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策略与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策略与建议

篇1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

一、走进情境,获取信息

新教材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提供了较真实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案例1:二年级下册第4页“解决问题”。可将课本上的主题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注意画面中只给出信息,问题删掉),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有了前面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的能力,他们会很快说出自己发现的信息: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看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并为将来找中间问题打下基础。

二、处理信息,启动问题

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提炼有用的信息。这一环节,教师不应过多地引导,而应让学生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完成。如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并随时进行评价。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例如学习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这种情况,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

案例2:教学“人民币的计算”。结合教材创设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例如:“机器人比足球贵多少钱?”“买一个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要多少钱?”“小明带了10元钱,买一个皮球应找回多少钱?”“小军有40元钱,买一个机器人还差多少钱?”“小亮有50元钱,他买了两种不同的东西,他可能买了哪两样东西?”。以上问题,不仅包含可以用加减法计算的各种情况,还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

三、数量分析,寻求策略

首先,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其次,交流算法,归纳整理。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愉悦心理体验并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再次,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最后,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

案例3:二年级下册第31页“解决问题”。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分析信息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会发现小汽车的价钱不知道,必须先求“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的问题,根据“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这个信息可以算出一辆小汽车的价钱,再根据一辆小汽车的价钱和第二个信息“想买5辆小汽车”求应付多少钱。对于两步计算的问题,分析数量时一定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的步骤。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

四、梳理思路,练习巩固

问题解决的技能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形成,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练习设计要切合实际,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技能。

可分两个层次:一是回顾整理,达成共识;二是练习巩固,解决同类。(主要是让学生对刚学习的新知识从总体上进行梳理,切实掌握解题思路,然后进行同类题目的训练,形成技能。)

案例4:三年级下册第99页“解决问题”。在各组汇报完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交流后,利用课件组织学生进行思路整理和回顾:解决这种两步计算的连乘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案呢?每种方案各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里应借助直观图完成。)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类问题可看成是两次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问题,然后完成课本中的部分练习。

五、实践运用,拓展训练

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篇2

一、培养小学生空间与图形能力的意义

第一,帮助人类认识现有的赖以生存的空间。儿童在世界发展中最先认识的世界是三?S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空间图形”。人先要认识周边的事物,然后结合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特征进行实物间联系。其实学习中直观的模型表达是准确描述客观模型的最好方式,通过了解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所以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能让学生对数学的抽象空间有着更好认知,也能更好地把握空间环境。第二,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发挥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空间图形能在继承几何课程优势的前提下,增设各个学校阶段的图形变换形式,通过变换器图形的位置、操作方向,不断地探索其内容,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能快速适应今后的数学图形学习。总之,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情景等都对提升学生的空间理念有着积极影响。

二、教学创意

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就要明白相关理念。教学创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并以新的教学方略和语言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和理念。

(一)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

空间是非常抽象的一个词语,空间既真实存在又难以实际把握,因此,学生在学习空间知识的时候会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对空间思维几乎一片空白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一些实际存在的东西,通过观察物体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图形基础。同时,也能通过对事物新的解释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实际动手操作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枯燥而且难以理解,很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不能让人满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选择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去观察和理解空间,建立学生脑中空间的表象。通过实际操作去验证书本中所讲的规律。再通过各种教学道具让学生去折叠和度量,借以形成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学习。

(三)知识的灵活运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问题加以解决的方式去学习,以活学活用的思想指引学生进步。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作对比,从而更加熟悉所学的知识。空间教学中面对抽象的空间知识,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活学活用,不然很难使其快速掌握知识点。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就是如何将教学的结构组成和体系构建,通过教学理念组合在一起而去完成教学任务。

(一)应用多媒体

小学生想象力比较弱,如果让其去联想复杂的几何图形,学生会有思维上的困难。此类情况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直观性强,而且能够调节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动手操作

多动手进行操作可以促进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开拓空间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文具或者身高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知识联系生活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改革方案;教学质量标准;现代教育技术

