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地域性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文化的地域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文化的地域性

篇1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地域性 差异

城市作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及等。城市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产生了城市文化。

一、城市文化

对于城市文化这一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各个领域都从其专业角度出发进行界定。但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一是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一是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二是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由此可见,城市文化处在整个社会前沿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二、城市文化的特征

1.聚集性

城市以其独有的向心力使人类的财富、信息、权力乃至全部生活方式都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汇集。这个集中过程使城市文化更具社会化,它的涵盖面越来越大、凝聚力越来越强,这必然带来文化在城市的聚集和繁荣,进而逐步形成多民族文化特色。人类创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文化。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人类文化的荟萃之地。在城市积聚的文化有来自不同时代的文化(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和来自不同方向的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在城市积留,而且在城市融合、渗透和创新。

2.层次性

城市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成果的总和。城市是由众多子系统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巨型多面体,城市文化也必然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由城市的各类房屋建筑,各项基础设施,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表层”;由从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活动的城市居民在这些活动中创造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浅层”;由城市的上层建筑所构成的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由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指导、影响、支配行为的一整套规范、准则,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心理等构成的城市精神文化是“深层”。

3.多元差异性

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洗礼、信息化的来临,这些冲击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加之城市生活的高度差异性,使人的生存含义发生了变化。在商品生产和消费为主的生活中,城市人彼此作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多元差异性的城市文化环境为每个市民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个人同其同类相分离的可能性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强化着个人共性中的个性差别”。城市从来就是各民族、各种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炉,新的种族、新的文化、新的风俗与新的社会形态就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城市文化的这种多元差异性,极大地激发了城市的内在活力增加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吸引力。

4.地域性

城市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而成的,由于地理位置、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文化又有着不同的特色。另外,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使每一个城市都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自然的影响愈是多样化,城市的整体特性就愈复杂、愈有个性。作为地域的中心,城市承载着其所在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这是城市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宿感的基础,也是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是城市应保存的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市民对本民族与本地区和本城市的历史、传统、及其载体的一种成熟的认同了的看法及行为表现。城市文化是城市得以延续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能够延续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延续。一座城市,其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文化都是它的价值所在。若抛开长期积淀下来的城市文化,则该城市的知名度、凝聚力和辐射力就会减去大半。虽然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当代生活具有更多的共性和世界性色彩,但这并不能完全取消各个地区的独特文化,相反还刺激了各地区的城市文化向更具有地域性的现代化方向发展。

总的看来,以上四个特点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地域性,亦即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是最突出的特点,而前三个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地域性差异的引申。

三、我国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的表征

我国的城市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城市文化的鲜明地域性,主要从城市市民的趋尚、行为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为人原则等方面体现出来。如北京人的好礼,武汉人的重商,重庆人的热情豪爽,成都人的闲适从容,上海人的精于计算,温州人的善于经营等等,不一而足。中国城市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特有的地域神韵,趋时求异的创新精神,具有历史感、共同性、地域性。下面我们以南北方城市的文化差异为例来简要说明其差异表征。

我国南北方城市文化显著的地域性差异的表现很多,如“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南方路边多广告,北方街头多口号”、“北京讲主义,广州讲生意;北京出决议,广州出效益”等顺口溜,都反映了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不同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心态。

这种地域性差异往往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乘坐公共汽车来说,北京的做法是一哄而上,然后由售票员在车上大声嚷嚷:“哪位乘客给这位大爷让个座儿!同志们,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只要站起来就行了。”有没有用呢?全靠自觉了。上海的做法则是在起点站设“坐队”和“站队”,请退休工人当纠察队员,谁坐谁站,全凭先来后到,一视同仁,个别需要重点照顾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则安排到“坐队”的前面。显然,作为政治中心北京的做法靠道德,而经济中心上海的做法靠科学。前者基于人情礼教,后者基于理性精神。

再以南北方的城市服务业为例,在北京豪华型消费场所不少,而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场所比较少,北京的商业服务显然不是主要面向白领为主的中产阶层,而是老外和富豪们大手笔消费的场所。上海、广东就不同了,各种价格适中的消费场所随处可见,而且服务水准和经营功夫用在细微之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都是我国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的表现。

四、我国城市地域性差异成因

中国城市文化的个性差异,既是中国城市的迷人的魅力,也是中国城市地域经济发展的特殊的推动力。那么,中国的城市为什么会有这种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呢?

1.社会历史原因

中国的现代城市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有着悠久的密切关系。我国的城市一般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都西安、洛阳、杭州、南京等等,都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城市。这些城市与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古代城市由于规模较小,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中国古代城市的商业经济很不发达,基本上属于半自然经济与半小商品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形态。中国的古代城市的城市功能在大海般的封建自然经济中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中国的城市迟迟未能发展到它应有的成熟阶段,始终被强大的农耕文化影响着。这样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作用下,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化始终没能摆脱中国农业文明的印记。城市文化的这种鲜明的乡土性,在中国的城市文化中既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突出的典型性。

中国的农业文明有着华夏民族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性。这就是说每个地方的农耕文化都会给当地的城市文化造成特色化的深刻影响,自然而然地使当地的城市文化带上该地区农耕文化的特殊色彩。由于中国古代城市不仅会受到当时当地农耕文化的共时性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当地农耕文化的历时性影响,所以中国的城市从古代直到近代都长期受到中国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影响。这些城市的市民与当地农村中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心态、生活习俗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虽然市民文化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小商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因素,但却始终摆脱不了小农意识。这正是产生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与个性特色的基本原因。可以说,中国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由中国古代城市文化与地域农耕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的。

2.自然地理原因

城市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自然地理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城市所处的纬度位置、距海远近、海拔高度、地形特点、植被状况、气候特征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该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因为自然风物的不同,必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不同的感应。客观的自然物作为审美的客体,作为人们长期生存的环境,必然反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使人们产生相应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趋向。一切精神文化现象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看,城市在建筑样式、街区布局方面一定有区别。如北京市一般少有高层建筑,单体建筑布局以四合院落居多,占地宽阔而气势庄严。这种建筑样式的形成,与北京地区的地势较高,气候偏冷,多有风沙的地域特征有关;当然或许也与北京作为的王者之气的熏染有关。而南方钟灵毓秀,崇尚精致,房舍一般都显得精致玲珑,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交融。这与南方的青山绿水、湖光山色、茂林修竹、山石清泉等物候有关。自然环境还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另一个方面――城市性格,成都人由于生活在四面环山、较为闭塞的四川盆地之中,环境的封闭平和给人以稳定感、平和感,静态特点鲜明。受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成都人形成了气性平和、态度从容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文化的选择和走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3.交通原因

中国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还与中国古代交通的不发达有关。一般来说,交通、通讯发达的国家,它的城市之间难以形成独特的个性。因为交流是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没有交通、通讯的发达,则没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发达。所以中国交通、通讯的不发达,产生了一个意想之外的结果,那就是每个城市受当地农耕文化的影响,更容易形成其文化的个性特征。中国城市彼此之间文化交流、影响困难,长期处于一种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之中,各自比较独立地发展着、生长着,适应着各自的地域环境、传统文化。虽然在历史地域的时空中,一个城市的文化不可能完全没有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只是一种缓慢的量的积累,很难达到质的飞跃。因为一种少有外界影响的文化,要靠它自身的内部裂变造成新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交通与信息的闭塞倒是为一种文化的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结语

地域性差异明显的城市文化或者说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差异性这种城市文化特色其实就是一种识别标志、认同标识,它增强市民凝聚力、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吸引投资、招徕旅游者……是促进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促进城市延续传承的根本。我们要明白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原因,认清城市文化地域性差异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努力维持城市特色,理解城市内涵,继承城市传统,维护城市灵魂,以保护个性,求得城市的最大发展和社会的最大和谐。

参考文献:

[1]武向青: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工程建设与档案,2004,(4):75~77

[2]叶岱夫:浅议南北方城市文化之差异.城市管理,2002,(4):8~9

[3]刘中项:论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湖南文理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2004,(11):13~16

篇2

关键词:桐城小花;地域文化;茶叶发展

一、前言

桐城地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桐城小花是桐城的地方特产,历史悠久,馨香四溢,为明清贡品,声名远播。桐城虽然文化气息浓厚,但却没有将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桐城小花茶叶相联系,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小花茶的营销停止不前。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解析桐城的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在桐城小花茶的营销中的植入问题,明确其现状与不足,通过实证分析为桐城小花及我国其他各个地区的土特产营销提出建议。

