技术课程是这次新课改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它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实施新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用技术课程对于各个高中学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然而对于学校开设这门课程除了通用技术课程所需的设施、场地欠缺之外,更大的难题还在于从上级主观部门领导到学校校长、老师、家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以及从事课程教学所需的专业教师的短缺,阻碍了课程顺利、有效的开展。

应对策略:

在通用技术教师培训初期,学校就要安排相关教师提前进入角色参加培训。考虑到全新的特点和开展教学研究的需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要远多于实际课程所需的教师数量。在派出培训的教师的选择过程中,特别注意老、中、青三结合,考虑动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教师本人喜欢等因素,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学校至少配备两位教师参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学校把《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列为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并将“正常规范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写入学校工作大纲。

主动做好学生走进新课程的指导工作,除了通用技术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外,在开设此课程前由学校组织专门的学生大会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配合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好新课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凡是高一的学生家长都要请校内外专家作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改变着教师们的教学生活。要想切实有效地解决好在新课程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除了校领导要转变观念、紧跟形势、研究问题外,还必须解决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问题。只有拥有一支观念新、理论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我们的学校就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站稳脚跟,我们的学校也才能在培养教育未来人才的工作当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新课程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由于熟悉和经验的不足,在实施过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着对学生健康发展负责的态度,经过教师的不断实践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一定能够不断走向预定的轨道。

让我们在超越新课程中成长,在成长中推进新课程的应用,推进新课程向着时代变迁的新一轮的超越。

参考资料: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刘良华,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

篇6

[Keywords] Networked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Online Course, Design Strategies

[摘要]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在网上远程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实践体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网上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并藉此提出了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指导性原则。在实践层面上,作者在文章末尾提供了一个课程设计的范例。该范例吸收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网络教育研究的最新技术成果,不但是文中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在实践中的体现,更为网络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网上课程模型。

[关键词] 网上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教育部正在实施一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工程。2000年9月初,本人应邀为项目评审专家做了一次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的讲座,就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发表个人之见,不料受到好评。本文主要是根据此讲座的内容整理而成的,首先从分析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出发,提出了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指导性原则,并提供了一个基于这些原则的网络课程设计范例。

一、 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

为了能够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首先应该了解网络教育环境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懂得网络技术能够给学习带来哪些特别便利条件。笔者将网络教育的主要特点归结为四点:

1.资源共享:

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网络教育空间的各种物理器件硬件设备等,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信息资源则是指在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网络人力资源则通常包括具备或开发或建设或应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的个体,如网络硬件结构设计、维修人员、网络系统开发人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人员、教育网页开发人员、网络用户等等。在这三部分资源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因为其他两部分资源是为信息资源的建立、传播和利用而服务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是以书籍、报刊、磁带、磁盘、胶片、广播、电视等为物质载体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电子网络为录存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

2.时空不限:

网上教育活动可以在个体、群体、众体三个层次上进行,按活动方式可分为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同步教学具有空间上的自由度,异步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下表显示可以用于支持各类教学活动的部分网络信息工具。

网上教育的时空不限性给教学活动带来虚拟性,现在虚拟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指在校园网上开发的各种教育应用,校外模式指网上远程教育。可以把校内模式与校外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无缝连接新型教育系统。对于实力较强的学校来说,这种双重办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教育优势,现在国家鼓励重点院校开办网上远程教育是一个明智之举。

3.多向互动:

双向互动曾经是教学系统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而网上教学能够做到多向互动。从学生视角来看,他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课件、信息资源及智力工具进行学习而产生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在线教师、同伴、专家等对话而产生互动。图1显示这种互动模式。

4.便于合作: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不仅能够进行交流研讨,还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现在许多网络教育平台带有群件系统的功能,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讯交流、工作空间共享、应用软件共享和协同创作。

二、 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可以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 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学习熏陶的教师们无疑会转而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2. 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3. 以多元载体为环境

网上教育不应该排斥其他媒体,特别是书本和光盘,可以作为离线学习资源。将离线资源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一是可以弥补目前网上中文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可以减少网络信息传输的负担,三是通过减少在线学习时间而降低费用。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网络、书本、光盘三位一体的学习媒体配置(图2)。