1.引言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教学缺乏实用性。学生的实际交际应用英语能力较差。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本文作者通过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和改革测试形式,增设口语测试,使大学英语的教学从应试教学向应用教学转化,使大学生的英语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能够更好地相结合。

2.改革前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定者和主导者,是课堂上的信息源。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只是被动的麻木地死记硬背,缺乏主动的参与和求知的兴趣,缺乏对英语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缺乏面对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实践机会很少。而且,在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下,教师不得不更多地注重应试教育和训练。学生则更注重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听力、词汇和结构、阅读和写作各方面的英语应试能力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对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与当今时事问题密切相关的话题和讨论根本无暇顾及。教师和学生都忽视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口语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

由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因其课内、课外语言环境不理想,同时又受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和任务的制约,学生英语的语用能力的教学处于次要地位。适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到目前还不是很系统和完善。

3.我院大学英语新的教学策略的实践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院与英国、美国、泰国等国的大学有国际办学的协议,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可通过考试到与我院有协议的国外院校学习并获得学位。所以,学院领导和学生都很重视英语,特别希望加强英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我院英语教研室英语教师形成课题组自2003年对我院英语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3.1进行分级教学。通过对本院学生根据入学英语水平划分为预备一级、预备二级、一级,根据学生英语程度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要求,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级教学。

3.2增设口语测试。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期末根据大学英语大纲所要求的学生的口语能力水平进行口语测试。我们通过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关内容作为考题,以短文朗读、依据短文简短回答、故事复述、看图说话并回答问题、就某个话题发表意见和看法等形式进行口语测试。对学生的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多样性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围绕语法与词汇、语音语调、话语运用和互动交际四大要素制定出符合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原则和方式。并规定学生的口语成绩占期末英语总评成绩的5分。

3.3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的语言技能,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以语言生动活泼、口语性强、内容较新颖的全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的听说教程为主教材,遵循听、说、读、写的教学顺序。在课堂上开展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交流,角色扮演,话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等创造性的口语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实践机会。在课堂上,教师按照学生的座位位置四个学生分成一组,把课堂上学生的口语表现与期末总评成绩联系在一起,小组表现好的加分,最后在期末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分配到小组中的每个人的分数上,作为平时成绩。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和张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在练习口语时也不会感到紧张。在组织学生对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技巧的操练以及模拟真实语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我们还督促学生朗读和背诵所学的部分英语文章,对所学的文章进行简短的复述和评述。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在课内外教学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应用能

3.4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英语语言环境。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进行口头交际活动的机会也是有限的,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我院英语教师又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以课外活动作为补充,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内容。利用多种可以促进、辅助外语学习的设施如计算机,VCD等组织学生欣赏语言比较标准的英文原版电影、电视和录象节目。让学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英美等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组织学生成立英语角,英语协会,参与全国各种英语演讲比赛等等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5改革考核方式。教学考核是评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考核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我院英语教研室规定期末总评成绩的评定。过程性评估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过程性评估包括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阶段测试等形式。终结性评估是指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以评价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为主。我院英语教研室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对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进行具体的英语考核改革。

3.6网络教学的尝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迫使大学英语教师重新思考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院自2005年开始对学生进行了网络教学的尝试。每两周有两个学时的网络教学,教师通过网络进行英语听说课和快速阅读的练习和评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学生网上自学记录,给学生布置课上和课下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本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

4.对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从我院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改革初期非常辛苦,全体教师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才形成目前的我院的比较完善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但是,通过改革我们虽然解决了一些大学英语教学中改革前的一些问题。改革又使很多已经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迫使我院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重新思考与教学相关的各种问题。