二、地域文化与土特产营销理论分析

1.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具备地域性、丰富性、稳定性三个基本特征。从本质上来讲,不管是哪种每种文化的特点跟其地域性相关,由于每种文化都有其固定的影响范围和其地域性特点。地域的文化特征是其自身独有的或者是独创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独特性并且与其他地域文化特征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地域文化的地域性是人们在该地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演变中不断积累而成的。不管是历史古迹、地方文化传说,还是当地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等,无一不渗透着浓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地域文化的丰富性体现在不同地域文化多具有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上,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使不同地域的人在交流时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交流与碰撞,形成文化的交融,能够更高效的地解决当地文化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地域文化的层次性可以使地域文化按照不同的等级形成多种地域文化系统,按照等级层次由高到低进行细分,地域文化的种类由少到多,层次分得越细,地域文化的特征越具体。地域文化整体性是地域文化的丰富性的另一种表现,许多当地的地域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影响着当地社会整体的发展。地域文化是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化单元,其有比较完整的体系。

2.地域文化与当地特产营销理论分析

当地土特产市场的发展需要当地地域文化作为动力,既要具备土特产自身的商品效应,又要通过土特产将当地地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在土特产品外披上地域文化这件外衣对当地土特产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土特产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当地的的文化,并收集土特产的相关资料,例如民俗风俗、古老传说和名胜古迹、历史名人等等。产品的的文化特色都必须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展现出来。产品展现出的地域特色都是以文化元素为基础的。同时,产品包装在设计的过程中,所贯穿的设计思路也是以土特产产地的地域文化为基础,包装能展现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情等等。一般地方的土特产大多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气息浓郁。如果在包装设计方面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地域文化元素,不但可以突显土特产的特色,还可以体现出包装的文化价值。

地域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土特产包装的设计可以从中选取各种各样的文化素材。比如,中国的传统元素一般分为“形”“意”“神”三个方面:“形”是指形状、结构、色彩;“意”指这些形状、结构、色彩所代表的寓意,“神”是指当地文化的内涵。土特产包装设计中融入地域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达到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的效果。

3.地域文化对土特产营销的影响

(1)特产产地文化对土特产营销的影响

特产文化,将美食特产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利用民众唯特产是宝的心理,展示其独特诱人之处,故而消费者趋之若鹜。特产市场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其包含的文化因素作用越来越大。特产在销售的过程中,其提高特产自身的文化附加值,可以让消费者认可,使得该类特产在同类的产品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特产文化的核心是特产,突破点是文化。挖掘特产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将其所蕴的流行文化、文化理论、区域文化、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文化场馆及文化产业等相关信息充分挖掘。对于充分发挥特产资源优势,树立地区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销售地消费文化对土特产营销的影响

地方特产营销离不开当地消费文化,地方特产区域的选择是营销的首要考虑,需要考虑其有关系的文化面,是否有冲突。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当地百姓对该产品的接受程度的不同。并且消费能力也是其当地消费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土特产在营销的过程中,合理的定位对土特产营销十分重要,不仅如此,土特产营销时还要考虑其潜在的消费对象。

三、桐城小花营销的现状分析

2014年桐城现有茶园总面积4.45万亩,根据调查显示,今年桐城采摘园面积约4.05万亩,与去年相比增长4.7%,农户茶叶总产值达1.5亿元,茶业产业链上总产值将超2.9亿元。目前,桐城的茶叶多是当地消费,城市区居民茶叶消费人数最多,达到90%以上,山区农户茶叶消费人数为60%以上,郊区农户茶叶消费人数为50%以上。

四、桐城市小花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龙头生产企业少而弱,整体生产效率低下

在桐城市现有的小花茶叶生产企业中,虽然数量众多,但是真正具有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很少。在桐城市的200多加小花茶叶生产加工厂中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不仅加工工艺不够规范、品质得不到保证外,年加工量也不及大规模企业的一半。不仅如此,小规模的小花茶叶加工厂其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没有能够延长茶叶生产的产业链。这样往往会出现产业产能低下的情况,茶叶的高额利润被其他公司所获取。

2.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品牌资源整合不够

同时,小规模的企业众多必然导致小花茶叶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加之对外宣传力度的不够,这些种种原因必然导致小花茶叶的知名度不够,很难做到“走出去”,对外的市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辟。如果不加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品牌质量,小花茶叶的销量很难有质的突破。

3.对外宣传不够,缺乏营销力度

桐城市虽然在茶叶资源和茶叶品质等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过去的封闭环境以及当今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了生产的茶叶大部分是在市内自产自销。不仅是宣传力度不够,桐城市的市场销售体系也不够健全,很容易导致销售混乱的情况发生。部分厂家仍然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原地待售,不愿意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从全国各大销售市场来看,很少能在常见的人口流动性强的场所见到桐城市茶叶的宣传广告和销售窗口。如果桐城市茶叶的发展还在局限于市内销售,不有所动作的话,其发展令人堪忧。

五、桐城小花文化营销的建议

1.发展经营体系,完善营销网络

在桐城市本地建立专业的茶叶批发市场,构建网络电子商务平台,方便各地客商与游客的商贸洽谈与选购;在各中心城市,可设立桐城市茶叶的品牌专营店和展示厅;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较大的站点,通过媒体广告和海报等方式加强宣传,并设立不同层次的专柜,构建销售网络;鉴于超市的巨大辐射力,应积极推动茶产品进入超市设立专柜,以满足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即将成型的便利交通网,打入全国各主要茶叶批发市场,提高桐城市茶叶的知名度,完善销售网络。由于旅游已成为桐城市的朝阳产业,可结合旅游的发展进行茶叶宣传与销售,如建立品茶园,发展采茶游等,让游客在逐步了解中认可桐城市茶叶。

2.积极弘扬桐城的茶文化

龙井、普洱、铁观音、碧螺春等名茶,都因为赋予了文化的性情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铁观音代表的是“功夫茶文化”,龙井、碧螺春代表的是“江南文人文化”,普洱茶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马帮文化,是茶马古道的精髓。至今普洱茶任然保留了茶饼、茶挂饰等传统茶。其独特的形式,都是其古老茶文化的象征。因此桐城在开拓桐城小花的过程中必须先把桐城的茶文化打出去,将其茶文化知名度提高之后,茶的销量也会有相应的提高。将“六尺巷”之中的君子风范进行现代化释义―礼让的君子。因此,当地政府在进行茶文化推广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只是唱白话,如:领导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管理等等。作为公众都关注的部门,当地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君子风范,让大众看到一个君子风范的政府的形象。

3.注重桐城小花包装设计

茶叶发展到今天,已然不是单独供人饮用那么简单,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许多爱茶人士都会相互赠送茶叶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友谊,赠送亲朋好友固然包装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桐城小花也需要拥有独特有意义的包装。

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演绎桐城小花包装,并不是简单的将传统元素进行组合,而是给这些元素添加新的意义,把它变的时尚而又不失当地传统文化特性。人们都会喜欢一些有创意的设计,将传统进行创新,桐城小花包装设计才会有新的生命力。目前桐城小花品包装,工艺简单,没有新意。因此,在桐城小花的包装上应改革创新工艺、引进现代技术,使产品重焕光芒,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参考文献:

[1]池宗宪.普洱茶[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123-125.

[2]王建民.企业文化营销策略研究论文题目[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78-80.

[3]陈琛.地域性文化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及包装策略探讨[J].包装工程,2010.

篇3

饮茶是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饮茶这一活动通常会伴随着信息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促进,这也体现了茶馆的重要作用。当代茶馆不仅仅给人们提供一个饮茶的场所,更是提供一种静谧、祥和的气氛让人们来进行综合社交,因此,茶馆的室内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将简单介绍茶馆的发展以及地域文化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渗透,针对茶馆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茶馆室内设计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茶馆;空间设计;地域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茶馆是茶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茶馆的室内设计也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当代中式茶馆的空间、家具及陈设等大多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是多民族文化并存的国家,茶文化与地域文化交融组合,在茶馆得到了完美体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1茶馆的起源发展

