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值投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票价值投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股票价值投资方法

篇1

【关键词】投资者;股票价值规律;长期持有;波段操作

一、问题提出

股市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为企业融资;另一个是为投资者提供股票。股市的这两个主要功能决定股市的参与者企业和投资者应该是双赢,即企业获得发展的资金,投资者获得收益。但是,中国股市的事实是一成盈利股民,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股民亏损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股民的投资策略错误使投资者自己亏钱了。

股市的普通股民要怎样参与投资才能不亏钱呢?普通股民只要用股票价值规律投资股市,就能够在股市中获得收益。股市的股票是有价值的,投资者正是看到其价值,才敢于去股市投资。投资者要分析出自己选中的股票的价值,价值走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区间做出投资策略,决定自己是长期投资或者是波段投资。长期投资即可以获得分红,又可以得到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增值。波段投资可以获得股票价格回归价值带来的利润。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股市中的普通股民。问卷调查,随机选取股市的普通股民。访谈部分普通股民。

2.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一为“股市普通股民投资状况调查问卷”,了解普通股民盈亏,投资观念,投资计划,收益目标,投资依据,投资方法,投资收益,盈利或亏损原因。 测量工具二为访谈,对多名股民,了解他们的投资理念,投资教训,投资经验。测量工具三为股票价值规律投资模式分析。运用股票价值规律对股票的价值和价格走势图表分析、记录、对股票价值规律投资模式后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检测。

3.研究方法

第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股民的进入股市的角色,投资理论,投资计划,收益目标,投资依据,投资方式,投资收益,盈亏原因等情况。调查股民200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0份。第二,对多名股民,了解他们的投资理念,投资教训,投资经验,对股票价值规律投资模式认同度。第三,采用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对部分股票的价值和价格的走势规律进行总结,得出股票价值规律投资模式。

三、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普通股民的投资理论,投资计划,收益目标,投资依据,投资方法,投资收益,没有获得收益或者亏损的原因,获得收益的原因等情况。访谈投资者主要了解他们的投资理念,投资教训,投资经验,以及对股票价值规律投资模式的认同度。

1.普通股民的投资收益调查情况: 200名投资者中,11人盈利,占5.5%,289人亏损,占94.5%。2. 普通股民的投资理论,投资观念,投资计划,收益目标的情况:盈利者,明确是投资者,愿意长期持股,有投资计划,确定了合理收益目标。亏损者,投机者,频繁交易,追涨或割肉,没有计划和收益目标,往往贪过头。3.普通股民的投资依据:盈利者,股票价值;亏损者,追逐热点,各种消息。投资方法:盈利者,长期持有或不断操作;亏损者,频繁交易。4.普通股民盈利的原因:买入股票有较高价值,较长时间持有,或者波段操作。5.普通股民亏损的原因:不知道股票的价值,更不知道股票的价格是否过高或过低。不能长期持有股票,每天忙着追涨跌,交易频繁,到了关键时刻仍刹不住车。 6.普通股民对价值规律认同度:不管盈利者或者亏损者都愿意持有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这类价值成长股。

通过以上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普通股民在股市中盈利的比例低于一成,九成人以上亏损,说明只有极少数股民盈利。股民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投资观念是为了赚取股票的差价,即投机者占绝对多数,真正的投资者极少。真正的投资者多数在股市中盈利,投机者多数亏损。第二,在亏损者中,多数人不在乎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追逐热点,听取各种小道消息,或者只依据股票走势技术,短线频繁操作,在盈利的股民中,多数人注重股票的价值,结合了股票走势的技术面和政策基本面,中长线持有和波段操作结合。

四、股票价值规律投资策略

通过调查发现,在股市中要成为能盈利的股民,必须作一个真正的投资者,以股票的价值为基础,探究一种股票价值规律投资模式。下面从股票价值规律的投资观念,投资依据,投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1.树立正确投资观念:遵循股票价值规律投资股市

股市的功能就是提供融资和投资,股民为公司提供发展的资金,获取利润,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的股票(资产),提供利润。通过调查结果,超过90%的股民在股市中都是作为投机者参与股市交易,只是希望通过赚取股票差r获取利润,甚至短时间获取暴利。这是一种错误的投资观念,也与股市的功能是不相符的,这也是股民亏损的原因。所以,股民必须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股民作为为公司提供发展的资金,购买的股票,应该从公司获取分红,是投资者。因此,股民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投资者,不是投机者。

股票在股市是以特殊商品来进行交易,是一种有价值的证券,其代表的价值多少是由发行股票的公司资产决定。因此,投资者投资股票就要遵循股票价值规律。股票价值规律,股票的价值是由发行股票的公司资产总体价值决定的,股票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股票的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在股市,当某种股票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股票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股票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股票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股票价格不断围绕着其价值上下波动。某种股票的价值增长,股票的价格上升(如格力电器);股票的价值平稳,股票的价格也会平稳(如中国银行);股票的价值减少,股票的价格下降(如中国石油)。投资者遵循股票价值规律投资股市,长期投资,其盈利的来源一是股票的分红;二是股票的价值增长,股票的价格增长带来的增值;短期投资,波段操作,获取股票价格低于股票价值带来的利润。

2.投资依据

(1)股票基本面

股票基本面是指把对股票分析研究重点放在它本身的内在价值上。股票基本面包括股市概括,财务分析,资本运作,行业分析,公司大事,经营分析,股本结构等方面。从中分析现在盈利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发展潜力、无形资产、实物资产和生产能力。发展潜力――新的产品、拓展计划、利润增长点。无形资产――知识版权、专利、知名品牌。实物资产――有价值的房地产、存货和设备。生产能力――能否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股票基本面分析出股票的价值,确定其价值中轴,确定股票的价格;确定股票是否有高增长,高分红的能力。

获得资料的途径:股票分析软件,公司网站,财经网站和股票经纪提供的公司年度报告,新闻报道――有关技术革新和其它方面的发展情况。

(2)股票技术面

技术分析是用股票分析软件,以预测市场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为目的,通过分析历史图表对市场价格的运动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股票技术面主要决定股票的价格是否与股票的价值一致,当股票价格低于股票价值,就可以买入股票,当股票的价格远离股票价格,就可以卖出股票。

(3)股票政策面

政策面是指对股市可能产生影响的有关政策方面的因素。①宏观导向;②经济政策; ③根据证券市场的发展要求而出台的一些新的政策法规,有利于股市或者公司发展的政策,就会提升股票的价值和价格,反之,股票的价值和价格就会下降。

3.投资方法

(1)长期持有价值成长股

股民选到一只价值成长股,就可以长期持有,一方面可以获得股票分红; 另一方面股票价值增长,股票的价格也会上升。如图贵州茅台,上市以来派现15次,送转股7次,股本扩张5.79倍,后复权价2075元,是发行价的66倍,平均每年获利4.4倍。股民是长期投资者应该持有价值成长股,其特征是行业龙头,稀缺,不可复制,高增长,高分红。

(2)长期跟踪价值成长股,波段操作

篇2

关键词:证券市场价值投资;实证分析;应对策略

1 引言

在欧美国家证券市场比较成熟,证券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基本面分析法,证券价格能够非常好地反映基本面信息,证券价格和证券价值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2012年我国基金业已经经历了15年的历程。1997年我国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在这之后证券投资基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得到了十年牛熊轮换的检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已转变为证券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得到了资产管理者的普遍关注。从2012年1月底以前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一共有63个基金管理公司,包括了34个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所有基金管理公司一共管理484只基金,所有基金的资产净值为234225.63亿元,偏股型基金为17512.36亿元,占有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25.4%。在十几年的创新和完善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发展。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实证研究可以找出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的发展趋势;能够建立价值型股票的内在价值模型;通过相关理论和我国股市发展过程中归纳出的经验来分析基本面因素对于股价变动的影响。从实践上看,依据实证分析能够有效地验证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的应用效果;相关性计量分析的结果为价值投资者利用价值投资策略进行证券投资时提供较好的价值评估参考应对措施。

2 价值投资的基本理论

1934年,著名学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了价值投资的概念,虽然到现在已经有了大约80年的时间,但是价值投资理论对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格雷厄姆提出价值投资的依据是金融市场的特点,分别表现为:金融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影响比较深远而且变化难以预料;虽然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很多资产具有非常稳定的价值,换言之,证券的经济价值和现在的交易价格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证券的市场价格和求出的价值相比非常小时可以购买证券,最终将得到超值的回报。

目前,社会产生了较快的发展,格雷厄姆所提出的三要素定价法已经和目前的基金市场不在适应,但是其中蕴涵的基本理念能够在未来得到检验。目前,大多数人已经逐步地认可了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人们普遍比较重视公司以后的盈利水平,公司的账面价值,现金分红以及未来的现金流情况,逐步地成为了基金内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已有的理论以及实践,可以构建价值投资组合的基本依据:可以把基金划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具有较高帐面价值的价值股,主要包括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分红/基金价格、盈利/基金价格以及现金流量/股票价格的比值,另外一类是成长股,主要包括比率比较小的股票。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证券投资者应该把价值股买入,把成长股卖出,此外,价值投资理论认为价值投资策略能够超越市场,其中被应用的最广泛的指标就是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比率(B/M),并由此产生市盈率定价法等投资分析方法。