4.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5.以案例学习为抓手

在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更应应用案例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Internet上有许多专门收集教案的网站(例如:eduniverse.com/edu/lessonp.asp, lessonplanspage.com/,utexas.edu/world/lecture/,teachervision.com/lessonplans/),其中存有成百上千个中小学学科教案,可以优选出许多可供教师培训课程的案例学习资源。

6. 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足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7. 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8. 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 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蓄力量。

9. 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通常采取客观性评价办法,利用大量选择题型的测试方式。这种基于简单行为反应的测试方式证明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革新的测试理论主张采取面向绩效的评价,不但要知道学员做得怎么样,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对于网上教育来说,比较易行的方法是依据学员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称之为量规。通常从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确定评价的结构分量,并具体规定各分量的评分等级。有了这种量规,就能大大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不但可以教师评,而且可以让学员自评和同伴互评。如果事先公布量规,可以对学生作业起到导向作用。

10. 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网上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等。

三、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为了便于示范如何运用上述原则来设计网络课程,笔者用自己承担的一门网络课程为例,在此展示此课程的基本结构(图3)。本网络课程的设计方案吸收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网络教育研究的最新技术成果,主要特点是:

(1) 基于资源库的课程组织:这个课程按内容专题组织成为若干模块:各模块采取网页结构,并且与教学案例库、常见问答库(FAQ)、评价量规库、媒体素材库、参考文献库以及作业工具库相连接。

(2) 基于电子学档的管理:本系统用电子学档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支持面向过程的学习评价。

(3) 开放式信息库结构:系统允许教师将优选的学员优秀电子作品上传至案例库,也可以将学员中提出的常见问题加解答后作为新的FAQ存入答问库。

(4) 多向互动与合作学习:允许学员利用网上异步的及实时的通讯工具,与在线同伴合作学习,或者与在线教师和在线专家进行信息交流。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在网络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实践体会。由于这些研究和实践都属初步阶段,文中观点肯定有许多值得商权之处,仅作引玉之砖而已。

参考资料

篇7

(一)面对不同“教师”信念的学生

教师教育课程是为培养教师服务的。可进入教师教育课程课堂的学生未必人人都有一个坚定的要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信念。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除了要传授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外,更要以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在教师教育课堂上,并非所有学生都有成为教师的愿望,所以,教师一进入教师教育的课堂,就要有勇气面对部分学生没有“教师”的信念,而后要在各方面表现出激发这一“信念”的行为。

要激发学生的“教师”信念,首先教师要有“教师”的信念,无论在言谈举止、授课信念、课下交流方面等都要体现一个教师应有的风采,在言行上做好学生的榜样。要相信通过自己的教学言行能够给学生带去“教师”的信念,至少能够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认同。从事教师教育教学的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认同对象,因为他直接担负着如何教学的任务,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教育的最好说明。因此,这种影响是自然的、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最大。如果教师本身具有坚定地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这种信念就会在他的教学言行中反映出来,就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这位教师富有人格魅力,就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容易将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化、将教师的信念转化为自身的信念。

(二)面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有的学生容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有的则比较独立;有的学生面对问题思考的速度很快,比较冲动,有的学生则比较谨慎小心,容易进入沉思状态;有的学生善于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有的则比较注重细节;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则喜欢自己默默思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对那些性格外向、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讨论的学生,教师是比较满意的,也是容易应对的;当面对那些性格上比较内向的学生,如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让他们融入课堂学习中就需要勇气了。

教师不要因为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从不发言而误认为他们没有积极加入课堂的学习,不要因此而感到焦虑,一味地去唤起这一批学生。其实,应该从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展示自己,有的则表现出另一种参与学习的方式。那些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他们或许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非常积极地参与讨论与学习,但他们也在内心思考,或许是在单独“享受”自己的思考成果,或许希望课下与教师同学交流。当然,对一些稍有困难的学习任务,也许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马上领会理解,将之转化为对个人有意义的知识,教师也应该容许这样的学习结果。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领悟能力有快有慢,教师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学习效果差而灰心丧气,要允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去适应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之后的评价与应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施以帮助和辅导。

