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建设

篇1

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之魂,大学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绽放新的光彩。现代大学是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因为拥有大学这一平台才会深入大批年轻思想者的头脑,得到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库,大学文化建设是因为依托着传统文化才有高度和深度。中国大学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应该进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当中,形成属于每个大学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这所大学才有真正永久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中创新思想和方法的宝库和源泉,我们要学好和学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帮助大学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要思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运用何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效机制

1.加强教学课程中文化课程的比重大部分理工科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中,文科课程少之又少,基本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思想概论、世界当代政治与经济、形势与政策课等基础课。并没有文化深度解析、文化理论传播、文化基础知识介绍的理论课程,使得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出现了在校大学生不关注时事、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只能是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学计划中加大文科课程、文化课程的学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篇2

创设昆曲兴趣班

学校地处苏州古城中心闹市,坐落在平江河畔,有着100多年的历史。20年前的一次偶遇,让昆曲与笔者所在学校结下了深厚的缘分。现在的学校,昆曲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块招牌,每一个师生无不知晓昆曲。在校园内,昆曲艺术处处存在。从最初的红领巾昆曲研究院到现在的小兰花昆曲艺术团,一批批的小昆班演员从这里出来,走进社区,走进央视,走进上海世博会的舞台。

为了能够增强队员对昆曲这门古老艺术的喜爱,学校成立了小昆班。小昆班由市关工委的专业昆曲老师到队员中进行一对一授课,老师从身段、唱腔、眼神、手法进行手把手教学。小昆班的学员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等,他们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排练。专业老师在教授高年级老队员动作的时候,小队员们只是在一旁看着学习。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老师并不采取过多的指导,而是用一种在“玩中学”的模式。在平时的时间,如下午的综合实践课中,会有高年级与低年级孩子的一对一辅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对低年级孩子传授基本知识,这样既能够帮助低年级孩子更好地掌握基本训练,还能提高高年级学生自己的昆曲水平,也让他们得到能力的锻炼。在平时的校园中,也能经常看到他们练习的身影。2004年,在平江区教育文体局的关心下,该校还成立了“小兰花昆剧团”,有了上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学校小昆班成员越来越多,昆曲已经渐渐成了学校的一张名片。

将昆曲艺术融入课堂

学校的昆曲教育不仅仅在一个小昆班的建设,在其它很多方面也充分渗透,如创编昆曲的校本教材。在音乐课上,结合每学期教材内容中戏曲这个单元,把昆曲渗透在其中。比如说给队员听上一小段小昆班演员唱过的昆曲,给队员们说说这段唱词的含义。如果有队员正好是昆曲班的话,那么还能请他们来段现场的表演。曾经有队员向笔者提出,这个昆曲的“水磨腔”太慢了,不太适合现代的音乐感。为此,音乐老师在安排欣赏的过程中,特地采用了现代版的昆曲。如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游园》,这样的现代昆曲没有改变其中的唱词,但是能够用现代音乐的手法来重新演绎古老的艺术,耳目一新的现代版音乐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昆曲艺术。

普及昆曲艺术的意识

小昆班在全体队员中有了很广泛、深入的影响力。为了能够扩大昆曲的传播范围,让更多的队员能够了解它、喜爱它,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环节中增设了特色章——“京昆章”。“京昆章”根据不同年级段队员的特点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低年级段(一年级、二年级),主要是能够区别昆曲与其它剧种,简单欣赏昆曲的小故事、小片段;中年级段(三年级、四年级),可以了解昆曲与其它剧种的不同,知道昆曲的发源地、名家、名段等基本常识,能够欣赏一两段昆曲名段;高年级段(五年级、六年级),可以很明确地区分昆曲与其它剧种的不同,知道昆曲的基本知识,欣赏几段昆曲名段,并能哼唱出一两句昆曲的旋律。队员们通过雏鹰争章的活动,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昆曲艺术的熏陶,循序渐进,让每个毕业的少先队员都能对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近几年,学校昆曲艺术越来越得到各界的认可,经常和“伊顿国际”外国语学校进行联欢,给金发碧眼的外国孩子表演昆曲,教她们最简单的唱腔、走步,深受外国孩子的喜欢。传统节日来临时,如重阳节、中秋节等,学校小演员会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向社会传播昆曲艺术。学校不仅连续参加苏州市少儿艺术节,而且还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再度亮相,这项荣誉是其它学校所没有的。学校的小演员剧照还登上了《家庭百事通》封面,接受媒体专访、报道。学校的昆曲教育秉承这样一种理念:让队员能够以在“玩中学”的形式了解和熟悉昆曲。每年都会有学校的小昆班主力演员毕业,但是学校都是用一种以老带新的教育模式,让不断毕业的队员会有一批批的小演员补上。所以,学校一直有三四个传统保留节目,并且力求在保留节目上不断创新。

篇3

一、在卫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

1. 符合时展的要求。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卫校校园文化中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快速,卫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卫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卫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自信。

2. 推动卫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卫校学生的成长。同时,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理念相辅相成,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极大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医学理论体系,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卫校学生的一言一行,极大程度地帮助卫校学生增强综合素质能力,变成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在卫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方法