3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国外,最初对股票理论价格的探索是按照证券投资市场中投资者的投资需要来执行的,所以,国外的相关文献中把这个理论价格定义为股票投资价值,因此明确了投资价值和市场价格的不同。在20世纪之初,投资价值的定义得到了明确,最开始把股票价格和价值区别开来的研究学家是普拉特,普拉特撰写了《华尔街动态》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普拉特认为股票价值和企业的收益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股息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为间接因素,可以通过股息对股票价值产生相应的影响。普拉特通过理论分析结果得到如下结论,股票的价值和股票的价格一般而言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两个因素有着较大的区别。然而,普拉特所提出这个理论不仅仅可以适用于股票,同时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也适用于其他商品,但是股票由于自身的特点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地方。依据股票价格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将和供需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能和它的真实价值保持较好的一致性。研究学者霍布内将普拉特提出的理论采取了进一步的改进,霍布内从理论的角度比较透彻地分析了股票价格以及价值之间的联系,进而可以为证券投资提供有利的决策参考依据。此外通过对股票发行公司财务情况的考察了解股票的价值状况。霍布内认为股票价格以及其本质的价值具有一致的特点,依据长期股票的股价变动的情况,长期预期收益和资本还原率和股票的价值有着较大的联系。学者多纳撰写了《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这本书,在书中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地剖析,并且得到了比较好的结论,股票价格一般而言和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然而股票价值通常情况下和公司的收益有密切的联系。虽然真正的股价波动情况和公司的收益改变状况有着明显的不一致性,但是依据长远的视角来分析,股价的变化与公司的收益以及利率都是密不可分的,就是说,随着股票价值的变化而变化。格雷厄姆以及多德同样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索,并且提出更为完善的股票理论,相对于以上的股票理论更进了一步。这两个学者联合撰写了《证券分析》这本书,在书中提出了内在价值理论的概念,并且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这两个学者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和企业今后的盈利水平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同时针对公司今后的获利水平,不仅仅是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而且还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动态,从而为分析企业的赢利水平提供前提条件,同时应该对考虑到资本还原状况。股票价格将返回到其经济价值之中,因此证券分析师应该认真地考察相关发行人的财务信息,尽力地挖掘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且根据相应的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进行合理地评价,为证券投资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相应的计算表达式如下所示:

资本还原倍数通常情况下和公司的发展和股息的波动是紧密相联的;预计收益 的三分之一可以表征按照当时普通上市企业规范的需求基本上是把2/3的收益以股息的形式发放出去,对于其余的1/3收益,应该以盈余的形式予以保留,从而能够有利于企业基金的持续发展。学者威廉姆斯出版了《投资价值学说》这本书,研究了普通股的估价方法,相应的思路如下:股票表示收益凭证,股票价值是指股票通过未来所产生的各个期间收益的现值的和,股票价格一定要从股票价值的角度来考虑。威廉姆斯提出公司保留盈余并不需要体现在股票价值上,威廉姆斯认为股票的投资价值是以后可以获得的所有股息以及资本还原的当前价值的全部数额。公司保留的盈余也可以成为公司未来的收益,迟早会转变为股息被发放出去。威廉姆斯提出买进股票可以表示“现在财富以及今后财富的彼此互换”,然而今后收益就是未来中期的“股息”,对其采取资本还原就可以得到目前的股票的投资价。威廉姆斯为投资价值理论的改进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其通过以后各期股息作为依据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表示股票投资价值,并且最早利用数学模型因子表示股票投资价值,从而为未来的投资价值探索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Michael Adams(2007)研究了价值投资理论在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价值投资在组合投资策略中的重要性,讨论了价值投资在组合投资策略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Heng-Hsing Hsieh Georged(2011)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并且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证券投资过程中使用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Athanassakos(2012)研究了价值投资和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关系,分析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概念,并且提出了基于价值投资的组合投资策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刘玥宏(2010)探讨了投资价值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适用性,从市场的有效性出发,确定了测量股票内在价值的标准和方法,对股票价格的波动性进行了深入地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黄惠(2010)平等人对价值投资在我国证券市场是否适用和有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且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价值投资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对于理性投资和避免过度投资提供了有利的依据。罗欣(2010)深入地研究了价值型投资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分析了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讨论了价值型投资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了财务分析和价值型投资的关系,并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型在证券投资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柯原(2011)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和价值投资融合起来,提出了最优证券投资组合,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价值投资理论的最优证券投资组合可以在承担较小风险程度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投资汇报率。陆帆(2012)从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证券市场的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投资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投资价值理念将成为中国股市主流的投资理念。

4 我国证券投资价值投资方法的实例分析

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在成长投资组合和大盘指数上已经获得了比较客观的收益。我国证券市场拥有价值投资的支持条件。为了验证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适用性,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数据从巨灵金融服务平台获得,一共选用了深证300指数股。由于盈利能力不强的上市公司价值投资研究价值不大,而且缺少较大的收益时间,无需把每股收益看作参考依据,所以为了避免非正常值的导致的影响,选择的依据必须满足每股收益大于等于0.1,此外,将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数据排除。最终的选择结果如下:2009年188 只、2010年205只、2011年226只,总共有619只。

(1)样本期内各个时间段内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和股票价格的相关研究。首先,利用SPSS16.0软件计算出2009-2011年各个时间段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和相应时间段的股票价格间的Pearson因子,相应的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多元模型的自变量选择那些和股票价格有明显相关性的数据指标,排除与股票价格存在较小相关性指标,进而能够为下一步各时间段的多元回归分析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在该阶段,能够保留下来指标的相关系数必须满足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然后,为了避免回归过程中的自相关,所以将排除净资产收益率。同时,因为流动比率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转换为风险控制因素,和股票价格间有较强的非线性,所以也应该给予剔除。

(2)优化选择后的量化指标对股票价格贡献度的影响分析。选取2009-2011年3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epwise的输入技术进行三次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三组输出。研究过程中关键要讨论标准化因子和可决因子。标准化因子是指量化指标经过一个标准差的改变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程度。该因子能够防止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不一样而无法比较影响程度的问题。标准化因子绝对值越大,表示该因子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可决因子是在调整回归方程后获得的,主要是指全部指标对股票价格的整体解释水平。可决因子越大,表明该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的变化对基本面因素变化有较大的影响,投资的合理性越大。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根据回归分析的计算数据能够获得如下结论:在观察时间,每股收益包含在回归模型之中,具有最佳的解释股票价格的水平,因此,这个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够受到了较好的关注。回归数据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收益率均包含在回归模型内,从而表明证券投资者非常关注对股票价值有较大影响的基本面,这一结果表明价值投资意识已经不断地深入人心。从回归分析结果数据可以看出,在2011年营业利润增长率包含于回归模型,从而说明证券投资者已经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有了关注,同时能够表明证券投资者对和内在价值有关的基本面因素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

从回归分析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年期间每股净资产已经退出了回归模型,表明证券投资市场不够关注风险水平。每股净资产是指上市公司在破产时证券投资者股票的内在价值。每股净资产属于主要的风险评估基本面因素,正在被证券市场逐步地认可,说明证券市场对股票的关注不仅停留在投资回报上,同时非常关注风险的存在,这正式证券市场不断趋向于理性的具体表现。然而,对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的回归分析可知,每股净资产指标出现了缺失。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股票市场比较好的局面导致了证券投资者的思维定式,降低了对风险的关注度。

经历了一段时间,大量的解释变量符合了回归模型,这表明投资者对基本面的研究更加完善。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证券投资者不断地利用更多的指标,通过不同的层面更为全方位地考虑证券的内在价值,证券市场不断向以价值投资为中心的投资方向发展。此外,可决因子的周期变化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基本面因素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并不稳定。当外部经济环境产生变动时,证券投资者容易产生非理,从而使非价值因素再一次占了上风。

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的应对措施

(1)完善基金绩效评价模式

有效的基金绩效评价模式对基金业的快速前进具有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近年来,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国外对基金绩效的评估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相应的理论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对于我国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方法的角度上看我国还处于一个引进吸收的状态。近年来,中国在进行基金评估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基金的排序,从而使基金投资者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十分关注同业其他管理者的投资情况,因此,“羊群效应”时有发生,不愿意获得超额收益,然而渴望排名可以靠前,并且很多基金管理者认可这一模式。然而,基金持有者投资基金不完全重视其所投资的基金是否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主要重视的是所购买的基金能够获得多大的收益。基金持有者和管理者目标有差别时将引起问题,就是基金公司仅仅为了获得取高额利润通常以损坏基金持有者利益为代价。为了能够有效地处理该问题,应该使基金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行为目标相一致,最终能够获得绝对收益。基金管理者在决策时应该考虑到股票的经济价值,依据价值投资理论的选股准则标选择投资标的,同时利用长期持有的方式取得绝对收益。

(2)不断完善目前的股票发行政策,针对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等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较快地解决以上问题。目前,我国股票发行采用的核准制度,股票发行价格的完善应该遵循定价为主向竞价原则,并且以此为主要的发展趋向,不断地使证券投资市场来主导实际的发行价格。此外,不断地处理好国有股、法人股等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例如按照证券投资市场的容量,不断地采取国有股配售减持,采用优先股的方法,把国有股不断地转变为优先股,增加不同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在股票市场投资的区间,利用网上交易的形式,协议转让的手段等增加法人股流通,减少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比例,提高个人股的数量。

(3)合理地分配基金管理酬劳的基本组成结构

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基金投资者一直怀疑基金公司较高的、较稳定的工资收入。尤其在基金投资处于熊市,虽然收益正在减少,但是基金公司还可以采取增加管理规模的方式来提高资金的管理回报,这些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基金公司管理者在证券投资者心中良好的形象。大部分基金投资者存在如下的观点,基金管理者无法为自己带来较大的投资汇报,资金管理费过高。

应该承认基金管理公司按照资产管理的规模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具有其合理性,主要原因在于资产管理规模的增加将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相关资源有更高的需求,为了适应规模增加的实际需求,将资产管理规模中的一部分资金作为管理费是合情合理的,通过管理费不仅能够增强基金公司的管理实力,而且能够提高投资团队的水平,同时管理费还能够促进基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基金持有者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然而,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的工资待遇和资产管理规模有较大的联系,就会导致基金管理者仅仅关注视资产管理的规模,同时忽视帮助基金持有者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最为管用的方式就是优化基金管理的收入的基本组成,采用浮动收益的方式,即固定资产管理费和资产管理收益挂钩。一定的资产管理费可以确保基金的有效实施,然而浮动收益可以使基金管理者以资金投资者的权益为中心帮助资金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采用了这种基金管理收入配置模式比较合理,有利于价值投资策略的有效实施,进而可以使基金管理者在进行价值投资阶段避免一些制度性制约。