茶在早期多为药用,后来才被饮用。在三国、两晋时期出现的茶摊,是最早的茶馆雏形。茶摊没有固定的场所,流动性强,任何一个落脚点都可以售茶给行人,非常方便。到了唐代,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的茶馆———一个固定的可以在这里饮茶的店铺。唐代的茶馆是人们饮茶、休息的场所,甚至与旅舍、饭铺结合,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唐代中后期,茶受到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的推崇,茶馆里多了文人雅士的身影。这些文人士大夫在茶馆里品茗吟诗,抒发内心的情感,慢慢将文化的气氛带入茶馆中。明代的茶馆中的茶点更加丰富,茶具和人们的饮茶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在茶馆中待客。茶馆的兴盛在宋代,饮茶也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活动。这时的茶馆为了留住客人,给客人愉快的饮茶体验,不仅追求茶叶本身的质量,也开始关注茶馆的内部装饰。清代的茶馆无论在形式还是种类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在时期,茶馆也遭受打击,直到改革开发后才恢复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茶馆的运营更加重视茶文化的延伸,不仅仅融合了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具有更加专业的茶艺和茶礼,还会不定期举行各种茶事活动,让更多饮茶的人对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目前在中国不同地域也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茶馆,这些茶馆在代表当地特色的同时,也传承了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过,茶馆在传承茶文化的时候仍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代相结合,而不是一味模仿。餐饮业的主题方向发展十分明确,茶馆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市场导向来定自己的主题,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来吸引消费者。

2地域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多民族文化并存的国家,56个民族有56种文化特点。本土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历史遗风、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导致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自然因素赋予了人们不同的生存环境,养育了不同气质的不同人民。自然环境等条件的不同,是最先决定文化区别的原因。面对不同自然条件,人们为了生存会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人们对于自然因素的回应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关键和根本原因。“入乡随俗”不仅体现了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尊重,更说明了融入当地生活中的关键。地域文化是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反映了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不同地域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来表现这些地域文化的特点。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设计作品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宣传,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人员的流动,地域文化间也会有碰撞交流,也会融入新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地域文化在丰富了自身内容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指的是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做法,结合当地环境特点,保留当地民族文化的室内创作。有特点的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能够让人亲身感受到当地的民风民俗,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重视地域性的室内设计,对于当地城市的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当代社会,地域文化的专属性并不强烈,但并不能说明地域文化是可以替代的。可是在诸多室内设计中,无论是设计手法还是设计风格,都有模仿传统的痕迹,没有创新和特点的突出,没有地域文化的存在,就没有传承文化一说。

3茶馆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

茶馆室内设计的发展也是茶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目前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茶馆室内设计是影响客人继续在茶馆喝茶的重要因素。很多茶馆的经营者没有意识到茶文化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必要性,往往只在乎茶馆的收益,反而限制了茶馆的发展。茶馆的经营者在对茶文化和地域文化了解不多的情况下进行茶馆的室内设计时,只关注摆放一些画作、植物,营造了安静的气氛,却没有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氛围,同样阻碍了茶文化的发展。在全国各地的茶馆中,真正了解当地地域文化的茶馆工作者很少。茶馆的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以后,才能把握住茶馆的发展方向。现在人们消费也不仅仅关注商品本身,也会更加看重使用商品的感受。饮茶也是一样,人们饮茶不仅仅是追求茶叶口感的卓越,更是希望通过饮茶这一活动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没有当地地域文化的亲切氛围,也无法体会到茶文化的精神,肯定会留下不好的饮茶体验,长期以往,茶馆减少了客流量,也无法生存下去。

4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渗透

4.1地域文化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的呈现

以地域文化作为主题来进行茶馆室内空间的设计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进行茶馆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可以从地域文化的历史层面进行切入。设计者可以在了解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之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创作。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可以避免地域文化的重复,设计的主题也会与当地文化高度统一,消费者能了解历史的发展,体会到文化的传承,在饮茶的过程中有了身心的放松。历史不仅在现代重放,更以现代化的方式被传承。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追溯历史,也可以在空间、家具、色彩、植被等加入地域文化的元素,让地域文化与茶文化充分融合。不同的自然条件导致不同地域建筑的空间布局有不同的特点。北方的空间布局大多是四方的,有利于驱寒保暖,主要受北方的气候影响决定的;南方的空间布局多效仿园林,不仅与南方湿热的气候有关,也体现了南方人细腻、柔和的性格特点。北方的茶馆在南方也可以存在,就是因为不同地域可以有不用的茶馆风格。为了留住更多的客人,茶馆里面也可以充分运用不同色彩给消费者心理暗示。例如北京老舍茶馆的色彩利用了北京传统皇家建筑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黄色为辅,给人明快敞亮的感觉。杭州的和茶馆的色彩多以灰白和木色为主,没有明艳的色彩,给人怡然自得的感觉。

4.2地域文化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茶馆的室内空间设计要想体现地域文化,必须要突出当地地域文化的特色。我们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化茶馆设计中,推动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茶文化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后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神内涵,而国内的室内设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将文化赋予到室内空间设计中,不仅给室内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打开了一道大门。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如果仅仅加入地域文化和茶文化的代表物品,是没有真正的文化内涵的。设计者需要充分理解当地地域文化的特色,寻找设计灵感,才能设计出有地域文化内涵的作品。

5结语

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不同地域的茶馆有着不同的风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会接受在不同文化熏陶下产生的不同茶馆。中国茶馆的发展是茶文化决定的,所以各不同地域的茶馆无论从外在特点还是内涵上都是有相似性的。随着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盛行,茶馆也会作为中国特色走向世界。当与世界的多元文化进行交流碰撞的同时,相信茶馆能够一如既往地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保留不同地域特点的同时,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创新出更符合茶文化的发展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吴恺,叶青,浅析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J],科技咨询,2008,14:52-54.

[2]张雅芳,茶馆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5,6:200-201.

篇4

近年来,随着“茶为国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茶文化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已初具成效,但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提出了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意在促进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开发

1茶文化与茶文化旅游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唐宋以来,人们就把茶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文化艺术的享受活动。在茶叶物质文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茶文化。要了解与茶相关的一切,最好实地堪察一番。正如王勇先生在《游走茶乡》一书中所说,想要了解一种茶和一种茶的文化,人们必须得走进出产这种茶的那片土地,了解在那片土地上生活或是曾经生活过的人们的世界。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包括茶叶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它们推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和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包括茶叶的生产流通形式、生活消费地域、消费方式、茶政设施;精神文化指一切茶的物质文化在人们记忆中的反映,包括人们有关茶的知识、手法、礼俗、宗教、文化艺术等。茶文化是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研究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包括茶道、茶艺、茶的礼仪、茶的精神以及在各个阶层人民中表现出的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茶文化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现代茶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今旅游业中的一支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旅游产业群。茶文化旅游属于旅游产品分类中主题文化旅游的一个分枝,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开发,是具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总之,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茶园参观,茶古迹浏览,茶叶鉴品,参与茶叶生产,观赏茶艺,茶药用功能听讲等为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这种旅游形式集地方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养生主题旅游于一身,使茶、茶文化、旅游成为一个体系,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茶与茶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旅游的兴盛反过来带动茶文化的发展。当前,把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旅游品质和弘扬茶文化的双赢策略之一。

2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茶文化旅游内涵丰富多样,涉及上百种产品及多个特色地区。它们都具有和其它旅游形式相同的特性,如休闲性,消费性,参与性,暂时性等。而与此同时,茶文化旅游还具有其它旅游类型所不同的特征。

2.1精神与物质的结合

茶树是一种经济作物,但同时又是一种可观赏植物;喝茶可以满足人的身体基本需求,又能给人带来精神的享受与升华。以茶为客体,不同的人为主体,不同的审美主体具有不同的感受,其层次多样,内容多彩。游客在观看茶艺、茶道表演时,五官得到充分调动,看、听、闻、品———清香醇美的茶食带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智慧一并给游客带来细腻而多彩的美感。这种物质形式上的享受增添了旅游的乐趣,同时又有不流于世俗的精神层面的享受内容,因此,茶旅游又常常被称为心灵之旅,感悟之旅等。

2.2特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茶的受众性十分广泛,自古就倍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茶是平民百姓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解渴又提神;茶还常常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来源,以茶为诗为文的作品不在少数。茶是王宫贵族待客的主要载体之一。茶具有普通大众都可以享受的群众性,又有文人贵族的高雅性,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

2.3观赏性与体验性相结合

我国的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观赏和体验的多重需求。百年的茶树、万倾的茶园、琳琅的茶窑、异彩纷呈又神秘的茶事活动都成了茶文化旅游中的人文资源。这些与茶相关的资源具有极为丰富的观赏性,同时又非常适宜观赏者参加到活动中去,与当地人民一起感受、感知茶的内在文化,精神得到升华。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休闲意愿的加强,茶文化体验旅游在国内消然升起。游客不但可以到当地的茶馆品茶,还可以观看当地特色的茶艺表演,参加当地人茶田的劳作。这种观赏与体验并重的特征吸引了许多爱茶人士的参与。

2.4自然与人文相结合

茶文化旅游以茶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景观为依托,将茶的生长环境,制作过程,人文资源等融为一个体系,茶文化旅游也就成了人文旅游与自然旅游相互参与渗透的产品。我国的茶园茶场为数甚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茶文化古迹、茶俗行为、茶歌茶舞等人文资源多,都可以被用以旅游开发。茶文化涵盖了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多门科学,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领略到茶文化的人文魅力。