1. 增设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在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在卫校护理相关专业的教育工作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仁者爱人”理念,让儒家思想慢慢地去影响学生的理念,并带入到护理工作中,以“精神障碍护理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各类精神疾病病人,这些精神疾病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到其他人的关爱。如果学生在校园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便能做到“仁者爱人”,用一颗包容、大爱之心去关爱病人,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学校可以广泛开设中华文化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甚至可以结合各专业形成新的教学思路,从而增进卫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卫校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到平时的一言一行。

2. 在卫校校园环境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学校可以利用卫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代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例如,可以在教学楼或者宿舍楼的附近放置石雕,在雕刻上刻字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介绍中医理论。在卫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载体上都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让卫校学生时刻的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展现中华文化的艺术的同时,也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高度,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艺术高度,让卫校学生成长在充满中华文化的摇篮中,使中华文化深入的融合到卫校校园文化中。

3. 通过卫校校园媒体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例如,在“人人网”、“微信平台”上设立专门的宣传账号,定时定期向学生发送手机报,弘扬中医学理论与中华文化的联系,用电子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体系。使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卫校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交流平台上也更容易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文化;精神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88 -02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文化育人是高校的价值核心,大学的文化教育只有回到文化的源头、历史的源头汲取养料,才能顺应当下的环境,产生有价值的能量。大学应当选择优秀的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文化资源。大学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表现在其对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大学文化自身的传承。大学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充实,是大学“对文化规律的遵守和大学文化本质、教育目标的本质回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精神追求缺失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仍然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现代大学的工具理性使得高校更注重对于科学性与现代性精神的培养,社会、家庭包括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了多少技能性知识而不是积累了多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压力而忽视教学工作,一些大学生为了选调生资格、奖学金评定等有目的参加各类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学生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薄弱等都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大学功利性色彩加重而缺失精神追求,会影响到大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文化氛围通俗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但大学文化建设绝不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仅仅是大学文化的最外在与显性的表现内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趋向通俗化与世俗化。各类社团的组织、活动的开展与社会赞助挂钩,高校校园中各类培训、招聘广告铺天盖地,从高校校园氛围呈现到学生教师关注的焦点都缺少纯粹的人文关怀与人文气息,缺少大学应该体现的精神与气质。自媒体、全媒体的时代特点也使大学文化建设逐步趋同而缺乏个性。

(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弱化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与争论一直贯穿在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立足于人文与自由精神的价值追求。当下的高校发展与评价标准使很多高校一再压缩通识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其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通识教育不能在短期内产生教育效果,因此很多高校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就集中在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理论知识积累,而通识教育课程仅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实际远远达不到通识教育的效果与目标,这样的误区将深刻影响教育的多样化选择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引领,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涵养大学文化,是大学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重要源泉,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与历史魅力,以传承文明的责任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的使命。没有继承,文化建设就失去源泉。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精神引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所倡导的价值观、生命观、人生观对建构有特色的现代大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科技发展迅速、理想信念淡化的现代社会,精神引领对高校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以开放的胸襟研究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吸收不同文化的合理内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当学生对于接受的传统文化精神产生认同感之后,又将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大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价值观层面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的认识,才能产生研究、传播的热情,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觉。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我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先哲所表达的人伦价值、社会理想、生命意义之所以还被代代传承下来,就在于其价值观念的当代价值。这也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大学精神又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根本。校训是浓缩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凝练,以一些著名高校的校训为例,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等均出自《论语》《尚书》等古籍经典。以上校训都包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我国大学文化也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仁、义、礼、智、信、廉等多维度开展文化建设。评价一所大学的层次水平不应仅看招生规模、科研成果等这些量化的数据,而应着重关注大学的办学理念,所倡导的大学精神,真正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这种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将对大学培养的学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大学文化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价值维度的影响,大力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三)打造文化校园,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的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精神引领,优化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除了精神引领与价值指引,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必须落脚到大学教育的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是实现文化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

文化校园是指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它以文化育人的理念为核心,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 作为文化资源的高地,大学引领先进文化,有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汇聚着精神与智慧的力量,文化校园的建设将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实现。高等学校要紧密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大学生动态开放的心态,博学兼容的知识结构,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同时,培养学生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傅文弟.用大学精神引领文化校园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基因;旅游文化建设

引 言

旅游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旅游活动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已经变得极为普遍,是人们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建设,如何发挥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的作用,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是当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组成及现实意义

1.1旅游与家庭情感的处理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是要求子女从人伦的角度出发,当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去太远的地方旅游。对于今天来说,旅游并不一定意味着远游,人们可以通过近游,如郊游等方式,和父母一起感受旅游的乐趣。同时,在交通和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子女如果必需出游应该准确的告知父母和家人出行的地点、时间以及归期,与家人之间保持正常的联系,减少父母的担心[1]。其次,应该制定出游计划,不要无所事事的闲逛,应该有目的的通过旅游增加自身的见识、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等锻炼。

1.2吸取传统文化的中的多元化的旅游态度

孔子曾经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看法,从这一点看出古人是推崇多种旅游态度的,聪明的人喜欢水,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仁慈的人喜欢大山,形成厚德载物的道德品质。在现代,人们旅游更多的是依据自身的喜好,选着不同的旅游地点和旅游方式,但我们应该学习古人互相包容的态度,实现旅游价值观和态度的多元化的存在,借助旅游来实现个人性格的锻炼和培养,通过多样旅游文化的选择,满足不同的旅游需求。