4.1改革后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问题。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处在教学的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位置。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的教学特点与其它专业的教学以及英语专业的教学都存在着差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英语专业教师相同的语言能力,更多地要具备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的更新、学生英语能力的测试与评估等等许多能力。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教学时数有限,教学任务很重,教师即要加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又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给学生有更大的语言输入,又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每位教师都感到压力很大,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网络教学又对英语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教师要学会网络教学的技术,学会多媒体操作和教学平台的管理。教师感到力不从心。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又要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面对这样复杂的现状,英语教师们希望学院领导能给予英语教师更多的各方面培养的机会,能够更支持、重视、理解英语教师的工作。

4.2改革后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改进和存在的问题。口语测试被大多数学生接受,教师们普遍认为口语测试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促使教师在课堂中采取互动式教学,促进双向交流。教师会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去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于语言使用的活动中,使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论辩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加强。有利于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教学和片面追求四级通过率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和沟通。课堂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口语测试,学生发现自己英语表达能力还需要很大的提高。教师可以发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教学中逐步采纳和完善从而达到口语测试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起到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网络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但是,网络学习又会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的欠缺。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课上课下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但学生也感觉新的考核体系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教师通过教学的实践进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大学英语教学的新举措.外语界,1999.(2)

[2]贾国栋.多媒体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外语界,1999,(2)

[1]Hymes,D.H.1972.“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InJ.B.PrideandJ.Homes(eds.)Sociolinguistics.

[3]文秋芳、赵学熙,1995,全国大规模英语口试的可行性研究[J]《外语界》第1期。

[4]文秋芳,1999,《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Bachman,L.F.1990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Test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篇4

1.1幼儿园发展不平衡

在区域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为了争取学前教育市场,争先开设幼儿园,使得幼儿园过剩,园舍空置,相对于那些较贫困欠发达的地区,因为幼儿园资金不足造成幼儿园紧缺现象,幼儿入园困难。

1.2幼儿园间恶性竞争加剧

学前教育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表现在幼儿园所数量的急剧增加、幼师队伍的日渐庞大等方面。然而,由于政府财政拨款和管理有限,公办园的数量远不及民办园,公办园势单力薄,民办园逐渐成为学前领域的主流。为了解决办园的资金运转问题,吸纳更多的生源,也为了迎合目前家长那种盲目的心态,园所之间不惜靠打出“个性”教育、扩建园舍、更新硬件配置、提高收费等手段搞竞争。在利益的驱使下,办园者将教育的真正对象——幼儿,远远抛到了脑后。这场学前领域的“战争”的结果并不是实现了优胜劣汰,而是让市场化现象在学前教育领域形成了一个怪圈,周而复始,必将导致学前教育事业的无序发展。

1.3幼儿园收费不合理

目前一些幼儿园尚未达到真正的优质优价的标准,几所省、市级示范园或等级园的收费标准大大低于一些没有等级的幼儿园。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幼儿园设有两项收费内容,即应收费(保教费及留园费)和代收费(体检费及伙食费)。公办园因为由政府资助,未多考虑经营成本及盈利问题,因此较民办园收费低,并把所收保教费全用于幼儿园日常开支及建设等方面。公办与民办之间的差距,造成家长们认识上的错误,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大的消极作用。

2我国学前教育应对市场化的策略建议

2.1努力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的性质是国民基础教育,它与国民素质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与小学教育之间的重要衔接部分,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学前教育若想健康快速地发展则必须将其纳入义务教育。国民的基础教育必须由国家宏观调控,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系下适当地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学前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现阶段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会得以解决,就目前看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或许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选择将学前教育中的最后一年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或者在部分地区率先进行试点。

2.2引导不同类型幼儿园进行渐进改革

我国实行的是自由竞争的办学体制。目前,我国主要存在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两种类型的幼儿园。公立幼儿园主要是由政府、集体投资建立的省、市、县的一批示范性幼儿园。其代表着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但它们却往往不具有民办幼儿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适时引导公立幼儿园进行改革,使其构建新的办园模式,提高其办园活力,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提高整个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民办幼儿园主要是由私人投资和向家长收取费用为资金来源而建立起来的。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改革,要让办园者明确其教育和服务的双重责任性质,不可完全以营利为目的,应把保育和教育教学放在首位。