二、教师要有面对自身的勇气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除了面对学生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对象,就是自身。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学的本质上来讲,教师面对学生,实质上教师更是面对自己。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接触,首先是以教学行为出现的,因此,教师面对的自身实际上是与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心理密切相关的,包括面对自身的教学风格和面对自身的教学期待。

(一)面对自身的教学风格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具体来说,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语言。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各异,这与教师个人的气质特点、经验等有关。每种教学风格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研究者(肖耀根,2008)曾调查过教师的气质与教学风格,并考察学生对不同气质类型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喜欢和接受程度。结果发现,学生喜欢多血质和胆汁质的教师的人数超过了喜欢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数[1]。我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气质是不容易改变的。具有黏液质和抑郁质的教师难道就不受学生欢迎了?教师首先要有承认自身气质和教学风格的勇气,要树立“每种气质特点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尽量在教学中体现与自己气质相匹配的教学风格的优势。例如,黏液质的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稳重、认真、条理清晰等特点,但也表现出缺乏灵活性与激情等弱点。这就需要教师发扬自己的长处,克服教学风格中的弱点。

(二)面对自身的教学期待

每一位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都会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有所期待。如果教学的实际效果与教师的期待相吻合,教师就会产生成就感;反之,则会产生挫败感。当教学的实际效果与教师自身对教学的期待不相符的时候,教师要有面对的勇气。如何对待这样的挫败感?是归结为自身的教学原因,还是归结为学生的学习因素,还是其他的外界原因?实际上,不管原因来自何方,都与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因为教师本身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学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教师都是有责任的。因此,教师必须勇敢、虚心、客观地去面对这样的问题,去分析,去思考,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将原因归结到学生或客观条件上。教师要在反思每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使之不断接近自己的教学期待。

三、教师要有面对课堂教学客观条件的勇气

教师的教学行为除了受到师生互动的影响外,还要受到课堂教学客观条件的影响。许多高校的公共课课堂存在一个问题,即学生人数太多,少则六七十人,多则一百七八十人,甚至更多。这对教学来说,当然是个不利因素。可是,教师必须面对这样的不利因素,这也是需要勇气的。当教师进入课堂,看到满堂济济的场面时,教师不能自己把自己吓坏了,简单认定这样的大课是上不好的。在这样暂时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面前,如何把一堂大课上好,是需要十足的勇气的。

在这样的大课中,教师要尽量抓住大课的优势,让大班授课的优势尽可能地展现出来,尽量避免大班授课的劣势。大班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让大多数学生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而不要让少数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其次,教师要有一个好的问题,让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有思考和讨论的价值;第三,大班授课要防止只是对某些人上课的情形。学生在课堂上是十分敏感的,如果感到教师只是在关注某些人,就有被忽视感,进而感到“我不是这个课堂的一员”,而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

篇8

一、明确评价目的:即从甄别选拔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变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评价中,教师往往认为:一个班级群体中,只有极个别是优秀者,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个别个体属于低等水平。这种评价只是选的少数优秀者,只有少数的所谓“优秀者”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激励,大多数中、低等水平的学生在评价中成了失败者。

而今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的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些建议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乃至所有教师指明了方向,即评价的目的要从甄别选拔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变。那么,为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一是通过形成性评价反思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存在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整理,以此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遇到问题都能圆满解决。如我在教六年级语文时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对六年级语文课程来说,我并不生疏,因为已连续教过几年,但我每上完一课都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修改完善教学过程,所以我所用过的教案总是圈圈点点………二是要实施差异评价。在一个集体中,学生之间在语文学习的水平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评价的标准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让他永不满足;对学习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让其学有信心。这种因人而宜的评价,具有个别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既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增强信心,又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如:我曾教过一个女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可就是不爱学习语文,她说一提作文头就痛。对此,我从她学数学的劲头,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上给她予肯定,加以开导,至此久而久之使她也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信心,此后不仅没有偏科,而且还考上了大学。这种求实的评价方法不仅强化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而且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评价的重点:从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