1.3学习“逍遥游”和谐旅游的思想

庄子曾经提出逍遥游的思想,该种旅游思想的精髓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自身的自由自在,达到人物合一的境界,这也是现代旅游中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现代的人们逍遥游的思想是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之内,实现忘我,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还有许多和谐旅游的基因,这些旅游基因的共同点在于和谐,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对构建现代和谐的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构建和谐旅游文化的对策

所谓和谐的旅游文化就是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实现旅游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以及和谐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谐旅游应该成为旅游者、旅游开发者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和谐旅游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2]。

2.1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

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在旅游活动中人是主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人,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以人为本原则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在建设旅游文化过程中,开发健康的旅游产品,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旅游者的消费在身体、心理、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推进旅游者素质的全面提升,推动和谐旅游文化的全面推广。

2.2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

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首先必须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因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会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会产生环境污染和低俗文化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构建旅游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和谐因素的利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品位和档次,同时加强行政和法律调控手段,保证旅游文化市场在市场的基础性的作用下实现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2.3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

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产业就是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者应该借鉴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产品的开发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打造旅游文化的精品项目,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4加大和谐旅游文化思想的宣传

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不仅需要旅游开发者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其他人员的配合,这不仅包括旅游消费者,同时还包括旅游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旅游产品当地的居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和谐旅游文化教育。如对旅游消费者应该注重个人旅游素质的提高,避免旅游者在文物上留名现象的发生,加大文明旅游的宣传,减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学习古人的天人合一精神[3]。对旅游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旅游服务的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建设和谐的旅游文化。

3、结语

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和谐基因,我们应该充分借鉴这些和谐因素为构建现代和谐的旅游文化服务,推动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义民.论旅游研究应“从经济进去由文化出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158-162.

篇6

一、立足实际,开发闽味浓厚的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人的发展”。学校文化的建设只有与校本课程携手共进,才能塑造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在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决定通过弘扬民间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将闽南民间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民间文化内容融入学校课程开发。然后从课程开发的背景入手,编写校本教材,形成学校特有的课程文化,以此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1.课程文化开发的背景

由于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外来生的比例在全市都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的外来生比例均达95%以上。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随父母来到了第二故乡――石狮生活成长,成为“石狮第二代青少年”。但由于语言等文化的差异,他们很难真正地融入本地的生活。青少年是鞒杏牒胙锩瞿衔幕的承载者,然而,许多闽南孩子不懂闽南话已成普遍现象,挽救闽南文化这个“活化石”已是势在必行。综上所述,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闽南童谣。

闽南童谣篇幅简短、韵律优美,是渗透着闽南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项乡土文化项目,也是拥有闽南语言精彩语汇的文库,如果能以这些充满童趣的歌谣作为载体,让孩子们在琅琅上口的念诵吟唱间,背诵和掌握闽南民间最通俗最基本的语汇,近而了解学习闽南的方言,了解闽南的文化,产生文化认同,更快地融入闽南,他们就有可能从“石狮第二代青少年”成长为“第二代石狮人”“第二代闽南人”。同时,也让土生土长的新一代闽南人,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特色有切身体会,弘扬孩子的文化母体意识,让孩子热爱本土、热爱家乡,传承闽南文化。这也符合了泉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倡议。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开发了校本课程――闽南童谣,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2.校本教材的编写

《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童谣集。

闽南童谣是闽南文化中最优秀的最适合学生接受的一个部分,童谣里几乎囊括了所有闽南文化的元素:闽南游戏、闽南民俗、闽南名胜、闽南建筑、闽南民间戏曲、闽南民间信仰等,念唱童谣,是让闽南文化进入校园文化最直接的途径。我们首先对进入校园的闽南童谣进行筛选,并按题材内容把它分为育儿类、游戏类、生活知识类、趣味类、民俗类、时政类、动物类、植物类八类,共收集了一百六十多首的童谣,编成了《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童谣集。在这本童谣集里,每种类别的童谣均选十首左右的必教童谣和与之相配套的拓展童谣,并配上注释、翻译、赏析、实践与探索及统一的录音。我们还对所选的童谣进行了年段的划分,每个年段选择十几首,按学生接受难易程度依次排列。为了完善童谣集,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念唱童谣,我们还编写了与童谣集相对应的闽南语教材:在必教童谣里选择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字、词,然后编写相关的句段,让学生学习一些闽南话的日常用语,与童谣的教学相辅相成。教材的完善出版,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综合课程》。