2.3强化幼儿园之间的有益竞争

篇5

[关键词]艺术院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

艺术院校大学生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殊群体。艺术院校辅导员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者,是艺术院校开展各项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结构,但艺术院校辅导员自身所面临的如工作压力大、学生个体心理差异较大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发挥艺术院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成为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范畴如音乐、美术、戏剧等都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长期在这些艺术情景的熏陶下,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普遍性基础上又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矛盾性等独特的发展特点。(一)过于追求个性,缺乏集体心理体验艺术院校大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一般热情开朗,情绪体验丰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看待问题偏于直接感性;“对于所有表演者来说,得到社会赞赏以及功名有所成就也许是他们心中占绝对优势的需要”[1]。因此他们对流行时尚敏感度高,喜好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张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品位;他们的学习模式一般是师生一对一单独授课或小班上课,个人有较多时间独立进行专业练习。以上因素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一般以个体为中心,往往特立独行,追求与众不同,对个体的内在感受非常重视,“希望别人理解自己,自己却不能理解和宽容他人”[2]。(二)理性分析能力不足,感性认知占主导艺术类专业学习一般要求他们情感丰富、气质热烈,在舞台表演或创作中有爆发力。这使他们感性认知明显,看待问题趋于简单直接,想问题做事情富于幻想且思维跳跃性大,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乏理性分析和认知,凭个人直觉和主观感受去判断,容易产生偏执、敏感、冲动等行为倾向。(三)个性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突出艺术院校大学生在艺术学习和创作中有着坚强的意志力,但在文化课学习及生活上则自制力较差。一般社会上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有一种“不爱学习”的误解,事实上基于对艺术的热爱,对未来自身发展的期待,都使得他们在艺术专业学习上不懈追求,勤学苦练,不畏寒暑,体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他们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从小投身艺术学习,大部分精力用在专业练习上,其他事情则由父母包办,这就使得他们文化课程基础薄弱,理论课程接受能力弱;在处理具体生活事件中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经不起打击,容易产生冲动、逃避、自制力下降等心理状况。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压力大,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时间和精力艺术类院校一般招生规模较小,教职工人数也相对较少,甚至有的学校辅导员身兼多职。他们的工作内容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学生工作,还包含了教学管理、艺术实践等其他工作内容,工作压力大,在努力完成“硬性”工作后很难腾出时间和精力再开展需要细致观察、冷静思考,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二)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待提升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一对一、小班教学,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形成一种“师徒关系”,他们之间接触时间最长,学习成长背景相近;而辅导员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所学专业与艺术相隔甚远,即便是毕业于同类院校且专业背景相同的辅导员其专业造诣、艺术实践水平也不能与专职教师相比。因此学生往往因对专业教师的艺术造诣敬仰而延伸至学习生活各个层面,对专业教师的话“言听计从”,却可能对辅导员的话“入耳不入心”。(三)辅导员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当前艺术院校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重视度有所提升,一般都参加了相应的短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但知识的系统性还不够,尤其是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易产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的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对学生易发的冲动、偏执、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心理疏导、情绪调节方式运用不够熟练。

三、艺术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辅导员及院校相关部门应从主客观方面分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性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院以教育教学为主,向教学倾斜[3]。这使得投身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相对处于教师系统的较低层次,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导师对其的教育引导。因此首先要关注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为他们切实提供良好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增强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进而提升他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与学生专业导师紧密配合,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基于学生与其专业导师之间的亲密关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多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及个体生活情况;尤其对于需要心理支持的学生可以请专业导师参与配合,以其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起到较好的疏导和引导作用,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逐步增加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经费投入,并合理规划出有针对性的知识培训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系统学习不仅有助于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对于缓解和调节他们因经常处理突发事件,面对各类学生事件心理压力陡增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大有裨益。同时要针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理性分析认知能力不足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要求辅导员参加相关心理调节方法的学习与培训,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鉴别学生中的偏执、焦虑等多发心理问题,积极有效地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调适的简单方法。并能够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及今后工作实际,在高年级大学生中开展发展性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服务。