(4)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

证券投资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高风险和高收益率是相互对应的,怎样才能使投资风险减少并且使投资收益最大应该得到有效的解决。投资组合策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投资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地弥补证券投资价值的缺陷。投资者可以依据不同阶段国际经济形式、国内产业制度以及行业的发展潜力实时地调节投资产品的比重,从而能够得到最佳的收益。

(5)投资者应该不断地转变投资理念

投资者的理念在证券投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证券投资者应该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主要关注证券投资的长期回报。证券投资者必须熟悉证券投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道证券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掌握证券投资产品的相关功能;投资者应该明确投资目的,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证券投资产品。投资者应该熟悉证券公司的相关情况,对证券公司的专业化水平、标准化产品、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以及信息披露系统等方面的情况有比较深入地了解,从而能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率。

(6)不断健全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

通过股权改革可以较好地处理中国证券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缺位等难题,能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化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从而能够不断深化中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为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价值投资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平台。基金投资意识的不同在基金的投资收益上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映,此外,可以在今后的资本市场中的体现不断增加。

然而,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存在许多缺陷,例如,产品结构比较单调、交易机制不够完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基金投资者利用价值投资策略进行证券投资的热情。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证券市场建设的水平,例如,尽快地为股指期货上市做好相关的准备,同时不断地促进股指期货的持续进步,当证券市场条件比较成熟时实施做空方式,持续健全基金在遭遇资本市场单边降低情况下的不利局面,持续地提高基金管理者的主动性,减少基金中隐藏的风险,确保基金持有者的利益不受到侵犯,通过以上策略可以为价值投资措施的执行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环境,进而能够资本市场环境符合价值投资发展的实际要求。

6 结论

价值投资应该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主要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仍然是一种新兴的证券市场,依然存在于非有效市场向弱有效市场不断转变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包含价值投资的含义,然而利用价值投资策略得到的收益不是非常稳定的。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等相关的证券市场改革策略的执行,伴随着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价值投资策略将转变为证券市场的主流方式,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选取了深证300指数股进行了相应的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是非常受到重视的。证券投资者更加关注决定股票内在价值的基本面因素,价值投资理念正在渐渐地深入投资者的人心。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市场对风险的关注程度正在降低。每股净资产能够表明上市公司在破产的状况下,投资者持有的每股股票的价值。证券市场对股票的重视不但保持在收益上,而且非常关注风险,从而使证券理性更加回归理性。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能够更深入地剖析基本面的内涵。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证券投资者已经利用更多的指标,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地考察股票的经济价值,市场正在想以价值投资为主的理性投资发展。

(2)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具有较好的价值投资意义,然而不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因此,应该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完善基金绩效评估体系和股票发行政策;合理地分配基金管理收入结构;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投资者应该不断地转变投资理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制度体系。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持续提升,价值投资将不断地深入人心,通过价值投资可以使中国证券市场更加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

[1] Michael Adams, Terry Mullins, Barry Thornton [J].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2007, 4(3):21-32

[2] Heng-Hsing Hsieh, Kathleen Hodnett. Do Managers Of Global Equity Funds Outperform Their Respective Style Benchmark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 2011, 10(12):1-10

[2] George Athanassakos. Value Investing Vs. Modern Portfolio Theory[J]. 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ial Affairs 2012,(1):2.

[3] 刘玥宏. 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劵市场的适用性分析[J].知识经济, 2010,(6):60-61

[4] 黄惠平, 彭博. 市场估值与价值投资策略[J].会计研究, 2010, (10):40-47.

[5] 柯原. 基于价值投资理论的最优证券投资组合探讨[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3):11-17

篇3

我国证券投资价值投资方法的实例分析

由于盈利能力不强的上市公司价值投资研究价值不大,而且缺少较大的收益时间,无需把每股收益看作参考依据,所以为了避免非正常值导致的影响,选择的依据必须满足每股收益大于等于0.1,此外,将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数据排除。最终的选择结果如下:2009年188只、2010年205只、2011年226只,总共有619只。1.样本期内各个时间段内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和股票价格的相关研究。首先,利用SPSS16.0软件计算出2009~2011年各个时间段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和相应时间段的股票价格间的Pearson因子,相应的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多元模型的自变量选择那些和股票价格有明显相关性的数据指标,排除与股票价格存在较小相关性指标,进而能够为下一步各时间段的多元回归分析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在该阶段,能够保留下来指标的相关系数必须满足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然后,为了避免回归过程中的自相关,所以将排除净资产收益率。同时,因为流动比率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转换为风险控制因素,和股票价格间有较强的非线性,所以也应该给予剔除。2.优化选择后的量化指标对股票价格贡献度的影响分析。选取2009~2011年3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epwise的输入技术进行三次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三组输出。研究过程中关键要讨论标准化因子和可决因子。标准化因子是指量化指标经过一个标准差的改变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程度。该因子能够防止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不一样而无法比较影响程度的问题。标准化因子绝对值越大,表示该因子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可决因子是在调整回归方程后获得的,主要是指全部指标对股票价格的整体解释水平。可决因子越大,表明该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的变化对基本面因素变化有较大的影响,投资的合理性越大。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回归分析的计算数据能够获得如下结论:在观察时间,每股收益包含在回归模型之中,具有最佳的解释股票价格的水平,因此,这个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够受到较好的关注。回归数据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收益率均包含在回归模型内,从而表明证券投资者非常关注对股票价值有较大影响的基本面,这一结果表明价值投资意识已经不断地深入人心。从回归分析结果数据可以看出,在2011年营业利润增长率包含于回归模型,从而说明证券投资者已经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有了关注,同时能够表明证券投资者对和内在价值有关的基本面因素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从回归分析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年期间每股净资产已经退出了回归模型,表明证券投资市场不够关注风险水平。每股净资产是指上市公司在破产时证券投资者股票的内在价值。每股净资产属于主要的风险评估基本面因素,正在被证券市场逐步地认可,说明证券市场对股票的关注不仅停留在投资回报上,同时非常关注风险的存在,这正是证券市场不断趋向于理性的具体表现。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的回归分析可知,每股净资产指标出现了缺失。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股票市场比较好的局面导致了证券投资者的思维定式,降低了对风险的关注度。经历了一段时间,大量的解释变量符合了回归模型,这表明投资者对基本面的研究更加完善。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证券投资者不断地利用更多的指标,通过不同的层面更为全方位地考虑证券的内在价值,证券市场不断向以价值投资为中心的投资方向发展。此外,可决因子的周期变化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基本面因素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并不稳定。当外部经济环境产生变动时,证券投资者容易产生非理,从而使非价值因素再一次占了上风。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的应对措施

管理费还能够促进基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基金持有者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然而,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的工资待遇和资产管理规模关联过大,就会导致基金管理者仅仅关注视资产管理的规模,忽视帮助基金持有者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最为管用的方式就是优化基金管理收入的基本组成,采用浮动收益的方式,一定的资产管理费可以确保基金的有效实施,而浮动收益可以使基金管理者以基金投资者的权益为中心帮助基金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证券投资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高风险和高收益是相互对应的,怎样才能使投资风险减少并且使投资收益最大,投资组合策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投资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地弥补证券投资价值的缺陷。投资者可以依据不同阶段国际经济形式、国内产业制度以及行业的发展潜力适时地调节投资产品的比重,从而能够得到最佳的收益。投资者应该不断地转变投资理念。投资者的理念在证券投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证券投资者应该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主要关注证券投资的长期回报。证券投资者必须熟悉证券投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道证券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掌握证券投资产品的相关功能;投资者应该明确投资目的,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证券投资产品。投资者应熟悉证券公司的相关情况,对证券公司的专业化水平、标准化产品、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以及信息披露系统等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率。不断健全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通过股权改革可以较好地处理中国证券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缺位等难题,能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化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从而能够不断深化中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为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价值投资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平台。五、结 论我国证券市场仍然是一种新兴的证券市场,依然处在非有效市场向弱有效市场不断转变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利用价值投资策略得到的收益不是非常稳定的。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伴随着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价值投资策略将转变为证券市场的主流方式。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选取深证300指数股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是非常受到重视的。证券投资者更加关注决定股票内在价值的基本面因素,价值投资理念正在渐渐地深入投资者的人心。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市场对风险的关注程度正在降低。每股净资产能够表明上市公司在破产的状况下,投资者持有的每股股票的价值。证券市场对股票的重视不但保持在收益上,而且非常关注风险,从而使证券理性更加回归理性。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能够更深入地剖析基本面的内涵。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证券投资者已经利用更多的指标,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地考察股票的经济价值,市场正在向以价值投资为主的理性投资发展。2.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具有较好的价值投资意义,然而不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基金绩效评估体系和股票发行政策;合理地调整基金管理收入结构;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投资者应不断转变投资理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制度体系。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持续提升,价值投资将不断地深入人心,通过价值投资可以使中国证券市场更加趋于稳定。

作者:赖晓聪 陈凡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篇4

关键词:利率波动;股票价格;协整检验

近年来,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票价格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股票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利率不仅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也处于一个核心位置。因此,利率怎样通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来间接调节实体经济,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非常重要。本文就对利率波动对股票价格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

一、利率影响股票价格的理论分析

根据现值理论,股票的价格主要取决与股票的预期收益和利率两个因素。股票价格等于未来各期每股预期股息和某年后出售其价值的现值之和。其公式可表达为:

ν=D1(1+K)+D2(1+K)2+D3(1+K)3+…+Dn(1+K)n+M(1+K)n+1=∑nt=1Dt(1+K)t+M(1+K)n+1

v是股票在期初的内在价值;Dt是时期t末以现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息;k是一定风险程度下现金流的合适贴现率。M是股票出售时的价值。从上式可以看出,股票价值和股票的预期收益成正比,与贴现率成反比。所以股票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关系,即当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会下降:利率下调时,股票价格会上升。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

第一、利率变动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首先,利率变动引起社会总供求的变化,改变企业经营环境,引起公司资本价值及投资者预期的变化,从而使股票价格发生变动。一方面,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利率的变化影响社会的投资成本。当利率下调时,投资成本降低,会刺激投资。另一方面,利息是居民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当利率下调时,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降低,从而对消费有刺激作用。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会增加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繁荣,从而改变企业经营环境,进而拉动股票价格的上涨。其次,利率调整会改变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一般情况下,当利率降低时,可以减少企业的财务负担,提高公司资本价值,推动股票价格上扬。反之,当利率上升时,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将缩减投资,压缩生产规模,从而盈利水平降低,给投资者的报酬也会减少,因而该股票的投资价值不大,股价就会下跌。