3茶文化旅游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茶文化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甚至一度成为旅游业的一枝独秀,迅速拉动了茶区地方经济的提升。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或典型或普遍的问题,如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单一、各地方茶文化旅游相似甚至雷同、文化色彩不够深厚、自然生态环境在旅游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茶文化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1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单一性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对旅游市场中茶文化内涵及应用的力度不够,大部分茶文化产品还仅仅是停留在鉴赏、保护、研究等基础上,并没有达到真正与市场接轨和融合。目前存在的一些茶文化旅游形式,大部分还只停留在浏览、参观的层面,因为时间、费用等问题很难让游客静心领悟这一独特的文化,最终能真正达到让游客感到修知养性、享受精神层面感悟目的的还是少数。另外,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茶文化旅游中的导游绝大多数都是从其它旅游线路上直接承接了茶业旅游的导游任务,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更谈不上对茶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一些茶艺师在给游客表演的茶艺茶道也只限于艺术本身,其茶业的文化背景很少被触及。

3.2茶文化旅游中文化内涵的缺失

任何一种旅游都应该以其丰富的内涵而吸引游客。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形成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基础和核心。我国现存的茶文化资源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初步具备了形成特色吸引力的条件。但是游团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机制将游客从快节奏的工作中吸引到田园劳作、品鉴观赏、静心参茶等慢生活上来。更多的茶文化旅游只是停留在茶的物质形态上,没有涉及茶文化精神形态和文化内涵。更有一些旅游团社打着茶文化的幌子吸引游客去指定地点买茶的行径。

3.3茶文化旅游中的原本茶文化遭到破坏

市场上的少数茶文化旅游产品不仅没有对茶文化的宣传和利用起到促进作用,反而破坏了茶文化底蕴。如有的商家为了起到销售茶的目的,对茶文化的宣传只是商业利用,没有对茶叶本身真正的文化做认真研究,造成一原本茶品牌、茶文化大相径庭的效果,损害了参观者与旅游者的利益,更让原本茶品牌受损。还有地区为了吸引游客,故意打出吸引眼球的旅游主题,只是哗众取宠,没有达到让人们真正了解茶文化的效果。

3.4茶文化旅游破坏了原生态环境

随着市场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茶叶中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有些茶农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多卖茶叶,在缺乏发展规划的情况下盲目投资扩大再生产,使得本来可以持续利用的茶园茶田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在开发过程中,新的技术和节能技术应用不足。要保护茶叶的生态环境,又要发展茶文化旅游,低碳的旅游形式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4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方法与途径

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课题。各部门应该协同合作,努力使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能够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在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以促使我国茶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4.1多方开发,对茶文化旅游进行特色建设

近几年来,国内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高品位的茶文化旅游景点和特色地区。一些经营成功的旅游案例中的茶园、茶庄、茶田对茶原有的内涵保护和宣传做的都比较到位,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老茶庄在进行改造升级,以期达到文化与经济双赢,当地与游客双赢的效果。当地政府应该重视该方式,借鉴成功案例,采取符合地方特色的方案,对当地茶业旅游进行升级改造。

4.2深入开发茶文化旅游纪念品

在任何一种旅游形式中,吃、喝、购物都是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各地方推出的茶文旅游中都含有茶宴这一特色项目。与茶相关的各种饮料、食品也越来越多样化,茶叶的衍生品如茶具、茶艺,正在成为游客越来越青睐的产品。而名茶更是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应适时抓住游客的这一正常消费心态,开发更多样饰精美,又具质量上承的茶文化礼品,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延伸度。

4.3与地域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

我国产茶地区众多,如云南、浙江等已经普遍为人们所知。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独有的地域特色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与深度开发。如名茶的发源地、茶业建筑、茶礼仪等与当地的古建筑、特色民俗、宗教旅游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旅游形式,这不仅在整体旅游开发上达到以一带多的经济市场效果,还满足了消费者多方面的旅游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4.4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的研究

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专门研究的文著还十分鲜见,较多的文章只是涉及表面探讨而缺少深层次的研究。事实上,茶文化可研究的课题非常多,研究者不但可以研究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还可以与境外的茶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多方面的参照、对比,逐步就能得出符合我国特色茶文化旅游的形式来。例如,台湾和日本的茶文化旅游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新加玻、泰国更是将其视为重要的旅游经济来源。

4.5加强对茶文化旅游中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

我国多年前就出台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一书,这是从事茶艺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之一。越来越多的茶业相关学校开始应用更多更专业的书籍来对学生进行培训。茶文化看重的是茶对人精神层面的熏陶,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除了要具有专业素质以外,还要具有较好的综合素养。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在旅游当中起到的媒介作用,他们将茶文化的内涵传递给游客,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游客信息接受的完美度。我国的福建、安徽等地都陆续开办了茶校教育,这为我国茶业人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裕光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余悦,王柳芳.茶文化旅游概论[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

篇5

扇面画是画家在扇面上创作的绘画形式,有时也会配以题词。据史料记载,早在魏晋时期,就有王羲之、王献之进行团扇扇面画的创作。不同于横卷、立轴,扇面画的艺术风格及其手法突出反映在其精致小巧、灵动多变上。

团扇和折扇是扇面画的主要形式,宋元及前代的扇面主要以团扇为主,而宋以后以折扇为主。由于宋代统治者与文人士大夫阶级对扇面艺术创作的重视,扇面画发展飞速,所以宋代是扇面画的集大成时期。

在中国的养生文化中,扇面画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扇面画与茶文化的融合,并不是偶然,两者在文化观念大同小异,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审美理念上也有相通性,有着天生的“血缘”关系。从美学角度研究茶文化,从中获取新的灵感,创作山水扇面画,是一次跨领域、跨学科的尝试。

杭州,一个将城市之美、千年的江南文化底蕴汇聚到了一壶龙井茶中。龙井茶原本是禅茶,正是因为有西湖,才吸引了众多方丈、和尚在杭州建寺庙,才有了龙井茶。换言之,如果没有西湖,就不会有龙井寺、灵隐寺这些寺庙,也就不会有龙井茶。我们把龙井茶和西湖联系在

起,其实是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起。因此,不能光仅仅突出西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同样具有不凡艺术价值。力图在特定的龙井茶馆的室内空间内,展开一幅幅茶味人生的画卷。

扇面绘画创作

1.茶中画,画中茶

茶趣和琴棋书画都是古代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人追求的品质生活。从唐代起就脱离了单纯的啜饮范围,逐渐演化成人与茶的种的精神交流行为。从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脉络,味觉与视觉的享受引发我们对自身存在的文化地域性思考。

茶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交流方式和文化思维模式,饮茶的行为都具有致性,这种理性的行为模式在饮茶后就转换成一种感性的经验主义。本次课题就是从龙井茶息息相关地域性人文景观中取景,将原始的文化物质提升为艺术层面的表现,沿袭古代传统的笔墨规律,将之转换为茶文化问接的呈现。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切身经验抽离转化成为视觉艺术上的审美符号。将龙井茶水本身的流动性与味觉的感官体验固定为种永恒性的表现方式,则是我在“龙井茶趣”中所要寻找的问题。运用龙井茶的地域性人文景观,将我们固有的审美思想与情趣表现出来,于当代中蕴含了古典,于传统中彰显时代性。

2.取景

以“西湖十景”为主题的山水画层出不穷,如马远的《柳浪闻莺》、《两峰插云》,马麟的《西湖十景图》等等。此次创作的取景继承和发展宋代院体画和文人山水画的写生风格,同时结合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域”的整体格局。

杭州雨量多、空气湿润,因此树木大多枝繁叶茂。而仔细观察西湖景观的树木,柳树、茶树和松树是非常常见的树木。柳树,是最能体现季节特点的树木之一。适应能力很强且姿态优美。尤其是在枝繁叶茂的的舂季,柳树身材短而枝长,柳条飘逸摇曳,随风取姿。所以此次扇面绘画创作自然也少不了松树的身影。松树和柳树不同,它独有的气质,挺拔的身躯,自古被赋予几多含义。

3.构图

谢赫“六法”之一称为“经营位置”。扇面绘画往往能给人“以小见大”的艺术感受,创造出深邃典雅的艺术品格。

同师于李店画派的马远和夏,二人在艺术风格上颇具相似,例如在经营位置上都删繁就简,作细节特写,著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画面大片留白,作虚的处理,意境深远。马远的《寒香诗思图》描绘山石景物安排在右下角,以浓墨勾勒树木山石等,大片的留白处表现天空、远山形成笔墨的浓淡、虚实对比。夏琏的《烟岫林居图》扇面中,全部景物置于画面右下方,取景物的一部分来表现画面的空旷无垠,同时利用留自来体现大自然的辽阔深邃。