为了让学校的“闽南课程文化”更全面,我们在艺术课程的开发中加入了南音的教唱,南戏的欣赏,木偶戏、布袋戏的制作,民居的绘画等。现在,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烹饪”的开展,我们把闽南小吃“搬”进了课堂:热腾腾的面线糊、香喷喷的蚵仔煎、甜丝丝的塘头甜果、胖乎乎的永宁煎包……每一种都是学生与老师的最爱,师生通过制作小吃与品尝,深深地被老一辈的闽南劳动人民的智慧折服。这些闽南文化中的经典元素通过整理编辑,我们编录了《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综合课程》,渗透到品生、综合实践、艺术这三个学科教学里,本教材被评为“泉州市优秀校园闽南文化读物”。通过学校自编的两本教材,使得乡土文化真正地走进校园,学生接受传统闽南文化的熏陶,为成为第二代闽南人打下语言基础,同时感受我大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提倡学生课内讲普通话,课外尽可能用上几句闽南话(由于大环境的关系,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但正在继续努力)。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开发,我们逐渐形成了学校的“闽派”课程文化。特别是学校每周一节的“闽南童谣”课,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已逐渐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项特色,受到了福建日报、泉州电视台、石狮电视台、石狮日报的争相采访报道,成为学校一项独特宝贵的校园精神文化。

二、环境渗透,布置闽味弥漫的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的美化,对学生的心智起着刺激、启迪和诱发的作用,对学生的意志、性格和情感有着陶冶、熏染和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环境文化的布置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显性的因素,我们结合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把握,把闽南文化当作主要元素,对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

1.墙上的闽南文化

我们对教学楼楼道、走廊进行了规划,整幢教学楼闽味十足。走进中梯,迎面映入眼帘的是“走进童谣,亲近闽南”八个大字。顺着楼层,分别布置了“闽南服饰(比较有代表性的惠女服饰和浔浦女服饰)、闽南小吃、闽南民俗、闽南民间戏曲”。楼道墙面上是一栏栏的闽南语童谣:《天乌乌》《月亮月光光》《老鼠仔》《拍日本》,一首首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谣拾级而上,一直延伸到五楼的活动场所、少先队室,让学生在跑跑跳跳中也能接触到闽南文化。另外,每学期我们指定几个时间段出版闽南童谣与闽南文化板报专刊,并于教室门外悬挂班级精选想学的闽南话专栏。校园里随处可见闽南文化的影子,全方位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校其他地方的环境布置也充满“闽南味”。操场上12米多长的宣传栏:“享受生活”版块的背景是被称为音乐文化“活化石”的南音,“快乐工作”的版面上则是一幅幅惠女辛勤劳作的场景,是惠女精神的具体体现。“茁壮成长”的背景用的是闽南民居及名胜,寓意是学生在闽南这一方水土上茁壮成长。“多彩童年”则用一幅幅憨态可掬、灵动异常的木偶形象,来寓意学生生活多彩多姿。接下来的环境建设中,我们准备把目光转向围墙,在围墙上布置整版的宣传画,介绍闽南民系与文化、闽南方言、闽南民间戏曲等,让闽南文化成为学生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让外来生同本地生一起,徜徉闽南祖先留下的文化精华,受到文化的洗礼。

2.空中的闽南文化

关注完墙上,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空中。选择几首旋律明快有趣的学生爱学乐唱的闽南童谣作为下午上课前和下课后的音乐。例如,《闽南童谣真正港》《秀才》《西北雨直直落》《炒米香》《羞羞羞》《火金姑》《天黑黑》等。让学生在这些优美而古朴的旋律中开始下午的学习,并且也让这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童谣陪伴学生回家。每周二、周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的时间,开播“闽南语大家学、闽南歌曲点播台、闽南文化我介绍等”专栏,让闽南味融入整个校园。

校园差不多所有的宣传角落均有一些闽南元素。浓浓闽南味弥漫整个校园,成为校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闽南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独特的名片。

3.闽南文化馆

学校还根据课程的实施,建设了乡土文化教育基地――闽南文化馆。馆内有闽南童谣区、南音南戏展示及体验互动区、闽南衣食住行区及现场操作试吃区、闽南童玩区及石狮地方文化展示区等,以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用最简约语言,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风情,唤起学生对于闽南文化的热爱之情。

文化馆一开馆,就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热烈欢迎。每学期,每个班级至少可以到闽南童谣区上一节闽南童谣课,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的闽南文化月里,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文化馆的各个展区开展相应的活动,文化馆平时没有上锁,学生可以随时参观,感受闽南的“古早味”。除此之外,闽南文化馆在每月15号对外开放,小导游随时待命,最大限度地把文化馆利用起来。

文化馆让学生把无形、抽象的闽南文化意象变为可观、可动、可玩、可吃的具体感觉,文化馆的建成,对学校德育阵地的建设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已被石狮市教育局列为“中小学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迎来了更多的参观者。

三、立意创新,开展闽南特色的活动文化

学校的少先队组织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得力助手。全国少工委曾发文指出:“少先队组织要大力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和研究,通过建设凸现鲜明政治性、教育性、导向性和实践性的少先队文化,营造少先队独特的文化氛围”。合理的做好少先队的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建O更加优秀、浓郁、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毫无疑问,闽南文化与少先队文化之间肯定能找到共通点,我们进行了尝试,并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闽南文化在少先队活动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1.闽南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传统节日活动一直是少先队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部分。闽南一些传统节日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活动中,学生的反响更是热烈。现在已成为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的有以下几个:清明节的制作“润饼菜”,品尝“润饼菜”活动;中秋节的博饼游园活动;冬至的包汤圆煮汤圆品汤圆活动;年兜(过年)的“跳火群”;还有可能现在的闽南人已快忘光了的正月十五“烧塔仔”、小孩子拿花灯走街串巷的习俗活动。或者在“尾牙”这天让学生带来他们在家制作的拿手菜,同学们围坐一起“打打牙祭”,我们在班、队活动中,于节日前夕或节日当天让学生了解节日习俗的来源,念唱有关节日的童谣,创造节日的愉快氛围,让课堂成为闽南文化的继承场地,同时也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烙印。