第二、利率变动对投资者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利率的变动会改变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投资者通过对储蓄、债券、股票、实物等多种投资方式的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比较之后,确定了多种投资方式与各自风险相对应的均衡。利率一旦变动,各投资品种的平衡将被打破,投资者的资金重新流动、组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总是向利润高的地方流动,利率下降后,存款的收益相应地降低了,直接提高了其他金融投资品种的相对投资收益,在股票市场投资回报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股市的机会成本减少,这必将分流部分储蓄进入股市,股市资金供给的增加必将拉动股票价格上升。反之,人们投资股市的机会成本增加,部分资金从股市流出,资金供不应求,股票市场需求减少,股票价格随之下跌。利率变动调整投资具有替代效应。由于利率的变动影响股票投资的相对收益率,当股票投资的相对收益率提高时,引起股票投资对其他投资的替代;反之,当股票投资的相对收益率下降时,引起其他投资对股票投资的替代。

二、实证分析

图1

图2

注:在此区间内存款利率调整20次,其中从1996年5月1日到2002年2月21日,连续下调8次,随后到2007年12月21日连续上调8次,2008年又连续下调四次,样本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图1和图2反映了1996年到2008年我国上证指数和利率在13年内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从图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上证指数在1996年到2002年内与利率的变化趋势明显相反。但从2005年以后,二者的变化趋势出现相同,特别是从2007以后,随着利率的不断上升,上证指数暴涨;从2007年10月后,随着利率的不断下降,上证指数暴跌。从这两个图形上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和利率的关系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所以本文实证分析二者在以下各个时间段内是否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时间序列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2年、2003-2008年、1996-2008年。这主要是考虑到股市在经历了2002年到2005快四年的熊市后发生了一次大的牛市。本文选取了上证综合指数,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1996年1月到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我国还没有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所以本文选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衡量利率变动的指标,这主要考虑到我国一直以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存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其中又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核心,其他各类资金利率一般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基础,先推算出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存款利率,再确定其他档次存款利率,最后定出各个档次贷款利率,其他资金利率的定价也与存款利率挂钩。为使模型的设定更加合理并减少潜在异方差问题,对以上变量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生成对数序列分别用LnSZ、 lnR表示。

1、数据的单整检验

一般来讲,时间序列都具有不平稳性,会导至伪回归现象以及各项统计检验毫无意义。因此,在建立计量模型之前要对所采用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和单整阶数。单位根检验的代表方法有DF检验、ADF检验、PP检验等。本文所采用普遍使用的ADF检验方法。ADF检验的原假设是Ho:要检验的过程有单位根,不平稳:备假设是H1:要检验的过程是平稳过程。若ADF值大于临界值,则接受Ho;相反,则拒绝Ho。

1996-2008年间LnSZ和lnR的ADF结果

变量ADF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

LnSZ-2.560563-3.4741-2.8804-2.5767接受Ho,不平稳

lnR-2.783838-3.4741-2.8804-2.5767接受Ho,不平稳

表(1)

对LnSZ和lnR的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分析,结果如下:

变量ADF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

D(LnSZ)-6.944397-3.4743-2.8805-2.5768拒绝H。,平稳

D(LnR)-5.604417-3.4743-2.8805-2.5768拒绝H。,平稳

由表2可以看出,在1%、5%、10%的显著水平下,序列LnSZ、lnR都是一阶单整的,即I(1),一阶差分序列D(LnSZ)、D(LnR)都是平稳的,即I(O)。同理可知LnSZ和LnR在时期1996-2002,2003-2008年都是一阶单整的。

2、数据的协整检验

数据的协整检验就是检验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项是否存在单位根。如果这两个序列不是协整的,残差中一定存在着单位根。如果这两个序列是协整的,则残差序列一定是平稳的。本文用残差的平稳性来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有协整关系。

首先求LnSZ和LnR在时期1996-2002年的协整方程: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如下:LnSZ和LnR间的拟合方程为

LnSZ =-0.479106lnr+5.635273

t(5.19471)(53.36838) =0.737918F-statistic=230.8793

整体来看,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37918,说明模型的解释力度较高,且F-statistic=130.8793>F0.01(1,154)=6.81,表明按照置信度为0.01的水平,原模型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即 检验,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回归方程结果可得残差~υt=SZ +0.479106R-5.635273,对上述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变量ADF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

ecm-3.695493-3.5121-2.8972-2.5855拒绝H。平稳

因为残差平稳,原方程不是伪回归。所以二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同理求LnSZ和LnR在2002-2008,1996-2008年的协整方程,但发现它们的残差都不平稳,结果如下表:

时期协整方程

1996-2002lnSz =-0.479106lnr+5.635273

2003-2008无,

1996-2008无

3、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本文只能对LnSZ和LnR在时期1996-2002年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最早由Sargen(1964)提出,误差修正模型基本形式的形成是在1978年由Davidson、Hendry、Srba和Yeo提出,因此又称为DHSY模型。令误差修正项ecmt=~υt,建立下面的误差修正模型D(LnSZ)=β0+ β1D(LnR) +β2ecmtt-1+εt,其中D(LnSZ)、D(LnR)分别是LnSZ和LnR的一阶差分序列

β0、β1是待回归系数,εt是随机误差项。用Eviews进行估计,结果得

D(LnSZ)=-0.231640D(LnR)-0.129247ecmtt-1+0.006784

(2.143464) (-2.621236) (0.808723)

R2=0.126597dw=2,在以上的误差修正模型中,因为dw=2,所以模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差分项D(LnSZ)和D(LnR)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上涨指数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率的影响;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利率的变化(DLnR)以-0.231640的比例向相反方向影响上证指数的变化(DLnR)。误差修正项 的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系数的估计值-0.129247来看,当上证指数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利率因素将以0.129247的调整力度将上证指数的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三、实证结果分析

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期,上证指数和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在1996-2002年,上证指数和利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利率每变动1%,上证指数向相反方向变动0.479106%。

(2)在2003-2008年,上证指数和利率不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从2005年6月到2007年的10月的股价和利率出现了正相关,同时上升。股价从最低的998点暴涨到6124点,虽然央行不断到加息,尤其是在2007年一年内就加息6次,但是利率的上升不能控制股价的总体上涨。原因是:我国宏观基本面良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二是2007年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下,国外的很多“热钱”流入中国的股票市场中,造成流动性过剩。三是投资者的过度投机因素导致股市的非理性上涨。而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1月,股价和利率同时下降。股票价格在短短的一年时间,跌幅多达60%-70%。虽然我国连续降息,但是不能使股价回升。一方面是我国出现了经济衰退。另一方面美国的次债危机引起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3)在1996-2008年,上证指数和利率不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这说明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不成熟性。另外,在长期的实际经济运行中,利率只是影响股市变动的诸多因素中的一种,还有其它很多因素制约着股票价格。比如说股票价格也受到行政干预,主力庄家操纵,过度投机,信息不对称等不规范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四、政策建议

通过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在长期还不能体现出股票价格和利率负相关的理论关系。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发挥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还不强,因此,要保证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关系。本文提出几个建议。

(1)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我国利率属于管制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利率并不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央行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短期利率,进而影响利率的整个结构。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风险结构也没有生成,因而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尚不充分。所以,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变化对股票价格变化的传导效应,从而有助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从根本上完善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目前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如市场规模偏小,市场运作不规范,市场结构不完善,政策因素对市场干扰大等,这些不完善之处也确实阻碍了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传导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必须要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建立规范、成熟的股票市场。

(3)加快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融合。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关系的形成,是一国金融市场比较成熟的反映。但是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间通道还没有完全打通,两个市场的资金价格结构失衡,相关性也不强。由于两个市场相对独立,各种金融工具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这种价格的扭曲往往导致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制约。所以必须进一步打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分割局面构筑各个市场之间畅通的信息传递通道,使各市场的资金能自由流动,从而使金融市场能够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做出灵敏的反应。

参考文献:

[1]许均华,李启亚.宏观政策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经济研究, 2001,(9).

[2] 孙华纾,马跃.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7).

[3] 夏春光.我国股市波动的利率效应[J].统计与决策,2005,(7).

[4] 翟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1,(7).

[5]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成家军.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篇5

那种70分的策略就是投资者持续等额定投一只反映中国经济状况的指数基金,然后一直持有它。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战胜一大半的投资者(按理说应该是战胜一半的投资者,之所以会呈现一大半的情况是因为从数量上说,失败的散户投资者在数量上更多而投资额度更少。一些略微超越市场的投资收益是通过频繁地交易来实现的,交易费用把投资者的收益又拉下去了一些);另外,指数基金投资法很便宜而且简单。但是,便宜而且简单,在某种情况下也会成为缺点。这有点像病人在医院用药,如果只是便宜而且简单的疗法很难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他们需要夸张一点。很多矫情的女孩不是对“多喝开水”这种安慰人的话很反感吗,投资指数基金的投资建议就像“多喝开水”这句话―虽然它是金石良言,但是这绝对能让多数被建议者失望。定投指数基金最大的缺点就是无趣。

从表面上看,无趣对于一个投资方式来说无关大义。但是,如果这么判断就错了,人们无论对什么都非常在乎有趣性。其实这种表现的意思并不是多在乎某种方式都要像《人人都爱雷蒙德》一样,而是大家都喜欢在寻找一件事的规律性中安慰自己。人不喜欢做毫无规律或者随机的事,比如完全属于随机分布的事件,人们都会尽量避免它,在脑子的反应中会觉得它很无 趣。