此次扇面绘画创作,受马远,在构图上,除了应用局部表现整体的手法,使画面呈露出大片空白,从而使画面烘托的气氛和表现的意境颇具特色,把主景置于一隅,其余则用渲染手法逐渐淡化为朦胧的远树水脚、烟岚雾雨。构图上还采用由边角向中问延伸,画面疏密有致、虚实相问,使画面相对均衡。灵巧的边角式构图,使画面呈现出更广阔的意境,以少胜多,以小观大亦真希。

4.造境时程式符号运用与师造化

扇面绘画造境过程涉及视觉心理方面的经验。其实在笔墨物化的过程当中,画面细节的符号应用和程式的汇合构成了扇面绘画风格。《林泉高致》的创作经验告诉我们,以程式的认知与模式化的思维方式传达其价值和图示功能的相应性。程式原指法式、准则,《管子・形势》中说:“仪者,万物之程式也;法度者,万物之仪表也。”中国画表现的“程式”属派生意义,指笔墨运用时必须遵循规范化模式,是笔墨运用程序产生的各种形式的状态的总结。符号是通过笔墨对物象本身特点的提炼与归纳来说的,而程式是作画的过程和顺序而言。扇面绘画里的多种皴法可视为符号化,而勾、皴、擦、点、染等便是程式,扇面绘画景观里树木、树枝等不同形态的点叶、双勾处理、或鹿角、蟹爪的抽象概括提炼是符号的展现,而画树的先浓后淡(先淡后浓)、先湿后干以及对杂树错落有致的安排和不同符号加之区分的先后关系都是程式。程式的运用不是绝对的,亦不必拘泥,它有一贯的笔墨规律。

5.笔墨

篇6

关键词:地域文化 普洱茶茶馆 设计

Abstract: yunna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border, unique climate, rich products, minority is in the majority, forming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Tea in the world of the big three drinks, yunnan puer tea culture represented by, and yunnan xishuangbanna of puer tea is the 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 so the design of yunnan teahouse can fully show the yunnan region 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e.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puer tea tea hous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地域赋予了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文化最初的积淀。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如海洋、山脉、河流以及气候特点乃至独有的人文精神等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云南是个旅游非常发达的地区,再加上有26个少数民族,这些精彩纷呈的民族性展现了优秀的民族茶文化。鉴于此,云南的茶馆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我们知道茶馆是休闲娱乐的第三空间,它为现代人的精神需要提供一个休息的驿站,在茶馆里可以拥有个人的自由时间,也可以在品茶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另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特别像云南这样的旅游大省,地域特色的东西尤其突出,再加上普洱茶在云南的突出地位,云南茶馆的设计也从云南的地域文化中吸取营养,在推广云南茶文化的同时结合云南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吸引前来旅游的游客,感受不同地区的品茗文化和地域风情。而茶馆要在保持中国传统和西化中求生存,必须要在茶馆设计中顺应时展。设计茶馆就是在设计环境、氛围和情调。所有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目的都要围绕着如何营造令人舒适、满意的茶馆气氛。茶馆是饮茶消遣之地以及私密性较强的会友和商务会谈,它追求轻松,具有个性和隐秘性的气氛。茶馆的设计应该层次分明,丰富而不繁琐,既有交流的开敞处,又有尊重私密的玲珑角度,音乐轻松自在,色彩柔和,灯光设计偏于幽暗。茶馆设计的意境和气氛是十分重要的,顾客常常看重的是茶馆的氛围。茶馆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茶馆的区域设计,另外就是茶馆的环境氛围设计。

一般茶馆的面积在70―500之间。当然也有一些1000左右的茶馆。不管多少面积的茶馆所要进行设计的区域都相同,主要有六个区域:门厅设计、内部空间设计、吧台区域设计、餐桌区设计、后勤区与卫生间的设计。

1、茶馆的门厅设计

门面是第一印象,吸引消费者进来的首先是门面。茶馆的风格和主题可以从门面上一目了然。设计的关键是提高消费者进来的兴趣,创造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同时也是展现这座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径。 门厅是交通枢纽中兴,比起其他地方,会使人们对茶馆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规范的入口门厅从主入口就开始延伸,一进门就会看到吧台。门厅本身又具备一种宣传作用,外观上应非常吸引人。门厅一般都有交通、服务和休息这几种功能,它是消费者产生最初印象的重要空间,而且是多功能的共享空间,也是形成格调的地方,消费者对茶馆氛围的感受及定位常基本都是从门厅开始的,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进行装饰陈设的空间。另外门厅的设计要根据茶馆的大小、家具装饰色彩选用合适的植物和容器。云南茶馆的门厅基本都有水的存在,或用石头盛放,也或做成小的喷泉池,也或用一精致的容器盛放水,放在厅的什么位置则是根据老板的命运卜算的。另外云南茶馆门厅运用最多的是与佛教有关的佛祖神像,看来茶文化与佛教源远流长。另外都设置了神龛以求财运亨通,同时还有云南特色的高大的葫芦型的饼茶摆放。总之,门厅内陈设宜采用大效果观赏性的艺术陈设。与门厅相协调并同样重要的是外部招牌及标志的设置,是吸引消费者最重要的部分。

图一自拍图二自拍

2、茶馆的内部空间设计

茶馆内部空间设计是茶馆设计中最根本内容。结构和材料构成空间,采光和照明展示空间,装饰为空间增色。不同的空间形式具有不同的格调和氛围,让人产生不同的精神感受。在考虑和选择空间时,就要把空间的功能、使用要求和整体氛围统一起来。一颗印是云南特有的建筑空间形式,云南唐先生茶馆的内部空间是按照一颗印的形式展开设计的。在考虑茶馆空间设计的所有因素中,中心的问题是必须针对本茶馆经营的特点、经营的中心意图及目标消费群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总之,一流的空间设计是精神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布局、材料、用色上大胆而个性。

图三自拍图四自拍

3、茶馆的吧台区设计

吧台可以说是茶馆设计的中心,选料上乘、工艺精湛。是所置空间的焦点,吧台用料有大理石、花岗岩、木质等,并与时下的先进材料协调构成。云南是大理石的出场地,同时云南也盛产木头。再加上普洱茶能制成各种各样形状的特点,所以云南茶馆的吧台的陈设是非常丰富与独特的。另外,云南的好多茶是属于功夫茶,一般都在粗大的木桩雕刻的茶席上摆弄茶艺别有一番风味。云南茶馆的吧台基本都是开放式的,以展现琳琅满目的云南茶叶。

图五自拍图六自拍

4、餐桌区设计

云南茶馆通常都会设计不同的角落,让消费者感觉每次的体验都不一样。

5、后勤区设计

后勤区主要是指厨房、员工服务柜台、收银台、办公室。茶馆的厨房设计不同于一般餐厅,茶馆是以茶为主饮。

6、卫生间设计

茶馆卫生间的设计业很重要,与茶馆的风格要向一致,通过卫生间表现出茶馆的个性,有时卫生间的设计可以为整个茶馆的设计加分。云南茶馆的好多卫生间都有焚香一事,使得环境清醒些。

图七 自拍 图八自拍

篇7

关键词:地方;茶文化;整合;挖掘

茶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紧密的结合,并且与旅游契合,安溪主要盛产铁观音,而且茶文化的内涵比较深厚。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在逐渐提高,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1地方茶文化的挖掘

本文以安溪为例,分析当地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安溪的茶文化最早在唐朝末期,距离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了完善的文化背景。

1.1茶叶民间传说故事人类的发展

伴随着一些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等,茶文化的发展也是以故事作为媒介发展至今。在民间的传说中,有“乌龙将军”一说,在雍正年间,有一个叫乌龙的茶农,他整天忙于其他的事物,而忘记采摘新鲜的茶叶,在第二天去采摘茶叶,发现茶叶上有阵阵清香传来,通过茶叶的炒制,其制作出了好喝的乌龙茶。铁观音茶叶名字的由来也是由于民间传说,是来源于魏荫的观音托梦,这类传说也已经成为很多茶叶企业的文化。在安溪,清水岩作为一座古老的寺庙,其泉水非常的香甜,而且茶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茶树在长时间的环境孕育下,已经吸取了大自然的精华,所以,茶叶格外甘醇,在饮用茶水后,会感觉到清爽。