(四)灵活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等方法,增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集体心理体验艺术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偏于感性,对于偏于理性的理论学习或者讨论有抵触情绪,学习效果不佳。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参与性强、主题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则能够较好地切合艺术院校大学生情感丰富、善于表演等个性特征,利用自编自导心理剧、开展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深化情绪体验,了解他人所思所想,提高人际沟通,克服演出焦虑、理性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促使他们在自我意识领域不断完善自我、正确认识自己,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动力和支持。

(五)在日常工作中贯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大学生管理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增强其自制力和抗挫折能力艺术院校大学生虽个性独立、不拘小节,但其实他们同样具备组织策划、协调管理等方面的素质。关键是辅导员要采取有效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以社会实践、参观展览、学术讲座等为载体,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热情参与,在具体实践中提高他们适应社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理性成熟,能够较好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

作者:刘晓艳 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英]格林•威尔逊.表演艺术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200.

篇6

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1]。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力学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建立合理的力学概念模型,为学习结构选型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由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力学概念的普遍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探索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设计,对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现行建筑力学教材教学内容,通常是把土木工程专业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教材加以删减、精简、浓缩、改写而成际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与时展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间存在技术空白,影响建筑师创造力的发挥。现代建筑空间的不断延伸,对建筑师和结构师的默契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师在结构专业的理论深度上可以远远不及结构工程师,但在思考结构的广度上,却应当处于领先地位;建筑师虽然不从事精辟的结构分析,但实际上不可避免地要靠结构知识帮助提高效率。因此,建筑力学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3]。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采用发现知识的方法,即假定它的结论还没有得到,把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这一知识将要产生的背景上,试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个结论的过程调整为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地、一步一步地产生和获得这一结论的历程。本着一种探索的姿态去模仿发现知识的过程,用以代替消极地向头脑输入知识结论的做法,表面上是在重复知识发生的历史,而意义就在这种重复性的模仿之中。只有这种模拟,才能较全面地体会到前人在知识发生过程中的甘苦,必然会有诸多方面素质的熏陶和能力的增长,才能获得比知识结论多得多的东西,才能有创造力的增强。诚然,这种“过程”比“结论”更受重视的做法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相应地讲课与学习也必然更为艰苦。然而,出力、费时、艰苦当中自有学会发现知识的乐趣。知识发生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抓住这一过程才能获得培养创新素质的契机。把握这一契机的关键在于,要告诫学生:如果我们回到了这一结论提出的时代,首先要找到结论。而比证明更重要的是怎样知道这一结论,否则就没有可以去证明的对象。可见,创新的前提首先在于得到结论,证明只是使创新的结果合法化。如果重视了表现历史以发现知识,就不再去抠难题,我们会更加珍惜最基本的东西,天然的、质朴的,表现在习题上也是朴素的、容易的,绝不是刁钻古怪和艰涩难做的。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中学物理讲的是用于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合成。三个力呢?四个力呢?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角线,另外一条表示什么?四边形能否简化成三角形?从而引出汇交力系合成与分解的两种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把猜想融汇于讲课的内容之中是完全必要的,以此奉献给学生包含着猜想的完整系统,使他们看到知识发生过程的活生生的历史重演,让他们利用难得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结论中去领悟:怎样做,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创造性的极佳途径。例如力对点之矩,Mo(F)=X*FY-Y*FX,这个公式怎么来的?对不对?作用点A在第二、三、四象限是否成立?F朝左上方、左下方、右下方是否成立?在课堂上,应当与学生们有相互的交流,有信息的反馈,要经常设问、反问乃至提问。有时候,可以叫同学上来于黑板上推导出前人已得出的结论。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问,如果你在那个时代,能不能得到这一结论呢?这样讲,不但是激励和鼓舞他们,而且是用前人的成果来训练学生,使他们产生创造能力。不难看出,这是我们向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课堂中身体力行创新工程。