如果认真在看这篇文章,你肯定已经有了反例了。掷骰子、买彩票不都是随机事件么?为什么大家都对这种事趋之若鹜?你说的绝对对。但是,真正对彩票趋之若鹜的人肯定不是把彩票当做一件随机事件来看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彩票周刊》之类的东西在分析下一次到底是哪个乒乓球落到幸运盒子里(我不是讽刺这种周刊,它们就像在说多喝开水时,再加上一句,“快点好,好了给你买个卡地亚。”这听起来有趣多了。而且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还让大爷大妈们充满了对未来有钱生活的憧憬,我觉得这不比广场舞差)。

如果只是毫无意义地从一个机器里喷出写有数字的乒乓球肯定也没人搭理,彩票备受关注的原因是,如果你猜对会给你几百万元钱。当人们面对一件极其无聊的事,但是这件事后边还隐藏着巨大的利益的时候,大脑就想了一种办法―假装这件事很有趣。怎么假装?也就是对于一件很可能是无规律的随机事件,人们会利用统计学给他造出一个规律来。对于这么做的人来说这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从医学上讲这种行为叫做认知偏差。

当然,股票市场的无规律感要比彩票市场好一些,虽然,传统金融学院派的家伙们总说市场是随机漫步的,而且这些人还时不时获得诺贝尔奖金,但是事实的确与教授们的预计相差甚大。这一次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那些被统计学总结出来的投资规律,虽然这违反价值投资理念,但我敢说,这比《彩票周刊》靠谱。

200日均线法

它怎样做

200日均线法很简单,就是把某只股票或者某个价格指数在过去200天的平均值连成一条线,就是所谓的200日均线。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叫威廉姆・戈登,他通过计算发现,从1897年到1967年,如果依照道琼斯股票指数200日均线,股票指数向上突破(也就是超过200日均线一定程度的时候)的时候买入股票,股票指数向下突破的时候卖出股票,这样的投资收益在这70年累计大概是买入一直持有的7倍。

它有用么

杰米里・西格尔教授用历史数据验证了戈登的说法,并且在3个方面对戈登的说法进行了量化。突破的意思是超过1%,因为如果不是这样,股票价格变动只要和均线有接触就算突破,那么投资者大概将要进行无数次交易,不要说收益,所有的钱都会被交易商收走。另外,就是在钱不在股票市场的时候,按照最低风险的国债投资收益来计算。

在这些假设下,200日均线的统计结果还是不错的。其截至2006年以前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是10.21%。可能在现在,股票非常贪涨的情况下,投资者都不把这个年收益放在眼里,但实际情况是,这个收益率超过了股票的整体平均收益率。按照经济学的叫法,基本上可以把200日均线法叫做“有效”。

为什么

200日均线法之所以表现不错是因为根据它的计算,投资者应该躲避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那次大萧条耽误了投资者大概15年的时间。而在1990年以后,200日均线法则表现越来越差,在1990年后200日均线法的投资收益只有不到7%,而一直持有法的投资收益超过14%。出现这种差异,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宏观经济的发展。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是是真的。在1929年的时候,资本市场会出现蹦极状的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美国(以及全球的发达市场经济体)实行金本位的有限的信用货币体系,政府并不能随意发行纸币。如果市场上出现信用收缩,政府也经常束手无策。但是1987年的股市崩盘和1999年的股市崩盘,它们都处在纸本位货币体系下,政府有可能通过放大市场上的流动性来刺激经济的反转。所以在1987年、1999年、2001年和2008年,虽然当时的经济看起来都够呛,但是经济社会并没有像1929年那样长时间地出现令人绝望的萧条。

另外,虽然从长期来看,200日均线法可以战胜大盘,但这是在税收和交易费用未予考虑的情况下的考察。如果把这两点考虑进去,200日均线法应该稍微差于买入一直持有的投资方式。

干脆就捡捡便宜

它怎么做

市盈率也很简单,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除以这只股票的每股盈利。这个简单的指标似乎非常有效,在各种衡量股票价值的指标中它真是最传统而且有效的一个。如果整个市场的市盈率都很高了,那么这个市场很可能是比较危险的。

比如在著名的1929年,美国股票的市场平均市盈率是130,在2000年网络泡沫时期,很多股票,比如环球网络公司这种,一上市它的股价就涨到97美元,而这个公司根本没收益,所以它的市盈率应该是无限大。

那么一只股票的市盈率是和什么比来说明它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呢?如果你是一个保守的投资者,在投资股票还是债券上就存在一个比价效应,比如债券的确定收益高于股票市盈率的预期收益,那么这些投资者就会从投资股票改为投资债券。如果根据这个条件计算,那么一个投资者大概会在市盈率为25倍以下时持有股票。当然如果股票价格更低投资者还会不断买进它。

它有用么

根据这个原则,投资者在1900年到2000年,如果选择定额投资美国股票市场,一直持有100年,那么他的收益率会有近10倍。如果投资者采用在市盈率低时期分期买入股票其收益率则会达到13倍。这样算下来每年这个捡便宜的投资者将多获得0.2%以上的超额收 益。

假设一个投资者,在股票低价格阶段、市场低市盈率阶段和市场高分红率阶段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他的收益会比同期无选择地定投股票指数获得的收益多70%左右。

但是对这个消息你不要高兴地太早,问题出在如果你是个中国人,那么这种方式根本就不适合你。如果按照中国A股的平均市盈率,你只在股票市场刚建立时持有过一阵股票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就卖出了(其实这里还有个问题,由于当时股票很少投资者其实很难买到股票)。你幸运地在2005年持有股票然后在几个月后就卖出了。之后你看到其他投资者在牛市中折腾了两年,而你因为投资纪律无法参与,后来一直到2011年你才可以买进股 票。

这种投资法虽然保证了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升值,但是由于参与时间太短,投资者的获利平均到20年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

这个结论是,保守的低市盈率买入思路在新兴市场买股票根本行不通。

临界点法

它怎么做

我相信很多投资者都会采用一种临界点法投资。比如,所买的股票上涨25%就卖出,下跌10%就买进。这么算起来,似乎在买卖之间投资者会有收益。但是这种做法靠谱么?

它有用么

《华尔街日报》上就曾经有位老兄在2011年这么说过。当时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接近1645点,较前一年低点上涨25%。这也是通常意义上的卖盘“临界位”。他建议在股票下跌10%时买进,然后在上涨25%时卖出,并且保证多年来,不论市况好坏,这一规律“为高抛低吸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于是,我禁不住对这个方式验证了一下。我试着把这种高抛低吸的方法运用于中国股市,但结果令人绝望。

从2007年9月到当时,如果运用《华尔街日报》推荐的方法,我总是有机会买进,大概有11次之多,因为市场一直在直线下跌,而且很多买进的点位现在看来高得令人目眩;而同时卖出的机会只有两次,而且都出现在2009年2月。这还是假设这个投资者有无限多的钱。如果把全部资金一次性投入,那这个倒霉的投资者就更惨了,他只比最最倒霉的那部分人少花了10%的成本。

其实这类简单赚钱法早就被很多投资者发现过,但是它们真的不管用。可以用一个极稳定的股票来举例子:菲利浦・凯瑞统计过AT&T在几十年间的涨跌幅,它们大部分出现在120到135美元之间。

如果一个使用临界点法的投资者,在1917年以120美元买入AT&T,要等到7年后才能涨到135美元,而且其中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惊人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如果神经脆弱一点,这个投资者早就出场了结了。即使他是个有惊人纪律性的投资者,坚持到了1924年才卖出,赚到了这15美元,但那样做却恰好错过了1920年代美国最大的牛市,因为1924年后AT&T股票价格一路上扬,曾经涨到过300多美元。

基本上所谓临界点操作法是一个有效的败家建议,它总是在坏的市场比长期持有者花更多的钱,而在一个好的市场,又不能参与。

时间投资者

它怎么做

一个投资者在每年的10月31日买进股票指数,然后在第二年的8月31日卖出。在其他时间购买国债,这种方法的平均投资收益在11%,超过长期持有者平均收益1%。这是1925年到1990年美国股市的统计。

它有用么

其实这种投资法包括两个时间段对投资的影响。一个是1月效应,一个是9月和10月效应。100年来,美国股市每到1月平均来说上涨的情况总是好于其他月份,特别是市值比较小的股票更为明显。而每到9月和10月,这两个月的投资收益总是比其他月份差。特别是9月,它是唯一一个平均收益为负数的月份。而10月呢?大的股灾总是在10月出现。

篇6

一、价值投资理念与现金流量分析

1.价值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是指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发展潜力为关注重点,从而判定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的投资策略[1]。

价值投资的真谛就在于通过对股票基本面的经济分析,去估计股票的内在价值,并通过对股价和内在价值的比较去发现并投资那些市场价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潜力个股,从而以期获得超过大盘指数增长率的超额收益。

2.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的信息,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从现实意义上讲,分析一个公司的现金流量比账面利润要重要得多。现金流量的计算不涉及权责发生制,能避免应计制会计对利润的操纵。因此现金流分析结果更切合实际,反映信息更为真实、客观,能避免一些公司的“纸上富贵”陷阱,具有更强的实际意义。

二、 现金流分析在价值投资的应用

经验告诉我们,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是现金流,最能反映企业本质的是现金流,投资者在价值投资过程中应重视现金流,通过现金流分析对企业作出一个较理性的判断。

(一)透视企业盈利质量,检验业绩含金量

会计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可以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扩大赊销范围或者关联交易调节利润,而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这恰恰弥补了权责发生制在这方面的不足,使投资者、债权人等能更充分地、全面地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情况可以较好的评判企业的盈利质量,确定企业真实的价值。

现金流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是衡量盈利能力、进而确定投资价值的真正要素。因此,在分析盈利能力、判断公司投资价值时,必须分析现金流,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以检验盈利能力的质量,判断公司的内在价值。

(二)判断企业偿债能力、生存能力

现金流是企业生存质量的保证。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支付能力,而且还证明了企业今后的发展实力。

2005年以来,资金链断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在德隆系因“断流”轰然倒塌后,又有卓京系、鸿仪系等前赴后继,而拥有政府强力支持的南方高科和顾雏军掌控的科龙发生断流更是令市场瞠目结舌。据国外文献记载,破产倒闭的企业中有85%是盈利情况非常好的企业,现实中的案例以及上个世纪末令世人难忘的金融危机使人对“现金为王”的道理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挖掘潜力股