1.2茶俗

在安溪,茶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长期的生活演变后,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俗。

1.2.1婚姻茶俗

在明清时期,在安溪有对歌成婚的习俗,在结婚前,男方会将聘金准备齐全,然后送到女方家中,其中也会带着本地生产的茶叶,在婚宴中,在吃菜的过程中,新郎和新娘要对来宾敬茶。在第二天清晨,新娘要给公婆敬茶,在结婚后的一个月,新娘要回娘家,拜见亲生父母,要送父母茶叶。

1.2.2丧事茶俗

在安溪地区,如果遇到了丧事,要给送丧的来宾敬茶,客人在饮茶后,可以起到辟邪的效果,在扫墓的过程中,要向祖先奉茶三杯。

1.2.3敬佛茶俗

在安溪地区,在初一和十五,要想观音菩萨和佛祖敬茶,人们在日出之前,要收集清晨的清水,用火烹煮后,泡上茶叶,摆在神龛前,这样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并且确保家业旺盛。

1.2.4茶王赛

在福建的建州,有举行茶王赛的习俗,在茶王赛进行中,主要分成斗茶、斗试、点茶等步骤,参与者都要自己带着茶叶,在现场进行烹煮。通过茶、水和茶器的比赛,决出胜负。茶王披红彩坐在茶王轿子上,人们敲锣打鼓的迎接其回家,在茶王赛进行的过程中,还有茶艺表演和茶歌等形式。

1.2.5茶楹联

楹联也可以叫做对联,是在桃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桃木在古代具有辟邪的效果,所以,人们为了祈福设计了楹联。在安溪地区,最早的茶楹联是宋学家朱熹在安溪地区提出,在清初时期,人们也在品味了乌龙茶后开始游览于安溪的名山秀水,在饮茶中题写了各类楹联。

1.2.6茶诗

在安溪地区,最早的茶诗是在五代兴起,在宋代初期达到顶峰时期,到了清代初期,出现了大量的茶商做的茶诗。

2地方茶文化的整合设计

2.1维持良好的外部环境

茶文化存在于地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如果在大环境的设计上没有到位,那么尽管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构想,也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所以,在发展地方茶文化之前,应该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1.1整合设计硬件设施

在很多茶文化盛行的地区,交通还不是很便利,如很多地区还没有设置机场,所以,在地方茶文化整合中,首先应该完善交通设施。而且当地的酒店设施也非常重要,还要具有网络化的设备,以便人们在欣赏茶文化之余可以查询信息。酒店应该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应该考虑到人们的地区差异,饮食应兼顾南方和北方差异,确保日常用品齐全,电话信号应该比较健全,应该确保人们在欣赏茶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信号与外界正常的联系,尤其是在较为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联系外界。

2.1.2软环境的整合设计

当地应该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并且在茶文化的宣传中,政府应该采取投资的方式,增加企业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实现产权合作。当地人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可以与外地来欣赏茶文化的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在平时应该注意言谈举止。

2.2高度重视茶文化资源的整合设计

在地区茶文化资源整合设计中,应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茶文化资源进行汇总,当地的政府应该认识到地区茶文化的重要地位,管理人员应该注重茶文化资源的整合,设计出新颖的茶文化表现形式,这些直接可以提高茶文化的身价,然后通过积极的宣传,完善当地居民的理念,保护好茶文化资源,并对茶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防止茶文化资源遭到破坏。

2.3深度整合茶文化资源

当地在对茶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查找当地史料,也可以通过对网上海量资料的整合,并且组织大量的人员走访民间,对民间的茶文化进行搜集,征集各类茶文化,确保当地居民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提高茶文化资源的可信度。

2.4合理整合设计茶文化资源

在茶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保持其独特性,因为茶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这样会形成文化的差异,通过差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在对茶文化资源进行设计中,应该呈现其独特性。在地方茶文化整合和设计中,可以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与当地的饮食和茶山风光结合起来,这样使资源整合的渠道更加宽阔,通过旅游的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当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在旅游景点,可以设计人们休息的场所,为人们提供茶水,同时可以为人们讲解茶的种植方法等。在茶文化的整合与设计中,应该注重其形象性。而且茶文化的整合与设计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文化资源是一类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应该对当地的茶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促进其长期发展。

2.5整合设计高质量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把当地人们普遍认可的东西设计成旅游产品,这样可以更好地宣扬茶文化。

2.5.1合理设计茶文化旅游模式

在茶文化旅游模式的设计中,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结合当地的地域风情,因地制宜,对茶文化旅游者进行划分,通过对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组织不同形式的旅游模式。由于旅游人群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针对青少年,他们主要是对茶文化探索,这时可以设计夏令营的形式,让青少年来体现当地的茶文化,让当地的专业人士可以为青少年讲解当地的茶文化。对于老年人,他们更加需要放松,所以,在旅游模式的设计中,主要以欣赏为主,可以让老年人欣赏当地的茶歌和茶诗等,产生修身养性的感觉。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多方位的设计。在当地茶文化的设计中,应着力树立品牌形象。在很多地区,茶文化比较独特,而且这种独特性不可替代,所以,在打造旅游品牌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习俗,可以安排茶歌和茶诗的形式,或者根据人们的爱好,对一些名人的书法进行参观。还要丰富茶文化的类型,除了精品线路的打造之外,还应该使茶文化的表现类型得以丰富,晚上可以观看演出,确保表演的形式多元化,将传统型和现代型的表演结合,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互动的模式,人们可以上台发表感想。在一些品茗室可以进行茶诗的朗诵等,并且人们可以在品茶后留下诗句,抒发自己的感受。

2.5.2整合设计具有特色的纪念品

在茶文化整合与设计中,可以设计很多工艺模型,人们可以通过购买纪念品的形式,对地方的茶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地方茶文化的附加值。纪念品应该更加具有便捷特征,可以向人们赠送书签,这种方式适合学生和学者人群,在书签上描述茶叶的信息,或者赠送与茶叶有关的明信片,明信片上有与茶叶相关的诗句。

结语

地方茶文化的历史悠久,结合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对地方传统的茶文化的挖掘和整合设计非常重要,应该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将茶文化的整合与当地的饮食和生活结合,增加人们的体验,并且应该发展当地的茶文化旅游,使人们对地方茶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地方茶产业———安徽天方茶业集团[J].党史纵览,2015,03:56.

[2]任洪昌,林贤彪,王纯,王维奇,闵庆文,张永勋,郑江闽.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J].生态学报,2015,20:6806-6813.

篇8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传统文化符号;运用

我国传统文化符号具有较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更是体现了很深的内涵,并且形式优美和精巧。产品和包装之间存在着一种表里关系,为了促使商品包装及所在产品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吸引更多的客户去消费,合理的商品包装非常重要,可促使消费者内心得到认同感,继而提高产品自身的销售量。在茶叶包装包装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不但对茶叶商品的价值有更好的提高,而且更能通过茶品体现出我国传统的图形文化等,对我国未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应用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原则

1.1文化性原则

我国传统符号不但具有地域性,而且经过历史的沉淀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茶叶包装也有较高的要求。茶叶包装产业通过传统文化符号元素的不断融入,将茶叶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融入文化符号,能够有效提高其价值。将图形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中,对现代人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传统文化符号来说,也是在现代社会中一个较好的延续。从此角度分析,在茶叶包装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采用独具视角的方法将传统文化符号元素更好地和茶叶商品进行融合,不但茶叶包装精美,而且还应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夸大和切实际。在茶叶包装中充分显示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所在,将传统文化符号完美的在商品中进行呈现,通过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商品的特色包装[1]。

1.2实用性原则

茶叶在进行文化包装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化符号和茶叶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部分文化找出进行使用,使用的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包装必须要客观的反映出商品的基本信息,并且直观的明白商品所赋予的价值。我国随着包装形式的不断新颖,很多商品的包装较为精美,给人审美上的享受,但是有一些商品包装采用地域性文化过度包装,这种现象不但不能使茶叶包装提升独具的价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包装材料,比如,月饼包装,有一些包装比较繁杂,层次比较多,这不但提高了包装成本,而且顾客在进行拆包时也比较麻烦。所以,茶叶包装必须要从顾客角度出发,以实用性为第一要素,选择合理的商品材质,通过精美的包装来体现其文化内涵[2-3]。

1.3创新性原则

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的过程。在设计时应当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来进行,必要时还应进行不同图形的创新,创新是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升级的良好过程和较好发展。对传统文化符号元素的创新并不是将其,是在该文化的基础上加上具有感染力和审美的文化,由于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所以在较大程度上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通过把传统文化符号元素这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有机的联合,来创新出新的更具审美观念和价值的商品。对茶叶包装的理解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从创新中解读出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和现代文化结合带给人们的创新意义,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创新。