2.课间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最乐于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闽南童谣中的游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变的方法,富有感染力的情节,具有强烈的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把以前闽南人最常玩的一些游戏教给了孩子:捻称子、献沙包、猪八戒、掩呼鸡、点仔点、戽虾戽虼蚤、挨人挨崎岖……每一种闽南童谣中的游戏都那么有趣,这是学生课间玩乐的最好玩伴,也是学校一道独特的课间文化。在学生的课间操时间,我们还创编了闽南童谣游戏操。每周的周四、周五两天,就是学校的闽南童谣游戏操时间。“大公鸡,咯咯啼,做人的子着早起,举扫帚,去扫地,提桌布,拭桌椅……”操场上空响起的是学校教师自己念唱配乐的闽南童谣。而操场上,学生则边念童谣边做操,在做操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得到锻炼,而且学会童谣,真是一举两得。

3.闽南文化月活动

每年的四月份、十一月份是学校闽南文化活动月。在文化活动月里,我们有启动仪式、闽南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汇报仪式等保留活动。上、下学期的启动仪式分别是闽南语卡拉OK比赛及闽南童谣亲子说唱赛;课堂上则有闽南童玩比赛、闽南小吃制作、闽南拍胸舞、木偶戏的学习、南音的欣赏;课堂外茶艺课、木偶戏的欣赏、表演学习;闽南文化讲座……为期一个月的闽南文化月接近尾声,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汇报仪式上的活动更加精彩:(1)闽南美食展示。学生通过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闽南小吃的做法,个个掌勺秀厨艺。鲜香清爽的面线糊、美味可口的粉@、溢香生津的海蛎煎……馋煞人的闽南小吃,在校园里香飘四溢。(2)闽南文化展示。除了美食的品鉴,当然少不了各种闽南文化的展示。学生通过现场表演、绘画、手工作品、小导游等形式展示一个月来的成果与收获。

4.其他的常态活动

我们利用少先队活动来对闽南童谣学习、闽南文化的了解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创造了一系列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少先队活动。我们举行了闽南童谣说唱比赛、合唱比赛、“闽南童谣知多少”手抄报比赛,并于“六一”儿童节用闽南童谣剧、闽南童谣说唱串编、童谣与唐诗、竖笛(这是学校的另一个校本课程)演奏等形式举办闽南文化专场汇报演出。接下来,我们还准备举行闽南语演讲比赛、闽南文化知识竞赛。相信这些丰富的活动不但能以不一样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闽南童谣了解闽南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创建独特的少先队活动文化及校园文化。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9-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步和社会的大量实践进程中,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深厚深刻的文化习惯、文化积淀和文化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可以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及发展方向,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精神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中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讲究内部凝聚力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和谐为核心,使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有机的和谐的文化关系;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讲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第三,文化的本质是促进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的人文之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推崇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最大价值。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代代相传的非常重要的文化成果和文化积累,比如道德、伦理、制度、规章、风俗以及传统习惯等,是古人用心用力来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最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思想、行为、道德以及生产、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二、校园文明的界定以及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华,它遵循了教育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学校的办学质量,可以说是一种校园的规范规则以及群体意识和思想的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总和和概括。而校园文明是由校园文化支撑的一种环境和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教育质量。当前,我国校园文化和校园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校园文化和校园文明建设方向上存在问题,有的学校偏重于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思想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很多学校的物质基础条件大大改善,一幢幢漂亮大楼拔地而起,特别是一些校园的整体规划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高档,校园的整体环境一天比一天美,校园的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水平。但是,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基础设施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有一种与精神文明建设不一致的现象,一些校园文明被丢弃,一些学生的综合素养因社会物质的冲击而变形甚至变异。

2.受西方文化影响过大,在很多方面忽视了传承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遗产,它的存在持续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且还将深入、持久、深刻地影响和传播下去。在我国的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形成了一种以爱国主义为精髓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灵魂。而我国的校园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必须把这部分内容纳入其中,并制定全面的规划,予以全面的继承和发扬。

3.侧重于对专业知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传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特别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与教育。在校学生必须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整个民族都有用有益的人才,没有专业知识,毕业后就没有一技之长,就难以立足。但学生在切实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课本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学习。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综合人才,是既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在以前是这样,现在以及以后也是这样。大学校园永远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熏陶。

4.由于校园文明建设缺失,一些学生表现不佳,表现在:尊师重教观念淡薄,我行我素,不在乎老师的感受也不愿接受老师的建议和劝告。有的自我中心思想严重,不愿与同学和同伴合作,不愿为集体奉献,不愿意付出;有的诚实守信的意识不够,缺少责任心;有的叛逆心理严重,不以不遵守校纪校规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容易形成小团体意识;有的开拓进取精神缺乏,面对挑战和困难退缩推诿;有的受西方文化影响,不重学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恋爱、上网、游戏上,没有了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对高校校园文化和文明建设的作用