2007年一季报公布完毕后,深沪两市大盘指数反复震荡,股价结构有所调整,这种有序地调整依据是:1467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即以现金流量指标为主,兼顾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这次调整中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较高的个股,普遍表现不但抗跌,而且在弱势格局中,逆大市走强,盘口上增量资金吸纳建仓的迹象也较为明显,说明市场理性资金选择了现金流量这一重要财务指标[7]。另外,国外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利润指标的相关性越来越小,与此相对应,与企业现金流的相关性却越来越强。由此可见,证券市场亦反证了企业价值与现金流息息相关[5]。

目前,随着市场越来越重视上市公司内在经营素质,经营性现金流量已成为投资者挖掘未来潜在优质股的一个新视角。投资者可以每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主要指标,再结合其他指标和公司动态变化,挖掘潜力成长股,这是跑赢大市理性化的重要投资方法。

(四)判断企业发展阶段,预测风险

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表现出来的现金流量是不同的,财务状况也不尽相同,投资者可通过比较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判断企业所处阶段,预测投资风险。一般情况下:

1. 企业初创期,具体分析风险

经营、投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表明企业处于初创期。此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其资金来源于外部筹资。

2. 企业成长期,风险较小

经营、筹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判断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时产品占有率迅速提高,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外部筹资金作补充。

3. 企业成熟期,风险小

经营、投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此阶段产品销售市场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和借入资金偿还期。

4. 企业衰退期,风险较大

经营、筹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流出,同时企业为了应付债务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金的不足。

根据企业所处阶段和财务状况,投资者应选择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个股,对进入衰退期的企业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五)评估企业价值

在有效资本市场中,企业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资产如债券、股票的估价。在估价方法中,现金流量是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投资者对企业的估价取决于企业在未来年度的现金流量及其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报酬率[8]。现金流入越充足,企业投资风险越小,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即企业的资金成本越低,企业的价值越大。

(六)预测企业未来状况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一定时期内现金流量变化的动态信息,但它却为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1. 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的预测

根据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结合下一期间的销售前景和收账政策等,就可以预测下一期间销售产生的现金,又如企业通过银行筹得大笔资金,在本期现金流量表中反映为现金流入,但却意味着将来还款时要流出大笔现金 ,再如应收未收的款项,在本期虽然未反映为现金流入,但意味着将来会有现金流入。

2. 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

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长期资产必须增加,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该企业面临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则说明该企业在通过对外投资来寻找新的获利机会和发展机遇。

另外,在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状况时,也可以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考察和分析。如果投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入量在本期数额都相当大,说明该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从外界筹集了大笔资金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如果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在数额上比较接近且较大,说明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收回大笔对外投资的资金支付到期债务,意味着企业没有扩张的动机。

三、结 论

从经典的股票定价理论来看,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是由公司未来的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来决定的;从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来看,现金流量日益取代净利润,成为评价公司股票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格局中“现金至尊”比起“盈利为王”的价值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正确把握政策走向,重视对现金流的应用,通过现金流的分析,更好地评价上市公司生存发展、财务状况、理财能力等,综合判别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从而挖掘出真正具有成长潜力的个股。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市场行情,把准经济动脉才能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上海证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浅论证券市场风险防范及价值投资.上海证券报,2007.7.2.

[2]曾蔚兰.对企业现金流量审计的分析.会计之友, 2006,(27)

[3]于夕.05年度上市公司价值发现报告之现金流. 中国证券网,2006.4.28.

论文署名:张丽玲;

单位:龙岩交通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邮编:364000

篇7

【关键词】 行为金融;投资模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中行为科学理论融入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及产生该行为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本质,它将投资决策看成是投资者在一种心理上计量风险与收益并进行决策的过程,是经济行为科学化研究方法的一种价值分析回归。

一、行为金融投资理论基础

1.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由Kanhneman和Tversky(1979)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其行为并不总是理性和风险规避的。与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区别主要在于投资结果相联系的决策权重,反映决策者对结果的主观价值判断,是对应变量xi(如财富)的增函数。期望理论表现为加权“价值函数”的最大化,其权值是真实概率的函数。行为金融投资者的效用有别于传统预期效用理论,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中是一条中间有一个拐点的S形曲线(见图1)。该函数是定义在某个参照点的利得(或损失),而非一般传统理论所重视的期末财富,包括三方面内容:决策值的价值函数定义为对参照点(其具置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偏离,函数曲线上各点的斜率为正;价格函数在收益状态(正向)为凹函数(体现为风险回避,即在确定性收益与非确定收益中偏好前者),在损失状态(反向)为凸型(体现为风险爱好,即在确定性收益与非确定性收益中偏好后者);价格函数损失状态的斜率大于收益状态的斜率,即损失给个体带来的痛苦程度比相同量收益给个体带来的愉快程度要大。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速度减缓。期望理论以加权“价值函数”的形式,很好地解释了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

2.行为组合理论(BPT)

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将行为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结合起来,对现代金融理论和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正成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另一重要发展方向。其中Meir Statman和Hersh Shefrin提出的行为组合理论(BPT)影响广泛。

BPT是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Markovitz的均方差资产组合理论中,投资者将自身资产作为一整体,对其进行总体评估,并考虑资产间的协方差。在此基础上,MPT认为资产投资者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组合而非单个资产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分析上,因最优的组合配置处在均值方差有效前沿上,故需要考虑不同资产间的相关性。针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Statman和Shefrin(1994)提出了BPT 认为,现实中的投资者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认识以及基于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式的行为资金组合,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特定的目标和风险态度相联系,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被忽略了。每层的资产都有特定的目标和风险偏好,有的是为了避免损失而回避风险,有的则是为了获得暴利而追逐风险。

二、行为金融投资的理论模型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的重点转移到至非标准投资者的行为建立模型,它对传统的理性人假设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放宽,研究非严格理性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特性的影响。

1.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

BAPM由Shefrin和Statman (1994)提出的BAPM将投资者分为两种: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信息交易者是严格按CAPM行事的理易者,此时投资者关心的是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和方差,最终形成市场均衡价格;噪声交易者则不按CAPM行事,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并不按照严格的均方差偏好进行资产选择,其资产选择会使得证券价格偏离本身价值。两类交易者互相影响,共同决定资产价格:当前者为代表易者时,市场表现为有效率;而当后者成为代表易者时,市场表现为无效率。由于风险是限制效用最大化投资者抵消噪音的重要因素,噪音交易者制造的噪音便成为不可分散风险。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构筑了一个噪音交易模型,其分析表明,非理易者完全有可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而非理易者的持续存在将证明“市场选择”理论的不完全性。

2.BSV模型

BSV模型提出者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心理判断偏差:一种是选择性偏差。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性重视不够。由于投资者认为收益变化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并未适时根据收益变化调整自己的未来预期,只是当实际收益状况与投资者先前预期不符时才做出调整,这种偏差异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映不足;另一种是保守性偏差。即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错误地对价格变化外推,导致股价过度反应。BSV模型就是从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地这两种心理推断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的决策模式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的假说。

3.DHS模型

DHS模型的Danierl,Hirsheifer 和 Subraanym(1998)提出者将投资者分为有信息和无信息两类,其中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和对自己掌的信息过分偏爱。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过分偏爱自己掌握的信息使投资者在判断股票价格时对自己掌握的信息做出过度反应,对公共信息则反应不足。这一假定意味着个人信息将导致短期的过度反应,仅仅当后续的公众信息不断地创伤投资者的自信使公众信息的权重占很大比例时,投资者才会抛弃过分自信的错误定价。在这种偏差指导下的投资行为导致市场对股票价格近期的过度反应和长期反转。

4.统一理论模型

Harrison Hong与Jeremy C.stein(1999)从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角度提出了资本市场中反应不足、动量交易和过度反应的统一理论模型。该模型与上述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将研究重点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机制上,而非作用者的认知偏差方面。该模型将作用者分为“观察消息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作用者按照人们通常的感觉来看都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每类作用者仅能以无偏的方式“处理”:观察消息者根据获得的关于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预测,其局限是完全不依赖于当前或过去的价格;动量交易者则完全依赖于过去价格的变化,预测必须是对过去历史价格的简单函数推理。在此基础上,该模型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统一归结为关于基本价值信息的逐渐扩散,不包括其他对投资者情感刺激和流动易的需要。

三、行为金融投资行为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在研究金融市场“特异性”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理论体系,将人的有限理性引入金融问题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资策略。

1.反向投资策略

由于股票市场经常出现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反向投资策策略作为对此的反应,即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该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 Bondt 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其后,Jegadeesh(1990)与Lehmann(1990)提供了短期收益回归趋势的证据,Chopra等(1992)和Lakonishock等(1994)也对美国股市的过度反应现象的看法提供了支持。在金融实践中,反向投资策略受到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投资中的青睐。

2.动量交易策略

动量效应即在一定持有期内,若某只股票或某个股票组合在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好,则下一段时期内该股票或股票组合仍将有良好表现。动量交易策略也称相对强度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如美国的“价值线排名”的利用等。

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即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规避一次性投入存在较大风险的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即建议投资者年轻时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投资于股票,随着年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成本平均策略与时间分散化策略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中普遍存在并广受欢迎的投资策略,同时却又都被指责为收益较差的投资策略,而与现代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明显相悖。Statman(1995),Fisher与Statman(1999),利用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期望理论、认知错误倾向、厌恶悔恨和不完善的自我控制等观点,分别对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进行了系统地解释,认为其存在合理性。

四、结束语

行为金融学是针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缺陷提出来的,它的出现弥补了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新兴发展时期,政策对股市干预较为频繁,占总体投资者比重较大的个人投资者抗风险能力弱,投资者具有“政策依赖性偏差”,“羊群效应”等现象较明显,基本属于无效、弱效市场。行为金融理论的出现与兴起,对原有理性框架中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的作用,可以为有效改进、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易宪荣.行为金融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大成优选基金;投资组合策略;风险;收益;夏普比率;市场组合