如果能够在讲课中,在珍惜知识结论的同时,更加珍惜结论的产生过程,那么我们就会把前人丰富的遗产作为丰富的知识素材,借助于它们首先砥砺磨练自己的创新锋芒,不停地表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也会不断地升华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力学基本原理是专业教师长期困惑的问题。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主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知识建构,启发他们开动脑筋,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培养学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构建主义,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型建筑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力雄.建筑力学与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篇7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激发探索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道出了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师巧设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课题。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出示课件)动物村住着许多小动物。小熊家住在村子的东头,它有一块萝卜地在村子的西头。小兔家住在村子的西头,它有一块萝卜地在村子的东头。它们觉得跑来跑去干活很不方便,于是它们在一起商量起来,小熊说:“小兔,我们俩每天这样跑来跑去干活太费劲,还不如把咱们的地换了。”小兔说:“好啊!”于是,他们到两块地里去看了一下,感到为难了。原来这两块地的形状不一样,一块是长方形的,一块是平行四边形的。怎么知道它们的大小呢?这样交换公平吗?同学们想帮它们解决问题吗?

生:(跃跃欲试)想!师: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

生:我们分别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行了。

师: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生1:S=a×b。

生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

生:不知道。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生:想!

自然引入新课学习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自然的故事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突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奥秘。注重“创设情境”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撞击思想火花

交流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之间思想火的撞击。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则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同时又能分享彼此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可以调动起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锻炼。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是这样探索平行四边行的计算方法的:

1、大胆猜想,操作验证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它和宽有关,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板)生1:相邻的两条边。

生2:底和高。……师:下面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来验证你们的猜想。看看能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给第一种猜想的同学提供能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2、汇报交流验证过程

师:你们是怎样验证的?又有那些发现呢?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剪拼过程)。引导学生重点描述:

(1)怎么剪的?没什么剪开?

(2)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3)怎样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教师层层设问、追问,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展开,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探讨空间,让他们积极从事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对数学进行“再创造”。

三、科学评价,激发鼓励,焕发课堂生机

篇8

关键词:感官学习;记忆策略;联想能力

词汇是任何一门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词汇往往涉及人们日程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工作虽有进步和改善,但是,效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农村的初中学生英语水平与城市学生有着明显的差距,词汇不足是多数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瓶颈”。词汇是他们英语学习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词汇问题,才能提高他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词汇的学习呢?根据新课标的指引以及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是有效途径之一。

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会对外语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初中生在词汇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词汇量匮乏、接受性词汇与产出性词汇发展不平衡等等。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对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上,但是,对

于结合农村实际培养方式还没有很多的探索。因此,在农村本来英语学习气氛就不浓厚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

英语学习策略就是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

略;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作为农村初中教师,应当要结合农村教学实际,在符合农村初中生认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

一、教师应注重多感官学习策略的培养

农村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一些初中学生甚至不能独立拼读出新单词,因此,在学习新单词时,要求学生能做到音、形、义的结合是较困难的。这里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音、形、义单词教学是一般教师教授单词都会使用的,但是,面对动机水平较低的学生,我们还需要有多感官的展示方式,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的材料进行语言和动作相互配合的学习活动,还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更多带有伴随性动作的语言活动。

二、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忆策略

单词量增大是新课标的要求,面对海量的单词,学生怎么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又不忘记旧有的词汇呢?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那么,根据这一遗忘规律,对于已经识一记的材料,不应等待遗忘后再来追忆和复习,而是应在遗忘之前,通过各种活动运用材料,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来减低遗忘。针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教师就要设计及时的巩固活动来帮助学生减少单词的遗忘。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概念图联想的能力