传统的语文评价方式是“重结果(考试成绩的好坏),轻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是不完整不科学的,因为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活动后的结果上,而是贯穿在语文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从《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这些论述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评价时,必须将评价的重点从过去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在对学生各个“过程”环节的评价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语文课程中的差生,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并在闪光点上作好记录,包括学习语文的信心、方法以及所获得知识等方面作好详细记录,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朽木,有很多优点值得肯定和发扬,以此让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决心,达到促进“结果”之目的。

三、评价的主体:从教师的一元体向多元体转变

篇9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改变当前中学生对历史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制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不要板着脸走进教室,应面带微笑,保持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积极向上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这点我感受颇深。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会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感兴趣是很困难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对待学生就应与对待自己的子女、弟妹一样可蔼可亲、可爱、可敬,要亲近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更不能对他们有偏见,从心底里瞧不起他们。因此,平时我也注意了这一点。比如说,课间时间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聊天、谈心,聆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各方面情况,尽所能帮他们排忧解难,拉近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他们对自己的畏惧、顾虑,经过自己的努力,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我的,许多学生课间都爱找我聊天,有一些心事或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或问题也会找我谈心,找我帮助、解惑。所以,我相信教师只要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去想学,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去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们,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们。

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说教,使理论知识融入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我上课会很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易懂的事例来教学,或让学生自己来举例,谈认识、体会,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兴趣很高。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尚需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完善、提升自己,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教育性;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就高涨起来。

四、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 高职教育;课程;国际化;内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23-06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鼓励,就业市场的迫切呼唤以及创建国际知名高职的愿景等因素[1]共同影响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要求肩负历史使命的高职教育摒弃狭隘眼界和封闭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思想、知识及技能,并站在时代的高度,培养在国内外都有竞争能力的人才。在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课程建设具有纲举目张的突出作用。课程国际化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一、高职课程国际化的内容

课程国际化不是课程“单一”的国际化,而是以课程为核心,并围绕课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国际化,主要包含人才培养规格的国际化、课程内容的国际化、高职教师的国际化三方面内容。

(一)人才培养规格国际化

Tom Friedman在他的畅销书《世界是扁平的:21世纪简史》中写道:世界最终是扁平的。扁平意味着连结,意味着在一个扁平的世界中更多的人合作与竞争,分享知识和劳动[2]。在这样一个扁平化的世界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当与世界连结起来,应反映如何与更多人在国际化背景下合作,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并指导如何在合作与竞争中分享知识,以及分享由知识、技术、职业素质共同支撑的劳动过程。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国际知能(含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或者是否具有国际流动的条件与能力,从而适应全球化人力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而言具有较大挑战。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而人才培养规格侧重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人才培养规格分为总体标准与具体标准,具体标准包括知识、技能以及素质结构标准,涵盖了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技能、素质的具体规定,可作为高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

吸收国际因素,具备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知识结构上更加注重从事国际化事务所应具备的外语知识、公共知识,出色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与技术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技能结构上更加注重符合国际事务工作过程所必需的技能要求,除通常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外,还需具备在国际文化背景下进行实践操作,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能随国际化环境变化而无障碍迁移的能力,同时更强调基础实践技能的传授与练习,因为无论“国际化”怎样变换,对严格的基础实践技能要求基本不会改变;在素质结构上更加注重面向全球的价值观要求对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培养一个“世界职业人”的核心素质,如更加开阔的视野、国际化意识和全球性思维模式为基本目标,并要求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与交流能力,以及在心理和生理上适应国外工作、生活、学习。

(二)高职课程内容国际化

从课程的组成成分来说,课程国际化包含课程目标国际化、课程内容国际化、课程实施国际化以及课程评价国际化。著名课程国际化研究学者Van der Wende认为,“课程国际化在于将国际面向(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融入课程内容”,“国际面向一定必须与课程内容有关联”[3]。台湾学者姜丽娟也认为,课程国际化应将国际化面向“融入系(所)课程内容之设计与教学方法,以扩展学生在专业领域之国际视野,并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4]。Van der Wende认为,虽然课程国际化中的“国际面向”仍留有很大的解读空间,但无论如何其必须与课程“内容”发生关联,并作方法上的调整,否则都是空谈[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课程国际化”定义为:“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中,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正式课程和课程操作中,所谓‘正式’是指课程的内容和资料,而‘操作’是指教和学的手段、学生群体、课程的时间地点等[6]”,该定义事实上强调了“课程内容与资料国际化”是“课程国际化”的主体内容之一。此外,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课程实施与评价也是围绕着课程内容载体而展开的。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高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在课程中增加许多外国的知识和国际观点,加大国际知识、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解内容的比重,及时把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补充到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中[7]。