中图分类号:F038.1 文献标识码:A

一、大成优选基金简介

大成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代码:150002,简称:大成优选)成立于2007年8月1日,是大成基金旗下的一支创新型封闭式股票基金,其投资范围限于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权证、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基金投资目标是在控制风险和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超越业绩比较基准,寻求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

二、基金业绩评价(以市场组合为参考标准)

(一)投资组合的管理水平。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的管理质量可以从以下具体指标中得到反映:1.基金资产投资组合的流动性。从基金管理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角度看,适度保持基金资产的流动性,比如现金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对于基金回避不良市况,防止或降低系统性风险,还是从长期投资角度,事事选择时机进行投资,都具有重要意义。大成优选的三季度年报中可以看出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338,867,170.45元占总流动资产的9.18%。流动性适中,说明大成优选基金无严重流动性风险。且其主要投资于蓝筹股,大大提高其资产配置灵活性和流动性。2.基金资产投资组合的资产纯度。基金管理的目标,是降低风险,提高投资回报,最终使得基金资产保值增值。而基金管理中,应收款占基金资产比例,就反映了资产纯度的高低。即应收款占基金资产比例越低,则基金资产纯度越高。资产纯度的高低即反映了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投资方向选择和投资组合管理能力,盈利实现的能力。即同样高的投资回报率水平上,资产管理质量的高低不同。大成优选三季度的年报中看出应收款项为6449784元,占基金资产的5.47%。基金纯度相对较高,说明大成优选在同等回报率的水平上管理质量较高。

(二)基金盈利业绩及评价。从09年半年报中可以看出,大成优选在过去一年中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8.6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78%,半年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38.17%,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47.18%。可谓是业绩颇丰。

具体分析:1.考察其在相同类型基金中的排名。在09年封闭基金收益排行中,有八支基金收益在70%以上,大成优选排名第三,第一为瑞福进取,收益率达188.61%,华安安顺77.62%,大成优选76.88%完成其投资目标。而且与大成公司的其他基金相比,大成优选业绩尤为突出,仅此与大成景阳领先股票,81.28%,位居第二。

2.考察基金的收益和风险。

(1)夏普业绩指数法。S=(Rp-Rf)/σp

含义就是每单位总风险资产获得的超额报酬(超过无风险利率Rf)。夏普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的表现就越好;反之,基金的表现越差。将09年三季度年报数据代入此公式计算得基金的夏普比率为0.3620。即每单位风险获得的超额回报率为36.20%。计算市场组合夏普比率。由09年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代替无风险收益率,其值为2.22%市场组合的β系数为1,σ(e)为0,σ约为25%,市场组合收益率由上证指数年收益率8%替代。计算夏普比率为(8%-2.2%)/25%=0.232。由此可知,大成优选的夏普比率大于市场组合的夏普比率,即其表现的比市场组合要好,每承担单位风险大成优选的回报要比市场组合高出13个百分点。如果投资者将其全部风险资金投入某一风险组合,则夏普比率是投资者衡量投资组合管理人员业绩的最佳指标。而大成优选所关心的正是投资组合每一单位资产所得到的风险报酬,所以此时夏普比率正是一恰当指标,夏普比率高于市场组合,说明此基金业绩令人满意。

(2)特雷诺业绩指数法。T=(Rp-Rf)/βp

特雷诺业绩指数的含义就是每单位系统风险资产获得的超额报酬(超过无风险利率Rf)。特雷诺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的表现就越好;反之,基金的表现越差。足够分散化的基金根据特雷诺业绩指数的排序与根据夏普业绩指数的排序相同或类似,而不够分散化的基金的特雷诺业绩指数排序高于夏普业绩指数的排序。由09年三季度年报数据代人公式可以得出大成优选的特雷诺系数为0.0156。即单位系统风险获得的超额报酬为0.0156。由于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为8%,而无风险国债的收益率为2.22%,所以得出市场组合的特雷诺指数为(8%-2.22%)/1.00=0.56。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大成优选基金的特雷诺指数远小于夏普比率,说明基金风险没有足够分散,此基金仍属于高风险投资产品,风险管理有待完善。由于市场组合的特雷诺指数高于大成优选的特雷诺指数,说明单位系统风险市场组合获得的收益远高于大成优选,进一步讲,大成优选的高风险收益是因为其承担了更多的非系统风险。此支基金没有选择负相关或完全无关的资产组合来充分分散风险,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投资策略,相信自己对市场的预期,主动的承担了一定的非系统风险,以期从中获益。

3.评价各基金的投资风格。由09年三季度年报可以分析得大成优选是典型的价值型股票,其走势与价值指数接近程度较高。这一点从其投资目标及策略也能看出,其以追求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的基金,主要以大盘蓝筹股为投资对象。

结论:综上所述,可得出大成优选是一支封闭股票价值型基金,风险收益属于中高等级,其投资略的实施与招股说明书相符。即以投资股票资产为主。大成优选基金管理水平较高,采取计提风险准备金、合理分配资产组合等多种措施来分散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且其09年业绩突出,明显优于市场组合,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通过对特雷诺指数等分析表明此基金因采取主动投资策略,投资高收益组合,并没有充分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其高收益并不能充分代表其管理业绩,在基金未来几年的投资活动中,应在保持收益的前提下,着重风险分散组合方面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卓越的业绩。

参考文献:

[1]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09年宏观经济数据.省略/

[2]7大成优选基金招股说明书

[3]大成优选基金年报,包括09年二季度,三季度,以及半年报

[4]证券投资学(人大电子版)

[5]晨星网09年三季度封闭式基金排名榜.funds.省略/chenxingpi

篇9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投资策略 非理性 预期

行为金融学概述

研究发现,在股票市场上,交易越是频繁,损失就越大。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很多没有足够的耐心进行长线投资,这种频繁交易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们的过于自信,他们相信自己能够看准哪支股票会涨,哪支会跌。

假设股票现在的价格是10元/股。一位股民是以5元/股的价格买进的,另一位股民的买入价是15元/股。他们两个人谁更愿意把这支股票抛掉?理性地讲,多少钱买进这只股票与你现在是否应该抛售它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无论你是否抛售它,买进时的这笔钱都已付出,是收不回来的。股票的走势也绝不会受到你是多少钱买进的影响。我们在特定时间考虑是继续持有股票应该以该股票的走势、其他备选投资股票的情况和你当时所需的资金为考虑依据。一个好的投资者是一个没有记忆的投资者。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实际上有限理性或者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二是投资市场并非都是有效的。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判断模式的影响

当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时,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造成人们单纯依靠理性是很难作出有效的判断。行为金融学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可以预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可以改善自己的判断模式,提高投资策略。

(一)分清投资中的智商和情商

投资智商就是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的知识和智慧的高低、对经济状况及投资工具分析预测的能力。投资情商就是投资者自我情绪的控制、判断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等。投资者的心理素质在投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投资者应该从情绪管理入手,设法控制自我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如果想从这些与生俱来的情绪偏差所导致的投资失误中获得启示,关键是要自觉和客观地承认,当前市场趋势是由投资者情绪所驱动,而不是由良好的投资意识所驱动。然后,再依照此原则做出投资决定。

(二) 应该与投资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

投资市场的媒体多样,充斥着各种利好利空的消息,这些消息都在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另一方面由于频繁接触,关系比较密切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看法和投资经验等也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避免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被深度操纵,投资者应该独立思考,不要深陷于各种投资群体的“情境”中。所以,投资者应该设法与投资的情境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决策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三)认清自己的性格弱点

计划限制自己。一个人的性格对投资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殊非易事,因此,投资者应该制定不同的情绪控制计划,以免被情绪波动影响投资决策。实际上,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意味着要克服情绪化去应对金融事件的本能冲动,并深入挖掘表面现象背后市场运行的核心所在。人们不可能完全摆脱本能冲动的影响,但是却可以通过认清本能冲动对投资者决策所起的作用来战胜这种本能冲动。

行为金融学对我国投资现象的解释及发展

人们认识到,在资本市场上发生的很多现象和过程完全不能用已经存在的方法和理论来解释。比如,按照常理,价格跌了就是风险被释放了,就更安全、更有价值了,这时应该积极买入,但人们反而会拼命卖出。股市是越打折越没人买,越上涨买的人越多。在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着传统金融学难以解释的现象。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发展只有短短十余年,但我国的各类投资机构和个人的投资风格却一直是模糊。可以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性和市场表现,采取相应行为金融学解释市场异象。

过度反应:人们对资产价格过于敏感,信息会使人们情绪过度反应,从而造成证券价格超涨或越跌。

处置效应:由于投资者的认知偏差,表现为对投资赢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性心理”,在行为上表现为急于卖出赢利的股票,轻易不愿易卖出亏损的股票等现象,从而导致套牢的时间相对过长。

噪音交易:市场中短期投资者和噪声交易者都拥有自己的信息。在他的信息集合中,利用其中某一信息的投资者越多,他就越可能获利,而这些信息可能是与基础价值有关的信息,也可能是与基础价值无关的噪音,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而这一效应可能使努力获取新信息的交易者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不利于信息的搜集与资源配置。

羊群效应:指投资者在不确定性信息的影响下,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并模仿。完全信息是新古典金融理论的一个前提假设,但实际上,即使在信息高度传播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并不是完全根据自己拥有的信息决策,而是依据对他人的投资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种羊群效应表现为“跟风”或“跟庄”等现象。

拥有效应: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拥有效应可解释为什么“当地人”更愿意投资当地公司的原因。上海的投资者对在上海股市上市交易的上海公司称呼为“本地股”,明显表露了上海投资者对本地公司的“偏好”。虽然现在的上海投资者比过去的类似偏好有所减弱,但“本地股”仍是作为一个题材在炒作。在同一市场上,选择“外地”与“本地”公司出现的差异,不能用“交易成本”来解释,“拥有效应”的心理倾向可能更具解释力。

事后聪明现象:“事后聪明”确实在股市中频繁发生,除了过度自信外,也可能与“虚荣”倾向有关。本来市场的真正命脉在于信息与判断未来,这是极难做到的事情,但证券投资专家或股评家在回答投资者个股咨询时,最多是查一下电脑上股票走势图形,马上能侃侃而谈,对着样样精通的深沪一千余只股票提出自己的投资建议。