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学习生词时,如果仅仅把单词看成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就会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我们应该捕捉联结点,用发散性思维来识记英语单词,举一反三,促进联想策略的有效使用。教师不仅应重视词汇知识的输入,更应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已有的词汇知识,不断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提高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重新构建新知识,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一个单词尽可能多地联系到与此单词相关的形式、结构及用法等,产生积极的迁移学习。这样,在以后遇到相关的词汇时也能引发相关的联想,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对于初中农村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应当在课内外加强对学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改变他们词汇学习困难的现状,帮助学习者学会运用猜词、联想法、查字典等策略,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鼓励不善于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词汇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必要性;策略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发扬学生个性,让学生身体健康、性格活泼、情操高尚,使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而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是基础性学科,语文课程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新型人才的职能,通过语文课程教育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语文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性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

(1)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已经超出学习知识本身,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

(2)语文教学过程本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被教师所关注。

(3)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能够有良好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语文学科教学就实现了多重目的。

总之,关注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使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同时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所以坚持以人为本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

2.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变要求语文教学坚持以人为本

在考试指挥棒下,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以“划、抄、背”为主要手段,绝大多数是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参与性不强,老师和学生缺乏交流,学生和学生缺少交流。上课的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缺少实物和图像演示,学生接触的新知识少、动手机会少、相互合作少,这种情况严重削弱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变成师生的精神负担,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谈不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3.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以文育人,培养未来的新型人才。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会说、会写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会生活、会做人。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学科,它的知识和信息量非常大,同时情感教育内容比较多,教材中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也有让人鄙视的奸诈小人;有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也有通敌卖国的民族败类。作品有豪放的、有婉约的、有都市的、有乡土的、有激励的、有怀旧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就要求语文课程教育要激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二、语文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策略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涵盖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教学中把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将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使学生情操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增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学科知识整合

例如,在文言文和古代诗词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历史、地理知识,说出省、直辖市等的位置及简称,让学生知道、黄岩岛的位置,中国地图版图形状等,教育学生要维护我国独立和。在学科整合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始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不能以偏概全,舍本逐末,更不能牵强附会。(2)学科整合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合作的过程。语文教师在平时课程教学中要主动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寻找学科整合的交叉点。(3)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方式的开放,学生思维的充分延伸,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要拥有这种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使整合的内容和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2.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将来生活的实用技能,要教会学生语言表达,要教会学生礼貌用语,要教会学生主宾称谓,要教会学生写作,要教会学生写留言、收条、借条等,这些都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必备的一些基本技能。如果语文教学能做到学以致用,就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篇10

一、突出职业特色,体现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企业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基地,担当着为我国社会发展输送大量应用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应该注重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它不同于高中教学,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更好地把体育教学与学生的未来工作岗位、企业发展环境密切联系起来,针对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来制定人才目标和规划,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行业特点,突出职业院校的体育特色。比如职业体能、胜任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的行业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强化劳动纪律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和职业院校教学特色和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一定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特色,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方向,以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选择、规划和设计高职体育教程内容,充分体现高职的体育的职业特色,确保具有鲜明时代特色。

二、注重基本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职业体能胜任力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训练,做到一般体育场馆训练,同时应该把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作为体育训练的重点。通过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锻炼实现健康成长,练就健康的身体素质,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基本的身体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塑造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在高职院校更好的生活学习,也为学生以后的工作能有一个较好的健康体质。高职院校在基础训练方面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理论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常规的体育项目教学,比如乒乓球、太极拳、篮球、田径运动等基本的体育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规的体育训练项目,更好的练就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体能是指人体各个器官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耐力,也是指一种精神充沛的良好状态,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培养较好的岗位体能、胜任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能够应对各种比较艰难的工作环境,增强学生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胜任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高职体育教学还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胜任力当做体育教学的重点,围绕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特点、工作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体能、胜任力开展特色体育教学,制定相应的计划和专业选修模块,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事未来的就业,为学生就业提供较好身体保障。这样的教学其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由单纯的追求运动成绩转向更好的培养职业胜任力,打造高职院校的特色体育内容。

三、把学生的体育运动行为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