1.有利于弘扬我国的爱国主义,全方位地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的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蕴含和包括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这笔丰厚的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在小学、中学以至大学里具有重要的宣传和教育意义。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有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国而后家,公而后私,多少历史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多少名人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民族利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这些都深刻的全面的多层次的昭示了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最为高尚的品德。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明瑰宝,大学生应该永远牢记并渗透到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中。

2.有利于培养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宝贵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精神支撑和精神追求,中华民族能够历经五千年不衰,文明之光能够长明五千年而不灭,就在于有这一种精神支持。“刚”指的是刚强不屈,不屈从于外力;“不息”则指的是自信、自立,以及积极向上,永不停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本质上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积极乐观、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朝气蓬勃的顽强生命力和坚毅的性格。这对于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就业等压力的当代学生,是最需要的支撑精神。

篇8

(一)传统纹样装饰的含义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纹样装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它是图形糅合了吉祥含义的综合表达,能够在情感上与中华民族产生共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统纹样装饰种类繁多、意义重大,既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也是世界艺术文化的瑰宝。传统纹样装饰是装饰品的一个分类。装饰性是传统纹样装饰最基本的功能,脱离了装饰性的纹样只是一种艺术,结合了纹样的装饰才是可以融入到生活中的艺术品。因此,纹样与装饰密不可分。而作为随着人类历史文明进程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纹样装饰是人类在生活和视觉审美上的巨大突破和进步。从历史文明的形态和发展来看,传统纹样装饰的发展与时代文明的进步同步,它除了反映出人类文明各时期的生活现状,更体现出各时期人类的思想形态。因此,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纹样装饰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断映射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

(二)传统纹样装饰的分类

数千年来,传统纹样装饰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纹样,下面笔者将按照形象和表现类型对其进行分类汇总。按照传统纹样装饰的形象,通常可以将我国传统纹样装饰划分为四大类:动物类纹样、植物类纹样、器物类纹样以及人物类纹样。也有一小部分其他形象的纹样装饰,但总体来说,这四大类囊括了绝大部分的传统纹样装饰。将其细分来看,动物类纹样装饰的形象以龙凤、野兽、鱼类为主,象征着祥和与丰裕;植物类纹样装饰通常带有连续性,纹样形象多以卷草纹、缠枝纹、宝相花为主,植物形象搭配波形线条、或者桃形的框架组合出现是植物类纹样装饰的最大特色;器物类纹样装饰多取材于有吉祥寓意的器物,如明清时期元宝、如意、玉石等形象的普遍使用;人物类纹样装饰最早出现在图腾中,此后大量出现在宗教宣传中。按照传统纹样装饰的表现类型,一般可以划分为表号型、象征型、宗教型、文学型以及寓意型等。细分来看,源自于原始社会图腾符号的表号型纹样装饰大多有着符号的意义,这一类图像简练且极为抽象,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和符号意义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装饰纹样,装饰价值较低;象征型的纹样装饰有着相对深刻的寓意,这类纹样装饰的符号性作用依然占主导,又具有引导的作用;主体思想为鬼神传说或的纹样装饰,一般归类于宗教型纹样装饰,这一类型的装饰纹样往往体现出人民大众在黑暗社会压迫下的一种精神寄托,或者是人们追求永生的精神幻想;以人为本思想的出现是文学型纹样装饰与其他类型的最大区别,这类纹样装饰的题材更为丰富,画面感也更加强烈;寓意型纹样装饰多出现在明清时期,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象征的手法赋予美好的事物以吉祥寓意,借此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传统纹样装饰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现状

(一)传统纹样装饰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纹样装饰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纹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也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二是传统纹样装饰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促进传统纹样装饰自身的发展。传统纹样装饰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中。传统纹样装饰中的许多基本元素都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在古代的图腾、建筑中都能看到传统纹样装饰的影子,这种应用和传承使得传统纹样装饰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错综复杂的纹样装饰体系。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传统纹样装饰,既是对传统纹样装饰的大力弘扬和传承,也能够促进传统纹样装饰的发展。

(二)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第一,人们对传统纹样装饰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目前,人们对传统纹样装饰的表现手法与内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一方面,人们经常以纹样装饰是否采用了民间手法来判断该纹样是否具有传统性;另一方面,有些人片面地追求新鲜感和时代潮流,忽略了纹样装饰中所应具有的艺术内涵。这两种认识阻碍了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第二,传统纹样装饰的应用脱离于社会生活,导致学生难以接纳。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作为学校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不断影响着学生,而这些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实践中,有的学校随意引进传统纹样装饰,形式单调、简单,完全脱离于实际生活,这将导致学生学无所用,以至于与社会脱节;有的学校所引入的传统纹样装饰中虽然包含了一些生活元素,但是偏离了实际生活背景,往往会让学生难以接受和吸纳其中所包含的一些艺术理念。