2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视觉特征

2.1可识别性

茶叶在进行包装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符号元素是提升茶叶价值的一个重要元素,主要体现出了信息传递的价值。图形元素在商品销售过程中,顾客能够准确的通过其元素对商品进行了解,是顾客了解商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4]。

2.2幽默感

符号元素较文字具有独特的幽默感,符号以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信息比较多元化,文字的表达相对生硬,符号更能以幽默的方式将信息准确的传达出去。顾客通过符号对商品进行了解的同时愉悦了自己的心情,在这个层面上更能对顾客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和顾客产生情感的共鸣,通过拟人的手法更具有人情味。

2.3直接性

符号和文字两种表达方式,符号更能直观的表达出其中的信息,一般情况下顾客更偏向于通过图形来解读信息,而符号是图形的一种,因为图形不但具有幽默感,更具直观性。对图形的理解不限年龄和文化,更不受地域的影响,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东西,文字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表达,有时顾客对通过文字抽象的东西并不是很好理解,所有,符号元素在其中就派上了用场。

2.4统一性

过弱包装和过剩包装有很大的差异性,过弱包装主要体现在功能不足方面,由于包装过于简单,不能直观的体现出产品的特性和价值,对商品价值和质量体现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对商品形成必要的保护作用,过弱包装主要功能就是对商品进行适度保护,虽然对商品进行了保护,但是过弱包装不能起到对商品特别的保护[5]。

2.5吸引性

包装和产品之间是一一对照的关系,很多商家为了自身利益在其中做了较多的文章,比如,电视台曝光的用劣质的产品充当质量上层的产品,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包装来欺骗消费者,这就是一例典型的欺骗包装行为。欺骗包装有较大的变动空间,但是这种空间变动的前提具有不合理性和欺骗性。

3传统文化符号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3.1中国画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凸显“清高”的氛围,清新怡人,使人在纷繁尘世中获得片刻的轻闲,这与意境高远的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基于此,将国画运用于茶叶包装设计,具备了弘扬民族文化等特效,且对于新时期的消费者购买欲望有激发作用。如“野茶王”的系列包装选用了中国画的图形设计,以蓝色为主调,将民间青花的色调进行了运用,使得“茶”字由菱形绿色块及祥云托起,凸显儒雅品质,意境深远[6]。

3.2传统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表现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在庄严和隆重的气氛显示方面,往往借助绚丽的色彩来实现,渲染喜庆和欢乐,祈求富贵的生活状态等,可以这样说,色彩是国人视觉感官的传达,其也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存在,含义深远。颇具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红与绿、红与黄的纯色搭配,展现出了鲜艳、明快、热烈、奔放的色彩效果,借助这种视觉冲击传递商品信息,实现对对应商品的促销,已成为了当前商品包装设计中的一大趋势。象征吉祥喜庆的大红色,以及寓意尊贵权势的金黄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的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必备元素,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视线,更是影响深远,吸引外国时尚人士眼球。色彩和整体风格的统一,应当是新时期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关注点,切忌不能到处用金、银,应注重用色比例的协调性,避免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转而应考虑不同色彩之间的相互调和。

3.3传统图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包装设计突出的形式语言,图形设计意义重大,为了体现出茶叶包装中的民族特性,完全可以借助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图案来实现。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人们对于茶文化的情感包含太多,基于此,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有效融入传统图案符号,可以延续和创新我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具体实施中,可描绘一些如中国古典装饰纹样、民间剪纸等,促使茶叶的文化特性可以通过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图案表现出来,如“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象征,古代代表了帝王与皇权,寓意着吉祥、如意等美好愿望,以龙井茶包装为例,此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等品质文明,其包装以代表至尊地位的龙形象为基础,继而在后续设计中,将载体以玉石制作的印章造型,这种包装设计,使得权威、允诺的茶叶品质跃然而出,传达出的丰富文化内涵彰显了茶叶包装的品味,烘托出茶叶的高档品味[7]。

3.4书法篆刻形式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篆刻的艺术魅力妙不可言,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独特地位。所以在体现茶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方面,完全可以借助书法篆刻来实现,汉字书法体类型众多,如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人们研究书法的同时也将其视为陶冶情操的艺术,而茶作为一种文化,与书法有相似之处,净化心灵,修身养性等。所以,在茶叶包装设计方面,可运用书法与篆刻形式。如“立顿”国际化茶叶品牌,在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茶包的推出方面,用毛笔书写的“茗闲情”作为副品牌名,使其具备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又将立顿的国际性品牌形象凸显了出来,东方艺术的风格情调展露无遗,同时也倍受西方人士的赞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叶包装对整个茶叶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一个好的包装能够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份额和价值,合理的包装不但能够提高自身销售量,而且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趋向合理化,特别是茶叶商品包装,在保持包装良好的情况下,方能促进销量等方面的提高。当前茶叶包装融入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其茶叶的质量,朝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在茶叶市场中占据着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所以,对茶叶的包装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和规范化的流程,这也是我国对于传统文化采取必要的一个发展措施,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雷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5(7):66-66.

[2]陈露.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2(10S):30-31.

[3]吴天宇,刘雁.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岭南文化元素的价值表现[J].美与时代旬刊,2015(8):91-93.

[4]李立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艺苑,2012(2):105-107.

[5]丁丽娟.传统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5(6):82-84.

[6]彭烈洪.浅谈茶叶包装中图案的运用[J].中国包装,2012(6):25-27.

篇9

关键词:茶文化;计算机网络;推广研究

茶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产品,其发展及推广主要以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根本。在《神农本草》中,茶叶被称为“一名茶草”及“苦菜”,是拥有提神醒脑、舒经通络等药用功能的本草植物。而在《茶经》中却有“茶为饮,源于神农,闻与周公”的记载,以此表明,茶叶具有较强的饮用功能及礼仪功能。根据相关历史记载,茶叶最早在公元前300年由我国传递到日本,进而与佛教、儒教等文化开辟了我国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在此之后,茶叶与茶叶文化先后流入英国、荷兰、朝鲜、俄国及土耳其等国家,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茶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推广意义

1.1茶文化的理论内涵

针对茶文化的定义多达十数种,从广义的层面来分析,茶文化具体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与茶叶有关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即茶叶在拥有饮用功能的同时所形成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在文化层面上,茶文化能够有效表达生态与人、人与人间的信仰、情感、理念及思想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茶文化拥有较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历史性及地域性。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介质,更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有效结合,是雅俗共赏的思想意识。能够有效诠释我国汉文化的思想及内涵,行为及礼仪。而在我国茶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茶文化经历了长期的文化积累及文化整合,逐渐成为多层次、多民族的系统体系,既蕴含着道家的清寂、儒家的思想,又包涵了佛家的哲理。因此茶文化又被成为纯洁与礼仪的化身,灵魂与思想的内化。此外,茶文化包涵美、善、真等理念,蕴含着友谊、仁爱、敬意及秩序等社会发展内涵。所以说茶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载体,是体现国民思想情感的文化形态,是教人涵养,摒弃浮躁念的文化饮品,因此通过品尝茶叶,能够有效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文化精髓及人文哲理。

1.2茶文化的推广意义

首先,全面推广茶文化能够有效提升国民对传统礼仪的认识,培养国民正确的生活方式,满足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涵着“美、善、真”等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的人文涵养,陶冶个体的情操,培养优雅的气质,从而调动国民对传统礼仪的认识。其根本原因在于,茶文化最为突出的外在表现是茶艺,在茶艺展示的过程中,国民能够有效地感受到茶叶本身固有的味觉之美与视觉之美,从而做到“有节有礼”。其次在旅游层面上,茶文化能够有效满足游客在旅游中对历史与文化的需求,使游客冲破心理枷锁,实现精神层面的超越。尤其在文化旅游产业中,游客通过茶艺,能够有效缓解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烦恼,凸显茶叶的心灵慰藉功能,从而使游客更真切、更全面地感受文化旅游项目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及文化氛围。最后,在文化产业发展层面,茶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能够在满足国民精神文化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引导现代市民及国外友人更深入地了解并探寻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2茶文化的网络推广问题

2.1检查文化与茶叶商品的混淆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推广的过程中,传播主体容易将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商品的营销活动相混淆,从而使社会大众将茶文化推广局限在茶叶销售、茶叶包装、制作工艺及茶叶品类等属性上,忽视了茶文化所潜藏的精神与历史内涵。其根本原因在于茶商品的传播主体主要以茶叶商、生产商及零售商为主,在宣传层面上过于注重茶叶商品外在的品质及特征,从而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使社会大众走入“茶文化推广”就是茶产品宣传的误区。此外,茶文化的传播主体,没有充分地理解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外在表现,仅仅将与茶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及茶叶品种作为宣传主体,从而使社会大众将茶文化推广置于茶产品宣传的范畴中,极大地限制了茶文化的快速发展。