在高职课程中增加国际化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环境中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为做到这一点,普遍做法:一是开设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世界文化等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二是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具有国际导向的内容,如在理论课程中增添国际背景的讲授、国际案例的探讨,在实践课程中增添不同国家、地区对技术操作的不同要求等。三是在课程中增加国际最新技术资讯,融入国际通用技术准则、世界范围内与各种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将适应全球化工作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知识以课程内容的形式表征,并通过课程实施传授给高职学生,实现育人效果。

虽然课程内容国际化是高职课程国际化的主体,但作为一个系统,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国际化也非常重要。课程目标要求立足于将学生实践性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习得放在更为宽广的国际经济、教育、文化等背景中,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实施通过师生与国外高职院校的互派,参与外企技术攻关服务与实习实训等国际性现场观摩、交流、实践方式实现,也可借助互联网技术远距离快速、便捷的互动与交流实现。课程评估与反馈要着眼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多元文化和价值碰撞、交流、融汇中,探索一种超越民族狭隘、超越简单的“利与弊”的二元机制。

(三)高职教师国际化

高职课程国际化要求高职教师能理解“为在21世纪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的重要意义,并将这些理解融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此外,高职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学习职业知识、技术、态度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一个国际化视野,并保证学生为在国际化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高职教师的国际化必不可少。教师的传统思想意识与能力结构成为推动高职课程国际化的最大桎梏。教师能为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是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的策划者、组织者与推进者,必然要求他们在思想、能力、知识结构上都能有所提高与转变。美国学者Edward M. Reeve总结了技术教育教师促进技术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十方面因素:使技术教育教师的工作职业化;到国外旅行或学习;通过国外进行短期或长期的交流学习获得国际视野;在技术教育课堂中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外国人到课堂中作讲座;参加文化活动;运用多媒体或网络工具向学生展示异域的技术;营造国际化的课堂学习氛围;创造一些能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学习活动或学习经历[8]。通过对这十方面因素的解读,可以发现,技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职业教育具有相通性,借鉴技术教育教师促使技术教育课程国际化的举措,要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高职教师应具备如下素质:职业化的工作要求,国外旅行或交流学习的经历,在教学中传播国际化视野并营造国际化课堂气氛的能力,等等。

实现高职教师的国际化,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引进师资时既要关注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引进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又要关注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第二,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课程国际化对年轻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提出的各方面要求,采取校内培训、院校间联合培训和海外交流、短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邀请外籍教师与高职教师共同教学、开发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开展教学实验。第三,有针对性地开发或引进国际化教师读物。

二、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的策略

(一)更新课程观念

高职课程国际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高职课程国际化要求传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式都发生改变。这是一次深层次的课程改革,国际文化、国际技术应用、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内容在高职课程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空间。美国课程专家塔巴(Taba)认为,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对价值观念的改变[9]。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很难发生变化,考虑到变化的持久与艰难,可通过更新的方式逐步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是以一种新视角来考虑高职课程改革,需要新的观念作为先导。

首先,树立一种课程的全球观。包括熟悉多元价值与多元文化、差异性和独特性,承认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多种情感、多种行动等。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制定课程目标和构建课程体系。以依据全球化发展生成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格制定高职课程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并组织具有国际导向的课程内容,依托现代信息化传播手段,以更为开放的形式实施课程,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再次,更新组织观念。政府方面,需加大教育体制与权利下放的改革。在政策、制度、经费支持力度等方面有所作为,为高职院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牵线搭桥,赋予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国际化过程中更多办学自。高职院校方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教育国际化的到来,积极开展与国外相关高职院校间的交流合作,为高职课程国际化创造直接有利的条件。