三、将传统纹样装饰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导向功能,在细节中体现出传统纹样装饰,并注意校园建设中物质文化形态的呈现。作为传播知识、弘扬传统文化的殿堂,学校应该承担起传播传统纹样的责任。具体来说,将传统纹样装饰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将传统纹样装饰列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校园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将传统纹样装饰引入校风及学风建设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完成文化传承的责任。如在校徽和校旗的设计上引入恰当的传统纹样;在校训中结合设计思路与校训内容辅以说明,让师生了解传统纹样的构成及形成规律。另外,也可以将传统纹样的传承与保护作为学校的传统,纳入学校的规章制度,让传统纹样的学习与传承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保证学校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真正让师生认识到传统纹样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与独特底蕴。

(二)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

除了在校风、校训中引入传统纹样装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学校还应该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对传统纹样装饰加以推广和传播。只有在生活中体现出传统纹样装饰的应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传统纹样装饰的魅力。首先,可以在学校的各种地标位置(如照明设备、座椅、景观墙等)镶嵌一些相关的传统纹样图案,既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又能给这些景观设备烙上人文的印记,从而达到给学生以视觉享受、并喜欢上传统纹样装饰的目的。其次,可以在学校的走廊、过道等处采用回纹进行适当的装饰,或者在教室窗户上采用一些恰当的几何图形纹样进行雕刻装饰;最后,在一些校园装饰雕塑上,可以选取具有正义、祥和气息的纹样进行装饰。传统纹样装饰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和推广并非难事,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只有做好这些基础性的推广工作,才能够真正地把传统纹样装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而达到教育学生和传承文化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篇9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身体健康指数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环境,社区文化的建设具有着重要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有利于人们提高自身身体健康指数,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基于此,本文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社区文化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区是社会人聚集的主要区域,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社会和谐程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社区中推广,既能够丰富社区生活内容,又能够增强社区居民身体素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这对于社区和谐生活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精神文明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给居民带来的不仅仅是表面上一些强身健体的动作,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特性,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参与者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坚强勇敢的品质,这在居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三)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指数

体育锻炼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常规体育运动项目没有太多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参与者想要长期坚持锻炼,就需要有一定的毅力。然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只要是参与者,基本都是因为爱好才坚持锻炼。这种基于兴趣的锻炼方式,更加容易让参与者长期坚持。

二、民族传统体育进入社区的优势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依然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譬如中国武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它已经演变成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名片。所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社区在内容上、精神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健身功效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带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些体育项目大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养生内容。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民族传统体育根据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构建了身心兼练的体系,这一点是其他当前任何形式的体育运动都无法比拟的。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虽然有些项目只是在小范围内较为流行,但毕竟它们来源于广大群众,是通过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演变过来的,加之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在社区居民中推广相对较为容易。

(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参与成本低

很多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社区配套的公共体育设施相对较为缺乏,想要完全满足社区居民的运动需求十分困难。然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器械及环境的要求比较低,很多体育项目只是在户外的小区域内就可以进行。而且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并不需要什么费用支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随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极有利于它的广泛推广。

三、民族传统体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一)科学规划与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已经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民族不同风俗,选择该地区社区居民所喜欢的,便于推广而且健身保健效果较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加入这些体育文化的内容,丰富设计娱乐项目。此外,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情况,适时适当的对已有体育项目内容更新,更上时代的步伐。社区要成立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管理推广部门,负责社区内活动场所以及活动时间的安排,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二)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竞赛类活动来推广民族传统体育

社区要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中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批健身模范,让大家可以亲眼看到这些模范身体素质上的变化。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宣传设施,大力宣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让居民从思想上认同民族传统体育。此外,社区还可以定期举行一些竞赛类活动,通过比赛来调动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

(三)培养社区民族传统体育骨干

早前国家体育总局就提出了社区体育指导员这一概念,它是我国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人物。所以,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一定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知识,首先要让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这样才有利于向社区居民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体育人才时,也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此外,社区要充分利用具有一定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居民,培养他们逐步转变为兼职的民族传统体育推广带头人。

参考文献:

篇10

(一)德行并施,以德为主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一直以道德的教育为主,而刑法处于辅助的地位,社会关系的调整德育才是根本,刑法只是工具。道德的教育从家庭开始,孩子的教育更是以教育做人为开始。即所谓“德主刑辅”:德教者,人君之常任也,而刑罚为之佐肋焉。修身、治国、平天下,首先人必须要有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服众,才能出仕为官。有学者甚至认为,无法分清哪是法律,哪是道德。可见,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关系之深。古代有“为政以德”的思想,要求统治者重视德育,反对苛政。刑法只能处罚已经发生危害的事实,而德育却能够阻止危险行为的发生,即“止邪于末形”。儒家思想坚决主张先教而诛,强烈反对不教而诛的刑法。在这方面可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但从历史长河发展的演进而看,这种思想限制了法律的发展,使得法律一直就是政治和德育的附随而已。

(二)皇权一统,天下无双

皇权是最神圣的、最权威的。“朕即法律”,古代帝王位于是权力金字塔的顶峰,掌管一切生杀大全,具有至高无上的独尊帝位。在封建社会能够存留下来的思想,无不以维护皇权正统为要旨,即使不愿意涉及政治的,也只能回避这个问题。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更是极力的维护皇权,通过三纲五常,来束缚人的思想,确保大家对皇权无二心。在法律上更是对处罚皇权的行为处以最重的刑罚。“十恶”罪名,是违反封建皇权统治与纲常伦理的大罪,一旦触犯,便处以极刑,且不适用封建的“议、减、赎、当、免”等减免刑罚的制度。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是帝王的“治民之术”而已。从犯罪人的主观出发,考虑行为的主观恶性。法律的出现主要是用于制裁那些不服从教化的人