2.2市场行为导致茶文化推广受限

现阶段,我国茶叶制造商、经销商及零售商,为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普遍将茶叶作为普通的产品进行营销,甚至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销售问题,严重地影响茶商品的健康定位,不利于茶文化的快速推广。而在营销策略层面,茶商品经销商或制造商通常将茶文化作为茶商品的宣传媒介,从而在错误的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制约了社会大众对茶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譬如,在网络推广的过程中,茶商品经销商将茶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及思想文化作为特定茶商品的推广媒介,使茶文化的理论内涵逐渐浓缩,导致茶文化的社会推广效用不断降低,不利于社会大众对茶文化的深入理解。

3利用网络推广茶文化的策略

3.1构建茶文化资源推广机制

首先应提升计算机网络在茶文化宣传中的作用,拉近社会大众与茶文化间的距离,拓展茶文化的发展空间。在茶文化的内在特征层面,相关学者及专家应积极探索茶文化与互联网共同发展的路径,提升网络基础建设的力度,逐渐构建基于茶文化的数据、分析、采集等服务机制,从而切实实现茶文化数据资源的网络共享功能。这样将有效地规避茶文化的流失及实际与文化不符的现象发生。在具体的网络推广中,传播主体应通过门户网站、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提升茶文化的推广质量与效用。首先在搜索引擎层面上,传播主体应在优化关键词的基础上,提升茶文化的宣传几率,提高社会大众接收并理解茶文化的意识。其次,也可利用邮件营销、新闻广告、微信推广、博客群发等方式,将多媒体、社交平台,作为茶文化推广的主要平台。

3.2构建茶文化的内容建构体系

茶文化能够有效将我国悠久的文化思想、礼仪风俗、人生理念及文化内涵融入到茶艺的展示过程中,通过对茶艺的熟练掌握,能够有效地帮助社会大众探析出茶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文化、历史文化及思想理念,从而从心理层面上,调动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及激情。因此在茶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应以茶礼与茶艺作为主要的推广方式。在内容制作上,应构建氛围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进而使茶艺与茶礼的展示过程,更加自然流畅。此外,传播主体应将茶艺与茶礼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人文理念进行深入的阐释,在配合茶叶种类介绍的过程中,提升国民对茶叶的认识与理解。除此之外,还要全面规范茶商品的营销活动,降低其对茶文化宣传的不利影响。

4结语

篇10

茶的故事

作者:鲍志娇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月

自古文人雅士,无不与茶情厚。此中缘由,大概人与茶同耳。其间总能悟出些与性灵相关的东西来。东坡居士的“人言茶语”堪后人推敲品味;鲁迅先生的嗜茶成癖,大吃大嚼,总让人拍案叫绝。

中国饮茶、种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叶品种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如西湖龙井、冻顶乌龙、黄山毛峰、碧螺春、平水珠茶、安溪铁观音、祁红、婺绿、滇红、大红袍等都久负盛名。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品茶已经成为提升生活品位和情趣的内容。本书从第一片茶叶开始,讲述了中国茶文化历史中有趣、有名的掌故,通过这一个个小故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粹,以及茶道所蕴含的深幽旷远的意境。书中不仅会让你“品尝”到享誉海内外的各地名茶,更能让你了解茶的常识,领略到世界的茶文化。

茶风系列:茶经――铁观音、普洱茶、武夷茶

作者:(唐)陆羽等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5-11-1

本书文白对照,图文并茂,是每一位善饮茶者必备之宝典也。

“茶风系列”是以一份尊敬茶的心情编写筹划的!是用最浅显的文字记述茶在多元变动因素中如何脱颖而出,并期待带给华人品饮艺术的一份清香!品茶可以是件轻松平凡的事,也可以用心喝出清香和口味。品茶要得好滋味,贵在好茶、好水之外,还要有一颗对茶的好情,才能聚精会神细细地由茶的实体抽离出意象,才能穿透茶的种植、制作工序找到滋味和内涵!茶是国饮,茶香飘扬千年,你我在茶里乾坤中,有没有找到柔鲜?有没有喝了口茶而能品出她一身风情?且让“茶风系列”伴你在茶文中看得到茶的香味。

铁观音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一种茶。这部长达70万字的书,时而宫廷,时而民间,为我们娓娓讲述的,是这种名茶的兴衰沉浮和沧桑流变,以及寄托在它身上的人生历练和精神诉求。作品中的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就像一株铁观音伸展开来的枝枝叶叶,既千姿百态,又韵味深长。当你打开它来细细品味,或许会发现,这里多多少少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普洱茶已成为21世纪华人地区品饮新宠。喝普洱茶除了喝历史,最直接的就是为了健康:喝普洱可以减肥,喝普洱可以降血脂,喝普洱可以降低胆固醇……喝普洱就等于喝出健康。然而,普洱茶的无限商机让凯觎市场的从业者以假乱真,以发霉茶蒙骗消费者牟取暴利,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议题。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

作者:蔡荣章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9-1

茶如何制成?你认识各种不同的茶吗?如何享用一杯茶?……

学茶当然要喝茶,而且也只有从喝茶中才能获得茶的益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

本书作者以一名茶人的独特角度为你介绍了制茶、识茶、泡茶这三种不同的爱茶之道,全书在这三方面的探讨皆以茶文化之全面性为考量,也就是茶的种类包含了茶家族的全体成员;泡茶、品饮的方法不拘于任何流派与地域性,只论原理、原则的共通性。本书形式上看来是方法、技艺性的论述,然而隐藏其间的是茶道艺术、美学、思想本体架构,这是学茶的终极目标。

说茶

作者:蔡荣章编著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1

“无我茶会”是源于台

湾的一种新茶道形式,也是源生于中国本土的新茶道文化,也是当代茶道思想的载体,由当代著名茶人蔡荣章先生始创。

台湾的茶文化在七十年代兴起时,除了因移民带来的中国茶文化传统外,几乎没有受到太多外来的影响,诸如日本茶道、英国红茶文化等。九十年代兴起的“无我茶会”就是显著的一个例子,推出十数年后,成了世界主要喝茶地区通行的茶会形式。

“无我茶会”其完整的思想、理念与形式,而且以现代的方式活动于你我的生活之中,既有地方与时代的独特性,又能进入国际生活空间,目前正在各地爱茶人群中流行开来。

“无我茶会”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它是和平、共享的。如座位以抽签决定,且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自己要奉上自己的一杯。

2.它是讲求生态平衡、尊重自然规律的。如鼓励席地而坐,不排斥嘈杂的环境,且不设指挥与司仪,依事先约定与默契行事。

3.它是谦虚、包容、律己的。将自己空出来,这是谦虚;无好恶心,这是包容;将茶泡好,求精进之心,这是律己。

4.它是崇尚简约的。简约让人清心、简约让人优裕、简约让人专心。茶具简约、品茶工作简约。

5.它强调“无”的积极性。“有”了以后忘掉,再从“无”中生“有”,有、无循环,具生生不息的积极意义。

6.它追求“美”。泡茶动作与姿态要美,队形要美,茶会进行结构要美。

茶与悟

作者:张桂华编译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1

中国的茶道,源远流长,中国的茶道,可道可明亦可悟。

周作人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吴觉农说:“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就像禅宗悟禅强调即身体验和顿悟,品茶也讲求一种不可说的心灵体验,其妙处就如禅宗的拈花微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可谓: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日本茶祖千利休言:“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这茶的味道,不也正与人生的过程一样么?人生或者浓酽或者清淡,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沉沉浮浮,都是人生的滋味。多一分淡泊,便得一分宁静。深入细致品茶,如同品味漫漫人生。

本书以别开生面的形式讲述了200多个意味深长,含蓄幽默的茶的故事,配以精美的漫画,以轻松自然的方式为读者打开一扇品味人生、领悟人生的智慧之门。

花草茶

作者:(日本)佐佐木熏监修李毓昭译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月

花草茶是欧洲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疗法,它具有放松、提神、美容、保健等温和的疗效,没有任何副作用。在讲究自然、健康、养生的今天,花草茶已成为现代人崇尚的健康饮品,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功效,也在于其冲泡时的乐趣,其纯天然的花草芳香,独特的口感以及冲泡后呈现出的令人惊叹的美丽色泽,着实令人无比舒适,爱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