最后,人员观念更新。学校领导,要注意从长远角度,从高职教育服务于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来审视办学实践。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好国际资源,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服务。一线专任教师,要树立国际化意识,逐渐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努力把握世界范围内本专业领域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并将其融入课程设计,编入教学实践中。同时在更为广阔的国际文化中去理解与发展师生关系。高职学生,需具备国际化就业观,突破身份、角色限制,突破狭隘的地域标识,以国际化实践对人才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的规定要求自己。

(二)选择优势专业重点扶持

高职课程国际化必须依托专业来推进,依托专业建设的系统性、专业发展的历史性和国际化来实现高职课程的国际化。在进行课程国际化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宜选择1~2个具有影响力的优势专业重点扶持,争取以点促面实现突破。

高职院校中的优势专业通常是办学时间长、实力强的专业(或专业群),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积淀,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设备,还拥有较为完善的社会合作(企业合作)关系网络。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优势专业通常都会密切关注该专业对应行业企业知识、技术等最新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课程中来。因而,在推进高职课程国际化进程中,选择优势专业进行重点扶持,能为高职课程国际化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加之,由于优势专业站位较高,对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相关信息的反应机制较为成熟,一旦国际因素介入,优势专业会通过其长久的理论与实践积淀对国际因素作出迅速反应,进而通过转化为高职课程,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选择优势专业重点进行课程国际化试点,如果成功,通过总结经验并将其逐渐在其他专业、其他院校推广,能达到以点促面实现突破的效果;如果失败,由于涉及的专业课程极为有限,也不会对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造成太大影响。选择优势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应立足现实,坚持有所为的战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找准自身优势,整合国际教育资源,引进国际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加强内涵发展,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特色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对接国际职业标准,引入国际职业资格制度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为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将相关专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这实际指向了高职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目标是“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内容是“世界范围内相关专业(行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

从分类上看,上文所述产品的国际通用标准是职业标准的一种。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根据使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几大类。国际职业标准是国际上相关行业、企业通用的,对参与国际化就业的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鉴于行业的通用性,高职院校要实现课程国际化,在战略上应以国际职业(行业)标准为导向,培养高标准应用型人才,以此提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可直接通过将国际职业标准进行翻译、解读的方式,参照高职院校的特色,以翻译、解读的文本作为依据,开发一门或一类与之对应的课程,实现高职课程完全对接国际职业标准;另一方面,将高职教育的学历标准与国际职业标准相结合。对国际职业标准与学历教育标准进行处理,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弥补,并将处理后形成的“综合标准”通过“课程化”的方式转化为高职课程,从而实现高职课程与国际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高职课程国际化还需引入国际职业资格制度。这种制度能对学习对接国际职业标准生成的新课程进行知识评价与技能鉴定,最终用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来表达学习“新”课程的成效。引入国际职业资格制度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努力,需要高职院校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这种制度,并对其进行研究,进而通过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最终自然流畅地反映到课程评价中,实现将国际职业资格制度引入整个课程体系,而非课程评价这个单一环节。

(四)创设环境,加强制度与资源建设

学者Lunn曾做过一项研究,该项目依据英国政府的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自2004年展开的一个计划,了解在大力提倡高等教育国际化之际,全球化视野观(Global perspective)融入大学部教学与学习的程度。结果发现:虽各领域、学院层级有不少值得鼓舞的做法,但都是出于具有热诚的教师,而这些教师在大学院校中仍属于“孤单”的一群;因此,Lunn建议,学校层级必须也有相关的资源投入及明确的奖赏制度[10]。