(三)以礼统法

中国古代的法律中,以“礼”治国,更深早于孔子的思想,后来的儒家思想,其实就是对“礼”的维护。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礼,维护周朝统治,周末以后礼乐崩溃,孔子周游列国希望“礼”能重建。儒家思想对礼进行概述和升华。例如,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又如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公,类之纲纪也”。传统礼法主张“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等级秩序,维护封建纲常伦理和封建宗族制度。在“礼”的作用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保护规范的是整个集体的利益,不重视个人的利益,当个人利益触犯集体时,就必须受到惩罚。当然,“礼”并不排斥法律,儒学重要思想代表人之一的荀子更是提出了“隆礼”与“重法”的主张,到了汉代,董仲舒、贾谊提出了“礼法并用”的主张。从中国传统的法律来看,礼与法虽然并用,但礼是主导地位的,违反礼的罪行要比一般违法犯罪受到的处罚要重。“法”必须要以“礼”为纲。后者在定罪量刑上也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法文化与中国法治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法治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在儒家法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冲突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传统法文化对法治发展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形成是经过千年的积累和完善,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的。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对当今法治的进步贡献是受限的。一方面,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影响着当今很多人的价值评价,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有改观。但是思想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是被西方法律思想强行打破和侵入的,距离今天方才百年历史,如果要求中国走上向西方高度民主文明的法治国家,要求中国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无异于痴人说梦了。目前由于中国的法治进程才刚刚起步,其中有现代法治思想,有用千年积淀的文化思想,造成了如今导致区域法治发展的多元性、多样性的形态。使的我们难以对付和招架。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法精神就很难得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认同。因此,传统文化应该放弃,而主动接受基于工业文明而来的西方法律。

(二)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击

从汉武大帝北上驱逐匈奴建立大一统帝国开始,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最富饶的帝国。法律上更是具有先进性。到了近代,西方通过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西学东渐开始了。其以巨大的冲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原来的发展方向,使之在多少有些屈辱的方式中被迫转型,向一个未可知的现代社会过渡,而今天,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追求市场经济的社会势必要去改变传统法律文化中限制人身束缚的内容,以便利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力有赖于建立起保护法律权力的环境,而这种法治环境在发达国家往往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同时经济追求最大化利润,在追求利益上是排除道德的,利益越大,越敢背离道德。因此,市场经济下改造传统并不能全是有益于的改变,有的反而企图毁掉传统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一面。这时候每个立法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何时取舍,懂得如何去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思想,不能在区域法治发展的外表下,行的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当前法治发展的思想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法治发展的消极不利思想

“礼”和“德”作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基于其产生的根本经济基础,我们就不能否定,它在当今对于法治发展消极的一面。第一,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重礼轻法,以道德为中心的泛道德主义思想。泛道德主义是指伦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手段,达到自我约束的状态,法律只起到了有限的次要作用。用礼让来调节社会矛盾,调整人际关系,夸大道德教化功能,轻视法律的作用。第二,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泛刑主义思想。泛刑主义指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刑法的性质,几乎所有法律关系领域都可以用刑罚手段来调整,甚至在现代人看来完全应由道德来调整的行为,也往往被刑罚所覆盖。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法即刑,刑即罚,法律即暴力,它是且仅仅是镇压的工具,这样泛刑主义传统在现实社会中也时有体现,直到今日,有些人仍然认为违反法律,就一定追纠刑事责任。第三,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坚持“人治主义”思想。人治主义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力主“人治”高于“法治”,其核心思想是反对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它确信只有让国家的治理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握有不受或不完全受法律限制的权力,才能建立起合理的社会秩序。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区域法治发展的积极有利因素

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法律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至今对于人的影响都是深远和深刻的。传统法律文化追求“和谐”思想,重视“德治”的思想。人应与自然和谐,应与人之间和谐。法律一直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是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最求的一种积极的精神境界。“社会关系之所以不和谐根本原因是利益协调的问题”,中国传统法文化将和谐定位为法律的价值,在立法上的表现就是以严格维护礼确定的和谐局面为出发点,在法律的实施中也以维护礼所确定的“和谐”为目的,“和谐”成为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用礼来分配利益,评判法律的好坏,不是看正义、自由和效益,而主要是看法律在法治国家中,把国家和谐是否安定有序作为评判的标准。对于“德治”的思想。古人认为应“以德服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熟敢不正”“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儒家看来,法治近于霸道,与道德相比是较低一等的统治方式,因为法律主要是通过人对惩治的恐惧而起作用的,是对外在力量的屈服,是强迫与被迫的结果。而德治则是人的内心感化,通过道德力量改造和净化,从而消灭邪恶,这才是理想的治国方式。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古的传统美德,对于当前区域法治来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也是应有之义,而市场经济需要诚实守信。而这就是传统美德的内容。德治思想,其核心是指规范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法则。是依靠“良心”办事,修身齐家必须有良心,良心好坏是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四、走东西兼采、德法并施的中国法治发展之路