行为金融学真正快速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美国成熟的金融市场。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刚刚起步,金融市场的建立还远未成熟,投资者的投机情绪较浓,他们的投资行为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和明显,因此,在时间跨度上对行为金融理论普适性的检验,在空间和制度跨度上对行为金融理论特殊性的检验,中国金融市场是最理想的市场,对我国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拓宽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策略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在许多方面尚未成熟。目前最突出问题是投资者的过度投机,其主要原因就是众多中小投资者的非理造成的。在我国,非理性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发展状况,可以考虑利用行为金融学解释,并依据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性,采取相应的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

(一)逆向和顺势投资策略

逆向投资策略要求投资者衡量一般投资大众的意见,当他们的看法达到极端不合理的状况时,应该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我国的证券市场是明显的政策市,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掌握信息的不完全性,往往对政策信息表现出过度反应。投资者往往过份高估了所谓的“最好”的股票,又往往过分低估了所谓“最差”的股票,针对不理性的过度反应行为,投资者可以采取反向投资策略进行积极的波段操作。

顺势投资策略也叫惯性投资策略,要求投资者衡量一般投资大众的意见,及时抢进,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操作。顺势投资者的操作方法很简单,涨市买涨,跌市买跌。顺势应物不去预测底,也不去预测顶,仅仅追踪趋势就行了。市场的走势是走出来的,作为投资者,尽量少预测行情,以做到心无成见,才能摆脱情绪的控制。客观地分析现在,顺应市场的力量,才能长期赢利。

(二)价值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策略指投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企业,以追求较为固定的投资回报为目标。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投资,即基于证券基本面分析、以较大安全边际购买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证券。价值投资理念以效率市场理论为基础,认为有效市场的机制会使公司将来的股价和内在价值趋于一致,所以当股票的内在价值超过其市场价格时,便会出现价值低估现象,其市场价格在未来必然会修正其内在价值。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大量的“跟风”、“跟庄”的羊群行为,使整个市场的价格预测出现系统性偏差,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偏离是常见的现象。这些对股票价值的高估或低估最终都会随着金融市场的价值回归而出现异乎寻常的股价下挫或上扬,也就带来了相应的价值投资机会。因此,投资者可以找出那些内在价值大于市场价格的股票,也就是价值投资策略所要寻求的个股。

(三)技术分析策略

技术分析负责解读现况,操作策略负责交易未来,两者角色不同,对市场进行投资分析是投资者进入市场后最重要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要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和信息对市场的现状和将来进行判断,进而决定投资的策略。技术分析派的信徒认为,基本分析所包含的内容也被包含在技术分析的图形当中。因为在宏观经济面、公司基本面实际显现之前,敏感的社会现象已经开始躁动,引发种种连锁反应,并将微妙的信息变化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使投资者的行为自发地去适应这些变化,反映在股票市场的技术图形上,就会引起价格和成交量的相应变化,因此技术图形具有提前反映基本面的功能。此外,投资者投资股票市场的最终目的是关心所投资的股票价格是否发生变动,而对具体发生什么事情并不关心。通过技术分析,精明的投资者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前,抢先一步采取应对措施,占领先机。

(四)投资者选择投资人的策略

随着我国投资市场规模逐渐增大,要想使投资效率增加,越来越需要专业人士的操作,即我国直接进入投资市场进行交易的个人投资者逐渐减少,就需要投资者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人。在选择和确定投资人时,要结合传统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和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投资人应该具有渊博和丰富的金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投资人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了解市场中的投资者和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避免由于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重大失误:投资者还必须注意投资人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心理动机,故意提高自身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

结论

行为金融学是在现代金融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他不是对现代金融理论简单的继承和发展,行为金融学注意运用心理学、行为学、人类思维进化学以及经济学原理改善金融决策,使得金融研究更接近实际。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任何投资者都存在非理性的一面使行为金融理论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在我国投资市场中,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政策市”的领会与把握,与其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投资者投资观念以及对风险的理解和感受与西方投资者有什么不同;向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过渡时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下投资者对资本运作活动的理解与困惑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昌生,蔡芳芳.过渡自信与市场泡沫[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

2.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黄树青.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论争[J].经济学动态,2002(1)

4.李国平.行为金融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一、资本运动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

资本的运动包括资本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几个环节,当资本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在上述环节中变换身姿的时候,相应的财务风险也油然而生。一般而言,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但在资本的运动的不同环节,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迥异,可分为四类:

1.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资本运动的起点,企业通过引入所有者投资或向债权人借入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企业利润,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当经营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市场稳定时,就可以实现企业目标。但也有可能因为企业决策失误、管理措施不当、市场竞争失败或出现诸如全球金融危机之类的系统性财务风险等原因而导致企业目标落空的情况,甚至由于无法偿还到期借款招致破产,这就是筹资风险。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负债规模大小、负债利息率高低、负债的期限结构是否合理等都是有可能产生筹资风险的原因。

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因为投资项目未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导致企业发生投资风险的原因很多,比如投资项目未按期投产,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获利水平很低,项目的利润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润率,但低于企业目前资金利润率水平等。

3.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一般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应收账款);一是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这两个阶段中,结算资金长期无法回笼或不能全额回笼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引起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原因有:顾客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企业信用政策过于宽松、金融市场环境恶劣、汇率波动的风险等。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是企业资本运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指企业将实现的财务成果对投资人进行分配,具体来说,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需要大量资金时,税后利润以留存收益的形式留用在企业。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于收益分配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收益分配风险。导致收益分配风险的原因有:会计政策采用不当,少记成本,多记收益,导致出现超分配的风险;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应收账款时,收入和现金没有同步流入企业,进行收益分配时可能造成企业现金不足的风险;收益分配的形式和金额以及分配时间把握不当。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防范财务风险之策略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结束,并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续,在其影响下,各国相继采取了紧缩的或适度放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看,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率上升,销售额大幅下滑,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各国外贸进出口量锐减。企业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所以,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当前的首要工作,具体策略有:

1.防范筹资风险之策略。

(1)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严格控制负债规模。资本结构是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例,由于企业存在财务杠杆系数的作用,当负债规模增大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增大。当企业经营稳定,资金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适度举债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在金融危机情况下,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经营的风险加大,往往难以保证稳定的资金利润率,很可能出现资金利润率低于负债利息率的情况,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应严格控制负债规模,在对财务风险的可控情况不明时,宜采用权益资本来融资,以保证资本结构的合理化,将财务风险降到尽可能低。

(2)长、短期负债合理搭配,将负债利息率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在资本结构确定之后,负债的规模就确定了。此时,应考虑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财务风险就越大。所以,应结合企业的的经营情况,将负债的利息率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这样,方可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控制负债利息率的有效方法是将长、短期负债合理搭配,具体来说,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应遵循谨慎原则,长期资金的需求宜采用长期负债方式融资,短期资金需求宜采用短期负债方式融资;长、短期负债的组合,在每个会计期间的产生的利息费用应有可靠的资金保障。

2.防范投资风险之策略。

投资一般可分为实体投资、证券投资及风险投资三类,对不同类型的投资,应采用不同的策略防范财务风险。

(1)实体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第一,应做好投资前的可行性研究,从经济、技术、生产、市场需求、社会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判断项目是否可行。在金融风险环境下,更应仔细分析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情况,如果当前或可预见的未来市场需求不旺,原则上不宜投资;此外,还应注意金融危机对生产的影响。比如,由于资金的紧缺,可能导致生产原料及人工的无法及时到位,造成投资失败。第二,投资后,应加强成本的控制,成本的影响在经济上升期表现不明显,在经济危机中影响极大。成本分为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实体投资时,关键要把握住投资成本,在选用实物资产做投资成本时,尽量利用成本低的资产投入,或尽量降低投入实物资产的成本,不让投资输在起跑线。

(2)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第一,掌握足够的证券投资知识无疑至关重要,比如股票交易,应学习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股票技术面的情况,基本面包括公司所处行业的概况、公司大股东情况、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等;技术面有各种周期K线的分析及技术指标等。第二,合理组合投资,采用股票、债券、权证等多种投资方式开展投资活动,可有效地降低证券投资风险;第三,在同一种投资方式中,将资金分投在不同证券上,也可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

(3)风险投资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第一,对投资项目进行广泛、深入和细致的调查,以检验项目所提交材料的准确性,并发掘可能遗漏的重要信息;在从各个方面了解投资项目的同时,根据所掌握的各种情报对投资项目的管理、产品与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决策。选用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将金融危机中的危险转化为机会。第二,寻求共同出资者,引入合作资金,这样,既可以增大投资总额,又能够分散风险。

3.防范资金回收风险之策略。

金融危机下,尽快回收结算资金是防范资金回收风险的关键因素。在运营中,执行适度偏较紧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选择现金流充裕、资信情况良好的购货方交易,能有效地规避资金回收风险。第一,信用标准宜紧,通过分析提高顾客信誉、偿债能力、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顾客能被用做抵押的资产、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等方面情况,确定以上方面情况良好的顾客为交易对象。第二,在信用标准确定后,通过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选择信用期和现金折扣组合最佳的信用政策,将应收账款机会成本降到最低。第三,制订收账方案,做好账龄分析,加强应收账款的收账工作,重点对即将到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通过计算收账费用和所减少的坏账损失金额,选择收账总成本最小的收账方案作为企业的收账方案。

4.防范收益分配风险之策略。

(1)金融危机下,企业金融资产极易发生贬值情况,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计价,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格,从而引起会计收益的虚夸性,很可能直接造成企业收益分配中过度分配,给企业带来收益分配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改进会计计量方法,引入按公允市值计价的方法进行会计计量,可有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2)准确预测投资所需资金量及所需时间,合理安排资金来源,根据综合成本最低原则,确定外部筹资和留存收益融资的资金数量,同时,考虑企业外部筹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力争使总的筹资风险在合理控制范围内,注意安排好企业的流动资金,确保企业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降低收益分配带来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