Lunn的调查结果带给我们两方面启示。首先,在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过程中,高职教师很可能会成为“孤军奋战”的群体,需要一个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观的环境支持;二要加大国际文化、国际技术应用等国际因素在高职院校内部的宣传,减轻教师教授国际化课程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产生的阻力;三要改革高职院校现行的外语教学方法,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为主,强调语言应用,促进学生外语水平提高;四要引进高职外文原版教材,推行双语教学,在国际化氛围中学习课程;五要吸纳外教参与高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全方位营造有利于国际化高职课程学习的环境。其次,推进高职课程国际化实现还应有明确的制度与资源投入。鉴于当前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提供政策支持与方向指引,使高职课程国际化向更为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也应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既能规避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也可对参与课程国际化的人员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此外,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还需要诸多资源共同支持,一是资金资源,即高职课程国际化需要经费的支持;二是物质资源,即高职课程国际化需要国际化标准的实验实训基地、设备的支持;三是信息资源,即高职课程国际化需要加强信息交流平台与情报网络等的建设,及时、高效地提供反馈信息。

三、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的进一步思考

(一)语言与交流问题是高职课程国际化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方面,人为分级的招生录取制度使得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上低于本科院校的同龄青年,外语学习与交流的问题尤甚。这对高职课程国际化的实现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外语水平低,对外语学习提不起兴趣,限制了学生获取国际一手资讯,更广渠道扩展国际视野的可能,自然会降低以外文形式呈现的文本信息的获取质量,也会增加高职学生在外文授课环境下的负担。国内某高职学校的调查结论显示,“由于英语非我母语,在使用英语交谈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学生还不习惯在一个中文语境下用英文讨论问题”[11]。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的外语水平低于本科院校。上文已多次强调高职教师对于课程国际化的重要作用,所以仅从教师招聘条件中就可看出高职课程国际化实现的难度。此外,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老中专升格而成,在职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更是限制了开发与建设国际化课程的程度与质量。

(二)文化差异是高职课程国际化必须考虑的因素

Knight认为国际化是“把国与国或文化与文化这个维度整合到机构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中去”[12]。这个定义为教育者所广为接受。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除了与社会发生关联外,还必须与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产生关联并受它们制约。要探讨或实践课程国际化,需要关注不同文化这个维度对其产生的影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为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与政治的间接体现。高职课程国际化要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的内容与资料中,通过教与学的手段向学生群体传播,国际因素内含着国际文化,在教与学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影响非常明显。文化差异背后隐藏的本质是经济发展程度、政治完善程度、历史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综合体,语言差异是它的外在表征形式之一。国际化高职教育将国际职业标准、国际职业资格制度引入我国高职课程,由于存在文化差异,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质上并不能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背后的文化差异。如何在推进高职课程国际化过程中有效克服文化差异对理解、学习、开发国际化高职课程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必须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课程的国际化并不是毫无条件的国际化,相反,是在一系列因素限制下的国际化,是有限的国际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长,积攒了丰富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但由于教育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实现高职课程国际化进程中,国情不同、文化差异,政府对教育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差异等因素会对高职课程国际化的有效推进产生影响。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必须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多元文化和价值的碰撞、交流、融会过程中,寻求我国高职院校自身文化与价值的建设与更新,以本土化为土壤,在国际化发展中寻求对个人、文化、民族等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张慧波,张菊霞.高职教育国际化:从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开始[J].职业技术教育,2011(7):45-47.

[2]Friedman T. L. The World is Flat: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NY: Farrar Straus,2005.

[3][5]Van der Wende M.Internaito- nalising the Curriculum in Dutch Hig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D]. PhD dissertation,1996.

[4]姜丽娟.国内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现况之调查研究[R].国立台南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集刊第5期(民国98年):1-40.

[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R].巴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革新中心,1996:7-8.

[7]孔令帅.十种方式实现课程国际化[N].中国教育报,2005-03-25(7).

[8][美]Edward M. Reeve.技术教育课程的国际化[J].陈向阳,译.方茗技术教育文摘(第一辑),2007:1-5.

[9][美]蔡斯.课程的概念与课程领域.李一平,等,译.//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4.

[10]Lunn J. Global Perspectives in Higher Education: Taking the Agenda Forward in the UK[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8(12):231-254.

[11]张晓云,等.以强化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06-107.

[12]Knight J.国际化:元素与要点(研究专论,7号)[R].渥太华:国际教育加拿办事局,1994:7.

Comment on Contents and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U Jun-wei,TANG Zhen-hua

(He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